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文化融合論文

文化融合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2-02-10 19:49:2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文化融合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文化融合論文

篇(1)

尊敬的評委老師:

我叫**,03級漢語言文學專業學員,在**學校任教六年級語文,兼備課組組長。我所撰寫的論文題目是:論《圍城》方鴻漸形象的現實意義,我的指導老師是進修學校副校長***老師。從確定選題、擬定題綱、完成初稿,到最后定稿,我得到了諶老師精心細致的指導,使我很快掌握了論文的寫作方法,并能在較短的時間里迅速完成論文的寫作。不管今天答辯的結果如何,我都會由衷的感謝指導老師的辛勤勞動,感謝各位評委老師的批評指正。

選擇《圍城》這本小說作為我的畢業論文的寫作題材,一方面是因為我對這本小說比較的喜歡,包括由這本小說改篇而成的電視劇。的確,《圍城》是一個富有人生哲理和重大社會意義的命題,它向人們說明40年代中國社會的動蕩、黑暗和病態,使戀愛、結婚、家庭成為“鳥籠”和“城堡”,寓意只有沖破自身的局限和昏暗社會的“圍城”,把個人的命運和整個民族、國家的命運結合在一起,才會有新的生路。《圍城》不愧為一部寓意深刻、發人深省的好作品。另一方面,結合當今社會現實,許多的現象也與《圍城》中的描寫場景有一些的相似,揭示其中的聯系,警示世人,以倡導真、善、美的人性和理性的人生,也是我想通過自己的寫作給社會的一次貢獻。

我在這篇論文中,主要采用了內容分析和現實對比的寫作手法,各階段安排依照先典型分析(即具體事例分析),具體對照現象,展現警示,再綜合論述,闡明現實意義的層次進行。具體結構如下:

一、方鴻漸“玩世不恭”的人生態度造成的影響對現實社會的警示意義!

1、假文憑的后果與不學無術

2、對愛情的“玩世不恭”造成的苦果與性開放

二、方鴻漸復雜思想性格的現實指導意義

1、表現在愛情生活方面的復雜分析及現實意義

2、表現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復雜思想性格的分析及現實意義

3、表現在事業方面的復雜性格的分析及現實意義。

第一個方面,著重從方鴻漸兩件典型的事例(即假文憑和談戀愛),聯系到當今社會兩種不良現象(即不學無術和性開放),以警示世人,這部分用詞頗多,篇幅較長。第二個方面,綜合闡述方鴻漸在社會大背景下的愛情、家庭、事業三個方面的思想性格,意圖說明無論在什么樣的環境下,如果缺乏主動性,缺乏自主有為的精神,缺乏堅定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是很容易被環境和他人左右的,一個人只有將自身的發展置于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大熔爐里,事業才會有所成功;一個家庭,只有在安定平和的社會大環境下,削除了社會的重壓,家庭成員之間相互諒解,家庭生活才會真誠和自由。這部分語言精練,立意高遠。

在提綱的完成過程中,我得到了諶老師的詳細指導,觀點進一步得到了提煉,對現實社會某些現象的觀察和分析也進一步深入。初稿完成后,諶老師又詳細地審閱了全文,對一些用詞不當的地方,觀點不明朗的地方提出了指正。最后正式定稿后,諶老師又認真地提示了論文打印的格式以及一些注意事項。

篇(2)

關鍵詞:紀念公園;鄉村空間;地域文化

中圖分類號:J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2)18-0195-01

公園是建筑空間組織中具有公共性和藝術魅力的一類開放空間,最直接目的是為人民提供游憩場所的功能,而公園內的建筑空間是環境整體設計的表現它與街道綠地、廣場、周圍環境等共同構成富有特色的建筑外部空間環境。

一、紀念公園空間環境地域文化互融

紀念性公園建筑,作為物質和精神空間的縮影,在尊重傳統、延續歷史、繼承文脈的基礎上、基于現狀重新思考,表現,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歷史延續和文脈傳承。紀念性建筑須真實反映建筑的特點和地域文化特色,并能合理運用當地的地方特色來營造場所的精神感。

(一)紀念公園的地域互融性

地域是指一個區域具有相同特質的地理環境和文化特征。包括社會體系、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等。

紀念性建筑應根據不同的主題選擇不同的形式和內容,但無論選擇何種類型,都必須遵守一點:建筑環境的整體性和互融性。在表現紀念性的個性和共性基礎上充分表達周邊建筑環境的歷史文脈、突出場所精神、統一紀念性與周邊建筑環境的地域性

(二)紀念公園的文化互融性

文化是運動的、發展的、永恒的、紀念性公園是對文化的回歸和提煉的產物,特別是本土的傳統文化精神的體現。因為紀念公園的特殊性,在表達文化時應注重空間環境的內涵、內容的展現,避免過多的造型和形式的出現。對紀念性建筑與周邊環境的互融性的研究反映的始終是對建筑地域文化的一種表達和實踐。

二、鄉村公園地域文化的越界與實驗

“建筑的地域文化的特征表現根據建筑物的自身社會屬性的不同而展現出不同的表達方式。但都是以傳達建筑物自身的地域文化精神為主要目的”。江上青紀念公園在空間環境的營造上重點在空間序列的組織上和空間布局上。“空間序列與空間布局可以通過空間與環境的塑造與氛圍的渲染,引導觀者的思緒與情感從而達到紀念的主題”。

(一)傳統元素的還原

在造園方式上,江上青紀念公園采用的是整體造景的手法,其體現出的建筑文化表達主要體現在建筑群體的形態表皮和園內景觀上,運用了傳統的造園手法來處理建筑、水體、花木的關系。

整個園內以徽派建筑風格作為園區主角,新材料和傳統木構件融合運用,徽派元素隨處可見。徽文化和楚文化的融合衍生出具有新人文精神的皖北建筑文化體系。在江上青紀念公園的整體建筑空間環境的塑造中,建筑元素的的跨界與綜合得到了很好的展現。

(二)空間環境細節的詮釋

紀念公園與附屬的小學建筑物等在建筑形態和空間環境氛圍塑造的細部設計上也獨具特色。如紀念功柱、英雄牌坊、事跡浮雕等的過程中逐一體現出來。而玻璃和木構件的結合彰顯新徽派建筑風格的優越性,漫長的紀念道路、隨風而動的竹林、挺拔的紀念功柱和氣勢磅礴的主題紀念館,都在表達了一種革命傳承精神。

在江上青紀念公園中,八個紀念功柱、一座紀念牌坊、一面彰顯革命烈士的主題浮雕,在位置選擇上都充分強化和界定了紀念性空間感,點綴了紀念建筑空間的情感場所感。因此細節的設計在紀念性建筑表達中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三)空間環境的可視與營造

紀念性公園的建筑并不能像鄉村公園考慮太多的功能性,紀念公園是象征性的,其建筑實體所占據的空間的紀念形式表達遠遠大于圍合空間,建筑空間環境是一種表達人們哀悼情感的物化形式營造。

公園在選址上遵循了鄉村的平原地形為主,同時針對空間分隔、阻擋視線、創造豐富的獨立空間為目的的人工高低落差地形。

紀念公園的環境塑造除了上文的建筑體和雕塑體外,在植物和造景上也得到很好的表達。紀念性空間中的植物有限定空間、美化環境、營造氣氛的作用,通過植載、圖案的變換和造型修剪,能強化主體造型和軸線,使空間視野通暢,結構清晰。“植物的文化象征能隱喻場所精神、烘托空間氛圍,以激發聯想來引導觀者的情緒變化,而植物周期性的色調、形態和質感變化使空間具有季相變化成為思維空間”。

三、結語

鄉村公園建筑空間環境的表達已經從傳統的模仿到從人們內心的情感挖掘為創作構思的新方向,情感設計越來越受到重視,空間環境的營造開始注重人性化、地域化、情感化、鄉村化等。對公園的空間布局、景觀規劃、建筑形態以及整體空間環境的塑造,運用徽州傳統民居的建筑風格結合山水特點以求達到整體性。本文所闡述的只是簡單的見解,還有很多深入的課題有待研究,例如紀念公園建筑風格的取舍問題、建筑語言和環境設計要素,如景觀中的植物、水體、建筑體的色彩、材料選用、紀念雕刻的運用等等。至此,希望新農村的建設走向地域多元文化表達的道路。

參考文獻:

[1][英]帕瑞克.紐金斯著.顧孟潮,張白平譯,世界建筑藝術史[M].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

[2]任軍.紀念性建筑解讀[D].天津:天津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4.

[3]唐學山.李雄.曹禮昆著.園林設計[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7.

篇(3)

【關鍵詞】文化生態學;地方文化資源;保護

中圖分類號:G1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5)12-0267-02

一、文化生態學的起源

早在1870年,“生態”一詞就被德國生物學家海克爾使用,當時主要是指生物的聚集。上個世紀20年代開始,美國文化地理學之父卡爾?蘇爾從景觀出發,研究文化景觀與生態環境的相互關系,并對文化生態學的方法論進行了探索,創立了“伯克利學派”,又稱“文化生態學派”。1921年,美國學者卜歐克從城市社會學的角度首先提出了“人類生態學”(Human Ecology)這一學術術語,他和伯杰斯開始在芝加哥大學帶領研究生展開對該問題的研究,被稱作是城市科學的“芝加哥派”。[1]同時,美國人類學家弗蘭茲?博厄斯和克羅伯提出了文化的“環境決定論”和“環境可能論”,為文化研究開辟了一個新的生態方向。目前學界比較認可的觀點是,文化生態學誕生于美國,由美國人類學家J. 斯圖爾德提出,他在1955年出版的專著《文化變遷理論》中完整地闡述了文化生態適應理論。在該書中,斯圖爾德認為文化變遷就是文化適應,這是一個重要的創造過程,稱為文化生態學。[2]這一觀點的出現也被認為是文化生態學學科正式誕生的標志。文化生態學比較重要的觀點是“文化生態適應”理論、“文化核心”與“文化余留物”理論。

二、文化生態學的發展

斯圖爾德正式提出文化生態學的整個50年代,文化生態學的研究范圍主要局限于人類學領域,并且沒有形成一套正式的方法論和學科范式。直到60年代末,在斯圖爾德的影響下,三部重要的文化生態學著作問世,即R?內廷的《尼日利亞的山地農民》、R?拉帕波特的《獻給祖先的豬》和J?貝內特的《北方平原居民》。這些著作豐富了文化生態學的內容,界定了研究范圍。

70 年代,霍利對贊比亞的多加人繼承模式的變化進行研究,哈里斯提出“文化唯物論”,這些文化生態問題的成果,大大地深化和拓展了斯圖爾德的研究。[3]在這段時期,文化生態學的研究領域也開始擴寬,如加拿大心理學家伯里認為,生態背景與社會政治背景通過人類的生物適應與文化適應發揮作用,人類個體接受生態影響、遺傳傳遞、文化傳遞及文化融合等的作用,產生可觀察的行為和可推測的心理特征。[4]

80年代,美國學者哈里斯創立了文化唯物主義,并出版了同名著作《文化唯物主義》,這標志著文化生態學的理論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方向。哈里斯的文化唯物主義主要強調“基礎決定論”,即基礎結構決定結構、結構和上層建筑構成文化體系。[5]

90年代,美國學者羅伯特?F?墨菲指出,文化生態理論的實質是指文化與環境(包括技術、資源和勞動)之間存在一種動態的富有創造力的關系。[6]同時期,文化生態學也成為了美國人類學系和人文地理系的核心課程。1994年,芬蘭總統M?阿赫蒂薩里在國際傳播研究年會的致辭中首次用“文化生態”來表現由于信息傳播技術的飛速發展造成的嚴重問題以及在“信息有產者”與“信息無產者”之間不斷擴大的差距。[7]1995年,日本學者發起了關于文化生態學的國際研討會,并于1997年出版了D?克里克的《文化生態學:文化中的傳播》。1999年9月在吉隆玻召開了“文化生態學國際討論會”,來自亞洲和歐美等國的學者分別對本國的研究情況進行了交流。

三、文化生態學在中國

我國早在20世紀初,就有學者開始關注文化生態,如、馮友蘭、梁漱溟等人在研究文化生成機制時,就試圖從生態環境角度說明文化的差異性和民族性,進而進行優劣比較與選擇。[8]盡管這些屬于靜態研究,但是啟發了我國人民對民族文化的認識與反思。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由于民族調查的興起與發展,我國文化生態研究也呈現出一片熱潮。半個世紀以來,我國關于文化生態學的理論迅速增多,學者們不斷對斯圖爾德的理論進行補充和完善。如江金波提出,現代文化生態學理論應包含進化論、人地關系論、文化時空耦合論、系統結構論、生態功能論、景觀感知與映射理論等。[9]尤其是21世紀,文化生態學在我國已經發展成為一門與人類學、社會學、經濟學、地理學、生態學、教育學、傳播學交叉的新興學科,文化學是其研究對象,生態學是其主要的研究方法。

四、文化生態學對地方文化資源的研究意義

(一)有助于深刻認識地方文化資源的本質與特征

一個地區的文化資源由于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的差異性,在長期的歷史與社會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與地理位置有關的文化特征。如燕趙文化、三秦文化、三晉文化、楚文化、吳越文化、巴蜀文化、齊魯文化、嶺南文化等等,就是不同自然環境下產生的文化資源。在文化生態學的視野下研究不同的文化,可以更清楚地認識到文化的整體性、延續性和發展性。

(二)有利于提高對地方文化資源保護的意識,使可持續發展理念深入人心

文化生態學主要側重于研究在自然、文化、社會等環境中各種文化的相互關系以及文化對環境的適應性等內容。將文化生態學的相關理論融入對地方文化資源的研究中,有利于提高對地方文化資源的保護意識。文化生態保護理論是一種系統的、整體的保護,在保護過程中既要保護文化資源本身,也要注意環境對文化資源的作用,使文化資源與環境處于和諧狀態。

(三)有利于提高對地方文化資源的利用率,防止出現庸俗化開發

縱觀我國現在的文化資源開發現狀,無不是依托地方文化資源,以地方文化資源為主體。這種資源依托型開發所帶來的嚴重后果就是對資源無節制地利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對資源的重復浪費。有的地方甚至出現了庸俗化開發,如對古鎮的開發,全國各地的模式如出一轍,毫無新意。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需要提倡文化生態學中對文化的尊重和認可,讓文化資源體現出它的生命特征與價值。提高地方文化資源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就保證了文化資源在時間上的傳承和在空間上的擴布,文化資源也會因此而更多元和豐富。

參考文獻:

[1]鄧先瑞.試論文化生態及其研究意義[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1):94.

[2]江金波.論文化生態學的理論發展與新構架[J].人文地理,2005,(04):119-120.

[3]戢斗勇.文化生態學論綱[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2004,(5):2-7.

[4]侯鑫.基于文化生態學的城市空間研究[D].天津大學,2004.

[5][美]馬文?哈里斯著.張海洋,王曼萍譯.文化唯物主義[M].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83.

[6][美]羅伯特?F?墨菲.文化與人類學引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79.

[7]黃育馥.20世紀興起的跨學科研究領域――文化生態學[J].國外社會科學,1999,(06):22.

[8]江金波.論文化生態學的理論發展與新構架[J].人文地理,2005,(04):120.

[9]江金波.論文化生態學的理論發展與新構架[J].人文地理,2005,(04):122.

作者簡介:

篇(4)

關鍵詞:社會融入;社會行動;弱勢群體

作者簡介:陳成文,湖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南 長沙 410081)

孫嘉悅,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博士研究生(廣東 廣州 510275)

盡管社會融入問題已為眾多學者們所關注,但由于受概念的復雜性、條件性和曖昧性的限制,使得不同的研究者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所持的研究視角不同,對社會融入的理解、界定也就不同,加上社會融入主體、內容及過程本身的復雜性,社會融入的概念和內涵呈現出的復雜性與多重性,因此,對于究竟什么是社會融入這一問題,尚未有一個準確和全面的定義,對社會融入的界定形成諸多不同的看法,甚至將社會融入又等同于社會融合、文化適應、市民化、同化等概念,可以說,國內外學術界至今尚未達成共識,仍然是一種眾說紛紜的局面。本文旨在通過對以往概念的總結和分析,界定出一個抽象的、客觀的、具有科學意義和現實價值的社會融入概念。

一、關于“社會融入”研究的三種代表性觀點

1. “社會排斥論”——基于社會參與的視角

西方學者對社會融入問題也關注得非常多,其中從社會排斥的角度對失業者、單親家庭、殘疾人、老年人及青少年等的社會融入進行了較多研究。1995 年歐盟基金會將“社會排斥”定義為“它(社會排斥)意味著這樣一個過程:個人或群體被全部地或部分地排除在充分的社會參與之外。” [1 ]Burchardt等學者也認為,社會排斥是指個人生活和居住于某個社會,但他(她)并沒有參與到這個社會公民的正常活動中去,那么這個人就是被社會排斥者,社會成員在消費、生產、政治、社會互動中參與不足或不參與都可能被認為是社會排斥的存在 [1 ]。該視角認為社會排斥具有多個層面的特點,它包括制度層面、經濟層面、政治層面、文化層面、關系層面、空間層面上的排斥。社會排斥理論認為,社會排斥是全部或者部分被排除在決定一個人與社會融合程度的經濟、社會或文化體系之外的多層面的、動態的過程 [2 ] (56)。部分學者從社會排斥的角度定義社會融入(Social Inclusion)是“指通過縮小差距,降低最弱勢社區與社會之間的不平等,并確保支持能夠傳遞到最需要的群體。社會融入意味著積極促進參與機會,無論在工作、教育還是在更廣泛的社會層面”(ESFP,2007) [3 ]。該視角認為社會排斥對于這些群體是一種客觀事實,并一直存在于他們的生活當中。Jed Boardman等人從社會融入著手對精神健康進行了研究,他們通過對社會排斥概念的總結和擴展,認為社會排斥和社會融入是一對具有道德和政治內涵的概念,尤其關乎到人民的公民權、正義和人權問題。社會排斥是指“個體在一定程度上沒有能力或者無法參與經濟、社會和文化生活當中的關鍵領域,個體的行為受到約束,而并不是可以由他們自己進行行為選擇。” [4 ]社會融入就是通過社會的幫助使那些資源缺乏、有需求、有困難、不能夠順利進行社會參與的群體恢復其自由的公民權、公正分配的正義和人權,消除社會對他們的歧視。Rachel Merton等同樣認為社會融入對精神健康的恢復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該觀點認為,“社會融入是能夠參與并且能在社會生活中的經濟、社會、心理和政治領域做出貢獻。要實現這一點需要有個人的能力并參與到工作中或成為其他社會角色。” [5 ]這兩種觀點都是從社會排斥和參與的角度進行定義的,其針對的主要對象是精神病患者和學習能力低下者等弱勢群體,他們認為社會排斥是導致社會融入問題的關鍵原因,而社會參與是幫助他們恢復社會融入的重要內容。以上幾種社會融入概念所研究的對象較為狹窄,都是從社會排斥的角度來進行研究,而融入雖然和排斥是相對立的概念,但融入所包含的范圍更為廣泛,排斥是來自外界的影響,而融入既包括外在的融入,也包括自身對社會的認同感、尊嚴觀和滿足感等。我國學者劉建娥(2010)也從社會排斥和參與的角度對社會融入進行了定義,認為“社會融入”是指特定社會中的個人與群體,通過結構調整與主體自我適應,能夠享有就業、民主選舉、政策決策、社會服務、城市文化生活等基本的經濟、政治權利與廣泛的社會權利,在平等參與的過程中逐步融入主流社會 [6 ]。這種定義從平等和參與的角度概述了社會融入,但主要強調的是主體的主動性,而忽略了外界環境的客觀性。H.Entzinger等人認為,移民的融入不僅僅是移民個體或群體自身對于流入地社會的同化與適應,同時也包含著流入地社會自身在面對移民群體時發生的變化 [7 ]。

2. “社會融合論”——基于社會公平的視角

社會融入概念可追溯到社會融合概念,很多人將社會融入就等同于社會融合,其實不然。社會融合是起源于迪爾凱姆的社會團結理論以及帕森斯和洛克伍德、哈貝馬斯、吉登斯的社會整合理論。社會團結與社會整合的含義大體相同,它指的是把個體結合在一起的社會紐帶,是一種建立在共同情感、道德、信仰或價值觀基礎上的個體與個體、個體與群體、群體與群體之間的,以結合或吸引為特征的聯系狀態 [8 ] (102)。斯高特(Scott,1976)認為社會融合(Social Integration)應分為情感融合和行為融合,Park(1928)和Burgess(1921)將融合定義為“個體或群體互相滲透(interpenetration)、相互融合(fusion)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共享歷史和經驗,相互獲得對方的記憶、情感、態度,最終整合于一個共同的文化生活之中”。之后社會融入概念逐步取代社會融合概念,并成為歐美社會政策領域研究的主要議題。2003年歐盟在關于社會融合的聯合報告中對社會融合做出如下定義:“社會融合是這樣的一個過程,它確保具有風險和社會排斥的群體能夠獲得必要的機會和資源,通過這些資源和機會,他們能夠全面參與經濟、社會、文化生活和享受正常的生活,以及在他們居住的社會認為應該享受的正常社會福利。社會融合要確保他們有更多的參與生活和獲得基本權利的決策機會。” [1 ]Amartya Sen認為,共融社會或融合社會(inclusive society)是指這樣一個社會:社會成員積極而充滿意義地參與,享受平等,共享社會經驗并獲得基本的社會福利。他認為融合社會的基本特征是,廣泛共享社會經驗和積極參與,人人享有廣泛的平等,全部公民都享有基本的社會福利 [9 ]。Cameron Crawford認為,社會融合至少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在社區中能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生活層面上平等地受到重視和關懷;二是在家庭、朋友和社區擁有互相信任、欣賞和尊敬的人際關系 [10 ]。Jackson和斯科特Scott認為,社會融合視角明確要求社會有義務確保讓每一個公民意識到他們自己潛能的條件。對所有公民來說,一個真正的共融社會應該在物質環境和發展結果上有更高的平等地位 [11 ]。我國學者也對社會融合做出了定義,任遠(2006)認為“社會融合是個體和個體之間、不同群體之間、或不同文化之間互相配合、互相適應的過程,并以構筑良性和諧的社會為目標。” [12 ]楊聰敏(2010)認為“社會融合是指移民的原文化與流入地文化融合到一起,互相滲透,形成一種在某種程度上具有新意的社會文化體系。” [13 ] (96)從以上的定義可以看出,社會融合這一概念所強調的是一種狀態和目標,其宗旨是為百姓謀取福利和人人享有平等的權利,最終達到一種互相融合和平等的結合狀態。

3. “移民融入論”——基于市民化的視角

移民的社會融入是西方移民研究的重要內容。該理論的研究對象主要是移民人口和外來人口,可以說是從人口社會學中的人口流動方面來界定的。西方關于移民的社會融入研究主要試圖從不同的層面與角度來概括、描述移民進入到新的國度或新社會之后的融入狀態與融入過程,國外研究主要集中討論移民社會適應及農民市民化問題 [7 ]。經典城市社會學關注移民城市適應問題,帕克強調了移民在城市適應中的競爭、沖突、適應和同化過程(阿蘭·庫隆,2000)。Goldscheider(1983)認為移民社會適應狀況的優劣與移民的能動性緊密聯系。此外,大多數視角都是從農民市民化角度討論城市融入問題的。經過查閱大量的文獻和論文發現,我國學者對社會融入的概念解釋對象主要針對于我國的農民工群體,而對農民工的社會融入問題主要集中在他們離開農村進入城市后的經濟層面、社會層面、心理層面或文化層面的融入。從不同的視角解釋了社會融入這一概念,歸納起來,現有的研究主要有現代性、社會化、社會整合、社會分層與社會流動、社會網絡五種理論視角 [14 ]。現代性視角強調農民進入城市后現代性的轉變過程并由此獲得現代性特征(周曉虹,1998;蔡志海,2004);社會化視角,認為農民工到城市后是一個繼續社會化的過程,在經濟、社會、文化方面進行再調整,以更好適應新的城市環境(朱力,2002;田凱,1995);社會整合視角認為,農民工的城市融入是城市市民與農民工之間的社會整合過程(朱力,2001;李強,1995;張春龍,2000;郭星華,2004);社會分層與社會流動視角認為,農民工的城市融入是他們獲得新社會位置和社會地位,實現向上流動的過程 [15 ],王春光等人用“半城市化”概念闡述農村流動人口在城市的社會融合狀態等(李培林,1996;李強,2000;王春光,2003;劉傳江,2004;孫立平,2003);社會網絡或社會資本的視角認為,農民工的社會資本和網絡關系對他們有效融入城市社會具有重要影響(杰、童星,2004;曹子瑋,2003;劉林平,2001,劉傳江、周玲,2004)。還有學者認為“社會融入是移民研究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是移民與當地居民之間的相互交往、相互滲透、相互適應,并最終形成一種彼此認可的文化生活的過程”。郭星華(2011)等人認為關于城市適應有四種理論視角,即社會排斥理論、社會資本理論、社會距離理論和社會認同理論,其研究的主體也是農民工,同時認為農民工適應城市社會的過程也就是從文化沖突到文化適應的過程 [2 ],根據這四種理論視角將農民工的城市融入歸結為文化上的相互融合。楊菊華(2009)將社會融入界定為經濟整合、文化接納、行為適應和身份認同四個維度 [16 ];丁憲浩(2006)認為農民工的社會融入,是指農民工為流人地社會真正接納,成為流人地社會的“全權公民”,享有與流人地戶籍居民一樣的權利,承擔一樣的義務;流人地戶籍居民和農民工雙方基本消除身份差異意識,都將對方看作是與自己一樣的建設現代化的合作伙伴,共享發展成果的平等公民 [17 ];總體來說,以上這些概念都是從移民的角度來進行定義的,目前在中國的研究對象則主要是農民工群體,大部分學者對社會融入的關注和定義也只是針對這一群體,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特定性。

要科學地界定一個概念,本質性、周延性、確定性和抽象性是其四個必要條件。本質性是界定一個概念的關鍵,是其周延性與確定性的基礎,并決定著周延性與確定性,而抽象性則是對本質性的表述要求。上述分析表明,目前學術界對于社會融入這一概念的界定尚未實現這四個必要條件,對于社會融入的界定尚處于一種模糊狀態。那么,如何立足社會學的視野,科學地界定社會融入這一概念,抽象地把握它的本質性,準確地把握它的周延性和確定性是十分必要的。因此要科學地界定社會融入這一概念,其關鍵就在于抽象地揭示這一概念的本質特征。

二、社會行動理論:科學界定“社會融入”概念的理論基礎

要科學地界定社會融入這一概念,其關鍵就在于抽象地揭示它的本質特征。滕尼斯認為社會的本質實際上是指構成社會的本質要素,而構成社會本質要素有三種類型:即社會關系、社會集合體和社會集團。在這三種要素中,社會關系是基礎,其他兩個要素是社會關系的兩種主要表現形式 [8 ]。那么,在社會關系主要是由社會行動構成的,社會融入實質上也就是社會行動的結果。如果要準確定義社會融入這一概念,其核心就是要研究社會行動,從而找出社會融入的本質特征。

社會行動是研究社會學的重要概念,國外許多社會學家的理論研究均建構在對社會行動理解的基礎之上。韋伯的理解社會學的研究對象就是社會行動,他認為社會是由行動者構成的,要對社會進行研究,首先就要研究行動者,而研究行動者就要研究他們的社會行動,并且社會行動又是構成各種社會現象的最基本要素。韋伯認為,社會行動是這樣一種行動,即行動者以他主觀所認為的意義而與他人的行為相關 [8 ]。韋伯關于社會行動的界定可以分解為以下三個要素:(1)行動者主觀上以他人行為為取向;(2)幾個行動者各自行動意義的取向在某種程度上考慮到他人的行為,于是出現一種社會關系;(3)在長期的關系中存在一種穩定的有意義的內容。可以看出,韋伯認為社會行動是一種與他人相關的行為,是一種社會性的行為,具有社會性的特征。即社會行動具有相關性和社會性。

帕森斯也同韋伯一樣,將社會行動的研究作為其全部理論的出發點,他認為行動是主體朝向目標的動作,強調行動的目的性、意志性和主體性,并將行動分解為三個要素,即行動的目標、狀態(環境因素)和規范取向 [8 ]。行動最基本的特征是具有意志性和目標導向。可見,帕森斯的行動理論強調了行動者的主體與環境和價值規范之間的關系,周圍的環境及價值規范直接影響著行動主體目標的達成,社會行動受環境因素和價值規范的制約。但帕森斯傾向于強調行動受規范制約的一面,偏好于用“規范性行動”或“意志性行動”來描述人類社會行動,認為行動者是吸納了規范、價值等社會因素,是完全社會化了的主體,人的主觀意志是服從于規則和價值體系的。這樣就會使行動者為實現目標所做的各種主觀努力方面被有意或無意地忽略了。因此,行動不僅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還要受到主觀能動性的制約,是雙方共同作用的結果。行動是由手段、目的、規范、條件與主觀努力等多種要素構成的,是一個具有多方面屬性的動作過程。

吉登斯在闡述行動概念的過程中認為,行動不是互不聯系的單個行動的總和,而是一種不間斷的行動流,他把社會活動看作是一種持續不斷的動態過程,是一種持續綿延的行動流,一個我們不斷地加以監控和“理性化”的過程,把行動本身看作是一種能動行為。社會行動(能動)的連續性又必然引出社會行動(能動)本身在時間上的持續性。這里的能動性不僅僅指人們在做事情時所具有的意圖,而應首先指他們做這些事情的能力和認知能力。社會行動亦分為本能行動、實踐行動和話語行動 [18 ]。其中的實踐意識和話語意識是行動者自主性的標志,稱它們為反思性,吉登斯認為反思性是人們行動中一個十分明顯而且重要的特征 [19 ] (156)。可見,社會行動具有連續性、能動性、反思性、交互性等特征。

三、社會融入:一個社會行動過程

科學的概念是在相關理論指導下形成的,且總處于特定的理論系統之中,具有較高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因此,通過綜合國外著名社會學家對社會行動這一理論的概括和總結,我們發現,社會融入作為一種社會行動是有其獨特的表征和內涵的。以往對社會融入的定義中,首先對社會融入的概念與其它概念混淆;其次縮小了社會融入主體的范圍;再次將社會融入的內涵過于具體化,沒有抓住其本質特征,不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等。根據以上分析,首先就要弄清社會融入的主體,其次要抓住社會融入內涵的本質特征。

1. 社會融入的主體

根據目前的學術界定義以及現實情況的表現來看,每當提到社會融入這一概念時,其主體或者是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吸毒者、精神病患者、刑滿釋放人員、農民工、流浪乞討人員等特殊群體,或者是那些異地求學、工作的群體和移民者。這些群體的基本共同特征就是在社會性資源分配、生活質量或者承受力上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弱勢的個體或群體。這些群體可以稱為社會弱勢群體或社會弱者。由于他們自身的弱勢或殘缺,導致他們在與他人進行社會互動的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影響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對社會的態度,使他們對社會和自我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從而產生仇視或破壞心理,引發社會問題。因此,這些群體是當前社會融入研究的主要對象,也是研究這些群體的主要原因。當然,除了這些特殊群體存在社會融入問題以外,作為普通并正常的公民,由于社會性資源的不一致,具體表現為經濟利益、社會地位、政治權利、生活方式、價值觀念、性別、年齡、民族、教育、收入等多方面的差別,或文化上的差別以及自身條件(包括生理和心理)的限制和束縛導致其在與社會互動的過程中也會或多或少地出現社會融入問題,它有可能表現為是生理上的、物質上的、經濟上的、政治上的、體制上的弱勢等。因此,這些群體也應當作為社會融入概念所要包含的對象。作為一種科學的概念,其概念主體應當具有一定的普適性和包容性。因此,社會融入概念的主體不應該只是包括現在目前學術界較為廣泛使用的移民等特殊群體,還應包括那些在經濟、政治、文化、生活和思想上廣泛存在的弱勢群體,即所有那些在各個方面處于相對弱勢地位的個體或群體都是社會融入的主體。

2. 社會融入的本質特征

要揭示社會融入的本質特征,就要尋找社會融入這一社會互動過程是由哪些方面組合而形成的同一性。而要尋找這種同一性,關鍵在于尋找形成社會融入這一特殊社會互動過程的組合特征。而社會互動又是由社會行動組成的,它是人與人之間相互作用的社會行動,因此其本質仍然是社會行動。所以要尋找社會融入這一概念的本質特征,就要正確地理解社會行動的本質特征。根據以上的理論總結,我們可以發現,社會融入是區別于社會融合等概念的。社會融入實質上是一種社會行動,是一個動態的行為過程,是主體與周圍環境不斷的持續性(間斷或斷裂的互動并不代表真正的融入)互動(這種持續性互動或者是一段時間臨時的互動,或者是很長時間或永久的互動)過程,并且與他人的行為相關(單純的與花草樹木相關的行為不是社會行為)。根據韋伯、帕森斯和吉登斯等人對社會行動的理論解釋可以看出,雖然三人的理論的側重均有不同補充,但歸納起來社會行動的主要特征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社會性。社會性是社會融入的本質屬性。韋伯認為社會行動是一種與他人相關的行為,是一種社會性的行為,具有社會性的特征。帕森斯也認為行動者是吸納了規范、價值等社會因素,是完全社會化了的主體。人作為社會行動的主體,在社會中與其他個體或群體進行互動的過程,也就是一種社會化的過程。因此人是一種社會性的動物,每個人必須經過社會化(包括社會對個體進行教化的過程以及與其他社會成員互動,成為合格的社會成員的過程)才能使外在于自己的社會行為規范、準則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標準,只有在社會中進行良好的社會化,才能順利地融入到社會中去。目前,農民工、刑滿釋放人員或是流浪乞討人員等特殊群體正是由于社會化的缺失或不足而導致不能進行良好的社會互動,從而無法順利進行社會融入。因此,成功的社會化是關系到人們能否順利社會融入的基礎。

(2)能動性。能動性是架起橋梁的工具。吉登斯把行動本身看作是一種能動行為。這種能動性既包括在做事情時所具有的意圖,又包括做這些事情的能力和認知能力。合理的能動性更加有利于促進社會融入,而實踐又是能動性的基礎。實踐是具有能知和能動的行動者在一定時空之中運用規則和資源持續不斷地改造外部世界的行動過程,它主要由規則、權威性資源和物質性資源等要素所構成,內在地包含了經濟關系、政治關系、意識關系這三重關系 [20 ] (98)。社會融入的主體是否能夠獲得這些資源,以及是否能夠合理地運用好這些規則和資源,是其社會融入的關鍵所在。現在大多數人就是在一定程度上缺失這些資源或者雖然擁有這些資源,但卻不能夠正確合理地運用,這些問題都是主體能動性沒有得到較好的發揮,從而導致社會融入問題。

(3)持續性。持續性是能夠最終建起橋梁的保證。吉登斯把社會活動看作是一種持續不斷的動態過程,是一種持續綿延的行動流,一個我們不斷地加以監控和“理性化”的過程。成功的社會融入應該是一種可以保持持續性的社會行動,這種持續性既包括社會行動的持續性又包括社會行動本身在時間上的持續性,在這種持續性的社會行動中,主體能夠合理地利用資源,處理好各種社會關系并能夠維持這種關系的順利進行。而如果個體或群體在與其他個體或群體進行互動的過程中,一旦社會互動進行不下去而導致中止或停止,那么其社會行動就是存在問題的,其社會融入過程就是失敗的。因此能否保持社會行動的持續性是社會融入的有力保證。

(4)反思性。反思性是社會融入過程中的修復器。社會行動分為本能行動、實踐行動和話語行動,其中的實踐意識和話語意識是行動者自主性的標志,因此稱它們為反思性,吉登斯認為反思性是人們行動中一個十分明顯而且重要的特征。在進行行動時,行動者不僅有其行動的理由和動機,而且還能對自己的行動及所處情境的社會和物理特性進行反思性監控。通過反思性的監控使人們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為模式來適應社會的變化和發展,從而找到更合適的行為來適應社會。社會融入中的反思性則是個體或群體在社會互動的過程中,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為和社會關系,用更加理性的行動來適應社會的過程。它能幫助人們修正錯誤的行為和思想,不斷提高社會實踐的能力。

(5)交互性。交互性是連接主體之間的橋梁。交互性是人們在交往行為中一種信息、知識和情感之間的互動關系,是社會融入的主體能否融入社會的重要內容,也是之所以關注社會融入問題的源頭。一般而言,行動者主觀上以他人行為為取向,其行為總要考慮到他人的行為,并產生一種社會關系,正是由于在這種社會關系下的互動和交流,才會形成社會結構和社會格局。而在社會互動的過程中,任何互動的不足都會影響著主體的社會融入。因此,只有良好的社會互動,順利的交流,才能更好使主體融入社會。因此,在一種社會環境中,在這樣的社會互動下,雖然主體會遇到各種問題或曲折或坎坷,但主體如果總是能夠在所處的環境中在自我反思的基礎上與周圍環境的互動保持持續性,既能維持自身的發展,又能獲得到自我認同和社會認同,并最終獲得成就感、自信和尊嚴,那么該主體也就真正實現了社會融入。

綜上所述,社會行動的社會性、能動性、持續性、反思性和交互性共同構成了形成社會融入這一特殊社會互動過程的組合特征的同一性,并且這五個方面又是社會融入的本質特征。任何個體或群體在社會融入的過程中,均具有行動的社會性、能動性、持續性、反思性和交互性。從社會學的理論視角來看,社會融入是處于弱勢地位的主體能動地與特定社區中的個體與群體進行反思性、持續性互動的社會行動過程。這樣的界定,既弄清楚了社會融入的主體,又全面地概括了社會融入這一概念的本質性,又準確地把握了其周延性和確定性,也體現了抽象性的表述要求。因而,對于學術界廓清關于社會融入的模糊認識,科學地把握社會融入這一概念,具有全新的理論和現實啟迪意義。

參考文獻:

[1] 黃匡時,嘎日達.西方社會融合概念探析及其啟發[J].理論視野,2008,(1):47-49.

[2] 郭星華.漂泊與尋根——流動人口的社會認同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3] ESFP(European Structural Funds Program).Further Information:Social Inclusion. 2007-2013 European Structural Funds Program.

[4] Boardman,J.&Currie,A.&Killaspy,H.&Mezey,G. Social Inclusion and Mental Health.Royal College of Psychiatrists,2010.

[5] Rachel Merton & Jenna Bateman. Social Inclusion-Its importance to mental health. Mental Health Coordinating Council Inc,2007.

[6] 劉建娥.從歐盟社會融入政策視角看我國農民工的城市融入問題[J].城市發展研究,2010,(11):106-112.

[7] 梁 波,王海英.國外移民社會融入研究綜述[J].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10,(2):18-20.

[8] 賈春增.外國社會學史[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9] A. Sen.Development as Freedom,New York:Anchor Books,2000.

[10] C.Crawford. Towards a Common Approach to Thinking about and Measuring Social Inclusion. Roeher Institute,2003.

[11] A. Jackson and K. Scott. Does Work Include Children? The Effects of the Labour Market on Family Income.Time and Stress,Toronto:Laidlaw Foundation,2002.

[12] 任 遠,鄔民樂.城市流動人口的社會融合:文獻述評[J].人口研究,2006,(3):87-94.

[13] 楊聰敏.農民工權利平等與社會融合[M].杭州: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2010.

[14] 胡杰成.農民工城市融入問題研究綜述[J].蘭州學刊,2008,(12):87-89.

[15] 李培林.流動民工的社會網絡和社會地位[J].社會學研究,1996,(4):42-52.

[16] 楊菊華.從隔離、選擇融入到融合:流動人口社會融入問題的理論思考[J].人口研究,2009,(1):17-29.

[17] 丁憲浩.和諧社會構建中的農民工社會融入問題[J].調研世界,2006:20-24.

[18] 張廣利,王登峰.社會行動:韋伯和吉登斯行動理論之比較[J].學術交流,2010,(7):135-139.

[19] 侯鈞生.西方社會學理論教程(第三版)[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1.

篇(5)

【關鍵詞】市場;發展;電子商務;教學

電子商務是互聯網時代傳統經濟和互聯網結合的新經營模式。它引領了絕大多數企業自發的開展電子商務活動。在全新的經營模式刺激下,對專業人才、專業建設、專業教學等相應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中小企業電子商務規模平臺的不斷外延,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加大。現代社會,“軟件即服務”概念的誕生,使得電子商務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以及職業教育課程改革成為必然的趨勢。

一、電子商務專業的發展趨勢

目前從全球經濟發展態勢上來看,電子商務領銜網絡經濟。電子商務和網絡游戲以及網絡廣告,共同構成我國網絡經濟的潮流。電子商務的主力市場主要是網購,網購的基準就是市場。市場和經濟是一體化主流發展態勢。目前從全球電子商務發展趨勢上來看,主要產生了以下幾個趨勢。市場競爭的加劇,不同企業之間為了謀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出現搶地盤勢態;在電子商務規模不斷擴展的同時 ,謀求利潤絲毫沒有落入下風;在發展中,電子商務生態圈日漸形成并得到完善和發展;在發展中,對固有的傳統生產模式正在重組和塑造;渠道融合一條龍發展趨勢正在不斷完善和發展。

我國的電子商務起步較晚,但是發展迅速。據相關研究數據表明,在未來發展的十年內,其發展的熱度都不會減退。基于市場發展趨勢來看,電子商務最匱乏的是技術方面的人才。

電子商務專業對技術性人才的需求,使得市場營銷、組織行為學等與電子商務錯綜復雜的專業學習成為熱門科目。電子商務專業建設和教學計劃,是根據個人需求和企業需求相結合的。當前企業對信息需求的增加,使得企業間競爭成為商業鏈之間的競爭。未來電子商務發展已經不再是搜索商機、信息這樣簡單的事情了,而是以專業教學培養專門管理客戶的人才。

二、電子商務教學專業建設

電子商務教學專業建設,是基于建設項目和建設目錄教學來實現的。譬如說,對于職業院校的電子商務建設,從建設背景和意義出發,實施目錄式教學研究課題。專業建設方案的設計,也是以此為基準建設實施的。建設方案設計分為九個步驟,來實施詳盡的實踐教學,目錄如下:(1)建設背景和意義——背景、意義;建設基礎與條件——基礎、條件;建設目標語思路——目標、思路;(2)建設規劃;(3)建設內容——電子商務教學資源、專業教學服務與作用;(4)建設步驟。

最后一部分是電子商務專業教學計劃藍本中,比較關鍵的一部分。期間的校企合作開發課程,是對課程開發規劃和資金管理實施以及建設項目管理辦法的綜合分析對比。在現有的市場經濟環境依托之下,課程教學的專業建設也就有了可臨摹的范本。

三、電子商務課程建設現狀和改革

目前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職業院校學生對電子商務知識的渴望程度在進一步拉伸。社會上對電子商務人才的訴求,使得《電子商務》課程被列入工商管理以及電子商務等專業基礎性和必備性課程。市場化和經濟化運營手段的不斷提高,教學經驗和技能的不斷累積,都使得課程建設必須從市場化角度出發,才能收到綜合性效果。

電子商務的課程改革,是基于學校教學改革和實踐的研究項目來考慮的,課程改革的核心是建設開放式教學體系。具體做法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培養高級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從市場對經濟管理專業人才從事電子商務能力的需求出發,確定以電子商務職業能力為核心、突出基本技能培養的課程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在教學模式上,解放思想,面向現代化,對教學內容實施優選的同時,實踐教學實用化、將理論研究系列化,在實踐中,不斷修正,形成富有特色的電子商務課程教學思路。在課程進行內外,對其 內容、體系、框架實施配套選用,增強課程的應用性,實現對課程知識的鞏固。

四、基于市場發展趨勢開展電子商務教學

基于市場發展,開展的額電子撒謊那個屋教學,是世界發展的必然趨勢,它解決時間和空間的局限,實現對信息隨時隨地的交流處理。深入細化到世界經濟的額各個領域。進行的格局和文化環境內,使得教學內容不但深化。

電子商務教學的開展,必須擁有開放性的環境,以彌補其敬愛嘔血經驗比其他成熟課程不足的情形。在教學內容上,突出其技術性和實用性。在經濟學以及管理學等方面,要想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要求教師經常分專題進行深入研究,相互探討,共同提高。在教研上,將新的融入課堂教學內容之中,使得企業信息化建設、理論和教學專題上,取得相對成功。

基于市場發展趨勢開展電子商務教學,必須對電子商務教學教材實施修訂,將課程建設就質量進一步提高到新的歷史階段。尤其需要教育部門施以援手,以便在電子商務教學中,進一步深化新理念和新改革策略,進一步促進電子商務教學的實效性,推動我國電子商務的進一步發展與壯大

五、結語

電子商務住專業建設平臺,必須依托市場經濟。市場經濟的運行和企業對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渴求,使得電子商務產業成為中國政府戰略發展產業之一。產業結構的調整,主要是從教學這一基礎方面來培養的。電子商務產業作為有潛力的市場,其覆蓋區域、前景和趨勢以及給予我國目前培養電子商務專業人才,都是依托其信息時代的無形資產來評估的。本文綜合論述了基于我國電子商務專業的發展趨勢,在電子商務專業建設上予以的努力,及其搞好電子商務課程建設的必要準備和核心努力,從綜合方向論事基于市場發展趨勢開展教學的具體措施。運用市場化發展趨勢中的新理念、新嘗試,為電子商務教學課程建設和改革的,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高等學校;課程體系;板塊;核心課程;信息球

Abstract:Thecurriculumsystemininstitutionofhigherlearningfallsintothreepatterns:Thetreepattern,theplatepatternandtheglobepattern.Thetreepatternconsistsofonedimensionaltypeofline,twodimensionaltypeofplaneandthreedimensionalpatternofspace.Theplatepatternincludesthetheoryofplatestructureandthetheoryofcorecurriculum.Theglobepatternprefersmainlytothetheoryofglobemodel.Thethreepatterns,whichhavetheirowncharacteristicsandaresupportedbytherespectivetheories,maybefollowedbythedesignersofcurriculumsystemininstitutionsofhigherlearning.

Keywords:[JP3]institutionofhigherlearning;curriculumsystem;platetectonics;corecurriculum;informationglobe[JP]

高等學校課程體系設計是一項很復雜的由理論到實踐的工作。它是指運用系統方法,在全面考察課程體系各要素及其相互關系的基礎上,確定課程體系目標,組織課程資源,制定課程體系并做出評價的過程。其任務是貫徹教育思想,制定課程實施方案,保證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本文試圖運用已有的課程設計理論,結合高等學校課程體系發展狀況,探討課程體系的樹狀形態、板塊形態和球體形態及其設計。

課程體系猶如一棵富有生命活力的樹。樹的各部分形成一體,干和枝主次分明;根枝地位不同,方向有別,分叉點高低不同分層次,離根越遠越易動搖;活生生的樹四面八方都可延伸,是開放的。課程體系的發展如同一棵樹的成長,其變化遵循生物學規律,有生、老、病、死的過程;有枝葉繁茂,殘枝敗葉之象。同時,還遵循遺傳學規律,可以嫁接,“倒插楊柳”等等。

在樹狀模式理論中,最典型的是一維線型模式,即主干學科論。在縱橫交錯的課程體系中,存在著樹狀的主干與枝葉的關系。樹干代表主干課程,枝葉代表拓展課程,“樹干”與“枝葉”的有機結合,才形成合理的課程體系架構。主干學科論強調課程體系結構的組織上要突出主干,兼顧枝葉。主干學科是指作為專業主要理論基礎的學科。主干強調把某門學科中已公認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規律和事實作為它的重點內容,并同時強調課程內容的科學性、系統性和連貫性。例如:工科專業,其主干一般是指技術科學類學科,而不是作為工科共同基礎的數學、自然科學類學科和綜合性應用性很強的專業技術課程。枝葉課程是與專業的關系不如主干學科密切的課程。這些課程可以是職業領域的需要,體現職業性;可以是工程對象的需要,體現工程性。枝葉課程起著配角的作用。課程體系中有了明確的主干學科課程,教學內容才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和系統性,培養出來的學生才具有堅實的學科基礎和理論水平,具有適應技術進步和工作領域的遷移能力。

依照學科主干論,設計課程體系時應注意以下三點:

在課程時序上要遵循學科的內部邏輯,符合學生接受和掌握知識的規律性。在學科邏輯上,盡量按照從易到難、從未知到已知,以及由感性到理性,由基礎到專業的邏輯順序安排相應課程要素、組織課程結構。這里可以按一定的邏輯組建“課程群”。所謂“課程群”是指課程體系中由具有某種性質或擔負類似功能的幾門課程組成的小集群[1]。有了“課程群",我們就可以按照“課程體系——課程群——主干課程”遞階制約的方式,分層次來組織和優化課程體系。

正確處理好基礎課程和前沿課程的關系。盡管現代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地發展,新科學、新技術日新月異,但相對來說,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論的發展變化并不大,因此,在構建課程體系時,一方面要使課程內容要素具有前沿性、實用性,另一方面要使課程內容要素具有基礎性、穩定性。

保持合理結構在課程體系中的相對穩定。“平臺加模塊”課程體系結構是一種具有自我調節、自我更新功能的課程體系結構。進行專業課程模塊設置,可以使這些課程在編制時跳出單門課程的框架束縛,按照功能類型、需求類型、學科類型等進行編制,從而以不同的模塊組合去滿足各種個性化的課程體系目標的需求,同時也能較好地保持課程自身的完整性和穩定性,有利于作為基本訓練和打基礎的課程如英語、計算機等實行連續性設置。

樹狀模式理論還包括二維平面線型模式和三維立體線型模式[2](P94-108)。

所謂“二維”就是指縱向維和橫向維。縱向維就是指高等學校課程體系中直接為專業服務的課程系列。這一系列(如工科)通常按理論與應用、一般與特殊的邏輯順序分為三個層次:數學和自然科學課程,如高等數學、普通物理學、普通化學等,一般稱“基礎課”或“科學基礎課”;技術科學課程,如理論力學、材料力學、電工學、電子學等,一般稱“技術基礎課”;工程技術課程,如金屬切削機床、電機設計等,一般稱“專業課”。有的專業,再進一步把工程技術中一些帶有普遍指導意義的理論內容集中起來作為一類課,叫“專業基礎課”。這只是第三層次即工程技術類中的一個子層次。

橫向維是指高等學校課程體系中與專業有關的課程系列。這一課程系列,通常按其要達到的素養目標,分為若干課程組或知識塊,如人文社會科學課程組、經濟管理課程組、相關技術課程組等。人文社會科學課程組,是指那些直接研究與人類休戚相關的事物的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課程,如哲學、藝術、歷史等。經濟管理課程組是指有關經濟與管理的課程,如工業經濟、企業經濟、企業管理等課程。相關技術課程組是指專業工作中需要運用的作為技術手段的課程,如材料、測試、控制等技術課程。它們雖非各專業的理論基礎,但其作用不可低估,可以培養專業人員的品德、陶冶他們的情操、提高專業人員的社會效益以及活化他們的思維。

二維結構的課程體系反映了特定學科領域內具體規律的“硬課程”,即知識實體課程,但沒有包括那些反映各門學科共同規律的“軟課程”,即知識鏈課程或方法論課程。因此,這種課程結構仍是不完善的。于是,在“二維”之上又發展出“三維立體線型模式”。

所謂“三維”就是指“縱向維”和“橫向維”以及貫穿兩者的“軸向維”,即專業維、素養維和方法維。方法維課程包括哲學方法、一般科學方法和各門學科的具體研究方法。方法論課程旨在讓學生掌握科學方法論體系,具有哲學思辨能力,善于跨領域地進行概念和方法的移植。隨著科學和技術的不斷分化與綜合,方法論課程在高等學校課程體系結構中越來越重要。

高等學校具有為社會發展服務和為個體發展服務的雙重目的。為了保證社會發展的需要,培養目標要有基本的規格,相應地要有一套必修課程和教學環節來保障;為了滿足個性發展的不同要求,在保證基本規格的前提下,具體的智能結構可以不拘一格,相應地要有可供選修的課程,必修課和選修課就構成基本的模塊。這就是板塊形態或板塊模式理論,或簡稱“模塊論”,包括模塊組合論和核心課程論。

首先看模塊組合論。模塊組合論,是指按照學科結構理論和智能結構理論,將課程組設置成模塊,根據學生發展的需要來拼搭課程體系。根據課程模塊彈性化和因人而異的組合,使課程體系能夠兼容多種類型人才的培養。模塊組合論的基本要求是課程模塊化、拼接合理化和體系彈性化。

課程模塊化。全部課程按其所要達到的知識、能力、素養目標,分成若干個課程組。如:分成“必修課程組”、“指定選修組”、“任意選修組”;也可分成“必修知識塊”、“指定選修塊”、“任意選修塊”;還可分成“主干課程模塊”、“定向課程模塊”和“輔修課程模塊”;也可分成“專業基礎知識塊”(包括公共課、基礎課、技術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方向知識塊”(在同一專業中體現不同專業方向的課程)、“輔助技術知識塊”、“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塊”和“經濟管理科學知識塊”等。課程或知識分塊主要是根據本專業的社會需要、知識的類型以及個體的未來發展要求。有了這些模塊,構建課程體系就有了前提。

拼接合理化。這是指課程模塊之間的拼接要按照一定的要求和規范來進行。這些要求和規范包括:①目標一致性:這是指各課程模塊都要為總的培養目標或課程體系目標服務。②結構層次性:一方面,模塊的組織和拼接要反映學科本身固有的邏輯;另一方面,模塊的組織和拼接要遵循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的思維運行軌跡,保證低水平、基礎性的學習任務在先,較高水平、專業性的學習任務在后。前一方面是依據學科知識本身的規律提出的要求,后一方面則是根據學習者的身心發展特點作出的規定。③接合意義化:就是要使課程模塊與課程模塊之間以及模塊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之間建立必然的聯系,由此使課程結構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

體系彈性化。體系彈性化,首先是課程要求上的彈性化。以往的課程體系在課程設置上統一要求,很少照顧到不同學生不同專業方向的要求。“吃不飽”、“吃不了”和“不夠用”、“用不了”的情況同時存在。因此,同一門課程對不同的專業和不同的方向,應開出幾個品種和檔次以顯出課程要求的彈性。如:同是體育課,可開出基礎體育課、專項體育課、保健體育課等,可使學生量“體”選學,各得其所;同是力學,根據不同方向,可開設“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彈性力學”、“塑性力學”等,使學生量“力”定“學”,各有專攻。這樣才能滿足不同專業、不同專業方向的不同學生的需要。其次是課程組合中突顯個體性。為了保證培養目標的基本實現,為滿足社會發展和個體成長的多樣性的需要,不拘一格育人才,課程體系也應體現個性化的要求。如:在指定的某個知識塊中,具體選學哪門課程可由學生自定;在修滿規定學分的情況下,增加哪些課程由學生做主;在完成主修專業的同時仍有余力輔修其他專業,由學生自選。個性化的要求主要體現了學生的興趣。但僅憑學生的興趣,不一定能優化知識結構,還需要導師的選課指導。因此,建立導師制,由富有經驗的導師根據社會的需要和學生的興趣特長,指導學生選課,構建彈性化的課程模塊,最終才能形成富有彈性的課程體系。

近年來,高等學校在設計課程體系時,發現必修課程模塊比較龐大,限制了選修課程的開設。這種現象在不同科類之間是不同的,工科比文科更甚。這是因為工科的教學內容有兩個顯著的特點:變動性大,隨生產力變化而變化;可選性小,在特定的生產力下,其必備知識和能力是比較確定的[2](P106)。因此,為了保證基本培養規格,工科的大多數課程應該是必修的,而選修課只限制在生產技術中那些即將出現尚未成為現實的內容上,或者同主干課程聯系不太緊密的內容上。

其次看核心課程論。國內對“核心課程”進行了較為系統的研究的是張華博士。他對“核心課程”概念的歷史發展、“核心課程”的本質、“核心課程”與“邊緣課程”的關系等進行了探討。這里主要援引他的一些觀點。從詞源來看,核心課程是課程體系中居于核心位置的具有生成力的那部分課程,它與課程體系其他部分(或稱邊緣課程)形成有機的、內在的聯系。這一概念一般認為起源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德國赫爾巴特學派教育家齊勒(T.Ziller)所確立的“齊勒計劃(Zillerplan)”,以及美國教育家帕克(F.Parker)的“帕克計劃(Parkerplan)”為標志[3]。因此,齊勒的課程設計是文化核心或學科核心,“帕克計劃”則強調兒童核心。這是早期核心課程開發的兩個基本取向。

核心課程理論發展至今已形成了四種典型的價值取向和課程體系設計模式,折射出不同的課程價值觀。首先是社會取向的核心課程觀。它所體現的課程價值觀是進步主義和社會改造主義,倡導兩種典型的設計:“生活領域核心”和“社會問題核心”。“生活領域核心”設計以普遍的、無可爭議的人類活動如“保健”、“生存”、“保護自然資源”等為基礎;而“社會問題核心”設計則來源于當代社會生活各層次中困擾人們的關鍵的、有爭議的問題。但兩者的共同點是,均基于學習者作為自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參與者的共同需要、問題和關切,而不是學科知識或其它。其次是經驗取向的核心課程觀。它體現出倡導兒童中心的進步主義以及形形的當代人本主義價值觀。這種課程觀的設計是一種“活動—經驗核心(theactivity-experiencecore)。它以學生直接感覺到的需要和興趣為核心來確定通識教育。盡管這種核心課程觀從未在教育實踐中成為主流,但它卻從未中斷。恰恰相反,在那些倡導“理性解放”的課程理論家的吶喊中,在那些追求自由的先進教育家的實踐中,經驗取向的核心課程觀一直在不斷發展著[4]。再次是學科取向的核心課程觀。它所體現的課程價值觀是要素主義和永恒主義,認為文化知識或學科知識在人的發展中具有根本性,文化知識或學科知識又有等級優劣之分,應把那些“文化精粹”或“經典名著”置于課程體系的核心,作為核心課程。第四是混合取向的核心課程觀。這一觀點認為,處于課程體系核心位置的課程應謀求學生、社會與學科三者間的平衡與整合。傳統的核心課程觀是傳統二元論的思維產物,是受工具理性所支配的。新的核心課程觀必須充分認識學生、社會和學科三者的關系,用一種連續論和整體主義的視野來重視審思三者的內在統一。因而,在課程設計中應體現這種統一,在統一中追求實踐理性和解放理性,最終生成個體的健全人格。這種混合取向的核心課程模式符合時代精神的發展趨勢,理應成為核心課程體系的當代追求。

在設計核心課程體系時,需處理好“核心課程”與“拓展性課程”的關系。在論述影響“核心課程”與“拓展性課程”關系及其制約因素時,張華認為兩者是一種有機的、生成性的關系;社會分工的需要和相關人員的利益,學生變化中的需要、興趣與關切,以及社會需要和期待等是重要的制約因素[4]。我們認為,設計“核心課程”受到如下因素的制約:①國家意志是在階級社會特有的制約因素;②社會生產力是根本的制約因素;③學術領域是最具高等教育特色的制約因素;④學生需要是終極的制約因素;⑤課程體系現有發展水平及課程論是來自課程自身的制約因素[5]。在設計課程體系時,“核心課程”與“拓展性課程”是相對的。它是隨著課程的價值、評價主體的取向和社會時代背景的不同而呈現出變動關系。因此,在考察以上制約因素時,不存在確定不移、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核心課程”與“拓展性課程”的關系。開發“核心課程”、確定“核心課程”與“拓展性課程”關系的過程,是一個價值追求的過程。

蘇聯數學家馬庫雪維奇把人腦儲存的信息分為核與殼兩類,提出了合理儲存信息的模式[2](P97),為我們提出課程體系的球體形態提供了理論依據。課程體系猶如一顆原子。居于原子中心帶正電的原子核,使帶負電的電子圍繞原子核運動。原子的質量絕大部分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最穩定。電子較靈活,受原子核控制。居于課程體系核心的部分是最為穩定的,圍繞核心部分的是可變動的,須隨著知識的發展而不斷新陳代謝。這就是球體模式理論,或簡稱“球體論”。

在課程信息球體中,信息核貴在穩,信息殼貴在變(見圖1)。課程體系球體核心的相對穩定即使在未來社會中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為社會變革加劇并不意味著穩定將完全消失,而是意味著穩定與變化的加速交替。而且在高度綜合和高度分化并存的社會,分科課程和綜合課程都具有存在的價值。因此,構建具有開放性、變革性和統合性的球體課程體系并不應排斥課程內容的穩定性及課程組織的一定的分化性。那么,如何將穩定與彈性、統合與分化有機地統一于同一課程球體之中,是有待深入探討的問題。

圖1信息球體剖面

球體模式論是在整體優化理論的基礎上形成的。普朗克在《世界物理圖景》中指出:科學乃是統一的整體,它被劃分為不同的領域,與其說是由事物本身的性質決定的,還不如說是由于人類認識能力的局限性造成的。可見,客觀世界是一個整體,僅僅為了研究的方便,它才被劃分成一門門獨立的學科。然而,這種劃分往往掩蓋了以學科為基礎的課程之間的內在聯系,限制了學生的視野。加之忽視了課程結構的總體設計和教學中的因人設課,使課程體系(主要體現在培養方案中)變成了毫無聯系的一門門課程的堆砌。它妨礙了大學生價值判斷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的形成。因此,課程體系還存在一個整體和局部的矛盾,整體優化論(簡稱“優化論”)由此而生。

課程體系是一個開放系統,它要不斷接受來自社會、學生以及學科本身的發展、教育學和心理學的成果等各方面的作用。無論是其整體還是局部,都會與外部的因素發生作用,是一個不斷更新、改進和提高的過程。這樣,課程體系才能與外界保持平衡,才能使內部彼此協調從而達到優化的結構。結構優化必須注意找到內容的結合部、課時上的配比度和時序上的銜接點。

首先,課程目標是各門課程在課程體系中優化的結合部。課程目標是學校全部教育內容和教育實踐活動的直接目標。它包括總目標和分目標,總目標與學校培養目標一致,對每門課程的目標起指導作用,某一門課程的目標作為分目標是總目標的具體化。只有課程體系內的分目標達成一致才能使課程體系目標最優化。一致性的課程目標應體現為:相關的幾門課程要圍繞同一個知識、能力或素養目標分工合作,各司其職,既體現不同課程的不同要求,又體現課程體系的整體性。

其次,課程的課時配比度是各門課程在課程體系中定位的關鍵。課時配比度是指課程在課程體系中的重要性及其開課時量之間的比例。在課程體系中存在著基礎課與專業課、理論課與實踐課、必修課與選修課、講授課與自修課等課程關系,由于總課時一定,因而,這些課之間都有一定的課時規定。一類課時的增加,就會減少或削弱另一類課程的開設。可見,課時配比適“度”才能有效發揮該課程在課程體系中的應有作用。課程之間的課時配比度,決定于該類課程在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我們可以借用類似巴班斯基所提倡的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與方法,根據每門課程在課程體系中的地位,評出其“功能系數”,借助數學模型得出最優的課時配比。浙江大學采用培養方案結構因子分析方法,借助“結構指數”來定量地表述課程之間的聯系,進而求得各類課程比例的范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2](P102)。

再次,在設計課程結構過程中找到時序上的銜接點。找到時序上的銜接點,是指根據學時的配比度與開課時序,各門任課教師了解自己所任課程在課程體系整體中的位置,從整體優化的觀點出發來安排本課程。教育家懷特海認為:“真正重要的順序,是教育應該采用的涉及質量的順序。”[6]可見,此處最重要的是確定課程邏輯結構圖。課程邏輯結構圖是標明課程體系內課程要素與課程要素之間內在關系、開設先后順序、時量等的圖示。該結構圖有助于揭示課程要素之間的重復和脫節,發現能力上的斷線現象和課程時序安排上的不合理。上海交通大學就計算機專業課程結構優化作了一些探討。該專業每學年開始時,都要召開培養方案論證會。他們把課程邏輯結構圖公之于眾,發動全體任課教師評頭品足,以課程的新發展和教學上的新經驗修改和完善課程邏輯結構圖。由于切合了本專業的特點和學生的智能結構,所培養的人才素質也較高。

高等學校課程體系構建的具體模式和表現形態不可一概而論,也不可僅從某種理念出發,想當然地憑直覺來判斷取舍。高等學校課程體系不僅要考慮開設哪些內容要素,而且要周密地安排合理的要素順序,可流通的層次及互補的組合。如:單一課程(學科或活動)可與綜合課程(綜合學科或綜合活動)組合,旨在實現它們之間的交叉互補;核心課程可與個別化課程匹配,旨在實現統一要求與個人基礎的結合,一般目標與分層目標的結合;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聯姻,旨在統一安排與個別選擇的結合,實現“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的機制;系統課程與微型課程相輔佐,旨在實現廣度與深度的融合,使課程內容、教師能力與學生興趣相結合等。諸如此類的組合模式很多,但都必須實事求是,結合各類學校具體的培養對象、教學目標和辦學條件等多種因素加以綜合考慮,在實證研究和探索實踐的基礎上,積極穩妥地加以改革和完善。

[參考文獻]

[1]孫根年.課程體系優化的系統觀及系統方法[J].高等教育研究,2001,(2):88.

[2]宓洽群.大學教學原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89.

[3]張華.論核心課程[J].外國教育資料,2000,(5):15,19-20.

[4]張華.體驗課程論——一種整體主義的課程觀[J].教育理論與實踐,1999,(10),(11),(12).

篇(7)

第一節 選題意義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銀行業是金融領域的重要支柱之一。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銀行業經歷了不平凡的改革歷程:從一元銀行體制到多種類型銀行機構相互競爭、共同發展,從粗放發展、風險積聚到科學發展、穩健經營,從長期封閉到全面開放,我國銀行業不僅實現了自身的穩健、高效的發展,也有力地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地方性銀行作為銀行業重要組成部分,對地方性經濟的推動作用日益漸顯。地方性銀行的出現,不僅推動了銀行體系的結構調整和規模壯大,更重要的是,它已成為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方向之一。截止2002年底,我國已有地方性銀行110家。截止2001年末,地方性資產總額達3.27萬億元,占全國商業銀行總額的21.57%;存款總額2.54萬億元,占全國商業銀行存款總額的20.86%;貸款總額1.67億元,占全國商業銀行貸款總額的19.35%。

浙江是民營經濟發達的省份,根據省人民政府數據顯示,到今年9月底,全省在冊企業71.7萬戶,同比增長5.49%,其中,民營企業同比增長5.97%,私營企業同比增長7.96%。然而,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民營企業在其發展過程中卻面臨融資難的問題,資金不足成為制約中小企業進一步發展、壯大的“瓶頸”。地方商業銀行、民營商業銀行的不斷壯大,對改善民營企業的融資問題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臺州商業銀行是其中比較典型的地方性民營商業銀行。臺州商業銀行以打造“我們可以信賴”的銀行為使命,樹立 “簡單 方便 快捷”的優質金融服務品牌,始終堅持“中小企業的伙伴銀行”市場定位,專注于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是民營銀行的代表性案例。它的競爭力研究對民營銀行競爭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本文利用SWOT模型來研究臺州商業銀行的競爭力,并結合臺州市商業銀行的發展演變、發展績效,從優勢、劣勢、機會、威脅四個方面進行闡述。選擇SWOT分析方法,實際上是將對企業內外部條件各方面內容進行綜合和概括,進而分析組織的優劣勢、面臨的機會和威脅,其中,優劣勢分析主要地著眼于企業自身的實力及其與競爭對手的比較,而機會和威脅分析將注意力放在外部環境的變化及對企業的可能影響上。通過SWOT分析,可以幫助企業把資源和行動聚集在自己的強項和有最多機會的地方。

第二節 研究思路及基本框架

本文以臺州市商行銀行的競爭力分析為主線,采用SWOT理論模型,并結合臺州市商業銀行的發展演變、發展績效等現狀,從優勢、劣勢、機會、成本這四個方面闡述,并提出相應的提升競爭力的建議。

本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是本文的導論。簡單的介紹本文所研究主題的背景意義和研究思路。為接下去正文的競爭力分析,做好鋪墊作用。

第二章是本文的文獻綜述,包括企業競爭力理論和商業銀行競爭力理論。通過對國內外這兩方面文獻的整理和總結,對認識競爭力理論的研究現狀和水平以及對本文的書寫起著指導性的作用。

第三章是從發展演變、發展績效來分析臺州市商業銀行的現狀,并從中發現臺州市商業銀行的優勢所在。

第四章是采用SWOT模型對臺州商業銀行的競爭力進行深入分析。分析的的視角主要包括臺州市商業銀行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通過對這四方面的研究分析,發現臺州市商業銀行存在的一些問題,如資本金不足、人才短缺、核心業務單一等。

第五章對本文的研究對象、研究內容等做一個總結,并結合分析結果進一步闡述了培育和提升臺州市商業銀行競爭力的建議。

第二章   文獻綜述

商業銀行作為經營金融資產和負債為主要業務的特殊企業,也具有一般企業的基本特性。因此,企業競爭力理論的發展演變對商業銀行競爭力的評價分析具有指導意義,企業競爭力的一般市場表現也同樣適用于對商業銀行的分析。

本章首先歸納企業競爭力的文獻,目前國外學術界對企業競爭力理論研究的主要觀點有結構學派、資源學派和能力學派三大學派,而我國對企業競爭力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但也有了一些成果,其中代表性的有狄昂照、張志強、吳健中、彭麗紅、金培等的觀點。與企業競爭力理論發展一樣,國外學術界對于商業銀行競爭力理論的研究也分為幾派,其中比較代表性的有能力整合論、組合論、構成要素論,相對的我國這方面的論著還不是很多,頗有研究的有李萱、周戰強、王子健、溫彬、王小明等。

第一節 企業競爭力理論

一、 國外企業競爭力理論

西方戰略管理理論家對企業競爭力來源做了艱苦探索,逐步形成了結構學派、資源學派和能力學派三大學派。

1. 結構學派關于企業競爭力理論的研究

結構學派以波特(M.E.Poter)為代表,其理論建立在產業組織經濟學“結構——行為——績效”這一分析范式之上。結構學派認為,企業競爭優勢主要取決于產業結構,即由產業中的五種競爭力量(現有競爭者的威脅、潛在競爭者的威脅、替代品的威脅、供應商的討價還價能力、顧客的討價還價能力)所決定。從這一認識出發,結構學派提出,價值鏈是分析企業競爭優勢的基本工具,企業可通過低成本和差異化這兩個基本途徑來創造競爭優勢。從學術意義上看,結構學派首次明確提出了企業如何獲取競爭優勢;但該學派著眼于從企業外部環境─產業結構出發,對企業內在因素未做深入研究。

2. 資源學派關于企業競爭力理論的研究

資源學派以沃納菲爾特(B.Wernerfelt)、科林斯(D.Collis)和蒙哥馬利(C.A.Montgmery)等學者為代表,其主要觀點是,企業競爭優勢來源于企業擁有或支配的資源。企業要在市場競爭中長期取勝,就需要開發利用具有價值性、稀缺性、非模仿性、非流動性的資源,特別是開發利用非物質性的無形資產;憑借這些關鍵資源,企業可以獲得經濟租金。資源學派一定程度彌補了結構學派的不足,然而,它忽視了并非所有資源都能成為企業競爭優勢來源的事實。在高效運作的市場中,企業生產經營所需的大多資源可以通過市場交易獲得,競爭優勢與多數具有普遍意義的資源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

3. 能力學派關于企業競爭力理論的研究

能力學派以哈默(G.Harmel)和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為代表,其主要觀點是,企業的競爭優勢來源于自身擁有的核心能力,企業之間核心能力的差異造成了效率和收益的差異。企業核心能力隱藏在資源背后,它是一種開發、利用、組合和保護資 源的能力。在探尋企業競爭優勢來源的研究過程中,能力學派剝離了企業資源,強調企業競爭優勢根源于核心能力。應當看到,能力學派在彌補結構學派和資源學派的缺陷的同時,也帶來了自身的局限;它不僅極少關注企業外部環境,而且忽視了資源是形成核心能力的基礎。

以上是國外企業競爭力理論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觀點,是從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企業競爭力的構成和影響因素。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文獻從其它角度對企業競爭力進行研究,如將對外直接投資看作是企業競爭優勢重要來源的跨國經營理論學派,以WEF和IMD為代表的國際競爭力評價體系中的企業競爭力評價等等。

二、國內企業競爭力理論

我國對競爭力理論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目前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狄昂照(1992)等人所著《國際競爭力》是國內研究國際競爭力的第一本專著。之后,國內掀起了競爭力研究熱,出現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成果。盡管目前國內對企業競爭力的研究已成為了個焦點,但其仍處于研究的初期,相關文獻主要集中于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對企業競爭力概念的界定;二是對企業競爭力評價方法與指標體系的構建。

范曉屏(1999)認為,企業競爭力是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以特有的競爭方式,在不斷有效地爭奪市場份額、挑戰競爭對于、尋找有利地位、擴張經營領域、實現經營效益等方面所表現出種狀態與能力。

張志強、吳健中(1999)把企業競爭力認為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在有效利用甚至創造企業資源的基礎,與競爭對手比較,在產品設計、生產、銷售等經營活動領域以及在產品的價格、質量、服務和滿足消費者需求等方面,為企業創造利潤,進而促進企業持續發展的能力。

彭麗紅(2000)認為,企業競爭力就是在一定環境中支撐企業持久生存與發展的力量,這種力量來自于企業持續擁有的、有價值性的、稀缺的超群性和獨特性資產形成的產品或服務優勢。決定企業競爭力的因素主要包括資源、能力與環境等。

金培(2003)較為全面地將企業競爭力來源歸結為四個方面:一是企業所處環境,特別是企業所處的行業環境;二是企業所擁有控制的資源,尤其是戰略資源;三是企業所擁有的能力,特別是核心能力;四是企業所擁有的知識,特別是獲取流量知識。應該特別說明的是,企業競爭力來源的四類要素在概念內涵上不是截然排斥的,外延上不免有所交叉,甚至是不同角度觀察得到的不用映像。企業競爭力構成要素中的資源、能力和知識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作用、相互轉化的。

第二節 商業銀行競爭力理論

一、國外有關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理論的研究

國外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培育和提升得益于國外學者在企業競爭力領域深入而細致地研究。這些核心競爭力的理論在實踐中得到檢驗和發展。在理論提升和實踐發展的共同推動下,國外商業銀行的核心競爭力得到了顯著提高。

1. 能力整合理論關于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研究

能力整合理論認為的觀點,以Prahalad、Hamel、Kesler等為代表。該觀點認為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是一種技能整合,是多方面的技能、互補性資源和運行機制的有機融合。能力整合理論的特點在于它關注了不同技能與技術流的整合,主要強調單一的要素和能力不能形成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核心競爭力,必須經過協調整合。

2. 組合論關于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研究

組合論的觀點主要以Prahalad、Coombs、凱文•科因等位代表。該觀點認為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是在一定歷史時空條件下獲得的高于競爭對手的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的資源能力、整合能力與創造盈余能力的優勢集合體,即核心競爭力=資源能力勢差+整合能力勢差+創造盈余能力勢差。組合論的特點在于強調能力的整合,以組合創新過程為載體,但這種觀點對股份制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理解層次性不強。

3. 構成要素論關于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研究

構成要素論認為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由技術產品人才服務、流程、銀行文化、價值觀機制管理等要素:業務經營能力、金融創新能力、人類資源管理能了和內部控制能力等要素構成。這種觀點將商業銀行競爭力的定義和構成要素緊密地聯系起來,其最大的優勢在于便于研究和解決。

二、國內關于商業銀行競爭力理論的研究

李萱(2000)認為,商業銀行的競爭力是商業銀行在兼顧其社會責任和公眾服務義務的同時,拓展市場、開創未來的能力。這種能力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由表及里分別是:商業銀行競爭行為能力、競爭戰略管理能力和競爭潛在能力。

周戰強和王子健(2001)認為,銀行的競爭力是銀行或銀行家在各種環境中成功地進行設計、營銷各項業務的能力,及其金融產品的市場吸引力 。銀行競爭力大小反映在銀行管理――創新、盈利和責任等方面的有效程度上。銀行競爭力既產生于銀行內部效率,又取決于國際、國內或產業的環境。

溫彬(2004)認為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是個不斷發現、識別培育和提上的過程。銀行核心競爭力的基礎是金融技術,制度保障是組織結構,載體是人類資源,三者相互作用,共同翻譯銀行業的本質:以人為本,通過產品和服務創新,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最終實現銀行盈利。

王小明(2008)認為,現代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應該由完善的組織結構,不斷創新的金融技術,深厚的企業文化底蘊和合理的人力資源管理四種功能要素構成。

第三節 小結

以上是國內關于企業競爭力、商業銀行競爭力理論研究的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和觀點,其學派或理論從各自的研究領域出發對競爭力問題進行了不同的探討,有助于我們明確這一問題的研究現狀,為進一步深入分析臺州商業銀行的競爭力做好理論準備。

介于上述的理論基礎,本文采用SWOT方法,從優勢、劣勢、機會、威脅這四個方面來分析臺州市商業銀行的競爭力。雖然在現在的戰略規劃報告里,SWOT分析應該算是一個眾所周知的工具,利用SWOT模型研究企業競爭力問題也已很普遍,但對于單個銀行企業的研究還是比較少見,且用SWOT模型研究,可以更好地發現臺州市商業銀行的優勢、機會,從而可以把資源和行動聚集在自己的強項和有最多機會的地方,彌補和克服存在劣勢和威脅的地方。

第三章   臺州市商業銀行現狀分析

臺州商業銀行自成立以來,以“中小企業的合作伙伴”為市場定位,立足當地市場,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一切從目標客戶需求出發,實現了低風險、高效益、高增長的經營目標。 根據2009年《銀行家》雜志公布的“2009中國商業銀行競爭力評價報告”,臺州商業銀行在全國近120家城市商業銀行綜合競爭力排名第三。

本章通過臺州市商業銀行的發展演變、發展績效來分析它目前的一個現狀,從而為接下來的競爭力分析做一個鋪墊。

第一節臺州市商業銀行的發展演變

追溯臺州市商業銀行的發展歷程,可將它分為以下三個階段,以下有關數據是由筆者參閱臺州年鑒以及臺州市商業各年度報表而來。

一、1988 —1997 年: 準確的市場定位、靈活的經營機制贏得一席之地

作為臺商行最早的前身—路橋銀座金融服務社創建于1988 年6 月6 日,建社時只有6 名員工、30 平方米的營業場所和10 萬元資本金。服務社成立時,路橋便有包括四大國有銀行營業機、農村信用社等在內的二十多家金融服務機構,金融同行間競爭非常激烈。然而路橋銀座金融服務社以其準確的市場定位、靈活的經營機制贏得了一席之地。存款余額由1988 年176.19 萬元快速上升到1991 年的1705.36萬元,突破千萬元大關;人均創造的利潤從1.42 萬元上升到1991 年的25.29萬元。在這一階段,銀座金融服務社充分利用了自身經營機制高度靈活之優勢,避開了其他金融機構高度計劃性的劣勢,找準了自己的市場定位與服務對象——個體私營小企業主等弱勢群體,為其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1998 —2005 年: 擴大規模經營,服務微小客戶

1998 年,臺州市路橋城市信用社憑借其豐富的經營管理經驗與雄厚的經濟實力,突破政策約束,在當地政府的指導下通過市場化運作成功兼并了嚴重資不抵債的椒江區港口城市信用社,并更名為“臺州市銀座城市信用社”,有效化解了金融風險。2000 年,銀座城市信用社存款余額、貸款余額、利潤和不良率分別為24.39億元、16.89億元、2959萬元和0.993 %;而同期路橋區中、農、工、建四大支行中相應最好指標分別是農行11.67億元,工行5.34億元,農行1 078 萬元,建行3.22%。在其貸款發放對象中,個體戶、微小企業主等弱勢群體占比83.3% ,有效地承載并實現了金融幫扶弱勢群體的功能與責任。

2002 年3 月23 日臺州市商業銀行正式掛牌營業。1988-2005年其間,民營微小企業、個體工商戶貸款占臺州市商業 貸款余額均保持在98 %以上,單筆貸款均值呈逐年下降趨勢,由2003年的約60萬元下降到2006年的52元,2007年更是降到46 萬元,遠遠低于其他商業銀行單筆均額,真正成為微小企業的伙伴銀行。

三、2006 —2008 年: 摸索適合國情的小額貸款經驗與可復制技術

2005年11月23日,臺州市商業銀行成為國家開發銀行首批微小貸款項目合作銀行。小本貸款自2006 年1月正式發放首筆貸款以來,其發放的網點不斷增加,遍布臺州市轄區。截至2008 年8月,累計發放小本貸款達177748 萬元,共計22548 筆(其中無一筆抵押貸款) ,平均每筆金額為7. 88 萬元,單筆數額為0.2萬—30萬元,利率為8.85‰—15‰,加權平均利率為14. 75 % ,貸款不良率僅為0.26 %。小本貸款2007年稅后利潤為2000萬元,人均創利約28.57 萬元,實現了金融幫扶弱勢群體的商業可持續發展。(注:小本貸款包括小本微貸款、小本小貸款、小本信用貸款、小本積數貸款等各細分貸款品種。)但臺商行小本貸款滿足率還比較低,截至2008 年8 月,滿足基本條件的申請37940 筆,實際批準的為22548 筆,占比59 %;申請金額為479200萬,實際批準的金額為177748萬,占比僅為37 %。弱勢群體強勁的金融需求更加堅定了臺州市商業銀行的市場定位。

第二節 臺州市商業銀行的發展績效

臺商行自成立以來,持之以恒地為微小企業主等弱勢群體提供融服務,有效地滿足了其創業與發展中的資金需求,同時也促進了自身業務的快速發展,各項指標均處于全國先進行列:

 

圖3-1臺州市商業銀行存、貸款余額情況(單位:億元)

從以上的圖表中,我們可以發現,臺州市商業銀行的存款余額從2002年的62億元到20009年的302億元,增加了302%,是2002年的4.8倍;貸款余額從2002年的41億元,發展到2009年的208億元,增加了407%,是2002年貸款余額的5.07倍。而就目前臺州市商業銀行的發展狀況來說,存貸差是其主要的利潤來源,從這個發展趨勢預測,臺州市商業銀行的業績在今后的若干年里將進一步的提高。這也能從其凈利潤的發展狀況來進行驗證,如圖3-2。

 

圖3-2  臺州市商業銀行凈利潤、納稅情況(單位:萬元)

從圖表可以得出,臺州市商業銀行的凈利潤從2002年的3.12億元到2009年的32.75億元,逐年遞增,年利潤平均增長率達10.4%,這相對于國內其他的商業銀行,是少有達到的。

 

圖3-3臺州市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情況(單位:%)

來自銀監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7年10月31日,中國主要商業銀行(5家國有商業銀行和1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五級分類不良貸款余額為11741.8億元,不良貸款率為6.63%。其中,5大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為10798.2億元,不良貸款率7.83%;12大股份制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為943.6億元,不良貸款率2.41%。而相比之下,臺州市商業銀行2007年的不良貸款率僅為0.53%。

且在圖表中,我們可以發現,臺州市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從建行前的13.10%下降至2009年的0.31%,降幅高達97.6%。如此低的不良貸款率,是其戰略優勢運營的結果。

第三節 小結

臺州市商業銀行在這幾年的發展中,存貸款余額等各項指標與其建行初相比有了質的改變,而其規模也由原先只有6 名員工、30 平方米的營業場所和10 萬元資本金的銀座金融服務社,發展到如今2000多名員工,14個管理處室,下轄45家分支機構的規模,如此迅猛的發展,在其背后定有其發展的原因和存在的理由。通過以上對臺州市商業銀行發展演變、發展績效的分析,我們發現臺州市商業銀行與同類其它銀行相比具有以下幾點優勢:本地優勢、產權民營化、準確的市場定位以及制度優勢。

第四章   臺州市商業銀行的競爭力SWOT分析

本章利用SWOT模型來研究臺州市商業銀行的競爭力。選擇用SWOT分析方法,實際上是對企業內外部條件各方面內容進行綜合概括,進而分析組織的優劣勢、面臨的機會和威脅。本章通過SWOT分析,旨在幫助臺州市商業銀行把資源和行動聚集在自己的強項和最有機會的地方。

第一節 臺商行的優劣勢分析

一、 優勢

1. 本地優勢

臺州商業銀行立足當地,具有 強地緣性,較充分的利用地方上的信息存量,與當地中小企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對中小企業的品德、才能等有較為透徹的感性認識,因此無需支付太多額外的信息收集成本即可了解到其經營狀況和信用水平,往往能做到對中小企業“知根知底”。臺州市商業銀行所具有的但大銀行難以具備的有效的信息獲取方式與信息優勢,較好地解決了信貸方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克服了由此使處于信息劣勢地位的貸方承擔較大信貸風險而對融資所造成的障礙,使中小金融機構與中小企業能成為良好的合作伙伴。

2. 產權結構民營化

臺州市商業銀行的股本結構如下:

表4-1 臺州市商業銀行的股本結構

股東類型股 股本數(股) 占總股本比例

國有股 45,000,000.00 5%

法人股 826,004,787.00 91.78%

自然人股 28,995,213.00 3.22%

合計 900,000,000.00 100%

該行由地方民營企業控股而非地方政府控股,20多家民營企業控制了該行90%以上的股份,政府僅以小股東的身份出現,這在全國城市商業銀行中尚屬首例。該行前十大股東的持股情況如表4-2所示:

表4-2 臺州市商業銀行前十大股東持股情況表

序號  股東名稱 持股數(股) 占總股本比例(%)

1 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90,000,000 10

2 吉利集團有限公司 90,000,000 10

3 臨海市飛馬摩托車配件有限公司 89,603,349 9.9559

4 平安信托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88,703,649 9.8560

5 臺州市金泉農莊有限公司 87,000,000 9.6667

6 臺州市路橋金鼎投資有限公司 87,000,000 9.6667

7 臺州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 45,000,000 5

8 臺州市匯業投資有限公司 45,000,000 5

9 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44,999,700 4.999

10 上海恒荔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44,620,575 4.9245

十大股東中除了臺州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為國有企業外,其余9家企業均為臺州的民營企業。從以上的圖表可以看出,臺州市商業銀行建立了與臺州經濟結構相適應的股權結構,政府僅以一個小股東的身份出現,在銀行中不再唱主角,產權結構實現了民營化。使得銀行運行機制更加靈活多變,大大增強了對市場的反應能力與適應能力。

在股權結構多元化的基礎上,現代商業銀行形成了一個被稱之為“三會一高”的治理結構,即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高級管理者,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行長負責制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所有者和經營者的利益、責任明確,法人的地位、權利、責任明確。在這種組織形式下,銀行的經營者以“三性”為經營目標,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本的價值增值;必然會不遺余力地推行銀行的創新改革以適應市場需要,以搶占市場競爭的制高點。

3. 準確的市場定位

臺州市商業銀行及其前身——臺州市路橋區銀座城市信用社,在開展小企業貸款方面已進行了1 7年的探索,且臺州市商業銀行自創建以來始終堅持“中小企業的伙伴銀行”、“小額貸款的專業銀行”的理念,用經營實踐證明了小企業貸款的可行性和可持續性,為臺州市以及更廣區域內的小企業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也為金融同業提供了較好的借鑒。

臺州市商業銀行選擇中小企業作為目標市場客戶,是金融競爭等客觀環境決定的。作為地方性小銀行,資金實力不強,為大企業客戶融資能力欠缺,但小銀行的優勢是作為一級法人,決策高效,“船小調頭快”,能夠有效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管理體系和組織架構。小企業貸款“額小、期短、量大、面廣”的特征,恰恰與小銀行的風險承擔能力相匹配,因此,選擇中小企業作為目標客戶,提出“中小企業的伙伴銀行”的經營理念,對臺州市商業銀行來說,它蘊含著生存之道、經營之道、發展之道。

4. 制度優勢

制度最一般的含義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但許多情況下,制度也是某一領域的制度體系,如政治制度、經濟制度、法律制度和文化制度等。而對于臺州市商業銀行的發展來說,管理制度和金融制度對其企業的發展有著舉重若輕的作用,且其管理制度和金融制度在這么多年的發展中不斷的進行摸索和完善。

就管理制度而言,經過多年的摸索和實踐,銀信社逐步形成了一套獨特的管理理念與較為完善的內在激勵與約束機制。首先,銀信社長期以來一直努力打造“銀信社——我們可以信賴!”的形象,并奉行“你有多大能耐,我就給你提供多大舞臺”的用人理念,從而拉近了與客戶的距離,密切了與客戶的關系,同時激發了員工拼搏、進取與創新的精神。其次,銀信社的內部組織管理制度符合現代企業要求。如1992 年就實行的9 級行員制, 并以此為突破口漸漸地形成了能夠按照現代企業的要求來建設內部管理制度, 表現為法人治理結構較為完善,“三會”運作正常, 能有效發揮作用, 約束法人代表行為; 內部管理規章與稽核制度相當健全, 形成決策、實施與監督三大管理體系, 實行垂直多層的管理網絡。隨著企業規模的日益擴大, 繼而形成決策、實施、監督與反饋四大管理體系, 建立起直線職能制管理體系, 在全社實施目標管理———年初確定目標,并分解至各部門、網點、分月分季實施, 建立以資產負債比例管理為核心的考核體系。

就金融制度而言,銀座城市信用社不斷成長、壯大的自身制度優勢與不斷更新金融服務產品的有效結合才是其發展的根本源泉。如“存貸掛鉤、利率浮動”這一工具就很好地解決了民營小企業金融服務需求的“數量小、需求急、期限短、次數頻”與其自身信譽和實力不足的矛盾。經過多年的努力, 銀座城市信用社業已形成一套適應個體私營小客戶的信貸運作方式。如銀信社1994 年首創柜員制服務, 2000 年“客戶經理制”和綜合柜員制服務等制度的實施, 減少了為客戶服務的中間環節, 降低了與其溝通的難度, 避免了管理信息傳遞的遺漏與失真, 從而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

二、劣勢

1. 規模小、資本不足影響了銀行業務快速拓展

一方面,由于歷史體制上的原因,傳統的大宗業務絕大部分集中在四大國有商業銀行辦理,國有大中型企業、較大企業集團的結算往來、事業經費撥付等,基本上仍由指定銀行辦理,資金的趨利性原則在政策的干預下,不能充分發揮作用,市場競爭的不公平仍然存在。臺州商業銀行規模相對較小、業務范圍狹窄、政策限 制較多、發展潛力不足,與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規模優勢、網點優勢、國家信用支持優勢相比,明顯處于相對劣勢地位,面臨的競爭壓力和困難逐漸增力。而且規模小也限制了臺州市商業銀行自身的積累和發展。另一方面,由于臺州市商業銀行的資本金數量不高,受資本充足比率要求的限制,該行無法進一步快速拓展信貸業務以滿足客戶不斷增長的貸款需求。近年來,銀行主要依靠利潤的積累滿足不斷增加的資本要求。為此,銀行已經幾年沒有給股東分紅,但資本增長的步伐仍然無法滿足貸款增長的需求。

2. 人才短缺,并有進一步流失的危險

競爭需要有一支“能征善戰”的高素質隊伍。銀行業的競爭更是人才的競爭。員工缺乏系統的培訓,缺乏專業的金融知識和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商業銀行的發展和創新。現在,雖然現在的臺州商業銀行專業人才在員工中所占比例不斷增加,對員工進行了系統培訓的次數也在增加,但是還遠遠不能適應銀行的發展的要求。而且商行人員的流動率相對來說較高,隨之的轉換成本也就高了,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運營成本。臺州市商業銀行管理人員包括高管都不持有銀行的股份,隨著銀行競爭的加劇,如果不能對經營管理團隊進行股權上的激勵,將影響到銀行員工隊伍的穩定性。如果產生過高的員工流動性,勢必將對銀行的長期穩定發展產生消極影響。

3. 核心業務單一,中間業務開發不足,同質化現象嚴重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核心業務還是傳統的存貸款和結算業務,主要收入來源仍是存貸款利差,中間業務收入與凈利息收入、營業收入之比分別為14.97%、3.4%。 臺州市商業銀行也不例外。就目前已開展的業務來說,利潤中存貸利差存貸業務占大部分,中間業務明顯開發不足。包括代收代付、第三方資金管理等在內的中間業務同行內同質化現象嚴重,缺乏創新,包括保理、票據貼現、出口融資、租賃、國際市場信息咨詢等在內的國際業務開發力度有待加強。

第二節 臺商行的機會威脅分析

一、 機遇

1. 我國金融市場的開放,金融管制的放松

從長遠看,我國入世后加快了經濟發展的市場化、國際化、知識化進程。國民經濟總量的不斷增長,為中小銀行的成長與發展拓展了新的空間。一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市場差異化程度的加深,消費者對金融服務的需求也呈現出多層次的狀態,這種多樣化的金融需求為多元化的金融供給創造了前提,有利于中小銀行發揮其比較優勢,通過滿足一些特殊需求,贏得生存與發展的空間。二是隨著社會消費的分散化,銀行業的分散程度逐步加快,有利于中小銀行發揮應變靈活的優勢,以較低的成本占領市場。三是隨著經濟發展的國際化、知識化,一些高風險、高回報的新興產業部門不斷增加,為中小銀行開拓業務創造了更多的市場需求。

2. 中國銀行業的戰略轉型

中國銀行業自從2005年以來就開始所謂的“戰略轉型”。這為中國銀行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經過改革開放以來20多年的發展,中國商業銀行所面臨的內外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商業銀行的經營思路、發展模式等有了極大的改變與提升,特別是隨著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向縱深推進,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和高級化,中國政府對利率、匯率、稅率等金融和經濟工具的操作手段越來越成熟,中國銀行業由傳統經營向現代經營方式的轉變壓力和要求也越來越強烈和迫切,面對新的環境、新的市場,商業銀行必須提高管理水平,加快銀行內部的軟、硬件設施的更新速度,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并要不斷地發掘、保留與擴大自身的核心業務,不斷地鞏固和開拓市場的份額,抓住有利的戰略轉型機遇盡快實現自身的戰略轉型。

3. 政府推動

臺商行的發展與壯大與當地政府的開明態度密不可分。2002年3月,臺州市和金融監管部門審時度勢,為草根金融的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促成銀座等18家民營企業組建了股份制臺州市商業銀行,其中市財政僅參股5%,當時政府參股的目的是為了繞過政策上的禁區以及為民營銀行提供信譽支撐。

二、威脅

1. 同業競爭加劇將削弱銀行的競爭優勢、

(1)其他民營銀行的競爭

對臺商行來說,臺州市地處長三角,是上海大都市圈的有機構成成分,經濟發展迅速,經濟增長質量高,這些優勢將吸引商業銀行更多的關注。目前,臺州市商業銀行不僅面臨著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競爭壓力,還面臨著其他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競爭,更嚴重的競爭壓力來自于浙江泰隆商業銀行、浙江民泰商業銀行等臺州本地銀行。各種類型的商業銀行在管理技術、管理水平上的差距越來越少。可以預見,如果該行不能進一步培育出其他商業銀行無法模仿的核心競爭力,其他商業銀行的快速發展將會對其進一步快速健康發展帶來嚴重的壓力。

(2)與國有商業銀行相比的多種劣勢

國有商業銀行的獨資性質使中小商業銀行形成的價格競爭的劣勢。利率市場化以后,由于國有銀行的性質和實力,特別是其在資本回報上的約束較弱,從而使得國有銀行在利率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而中小銀行以批發業務為主,大額存款比例較高,客戶和業務結構較易受到市場沖擊,且缺少穩定良好的客戶群體,缺乏獨家性的產品,資金出路和效益無法保證,特別是上市銀行,社會對其的投資回報預期呈現剛性。在此情況下,中小商業銀行無法與國有銀行在資金價格上進行競爭,這將成為下一步影響中小商業銀行發展的重要因素。

(3)與外資銀行相比的劣勢

超國民待遇給中小商業銀行帶來了較大壓力,一是外資銀行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率為15%,且新辦外資銀行自盈利年度起,還可享受企蘭業所得稅“兩免三減半”的優惠政策,而中資銀行則享受這些優惠;二是外資銀行的各項人員費用工發放的現金及實物(如工作服等)全部納入工資總額管理,對超過部分不允許進入成本,只能在稅后列支;三是外資銀行在存款準備金繳存比例上也有優惠,三個月以下的存款比例為5%,三個月以上(含三個月)的比例為%;四是外資銀行的宣傳廣告費等營銷費用均可按其實生數額列入成本,而中資銀行的上述費用則按營業收入的比例進行控制,超比例部分也不允許進入成本,只能在稅后列支;五是外資銀行在辦理貸款授信、過橋貸款、組織銀團貸款等業務時,按國際慣例及貸款管理的復雜程度,均可收取承諾費、管理費、前期費用等,中資銀行按現行規定,不能對貸款項目收取除利息以外的其他任何費用;六是外資銀行在開展業務中,實際上不受分 業管理的限制,而中資銀行則實行嚴格的分業經營,綜合競爭能力受到很大的影響

2. 外部經濟環境

(1)不良的信用環境和不完善的法律制度阻礙了中小銀行的發展

有些成本高、風險大的中小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信用觀念淡薄,信用關系的法律保障又不健全,造成拖欠、逃債、抵賴債務的行為時有發生,給銀行經營帶來了不應有的風險。另外,由于銀行貸款賠償的法律制度不完善和法院的執行不力,致使銀行起訴收回貸款占涉訴貸款的比例很低,造成銀行的不良資產增多,經營性虧損嚴重。

(2)缺乏公平競爭的外部環境

由于我國金融政策的不平衡和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中小銀行長期處于不利的外部環境。金融機構以所有制不同劃分類別,導致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和其他中小銀行政策待遇的差別。如中小銀行在中央銀行再貸款、國債一級市場、銀行同業拆借市場、電子聯行、業務經營范圍等方面受到許多限制。由于業務范圍狹窄,缺乏強有力的競爭工具,融資成本高,以及中央銀行全方位加大對中小銀行的監管力度,在產品品種和網點設置上限制了中小銀行的創新能力,造成經營困難。

第三節 小結

本章通過SWOT模型,對臺州市商業銀行的優勢、劣勢、機會、威脅進行了一系列數據和理論的分析。分析發現臺州市商業銀行在本地、產權、市場定位、制度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相對來說,在規模資金、人才、核心業務上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不足。雖然國際金融形勢、中國經濟以及當地的政府給商業銀行的發展帶來契機,但也不乏同業競爭、外部經濟環境不公平帶來的威脅。這些因素對臺州市商業銀行的未來發展有重要的參考意義。但臺州市商業銀行要想保持自身的競爭力,并在原有競爭力的基礎上得到提升,就要對其的劣勢進行進行改善,威脅進行規避,從而把資源和行動集中在自己最有優勢和最多機會的地方,創造出最大的價值。

第五章   對策建議

通過以上對臺州市商業銀行的現狀、競爭力分析,我們可以發現臺州市商業銀行具有產權明晰、市場化運作、本地化特色等優勢。但同時也發現了影響該行快速發展的一些制約因素,如規模小、資本金不足,人才短缺且有進一步流失的可能性,核心業務發展不足等。針對這些問題, 我們可以考慮下列應對措施:

一、 制定發展戰略,加快上市步伐

自中國第一批股份制商業銀行上市以來,中國上市的股份制商業銀行至少已有6家其他國有商業銀行的上市也加快了步伐,中國城市商業銀行的上市工作同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少數運營狀況好的城市商業銀行已經捷足先登進入A股市場,如南京商業銀行在2006年成為第一家上市的城市商業銀行。就目前而言,全國申請上市的城市商業銀行已經高達9家,很多銀行在管理水平、資產質量上未必高于該行,該行在爭取上市資格上不會存在問題。上市對該行來講可以帶來多重好處:一是可以補充核心資本,解決資本金不足的困難,有助于銀行的業務拓展;二是可以借申請上市之機,進一步完善銀行內部管理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結構, 強化監管,降低風險進一步提升該行的制度競爭力。

二、健全人事制度,給人才以大展身手的舞臺。

要借鑒國內外銀行的經營理念、創新手段、運行方式,加快人事制度改革步伐。真正建立起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用人制度,實行委任、聘任、選任、考任、合同制、任期制等多種用人形式,健全崗位標準、責任制度、聘任管理、任期考核、競爭上崗等配套制度,使用工制度規范化。為優秀人才的發展創造良好的企業層次的制度環境。對管理層和重要員工實行股權激勵,解決銀行長遠發展的后顧之憂。

三、 加大業務開發力度,不斷進行業務創新

對臺州市商業銀行來說,加大業務開發,進行業務創新主要包括可以通過以下幾個途徑:

一是積極開拓中間業務市場,提高中間業務在銀行中的地位,增加中間業務收入的比重,提高非利差收入在收人結構中的比例。有些業務如代收水電費、提供保管箱業務等,雖然直接收益少,但可以贏得社會各界的好評和歡迎,有利于提高銀行信譽,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吸收更多的客戶,擴大經營業務量。中小銀行應積極開展這些業務,在中間業務市場取得發展空間。

二是大力進行金融創新,金融創新日益成為中國商業銀行創新的主體。但在金融創新的同時也要兼顧風險的把握。

四、抓住市場開放的機遇,以浙江為基礎,向長三角擴張

隨著今年三門村鎮銀行、以及溫州分行的開業,臺州市商業銀行在一步步實行著自己的長遠戰略計劃。預計到2010年年末,臺州市商業銀行將先后在上海、杭州、深證等城市開立自己的分行,這對臺州市商業銀行來說不僅是個機遇,也是個挑戰。本地化的優勢,在以同樣的模式發展到外地發展是否也能獲得同樣的成功,對臺州市商業銀行來說將是個不斷探索的過程。

【參考文獻】

[1]李鎮西.中小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研究[M]. 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7

[2]邁克爾•波特.競爭優勢[M]. 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

[3]張維迎.競爭力與企業成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4]胡大立:企業競爭力論[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1.

[5]李健.民營銀行比較優勢及其市場定位[J].溫州大學學報,2005年10月,第18卷第5期

[6]金碚.論企業競爭力性質[J].中國工業經濟.2001 年,第10 期.

[7]顧芳.關于中小商業銀行提高核心競爭力的思考[J].商業經濟.第2008第5期

[8]趙巧真.提高服務水平,加強中小銀行競爭力[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年6月,第20卷第3期

[9]卿定文.中國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SWOT分析[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2008年9月,第23卷第3期

[10]謝少雄,李鑒情,劉飛舟.商業銀行網點核心競爭力研究[J].金融論壇.2008年8月

[11]傅白水.草根銀行的奇跡與困境[J].南風窗/半月刊.2005年9月

[12] Ma. Chelo V. Manlagñit , Mario B. Lamberte. Evaluating the impacts of competition policy reforms on the efficiency

of philippine commercial banks[J].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NO. 2004-46

致  謝

在論文完成之際,我要特別感謝我的指導老師孫澤生老師的熱情關懷和悉心指導。在論文的寫作過程中,我的導師老師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從選題到開題報告,從寫作提綱,到一遍又一遍地指出每稿中的具體問題,嚴格把關,循循善 誘,在此我表示衷心感謝。

    另外我還有感謝我的同學們,感謝他們為我的論文寫作提供了思路和意見,并幫我積極尋找材料,熱情而無私的幫助我。在此一并致以誠摯的謝意。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這次畢業論文能夠最終順利完成,歸功于各位老師四年間的認真負責,使我能夠很好的掌握專業知識,并在畢業論文中得以體現。也正是你們長期不懈的支持和幫助才使得我的畢業論文最終順利完成。最后,我向栽培我的老師衷心地說聲:謝謝你們!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天使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无码国产69精品久久久孕妇|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无码专区| 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视频| 无码a∨高潮抽搐流白浆| 亚洲成人小说| 欧美人与禽2o2o性论交| 国产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 影音先锋2020色资源网|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夜爽8888视频在线观看| 香蕉久久久久久久av网站| 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青青青在线视频国产| 国产性猛交╳xxx乱大交|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偷拍女厕| 狠狠色综合7777久夜色撩人ⅰ| 国产精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 综合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 99久久无码私人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 免费sm羞辱调教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三区在线成人av|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网站|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 欧美黑人添添高潮a片www|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99盘|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第一页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四页| 久久久www成人免费毛片| 日本乱码伦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精品国产情侣av在线| 色久综合网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 亚洲丶国产丶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18禁| 精品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久| 成人无码区免费a片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