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7 15:55:0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文化創新與文化傳承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國夢的實現過程,也是優秀文化的傳承、教育過程。寢室文化既積淀著校園深厚的人文底蘊,又飽含著大學時代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寶貴資源。當今社會,市場經濟飛速發展,信息量大且繁雜,已是高校主體的“90后”大學生在消費主義文化盛行的環境下成長起來,思想意識呈現出新的特點,已不同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青年用“火紅的青春”在農村接受鍛煉、80年代青年唱出“再過二十年我們來相會”的激情豪邁。他們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個性張揚、接受新鮮事物快、追求新奇時尚、敢于挑戰質疑并行動迅速,是極富活力、思維活躍和意識超前的一個群體。明確提出“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又弘揚時代精神”的路徑。為此,在寢室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中要抓住正能量的時代新要求,以嶄新的時代內涵和多樣的表達方式激活其內在的生命力,踐行文化的新理念,以中國夢為生動素材,以優秀寢室文化為根基,汲取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豐富營養,結合時代精神開展教育,增加大學生的文化自信和價值自信。與此同時,還要注重結合大學生的價值觀,尊重他們的主體地位。寢室是同學們思想最活躍、最寬松的地方,這里往往是多種文化形態的綜合體現,每個人有不同的價值取向,寢室的文化傳統怎樣就相應地會有什么樣的道德規范與之相匹配。當今大學生成長于多元文化背景下,消費主義、功利主義等問題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而這種多元文化所表現出來的現實問題己經在不停地影響著大學生們的價值認知。寢室文化建設工作不應是空洞的理論宣傳、花花綠綠的裝飾、隨波逐流的文娛活動,不了解大學生,不懂得大學生的思想狀況、價值取向,就不能取得好的實效。因此,高校寢室文化傳承與創新要在中國夢的引領下貼近實際,關注大學生的價值愿望,關照大學生的寢室生活,著眼大學生的思想動態,找準寢室文化的共鳴點和利益的交匯點,區分層次,創新形式,增強其吸引力和感染力,推動工作扎實有效地開展。面向新時代的大學生群體,寢室文化要緊抓時代脈搏,激活傳統文化的時代內涵,充分研究大學生的價值觀取向,探索新思路,善于用“90”后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講故事,喚醒其內在的利益需求,建立一套有助于大學生全面素質養成的文化傳播方式,發揮大學生創造性和主動性等優秀品質,克服其自我中心和功利心等不良表現,增強其愛心和責任心,立足實際提升建設效果。要將時代要求與學生價值觀相融合,這是在社會意識多元化、多樣化、多變性和差異性的今天,弘揚寢室文化的必然要求、改進工作的迫切需要、促進當代大學生全面發展的本質要求、應對諸多挑戰的現實需要。
二、中國夢引領下的高校寢室文化傳承與創新要注重統合共同追求和個性特征
提起中國夢,會立即喚起每個青年學子對國家民族的歷史省思和當今感悟。大學生是整個社會發展中最富有朝氣、創造力和理想追求的群體,他們的夢想與中國夢始終交相輝映,在大學的學習生活中,他們有著不同個性特點和夢想,與此同時,又有著學業、就業等共同的理想追求。網絡時代的大學生,不再相信任何權威,不愿意讓別人來領導自己,即便如此,在這個群體中,始終有著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懷、共同的追求和夢想、共同的歷史責任和使命。信息時代、智能時代背景下的寢室文化建設要在中國夢的引領下,培育學生們的歷史情感,認同“稚嫩”的夢想追求,鐫刻共同記憶、烙印下四年寢室生活的文化印記,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包容的氣度、淵博的深度,加厚學生群體自身凝結的共同價值追求。寢室文化更應“接地氣”,符合寢室成員的個性特征。毋庸置疑,各高校都在不斷加強寢室文化建設,開展各項活動。如果說,來到一個學校,問大學生,知道“寢室文化節”么?最開始大部分人可能會回答不知道,那么,經過幾年常態化、固定化的開展,一定會人人皆知。但是,在人人知曉活動開展的情況下問到“:寢室文化跟大學生有什么關系?”筆者認為,同學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恐怕是很難精準了。高校寢室文化的歷史,可以說是一部既尊重和保持個性獨立、又相互適應共同生活的歷史,但是,在網絡時代的今天,由于對學生個性缺乏尊重和關注,導致大學生的個體功能難以納入到寢室文化建設體系之中,并發揮其更加積極的作用。再好的建設項目如果沒有群眾基礎,只能流于形式,必定收效甚微。如何能夠在構思建設文化項目過程中,充分調動寢室成員共同參與,又不泯滅個性,把文化滲透、介入到同學們的寢室生活、基本情感之中,這才是寢室文化和大學生相依相靠的持久之道。共同追求和個性特征是辯證統一、互生互榮的。寢室文化不僅是一個寢室、一個生活區的文化,更是每一個生活在其中的個人的文化,彰顯個人主體性是寢室文化的意義所在。寢室文化既要代表整個群體的共同意涵,也要具體到每個人的個人主體。傳承和創新的好壞,關鍵就在于是否順應時展大勢,把每個學生的個性特征和共同追求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具有親和力和向心力。
三、中國夢引領下的高校寢室文化傳承與創新要注重挖掘物態文化和心態文化
物態文化是具有物質形態的文化,是能具體感知、摸得著、看得見的東西,在寢室文化中是第一需要和基礎的內容,能夠直接體現出文化的性質和程度的高低。歷史遺存的物品,現代設計理念的樓宇建筑,具有科技含量的生活用品,報刊書籍、文娛活動、作息習慣等都是寢室物態文化的具體形式。物態文化既是學生主觀世界外化的產物,也是學生價值精華的承載體。現在的寢室文化受到商業化、世俗化等現代性因素的影響,普遍存在著另類的價值張揚,有主流文化價值觀被弱化的傾向。不容忽視的是,個別高校在寢室文化建設中隨心所欲、無實質創新、流于表面形式、娛樂大眾,隱私、搞怪當噱頭的低俗文化被放大到公眾平臺上,缺乏價值凝練,導致青年學生的文化價值觀錯位和混亂。物態文化的引導在高校寢室文化傳承與創新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學生生活區后勤社會化的今天,如何轉化機制,從單純重視經濟效益拓展到實現教育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值得管理者深思。中國夢內涵的核心價值要嵌入寢室物態文化生成的全過程,傳承和創新有靈魂的文化作品,不僅愉悅感官,更要陶冶情操、撼動心靈,傳播價值內容。所謂心態文化是包涵心智、情感、精神、創造力、道德觀念、思維方式、審美情趣等多方面的綜合體,指某一個階層的人在特定的經濟條件下對社會存在的感知和認同,并由此表現出來的心理傾向。市場經濟不斷深化、文化的現代化趨勢的客觀環境決定了心態的復雜性,“中國速度”催生了每個人的“快”生活節奏———娛樂“快餐化”、閱讀“快餐化”……“快”也許是大學生們對自己生活的最真切感受。心態是文化的反映,更是寢室文化落地生根的心理土壤,心態文化是寢室文化中的深層結構,與物態文化一起構成了寢室文化的組成部分。一方面,大學生渴望生活在和睦友好、奮發進取、寬容自由的寢室環境中;另一方面,疏離隔閡日益明顯,誠信友善度不斷接受挑戰。錯綜復雜、自相矛盾的心態折射出的是價值矛盾和沖突。因此,心態文化是寢室文化建設的關鍵部分,應該以此為入手剖析、探求。良好的心態需要引導和關懷,需要寢室文化在中國夢的引領下強化主流的及時性、權威性和公信力,增強和促進廣大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適應能力,構建系統化、多元化、多層次的傳承創新機制。
四、中國夢引領下的高校寢室文化傳承與創新更要注重強化政治認同教育
關鍵詞:上海飲食 飲食傳承 飲食創新
上海,是中國的“魔都”。在這里,可以用肉眼的速度感覺到中國經濟的成長與發展,因而在這座城市里,迎來了不同種族、不同國家、不同文化下成長的人。他們的到來,也讓這座頗具江南氣息的城市滋生了愈發圓潤的氣質。
一、上海飲食文化現狀
為什么說上海“海納百川”。因為可以毫不夸張的說,這里的美食可以滿足任何一種口味的客人。不僅酸甜苦辣俱全,喜好韓式、日式或西式口味的人也總可以在這里找到屬于自己的餐廳。上海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在這里,一西式古典風格的小洋房里,卻溢滿莫斯科紅菜湯的味道;極具現代風格的餐廳里,卻是吃著火鍋。這種兩級分化的新興飲食文化,在上海早已習以為常。當然,既有改革,也還留著“保守”。老上海弄堂里,二樓洋房,進門的老式留聲機、老式唱片機,還有座椅也透著年代的久遠。菜肴擺盤沒有太多的華麗,連菜式都是很傳統簡單的上海口味,一份小籠,幾塊滋飯團,再和著一杯茶,上海人喜歡這樣度過一個簡單的早晨。
上海既有獨立的餐廳,但也不乏藏在商城的美味。上海的繁華,是高樓林立,也有偌大商城。而開在商城里的餐廳大多帶有自己的鮮明特色和風格:日式的酒屋,美式的漢堡牛排,還有新興的甜點小食,可謂應有盡有,也滿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因此商城的餐廳是上班族快速解決食物的去處,也為老人學生周末閑暇時品嘗新美味的天堂。同時,上海地處東南一隅,尚是江南小城,依然留存著古色古香的小城古鎮。南翔、七寶至今不但是上海人的回憶,也是外來游客必去的一處景致,品嘗上海美食。就像七寶里隨處可見的糕團,依舊是上海人愛吃的點心,清明時節必有的青團,上海人對它的情感,就像北方人過年必吃的餃子一樣。食物在今天不可避免的發生了更替和改變,但是食物與人,永遠是相依相存,每次的改變都是延續一種新的情感。
二、上海飲食的創新
食物不僅僅只為老人、當地人服務。眾所周知,上海菜“濃油赤醬”,且口味皆偏甜。紅燒肉,醬肘子甚至臭豆腐在上海人的口味里都是偏甜的。但是在旅游業發達的上海,若是只做甜味的菜式,怕是大多游客都無法接受,自然少了許多生意。因此在七寶、南翔古鎮等旅游地方,店家為了吸引客人會開創許許多多的新口味,為四川游客準備的麻辣,為北方客人改良的甜度。例如青團,只是清明時節的時令小點,軟糯的團子是甜而不膩的紅豆沙餡,就是一道尋常平凡的甜點。但是杏花樓里的新開創咸蛋肉松青團在去年一躍登頂,成為“網紅”,排隊的隊伍絡繹不絕,不乏外國人,也來“湊熱鬧”,到最后只能限購。亦是為甜咸之爭再添一筆。
不僅是傳統食物的改革,就連外來食物也針對中國市場作出了相應的改變。披薩絕對是國外進口的“洋玩意”,必勝客、樂凱撒等都是在專門制作披薩的餐飲,在他們的手下,誕生了不同口味新穎的披薩:田園風味披薩、海苔鰻魚披薩、奧爾良風味披薩等等,其中最為代表的莫過于榴蓮披薩。雖然“中國市披薩”各式各樣,但其實在國外,披薩沒有如此多的口味,最受g迎的往往是極其簡單的番茄佐芝士。但是,極其簡單的披薩在中國一般沒有很好的人氣,中國人喜歡“盛”,富有熱鬧美滿之意。例如過年過節時,年夜飯總是慢慢一桌,很是隆重,寓意著來年的興旺。有時候的聚餐,國人也喜歡點很多,旁人總會覺得這是“打腫臉充胖子”的行為,但是這和中國的文化有關,菜肴太少,往往被認為待客不周或者不重視 ,顯得過于冷清。當然浪費糧食的行為堅決取締。因此,榴蓮披薩的出現則是商家為了迎合國人的獵奇,自創的“中國式披薩”。除了“中國式披薩”,就連肯德基、麥當勞這些全球連鎖快餐店,從印象中只賣漢堡可樂的純種“洋快餐”,也近年來相繼推出了米飯、湯等中國特色的款式。就連甜點也出現了紅豆雙皮奶口味的派。所以,食物是沒有界限的,它就像是一種語言,互相交融,理解。
三、上海飲食的守舊
念舊是這些年的潮流趨勢,人們開始感慨生活步伐走得太快,因此開始喜歡尋些過去的物件,裝扮自身,美曰“慢節奏”。因此,在上海小弄堂里又有了那些手工匠人,他們不用機器,而是每日早起,自己和面,自己調料,自己買賣,每天固定的時間和限定的,單是這一份單純的心意總可以吸引穩定的粉絲。阿大蔥油餅、上海夢花街混沌、大壺春,這些有著上海老味道的食物的一舉一動總是牽引著許多人的心。在工業化席卷制造業的今天,餐飲業大可以選擇機器代替手工,這樣就可以實現更大的收益。所以手工匠人被人尊重,是那份難能可貴的堅持。慶華飯店里的菜款很是簡單,擺盤家常,但是來人還是很多,有人勸著 多創新些新菜,否則就被比下去了,可是老板還是拒絕了,這么多年依舊不變。其實,守舊是一種繼承。不是老板古板固執,每一種食物的背后都有它獨特的故事。就像化學物質固然好,但是廚師十分抵制,以它為恥,因為在廚師的宗旨里,廚師是要傳播食材本身的味道,要讓吃著體驗到食物的韻味。快餐文化遍布全國,上海的早餐店已是數不勝數。為了節約時間,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快餐,但是父母還是更愿意為了孩子早起親手做一份簡單的茶泡飯,又或是按著四季的時令,擇時令蔬菜,憑著這份心意,怕是不能比的。因為有人喜歡,就算再辛苦,也不愿意省一道工序。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中國人自古就喜歡在食物上花心思,吃著愉悅,做的人也開心。中國的飲食文化也是由來已久,川菜、魯菜、粵菜、蘇菜、浙菜、閩菜、湘菜和徽菜并列中國菜系。若說在中國的其他地區飲食都還帶有自己的特色與味道,那在上海,仿佛已經被同化了。不是說上海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共融就是它的偉大。在這里,多種文化碰撞,形成了它單獨的菜系。它滿足了每一人的需求,也在害怕在大文化背景下沒有了本真。現在,有人問起,上海的代表美食有什么,很多本地人已經說不口了。甜點糕團,江浙一帶常有,怕是更加精致細膩。油條、湯包在北方隨處可見。所以,在中西文化的大背景下,歷史給上海這座城市留下了什么。雖然,上海老餐廳健在,手工匠人被人尊重,但是老餐館里,坐著的都是退休老人,也有慕名而來的游客,可是往往只是一次,新鮮面孔常有,可是老面孔也在一天天減少。因為從眾心理,老老少少都喜歡去品嘗“網紅食物”,可是沒有人想過這食物的來歷,有時還會想著它能有幾分創新,迎合年輕口味。這何嘗不是一種,人們渴望經典東西流芳百世,可是卻沒有人愿意去繼承,又何談創新,再次賦予其新生命。不可置否,上海節奏快,生活的壓力也大,上班族因為貪圖便利,更愿意在餐廳匆匆解決一餐,味道雖好,簡單快速,但是被遺忘的廚房又何嘗不是飲食文化在被遺忘的過程。
因此,傳承不單單是嘴上說得而已。好在,人們開始關注傳統食物的境遇,想方法去保護他們,也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去接觸傳統,了解其背后的歷史和文化,并在不改變原有意義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讓它們再次被歷史接受,給予第二次生命。有人為之付出的同時,身為飲食最主要的消費者,也要給予適度的關注。全球化席卷,他國文化自然有其優秀的地方,但是也不能忽略了本國的文化,或許看來“俗氣”,但是它也曾在歷史長河里光輝璀璨過,至少我們不能忘記制作者的心意。我們在感激老一輩手工匠人的同時,切勿不要忘記新興年輕人的功勞,更要提醒滋生,畢竟傳承的使命在每一個人的身上。
【關鍵詞】傳承;創新;工業設計;融合
一、文化傳承與創新設計
“傳承”一詞,對于中國人并不陌生。早自上古時代的堯,舜禪讓的美麗傳說開始,傳承已經成為原始公社的一種生存法則。與此同時,“傳承”這一思想也潛移默化的滲透到中華民族文明發展的血脈當中。
而“創新”起源于拉丁語,它的本意有三層含義,一個是更新;第二個是創造新的事物;第三個是改變。[1]時至今日我們不妨可以將創新理解為是以新思維、新發明和新描述為特征的一種概念化過程。
但是很多人會因此而片面的認為,創新就只是一味拋開舊的,創造新的。“創新思維之父” 愛德華·德·波諾也曾說過:“創新就是不同,就是突破原有模式” 。但筆者的觀點卻與這類觀點不盡相同,筆者認為,創新其實可以是另一種形式的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因為在如今這個文化差異日趨縮小,人們卻又在極力追求個性的大環境中,合理且恰當的將民族傳統元素設計與現代設計的審美趨向結合,來進行創新設計,將會是一條將我們本土設計引領向時代前列的康莊大道。
二、秦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與工業產品融合的實踐
設計是一種人類智慧,一種處事哲學,一種生活方式。而工業產品設計則是把這種感悟結合傳統歷史文化、產品企業文化等因素完美的融入到產品中。可見,產品設計與創新思維血肉相連,倘若沒有想象力,沒有強烈的創新才能和開拓解決具體問題的創造力,就沒有超越常規的設計能力。然而,人們對于新事物常常會抱有好奇抑或敵意的態度,需要在不斷認識和接觸的過程中,才能逐漸形成對新事物的理解。而對于本民族的,傳統的事物形態,則往往更容易產生親切感,對于新生事物人們也更樂于通過類似傳統文化等已理解的事物來解釋其本質和內涵。因此,如若將傳統文化元素與創新設計結合的理念注入產品設計中,勢必會產生人們更加樂于接受和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創新設計產品,也就會更加有利于加速“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跨越。
下面以一組筆者針對“秦文化”這一概
圖2- 2
以上產品的造型,整體采用方形與圓形元素的結合。方形盡顯剛正不阿,正義大德之氣;圓形則極具溫潤自然,儒雅圓滿之韻。方圓之中可容納萬境,這恰恰與秦漢時期“大一統”的包容與大氣的思想內涵相得益彰。而在產品的色彩運用上,幾乎全然是黑與紅的搭配。在圖2-1方案中色彩主體為黑色,因為黑色的莊重、嚴肅與神秘蘊含著力量,與水龍頭所采用的皇冠造型具有同樣霸氣、神秘和高貴的氣質;而在圖2-2方案中,筆者大面積的運用了紅色,因為紅色的熱情與刺激,可以激發人們對于食物的渴望,而底座的黑色與食物的色彩產生強烈反差,使食物的明度增強,從而看起來更加悅目,亦有利于增進人們食欲的作用。
綜上主要是對產品造型上對秦文化進行創新設計的闡釋。那么這樣的造型設計要如何對秦文化進行更深層次的宣傳和發揚呢?那就要通過應用的場合與應用的方式來體現了。筆者對餐具及龍頭、水池設計的目標群是擬定在具有濃厚秦文化底蘊的酒店、飯店等公共場所。比如秦文化主題餐廳,秦文化主題酒店等。通過環境與產品的相互映襯,不僅從視覺上,更是從親身體驗當中使人們與秦文化進行零距離的互動。
關鍵詞:傳統民居;改造;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
云南是我國世居民族和特有民族最多的邊疆省份。據統計,云南世居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比例80%以上的自然村有12000多個,其中具有民族特色的民居約70%。云南少數民族特色民居類型多樣:如分布在滇南、滇東南、滇西地區的傣族、布朗族、佤族、哈尼族、基諾族、壯族、德昂族、彝族等民族聚居村鎮的干欄式、吊腳樓民居;滇西北、滇中地區的彝族、普米族、納西族摩梭人等民族聚居村鎮的井桿式、木楞房、垛木房民居;滇南哈尼族聚居村鎮的蘑菇房民居;滇南、哀牢山區的彝族聚居村鎮的土掌房民居;滇西地區的白族、彝族、納西族等民族聚居村鎮的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民居;滇西北的藏族地區的平頂碉樓民居;滇西北地區的傈僳族聚居村鎮的千腳落地房民居;滇中、滇西一帶的漢族、彝族、滿族等民族聚居村鎮的一顆印、合院式民居等,堪稱中國民族傳統民居建筑的大觀園。
一、傳統民居改造中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意義
少數民族傳統民居是各民族歷史文化在物質環境和空間形態上的具體體現,是民族文化與建筑藝術最直觀的表現形式。隨著時展,作為民族文化載體的少數民族特色村鎮必然在保護中得到發展,在發展中得到保護,同時,少數民族傳統民居建筑文化也會在傳承中得到創新,在創新中得到傳承,保護與發展互為因果,傳承與創新互為表里,建設需求和建筑藝術總會處于相對平衡。特別是提取和重構民族傳統民居建筑的造型、圖案、色彩,提煉標志性的民族文化元素,對民族傳統民居進行裝飾;運用民族文化符號,或改變民族文化符號的組合關系,結合民族傳統民居建筑的形式表征、空間構成、環境意識、營造技術,創新設計出特色濃郁的時代經典民族特色民居,使少數民族傳統民居改造后更為新穎和突出。因此,對少數民族傳統民居進行改造,既是傳承傳統民族建筑文化,又是創新民族優秀建筑藝術,是少數民族特色村鎮保護與發展的必然途徑。
二、傳統民居改造中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原則
在傳統民居改造中,要傳承和創新民族文化,必須堅持4個原則:一是保持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原則。在少數民族特色民居的保護與改造過程中,要嚴格保持原有民居建筑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不改變傳統少數民族傳統民居建筑的外立面特征和基本材料。 二是修舊如故的原則。在修復村鎮內具有保護價值的瀕危建筑物或構筑物時,使用舊木料、舊石料、舊磚瓦等材料,嚴格按照其原始狀態進行修繕,做到修舊如故,并做好詳盡的紀錄。 三是工藝創新的原則。民居改造過程中,為確保風格一致,在大部分保留傳統民居建筑工藝和材料的情況下,進行工藝創新,調整局部結構,增加特殊構件,對風格缺失的傳統民居進行改造。四是以人為本的原則。在不破壞村鎮整體風貌及傳統民居外觀的前提下,為適應現代生活,遵循“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理念,優化、改進、調整傳統民居的內部結構和功能,改善少數民族群眾的住房條件。
三、云南民居改造中民族文化保護的政策實踐
云南在少數民族特色村鎮建設中積極開展傳統民居保護,結合民族和區域特點,深入挖掘傳統民居建筑特色,傳承傳統建筑形式和優秀營造技藝,針對不同民居建筑采取不同方法進行保護和改造。一是對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傳統公共建筑和民居要適時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運用文物保護措施加以保護,如土司府、寺廟等。二是對具有人文價值的瀕危建筑物、構筑物及時搶救修繕。三是對影響村鎮整體風貌的建筑予以取締整治。四是對缺乏民族特色并與周圍環境不相協調的民居建筑進行提升改造。同時,還要求各地編制特色民居建設方案圖,在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及抗震安居工程、移民搬遷、扶貧安居、易地搬遷、整村推進等建設項目時,發放給村(居)民作為新建和改造的藍本。并根據不同民族風俗習慣、建筑風格,新建和改建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動場所、旅游客棧和特色餐館等。
四、傳統民居改造中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思路
各民族傳統民居都有清晰的歷史、宗教、文化脈絡,為更好地傳承和創新民族建筑文化和技藝,打造一批特色濃郁的少數民族特色村鎮,建議從四個方面著手對傳統民居進行保護和改造:一是屋頂。屋頂是少數民族傳統民居最重要的構件之一,如云南除土掌房和平頂碉樓外,其他傳統民居都有坡面屋頂,而且屋頂的裝飾構件也在不斷豐富。為完整保護民族特色村鎮的風貌,要統一恢復坡面屋頂,統一飛檐翹角和裝飾構件,統一建材和顏色,彩鋼瓦必須更換成粘土瓦或小掛瓦。適當增加采光并做好隔熱防潮。二是外墻立面。少數民族傳統民居的外墻立面隨著時代的進步不斷變化,如西雙版納州傣族干欄式民居的外墻立面,70年代以來逐步由竹材換成木材,個別地方瓷磚外墻還有擴大趨勢。為確保村鎮建筑風格一致,要統一外墻立面材料和顏色,對無法統一外墻材料的民居,要用仿真材料重新裝飾。民居新增門窗等構件要與建筑整體風格相符,適當增加具有民族元素的立體浮雕圖案和裝飾,以及民族元素彩繪圖畫。對部分低矮民居進行層高處理,增高架空層和居住層。三是衛生間。云南很多少數民族群眾沒有把衛生間設在屋內的習慣,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在屋內或屋外設衛生間,配備梳妝鏡、洗漱臺、抽水馬桶及洗浴等設施,并安裝太陽能、排污管網等。四是內部功能。云南部分少數民族傳統民居內部沒有按功能分區,如怒江州傈僳族的千腳落地房,房屋內部僅是一個以火塘為核心的空間,此類民居要重新布局,分割臥室和公共區域,進行美化亮化,完善水電、有線電視和網絡等設施,使少數民族傳統民居整潔衛生、寬敞舒適、美麗宜居。
【參考文獻】
[1]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鎮保護與發展“十三五”規劃編制綱要
關鍵詞:昌黎民歌;雙排鍵電子琴;傳承;創新
中圖分類號:G0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2)17-0163-02
昌黎民歌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優秀的河北文化。它是昌黎勞動人民在勞動和生活中創造出的藝術成果。作為文藝工作者,我們不僅要保護和傳承優秀的文化遺產,更重要的是與時俱進。將活躍、新穎的現代藝術表現形式融入昌黎民歌文化,使特色濃郁的本土文化在保持其文化精髓的基礎上,更加適應時代的進展和需求,得到更加寬泛的推廣,使其保持旺盛與長久的活躍生命力。將嶄新的藝術形式、現代的藝術氣息融入古老的歷史文化,使其進一步發展與壯大,受到全國乃至世界人民的喜愛。
民歌藝術融入時代氣息,將人民大眾的口口傳唱、樸質表現與現代電子演奏樂器——雙排鍵電子琴的演奏完美融合。力求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形式、音色、節奏、視覺效果的改編與創新,創作出更多的新品、精品,使其發揚光大,為昌黎民歌的保護與發展、傳承與創新盡一份力,讓這朵散發著泥土芳香的藝術奇葩更加艷麗。
一、昌黎民歌的藝術特點及局限性(傳承)
1949年前,百姓借助于“唱”來抒發心中的郁悶和寄托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形成了曲調凄婉、如泣如訴、鄉土氣息極為濃郁的演唱風格。近五十年來,昌黎縣文化工作者不斷挖掘、整理、繼承、創新,加快了昌黎民歌藝術的普及和發展。昌黎民歌中的《揀棉花》、《茉莉花》、《繡燈籠》、《山里人兒好氣派》等優秀作品,在全國各級文藝匯演中獲獎,以曹玉儉為代表的民歌藝人名噪一時。
1.昌黎民歌的風格特點:昌黎民歌是昌黎人民世代承傳的一種民間小調,演唱內容分為“勞動號子”、“故事傳說”、“愛情”和“生活”四類。對這四類內容的演唱各有技巧,但都強調用“土嗓子”演唱,突出“味兒”。
2.昌黎民歌的旋律特征:昌黎民歌的旋律音調來源于生活,是生活語言的進一步美化。上挑下滑的生活語言,對旋律音調產生了深遠影響,使旋律委婉、細膩,節奏寬廣、規律,形態變化多樣。
3.昌黎民歌的局限性:昌黎民歌是河北省秦皇島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但隨著時代的高速發展,現代媒體形式的沖擊,民間優秀文化進入了低谷。演員的高齡化、形式的單一化,已無法滿足新一代受眾的口味,存在著即將被時代淘汰的危機。昌黎民歌是寶貴的,只有突破地域和演出形式的局限性,使本土文化與新的現代元素完美融合,才能使其進一步發揚光大,得到永久的傳承。
二、昌黎民歌與雙排鍵電子琴的融合(創新)
雙排鍵電子琴是新時代的產物,作為電子技術與音樂技術相結合的成果之一,它通過利用高科技手段來合成和模擬各種樂器的音色以及自然界變化無窮的音色,從而達到演奏各種不同風格作品的效果。從雙排鍵電子琴模擬各種樂器的演奏來看,我們可以暫把雙排鍵電子琴以“交響樂器”來命名,同時也包含著豐富的民族樂器音色。因為雙排鍵電子琴可以模仿交響樂隊進行演奏,是一個多角色、多功能的電子樂器。它音色豐富多彩、在聲音上可以模擬各種樂器和自然的音響、十分逼真。在演奏上它能夠表現不同體裁、不同樂器的演奏形式,如獨奏、重奏、協奏、搖滾樂隊、管弦樂隊等等,與其說它是一件樂器,不如說是一個人樂隊會更貼切。因此,雙排鍵電子琴同昌黎民歌表現形式相結合,在發揮各自優勢的同時,又能相互的融合,一定會是一種新的嘗試,同時受到不同層次人們的喜愛。
昌黎民歌是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有義務讓它以一種全新的、適合時展的形式走出低谷,重新展現在世人面前,讓更多的人接受它、關注它、喜愛它。運用現代高科技的樂器——雙排鍵電子琴來演繹經典的昌黎民歌。在保持原有文化精髓的基礎上融入現代電子樂器的音色、節奏及演奏形式等,利用中西音樂風格結合的方式來突出和對比昌黎民歌的“土味兒”,一定能使昌黎民歌更有新意,雅俗共賞。
三、“昌黎民歌”與現代音樂元素結合的路徑探究
2010年元月,“魅力昌黎”專輯在央視音樂頻道《民歌·中國》欄目連續6期播出后,受到了廣大群眾的熱切關注,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民歌·中國》是我國唯一一檔以中國原生態民歌歌種版圖概念全景展示的中國民歌藝術節目,欄目系列化開拓中國民歌藝術視野,系列化介紹中國民族、民間的原生態民歌藝術,推動中國原生態民歌發展的國家級音樂欄目。為將傳統民間藝術發揚光大,特別是將獨具昌黎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昌黎“三歌”從“深閨”推向舞臺,推到更多的群眾中間,使其得到更好地傳播和傳承。
筆者認為,將“昌黎民歌”與現代音樂元素相結合,通過將嶄新的藝術形式、現代的藝術氣息融入古老的歷史文化,能夠使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昌黎民歌”進一步發揚光大,受到全國乃至世界人民的喜愛。
民歌藝術融入時代氣息,將人民大眾的口口傳唱、樸質表現與現代電子演奏樂器——雙排鍵電子琴的演奏完美融合,力求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形式、音色、節奏、視覺效果的改編與創新,創作出更多的新品、精品,為昌黎民歌的保護與發展、傳承與創新盡一份力,讓這朵散發著泥土芳香的藝術奇葩更加艷麗。具體路徑探究如下。
1.深入研究昌黎民歌的藝術特點與演唱風格,發掘其與雙排鍵電子琴的契合點,使昌黎民歌在保持原有風味的基礎上能夠推陳出新。雙排鍵電子琴在演奏民族音樂方面已不是新的嘗試和開始。被改編成雙排鍵電子琴演奏曲目的山西民歌《看秧歌》、阿炳的二胡名作《二泉映月》等深受音樂愛好者的喜愛。《看秧歌》利用雙排鍵電子琴中的打擊樂器音色制作結合為一體,將其生動滑稽地節奏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樂曲中段演奏者用雙手敲擊鍵盤來表現擊鼓場面,更是為本作品錦上添花,讓觀眾得到了新的視覺享受。昌黎民歌同樣可以借鑒于此,在節奏制作方面要強調出民族打擊樂的特點,在選擇音色方面不一定完全采用民樂音色,可以大膽嘗試西洋樂器的參與。結合雙排鍵電子琴“手舞足蹈”的視覺特點。再加上原汁原味的地方舞蹈,那將是一場別有一番味道的盛宴。
2.進一步挖掘雙排鍵電子樂器的藝術表現形式,在演繹樂曲的前提下,嘗試運用雙排鍵演奏者的肢體語言進一步詮釋昌黎民歌的詼諧與幽默,使昌黎民歌的歌者與舞者在風格上達到和諧統一,為昌黎民歌增添新的生機與活力。音樂組合“玖月奇跡”在春晚、在星光大道上的亮相,讓更多的老百姓了解和喜愛上了雙排鍵電子琴。“玖月奇跡”組合的創新表演,即在演奏中舞蹈、在舞蹈中演奏。雙手雙腳同時在三排琴鍵上起舞,甚至可以演奏出百人樂團的效果,被人們形象地稱為“琴鍵上的舞蹈家”。“玖月奇跡”組合用他們獨有的方式重新演繹了大量中國的經典歌曲,在他們的改編下,這些傳統的經典旋律被注入了新鮮的舞臺表演形態和音樂風格,既有熟悉的原音重現,又有反差極強的時尚演繹,再加上他們獨特的雙排鍵表演使這些傳統的作品煥發出了新的生機和時尚的氣息,讓很多年輕人喜歡上了這些快要被他們遺忘的經典旋律,尤其是在80、90后人群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力。被中國音樂家協會黨組書記徐沛東稱為:“80后演繹中國紅色經典歌曲的領軍人物”。玖月奇跡組合于2009年,在國慶60周年之際代表中國年輕一代將中國的紅色經典歌曲第一次唱響維也納金色大廳。之后他們又赴歐洲、美國和香港等地巡回演出,每到一地都引起強烈反響,他們的雙排鍵表演是集很高的藝術性、娛樂性和反傳統性為一體的舞臺表演形態,并且是無國界的表演,全世界都能看懂、聽懂。昌黎民歌具備這樣的條件:地方舞蹈與西洋樂器的表演結合,將不同的藝術形式及中西文化融為一體。
3.借鑒將民族音樂與雙排鍵電子琴完美融合的國際賽事成功案例,使昌黎民歌融入更多的創新元素。于2001年成立的“女子十二樂坊”是中國一個以流行音樂形式來演奏中國民族音樂的樂團,其表演形式有別于傳統民樂演奏方式,給予觀眾新鮮感,極盡視聽之娛。經紀人王曉京定位女子十二樂坊的音樂為“視覺音樂”。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及印度尼西亞舉辦了“輝煌、奇跡——東南亞巡回演奏會”。2004年“女子十二樂坊”在美國洛杉磯、西雅圖、舊金山、明尼阿波利斯、芝加哥、亞特蘭大、紐約、夏威夷等地展開巡演宣傳活動,所到之處再次掀起一股中國民樂的流行風潮。我們的雙排鍵電子琴演奏是“視聽音樂的結合”。雙排鍵電子琴現在的演出形式多種多樣:同西洋樂器獨奏、重奏的結合;同獨奏民樂及民樂隊的結合;同流行音樂及電聲樂隊的結合;甚至同視頻效果的結合等。昌黎民歌也可以借鑒這些組合的形式,關鍵是推出新的、適合老一代及新一代受眾口味的昌黎民歌。
4.充分運用燕山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冀東民歌研究所的科研優勢、借鑒研究成員形成的優秀前期成果,發揮研究者豐富的演奏、改編及豐富的教學經驗,推動運用現代樂器演繹昌黎民歌藝術特性的研究工作順利進行,形成優秀的研究成果。達到非遺文化真正的傳承與創新。昌黎民歌以其獨有的鄉土特色和藝術特色,吸引了眾多人士予以關注。近年來,首都師范大學、唐山師范學院等院校師生均專程到昌黎縣考察、學習民歌藝術,燕山大學藝術設計學院還專門成立了冀東民歌研究所。該縣也采取多種形式對民歌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傳承保護,下一步該縣準備通過錄制昌黎民歌、整理《昌黎民歌選集》、排演昌黎民歌情景劇《月亮河》等方式,使民歌藝術深入人心。
幾百年來,昌黎人民借助于昌黎民歌抒發心中的郁悶和寄托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深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成為河北乃至中國的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隨著時代的發展,昌黎民歌也同其他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樣,不可避免地受到現代文化的沖擊,難以逃脫逐漸衰落與失傳的命運。作為一名藝術工作者,有責任、有義務傳承這一藝術瑰寶。在面臨非遺文化逐漸衰落的形勢下,只有保護和傳承是不夠的。我們需要在重拾昌黎民歌優秀歷史的理論基礎上,結合現代元素及新穎的藝術形式,給古老的非遺文化加入新鮮的血液,使其長久不衰。
參考文獻:
[1]河北省昌黎縣縣志編纂委員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昌黎方言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2]周青青.中國民歌——音樂自學叢書·音樂學卷[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3.
國際課程論專家菲利浦·泰勒指出:“課程是教育事業的核心,是教育運行的手段。”課程緣起于文化傳承的需要,課程教育的目的只能以具有客體性的文化為依托才能夠實現。社會文化滋養、塑造、制約著課程的生成與解釋,它規定了課程生成的途徑與內容,設定了課程內在的邏輯與范疇,規范了課程解釋的視角與方向。課程是社會文化的適應性產物,課程的價值是以其文化適宜性為前提的。課程以文化為內容,以促使學習者文化經歷的轉變為目標,其目的在于使個體具有創造新文化的勇氣與信念。而課程自身的文化底蘊、品性與自主性也會對文化產生深刻的影響。
還原課程文化本體地位,意味著課程可以根據自己的品位、理想、追求和關懷對文化進行選擇、內化,建構特有的課程文化。這種選擇、內化和建構蘊含著主體的需要、目的及對一定文化價值和意義的理解。因此,課程不再僅僅是從既有的文化中“拿來”的文化,而是具有了獨特性、內在性、創生性等屬性的特殊文化。
每次課程改革都是社會文化理想的實踐,并影響著社會文化發展的進程。從某種角度講,課程改革過程實際上是不同課程文化觀之間的碰撞、交鋒,從而形成“同而不和”或“和而不同”的過程。因此,課程改革的關鍵是建立與其相適應的課程文化。課程文化建設包括課程文化觀念和課程活動形態,如課程思想、課程理想、課程制度、課程體制、課程權力、課程管理、課程形態等內容,它涉及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等環節。
課程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的育人工程,應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育人理念,倡導一種人本、民主、平等、創新、對話、合作、多元、開放的課程文化。課程文化的建設應超越知識本位和學科中心,形成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程文化;超越權威主義和普遍主義,形成合作、對話、創新的課程文化;超越剛性的、靜態的、封閉的課程,形成彈性的、動態的、開放的課程文化。同時,還要全面系統地分析本校的課程文化傳統和學校文化特色,創造個性化的課程文化;要整合家庭文化、社會文化和學校文化,使三者融合成整體育人優勢。
在課程文化建設中,校長一要能夠基于特定的教育哲學和教育思想,創造、理解并表達學校共同的課程愿景;二要在踐行自己的教育理念的同時,不斷學習新思想、新觀念,積極構建本土化、本校化、個性化的課程文化;三要不斷提高學校課程文化領導力,使自己成為一個課程領導行家,能把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課程理念成功地傳遞給每一位教師,讓他們成為課程文化的倡導者和建設者。
二、重建、傳承與創新學校文化
無論是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再加工、再創造,還是校本課程的設計開發,實際上都是對學校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學校文化是指學校在教育實踐中逐步形成并成為學校師生認同的價值觀為核心的群體意識和群體行為規范,是在學校這一特定的環境中生活的全體師生員工的一種共同追求,是學校的精神財富與物質財富的總和,是一種具有時代特征的群體文化,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文化與校本化課程建設集中反映了學校的特色與個性,而學校文化又是校本化課程建設的重要資源。校本化課程建設是學校一項具有持續性的專業活動。按照泰勒的設想,任何課程的設計都須解決四個基本問題:一是學校應該達到哪些教育目標;二是學校應該提供哪些學習經驗,才能實現這些目標;三是學校怎樣有效地組織這些學習經驗;四是學校怎樣確定這些目標正在得到實現。簡單地講,就是確定目標、選擇經驗、組織經驗和評價結果。依次對這些問題加以解決,也就形成課程設計的程序。由此可見,校本化課程建設實際上是學校整體發展的一次重新定位和自我設計,是重塑學校形象,重建學校文化的過程。
學校文化重建必須從學校實際出發,以價值觀念的變革為核心,強化師生認同,著力打造個性化學校文化;必須要用新課程理念豐富學校精神文化,牢牢樹立“為了每個學生的發展”是新課改的核心理念價值觀,建構以生命生成為核心的現代學校觀念文化;必須用新的評價模式健全學校制度文化,努力營造激勵創新、民主平等的學校文化氛圍和育人環境,突破制度化教育的束縛,提高人在制度體系中的主體性;必須用課程資源的理論指導學校環境文化建設,從教育思想變革的高度建設富有生命氣息的學校環境文化,發揮學校環境這一潛在課程巨大的教育意義。
每一所學校都有特有的文化傳統。重建學校文化必須對學校各個歷史時期的文化內涵、特征、歷程進行考察,剖析學校已形成的文化傳統,提煉并凝聚出本校的文化,使每一位師生都能體悟學校文化的精髓,從而構建獨特、深厚的學校文化,真正實現對已形成的學校文化的歷史傳承。
21世紀中國燈飾該如何創新,怎樣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不斷發展下去,這就需要我們在燈飾設計中關注、研究民族民間文化,在仿制燈飾日益增多的今天不丟失中華民族的文化標識和優秀的傳統元素,用現代的設計形式和手段詮釋有中國特色的燈飾,使中國燈飾在世界燈飾中獨具風采。
一、民間的傳統燈具成為燈飾設計的靈感來源
中國的傳統燈具設計受整個社會文化氛圍、觀念形態、、風俗習慣等的影響,呈現出獨特的文化特質和藝術魅力。最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燈彩是在燈具的演變過程中逐漸衍生出來的,大體分為民間燈彩和宮燈兩大類。自從元宵張燈習俗形成以后,歷朝歷代都以農歷正月十五張燈觀燈為一大盛事。其時,各式各樣的燈彩掛滿大街小巷,魚燈、鳥燈、龍燈、燒火判、燈山、燈球、走馬燈等各式燈彩形態逼真,生動無比。梁簡文帝在《列燈賦》中寫道:南油俱滿,西漆爭燃。蘇征安息,蠟出龍川。斜暉交映,倒影澄鮮。描繪了當時宮廷元宵張燈的盛況。此外為皇室宮廷專用的宮燈也不斷推陳出新,至明清已達到了宮燈的鼎盛時期,同時也是整個傳統燈具設計的鼎盛時期。
在燈彩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許多地域特色鮮明的燈彩形式。如潮州的臺式花燈,俗稱“燈色”的佛山燈彩,還有譽滿天下的江浙燈彩等等。端莊典雅、氣質文秀的無骨燈、夾紗燈等是很有代表性的蘇燈精品。南京夫子廟的兔子燈、獅子燈、荷花燈也以其簡率質樸盛名流傳至今。在眾多燈彩中以“若沙戲影燈,馬騎人物,旋轉如飛”的“走馬燈”最為惹人注意和喜愛。這些傳統燈具在發展演變的過程中,影響著人們的審美心理和價值觀,有著特殊的文化內涵。
在我國古代,除了主要為欣賞而設計的燈彩外,還大量存在一些有實用價值的燈具,在民間的祭祀、拜神、婚喪嫁娶等方面也都離不開燈具。不同場合的燈具設計各有特點,比如民間用的佛前燈具,此類燈具大都設計得簡練、莊重、樸素、高大,以示佛祖高高在上,表達人們的景仰之情。造型上多采用吉祥文字組合或選用有吉祥意義的動植物圖案,以表達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企盼和向往。
傳統燈具設計隨著歷史的延續和沉積,無形中奠定了一種重要的民族心理基礎,或者稱為認知能力或審美感受能力的基礎。由于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傳統社會中的審美觀念、價值觀念等有著一定的傳承性,所以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現代社會,在充分體現最新、最實用的現代科技的同時,滿足人們審美和文化方面的各種需要,使燈具體現出本民族文化的特有風采與氣度具有極其重要而深刻的意義。
二、民族民間文化在燈飾設計中的發展
近年來,伴隨我國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城鎮住宅建設以及室內裝飾裝修熱度不減,各式各樣的燈具除了滿足照明的需求外,亦要符合裝飾和美化居室的要求,從而加速了燈飾行業的發展。由于燈飾產品的設計開發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國內廠商一般不愿投入大量資金開發新產品,導致大多數國內燈飾企業處于仿制階段,并且絕大多數企業熱衷于單一的模仿和追隨國外燈飾的潮流,燈飾新品大多缺乏文化內涵和新意。現在國內燈飾行業已有極少部分企業注意到這個問題,也在文化內涵方面進行嘗試,國內市場上現有部分品牌如:康韻燈飾、海菱燈飾、風雨軒燈飾、佳威木燈、古風燈飾等都對傳統文化有所詮釋。一系列有中式風格的燈飾也脫穎而出,如林苑高度燈飾的中國印象系列和大福人家系列,在燈具設計中融合進剪紙、十二生肖、臉譜、門神等特色鮮明的傳統圖案,試圖以中式元素折射出中國五千年文化;保時利燈飾、海菱燈飾則將中國傳統書法藝術融于燈具造型中。但是這些品牌對每一款系燈飾的獨立個性和對整個裝飾裝修環境的影響力表現得不夠淋漓盡致,只單純地成為彰顯個性和倡導與眾不同的裝飾文化群體的選擇。
在國際燈具市場上,名貴品牌大多為歐美國家的產品,它們的生產技術先進,材質優良,在外觀造型和功能上均有較強的裝飾性和實用性。歐美發達國家把燈具產品看作是一種藝術品,承載著裝飾和傳承文化的功能,正因為如此,歐美一些國家的燈具才變得“經久耐用”,與國內燈飾行業“各領潮流三五月”的現象明顯不同。從各大國際專業燈具展覽中不難發現,國外的燈具展會大多是有實力的公司在展示他們的燈飾設計理念和文化,而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照明電器生產和出口國,在這種大型國際展覽中參展企業卻寥寥無幾,不能不說是個很大的遺憾。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企業對自己的信心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缺少相應的白光專利,進而對自己產品的信心不足,其實這兩者是密切聯系的。國內企業只有苦練內功,盡早突破專利限制,并在產品上下足功夫,才有足夠的信心走出國門向全世界宣傳自己的產品。
三、民族民間文化在燈飾設計中的創新
格羅佩斯說:真正的傳統是不斷前進的產物,他的本質是運動的,不是靜止的,傳統應該推動人們不斷前進。雖然中國民族民間文化在燈飾設計中的影響力已有相當程度的發展,但是我們仍要深入發掘民族民間文化的內涵,讓我國的民族民間文化在燈飾設計中不斷創新。
現在的世界是多元化碰撞和交融的時代,大量的異域文化蜂擁而入,國際文化交流的頻繁,市民審美情趣的提高對燈飾的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國現代燈具設計應該針對現代人的思維方式,對傳統燈具設計內涵作深入而系統的研究,以傳統燈具設計中突出的文化精神特征為根基,借助現代材料和制作工藝,既講究燈具的裝飾美感又注重其實用功能,從而創造出極具民族特色、民族神韻的燈飾。在人民大會堂的江蘇廳,其空間所使用的燈具就提取了江蘇民間燈具中的設計元素重新創意,承繼了原有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神韻,又兼具濃郁的時代氣息,其厚重的歷史底蘊讓人精神舒暢,深厚的文化內涵氤氳于設計主題之中,實現了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完美融合。
在自我創新的同時,我們也可以看看別的國家的燈飾藝術。日本隨著戰后經濟的起飛,對燈飾設計的需求增加,其行業的發展變化飛速。日本對各類文化的包容性很大,任何形式主義都可以在日本文化主流中泛生和演繹出來。雖然日本對眾國文化欣然接受,但決非無理性地“照單全受”,在燈飾的設計中,以嚴肅的態度學習,由“模仿”開始,逐步融入太和民族的文化內涵,成熟於“重生”,達致另一種全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