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20 18:02:1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文化基礎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1教師從社會學得角度討論計算機文化的形成
計算機的發展是隨著社會需求以及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從而壯大起來的。現如今,計算機文化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每個方面,教師要對生活有深刻的體會,特別是計算機系統對社會生活的影響有一種崇敬的心理,才能深刻體會到我們日常生活中與計算機密切相關但是卻又被我們容易忽略的現象,這些現象也將指導和帶領學生更好地通過計算機的角度去了解社會的發展。我想這是這個課程一個重要的目標。
1.2人在計算機文化中的作用
在很多人講解計算機文化基礎這門課的時候,把關注點放到了那些冷冰冰的硬件上面,真空管、晶體管、集成電路、操作系統,網絡、這些所有的知識點,如果不能揭開人在這些發明和計算機發展中的作用的話,則很難讓學生有深刻體會。因此,突出計算機文化基礎中人的作用,是最重要的環節。教師要清楚地了解在計算機發展的一些關鍵階段,一些偉大的科學家是如何產生靈感,推動計算機的發展,這些關鍵人物的作用,將會使計算機更加貼近生活。在計算機文化基礎中,我認為最應該突出的就是人的作用,這一點,其實與歷史發展是密切相關的。
2課程設計
課程設計應該緊密的圍繞著這門課的核心思想展開,教師在講解每一節課的同時,一定要以一種歷史觀點為基本出發點,以人的作用為落腳點,體現計算機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一些知識點看起來比較細、枯燥,究其原因則是并不能了解這些知識點背后的歷史或背后的人的故事。因此這門課的設計要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考慮:
2.1回顧歷史
以目前的現狀往前推引出歷史。很多情況下,如果僅僅講解技術現狀或是結論,則很難引導學生思考,你不能僅僅告訴學生,計算機就是這樣。你要從最基本的實際需求出發,介紹計算機技術的來龍去脈。比如鼠標和鍵盤,這兩種基本設備為什么到現在是這個樣子?在這個發展過程中人們是如何改進輸入輸出設備的,這一條線索實際上就可以展開精彩的講授。
2.2展望未來
計算機技術的改進又導致了那些問題的出現。技術的改進,則必然會引入一些新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背后,人們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因此,我認為以問題帶動學生思考,是這門課的一個基本的設計原則,其實不僅僅是這門課,絕大多數課程一定要以問題入手,針對計算機基礎,這種問題要有針對性,引導性。由于現在的學生很早就接觸到計算機,但是大多數卻幾乎不去思考計算機為什么這個樣,以及計算機的未來,而這正是老師所應承擔的責任。
3講授體會
本學期是我第一次講授計算機文化基礎,最深的體會就是從歷史的觀點來講解計算機文化基礎,我想只有深入到計算機發展的初期階段,了解那時的人們是如何克服困難,從他們身上所獲得的解決問題的基本經驗和勇氣,才是這門課程所要傳達的根本目的。也只有這樣,這種經驗和勇氣才會帶領我們了解和窺探計算機發展的未來,才會培養更多的對計算機發展有濃厚興趣且理解深刻的學生,而這才是計算機文化這門課所要達到的根本目標。
4結論
論文摘要:司法權威與權利文化是互動關系。司法權威植根于特定的文化基礎中,權利文化的內核決定了司法權威的價值取向,并給司法權威成長提供了觀念性動力,因之,擴張和保障權利構成了司法審查權威的文化基石。而司法權威的樹立也促進了主流法律文化的形成。
司法權威作為一種現代法治理念和糾紛處理制度植根于特定的文化基礎中。離開了特定的文化給養,司法的權威性理念難以形成,離開了特定的文化的支持,權威性的司法制度也難以確立。政治國家與市民社會的分離、互動這種西方社會結構對西方訴訟文化以及司法制度的發展產生了十分深刻的影響并構成了西方司法權威文化的深厚的社會基礎。一方面,市民社會從政治國家中分離出來,形成了市民社會獨特的權利觀念和通過司法實現社會正義的理念。另一方面,代議制民主制的確立和發展形成了權力制約的政治體制,從而政府乃產生于人民的授權,其權力行使的目的是保障人民自由、平等和權利的價值理念得以制度化。因此政治權力應當分立和受到制約的民主文化也就隨之產生。這種以權利為本位的文化構成違憲審查制度的文化基石,使得違憲審查的司法權威獲得了普遍的社會價值認同。
一、權利意識確立了司法調整的權威性地位
毋容置疑,權利文化是法律文化的重要內容,而法律文化是人類文化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它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學術界對法律文化的界定有諸多差異,都有其合理性。但在我們看來,法律文化主要是法律制度和法律觀念的復合體。而所謂權利文化是法治社會的表征、是權利意識和觀念的總合;同時,權利本位在法律制度中得到確認,成為現代法律文化的主流并構成現代法律文化的核心。其豐富的內涵表現為:權利文化是一種理性文化,它內涵不同的價值取向,以確證、弘揚權利來表現其理性的訴求;權利文化以個人主義為其深厚的倫理基礎,在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上,主張個人權利高于國家,它強調個人的主體地位和自由,因而又是一種與義務本位的文化相分野的一種文化價值取向。當權利和權力發生沖突時,它強調權利的優先性,主張以權利制約權力,并提供權利救濟制度的保障。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上,強調人的平等性、主體性和自律性。契約不僅在私法領域成為人們締結各種社會關系的合法形式,而且在公法領域也成為平衡配置權利與權力的合法性原則。因此,權利文化在政治制度上固化為對抗制的政體模式,因而在司法程序機制的構造上奉行當事人主義原則;權利文化在經濟制度上物化為以自由競爭為核心的市場經濟法律規則體系,弘揚契約自由的精神。
權利文化是理性的產物,以對自然、社會的科學認識為基礎。從認識論的角度看,人類的認識活動包括對自然的認識、對人本身的認識以及對社會人際關系的制度化安排的認識。人類所有的物質和精神成就都是與這些認識的深度和廣度密不可分的,權利作為人類文明發展的制度產品自然也不例外。歷史越往前推,人類認識的局限性就越大。在人類的初生時代,我們的祖先屈從于自然權威的擺布,對風雷雨電等自然現象沒有科學的認識。由此造成了人與自然的分離,人成了自然之神的奴隸。另一方面,古人也難以認識人的生理現象和精神現象的真諦,比如對夢的恐懼以及把對死者的夢見解釋成逝去的祖先在另一個神秘世界的復活,由此造成了人與自身的分離,人成了祖先之神的附屬物,將逝去的祖先人格化、神化,成為古代人類認識的特點和原始宗教的本質。為了對付嚴酷的自然,人們自發結成群體,在與自然的抗爭中顯示了巨大權威的強者取得了群體的保護人的地位,加之原始宗教情結的作祟,這些強者成了自然之神和祖先之神在塵世的化身,依附于強者的客觀需要和人類認識的局限性促成了古代依附性人際關系的安排。這些強者起先是家長、族長、酋長,后來則表現為擺脫了血緣聯系而以地域為基礎的政治共同體的首領——國王、君主、皇帝等等。這樣,一個以人身依附為特征的比較穩定的古代社會結構產生了。政治上表現為專制的集權控制,經濟上表現為自給自足的封閉性經濟。因而作為人類認識局限性的自發產物而后又被自覺地以法律維護著的社會結構,又進一步加深了人類認識的局限性。于是依附于自然、依附于神靈、依附于社會地位更高的人的觀念植根于古人的認識之中,并受到古代社會制度力量的強有力的支撐。因此,在人類進化的漫長歲月,難以萌發權利意識,更不消說以權利為中心來對人際關系作制度安排。換言之,古代的法律追求不可能是“權利本位”的,而只能是“義務本位”,于是倫理規范成為社會關系的主要調整手段,司法的主要作用是對嚴重違倫理的行為處以刑法,在這樣的目的指向下,司法不可能通過對權利的保護、通過對權力濫用的制止來顯示其權威。顯然,正是這種非理性的制度安排排斥了司法的相對至上性,阻卻了司法權威的形成。
與傳統社會相比,現代社會對人的認識是建立在科學理性的基礎上的,人是具有自我意識的獨特個體和具有特定文化屬性的社會存在物,因此人的本質屬性不是對他人的依附性,而是人的獨立性和主體性。獨立性要求不依賴于他人,必須由平等作為前提。主動性要求行動自由,而無論平等和自由都必須通過權利加以表現,也必須通過權利才能實現。主體性要求就變成了對權利的需求。因此,制度的價值目標是實現人的本質以及通過對人際關系的合理安排來實現人的本質,無疑權利訴求正是一種合理的制度安排形式。在這樣的價值觀念上定位人,就必然要求重新安排人與人的關系,即變原來不平等的人身隸屬關系為平等自由的關系,要求以權利為中心來調整社會關系。權利文化的核心是權利意識。西方權利文化的發生和演化是與限制權力和保障權利的法治意識密切關聯的,并通過自然法的歷史演進表現出來。自然法和社會契約成了論證法律和權力合法性的理論資源。伴隨著西方社會的歷史變遷,社會契約的理論形態經歷了若干歷史階段。
權利觀念在古希臘的正義學說中就已經有了萌芽,在古羅馬私法體系中也有了初步體現。位于在半島之上的古希臘,是一個從事海運的商業社會。商業經濟的生產方式及其文化運動,推動了古希臘社會主體的權利意識,使得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城邦國家之間的關系,更多地表現為理性化的契約關系。契約意識成為古希臘公民參與城邦政治活動和進行經濟活動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希臘神話中正義之神和專司法律與正義的女神是古希臘城邦國家時代的最初的權利意識的象征。后人于1863年至1864年在克里特島發現公元前5世紀的歌地那法典,載有關于人、家庭、奴隸、擔保、財產、贈與、抵押、訴訟程序條文70條。權利由習慣而來的觀念到歌地那法典的形成標志著希臘城邦早在公元前5世紀就已經有權利文化的萌芽。古希臘的權利文化是公法文化和私權觀念的有機整合。希臘很早就認識到
了政治權利與經濟權利、社會權利以及文化權利的相互依存性。他們都通過積極參加城邦管理、決策和法制建設活動來保障自己的私法權利。與這種古代法治社會相適應,古希臘生發了以普羅塔哥拉為代表的智者學派的約定論。他們提出了“人是萬物的尺度”的著名的人類學命題,突出了人的理性地位。在智者看來,法律的權威與人們之間的約定有密切的聯系;法律是人們為了防止相互殘殺,避免趨于滅亡的一種維系力量,而建立在法律之上的城邦政治則體現了公正與謹教,是每個人生存和發展最好的方式。柏拉圖認為法律是正義與理念的產物,是個人行為正義性和城邦國家正義秩序的保障。亞里士多德則從“人是城邦動物”的論題出發,強調城邦和法律的絕對至上性權威。希臘化時期,注重個人主義的伊壁鳩魯繼承和發展了智者學派的傳統,把約定論思想發展成為那個時代的“社會契約論”,認為法律和國家的合法性基礎是人們之間的協議,人們締結契約的目的是追求個人的最大幸福;而斯多葛學派的法律觀,超越了城邦國家的范圍,具有世界主義的傾向,宣稱自然法具有至高無上的、超越人定法的普遍效力。
古希臘法律及其權利觀念對羅馬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羅德島的海商法、雅典的債權法和訴訟法都曾被羅馬法所借鑒,希臘有關法的概念以及自然法思想對羅馬法學的形成有著重大的影響。權利文化在羅馬私法中獲得更為典型的表達,羅馬人形成了法律人格平等、所有權神圣、契約自由等觀念構成了西方近現代私法的精神支柱。雅典憲法以及某些民主制度對以后歐洲國家的公法及其私法產生了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以致古希臘被人們看作是公法文化和私權觀念的故鄉。由于希臘各城邦囿于長期的對抗戰爭,使得希臘發達的公法文化和私權觀念沒有向當時的世界進行有效的傳播,因而,第一次法律全球化運動的使命落在亞歷山大的肩上。“希臘化時代”,城邦法律文化演化為希臘化法律文明,適用于希臘人及其定居在埃及、巴勒斯坦、敘利亞、小亞細亞和古代近東其他一些國家的希臘化居民。從載有契約、申請書、訴訟案件的記錄等的羊皮紙和碑文的解讀中發現,這些國家在私法方面適用當地的成文法和習慣法,在國家政制及其組織等公法方面適用征服者所帶來的殖民地法。可以看出希臘城邦時代的權利文化在希臘化世界里施加極其深刻的影響。
羅馬法深刻影響了日爾曼人的權利觀念。在日爾曼人那里,習慣權利高于一切制定法是其粗陋的權利文化形態。這同時也是英國人的權利意識的歷史觀念基礎。伴隨著西方科學主義和人文主義的興起,權利觀念在十四五世紀興起的古典自然法學說中有了更完整的闡述。但觀念要變成現實,需要制度性結構的確認和維護,然而現存的社會結構是客觀化了的舊觀念,所以首先要打破舊社會的結構,資產階級革命和商品經濟的推動完成了這一歷史任務。權利變成現實構成了現代社會的主要制度性追求,又由于法律是現代社會制度性安排的主要手段,因此,對權利的制度性追求變成了法律的追求,對法律權利的維護和享有成了司法的價值取向,基于理性基礎上的司法權威才得以確立。
總之,從理性的角度審視人與人之間的應有關系,社會關系應該是一種權利關系的凝結。社會關系結構的行政化以及建立在血緣、身份基礎上的特權觀念與司法權威是大相徑庭的。傳統社會的家族本位、個人在家族中處于依附地位的社會結構基礎也就必然要制約和阻礙公民形成獨立的人格精神和現代社會的個體自由、平等的品格,否定一個人追求自身利益的內在驅動力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盡管傳統社會結構在現代化的過程中逐漸式微,但是建立在傳統社會的經濟、政治和文化基礎上的文化觀念和訴訟觀念也會作為一種深厚的歷史沉淀長期存在于人們的思想觀念中,成為阻礙社會主體健康訴訟意識形成和發展的絆腳石,從而也限制司法功能的正常發揮,影響司法的權威性。誠然,必須看到傳統社會也存在著大量的民事習慣,其中有一些反映簡單商品經濟法權關系的商事習慣甚至具有較大的現代性,但由于社會結構的整體條件的限制,傳統社會的商品經濟及其應有的調整方式受到專制集權和農業自然經濟的壓抑不可能獲得生長的機會和空間。
二、權利意識的制度化推動了司法程序理性化
基于多元經濟結構和多元社會利益之上的權利文化內涵的自由、平等觀念必然要求司法程序的中立性、平等性和終局性。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的社會結構在文化上的產品是“多元主義”。文化多元主義使法律也成為一般社會生活有序化的主導模式。在現代社會,已成為個人自由的一部分,倫理評價也日趨多元化,古代社會那種作為權威規范的宗教和倫理已不復存在,一般社會生活的規則治理也只得讓位于法律。誠如龐德所言:“所有其它社會控制的手段被認為只能行使從屬于法律并在法律確定的范圍內的紀律性權力。……家庭、教會和各種團體在一定程度上起著在現代社會中組織道德的作用,它們都是在法律規定限度內活動并服從法院的審查。”而在自然經濟條件下,由于其基本的法律文化精神以特權和依附關系為特征,義務是該社會調整體系的立足點。其工具性有兩個特點:一是在社會調整中首先考慮他人的利益,典型地體現義務本位的價值取向,依靠人身依附關系來調解糾紛乃是必然的選擇;二是依靠內心的道德強制力、神秘的道德壓力來左右人們的行為,這正好與西方中世紀的基督教的個人消極容耐的道德要求以及中國古代以儒教為代表的傳統道德倫理的工具特質相耦合。這種社會文化和法律文化的價值指向顯然對社會主體心目中司法權威的確立具有巨大的阻卻作用。此外,傳統政治制度和政治體制的專制性質和權力運作機制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的司法觀念和訴訟觀念,權力至上、官本位的文化精神也制約了司法權威的形成。
通過以上的比較可以看出,司法權威的價值蘊涵與權利本位具有內在的一致性,司法的中立性、程序平等性是權利文化的價值需求。基于商品經濟基礎上的權利本位的社會文化是司法權威成長的精神養分和文化基石,而權力本位的法律文化產生不了司法的權威性,基于自然經濟基礎上的權力本位的社會文化氛圍中,權力居于司法之上,形成拜權教,司法體現的是行政權威。義務本位以及權力本位文化是身份等級社會關系的反映,而權利本位文化是契約社會中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寫照。擴張和保障權利構成了司法審查制度的文化基礎。權利本位的法律文化要求建立權利的程序保障機制,要求通過司法審查的權威形式來保護私權利不受公權力的侵害。而司法審查作為闡明或界定權力范圍以及限制權力的嘗試,在20世紀尤其是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作為一種比過去更富有驚奇力的工具出現了。正如弗雷德曼所言:“法院不再那么墨守成規,十分熱衷于實現公民最基本的、最低限度的權利。至少,法院在整體上是朝著這個方向不斷發展。”因此,美國法院的權威在20世紀的急劇提升,與防止權力對權利的侵害,保障公民的權利的價值取向密不可分的,并且也與司法在美國歷史中的地位密切關聯。“過去40年左右是司法革命的年代。當然,無風不起浪。革命的
根源由來于美國司法制度在歷史中的地位,或者說司法制度長期以來在美國政治中所處的德高望重的地位。但僅僅使用歷史的或傳統的術語是難以解釋這場革命的。對此,只要翻開美國憲法就可以找出答案。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里,憲法本身并沒有發生什么重大的變化。對美國憲法的戲劇性革新,從形式上講,主要是來自對一條法條的‘詮釋’。該條就是1868年植入憲法的憲法第14條修正案。實際上,幾乎所有的上述變化都涉及對該項修正案中兩句短語的解釋,即關于正當程序原則和平等保障原則的解釋。”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司法審查通過程序權威和解釋權威對司法的權威性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是司法權威的兩個推進器。其深層次的原因是程序權威和解釋權威較好地契合了權利文化的訴求。
法律要得到執行必須得到社會心理勢力的足夠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要與原有的文化觀念相契合。違憲審查制度之所以在現代社會中得到普遍的實施,與權利文化的支撐密切相關。違憲審查的文化基礎是一種表現型個人主義的權利意識。所謂表現型個人主義就是強調自我發展,個人的獨特性以及實現個人欲求和目標的必要性,要求社會制度包括法律制度充分考慮每個人的個性,充分考慮社會群體的共性是建立在每個人的豐富的人性基礎上的。“人生的重要意義就是最大限度地發展自己的觀念。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都是如指紋一樣特殊,如臉部表情一般獨特。群體在很多方面只是增加者權利的載體。”這種個人主義在法律層面上的表現就是權利意識日益高漲。表現個人主義與利用法院作為宣布擴張或恢復權利的機構之間存在著相輔相成關系。這種個人主義文化的顯著之處,表現為司法審查制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得到了迅速推廣。法院權限的突然擴張超過了單純的構造改革,并助長了“權利意識”在一個又一個國家的發展,其中包括一些缺乏司法審查傳統的國家,例如日本和德國。德國設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盡管這個法院是新創建的,但現在已變得極其積極和強大,或許在影響力上僅次于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即使大不列顛這一個公認的保守派,近來也因為同歐共體的結盟而悄悄地發展了一種司法審查制度。每一個發達國家都參與了現代世界的技術革命,在這些國家中傳統權威被日益削弱,個人主義卻不斷成長和壯大。在大多數這類國家中個人主義在司法層面上的表現就是運用訴訟程序維護和實現自己的權利。“立憲主義的爆炸式增長,即新權利的急劇增加(創造)和舊權利的不斷擴張,不斷向人們闡示著自由的實質及其程度。毫無疑問,這屬于個人主義的又一大產物。人們總想最大限度地控制或把握自己的生活權利,并且是多多益善;想得到自我表達的自由、基本性的經濟保障、尊嚴以及尊重;還想要自己的選擇權和被選擇權倍受保障,以及使自己的生活方式具有正當性。為此,人們就將法院視為實現這些權利的保護神”。于是通過司法追求權利是無數美國人的神圣愿望。美國人十分熱衷于維護自己的權利,而不論是基本權利,還是對人身傷害提訟的權利。權利意識在美國或許以夸張的形式表現出來,但是它又似乎不是哪一個國家獨特的要素。作為一種文化形態不僅普遍存在于所有的現代產業化的福利國家,而且也不同程度上存在于發展中國家,權利意識是發揮主體積極性、創造性、競爭性的前提,社會的發展離不開人們的自我權利意識。因之,可以說權利本位的法律文化是司法權威增強的不竭能源。
三、司法權威與權利文化在相互促進中發展
司法權威的形成與權利文化發展是一種互動關系。一方面,權利本位的法律文化給司法權威提供了精神動力,是司法權威的文化基石。另一方面司法權威的功能又促進了主流法律文化形成。
尊敬的答辯組的各位老師和同學:
大家早上好!
我是來自級xxx的學生xx,我的論文指導老師是xxx老師。我的論文題目是《貴州酒文化旅游開發探析》。
首先,我想談談我寫這篇畢業論文的目的及意義。
其實關于酒文化的旅游開發和設計雖然已經有很多人做了研究,其中關于貴州酒文化的旅游開發也有涉及,但是我依然選擇了這個作為自己的論文題目,首先是基于自己的興趣愛好;同時,也是基于了以下三個方面的考慮:
1.現在隨著國內旅游業發展的進一步深入,旅游模式逐步升級,開始由觀光游時代向體驗游時代轉變,旅游類型也開始由大眾旅游向專業化、多元化方向發展,專題旅游已經成為一種旅游發展的趨勢。本文的酒文化旅游正是一種專題旅游。本文的寫作目的也就是在專題化旅游開發的大背景下,為我省的旅游規劃和發展提供一種聲音,一個思路。
2.我們知道,旅游的生命在于特色,有了特色旅游業的發展才能長遠,酒文化旅游就是貴州旅游的一大特色。貴州作為茅臺的故鄉,不僅有悠久的酒文化歷史,更有豐富的酒文化旅游資源。探討貴州的酒文化旅游開發,不僅對貴州有著特別的意義,對國內酒文化的旅游開發也是一種典范帶動。
3.我選擇這個題目,老實說,我一開始是覺得這方面的文獻資料比較充分,應該易于開展論文的撰寫,所以選擇了它。呵呵....
其次,我想重點說一下本文的主要內容及探討的主要問題
本文主要闡述了酒文化以及酒文化旅游的內涵,同時重點對貴州發展酒文化旅游的條件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對貴州酒文化旅游產品的開發提出了一些建議。
本文主要有五個組成部分:
1. 酒文化旅游概述,在這一部分我首先介紹了酒文化、酒文化旅游的定義,并重點闡明了貴州酒文化旅游資源的類型。
2. 對貴州開展酒文化旅游的條件進行了分析,主要從地理氣候、資源條件、社會文化、政府政策等方面做了闡述,從而充分論證了貴州酒文化旅游開發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這是本文的一個難點。
3. 對貴州酒文化旅游開發中現在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了分析,如酒旅分家嚴重,產品單一,開發創新力度低,缺乏專業化的策劃、推廣和營銷等。我認為這是本文的亮點。
4. 針對貴州現存的問題,我嘗試給出了貴州酒文化旅游產品開發的建議,通過挖掘﹑整合、再塑造貴州酒文化,進一步開展酒文化旅游節慶活動,徹底激活酒旅游的活力,從而塑造民族酒品牌、創造出品牌效應,進而開展酒鄉旅游,打造出成熟的酒文化旅游線路,最終結合其他行業推進貴州酒旅游的綜合開發,真正實現貴州旅游業的再發展,再輝煌。我認為這正是本文為數不多的一個創新之處。
5. 最后總結全文,給出方向。
由于本人水平所限對某些概念和方法的理解還不是很深刻,其中關于開發的暢想也只是學生憑著現在學的知識,在分析了貴州現狀的基礎上給出的一些建議,思考肯定還不夠深刻也不夠全面。同時我覺得本文的最大缺憾是沒有相應數據分析和圖表解釋,以致文章的闡述缺乏足夠的說服力。這一方面是自己的專業數據收集、處理能力不夠,另外就是現有專業的、權威的、最新的酒文化旅游的數據缺乏。沒有相應部門的統計,獲取當然不易。此外雖然我已經很仔細的檢查過了,但是依然可能還存在一定的錯別字或語句不是很通順的地方。
關于體會:坦白說通過這次論文的寫作,在信息檢索、閱讀寫作、基礎知識、溝通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真有提高嗎?哈哈.......)但是,這篇論文的寫作以及分析的過程,也是我越來越認識到自己知識與分析能力薄弱的過程。雖然,我盡可能地收集材料,竭盡所能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的論文寫作和分析,但論文還是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分析不透徹或者建議不具體,還有待改進。所以請各位老師多批評指正,讓我在今后的學習與工作中做到更好。
關鍵詞:碩士生 科研能力 培養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蓬勃發展,碩士研究生的招生規模迅速擴大,增幅甚至達10倍左右。結果,碩士生的基礎、學風均有所滑坡。如何使碩士生在畢業后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成為名副其實的高層次人才,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以英美文學專業為例,初步探討如何培養碩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這一問題。
一、引導碩士生繼續保持刻苦、認真的學風
當前,不少人上碩士研究生只是為了拿張文憑,以便找份較為理想的工作,而不是為了從事研究,因而,讀研期間的學研態度非常散漫。在一年多的課程學習期間,一些碩士生上課經常遲到,甚至經常曠課。碩士生的許多課程屬選修課,一些授課教師為了吸引足夠的學生上自己的課,平時出勤管理和期末成績考核都不嚴格,個別學生甚至數月或整年不上課,期末考核仍然過關,甚至還能得不低的成績。遇上出勤管理較嚴的老師,一些碩士生為了出去代課或打工掙錢,甚至還找無關的人“替其上課”。基本課程學習結束后,在醞釀畢業論文開題的半年里,更多的碩士生外出代課或打工,把開題的事兒拋到腦后;待到開題前三五天,才慌忙到優秀碩博士上看別人的畢業論文,把某些論文改造成自己的論文框架――開題報告,蒙混過關。開題后近一年時間里,一些碩士生要么代課或打工,要么忙著考各種證書,而且在最后半年多的時間里,又四處跑著找工作,很少查閱與畢業論文相關的資料,也不認真考慮論文寫作,直到離答辯前一個月左右,才開始上網搜索別人的論文,以拼湊自己的論文;結果拿出的英語論文語言錯誤到處都是,內容觀點或站不住腳,或邏輯漏洞百出,更有甚者,一些人的畢業論文絕大部分是抄來的……
針對如此的讀研風氣,碩士生導師在其指導學生入校之日起,就應嚴格要求,引導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讓其珍惜讀研機會,鼓勵其繼續保持準備考研階段的刻苦、認真的學風,并讓其明白,若不踏踏實實地學習,達到最基本的學業水平,畢業時連按時拿到文憑也會成問題。其次,導師要根據所指導碩士生的研究方向,給其推薦一些必讀書籍,更重要的是,要經常與所帶的碩士生就其最近學習的內容、研讀的書籍等進行座談。這樣不僅可以適時地答疑解惑,避免一些碩士生“常年見不到導師的面”的抱怨,又可以督促碩士生,讓其不敢偷懶,以避免一些碩士生該畢業了導師推薦的書還“沒來得及”看的現象。第三,導師不僅自己上課要加強考勤管理,而且要與其他授課導師經常溝通,了解所指導碩士生的課堂出勤情況,及時發現個別學生經常缺課的原因,以便及時地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第四,導師要至少提前半年開始指導碩士生的畢業論文開題,在開題之后一年左右的畢業論文寫作時期,要督促其繼續認真查看相關文獻資料,盡早動手寫論文,并經常了解和幫助解決他們在論文寫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第五,相關授課教師和培養單位要嚴格碩士生的課程考核、開題和答辯管理,使任何不合格的碩士生都不能畢業,以對下屆碩士生起警示作用。
二、指導碩士生拓寬知識面,奠定扎實的研究基礎
在本科階段,許多學生只滿足于學習幾本相關教程,考研時,又只是反復復習幾門必考課程,因而成為碩士生后,知識面非常有限。有的導師在其碩士生入校后,就給其確定了明確的研究對象,僅推薦了與其畢業論文直接相關的書籍,完全忽視許多碩士生實際上對自己的研究領域缺乏全面、透徹的了解這一事實。就英美文學專業來說,不少碩士生連“什么是文學”都說不清楚,別說用英語就是用漢語寫文章也不完全能寫通順,甚至連標點符號也不完全能恰當運用。鑒于此,碩士生入校后,英美文學專業的導師應引導其拓寬知識面,奠定扎實的研究基礎。應讓碩士生清楚,從一定意義上說,文史哲“不分家”,研究文學有看不完的書籍;同時,應圍繞“英美文學”既是“英美”的文學,又是“文學”,且是“西方”的文學這一特質,給碩士生推薦一些必讀書籍。這些書籍可涉及以下類型:
第一,英美文學背景知識類。包括外國文學史(或歐美文學史);世界文化史(或文明史),英國通史(或文化史),美國通史(或文化史);西方哲學史,西方美學史。這類書籍導師可鼓勵碩士生讀英文版的。
第二,文學原理、文學批評方法、文學理論史類。這類書導師應要求碩士生讀英文版的,例如Rene Wellek等所著Theory of Literature,Jean Paul Sartre的What is Literature?,I. A. Richards的Principles of Literary Criticism;Wilfred L. Guerin等所著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Richard Harland的Literary Theory from Plato to Barthes,Raman Selden等所著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英美作家從小潛移默化地受到了西方文化(包括文史哲)的影響,較全面地了解西方文化背景和西方文論史,可以深化研究者對有關作家、作品的理解。而較全面地了解西方現當代文論,可以增強研究者的洞察力,為評論自己感興趣的作家、作品提供適宜的理論基礎。
第三,中國文學作品、中國文學史、中國美學史(或文論史)類。鑒于國內絕大多數外國文學論文是用漢語寫作和發表的,倡導英美文學專業的碩士生讀一些中國的文學作品、文學史、文論史,不僅可以使其開闊視野,加深對文學的認識,提高文學欣賞水平,而且可以使其具有較好的文學功底和漢語文學水平,使其在文學鑒賞和方面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第四,與導師的研究方向相關的文學理論和作品類。比如說,導師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女性主義文學批評,一般就要給自己的碩士生推薦較多的女性主義批評論著,及女性主義經典文學作品和最新作品。碩士生多看一些與其導師研究方向一致的書籍,研究方向或畢業論文選題與導師的研究方向一致或接近,將有助于導師發揮其特長,提供更多建設性的指導意見。
三、培養碩士生的科研選題和進行研究的能力
一些碩士生畢業論文該開題了,還沒找到題目,讓導師給找題目;題目確定了,卻不知如何寫,反而輕信“天下論文一大抄”的謬論,東抄西拼,整篇論文沒有自己的觀點。為此,導師應從以下四方面努力:
第一,引導碩士生在了解背景知識、基本理論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興趣,確定一個切入點,然后圍繞這個點有針對性地、以批判的眼光去看書。比如說,引導碩士生把英國或美國文學的某一體裁的某一個作家作為具體的研究對象,以便集中精力,閱讀該作家的代表作、其傳記、可行的文學理論及相關文獻。同時,要提醒碩士生擯棄“印在書本上的話都是完全正確的”觀念,看書時要敢于質疑。如果碩士生對某一作家的作品以及相關文獻非常熟悉,又具有質疑精神,他們就會發現,他人的相關評論并非“定論”,有很多問題需要研究,自己有很多的話可說。
第二,要告誡碩士生,他們所選定的研究課題應是自己有獨到見解可陳述的――要么是沒有人研究的作品,要么用獨特的視角去研究經典性作品,但無論如何,要有一些新發現,要得出一些獨到的結論。這一點以第一點為基礎――只有集中精力,基本讀遍某一特定領域里的相關文獻,才能掌握該領域的國內外動態,確定既富創新性又有價值的研究課題。
第三,引導碩士生進一步廣泛地收集、有效地閱讀和分析相關文獻。除從本地圖書館和從網上收集文獻外,導師可告知碩士生從我國的國家圖書館收集資料的便捷方式(實際上,不用去北京,就可通過一些機構,獲得相關材料的復印件);如果導師的科研經費較為充足,也可資助碩士生通過“卓越亞馬遜網”直接從美英兩國購得最新英文原版著述。要建議碩士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對于收集來的大量相關文獻資料,一部分需反復細讀,大部分只需有選擇性地閱讀,比如說,可通過相關著述的“索引”,查到并閱讀和自己研究內容直接相關的頁碼的內容。閱讀文獻時,對他人的觀點應始終秉持“批判揚棄”的態度:面對有瑕疵的論斷,可做些修正,從而提出自己的論點;對自己同意的觀點,可拿來引用,但要作為自己提出更高一層論斷的論據。
第四,鼓勵碩士生在鑒賞作品和研讀文獻的基礎上,敢于提出自己的觀點,并練就既能充分論證、合乎邏輯,又做到條理清晰、不乏文采的文學論文寫作能力。要正告碩士生,搞科研、寫論文,只要能提供充分的證據,在真理面前,沒有長幼,沒有尊卑,在文學欣賞和批評領域更是如此。要基于反復細讀所研究的文學作品的感悟,并以相關參考文獻為佐證,形成自己獨到的觀點;然后就是有理有據地陳述自己的觀點過程――此即論文寫作。論文要做到觀點明確,論述充分,層次分明。同時要建議碩士生,既然學文學專業,自己寫論文時就要發揮平時閱讀英、漢文學作品所積聚的文學能量,盡量使論文文筆流暢,且不輸文采。
總之,碩士生招收院校、負責培養的院系、所有授課老師,尤其是責任導師,要努力提高教學和科研水平,嚴格管理,善于引導,使碩士生能繼續保持刻苦、認真的學風,拓寬知識面,奠定扎實的研究基礎,培養獨立地進行選題和從事研究的能力。通過這樣有針對性、有步驟的耐心、艱苦、綜合努力,碩士生才能培養較強的獨立從事科研的能力,畢業后成為名副其實的高層次人才。
參考文獻
[1] 聶珍釗.“中國的英美文學研究:回顧與展望”全國學術研討會閉幕詞[J].外國文學研究,2004(5).
[2] 束少軍.弱勢族群的崛起與中國學者的學術自覺――記全國英語文學研究高層論壇[J].當代外國文學,2013(1).
[3] 王寧.文學研究疆界的擴展和經典的重構[J].外國文學,2007(6).
[關鍵詞]工業設計工程;研究生培養;改革;實踐
近年來,貴州省工業設計工程專業在國家專業學位教育教學改革及本省“大數據”“工業強省計劃”等相關有利政策背景下,得以快速發展。貴州省經濟社會工業化、信息化的迅速推進,迫切需要大量工業設計工程類相關專業的卓越人才以滿足工業化社會發展的需求。但由于地域及歷史原因,貴州本地工業設計相對東南沿海省份仍比較薄弱,人才培養模式、教育教學機制仍不夠完善,導致工業設計工程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和數量難以適應和滿足區域經濟社會的需求,工業設計工程專業人才培養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貴州師范大學作為本省唯一的工業設計工程專業學位授權點,在及時把握國家、教育部專業學位研究生改革及本省推進工業化、信息化進程的有利契機下,結合本省民族民間特色工藝文化資源,對工業設計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實踐,以培養更具特色、更加符合區域人才需求的高層次卓越人才。
一、根據區域經濟社會情況,準確定位工
業設計工程卓越人才培養目標工業設計工程是研究產品美學設計、造型設計、功能性設計、結構設計、可靠性設計、生產工藝設計、生產系統集成設計等工程技術領域的實用性專業,是設計藝術類專業與工程相關專業相結合的新型專業。在制訂人才培養方案時,根據國家專業學位研究生改革及全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制定的《博士、碩士學位論文基本要求》等文件精神,在把握工業設計工程專業的特點、瞄準學科前沿的同時,密切關注本省信息化、工業化導向政策,及時分析我省工業設計工程研究生教育教學現狀,并總結前幾屆培養經驗,結合貴州本地少數民族民間藝術文化資源,對工業設計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卓越人才培養目標進行準確合理定位,制訂出切合本專業領域的特色培養方案。培養目標總體定位為既具備豐富的民族民間文化藝術底蘊和藝術設計創新能力,又具有較強的專業實操能力和堅實的工程技術的研究生卓越人才。培養具備民族民間工藝美學、材料工藝學、設計美學、現代工業設計知識理念及工程學科領域的寬闊視野和學科前沿知識;具備民族民間工藝挖掘與設計重組傳承、適應地域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創業的能力;具備民族民間工藝再設計能力,勝任民族旅游產品設計造型與色彩、形式與外觀、功能與結構、外形與工藝、產品與環境、人機關系等方面的協同設計工作,可在全省乃至全國專業設計部門、科研院所從事旅游產品設計、工業產品創新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民族生態環境藝術設計以及工業設計教學科研工作的應用型卓越專業人才。
二、采取“三段式”模塊化教學模式,加大實踐課程比重
一是采取“三段式”模塊化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三段式”模塊化教學模式即“設計基礎”“專業設計”“專題設計實踐”等三部分模塊為主的教學方式。三部分知識深度逐層遞進,緊密承接。“三段式”模塊教學課程設置既與本科學位課程緊密銜接,又圍繞工業設計領域前沿展開,使工業設計工程專業課程體系的層級性建設得以有效加強。在“設計基礎”模塊課程教學的基礎上,采用導師工作室制、專題設計實踐形式進行“專業設計”模塊教學,并在原有培養方案基礎上增設“旅游商品設計”專業課程及“貴州少數民族藝術理論與設計實踐”“工業產品設計理論與旅游工藝產品設計實踐”等設計實踐專題,加強專業課程的研究深度,發掘研究生設計創新的潛能,使研究生將藝術與技術、人文與科技、民族工藝與傳承創新等內容有效融合,夯實研究生的專業基礎,增強研究生的專業技能和科研能力。二是加大實踐教學課程比重,充分利用本校硬件設施、本地民族民間文化藝術資源、西南工藝旅游商品資源,進行民族特色工業產品設計實踐教學。采取產學研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實踐教學,課程在融入貴州本地少數民族民間傳統藝術知識的同時,注重專業技法、設計軟件等實踐技能的實訓教學。卓越人才培養方案制訂時,加大實踐教學課程的比重,專業必修、選修課程設置中,實踐類課程與理論類課程比例為10∶1。實踐類課程教學依托貴州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雕塑•蠟染•陶藝工坊綜合美術實訓中心、民族民間圖像采集設計實驗室、貴州民俗美術圖像數據中心等各部門聯合進行,充分注重民族民間工藝傳承與設計創新;實行“工作室”制進行課程實踐教學,突出在工作室中進行實踐為主的教學模式,為工業設計工程專業人才培養先后設立了設計工程專業實踐工作室、設計專業教學工作室、技能實訓工作室,為開展卓越研究生人才培養創造了有利硬件條件;并以設計公司提供的實踐案例與國內外工業設計大賽項目為專題教學內容進行實踐教學,積極鼓勵研究生利用學校有利硬件資源及西南少數民族藝術資源,參加各類文創產品設計實踐。
三、強化行業實習實踐,加強實踐基地建設
一是創新教學培養模式,開展校企(科研院所)聯動培養卓越人才。根據工業設計工程碩士研究生培養實踐性、應用性強的特點,在培養模式上,從課程學習、實踐訓練、教師指導等方面構建“0.5+0.5+1.0”校企(科研院所)聯動培養模式。第一學年采取0.5+0.5的模式進行教學,其中第一學期主要在校內學習相關“設計基礎”“專業設計”等模塊課程,使本碩知識的學習有效銜接,為卓越人才培養夯實專業基礎;第二學期進行“專題設計實踐”學習,研究生每周4天在校內進行“專題設計實踐”學習,1天去實踐基地,參與聯合培養單位及其導師的項目設計實踐學習,校內導師與校外導師共同指導設計實訓,強化研究生的學科知識和科研訓練,逐步掌握實踐項目的申報、建設等相關內涵和流程。第二學年全部進入實踐基地進行設計實踐實訓、畢業設計及學位論文撰寫,針對市場調研方案設計、民族工藝產品研發、現代產品設計及工藝加工方法進行實踐學習,并在實踐中后期提交相關調研報告初稿、產品設計稿件、產品設計說明等材料,為學位論文積累信息與數據,并在校內外導師的聯合指導下撰寫碩士學位論文。二是加強實習基地建設,為卓越人才培養提供有利條件。為促進研究生的專業與職業有機結合,更加有效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通過與貴州省工藝美術研究所、貴州省旅游產品研發中心密切合作,在校內教師與校外教師進行合作科研的基礎上,兩個單位集中優勢師資與硬軟件資源,共同建立貴州省工業設計工程卓越人才培養基地,聯合培養研究生卓越人才。雙方從研究生培養模式、培養方案制訂、導師指導等方面做了一系列的探索與改革,并根據行業企業的職業分類和崗位特點,在把握工業設計工程專業與職業崗位關系的同時,不斷完善卓越人才培養相關制度,促進研究生專業與職業有機結合,培養了一批具有民族工藝意識的產品創新設計高級專門人才,為西南地區民族工藝與現代設計融合創新提供了有利人才資源。此外,為進一步加大工業設計工程專業研究生卓越人才培養力度,貴州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還先后與貴州博睿廣告設計公司等設計單位開展合作計劃,為工業設計工程研究生卓越人才培養提供有利實習實踐平臺,人才培養質量得到有效提高。
四、注重學位論文應用價值,“雙導師”指導學位論文
根據工業設計工程專業實踐性特點,要求工業設計工程專業研究生學位論文的選題需來源于應用課題或現實問題,具有一定的行業應用價值。學位授予與畢業要求由學位論文和畢業設計兩部分構成。充分發揮“雙導師制”聯合培養的優勢,校內外導師共同指導研究生學位論文與畢業設計,對學位論文、畢業設計選題、開題、前期調研、資料查閱、設計制圖、論文撰寫、論文評閱及答辯等過程進行全方位指導。校內外導師重視畢業設計的指導,要求畢業設計選題、定位與構思、設計施工制圖、設計作品等各內容與學位論文密切關聯,并要求研究生將調研報告、研究報告、畢業設計方案說明、項目設計圖等多種內容充實到學位論文之中,使學位論文更具應用價值。研究生在學位論文及畢業設計過程中定期向校內外導師匯報目前實踐設計成果、畢業設計進展情況,匯報內容作為學位論文、畢業設計等級評定的重要參考。結語貴州省工業設計工程研究生卓越人才培養改革與實踐效果良好,通過一系列改革,工業設計工程學科定位更加清晰,研究生自身專業職業素養明顯增強,不僅為貴州本地工業社會發展提供了必要的人力支持,也為貴州省專業型研究生培養改革提供了新的模式。一是使工業設計工程專業領域定位更加清晰、學科特色更加明顯。確立了以民族民間美術基礎理論研究為依托,以工業設計實踐研究為重點,以區域少數民族旅游產品設計研發為主攻方向,具濃郁西南區域民族特色的實用型特色學科。為培養民族民間工藝設計理論豐富、專業技能扎實、具有旅游產品研發設計實踐經驗的卓越設計人才提供穩固的學科基礎。二是學生自身專業水平和職業素養明顯提高。通過一系列課程與校企(科研院所)聯動培養模式改革,培養工業設計工程研究生20余人。研究生自身專業素質得到很大提升,研究生科研意識、創新意識、實踐技能明顯增強,設計調研與定位、設計構思與表達、設計生產與推廣等能力顯著提高。研究生對民族文化資源進行提取、整合、設計、研發,利用設計美學、現代工業設計理念、現代計算機軟件技術進行產品模數化處理的理論與實踐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民族民間工藝與現代工業設計創新實踐教學成果顯著,研究生參加各類設計實踐20余項,產生現代產品設計作品20余套,取得各類獎項及申報設計專利10余項,聯合培養研究生就業率達100%。三是為貴州省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模式。通過“卓越人才計劃”的實施與改革,打破了單一式、封閉式的學院人才培養模式,建立了高校與企業(科研院所)聯合培養卓越人才的新機制、新模式,使工業設計專業學位研究生人才培養與行業實際有效結合;人才培養緊貼西南區域社會現實和貴州實際,培養過程中以現代工業設計與本地工藝文化傳承融合創新為基本目標,“現代設計理念—地域民族工藝文化—再設計”為基本教學理念,培養了一批具有民族文化感、民族工藝與現代工業設計融合創新的新型卓越設計人才,為貴州工業強省、信息化社會建設、后發趕超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資源和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朱紅林.構建專業與職業有機對接的環境藝術設計特色專業.科技資訊,2011.6
2.劉燕.基于產學研平臺“高層次雙師型”職教師資培養模式與研究.學術論文聯合比對庫,2012.5
3.王福麗.基于小戶型住宅的模塊化組合家具設計研究:以多功能桌凳為例.貴州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3
4.韓瑞娜.以苗族傳統藝術元素為題材的餐具設計研究.貴州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5
5.孫振利.基于材料對比的產品設計:以燈具設計為例.貴州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5
6.王波.現代簡約風格在家具設計中的應用:以系列座椅為例.貴州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4
7.吳士鵬.推拉功能在家具設計中的合理運用:多功能桌子的改良設計.貴州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2
目前國內外發表于各類不同期刊的藏、漢、英文藏醫藥學術期刊有26種,論文約有32000篇。由于大多均為紙質版,存在語言障礙、出版周期長、讀者面狹窄、傳播途徑窄、信息傳遞速度慢、論文資源散亂等問題,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藏醫藥學術研究與交流需求。
藏醫藥學術的繼承、創新,始終是藏醫藥事業發展的核心任務,是藏醫繼承工作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繼承是為了更好地創新,繼承是創新的基礎和前提,藏醫藥學術論文是藏醫藥學術價值、應用價值的重要憑借,是藏醫藥工作者在藏醫藥基礎理論或原理應用實際上取得新的研究成果或創新見解的科學總結。也是真實、全面、系統反映最新研究成果和傳播學術信息的主要載體。代表著藏醫藥學術和臨床發展的最高水平。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互聯網在世界的普及,電子期刊越來越受到讀者的歡迎。電子期刊具有體積小,存貯密度高,信息量大,傳播范圍廣泛,利用率高,檢索方便快捷等特點,是實現信息資源共享的有效途徑。國內已建立的大型期刊數據庫有維普、中國知網、萬方等,由國家統籌建設的大型綜合性中醫藥數據庫有《中醫藥期刊數據庫》、《中藥數據庫》等,在滿足中醫藥信息需求方面起著主導作用。藏醫藥數據庫建設相對滯后,為適應國際和國內活躍的藏醫藥研究在網絡化時代的需求,我們擬借鑒成熟的學術期刊數據庫開發與應用技術,引進先進的信息網絡設備,結合藏醫藥的特點和優勢,自主開發基于信息網絡技術,藏漢英互相兼容的藏醫藥學術期刊數據庫,深度整合國內外藏、漢、英文相關藏醫藥學術論文資源,對藏醫藥學術期刊進行數字化研究,建立方便、快捷、準確和具有檢索功能的藏醫藥學術期刊數據庫,形成面向國內外藏醫醫療機構、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生產和銷售企業及國內外醫學界、文化界、學術界和廣大患者的信息共享平臺,通過網絡實現藏醫藥學術論文資源的廣泛覆蓋與快捷檢索,為藏醫藥的長遠發展與重點突破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有效滿足國內外對藏醫藥學術論文信息資源的迫切需求。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隨著我國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藏醫藥事業取得快速發展。目前,我國現有藏醫藥醫療機構近4000家、科研院所120多家、大專院校50余家、藏藥生產和銷售企業80余家,藏醫藥產業已經成為、青海、甘肅、四川、云南等藏區特色支柱或優勢產業,為促進藏區經濟社會發展、保障人民群眾身心健康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時,隨著國際上綠色化學、環保產品、回歸自然與可持續發展的提倡,國內外醫學界、文化界、學術界和廣大患者對藏醫藥深入了解和研究需求日益迫切,項目實施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青海省藏醫藥研究院主辦的《中國藏醫藥》雜志是2007年通過青海省藏醫藥研究院的不懈努力,在全國期刊審批基本凍結的情況下,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的我國首部面向國內外藏醫醫療、藏醫藥科研、藏醫學院校、藏藥企業廣大藏醫藥工作者公開發行的藏醫藥學術專業期刊,由青海金訶藏醫藥集團主管,青海省藏醫藥研究院、青海省藏醫院、青海大學藏醫學院主辦,青海、甘肅、四川、云南、北京等省市19家藏醫藥骨干單位協辦,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截止2016年,累計出版發行雜志40期,收稿1355篇,596篇,總發行量達46000冊,辦刊質量和水平逐步提高,在國內外的影響力不斷提升,已經成為展示和傳播藏醫藥最新研究成果,代表國內外一流藏醫藥學術水平、有豐富文化內涵、珍貴史料價值和鮮明使用價值的藏醫藥學重要學術期刊,為傳承和弘揚優秀藏醫藥文化,促進藏醫藥學術繁榮與進步,推進國內外藏醫藥學術交流與合作發揮著積極作用。數據庫開發與應用技術日趨成熟,在現代信息網絡社會得到廣泛應用。藏醫藥數據庫開發與應用起步較晚,至今國內外尚無藏醫藥專業學術電子期刊數據庫。項目擬借鑒成熟的學術期刊數據庫開發與應用技術,深度整合國內外藏醫藥學術論文資源,結合藏醫藥自身的特點和優勢,自主開發中國藏醫藥電子期刊數據庫,通過網絡為用戶提供藏醫藥學術論文資源的廣泛覆蓋與快捷檢索,實現藏醫藥學術資源的有效整合與高度共享。
以《中國藏醫藥》雜志已發表的論文為基礎,搜集整理國內外相關的藏醫藥學術論文,深度整合藏醫藥學術論文資源,對藏醫藥學術論文進行原文掃描、內容分類,組織形成具有一定格式的期刊電子文檔。《中國藏醫藥》電子期刊數據庫標準體系:為進一步完善期刊數據庫建設與數字化規范,在電子論文整理的基礎上,解析完善藏醫藥電子期刊的內容和結構,建立制定論文篩選、論文分類、數據結構、數據庫模型等內容的《中國藏醫藥》電子期刊數據庫標準。基于藏醫藥電子期刊數據庫的結構和內容,對藏醫藥學術論文按照篇名、作者(第一作者)、關鍵詞、機構、摘要、全文、刊名、刊期、分類號、年代、主題詞等進行元數據的深度加工,經專家審核校驗后入庫。《中國藏醫藥》電子期刊數據庫:根據《中國藏醫藥》電子期刊數據庫標準和數據資源的結構,采用目前最先進成熟的數據庫MicrosoftSQLSERVER2008數據庫管理系統,建立藏漢英多語言互相兼容的藏醫藥電子期刊數據庫。電子期刊數據庫的應用:采用服務器/瀏覽器(B/S)開發模式和國際Unicode編碼,建立藏漢雙語的《中國藏醫藥》電子期刊數據庫共享平臺,通過Internet實現藏醫藥學術論文資源的檢索服務功能。
關鍵詞:大學英語文化課 形成性評價 文化知識 文化能力
國內有關文化測試的研究多數集中于語言課程的測試中融入文化測試(高嬋琴,2009;康志鵬,2010;劉寶權,2004)或對開設大學英語文化課的整體討論(萬志紅,2005),涉及大學英語文化課測試的研究并不多(李秀梅等,2010)。本文將從形成性評價的視角探討大學英語文化課測試的方法。
1、形成性評價
形成性評價,也稱為“課堂評估”,“課堂評價”,“學校評價”或“成績檔案評價”,還有人稱為“學習評價”的,但使用得最多的還是“形成性評價”。
形成性評價的目的是在教育活動進行當中,即學生知識、技能及態度“形成”的過程中,監控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獲得。這種評價使教師有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多種學習環境中監控并指導學生的表現,而不只是獲得學生在特定的某時某地、考試環境下表現出的一個瞬態圖。形成性評價常見的形式包括教師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形成性評價使用得當將有利于學生反思和調控自己的學習進程,形成適合于自己的學習風格和學習策略,對他們的長遠發展有益。
與形成性評價相對的是終結性評價,指的是在教學活動結束后為判斷其效果而進行的評價。終結性評價是對一個學段、一個學科教學的教育質量的評價,其目的是對學生階段性學習的質量做出結論性評價,評價的目的是給學生下結論或者打分,并作出決策。雖然終結性評價有諸多弊端,但目前的教育環境下,依然是評價的主要方式和有效手段。
2、大學英語文化測試的內容
文化包括相當復雜的內容,而人對文化的理解有很大的主觀性,這兩點決定了很難對文化教學進行測試與評價。張紅玲(2007)提出文化測試與評價的內容應分兩個層面:具體文化層面與抽象文化層面。具體文化包括文化知識、文化功能、文化價值觀、文化差異和交際能力。抽象文化包括文化意識、跨文化交際能力和文化學習能力。Lessard Clouston(1992)提出文化測試可以從三個方面內容入手,即文化知識、文化意識和文化技能。這三個方面可以比較全面地考察文化掌握程度。而李秀梅等(2010)認為大學英語文化測試是包含文化因素的語言測試,并將反映文化差異與文化知識的內容分為三個方面:宏觀文化、微觀文化以及國際性文化。宏觀文化是指某一文化中社會政治、歷史地理、宗教藝術等方面的內容。微觀文化指某一文化的社交禮儀、生活習俗、價值觀念、人物活動等,是文化內容的具體呈現。微觀文化測試內容可以分為觀念、思維、習俗、人際交往等兒個方面。學生能夠從這些活動中了解別國文化信息、人物態度、情感態度、價值觀念等。本文將文化測試的內容分為:文化知識和文化能力。筆者認為,終結性評價,及傳統的考試,更適用于文化知識的測試;形成性評價在文化能力測試,包括文化意識和文化技能的測試中,更具優勢。
3、大學英語文化課中的形成性評價
對形成性評價在文化測試中的應用,國內外學者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豐富的成果。關于文化測試的形式,Renwick (1979) 做了補充,文化測試應將自評報告和記錄清單包括在內來檢測基于知識、態度、意識、技能和行為模式的任何教學活動的效果。
大學英語文化課的授課模式有其自身弱點,如課時有限,班級容量大,學生文化背景和文化基礎差異較大等,使得上述形成性評價的方式和方法不能充分應用于整個授課過程。筆者認為,針對大學英語文化課的具體情況,形成性評價中的兩種形式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即論文作業和自評報告。對于論文作業,由于多數大學英語文化課班級容量大,有必要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由小組分工完成每次論文作業。而自評報告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具體操作中,教師可在開課的第一節課布置寬泛的論文作業,也可以根據情況要求學生做跨文化敏感度方面的問卷,初步了解每個學生的文化基礎,文化意識等。隨著課程的進行,可以針對具體的文化問題或歷史事件,要求學生撰寫作業論文以及自評報告。自評報告內容可以是自己在這個階段文化學習中的收獲、困惑和困難,也可以是就具體問題的不同看法的等。教師要對論文作業和自評報告及時反饋,并根據情況對教學方案作出調整。學期論文和學期自評報告是反映學期學習成果和學習反思的重要文檔,質量上要有較高的要求。學期末,教師可以通過整個學期收集到的論文作業和自評報告以及學期論文和學期自學報告,重點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文化意識文化技能方面的提高和進步的情況,并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操作中最后一個問題是量化。由于大多數高校大學英語選修課采用學分制,而形成性評價的結果多數是進行價值判斷和描述性的,如果找不到合理的量化方法,這一結果就不能在學分中體現出來。量化中教師不能只注意每次論文作業和自評報告的質量,而忽視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整體觀察,應該把更多的權重放在學生文化意識和文化技能的提高和進步上。萬志紅(2005)對高校英語文化課提出了新的評分標準,小組交流活動15%,學期論文25%,期終考試25%,出勤率10%,課堂參與15%。筆者認為,在目前的條件下,這一評分標準是切實可行的,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實踐作出適合的調整。
4、研究結論
大學英語文化課雖然不能全面的引入形成性評價,但在論文作業和自評報告這兩個方面是具有可操作性的。這種方式的引入會對大學英語文化課以及對其評價的公平性產生積極影響。
參考文獻:
[1]高蟬琴.英語語言測試中融入文化測試的探索性研究[D].上海: 上海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2009.
[2]康志鵬.高中英語文化測試研究[D].成都: 西南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 2010.
[3]李秀梅,張衛東, 李潔. 大學英語文化測試研究[J].教學研究, 2010(7)
[4]劉寶權.跨文化交際能力與語言測試試的接口研究[D].上海: 上海外國語大學,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