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20 18:02:1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手術室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1一般資料:①量化考核原則:以安全第一,提高護理質量為宗旨,對手術室護理工作施行多項考核。②量化考核標準:依據國家衛生部頒布的《醫院評審標準》為依據,結合我院手術室實際情況,對手術室護理工作的范圍及要求細分并量化,制定《手術室護理量化考核》標準:對護士的出勤、儀表、專業操作技術、護理質量、協作與團結、對患者術前及術后的訪視和隨訪、教學能力、論文的發表情況、患者及醫師的滿意度、新技術及新業務的開展情況、建議采納情況、獲得各項獎項及受懲情況等50個量化指標進行考核。
1.2考核方法:采用積分制,建立單獨的積分本,以公開、公正、公平為原則,由護士長和護理監督小組對每個護理人員的考核指標進行相應的加減分:①醫師滿意度評價方法:根據6個方面每個月進行1次評價,包括護理人員的護理態度、護理責任心、術前準備、手術配合、術中各項無菌操作、操作技術情況,向手術醫師每人發放1份調查表,采取不記名方式,當場填寫完成。分為滿意和不滿意2類。②護理滿意度調查評價方法:采用調查表形勢對患者及其家屬每個月調查1次,內容為:護理態度、護理技術、健康教育、責任心、溝通技巧及隨訪6方面,采取不記名方式,由患者及其家屬當場填寫。分為滿意和不滿意2類。③護理部檢查評價方法:護理部在每個月護理質量檢查及每周查房時,將手術室護理中存在的值得表揚及改正的問題及時反饋至護士長,由護士長根據對照量化表落實到個人,在其相應的積分表中進行相應的加分、減分。④科內考評方法:手術室對本科室護士進行不定期和定期的檢查,對護士的護理工作進行相應的加分、減分,每個月總結一次,學習新業務,對值得表揚的方面進行學習,對發現的問題分析原因并給予糾正。對積分排在前3名的護士進行獎金和精神鼓勵,倒數前3名的護士進行扣款懲罰。
1.3觀察指標:比較實施量化考核前后手術醫師滿意度、患者的滿意度及護理差錯發生情況。
1.4統計學處理:使用SPSS17.0對各項資料進行統計、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實施量化考核前后各項觀察指標比較,實施后護理差錯發生率為2.13%,顯著低于實施前的6.4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施后醫師滿意度及患者滿意度分別為97.73%、97.36%,顯著高于實施前的69.54%、72.3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1.1一般資料
選取2005年10月~2011年10月期間在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300例,所有患者均為隨機抽取,其中男220例,女80例,年齡均在28~68歲,平均年齡45.6歲,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50例患者,對照組:男100例、女50例,年齡28~65歲,平均(44.3±5.7)歲;觀察組:男120例、女30例,年齡29~68歲,平均(45.7±5.8)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予以術前準備及宣教等常規護理,觀察組加行HNCD,比較兩組護理質量以及護理滿意度的差異。
1.2.1手術前HNCD
護理工作者在術前1h接到患者的手術通知單后,去病房對患者予以術前訪視,了解其相關疾病信息,并通過溝通交流觀察患者的心理狀態,注意溝通時要時刻保持禮貌、微笑,給患者以親切、可信、溫暖的感覺,以緩解其緊張情緒,耐心向其介紹手術室環境,并予以圖片的方式向患者介紹麻醉方法及手術方式、、操作過程等一些基本信息。讓患者在術前對手術有一定了解,緩解其恐懼、緊張的心理,告知患者術前相關注意事項,使其充分認識到術前準備對于手術成功及術中安全的重要性,增強患者對手術成功的自信心,認真答復患者及其家屬所提出的問題,讓患者以一個愉悅的心態迎接手術。
1.2.2手術中HNCD
在手術前1h,護理人員要調好手術室的溫濕度,一般溫度控制在22~25℃之間,濕度保持在55%~60%,由于患者術中只穿一件手術衣,因此在手術前相關人員要為患者蓋好被褥注意保暖。患者進入手術室后,護理人員不能離開手術室,以溫和的笑容主動陪伴患者,并注意其神情變化,評估其心理狀態變化,鼓勵安慰患者。在術中所有操作均要謹慎細微,避免由于護理人員的操作不慎對患者及主刀醫生產生不良刺激影響,在進行麻醉操作時,耐心向患者解釋,取得患者配合,麻醉操作過程中要保持動作輕柔,告知患者如出現不適情況隨時告知醫師。
1.2.3手術后HNCD
在術后,醫護工作者要用溫水擦凈患者的手術切口及其周圍血跡、消毒液,為患者穿好衣服,注意蓋被保暖,在進行搬動時注意不能大力,以免牽拉患者傷口及各種引流管,在運送患者回病房途中,注意斜度和拐角,以免發生撞擊,造成患者震動,減少不必要的不適狀態;到病房時,告知患者及其家屬術后相關注意事項,告知其手術已成功結束,認真做好與病房護士的交接工作。在術后2d內到病房回訪,查看患者傷口恢復狀況以及生命體征變化,鼓勵患者盡早下床活動,有利于身體機能恢復,告知患者在術后恢復過程中心情要愉快,祝其早日康復。
1.3效果評價標準
根據手術室護理質量評價標準對護理質量進行評分,總分為100;患者滿意度根據護理部下發的滿意度調查表進行統計,焦慮測定是根據SAS量表進行評分。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的形式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術前術后焦慮水平改善情況、患者滿意度方面均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
3討論
在加強對患者人文關懷的同時,我們也要關心護士的身心健康問題。加強對護士的人文關懷,使護士受到院領導及科主任、護士長的人文關懷,消除護士的消極情感,可以使其更好地適應職業特點,科學調節心理及生理狀態,最大限度地防范心理及生理上不良因素對身心健康的影響。從而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被動的“要我做”變成主動的“我要做”,形成護士工作安心舒心,領導放心的和諧狀態。
1.1提高護士的社會地位,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手術室護士每天都在和各種各樣的患者打交道,從這個意義上講,護士工作也是一項社會活動,因此醫院應加強與社會各界的溝通,特別是新聞媒體的聯系,對護理工作作出正面報道,以提高護士的社會地位,促進社會對護士的了解。
1.2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制度營造出一種安全的內部環境,以制度管理人員,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做到各項管理有章可循。建立請假本,護士事先將要休息的日期登記在請假本上,護士長根據實際情況,在不影響手術進行,人員充足的情況下,安排休息。
1.3關心、愛護護理人員應從多角度對護理人員提供人文關懷,包括心理、生理及社會等方面。國內報道,護士抑郁發生率為25%~38%,而護士的心理健康影響著護理質量的提高,護理管理者應充分重視護士存在抑郁心理這一現象,對護士給予更多的關心、愛護,給予必要的心理疏導和心理保健,實施人性化管理,減輕其抑郁傾向[1]。護士長以身作則,做好模范,對護士多關心、多愛護,并且以公平、公正的態度對待每位護士,護士長不要隨意批評每一位護士,提倡多表揚、少批評,讓每一位護士獲得更大的安全感,并且始終感受到自己是手術室的一份子,會被尊重,不會被拋棄。護士長要充分理解護士,了解她們的所思所想,進行換位思考,找準她們的個人內心渴求;積極發現護士身上的優點,及時表揚和鼓勵,為其提供更多的展示平臺,充分發揮每位護士的潛質。建立品管圈,充分調動護士的管理參與意識,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參與管理。生活上多一份關心和理解,如護士在工作中遇到問題時,護士長要耐心地對其進行思想引導,讓其將委屈吐露出來,以緩解心理壓力;在護士的特殊生理期,給予特殊的照顧,讓護士處處感受到集體這個大家庭的溫暖。
1.4有效利用手術室人力、物力資源,合理排班,幫助緩解護士工作壓力根據手術室工作的實際情況,實行彈性排班、新老搭配的原則,以強帶弱,對人力資源進行集中調配。適度的壓力感是調動人積極性的重要條件,但過高的超過人們承受力的壓力,則會降低活力和發展的信心[2]。因此,在特殊時段,特殊手術時,適當增加護士人數,有利于手術搶救及護理配合,減輕了護士工作壓力,緩解了護士的疲勞,既保證了患者安全,又充分體現了對護士的人文關懷。
1.5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制定相應防護措施護理是一門高奉獻、高風險的職業,護士職業需要一個安全的環境,我們制定了一系列職業防護措施,并使措施具體化、常規化、并自覺遵守,加強自我保護。定期監測手術間空氣質量,保證符合質量標準。選用密閉性能好的麻醉機,減少麻醉氣體的溢出。接觸放射線者要做好自身防護,如鉛板、鉛衣、鉛眼鏡的使用等。提供各種型號的帽子和手套,及防止靜脈曲張的彈性襪。采用中心供應系統,比如氧氣、吸引器等,盡量購買國內外較先進的儀器設備,減少噪聲對護士的損害。這些措施不僅保護了護士的健康與安全,更能讓每一位護士都深切感受到醫院對護士的真誠關懷。
1.6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激勵可以有效發揮每個人的最大潛能,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以提高工作效率。對優秀的人才,提供更多的外出學習交流機會;對工作有突出貢獻的人員,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并號召大家向其學習,以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制定完善的績效考核制度,既要體現職稱,又要體現工作量和工作質量,還要做到公平合理,做到責任、義務和待遇相結合。
1.7開展豐富的生活,陶冶情操,增強科室的凝聚力良好的群體關系和團隊氛圍能使護士產生歸屬感和信任感,激發護士們為團隊利益努力拼搏的信念[3]。關心護士的生活,豐富業余娛樂活動,開展趣味運動會、演講比賽、知識競賽、操作比賽等。在三八婦女節、五一二護士節舉辦有意義的活動,年終及節假日以聚餐或聯歡的形式安排科室人員聚在一起,相互了解、交流和溝通,緩解由于工作繁忙帶來的心理壓力,使護理人員能夠在緊張的工作之余,適當地放松,陶冶情操,增進感情,同時增強了科室的凝聚力和號召力。
2體會
1.1一般資料
對我院2010年5月~2011年2月收治的6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全部患者均需要進行手術。其中男患者有20例,女患者有40例,年齡25~65歲。其中行婦科手術有5例,產科手術28例,骨科手術有8例,外科手術有19例。
1.2護理方法
1.2.1術前心理護理
病人情緒過于激動容易引起術中的低溫,因此要加強術前的心理護理。醫務人員要以熱情、耐心、和藹可親的態度對待開導患者,傾聽他們的心聲,講解醫療技術的先進,讓患者充分了解與信任醫務人員,關心體貼患者的疾苦,協助患者解除各種顧慮,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積極配合手術。
1.2.2控制室溫
皮膚散熱是患者熱量丟失的重要環節,因此需要調節室溫,從而減少輻射與對流,來預防患者低溫。在一般情況下,室溫應調節在23℃~25℃,濕度在45%~65%為最佳。
1.2.3覆蓋物的使用
在接送患者期間要注意保溫,尤其是冬天,多使用棉絮、毛毯等,盡量不要讓患者的肢體暴露在外面。在手術過程中和實施麻醉后,需要減少肢體暴露,注意保暖。采用覆蓋物可以降低身體的散熱率,讓其與冷空氣隔離。有條件的術中可以使用電熱毯維持患者的體溫。
1.2.4輸血、輸液前加溫處理
沒有經過加熱處理的液體與血輸入明顯可以降低患者的體溫。因此,在進行輸液、輸血前采用加熱器把液體與庫血進行加熱,這是一種較為有效、簡單的預防體溫下降的方法。不過有一些藥物不能加溫,需謹慎處理。
1.2.5防止體腔熱量散失
部分手術時間比較長,一些腹腔臟器長時間暴露在外,容易導致體溫下降,可以采用溫熱鹽水紗布覆蓋,用溫熱液體沖洗體腔,從而降低體熱的散失。
1.2.6呼吸道加熱
把氣體熱化,取呼吸蒸發器加熱吸入氧氣,有效的減緩呼吸道的散熱率。尤其是全麻患者使用濕熱交換器,從而來維持體溫。
1.2.7術中嚴密監測
采用常規的體溫監測法,密切觀察體溫的變化,若出現體溫過低,及時給予有效的保溫處理。
2、結果
經過有效的低溫預防的護理措施,中途發生低體溫的有5例,對這5例患者針對性處理,體溫迅速恢復正常。均無嚴重并發癥發生。
3、討論
3.1產生低溫的原因
①采用的麻醉劑會直接影響體溫的調節,阻斷大腦與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作用[2],讓患者的身體容易受到外界影響導致體溫下降;②皮膚消毒,一般消毒液都是冷的,擦在患者身上冰涼,皮膚在外、時間長加快了散熱速度;③補液、輸血過程中未加熱,使患者體溫下降;④手術室溫度過低;⑤手術時間過長、暴露的肢體過多、切口多大;⑥年齡因素,尤其是小兒與老年人身體抵抗力低下;⑦自身因素,情緒過于緊張等。
3.2低溫的危害
①增加傷口感染率和延長了住院時間,低溫不僅可以直接造成機體免疫力的損害,還減少了皮膚血流量,易出現缺氧狀態;影響切口愈合。②影響凝血功能,若發生低體溫可以導致循環血流過慢,血小板減少,使凝血因子活性降低;③增加心血管并發癥,體溫低的患者比正常體溫的患者發生心血管機率高很多,由低溫引起的低鉀是導致室速室顫等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3];④影響機體代謝,低溫產生抑制了生化代謝酶活性,讓患者清醒延遲。
3.3低體溫的復溫
消毒是手術室環境管理的重點。應在術前后進行清潔消毒,采用0.5g/L有效氯消毒劑擦拭手術室硬件設備,如手術臺、無影燈、手術器械等;空氣凈潔度是衡量手術室環境的重要指標,為此要做一下三點:(1)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每天術前提前半小時開啟空調凈化系統,在不同季節控制相適宜的室溫,如夏季室溫在23℃~25℃,相對濕度在55%~58%;冬季室溫在22℃~24℃,相對濕度45%~50%[1]。(2)保持對空氣過濾器的清洗和更換,按照過濾器的保養方法進行保養,嚴格按照壽命說明書上說寫的使用壽命對空氣過濾器進行更換。(3)在手術室行潔、污分區管理,按照分區原則和醫療物品流線原則,把手術室分為三通道,單向流程通道和潔、污通道,這樣能最大限度降低病原細菌微生物感染,減少感染途徑。
2手術室手術物品管理
手術室物品管理應根據不同物品屬性進行放置,室內除常規物品外,盡量少放置惹塵埃的物品,如手術器械包裝袋、木制品、設備紙箱等,嚴格控制室內塵埃微粒在最低低標準之內。(1)針對一次性物品,應該在管理中分門別號,用專用箱柜進行儲存,保持離地高度30cm,室內空氣含菌量<200CFU/m3,并保持箱柜內干燥清潔[2]。同時,對一次性醫療用具的領取前應先檢查醫療用具外包裝是否損壞、霉變、是否過期。在手術后還未使用的手術器械,應對器械設備的外包裝進行消毒處理,避免污染其他物品,并按日期先后順序整理歸柜,及時反饋一次性無菌手術物品使用情況,以方便下一次的使用。(2)針對無菌敷料器械的消毒,應專門設置無菌器械保存室,與一次性器械一樣設置專柜,并予專人看管清潔,做好記錄。在無菌敷料專用柜中,應放置未過期的3M滅菌指示卡和滅菌膠帶,對所有無菌物品進行定周、定月抽檢樣做細菌培養[3]。在各種消毒液的監控中,以專門的感染監控組對其消毒液的浸泡時間和濃度進行檢察,過期消毒液無需使用,隨時更換。同時,還要以高壓滅菌法對無菌持物鉗進行消毒,以每4小時為更換周期。(3)對在手術室中的廢棄物管理中,遵循《醫療廢棄物管理條例》進行分門別類進行處理,如普通醫療垃圾用專用醫療垃圾塑料袋進行放置,并封口密實;帶有間端型或具有銳器功能的針頭、穿刺針等一次性醫療物品使用后放置銳器盒內,做無害化處理。
3手術醫務人員無菌技術管理
無菌技術管理是保證手術成功的關鍵。要求醫務人員要外科洗手,外科洗手能有效阻隔醫務人員攜帶病原微生物,清除手部皮膚暫住菌和常住菌,今常采用洛本清外科洗手法[4]。同時要求手術室護士有較強專業知識和過硬的基本功。護士要對手術區范圍患者皮膚進行消毒,保護好切口,減少感染的幾率,皮膚消毒要選用高效消毒劑,切口由內向外消毒,感染傷口由內向外消毒。切口處注意覆蓋,厚度適宜,避免因為汗腺排液所產生的感染菌造成的傷口感染。
4對手術室與供應室行一體化管理
在手術室與供應室之間開通一條便捷通道,讓手術器械和用品在供應室進行消毒、整理、包裝,有利于減少手術室堆積品產生的病原危害,避免了無菌包裝在運輸過程中在成的污染,進而減少感染。
5建立手術室感染監控體
5.1完善管理規章制度
醫院要健全手術室感染控制管理制度,落實崗位職責,讓醫護人員各司其職,提升醫護人員專業素質,確保手術室感染質量。建立手術室檢測報告和感染質量制度,在相關感染控制工作環節,擬定一份嚴格的獎懲措施,并加強監督,減少人為因素失誤。
5.2嚴格消毒管理措施
嚴格劃分手術室無菌區和非無菌區,標注明顯標注。對手術區人員的著裝進行嚴密控制,以避免頭發、皮膚屑等與手術無關品攜帶;定時、術后對手術器械、手術用品進行消毒,改進不正規的消毒方法,提高人員消毒觀念,使手術室消毒正規制度化。
1思想上重視,制度健全是預防職業性疾病的前提
(1)加強崗前培訓,由專職人員講解預防與控制感染的重要性及自我防護知識,并進行實際操作演練,切實提高醫護人員自我防護意識和技能,強調常規預防的重要性,加強自我防護。(2)醫院將擇期手術患者術前肝功能、乙肝表面抗原、HCV、HIV檢測列為常規檢查并在手術通知單上注明患者感染情況。(3)急診手術按感染手術處理,減少感染源的擴散。(4)手部皮膚破損者不參加感染性傷口和乙型肝炎病毒陽性患者的手術。(5)建立健康檔案,每年對手術室工作人員體檢一次,及時預防接種乙肝、甲肝疫苗,提高免疫力。
2重視手術各個環節的消毒與隔離
設立特殊感染的手術間,配備專用的水池及下水道,備有隔離鞋套及專用推車、笤帚、拖布、污物桶、消毒藥品,門上掛有“隔離手術,謝絕參觀”的標志。
麻醉醫生和室內巡回護士應穿隔離衣、隔離鞋套,戴手套,只限于手術間內配合手術,不得隨意離開手術間;室外人員也禁止進入,另需物品均由室外人員供給,并盡可能使用一次性物品。
手術結束,由室外巡回護士護送病員回病房,并將手術推車送回手術間內與手術器械、敷料以及手術人員脫下的隔離衣、鞋套、手套用過氧乙酸(1mg/m3計算)稀釋成3%~5%水溶液加熱熏蒸密閉2h[1]。器械浸泡消毒1h后,再作清洗滅菌處理(高壓滅菌消毒2次)。一次性醫療垃圾統一裝入雙層黃色垃圾袋內封好,標記HBV(HCV、HIV)陽性后送往指定地點,特殊處理。手術間墻壁、地面及所有物品均用1∶200氯制消毒液擦拭后常規消毒空氣。手術間暫停使用12h。
3手部防護
術中傳遞縫針、刀片時拇指、示指、中指夾住持針器(或刀柄)中部,手置于器械下方,縫針或刀片尖端朝上可避免手被縫針刺傷、刀片割傷。銳利器械與其他器械分開放置,清洗時先將刀片、縫針取下,布巾鉗鉗端閉合可減少意外損傷的發生。
術中使用化療藥物時,應穿隔離衣;戴手套。掰安瓿時應用酒精棉球或紗布包裹掰開,以免藥液濺出。對化療藥物安瓿和被藥物污染的手套、棉簽進行浸泡消毒、毀形和無害處理。
手術室使用的化學消毒劑品種多,用途廣且多對皮膚、黏膜有刺激,較濃的消毒液更是皮膚的大敵。使用時要戴口罩、手套,小心操作,避免直接接觸皮膚,防止消毒劑揮發的刺激氣味對皮膚、黏膜和人體的傷害。
4選擇正確的洗手方法
洗手是加強自我防護,防止交叉感染的一個及其重要的環節。水龍頭宜選用腳踏式或紅外線感應開關。用肥皂或消毒液洗手,再經流水沖洗3~5min后自然干燥或潔凈紙吸干水分。
5對意外損傷及時處理
由于每位患者的病情,年齡,社會文化背景和經濟條件的不同,對患者的心理活動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醫護人員要根據每位手術患者不同的心理狀態,有針對性采取措施做好心理護理。
1.1緊張恐懼:患者進行手術前,不論手術的大小以及重要性,患者都會產生一定的心理壓力,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緊張情緒,因情緒的緊張會引起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分泌物增加,引起身體血壓升高、心率加快,部分患者會出現四肢發涼、發抖現象,還有部分患者對手術的環境以及器械異常敏感,甚至會出現病理心理活動。
1.2焦慮心理:因患者對手術缺乏正確的認識,擔心手術人員技術是否過硬,手術前懼怕麻醉、疼痛,手術后怕出現意外,且對術后的病情難以預料,缺乏正確的思想準備。患者手術后需要較長時間的修養,且因手術導致身體出現瘢痕影響身體的美觀,患者容易產生焦慮情緒,導致不能配合手術治療。術前,巡回護士對患者進行訪視,進行心理護理。使患者消除或減輕焦慮,緊張,恐懼的心理,簡要閱讀病歷,對患者的基本病情有大致的了解,向患者介紹手術室的設備及環境,與患者進行交流,介紹手術目的,手術方式以及麻醉方法等,并針對患者的不同文化程度,對其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患者的顧慮以及術中可能出現的情況,進行指導并做相關訓練。對患者家屬進行指導,術前12小時禁食,4-6小時禁水,告知不同手術類型,麻醉方式以及術中可能出現的情況。使患者多了解,才能減輕患者的緊張焦慮的心理。
2掌握交流技巧
近幾年隨著醫療隊伍的年輕化,手術室患者越來越年輕、缺乏相關的護理以及臨床實踐經驗,手術前如患者提出相關問題,可能無法及時準確的回答,或因解釋不當,增加患者的心理負擔。有的護理人員因個人性格比較內向,不善于與患者溝通交流。為使護理人員更好的服務患者,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在日常工作中應加強綜合知識訓練,尋找相關的表達技巧,在溝通交流應做到:儀表儀態端正,語言態度溫和,視線角度合適,回答問題恰當,掌握交流技巧,像對待親人一樣對待他們。似患者如親人,態度和藹,主動與患者談心,通過細心的觀察,了解分析患者的顧慮,耐心聽取患者的意見和要求,特別是要肯定手術的安全,采用合適語言向患者解釋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緩解患者因不良反應導致的焦慮、不安情緒,對危險性大,手術復雜,心理負擔重的患者,還要介紹有關醫生怎樣反復研究其病情并確定最佳手術方案,并突出強調患者在手術中的有利條件,使患者深感醫護人員對其病情十分了解,對手術是極為負責的。這樣,患者就會有信心接受手術。
3術前患者的心理護理
3.1患者手術前護理人員要保持病房環境的安靜、舒適以及清潔,促使患者保持健康愉悅的心情。手術室也要保持整齊整潔,保證床單無血跡,盡量掩蓋手術器械,避免患者看到,此刻患者也十分重視手術室醫護人員的言談舉止,這就要求醫護人員的談話聲音輕柔,態度親切和藹。不要在手術間內大聲說笑,也不要接打電話。
3.2及時做好家屬的思想工作,消除家屬的顧慮。手術過程中患者自身存在一定的焦慮情緒,進入手術室后,家屬就會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手術上,針對這種情況護理人員應及時耐心的向家屬做好解釋工作,向患者說明手術的危險性和必要性,取得家屬的支持。
4術中患者的心理
護理術中,巡回護士始終陪伴著手術患者,應用熟練的專業技術和知識配合手術。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輸液通路是否通暢,還應注意意識清醒患者的情緒變化,如心情過度緊張時,應及時安慰,及早發現問題,果斷地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處理,使手術順利完成。適當地撫摸患者的手,使他感覺到你一直在患者的身邊,手術患者心里會產生一種安全感,增加患者戰勝手術的信心。器械護士必須眼疾手快地配合手術,遞器械時做到穩,準,快,盡量減少器械的碰擊聲,避免給患者帶來不良刺激。
5術后隨訪
術后,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防止患者在麻醉清醒期由于躁動和嗆咳而發生意外。術后回訪有助于評估手術中的護理效果和積累護理經驗。當患者知道手術室的護士仍然關心他們的術后情況時,就會感到愉快,術后回訪,對患者的康復情況以及圍手術期護理情況滿意度進行評價,增強患者免疫力,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復。
6體會
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的關鍵是消除患者的恐懼和焦慮。患者在手術前普遍存在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通過實施心理護理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緊張狀態,緩解患者因恐懼和焦慮引起的不良情緒,讓患者感受到被尊重和關心,獲得心理上的滿足與安全,穩定患者的情緒,放松患者的精神,從身體和心理兩方面做好手術準備。通過對患者實施手術前、手術中和手術后的心理護理,促使患者對護理人員產生一定的信賴感,建立起良好的護患關系;護理人員在日產工作中還要不斷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專業素質,培養良好的醫德醫風,保證手術過程的順利,確保患者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