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公文范文 > 視覺傳達畢業設計論文

視覺傳達畢業設計論文

時間:2022-05-14 10:16:5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視覺傳達畢業設計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視覺傳達畢業設計論文

視覺傳達畢業設計論文:芻議數字時代視覺傳達設計的新觀念

[摘要]隨著數字時代的發展,視覺傳達設計領域迅速拓寬,設計的表現手段、范圍和效果得到了極大的擴展。未來的視覺傳達設計是綜合性的、內涵豐富的和變化迅速的全新設計形態,是涵蓋了人類全部感官的全面設計。數字時代不可避免地沖擊和影響著視覺傳達設計的發展,從而引發了設計新觀念的產生,即技術支配化、設計創新化、設計大眾化、方法多樣化和媒介整合化。

[關鍵詞]視覺傳達設計;數字時代;新觀念

視覺傳達設計是當代設計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視覺傳達設計廣義上包括人類視覺接收的一切東西,它是一個內涵豐富、變化迅速的當代設計學科。伴隨數字技術日新月異的變化和發展,我們所面對的這個時代,已不容置疑地進入了“數字時代”。數字時代是數字信息儲存、處理和交流的時代;數字時代對我們生活的改變是全方位的,從生活方式到傳達理念,從思維方式到設計理念,數字時代創造出了全新的藝術形態。未來的視覺傳達設計是綜合性的,是涵蓋了人類全部感官的全面設計。數字時代不可避免地沖擊和影響著視覺傳達設計發展,從而引發了設計新觀念的產生。

一、技術支配化

科學技術在人類歷史發展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所提供的思維方式、理論模式、試驗成果、先進機器工具等都為設計提供了強有力的精神和物質基礎。知識的迅速傳播加快了科技的發展,新材料、新丁藝、新技術的出現,帶動了新的設計方式的出現。傳統的設計觀念、設計思路和設計趣味常常不得不加以調整,以適應設計的新方法,而這種適應反過來又使設計思維進入了一個新的天地。荷蘭技術哲學家e.舒爾曼指出:“現代技術在相當大程度上控制和決定了西方文化及其未來……在今天,技術已成為一種無所不在、動蕩不居的力量,影響著人類的未來。”視覺傳達設計的發展越來越依賴于當代科技的進步,因為科技的進步給設計提供了新的材料和新的方法。

計算機硬件性能不斷提高、價格不斷降低,是視覺傳達設計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隨著技法、材料、工具等的變化,技術對于設計的發展產生著直接的影響。從造紙術、印刷術的誕生到攝影、電影、電視的發明,再到電腦多媒體的出現,伴隨著傳達技術的不斷提高,視覺傳達設計的領域和表現方式不斷擴大。數字時代的視覺傳達設計在數字技術的強有力支持下,體現著傳統設計藝術所沒有的交互、瞬間、動態等特性。以2000年漢諾威世博會的標志設計為例:它能夠根據不同場合改變結構和色彩的波紋圖形,在整體情況不變的情況下呈現出不同的運動狀態。由著名設計師組成的國際評審組織在評價中指出,這個外觀看似生物結構的造型,是標志設計領域技術運用手段變化的重要標志,在設計界引起強烈的反響,被稱為“會呼吸的標志”。從科技發展的角度來看,視覺傳達設計已經越來越依賴于數字技術,數字技術的成熟,完全可以將設計需要表達的內容更加充分、自由地表達出來,商業、藝術、高科技相互結合,以綜合的力量形成視覺傳達設計在商業領域的絕對優勢。

技術支配時代,高科技與新觀念的融合成為當代設計展示自身的方式。為了使品牌展示出獨特的個性,并契合人們的理解和情感,設計必須采用一種我們喜歡的、操作簡單而且可靠的技術。數字技術對傳統視覺傳達設計模式的沖擊,首先在于對設計實踐的對象和程序的影響,進而是對工作方式和設計觀念的重構。與傳統的傳媒方式相比較,數字技術具有鮮明的優勢,數字技術使影像的復制、修改、挪用、傳播更加方便快捷,技術規則超越了藝術的規則。新的處理技術已經使表現技能很少成為障礙,構思和表現之間的差距正在縮小,先進的表現手段使創意往往更具有決定性意義。高科技的發展為視覺傳達創造了新的無限的可能性,并進一步帶動視覺文化的發展。沒有人能低估數字革命帶來的相應的社會和文化的變化。設計師必須采用先進的、高質量的技術解決方案,以確保設計準確傳遞信息,展示出獨特性,并契合人們的理性和情感。而正是這些先進的技術、先進的探索設備、先進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為設計師觀察事物的角度和思維方式提供了不斷延伸和擴展的機會。因此,我們的設計師只有主動地迎接數字時代的洗禮,從設計理念、視覺語言和技術表現方式的創新人手,才能徹底地推動視覺傳達設計在數字時代的大發展。隨著電腦的發展和普及,視覺傳達設計已經變成可以由任何人從任何電腦上訪問的更具流動性的內容時,應該正確認識視覺傳達設計不僅體現的是一種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還應該體現出一種新興的藝術表現形式的真正內涵。

二、設計創新化

創新是當代設計不斷發展的動力源泉,是視覺傳達設計的靈魂。設計創新是設計者思維水準的體現,是評價一件設計作品好壞的重要標準。美國著名廣告學家大衛·奧格威(david ogilvy 1911—1999)為廣告業的后學們寫下了這樣的感嘆:“要是你想使你的聲音越過這一片嘈雜,它必須極不尋常。”為了突破平庸、制造影響力,設計師正在尋找創新的方法,去傳達他們的信息。創新的令人心動之處就在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設計的本質在于創新。《考工記》的字里行間無不滲透著創新思想和元典精神。‘知者創物,巧者述之’不但強調設計的元創性,也強調巧創、繼承和發展。因為元創性才是最有價值的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的創新是對設計理念和思維的創新。創新需要設計師從全新的思路出發去認識問題,在創造的過程中,結合已有的知識經驗并利用想象力在腦中形成新的形象和意念,從而產生新的觀念和意識。不論是在材料、形式、風格上,還是內涵等方面都強調標新立異。創新是視覺傳達設計師學識、文化、藝術修養、數字技術的綜合體現,是智能與靈感撞擊后發出的閃亮火花。視覺傳達創新的特殊性是更接近科學,而不是藝術;更接近于制造,而不是創作。

創新是一種特殊的求異思維方式,需要超常思維,要善于在既定的參照模式反面、側面進行探索,對一些司空見慣的現象進行懷疑、否定,從中得出全新的解決方法。設計力求出新是一個痛苦和復雜的過程,它需要設計者全身心地投入。開始設計構思時,就應在設計立意、設計語言、新材料的運用等方面具有突破性。固有的習慣性思維往往會阻礙著我們的設計思維。設計方案要不斷地自我否定,立意要突破平庸、形式語言需有特點、要有整體意識……只有這樣才能逐步找到設計真正的創新點。創新的良苦用心關鍵不在于用不用心,而在于用心何處。求“新”是設計創意的本質屬性,創意的宗旨就在于“新”,就是發現別人未曾發現的,表現別人未曾表現的,聯想別人未曾聯想的,創別人未曾想到的組合形式。創新的設計訴求會改變人的態度,影響人的行為。作為“為傳達而設計”的視覺傳達設計,如何正確充分地傳達信息是每一個設計者始終要面臨的中心問題。在當今社會,僅僅把傳達信息的關鍵詞定 位于正確和充分顯然是不夠的。必須把視覺傳達設計的創新重視起來,從設計理念、視覺語言和技術表現方式的創新人手,進而才能正確充分地傳達信息。時至今日,人們對創新的要求越來越高,軟件只是我們實現創新的工具,而創新和個人的藝術修養才是真正的主導因素。真正的設計創新有賴于設計者對生活、人類的了解與剖析,去洞悉受眾的文化背景、價值觀念和消費習慣等,以一種親和的、認同的方式展現給受眾,從而建立起最大限度的信任。創新有賴于深厚的理論基礎,而數字時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對設計創新所帶來的前景也是不可估量的。

三、設計大眾化

設計就其物的本質、特征和形態來說,比純粹的藝術更貼近人們的生活和實踐。“大眾化是指一種泛階層的傾向,表現為廣泛的參與性和對世俗生活的貼近。”設計大眾化是使視覺信息及其交流適應社會多數人水平與需要、便于多數人理解和接受的設計。以科技開發為背景的新藝術媒體的誕生,使設計藝術趨于“大眾化”。當代設計藝術把傳統藝術的個人品味方式轉化為集體或公眾的大眾模式。如電影、電視等這樣一些“大眾藝術”的出現,通過印刷、復制以及各種電子技術等手段,使這種藝術大量地生產和“流行”,藝術從藝術家“個人”的手里解放出來,藝術成為一種大眾的表現形式。

隨著數字時代的發展,視覺傳達設計的領域更加廣泛,設計的表現形式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豐富和復雜。視覺傳達設計的目標對象是大眾。它往往借助于流行藝術,采用直白、簡單、明確甚至是娛樂的方式,體現出一種親和力,通過廣告和各種媒體以及形式多樣的促銷活動為商業服務,使受眾在不知不覺中接受誘惑,參與消費。數字技術的應用,使得人們具有了解和認知世界的能力,對技術的掌握與應用更趨于大眾化,視覺傳達設計藝術變得不再那么神秘、高不可測和難以接近;電腦技術及各種媒介、操作軟件的普及,使設計越來越接近大眾,并日益普及成為大眾化的且有趣的活動了。過去必須經過長時間學習才能掌握的創作技巧,如今借助數字技術創作工具可以輕松達到,設計者不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練習表現技法,越來越多的人都可以成為設計的創作者。今天,在人人都說設計的年代,應了并套用了那句家喻戶曉的后現代藝術的名言:“人人都是設計家而又人人都不是設計家。”由于多媒體設計軟件易于學習,上手快,只要有獨特的創意,人人都可以憑借電腦與網絡將自己的想法用藝術的形式表現和。而且,隨著交互性的發展,信息接收者同時也是信息傳播者,“人人都可以是設計師”時代也許已經不遠了。由大眾傳播媒介特別是由影像媒介構成的大眾文化深入日常生活。設計的意識和觀念已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而存活于每一個人的心目中,設計的面紗被當代人撩開,人人都成了設計師。

在這個設計的時代,每個人都是設計師,因為設計來源于生活,來源于大眾。當今世界設計創新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以前消費者只能在最后階段,購買產品的時候才可以選擇有限的幾種產品,事實上,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消費者已經可以逐漸參與到從概念、創意到設計的全過程。數字時代為大眾提供了新的方式和工具,設計大眾化便開始流行和時尚了起來。設計回到大眾,它會使人感到親切與自然。“設計本質上是一項社會性的工作,為大眾而設計是設計的根本。設計的對象是產品,是物、環境,目的卻是人。脫離了大眾的設計原則不僅違背了現代經濟學的原則,也從根本上背離設計的出發點。”設計改變生活,我們也越來越離不開設計。如何使大眾化設計在滿足商業利益需求的同時又有益于精神文明,在滿足大眾的需求的同時又有合理的導向,這是在當代視覺傳達設計中值得我們思考的。

四、方法多樣化

數字技術的發展和視覺傳媒的變化,決定了視覺傳達設計方法的多樣化。“方法是為了達到某一種目的、解決某一項具體任務而采取的手段,是從實際上或理論上掌握或認識現實的方法或步驟的總和。”數字時代的新材料、新技術使設計師的設計理念不僅能最大限度地成為現實,而且還具有多樣化的發展空間。設計變得不再是循規蹈矩,創新意識不斷涌現,表現的手法也各不相同。視覺傳達設計已不再是僅僅局限于狹義的平面設計傳達,而是對信息傳達的多種設計形態;它是具體體現時代精神的最廣泛、最直接、最敏銳的手段,是一種富于創造性的社會活動。它所有的設計其實都是圍繞著人的需要展開的。由于現在人口變得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需求也變得越來越多樣化,設計師要充分了解多數受眾的需求和反應,以人為核心進行外延伸展,有什么樣的需求,就會產生什么樣的設計。設計方法的多樣化能滿足設計師的不同創作需求;而人們需求的多樣性是設計風格、設計方法不斷更新的永恒動力。隨著設計的發展,不少設計師在現代平面風格的基礎上形成了更多的設計手法。他們將文字、圖片、影像等進行打破、解構、拼貼、重組,生動地運用空間,設計的方法更加多元化,使設計更具有視覺沖擊力,更為豐富與多樣化。

數字技術的突飛猛進使得當代設計方法發生了變化,一些全新的設計方法出現在設計領域,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電腦設計。電腦技術開拓出設計方法的新視野,它能夠靈巧地、隨心所欲地拼合形象,達到攝影無法表現的超現實效果。電腦技術中的各種藝術手法,使視覺傳達設計不再是一個單一的構成關系,而是構成了多視點、矛盾性空間層次的立體化,二維與三維空間的結合,產生出前所未有的藝術形式,強烈地刺激觀者的視覺和心理感受,進而不斷地激發設計師的創作靈感,拓展思路,開辟視覺傳達設計的新領域。以包裝設計為例,目前市場上的三維軟件很多,rhino、3d studio max、maya、pro/e、ug等,使用頻繁的如rhino、3d studio max等軟件。3d studio max具有許多優點,不僅有很強的建模功能,而且還有超強的材質編輯功能,為三維包裝模型提供材質,渲染后就可得到產品包裝的設計效果圖。因而,設計方法的多樣性對設計藝術的創作有著諸多的便利性,無數新的可能性等待設計師去選擇與運用,也可以讓設計師有更多的思維的空間與設計理念。方法多樣化促使當代設計飛速發展。當代視覺傳達設計從各個角度,各個方面,以各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來吸引大眾的眼球,視覺化、藝術化地將信息傳遞給受眾,并力求以藝術化的個性表現和強烈的視覺沖擊力,贏得受眾的視覺好感,以最佳的方式達到信息傳達的目的。

五、媒介整合化

視覺傳達設計以信息傳達為目的,而傳達的最終表現界面則永遠也離不開媒介。媒介指的是信息到達受眾的手段的總和,傳播學意義上的媒介是指承載并傳遞信息的物理形式。人類接受信息的途徑是多感官的,視、聽、觸、嗅、味的感官綜合使得我們更全面地了解各種事物。媒介是信息的承載者,是將傳播過程中的各種因素相互聯結起來的紐帶。信息的傳達、交流、互動需要一定的媒介,媒介在視覺 傳達中起到了橋梁和載體的作用;媒介存在于人類一切傳播活動中,是人用來傳播信息與取得信息的工具。為達到信息的全面傳達,追求盡善盡美的設計師一直在尋找著嶄新的媒體來表達完善的設計。

伴隨著科技的一次次進步,媒介也在一步步轉型。繼印刷媒介(報紙、書刊、雜志)、廣播、電視后,第四媒介——互聯網的出現,形成了四大媒體共存的現狀。互聯網不僅具有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介能夠及時廣泛傳播信息的一般功能,而且還具有多媒體、實時性、交互性地傳播信息的獨特優勢,滿足人們的參與感。互聯網(internet)無疑是人類歷史上發展最快的傳播媒介,在21世紀的人類文明進程中將繼續產生巨大的作用。互聯網可集文字、圖片、音頻、視頻于一體,堪稱集各傳統媒體之長,成為視覺傳達設計新的舞臺,其信息資源無限、圖文互動、高速高效的特點對印刷媒體有著巨大的沖擊,網絡經濟也對設計行業帶來深遠的影響。隨著數字化技術的發展,電腦硬件的更新換代,互聯網技術迅速普及和網站的大量建立,互聯網正成為一種新的媒體廣泛進入人們的生活,并逐漸成為視覺傳達信息的重要陣地,是當今世界最迅捷、最方便、范圍頗廣的傳播方式。以互聯網為代表技術的信息時代,為視覺傳達設計師們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自由發揮空間。

就傳播媒介而言,21世紀是媒介整合的世紀,是媒介創意的世紀。所謂媒介整合是指多種媒介的綜合使用,即綜合、協調地使用各種形式的傳播媒介,傳播本質上一致的信息,以達到傳播目的的一種手段。隨著媒介之間共生關系的日益加強,“媒介整合”(media convergence)現象也不斷出現。例如,所謂電視電腦(teleputper)的概念就是融合了電話、電視和計算機等媒介特征和功能的新型媒介。媒介整合需要解決的問題是,運用有限的媒介投放,使設計傳播效果最大化,即準確、有效地將設計信息傳達給目標受眾。如網絡媒體已經逐漸開始將各種信息資源整合在一起傳播,而不是分而治之,使看到的、聽到的、讀到的信息在同一個平臺上傳輸,信息之間互為彌補協同運作。在數字技術日益發達的當今,繼續分別討論印刷媒介、電子媒介之功效的意義正在減弱,所有的傳播媒介將在數字化技術的平臺上得到整合。新媒體將不同媒體及其造型及傳播機制的應用功能有機整合,產生更為強大的綜合藝術功能,例如,將多媒體的虛擬現實功能與互聯網的遠程傳播、實時互動功能有機整合,如遠程現場演奏會、互動式展覽會、全球化的網絡舞蹈等等。利用不同媒介的不同特征加以整合,可以發揮各種媒介的特長,彌補各種媒介的不足,擴展視覺傳達的效果。運用數字電腦的技術,將文字、圖像、聲音、影像、動畫和視頻等多種媒體整合,再通過網絡把各種媒體綜合起來,形成多媒體信息網絡系統,可以很容易地幫助人們有效且迅速地交換文字、語言、影像,從而為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提供了方便,隨時隨地使人們互通信息。當多種媒介形態呈現整合趨勢時,人們才意識到媒介本身也在創造著新的社會環境,無形中改變著社會的結構。人類真正進入了以數字式電子傳播為特征的媒介整合時代。

視覺傳達設計的目的在于實現信息的最佳傳播。隨著電腦設計軟件開發周期變得越來越短,網絡使人看到大千世界,變化無窮的頁面設計讓人眼花繚亂……數字時代為視覺傳達設計提供了新的平臺,各種科技、傳播媒介逐漸成熟,新媒體的主要形式極大地影響和改變著它。數字技術正在重新構造我們的現實,它已經成為一種強大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和決定了社會、經濟、文化及其未來的發展。我們可以利用數字科技與藝術的結合,創造出更多富有時代特色、效果獨特的視覺傳達設計作品;同時這些先進的技術、先進的探索設備、先進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也為設計師觀察事物的角度和思維方式提供了不斷延伸和擴展的機會。數字時代更新了當代設計的觀念,21世紀的視覺傳達設計具有了一個全新的設計形態。

視覺傳達畢業設計論文:試析視覺傳達設計中的傳統美學觀

論文關鍵詞:傳統美學 現代 視覺傳達設計 影響

論文摘要:在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時時流露出傳統的美學觀的影響。本文分析了這些影響,并肯定其積極的因素。指出它將會有助于發展本民族的視覺傳達藝術。

從我國文化發展的歷史經驗來看,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文化的發展,要想立于不敗之地,就要勇于吸收,敢于繼承,善于交融。無論是從我國早期華夏文化的形成到兩漢文化高峰的出現,還是盛唐文化受到西域、印度文化的影響而發揚光大,無不表明,只有勇于吸收.才能發展;只有敢于繼承、善于交融,才能真正成為自己文化的主人。在招貼藝術方面,我們也還是應該“立足中華,面向世界”,既要尊重民族藝術的獨特性,體現中華民族的審美心理,又要反映現代人的內在精神追求。在視覺傳達設計中,我們也要“尋根”,尋找我們民族傳統文化中為其他民族所不及的思維優勢和獨特風采。藝術始終要講內在的延續,一種藝術形式的產生及被容納,需要特定的歷史文化背景,其中包括一個民族的生活方式、習俗、倫理道德、審美習慣等,它們構成了潛在的深層文化結構,深鎖于民族的心理和精神之中,調節和制約著民族文化的發展和外來文化的介入。正因為這樣,作為外來的視覺傳達設計,在中國設計者的作品中,時時流露出傳統的美學觀潛移默化的影響。分析這些影響,肯定某些積極的因素,將會有助于發展中國特色的視覺傳達設計藝術。下面,就從這個角度進行一定的剖析。

首先,視覺傳達設計傳達信息。鼓動宣傳的作用肯定了它的特殊形式。它不同于架上油畫或版畫,它要求一目了然,簡潔明確,使人在一瞬之間,一定距離外能看清楚所要傳達的事物。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畫面往往采取一系列假定手法,突出重點,刪去次要的細節、細部,甚至背景,并可以把各個不同的比例,把在不同時間,空間發生的活動組合在一起。并經常運用象征手法,啟發人們的聯想。因此,它的構思要能超載現實,構圖要概括集中,形象要簡練夸張,要以強烈鮮明的色彩為手法,突出醒目地表達所要傳達的事物,表現物與物之間的內在聯系,賦予畫面更廣泛的含義并使人們在有限的畫面中能聯想到更廣闊的生活,感受到新的意義。在這些方面,中國傳統的美學觀,能夠為設計者提供大量的營養。

例如,構思上的“以一當十”、“以少用多”的精煉,構圖上“計白當黑”“無畫處皆成妙境”的簡潔,“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的對比關系,“似與不似之間”的形象夸張,都是先輩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它們已經在我國視覺傳達的設計中得到充份體現。香港著名平面設計大師靳棣強,創作了大量文化招貼。他認為,美的原則有三條:立意—意念先行,以形取神;創新—承先啟后,破舊立新;活用—適身合用,靈活生動。這實際上強調的也是老莊的哲學思想,也是中國山水畫的表現意境。他主張把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融合到西方現代設計的理念中去。他的許多作品都無一例外地體現著這種思想,在其招貼設計《自在》系列中,運用了中國的水墨畫技法,融合了現代技術的特殊機理效果,現代又不失傳統。2008年的申奧標志可以說是一個很好的范例,整個標志造型沒有對傳統造型的直接借用,而是運用了中國特有的介于似與不似之間的寫意手法,恰到好處的傳遞出“中國結”和“運動員”兩個意象。標志不僅體現了中國文化特有的審美意韻,同時也得到了世界的認同。

前面說過,視覺傳達設計屬于“瞬間藝術”。好的作品要做到既要讓人“一目了然”還要做到讓人“一見傾心”,為它所吸引,顧盼之余,留下較深的印象。這就要求視覺傳達設計具有精湛的構思。任何藝術,都不能說明一切,特別是視覺傳達設計這種特殊的藝術形式,在有限的時空條件下,能使人過目難忘,回味無窮,那就需要做到“以少勝多”“一以當十”。

當然,至今也還有要求藝術敘述一切的觀眾,他們向視覺傳達設計提出對多幅畫的要求。這正象向雕塑提出連環畫的要求,向快板提出多幕的要求一樣不現實。“以少用多”和“由此及彼”是藝術技巧的標志,特別是視覺傳達設計。它只能從生活的某一側面而不能從一切側面來再現現實。任何形象都不過是構成整體的一部分,重要的是,它能不能概括其他部分。視覺傳達設計中常常有充滿畫面的顏面特寫,一雙手,一雙眼,一個動態,一個表情,只要選擇最富于代表性的現象,而且著重于表現它的某些特征,它就能成為“言簡意賅”的好作品。盡管構圖簡單,卻要求表現出一定的、能吸引人的意境。在“意境”中,客觀事物精粹部分得到了集中處理,達到了情景交融,能牽動人的某種情思,某種體驗,某種聯想。清代一位學者說過,一幅畫“與其令人愛,不如使人思”。好的視覺傳達設計要能引人人勝,喚起人的聯想。表現意境,就要有手段,我們稱之為“意匠”。“匠”字在藝術家心目中有貶意,如“匠氣”。但也有褒意,如“匠心獨運”,就是人家沒有想到的,你想到了。“意匠”是藝術家對客觀事物加工的特殊手段,加工手段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作者藝術成就的高低。唐代詩人杜甫說的“意匠慘淡經營中”、“語不驚人死不休”,說明藝術意境的產生一定要有“意匠”的煞費苦心。“意匠”具體說來就是選材(先取最精粹部分)、剪裁(去污存清),夸張(強調形象的特征)、經營位置(構圖)、表現(選項用恰當的技法),而這一切,恰恰是視覺傳達設計者構思時的主要手段。

中國傳統藝術講究均衡和內在的節律。我國篆刻藝術中有所謂“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的布局法則,強調變化中的均衡,這既符合科學上相對的原理,也符合藝術上形式美的規律。在視覺傳達設計中,動與靜,疏與密,多樣統一,賓主呼應,虛實相生,縱橫曲直,黑白對比,重疊交錯等傳統構圖法則也屢見不鮮。此外,遠古的銅器紋樣、畫像石、金石篆刻、特別是中國畫,巧妙的運用白底的匠心。民間剪紙和蘭花布粗獷豪放的黑白關系,明代木刻插圖的疏密聚散,都可以在現代招貼藝術的構圖中得到印證。

我們從來不曾用如實的描寫、逼真的再現要求過中國傳統藝術,沒有人指責某些山水畫不符合焦點透視的原則,也沒人批評傳統戲曲程式化的表演模式,因為我們對自已的傳統藝術有一個固定的觀念,懂得抽象的形式美在造型藝術中的重要價值。中國傳統藝術講究形神兼備,講究概括與變形,齊白石“畫蝦幾十年才得其神”,就有一個不斷概括、不斷深人的過程,他最終敢于舍棄蝦的次要部分而突出主要特征,使母蝦的形象更為完美、更為生動。齊白石提出的“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說法和石濤的“無法而法,乃為至法”的說法是相通的。聯系他的作品和實踐可知,他主張的“不似”正是為了以 “不似”其實是在“似”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決不是“似是而非”,而是利用了欣賞者相應的聯想作用使形象更有概括性。再看我們的視覺傳達設計,就“似與不似”的觀點來考察,就形象的簡明與富于概括這一點來衡量,很多形象顯然不是生活的簡單模仿,某些概括的形象顯然與素材有很大的差別。由復雜到單純由繁雜到簡潔,必須承認這是一種難能可貴的提高。作品的魅力,決不只是以外形的逼真為轉移。有時候,欣賞者不是簡單地接受宣傳,同時也是探索、發現和補充,從而得到欣賞的樂趣。正因為欣賞者有所探索,有所發現和創造,作品的主題,才能產生深人的影響。這種特點正符合了視覺傳達設計藝術的要求。靳棣強招貼作品“金、木、水、火、土”招貼圖形形象設計,也充分顯示了這種文化藝術的精神特征,縈繞著極其強烈的現代主義設計的精神光環。

傳統美術的色彩處理,主要是裝飾色彩。由于視覺傳達設計藝術的特征,決定了裝飾色彩在畫畫上所起的作用。裝飾色彩具有一定的主觀性,這正是廣告畫面所刻意追求的。“意足不求顏色似”說明了這種關系。宋代蘇軾曾畫朱竹,有人責難他,難道有紅色的竹子嗎?他反問:難道有黑色的竹子嗎?意思是既然大家對“黑竹”習以為常,為什么不允許畫朱竹呢?這說明傳統美學觀中對色彩的主觀想象是允許的,而且是必要的。但這種主觀想象不等于主觀臆造,裝飾色彩同樣來源于生活實踐,同樣需要從客觀事物中吸取營養。人們常從彩蝶、霓虹、彩霞等自然色彩中受到啟發而創造出色彩絢麗的裝飾效果。裝飾色彩的主觀性使某些聯想,將自然景色“擬人化”。不同的人物由于性格、經歷、情緒的不同,對客觀事物產生不同的看法,對于某些自然色彩的感受,可以是“綠肥紅瘦”,也可以是“怡紅快綠”。至于“傷心碧”、“塞煙翠”、“青欲滴”、“綠生涼”這些古代詩人筆下對色彩的不同感受,無論是“傷心”還是“寒”、“涼”,說明了色彩給人感受的心理因素。早在宋代畫論中就有“炎絆寒碧”的說法。這些心理因素造成的色彩聯想是由人們在具體的生活中形成的。我們既反對形而上地把某種色彩硬說成代表某種性格,又不排斥在具體生活中形成某種聯想使人產生的感情,這就是傳統美學中運用色彩象征性的前提。傳統中國畫中經常把荷花畫得紅艷艷的,荷葉只用淋漓的水墨。面對這些形象,人們自然會覺得所畫的水墨葉子是綠色的。這是因為畫家適應了自然現象相互聯系這一科學規律、利用了欣賞者相應的聯想作用。同樣,一張白紙上,畫上幾只游動的小蝦,人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自然會把大片空白聯想成茫茫的水面。在招貼畫上,常常也有這樣的例證,一張藍色的畫面,上角畫幾束燦爛的焰火,這塊藍色自然會被人接受為深邃的藍天。同樣是藍色的底色,畫上幾塊白色的三角帆影,這塊藍色又會被人們視為無邊的海洋。一張綠色的畫紙上畫一對嬉戲的小羊,這綠色就成了如茵的草坪。正因為只是單純的底色,空間更大了,給人的聯想更多了。這種單純是虛的,但又是實的;觀眾的想象是抽象的,但又是具體的。這樣處理,不僅在形式上不見其虛,在內容上也因某些啟示與聯想,使其更充實,更豐富了。“春風又綠江南岸”、“舊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蘭”。我國古代詩人運用色彩象征的手法不是值得我們在視覺傳達設計中很好地借鑒嗎?

以上所述的僅僅是傳統美學觀對視覺傳達設計藝術的一些影響。這些美學觀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現代設計思想。當然,我們也在不斷受到外來文化設計思想的沖擊,同樣從中受益匪淺。我們相信,在這種世界規模的文化交流與競爭當中,凡是我們民族確有的長處,決不會喪失,只會發揚光大。

視覺傳達畢業設計論文:創新與傳統的對話——以傳統美學之思解析視覺傳達設計的原創力

論文關鍵詞:設計美學;傳統美學;視覺傳達設計;對話

論文摘要:現代視覺傳達設計自發端至今,歷經多樣的風格流變,各種視覺手段的運用層出不窮。當下國內的平面設計在這個視覺元素頗豐的多媒體信息環境下,要尋求自我言語方式的深入和爭取對話權.無疑需從中國傳統大美學思維中探究設計空問的可能性。

當視覺傳達設計毫無疑問的成為當下中國設計創意產業這棵大樹上的重要枝權時,對設計美學的積極探究成為設計理論走向成熟的開端,同時也為設計的原創來源拓掘新的出口。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這之間的艱辛跨越實則是從技術跟隨到設計美學關懷的上升道路。

視覺傳達設計因其廣泛的傳達領域和可操作性,以相對年輕的現代姿態蒸蒸萌發,然而只于量上的泛濫卻不夠稱其為蒸蒸日上。事實上,即在有人稱之為“讀圖時代”的今天,即便主體不去主動關注,也仍然無法回避視覺傳遞中大量的強制性灌輸。僅從感觀角度出發,用技術改造來追求各種新奇視覺效果的設計已成為過氣的“時尚”,隨著我們的視覺環境變成空前豐富多彩、繽紛陳雜的多媒體信息時代,且大眾審美需求、趣味的提高豐化,以追求視覺刺激或是單純實現視覺改造來吸引眼球的設計道路變得狹窄而勢顯窮途。

設計美學因現代設計的興起而產生,作為新興的美學研究領域,邊緣特征不容忽視。正是因為這些“邊緣”,如不同的學科、學說、視野、性質、性別、思想境界、東西方文化、古今文化、南北地域等等,使得設計美學具有無限的生機和廣泛的美學特征。諸多的文化現象在現代主義時期的分離和對立狀態,在具有后現代氣質的今天,由生硬的邊界轉向彼此的融合與對話。如著名平面大師靳棣強所言,美德原則有三:立意—意念先行,以形取神;創新—承先啟后,破舊立新;活用—適身合用,靈活生動。在中國幾千年形成的大美學關照下,從歷史審美淵源中探索視覺傳達設計的現代性和創意語境,既是一種邊緣對話,也是一次繼承與磨合,在廣度和深度上都將產生極大的可塑空間。

一、中國傳統美學與西方現代符號學的對話

設計美學作為一門實用美學,首先堅持的是設計對實際問題的解決,才能談得上有意義的原創風格。歐盟1995年度的《創新綠皮書》指出,創新是“在經濟和社會領域內成功地生產、吸收和應用新事物。它提供解決問題的新方法,并使得滿足個人和社會的需求成為可能”。平面設計領域的功能性之說雖不像產品設計或環境設計那樣具有極大的日用功能,但它最大的功能在于有效的信息傳達。因此視覺傳達設計的創新雖主要限于平面領域的表現方式,但顯然不是同屬平面領域的架上繪畫,毫無約束地自我釋放或自由表現,而意味著在特定情景下成功的實現設計元素的新組合。一切可利用的視覺元素此時都轉化成符號,具有能指和所指性質。這些組合既可通過設計新成品和新特性實現,也可通過創造新設計方法,開拓新領域來實現。但不論設計創新的方式如何多樣,在本質上它都需要實際的依據,這些依據存在于時代精神和地域文化的脈絡中。即信息傳遞的有效性必須依據對審美習慣,思維方式等的了解,形成可供產生延續性聯想的文脈。成功的視覺傳達設計在觀念上使用了加法,而在造型上使用的是減法,設計元素往往簡潔明確,便于在短時間內使受眾產生較強的記憶和有效而準確的信息讀取。象征手法和隱喻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大量運用實現并應證了符號學中能指和所指的意義:通過造型符號的表達,引指物與物之間的內在聯系,引發適時的聯想。設計作品與觀看者之間的對話就是通過從能指到所指的聯想實現的。

就在現代我們開始強調設計作品與欣賞者、設計者與觀看者之間的對話時,中國傳統的道家哲學美學早已提出“對話”的思辯融會型審美觀,主張天人對話、人人對話。道家追求的“道”、“德”、“氣”、“神”、“一”、“元”等,不是形而上的抽象概念,而是對立兩級對話和融合后形成的與生命和自我融為一體的“邊緣地帶”。《老子》曰:“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眾妙亦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解其精髓于設計美學中運用正是從兩級對話中衍生出來的無數邊緣,而這些邊緣帶來的可能性造就了語言的豐富變化。中國古代“繪事后素”、“計白當黑”等審美法則都是道家玄素文化的高境。道家太極圖被現代設計屆公認為是完美的標志圖形;2008年申奧標志也于似與不似之間的中國傳統寫意手法,恰到好處的傳遞出中國結和運動員兩個意象,成功的為世界所認同。

二、理學美學與現代設計倫理的對話

宋代朱熹的理學美學以其審美境界論,在中國傳統美學中誠為關照人文的大美學思想。理學美學理論不止是在于傳達美的知識,更在于培育和提升人的生存境界。朱熹美學實際上成為對人的生存意義、人格價值和人生境界的探尋和追求,審美境界中心性虛靈和道德提升是其美學德終極關懷。《朱子語類》卷七五云:“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道是道理。事事物物皆有這個道理。器是形跡,事事物物亦皆有個形跡。有道須有器,有器須有道,物必有則。”朱熹既講道器不離,又講體用不二。宋學對朱熹的理學美學體系的形成提供了具有理性審美木質的思考。“理”在這兒不是知識和邏輯,而是具有開放性、包容性的精神境界和精神氣象。朱熹認為,人雖然只有一個心.但這個心卻有不同的“知覺”方式。“道心”偏于理性省察,是形上之思,最終走向理學,“人心”偏于感性玩味,是具象之思,最終走向美學。于視覺傳達設計而言,設計本體的具象之美如何從泛化的圖形游戲到設計情境和設計意味的提高,重要的一點是不僅只以悅人的視覺形象直白以物的使用和經濟價值,更是傳遞一種物與人,人與自然的共生和諧關系。寄道于器的傳統設計美學觀在現在視覺傳達中依然是不可摒棄的。

朱熹美學另一個于視覺傳達設計產生對話機遇的觀點在于《朱子語類》卷七十八語:“人心是知覺,口之于味,目之于色,耳之于聲底,未是不好,只是危。”這“目之于色,耳之于聲”,指的就是審美沖動。而視覺傳達中以宣傳商品為目的的過度設計引發的審美沖動,其結果很有可能是資源的浪費和重復購買,如一些過度的商品包裝等,這既違背了設計的“德”,也將造成設計污染。視覺傳達設計在考慮到忠實于產品宣傳的同時,也應在大環境中起到良性循環作用,即,對審美需求和品味以及購買的正確引導作用。

三、傳統造物觀與現代設計觀的對話

“以少用多”和“由此及彼”似藝術技巧成熟標志,特別在視覺傳達設計中。它只能從生活的某一側面而不能從一切側面來再現現實。任何形象都不活似構成整體的一部分,重要的是,它能不能概括其它部分。視覺傳達設計中常常有充滿畫面的掩面特寫,一雙手,一雙眼,一個動態,一個表情,只要選擇最富有代表性的現象,而且著重于表現某些特征,就能成為“言簡意駭”的好作品。盡管構圖簡單,卻要求表現出一定的、吸引人的意境。在意境中,將作品中要所指的那部分集中處理,觸動欣賞者的感觀經驗,引起聯想,進而達成與設計作品的對話交流。“與其令人愛,不如使人思”,這正是好的視覺傳達作品所必須具備的品質。

表現意境要有手段,我們稱之為“意匠”。“匠”在藝術家心目中有貶義,如常用“匠氣”來評價缺乏靈動意韻的作品。但也有褒義,如“匠心獨運”。制作、加工手段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作者成就的高低。唐代詩人杜甫說“意匠慘淡經營中”、“語不驚人死不休”,說明藝術境界的產生一定要有“意匠”的煞費苦心。古代“意匠”具體到工藝品,經過了選材(取精粹部分),剪裁(去污存清),夸張(形象裝飾),經營位置(構圖),表現(選擇恰當的手法),這些也都是現代視覺傳達設計殘須具備的一些創意過程。

同時,傳統道器觀樸素的功能主義和人本精神,甚至以生態為本的造物觀都是今天的現代設計極萬‘宣揚而又難于完善的。以書籍設計而言,古代的書卷紙張柔軟、紙色柔和、手感自然,可供人以各種姿勢翻閱,并不易造成身體和眼睛疲勞;而裝訂方式的多樣,如線裝、蝴蝶裝、經折裝、卷軸裝,連環裝等,更以多種方案解決了翻閱和攜帶的問題,樸素之余,可見其巧,充滿了一種自然主義的人文情節和生態關懷。比較之下,現在的書裝設計追求華麗的裝裱,價格昂貴;大幅的開本,不利于攜帶;紙張堅挺到甚至劃破手指,閱讀時由于紙面過于光亮反光和文字與紙張反差太大而導致眼疲勞,過度的版式設計導致破壞閱讀習慣而降低閱讀效率。這樣的設計雖然表面看起來比傳統書籍印刷精良,技術手法多樣,卻以犧牲良好的功能為代價,成為了不少人的架上品以彰顯收藏量而已。

創意始終是設計美學的靈魂核心,然而對創意語境理解的誤解和不一致,導致原創在視覺傳達設計的一片呼喝聲中,部分過激的形成甲種矯飾的“原創設計觀”。設計創新的泛化只能帶來設計的異化,隨之而來的就是大量的浪費和畸形的消費。有節制地利用可用資源和有尺度的推廣宣傳是設計師的美德,同時也是傳統造物觀的精髓。設計中的科技創新是剛性的,內容創新則是柔性的。中國傳統文化強調剛柔互補,我們追求的就是將科技、文化、自然以及我們設計師個體的創意高度融合,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真正的設計創新,提升設計品味進而提升產品競爭力,體現人類應有的基本生態倫理和人文關懷。

視覺傳達畢業設計論文:論網頁設計中的視覺傳達

摘 要:通過對網頁設計中信息的傳達與審美需求,分析其各種視覺構成要素,如:文字、圖片、顏色等,結合人們在瀏覽信息時的視覺習慣,探討網頁視覺信息如何更有效、更為合理的表現與傳達。

關鍵詞:網頁設計;構成要素;視覺傳達;審美需求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互聯網越來越廣泛的深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當中。與此同時,信息傳播業也面臨著一場深刻的變革。互聯網代表著一種嶄新的信息交流方式,它使信息的傳播突破了傳統的政治、經濟、地域及文化的阻隔,使信息傳達的范圍、速度與效率都產生了質的飛躍。互聯網絡作為一種全新的大眾傳媒,具有迅捷、及時、價廉、交互性好、傳播面廣的特點,為視覺傳達設計的傳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視覺傳達設計以大眾傳媒為載體,兩者之間具有緊密的聯系。同時,基于互聯網絡傳播的視覺傳達設計又會受到互聯網技術的制約,新工具、新媒體的發明和出現,對于設計來說,有著不言自明的重要意義。

1 網頁設計中的視覺規律

由于網頁風格的不同,人們在瀏覽網頁的同時會產生不同的視覺和心理感受,這種感受大部分來源于網頁頁面的視覺傳達,為了使網頁獲得最大的視覺傳達功能,使網絡真正成為可讀性強的媒體,設計師在進行網頁設計時必須考慮到人們視覺流向的心理和生理特點,由此確定各種視覺構成元素之間的關系和秩序。因此,設計時應該研究各種視覺造型元素之間的關系,如距離、位置、面積等問題。

視覺規律的形成是由人類的視覺特性所決定的。瀏覽者的閱讀行為在瀏覽不同性質的網站和肩負不同的閱讀任務時候都表現出基本上恒定的習慣,首先是水平運動,常常是掃過網頁內容的最上半部分,因此,上部和中上部被稱為“最佳視域”,也就是最優選的地方。然后,向下移,瀏覽下面區域。最后,從網頁左邊的部分進行垂直掃描。

在網頁設計中,靈活而合理地運用視覺流程和最佳視域,組織好自然流暢的視覺導向,直接影響網頁傳播的準確性與有效性。所以,在網頁設計中,既要立足信息的傳達,又要符合人們的視覺和思維習慣,設計網頁時注意各種信息要素的合理分布,使各類信息要素的位置、間隙、大小保持一定的節奏感和美感。

2 網頁設計中的審美需求

人們對美的追求是不斷深入的,網頁設計同樣如此。網頁不光是把各種東西放上去,能看就行,更要考慮如何使受眾能更好地和更有效率地接收網頁上的信息。這就需要從審美的方面入手,制作出清晰、整體性好的頁面,使人瀏覽起來產生愉悅感,更容易接受信息。在網頁設計中,更多的是追求平面視覺傳達效果,將各種元素有效的結合,這種結合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如我們經常所說的變化統一、條理與反復、對比和調和、均齊與平衡等,以及對網頁中文字、圖形、色彩的設計。

2.1網頁的內容與形式的表現必須統一和具有秩序

形式表現必須服從內容要求,當我們把大量的信息放到網頁上去的時候,既要考慮整體感,又要注重細節的編排。這就要求設計師清晰的思考內容與形式如何最佳的結合,如何使頁面看起來既整體,又豐富。

2.2突出主題要素

每個網頁都應有明確的主題,并按照視覺心理規律和形式將主題主動地傳達給觀賞者,使主題在適當的環境里被人們即時地理解和接受。

作為主題要素,必須注意編排的位置,使其成為人們瀏覽時的視覺焦點,從而產生深刻的印象。如果沒有這個主題要素,瀏覽者的視線將會無所適從,或者導致視線流動偏離設計的初衷。網頁設計中各構成要素在組合時,要注意其結構的輕重大小、虛實、多少等對比因素,加強視覺力度,以強化頁面的整體吸引力。

3 網頁中的各構成要素

3.1風格定位

對于設計某個網站來說,要做的第一步工作就是確定網站整體的風格,不同的網站需要有不同的風格,其風格要與主題內容相統一。目前,網頁的種類很多,較為常見的有:新聞機構類、政府機關類、科教文化類、娛樂藝術類、電子商務類、個性化網頁類。這些不同性質的網頁應體現不同的風格,比如,娛樂類網頁風格應體現活潑生動一些,政府機關類網頁應體現出比較莊重、嚴肅的感覺。在統一的風格頁面中,添加圖片、文字、動畫等元素,來豐富頁面內容,在添加這些元素的過程中也要注意色調的統一,這就需要設計師具備良好的美術修養。

3.2版面排版

網頁的版式設計同報刊雜志等平面媒體的版式設計有很多共同之處,它在網頁的藝術設計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但網頁的排版與書籍雜志的排版又有很多差異。印刷品都有固定的規格尺寸,網頁則不然,它的尺寸是由讀者來控制的。這使網頁設計者不能精確控制頁面上每個元素的尺寸和位置。而且,網頁的組織結構不像印刷品那樣為線性組合,這給網頁的版式設計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當我們確定了網頁總體風格之后,我們要根據現有的圖片、文字等素材進行頁面劃分,文字作為最原始、最有力的信息傳遞方式,在網頁設計中也是至關重要的。

3.3色彩的運用

在網頁設計中,好的色彩搭配是網頁設計成功的一半。在一個色彩搭配具備專業水平的網站,即使只使用很少的圖形,仍會帶給瀏覽者深刻的印象和舒適的視覺感受。一般來說,色彩,在一個頁面不應超過三個,其中擇一為主色調;應恰當使用顏色蘊含的文化心理信息。色彩的運用遵循“總體協調,局部對比”的原則,也就是主頁的整體色彩應該是和諧統一的,只有局部運用一些強烈的色彩對比。

不同網頁的主題可以用不同的色彩來表現。以下為幾種常用色系:

(1)藍色,是商業宣傳用色,能使網頁顯得非常有專業水準。體現出一種專業和正式氛圍。藍色往往也被用為嚴肅莊重的場合,體現出一種凝重和肅穆。(2)綠色,是自然色,給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覺,可以大大舒緩視覺上的壓力。綠色可以用于與環保相關的主題,如旅游風景區網站。(3)紅色,是比較熱烈的顏色,會使網頁變得生機勃勃。紅色也是運動的色彩,有很強的視覺感染力和號召力。(4)黃色系也是宣傳色系中的一種。黃色給人輕松隨意的生活氣息,能夠體現出一種友善和多維的效果。同時,黃色又是一種非常鮮明的色彩,它可以與許多種顏色搭配起來使用。

此外,我們還可以適當的運用一些黑、白、灰的顏色搭配使用,可以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個頁面中盡量不要超過4種色彩,色彩太多找不到主題色,會顯得沒有主次,令人眼花繚亂。再者,需要注意的是文字的顏色與背景顏色的區分,對比太強或太弱都會影響瀏覽者的閱讀。

除了以上論述的幾種要素,還有頁面的布局、框架的構成等也屬于網頁的構成要素。

網頁作為一種新的視覺表現形式,它的發展雖然沒有多長時間,但它兼容了傳統平面設計的特征,又具備其所沒有的優勢,成為今后信息交流的一個非常有效的途徑。作為一種綜合性的設計,這就要求設計師具備全面的專業素質,懂得如何處理好內容與形式的關系,如何設計出讓瀏覽者過目不忘的優秀網頁,使人產生美的共鳴。

視覺傳達畢業設計論文:視覺傳達設計應從傳統裝飾藝術中挖掘什么

摘要:傳統裝飾藝術作為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一種獨立藝術形態,以其獨特的視覺符號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在設計語言日趨國際化的今天,重新引起了設計界的關注。特別是視覺傳達設計,不僅要吸取和弘揚傳統裝飾藝術中的民族文化,更要挖掘傳統裝飾藝術中對形的處理、對形式美感的追求以及象征意義等對現代設計有借鑒價值的東西。

關鍵詞:傳統裝飾藝術;視覺傳達設計;民族文化

傳統裝飾藝術源于生活,源于傳統,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民族底蘊,是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一種藝術形態。早期工藝美術作品中的圖案就已經具備了強烈的裝飾意味,隨著人們精神需求和審美意識的不斷提高,傳統裝飾藝術更是成為了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作為一門獨立的藝術形式,傳統裝飾藝術以其獨特的視覺符號和深厚的文化內涵,重新引起了設計界的關注。特別是視覺傳達設計,這門通過獨特的視覺傳播方式達到傳達信息,并且與受眾交流、溝通的目的的藝術學科,不僅要吸取和弘揚傳統裝飾藝術中的民族文化,更要挖掘傳統裝飾藝術中對現代設計有借鑒價值的東西。

追溯傳統裝飾藝術發展的淵源,它首先是人們為了生存而進行的造物的主觀創造性活動,到后來為了審美需求而進行裝飾創作,這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在人類發展史上的各個時期,傳統裝飾藝術作品往往成為見證該時期文化、工藝和藝術水平的代表。并且,傳統裝飾藝術作品不論其形式如何,都融入了原始先民為生存而激發的全部感情,都體現出了生命的本能、生活的理想和原始文化的底蘊。[1] 它不是純藝術現象,但經過幾千年的積淀與傳承,傳統裝飾藝術在意識形態的轉變和新技術浪潮的沖擊下不斷更新拓展,具有了自己鮮明的藝術特征,反映了民族文化的精髓。

在設計語言日趨國際化的今天,視覺傳達設計由于本身所具有的對圖形、文字等元素的高度概括和簡約化特征而面臨著設計風格一體化的尷尬趨勢,這就對現代設計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不同的國家和民族有著不同的傳統,其人文風俗和文化底蘊也大不相同,所以,設計家們驚訝地發現,民族的東西是一種很好地區別于其它地域作品的設計語言。于是,一股回歸傳統,弘揚民族文化的設計思想席卷了整個設計界。不同國度和區域的設計家都在尋找最能反映其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蘊的設計符號。作為有幾千年文化積淀和傳承并反映民族文化精髓的傳統裝飾藝術,它重新引起設計界的關注,并成為設計家們創作的靈感來源,也就不足為奇了。

首先,在對形的處理上,傳統裝飾藝術遵循“刪繁就簡”、“以簡代繁”的原則,也就是用簡潔的線條和規整的外形來表現各種自然形象。如興起于我國民間的皮影戲和剪紙,其造型多采用簡潔單純的線面,著重表現自然物象的基本特征,它把一些立體的東西作概括化和平面化處理,具有視覺傳達設計的意味。出土于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時期的人面魚紋彩陶盆就采用了幾何圖形的構成手法,將人面概括成圓形,頭上的發髻和人面兩側耳部的小魚都用三角形表示,眼睛瞇成一條線,這種抽象化和幾何化就是“刪繁就簡”的具體體現。在視覺傳達設計中,提倡用最簡潔的圖形語言傳達最豐富的思想內涵,其實也就是強調對圖形的高度概括、提煉和簡化,而西方更是注重幾何和抽象的圖形表達。這些現代設計理念,與傳統裝飾藝術中對形的處理觀念是基本一致的,并且在幾千年前就已經開始運用了。另外,傳統裝飾藝術由于有漆畫、陶瓷、蠟染、刺繡、剪紙等多種藝術形式,其內容比較豐富,處理“形”的手法也就各具特色。所以,傳統裝飾藝術中對“形”的處理手法,很多都是值得我們視覺傳達設計學習和借鑒的。

其次,傳統裝飾藝術很注重形式美感,這種形式美感包括造型的獨特性、排列的秩序感,畫面空間的設計感和點、線、面等形式要素的組合關系。傳統裝飾藝術中,很多造型藝術本身具有很強的形式美,已經很講究對稱、均衡、比例、線條、色彩等帶給人的審美情感。如陶器的造型就很講究對稱和均衡,上面的裝飾紋樣不僅很注重線條和塊面的對比,色彩的搭配也很和諧。并且,還有很多由于機械有節奏的運動和通過重復的構成手法而創造的圖案,具有強烈的秩序美。[2] 在敦煌壁畫中,隨處可見用于裝飾的各種卷草紋樣和適合圖案,尤其是藻井的裝飾,紋樣之豐富,裝飾之繁瑣可謂嘆為觀止,然而經過藝術家的合理安排,整個畫面顯得井井有條。二方連續在不斷重復的過程中呈現出強烈的節奏感和秩序感,適合紋樣處處彰顯藝術家對畫面空間的把控,各種視覺元素遙相呼應,虛實相生,并且畫面中點、線、面關系處理到位,整體視覺效果統一。可見,傳統裝飾藝術中對形式美感的追求,就如同我們進行視覺傳達設計時所考慮的畫面構圖和版式編排,目的都是為了形成強烈的視覺美感,從而喚起人們審美心理的愉悅。所以,傳統裝飾藝術中對形式美感的追求為我們視覺傳達設計中的版式編排提供了參考的樣本,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再次,傳統裝飾藝術中的紋樣往往具有象征意義,如盤子上的暗八仙,象征延年益壽;瓷器上的蓮花寓意高潔;民間工藝美術里的葡萄、石榴以及百子圖等象征家族繁榮,子孫眾多;還有用龍鳳表示吉祥如意,用蝙蝠直接表現“福在眼前”等等。[3]傳統裝飾藝術中的這種象征性與現代設計有異曲同工之處,如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標識設計就常采用象征圖形來傳達企業文化、發展方向或者管理理念等,海報設計中也常用具有一定象征意味的圖形傳達深刻的思想主題和文化內涵。傳統裝飾藝術所具有的博大精深的寓意性,對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來講,具有重大意義。一方面,它為我們的設計提供了眾多素材,豐富了我們的設計語言;另一方面,它為我們的設計提供了很多思考的切入點,對設計創意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另外,它使我們在面對不同文化背景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時,能準確找到傳達設計意圖的最佳圖形符號。所以,傳統裝飾藝術中的象征性是很值得我們關注的。

另外,傳統裝飾藝術在造型上采用的夸張和變形,在構圖上采用的重復、發射、漸變以及色彩的對比與調和等處理手法,與今天現代設計中的圖形語言和形式美的法則以及構成有異曲同工之妙,可見,中國傳統裝飾藝術對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來講,意義十分重大。

正是因為傳統裝飾藝術有如此多的地方與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保持一致性,才在現代社會顯示出了其特有的生命力。所以我們在設計中運用傳統裝飾藝術宣揚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的同時,更要不斷挖掘傳統裝飾藝術對現代視覺傳達設計有借鑒價值的東西。在設計中追求東西方文化的統一,追求傳統與現代的統一,才能夠在設計中既表現出民族的傳統精粹,又使自己的作品更具說服力。

視覺傳達畢業設計論文:論析傳統美學觀對現代視覺傳達設計的影響

論文關鍵詞:平面設計;美學;傳統

論文摘要:平面設計是利用視覺圖像、符號來傳達意圖的設計形式,由于表現方式限于于平面,只通過視覺認知傳達,因此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并不是說平面設計所表達的內容會因此減少和單薄,相反,在有限的表達方式下卻能傳達出豐富多彩,變幻莫測的意義。我國是一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古國,博大精深的美學思想是我們平面設計不可多得的寶藏,只有不斷的學習和挖掘其精髓并與平面設計的思維方式相結合,才能創作出優秀的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平面設計作品。

1.“以少勝多”“以一當十”

視覺傳達設計構成要素:字體設計、標志設計、插圖設計、編排設計、廣告設計、包裝設計、展示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屬于“瞬間藝術”。好的作品要做到既要讓人“一目了然”同時“過目不忘”,為它所吸引,顧盼之余,留下較深的印象。這就要求設計具有精湛的構思。任何藝術,都不能說明一切,特別是像視覺傳達設計這種特殊的藝術形式,有一定時空條件限制的情況下,那就需要做到“以少勝多”“一以當十”。具體說來就是選材(先取精粹部分)、剪裁(去污存清),夸張(強調形象的特征)、經營位置(構圖)、表現(選項用恰當的技法)。

在與西方的繪畫創作美學特點進行比較中我們發現,中西方存在很大差異,西方繪畫講求事物的再現,猶如照片逼真,面面具到。而中國傳統書畫和民間藝術創作在構圖,用筆中充分體現了抽象,概括的視覺傳達特點,用墨少卻把整個人物的形象展現與畫紙上,筆墨的濃淡,虛實結合用力抓住人物的特點和主要細節。

在中國當代著名的視覺傳達設計作品中很好的吸取了這一美學特點。視覺傳達作品中往往出現大片的留白,不會使畫面空洞,反而會給觀者帶來更多的遐想空間,只要構圖恰當,選材意足,簡單的畫面能表達豐富的內涵,

2.“脫形寫神”

這里我們又要談到中西方的繪畫藝術,中國畫在繪畫效果上不追求于實物的絕對忠實,更講求神似。中國繪畫講求“脫形寫神”,抓住事物的神就抓住了事物的重點,如齊白石畫“蝦”,簡單的刻畫了蝦的幾條主要支干,用筆簡練,然而蝦兒活撥,機警,自由的,生動的躍于紙面。同時中國畫中經常表現對象時,背景不著一筆。傳統京劇舞臺除了簡單的一桌一椅,別無他物。觀眾欣賞畫,主要不是欣賞藝術家畫的什么,而是主要欣賞通過什么藝術手法來表現。欣賞的著眼點在于筆墨、章法、氣韻、意境,正如同觀眾欣賞傳統京劇,主要是欣賞演員的技藝和“唱、念、做、打”的功夫。

西方傳統藝術,基于幾何學空間觀念,從模擬生活現象人手,借以展示作者的創作思想。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曾經指出:“各種藝術都是對現實世界的模仿”,莫定了傳統西方藝術的“模仿”說。但在西方印象畫派作品中也出現了同樣的美學特點,夸張的人物表現,不真實的環境勾畫,但作品把握物體的神似,同樣再現了作者的創作意圖。

3.“概括與變形”

中國的傳統藝術有一個固定的觀念:抽象的形式美在造型藝術中的重要價值。在藝術中講究形神兼備,講究概括與變形。中國早在遠古時期就運用了許多現代設計的基本方法,如典型的例子一一太極圖紋(圖),它就是現代設計中“圖底反轉”的運用。中國傳統的吉祥紋樣《四喜人紋》(圖)其代表了四方童子并至,子孫綿延萬代之意。初看此畫有兩個童孩,但深人觀察發現到竟奇妙的出現四個生動的孩童形象,巧妙運用連接線和共用線條,四個孩童的形象結構都成立,并且生成四種姿勢。這里就運用了現代設計中的“圖形共用”概念。

視覺傳達設計作品應該是藝術性的,它不同于繪畫作品的照物寫實,一個充滿智慧,想象力,藝術性的作品更能夠打動觀者的心靈,更能過目不忘,讓人回味。因此在我們的作品中應融人“概括與變形”的創作理念。

4.“疏可走馬、密不透風”

抓住畫面的主次和虛實關系是我們在繪畫創作中提到的,主次虛實可以使整幅畫面生動有重點,這里在平面設計的創作中同樣是可以借用的。

中國傳統藝術講究均衡和內在的節律,“疏可走馬、密不透風”這種美學思想是我國篆刻藝術中的布局法則,強調變化中的均衡,這既符合科學上相對的原理,也符合藝術上形式美的規律。這種設計是統一的,生動的,有韻律和節奏的審美感覺。

這種傳統構圖法則在我國現代設計中也有所借鑒,動與靜,疏與密,多樣統一,賓主呼應,虛實相生,縱橫曲直,黑白對比,重疊交錯等。此外,遠古的銅器紋樣、畫像石、金石篆刻、特別是中國畫,巧妙的運用白底的匠心。民間剪紙和蘭花布粗獷豪放的黑白關系,明代木刻插圖的疏密聚散,都是這一原則的體現。

5.“意足不求顏色似”

中國畫中以“墨”色代表世間萬物的色彩,當人們欣賞它時從墨色的濃淡輕重變化中仿佛看見了五光十色的色彩世界,這即中國畫的魅力。單一的“墨”色比上色的繪畫作品蘊涵了更多的色彩,這是作品在觀者心中產生的空間聯想。這些心理因素,色彩的聯想是由于人們在具體的生活中形成的。中國畫中,一切都是孕育在“墨,,色之中的“青山”“碧水”“翠竹”“紅花”,在傳統的美學觀看來,主觀的色彩想象是允許的,而且是必要的。

視覺傳達設計的特征決定了裝飾色彩在畫面上所起的作用,我們可以通過豐富的色彩再現表達思想和創作理念,色彩可以是豐富多彩的同時也可以是純色或少量的幾種顏色,但這些都不妨礙視覺語言的表達。另外,所用色不拘泥于現實物體的本色,具有創造性的色彩更能體現創意的多姿多彩,因為借用聯想和夸張的手法會使我們的作品更生動。

6.小結

在今天的平面設計發展的路途上,我們應該將這些傳統的美學思想進行發揚,中國的平面設計歷史很久遠,從遠古的壁畫圖騰到兩宋時期的“傳單”。中國傳統美學觀能夠為當代平面設計提供大量的營養,有極高的借鑒、賞析價值,只有敢于繼承,善于交融才能最終真正成為自己文化的主人。

視覺傳達畢業設計論文:試論傳統美學與視覺傳達設計

論文關鍵詞:設計美學 傳統美學 視覺傳達設計

論文摘要:中國傳統文化強調剛柔互補,各種視覺手段的運用層出不窮。認為汲取中國傳統美學中的精華,將科技、文化、自然以及個體的創意融合可以實現真正的設計創新,從中國傳統大美學思維中探究設計空間。

視覺傳達設計因其廣泛的傳達領域和可操作性,以相對年輕的現代姿態蒸蒸萌發。事實上,在有人稱之為“讀圖時代”的今天,即便主體不去主動關注,也仍然無法回避視覺傳遞中大量的強制性灌輸。僅從感觀角度出發,用技術改造來追求各種新奇視覺效果的設計已成為過去的“時尚”,隨著我們的視覺環境變成空前豐富多彩、繽紛陳雜的多媒體信息時代,且大眾審美需求、趣味的豐富與提高,以追求視覺刺激或是單純實現視覺改造來吸引眼球的設計道路變得狹窄而勢顯窮途。

設計美學因現代設計的興起而產生,作為新興的美學研究領域,邊緣特征不容忽視。正是因為這些“邊緣”,如不同的學科、學說、視野、性質、性別、思想境界、東西方文化、古今文化、南北地域等等,使得設計美學具有無限的生機和廣泛的美學特征。諸多的文化現象在現代主義時期的分離和對立狀態,在具有后現代氣質的今天,由生硬的邊界轉向彼此的融合與對話。如著名平面大師靳棣強所言,美德原則有三:一是立意—意念先行,以形取神;二是創新—承先啟后,破舊立新;三是活用—適身合用,靈活生動。在中國幾千年形成的大美學關照下,從歷史審美淵源中探索視覺傳達設計的現代性和創意語境,既是一種邊緣對話,也是一次繼承與磨合,在廣度和深度上都將產生極大的可塑空間。

一、中國傳統美學與西方現代符號學

設計美學作為一門實用美學,首先堅持的是設計對實際問題的解決,才能談得上有意義的原創風格。歐盟1995年度的《創新綠皮書》指出,創新是“在經濟和社會領域內成功地生產、吸收和應用新事物。它提供解決問題的新方法,并使得滿足個人和社會的需求成為可能”。平面設計領域的功能性之說雖不像產品設計或環境設計那樣具有極大的日用功能,但它最大的功能在于有效的信息傳達。因此,視覺傳達設計的創新雖主要限于平面領域的表現方式,但顯然不是同屬平面領域的架上繪畫,毫無約束地自我釋放或自由表現,而意味著在特定情景下成功的實現設計元素的新組合。一切可利用的視覺元素此時都轉化成符號,具有能指和所指性質。這些組合既可通過設計新成品和新特性實現,也可通過創造新設計方法,開拓新領域來實現。但不論設計創新的方式如何多樣,在本質上它都需要實際的依據,這些依據存在于時代精神和地域文化的脈絡中。即信息傳遞的有效性必須依據對審美習慣,思維方式等的了解,形成可供產生延續性聯想的文脈。

成功的視覺傳達設計在觀念上使用了加法,而在造型上使用的是減法,設計元素往往簡潔明確,便于在短時間內使受眾產生較強的記憶和有效而準確的信息讀取。象征手法和隱喻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大量運用實現并印證了符號學中能指和所指的意義:通過造型符號的表達,引指物與物之間的內在聯系,引發適時的聯想。設計作品與觀看者之間的對話就是通過從能指到所指的聯想實現的。

就在現代我們開始強調設計作品與欣賞者、設計者與觀看者之間的對話時,中國傳統的道家哲學美學早已提出“對話”的思辯融會型審美觀,主張天人對話、人人對話。道家追求的“道”、“德”、“氣”、“神”、“一”、“元”等,不是形而上的抽象概念,而是對立兩級對話和融合后形成的與生命和自我融為一體的“邊緣地帶”。《老子》曰:“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眾妙亦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解其精髓于設計美學中運用正是從兩級對話中衍生出來的無數邊緣,而這些邊緣帶來的可能性造就了語言的豐富變化。中國古代“繪事后素”、“計白當黑”等審美法則都是道家玄素文化的高境。道家太極圖被現代設計界公認為是完美的標志圖形;2008年申奧標志也于似與不似之間的中國傳統寫意手法,恰到好處地傳遞出中國結和運動員兩個意象,成功地為世界所認同。

二、理學美學與現代設計倫理

宋代朱熹的理學美學以其審美境界論,在中國傳統美學中誠為關照人文的大美學思想。理學美學理論不止是在于傳達美的知識,更在于培育和提升人的生存境界。朱熹美學實際上成為對人的生存意義、人格價值和人生境界的探尋和追求,審美境界中心性虛靈和道德提升是其美學的終極關懷。《朱子語類》(卷七五)云:“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道是道理。事事物物皆有這個道理。器是形跡,事事物物亦皆有個形跡。有道須有器,有器須有道。物必有則。朱熹既講道器不離,又講體用不二。宋學對朱熹的理學美學體系的形成提供了具有理性審美本質的思考。“理”在這兒不是知識和邏輯,而是具有開放性、包容性的精神境界和精神氣象。朱熹認為,人雖然只有一個心,但這個心卻有不同的“知覺”方式。“道心”偏于理性省察,是形上之思,最終走向理學,“人心”偏于感性玩味,是具象之思,最終走向美學。于視覺傳達設計而言,設計本體的具象之美如何從泛化的圖形游戲到設討一情境和設計意味的提高,重要的一點是不僅只以悅人的視覺形象直白以物的使用和經濟價值,更是傳遞一種物與人,人與自然的共生和諧關系。寄道于器的傳統設計美學觀在現在視覺傳達中依然是不可摒棄的。

朱熹美學另一個于視覺傳達設計產生對話機遇的觀點在于《朱子語類》(卷七十八)語:“人心是知覺,口之于味,目之于色,耳之于聲底,未是不好,只是危。”這“目之于色,耳之于聲”,指的就是審美沖動。而視覺傳達中以宣傳商品為目的的過渡設計引發的審美沖動,其結果很有可能是資源的浪費和重復購買,如一些過渡的商品包裝等,這既違背了設計的“德”,也將造成設計污染。視覺傳達設計在考慮到忠實于產品宣傳的同時,也應在大環境中起到良陛循環作用,即對審美需求和品味以及購買的正確引導作用。

三、傳統造物觀與現代設計觀

“以少用多”和“由此及彼”似藝術技巧成熟標志,特別在視覺傳達設計中,它只能從生活的某一側面而不能從一切側面來再現現實。任何形象都是構成整體的一部分,重要的是,它能不能概括其它部分。視覺傳達設計中常常有充滿畫面的掩面特寫,一雙手,一雙眼,一個動態,一個表情,只要選擇最富有代表性的現象,而且著重于表現某些特征,就能成為“言簡意駭”的好作品。盡管構圖簡單,卻要求表現出一定的、吸引人的意境。在意境中,將作品中要所指的那部分集中處理,觸動欣賞者的感觀經驗,引起聯想,進而達成與設計作品的對話交流。“與其令人愛,不如使人思”,這正是好的視覺傳達作品所必須具備的品質。

表現意境要有手段,我們稱之為“意匠”。“匠”在藝術家心目中有貶義,如常用“匠氣”來評價缺乏靈動意韻的作品。但也有褒義,如“匠心獨運”。制作、加工手段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作者成就的高低。唐代詩人杜甫說:“意匠慘淡經營中”、“語不驚人死不休”,說明藝術境界的產生一定要有“意匠”的煞費苦心。古代“意匠”具體到工藝品,經過了選材(取精粹部分),剪裁(去污存清),夸張(形象裝飾),經營位置(構圖),表現(選擇恰當的手法),這些也都是現代視覺傳達設計必須具備的一些創意過程。

同時,傳統道器觀樸素的功能主義和人本精神,甚至以生態為本的造物觀都是今天的現代設計極力宣揚而又難于完善的。以書籍設計而言,古代的書卷紙張柔軟、紙色柔和、手感自然,可供人以各種姿勢翻閱,并不易造成身體和眼睛疲勞;而裝訂方式的多樣,如線裝、蝴蝶裝、經折裝、卷軸裝、連環裝等,更以多種方案解決了翻閱和攜帶的問題,樸素之余,可見其巧,充滿了一種自然主義的人文情節和生態關懷。比較之下,現在的書裝設計追求華麗的裝裱,價格昂貴;大幅的開本,不利于攜帶;紙張堅挺到甚至劃破手指,閱讀時由于紙面過于光亮反光和文字與紙張反差太大而導致眼疲勞,過渡的版式設計導致破壞閱讀習慣而降低閱讀效率。這樣的設計雖然表面看起來比傳統書籍印刷精良,技術手法多樣,卻以犧牲良好的功能為代價,成為了不少人的架上品以彰顯收藏量而已。

創意始終是設計美學的靈魂核心,然而對創意語境理解的誤解和不一致,導致原創在視覺傳達設計的一片呼喝聲中,部分過激的形成一種矯飾的“原創設計觀”。設計創新的泛化只能帶來設計的異化,隨之而來的就是大量的浪費和畸形的消費。有節制地利用可用資源和有尺度地推廣宣傳是設計師的美德,同時也是傳統造物觀的精髓。設計中的科技創新是剛性的,內容創新則是柔性的。中國傳統文化強調剛柔互補,我們追求的就是將科技、文化、自然以及我們設計師個體的創意高度融合,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真正的設計創新,提升設計品味進而提升產品競爭力,體現人類應有的基本生態倫理和人文關懷。

視覺傳達畢業設計論文:購物網站視覺傳達設計研究

摘要:互聯網時代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推動了電子商務營銷模式的應用與推廣。在此背景下,電子商務市場競爭日漸激烈,電子商務模式下的購物網站呈現出多元化、大數量化發展態勢。購物網站作為用戶與商品、廠家進行溝通與交流的重要平臺,其給予用戶的視覺感官體驗,對線上營銷質量具有直接影響。而隨著大眾審美水平與要求的不斷提升,購物網站視覺傳達設計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內容。基于此,通過文獻分析與經驗總結,從用戶體驗角度出發,就基于用戶體驗的購物網站視覺傳達設計進行了研究,探討了設計原則與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用戶體驗;購物網站;視覺傳達設計

1背景介紹

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購物網站的經營模式、經營規模得到了拓展。“互聯網+”的提出,則進一步推動了各領域電子商務經營模式的構建與應用。購物網站視覺設計的重要性日漸凸顯,成為提升網站品牌形象、提高消費群體吸引力與購買率的重要手段。在此背景下,關于購物網站視覺傳達設計、交互設計等方面的研究越來越多。其中,文獻[3]中明確指出:在網站界面設計中,以用戶體驗為中心,進行用戶需求分析至關重要;美國交互設計師AarronWalter與ErinKissane在電子商務網站的用戶需求分析中,提出了功能性、娛樂性與可行性需求理論。可見,在購物網站視覺傳達界面的設計中,用戶體驗占有重要地位。因此,為提升購物網站整體視覺效果、推動購物網站優化發展,本文就基于用戶體驗的購物網站視覺傳達設計進行了如下研究。

2相關理論分析

2.1用戶體驗概述

“用戶體驗”一詞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已在設計領域得以提出與推廣,主要是指用戶對設計產品所具有的感知與記憶。隨著用戶體驗相關研究理論與實踐研究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用戶體驗設計(UserExperienceDesign,UED)給出了不同定義。例如,著名交互設計家James認為:用戶體驗設計是用戶對產品或服務的各種體驗,涉及產品感官認知、分類、服務、購買、生活等眾多方面[1]。目前,國際上普遍認可的定義為:在一定的環境下,通過一定的體驗要素(如文字、圖片、圖像、顏色、聲音等)為用戶提供體驗,并基于用戶體驗實現用戶思維與行為的引導。因此,在進行設計時,需保證在特定環境下,產品對用戶體驗基本構成要素的滿足。基于用戶體驗的內涵,購物網站的用戶體驗設計,則是購物網站為用戶提供一定的交互環境,通過設計滿足用戶體驗需求,并引導消費者購買商品。

2.2購物網站概述

目前社會已進入信息化時代,互聯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與生產中不可或缺的存在。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hinaInternetNetworkInformationCenter,CNNIC)的有關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14年年末,中國網民數量超過了6.4億,網絡購物交易規模超過了1.8萬億元;到2016年年末,中國網民數量達到了7.1億,網絡購物交易規模超過了5.1萬億元。由此可見,網絡購物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得到廣泛關注。而購物網站作為網絡購物實踐的重要載體,由于電子商務模式不同其網站類型也不同,現階段主要的電子商務模型包括B2B(Business-to-Business),如淘寶購物網站、中國網庫等;B2C(Business-to-Customer),如京東、天貓購物網站、凡客等;C2C(Customer-to-Customer),如123購物網站、拍拍網購物網站等;B2G(Business-to-Government),如政府采購網站、易商旅“企業差旅館里”軟件等;G2C(Government-to-Customer),如微商運營平臺、電子郵件網絡平臺等[2]。電子商務應用下的購物網站框架構建,在一定程度上需遵循安全性(風險防范)、可靠性(交易誠信)、經濟性(網站運營與發展)、開發性(資源貢獻與技術兼容)以及實用性(經濟與服務)原則,以保證購物網站作用與價值的有效發揮。

3基于用戶體驗的購物網站視覺傳達設計原則

在購物網站視覺傳達設計中,基于網站組成結構與用戶體驗基本要素,在進行設計組編時,需從用戶主觀感受出發,滿足用戶各項體驗要求。因此,在基于用戶體驗的購物網站視覺傳達設計中,遵循以下原則。

3.1人性化

在購物網站視覺傳達設計中,人性化原則是提升用戶體驗的關鍵設計原則,是在用戶使用環境下結合用戶感官意識與思維模型進行的人性化設計[3]。通常情況下用戶既是網站設計的主體,也是網站的受體,因此在進行設計時,基于用戶日常行為習慣,從“認知”“感知”“觸動”等角度出發,從購物網站的細節入手,進行具體化、全面化、清晰化的設計,在保證購物網站運行流暢性、穩定性、安全性、經濟性的同時,降低用戶使用不熟練而產生的排斥性、抵抗性,從容實現用戶消費行為的正確引導,把握穩定客戶的同時,將潛在客戶變為穩定客戶。例如,在亞馬遜購物網站()中,當用戶選擇意愿產品時,在產品介紹的欄目的下方會自動出現該商品在這一時期中不同網站的常規價碼。這種人性化的價格對比分析,為用戶商品選擇提供了參考依據,可有效提升網站品牌形象,贏得用戶的好感,從而將潛在客戶發展為穩定客戶。

3.2趣味性、簡約性

趣味性以及簡約性設計原則,是針對用戶需求提出的更具針對性與適用性的購物網站視覺傳達設計原則,其目的在于吸引并留住更多的客戶群體。在當今快節奏的生活氛圍下,網絡購物的高效性、多元化性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對購物的實際需求,成為人們業余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而當人們在購物網站瀏覽與選擇商品時,更傾向于頁面簡約、美觀且具有趣味性的電子商務購物平臺。當在購物網站的設計無法通過用戶感官認知滿足其期望與需求,用戶內心會在一定程度上出現焦躁情緒,從而放棄購買意愿[4]。簡約性的視覺傳達設計,使信息更為清晰地彰顯在用戶面前,且便于用戶掌握多界面整體功能。而趣味性的視覺傳達設計,為用戶營造了輕松愉悅的網站瀏覽環境,在極大程度上吸引用戶投入購物活動中,實現消費者購買率的提升。例如,日本“Basho”購物網站首頁設計(如圖1所示),則充分體現了購物網站趣味性、簡約性的設計原則。其Logo采用傳統日本動畫人物形象,水墨畫的風格搭配綠樹、祥云,使人通過感官感知,產生一種愉悅、靈動的感受,并在一定程度上樹立了企業品牌形象。與此同時,整體格局簡單明了,上下、左右結構的設計遵循了人閱讀過程中的基本規律。

3.3統一性、情感化

統一性與情感化是基于購物網站整體性與人性化設計形成的設計原則。它將各種用戶體驗要素,如色彩、文字、圖片等進行有機融合,并從用戶情感角度出發,實現網站設計吸引人、感染人與打動人。

4基于用戶體驗的購物網站視覺傳達設計實例分析

本文以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網站為例,對基于用戶體驗的購物網站視覺傳達設計實例進行分析。

4.1文字與圖片要素的設計

隨著近年來淘寶網的不斷發展,其產品種類大幅度增加,在電腦瀏覽器界面中,需通過下拉的形式瀏覽信息。由淘寶網站首頁界面的視覺傳達設計可知,網站整體共分為八屏視區,其中一屏(如圖1(a)所示)作為用戶第一視覺印象區,整屏以圖片為主體,居于視覺中心區,用以刺激用戶的視覺感知,提升視覺吸引力。與此同時,大圖片的左側通過文字以條例的形式顯示購物網站所涉及的主體商品類型,用以實現個性化界面引導功能。相對于一屏而言,二屏如圖1(b)所示)則是以“小圖片+文字”的形式構成,對購物網站功能進行了細化,并通過具有代表性的商品推薦,向用戶提供針對性、準確性信息。

4.2色彩要素的設計

淘寶網網站設計中所選用的顏色以暖色系中的橙紅色為主,這在一定程度上可帶給用戶一種輕松、積極的感覺。與此同時,紅色在一定程度上可調動用戶激動的情緒,加強用戶對意愿產品的購買欲。

4.3導航要素的設計

導航是發揮購物網站視覺傳達設計中引導作用的重要因素,旨在滿足用戶購物需求,使用戶通過簡單的操作能夠快速找到所要購買的產品。因此,淘寶網在進行首頁設計時,遵循簡約性原則,以橫向主題欄的形式展示網站主要功能,便于用戶有目的性地進行操作。與此同時,右側以下列列表的形式展現主要商品,用以進一步規劃商品屬性,提升用戶信息搜索效率。

4.4版面布局要素的設計

在版面布局設計中,遵循了人類一般性閱讀習慣,采用由上至下、從左到右的方式進行有目的性的布局。基于用戶情感需求以及網站主體客戶群體購物傾向安排版面內容。例如,網站主體功能、熱門商品在左上角,廣告則位于右下角。

5結語

總而言之,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環境下,基于互聯網開放性、高效性、信息共享性、創新性等優勢形成的電子商務影響模式取得了巨大發展成效。加之信息與經濟的全球化發展,網上消費者呈現出國際化、數量化、多元化發展趨勢,基于購物網站的網絡購物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以人性化、交互性、娛樂性、審美性為基礎的用戶需求,成為購物網站視覺傳達設計關注的重要內容。本文旨在通過對基于用戶體驗的購物網站視覺傳達設計的研究,為網站的優化設計以及消費者網站購買率的提升提供有益參考。

作者:王恰恰 單位:鄭州師范學院

視覺傳達畢業設計論文:新聞網站設計中的視覺傳達探討

摘要:在當前社會中,我國的新聞內容大多數屬于時政新聞,內容比較條例化,隨著視覺傳達技術的提高,我國的新聞網站頁面設計應該做出相應的改變,以豐富新聞內容,提高新聞信息的傳達效果。本文分析了當前社會中的新聞網站的特點以及新聞網站中的不足之處,并提出了一些優化視覺傳達技術的建議。

關鍵詞:新聞網站設計;視覺傳達;措施

我國的新聞網站所涵蓋的信息量是非常巨大的,但是新聞網站的設計格式非常的單一死板,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視覺傳達技術也得到了提高,大眾開始關注新聞網站中的視覺傳達效果。新聞信息可視化是保證做好新聞網站的重要前提,這樣就可以提供直接有效的數據以滿足用戶的需求,還可以模擬所需要提供的信息,讓用戶看到更加具體的數據信息,加強用戶對信息的理解能力。

一、新聞網站的特點

真實性、及時性、準確性是新聞的顯著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新聞網站的嚴肅風格。在報道信息的時候,新聞網站通常會選擇那些具有正面意義的信息去報道,也會嚴格審查評論和大眾的觀點,視覺展示方面也會采用和新聞網站相匹配的結構。信息結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已經被有些網站篩選出并且進行了改變。新聞網站由于自身的特點從而造成它的視覺傳達方式比較單一和死板,也是和其他網站進行區分的重要原因。

二、新聞網站設計中的不足

(一)新聞網站缺乏明確的信息歸類

世界如此之大,每天都會發生很多事情,所以新聞內容是非常充足的,也導致了網站新聞信息推送的頻率是非常快的,由于新聞信息具有時效性,所以對新聞網站的維護工作有比較嚴格的要求,需要將不同類型的信息進行歸類整合,但是當前依然沒有一套完整的信息歸類頁面,無法準確的整理信息,這樣用戶就不能及時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資料,信息的時效性就不能保證,所以要進一步明確信息的分類頁面設計,完善新聞網站的總體格局設計。

(二)新聞網站的互動性不強

當用戶登錄網站界面之后,用戶和網站信息兩者之間的聯系就已經發生了。但是目前的我國新聞網站功能不是非常的齊全,和用戶之間缺少互動,但是其他類型的網站通常會比較重視和用戶之間的交流互動。新聞網站通常會嚴格篩選評論信息,禁止隨意評論新聞類的信息,除此之外,正能量的正面信息是新聞報道的主要方向,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用戶和新聞信息之間的交流互動。所以要進一步加大新聞網站信息和用戶之間的交流互動,提高用戶獲取信息的速度和質量。

三、提高視覺傳達在新聞網站設計中的措施

(一)新聞網站文字信息視覺設計

文字、圖片等是傳播新聞信息的主要載體,由于文字信息在傳播的時候加載的速度非常快,因此在新聞網站頁面中占據核心地位,是編輯信息的主體。就新聞網站的版式格式而言,它的文字排版非常的緊湊,在如今這個快節奏時代,大眾通常沒有過多的時間去閱讀文字,因此網頁已經逐漸由圖片取代了文字,除此之外,密集的新聞文字也會給用戶帶來視覺疲勞,會降低用戶的閱讀興趣,一般只是粗略的查看,不能深入的去了解和思考。對于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的用戶,他們一般不會去看整篇的純文字頁面,通常會直接離開閱讀頁面,所以要加強新聞網站的文字設計,加強視覺傳達的效果。

(二)新聞網站圖像信息視覺設計

在當今社會中,我國的信息技術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圖片閱讀逐漸取代了純文字的閱讀,是一種新型的閱讀方式,圖片可以將信息內容更加直觀的展示給用戶,圖片的說服力也很強;除此之外,當代人尤其是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的用戶,比起閱讀文字更加喜歡看圖像,因為文字非常的單調乏味,而圖片更加生動。因此要加強新聞網站的圖像信息設計工作,盡可能的將文字信息用圖像表現出來。

(三)新聞網站色彩信息視覺設計

就新聞網站的色彩方面來說,CMYK模式屬于傳統紙質的印刷色彩,通俗說就是減色色彩模式,隨著網絡科技的發展,RGB模式是目前網絡媒體顯示屏幕色彩的主要模式,通俗來說就是三原色模式,我們視覺上所能感受到的所有色彩幾乎都可以使用這種模式,如果在新聞網站中使用這種色彩模式,那么就可以盡可能的吸引用戶的注意力,就會讓用戶停留然后閱讀網頁內容,所以要加強新聞網站的色彩信息視覺設計工作,以提高用戶的閱讀量以及網站的信息傳播效果。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當今社會中,真實性、及時性、準確性是新聞的顯著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新聞網站的嚴肅風格。我國的新聞網站設計工作仍需進一步提高和完善,我國的新聞網站所涵蓋的信息量是非常巨大的,但是新聞網站的設計格式非常的單一死板,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視覺傳達技術也得到了提高,大眾開始關注新聞網站中的視覺傳達效果。新聞信息可視化是保證做好新聞網站的重要前提,這樣就可以提供直接有效的數據以滿足用戶的需求,還可以模擬所需要提供的信息,讓用戶看到更加具體的數據信息,加強用戶對信息的理解能力。

作者:賈靖揚 單位:長治廣播電視臺

視覺傳達畢業設計論文:視覺傳達設計在空間中的應用發展

摘要:城市化的快速發展,把人類帶到了信息技術時代,城市建筑的視覺設計在社會的地位十分突出,有規律的傳播到城市每個角落,影響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對外開放引進了西方的先進文化,城市的西方化日益明顯,為了激活的本民族的建筑特色,通過視覺傳達設計一個城市的文化,是當前研究的重點,也是發揚民族視覺文化的核心要領。

關鍵詞:城市建筑;視覺設計;視覺文化

在全球化和信息技術化的時代條件下,文化交融與碰撞對我國人民的思想領域產生了很大的沖擊,人們住房追求歐美風格,傳統的建筑文化與設計逐漸喪失,引起了社會知名人士的思考與焦慮,試圖通過視覺傳達設計的技術把本民族文化融入建筑,成為我國目前在視覺傳達設計在空間發展研究的重點。

1建筑空間與視覺傳達的關系

城市建筑的設計是城市在視覺方面給人傳達的視覺欣賞,是地域文化、民族特色、人文情懷的表達,它體現在建筑空間的內部、外形、色彩、質材、裝潢等幾個地方。現如今發達的信息化社會對視覺傳達設計的要求更加高,體現建筑空間的本質必須有先進的設想,完善的設計配套服務,否則措施的缺失必定會影響人們對城市建筑空間的視覺傳達效果。互聯網時代,我們城市的視覺設計必須體現出視覺文化的創新,同時達到建筑空間與視覺設計的互動式溝通,增強影響成為當前城市的主流,再加上大數據時代的人工智能設計,城市建筑空間月視覺傳達設計的關系越來越體現出新時代的要求,成為傳播視覺民族文化的一種有效手段,增強視覺傳達設計與城市建筑的重要基礎,從而造就城市建筑設計與視覺傳達設計的相互促進角色,而非隸屬關系,達到城市經濟與文化的高度統一。

2視覺傳達設計的質量有待于提高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由于的沖擊和世界交融的時間短暫,大部分視覺傳達設計都是從西方引進過來的,在發展過程中出現過大量的模仿,失去了文化基礎,喪失了民族文化特色,混亂的局面彌漫在當時的設計局面。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數據時代的到來,視覺傳達設計正在經歷一場新的科技革命的洗禮,同時社會環境和民主制度的完善等因素增強人們對視覺設計的依賴,要求視覺傳達設計與人類建筑的空間高度融合,彌補人們在視覺文化上的缺陷,豐富設計文化的內涵,創造出核心的設計理念,觸動人們的心,靈和視覺感官,突出人文效益,挖掘人們的豐富的思維和想象空間,因此,視覺傳達設計的專業人員必須要從文化和時代要求出發,全面提高設計作品。

3城市建筑空間的視覺傳達設計與發展方向

現代社會日新月異,技術更新換代頻繁,視覺設計針對時代要求必須創新發展,探索現代人想要表達思想情感。高度繁榮的現代,人們的共性依然是衣、食、住、行,快節奏的社會使人們缺乏溝通與交流的機會,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備受冷漠,個人狹隘主義思想盛行,因此,當前情況下,城市建筑空間中視覺傳達設計扮演著與人、環境、城市對話的角色。它正在以自己的格調表現出人們期望顯露出來的個性世界。人們在欣賞城市建筑空間的瞬間,捕捉的是圖形、影像與文字營造出來的瞬間立體感,感受科技高速發達的印象,所以,設計優秀的建筑空間有利于城市建筑空間的規劃者將其作為一種承載體進行商品經營,因此,它不可忽視的占據人們心中的重要地位。21世紀的中國,研究社會心理、商業競爭因素,探索城市建筑空間與視覺傳達設計的融合是時展的要求,核心是兩者充分表達了社會當前的問題,但是邊實踐邊總結的道路需要繼續深入,做好總部設計與不斷探索的結合。我國建國以來,歷史發展情況可以看出,城市建筑空間從本民族的視覺設計到紛繁復雜的多樣化設計,樣式呈現出螺旋式前進,由復雜到簡單,由簡單到繁,由繁到精,經歷了現實主義到現代主義的洗禮,人們開始追求高層次需要的精神滿足、非功力化的視覺享受。視覺傳達設計在現代城市建筑空間發展的研究當中實踐,必須探索視覺設計中便有的思想意識滿足現代人們需要的可持續發展觀念,這時滿足當今社會大眾的要求,也是傳播大眾需要的文化。

4結論

視覺傳達設計在城市建筑空間的發展中關系十分緊密,在設計實踐的環節,專業設計人員必須緊緊抓住這兩個至尊武器,為當代社會所運用。探索視覺傳達設計與城市建筑空間發展的應用關系,并不是滿足人們表面的追求,瘋狂的奢侈程度,而要讓它們的結合契合人們的精神需求,反映本質特色,不是造成如今“垃圾橫流”,“城市空間污染”等充滿自責的病態社會。這些精確的定位就需要視覺傳達設計師擁有豐富的藝術涵養與專業技術,在技術強盾的狀態下,拓展專業領域視覺,樹立創新能力,在國家戰略發展大環境的眼球下滿足市場配置對社會領域的調節作用,達到各城市建筑空間體現出地域文化特色,展示地域文化色彩,突出城市空間視覺設計的需要。

作者:陳文靜 夏莉 單位:江西制造職業技術學院

視覺傳達畢業設計論文:視覺傳達專業標志設計課程創新與發展

摘要: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互聯網科技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先進的數字多媒體技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多方面的影響,同時也給視覺傳達專業標志設計課程的創新與發展帶來了機遇。鑒于此,本文從實際出發,從加強市場調研以及強化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兩個方面闡述了如何促進視覺傳達專業標志設計課程的創新與發展,并提出了一些針對性建議。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視覺傳達;標志設計課程;創新;發展

0引言

新媒體時代下,視覺傳達專業標志設計課程的教學目的在于幫助學生了解和學習標志的制作過程。與此同時,在培養學生標志設計的創新能力以及思維能力等方面,也應當起到一定的啟示與輔助作用。從傳統標志設計課程的教學模式來看,枯燥無味的“板書式”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新時代下標志課程設計的教學實際,主要原因在于其難以從本質上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然而,隨著多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先進的多媒體技術與傳統標志設計課程教學逐漸融合,沖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促進了視覺傳達專業標志設計課程的創新與發展。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兩種教學改革方法,以供參考。

1加強市場調研

當前,隨著互聯網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先進的數字多媒體技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方面面的影響。不僅如此,在現代標志藝術設計領域,標志設計師在創作過程中,其創作思維、創作技巧以及表現手法等方面相較于傳統設計手段也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一方面,在視覺傳達專業標志設計課程的教學初期,當授課教師完成對相應專業基礎課程的理論知識考核后,應當鼓勵學生進行市場調研。首先,加強市場調研能夠夯實相應的基礎專業課程的理論知識,增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力;其次,學生在進行市場調研的過程中,能夠有效避免標志設計的“同化”現象,充分體現學生在創作過程中的“個性化”。另一方面,鼓勵學生進行市場調研,可以通過調查研究各個社會企業、社會產品、社會活動中的標志外觀特征,理性分析相關企業、產品標志的創作思維、創作技巧以及表現手法的具體應用環境和應用效果,以此提高學生對相關標志設計專業知識的感性認識。與此同時,隨著互聯網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傳統標志設計的教學理念存在一定的滯后性,而加強市場調研是當前獲取標志設計前沿資料最科學有效的途徑。因此,新媒體時代下,在對現代視覺傳達專業標志設計課程內容進行重新編排和革新的過程中,加強市場調研,緊隨時展將是實現視覺傳達專業標志設計課程創新與發展的前提與保證。

2強化多媒體技術的應用

首先,隨著多媒體技術在藝術設計領域應用范圍的不斷擴大,專業標志設計課程應當打破傳統單一化、扁平化教學模式的藩籬,加強對標志設計內部本質的感性認識。不僅如此,通過將現代視覺傳達專業標志設計課程與先進的多媒體技術緊密結合,能夠讓學生的標志設計作品更富有文化張力,更具現代藝術感。鑒于此,相關專業的各個高校在標志設計的日常課程教學中,應當利用數字媒體技術的時效性、動態性優勢,強化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以此體現新媒體時代下標志設計專業的立體化教學模式,這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以及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其次,現代多媒體技術應用式教學模式相較于傳統教學模式,具有多樣化、自主化的特點。一方面,授課講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通過多媒體教學等多樣化教學手段,將標志設計有關的教學內容以圖像、動畫、紀錄片等形式向學生展示,實現教學情景再現,有效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與效率。另一方面,多媒體教學的應用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同時,也能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最后,隨著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標志設計教學的手段會越來越豐富、越來越生動,教學的效果也會越來越好。在一些社會活動標志設計過程中,如產品包裝、企業形象設計、會展主題設計,都需要運用多媒體技術。并且相關多媒體技術涉及的內容也十分廣泛,如多媒體圖像學、多媒體動畫學、多媒體視覺學甚至設計心理學等方面的內容,這就對當前視覺傳達專業標志設計課程教學方案提出了新的教學要求。因此,授課講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不僅需要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以及敏銳、超前的時尚嗅覺,而且還應當熟練掌握AutoDesk…Animator…Pro、Ulead…Media…Studio、Ulead…Media…Studio等多媒體編輯制作軟件,這也是當代視覺傳達專業學生必須具備的專業素養。然而,從目前視覺傳達專業的學生就業情況來看,不少廣告公司反映當前應屆畢業生掌握的設計技能無法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其中的原因主要在于傳統教學模式要求學生掌握的多媒體編輯制作軟件較為單一,往往局限于一些平面標志設計,從而忽略了多媒體技術在三維立體化標志設計中的應用。由此看來,熟練掌握AutoDesk…Animator…Pro、Ulead…Media…Studio、Ulead…Media…Studio等多媒體編輯制作軟件能夠為標志的動態化呈現提供技術支撐,而多媒體圖像學、多媒體動畫學則為標志動態化提供展示的平臺。因此,強化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提高應屆畢業生的就業核心競爭力,拓寬標志設計人才上升通道,并且對于視覺傳達專業標志設計課程自身的創新與發展,以及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結語

現代標志設計教學模式應當結合現代標志設計的新方法、新思路、新內容,打破傳統單一化、扁平化教學模式的束縛,加強對標志設計本質的感性認識。通過對新媒體時代視覺傳達專業標志設計課程的創新與發展,科學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專業學習熱情,從而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的高素質、復合型視覺標志設計人才。

作者:孔翠 單位:長春科技學院

視覺傳達畢業設計論文:多媒體技術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運用

摘要:

借助多媒體技術的力量,優化視覺傳達設計教學實踐,是提高學生視覺傳達設計水平的必要舉措。本文圍繞“多媒體技術與視覺傳達設計教學的創新性發展”這一主題展開具體的分析研究。

關鍵詞:

多媒體技術;視覺傳達;創新性發展;教學策略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化時代來臨。視覺傳達設計是一門技術性與藝術性較強的課程。傳統的視覺傳達設計教學工作過于關注學生基礎藝術設計知識的掌握以及數字技術的簡單應用,忽視多媒體技術在視覺傳達設計教學中的應用。

一、多媒體技術在視覺傳達設計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1.應用多媒體技術,拓展視覺傳達設計教學內容

圖形設計是視覺傳達設計的重要載體,藝術性與傳播性是視覺傳達設計學科的特點。從本質在來看,視覺傳達設計就是一種傳遞信息的方式,信息傳遞主要以視覺媒介作為手段,以視覺符號作為載體。多媒體技術的推廣讓多媒體技術與視覺傳達設計教學的關系越發緊密。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提高社會文化的直觀化以及社會的視圖化,能夠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視覺傳達設計素材。在視覺傳達設計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跟隨這樣的趨勢,用多媒體解決視覺傳達設計的教材內容單一的問題。用多媒體技術將視覺傳達設計的內容更加形象與直觀地傳遞給學生,在多媒體的支持下將教材內容轉變成為形象的圖片與動畫,讓枯燥的學習理論變得生動起來。

2.應用多媒體技術,優化視覺傳達設計教學模式

在傳統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我國很多學校成為規范人才的生產線,不同的學校應用同樣的教學模式實施教學,培養出的學生都是一個樣子。這是我國大力推進教學改革的原因。轉變教學模式,明確素質教育目標,以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教育改革的動力,才能讓教育工作走出怪圈。在視覺傳達設計教學中,教師應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創造能力與發散性思維最重要。課堂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展示不同的視覺傳達設計作品,讓學生在欣賞作品的同時找到設計與創造的靈活性,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發展能力,提高學生的動手與創新能力。

3.應用多媒體技術,滿足學生視覺傳達設計學習需求

與傳統教學工具相比,多媒體技術具有效率高、容量大、視聽效果優良的特點,更具開放性與交互性。在視覺傳達設計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借助多媒體技術的形象性與生動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夠活躍課堂氛圍。當代視覺傳達設計學習者希望通過課堂學習拓展個人知識面,走出教室了解更多視覺傳達設計相關知識與技能。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讓視覺傳達設計教學打破時間與空間限制,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開展教學,給學生提供課下學習的機會與平臺,讓學生快速彌補不足。

二、多媒體技術在視覺傳達設計教學中的應用關鍵

1.尊重視覺傳達設計教育理論

在教育工作信息化水平快速提高的今天,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視覺傳達設計課堂中已經成為不二選擇。教學時,教師要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與專業修養水平的提升,利用先進的教學設備更新個人教學理念。以尊重視覺傳達設計教育理論為前提應用多媒體技術,跟上時代步伐,才能讓視覺傳達設計課堂活動為更多學生接受。視覺傳達設計教學的目標是培養應用型人才,在傳授視覺傳達設計知識與技術后引導學生形成能力,鼓勵學生調動個人能力創新在視覺傳達設計。設計商場宣傳圖時,雖然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展示很多設計實例,但教師要本著培養學生設計能力與創新能力的目標,引導學生合理有度地借鑒,吸引精華,形成自己的設計想法。

2.關注多媒體技術與人文教育的結合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改變了師生的閱讀方式,在教學與學習方式改變的過程中,部分學生會對多媒體技術產生盲目崇拜心理。雖然多媒體技術的功能越來越全面,人們的生活與交流方式因其改變,但人際關系淡漠也與其發展有直接關系。在應用多媒體技術實施視覺傳達設計教學時,教師要重視學生道德觀念的培養,在重視視覺傳達設計技能培養的同時引起學生對于藝術道德的關注。應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傳播設計家的正確理念,做好人文教學,讓學生成為視覺傳達設計的人才,而不是視覺傳達設計的機器。

3.將多媒體技術與傳統教育精華結合在一起

利用多媒體技術改革視覺傳達設計教學,并不意味著用多媒體代替傳統的課堂教學。多媒體技術不是萬能的,更不能代替教師傳道授業解惑。教師應將傳統的教學方式與先進的教學技術進行有機結合,取長補短,發揮傳統教學方式與多媒體技術的優勢。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錄制視頻,將優秀的課堂過程錄制下來,建立名師課堂學習網站,讓學生接觸更豐富的教學資源,有利于視覺傳達設計教學效果的優化。開設遠程教學,學校之間加強合作,共享師資力量。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應從當前的視覺傳達設計教學需求出發,積極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視覺傳達設計教學的有效性,豐富視覺傳達設計教學資源,讓學生接觸更多的專業知識。視覺傳達設計教學與多媒體技術密切相關,只有創新視覺傳達設計課堂教學實效,才能推動教育進步。

作者:龔延恒 單位:蘭州工業學院

視覺傳達畢業設計論文:VR虛擬視覺傳達平面設計研究

摘要:

畢業設計和畢業設計展是檢驗視覺傳達專業學生在校期間學習成果的重要量化標準,但現在一些院校的畢業設計和畢業設計展呈程式化發展,缺少創新。如果畢業設計展能夠用VR的形式呈現出來,那么畢業設計形式也將發生改變,更加多元化和立體化。

關鍵詞:

視覺傳達;畢業設計;VR虛擬

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在畢業時,都要以畢業論文的形式遞交在校期間的學習成果,視覺傳達專業畢業生的成果展示是畢業設計和畢業設計展。畢業設計和畢業設計展都是檢驗視覺傳達專業學生在校就讀期間學習成果的量化標準,但現在一些院校的畢業設計和畢業設計展呈程式化發展,缺少創新。

一、視覺傳達專業(平面設計方向)畢業設計現狀

1.命題形式及其存在的問題

每年各高校在畢業設計命題上都絞盡腦汁,想方設法確定畢業設計的主題。命題主要有以下三種形式:第一,院校、導師自主命題;第二,學生根據自己實習期間接觸的項目完成設計;第三,校企合作,學生按照企業要求完成設計。這三種形式雖然看似符合學校與市場的需求,但往往存在實踐功能較弱的問題,平時課堂一般是虛擬項目或者比賽項目,實際的商業項目和課外實踐方面較為薄弱,結果存在實用性方面的欠缺。學生的設計作品從藝術的角度看很不錯,但從商業的實用價值和成本核算角度來看,并不符合企業和市場的要求。

2.完成形式傳統而缺乏創新

作為一門具有較強實用性的課程,視覺傳達設計對于平面設計有著較高的要求。視覺傳達設計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包括廣告設計、書籍裝幀、商業插畫和企業VI設計等課程,能夠為學生今后的就業和工作提供直接的技術支持,出版行業、商場、傳媒公司等都是視覺傳達專業學生畢業之后發揮自身聰明才智的舞臺。實用性在客觀上決定了畢業設計主要以具體的設計作品對學生學到的知識加以展示,而畢業設計成果的具體表現形式受到專業課程的直接影響。因此,在畢業設計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從上文提到的幾種課程中選擇一種或幾種進行作品創作,如,為企業設計一套具有較強針對性的VI,或者為商場設計整體的裝修風格,等等。上述方案基本上可以成為本專業畢業生畢業設計的首選,而對當前我國市場經濟環境下全國范圍內高校視覺傳達專業的畢業設計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基本也是這樣的趨勢。設計的本質在某種程度上說是創新,可是部分學生的畢業設計并沒有體現出真正意義上的創新,仍然延續以往的設計思想和方案。有人認為,視覺傳達專業的教學內容無非是包裝、VI、書籍或者廣告。在當下“互聯網+”時代信息的開放性、傳播的速度、對事件的影響范圍都遠遠超過以往的背景下,我們嘗試與其他專業跨界合作,如與手工藝產品專業合作,木雕、陶藝、玉飾、金屬工藝、園藝等都可以涉及,教學方式也從單一的課堂教學改為工作室教學。

3.畢業設計成果展形式單一

每一年各藝術類高校的畢業季,藝術類院校的展覽已經成為一種潮流,因為集中展現了大學生在四年學習過程中所積累的點點滴滴而廣受社會各界的關注。一般情況下,畢業展都在各院校內部舉辦或者在各種展覽館舉行。就視覺傳達專業的畢業設計展覽效果而言,從體量上看,視覺傳達專業學生的作品比不上一些公共藝術和環藝、景觀專業的作品。雖然視覺傳達專業學生的畢業設計作品在材質的價值、作品的精細度上優于一些手工藝作品,但那些手工藝作品很有體量感,創意思路有趣、寬泛,作品精彩,也用上了最新的3D打印技術。在材質上,視覺傳達專業學生仍然采用以紙質為媒介的設計,材料的使用遠沒有其他專業豐富和多樣,展覽形式也沒有突破傳統。

二、VR虛擬現實對畢業設計和畢業設計展的影響

虛擬現實是通過信息技術在電腦中模擬構成一個三維虛擬空間,并以此為基礎為欣賞者提供聽覺、視覺甚至觸覺上的體驗,人為營造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VR技術的出現和推廣,將和現在的移動智能終端一樣,在客觀上改變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隨著VR設備的不斷出現,尤其是VR眼鏡的興起,人們再次把焦點放在VR設計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上。大學的畢業設計展也可以借助VR虛擬現實做出數字化的畢業設計展形式,只要有網絡,用戶就可以在任意平臺上觀賞和瀏覽畢業設計成果,不受時間、空間、地域等方面的限制,并且更能充分展現專業的特性,視覺效果將更加突出。如果畢業設計展能夠用VR的形式呈現出來,那么畢業設計形式也將發生改變,更加多元化和立體化。

結語

VR設計快速發展,除了相關技術在將來會大規模盛行,其配套定制也同樣有著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和潛力。VR設計不僅能夠有效滿足不同行業對于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需求,對于新媒體設計的影響也是十分深遠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把握機遇,將VR體現在教育中,在強化專業教育的基礎上,做好迎接這一新的設計思潮的準備。

作者:黃繁 單位:昆明學院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

視覺傳達畢業設計論文:傳統美術平面設計視覺傳達效果

平面設計與中國傳統美術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作為高校設計專業的主要課程,平面設計主要涉及到色彩、文字和韻律。傳統美術色彩與平面設計相呼應,是平面設計取材的重要手段。隨著我國大學設計課程引入西方教學體系,傳統文化的強調減少。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作品的真實性,為了提高作品的藝術價值,也為了傳承我國的傳統美術,文章從平面設計與傳統美術之間的關系入手,分析了傳統美術對平面設計的影響。平面設計的視覺傳達效果取決于設計者對色彩等意向的運用。中國的傳統藝術對色彩的把握準確,并且是生活的真實體現,對現代藝術設計具有積極的影響。

一、平面設計視覺傳達效果與中國傳統美術色彩的關系

中國傳統美術多來自于民間藝人,是生活的結晶。在色彩運用上,或鮮明、或低調,與作者所處的時代和生活背景有關。傳統文化體現了中國的歷史文化。平面設計則是通過設計師的設計滿足客戶的需求,二者之間具有相通性,傳統美術色彩自由,平面設計色彩不拘一格。純色系經常成為民間設計的主色系,設計師認為,原色更容易吸引觀眾。藝術設計高于生活,他對色彩的運用則講求柔和與搭配。因此在設計過程中多運用幾種顏色的結合,打造出絢麗的色彩。同時,現代平面設計講究排列,講求色彩的層次性。設計的不同造成表現結果不同,傳統藝術作品的色彩運用使作品的在視覺上具有較大的沖擊力,這種色彩本身源之于對生活的熱愛,因此多數民間作品都體現了作者火熱的心情。與之不同,現代藝術設計則吸收了傳統色彩中的一部分方法。在現代藝術中,可以吸取傳統藝術設計中最簡潔的表達方式。體現作品的可視性與可讀性,而這恰恰可以傳統藝術設計中的色彩為載體。平面設計的優劣主要取決于設計師,設計師的理念、能力,尤其是對色彩的把握程度將決定其作品的吸引力。好的作品色彩在于突出,不能過于單調。我國平面設計專業的發展處于初級階段,在色彩運用上獨立性差,抄襲現象明顯。如何運用傳統美術,使作品的色彩更加鮮明,增加作品的可視性,才是設計師的主要任務。總之,傳統藝術設計與平面色彩在色彩上和在設計上有著相似之處,現代藝術設計的視覺效果傳達可以借鑒中國傳統美術色彩。

二、傳統美術元素的表達意向

平面設計受到傳統美術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文字、色彩和圖形幾個方面。由于我國平面設計的發展時間短,在設計過程中,傳統美術的應用較少,相反西方美術意向應用反而較多。但對于大部分作品而言,缺乏傳統的中國意向,不利于其在群眾中的傳播,使作品受歡迎程度降低。從技術角度分析,缺乏傳統美術元素的支撐,平面設計作品浮夸或者色彩應用不明顯。在裝飾設計上,傳統文化的結合是更多居住者的需求。需要對傳統色彩的意向更好的整合與應用。

1.色彩

色彩是傳統美術主要表達意向之一,也是平面設計最應借鑒的地方。傳統美術多是民眾在生活中的積累,能夠很好的反應人們的生活,對色彩的運用則講究鮮明。在中國傳統藝術剪紙中,色彩和形狀的運用都體現了中國特色文化。色彩選擇受到文學、政治、宗教的影響。對傳統美術的理解源于藝術設計師的生活,色彩應用準確則會使人心情愉快。對此,我們倡導設計師培養創新能力,真正意義的設計讓人身心舒適的產品。如在家居裝飾的設計上,色調的選擇要充分考慮客戶的需求,色彩的搭配原理,還要力求不同,通過顏色的多變來滿足年輕的人群。在美術學中,色彩搭配要遵循一定的規律。對作品進行補色和色相對比可以使效果更加良好。現代設計師主張在色彩上使用此退暈和對暈兩種方法,事實上,該方法就源自于傳統的中國要素,是歷史文化的沉淀。

2.圖形

色彩與圖形的結合能夠給人以直觀的視覺享受。在不同的圖形設計中,設計師主張采用融合性強的線條,這與傳統藝術設計有所不同。在傳統藝術設計中,圖形多講究跳脫性,線與線之間看似毫無聯系,但卻能形成有機的整體,這就是藝術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表現。線條的粗細、輕重都將決定作品給人帶來的感受,柔和則溫暖、舒適。凌厲則厚重、動感。要求設計師根據客戶需求,結合作品要表達的思想正確使用線條,優秀的作品通常由不同種類的線條組成,給人與視覺享受。

3.文字

有的設計師認為文字可有可無,但實際上,文字是藝術作品的外延。在很多景點的亭臺設計中,都有文字作為依托,依靠簡單的文字來表達傳統文化,突出歷史都能夠取得不錯的效果。漢字本身能夠留給人們一定的感官享受,在平面設計中,通常不能丟失文字這一意向。尤其是在一些具有歷史年代感的作品設計中,圖形和顏色均無法表達其內涵,只有通過文字的使用才能體現其立體感,增強作品效率。總之,我們要明確平面設計的意向,并注重于從傳統的中國美術作品中截取相關意向,將其巧妙的應用于設計作品中。

三、傳統美術色彩應用于現代平面設計

將傳統美術色彩應用于現代平面設計對其設計效果具有積極的影響。我國傳統美術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是不可取代的藝術設計素材。平面設計無時無刻體現著中國的傳統藝術。將色彩、圖形和文字上都有所體現。藝術美不僅是中國的,而且是世界的。為了更好的藝術作品中體現出中國傳統美術的視覺效果,我們將其運用過程分析如下。

1.圖像信息色彩分析

在藝術作品的設計過程中,信息的傳遞是作者的只要目的。而信息色彩則是主要傳遞意向。正確運用圖像、文字色彩才能體現出藝術作品的設計效果。我們以圖像信息色彩為目的,在藝術作品設計過程中,可以將規則的與不規則的線條結合在一起,在顏色的選擇上,可以將明色系和暗色系連在一起。在一定的語境下,才能體現作品的特殊含義,傳達出一種視覺的語言。對于設計師觀念上,要注重現代化思想的傳播和傳統思想的結合。再比如,在裝飾設計過程中,設計師可以選擇溫暖色彩,給人以好的感覺。此外,對于我國現代藝術設計而言,還受到傳統古典藝術設計的影響。對于美術設計過程中,可以將多種元素結合,設計師要具有創新能力,注重藝術作品的創造力和影響力。在某一體育運動鞋品牌海報設計過程中,作者使用了圖形、意向和文字的結合。在文字的選擇上,作者選擇了紅色作為朱色系,而在海報的選上,選擇了灰色作為其主色系,這樣主體與個體之間相互呼應。另外,作者在這一環節上還使用了攝影技術,在視覺上給人更多的享受。此作品在色彩運用上更勝一籌。

2.文字意象的具體應用

文字作為現代藝術設計中的主要意向,在多個設計作品中有廣泛的應用。文字是藝術作品設計中的另外一個構成要素,并且是常用的視覺符號。文字中與蘊含了傳統文化的審美觀念,是對其其它意向的補充。這樣結合了文字圖形化特征的如在中國藝術對聯的設計過程中,文字是主要的表達對象。在中國傳統藝術設計中,應用更是廣泛。總之,漢字在節日慶典中、在多種場合中都具有廣泛的應用,在現代藝術作品設計中,不應忽視漢字的作用,而是應將其巧妙的應用于作品設計中。

總結

中國傳統藝術具有多年歷史,是人們在生活中對美的追求。傳統的美術設計中多以文字、圖片和色彩的運用為主要意向。在作品的設計上,蘊含了中國的文化。傳統文化對于現代藝術設計具有積極的作用。但隨著我國高校美術教學體系引入西方的體系,中國大部分的傳統文化被遺忘甚至被拋棄,這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作品的生動性,同時不利于中國民族文化的傳播。基于傳統中國美術色彩對平面設計的重要作用,我們應對高校教學進行改革,積極挖掘平面設計中的傳統文化,并注重色彩搭配。現代藝術設計師的理念也是教學中主要解決的問題,對于藝術學習而言,視覺傳達效果主要取決于設計師的經驗和理念,因此要合理的應用傳統的美術色彩藝術,培養專業的人才,提高藝術作品的傳達效果。

作者:袁敏 單位:九江職業大學

視覺傳達畢業設計論文:視覺傳達設計傳統文化探討

【摘要】

近幾年,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突飛猛進,改變了人們的工作形式和生活習慣。同時信息技術也帶動了世界民族文化復興,在高科技應用的形式下人們越來越重視民族文化的發掘和應用,將傳統文化滲入到各行各業的發展中。而視覺傳達設計教育方面對傳統文化的應用主要表現在現代技術和傳統文化內涵的融合發展。本文主要分析視覺傳達設計教育回歸傳統文化的發展。

【關鍵詞】

視覺傳達;設計教育;傳統文化

視覺傳達設計是一種以“圖”作為載體的一種信息傳遞藝術,屬于藝術設計范疇,視覺傳達設計已經滲入到我們生活的各行各業中。過去對視覺傳達設計的過程中一般多考慮西方時尚元素,而中國傳統文化很少應用在這個領域[1]。而近幾年,隨著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人們逐漸意識到傳統文化元素應用到視覺傳達設計中具有很好的效果,能夠大大提高視覺傳達設計創新意發展,提高視覺傳達設計美感。

一、視覺傳達設計教育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視覺傳達設計教育創造力不足。

在科學技術的推動下,設計數字化已經成為一種發展趨勢,數字化科技的額迅速發展推動了視覺傳達設計課程的進一步完善和發展[2]。特別是計算機技術的普及改變了設計的面貌,計算機輔助設計逐漸進入到設計課程中。目前,我國現階段的設計教育在課程安排過程中對計算機設計的依賴性比較大,相應的學生計算機水平和技能也得到較大水平的提高,但是學生手繪能力比較低。這種現象說明學生偏好計算機設計,另一方面也表現出了學校教學對傳統課程不是很重視。所以,在數字化科技指導到設計教育雖然培養出了一些硬件和軟件技術較高的學生,但是這些人才缺乏獨立思考和創造力能力,導致這些人才僅僅算是“執行機器”。

(二)視覺傳達設計教育缺乏文化素養。

視覺傳達設計過程中需要借助圖案、信息和色彩等元素傳達創作者所要表達的設計意圖,通過設計給人一種知覺感受,讓人能夠領會到設計的成果。視覺設計要從追求以“文化”為基礎的設計理念實施設計,使視覺設計不僅從視覺上給人們以享受,而且將設計層次提升到以語意理念為基礎的設計,注意引導人們對于感知和心靈的體會。但是,目前的視覺傳達設計教育缺少人文關懷設計教育,也就是說現代設計教育培養出的人才缺乏人文素養。

(三)視覺傳達設計教育缺乏視覺素養。

視覺素養是一種以視覺實施溝通的能力,也可以說是一種視覺傳達,它使用視覺對象對人們實施溝通和交流,做好視覺傳達設計教育工作的前提就是教育和被教育者都具有一定的視覺素養。一個人設計者如果具有較高的視覺素養,就能夠從理論作品中蘊含的深層文化含義感知文化元素,從而分析出作品中的文化內涵,并形成自己的設計風格,提高設計藝術價值。

二、視覺傳達設計教育回歸傳統文化的措施

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是我國文化傳承和文化藝術的母體,當今國際視覺、藝術發展的過程中傳統文化的應用能夠帶我們回歸民族文化,重新整合文化元素和精神元素,促進多元化民族文化藝術的發展。視覺創達設計過程中創意比較受重視,而回歸中國傳統文化視覺創達設計教育的核心就是培養學生具有創意的設計思維,在視覺創達設計中融入傳統文化,激發學生創造力,創作出較高價值的核心創意思想作品。

(一)在設計過程中把握議題核心素養的應用。

議題在視覺創達設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實施設計定位思考,設計定位的目的是尋找一個具有創意的表達觀點。一般情況下,一個設計訴求就是一段敘述語句,將這個語句轉化成創意的理念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同樣設計表達也需要從多角度進行選擇,在目前的設計定位中,創意感的強弱決定了設計作品的好壞。所以設計定位是創意設計的開始,而做好設計定位首先必須掌握議題核心。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營銷學中的SWOT分析法以信息傳達為主,確保信息完整的傳達,并且保證信息的傳達的過程中不會出現“歧義”。視覺傳達設計目的是通過視覺媒介傳達意念設計,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從策略方面入手,提出傳達的主體,然后研究溝通動機,“為什么要傳達”沒然后掌握文化的機會,并指導傳達的是什么,最后找出傳達的目的和對象,在此基礎上采取行動策略,確定傳達的方式。這個設計過程中要考慮傳承問阿虎中美學素養和視覺因素的融合,將設計的議題核心反映到設計案例中,同時要注意設計過程必須建立在傳統文化上,切記憑空捏造,賦予視覺傳達設計傳統文化素養。

(二)注重創意切入點的尋找。

視覺傳達設計過程中必須要注重創意切入點的尋找,從文化和社會雙層層面找到影響個人設計的因素。在設計教育過程中糾正學生習慣用主管態度看事情的方式,特別是對于傳統文化的應用,必須開發自我,接受過去、積極創新,重新認識生活中的事物,建立自我知覺的敏感度。從傳統文化方面尋找創意切入點,將設計中的各種事物自由的連接和轉化,連接個人和社會、目的和方法、視覺和心靈等等,從連接的事物中尋找事物發展的新意涵。

(三)傳統文化融入到視覺設計中的設計策略。

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在進行視覺傳達設計之前,必須要教育學生選擇于設計議題相關的內容,對設計方案的構思、背景、場地、預算等進行整理和分析,并掌握這些信息從而有效的引導設計。從傳統文化方面構思發展設計的概念,考慮設計的限制因素,形成落實的設計策略,視覺傳達設計必須要從傳統文化方面經過研究、構思和發展形成一個具有創意的設計,從而促進視覺傳達設計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結語

目前,視覺傳達設計教育工作中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確實傳統文化素養的培養,僅僅重視學生技術的培養,只能讓學生成為制圖的機器。所以在平時的教育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培養學生具有文化素養,將傳統文化融入到視覺傳達設計教育中,提高學生創新意識,促進視覺傳達設計教育創意事業的發展。

作者:孫薇卿 單位:無錫科技職業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 一本色道久久88加勒比—综合| 午夜无码伦费影视在线观看| 内射爽无广熟女亚洲| 日本强伦姧人妻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专区青青草原| 男女超爽视频免费播放| 中文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理论片| 欧美精品一产区二产区|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男女高潮又爽又黄又无遮挡| 中年熟妇的大黑p|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久国产精华液| 欧美日韩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潮喷大喷水系列无码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 久久久www成人免费毛片| 色五月激情五月| 日韩av中文无码影院|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 亚洲性无码av中文字幕| 香蕉午夜福利院| 久久久婷婷五月亚洲97号色| 成 人 免 费 黄 色 网 站 无 毒 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片果冻 | 午夜丰满少妇性开放视频 | 欧美xxxxx高潮喷水| 国产+成+人+亚洲欧洲自线| 久久人人玩人妻潮喷内射人人| 国产成人久久久精品二区三区| 成全高清视频免费观看动画| 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天堂在线最新版在线www| 国产在线亚州精品内射 | 女人扒开屁股让男人桶30分钟| 国产精品无码翘臀在线观看| 豆国产97在线 | 亚洲| 国产二级一片内射视频插放|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小视频| 人人妻人人藻人人爽欧美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