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15 19:14:2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創新管理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契機”創新。一個人物,一句話,一點回憶,一個場景等,都可以觸動同學們的思緒,成為作文的“契機”。有了這個契機,頭腦中雜亂無章的生活積累突然會變得有序,一個原本平凡的事件突然會閃耀著光彩,幾個本來毫不相干的人物、事情,突然會產生特殊的聯系。寫父親的文章可謂多矣,朱自清卻寫出了與眾不同的《背影》,這就是因為父親的一封信成了他寫作的契機。中學生作文也是如此。曾獲得“世界郵政日”征文一等獎的遼寧省學生曾暉在總結經驗時寫道:“苦思冥想幾天,也沒想出一個思路,收到朋友來信,我腦子里便來了靈感?!薄罢覝势鯔C就把握住了綱領,我寫得很輕松,很瀟灑,可以說是一氣呵成?!蔽覈敶骷液未罅卦蛄艘粋€比方:“好像有一堆柴在那里冒煙,就是燒不起來。”所以我們教師要善于“撥弄”、引導,為學生作文提供契機。
二、“逆轉”創新。俗話說:文似看山不喜平,曲徑才能通幽,曲折才能生姿。作文最忌的就是平鋪直敘,要在自然中求變化,流暢中求跌宕,才能做到引人入勝,扣人心弦。例如楊朔《的荔枝蜜》由“不大喜歡”蜜蜂起筆,接著是吃蜂蜜而“動情”,聽蜜蜂事跡而“心顫”,最后愿“自己也變成一只蜜蜂”,欲揚先抑,波瀾起伏。魯迅是逆轉達手法的高手,《藥》中老栓為兒子治病而買人血饅頭,結果小栓在一片“好藥”的議論之后死去;《一件小事》中,“我”一天比一天“看不起人”,后來在人力車夫的實際行動教育下,終于進行了深刻的自我解剖,起初覺得有些迂的車夫成了“我”須仰視才且“時時記起”的人物。因此,我們要引導學生巧設文章“轉折點”。
三、“求異”創新。“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蔽覀円龑W生多角度觀察、思考,在相同的表象中找出不同的因素來,擯棄陳規,發前人所未發,立意求異。文學史上有許多求異創新的成功范例。的《卜算子·詠梅》就是“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寫成的名篇。一樣的詠梅,兩者迥然不同。陸游筆下的梅花,處境偏僻,心情寂寞,飽受風吹雨打,極度消極孤苦,然而互相爭權奪利,勾心斗角,目空一切,孤芳自賞;而筆下的梅花,不怕狂風暴雨飛雪,敢于傲雪開放,并且昂然向上,向百花報春,充滿了樂觀主義精神。曾有一年高考作文題就是“近墨者黑”與“近墨者未必黑”,前者為“常規”,后者就是“求異”。平時可以從一些成語或俗語入手進行訓練。如“班門弄斧”與“弄斧到班門”(前者諷刺在行家面前賣弄,后者提倡能手競爭),“毛遂自薦”與“自遂自退”(前者指自告奮勇,自我推薦,后者提倡能上能下,反對終身制);再如“物極必反”與“物極未必反”,“欲速則不達”與“不速則不達”,“大器晚成”與“大器未必晚成”,“各人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與“各人自掃門前雪,也管他人瓦上霜”等。因此,我們要培養學生辯證求異正反說理的能力。
創新檔案管理工作的關鍵是管理人員的創新意識。提高工作的創新度要善于識別和起用專業人才。檔案管理工作是一項技術知識,這一項工作要靠人去掌握、去創新、去實踐,因此領導者要著力培養專業人才以及合理配置檔案管理的人才資源,使單位內部具備一支過硬的檔案專業人員隊伍,人才是第一生產力,專業人才是檔案事業發展的首要條件。主管部門領導要真正樹立重視人才、愛惜人才,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意識。選擇工作態度認真、熱愛檔案管理工作的人員充實到檔案管理的第一線,尤其要把握好“決策”與“用人”兩大方面的問題,管理者要識別人才任用人才,在管理工作中要客觀、全面、深入、歷史地看待每個人,知人善任、人盡其才,用人得當才能事半功倍。檔案管理工作是各不同領域的專業知識的整合,做好檔案管理工作,一定要了解和熟悉檔案管理工作。同時專業人員還要不斷地學習檔案管理知識,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保證高效完成檔案管理工作。
2創新檔案管理的思路
21世紀是一個創新的世紀。新時期具有許多新的變化,檔案管理工作也應該和其他工作一樣具有創新的意識和思維。具有創新的思維才可能有創新的實踐行動。在檔案管理工作中,要創新管理政策,用創新的思維方式去做好檔案工作。創新的思想支配創新的行動。因此創新檔案管理工作要摒棄傳統的工作思路,要充分利用現階段的信息技術手段,提高檔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在日常的檔案管理工作中,要克服沉悶枯燥工作帶來的壓力,將工作做得富有生機和情趣。這需要創新的思維指引,更新理念和意識。日常的檔案管理主要是立卷、歸檔、轉遞、借閱等內容,如何創新管理,確實需要結合信息時代的計算機技術,將檔案管理與時俱進地創新。
3創新服務理念及模式
現代管理中的管理理念極為重要,以往的傳統檔案管理服務理念是坐、等,缺乏主動意識,這種理念早已經不適應當今信息化高速度發展的新形勢,更加需要高質量的信息服務。所以創新服務觀念最重要,應該也必須把握以下三個方面:
3.1樹立檔案主動服務的思想觀念一個機關或者部門的檔案管理是其發展和運轉的基礎性工作,極其重要,工作中會有許多的知識和技術,是一項具有廣泛社會性的工作。工作人員應該通過各種途徑獲得檔案工作豐富的知識,要通過各種媒體獲得檔案管理的信息,提高檔案管理的法律意識,使大多數員工都能體會到和認識到檔案管理的重要性,并且配合檔案管理人員積極做好檔案管理的相關工作。擴大檔案工作的知名度和社會滲透力,使更多的人員重視檔案工作,并積極支持和參與。
3.2創新對利用者的研究檔案的整理工作不是僅僅為了保存,而是對其價值的利用。如何通過檔案的整理提高檔案的利用率,就應該研究利用者信息利用的預測能力和利用率。而且這種研究應該具有前瞻性,對未來檔案利用者利用率的前瞻性可以最大化提高檔案的利用率。掃清各種障礙,提高檔案的利用率和利用價值,更好地為使用者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3.3創新服務手段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等信息手段提高服務質量,給檔案使用者提供主動、多元化、開放型的服務,實行多形式、多渠道拓展服務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服務質量。建立信息資源數據庫,方便信息檢索。數據庫能有效實現眾多電子信息的儲存、分類、檢索和查詢。建立檔案信息數據庫,如果聯接上單位內部網絡,不僅僅可以實現電子檔案信息的有效和快速歸檔,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信息利用率。這種服務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檔案管理的質量和效率。
4總結
在知識經濟條件下,無形資本將取代有形資本成為企業發展的主導要素,這意味著企業要想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進行制度創新,為無形資本的發展壯大創造良好的制度條件。
一、傳統資本理論的新拓展
無形資本就其本質而言,是在資本的發展過程中,從有形資本中獨立出來的,不具有實物形態的資本。以技術、品牌、商譽為代表的企業無形資本具備了資本的一般屬性,而且具有遠比有形資本強大的價值增值能力。無形資本的特征和運動規律與有形資本有所不同,無形資本理論是對資本理論的新拓展。
1、無形資本的價值取決于個別勞動時間,一般具有較高的價值(或價格)。大多數無形資本是由勞動創造的,其中包含著大量的高風險、創造性的智力勞動,因而具有很高的價值。象特許經營權這樣的無形資本,是“權利資本化”的結果,沒有價值,但卻有價格。從均衡價格理論來看,由于無形資本對企業有很高的效用強度,使其成為市場中一種稀缺的商品,因而有較高的市場價格。無形資本的創建,具有個別性生產的特點,不象一般商品那樣可以成批重復生產,所以它的價值量應由個別生產者在個別生產中耗費的個別勞動來決定。實踐中,企業在創建無形資本中的各種耗費,很難完整準確的計量,現在通行的做法,是用無形資本可能帶來的收益,確定無形資本的價格。
2、無形資本使用的可重復性造成其產權容易被侵害。無形資本使用的可重復性表現為,它可以被一個主體反復使用和被多個主體同時使用,這使得無形資本被侵害的機會大大增加。加之無形資本存在方式的非實物性,造成產權主體對無形資本的獨占能力弱化,因而無形資本的安全對法律有絕對的依賴性。
3、無形資本具有強大的增值功能。無形資本的增值能力源于它的強大的競爭功能和壟斷能力。新技術可以數倍地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的技術附加值,給企業帶來超額利潤。品牌、商譽、特許經營權等經營用無形資本,可以使企業的產品占有更高的市場份額,使同樣質量的產品可以以更高的價格出售,使企業壟斷某種產品的某個細分市場,從而使企業獲得豐厚的利潤。無形資本自身的增值過程,是一種典型的質量型而非數量型的資本增值方式,其價值可以在數量不擴張的情況不斷地積累,這也是無形資本具有較高價值的一個重要原因。無形資本在使用過程中,本身并不發生有形磨損,有些無形資本反而可以自動增值。例如品牌資本,使用的次數越多,其知名度越大,價值越高。
4、無形資本與有形資本的良性互動,保證了企業的跳躍式發展。實現無形資本與有形資本的良性互動是無形資本經營的主要方式,即“有中生無,無中生有”。企業以有意識、有計劃的有形資本的投入,催生和擴張無形資本,即所謂的“有中生無”。同時,企業應發揮無形資本的強大的增值功能,以無形資本帶動有形資本增值,提高資本利潤率,迅速擴張企業規模,即所謂的“無中生有”。無形資本作為一種價值存在,多數具有相對獨立性,而且具有可重復使用的特點,企業可以通過資本市場用無形資本進行投資、出售、出租、特許經營,以實現其的價值或取得某種收益權。
二、無形資本理論呼喚企業制度的創新
1、無形資本是推動企業發展的核心要素。在工業化初期,以機器、設備、廠房為代表的有形資本是推動企業發展的核心要素,在企業生產經營中處于支配地位。此時,企業生產的技術含量較低,市場競爭的廣度、深度和激烈程度有限,技術、品牌等無形資本在生產經營中處于輔助地位。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經濟的市場化、全球化程度的提高,市場競爭變得激烈而殘酷,企業之間的競爭重心開始由生產環節轉向產品開發環節和銷售環節,技術、品牌等決定企業產品開發能力和銷售能力的無形資本,逐漸從有形資本中獨立出來,進而取代有形資本成為推動企業發展的核心要素。在知識經濟時代,一個企業的競爭實力和發展潛力,將取決于企業擁有無形資本的質和量,以及管理和經營無形資本的能力和水平。新經濟增長理論認為,好的想法和技術發明是經濟發展的推動力,它是生產函數的內生變量,而且它不存在物質資源面臨的有限性的約束,本身又能以低成本復制,因而資本收益遞減的法則不再成立。對無形資本的開發和使用,大大緩解了企業發展對資源和環境的壓力,空前地拓展了企業發展的空間。
2、無形資本的形成和發展,必然要求企業進行制度創新。當企業的發展主要靠有形資本的投入來實現時,企業的制度安排是以生產環節為重心的,企業的資本結構以有形資本為主體,企業的組織結構以生產組織為主體,企業的產權制度以無形資本產權制度為主要內容,企業的勞動力構成以工人為主體,企業的管理制度以對有形資本的管理為核心。當無形資本超越有形資本成為企業發展的主導要素之后,企業的制度安排則要圍繞無形資本的開發和經營這兩個重心來進行,這給企業制度帶來的變化是全方位的,涉及上面提及的所有方面,這種變化過程就是企業制度創新的過程。
3、企業的制度創新,同時又促進了無形資本的形成和發展,大大地提高了企業的競爭力。所謂制度創新,就是指能夠使創新者獲得追加利益的現存制度的變革。按照熊彼特的觀點,創新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根本原因,是企業家的基本職能,制度創新是企業創新的重要內容。創新活動使技術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市場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從而使無形資本從幕后走到了臺前。那些始終保持著旺盛生命力的企業,正是那些無形資本的富有者和高水平的經營者,也毫無例外的是始終進行制度創新的企業。在過去的十幾年里,這些企業都經歷了大幅度的改組,特別是近年來,大公司之間的兼并聯合令人矚目,企業無形資本的規模越來越大,作用越來越突出。
4、無形資本理論對企業制度創新的導向作用。創新是一個破舊立新的過程,無形資本的發展為這種創新提供了強大的動力,無形資本理論為這種創新指明了方向。從前面的分析中,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提高企業開發和運用無形資本的能力,應該成為企業制度創新的一個基本目標。擁有世界第一品牌的可口可樂公司,其可口可樂品牌和配方是企業最有價值的資本,而且還在繼續為可口可樂公司創造著豐厚的利潤。比爾·蓋茨創造的微軟神話更為我們昭示了這樣一條真理,無形資本創造價值的能力是有形資本無法比擬的,知識經濟時代將是無形資本的時代,無形資本將把企業帶進一個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三、國有企業的制度創新為國有無形資本的有效開發和經營提供了操作平臺
1、制約國有企業無形資本形成和發展的主要因素。無形資本意識淡漠、認識落后,是導致無形資本理論和實踐低水平的主觀原因。認識上的差距主要表現在:第一,無形資本存在意識淡漠。由于無形資本沒有具體的實物形態,不易被人的感官感覺和把握,而且企業對無形資本的管理和運營也不太熟悉,這些往往使企業
忽視無形資本的存在,甚至對其流失也視而不見。第二,無形資本的生產要素意識淡漠。在傳統的觀念里,企業的生產要素僅包括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如土地和有形資本,而忽視了無形資本,更不能認識到無形資本是生產函數的內生變量,在企業發展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第三,對無形資本的功能認識還不到位。雖然企業對技術開發、品牌培育等的重要性的認識已有明顯的提高,但是大多數企業還認為,技術開發和廣告等的投入是企業的費用而不是投資,說明企業對無形資本的認識還有差距。
國有企業的資本結構、組織結構、人才結構的不合理以及企業所處的市場環境、政策環境和法律環境中的不合理因素的存在,都在影響著無形資本的形成和發展。這些因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又強化了這種不利影響,使無形資本的形成和發展面臨重重障礙。第一,國有企業現有的組織結構,普遍仍帶有明顯的“生產型”特征,還沒有質的改變,勢必會限制企業無形資本的形成和發展。第二,收入分配中的平均化傾向,使從事無形資本開發和經營的企業人力資本,得不到應有的回報,結果導致人力資本供給的嚴重短缺。第三,國有企業人才的流動和使用,仍帶有明顯的行政化色彩,離“市場化”的距離還很遠。在人力資本的選用和開發上,用行政手段是代替市場選擇的做法是低效率的。第四,我國《公司法》中規定,股份公司以無形資本方式的出資,不得超過公司注冊資本的20%,否則工商部門將不予注冊。我國《企業會計準則》中規定的無形資本的核算范圍、入帳價值的確認方法以及費用攤銷方法等,導致無形資本帳內無價或帳面價值與實際價值嚴重背離。類似這樣的制度安排,無疑是企業無形資本形成和發展的障礙。第五,對國有無形資本監管不力。國有企業在與外商合資過程中,以及在兼并等資產重組過程中,存在不計算或低估國有無形資本價值的情況;國有企業的技術訣竅流失、專利技術被侵權、商業秘密泄露、名牌商標被假冒等現象的大量存在,造成國有無形資本大量流失。第六,國有企業無形資本的投資水平不高。一方面是不舍得投資,不敢冒風險。一方面是投資效率不高。比如,前幾年中央電視臺的廣告標王之爭,中標企業花費的巨額廣告費用并沒有給企業帶來預期的收益,投資行為帶有明顯的盲目性和投機性,沒有和企業有形資本的生產經營很好地結合,巨額投資開發出的是“泡沫”無形資本。
2、通過企業制度創新為國有無形資本的有效開發和經營提供操作平臺。首先,要改革無形資本產權制度。明確產權主體、明晰權責邊界,保證產權的可交易性是實現無形資本優化配置和使用的一般條件;反映無形資本特點,保證無形資本的安全,是實現上述目標的特殊條件。國有企業中建立的“法人財產制度”,為明晰國有資本的產權找到了有效的辦法?,F在的主要任務是,要逐步取消對包括無形資本在內的國有資本進入資本市場的限制,改善國有企業的資本結構。具體來說:一,除了與企業無法分離的無形資本(如商譽)和企業無法完全控制的無形資本(如供銷網絡),應允許可交易的無形資本進入資本市場;二,對于產權可以自然人化的無形資本(如專利技術、專有技術),不應片面強調其國有化或法人化,應鼓勵國有企業的無形資本的結構中存在自然人產權,并賦予其與國有產權和法人產權平等的權利,這樣可以鼓勵技術創新,同時可以避免非自然人產權帶來的交易費用,有利于企業的發展;三,應在法律的層次上明確國有企業在國有無形資本的安全和保值增值上的責任。通過產權制度的改革,解決國有企業中存在的無形資本產權模糊、產權主體錯位和產權結構單一化的問題,將會改變國有企業中無形資本開發無動力、經營無活力、負責無能力的狀況。
其次,要建立企業人力資本制度。如果說有形資本的積累主要依賴于大自然的恩賜的話,那么無形資本的發展壯大則主要依賴于人力資本。人力資本就是企業中進行創新活動的企業家和技術人員,他們雖然是人,但是他們所具有的創新能力卻具有資本的功能。建立人力資本制度就是要承認他們的資本所有者地位,他們進入企業就是以人力資本對企業投資,雖然他們沒有投入貨幣資本,但是應該擁有產權。相應的,他們的收益應該是投資收益,而不是工資。具體來說,就是要在企業的股份構成中設立人力資本股,其產權屬于企業中的人力資本,并適當限制其轉讓或上市交易,以此作為企業人才激勵制度和約束制度的基礎。湖南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在企業中建立人力資本股制度的代表,袁隆平院士擁有該公司的250萬股份,占公司股本的5%,這250萬股就是袁隆平院士人力資本投資,體現的是他所擁有的技術創新能力和“袁隆平”品牌的價值。我們認為,這種人力資本股制度比經營者年薪制更科學、更規范、更到位,因為它把分配制度完全納入到股份制度中去了。
同時,要建立人力資本投資制度,包括人力資本的引入制度和開發制度。就引入制度而言,一,國有企業應打破地區和部門的條條框框,打破戶籍甚至國籍的限制,依托人才市場而不拘一格引入人力資本。國家作為國有企業的最大股東,當然有權力選擇企業的經營者,但選擇的對象應該是市場中形成的企業家,而不應該是政府的行政人員;二,以人力資本股制度的建立為龍頭,確立人力資本在企業中的特殊地位和權利,創造吸引人力資本的企業制度環境;三,為人力資本充分發揮其功能創造寬松的環境和廣闊的舞臺;四,與引入制度相配合,建立相應有退出制度,保證人力資本能進能出、能上能下。就開發制度而言,企業對人力資本開發要舍得投資,同時要建立人力資本投資的風險回避制度。企業要清醒地認識到人力資本投資意味著要企業放棄一些眼前的利益,而得到的將是長遠的利益。企業可以依托院校培訓和市場實踐為企業開發人力資本,并把人力資本的引入和開發結合起來。
第三,要加強企業的無形資本開發組織和經營組織。企業無形資本的開發組織和經營組織,好比是企業的“兩翼”,缺少任何一個會失衡,只有“兩翼”豐滿,富有力量,協調一致,企業才能展翅高飛。就技術開發而言,第一種模式是設立企業的研究所或研究院。其優點是技術的可轉化性強、擁有自己的知識產權、能掌握競爭的主動權。第二種模式是與國內的高等院?;蜓芯繖C構進行聯合,把技術開發交給他們去做,這種模式的優點是可以精簡機構,轉移開發風險,缺點是開發周期長,技術的適用性差。第三種模式是完全通過技術市場購買企業所需技術。引進的技術不可能是最好的技術,不可能形成真正的競爭優勢。改革開放中,我們提倡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但是從長期來看,我們還是要立足于自己開發,特別是一些關鍵技術,以避免在技術上受制于人。從國有企業特別是大型國有企業的長遠發展來考慮,我們主張企業設立專門的技術開發機構,這樣既有利于企業形成技術優勢,在競爭中掌握主動權,同時,又有利于提高技術的轉化率。從宏觀上講,國有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和國家技術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在技術和人才上的優勢,是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的重要保證。
就企業營銷用無形資本(如品牌、商譽、供銷網絡等)的開發和經營而言,應該是企業的整體行為,不是哪一個部門可以單獨完成的,但應配備具備創新能力的專門人員負責。由于這些無形資本一般存在于企業同其他市場主體的關系中,所以協調企業同外部環境的關系是他們的基本職責。加強企業的開發組織和營銷組織,并不是否認生產組織的重要性,而是我們認為,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制造加工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不同企業之間不會有太大差異,因生產水平上的差異而形成企業在競爭中絕對優勢的情況,不具有普遍意義而已。
第四,要調整無形資本的管理制度和經營制度。無形資本的管理是無形資本經營的基礎,主要涉及無形資本的價值管理和安全管理。就價值管理而言,無形資本沒有具體的實物形態,而且價值量難以準確計量,給無形資本的價值管理帶來很大難度。價值評估和財務核算是無形資本價值管理的基本工作,其具體制度應以企業無形資本的完整、合理和及時地計量為原則?,F行的無形資本核算制度和注冊制度應予以調整,解除其對企業進行無形資本價值管理和引入無形資本投資的影響和限制。同時,應特別注意對無形資本的效益進行監控,在企業財務管理中設立反映無形資本效益的指標體系,并把其納入企業的效益指標體系中去,這是企業配置和使用無形資本的依據。無形資本的安全管理完全不同于有形資本的安全管理。有形資本的安全管理主要是防盜、防火等,是防止有形事故的發生,而無形資本的安全管理主要是防侵權、防損害、防泄密等,其難度更大,對人才、制度的要求更高,對法律的依賴性更強。
無形資本經營是發揮其增值功能的關鍵。在國有無形資本可以進入市場進行交易的前提下,通過轉讓、租賃、特許經營等方式,充分發揮無形資本可以被多個主體同時使用的特點,實現無形資本本身的價值和價值增值。充分認識有形資本和無形資本之間相互促動的關系和無形資本在企業發展中的主導作用,用企業無形資本帶動有形資本的生產和經營,實現企業資本的迅速增值。以無形資本為紐帶,進行企業間的兼并聯合,迅速擴張企業規模,增強企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趙旭亮等.資本一般論.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
〔2〕保健云.知識資本.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9
〔3〕王軍旗.西方經濟理論與中國現代化建設.東方出版社,2000
〔4〕盧宏定.現代企業無形資產研究.陜西人民出版社,1998
〔5〕霍宏.知識產權管理是現代企業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現代企業導刊,1996(4)
我國經濟的發展不可或缺的就是資源,包括人力資源和自然資源,在自然資源中煤礦資源的重要性更是不容忽視,開采煤礦資源成為我國基礎產業,其安全生產必須得到重視。隨著煤礦企業數量的不斷增加,大型國有煤礦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煤礦企業的內部結構及管理模式等都需隨著改變,安全管理方式也需有創新性的改變。
2煤礦安全管理創新分析
2.1理念創新理念創新是指改變原來比較傳統的思想,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其更能適應當下煤礦行業的發展,能夠正確認識并處理生產與安全的關系,社會義務與安全以及經濟效益與安全的關系。在我國,不論是大型國有煤礦企業,還是小型的地方企業,都需要樹立嚴謹的工作態度和安全意識,企業管理層必須把員工的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注重安全發展,安全開采。要改變其傳統的以經濟效益為首的觀念,不斷探索發現快速發展與安全發展間的客觀規律,最終做到兩者的有機結合,實現又好又快的科學的可持續發展。努力實現理念創新,使煤礦安全管理得到突破性的發展。
2.2文化創新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在建設中不容忽視的方面。在安全管理方面,安全文化也是不可或缺的。企業必須在整體企業大文化下,建立安全文化,鼓勵甚至要求公司員工熟記安全文化,有利于企業的操作技術水平和工作人員的安全文化素質得到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提高了,那么他們在進行煤礦挖掘以及其他工作時懂得自我保護,注重自己的人身安全,使得員工安全與生產安全得到統一。在實際操作方面,企業首先需要招聘有企業文化建設方面資質的人員對企業安全文化進行建立及完善;其次,企業要設立相應的培訓機構或者聘請外部專門的培訓機構,根據安全文化安排具體的培訓課程;接著,分批次安排員工進行免費培訓;最后,對培訓過的員工進行考核,對考核通過的員工給予物質或精神上的獎勵,以激勵更多員工自愿的進行培訓。公司在完成培訓后,仍然不能過于放松,仍需要對員工進行不定期檢查,或者是不定期的加強培訓。因為,員工只有在意識上認可這種文化,行為上才會遵守及履行這種文化,所以,企業文化創新勢在必行。
2.3科技創新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先進的科技帶來先進的技術,先進的技術更能保證煤礦開采的安全性。目前我國的煤礦行業形式是生產能力在不斷的加強,但落后的技術及技術裝備嚴重拖了后腿。所以,企業必須加快對煤礦行業科學技術進行創新改革,更新現有的技術裝備及技術實施結構,以適應煤礦行業生產能力的加強,促進煤礦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也能在科技進步的過程中,提升效益。針對上述講到的瓦斯危險,需要將強這方面的技術研究,例如,瓦斯監測系統、瓦斯預警系統、瓦斯排放系統、以及員工可以佩戴的瓦斯過濾裝置。還有,煤礦從礦井里運輸到地面上的過程中,運輸裝置的創新也顯得尤為重要,目前能做的就是加強刮板運輸機和皮帶運輸機的強度,暫時解決運輸問題,加強生產安全,減少事故發生率。
2.4制度創新這里指的制度主要是煤礦企業為了保障自身安全而建立的安全生產制度。首先,從國家方面來講,國家已經針對煤礦企業安全問題擬定并頒布了多條法律法規,對違反行為的責任追究也是很嚴格的。其次,煤炭企業自身在遵循國家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完善企業內部的制度,包括運輸制度、質量檢測制度以及生產安全保障制度等。
2.5機制創新機制創新是煤礦安全管理創新的核心,機制創新包含多方面內容。
2.5.1建立人才激勵機制不管在什么情況下,企業間都會存在競爭,而現代社會競爭的核心是人才。所以,要想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生存下來,建立人才激勵機制是非常必要的。有較為完善的人才激勵機制,才能吸引更多的技術及管理人才到企業工作,為了留住這些人才,企業也要做出創新舉措,讓人才自愿長期為企業工作。煤礦企業的安全質量問題與人才數量還是存在一定關系的。人力資源若是較為優秀,那么其業務能力和技術水平相對人力資源較為薄弱的企業更具優勢,更有利于煤礦企業的生產和發展,能夠讓資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激勵是一方面,獎罰就是另一方面。獎罰制度的建立及完善是為了保障員工工作的公平公正,讓員工更加積極、自覺、高效的完成工作,也能從一定程度上為企業留住精英人才,從而使企業的生產安全在人才上得到保障。
2.5.2建立安全責任機制責任制簡單的說就是誰做的事情誰承擔,但相對于傳統的管理模式還是要有所創新的。對于民營煤礦企業,鑒于其大多都是采用家族式的管理方式,從以往的調查中不難發現,這種管理方式存在很多弊端,也存在很多安全隱患,有必要轉換為更科學可靠的安全管理模式。建立安全責任機制,首先就要求在安全方面由誰管就需要由誰負責,其次是下級要對上級負責,最后是管理人員要對礦區負責人負責,礦區負責人則對消費者或購買公司負責。安全責任機制的建立,其最終目標還是為了煤礦企業的發展,所以,在完善安全責任機制的過程中仍需把促進發展放在首位。對責任制進行細化可以得出,責任制要求煤礦企業內部(開采部)從礦長到普通采礦人員,每個人都要有明確的崗位責任描述,煤礦的各個項目及工作都要有專門的人負責,每人的工作量都要有明確的指標。只要是能夠以數量來衡量的崗位,建議采用數量(保證是質量合格品的前提下)作為指標。不能用數量來衡量的指標,煤礦企業必須有明確的文件說明如何進行衡量。責任制是否對煤礦安全管理有效,關鍵取決于是否嚴格執行。如若執行懶散,反而會起到負面作用,煤礦企業需要好好把握。
2.5.3建立現場安全質量標準化機制建立現場安全質量標準化機制必須以國家煤礦相關法律為準繩,以技術規范化為核心,以管理實體化為依托,以操作流程標準化為安全保障。安全質量標準化是煤礦安全管理的最基本要求之一,不僅僅為了展現煤礦的形象工程,更是為了煤礦行業能夠長期發展的生命工程。所以,建立現場安全質量檢測標準,要從強化現場工作的管理著手,要注重生產工作的方方面面,注重細節,強調事實就是,以實際數據說話,做到標準化管理,標準化運營。為了激勵公司管理人員嚴格執行安全質量標準化機制,公司可以將這一機制加入到干部年終考核標準中,與其工資獎金等物質資本直接掛鉤。
3結語
享所獲知識,并積極運用到新產品和工藝創新的工作環境。企業的技術、產品和企業的服務內容等因素,可能被競爭對手模仿,且青于藍而勝藍。但智力資本是很難效仿的,這就是為什么人力資源具有其獨特性和戰略意義的原因。由于公司中具有獨特性和有價值的員工,對于企業人力資源能力的重要價值,管理者及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對于員工的挑選、組織、發展和部署資源能力就顯得更為重要。通過人力資源管理,促進企業創新,且使企業創新具有良性循環,一個優秀的創新團隊,能提升企業的創新水平,創造出更加優異的業績;而人力資源管理同樣需要知識管理來推進,人力資源運用缺位,是企業最大的資源浪費,更無談企業的創新和效益。
二、人力資源管理、知識管理與創新
基于企業資源觀(theresource-basedview,RBV),學界一直聚焦于研究哪些企業資源,是企業保持持續競爭優勢的關鍵。經過研究,員工的知識、技能和能力被視為新的一代現有的產品和服務或改進的關鍵創新點。此外,有學者認為,有關確保人力資源管理與企業知識管理能力一致性的戰略性部署,是企業實現創新的核心。人力資源管理與知識管理能力的相輔相成,有利于擴充企業資源,提高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能力并加快企業的創新步伐。人力資源管理、知識管理及企業創新之間具有緊密的聯系。人力資源管理是基礎,知識管理是手段,企業創新是目的。創新需通過企業這一團隊來完成和實現,而對團隊的管理需用知識來支撐,這使得人力資源管理師在促進個人、團體和組織學習中成為越來越重要的關鍵角色。學界普遍認為,人力資源管理在當今知識密集型產業中,通過與知識管理能力結合,對企業保持可持續發展的競爭優勢具有重要意義。企業可持續發展之路,也就是這三者的有機有效的結合,真正獲得商業成功的公司,具備不斷創造新知識,在公司范圍內進行廣泛傳播,并很快體現在新技術、新產品的能力上,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形成了特有的創新文化和基因,推動企業新的發展。因此,人力資源管理實踐表明,其對于促進知識共享,從而提高創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知識管理是在人力資源管理、企業創新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一些問題,如招聘和選拔、教育和發展、績效管理、薪酬和獎勵以及學習文化的創造等,需通過企業的知識管理來完善,形成人力資源管理有效機制,發揮人力最大的資源,推動企業更好的創新。知識管理不能僅簡單地雜糅到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職能中。比如培訓,這是人力資源管理中常用的一種方法,也是提高個體成員和團隊的創新能力有效途徑,但培訓需要知識管理的運作和有效實施,需通過科學的組織和合理的展開,以期獲得培訓效益的最大,促進人力資源管理效益的提高。知識管理對企業創新的促進作用,比之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更為廣泛,需要在原有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活動的基礎上進行整合。創新是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的關鍵,也是人力資源管理、知識管理運用的體現。創新,新是目的,創是關鍵,核心是企業團隊這個平臺。無論是產品的研發制造,還是制度的建立完善,都需要人來完成,靠人力資源管理發揮。尤其是現在信息時代,人員的思想變化萬千,事物的更替推陳出新,企業的競爭此長彼短,只有靠創新這一動力,積聚企業的持續發展的后勁,贏得市場激烈競爭的優勢。實現企業不斷創新的源動力,是人力資源的有效管理,立足于現代知識管理的有效運,只有將這三者有機結合,才能增強企業效益,做大做強企業,推進企業持續科學發展。
三、總結
在當前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企業想要力求生存以及更長遠的發展,就必須要按照市場經濟的實際要求來進一步地規范企業的財務行為。不管是籌集資金、使用資金還是收益分配,都需要通過管理制作的完善與創新來實現財務管理的合理性。
1.加強規避企業財務風險的意識
企業財務工作要創新,首先要學會規避風險,用科學的合理合法的方式來解決財務問題。第一,企業工作人員要具備規避風險的積極心態。以企業的稅務為例,企業的財務人員要依照國家的財務會計法的規范要求來做帳;規避風險不是指偷稅漏稅來逃避責任,而是盡量在規范納稅方式上,努力推動投資企業的轉型,規避高風險投資業務,以推動企業各項新業務的稅務管理。再以退稅風險為例,企業財務人員要做到:出口貨物報賬單上貨真價實、單貨相符、票貨相符,特別是購進出口貨物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記載的信息與出口貨物的實際情況相符,且供貨人與開票人一致,不能有絲毫差錯。以避免淪為不法分子實施騙稅的平臺。第二,企業要用科學合理的方式應對資金鏈所帶來的風險。企業要積極拓展融資渠道,以獲得更多投資資金。企業還要加強對于預收和收款項的管理工作,將庫存貨物及時處理以增強資金的流動性。
2.規范與創新企業的財務管理
現階段,企業要順利完成財務管理工作,務必要規范財務管理的工作,創新企業財務的分析方法。第一是要規范企業財務管理方式,企業要聘用高素質的管理人才,且充分信任財務人員,他們定期將所遇到的一些大的小的財務問題都及時向管理人員匯報,已獲得他們的支持以及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此同時,企業還要為財務管理的工作儲備充足的后備力量,讓財務管理工作中的管理人才的缺失問題得到有效而及時的緩解。第二,企業要創新財務分析的方法,通過開展橫向對比和行業間的對比,來應對推動財務管理中所涉及的各項工作。于此同時,企業更要學會對現階段的經營管理所涉及的所有工作都進行系統而有效的根系,并且要盡快完善高科技的信息軟件在企業中的重點的財務分析中的應用。第三,企業要及時建立健全財務管理的統計及分析機制,以財務會計原則的轉變為依據而對企業財務的各項工作都進行調整,再以企業各項經營管理業務的發展趨勢為依據,及時跟進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讓財務管理滿足先進的財務會計要求的前提下完成對公司原有業務和新建業務的完美服務。
3.完善財務管理團隊建設
團隊素質,是企業發展的根本性因素。現在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根據市場的變化而不斷變化,企業如果想要做好對于企業財務管理的團隊建設,務必要組建一支精英團隊。第一,企業要進行定期的業務培訓,一是現在形勢下的財務管理越來越復雜,對管理人員的素質提出的要求越來越高,二是復雜而非單一的財務系統需要企業各部門管理人員之間的精誠合作,所以,定期的業務培訓可以使年輕的管理人員對財務管理的工作有更加全面的認識,讓財務管理人員可以接觸企業所涉及到的各種財務信息,讓他們在實際工作中能夠互相協調,提高處理事務的效率。第二,企業的老員工要對年輕員工進行一對一“幫扶”指導。就像傳統的師傅與徒弟的“傳幫帶”,企業要及時組織年輕員工和老員工的針對新財務政策的交流,根據企業財務發展的各種情況,鼓勵年老員工以老資歷來帶新員工,使年輕員工盡快地適應工作并獨立接手財務管理的各項工作。第四,企業在進行財務管理時務必要建立科學的激勵機制,激勵往往是提升內部管理人員工作積極性的最有效方法,所以要加強對財務管理的人才進行價值管理,通過獎勵、考核、懲罰等手段調動人才對現代化財務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與此同時,企業還應鼓勵年輕財務人員以基層工作為基礎而開展財務管理工作,再將其轉變為管理人員,讓他們用踏實的態度對待工作。
二、結語
全面創新管理(TIM)是迄今為止最先進、最科學的創新管理模式,它以構建和提高核心能力為中心,以價值創造和增加為目標,以戰略為導向,以技術創新為核心,以組織的各種創新(戰略創新、組織創新、市場創新、管理創新、文化創新、制度創新等)的有機組合與協同創新為手段,憑借有效的創新管理機制和方法,做到人人創新,事事創新,時時創新,處處創新。日本優秀企業的創新管理模式充分體現了全面創新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
瑞典學者哈利森教授通過長期的研究,總結出日本優秀企業在創新管理方面的通行做法和成功經驗。從他的研究可知,盡管日本優秀企業的創新管理模式各不相同,但它們都體現出創新的全面性、全員性、全時空性、協同性和開放性的特點。具體說來,日本優秀企業的創新既包括技術創新,也包括非技術創新,涉及所有的創新要素,而且特別重視技術創新與非技術創新之間的協同;在日本優秀企業里,每一位員工都是創新的積極參與者,每一個職能部門都是“創新源”,而且各職能部門之間界面友好、互動頻繁、協同運作,從而為“全面創新”提供了人員和組織保障;日本優秀企業同外部相關組織(高等院校、科研單位、政府部門、中介機構、供應商和客戶等)的聯系非常密切,這一方面使它們能夠及時、便捷和經濟地獲取外部的最新科技知識和市場信息,另一方面也使創新風險大為降低,創新成功率顯著提高;近10余年來,日本優秀企業所采取的創新戰略既不是純粹的“自主創新戰略”,也不是純粹的“合作創新戰略”,當然,更不是純粹的“模仿創新戰略”,而是一種兼有上述三種創新戰略優點的“復合創新戰略”。
基于哈利森教授的研究成果和TIM理論,我們給出一個日本優秀企業TIM的框架模型(如圖1):資源創新是企業內外的技術和非技術創新,其中以技術創新為中心,進行組織創新、文化創新、制度創新、戰略創新、市場創新等;活動主體創新是公司內外相關利益的個人和單位創新,包括員工、供應商、顧客等都參與創新;活動創新是企業內外時時、處處創新,包括全時、全地域、全流程的持續創新;同時各個創新要全面協同進行。
日本優秀企業TIM模式分析
(一)豐田汽車集團TIM模式
豐田集團TIM模式的主要特點和成功之處在于:專門的技術創新的人員多,除了海外創新人員,在豐田總部有1.15萬工程師和研究人員;設置專門為整個豐田創新服務的單獨的控股企業——中央研究開發實驗室,為企業的創新提供支持;每周都舉行例會,廣泛交流,加強組織之間的信息交流和知識共享。通過頻繁的出差和電視會議使豐田創新系統連成一體,強化豐田世界各地各個部門的創新交流;豐田的衛星式結構的創新系統兼顧了創新和項目管理,豐田把一些非核心的組織和業務分包出去,形成一個個圍繞企業核心的衛星;多重匯報系統有利于員工的創新信息傳播,鼓勵了知識信息的擴散,使得創新得到最大限度的應用,也縮短創新創造效益的時間;豐田有強大的銷售組織,國內有5200家銷售和服務商店,國外有7187家銷售點。其能通過銷售網絡及時搜索市場信息,獲得顧客每個具有創新性的意見,并把其及時反饋到企業內部,實現顧客參與創新;培訓和職位輪換使每個員工都要面對顧客,豐田規定10年之內每人都要變換崗位。其有效推廣在原來崗位上的創新,并使員工從整體戰略上認識企業,而不局限于一部分,實現創新整體效益最大;領導在創新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其掌握了專有技術、有權威、有領導能力以及有想象力。其能形成創新的文化氛圍,支持各種創新,并積極推廣創新成果;對競爭對手的創新時時關注,并進行某些抄襲和模仿,不斷跟進世界一流的創新。
(二)佳能公司TIM模式
佳能公司TIM模式的主要特點和成功之處在于:專利成為創新的源頭和驅動力,使公司多產并具有創造性,不斷申請新的專利是公司追求的目標。在佳能可以通過申請專利的方式,體現創新能力;總部設置創新名單,不斷支持有良好前途的創新??偛繉ζ髽I的創新實施跟蹤,對于各種可能的創新及早采取費用及人員支持,使其進一步發展;與市場需求相互聯動,實現顧客參與創新,不斷進行市場信息的收集,其理念是“無論如何,客戶都是產品的使用者”,讓客戶提出創新的意見。同時也密切關注外部競爭對手的創新;采用工作輪換產生知識實現知識創新,通過換崗,使員工接觸新的人員和環境,其對整個生產流程有更詳細的了解,并可能會在新環境中受到創新的啟發,使創新整體效益最大;選擇具有領導才能的高級工程師作首席工程師,對創新運用負責,其具有豐富的經驗和良好的技術能力,能了解各種創新,并能很好的使創新運用到企業中;產生推進創新的特別任務課題組,雖然每個員工都參與到創新中,但有時為一個重大的研究創新還需要建立一個課題組;從研究到轉移創新成果進行時空創新管理,對于一些研究開發創新,要使其盡快運用到企業中,并對其時時、處處進行跟蹤管理,以備進一步改善;提倡互相競爭的創新文化,以及并行創新的工作法。(三)索尼公司TIM模式
索尼公司TIM模式的主要特點和成功之處在于:通過公開分享創新,使事業部成為創新的孵化器。索尼公司有19個事業部,每個都有自己的創新部門;創新系統:創新從研究中心、實驗室和業務部共同進行,實現時時、處處創新;鼓勵創新人員申請專利。專利數量多的人晉升機會大,公司內部專門設有專利部,并每月召開會議;制度創新上,實行定期工作輪換制,促進創新推廣和培養復合創新人才;通過創新計劃和創新協調組確保創新共享和轉移,其不僅了解企業內部創新,還關注外部一切相關創新,以企業價值增加為根本通過協調人際關系的方式,使創新在企業內外部分享和轉移;敞開大門的創新交流會議,讓創新全過程的人都參加,把創新和企業上下游市場連接到一起。企業每年至少舉辦2次,有多達1000人參加,這是彼此間相互了解知識和生產過程的良好機會,促進了創新;召開創新座談,使創新人員之間以及外部專家進一步交流經驗,完善和擴散現有的創新,并培育了強大的創新人際關系網絡。
日本優秀企業TIM模
式比較與啟示
(一)全面創新管理模式的比較
日本三家優秀企業TIM模式的相同點為:在集團外部,都和企業外部創新保持強聯系;在集團內部,都有對創新高度市場化導向的支持體制;在項目層次,高級管理層對創新的介入都很強。具體的比較如表1所示。在表2中,筆者還將日本豐田、佳能、索尼三家企業的TIM模式與中國海爾集團和美國惠普公司的TIM模式進行了比較。
(二)對我國企業實施TIM的啟示
企業要創建界面友好,協同運作的創新信息網絡,使得創新信息能及時、有效傳遞和共享,其是TIM實施的基礎和保障;企業要以技術創新為中心,戰略創新是方向,組織創新是保障,市場創新是途徑,制度創新是動力,文化創新是先導,協同創新是手段,實現技術與非技術協同創新,達到企業整體創新最優,提高企業的效益;企業通過員工培訓、崗位輪換、專利申請等制度創新形式,鼓勵每個員工創新;掌握專有技術、有權威、有領導能力的領導在創新中起主導作用,領導是實施TIM的關鍵;企業與外部的創新源保持密切聯系,及時、便捷和經濟地獲取外部的最新科技知識和市場信息,降低創新風險,提高創新效率;采用召開內部和公開會議等形式使各種創新不斷相互交流,以便各種創新協同;提倡人人、處處、時時創新的企業文化,樹立人人爭創新,事事要創新的氛圍。
參考文獻:
1.哈里森著,華宏慈等譯.日本的技術與創新管理[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2.張晶.日本技術創新的管理機制[J].國際技術經濟研究,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