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4-04 11:01:1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工業文化建設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本文作者:梁晶工作單位:湖北工業大學工程技術學院管理系
工業文化與校園文化有機交融與貫通,不僅承載著工科院校傳承工業文明、建設新時代工業文化型院校的發展思路,而且加強了工科學生對工業文化(包含企業文化)的認知和理解,使之完成工業文化的思想蛻變,成為具有一定工業文化底蘊的人才。建立工業文化長廊在校園物質文化建設方面,應建立展現工業文化發展的文化長廊,在校園特定區域修建體現工業文明發展的重要工業人物雕塑及具有濃厚工業文化氣息的師生休閑長廊。文化長廊營造一種工業文化氛圍,如:張貼介紹世界工業發展史上具有代表性事件的宣傳畫,有條件的還可以建造播放相關視頻的電視幕墻,使學生在休閑、學習之余,可以通過長廊對工業文化有個初步的了解;在特定區域修建工業文化雕塑(代表人物及其發明),讓廣大師生能夠從校園生活中真正感受到工業文化是工科學校校園文化的基礎和底蘊。定期舉辦工業文化主題展覽高校通過定期舉辦工業文化主題展,以及動員組織學生搜集工業發展史相關圖片、老實物等形式,培養學生對工業文化相關知識的興趣。學校還應倡導工業文化的信息化發展,在文化展覽中不斷更新主題,以傳播世界工業文化的發展新觀念,當代工業文明中不斷涌現出來的新發現和新設備,并邀請相關專專家學者現場講解展現企業生產工具、設備等與工業企業文化相關的信息知識,讓學生對工業文化有更進一步的直觀認識。
以實體企業為模板建立實習實訓基地學??梢栽谛@內參照企業及行業標準,建立1∶1的學生實習實訓基地,讓學生在校園里就可以體驗企業文化及企業工作模式;或者跟企業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的校外實習基地,幫助企業宣傳企業文化的同時,又可給學生提供一個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有機結合,在實際操作中進一步理解企業文化的內涵。加大學校與企業間文化交流工科院校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為企業輸送合格的人才,因此培養目標要著眼于企業需求。學??梢圆扇 罢堖M來、走出去”的方式,即請成功企業家、勞動模范、崗位能手到學校中來,介紹他們的成功經驗,跟學生交流,或將學生帶到企業中去,親身體驗企業的工作模式及工作環境,零距離接觸企業文化。學校應該在工業文化建設中提供相互交流的平臺,讓學校與企業成為合作共贏的文化團體,讓企業作為學生培養的“熔爐”,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融入企業文化,從在校生轉變為企業后備力量。舉辦相關技能大賽為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及創新性,學校還可以舉辦一些與工業文化相關的技能大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與競爭意識。[5]學??梢栽谌粘=虒W和實際生活中廣泛取材,從工業課程PPT制作到實用工具創造小發明,為學生提供展現自身工業文化素質的平臺。學校應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自己的創新能力相結合,讓學生通過技能大賽這一平臺充分展現自身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切實提升其工業文化素質。開設工業文化的相關課程課堂教學是高校傳授知識的傳統方式,工科院校可以選擇性地開設一些與工業文化相關的課程,包括介紹工業發展史、傳統工業文化與現代工業文化的差異、當代企業文化等,還可以結合專業優勢,開設與之相關的工業課程。這類工業課程的開設,不僅拓展學生專業知識面,更是讓學生無形中系統地感知工業文化的內涵,感受工業文化的魅力。
在工業發展迅猛的今天,工業文化的理念應該在工科院校引起重視;工業文化中的責任意識、競爭意識、時間觀念、創新精神等都應該與工科院校校園文化相對接。要想培養出適合企業需求的高素質人才,工科院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上就應該突出工業文化的主旋律,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協作精神、競爭意識的合格人才。
目前,煙草行業“542”、“461”品牌發展格局正在加快形成,處在前列的大品牌無不竭盡所能力爭一個好的排名,稍遜色些的品牌也不甘居其后,紛紛出手,全力殺出一條血路。總體來看,整個煙草行業的品牌競爭是愈來愈濃、愈演愈烈,行業的生機和活力得到了深度激發,行業的整體競爭實力得以不斷提升。在這種大背景下,作為品牌競爭最重要的利器之一的品牌文化,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如何建設好品牌文化,助推品牌發展上水平,應處理好品牌文化建設過程中的四個關系。
一、正確處理品牌文化與企業文化的關系
從世界知名品牌,譬如IBM、蘋果、聯想等的文化建設中,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在知識經濟時代,品牌文化與企業文化的交集越來越大,并在逐漸地走向融合。企業的文化理念融入到員工身上可以激發工作熱情、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益,融入到品牌身上可以增強品牌的競爭力、彰顯出品牌的魅力。煙草工業企業向社會提供的不僅是產品,更是服務和社會責任。近些年,國家煙草專賣局扎實有效推進行業文化建設,工業企業緊緊圍繞“兩個至上”行業共同價值觀,均構建起了富有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并在不斷滲透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作為企業文化建設不斷延伸的載體,品牌文化建設現在也是方興未艾。工業企業的品牌文化建設,應該借鑒上述世界知名品牌的做法和經驗,把握品牌文化建設的大趨勢,走品牌文化與企業文化相融合的路徑,首先要在服務品牌建設有所突破,要把服務品牌作為品牌文化與企業文化對接的一座橋梁。在煙草工業企業的品牌競爭中,服務的地位永遠要擺在前列,服務的差異化是質量同質化競爭態勢下,取得品牌相對優勢的有效途徑,特別是在服務零售戶上要講誠信、在服務消費者上要講關懷,要擔當社會責任,在降焦減害、節能減排上狠下功夫。
二、正確處理品牌文化與品牌發展的關系
每個品牌的創立和發展環境都是存在差異的,在不同的地理環境、歷史文化、企業思維方式等方面的影響,從而形成了每個品牌特有的發展路徑和發展戰略。在品牌文化建設上,煙草工業企業要深入挖掘自身的歷史文化積淀、尊重品牌發展走過的歷程,從地域文化和歷史文化中汲取營養,總結提煉積極元素,結合未來發展需要和時代特征,創新豐富其內涵并融入品牌文化中,使品牌文化具有歷史的厚重感、內在連續性和時代前瞻性。
與此同時,品牌文化要與品牌發展戰略相契合,品牌要緊緊圍繞品牌發展戰略來展開,不能只為文化搞文化,要做到品牌圍著市場轉、文化圍著戰略轉。只有把文化、品牌、戰略有機統一起來,形成齊頭并進、互補互促的良好局面,才能不斷增強品牌文化的生命力和感召力,為品牌的長遠發注入涌源源不斷的動力。
三、正確處理好品牌文化與產品品質的關系
2004年家電業紛紛召回問題產品,2009年8月豐田汽車因零部件出現缺陷大批召回……因質量問題給企業帶來的損失之大,是每個企業都要警醒的。因疏忽產品品質,帶給品牌擴張的負面影響,其教訓不可謂不慘痛。奔馳汽車以高質量、高品質造就了全球聞名品牌,在汽車工業領域樹起了一座豐碑。就在于奔馳汽車將“堅固耐用”的品質文化擺在了打造品牌的突出位置,使其不斷深入人心。
煙草工業企業向社會提供的首先是產品,產品的高品質是贏得市場的基石,也是品牌和品牌文化的基石,更是品牌的生命。煙草工業企業建設品牌文化,必須要堅持品質至上的原則,即強調產品質量,強化大質量觀,通過在各個環節應用精益管理,形成質量文化。要將產品本身的質量和產品品牌體現的質量有機結合起來,達到高度的一致辭,提高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度、忠誠度和美譽度,強化品牌認同,豐富品牌聯想。持續穩定的質量是維持品牌信譽和建設品牌文化的根本保證,這是品牌文化建設中永遠不會變的定律。
四、正確處理品牌文化與員工素質的關系
大量的企業經營實踐證明,企業成功地構建自己獨特的品牌文化,將會對企業的經營業績產生巨大的影響。本質上講,品牌文化對企業經營業績影響的過程實際上是品牌文化影響員工價值和行為的過程,也就是品牌文化對員工價值的塑造。企業通過品牌文化建設將其價值追求熔鑄到員工的思想中,提升員工的素質和境界,并反映在企業生產的產品上、提供的服務上、對外的社會形象上等諸方面,最終才形成品牌的“溢價”的效應。
2013遼寧省企業文化峰會,于8月22―23日在遼寧省阜新市阜新賓館舉行。峰會的主題為“給力文化正能量――新形勢下企業文化的深入與深植”。會議由遼寧省企業文化學會主辦,阜新市社科聯、阜新市企業文化研究會等承辦。此次峰會系遼寧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省社科聯主辦的2013年社會科學學術活動月的一項重要活動。遼寧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楊路平,阜新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本剛等有關領導、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列席代表共110余人參加了會議。峰會要求“以文赴會”,共收到了80余篇申報論文,遴選出20篇遼寧省企業文化優秀論文,并在開幕式上舉行了表彰儀式。
本次峰會是繼去年首屆峰會后,遼寧省企業文化界的又一次學術盛會。將緊密圍繞遼寧企業文化建設實際,以理論研討為先導,積極探索新形勢下企業文化的本質與規律,及其發展建設路徑和方式,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借鑒外域企業文化建設成功經驗,解析當前企業文化建設熱點難點重點問題,持續推進企業文化的深入與深植,為實現遼寧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做出貢獻。
本次會議設學術報告、高峰論壇、特色論壇、企業文化現場研討會等四個板塊。中國企業文化研究會副理事長、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高立勝教授首先為大會作學術報告《當前企業文化建設若干熱點難點問題辨析》。報告解析了當前企業文化建設中的四個問題:管理目標方式――企業文化建設與企業文化管理辨析;“實、精、儉”――企業文化建設工作作風辨析;“以身作則”――企業文化建設關鍵點辨析;唯物辯證法――企業文化建設方法論辨析。
在企業文化高峰論壇上,阜新惠民房地產集團董事長李國祥做了題為《祥瑞天下 惠澤民生――惠民企業文化的幸福追求》的發言,中航工業沈飛、遼寧省第五地質大隊、遼寧省紀委的代表也都結合本單位以及當前實際做了專題發言;在企業文化特色論壇上,大連泰通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偉,中航工業沈陽所、沈煤集團紅陽二礦、大連華立國陽科技公司的代表等均以互動對話的形式做了特色鮮明、生動活潑的交流發言。
最后與會代表參觀了阜新市交通局企業文化建設現場,聆聽了該局黨委書記劉玉森做的企業文化建設經驗報告《創建陽光交通,助推轉型振興》。學會學術委員韓偉功、項宏、薛百忠、鐘祥斌等四位企業文化專家做了專題點評。高立勝會長說,我們要把遼寧的企業文化峰會辦成遼寧省社會科學學術活動月的一項品牌活動,把它辦成學會學術活動的知名品牌,年年舉辦,越辦越好。
一、主要內容
1、建設體現人文精神的和諧文化。按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大力弘揚“開放、創新、爭優”的精神,在企業(行業)確立以崇尚和諧、追求和諧為價值取向,積極培育開放理念,大力倡導創新精神,主動強化爭優意識,努力創造和諧氛圍,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不斷增強企業(行業)的凝聚力、親和力,為構建和諧社會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
2、建設繁榮富裕的物質文化。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切實凝聚企業(行業)各種資源,努力生產符合市場需求的高質量的產品,提供社會認可的優質服務,不斷提高企業(行業)經濟效益,不斷增強企業(行業)經濟實力,為社會和國家創造和積累財富。堅持共同建設、共同享有,讓職工切實享受到企業(行業)發展的成果,建立起與企業(行業)發展相協調的收入分配制度,實現企業(行業)發展和職工利益的雙贏。
3、建設特色鮮明的形象文化。規范職工著裝款式及色調,統一企業(行業)宣傳標牌、廣告牌的裝置規格和設置區位,在廠區、車間、辦公樓、會議室等處懸掛企業(行業)理念的牌匾、圖板等,企業(行業)理念深入人心,增強企業(行業)文化的感染力;從企業(行業)實際出發,建立健全以企業(行業)標識為主要內容的形象識別體系,加強企業(行業)標志、旗幟、歌曲、徽章、色彩等多種企業(行業)標識的企業(行業)形象建設,美化生產生活環境,樹立企業(行業)良好的公眾形象。
4、建設科學規范的行為文化。深入開展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積極組織“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和實踐活動。選樹先進集體和個人典型,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教育和引導職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高尚的職業理想和良好的道德品質。健全和完善《企業(行業)職工行為規范》,教育職工做到舉止文明、行為規范,并結合行業和企業(行業)特點,積極推行以“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為主要內容的“6S”管理標準,規范和養成企業(行業)和職工的良好行為。
5、建設充滿人性化管理的制度文化。建立健全符合企業(行業)價值理念和經營實際的管理制度、操作規程和工作標準,促進企業(行業)生產、營銷、管理等各個工作環節的制度化、規范化。堅持以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為主要形式的企業(行業)民主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勞動合同、集體合同、專項集體合同制度,積極開展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創建活動,發展和諧穩定的社會主義新型勞動關系。加強對職工的人文關懷,關心職工身體與心理健康。加強學習型組織建設,推行扁平化管理,促進企業(行業)領導與職工之間、職工與職工之間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學習,形成整體互動、協調合作的發展格局。
6、建設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認真總結、凝煉企業(行業)精神,不斷豐富企業(行業)精神內涵,使企業(行業)職工對企業(行業)精神、企業(行業)價值觀熟知熟記、深刻理解、廣泛認同,并做到身體力行,培養和建設一支高素質的適應時代要求、具有改革創新精神、愛崗敬業的員工隊伍。加強企業(行業)誠信建設,強化企業(行業)的社會責任意識,提升企業(行業)社會公信力。充分發揮職工業余文化藝術團體、職工活動興趣小組的積極性,利用職工書屋、職工俱樂部(職工活動室)等文體設施,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使職工群眾在活動中受到教育,在參與中得到提高。
二、具體措施
1、全面啟動,廣泛開展企業(行業)文化和職工文化建設活動。要求在2011年內,全市規模以上企業(行業)開展企業(行業)文化建設“五個一”和職工素質提升“五個一”活動率實現全部覆蓋;中小型企業(行業)要根據自身條件,按照兩個“五個一”活動的要求,逐步達標。各級企業(行業)要根據企業(行業)實際,整合文化資源,制定企業(行業)文化和職工文化建設的長遠規劃、近期目標和實施辦法,在提煉企業(行業)精神、傳唱企業(行業)歌曲的基礎上,制定員工行為規范,全面導入并規范使用企業(行業)形象識別系統,使企業(行業)具有鮮明的整體形象;建立和培訓企業(行業)文化和職工文化骨干隊伍,普及企業(行業)文化知識,增強全體員工開展企業(行業)文化建設的自覺性;采取多種形式,積極開展各種勞動競賽、技術比武和崗位成才活動;開展“向管理要發展、向管理要形象、向管理要效益”的競賽活動,使企業(行業)文化和職工文化延伸、擴展,扎根到每一個員工的心中。
2、分類指導,加快推進企業(行業)文化和職工文化建設進程。加強對企業(行業)文化和職工文化建設的調查研究,針對不同行業,不同性質、不同規模企業(行業)的實際,實施分類指導。對已有一定基礎、成效比較突出的企業(行業),要在鞏固成果、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企業(行業)文化和職工文化的高度,發掘企業(行業)文化和職工文化的深度,加大企業(行業)文化和職工文化建設的力度,使企業(行業)文化和職工文化不斷向高層次發展。對企業(行業)文化和職工文化建設已經啟動,但成效還不夠明顯的企業(行業),要進一步提高企業(行業)領導班子對企業(行業)文化和職工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加深全體員工對企業(行業)文化和職工文化的認同感、歸屬感,強化企業(行業)文化和職工文化的滲透力,并千方百計豐富企業(行業)文化和職工文化建設的內容,充分發揮企業(行業)文化和職工文化對企業(行業)經營與發展的促進作用。對尚未啟動的企業(行業),要通過宣傳灌輸企業(行業)文化和職工文化理念、內涵和意義,組織專家開展論壇等有效措施,讓企業(行業)領導層和廣大員工認識到企業(行業)文化和職工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幫助他們盡快啟動起來。
3、突出重點,培育一批企業(行業)文化建設示范單位。市總計劃于今年內在全市選樹50家企業(行業)文化建設標桿單位和標桿班組。各級工會要把基礎好、規模較大的企業(行業)和班組作為企業(行業)文化和職工文化建設的重點,實施有效培育,培養建設一批具有特色的企業(行業)文化和職工文化建設標兵單位。要注意發現和總結不同類型、不同所有制、不同規模企業(行業)的典型,形成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典型群體,并大力宣傳典型經驗,充分發揮典型的示范、引導作用。
4、總結提高,不斷創新和發展企業(行業)文化和職工文化。各級工會要從實際出發,因企制宜,揚長避短,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總結經驗、創新方式方法,不斷提高企業(行業)文化和職工文化建設的水平,全力打造具有本企業(行業)特色的企業(行業)文化和職工文化,并使企業(行業)文化和職工文化從感性文化向理性文化延伸、從無形文化向有形資源延伸、從管理文化向文化管理延伸,不斷提升企業(行業)的競爭力和凝聚力。
5、表彰獎勵,建立企業(行業)文化和職工文化建設激勵機制。2011年起,市總將對全市企業(行業)文化和職工文化建設的成效進行達標驗收,主要從企業(行業)精神提煉、企業(行業)歌曲創作、職工書屋建設、職工俱樂部(職工活動場所)建設、職工業余文藝團體(職工興趣活動小組)組建和活動開展、以及職工素質提升“五個一”活動成效等六個方面進行檢查驗收,并根據達標驗收情況評選表彰全市“五一文化獎”,對評為全市企業(行業)文化建設示范單位的給予一定物質獎勵。
企業(行業)文化建設示范單位標準為:①有具有企業(行業)自身特點、體現企業(行業)精神內涵、符合時展要求、得到職工廣泛認可的企業(行業)精神和企業(行業)歌曲。企業(行業)精神、理念等要進車間和上墻。②充分尊重職工的主人翁地位,尊重職工,理解職工,關心職工生產生活困難,關心職工身體和心理健康,勞動關系和諧穩定。③積極履行企業(行業)的社會責任。④堅持開展職工素質提升“五個一”活動,成效顯著,臺帳齊全。⑤每年對全體職工開展一次以上的技能培訓活動。職工教育和培訓經費要占職工工資總額的1.5%以上。⑥建立職工業余文化藝術團體(職工活動興趣小組),健全職工書屋、職工俱樂部(職工活動室)等文化體育設施,有計劃、經常性的組織職工開展寓教于樂、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職工書屋藏書3000冊、報刊20種以上,職工業余文化藝術團體(職工活動興趣小組)每年開展活動2次以上。
三、有關要求
1、健全領導機制,規范活動載體。各級工會要把企業(行業)文化和職工文化建設作為一項重要戰略任務和基礎性工程,列入議事日程和對基層的目標考評內容,切實加強對企業(行業)文化和職工文化建設的組織領導,主要領導親自負責,明確責任分工,形成工作合力,按照市總部署抓好落實。要根據本意見,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加強本地、本系統(行業)、本單位企業(行業)文化和職工文化建設的具體實施計劃,明確工作目標、主要任務和具體措施。市總對全市性的企業(行業)文化和職工文化活動進一步規范,從2011年起,逐年依次主辦全市職工藝術節、職工科技節、職工運動會和職工讀書節。全市職工藝術節、職工科技節、職工運動會、職工讀書節今后每四年舉辦一屆,每年“五一”期間市總舉辦大型文藝演出,形成制度。各級工會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對開展的企業(行業)文化和職工文化建設活動進行規范管理,建立相關制度。
2、健全保障機制,夯實工作基礎。各級工會要建立與現代企業(行業)制度相適應的企業(行業)文化和職工文化建設工作機制,充分發揮企業(行業)黨政和工會組織的作用,形成企業(行業)黨委領導、工會主抓、各部門合力推進、職工群眾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加大企業(行業)文化和職工文化建設軟硬件的投入,整合職工培訓中心、文化體育場所、職工書屋等企業(行業)文化資源和文化設施,豐富和優化企業(行業)文化和化建設載體,擴大企業(行業)文化和職工文化建設的有效覆蓋面。切實加強企業(行業)文化和職工文化隊伍建設,加強引導和培訓,建立激勵機制,充分發揮他們在企業(行業)文化和職工文化建設中的骨干帶頭作用。
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在長期科研生產經營管理的實踐中逐步形成的一整套思想理論體系。它來源于實踐,又作用于實踐,對企業的發展有著直接的指導作用。其中環境文化建設表現為最直觀的一個方面,形成企業的第一印象,有著形象工程、面子工作、窗口作用。在企業文化建設工作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企業環境文化,是影響制約企業經營活動的各種內、外部環境中所滲透的文化因素??煞譃樽匀簧鷳B環境文化和人文社會環境文化。企業文化是二者的辯證統一。自然生態環境文化包括表層的、有形的、看得見的、摸得著的、具體的,既有視聽環境:廠房、道路、廠容廠貌、園林綠化;嗅覺環境、機器設備、生產作業現場、職工住宅區的生活服務、體育健身器材、文化娛樂設施、社會輿論、口碑等,其現實狀況如何,直接影響著企業發展。人文社會環境文化建設是深層次的、無形的、內在的、抽象的,包括企業的經營理念、干部作風、優良傳統、民主氛圍、精神風貌、人際關系、心理狀態等,它的狀況如何,將從根本上制約著企業的發展。
首先,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價值觀的最直接體現。企業價值觀是企業員工對本企業存在和發展的目的和意義的認識和評價,是指導企業有意識有目的地選擇某種行為去實現物質和精神追求的觀念體系。它在長期的企業生產經營實踐中形成,表現為全體員工共同的較為穩定的心理定局。由于企業價值觀其自身的抽象性,決定了它必然要依托于某種有形的載體予以表達和展現。環境建設就是最直觀載體之一,而且是企業文化建設最直觀的主要表現形式和展現手段,表現為最普遍、最直接的做法,是將企業的宗旨、理念、口號寫成標語廣為張貼懸掛,以綠化點綴、拼圖、造型的形式展現,或者以板報宣傳欄的形式進行宣染。企業價值觀在管理思想上的表現,就是以物為中心還是以人為中心?員工在企業的地位,企業要堅持以人為本,就應該根據職工群眾的需要,為其創建良好的工作及生活環境。比如對我們企業在注重做好節能減排、優化生產工藝、杜絕跑冒滴漏的同時,還要注重加強現場治理,綠化美化環境,科學發展,達到生產設備凈、齊、美,物流有序,廠區天藍、樹綠、景美,春有花、夏有蔭、秋有香、冬有青,創建優美環境,創造人與自然的和諧美,杜絕空氣污濁、損害健康、環境惡劣的不良印象。企業價值觀在經營宗旨上的表現,是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孰先孰后的問題。任何一個生產企業,特別是央企、國企更應該責無旁貸地承擔社會義務,為社會發展作貢獻。所以企業的環境建設,必須以社會效益為中心,以保持生態平衡,經濟可持續發展,至少是不污染社會環境為出發點,這本身就是向社會傳達企業強烈而鮮明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如果企業內部環境十分地好,卻一味地追求利潤,甚至污染環境,損人利己,那么,人們會據此斷言這個企業毫無道德責任感和使命感,受到社會的譴責,人門的唾棄。
其次,環境文化建設是企業凝聚力的直接體現。凝聚力,在理論上講是一種綜合的內聚力,向心力,是使全體員工在思想情感上、價值取向上、行為操守上都保持高度一致的內能,是一種團隊精神。凝聚力一方面表現為企業對員工的吸引力,即員工對企業的向心力;另一方面表現為員工與員工彼此之間的親和力。凝聚力是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凝聚力的強弱與環境特別是社會人文環境關系密切。整潔、融洽、和諧、向上、充滿活力的企業環境,可使員工心曠神怡,安居樂業,形成企盛我榮,企哀我恥,企業與員工同呼吸共命運,同心同德。反之,則人心思“走”,離心力膨脹,離心離德,企業豈不衰敗。所以環境建設的出發點,必須基于員工的凝聚力。比如在職工住宅區有限的活動范圍內,種植草坪綠化,布置一些桌椅板凳,安裝一些文化娛樂設施,職工們在工作之余,茶余飯后,可以在此放松聊天,緩解釋放工作、生活方面的精神壓力,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再次,生態環境文化建設是企業形象的直接體現。所謂企業形象,是社會公眾對企業的綜合認識和總體評價。它是一個組合的系統,影響的要素也是多方面的,而環境特別是自然環境,是最直觀、最明顯的影響因素,而且有著第一印象,先入為主的作用。從一定意義來講,企業在公眾心目中形象的好壞,自然環境作為企業的“窗口”、“臉面”,最先映入眼簾,形成難以抹去的第一印象。所以,現代企業人多數講究企業的外觀,重視自然生態環境文化建設。還有,優秀的企業環境文化,是生態自然環境下人文社會環境的統一。企業在生態自然環境文化建設方面,都應十分的講究。比如廠區開闊恢弘,空氣清新,交通方便,布局合理,整齊潔凈,綠化美化,生機盎然。特別是我們中航工業,把環境文化建設置于重要的地位。在人文環境文化建設方面,正確處理效益目標和責任目標、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關系問題。干部和工人之間,工人和工人之間提倡平等互助、互相關心、互相信任,加強道德溝通,營造一種家庭式氣氛,形成一種民主氛圍,倡導一種團隊精神。形成領導關心職工群眾,上級關懷下級,讓職工感到一種親情、依托、歸屬感,優越感、自豪感從而將自己與企業融為一體。倡導員工之間的文明競爭,開展多種形式、針對性強、利于操作、有群眾基礎的競賽活動,鼓勵立足崗位成才。組織員工積極參加各種文化、體育活動,充分利用板報、墻報等多種形式,豐富職工的文化生活,反映職工的精神面貌,宣傳好人好事,定期評比,形成有聲有色的企業文化,職工們上班心情舒暢,熱愛企業,這也正是企業文化的魅力所在。
近年來,浙江省總工會立足實際,創新思路,以“兩建一送”工作為載體,在推動企業職工文化建設上收到了實效。圍繞“兩建一送”工作的起源、現狀、特點、得失以及未來的構想,本刊記者走訪了浙江省總工會宣教部部長王重剛。
《現代企業文化》:請您簡要談談“兩建一送”工作的歷史起源及發展歷程。
王重剛:浙江是民營經濟大省,中小企業眾多,同時也是農民工輸入大省,據估算農民工總量已經超過2000萬。由于種種原因,在農民工集聚的眾多中小企業里,文化設施落后,文化活動缺乏,廣大職工特別是農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單一,已經成為制約和諧社會建設的一個突出矛盾。
進入新世紀以來,浙江省總工會一直非常重視開展企業職工文化建設,豐富廣大職工的精神文化生活。通過實踐,已經探索出了一些有效的工作手段、工作載體。一是立足基層,開展企業職工文化“八個一”建設;二是整合資源,開展送文化下基層活動;三是自上而下,開展職工書屋、電子書屋等文化陣地建設。這三項工作運行幾年收到了一定的實效,但也暴露出工作載體名目過多、文化陣地小而分散、整體運行效率不高等問題。2011年起,省總工會對全省企業職工文化開展情況進行了全面的摸底調研,并在調研的基礎上,吸取了杭州、溫州等地開展三位一體文化家園工作的成功經驗,對全省的企業職工文化工作進行了梳理整合,創新歸納出企業職工文化“兩建一送”工程。
從具體內容看,“兩建一送”工程包含三大載體:一是企業職工文化“八個有”建設,具體指“有企業核心精神、有學習培訓場所、有員工技能培訓、有員工文化團隊、有員工文體活動、有文體活動場所、有企業宣傳窗口、有企業民主管理”等八個方面內容,這“八個有”,涵蓋了企業核心價值、員工技能發展、精神文化生活和企業民主管理,構成了企業職工文化建設的主體性、基礎性內容。二是農民工文化家園建設,建設的地點以城鄉接合部、各類工業園區、開發區和工業發達的鄉鎮村等為農民工相對集聚的區域重點,每個文化家園要求有多功能室內活動場所、有室外文化休閑廣場、有圖書室、閱覽室以及有簡易的舞臺等文化娛樂設施。三是送文化、種文化下基層活動,具體形式以送演出、送電影、送書報為主,同時鼓勵培育各類企業自辦員工業余文體團隊。
“兩建一送”工作從概念提出到具體實踐,已經有將近兩年的時間。據初步統計,目前全省有將近70%的規模企業基本實現了“八個有”,累計新建農民工文化家園1080家,其中創建命名省級農民工文化家園100家,平均每年全省送演出1000余場,送電影1萬余場,送書報1萬余份。從這些數字來看,應該說這項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實效。
《現代企業文化》:您能講講“兩建一送”工作的特點和收獲嗎?
王重剛:“兩建一送”工作是對一些傳統工會企業職工文化工作的再整合、再提升,除了具有群眾性、普適性等傳統特點外,還具備了符合新形勢的三個新特點。
在服務對象設定上,以農民工為服務重點。
“兩建一送”工程中,企業職工文化“八個有”建設以規模以上企業為建設重點,逐步向中小企業拓展,在活動內容設計、活動場所建設、員工文體團隊組建等方面,都重點突出了為農民工服務,幫助廣大農民工在精神文化生活上與城市接軌,或者說融入城市。農民工文化家園則更加是一個純粹的為農民工服務的文化陣地建設工程,無論是建設的地點還是開展的活動內容,都體現了為廣大農民工特別是新生代農民工服務的特點,比如地點一般選擇在城郊結合部或者工業園區,比如建設露天舞臺、燈光球場和技能培訓教室,為農民工提供了一個集娛樂、休閑和教育為一體的家園式活動場所。送文化下基層則通過文藝大篷車、電影放映車等機動性很強的形式,深入到企業最基層,把農民工喜聞樂見的文藝演出、電影和書籍送到車間、廠區,活躍了基層農民工的業余文化生活。
在覆蓋范圍的選擇上,立足最基層。
“兩建一送”中的每一項具體工作都有自身側重的覆蓋范圍,從規模企業、中小企業、城鄉結合部到工業園區、城中村,可以這么說,基本涵蓋了目前工會開展工作的主要范圍。雖然側重不同,但是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把立足點放在了基層,特別是送文化下基層活動,組織了全總文工團、浙江歌舞團、省軍區文工團和省職工藝術團等骨干文藝團隊,走出劇院,走入山區海島,足跡覆蓋了全省絕大多數偏遠地區,很好地彌補了單一陣地建設帶來的覆蓋范圍不足的缺點。
在工作內容設計上,關聯度高且互相促進。
“兩建一送”的每一項工作載體,都不是單一、孤立的,而且相互依存、相互關聯,并且互為基礎、互相促進。在規模企業開展企業職工文化“八個有”建設,重在培育一批骨干企業,起到引領示范作用;而針對量大面廣的中小企業則通過建設農民工文化家園的方式來做強有力的覆蓋范圍補充,同時也是為“八個有”建設打好基礎,做好呼應;而送文化活動的重點是立足在全面實施企業職工文化“八個有”建設和全面推進農民工文化家園建設的基礎上,把這些職工文化陣地作為主要的服務對象,做到每個“八個有”建設的企業和每個農民工文化家園月月有電影,季季有演出。
“兩建一送”工作的開展從根本上改變了浙江省企業職工文化建設各項工作“各立山頭”“單打獨斗”的局面,把原先分布散落在基層的各種力量集合在一起,發揮出了最大的合力。這項工作啟動以來,各級工會在實踐中提升對企業職工文化工作的引導能力以及對職工的文化服務能力,浙江省企業職工文化建設由點及面,職工文化覆蓋面不斷擴大,職工文化輻射能力不斷提高,企業職工文化活動已經常態化、制度化,呈現出逐步繁榮的景象。而各級工會努力推動的由送文化到種文化的轉變,使廣大職工群眾從文化的圍觀者變為文化建設的參與者、創造者,不僅業余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豐富,自身精神文化素質也得到了提升。
《現代企業文化》:請您談談總工會未來推動“兩建一送”工作的構想?
王重剛:未來一段時間,省總工會要在十精神的指引下,繼續堅持推動“兩建一送”,著重機制建設,注重這項工作的可持續性,確保它能持之以恒地開展下去。
緊扣一個核心。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廣大職工群眾,進一步堅定廣大職工群眾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是新時期企業職工文化建設的首要任務。要通過各類行之有效的生動載體,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落實到企業層面,落實到廣大職工的勞動崗位、勞動實踐和日常生活中去。
建立領導機制。為加強全省企業職工文化建設工作的領導,省總工會將聯合省有關部門成立浙江省企業職工文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具體實施推進企業職工文化建設的各項工作。各市、縣(市、區)要建立相應的組織領導機構,負責推進本區域企業職工文化建設工作的組織和實施。
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加強區域文化建設,使之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和社會建設協調發展、相得益彰,對于積極應對愈演愈烈的國際金融危機,加速實現老工業城區全面振興,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必須把文化建設的成果體現在積極應對挑戰、加快發展振興的必勝信心上。積極的心態,堅定的信心,是戰勝任何困難的重要前提。區域文化作為廣大人民群眾的情感紐帶和精神寄托,在維系感情、凝聚力量、激發斗志上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大東區是一個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文化積淀深厚的地方。這里有北大營、東北講武堂、東三省兵工廠、“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二戰盟軍戰俘營、少年讀書舊址等眾多歷史文化遺存。作為*民族工業的發祥地,這里曾經制造出中國第一架飛機、第一輛汽車、第一臺大型礦山設備。在推進大東全面振興的實踐中,我們通過挖掘區域工業文化、民國文化、抗戰文化的深厚底蘊,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凝煉形成了“志存高遠,澎湃馳翔”的大東精神,創造性地將企業形象識別系統理論及體系應用于城區文化建設,構建起了城區形象識別系統,結合其推廣和應用,積極在機關、企業和社區三個層面開展優良傳統教育,有效地提高了全區人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為老工業城區的發展振興提供了精神動力、思想保證和智力支持。文化力的提升,助推了經濟社會的又好又快發展。經過全區上下的奮力拼搏,以歐盟經濟開發區、汽車城、東中街商業區、沈海物流區、科技產業區、萬泉文化產業區為代表的經濟發展格局全面拉開;經濟結構日益優化,以汽車產業為支撐的工業規模不斷壯大,以現代服務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發展基礎已經奠定;城市建設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城區面貌日新月異;和諧社區建設等工作已經走在全市前列,取得了文化、社區衛生服務、科技進步等多項國家級榮譽。這為我們成功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當前,我們要進一步大力弘揚大東精神、抗非典精神和奧運安保維穩精神,全面提升文化力,堅定積極應對挑戰、加快發展振興的必勝信心。
必須把文化建設的成果體現在提高人的素質、促進社會和諧上。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提高個人綜合素質,既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人民群眾的自發愿望,也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區域文化建設,從根本上講是人的建設,核心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質,從而為促進社會和諧創造良好條件。因此,我們將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納入到全區城市建設發展總體規劃中,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加強對歷史文化遺存的保護,彰顯區域文化特色;全力推進以區全民健身中心、文化館、圖書館、酒博物館等“一場十館”為主體的重大文化工程項目,加快萬泉公園和城市中心廣場建設,大力推行開發商、物業公司、社區“三位一體”新模式,加強社區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為全區人民打造實用便捷、娛樂休閑的15分鐘文化生活圈;大力實施文化精品工程,成立了區文聯,創辦了《萬泉》文藝期刊,開展“市民講壇”、“五月的鮮花”工業文化巡禮等活動,“東城群眾文藝創作獎”持續舉辦并升格為全市推進群眾文藝創作活動的獎項;機關、企業、校園、社區文化建設不斷深入,群體性文化活動豐富多彩,萊茵河畔社區老年合唱團榮獲了全國老年合唱節最高獎——“駿馬金獎”,并在2009年央視春節晚會中參演;引導居民積極參與社區民主自治,推進社區各項管理工作的科學化、民主化、規范化;注重廉政文化內化于心的作用,積極開展廉政文化進機關、社區、家庭、校園、企業、農村的“六進”活動,努力形成“廉榮腐恥”的社會意識,在全區營造了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促進社會和諧是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重要前提。我們要通過加強文化建設,提高人的素質,進一步提高廣大群眾理性應對金融危機的承受力、面對落差的容忍力和努力工作、鍥而不舍的向上力,進而促進社會更加和諧安定,保增長的社會環境更加良好。
必須把文化建設的成果體現在激發創造活力、推動經濟發展上。經濟的背后是文化,文化的動力在經濟。我們到先進國家和地區考察,在感受其經濟發展速度之迅猛的同時,更能感受到其在文化層面上體現出的發展生機與活力。在推進區域經濟發展中,我們注重發揮文化力的作用,樹立區域文明開放的良好形象,“金杯中華誕生地,寶馬通用新家園”、魅力東部、汽車城等品牌已經成為大東區的代名詞;推動各項工作創新,與兄弟區聯合創辦了*歐盟經濟開發區、東新工業園,拓展了經濟發展空間;在各經濟發展載體實行了新體制新機制,調動了積極性,激發了創造力。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挑戰,我們要努力提升文化力,把文化優勢轉化為區域經濟發展的環境優勢,進一步提高區域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增強區域對資金和項目的吸引力;充分利用國家出臺優惠政策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契機,引導企業調整產品結構,尤其要引導軍工企業擴大民品生產,依靠自主創新,搶占市場份額,實現更大發展,特別要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不斷增強區域經濟發展的活力;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倡導創業文化,發揮興業創業典型的示范作用,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壯大,在全社會營造鼓勵人們干事業、支持人們干成事業的輿論氛圍,努力形成讓一切勞動、創造、技術、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