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19 16:00:0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文化遺產特征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這厚重的歷史積淀,無疑是我們民族的先輩給后人留下的寶貴財富,同時這也是留給我們的一付重擔。因為,保護的責任是那么重大,而保護工作的分量又是那么異乎尋常地沉重。特別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這項工作起步較晚,但發展相當迅速,從2003年啟動至今不到5年的時間,全國就已經確定了兩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總數達1028個,并認定了代表性傳承人777人。而這僅僅是一個開始,因為更多的項目正在運作中,更多的發現正在進行中,更多的認識正在形成中,更多的經驗也正在積累中。
筆者有幸參加了本地的這項工作,并經歷了從起始階段到現在的過程,其間對許多具體問題進行過相對深入的思考,并通過進一步學習和實踐,形成了一定的認識。比如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征界定,我們就應該根據以下三個突出特征,綜合地去進行把握。
一、傳承性
我國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擁有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唇齒間傾談的、紙頁上流淌的、精神意識層面跳躍著的“活態”文化,構成了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承載著中華民族文化淵源的基因。
文化是由物質和非物質兩種形態構成,而文化的進化是傳承和積累的結果。其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化同樣也是通過傳承和積累來實現,其細致周密和循序漸進的過程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經過傳遞實現傳承,另一方面經過長期的沉淀達到積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集中反映了人民群眾對文化的自我選擇、對文明的自主抉擇。應該說,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經過特定歷史階段,特定種群民族、特定地域范圍內的人民群眾,世代沿襲所傳承的結果。其傳承過程,生動地保留并表現了這些人群的生存狀態、生產習俗、生活風貌、倫理觀念,并形成了對當時的社會形式、自然環境和等多方面的歷史發展狀況的反映。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依靠冗繁的傳承載體和龐大的傳承群體。其中,傳承載體重點反映了當時的社會背景環境和社會環境,而傳承群體離不開人們之間所依靠的“口傳心授”。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群體性的傳承,包括禮俗儀式、歲時節令和社祭廟會等,主要是依靠群體性傳承或者是家庭性傳承而構成的傳承鏈傳承至今。口頭文學、表演藝術、手工技藝和民間知識等文化,一般是由傳承人代代相襲而傳承延續。一個優秀的傳承人,既傳承了先人的文化遺產,又以過人的聰慧,按照當時社會發展的節拍推動文化遺產的創新和發展,他對一個民族文化的延續起著重要的鏈接作用。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手段離不開人的因素,傳承人作為歷史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承載著傳統文化傳承的歷史重任。因此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最直接面對的是傳承人的保護問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為其提供生存和發展延續傳統文化的環境和土壤,才能實現當代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標。
二、“活態”顯現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民族個性和民族審美習慣的“活態”顯現,它保持了民族特殊的生活生產方式。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所定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示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與群從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和文化空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產生和存在,既與相關生產方式、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有關,也與產生這種文化的土壤和背景,包括民族和地域的獨特生活方式、文化傳統、文化心理、審美原則和風俗習慣有關。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通過聲音、形象和技藝為表現手段,并以身口相傳作為文化鏈得以延續的“活態”顯現,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民族特殊的生產生活方式息息相關。我國古老的羌民族文化就是典型的活態案例。
關鍵詞:傳統實木家具制作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措施;
中圖分類號:G2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520(2014)-08-00-02
現階段隨著我國家具制造業產業化生產模式的逐漸完善,傳統實木家具制作技藝在我國家具制造業中的應用范圍逐漸縮小,同時傳統實木家具制作技藝的傳承者也逐漸減少,使我國傳統實木家具制作技藝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陷入窘境,而如何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促進傳統實木家具制作技藝的傳承,已成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在新時期發展中的一個重要話題。傳統實木家具制作技藝已被認證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由于傳統實木家具制作技藝在民間的傳承方式一直是代代相傳、口口相傳,這導致當前傳統實木家具制作技藝的傳承人相對較少,同時也只有少部分人了解、認識傳統實木家具制作技藝,這也是我國手工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新時期的一個縮影。
一、傳統手工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界定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2003年正是通過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這也是當前國際上最權威、最有影響力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文件,《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界定為:“以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的非物質文化形態;以傳統表演藝術為主的非物質文化形態;以社會實踐、禮儀、節慶活動為主的非物質文化形態;以與自然界和宇宙有關的知識實踐為主的非物質文化形態;以傳統手工藝為主的非物質文化形態。”從《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傳統手工技藝已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獨立的門類,同時針對傳統手工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可。
現階段我國已先后公布了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其中在保護項目名錄中包括了我國傳統美術類和傳統技藝類,而且傳統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一般都是由傳統手工技藝制成,說明傳統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傳統工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差別不打,可以將二者合并統稱為傳統制造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現階段我國文化部以及相關部門將傳統手工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界定為:“傳統器具制作、傳統民居建筑、陶瓷加工、織繡印染、傳統造紙、傳統雕刻、傳統印刷以及傳統釀造等傳統手工藝,包括上述傳統手工藝制作過程、文化觀念、審美意識、價值認同、歷史傳承以及口傳身授的民間知識等。”從我國對傳統手工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界定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傳統實木家具制作技藝已成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一項保護任務,這不僅要求我國相關部門以及社會要對現存的傳統實木家具進行保護,同時更要對傳統實木家具制作技藝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
二、傳統手工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征分析
中華民族在上下五千年的發展歷史中逐漸沉積出兩種傳統文化,物質性傳統文化與非物質性傳統文化,物質性傳統文化是有形的文化遺產,傳承至今我國留下很多豐富多彩、美輪美奐的傳統文化藝術作品,例如陶瓷、古家具、古建筑以及古書等靜態的傳統文化。而非物質性傳統文化為我國留下了很多活態傳統文化遺產,例如口頭傳說、表演藝術、社會風俗以及傳統手工技藝等,非物質性傳統文化一般在表現形式上都是非固態和活態的,正是這些物質性傳統文化與非物質性傳統文化傳承至今,為我中華民族在五千年后的今天留下了無數傳統文化瑰寶,讓我們這些后人可以通過傳統文化見證中華民族歷史上的繁榮與昌盛。
非物質性傳統文化在表現形式上強烈的彰顯出非固化與活態性特征,而在傳統手工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更能體現出這兩點特征,因為傳統手工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傳承過程中,要受到物質手段變化、社會需求變化以及傳承人變化等帶來的影響,只有保證傳統手工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非固化與活態性特征,才能保證傳統手工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不同時期、不同社會環境以及不同人文環境下的傳承與發展。傳統手工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社會需求條件下要面臨傳承性、生產性特征,而在不同時期的人文環境需求條件下要面臨變異性、多樣性特征,而傳統手工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當前要面臨著發展性、創新性特征,傳統手工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上所有特征是保證其傳承的前提條件。
三、基于傳統實木家具制作技藝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措施
從我國對傳統手工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界定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傳統實木家具制作技藝已成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一項保護任務,同時我們通過分析也明確了傳統手工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征,同時也明確了傳統手工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必須具備的前提條件。我們要明確傳統手工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非固化、活態性特征,同時也要明確其傳承性、生產性、變異性、多樣性、發展性以及創新性等特征,針對傳統實木家具制作技藝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本文根據其特征,分別提出基于創作者、掌控者、傳承者、銷售者以及使用者五個方面的保護措施,力求通過一些措施促進傳統實木家具制作技藝在新時期的傳承與發展。
(一)基于創作者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措施:傳統實木家具制作技藝是人們長期生活經驗累積而成,同時傳統手工技藝的創作也是傳統實木家具制作技藝誕生的基礎,更是民間傳統手工藝人通過傳統手工技藝抒感的寄托方式,所以傳統實木家具制作技藝的保護離不開創作者――人這一基礎。現階段我國文化部門以及地方政府要為傳統實木家具制造技藝營造一個適應其發展的文化氛圍,同時要求傳統實木家具制造技藝的傳承不要脫離身口相傳這個紐帶,這樣才能確保傳統實木家具制造技藝在新時期的傳承與發展。
(二)基于掌控者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措施:掌控者的決策、抉擇對實木家具制作技藝的傳承與發展有著直接影響,掌控者不僅僅是傳統實木家具制作技藝這一傳統手工技藝的管理者,同時國家、文化部門以及地方政府都要擔負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掌控者,掌控者要通過實際行動不斷喚醒人們對傳統手工技藝保護與傳承的意識。現階段傳統實木家具制作技藝的掌控者要發揮好宣傳帶頭作用,讓不同領域、不同地區、不同文化群體都了解傳統實木家具制作技藝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從而在掌控者的宣傳與引導下幫助人們建立正確的傳承及保護意識。
(三)基于傳承者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措施:傳承者是我國傳統手工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載體,同時也是我國傳統手工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只有通過傳承者才能保證傳統實木家具制作技藝在新時期的延續與發展,所以我國文化部門與地方政府要通過一些政策保證傳承者的權益,通過傳承者的傳播、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熱愛傳統實木家具制作技藝,同時也可以讓更多的人加入到傳統實木家具制作技藝的傳承行列中,確保傳統實木家具制作技藝在有序的文化生態環境中永續傳承。
(四)基于銷售者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措施:銷售者是我國傳統手工技藝文化生態環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我國傳統手工技藝產品在社會廣泛傳播的重要職責,是我國傳統手工技藝產品與市場的中間紐帶,所以這要求我國政府、文化部門以及地方政府要規范銷售者群體。銷售者不僅僅要擔負著將傳統實木家具制作技藝產品傳播、銷售的職責,同時更是連接產品制作者與使用者信息溝通的一條重要途經,只有規范好銷售者人群才能保證傳統實木家具制作技藝這個文化鏈條的良性循環。
(五)基于使用者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措施:使用者是傳統實木家具制作技藝產品直接服務的對象,同時也是促進傳統實木家具制作技藝在新時期發展與創新的主要動力來源,只有使用者不斷關注、提出對傳統實木家具制作技藝產品的要求,才能使傳統實木家具制作技藝產品更好的滿足使用者。使用者在獲得傳統實木家具制作技藝產品后要明確其文化意義,不僅要將傳統實木家具制作技藝產品作為一項產品來看待,同時也要將其看作為中華民族五千年傳統積淀而成的文化精髓。
四、結束語
現階段傳統實木家具制作技藝這一傳統手工技藝,已成為我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之一,由于當前社會環境、人文環境以及市場環境對其帶來的影響,使傳統實木家具制作技藝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將要消逝在歷史河流中,所以這不僅要求我國政府、文化部門以及地方政府投入到保護行列中,同時也要求我國廣大人民群眾要積極投入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行列中,這樣才能保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在新時期的傳承與發展。
參考文獻:
[1]朱裕平.傳統技藝的現存狀態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動態保護.文化遺產.2008
關鍵詞:博物館 文化遺產 保護 新理念
引言
博物館作為文物收藏和保護的主要機構,在發揮其宣傳教育功能和科學研究功能時,在文化遺產保護中,也充分發揮其特長和優勢,為中國文化遺產的保護起重要作用。在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的三十多年,文化領域對遺產問題的關注超過了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不管是理論上還是實踐方面,收獲豐富。全新、全面的遺產理念的監理,對博物館這個以保存、研究、傳播人類文化遺產為“天職”的機構而言,產生極深遠的影響。
近幾年,文化遺產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2002年上海國際博物館協會第七次亞太地區大會已經深入全面的討論了文化遺產概念的進化過程,它們從一個封閉式轉變成開放式。它們主要體現在:文化遺產從單體的歷史和藝術意義上文化遺物擴展到相互聯系的文化遺產群體及非藝術創造遺產,從僅表現在物理上聯系的文化遺產擴展到與大自然緊密聯系的文化遺產,從普通環境擴展到特定環境下的文化遺產。從而我們更全面、深化認識到對文化遺產價值體系,對文化遺產的價值取向更加神圣,理解更人性化的內容。那么我們可以從概念出發,對文化遺產進行劃分:無形和有形。事實上,這種無形與有形并不是絕對的,兩個范疇在空間和時間上相續的,有些時候也是重合。
在現實情況中,我們博物館雖然在有形文化遺產保護方面取得很大的進步,但是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如我們為什么要保護它?如何保護?等。如果我們把文化遺產理念引入目前博物館及業務活動中去,將有利于對這些問題進行探討,同時也給博物館遺產保護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一、博物館的工作核心
博物館工作核心就是保存文化遺產的價值。博物館遺產保護工作不能僅僅體現在保護收藏品本身,應該更注重其整體價值體系,不管這種價值是通過無形(非物質)還有形的體現的。因此,價值是遺產概念及文化遺產保護實踐的基礎。博物館為了滿足保護文化遺產價值的目的,首先掌握好遺產價值的特征。特征1:遺產價值是廣義、美好的東西,不是特指可交換、有形及經濟意義上的東西。特征2:我們了解,遺產的價值應該具有多維性。遺產具有歷史價值、美學價值、宗教價值、社會或教育價值及經濟價值。所以說,遺產應該具備多重價值的(多維價值)。特征3:遺產的價值是具有動態性。在不同的社會背景下或不同時期下,人們對遺產價值的認識也是不完全一致的。所以只有當我們看到遺產價值這種動態性,博物館文化遺產保護才不會被置于特定的社會、經濟和環境中。
二、博物館保護工作的途徑
博物館保護工作其途徑應該是文化遺產的可持續、多學科發展的。新的文化遺產理念,使博物館遺產保護工作實施有了新的思路。具體如下:
1.文化遺產的可持續利用
要滿足文化遺產的可持續利用,先要滿足遺產選擇上的策略性考慮。博物館要有選擇的收藏和保護文化遺產這是必要的。當人類經過漫長的發展后,留下來的具有代表性或象征性的東西已經比較有限了,如果把這一切納入博物館收藏是不可能的。所以,選擇性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我們如何選擇呢,從而達到文化持續的目的,爭取更多的資源來保護更多的文化遺產。應該是了解究竟怎樣的東西和價值需要在博物館保護,這是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內容。首先,我們可通過對信息和價值的選拔,而這些東西應該具備代表性和記錄性等來說明更多的問題,這才是博物館保護政策和決策文化遺產可持續利用的關鍵。其次,對過去、現在及未來的考慮。因為文化遺產的價值和信息不是靜止的,是動態的。當我們確認某種東西是否存在保護價值,是否能代表某以實物及時代的要求,必須經過徹底的調查研究。
2.建立在交互式、多學科的途徑上的文化遺產保護
不管是文化遺產的價值還是信息,都應具有多維性。隨著20世紀50年代以來,系統理論的發展,科學界的激怒是飛躍的。人們對自然和社會乃至宇宙的認識來自于多種不同學科的方法和技術。而博物館不應脫離實際,不能拘束于單一的學科,應建立交互性機制,尋求多學科的途徑。只有這樣,博物館才能體現文化遺產的價值。
根據上述,博物館是保護文化遺產的重要機構,肩負著收藏、展示和研究遺產文物的重要任務,是遺產文物的守護者,同時,他們也是文化遺產的管理者。隨著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文化遺產的保護任務將越來越艱巨,博物館也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只有深入研究全新的理念概念、文化遺產價值,創新多學科、多突進的文化遺產突進,才能更好的為中國文化遺產保護提供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公約》
[2]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關于20 02年聯合國文化遺產年及其后續行動的報告》
[3]2002年國際博協亞太地區年會《上海》
[4]文化部文物局.中國博物館學概論[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29-30
作者簡介:
摘 要 我國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極其豐富的國家,然而對于人類發展史上占據舉足輕重地位的民族傳統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與特質,具有很強的地域性、民族性、多樣性及娛樂性等特點,對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及對外弘揚東方國家優秀的文化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運用文獻資料、邏輯分析等研究方法,針對民族傳統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現狀,審視自身,放眼國際,并從中構建適合我國國情的民族傳統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策略。
關鍵詞 民族傳統體育 非物質文化遺產 保護與傳承 思考
非物質文化遺產承載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代代人獨有的文化基因及共有的文化記憶。然而,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及我國文化生態環境的巨大變化,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存面臨著極大的挑戰。因此,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問題越來越受專家和學者的高度重視。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以我國少數地區民族傳統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為研究對象,主要選取云南省各地少數民族、湖北省恩施少數民族等。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2.邏輯分析法。從不同角度對民族傳統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分析,并對研究結果進行總結和分析。
二、結果與分析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之民族傳統體育
經過不斷的研究與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界定逐步明確。2003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UN ESCO)在大會上通過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條文。其中,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有了具體的界定。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是指被各小區、群體,有時是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達、表現形式、知識、技能以及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藝品和文化場所。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其定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第五條就是傳統體育和游藝。
(二)我國民族傳統體育具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征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本質特征,是指它的表現形式和傳承方式的非物質性。目前,從我國已開發和挖掘出來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來看,大部分都具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征。主要表現在:1.非物質性。民族傳統體育本身沒有實體性,需要通過個人或群體的身體活動(走、跑、跳躍、投擲、攀登、爬越等)才能表現出來,才能被人類所認識、欣賞或共享,這是與物質文化遺產最顯著的區別;2.民族性。民族傳統體育的民族性是指其代表了豐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獨特性質。民族傳統體育源于人們的生產勞動、休閑娛樂、宗教祭祀、軍事戰爭等,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勤勞的中國人民創造并發展了形式多樣,種類豐富,富有鮮明民族特色的體育活動。
(三)我國民族傳統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的現狀
1.民族傳統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權利范圍難以確定
要立法保護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首先需要解決的便是權利的歸屬問題,即要明確民族傳統體育的權利主體。權利主體是指參加法律關系而享有法律權利和承擔法律義務的人。我國民族傳統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主體可以是國家、社群集體、個人等。第一,國家成為民族傳統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權利主體,其具體權利由國家行政主管部門行使;第二,群體性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本質特征,所以集體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權利主體也是最為常見的情況;第三,個人也可以成為民族傳統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權利主體,從法律角度看,個人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權利主體不存在任何法律障礙。
2.民族傳統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現行知識產權制度存在著時間期限矛盾
在現行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中,各國對專利權、著作權等知識產權的保護是有一定期限的,保護期限結束則進入公有領域不再保護,商標權也是有一定期限的,期限結束可以申請續展。對于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知識產權保護期限性問題,大多數學者認為民族傳統體育的產生和發展是一個長期延續的過程,作為一個民族或群體短時間內不會消亡,其蘊含的精神價值和物質利益也不會消亡,民族傳統體育是世代延續的,每一歷史單元都是傳播時期,也是創作時期,在一種“疊加式”的積淀中產生又變異、變異又新生。其價值往往隨時間的流逝而增加,體現出歷史的傳承和積淀,經歷了長期積累和傳承而得以延續,很難適用知識產權保護期限要求。
三、結論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民族傳統體育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其定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第五條就是傳統體育和游藝。
(二)當今社會,多元文化的發展已經成為一種勢不可擋的潮流。民族傳統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遭遇嚴重的困境,中國傳統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制化保護法律法規欠缺,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保護模式難以定位,無法使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得到全面、及時、有效的保護。
(三)民族傳統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民間遭受冷落與缺失。工業化、現代化給我國民眾帶來了便利與財富,也帶來了破壞與功利,部分人群在快節奏的今天,拋棄傳統,追求新奇。
參考文獻: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文化遺產;旅游開發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的必要性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最好的方法是進行旅游開發。通過開發式的保護,才能提高文化遺產的傳承能力,已成保護性旅游開發的必然趨勢:
(一)提供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資金
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從經濟的角度分析,通過旅游行業,一方面可以“自給自足”,譬如將旅游點門票作為旅游收入,而不再需要依靠國家和地方政府的財政撥款,另一方面帶動當地經濟發展,讓更多的民間個人、組織和企業參與到旅游開發行業當中,提高旅游開發資金的投入水平,從而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提供足夠的資金。
(二)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旅游開發,是經濟和文化的融合,將非物質化遺產作為旅游經濟的產品,可以更好地傳承和發展非物質文化,使得文化遺產的價值得到更加充分地挖掘。另外,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可以提高人們對文化價值地認識和接受程度,提高文化遺產的知名度,實現文化遺產的社會價值。
(三)弘揚民族傳統文化所需
旅游業帶動一個地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當當地居民意識到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提高他們的收入水平,自然會更加重視當地的民族傳統文化,適時所采取的保護手段都是自發和自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針對未來外來游客對文化產業的需求,通過挖掘、整理、創新民族傳統文化,有利于民族傳統文化的弘揚,很多民間的工藝品、戲劇、曲藝、傳統食品、風俗等在旅游開發模式中得以可持續傳承。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的建議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旅游開發,是將文化遺產轉換成為特色的旅游消費產品,因此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需要抓住文化遺產的核心價值,并將價值發揮到最大化。
(一)表演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
表演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觀賞性、趣味性、互動性等特征,包括戲劇、雜技、歌舞、競技等,對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開發,可采用“俱樂部”的模式,集中所有表演的藝術愛好者,以主動自愿和互助互惠的基礎上,提高旅游者和當地居民的參與程度。這種模式的構建思路包括:1.當地負責挖掘表演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并開發和設計“俱樂部”的模式,并定期安排“俱樂部”的活動;2.旅游者參加“俱樂部”的活動,自自費的方式,享受“俱樂部”的活動和提供的食宿。俱樂部的模式可以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趣味性、知識性等元素融入到旅游活動當中,以現代娛樂的方式,更能調動旅游者的參與性和積極性。
(二)民間美術和民間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
民間美術和民間技藝具有觀賞性、收藏性、參與性等特征,既有習俗文化的特點,也有日常生活的跡象,對這些非物質文化的旅游開發,可采用集市式、博物館式、生態文化村三種模式:1.集市式開發,這是一種短時間的周期性市場模式,相當于“搭臺唱戲”的流動性模式。這種開發模式投資成本少,具有較強的靈活性、體驗性、互動性的特征。譬如臨時性租賃場地開辦“書畫展”,在固定的周期內在不同的地點展示書畫作品,使得不同的旅游者都有可能參與。2.博物館式開發。顧名思義,這種模式集收集、保管、研究和陳列于一體,在不同的地區,通過對不同工藝美術和工藝技藝的細分,建立具有區域特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譬如剪紙博物館、酒文化器具博物館、傳統服飾博物館等,或通過導游詳細講解、或者通過LED屏播放相關歷史、或提供說明的圖冊,滿足游客觀光的層次性需求。3.工藝生態文化村開發。利用現有的工藝美術工廠、技藝作坊等,因地制宜地建立生態文化村,譬如桂林水酒的制作工藝,可以利用水酒現有的作坊,將其和旅游業結合起來,建立桂林水酒生態文化村,旅游者通過文化村,可以參觀、品酒、賞酒、購酒,使得非物質文化遺產、工業、旅游業、游客等多方受益。
(三)民間風俗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
民間風俗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所采取的旅游開發模式有文化村和節慶式兩種:1.文化村開發,目的是展示當地民族的文化生活和民俗風貌,同時可以幫助貧困民族地區脫貧,利用民俗生態村旅游業改變當地的經濟。文化村開發講究的也是因地制宜的模式,一般是在當地現有民俗文化資源的基礎上,修葺當地的民俗建筑,為游客提供當地的土特產、服飾、歌舞等,譬如內蒙古等少數民族地區的生態文化村,為游客展示了原汁原味的民俗風情。2.節慶式開發,提高民俗活動的參與性,這種模式具有明顯的時間性和節律性,譬如傣族的潑水節、阿昌族的火把節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慶式的旅游開發,需要將當地最有特色的傳統節日作為活動主題,慎重選擇舉辦的地點,重點突出當地文化的內涵和底蘊,為游客提供娛樂性較強的參與旅游活動。
(四)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
除了以上幾種常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有很多獨特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尚未被開發,譬如文學藝術旅游資源、醫藥知識類旅游資源等,共同構成了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內容都是旅游開發的潛在資源。譬如潮汕地區獨有的功夫茶,可以采用茶館式的旅游開發模式,提供集品茶、聚會、休閑、社交等功能于一體的飲茶場所,游客可以一邊坐在八仙桌上烹茶,一邊欣賞民間講古和潮劇。總之,利用旅游開發的模式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重點在于引起游客的共鳴。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特點
活態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性是指它的表現形式時時刻刻處于一種流動與變化的狀態,而非靜態停滯,致使它從最初的產生,到日后被完善,被創新,最終形成體系。生態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態性特征是指它依托于生態環境而萌芽成長,可接受外界的信號有所變化,實現其創新與升級。當它成熟完善后,又映射出生態環境的特征。傳承性。非物質文化傳承的重點是形態與內涵,傳承的基礎是傳承制度與傳承方式,一代又一代人通過約定俗成的傳承制度與傳承方式將其形態與內涵傳承下來,才讓世人看到穿越了時間與空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變異性。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傳承的過程中,伴隨著環境的變化,傳承人的創新與改造,衍生出很多分支,表現形式上會產生變化,而其內涵卻始終如一。變異性的存在也是其“進化”和“傳播”的結果。
二、高校藝術教育人才在非物質文化傳播中的地位與作用分析
(一)高校藝術教育人才是非物質文化傳播的重要主體人是整個社會發展中的主體,人更是非物質文化傳播的主體。正是由于“人”的存在,非物質文化才得以傳承與流傳。非物質文化無論具有的是何種表現形式,它都需要人來將這種表現形式保存并傳遞下去。當然,保存的形式可以是通過書寫留在紙張之上,也可以是通過技藝的傳授得以保留。非物質文化是人類特有的文化,人就是它的傳播主體。高校藝術教育人才是專業從事藝術學習、研究、創新與發展的人才,他們的主要職責就是掌握藝術形式,將藝術形式通過自己的努力展現到世人面前。相對于其他專業的人才而言,他們需要更多的承擔起非物質文化的傳承工作。非物質文化作為具有稀缺性、瀕危性特征,這就要求高校藝術專業人才更要重視非物質文化的傳承,成為它傳播的重要主體。各種類型文化的繁榮發展才使我們擁有了一個燦爛的文化氛圍,在這個繁榮的景象的營造過程中,非物質文化功不可沒,為了繼續保持我們所擁有的文化可以繼續繁榮下去,就要付出更多精力來傳承與保護它,而這重任就落在了高校藝術教育人才的身上。
(二)高校藝術教育人才是非物質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非物質文化之所以具有“非物質”性就在于它不是以其他“固定”的載體存在于世間的,它的載體是人。它扎根于人的思想之中,存活于人的生活之中,通過人的所掌握的表現形式來展現,經過人與人的口傳心授而得以傳播、延續。非物質文化被稱為是“看不見”的文化,它由人來保管,由人來經營,而人這個個體成為了它的“棲息地”。高校藝術教育人才會通過系統的學習來掌握藝術的深奧內涵,在他們掌握了藝術的內涵后,學習了藝術的表現形式后,再將這種藝術進行加工傳播給更多的人們。由于社會經濟的發展,非物質文化進入了衰落期,年輕人們一門心思撲在“世俗版理想”的實現上,沒有人愿意掌握非物質文化,成為非物質文化的載體。然而,掌握非物質文化的內涵與表現形式,是當代高校教育藝術人才的責任,他們既然選擇了藝術行業,就應承擔起這份歷史使命,成為非物質文化的載體。
(三)高校藝術教育人才是非物質文化傳播的重要客體或內容非物質文化有一個重要的功能,既它可以對個體實施社會化的教育,將個體塑造為傳統文化的產物,將“野蠻人”變為“文化人”。人們在探討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時,往往將關注的焦點放在“文化”的傳播上,既文化內涵與文化表現形式的傳播,卻忽視了“人性”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的精髓所在。通過科學家的實驗與調查研究,“人性”并非是先天形成的,它是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豐富,不斷完善的,一個全面發展的人并非是自然的產物,而是歷史的產物。非物質文化遺產被人所掌握與傳承,也使人性變成成熟與完滿,而人性的特征也同樣伴隨著非物質文化的傳播而被傳播出去。藝術教育人才在高校學習的任務除了掌握專業的藝術技能,再者就是通過學習塑造完美的人格。學習什么文化藝術,什么文化藝術的特征就會滲透到骨子里,伴隨著文化藝術的表現而一同被傳播出去。那么,高校藝術教育人才在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主體與載體的同時,自身也會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的客體與內容。
三、結語
對于任何一個區域,只有當年度入選世界遺產的數量趨于穩定時,對其分布特征的研究才具有比較長期的意義。為此,需將非洲各國歷年入選的世界遺產加以統計。盡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曾經將全球分為非洲、阿拉伯國家、亞洲和太平洋地區、歐洲和北美洲以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5個部分,分別對其世界遺產數量進行過統計①,但由于“阿拉伯國家”的一部分屬于非洲,以這種口徑統計的非洲世界遺產不夠全面。鑒于此,本文從《世界遺產名錄》中將屬于非洲國家的世界遺產析出,并按各項遺產的入選年份加以整理,得到自1978年以來非洲入選世界遺產數量的變化(圖1)。圖1顯示,非洲入選世界遺產的數量除1978-1984年為一短期增長高峰期外,其他年度每年新增不超過5項。1985-2012年的28年間年均入選不足3項,1993、1995、1998和2010年甚至為0。非洲國家數量較多(有59個國家和地區),每個國家申報世界遺產的平均實力有限,因此非洲世界遺產的增量未來將處于低值穩定狀態。
二、非洲世界遺產分布特征
按類型、所在國家和地區對析出的非洲世界遺產整理②得到,截止2012年,非洲共有世界遺產126項;其中文化遺產83項,自然遺產38項,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5項,遍及39個國家(表1)。為便于分析非洲世界遺產的分布特征,根據《世界遺產名錄》中單項遺產的標定位置,將非洲全部世界遺產在非洲底圖上集中標示(圖2)。
1總體分布特征
總體來看,非洲世界遺產在大陸沿海和海島地區、中等河流流域與非洲東部的分布相對集中。
(1)在沿海地帶呈間斷性集中分布,海島地區密度較高
非洲世界遺產平均密度為4.15項/106km2(根據陸地面積計算③,以下提到密度時省略單位)。塞內加爾—岡比亞的大西洋沿岸地區空間密度最高,達38.10;貝寧、多哥、加納、科特迪瓦4國成片區域次之,為8.93。突尼斯、摩洛哥、埃及和南非4國分別形成孤立密集區,密度依次為50、19.61、7和6.56。海島4國塞舌爾、毛里求斯、佛得角和馬達加斯加地區平均密度為13.33。沿海地帶世界遺產中,以作為殖民據點和貿易站的島嶼和要塞、城堡、競技場、契約移民實驗地、基督教遺址、伊斯蘭教圣地、歐洲殖民者留下的舊城歷史中心、阿拉伯人聚居區,以及古希臘、古羅馬和伊斯蘭文化相疊加的古城最多,說明來自西南亞、歐洲和南亞的勢力對非洲世界文化遺產起源的影響巨大。除地理環境變遷中形成的鯨魚谷、隕石坑以及大西洋和印度洋沿岸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巖石礁、雨林及濕地類自然遺產外,宮殿、墓地、巖畫,古人類文化、考古和古國遺址,以及適應半游牧生活和干燥環境的傳統居住空間都是沿海地區古老文明的縮影。
(2)中等河流流經國家連片成高密度區
沿河流流域相對集中是世界各地遺產分布的共同特征(袁少雄等,2012)。計算非洲主要河流連續經過國家的遺產數和陸地面積發現,其中中等河流流域遺產密度高(表2),而尼羅河、尼日爾河、贊比西河和剛果河四大河流連片區密度均低于全洲平均值。這些中等河流均為外流河,其入海口也往往是沿海遺產分布稠密的地區,其入海口分布地點的空間差異則是非洲世界遺產在沿海地帶不連續分布的重要原因。四大河流域由于沿途國家眾多,那些地處內陸、面積大而遺產少的國家,導致整個流域的遺產密度被拉低。
(3)在東非大裂谷及東非和埃塞俄比亞高原分布密集
位于東非大裂谷沿線的馬拉維、坦桑尼亞、烏干達、肯尼亞、埃塞俄比亞5國,除坦桑尼亞地處沿海,擁有貿易港口遺址和城鎮類文化遺產外,更重要的是這里擁有非洲數量最多的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區等自然遺產。同時,這里作為非洲古人類和文明發祥地之一,考古遺址、古城鎮,以及與基督教、伊斯蘭教和當地信仰有關的文化遺產眾多。該區遺產平均密度為9.03,遠高于全洲均值。
2文化和自然遺產分布的空間差異
非洲世界遺產中的絕大多數為單一屬性的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文化遺產密集區多為人類文明發祥地和社會經濟發展相對先進的地區。與全洲世界文化遺產的平均密度(2.74)相比,埃及、利比亞、突尼斯3國連片成一高密度區(6.14),西非西南部貝寧、多哥、加納和科特迪瓦4國連片區也較密集(5.95),尤以塞內加爾—岡比亞地區密度為高(28.57);摩洛哥(19.61)則為大陸沿海孤立性的高密度點,海島國家佛得角和毛里求斯因國土面積狹小,文化遺產平均密度高達500。中等河流中,僅沃爾特河流域布基納法索、貝寧、加納、多哥和科特迪瓦5國連片為高密度區(5.94)。東非大裂谷及以東地區的馬拉維、坦桑尼亞、烏干達、肯尼亞和埃塞俄比亞5國連片區也是文化遺產集中地,密度為5.35。由于數量上遠少于文化遺產,非洲自然遺產(全洲平均密度為1.25)密集區的分布與文化遺產呈現特點不盡一致。盡管也在沿海地帶呈斷續集中,但大部分自然遺產集中區的范圍遠小于文化遺產集中區。突尼斯(6.25)、科特迪瓦(7.76)、南非(2.46)、塞內加爾(10)、幾內亞(1.92),以及島國塞舌爾和馬達加斯加地區(6.95)都屬于較孤立的密集區。大裂谷及東非高原的馬拉維、坦桑尼亞、烏干達、肯尼亞4國仍為自然遺產連片集中區(2.12),但范圍較文化遺產高密度區縮小。由沙漠、草原、疏林、雨林、濕地等景觀構成的喀麥隆與內地國家中非和民主剛果相連,為一特殊的純自然遺產密集區,3國平均密度為2.23,其中完全在內地的中非和民主剛果連片區為2.14。尼日爾則是由單一內陸國家構成的孤立高自然密度區(1.57)。極端的自然環境與封閉導致的人口稀少、社會經濟滯后,使這里原始的自然面貌得以保持。
3地區尺度分布特征
按照現行地理教科書較為通行的劃分標準,可將非洲分為5部分加以統計,文化、自然、雙重遺產在北部非洲分別為35、2、1項,共38項;西部非洲分別為19、8、1項,共28項;中部非洲分別為0、9、1項,共10項;東部非洲分別為15、11、1項,共27項;南部非洲分別為14、8、1項,共23項。除中部非洲無文化遺產外,各地區文化遺產所占比例均大于50%,其中北部非洲最高,達92.11%;相反,北部非洲自然遺產所占比例最低,僅為5.26%,而中部非洲最高,達90%(圖3)。與全洲平均密度(4.15)相比,東部、北部和西部非洲均為世界遺產稠密分布區,尤其東部非洲密度高達7.27;而南部和中部非洲低于均值,其中中部非洲密度僅為1.87。與全洲世界文化遺產的平均密度(2.74)相比,東部、北部和西部非洲同樣為文化遺產稠密區,其中北部和東部非洲均在4.00以上;南部和中部非洲仍為文化遺產稀疏區,中部非洲最低為0。與全洲世界自然遺產的平均密度(1.25)相比,除北部非洲極度稀疏之外,其他地區自然遺產均較稠密,其中東部非洲密度最高,達全洲均值的2倍以上(圖4)。中部非洲環境封閉、人口稀少、社會落后,使其自然遺產密度較大、占總數比例較高;文化遺產比例和密度最高的北部非洲則受當地古人類文明和區域外部勢力的共同影響,人口數量多、經濟發展較好;2類因素均有體現的東部非洲則在各地區中總遺產密度最高。
4國家尺度分布特征
非洲59個國家和地區中,世界遺產數量7~9項的有摩洛哥、埃塞俄比亞、突尼斯、南非、阿爾及利亞、埃及、坦桑尼亞;4~6項的有塞內加爾、肯尼亞、利比亞、民主剛果、馬里、津巴布韋。南蘇丹、西撒哈拉、幾內亞比紹、塞拉利昂、利比里亞、赤道幾內亞、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厄立特里亞、索馬里、吉布提、盧旺達、布隆迪、安哥拉、斯威士蘭、萊索托和科摩羅等國尚無世界遺產。這些國家要么極小,要么極窮,要么長期局勢動蕩,有的甚至尚未成為《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締約國。
(1)各國不同種類世界遺產比例懸殊
非洲39個擁有世界遺產的國家中,除加蓬均為雙重遺產外,利比亞、摩洛哥、蘇丹、貝寧、布基納法索、佛得角、岡比亞、加納、尼日利亞、多哥、博茨瓦納、毛里求斯、莫桑比克和納米比亞14國均為文化遺產,尼日爾、幾內亞、喀麥隆、中非、民主剛果、塞舌爾、贊比亞、乍得和剛果9國均為自然遺產。擁有2種以上世界遺產的15國各類遺產的比例依然懸殊。其中,文化遺產比例均大于75%的阿爾及利亞、埃及、突尼斯、馬里和埃塞俄比亞,其自然遺產的比例低于全洲均值(30.16%),阿爾及利亞和馬里甚至為0;而文化遺產比例低于全洲均值(65.87%)的毛里塔尼亞、肯尼亞、坦桑尼亞、馬拉維,與文化遺產比例最低的烏干達和馬達加斯加(33.33%),其自然遺產的比例均大于40%,烏干達和馬達加斯加最高,達66.67%(圖5)④。各國各類遺產比例相差懸殊,遺產數量較多(4~9項)的國家中,阿爾及利亞和馬里除擁有1項雙重遺產外,埃塞俄比亞、埃及和突尼斯除擁有1項自然遺產外,其余全屬文化遺產;以熱帶雨林與草原、陸地水體、山岳和巖石礁為主要特征的自然遺產比例大的國家(如肯尼亞、坦桑尼亞、南非、塞內加爾等國),也因存在古老人類文明與外來文化的強勢侵入而沒有成為純自然遺產國。此外,面積狹小的國家不僅世界遺產數量少,而且種類單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