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大學生就業安全教育

大學生就業安全教育精品(七篇)

時間:2023-08-24 16:49:4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大學生就業安全教育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大學生就業安全教育

篇(1)

人生追求有許多種,榮譽、健康、財富、快樂、事業、愛情、權力、幸福、刺激、享受等,但這些都是0。生命和安全是1,失去了1,0再多都沒有意義。安全求職,順利就業,關系著社會安全穩定,關系著每個家庭、每個人的幸福。

1.1社會層面

大學生求職就業安全是維護社會安全穩定的重要基礎。我國黨和政府都十分重視就業問題。《黨的十報告》提出,要進一步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著力促進創業就業。2015年5月國務院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和《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多措并舉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大學生就業問題是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已引起全社會的重視,但更多地關注如何促進大學生充分就業,對求職就業安全問題重視還不夠。

1.2學校層面

安全教育是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求職就業安全是學校安全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在求職就業過程中的環節較多,不安全因素不斷增多。因大學生缺乏相應社會經驗,在求職就業過程中處于弱勢地位,因此,十分有必要加強學生的求職安全教育,以提高學生的安全隱患鑒別能力,增強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

1.3個人層面

大學生求職就業安全教育是提高學生職業素養和就業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許多大學生為了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遍投簡歷,廣搜信息,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被設置的陷阱誘騙上當,導致非法傳銷、高薪陷阱、虛假招聘、騙取財物等求職受騙現象屢屢發生。

2高職學生常見的求職陷阱和建議

2.1常見的求職陷阱

當前,高職學生在求職就業過程中常見的陷阱和安全隱患主要有:說工資很高但要先收費,假借崗前培訓收費;抵押金錢與證件;廉價使用勞動力;無底薪、無保障;以招聘之名盜取個人信息;以招聘之名誘人犯罪;招聘時設下薪酬陷阱;粉飾職位信息騙取勞動力;以親友、朋友介紹和“高薪”誘餌騙你“傳銷”;協議合同設置陷阱或寫入不利求職者的條款。

2.2對應措施及建議

規避上述求職陷阱、安全隱患可以采取“觀、聞、問、切”,做到“五不為、三必問、五必看”。2.2.1采取“觀、聞、問、切”“觀”:通過直接觀察應聘公司所處的地理位置、內外部環境、公司規模及員工基本素質等,了解用人單位是否正規。若用人單位將面試或見面地點放在民房、賓館或十分簡陋地方,又或是只有“一部電話,幾把椅子,一間門面”,就要格外提高警惕。“聞”:通過網絡搜索工具,查找用人單位相關信息、發帖詢問等,了解用人單位情況,對在網上評價不高或查不到相關信息的用人單位,要特別引起重視,以防上當受騙。通過向用人單位周邊“鄰居”間接詢問和單位前臺、保安、一般職員直接交流,了解和掌握公司基本情況。“問”:通過向親朋好友、老師學長等熟人,進行針對性的咨詢,請他們根據所認知的和站在旁觀者的客觀角度,幫助提供行之有效的意見和建議。“切”:面試時要直接交手,善于抓緊和把握提問的機會,以試探虛實。在應聘過程中,留心觀察周邊環境及工作人員,如遇到所謂“經理”的職位與專業素養卻不匹配,面試時想方設法讓應聘者交錢的肯定是問題公司。2.2.2做到“五不為、三必問、五必看”“五不為”:不繳不合理的錢款,不購買不合法的產品,不將證件交公司保管,不隨意簽署協議文件,不為違法公司工作。“三必問”:問自己是否喜歡這份工作,問明薪資待遇和勞動條件,問明工作內容及性質。“五必看”:看公司經營業務是否合法,看公司運作是否正常,看是否暗藏求職陷阱,看面試是否草率、輕易就錄取,看待遇是否不合乎常情。

3加強高職學生求職安全教育的路徑和方法

加強高職學生求職安全教育,除了政府要積極促進就業、營造真實公平就業環境和畢業生學會自我保護外,作為學校要加強統籌協同,通過豐富教育內容、抓住關鍵節點、創新教育方式等措施,以達到促進學生安全就業、和諧就業的目標。具體參照下表:

3.1豐富安全教育內容

充實和完善求職安全教育內容,建立從求職前、求職中到求職后全過程的求職陷阱和安全隱患資料庫和案例庫,并編制成《求職安全指導手冊》、制作《求職安全教育》宣講PPT、拍攝《求職安全》微電影(視頻),內容做到針對性強、宣傳效果佳和教育成效好,使學生能夠較為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求職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陷阱、風險和安全問題。

3.2抓住關鍵時間節點

一是學生在校學習期間。針對“外出兼職、假期打工”的學生,通過“個別針對性教育”等形式,及時教育和提醒學生注意安全。在《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中,給學生系統講解求職安全內容。二是學生離校實習就業前。通過召開主題班會,宣講實習就業安全知識,簽訂《實習安全責任書》,發放《實習求職安全指導手冊》等形式,進行一次實習求職前的又一次集中安全教育。三是在學生實習工作期間。以“點對點”、“點對面”等形式,及時掌握學生去向動態,預警提示,提醒注意各類安全事項。四是畢業生離校期間。在每年6月畢業生離校時,通過主題班會、宣傳櫥窗、新媒體等載體,開展安全求職宣傳教育。

3.3創新安全教育方式

篇(2)

在社會實踐中,當代大學生的不成熟特質主要通過就業體現出來。這些不成熟特質實質上就是大學生在就業中暴露的成長問題。他們在就業中出現的成長問題很多,大體而言,主要包含以下四類:

(一)就業觀念滯后,眼界狹小,不能與時俱進,緊跟時代步伐

長期以來,大學學子們在大學象牙塔里學習和生活,與社會接觸太少,嚴重欠缺社會經驗,不能充分認識社會,了解社會。他們對理想化的東西很著迷,把眼界和認知領域主要投放在校園和書本上。大多數同學對現實很迷茫,不太愿意也疏于對現實社會的觀察和認知,這直接導致了他們在就業中就業觀念滯后,眼界狹小,不能與時俱進,緊跟時代步伐。他們的就業認識要么滯后于社會發展形勢,要么與社會現實不相符。部分學習優秀的學生雖是滿腹經綸,但卻在就業中屢屢敗下陣來。大多數高校的就業指導課內容也存在著一種重理論、輕應用的傾向。其理論分析內容往往占了較大的比例,對學生在求職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提及太少,也欠缺解決問題的相關內容設計,理論與實踐脫節的情況較為嚴重。而且,其教材內容也顯得陳舊過時,往往都滯后于就業市場形勢,對國內大學生就業市場的現狀以及最新發展動態,缺乏詳實的分析和及時的反應。就業指導課的這種狀況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當代大學生不能擺脫就業觀念滯后,眼界狹小的就業誤區。

(二)不能正確認識自我,就業期望值過高,不肯屈尊低就

當代大學生存在的最大問題在于不能正確認識自我,不能認清自己的性格、能力、興趣、長處、不足等,因而不能正確地進行自我評價,合理定位就業目標。筆者曾受托在所帶金融班為某傳媒公司物色兩名金融經營記者,就工作性質和工作地點來說我們都認為還不錯。可找了將近20名符合條件的同學征詢意見,竟無一名同學愿意去。這讓我們深感詫異和不能理解,詳詢方知他們的理想求職是進銀行,準備在考銀行上面搏一把。我們在班級群發了很多就業信息,過問的同學寥寥無幾,以致于我們甚至懷疑有無就業信息的必要。不過每當一銀行招聘信息,馬上就賺足了眼球。但他們從未自我評估過自己是否適合銀行工作。通過走訪了解還發現,不少性格內向、不喜歡社會交往的金融學專業學生的職業理想竟是證券或期貨分析師,求職目標竟然是從事證券或是期貨營銷;不喜歡參加班級和社團活動,管理經驗嚴重匱乏的同學卻醉心于考公務員。他們還停留在大學生是天之驕子,社會精英的過時觀念上。這使他們的就業期望值過高,就業意向狹窄,不肯屈尊低就。大學生們為何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究其原因,主要源于他們強烈的自尊心和好勝心,同時也與他們過分自信有很大關系。

(三)不能勝任吃苦耐勞、高壓力的工作,跳槽頻繁,“啃老族”隊伍越來越龐大

在當代大學生群體中,除部分碩士、極少數博士生為70后外,為就業而四處奔波的大學生多為80后、90后。他們在家大多是獨生子女,即便非獨生子女也是長期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他們大多集父母和祖父母兩代人的寵愛于一身。家人的溺愛使他們在家庭“溫室”中長大,幾乎沒有經受過社會坎坷的磨煉,承受過失敗風雨的打擊。但當他們信心百倍地準備走上職場之際,嚴峻的就業形勢和自身的稚嫩卻迫使他們不得不一再吞食就業失敗的苦果。這些學生的抗挫折能力較差,稍稍苦累的活兒不愿干,即便硬撐著勉強上馬一段時間也會“悄然而退”,“裸辭”的畢業生越來越多,跳槽頻繁已成為許多畢業生的通病。來自麥可思《2012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2007屆大學畢業生畢業三年內平均為2.3個雇主工作過,2007屆大學畢業生畢業三年內有69%發生過離職。部分畢業生在就業受挫后,其心理創傷很難得到修復。他們極易淪為“啃老族”。這些“啃老族”寧愿“啃食”父母也不愿去工作,這樣的“啃老族”隊伍目前越來越龐大。在2011屆大學畢業生中,近57萬人處于失業狀態,其中10多萬人選擇了“啃老”。究當代大學生不能勝任其工作和逃避就業之因,主要源于他們的嬌嫩和諸多能力的欠缺。

(四)學生在求職中屢屢上當受騙,急需社會安全教育的洗禮

目前,由于不少大學畢業生涉世不深,缺乏社會經驗和防騙意識,加之就業市場的不完善和運作的不夠規范,社會上少數不法分子借機興風作浪。他們利用畢業生急切就業、社會經驗不足的特點,以入職手續等名義收取各種不合理費用,虛假承諾高薪等方式欺騙學生。大學生們上當受騙的新聞也不時見諸報端和網絡。據一項調查顯示,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被騙的案件已成為高校大學生被詐騙的案件數量最多的一類案件之一,約占大學生被詐騙案件的40%以上[2]。這些詐騙案件不僅給大學生個人和家庭財產帶來較大的損害,使他們的身心受到損害,也給高校和社會帶來了一些不安定因素。面對就業欺詐,他們大多雖然暫時選擇了忍氣吞聲,但部分學生在就業受挫后的怨恨情緒會越來越大,滋生出仇富情緒,走上犯罪道路,乃至做出與社會為敵,與黨和國家為敵的舉動。因此,對當代大學生開展社會安全教育,幫助他們樹立就業安全意識,提高就業應對能力已刻不容緩。如果學生連起碼的安全知識都不懂,不能進行自我保護,畢業后很難面對成長過程中的風風雨雨。

二、成長教育理念在就業指導課中的具體應用

“大學生就業指導教育學是一門理論與經驗相結合,偏重經驗教學的學科。”這表明就業指導課既是一門就業理論指導課,又是一門指導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成長教育課。高校就業指導課對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實質上就是指導大學生健康成長。既然對大學生進行成長教育是就業指導課教育的一大重要任務,這就決定了它有責任扛起成長教育的大旗,為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指導。那么,在就業指導課的教學實踐中,如何對大學生進行成長教育呢?筆者認為,主要圍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結合最新就業動態,及時和詮釋最新大學生就業政策,整合補充教學內容,改進教學形式

當今世界發展突飛猛進,來自就業領域的變化也是瞬息多變。這主要通過就業新聞等形式映現出來。要改變大學生的就業觀念使之與時俱進,要拓寬他們的就業眼界,高校有必要加強就業指導課課程建設,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補充,使之進一步切合社會實際。在就業指導課上積極引導大學生了解就業形勢,認識最新就業政策,幫助他們糾正其在求職中的觀念和行為上的問題和偏差,解決他們關心和需要解決的問題。盡量用實用理念指導就業指導課,以有效避免純理論授課的枯燥乏味,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激情和參與的積極性。在教學中,采用課堂、講座、座談會等多種形式進行教學,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互動性。教學方法則應以課堂講授為基礎,多采用最新典型案例分析、面試場景模擬訓練、分組討論等方法,同時要把最新就業動態和就業趨勢融入課堂。比如,今年絕大部分銀行在校園招聘時,在資格審查時都將三本院校的學生排除在外,但大部分三本院校與金融相關專業的學生仍然把就業主攻方向放在進銀行上面。這就需要就業指導老師在上就業指導課時指出這一就業形勢,引導學生要么及早完成就業轉向,要么通過飛駛特等人力資源派遣公司通過派遣員工的方式進入銀行。

(二)引導學生認清當代大學生目前所處的就業現狀,認識自我,理性定位就業意向

伴隨著中國高校的不斷擴招,我國的高等教育正由“社會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過渡,與此相應,當代大學生就業正由精英階段向大眾化就業階段邁進。大學畢業生已經不再是昔日的“天之驕子”,這要求相當一部分畢業生放下身段,從事大眾化的工作。在目前嚴峻的就業形勢面前,畢業生們必須及時更新思想,樹立“先就業、后擇業的”就業觀念,降低就業期望值,把自己定格為“大眾化”的勞動群體,并使自己真正融入社會,到西部地區、農村、基層和中小企業中去,樹立起城鄉一體、務工務農都是就業的新觀念。作為就業指導老師,應積極引導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擇業觀,幫助其養成獨立、自強、誠信的擇業態度,不要死抱著專業對口的思路不放,也不要死守在城市中就業。就業指導老師要充分利用好反映就業動態變化的社會就業新聞。與此同時,上就業指導課時還要幫助大學生糾正認識自我偏差,在課堂上搭建他們認識自我的平臺;鼓勵學生接受來自別人善意的評價,或積極求教他人來認識“自我”;引導他們積極參加實踐活動,以實踐為鏡,糾正“自我”認識的偏差。正確認識自我是當代大學生戰勝自我、實現順利就業的關鍵環節。因為,只有正確認識自己,才能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長處和“軟肋”,做到有的放矢,找準自己現在和未來的發展航向,揚長避短,在實踐中順利發展和完善自己。

(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培養學生的忍耐力、生存和發展能力

針對大學生在就業中暴露的稚嫩問題,就業指導老師應向學生指出,“盡信書則不如無書”,積極引導學生參悟好社會這本大書。鼓勵學生積極進行專業實踐和參與社會實踐,在獲取經驗的同時,體會社會競爭壓力,認清自身實力,擺正自己的就業心態,使之更好地適應社會、應對挑戰。大學應把對大學生的忍耐教育、受挫后的自我調適教育融入就業指導課課堂,以培育學生們養成和諧而又堅韌的個性品質,增強學生的自我心理調適能力。高校的就業指導課還要更多地幫助學生培養生存和發展的能力,而不僅僅停留于在擇業和就業方面出謀劃策。培養學生們的生存和發展能力,應主要包括學生的生活技巧和技能、社會知識教育、為人處世教育等多個方面。比如要求學生學會做飯、做家務等,養成合理的家庭消費習慣。培養大學生的吃苦耐勞精神,引導他們培育團隊合作能力和人際溝通能力。還要對他們開展責任心教育和抗挫折教育,培養他們對家庭、集體和社會的責任意識,讓他們勇于承擔責任、積極面對成長中的困難。

(四)及時最新就業欺詐案例,指引學生安全就業,適應社會就業競爭

篇(3)

關鍵詞: 大學生就業實習基地 意義 存在問題

建設思路 做法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就業是民生之本”,可見,黨和國家將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提到國計民生的重要高度。2009年高校畢業生的規模達630萬,畢業生人數的不斷增加,再加上金融危機的影響,用人單位的需求量不斷減少,導致就業形勢十分嚴峻。因此有必要開辟新的領地――大學生就業實習基地,為大學生提供職前培訓、實習的場所,對畢業生進行科學的就業指導,這已逐漸成為大學生成功就業的新支撐點。

1.建立大學生就業實習基地的意義

當前很多用人單位都強調求職者具有一定的工作經驗,這方面是高校應屆畢業生的劣勢,如何解決用人單位與大學生之間的“鴻溝”,很多高校都積極搶占大學生就業實習基地這一高地,這無疑能為大學生就業開辟新的道路。

1.1有利于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

首先,通過在實習基地的鍛煉,大學生可以廣泛地接觸社會,形成更為理性的求職態度和職業規劃,可以修正就業觀念,避免盲目擇業;其次,大學生可以在實習中及時調整學習重點和了解用人單位對人才素質的基本要求,積累工作經驗,提高自己職場素質水準,為進入職場成功就業做好準備。

1.2有利于高校更合理地開展學科建設和專業設置,鞏固專業領域的就業資源。

高校可以將實習作為與單位交流的信息平臺,在安排學生在單位的實習過程中,及時地了解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通過實習過程反饋的意見,有針對性地對學校的專業設置、教學計劃、教育模式作出適當的調整,高校學科如果能結合社會的需要設置專業和培養人才,并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將可以穩定本專業的就業資源,大大地拓寬就業的渠道。

1.3有利于企業尋找到合適的人才和提高用人單位的知名度。

對用人單位來說,大學生就業實習基地的建立有助于它們在實踐中觀察挑選和優先儲備人才,這樣既減少了它們在就業市場上選人、試用人才的經濟成本,也縮短了學生到勞動者之間的適應期,為用人單位帶來更好的效益;其次,擴大了用人單位的影響,提升其知名度。通過在各相關院校校內信譽和品牌的樹立,可以吸引更多優秀的畢業生到單位建功立業,達到人才資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1.4有利于產學研合作教育模式的推進。

當今的社會已邁入知識經濟時代,高校不僅是人才的寶庫,更是知識創新的基地,理應成為技術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化的重要組成力量。加強產學研合作是深化科技、教育體制改革的重要途徑,就業實習基地的建立無疑成為了一個非常有效的載體,這個基地建設好,產學研的教育模式也就有基礎更進一步推進。

2.就業實習基地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大學生就業實習基地由于其獨特的優勢和特點,被賦予嶄新的內涵,成為畢業生就業的一個重要渠道,然而它對畢業生成功就業等方面的作用還遠遠沒有發揮出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建設和運作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2.1高校重視程度不夠,沒有把實習基地建設放在應有的位置上。

由于以前高校和用人單位只是將實習基地作為完成學習任務的載體,而把它作為畢業生就業渠道的全新載體、促進科研成果的轉化、指導教學等方面的作用忽略了,觀念還沒有完全轉變,因此,對實習基地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還不夠。

2.2缺乏穩定的互利互惠機制,用人單位積極性不高。

用人單位由于除了要負責實習生的培訓指導、自身的安全外,他們最主要的擔心來自于對加大工作管理難度、泄露商業機密等方面,導致現行實習基地建設體制并沒有使用人單位完全受益,它們沒有完全享受到政府及學校的優惠政策,因此大多數用人單位對實習基地建設興趣不高,學校往往處于被動狀態,實習基地建設往往是靠學校領導、教師、校友的私人關系來進行的,日積月累逐漸變成雙方的一種負擔。

2.3高校發展實習基地的能力有限,對現有的實習基地的運作過程缺乏管理。

高校從自身的責任出發,大多以“互惠互利、優勢互補”的原則按照校企雙贏的理念多途徑地開辟實習基地,但高校畢竟是教學、科研單位,自身所擁有的用人單位資源是有限的,導致實習基地成為稀缺資源。另外,有的已經建立的實習基地,但卻流于形式,沒有全面實施簽訂的實習協議,很多高校也沒有建立完善的實習鑒定制度,對畢業生在實習基地的實習和學習狀態缺乏管理。

2.4學生自身的原因

部分學生沒有實習前對實習很期待,總覺得比在課堂上聽枯燥的知識好,真正實習后體會到的卻是行業的艱辛與不易,存在眼高手低、自身發展方向盲目、不能吃苦等問題,這一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也導致學校開辟新的實習基地存在困難。

3.大學生實習基地的建設思路和做法

3.1政府應出臺相應的政策,鼓勵用人單位接納大學生實習。

政府應出臺相應的政策,明確大學生實習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通過資金支持、項目扶持、稅費優惠等政策,使用人單位接納大學生實習成為一種常規行為,同時還應強化知識產權的保護制度和建立泄密責任追查制度,避免大學生實習的短期行為給用人單位帶來的風險。

3.2高校建立規范化的實習基地制度。

高校要與用人單位簽訂長期合作的實習合同并掛牌運行,合同應明確規定雙方的責任、義務,雙方都要樹立責任意識。此外,高校還應制定相應的實習基地建設管理制度和實習評估體制,對可能涉及到的實習計劃、實習教師的安排、學生的安全教育、實習檔案的管理和實習考評等問題一一規范,做到有計劃、有組織、有指導、有切實可行的考核手段。

3.3高校與用人單位之間建立互利互惠機制。

現代化社會中不同對象之間的合作只有達到“雙贏”,才富有持久的生命力,才能獲得良好的效益。高校應承擔用人單位人員的繼續教育、員工培訓的任務,優先優惠轉讓技術成果,優先向實習基地所在單位推薦優秀畢業生;高校還可以考慮聘請實習基地企業家、高級技術人才為學校的兼職教授,為學生授課,指導學生畢業論文答辯,與實習基地所在單位共同參與課題研究,聯合開發新產品,這樣就將產學研的合作模式落到了實處,在提高高校的辦學水平的同時也有利于用人單位的可持續發展。

3.4高校應加強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

針對部分大學生在實習時表現出的眼高手低、發展方向盲目等問題,高校應以學生為本,把就業指導貫穿于大學教育的全過程,開設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針對不同階段,規劃不同的內容,引導學生認清形勢,轉變觀念,提高學生素質,使學生在實習基地的表現能受到單位的好評,這樣也有利于實習基地的良性發展。

3.5用人單位需用心搭建用人平臺。

目前還有部分用人單位將接納實習生視為負擔,誠然,接納實習生在一定程度上給單位帶來“麻煩”,從這方面來看,用人單位從事的是公益性的活動,但從長遠來看,只要用人單位用心搭建用人的平臺,培養學生對單位的感情,就可以縮短人才供需的信息鏈,搭建單位選取人才的廣闊平臺。

4.我校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就業實習基地建設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的教學一直非常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目前學院共建立實習基地10余個,其中包括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團、湖南路橋建設集團等知名企業,雙方本著互利互惠的原則,簽署產學研合作協議,在人才培養、項目開發等方面進行全面合作,目前我院共聘請實習基地的企業家、高級技術人才10多人為我院兼職教授,他們不僅僅為我院學生帶來20多場學術報告,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還為我院的教學模式、教育改革的方向提供許多寶貴意見,為學院找準定位,確定自己的特色辦學模式提供依據,由于雙方的誠意合作,僅2009年就有一批學生簽約實習基地企業,成為校企合作的典型示范。

5.結語

要建設好大學生就業實習基地,涉及到社會、學校、用人單位、學生等多方面的問題,需要各個方面協調運作,我們應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總結,科學探索,開辟出具有專業特色的就業實習基地。

參考文獻:

[1]朱英,耿紹寧.建立大學生就業實習基地的探索與實踐[J].思想理論教育,2005,增刊.

[2]宋春光.關于高校實習與用人單位合作的幾點思考[J].就業工作研究,2007.

[3]劉剛.實習基地;大學生就業的緩沖港[J].人才開發,2005,(10).

篇(4)

[關鍵詞]校企合作;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

一、從大學生就業現狀談建立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就業乃民生之本”體現了黨和國家將大學生就業問題提到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要高度,體現了全社會對大學生就業問題的普遍關注。我國繼2014年高校畢業生人數突破700萬之后,2015年畢業生人數由2014年的727萬持續增長到749萬。畢業生人數的年年遞增,就業之難似乎成了常態。因此高校加強校企合作,組織以促進就業為目的的實習實踐活動,對增強高校畢業生的崗位適應性,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加強校企合作,有利于提升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實踐教學活動是大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的重要形式,學生不僅可以獲得實踐知識、增強勞動觀念,同時可以培養良好的社會溝通能力和社會責任感。實踐證明,大學生通過參加校企合作形式的實踐教學活動,不僅可以廣泛地接觸社會,經歷似職場般的快樂與失意,同時有助于豐富大學生實踐閱歷,增強專業技能與實踐能力,提升就業質量并增強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二)加強校企合作,可以為畢業生搭建更為廣闊的就業平臺

校企合作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可以使企業對學校和學生有更深入的了解,吸納大批可以利用的人才。高校根據人才培養方案,在強化育人環節上,通過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關系,可以促進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為畢業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就業崗位。同時,加強校企合作還可以穩定相關專業領域就業資源,增強學生在行業中的就業地位,提高學校在相關行業中的知名度。

(三)加強校企合作,有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當前,國家大力支持大學生到基層、非公有制企業就業,并建立了完善的困難畢業生援助制度。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加強校企合作不僅有利于增強大學生的個人能力,提升個人素養,克服期望過高和盲目求職的消極心態,而且有助于大學生在企業中不斷積累經驗,學到真本事,讓大學生認識到自身優勢,及時調整自己的職業期望。更重要的是,通過校企合作能幫助大學生端正就業心態,明確職業目標,設置合理的職業規劃,形成更為理性的求職態度。

(四)加強校企合作,有利于增強大學生的崗位適應性

在激烈的人才市場競爭中我們發現,那些參加過社會實踐活動的畢業生相對于缺乏工作經驗的其他大學生而言,更受企業的青睞。校企合作不僅可以幫助大學生了解企業文化,認知企業的用人要求,提高大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更重要的是,不少學生通過在企業中親身實踐,充分鍛煉了自己,有的學生甚至抓住實習機遇,畢業后直接留在實習單位就業。這部分學生適應工作環境速度快,勝任工作崗位能力強,可為企業節省一定的人才培養成本。

二、以校企合作促進就業應重視的一些問題

(一)大學生實習權益保障機制還不健全,政府要加大力度完善大學生就業法律保障體系

隨著近年來高校畢業生數量的上升,勞動力市場供需關系的失衡,導致各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甚至有的學生在實習期間與用人單位沒有討論薪酬的余地,大學生在實習期間的權益得不到維護。針對這種現象政府要對大學生就業實習問題專門立法,明確規定保證大學生實習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大學生在實習期間,應將其作為準勞動者進行特別保護,建立大學生實習安全保障機制,確保大學生在實習期間的合法權益得到保護,為維護大學生的切身利益提供保障。

(二)高校作為實習活動的組織者和管理者,有待加強大學生實習活動的過程管理

高校要高度重視學生實習過程的教育指導工作,指導教師隊伍要業務精,責任心強,對學生的實習指導不能流于形式,要在業務上給予學生強有力的指導,確保學生實習質量。同時,高校還要建立嚴格的實習考評機制,不少高校都以學生在企業中實習后的文字總結材料為考核內容,這不僅不利于調動學生實習的積極性,同時不利于高校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的提升。此外,學校在與企業合作時還要不斷拓寬渠道,豐富大學生實習內容,尋求校企合作新機會,推動雙方共同發展。

(三)學校、企業和學生之間一定要簽訂保障三方利益的實習協議,明確三方之間的責權劃分

為加大政府監管力度,引導大學生在實習單位正確履行義務,保障大學生的實習權益,增進三方之間的聯系與溝通,學校、企業與學生之間要簽訂三方實習保障協議作為強制性制度,一旦在實習期間引發一些問題要依據協議執行,這不僅可以有效維護學校和學生的利益,也能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避免引發一些不必要的糾紛。

(四)從企業對大學生就業力方面的分析看,大學生就業態度存在著很大問題

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大學生產生焦慮心理在所難免,但要順利就業,大學生只有正視就業現狀,端正就業態度,才有可能抓住就業機會。事實證明,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很難達到企業的用人標準,尤其是缺乏一種積極主動的心態,難以受到企業的青睞。他們既有為祖國、為人民做貢獻的愿望,又有不愿意到待遇低、條件差的地方就業的矛盾心理,他們缺乏從最基層、最平凡的崗位做起的心理準備,缺乏艱苦創業的精神,這就容易產生“高不成,低不就”現象,從而與一些良好的就業機會失之交臂。

三、校企合作對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路徑分析

(一)在培養模式上,構建學校與企業一體化合作模式,培養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

校企合作要充分利用學校和企業兩種不同的教育環境和教育資源,以市場和社會需求為導向,采用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實現教學環境的優勢互補,讓學生邊學習理論知識邊參與社會實踐,置身于真實的工作環境中,提前適應企業崗位能力要求,實現學校人才培養和企業用工需求之間的無縫對接。

(二)在隊伍建設上,打造一支既懂理論又懂實踐的“雙師型”教學團隊

學校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這一橋梁紐帶,讓高校教師通過在企業學習培訓或深入到企業第一線,來系統地掌握企業技術流程和實踐技能,并把這些知識帶入到課堂中或者可以聘請一些來自校外實習基地的優秀人才,充分發揮他們豐富的實踐經驗為教學服務,負責學生的實踐教學環節,培養社會需要的實用型人才。這些方法都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課程設置上,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和綜合能力素質的培養

高校應定期進行人才需求的市場調研,根據調研結果對人才培養方案適時做出調整,以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教育運行機制,同時要摒棄傳統的理論教學模式,建立培養學生能力目標的課程體系,注重理論課與實踐課的比例設置,使課程設置突出實踐性和應用性,不僅符合市場對人才的需求,也切實可以提高學生適應經濟社會環境的能力。

(五)在制度建設上,不斷完善校企合作法律保障體系

首先,校企合作的健康發展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扶持。政府在制訂一系列校企合作法規和管理辦法的同時,還應出臺相應的配套措施及優惠政策,為校企合作的實施提供強有力保障。其次,學校在與企業建立就業基地合作意向時,要本著對學生負責的原則,除了要了解合作企業的資質狀況,還要考慮校企雙方簽署實習協議的相關事宜,明確各自的權利和義務。再次,雖然企業以追求利益最大化為目標,但要明確企業有責任對大學生進行勞動安全教育,以防實習過程中不必要的事故、減少不必要的危害。

篇(5)

關鍵詞:大學生;管理;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2)19—0148—01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是育人,育人的核心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當前,高校如何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堅持以人為本,為大學生提供更為人性化的成才服務環境成了社會各界討論的焦點。作為與學生成長密切相關的重要管理與服務部門,高等學校學生工作者的擔子就顯得格外沉重。本文以新鄉醫學院學生工作為例,就如何以人為本,大膽實踐,構建人性化、服務性的大學生成才服務體系,實現了學生工作的良性循環提出意見和建議。

一、適應學生工作形勢發展變化,由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轉變

隨著畢業形勢的日趨嚴峻,如何讓每個畢業都能順利就業是新鄉醫學院學生工作者的一項重要任務。為此,新鄉醫學院學生管理部門經過反復研究,一改過去集中召開一次招聘會的辦法,固定在每個月末舉行一次專業招聘會。這樣,招聘會的針對性強了,就業機會多了,學生即便一次找不到工作,還會有第二次,第二次不行還有第三次,確保用人單位隨時都能來校遴選人才,畢業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同時為了確保“月末招聘會”的效果,在校領導的直接領導下,一切工作為畢業生就業大開“綠燈”,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就業輔導。除開設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外,還建設了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網站。為了讓畢業生能夠從容應對就業應聘中的初試、面試,專門組織了多次‘模擬就業’大型活動,邀請相關專家或者學校教授“面試”畢業生,進行就業前的“實戰演習”,并現場剖析學生“面試”過程中的不足之處,提出解決方案,通過這種直觀活動,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就業技能。

二、嚴格學生日常教育管理,切實保障學生安全穩定

為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和服務,新鄉醫學院在學生公寓實行了“五進”措施,即:年級辦公室設在公寓,黨支部、團支部建在公寓,輔導員住在公寓,思想政治公寓落在公寓,時刻與學生在一起,真正做到與學生心貼心、零距離,及時解決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將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同時對學生開展“五查“活動,即查上課、查早操、查衛生、查作息、查安全。通過建立健全教師引導監督、學生自我管理的統分結合的雙層規范體系,規范學生的行為,為學生成材提供有力的保證。

在規范大學生一日行為的過程中,學生處不斷采用人性化服務讓學生改變陋習。比如,有個別宿舍不注重地面衛生,我們就組織人和他們打掃;有個別學生早晨起不來,我們就讓輔導員早晨去宿舍叫;有一些宿舍亂拉亂扯電線,我們就派人去問清他的需要,比如他們需要裝電腦,我們就幫他扯線,所有的服務都不收一分錢。在全方位的人性化服務面前,學生逐漸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為了規范學生的行為,加強對學生的動態管理,學校實行每周一次專項(防火、防盜、用電安全)大檢查,確保安全設施運轉良好。學生處還經常邀請消防、保衛、飲食等相關專業人士進行專向安全教育,定期舉辦相關安全知識講座,以年級為單位舉辦安全教育知識競賽,即規范了大學生的日常行為,又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范技能。

三、重視貧困生資助工作,認真做到真扶貧與扶真貧

資助貧困生工作一直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做好這項扶貧濟困的“雪中送炭”工程事關高校教育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新鄉醫學院作為一個地方普通高校,農村生員比例偏大,貧困生比例偏高,約占25%,其困生約占8%。隨著招生規模的擴大,貧困生問題將日益突出。如何在幫扶的基礎上,激勵學生艱苦創業、奮發圖強,保證他們順利完成學業,成了擺在學生處領導面前的一大難題。新鄉醫學院對于家庭確有困難的新生,學校開設了“綠色通道”,采取先入學后解困的方法,確保新生按時入校。對于未及時報道的新生,學生處逐一進行核對,逐一聯系,確保無一名學生因家庭貧困而不能入學。為了做到真扶貧、扶真貧,把資助送給那些最需要幫助的學生手中,學生處專門成立了獎貸金管理科,挑選責任心強、有愛心的同志專門負責,在深入調查,全面摸清畢業生情況的基礎上,建立了貧困生檔案,并建立了獎、貸、助、補、減、免6位一體的扶貧幫困體系,鼓勵貧困生刻苦努力,奮發圖強。學生處還積極加強與銀行的溝通與聯系,促進銀校合作,協助銀行建立學生個人信息查詢系統,使學校的助學貸款工作更加制度化、規范化。

參考文獻:

[1]孫國權.對高校學生工作踐行以人為本理念的思考[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10,16(1).

篇(6)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 學生管理

高校輔導員作為一線的學生工作者,既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紐帶,又是學校與學生溝通的橋梁,可以說是大學期間“任課”時間最長、“課程”最多的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輔導員的第一要務。作為輔導員,要建立一種服務意識,輔導員的任是幫助和指導學生如何更好地走過大學四年,幫助學生如何更好地成才。

一、明確工作重心

輔導員的工作重心是教育,特別是思想政治教育。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指出,輔導員、班主任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等學校從事德育工作、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二、深入了解

1.宿舍。學生宿舍是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重要場所。輔導員在深入宿舍,積極與學生溝通,掌握學生信息的同時,可以把學生黨團組織建到宿舍,充分發揮黨團組織引導人、團結人、凝聚人的作用。

2.班級。班級是學生學習和活動的基本單位,班級活動和班風緊密相連。輔導員深入班級有利于班級制度的完善和建立,對班級的財務和班干部的行為也能進行正確的引導和約束。

3.課外活動。如果說宿舍和班級活動是日常養成教育的話,那么課外活動就是對學生創新能力、組織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高。課外活動有利于班級文化的建立,促進班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和保持,促進同學之間的溝通交流,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和人際交往的能力。

三、把握四類人群

1.干部。班干部是班級工作的主力軍,是輔導員的助手,是輔導員聯系班級和學生的橋梁和紐帶。建立一支優秀的班干部隊伍是輔導員工作成功的前提。

2.黨員。輔導員要充分調動學生黨員的骨干和模范帶頭作用,增強黨支部的領導能力,提高黨支部的戰斗力、凝聚力、吸引力和對全局工作的控制力。

3.貧困生。貧困生普遍存在著一種自卑感和孤獨感,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對學生整體的穩定和貧困生自身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4.突發事件發生的學生。對于近期有突發事件的學生,輔導員應給予高度關注,在處理問題的時候要注意出問題學生的個性與特點以及處理方式,堅持規章制度,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四、做好基本工作

1.安全教育與指導。安全是學校的頭等大事,安全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大學生知識體系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

2.心理輔導與疏導。輔導員要善于發現學生異常心理現象,做到四個“及時”,即及時發現和掌握學生面臨的變化和危機;及時給予力所能及的保護和干預;及時向有關人員匯報情況;及時疏導或轉介,把危機扼殺在搖籃之中,以減少和避免惡性事件發生。

3.就業指導。大學生就業難愈加突出的形勢,使得加強大學生就業指導非常必要和重要。這就要求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將常規工作與就業指導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了解大學生的就業觀念和思想動態。

五、了解信息

1.校規校紀及相關教育法律法規。學校規章制度建立并執行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約束個性,而是為了維護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維護學生生活與學習的權益,并為安全提供保障,提高學生守規守法的自覺性。

2.學生基本信息。輔導員要掌握學生的生源地、家庭及宿舍情況,了解學生學習狀況,熟知每個學生的性格、興趣、愛好、特長等情況,同時也要關注大學生的戀愛情況。

3.學生課程設置情況。輔導員應對學生課程設置情況有一定了解,這樣不但能有效地輔導學生,還能更好地與任課教師及學生溝通,引導學生抓好專業基礎知識的學習,為學生能夠掌握專業技能打下堅實基礎。

4.時政信息。大學生是不斷成長的一代知識新人,對國內外發生的重大事件一般具有較高的敏感度和關注度。作為輔導員要及時了解時政信息,才能夠與學生進行更好的溝通交流,了解學生表達的想法和主張,融入學生的生活,幫助學生正確分析和看待國內外形勢,避免學生在關鍵事情上產生錯誤認識,引發過激行為。

參考文獻:

[1] 楊振斌,馮剛.高等學校輔導員培訓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

[2] 王紹陽.高校輔導員如何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8(12).

篇(7)

注重專業特色,強化實踐技能。立足專業特色和學生實際開展校園文化活動,不但是深化專業學習的重要渠道,也是強化和提升學生專業技能和實踐技能的重要載體。正是專業學習和校園文化活動的有機結合,才實現了二者相互促進、互為影響的良性融合。一是結合專業特點,大力開展深化學生專業實踐活動。通過校內的實踐平臺,以凸顯專業特色、張揚學生個性、拓展專業實踐、提升綜合素質為目的,先后組織開展“狂歡Party”英語角、“華音杯”外文影視配音大賽、“魅力講壇 智慧人生”說課比賽、“時尚+元素”建筑藝術模型大賽、“金秋”音樂會、“數字魅力”數學知識競賽等系列活動,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對專業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培養了學生學習與思考的綜合能力。二是結合學校實際,實現課堂與實踐的完美對接。目前,華銳學院有不少在建工程,土木工程系結合這一實際,積極探索開發了“課堂進工地,工地設課堂”的實踐教學模式,使學生的專業學習和實踐運用實現了無縫對接,既豐富了課堂專業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也使實踐教學活動更加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進一步深化和拓寬了學生的專業學習,受到了學生的普遍歡迎。

注重職業發展,強化指導服務。近年,大學生就業問題備受關注。隨著就業壓力的增大,大學生對自身的職業發展規劃愈加重視。基于此,學院以招生就業部為主導,結合獨立學院學生特點,堅持以“分類指導,分層發展,優化組合,多元并進”的服務理念,實現就業服務和就業指導從“重末端”到“重過程”的轉變,取得了較好成績。學院先后組織實施了“未來公務員計劃”,以計劃將來做公務員的學生為主體,在就業指導課設置、就業政策、就業信息上給予傾斜,實施“導師一對一”制度,指導和規劃學生4年的大學生活;開設“放飛夢想”考研論壇,各系結合實際,為計劃繼續學習深造的學生在專業學習、公共課學習、考研學習場所、考研心理輔導、考研學習信息收集及考研初試、面試等所有環節給予一站式的指導和幫扶,積極為考研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提供周到的服務;開展“志愿服務基層在行動”活動,主要針對那些志愿到西部和基層從事支教、支邊、支衛等工作的學生,在地點選報、考試準備、知識儲備等方面給予指導和服務;實施“我想當老師”計劃,旨在為那些計劃將來從事教師職業的學生,在課程設置、師德教育、師范技能、實踐實習等方面給予側重和指導;舉辦“創新創業 成就未來”創業設計大賽,主要針對今后有創業意向的學生,通過學校為他們搭建先期創業平臺,進行創業實踐,以鍛煉創業能力和積累創業經驗。以上活動使學生從入校開始就確立目標,明確定位,選擇、規劃和設計學習、職業發展方向,有選擇、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分類分層學習和實踐,進一步強化了學生的專業技能,夯實了專業基礎,提升了就業適應力。2012年,學院學生考取公務員20余名,考取碩士研究生344名(錄取率達19%),考取農村特崗教師100余名。

注重學術交流,強化教學實踐。加強學術交流和科研活動對優良學風、教風和校風的形成有重要作用。科研與教學的結合以及將研究精神注入教學過程,對于提高師生科學素養,強化教學實踐,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一是通過“請進來”,為師生“傳經送寶”。學院一直重視和支持學術交流活動,先后邀請了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王立群教授、西南大學博士生導師郭聿琦教授、信息工程大學姚世軍教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趙毅力教授、華中師范大學曾慶強教授、河南省人力資源資深研究與培訓專家羅繼武、南京郵電大學外國語學院丁曉鐘等一批專家、學者來校講學、作報告,進一步活躍了學術氣氛,加強了教師的科研能力建設。二是通過“走出去”,進一步拓展教師科研視野。學院每年都會選派一定數量的青年教師參加省內外舉辦的學術交流會、報告會等學術交流活動,進一步拓寬學術交流渠道,創新教學科研模式,增強教學科研效果。如外語系主任羅德喜教授應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邀請赴西安參加了主題為“突出教學特色,關注師生發展”的全國大學英語教學發展研討會暨《新視界大學英語》出版首發式,并作了題為《大學英語教學特色與教學發展》的專題發言。

注重素質提升,強化品牌活動。學院通過開展各類主題鮮明的校園文化活動,以服務學生成長成才為目標,不斷推進學生活動系列化、精品化、品牌化建設,努力培養專業牢、實踐強、素質高,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全面提升了學生工作的內涵建設和精細化管理,切實實現“省內外有影響、有特色的獨立學院”的辦學目標。學院通過組織舉辦“同在一片藍天下”“獻出一支筆的力量”和“學習雷鋒——我們在行動”的志愿服務、實踐實活動,以及學習貫徹十精神系列專題活動,黨校、青校、團校和學生干部培訓班(簡稱“三校一班”),大學生素質拓展趣味運動會,“與信仰對話”形勢政策教育活動,“活力校園”女生月系列活動,“青春溢彩”手工藝作品大賽,“感恩,共享美好校園”誠信教育活動等,積極營造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學風濃、校風好、教風正的良好局面正在逐漸形成,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和認可。學院先后榮獲了“河南省第二屆優秀志愿服務集體”“河南省五四紅旗團委”“河南省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先進單位”“信陽市■河區青年文明號”“信陽市優秀志愿服務工作集體”“信陽市五四紅旗團委”等諸多榮譽稱號,專題報道《信陽師范學院華銳學院“三校一班”助推學生成長成才》曾被團中央、團省委網站轉載,《大別山下團旗飄揚——信陽師范學院華銳學院青年志愿者服務工作紀實》一文被《河南教育》2012年第3期刊發,同時被《科學理論發展與實踐》一書收錄。

注重安全教育,強化防范措施。安全是開展校園文化活動的前提和保障。學院始終以打造平安和諧校園為目的,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加強教育、群防群治的原則,從增強師生安全意識和強化學校安全管理入手,豐富安全教育活動形式,創新安全工作思路方法,強化安全工作防范措施,全力營造一個安全、文明、健康、和諧的育人環境。一是注重預防,完善安全制度建設。為了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在“平安校園”建設中,始終堅持“預防為主,群防群治”的方針,建立健全各種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應急機制,包括《學生外出活動管理暫行規定》《學生安全教育及管理實施辦法》《門衛管理制度》《學生公寓管理規定》《學生公寓管理違紀處分條例》《重大安全事故報告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等,不斷完善安全工作的責任體系、監管機制和運行機制,努力實現安全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與長效化,使校園更加和諧、安寧。二是強化責任,提高學生安全防范意識。學校以主題班會、班級團日活動等為載體,對學生開展生命教育、應急教育、自救互救教育、自我防身、交通安全及其他有關安全常識的教育;重點抓學生公寓“五查”(即查安全、查文明、查衛生、查學習、查生活)活動,杜絕宿舍違章用電;要求輔導員每周必須為學生上一節安全教育課,要求有課題、有教案,每月一次安全主題班會,每學期一次安全知識講座或法制教育報告會;為輔導員訂發了《大學生安全教育》《安全警示錄——大學生安全教育讀本》等教材,普及安全知識;舉辦交通安全圖片展、消防安全知識講座,舉行大型的“珍愛生命,遠離傳銷”簽名和教育活動,開展法制教育講座,舉辦消防滅火演練和安全疏散演習,開展以“抓整改、保安全”為主題的“百日生產安全大檢查”活動,發放傳染病預防宣傳資料等。這些活動不但培育了校園安全文化,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安全意識。三是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解疑釋惑,疏解心理問題。學校通過開展心理健康普查、心理健康專題講座、團體心理輔導、“心理情景劇”大賽、心理健康教育宣傳周等活動,既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識,也達到了“關愛心靈、健康成長”的教育目的。

百舸爭流千帆競,長風破浪正當時。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黨的十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首要任務。我們要以十精神為指引,聯系實際,注重實效,努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積極構建和諧校園,完善校園文化建設的長效機制,不斷促進校園文化建設的大繁榮、大發展,積極努力建設和打造高品位、深內涵、有特色的獨立學院校園文化品牌,進一步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凸顯新時代條件下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韩国无码无遮挡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欧美日韩午夜群交多人轮换 | 特级西西人体444www高清大胆| 国产对白国语对白| 饥渴的熟妇张开腿呻吟视频| 好男人好资源电影在线播放| 激情综合色五月六月婷婷| 亚洲gv天堂无码男同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最好看的中文在线观看| 深夜a级毛片免费视频| 办公室扒开奶罩揉吮奶头av| 在办公室被c到呻吟的动态图|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综合综合久久综合| 亚洲xxxx做受欧美|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五| 精品丝袜人妻久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亚洲男人的天堂网络| 久久人人爽人人人人片| 色一情一区二| 亲近乱子伦免费视频| 和岳每晚弄的高潮嗷嗷叫视频| 亚洲成aⅴ人片| 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东北寡妇特级毛片免费| 四虎av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色丰满少妇高潮18p| 1000部夫妻午夜免费| 熟妇无码乱子成人精品|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 免费观看无遮挡www的视频| 人人妻人人添人人爽日韩欧美| aⅴ精品无码无卡在线观看| 樱花草在线社区www| 国产精品爆乳奶水无码视频| 一个人看的www片免费高清视频 | a级毛片免费真人| 国产精品日韩av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