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0 16:17:3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公共管理的核心價值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公共管理公平公共權力
公平是公共管理的核心價值理念,也是公共管理理論研究的核心價值范疇。在學術界,學者們從不同的學科背景出發對公平作出了不同的理解,主要包括邊沁功利主義的公平觀、亞當斯管理學角度的公平觀、羅爾斯社會學角度的公平觀以及平均主義的公平觀。公共管理是一個由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與管理學等學科構成的綜合性學科,對公共管理中公平的理解也就由于人們學術背景的差異而不同。因此,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背景下,重新理解公共管理中的公平是十分必要的。
一、公共管理的本質屬性是針對不同社會群體進行的社會價值分配,這決定了公共管理中的公平應該是社會學意義的群體公平。即在社會不同群體間實現的公平
雖然學術界基于不同學科背景的公平觀為我們解讀公共管理中的公平提供了基本的學科視角,但是我們不能簡單套用上述公平觀來理解公共管理中的公平。基本原理告訴我們,理解任何一項社會活動的核心價值理念,都必須從這項社會活動的本質屬性出發,使這一核心理念符合這項社會活動的本質屬性。那么,公共管理的本質屬性是什么呢?
公共管理是向社會提供公共物品的活動。為了有效地向社會提供公共物品,公共管理必須解決為誰提供公共物品以及提供什么公共物品這兩個公共管理的基本問題。在可以用來提供公共物品的社會公共資源稀缺(有限)的前提下,公共管理解決這兩個基本問題的過程也就是對社會公共資源進行分配的過程。具體說來:解決為誰提供公共物品的問題就是實現社會公共資源在消費主體方向上的分配(配置)過程(如,在有限公共財政支出的制約下,政府將這一財政支出用于為偏遠地區修公路還是為城市建廣場);解決提供什么公共物品的問題就是實現社會公共資源在消費形態方向上的分配(配置)過程(如,同樣是在有限公共財政支出的制約下,政府利用這一公共財政支出是為貧困群體解決住房問題還是解決子女教育問題)。因此,從公共管理解決的基本問題出發考察,公共管理的本質屬性是對社會公共資源進行的分配。從社會公共資源具有的價值角度分析,公共管理的本質屬性也就是對社會價值的分配。
與針對個體進行分配的提供私人物品的市場管理活動不同,公共管理對社會價值的分配是針對社會不同的群體而不是個體進行的,這是因為公共管理直接提供的是公共物品而不是私人物品。按照西方經濟學的論述,公共物品是具有可分享性的物品,也是具有非排他性的物品。可分享性是指某人對公共物品的使用并不影響他人的使用;非排他性是指不能剝奪任何公民對公共物品的使用權利。在西方經濟學對公共物品上述論述的基礎上,需要進一步討論的問題是: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與非排他性的具體體現是什么?對此,我們的回答是:第一,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與排他性是在一定的地區內實現的,是對一定地區內社會成員的可分享性與非排他性。也就是說,一個地區的社會成員可以平等分享該地區為每一位社會成員普遍性提供的公共物品,但并不接受其他地區的社會成員分享這一公共物品。具體例證就是,在實行聯邦制國家結構形式的西方國家,社會福利主要由各成員國政府(州、省)負責提供,各成員國政府提供的社會福利是有差別的,各成員國的公民可以分享本成員國政府提供的社會福利,但不可以分享其他成員國提供的社會福利。第二,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與非排他性是在一定社會階層(群體)內實現的,是對一定社會階層成員的可分享性與非排他性。也就是說,一定社會階層(群體)的社會成員可以分享社會為這一階層(群體)成員選擇性提供的公共物品,但并不接受其他階層的社會成員分享這一公共物品。具體的例證就是,任何一位殘疾人都可以免費享用市內公共交通、任何一位老年人都可以免費進入市內公園,但非殘疾人、非老年人則不擁有這一權利。根據對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與非排他性的理解,我們可以將公共管理的本質屬性進一步表述為:針對社會不同群體進行的社會價值的分配。
既然公共管理的本質屬性是針對社會不同群體進行的社會價值的分配,公共管理中的公平也就應該是社會學意義上的群體公平,是在社會不同群體間實現的群體公平。
二、公共管理的根本目標是實現公共利益。這決定了公共管理中的公平應該是分配結果的公平。也就是使全體社會成員或大多數社會成員平等分享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的根本目標是通過提供公共物品來最大限度地實現公共利益。對于公共利益的認識,學術界存在著比較大的認識分歧,“甚至有些學者,如公共選擇學派的代表人物詹姆斯·布坎南、肯尼斯·阿羅,根本否認公共利益的存在,認為‘公共利益是一種神話”~。布坎南等人之所以否認公共利益的存在,是基于公共選擇理論的基本假設——理性人(經濟人)假設。他們認為:根據理性人(經濟人)假設,人們在政治決策中的動機與在市場決策中的動機是一致的,都是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而個人的偏好是不同的,并且每個人都有充分的決策信息與足夠的決策能力。因此,人們無法形成共同的需求,也就無法形成公共利益。事實上,公共利益不僅是客觀存在的,而且其內涵也是比較清晰的。公共利益這一概念,是由公共與利益兩個基本概念構成的。公共的含義是共同的、公眾的,而利益則是“人們為了生存、享受和發展所需要的資源和條件”。。因此,我們可以將公共利益理解為:公共利益是公眾為了生存、享受與發展所需要的資源和條件。如果將公眾為了生存、享受與發展的需要概括為需求,我們也可以將公共利益理解為:公共利益是滿足公共需求的資源和條件。顯然,公共管理對公共利益的實現是通過滿足公共需求完成的,公共需求的滿足是公共管理對社會價值分配的結果。因此,與提供私人物品的市場管理不同,公共管理中的公平應該是結果的公平,是對社會價值分配結果的公平。如何考量公共管理對社會價值分配結果的公平呢?公共管理的目標是滿足公共利益,考量公共管理對社會價值分配結果的公平也就是考量公共管理對公共利益的實現程度。公共利益是滿足公共需求的資源和條件,公共需求的主體是民眾,公共利益的實現程度也應該由民眾評定。在現代民主制度的背景下,民眾對公共利益的評定是通過民主機制、依據民主決策規則進行的。盡管不同政治體制下的民主機制是不同的,但是民主決策的規則卻是一致的,那就是全體一致規則與絕對多數規則。在采取全體一致規則的情況下,實現了全體民眾所需求的利益即民眾的整體利益也就是實現了公共利益;在采取絕對多數規則的情況下,實現了大多數(含全體)民眾所需求的利益即民眾普遍需求的個體利益也就是實現了公共利益。所謂實現公共利益,包含兩個要素:一是提供的利益為民眾(全體或大多數)所需求,這是由公共利益的公共性決定的;二是提供的利益為民眾(全體或大多數)所分享,這是由公共利益的可分享性決定的。我國學者陳慶云等人認為,公共利益應該具有分享性,而且“實際上分享人數的多寡并不是決定公共利益的惟一因素,決定是否真正構成公共利益的基本特征是“是否具有社會分享性”。由此可知,考量公共管理對公共利益的實現程度,也就是考量公共管理是否提供了為全體民眾所需求或大多數民眾所需求的利益以及這一利益是否為民眾所分享。因此,考量公共管理對社會價值分配結果的公平,也就是考量公共管理是否使全體社會成員或大多數社會成員平等地分享了公共利益。
實現全體社會成員或大多數社會成員平等分享公共利益,這是一個動態的、整體的平衡過程。由于公共資源的有限性與民眾利益需求的多元性及差異性,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內,一項公共管理很難同時滿足所有民眾的利益需求。一般說來,一項公共管理總是在滿足一部分民眾利益需求的同時抑制另外一部分民眾的利益需求或者是在滿足民眾某一方面利益需求的同時抑制民眾另一方面的利益需求(這正是公共管理對社會價值分配這一本質屬性的體現)。因此,公共管理要不斷地對利益需求受抑制的群體(如弱勢群體)或利益需求受抑制的方面予以補償,用動態的、整體的利益平衡過程來漸進地實現社會價值分配結果的公平,使公共管理盡可能地逼近使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分享公共利益這一理想目標。
三、公平與效率分屬公共管理的不同理性層面。公平是公共管理價值理性的核心。效率是公共管理工具理性的核心。效率是為實現公平服務的
對于公平與效率的關系,學術界已經多有論述,這些論述大都是抽象的,缺乏將公平與效率的關系放在具體的社會活動中的具體分析。事實上,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或不同的社會活動中,公平與效率的含義是不同的,二者之間的關系也是不同的。那么,公共管理中的公平與效率的含義及其關系如何呢?
對于公共管理中公平的含義,我們已經進行了一定的討論:公共管理中的公平是在社會不同群體間實現的分配結果的公平,是使全體社會成員或大多數社會成員平等分享公共利益。我們再來討論公共管理中效率的含義。公共管理中使用的效率概念來源于經濟學。在經濟學中,關于效率有兩個含義:一是資源利用效率,是指利用有限的資源實現收益最大化的程度;二是資源配置效率,是指利用有限資源實現效用最大化的程度。經濟學中效率的概念涉及了微觀與宏觀經濟兩個方面:資源利用效率是微觀經濟問題,屬于企業管理范疇;資源配置效率是宏觀經濟問題,屬于政府宏觀調控范疇。公共管理中,效率一詞的含義仍然是經濟學中的含義。惟一的問題是:公共物品的提供不以贏利為目的,有些公共物品也不存在經濟收益。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可以將收益理解為社會收益與經濟收益的統一。這樣,在公共管理中使用效率這一概念時,既與經濟學的效率概念保持了一致,又符合了公共管理的特點。
在公共管理中,處理公平與效率關系的基本準則是:從公平原則出發并注重效率。這一基本準則有三個含義:(1)公共管理必須以公平為基本出發點。第一,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與非排他性決定了公共管理必須從公平原則出發,不能以不公平的方式剝奪任一民眾的消費權力。第二,公共管理的國民經濟再分配性質,決定了公共管理必須從公平原則出發,將公平放在公共管理的首位。公共管理是國民經濟的再分配過程,盡管各國的分配原則有所不同,但在國民經濟再分配過程中,都要貫徹公平原則。從處理效率與公平關系的角度出發,可將世界各國的收入分配原則分為兩類:效率優先與公平優先(盡管公平優先的國家是少數)。在公平優先的國家,再分配過程必然要貫徹公平優先的分配原則,以進一步實現公平。在效率優先的國家,國民經濟的一次分配必然要形成社會收入的差異,甚至會導致尖銳的社會矛盾。為緩和由一次分配形成的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并在公共選擇中獲取大多數人的支持,政府在國民經濟再分配中,也必然要貫徹公平原則。(2)公共管理也要充分注重效率。經濟學基本原理表明,公共資源是有限(稀缺)的,在有限資源的制約下,公共管理必須注重利用有限資源提供更多與效用更大的公共物品,以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3)公共管理中的效率是在公平統領下的效率。同其他經濟活動一樣,作為國民經濟再分配過程的公共管理也必須解決生產什么、怎樣生產、為誰生產這三個基本問題。與其他經濟活動不同的是,公共管理解決這三個基本問題的順序是:先解決為誰生產,再解決生產什么與怎樣生產。這是因為:公共管理對社會價值分配的本質屬性,要求公共管理首先要解決將社會價值分配給誰,即為誰生產公共物品的問題,在解決了為誰生產公共物品這一根本問題之后,公共管理才能考慮為這些人生產什么樣的公共物品以及怎樣生產這些公共物品。公共管理解決上述基本問題的順序并以公平為基本出發點,決定了公共管理必須將公平放在首位,用公平來統領效率。具體說來就是:公共管理在決定為誰生產公共物品時從公平出發,在決定生產什么公共物品與怎樣生產這些公共物品時注重效率。
至此,我們可以看出:在公共管理中,公平作為公共管理價值理性的核心,始終是第一位的;效率作為公共管理工具理性的核心,是為價值理的,也就是為公平服務的。我國的公共管理理論研究是在借鑒西方公共管理理論與介紹西方公共管理改革運動的基礎上展開的。誠然,西方的公共管理理論與英國撒切爾政府和美國里根政府率先開展的西方國家的新公共管理(改革)運動是以提高公共管理效率為中心的。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這一理論與運動是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已經在公共管理中比較好地實現了公平的前提下進行的。認識到這一點,會使我們在努力提高我國公共管理效率的同時,始終堅持公共管理中的公平并將其放在首位,避免再次出現前一時期我國社會某些公共管理領域(如醫療、教育等領域)存在的為了追求效率而顯失公平的社會現象。四、公共管理是以公共權力為核心展開的,只有實現公共管理中公共權力的合理分配,才能從根本意義上實現公共管理的公平
作為提供公共物品活動的公共管理,是以公共權力為核心展開的。按照公共選擇理論的分析,人們在提供公共物品過程中的動機與在提供私人物品中的動機是相同的,或者說,人們在非市場(政治)決策中的動機與市場決策中的動機是相同的,都是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從集體行動的邏輯角度分析,與市場決策不同的是,在非市場決策中,在個人利益最大化的動機驅使下,個體的理性選擇必然導致集體的非理性選擇。這一非理性選擇在提供公共物品活動中的具體體現是:從公共物品的生產角度分析,由于存在“搭便車”或“逃票乘車”的現象,人們不可能有效支付公共物品的生產成本,公共物品就無法生產出來;從公共物品的消費角度分析,由于存在“囚徒困境博弈”或“牧人博弈”,人們無法合理消費公共物品。為了避免上述現象的發生,除非共同體成員極少,否則,共同體成員必須向來自心靈之外的強制力(利維坦)心眼,這一強制力電就是公共權力。只有公共權力的介入,公共物品的生產者與消費者才可能在公共權力的作用下通過個體的理性選擇形成集體的理性選擇,個體間的理性博弈才能在集體理性的制約下達成最優均衡。公共權力的介入,雖然增加了公共管理的成本,但是作為“必要的惡”,它可以使公共物品得到合理生產與消費,使公共利益得到較好的滿足。換言之,沒有公共權力也就沒有公共管理,公共權力是公共管理的核心。公共管理以公共權力為核心,使公共管理對社會價值的分配具有了公共權力所決定的權威性。
關鍵詞:公共管理;困境;發展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社會環境的改變,社會公共管理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在新的形勢下如何有效的運用經濟、政治、管理、法律等方式進行公共管理改革,提升政府部門的管理能力,提升公共服務的質量以及績效,為社會公眾謀取更多的福利與利益,成為當前最重要的問題,因此要積極采取措施,不斷提升公共管理主體的治理能力,創新公共管理手段,完善公共管理機制,構建核心價值體系,對解決當前公共管理面臨的困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公共管理面臨的困境
(一)治理主體結構有待優化
目前我國處于社會平穩、政治穩定以及文化繁榮的新時期,我國的行政生態環境與的實際經濟發展都處于良好的狀態,但是目前在公共管理中仍存在一些有待改善的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著我國社會與經濟的長遠發展,比如說:公共管理治理體系中的治理主體結構仍舊有帶進一步優化,治理制度缺少完整性與靈活性,法制化、民主化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等,雖然在新階段政府、社會組織以及社會公眾都屬于公共管理上的治理主體,但是治理主體存在著的能力不足的情況,比如說:治理主體內部成員的素質能力相對不足,不能夠適應新形勢下公共管理的要求,另外,治理主體協同治理能力比較弱,各個治理主體缺乏明確的分工等,因此也可以說公共管理的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仍舊無法滿足社會實際發展的需求。
(二)公共管理手段比較單一
現代公共管理技術包含了數字治理技術、科學決策技術、績效治理技術以及風險評估技術等,而且這些現代公共管理技術已經在公共管理中具有了可行性,并且由于現代公共管理技術具有可操作性、規范性等優勢特點受到公共管理主體的青睞,但是在實際的應用中,現代公共管理技術卻沒有充分發揮出實際效果,公共管理主體在現代公共管理技術的應用中并沒有根據實際管理職能的需求以及社會公眾的意愿進行應用,從而無法使現代管理技術實現最大化的社會公共利益,僅是為了方便自己的管理職能而采取較為單一且保守的管理手段,進而導致社會公眾對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產生懷疑,甚至有可能產生社會信任危機。
二、公共管理的發展路徑
(一)促使公共管理主體不斷提升治理能力
公共管理主體涵蓋了政府、社會組織以及公眾,并且在不同的治理層面上對管理主體的治理能力要求也存在很大的差別,比如說:對政府部門來說,在公共管理中需要政府部門不斷深化體制改革,積極轉變治理手段以及要積極優化政府的治理結構。而對于政府部門內部來說需要不斷完善相關的機制,比如說:需要完善績效治理機制、人員選拔機制以及激勵機制等并要對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加大管理能力的培訓,從而有效的提升政府部門工作人員的的服務理念以及職業道德水平,促使政府部門解決公共問題的能力不斷提升。而對于社會組織來說,其治理能力的提升主要是為了激發社會組織的活力,并要加強對社會組織的監督力度,在社會治理中充分發揮出協同治理作用。另外對于社會公眾來說,要注重提升現代化水平。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我國不斷完善社會民主制,使人民群眾參與治理的渠道更加順暢,使人民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同時需要我國不斷完善知識教育體系以及文化價值體系建設,促使人們的民主法治以及治理主體意識得打有效的提升,自覺的參與社會治理過程中。
(二)創新公共管理手段
現代先進的管理技術,比如說:應急管理技術、數字治理技術、智慧政務技術以及風險評估技術等為現代公共管理治理能力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因此應該注重現代公共管理技術的應用創新。這就需要促使政府部門不斷地改變觀念,樹立現代管理意識,并運用現代化的公共管理思維方式,科學的運用現代公共管理技術,從而促使引導公共管理管理主體自覺的改變傳統的單一且僵化的現代管理手段,并創造更加新穎以及使用的現代管理技術。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還可以把公共管理技術與物聯網、移動互聯網技術等建立必要的聯系,從而為公共管理提升公共管理效率以及創新管理手段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
(三)完善公共管理機制,構建核心價值體系
隨著網絡信息科技的發展以及人們自我意識的提升,人們的思想意識也逐漸朝著多元化的思想方向發展,尤其表現為在公共管理管理主體所表現出的拜金主義以及思想等,從而導致在公共管理中無視公眾的需求以及公共利益,這在一定程度上給公共管理帶來很大的危機,在此種情況之下應該要逐步完善公共管理機制,促使公共管理行為能夠受到法律制度的約束,并要著力構建核心價值體系,解決公共管理組織文化對公共管理主體意識影響,從而促使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的理念有效的結合,使公共管理管理主體樹立正確的公共行政價值觀念以及為人民服務的意識,逐步提升自身的治理能力,根據公正的需求以及公共利益的引導,創造和諧發展環境,促進社會公眾的積極參與與配合,從而有效的解決公共管理中的各項矛盾,實現公共管理的可持續化發展。總之:在社會主義發展的新常態環境下,我們要加快國家治理體系改革的步伐,協調各個治理主體的關系以及提高他們的治理能力,就要改變在公共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矛盾,就要促使公共管理主體不斷提升治理能力,創新公共管理手段,完善公共管理機制,構建核心價值體系,并要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的重要院系從而促使公共管理效能逐步提升,把民生作為公共管理的重點內容,構建民主化、制度化、透明化的公共管理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楊娜,羅文寶.新常態下的公共管理的困境與出路研究[J].現代商業.2016(16)
[2]張再生,白彬.新常態下的公共管理:困境與出路[J].中國行政管理.2015(03)
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管理主體為了解決公共問題,維護與實現公共利益,運用公共權力對公共事務與公共部門施加管理的社會活動[zJ。由此可見,“公共性”是公共管理的本質特征,貫穿于公共管理的全過程。公共管理作為一種服務型的社會管理模式,必然要將服務原則定位為其管理的基本原則,在服務原則的基礎上,管理過程中就會形成以倫理關系為基本的人際關系。這種以倫理關系為基本關系的管理模式,決定了公共管理是以道德為其行為選擇的依據和基礎[s]。因此,作為貫穿公共管理全過程的“公共性”必然會充分體現管理的內容和性質,“公共性”是公共管理倫理內涵的充分體現。
第一,從主體來看,“公共性”體現的是公共管理的價值取向、職業態度、觀念和信仰。公共管理主體是由國家、政府和社會公共組織共同構成的(這里的國家與政府是從狹義的意義上來說的)。“公共性”要求公共管理主體把從事公共管理作為一種崇高的職業追求和人身價值目標以及崇高的信仰,有隨時為公共管理奉獻和服務的精神,而不是在公共管理過程中進行索取,要說索取,那就是在從事公共管理職業中得到精神的滿足。“公共性”要求公共管理主體必須具有公共管理道德責任。公共管理道德責任,是指公共管理主體依法行使公共管理行政權力,從事國家事務和社會公共事務管理所擔負的道德義務。公共管理的道德責任在內容上表現為自律和他律的統一。道德自律體現的是公共管理主體的一種高度的道德責任感,一種通過公共管理主體內心的道德信仰、意識與信念的強化的自律責任,是公共管理主體履行“公共性”職責的內在驅動力;道德他律是一種法律責任,是公共管理主體接受來自社會的公共監督,是將公共管理主體應遵循的職業道德法制化,從而將道德責任上升為法律責任。通過道德他律防止公共管理主體的權力尋租行為、工作上的失職讀職以及社會交往中的權錢交易等道德性缺失行為。這樣通過道德自律和他律的共同作用來實現公共管理“公共性”要求的為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和維護社會正義的目的,實現“公共性”要求的“公共人”的社會良知與責任。
第二,從對象來看,“公共性”體現了公共管理的服務精神。公共管理的客體或對象是指公共事冬包括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和社會公共事務。“公共性”要求要對公共事務進行有效管理,以利于公共管理目標的實現。對公共事務的管理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企業或行政管理,而是一種依據公共權力的管理。公共權力是公民授予的,公共管理主體與公民之間是一種委托一的關系,公共管理主體在運用公共管理權力進行公共事務管理時,必須受到公民的監督,以公民認定的是非為是非,不能違背公民的意志,體現的是為公眾服務的理念。公共管理強調的是以顧客為中心的服務而非以政府為中心的控制,使公共權力的運用最大可能地給公眾帶來好處;強調公共管理者的道德約束,從而使其成為權力約束的輔助力量,避免公共權利私人化;追求公共管理的社合貧任,實現公共權力和責任在社會范圍內的一致性閉。因此,根據公眾的需要提供公共服務是公共管理的應有之義,也是公共管理得以合理和合法存在的依據。
第三,從手段來看,“公共性”是公共管理公正、公平倫理內涵的表現。公共管理是運用公共權力為手段,通過解決公共事務和公共問題,以實現公共利益為目的的管理。公共權力作為公共管理合法性和合理性的手段,是由廣大的人民授予公共管理主體的權力,公共管理只有體現廣大人民的意愿,做到為人民提供一種公正、公平參與政治和社會機會的政策和制度保障。公共部門自身的活動首先就必須體現公正和正義,才具有合理性和實用性。公共管理只有為人民提供了公正的制度環境和公平的社會機會,才能充分實現廣大人民的意志和需要,公共管理才具有其合法地位,公共權力的公共性要求才得以實現。也就是說,公共管理只有體現公正、公平的倫理要求,才能實現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要求。或者說,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要求充分體現了管理的公正、公平的倫理內涵。
第四,從價值目標看,“公共性”體現了公共管理中全局的觀念和平衡的理念。公共管理的價值目標就是實現公共利益。公共管理主體是由各個公共部門和公共組織組成的,每單個的部門,將面對著自身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追求。公共管理是一種將市場理念引人公共領域的管理,強調個體利益是市場理念的要求和特點,而.且個體利益也是單個公共部門得以生存的條件和不得不考慮的問題,然而,公共管理又是以實現公共利益為最終的價值追求和合法性基礎。這樣,公共管理部門在面臨部門利益與公共利益發生沖突時,具備全局和平衡的理念是至關重要的。公共管理中各個公共部門若不具備全局和平衡的觀念,只顧自身的部門利益或者說是自身部門的利益總是優先考慮,就談不上公共利益的實現,尤其是針對國際犯罪的預防與懲治、全球環境問題的解決等具有全球意義的公共利益的實現就更是無法保障了。公共管理的出現以及其對公共利益的價值目標追求的“公共性”就是要求公共部門要以全局為重,具平衡的理念,以完成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實現部門的利益。
2公共管理主體的道德性—“公共性”的實踐基石
從人的道德行為來看,道德性是人在群體生活和職業實踐活動中所具有的行為品質,是人的道德行為的最直接、最根本的道德動力。道德存在是人的本質屬性,是人的行為選擇的基礎和根據,而道德性是人的道德存在的表現形式。因此,人.的道德行為即德行是人的道德性的外在表現,德行是由道德性決定的。人在從事某種職業時,其行為是否符合該職業的要求以及是否作出道德選擇,是由其自身具備的道德品質決定的。只有具有了該職業要求的道德品質,他才能在職業過程中做出合乎職業要求的道德行為結果。公共管理是一種以公共政策來治理社會的服務型管理模式,公共管理的倫理內涵是通過公共政策所體現的道德內容表現出來的。公共政策的實質是權利和義務的分配,是社會資源、財富和利益的分配,這就決定了制定和執行公共政策不可回避的價值問題,即體現民主政治的核心價值—公正和公平問題。公共管理主體只有內生具備合乎社會倫理和道德要求的正義、公平和良心的品質,才能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執行過程中維護社會的公正與公平,實現公共管理政治或經濟的正義;才能作到對權利和義務以及社會資源、財富和利益的平等、有效分配,實現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平、平等原則,實現公共管理目的的效率原則。這樣,公共管理主體是否具備公共管理所要求的正義、公平和平等等道德品質及其道德品質與公共管理要求的道德性的一致程度,直接關系到公共管理道德內容和道德目標的實現。從公共管理倫理體現出的4個“公共性”內涵可知,公共管理主體的道德性是公共管理中“公共性”倫理內涵實現的前提和基礎,是貫穿于公共管理全過程的樞紐和橋梁。公共管理主體具備了公共管理的道德性,有利于公共管理主體在職業過程中始終堅持公共管理的職業信念,指導其行為選擇,從而導致合乎公共管理職業要求的行為結果。公共管理主體的合乎公共管理的道德選擇和行為結果表現在:首先,保證了其作為公共管理主體的合法性和合倫理性,實現了公共管理主體的“公共性”內涵;其次,由于公共管理主體具備了公共管理要求的道德品質,尤其是其將公共管理作為內心信仰的職業,作為其人身的價值追求,保證了其在管理過程中自始自終堅持服務的精神和態度,實現了公共管理對象的“公共性”;再次,公共管理主體利用公共權力,通過合乎公共管理倫理、道德要求的公正的政策、制度的制定,為公眾提供公平的、廣泛的參與政治、經濟和社會的管理事務的政策和制度環境,實現了公共管理的手段的“公共性”要求;最后,因為以上的幾個“公共性”的實現都是以實現公共管理的價值目標—公共利益為核心和宗旨的,所以,在以上的幾個“公共性”實現的同時公共管理的價值目標的“公共性”必然得到實現。綜上所述,公共管理的“公共性”的實現是以公共管理主體的道德性為基礎和前提的,公共管理主體是貫穿于管理全過程的橋梁和樞紐。
3公共管理主體的道德性要素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知,公共管理主體的道德性關系到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倫理內涵的實現以及實現的程度和效果。公共管理主體的道德性作為一種道德品質是可以通過教育而獲得和積累的。公共管理主體應具備什么樣的德性呢?
第一,公共管理主體在道德上應具備以公共利益為標準的反思平衡能力。反思平衡是指人在面臨價值抉擇時,必須審慎地反思自己的行為動機,將自己的局部的行動偏好與社會的道德規范相比,通過調適自己的行動偏好而使自己做出來的行動符合倫理規范,使它們之間取得一致與平衡[6]。作為公共管理職業者以及公共管理目標的最終實現者,公共管理主體在職業過程中必須具備的反思平衡能力必然表現為:公共管理主體在進行價值抉擇時,必須將其局部的行動偏好與該職業要求的最高倫理規范相符合,并取得一致與平衡。作為公共管理的價值取向、最終目標以及公共管理合法性的唯一標準,公共利益理所當然是公共管理所要求的最高指示的道德規范,以實現公共利益為公共管理主體的價值目標和追求。因此,公共管理主體在職業過程中,面臨多種價值抉擇時,必須以公共利益作為道德反思平衡的標準,調適自己的行動偏好與公共利益所要求和指示的最高倫理規范一致。具備了這種反思平衡能力后,公共管理主體才會始終以公共利益作為其管理和服務的立場和出發點,將公共利益作為其的一種精神信仰和追求,從而有利于促進公共利益的發展。
摘要:現時代的公共管理是政府與公民社會對社會公共事務的合作管理。公民社會具有管理主體與管理對象的雙重身份,并以其這種雙重身份在公共管理的過程中扮演著政治民主的捍衛者、經濟發展的促進者、公共服務的提升者、公共價值的維護者、社會穩定的支持者的多種重要角色。這種政府與公民社會合作模式下的公共管理是由多元的公共管理主體組成的公共行動體系,多元化的管理主體之間存在著極力依賴和互動的伙伴關系,其責任邊界具有相當的模糊性。這種基于伙伴關系多元管理主體參與的公共管理是一種自主自治的網絡管理,在這種公共管理網絡中政府扮演著“元治理”的角色。
一、從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到公共管理
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公共管理,都是指對社會公共事務管理的活動,盡管這三種稱謂有著大致相同的指涉對象,但是它們之間卻有著彼此理念的不同。如果我們從對社會公共事務管理模式的角度去看,隨著時代的發展,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公共管理它們依次鋪就了管理模式由統治、到治理的演進之路。在公私沒有區分、國家體系內部缺乏合理分工的專制社會時代,行政就是政治的落實,其功能是依靠暴力和強制負責國家政務的推行,以維護統治者的利益;公共行政出現在私人領域與公共領域相分離、行政與政治相分離的現代社會,其功能是按照代議制民主體制、非人格的法律體系、官僚制組織原則以及職業化的文官制度統攬社會公共事務,以實現統治者的統治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公共管理則出現在公民社會自治能力與要求不斷擴展、市場機制不斷成熟與市場力量不斷壯大、政府獨攬公共事務的“不可治理性”危機日益加重的全球化和信息化時代,公共事務管理主體的多元化和管理方法的多樣性,適應了當今時代公共事務日益復雜化及其管理民主化的客觀要求,體現了公共事務管理的“公共性”與“管理性”的有機統一,無論在合法性還是在社會資源方面,都為實現和增進公共利益開辟了新途徑。20世紀90年代以來由于公民社會的興起與壯大等原因,治理理論出現并發展起來。公共治理逐漸成為對社會公共事務管理的一種新模式,其的理念也逐漸成為了公共管理的新內涵,同時,它也使公共管理進入了區別于行政管理、公共行政的新時代。
二、公民社會在公共管理中的雙重身份與多重角色
現時代的公共管理最突出的特征之一是管理主體的多元性,它是政府與公民社會對公共生活的一種合作管理,是公共權力向社會的一種回歸。現時代的公共管理有賴于公民社會的自愿合作和其對權威的自覺認同。公民社會在公共管理中具有管理主體和管理對象的雙重身份,而且這種雙重身份在公共管理的過程中又以其各自的特征優勢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作為公共管理的主體,公民社會與政府一道對社會公共生活進行合作管理。在這個過程中,公民社會以它那種來自基層、靈活多樣的特性正好彌補了政府的種種不足和有限性,從而可以大大提升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同時,公民社會在與政府的合作過程中,能夠有更多的機會了解到政府的權力運行,從而可以起到對政府更有效的監督作用。此外,在公共管理的過程中,健康有益的社會組織可以得到政府和社會更好的認可,這些組織以共同目標和信念把人們聚集到一起,在這個過程中人與人之間增強了彼此的信任、提升了公益精神,從而有利于社會資本的積累。另一方面,作為公共管理的對象,公民社會在參與管理的同時可以切身的感受到公共管理的效果,從而可以以公共管理接受者的身份對公共管理的效果做出判定以利于公共管理漸至最優。其次,通過公民社會組織,公民在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管理的同時又以普通社會成員的身份為政府增強了合法性。公共管理的過程也是公民社會完善的過程,公民社會的完善又可以促進更好的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最終是要推動社會的全面發展,作為當代公共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公民社會以其特有的雙重身份在這個過程中又扮演著多重的重要角色,以其特有的價值訴求與功能表達影響著公共管理的成效。
第一,公民社會是政治民主的捍衛者。公民社會的自主發展能有效的分割和制衡國家的權力,從而能有效的遏制公共權力的專斷傾向;公民社會可以為公民的利益表達提供多樣的表達形式和途徑,保障公民利益表達的通暢,從而提升民主政治的代表性與生命力;此外,公民社會對培育公民的民主參與意識具有積極的作用,能夠強化民主的社會基礎從而推動社會民主的發展。
第二,公民社會是經濟發展的促進者。公民社會是一個以契約、法制、自由、平等、競爭為價值準則的社會,這為市場經濟的運行提供了良好的市場環境。此外,公民社會中的工會、行業協會等團體組織可以起到規范行業行為、穩定經濟秩序的作用。
第三,公民社會是公共服務的提升者。由于公共需要的多樣性和政府的有限性,政府并不能為社會做好所有的公共服務。而以第三部門為核心的公民社會因其具有來自基層、靈活多樣的特征和其“去私存公、取私為公”的“非營利”特性以及其服務社會、自助自主的公共精神,使之恰好成為公民參與公共服務的良好渠道,并能有效彌補政府在公共服務上的缺限和不足,公民社會組織可以通過委托承包、志愿服務、自助服務等方式和途徑,去做那些政府未做、不想做或不宜做但卻符合大眾需求的公共服務,從而使社會公共服務的水平大大提升。
第四,公民社會是公共價值的維護者。與其他領域一樣,公共生活領域同樣存在著對善的追求。公共生活領域的善就是公共價值,它包括公民對公共生活的態度、責任與義務,對他人的尊重與關愛,對社會正義的維護以及公民的公益思想與修養。公共管理的核心是為了增進人類的公共利益和福祉,這實際上就包含了對公共價值的追求:公民社會是公共管理的對象,它同時又是公共管理的主體構成之一,公民社會的精神與價值必然會影響到公共管理的目標和價值。公民社會所倡導的諸如參與、友愛、信任、互惠、寬容、合作、平等、公正、開放、多元等價值理念,對于維拼良好的公共價值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五,公民社會是社會穩定的支持者。公民社會能夠在個人和社會之間提供一種有益的中介結構。通過這一中介結構,它可以為不同的群體和階層的利益訴求提供表達途徑,同時又可以對他們的利益訴求進行整合;通過這一結構,它還可以為社會成員提供寬松的活動空間,滿足他們多樣性的愿望要求,同時這一中介結構還起到了排解社會怨氣、釋放社會壓力的作用。可以說公民社會是一個社會和諧發展的“穩定器”、“緩沖器”和“調節器”。
三、公共管理;政府與公民社會的合作管理
公共管理是政府與公民社會對公共社會生活的一種合作管理,在這種管理模式中,政府與公民社會之間應是建立在市場原則、公共利益和認同之上的合作關系,通過協商、伙伴關系、確立認同和共同目標等方式對公共事務實施管理。具體來講,這種政府與公民社會合作管理模式下的公共管理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認識。
第一,公共管理是由多元的公共管理主體組成的公共行動體系。政府并非公共管理的唯一主體,除此之外,私營部門、第三部門等公民社會組織在公共事務的管理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它們在介于市場經濟與公共部門之間的“社會經濟”領域內積極活動并依靠自身資源參與管理共同關切的社會事務,在某些領域,公民社會組織甚至比政府擁有更大的優勢。公共管理主體可以是公共部門,也可以是私營部門,可以是第三部門,還可以是三者多種形式的合作。這正如著名的治理理論研究者斯托克指出的那樣;“治理意味著一系列來自政府但又不限于政府的社會公共機構和行為者。它對傳統的國家和政府權威提出挑戰,政府并不是國家惟一的權力中心。各種公共的和私人的機構只要其行使的權力得到公眾的認可,就都可能成為在各個不同層面上的權力中心。”
第二,公共管理的責任邊界具有相當的模糊性。公共管理責任邊界的模糊性表現為許多民營部門向傳統公共領域的進軍,公共領域和市場領域的區分已不像以前那樣明顯。在市場和公共部門之間被稱之為“社會經濟”的領域中,涌現了所謂非營利組織、志愿團體、社區企業、合作社、社區互助組織等大量公民社會組織,它們在社會中的作用和影響越來越大。伴隨著這些公民社會組織能夠滿足多方需要,解決社會問題而無需運用政府資源和權威的優勢日益顯現以及傳統上由政府執掌的部分公共管理權向這些非政府組織的轉移,傳統上法律和制度規定由政府承擔的公共管理責任便呈現出交由非政府組織和個人來承擔的趨勢。
第三,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體之間存在著權力依賴和互動的伙伴關系。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體之間存在著一種權力依賴關系,因為這些公共管理主體“不論是公共部門還是私人部門,沒有一個個體行動者能夠擁有解決綜合、動態、多樣性問題所需要的全部知識與信息,也沒有一個個體行動者有足夠的知識和能力去應用所有有效的工具”,電們必須相互依賴,進行談判和交易,在實現共同目標的過程中實現各自的目的。正是由于公共管理主體之間存在著這種權力依賴的關系,所以公共管理的過程便呈現為一種互動的過程。在這種互動的過程中,各個公共管理主體之間建立了各種各樣的合作伙伴關系。
[關鍵詞]區域公共管理;物聯網;超越
[中圖分類號]F2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36X(2013)07-0109-04
物聯網是通過信息技術將物與物聯通在一起的新一代網絡,在近幾年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關注。美國將物聯網視為擺脫金融危機和發展新經濟的“雙引擎”之一,歐盟提出“物聯網行動計劃”,日本提出“數字日本創新計劃”,韓國提出“U-Korea計劃”,紛紛參與到物聯網發展制高點的爭奪之中。在中國,對物聯網的全面關注與研究始于2009年。迄今為止,物聯網的研究和開發尚處于探索階段,在技術和社會層面面臨著很多挑戰,但其對區域公共管理模式的革命性影響,彰顯出物聯網與區域公共管理相關研究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因此,面對物聯網時代,我們急需對區域公共管理理論與實踐做出相關的調整、充實和提升。
在物聯網時代,超越組織邊界的復雜問題層出不窮,區域性公共事務和區域化公共問題展現出全球化、區域化和信息化相互滲透、緊密結合的特征。政府、社會和市場通力合作,努力追求區域公共事務的雙贏或多贏局面,這正在成為時代主旋律之一。在此背景下,現行區域公共管理模式的弊端日益明顯:就價值層面而言,經濟價值取向過度。公共價值取向不足,公眾參與意識淡薄;就權力層面而言,分權與集權失度,政府、社會與市場權力失衡;就結構層面而言,機構整合協作乏力,組織運作縫隙過大。由此,區域公共管理模式的變革勢在必行。在物聯網時代,區域公共管理將從諸多方面實現對傳統模式的超越。
一、重塑區域公共管理價值
(一)淡化經濟價值取向
傳統區域公共管理模式主要建立在西方經濟學的理論基礎之上,其基本價值取向在于提高效率,實現經濟價值,因而衡量管理績效的側重點是經濟和效率。經濟學理論對于傳統區域公共管理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物聯網時代逐步顯現出一些缺陷。一是西方經濟學以個人利益為重的核心理念會導致公共利益的喪失。物聯網所提供的海量信息具有易感性和難知性,受眾在獲得信息之后,往往被媒體的傳播力量左右,很難對信息內容進行深入甄別和研究,導致傳播內容簡單化、膚淺化和失真化,個人私利對公共利益的損害很可能因為物聯網的力量無限放大。二是以“工具人”和“經濟人”為信條的西方經濟學忽略了人作為“社會人”、“復雜人”的另一面。在這種信條下,區域公共管理往往會忽視文化因素對網絡世界中人性的規制,忽略德治的重要性,使人性的弱點借助物聯網而由網絡世界傳人現實世界,最終引發區域公共倫理危機。三是單純將西方經濟學應用到區域公共管理是一種不太高明的構想。區域公共管理生存于日趨網絡化的環境之下,而單純將經濟學手段引入其中,決定了它采納的價值準則一定是效率優先,其他的諸如公平、正義等價值準則會有意無意地被忽略或剔除,進而陷入區域公共管理合法性的認同危機。
物聯網本質上并非謀利的工具,而是一種深刻影響整個社會生產、生活和生存方式的公共產品,除了為企業創造利潤之外,更核心的價值是增添社會福利。物聯網的公共性應用,其終極目標是通過發掘和覆蓋已有的和潛在的市場需求,削減社會成本,最終實現一種社會化盈利。隨著物聯網畫卷的逐步展開,區域公共管理將在一定程度上擯棄西方經濟學“經濟至上”的價值理念,至少在管理對象和目標上會超越“效率”的價值理念,采納公共價值管理理論作為主要的理論基礎,各公共機構將以追求區域公共價值作為其行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物聯網所提供的人與物、物與物的互動模式有利于人們培養整體性思維、互動性思維、開放性思維和反思性思維。其中,整體性思維是所有思維模式的核心。因此,在物聯網時代,改革者將運用整體性思維對區域公共管理進行反思與超越,更加強調區域的公共利益與公共責任,更加注重體現區域社會的代表性、回應性等民主價值,從根本上推進區域公共管理由經濟價值到公共價值的重塑。
(二)創造區域公共價值
物聯網作為戰略性先導產業,在尋找和創造區域公共價值上具有重大作用。一是有助于改進區域公共管理問責方式。物聯網既能夠為現有的同體問責(即公共管理組織內部的問責)轉化為異體問責(即外部對公共管理組織的問責)提供合適的技術平臺,也可以為公民參與公共管理和問責提供有效的網絡渠道,能夠明顯減少區域公共管理權責不明的現象,最終實現區域公共管理責任的明晰化。二是有助于完善區域公共危機應對措施。物聯網極其便利的信息通信,有助于及時預警區域公共危機,深入了解區域公共危機產生的緣由,有針對性地采取區域公共危機救助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區域公共危機的損失。三是有助于建設區域聯合服務型政府。通過物聯網,公民能更加便捷地參與和監督區域公共管理活動,區域地方政府能及時了解區域社會的需求,高度協調相互之間的管理措施,從而改變政府以往公共決策的片面性和封閉性,大大增強公共決策的整體性、全面性、開放性和協調性。四是有助于改變區域公共管理程序復雜、權力集中的局面,實現簡化公共管理程序、下放公共管理權力的目標。物聯網通過感應器和互聯網來達到人與物的溝通和交流,實現對“物”的智能化、精確化監管與操作,這為精確尋找區域公共價值提供了極大便利,也為創造區域公共價值提供了著力點。
物聯網時代的區域公共價值管理將越來越專注于如何創造區域公共價值。所謂“區域公共價值”,就是區域內公民對區域公共管理期望的集合。區域公共價值的創造與否,主要取決于區域公共干預是否實現了包括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等在內的區域整體效益。在區域社會中,各類公共組織的責任不是確保自身的延續,而是根據區域發展的需要,積極改變自身的職能和行為,發現、定義和創造區域公共價值。然而,區域公共價值的變動是絕對的,不變是相對的。因此,管理者們需要借助物聯網來在絕對變動中尋找相對不變的區域公共價值:其一,分析不同人群的利益偏好;其二,確定公眾的利益關注點;其三,引導公眾了解區域公共問題,表達區域公共訴求,探究區域問題緣由,尋求區域公共對策。
(三)拓展公眾參與渠道
區域公眾偏好對區域公共價值發揮決定性作用。區域公共價值最終南區由公眾定義,在區域公眾與區域公共部門的良性互動中得到確認。在傳統媒介中,主體因知識程度、社會階層等方面的不同,對物體的感知和理解存在一定的差異性。而物聯網比以往媒介呈現出更強烈的開放性與平等性,因而這種差異性將逐步縮小。譬如,互聯網時代的維基百科強調主體對文字的編輯和對信息的分享,它沒有固定的編輯者和把關人,鼓勵所有人平等享有修改其中內容的權利。與維基百科不同,物聯網強調物體和主體的共同自主。只要用能聯網的手機等載體,區域社會的每一個人就都能參與到物聯網傳播體系中,更為直觀地發現自身和尋找信息目標。在物聯網社會中,自由、民主、平等的觀念更加深入人心。這些觀念變遷折射到區域公共管理中,就是人們追求平等互動的意識越發強烈,認為其本質是一個協商、互動和交流的過程。物體作為媒介的實現,更加方便公眾將區域公共管理的民主意識和參與意識轉化成現實,平等性、開放性也成了物聯網時代區域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
二、重構區域公共管理權力
(一)尋求分權與集權的有機結合
傳統區域公共管理的一項重要主張就是分權管理,這一主張比較適應傳統區域公共管理的需要。然而,進人物聯網時代后,在這樣一種權變、風險、不確定性的復雜社會生態下,市場變得無界化,信息出現無縫隙化,社會公共事務表現出高度滲透的趨勢,區域乃至全球社會間結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賴狀態。物聯網使得區域性和區域化無論是深度還是廣度都得到很大增強,分權管理的弊端逐步凸顯出來:它直接削弱了區域地方政府的控制能力,在物聯網社會中越來越被認為是不安全的、危險的和不穩定的。由此,物聯網時代的區域公共管理開始強調分權與集權的動態平衡。在價值導向上,將以區域公共事務和問題為主要價值導向,從根本上打破行政區域限制,通過物聯網把“外溢性”公共問題和“區域性”公共事務完全納入區域管理之中。在主體選擇上,將拋棄“全能型政府”的理念,推行“合作型政府”的理念。在頂層設計上,將改革政府“單中心”治理模式,推行政府、社會和市場“多中心”治理模式。
(二)構建政府、社會和市場的權力平衡
物聯網集公共性與商業性于一身。一方面,物聯網通過不同主體的參與來傳遞和接受信息,這意味其承擔著社會公共性,需要按公共領域的規范要求來運行,向公眾開放,為公共利益服務。另一方面,物聯網有服務對象的限制和利益的局限,并非任何人都可以享受到它的開放性。物聯網自其誕生之日起,商業化就已經在其體內潛藏,直至今日生根發芽,并大有枝繁葉茂之勢。今天,隨著經濟的繁榮、制度的完善、大眾文化的發展,媒介商業化作為其眾多變化的誘因和先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前進。。物聯網的上述屬性決定了區域公共管理權力的平衡不再局限于政府內部。事實上,隨著物聯網鋪天蓋地的發展和人們素質的提高,組織結構的扁平化和組織權力的外移已成大勢。但這并不意味著組織層級制度的消亡。在物聯網時代,區域公共管理所尋求的適度集權,不過是將政府內部的權力平衡提升到更高層面的政府、社會和市場間的權力平衡。
尋求區域公共管理的權力平衡并非是在政府、社會和市場之間絕對平等地分配權力,這在實踐中也不可能。在那些具有全區域意義的公共事務上,區域地方政府要毫不猶豫地把權力集中起來,并通過行政系統行使這些權力。比如,建立區域發展戰略小組和區域公共管理執行處等。但在局部的公共事務上,應當充分賦予社會和市場相應的管理權力。實現區域公共權力的平衡需要做到三點。一是加強法制建設。在政府、社會和市場的權力配置確定好后,要通過制定和完善法律制度來規范和保障這種權力配置,如果沒有法律制度的規范保障,權力就難免陷入“收一放”循環的怪圈。二是強化權力監督。在區域公共管理權力失衡或失控的情況下,缺乏有效監督將直接導致權力濫用。因此,必須借助物聯網來構建和強化各種監督機制,保證政府、社會和市場相互之間實現嚴格有效的監督,維護區域整體利益。監控機制應該做到政府既盡可能少干預微觀的公共服務事務,又能確保對宏觀公共事務實施有效調控,通過監督使政府、社會和市場在法律授權的范圍內自由行事。三是完善相關配套措施。任何改革都是系統工程,需要制定和實施相關的配套措施,區域公共管理權力配置改革也理應如此。
三、重組區域公共管理結構
(一)加強公共機構的整合與協作
傳統區域公共管理試圖解決過去存在的條塊分割和部門中心主義問題。但權力的過度下放造成了公共管理機構劇增,公共管理協作決策和問題解決機制缺乏,公共部門之間的溝通和協調存在較大困難,區域公共管理組織結構和服務供給呈現半碎片化。隨著物聯網的發展,區域公共管理機構的整合將加速。在物聯網中,物體與主體的交互促進了區域社會公共空間的建構和理解。其一,物聯網拓展了區域公共空問。物聯網在激發主體潛能、建構私人空間的同時,在一定意義上也擴張了公共共享空間。因為物體在使主體更加便捷地獲取信息、知識和自我的同時,也增強了區域公共領域的開放性。其二,物聯網推動了區域社會關系變革。一方面,物聯網推動區域社會關系的聯結。因為當物體成為信息的載體和實際發起者時,它已經成為傳播體系中某種原則的制定者,而這種共識和規則是區域社會關系建立的重要基礎。另一方面,物聯網推動區域社會關系的變換。媒介的每一次發展,都促成區域公共空間結構的變化。物聯網出現后,將進一步促進區域社會關系的細化,使區域公共空間與私人空間不斷重構和分化,其界限也將日漸模糊。相應的,區域公共組織也會朝功能化和分布化方向發展。因為區域公共組織不能功能化,就難以因應區域公共空間與私人空間模糊化的態勢,整個管理就不可能平穩而有序。因此,區域公共管理者應該充分利用物聯網來加強公共組織之間的協作與整合,建立一種由政府、社會和市場組成的新型網絡結構和協作機制。
(二)實現公共組織的無縫隙運作
在物聯網中,物體是真實性與虛擬性的有機結合體。所謂虛擬,主要是指利用媒介技術,通過數字化來取代原事物而形成新事物。在物聯網中,主體通過自身生活體驗進入到區域社會空間,物體以或真實或虛擬的方式呈現自身及文化形態:就私人空間而言,物體通過虛擬技術延展了人的真實存在;從區域公共空間來看,物體通過虛擬增加了真實的信息共享機會。由此,物聯網一方面帶來信息的“虛構”,另一方面也使主體共享的區域空間發生變化。相對傳播手段的“虛擬”來說,這種區域公共空間的變化是真實的,并與私人空間的變化緊密相聯,從而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區域公共空間與私人空間的無縫隙狀態。
無縫隙的區域社會空間需要無縫隙運作的區域社會組織。傳統區域公共管理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科層制的弊端,并引入市場競爭機制來實現公共利益的總體提升。但在區域公共事務日益網絡化、區域公共需求日益多樣化的物聯網時代,這些做法已經不合時宜,應當構建一種新的“整體性治理”理念。區域公共管理組織結構不應當再基于一種或幾種特定的功能,而應該以公眾的公共需求為中心來進行頂層設計,在不影響專業化分工的前提下實現公共組織之間的協作。這一頂層設計要具備一定的創新意圖,使設計出來的公共服務供給體制機制能夠實現縱向層級結構之間和橫向功能結構之間的協調發展。這種頂層設計既要克服部門主義、視野狹隘和各自為政的弊端,提高對復雜區域公共管理問題的應對能力,又要調整政府、社會和市場的橫向關系,以政府為紐帶,構建政府、市場、社會通力合作,和諧運轉的區域治理網絡,以便更好地滿足區域公共服務的需求。
四、重建區域公共管理關系
(一)從側重市場調控走向市場調控與宏觀調控并重
傳統區域公共管理的市場化主張體現了其對區域市場化倍加推崇的理念,然而,區域市場化在許多時候和場合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市場經濟并不意味著必須減少公共管理,而是應該實行不同的公共管理,因為沒有公共管理的區域市場將導致撕裂化的區域社會。在某些特定的區域環境條件下。市場機制的局限會凸顯,甚至會對整個區域造成一些消極的影響。就利益分配層面而言,市場經濟本質上以利益為導向,因此它不但不阻礙,甚至可能促進純租金的出現;就倫理層面而言,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區域社會將構建較為完善的社會保障網,但它并非市場機制的產物。實踐證明,市場機制并沒有傳統觀念想象的那么神奇,毫無必要對市場化盲從。
傳統區域公共管理所推行的過度市場化帶來了嚴重的后果,當私人機構成為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主要生產者時,政府就幾乎放棄了應盡的區域公共管理責任。物聯網本身就是市場性與公共性高度結合的新媒介,舍棄其一都會導致嚴重失衡,因此,物聯網時代的區域公共管理不應當反對市場化,但應當反對過度的市場化和政府在市場化過程中的某些不適當的做法。因此,在物聯網時代,對傳統區域公共管理的過度市場化采取的重大修正舉措就是加強宏觀調控與市場調控的有機結合。政府要充分利用行政、經濟、法律、教育諸多手段來調控區域宏觀公共事務,同時把部分應當承擔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重新收回來自己進行生產和提供。
(二)從第三方政府走向網絡化政府
區域公共管理經過多年的市場化發展,出現了所謂的“第三方政府”模式,即政府依賴私人公司和非營利組織來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例如。當前美國聯邦政府的每一個主要政策行動都是通過公私伙伴關系來進行管理的,如崗位培訓、醫療衛生、環境清理、扶貧項目、高速公路等。當政府主要依賴第三方來提供區域公共服務時,政府的績效也會主要依賴于對合作伙伴的管理能力。然而,雖然第二三方政府與私人組織合作的程度較高,但其對公私網絡的管理能力卻比較缺乏。因此,物聯網時代的區域公共管理對過度市場化的第二個修正就是,以物聯網為依托來建設網絡化政府,實施網絡化治理。事實上,傳統區域公共管理在市場化方面最致命的錯誤并非市場化本身,而是對市場化的管理還保留著明顯的等級制政府模式。在公共服務網絡單一的年代,這種模式不會有太大問題,公共組織可以通過命令的方式來出色完成整齊劃一的日常工作任務。然而,隨著物聯網的發展,日益發達的區域市場網絡和日趨復雜的區域社會網絡卻迫使公共行政者開發新的治理模式。
從更為寬泛的意義上說,網絡化治理不僅是對過度市場化的一種修正,更是一種與所有超出單一組織的活動相適應的區域公共管理模式。當政府、社會和市場共同參與到區域公共產品和服務的生產和提供中來,權力越來越分散,組織界限越來越不固定的時候,就必須要有一個跨越政府、社會和市場的執行網絡去完成任務。在這種模式中,公共行政者的核心職責不再是直接管理人員和項目,而是組織區域公共資源、創造區域公共價值。因此,政府直接供給服務的功能將逐步淡化,管理區域公共價值的功能將大大加強。
物聯網為第三方政府向網絡化政府的發展提供了上乘的技術方案,它使得區域公共管理的信息成本得到極大的下降。伴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跨組織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將變得更好、更快、也更廉價。物聯網革命已經以一種嶄新的方式將復雜的區域公共管理系統組織起來,這些技術上的進步將更加有力地促進網絡化區域公共管理模式的形成與發展,推動網絡化區域公共管理時代的到來。
[參考文獻]
[1]黃少安,關于制度變遷的三個假說及其驗證[J],中國社會科學,2000,(4):37-49.
[2]彭彥強,區域經濟一體化、地方政府合作與行政權協調[J],經濟體制改革,2009,(6):138-141.
關鍵詞:新公共管理;企業發展;影響;優化
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mgemem,NPM)是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英、美等西方國家的盛行的一種新的公共行政理論和管理模式,同時也是近年來指導西方等國家行政改革的主體思想之一。其由理論基礎、核心價值與思想、操作規則與手段三個層次構成。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在于:強調要優先發揮經濟的的價值、強調市場機能的重要性、強調要大規模的使用企業管理哲學與技術、強調要形成以顧客為導向的行政風格。
一、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論構成
首先,新公共理論和傳統的公共行政的基本構成要素不同。傳統的公共行政的基礎理論是在威爾遜、古德諾的政治一行政二分論和韋伯的科層制論基礎上形成的,而新公共理論的支撐點是建立在現代經濟學和私營企業管理理論方法之上的。
其次,新公共理論最重要的核心內容是引入了競爭機制,更加注重公共服務的效率、效果、質量以及產生的結果;強化國家核心的戰略能力,實現公共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公共資源的使用功效,引導國家對外界的變化和不同利益的需要作出自主、靈活的反應。
再次,新公共理論強調價值規律的作用,以市場為導向,對政府和公眾關的關系進行重塑。倡導政府改變以往發號施令的權威官僚機構的形象,應該懷著以人為本的理念提供服務,不以盈利為目的,對經濟資源進行合理的調動和配置,使其發揮更大的作用,使公眾成為最終的利益最大的獲得者。
二、新公共管理對于企業管理的影響分析
1.新公共管理中的經濟全球化、信息技術革命理念對企業管理的影響
新公共管理中的經濟全球化、信息技術革命新理念,要求企業轉變以往單調死板的管理模式,尋求新的適合市場需求的管理理念與機制為企業注入活力。而新公共管理體制恰恰迎合了市場下的企業改革需求。
全球化使得各國企業無法避免地參與到國際競爭舞臺當中,與諸多外國、跨國公司在同一平臺上展開角逐和競爭。顯然,企業面臨的壓力比以往更大,因此,他們就必須面向市場,以市場的需要和客戶的要求為導向,對企業內部的組織管理和人事管理決策進行不斷的調整,從而達到降低生產投入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和市場占有率,實現服務強有力的競爭的目的。新公共管理引入市場機制的理念,符合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需求,進而能夠通過對企業管理體制的完善提高企業的競爭水平,這符合企業當前和長遠利益的要求。
信息技術的變革也對企業管理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日新月異的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使得信息無需通過傳統介質就可以進行傳播和儲存,大量的中間管理層次就可以被裁減,企業本身具備的金字塔型的組織結構就可以變“扁”變“瘦”,這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說的組織機構扁平化。新公共管理蘊含的內涵能夠為企業實現機構扁平化提供充實的理論依據,用該理論來指導實踐,完成企業的管理體制改革變不是一個泛泛而談的空洞概念,而是切切實實的能夠實現的實踐活動。
2.新公共管理對企業發展中的影響
傳統公共行政模式下的人事管理體制十分僵硬,而新共共管理體制則很好的解決了這一缺陷和不足帶來的問題,它更為重視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注重企業在人員錄用、任期、工資及其他人事管理一節上的靈活性的提高。傳統的企業機構組織機械化,比較封閉,上下級之間等級過于明顯,管理相互制約,部門安排不靈活,降低了企業效率。而新公共管理模式則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傳統管理模式的不足之處。這樣以來,既對企業人事制度的管理注入了新的理念,又在實踐上減輕了由機構龐大的帶來的弊端,優化了企業的人才和經濟資源的配置,實現了企業的雙重發展,新公共管理在企業發展中的影響是必不可少的。新公共管理從組織行為上倡導新的倫理觀,強調“顧客至上”,改變了傳統公共模式下的企業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強調了企業的服務應以顧客為導向,應增強對社會公眾需要的響應力。
關鍵詞:新常態;公共管理;困境;出路
中圖分類號:D630 文獻標識碼:A
一、探討新常態的核心內涵
新常態屬于經濟范疇,具體以官方詞匯出現于兩年前,將其區域擴展主要包括了三個方面。首先是經濟發展新常態,表現為經濟發展的持續性以及經濟秩序的穩定性,同時與經濟增長質量的政策相結合,不斷挖掘更新的增長點,培養核心發展動力,在意識形態形成過程中創新,并迅速帶動經濟發展;其次是政治新常態,表現為遵守法律法規,以憲法治國為前提,將國家的治理放在體系與能力治理的基礎上,推動民主化管理、法治化管理和科學化管理的形成,使法治成為社會有序管理的保障;最后是文化新常態,表現為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與弘揚法治精神培育人民的法制意識,形成尊重法律,推崇法治、依法治理的良好社會氛圍,同時,還要在此氛圍與框架下創新社會管理方法與社會治理機制,形成政府、社會、公眾共同履行職能的運行體系,對公民的權力和行為進行有效監督[1]。
二、當前在新常態下我國公共管理面臨的困境
不可否認,當前我國公共管理領域存在不少問題,有的甚至嚴重制約了社會的發展,認清當前我國公共管理的形勢,找出新常態下我國公共管理面臨的困境,才能順利實現變革。
1.政治體系與治理能力之間存在目標與現實的差距
我國公共管理治理體系與能力的目標是實現法治化治理、民主化治理以及科學化治理,盡管當前我國經濟形勢比較穩定、文化繁榮昌盛,但這只是表明當前公共管理事業的發展符合政治與經濟發展的規律與形B,要想實現長期發展的目標,還需要不斷提高治理能力,完善治理體系。例如,當前體系運行依舊缺乏民主化和法治化,沒有更科學合理的渠道實現公民的參與管理,本身主體建設較為落后,治理人員素質較低,直接對治理能力產生影響。因此,必須不斷提高政府、市場、公眾的管理能力,盡可能縮小現實與目標之間的差距,順利完成改革的發展目標。
2.公共管理在手段與技術上較為薄弱
公共管理工作本身具有工具性、實踐性等特征,強調先進技術手段的運用以達到管理的效果與目的,涉及了應急管理、數字管理、行政管理等內容。就我國當前公共管理工作來看,很多管理者沒有充分了解技術與手段在公共管理工作上的重要意義,長期沿用陳舊的管理形式,不注重管理的與時俱進,嚴重影響了公共管理目標的實現。因此,在具體的公共管理事務的開展中,管理人員必須加強對先進技術與手段的學習,全面提高管理者公共管理的水平和能力。
3.公共管理人員自身的水平與素質不高
在公共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員作為主體與組織者,其本身的專業能力、職業素養以及管理水平對管理結果產生直接的影響。當前我國的公共管理工作還有很多方面沒有做到位,特別是價值體系的組建工作上,顯露出管理人員能力與管理技術的不足,這與管理人員個人素質以及公共管理的自覺性有很大的關聯,工作人員在管理工作上容易產生消極的態度與情緒,如果沒有及時將工作人員的態度端正,任由其消極情緒在公共管理事務處理上的延續,那么將形成惡性循環,對管理效果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4.采用自上而下的改革形式與基層管理制度不完善形成無法調和的矛盾[2]
只有不斷提高公共管理的水平,才能實現深化改革的目標,這是改革工作的重要舉措,因此,當前實行的是一套自上而下的改革方案,但實際上政府在基層管理中履行的也是重要的建設管理職責,比如出臺很多基層的改革政策,且加快施行的進度,保障管理工作的實現,于是,兩者之間就形成了無法調和的矛盾。
三、新常態下公共管理的出路
1.提高公共管理主體的管理能力
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了公共管理的效果,因此,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相關的主體管理部門必須不斷優化、調整自身的管理方法,將過去單一陳舊的管理方法向先進與科學轉化,從而實現公共管理的創新發展。政府部門也要明確管理要求,不斷完善各個領域中公共管理人員的考察與選拔機制,強化對專業人才在專業水平與職業素養方面的培訓,全面提高工作人員的依法行政和服務意識,提高其處理難題能力。此外,政府相關部門還要努力為公眾拓寬公共事務的管理參與渠道,面向全民開展基礎的管理教育活動,讓公眾在自我管理意識和能力提升的基礎上,自覺加入到公共管理的事務中去,實現全民參與管理的目標。
2.加強對公共管理技術手段創新
在專業的管理技術上,行政管理、數字管理、應急管理等技術都能讓管理者更科學合理地處理社會問題,提高管理水平,因此必須加強公共管理技術與手段的創新,不斷改變政府管理人員的思維方式,轉變政府管理模式,將原來單一陳舊的管理模式轉變為豐富新穎的現代管理手段,并充分利用當前的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提高管理效率,真正提供在公共管理領域上技術的支持,從而保障我國公共管理事業的創新與發展。
3.推動上層改革設計方案的實施
長期的社會發展實踐證實,上層管理方案的設計與實施終究要以基層建設為基礎加以實現,在復雜的社會大環境下,如果基層建設較為落后,且沒有完善的制度進行保障,那么上層的管理方案施行也將缺乏可操作性。因此,政府相關部門必須采取有效治理措施,推動上層設計方案的實施,并加大對基層管理建設工作的支持力度,在公共管理能力、治理能力同時提高的基礎上,扶持基層建設的改革,真正為制度的施行拓寬出路。此外,還要不斷創新公共管理體制,以遵循國家法治制度為前提,順應當前經濟發展和社會主義價值理念的發展要求,結合具體的發展情況,融入各方有效改革的意見,真正實現上層與基層的結合與進步。
4.創新并重塑公共管理的正確價值體系
公共管理價值體系在公共管理事務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成為了管理人員面對社會問題的理論指導。創新并重塑公共管理價值體系,在當前的時展背景下能發揮巨大的指導作用。在意識形態方面,要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營造法治、民主、公正、公平的環境;在政治制度方面,要嚴格遵守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在意識形態方面,要實現制度設定與監督,充分發揮管理者的表率作用,最終促進優良價值體系的形成。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常態下公共管理是一項長期且復雜的工作,需要廣大的公眾力量參與其中,自我要求,強化管理,積極學習各種監督與管理知識,提高管理能力,同時,政府相關部門的管理人員也需要充分發揮表率作用,履行職責,為構建和諧社會而努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