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6 18:42:2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工程建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工程建設;合同管理;項目管理;合同
1加強合同管理的現實意義
1.1合同管理是市場經濟的要求
隨著市場經濟機制的發育和完善,要求政府管理部門轉變政府職能,更多地應用法律、法規和經濟手段調節和管理市場,而不是用行政命令干預市場;承包商作為建筑市場的主體,進行建筑生產與管理活動,必須按照市場規律要求,健全和完善內部各項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是其管理制度的關鍵內容之一。施工合同是調節業主和承包商經濟活動關系的法律依據。加強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是市場經濟規律的必然要求。
1.2規范建設各方行為的需要
目前,從建筑市場經濟活動及交易行為看,少數工程建設的參與各方缺乏市場經濟所必須的法制觀念和誠信意識,不正當競爭行為時有發生,承發包雙方合同自律行為較差,加之市場機制難以發揮應有的功能,從而加劇了建筑市場經濟秩序的不規范。因此,政府行政管理部門必須加強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規范市場主體的交易行為,促進建筑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
1.3建筑業迎接國際性競爭的需要
我國加入WTO后,建筑市場全面開放。國外承包商進入我國建筑市場,如果業主不以平等市場主體進行交易,仍然盲目壓價、壓工期和要求墊支工程款,就會被外國承包商援引“非歧視原則”而引起貿易糾紛。另外,由于我們不能及時適應國際市場規則,特別是對FIDIC條款的認識和和經驗不足,將造成我的建筑企業喪失大量參與國際競爭的機會。同時,使工程發包商認識不到遵守規則的重要性,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因此,承發包雙方應盡快樹立國際化意識,遵循市場規則和國際慣例,加強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規范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合同管理制度。
2工程建設合同管理存在的問題
2.1合同簽訂階段的問題
(1)君子協定。
君子協定指合同當事雙方的口頭承諾。由于許多工程合同的履約過程時間跨度較長,若沒有書面協議,一旦一方毀“約”,將給另一方造成很大的損失。
(2)簽訂無效合同。
《合同法》第52條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簽訂的合同屬于無效合同,而無效合同是不受法律保護的。
(3)合同主體不當。
合同當事人主體合格,是合同得以有效成立的前提條件之一。而合格的主體,首要條件應當是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的合同當事人;其次,承包商應當具有承建相應工程的資質。
(4)合同文字不嚴謹。
不嚴謹就是不準確,容易發生歧義和誤解,導致合同難以履行或引起爭議。依法訂立的有效的合同,應當體現雙方的真實意思。而這種體現只有靠準確明晰的合同文字。
(5)合同條款掛一漏萬。
就是說不全面、不完整,有缺陷、有漏洞,常見的往往是漏掉違約責任。一旦發生違約,在合同中看不到違約如何處理的條款。
(6)無主合同。
主合同是指能夠獨立存在的合同,從合同是指以主合同的存在為前提才能成立的合同,如建筑工程分承包合同及保證合同、抵押合同等。沒有主合同的從合同是沒有根據的合同,就像不存在的“無源之水”。
(7)國際間合同的疑問。
加入WTO后,有些合同使用境外文本,由于國情不同、語言文字不同,加上翻譯問題,這些合同文本存不少疑問。對這些疑問不能回避,必須在合同上加以澄清,弄清其含義,或堵塞其漏洞,以免造成損失。
2.2合同履約階段的問題
(1)應溝通的沒有溝通。
合同履行過程中各相關部門缺少溝通。相關的部門各自為政,互不溝通,出了問題相互推諉。
(2)應變更的沒有變更。
合同變更的目的是通過對原合同的修改,使合同更好履行和一定目的的實現。不少負責履約的管理人員缺乏及時變更的意識,結果導致了損失。
(3)應發出的書函沒有發。
在履約過程中及時地發出必要的書函,是合同動態管理的需要,是履約的一種手段,也是企業自我保護的一種招數,這一點是不容忽視的,因此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
(4)應簽字確認的沒有簽字確認。
履約過程中的簽證是一種正常行為。但有些企業的現場管理人員對此并不重視,當發生糾紛時,也因無法舉證而敗訴。
(5)應追究的過了訴訟時效。
履約中出現了應該訴訟事件而沒有及時訴諸法律,當時才發現已超過了兩年的訴訟時效,無法挽回損失。(6)應行使的權力沒有行使。
《合同法》賦予了合同當事人的抗辯權,但有的企業對抗辯權認識不足,不會合理的行使。
(7)應重視證據(資料)的法律效力的沒有足夠重視。
并不是所有書面證據都具有法律效力的。有效的證據,應當是原件的、與事實有關的、有蓋章和(或)簽名的、有明確內容的、未超過期限的。
(8)合同的履行僅注意了主要義務的履行,沒有注意隨附義務的履行。
有些義務要求對方的履行時間長。如在質保期內發現質量問題,及時向對方反映,這不僅僅是服務質量的問題,更是一個法律問題。
3工程建設項目合同管理對策
3.1建立專門合同管理部門
由于合同本身的特征,決定了合同不同于企業內部的生產人事、財務等管理工作,已超越了企業自身的界限,使之成為一種受法律規范和調整的社會關系,涉及了大量的法律專業問題。所以,企業應專門成立法律事務部門或設置法律顧問,來統一審核合同的簽訂和合同的履行。這是由企業法律顧問職責、任務所決定的。《企業法律顧問管理辦法》規定:企業法律事務機構有“管理企業合同,參加重大合同的談判和起草工作”的職責,同時,該辦法也賦予了企業法律顧問管理經濟合同的任務。
3.2提高合同管理人員素質
提高合同管理人員素質是企業合同管理的首要任務,又是當前的迫切需要。選好人員,企業領導可依照合同管理人員應具有的素質條件,選擇本企業優秀人才擔任合同管理人員,通過強化合同管理人員培訓,培養和鍛煉一批與企業發展要求相適應的懂法律、懂管理、懂業務、懂財務、懂外語的專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合同管理隊伍。
3.3建立合同管理信息系統
隨著現代工程建設項目規模的不斷擴大,工程信息量也不斷擴大,信息交流的頻率與速度也在增加,相應地工程管理對信息管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信息化管理給工程項目管理提供了一種先進的管理手段。合同在簽訂、履行乃至終結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信息資源,這些信息資源既是現有合同的總結,又為今后的合同管理提供寶貴的經驗資料。加強合同實施過程的信息管理,必須從兩方面著手:一是建立項目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對有關信息進行鏈接,做到資源共享,加快信息的流速,降低項目管理費用;二是加強對項目參與方的信息管理,信息發出的內容和時間應有對方的簽字,要及時處理對方信息的流入。
3.4實行合同實施監督
工程實施監督是施工合同管理的日常事務性工作,施工合同監督可以保證施工合同實施,按合同和合同分析的結果進行。首先要協調業主、工程師、項目管理各職能人員、所屬的各工程小組和分包商之間的工作關系,對各工程小組和分包商進行工作指導或做經常性的合同解釋,使工程小組都有全局觀念;合同項目管理的有關人員每天檢查、監督各工程小組和分包商的合同實施情況,在進入施工現場后對工程變更進行有效管理。其次是實行合同評審制度,每份合同簽訂前就進行嚴格、細致的合同評審,找出其中存在的缺陷和潛在風險,制定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和避免法律風險。還要跟蹤合同實施情況。在工程實施過程中,由于實際情況的復雜性,可能導致合同實施與預定目標偏離。這就需要合同實施情況跟蹤,以便盡早發現并糾正偏離。
3.5加強施工合同索賠管理
施工合同索賠管理工作是培育和發展建設市場的一項重要內容。我國工程承包雙方在合同履行中對工程索賠認識不足,缺乏推行工程索賠所需的意識和動力。施工合同是索賠的依據,索賠則是合同管理的延續。合同管理索賠要求承包商在簽訂合同時要充分考慮各種不利因素,分析合同變更和索賠的可能性,采取最有效的合同管理策略和索賠策略;在合同整個履行過程中,要隨時結合施工現場實際情況,結合法律法規進行分析研究。合理履行合同,不僅有利于保護企業的合法權益,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企業盡快適應國際工程建設規范,提高企業未來的生存能力。
4總結
總之,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既是項目實施的有力保證,又是企業管理水平的綜合體現,作為工程項目的各參與方必須認真做好合同管理工作,從而促進建設市場的健康有序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尹貽林.合同法與工程合同管理[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0.
[2]丁土昭.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
[3]王洪會.入世后我國企業爭端解決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03,(3):54-55.
實際執行QHSE管理的過程中,我們會將以上四個基本目標針對班組、職工、項目、設備系統等管理節點進行分解。QHSE雖然是一個體系化管理模式,但是,針對每一個目標,QHSE都有著完全獨立的監控管理模式。其PDCA循環可以概括為:計劃、實施、檢查、改進四個方面。計劃是對單一目標的QHSE目標給出總體的評價指標和實現方式。其中,QHSE并不是簡單的下達目標和考核目標的管理模式,而是就整個目標實現過程作出分解和提出指導意見,同時對分解目標進行合理的論證,防止項目中不可完成節點的存在。實施過程也是根據既定的計劃目標和分解目標,逐步實現的過程,因為QHSE提供了逐步考核的管理模式,特別是QHSE信息管理系統的應用,使得執行團隊的執行考核更加客觀。檢查過程是指對于整個項目的執行過程的每一個分解目標進行逐一的監控,對于已經出現的管理事故和實施中出現的不和諧因素及其他問題進行匯總和研究,以便及時發現整個項目目標的問題,以便在出現更加嚴重問題前給出適當調整,防止企業因為管理問題蒙受損失。改進是緊隨檢查過程之后的重要過程,也是QHSE管理模式的管理原動力所在,通過對檢查結果制定改進方案,使整個管理體系得到不斷的完善。
2管理實例分析
某冶金工程建設項目占地面積185畝,為一年消耗赤鐵礦石180萬噸的大型高爐式煉鐵廠,該煉鐵廠擁有550立方米高爐4座,設計年產量150萬噸,建設階段,需要安裝高爐4座,粉磨機8臺,常溫空壓機12臺,高溫空壓機8臺,風選機4臺,布袋除塵機8臺,給煤分離器4臺,排煙風機4臺。各類皮帶機、鏈板機及風槽設備若干。此項目的建設過程中,轉載點較多,控制系統較為復雜,設備聯合運轉難度較大,牽扯的施工單位也較多,所以,文章項目管理過程中的QHSE分解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現將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梳理如下。
2.1業務量化和細化程度不夠
QHSE的最大難點在于常見業務的分解上,如果能夠將常見業務制定完全量化的評價目標和完全細化的目標分解,就可以保證QHSE管理落到實處。但是,冶金建設是一個復雜的工業項目。目前大多數冶金建設單位的董秘辦公室或者行政辦公室的文書中,沒有人能夠完全掌握整個作業流程的足夠的細節。而工程技術人員多數對于管理業務和管理實務并不熟悉。這就造成了整個項目中缺少可以編制企業整體QHSE目標和計劃的責任人。實際執行過程中,企業的QHSE管理分解工作是直接下發給各個部門由各個部門技術負責人分別制定的。這個過程相當于整個項目的QHSE都是由沒有任何管理經驗的人員編制,使得其管理效能受到了嚴重的削弱,甚至很多基層單位的QHSE目標分解不具備可執行性。使用這種業余人員制定的QHSE目標管理整個項目,很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混亂。所以,建議在項目管理中QHSE管理采用合同責任制。因為承包單位對于項目管理的細節較為熟悉,在施工開始前,由承包單位在競標書中提出QHSE分解方案,直接將該目標寫入分包合同中,會更加有效的實現QHSE的目標貫徹。
2.2管理信息系統操作水平不足
因為QHSE管理系統的業務操作十分復雜,目前的項目管理技術公司已經將整個流程封裝成了管理信息系統。但是,即便是對于管理信息系統的操作,也有很多企業難以找到足夠的管理技術人員對該系統進行完整的部署。不少承包單位更是不能充分意識到該系統的重要性,對于“額外增加”的管理內容抱有負面情緒。這些現象較為嚴重的影響到了QHSE管理模式在冶金企業的推廣。
2.3項目管理人員存在僥幸心理
不少項目目前已經開始通過較為嚴厲的行政介入手段推行本QHSE的管理模式,但是,因為冶金建設項目內部絕大多數管理部門的人員都存在類似的執行困難,所以,基于法不責眾的原理,項目幾乎不可能因為QHSE管理模式推進的不作為撤換所有的承包單位。所以這種矛盾狀態使得單純的行政施壓的方式無法有效的促進生產單位完成QHSE的執行。因為項目承包單位對于QHSE的推進難度主要來自項目管理人員素質的問題,所以建議項目在推行QHSE的過程中,執行QHSE準入制,使得進入項目的所有執行和承包企業在參與項目之前就緊密圍繞QHSE的四個要素的要求進行。
2.4頑固問題被擱置
以往的QHSE推進工作中,存在了很多因為QHSE的超前性,特別是QHSE對于環境和健康等難量化問題的量化難度帶來的實際工作問題被大量擱置,因為關鍵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處理,使得QHSE的推進工作沒有辦法得到切實落實。建議企業在QHSE的推進工作中,首先將此推進工作作為一個重點管理項目來進行研究,積極的針對問題解決問題,使得QHSE推進的阻力被最大程度的解除。
3結束語
1質量管理體系根據國務院《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建設工程質量管理實行項目法人負責、監理單位控制、施工單位保證和政府監督相結合的全面質量管理體系
1.1業主單位的質量管理體系項目業主單位負責對工程質量進行全面管理,承擔項目法人的質量責任。(1)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等規定,在設計、施工、監理有關合同中,充分明確工程建設的質量目標和各方應承擔的質量責任。(2)健全各種質量管理制度,開展全員的質量教育和工程質量巡回檢查工作,及時發現工程建設中有關單位在工程質量上存在的問題,按照與各方合同的有關規定,采取必要的措施進行處理。(3)項目業主單位要成立質量管理的專職職能部門,對于規模較大的項目還應相應設立現場機構,全權代表項目法人監督、檢查、處理施工現場的質量問題。(4)成立技術委員會或咨詢專家組,通過現場考察、專題會議、人員培訓、咨詢報告等方式,對設計、施工、監理中的重大技術問題、質量問題、合同問題提出咨詢意見,確保高水平的工程建設質量。(5)完善質量檢查制度,重點進行各種原材料、構配件、混凝土各項指標的抽檢試驗工作。
1.2設計單位的質量管理體系承擔工程設計任務的設計單位應在自身的資質等級范圍內開展工作,為了保證所承擔設計任務的順利完成,各設計單位按照內部質量體系的運行要求,對設計過程的各個環節進行全方位的控制和管理。按照ISO9001標準的要求,設計單位對設計策劃、設計輸入、設計輸出、設計評審、設計驗證、設計確認、設計更改、設代工作等設計過程所涉及的責任人、操作程序、更改方式、質量記錄要求等均以內部文件的形式作出詳細的規定。對于設計中的重大技術問題,則通過院技術委員會的評審或通過業主聘請專家咨詢的方式予以解決。對設計項目質量體系的運行情況及設計產品質量,各設計單位均要有質量管理的專職部門負責監督、考核、抽查。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能夠確保設計產品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的要求。設計成果交付后,設計單位通過設計交底、現場設代、工程回訪等方式為工程建設服務,及時了解工程最新進展及存在的問題,與業主、監理、承包商技術人員溝通,解決工程中存在的問題,做到有問題及時解決,為工程按期完工及工程質量提供技術保證。
1.3監理單位的質量管理體系監理單位依照法律、法規及有關技術標準、設計文件和建設工程承包合同,代表建設單位對工程施工質量實施監理,并對施工質量承擔監理責任。各監理單位除協助并檢查承包人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外,還應針對所承擔的監理任務編制監理規劃,經過單位內部審核、批準及業主確認后作為指導監理工作的技術組織文件。監理規劃明確了監理工作目標、監理的組織機構、質量管理及控制要求等。在此基礎上,各監理單位還應建立自己的質量監控體系。通過建立健全有效的質量監控體系,對工程建設各個環節的質量進行監控,包括基礎技術條件控制、工藝控制和材料控制3個方面。基礎技術條件控制是按合同要求審查施工圖紙和承包商的人員、設備;工藝控制是按技術規范要求檢查督促按工程質量標準操作;材料控制是采用審核、批準程序嚴格控制用于工程的材料和設備的質量。通過質量的驗收與評定、質量信息反饋、例會及專題會議等程序,及時發現和處理質量問題,從而確保工程質量符合要求。
1.4施工單位的質量管理體系按照我國《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的規定,施工單位對建設工程的施工質量負責。承包人按照施工合同的要求建立包括質量管理、質量控制、質量保證等在內的質量管理保證體系。包括:建立專職的質量管理機構,明確崗位職責;建立和完善質量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建立現場試驗機構。為保證質量管理工作的規范化和制度化,承包商應制定詳細的質量管理工作制度,包括:設計圖紙、技術文件的審查、交底制度;施工組織設計、作業指導書的編制制度;原材料、構配件和工程設備的進場和日常檢驗制度;施工質量的“三檢”制度;單元工程質量檢驗和等級評定制度;施工資料保管及工程檔案管理制度;質量缺陷和質量事故的報告處理制度;施工設備的保養、維修制度等。承包商質量保證體系的運行要求是:嚴格按照規定程序施工;遵守技術標準,嚴格按圖施工;堅持材料和工程設備的檢驗制度;嚴格半成品的試驗檢驗;嚴格實行工程質量的三檢(初檢、復檢、終檢)制度;加強資料和檔案管理。
1.5政府監督部門的質量監督體系
(1)對業主的質量管理體系及運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保證了業主在組織項目實施過程中嚴格按照國家基本建設程序的要求,做到規范化、科學化。(2)對承包商和監理單位的資質、質量管理體系及特殊執業人員的資格進行檢查和監督,確保參與工程建設的單位及個人的基本條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3)每年定期不定期地對施工單位工程質量和監理單位的工作質量進行監督檢查和指導,參與對工程建設過程中關鍵點的控制。(4)對關鍵隱蔽工程、重要分部工程、單位工程驗收及質量評定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和審核,不斷地推動和規范工程建設的質量管理工作。
2工程質量控制措施
(1)嚴格招標管理,擇優選擇施工單位。工程招標采購要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招標法規進行。必須滿足具有相應施工資質的要求,優先選擇通過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的施工企業。
(2)嚴格施工程序,強化施工管理。為了確保工程質量,在健全組織機構的基礎上要建立工程質量責任制、現場監理跟班制、質量情況報告制、質量例會制和質量獎罰制。承包商按照合同規定結合工程項目實際情況做好原材料進場檢驗工作、工藝控制、工作質量控制、工序質量“三檢”、工序質量記錄等工作,工序質量自檢合格后報工程師檢查、確認。未經確認,不得進入下道工序施工。項目監理嚴格審查承包商施工組織設計,嚴格單位(分部)工程開工申請制度,現場監理人員跟班監督承包商嚴格按設計文件、規程、規范和經工程師批準的圖紙、方法、工藝與措施組織施工;嚴格原材料、工序產品抽檢工作;對施工過程中的實際資源配備、工作情況、質量問題、環境條件和安全措施等進行核查,填寫值班記錄,經承包商現場代表簽字認可。監理人員對記錄的完整性和真實性負責。對于業主供貨的國內外大型設備,業主最好能夠派出駐廠監造人員,對生產用材質、制作工藝和過程、相關試驗進行檢查和監督,最后進行出廠驗收。設備進場后,開箱驗貨,再進行一次現場組裝試驗,全部通過檢驗后,運至現場進行安裝。
(3)嚴格技術標準,加強質量檢驗。根據合同規定,承包商在正式作業前,必須對計劃投入使用的施工材料、施工方法、施工設備、施工技術參數進行施工試驗,以便實地考察施工計劃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優選工藝參數,確保工程質量達到合同技術規范和有關標準的要求。專業監理工程師對承包商試驗室的各項檢測活動進行監督。承包商試驗成果需經專業監理工程師簽字認可。除此之外,監理工程師還要根據原材料使用、施工實際情況獨立進行抽樣、系統的試驗和檢測,其結果作為能否批準承包商施工計劃和工程質量評定的最終依據。
(4)加強安全監測,提供質量信息。工程安全監測儀器的監測點,重點布設在地質條件差、結構尺寸規模較大及受力復雜的典型部位。通過觀測,可積累大量的觀測數據,并進行數據匯總分析,驗證各建筑物在運行期間工作是否正常,結構形態是否穩定,是否有顯著威脅工程安全的異常跡象,為工程安全運行提供質量信息。
(5)采用先進技術,提高工程質量。工程建設在設計、施工中創造性地引進、推廣和使用國內、國外的新技術,可以提高工程質量,加快工程進度,降低工程成本。
(6)嚴格工程驗收,加強缺陷處理。依據合同和有關規程、規范的規定,針對工程特點,應該編制具體項目的驗收管理辦法,健全工程各階段驗收的領導機構,明確驗收工作內容、程序和要求,使工程驗收工作做到了有章可依,責任明確,資料齊備。對于施工中的質量缺陷,項目監理部及時向承包商發出修補指令,承包商提出修補方案,工程師批準;工程師也可提出建議修補方案,事后雙方書面確認;對于重大質量缺陷,業主組織設計單位、咨詢專家共同研究提出處理方案,報工程師批準,由原承包商或重新委托承包商實施,質量缺陷修補完成后,由驗收委員會或項目監理部組織驗收。超級秘書網
(7)落實質量責任制,加強質量責任追究。工程建設期間,要明確質量管理體系及主要職責、管理依據、管理措施、質量責任等,對施工過程中發生的質量事故,監理單位應立即上報業主,分類進行處理,并對產生質量事故的原因及責任人進行調查、追究。發生質量事故后,堅持“三不放過”的原則,即事故原因沒有查清不放過,事故主要責任者和職工沒有受寫作論文到教育不放過,補救和防范措施不落實不放過。
水利基建統計數據中的基礎數據,在編制年報時是采用歷史數據加當年數據而成,但由于一些基層單位統計臺帳、原始記錄不全,歷史資料混亂,工作人員更換頻繁,工作交接不清等原因造成統計報表不準確。另外,對待統計工作不夠嚴謹,也是造成統計誤差的原因。在基礎數據采集過程中沒有統計標準及格式,比如在采集各標段“完成工程量”時,統計人員沒有統一格式、上報方式及上報單位,造成各標段有的是施工單位報送、有的是現場施工管理人員報送、有的是監理工程師報送,有的采用電子郵件、有的采用紙介質、有的采用電話等,最終造成采集的信息誤差大而不能使用。
二、統計工作應積極服務于水利工程建設管理
作為基層水利建設單位的統計工作的主要任務是搜集整理資料,并進行相關分析,上報相關的上級部門。另一個任務就是統計成果的利用,這是在大部分水利建設單位所忽略的,建設單位應充分利用統計資源,使其在工程建設管理中發揮應有的作用。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就是在項目建設周期內,不斷進行資源的配置和協調,不斷做出科學決策,從而使項目執行的全過程處于最佳的運行狀態,產生最佳的效果,使項目的相關利益者滿意。所以項目管理者應綜合協調好時間、費用及生產要素中的勞動力、材料、機械設備等,在相對較短的時期內成功地達到一個特定的成果。項目管理的日常活動通常是圍繞項目范圍、項目計劃、項目組織、質量管理、費用控制、進度控制等任務來開展的。統計是著重對事物的數量方面進行調查研究,它通過對數字資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研究,從數量上來認識客觀現象總體的現狀和發展過程,研究事物的變化規律。因此工程建設管理工作與統計工作是密不可分的,統計工作作為建設管理的一種方法,在工程建設管理的各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一是統計工作在控制工程質量中的關鍵作用。工程質量是工程建設的命脈,貫穿施工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工程質量與參建者堅定的質量安全意識密不可分,更離不開嚴謹的統計工作。比如,建設單位管理人員和施工單位人員根據統計資料,可以及時發現材料與完成工程量的關系是否存在問題;提前了解下一步工作中所需材料、機械設備、人員的配備情況,有助于提前糾正存在的問題。二是統計工作在控制工期中的強化作用。施工工期是水利工程建設重要的核算指標之一,關系到國民經濟新增生產能力動用計劃的完成和經濟效益的發揮。水利工程工期長、投資大、施工條件復雜,使得工期控制較為困難。水利工程施工的進度和工期的控制方法有很多種,建設管理單位要根據工程特點選擇合適的控制方法。在這里統計人員根據采集的完成工程量數據進行分析計算,將工程進度情況、完成情況、完成比例、計劃工期對比、預計完成時間等做簡潔清晰電子圖表,以旬報或月報形式分發到建設單位管理人員、施工單位管理人員,使其對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確保工程按期完成。三是統計在控制施工管理中的管控作用。現在的水利工程建設施工招標,多以最低價中標的方式選擇施工單位,這對施工單位來說,即要保質保量按期完成各項施工任務,還要獲得合理的收益,對施工單位提出了精細化管理的要求。這就需要施工單位有較強的施工管理隊伍和水平精湛的施工技術人員,才能達到施工單位預期的目標。而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這點是較難實現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如何能在投資和中標價不變的情況下即能實現建設單位保質保量按期完成工程建設的目標,又能實現施工單位合理收益的目標?簡單的說圓滿完成建設工程是雙方的共同目標,這就需要統計人員在信息采集時不只采集我們需要上報報表中的幾組數據,同時為了更好地完成工程建設需要將采集范圍擴大,專門進行施工管理相關分析,為施工單位提供幫助,使其在物資采購、施工人員、施工機械等方面進行合理配置,達到圓滿完成工程建設的共同目標。
三、做好統計工作需要強化的事項
目前我國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存在建設標準過低和工程設備老化破舊的問題。我國大部分的農田水利工程是在20世紀70―80年代建成的,較晚的也是在90年代完成的。這些工程一般是農民自建工程,施工人員大多是農民本身,由于質量意識不強、生產設備及技術條件落后等原因,導致渠道防滲不到位、施工質量較差等問題,使許多建設標準無法落實到位。經過這幾十年的運行,這些水利工程設施已經嚴重老化,工程的灌溉能力變差,進而導致水資源不能被充分利用,沒有辦法滿足農田灌溉的需求。我國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還缺乏科學有效的管理,造成許多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受到嚴重破壞,逐漸失去了灌溉農田的能力,使農民的產量和收入嚴重下降,嚴重阻礙了農業生產水平的提高,妨礙了農業的健康發展。許多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由于缺乏足夠的資金支持而舉步維艱。我國農業改革在不斷深入,農業生產運營機制也產生了一定的變化,卻忽視了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投入,進而造成資金匱乏,投資下降,收入產出比失衡,阻礙了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發展。政府除了投資應急的抗旱打井和“農辦公助”等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其他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所需的資金基本上都需要受益人自己籌備,但是農民本身經濟基礎薄弱,即使近年來收入有所增加,自籌基金的難度仍然不小,這就很容易導致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標準過低,失去其原本的使用價值。此外,農民興建農田水利工程的積極性低,隨著市場經濟在我國的確立和發展,市場決定農作物的價格,而且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大量外國農產品進入我國,侵占了部分市場,使農民收入降低,農民逐漸失去了從事農業生產的熱情,也減弱了興利農田水利工程的積極性。
2應對策略
針對以上問題,本文提出了以下一些建議:
2.1要科學有效的對農田水利工程進行管理,提高灌溉效率。
在建設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時,要學習吸收國內外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技術,實現對農田水利工程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在管理過程中,要明確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產權和管理權限,對工程的設備做好維修保養工作。具體來講,若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屬農民所有,則產權屬于農民個人所有,鄉(鎮)政府要為其提權證書;若農田水利工程屬集體所有,應該設立專門的組織機構對其進行管理,集體擁有產權;若是具有經營性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可以利用市場吸引來自社會各界的資金,然后以企業法人的形式對工程實行企業化管理。此外,還要注意貫徹落實近年來出臺的關于農田水利建設制度的相關管理方案,改革相關的工程管理單位,降低成本,最后一定要注意明確農田水利工程的產權劃分和管理責任的劃分,這樣可以激發水利工程管理者的積極性,保證農田水利工程的灌溉效率。質量是一個工程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小型農田水利工程也不例外。一套完善健全的建設監督管理體系是保證一個工程質量達標的基本前提和必要保證。同時,工程建設后期的管理也至關重要。要加強質量管理,力求不出現或盡可能少的出現紕漏和事故,使項目工程的實際效益發揮到最大,能夠服務于農業生產。
2.2要加大資金的投入,保證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
在各級政府的財政預算中,一定要逐步增大投入力度,實行多種優惠補貼政策,充分發揮政府的扶持作用,還可以以財政信用為基礎進行市場的融資活動,重點建設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因此,國家和地方各級政府要設置專項資金支持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扶持力度要增加,要以不改變原有管理權為基點,一步步形成以農戶個人的資金投入為主,地方各級政府和國家財政補助為輔的層次豐富、多元化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資金投放制度。使農民和社會力量參與得以最大限度的實現,使農民的主體地位在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得到體現,要使地方各級政府積極地擔負起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的責任。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需要各地的相關部門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組織要精心、部署要周密。農建工作也需要被列入考核內容,這樣才能建立健全農建體制,形成領導親自抓主要,分管領導抓具體,部門合作抓細部的任務分配格局。檢查考核也需要加強,并按時舉行檢查評比,努力做到年終決定獎懲、半年考評一次、每季度通報一次、每月督察一次。另外,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競賽活動也要繼續開展,并評出獎項,給予表彰鼓勵。此外在使用由國家財政補助的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資金過程中,要弄清使用的重點,要把主要資金投放在灌溉面積小于一萬畝,缺乏資金投入的小型灌區和雨水集蓄工程中。同時,要注意結合水利、農業和財政等各部門建設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經驗,對一些水利工程項目提供資金補助,一點點把資金保障制度和公示制度建立完善,以保證資金被充分利用,確保其投入效果。在農業水利工程運行和使用中,水費是一項重要的環節,若想實現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良性發展,必須建立起科學合理的水價制度。農業水費屬于經營性收費,水價的制定要公平合理。在定價時,要將農業用水和非農業用水區別開來,先確定補償供水費用和供水成本,然后以此為基礎,確定非農業用水的水價;農業用水的定價也要依據補償供水成本來制定,切忌單純的追逐利潤。此外,水費價格要以市場需求為杠桿進行調整,還要根據供水成本做出及時的調節,同時,要在農村和全社會提倡節約用水,建立起相應的促進人們節約用水制度;相關政府部門要制定嚴格的收費制度和規范,禁止隨意提價,切實維護農民的權益。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因此,一定要做好施工前的規劃工作,建立完善的審批制度,充分合理利用資源,最大限度發揮工程的經濟效益。還要實行完整的施工準入制度,這就要求我們選擇具有相應資質條件、信譽良好的施工企業來進行水利工程的建設。對企業的生產設備和技術工程人員都要有一定的標準和要求,確保施工材料的質量和整個工程的有效性、安全性。企業施工過程中和竣工后都要進行詳細的記錄和嚴格的驗收,匯總成完整詳細真實的資料進行備案。在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使用過程中,要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和記錄,工程的安全配套措施要有質量保證,建設和使用時出現的問題要及時解決,避免發生質量事故。
2.3嚴格的管理和規范化的審批
有利于使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項目建設管理程序更加規范、項目規劃更加符合實際需求、施工過程更加合理、項目投資的收益最大化。建設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要按照先申請規劃審批、然后建設施工、最后驗收交付的原則,科學的管理及合理的規劃布局,才能使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向有序、規范的一面發展。
3總結
一、優化設計對建設投資的影響
1.設計方案直接影響投資
工程建設過程包括項目決策、項目設計和項目實施三大階段。進行投資控制的關鍵在于決策和設計階段,而在項目作出投資決策后,其關鍵就在于設計。據研究分析,設計費一般只相當于建設工程全壽命費用的1%以下,但正是這少于1%的費用對投資的影響卻高達75%以上,單項工程設計中,其建筑和結構方案的選擇及建筑材料的選用對投資又有較大影響,如建筑方案中的平面布置為內廊式還是外廊式、進深與開間的確定、立面形式的選擇、層高與層數的確定、基礎類型選用、結構形式選擇等都存在著技術經濟分析問題。據統計,在滿足同樣功能的條件下,技術經濟合理的設計,可降低工程造價5%~10%,甚至可達10%~20%,如某無線電廠的多層框架結構廠房(4層),設計單位按常規設計為獨立基礎,由于多層廠房荷載較大,致使獨立基礎的單體尺寸較大,埋深較深(-3.2m),事后經其他設計人員分析如采用柱下條基,可節約大量的砼,并可降低埋深減少土方開挖,相比可節約投資20多萬元;某兩幢功能、結構、面積、基礎形式均相近的綜合樓,其中一幢因考慮立面效果設置了多處裝飾柱及裝飾線條,致使該部分費用相差10多萬元,真可謂是筆下一條線,投資花萬千擾。
2.設計質量間接影響投資
據統計,在工程質量事故的眾多原因中,設計責任多數占40.1%,居第一位。不少建筑產品由于缺乏優化設計,而出現功能設置不合理,影響正常使用;有的設計圖紙質量差,專業設計之間相互矛盾,造成施工返工、停工的現象,有的造成質量缺陷和安全隱患,給國家和人民帶來巨大損失,造成投資的極大消費。震驚全國的寧波大橋事故就是這方面的典型例證。
3.設計方案影響經常性費用
優化設計不僅影響項目建設的一次性投資,而且還影響使用階段的經常性費用,如暖通、照明的能源消耗、清潔、保養、維修費等,一次性投資與經常性費用有一定的反比關系,但通過優化設計可努力尋求這兩者的最佳結合,使項目建設的全壽命費用最低。
二、優化設計運作困難的成因
1.政府主管部門對優化設計監控不力
長期以來,形成了一種設計對業主負責,設計質量由設計單位自行把關的觀念,主管部門對設計成果缺乏必要的考核與評價,有的僅靠圖紙會審來發現一些簡單問題,只有等出現了大的技術問題才來追究責任,而方案的經濟性則問及更少。另外,對設計市場管理不夠,越級、無證、掛靠設計時有發生,從而導致設計質量下降,加之由于設計工作的特殊性,不同的項目有各自的特點,所以針對不同項目優化設計的成果缺乏明確的定性考核指標。
2.業主要求優化設計的意識不強
目前,業主往往把投資的控制重心放在施工環節上,而對設計環節重視不夠。其原因:一是對設計對投資影響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只看到搞施工招標,投標價要低于標底價、施工單位要讓利等,殊不知設計方案的優化會帶來更大的節約;二是無法很好地選擇設計單位,因為在設計前業主不知道誰能優化到什么程度。有些項目設計雖通過招投標,但此時方案不細,概算粗略,很難來綜合評定;三是業主由于專業知識上的限制,對設計方案難以從優化擾的角度提出要求或疑義;四是有些業主經濟實力雄厚擾,項目建設趕時髦,求新穎,根本不提優化要求;五是有些業主自身對工程應具備的功能要求及應達到的目標不明確,隨意性大,要求出圖時間緊,又壓低設計收費,從而也影響了優化設計的開展。
3.優化設計的開展缺乏必要的壓力和動力
由于目前的設計經營往往憑的是關系,缺乏公平競爭,所以設計單位的重心不在技術水平的提高上,設計只要保證不出大的質量問題,方案的好壞、造價的高低,關系不大,使優化設計失去壓力。由于現在的設計收費是按面積或按造價的比例計取,幾乎跟投資的節約和設計質量的優劣無關,導致對設計方案不認真進行經濟分析,而是追求高標準,或為保險起見,隨意加大安全系數,造成投資浪費。相反,設計單位即使花費了較多的人力、物力,優化了設計方案,給業主節約了投資,但也不能得到應有的報酬,有時設計費反而變少了,從而挫傷了優化設計的積極性。
4.優化設計運行的機制不夠完善
優化設計的運行需有良好的機制作為保證。而目前的狀況,一是缺乏公平的設計市場競爭機制,設計招標未能得到推廣和深化,地方、行業、部門保護嚴重;二是價格機制扭曲,優化不能優價;三是法律法規機制薄弱。
三、搞好優化設計的幾點建議
1.主管部門應加強對優化設計工作的監控
為保證優化設計工作的進行,開始可由政府主管部門來強制執行,通過對設計成果進行全面審查后方可實施。作為《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的配套文件之一的《建筑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暫行辦法》已由建設部建設[2000]41號文頒布施行,它的實施將對控制設計質量提供重要保證。但《辦法》規定的審查主要是針對設計單位的資質、設計收費、建設手續、規范的執行情況、新材料新工藝的推廣應用等方面的內容,缺乏對方案的經濟性及功能的合理性方面的審查要求,所以建設主管部門在執行《辦法》的同時,應增加人員配備和審查力度,對設計成果進行全面審查。第二,應加強對設計市場的管理力度,嚴格通過資質管理、人員注冊、設計招標、圖紙審查等環節來規范設計市場,減少黑市設計。第三,利用主管部門的職能,總結推廣標準規范、標準設計、公布合理的技術經濟指標及考核指標,為優化設計的進行提供良好服務。
2.加快設計監理工作的推廣
優化設計工作的推行,僅靠政府監控還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要求,設計監理已成為形勢所迫,業主所需。通過設計監理可打破設計單位自己控制自己的單一局面。因此,主管部門應在搞好政府監理的同時,一方面應盡快建立設計監理單位資質的審批條件,加強設計監理人才的培訓考核和注冊,制定設計監理工作的責職、收費標準等;另一方面通過行政手段來保證設計監理的廣度,為設計監理的社會化的提供條件。
3.建立必要的設計競爭機制
為保證設計市場的公平競爭,設計經營也應采用招標投標,雖然早在1984年,當時國家計委和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就印發《工程設計招標投標暫行辦法》,1995年建設部230號文印發了《城市建筑方案設計競選管理辦法》,新頒的《招標投標法》中也規定符合條件的項目的勘察設計必須招標,但實際招標項目的量一直很少,只占總項目的10%左右(不同的地區其比例可能有所不同),即使采用招標的項目,其招標體系不完善評標方法不健全,缺乏公平競爭性,因此應完善設計招投標的相關環節。首先,應成立合法的設計招標機構;其次,各地方主管部門應建立相應的規定,符合條件的項目必須招標;第三,業主對擬建項目應有明確的功能及投資要求,有編制完整的招標文件;第四,招標時應對投標單位的資質信譽等方面進行必要的資格審查;第五,應設立健全的評標機構合理的建設評標方法,以保證設計單位公平競爭,并限制業主在項目上的隨意性。
設計單位為提高競爭能力,在內部管理上應把設計質量同個人效益掛鉤,促使設計人員加強經濟觀念,把技術與經濟統一起來,改變以前設計過程中不算帳,設計完了概算見分曉的現象,由畫了算擾變為算著畫擾,并通過室主任、總工程師與造價工程師層層把關,共同控制設計過程。
4.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
優化設計的推廣還應有一定的法律法規作為保證,目前已有《合同法》、《建筑法》、《招投標法》、《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等在規范項目建設工作,但這些都是從項目建設的總體出發,對設計方面的規范不夠具體,因此為更好地監督管理設計工作,還應建立和完善相應法律法規,如設計監理、設計招投標、設計市場及價格管理等。江蘇省人民政府于2000年3月31日頒布的《江蘇省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辦法》便是該省加強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規范工程勘察設計行為的法規。
1.1計算范圍
所謂碳排放,即指溫室氣體排放。溫室氣體主要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氮(N2O)、氫氟碳化物(HFC5)、全氟碳化物(PFCS)和六氟化硫(SF6)。由于CO2在溫室氣體中比重較大,故大多數研究中采用CO2當量來表示溫室氣體的排放量。環境管理生命周期評價標準(ISO14040)將生命周期評價方法分為四個步驟:研究目標和范圍確定、生命周期清單分析、生命周期的影響評價以及生命周期結果解析。碳排放計量的首要工作是確定計算的目標和范圍。工程建設階段是建設產品的形成階段,這一階段產生的碳排放來源有三個方面,分別是建材生產碳排放、建材和機械運輸碳排放和工程施工碳排放,需要確定每一部分碳排放的邊界范圍。
(1)建材生產碳排放,主要由建材生產時消耗的各種能源產生。由于原材料和生產工藝不同,不同建材的碳排放量有很大差別,選擇合適的建材是減少碳排放的一個重要措施。另外,人的因素產生的碳排放量相對很小,在測算建材生產碳排放時可以忽略不計。
(2)建材和機械運輸碳排放(以下簡稱運輸碳排放),主要由運輸過程消耗的燃油資源產生。其碳排放量與所運輸的物品種類、數量、運輸工具以及運輸距離等因素有關。在工程造價文件中,運輸碳排放數據體現在運輸車輛的機械臺班消耗上,根據機械臺班消耗量可估算出運輸碳排放量。
(3)施工過程較建材生產和運輸過程更加復雜,碳排放范圍也更廣泛。施工生產要素消耗包括人工、材料、機械三類,其中,人工碳排放量相對很少,可以忽略不計;建材生產過程已經計算過材料碳排放,不必重復計算。故施工碳排放主要考慮施工機械和施工工藝因素,通過對施工方案和施工組織設計的優化可有效減少碳排放量。
1.2計算方法
目前,工程建設碳排放計量尚無通用的國際或國家標準,可參考產品碳計量標準進行工程建設碳排放的計算。如ISO/CD14067、英國PAS2050:2008規范以及IPCC國家溫室氣體(GHG)排放清單指南等,這些規范在碳排放的范圍核算和計量方法上都較為成熟,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對現有規范和參考文獻進行總結,得到工程建設領域可借鑒的幾種碳排放量計算方法:
(1)實測法。通過標準連續計量設施對現場燃燒設備有關參數進行實際計量,得到排放氣體的流速、流量和濃度數據,據此計算碳排放。實測法結果較為準確,但耗費的人工和費用成本較高,一般應用于量大面廣的碳排放測量。
(2)投入產出法。投入產出法又稱物料衡算法,它的原理是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生產過程投入某系統或設備的燃料和原料中的碳等于該系統或設備產出的碳。投入產出法可用于計算整個或局部生產過程的碳足跡,但其無法區別出不同施工工藝和技術的差異,且獲得結果的準確性有偏差。
(3)過程法。過程法在工程建設領域又叫作施工工序法。它是基于產品生命周期整個過程的物質和能源流動消耗來測算碳排放量,其思路是將施工階段進行劃分,列出分部分項工程的機械清單,然后用單位量乘以量就得到各分部分項工程的施工碳排放。過程法簡便易行、精確性較高,但基于過程的物質和能源消耗數據不易獲得,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該方法的應用。
(4)清單估算法。清單估算法采用IPCC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公布的《IPCC溫室氣體排放清單》計算碳排放,主要原理是用各種能源的實際消耗量乘以碳排放因子加總得到總的碳排放量。碳排放因子指生產單位產品所排放的CO2的當量值,根據正常作業及管理條件,生產同一產品的不同工藝和規模下溫室氣體排放量加權平均得到,可在相關數據庫中查得。清單估算法簡單可行、應用面廣,關鍵是要確定溫室氣體的排放清單并選擇適當的碳排放因子。本文的工程建設碳排放量計算是基于生命周期評價理論,將過程法和清單估算法有機結合而成的混合計算方法。具體過程為:首先,采用過程法,按照工程圖樣列出材料機械消耗清單,也可直接采用清單計價時的分部分項工程材料機械清單;其次,采用清單估算法,將各個材料和機械的消耗量進行匯總并選擇合適的碳排放因子;最后,將消耗量數據與對應碳排放因子相乘并加總,即得到整個工程建設階段的碳排放量。
2案例實證
本文選取鐵路工程某建設項目進行工程建設階段碳排放實例分析,由于該工程的特殊性質,在此不便對工程概況進行介紹,只運用工程造價數據進行計算分析。
2.1清單匯總
根據工程造價文件中的機械臺班消耗量和2005年《鐵路工程機械臺班費用定額》中的單位臺班消耗指標,二者相乘即得到總的機械能源消耗量。
2.2碳排放因子確定
碳排放因子(CarbonEmissionFactor)是計算碳排放的基礎數據,指消耗單位質量能源所產生的溫室氣體轉化為二氧化碳的量。能源的碳排放因子包括了單位質量能源從開采、加工、使用各個環節中排放的溫室氣體量轉化為二氧化碳量的總和。目前,關于碳排放因子的選用尚無統一標準,不同國家、組織和地區算得的碳排放因子往往有很大差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計算結果的準確性。本文總結并借鑒了現有碳排放因子,選擇其常用值或平均值作為工程建設階段碳排放計算的參考,各能源或材料的碳排放因子用F表示。
3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