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19 20:05:3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公共關系禮儀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商務禮儀是人在商務交往中的藝術
比如索取名片:索取名片一是要能取過來,二是要給對方留下一個好的印象
索取名片有四種常規方法
1、交易法。先欲取之,必先予之
2、激將法。
3、謙恭法。以后如何向你請教,謙恭要講究對象,比如面對一位小姐
4、平等法。以后如何跟你聯系,
通信工具的使用藝術:
商務交往是講究規則的,即所謂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比如移動電話的使用,在商業交往中講究:不響、不聽,不出去接聽。與人交往時寒暄之后要把手機關掉,以免讓人感到你是三心二意,在與人交往中你在那狂打、框響。我們要與民工打電話區別開來。
商務禮儀使用的目的有三:
第一、提升個人的素養,比爾?蓋茨講“企業競爭,是員工素質的競爭”.進而到企業,就是企業形象的競爭,教養體現細節,細節展示素質。
第二、方便我們的個人交往應酬。我們在商業交往中會遇到不同的人,對不同的人如何進行交往這是要講究藝術的,比如夸獎人也要講究藝術,不然的話即使是夸人也會讓人感到不舒服。
第三、有助于維護企業形象。在商務交往中個人代表整體,個人形象代表企業形象,個人的所作所為,就是本企業的典型活體廣告。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此時無聲勝有聲。
商務交往涉及的面很多,但基本來講是人與人的交往,所以我們把商務禮儀界定為商務人員交往的藝術。人們對禮儀有不同的解釋。有人說是一種道德修養。有人說是一種禮儀是一種形式美,有人講禮儀是一種風俗習慣。禮出于俗,俗化為禮。商務禮儀的操作性,即應該怎么做,不應該怎么做。講一個座次的例子:商務禮儀中的座次。我們都知道來了客人要讓座,但不知道哪是上座,一般情況下可能無所謂,但在外事活動和商務談判中就必須要講究了。另外與對方說話也要講究,一般情況下不能說你知道嗎?我知道,我告訴你,(如何委婉地告訴別人酒的價錢,讓主人高興而不尷尬)所以交往中必須講究藝術。
亞里士多德,一個人如果不和別人交往要么不是神,要么是獸,言外之意不是人。下面我們討論一個問題,商務人員的工作能力包括哪些方面
商務人員的工作能力包括:
業務能力只是基本能力,沒有業務能力是做不好工作的,但是只有業務能力也不一定做好工作。從公共關系領域和傳播領域里來講,還要具有交際能力。交際能力被稱之為可持續發展能力。交際能力不是搞一些庸俗關系,而是處理、規范、管理好人際關系。業務能力和交際能力被稱為現代人必須具備的“雙能力”。上個世紀,管理界有一個學派叫“梅奧學派”也稱為“行為管理學派”。(他與泰勒學派不同,泰勒只強調物而不重視人)。梅奧學派強調管理三要素。一是企業要發展要獲得必要的資金、原料和技術。二是形成規模效益。三是組織生產,他也尤為重視這一點,即重視企業內部和外部的關系。企業管理者必須要注意與企業內部和外部搞好關系,這樣企業才能持續發展。
以下講商務禮儀的三個基本理念
商務禮儀的基本理念:
商務禮儀與公共關系之一尊重為本。
比如在就餐或開會時點名尊重別人的方式是手心向上“一位、二位、三位”不能手心向下或用手指指點,手心向下是傲慢之意,用手指點有訓斥之意。
比如我們招呼人手心向下或手心向上也都不對,向下是招呼動物,向上練練。與人交往中我們要知道什么是可為的,什么是不可為的,比如說對你的愛人你就不能告訴他在認識她之前與誰好過。另外就是不能在女人面前夸別的女人漂亮。女人善于在同性之間比較,你說別的女人漂亮,就等于說她不漂亮。講一個事,在家里如果你與你老婆看電視時發生矛盾時,他愿意看肥皂劇你沒有辦法時,叫你一招,你就夸電視里的明星。
贈送禮品。你先要知道對方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喜歡什么不容易把握,但不喜歡什么比較容易把握,這一點主要是要根據對方的身份、地位、以及文化修養來定。在商務交往中我們還要講究二個側面。
一是自尊。自尊是通過言談舉止、待人接物、穿著打扮來體現的,你自己不自尊自愛,別人是不會看得起你的。比如說一個最基本的,女士在商務交往中的首飾佩戴,原則是“符合身份,以少為佳”不能比顧客戴的多,不能喧賓奪主。比如我問一個問題,在商務交往中有哪些首飾是不能戴的。一種是展示財力的珠寶首飾不戴,上班族要展示的是愛崗敬業。
二是展示性別魅力的首飾不能帶。胸針不能戴,腳璉不能戴。這在禮儀的層面叫做有所不為。禮儀是一種形式美,形式美當然需要一種展示,那么我們戴二件或二種以上的首飾,比較專業的戴法是怎樣的?專業戴法是“同質同色”。不能形成遠看向圣誕樹,近看向雜貨鋪。再舉一例,女士穿職業裙裝需注意什么,需注意五不準:一、黑色皮群,在正是場合絕對不能穿,這是國際慣例,給人們的感覺是不正經;二、正式的高級的場合不能光腿,為什么?不好看,腳上再有一點毛病;三、不能出現殘破。遠看頭,近看腳,不遠不近看中腰。四、鞋襪不配套,穿套裙不能穿便鞋,與襪子更要配套,穿涼鞋不穿襪子,穿正裝時可以穿前不露腳趾后不露腳跟的涼鞋。五、三節腿。
一般要求,女人看頭,男人看腰,頭指的是發型,發色。頭發不能過長,不能隨意披散開來,頭發長可以盤起來,束起來,不要染色。腰的是指,腰上在正式場合時不能掛東西。
商務交往中,自尊很重要,尊重別人更重要。有三點主要事項,一、對交往對象要進行準確定位,就是你要知道他是何方神圣。然后才能決定怎樣對待他。國際交往中禮品包裝的價值,不得低于禮品的1/3,接受外國人的禮物時,要當面把包裝打開,而且要端詳一會,并要贊揚一下。和外國人一起就餐,有三不準,一不能當眾修飾自己;二不能為對方勸酒夾菜,不能強迫別人吃;三是進餐不能發出聲音。這是尊重別人,另外要講規矩,比如接受名片,接受名片時如何做才是尊重別人,專業要求是有來有往,來而不往非禮也。要是沒有也要比較委婉地回答,可以告訴對方,沒帶或用完了。商務交往中有時是需要一種“善意的欺騙”。
商務交往與公共關系之二??善于表達。商務禮儀是一種形式美,交換的內容與形式是相輔相成的,形式表達一定的內容,內容借助于形式來表現。對人家好,不善于表達或表達不好都不行,表達要注意環境、氛圍、歷史文化等因素。
雙排座轎車那個座位是上座。標準答案上座不止一個,專業說法是客人坐在哪,哪里就是上座。吃飯、乘車都是這樣。社交場合不同上座位置不同,主人親自開車時附駕駛位子是上座;二人同時座車,關系密切的坐在前面;專職司機或出租車時,附駕駛的位置的后面座位是上座,這時付駕駛位置是隨員座,要人座vip,安保座,司機后面的座。
管理三段論法:一是把你想到的寫下來。二是按照你寫下來的去做;三是把做過的事情記下來。
你對人家好要讓人家知道,這是商務交往中的一個要求,
下面和同志們討論一下男士西裝的問題,穿西裝怎樣體現身份,從商務禮儀講是一個高端的問題。穿西裝專業的問題,從專業上講“三個三”:即三個要點,三色原則,含義是全身的的顏色限制在三種顏色之內,三種顏色指的是三大色系;三一定律,是講身上三個部位:鞋子、腰帶和公文包。這三個地方要是一個顏色,一般以黑色為主;三大禁忌,穿西裝不要出洋相,第一個禁忌是商標必須要拆掉,第二個禁忌襪子的問題,襪子色彩、質地,正式場合不穿尼龍絲襪,不穿白色的襪子,襪子的顏色要以與鞋子的顏色一致或其他深色的襪子為佳,第三個禁忌領帶打法出現問題,主要是質地和顏色的要求。穿非職業裝和短袖裝不打領帶,穿夾克不打領帶。領帶的時尚打法:一是有個窩,這叫“男人的酒窩”。第二種打法打領帶不用領帶夾,用領帶夾的一是vlp或者是穿職業裝,因為在他們的領帶加上有職業標識,一看就知道他是哪方神圣,男人不打領帶夾,風一吹是很酷的。第三種打法是領帶的長度,領帶的箭頭以在皮帶扣的上沿為宜。
商務禮儀與公共關系之三形式規范。第一、講不講規矩,是企業員工素質的體現;第二、是企業管理是否完善的標志;有了規矩不講規矩,說明企業沒有規矩,比如作為一個企業,在辦公時間不能大聲講話,不能穿帶有鐵掌的皮鞋,打電話也不能旁若無人。講形式規范就是要提高員工素質和提升企業形象。商務場合通電話時誰先掛斷電話?地位高者先掛。客戶先掛。上級機關先掛。同等的主叫者先掛。
職場著裝六不準,第一過分雜亂,制服不是制服,便裝不象便裝,非得穿出點毛病來。第二過分鮮艷(三色要求),第三不能過分暴露,女同志不能超低空,影響辦公秩序;第四過分透視,里面穿的東西別人一目了然,這不是時尚,是沒有修養;第五過分短小;第六過分緊身,女同志較多,公司在交往中尤其不允許。講不講規矩就是企業的形象問題。
在商務交往種,對人的稱呼有四個不能用的稱呼,第一個不能用的是無稱呼,比如在大街上問路,上去就“哎”;第二個不能用就是替代性稱呼,不叫人叫號,第三個不能用的稱呼不適當的地方性稱呼,在某一范圍內用地方形稱呼是可以的,但是在跨地區、跨國家不能濫用;第四種不能用的稱呼是稱兄道弟,哥們,張姐。到了一個企業一進門,你說這是張姐,那是李哥,這不是公司,是跑單幫的。所以商務交往一定要講規矩。
以上是商務交往中的三個基本理念,這三個理念相互融合的,有禮貌不規范不行,在商務交往中怎樣才能做到禮貌,禮貌不是口號,是有實際內容的,那就是要把尊重融入其中。就是要把尊重、禮貌、熱情用恰到好處的形式,規范地表達出來。專業講法是要注意三個要點。我們一般稱之為文明禮貌三要素:
第一“接待三聲”:既有三句話要講,一是來有迎聲,就是要主動打招呼;不認識不理你;二是問有答聲,一方面人家有問題你要回答,另一方面你也不要沒話找話,有一些話怎么說在一些窗口位置,如辦公室、總機、電話要有預案,就是要事先想好,遇到不同情況怎么辦。比如,外部打來電話,打錯了,找的不是他要找的單位,我們怎么回答,有素質的要說:先生對不起,這里不是你要找的公司,如果你需要我可以幫助你查一查,這是宣傳自己的一個絕好機會。會給人一個很好的印象。第三聲去有送聲,如商店的服務員對顧客。
第二、文明五句。城市的文明用語與我們企業的文明用語是不一樣的,作為一個高新技術企業,應有更高的要求,什么不要隨地吐痰、不要罵人,這起點都很低。第一句話問候語“你好”;第二請求語,一個“請”字;第三句是感謝語“謝謝”。我們要學會感謝人家。尤其是對我們的衣食父母。第四句是抱歉語“對不起”。有沖突時,先說有好處,不吃虧。第五道別語“再見”。
第三、熱情三到。我們講禮儀目的是為了與人溝通,溝通是要形成一座橋而不是一堵墻,只講禮儀沒有熱情是不行的。
“眼到”。眼看眼,不然的話,你的禮貌別人是感覺不到的,注視別人要友善,要會看,注視部位是有講究的,一般是看頭部,強調要點時要看雙眼,中間通常不能看,下面尤其不能看,不論男女,對長輩、對客戶,不能居高臨下的俯視,應該采取平視,必要時仰視。注視對方的時間有要求,專業的講法是當你和對方溝通和交流時注視對方的時間,應該是對方和你相處時間的,總的時間長度的1/3左右,問候時要看,引證對方觀點是要看,告別再見時要看、慰問致意時要看,其他時間可看可不看。
“口到”,一是講普通話,是文明程度的體現,是員工受教育程度的體現。講不好也要講。方便溝通,方便交際。二是要明白因人而異,區分對象。講話是有規矩的,(比如男士有急事,找同事的的女同事,電話怎么打?)。看對象,比如你去交罰款,對方說“歡迎”你下次再來,你高興嗎?外地人和本地人問路表達有所不同嗎,男同志和女同志問路,表達有所不同嗎,女同志不得不承認,女同志辨別方向能力不強,女同志問路你要講前后左右,不要講東西南北,講東西南北是對她們的折磨。講了白講,(會不來了)
“意到”,就是意思要到。把友善、熱情表現出來,不能沒有表情,冷若冰霜。表情要互動,(醫院里就不能時刻“微笑服務”)。再有就是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女孩子在別人面前笑),怎么樣才算講過世面?露6顆牙齒。
在商務交往中如何體現溝通技巧,達到最好的交際效果。溝通是相互理解,是雙向的。要講三個點。第一個點,自我定位準確,就是干什么向什么;第二就是為他人定位準確。第三,遵守慣例,(比如跳舞,交往中跳舞是聯絡,國際慣例是異性相請)。男士請女士,女士可以選擇,女士請男人男人不可以選擇,不會可以走開。
商務交往中有六種話題不得涉及,1、不能非議國家和政府;2、不能涉及國家和行業秘密;3、不能夠對對方內部的事情涉及;4、不能在背后議論領導、同事、同行的壞話(來說是非者,必是是非人)。5、不能夠談論格調不高的問題,我們都是現代的人,要有修養。6、不涉及私人問題,關心人要有度,關心過度是一種傷害。專業講法,私人問題五不問:第一不問收入;第二不問年齡;第三不問婚姻家庭;第四個不問健康問題;第五不問經歷。比如婚姻家庭問題,因為家家都有難念的徑;兩種人不問年齡,一是將近退休的人,白領麗人的年齡不問。商務人員不談健康,老板得了癌癥誰給我貸款?經歷不能問,英雄不問出處,重在現在,你是大學,人家不一定是大學。為什么不討論收入?收入和個人能力和企業效益有關,談論就要比較,痛苦來自比較之中。朋友可以問,外人不可以問。
商務人員的形象設計。商務人員的個人形象很重要,因為商務人員的個人形象,代表企業形象、產品形象、服務形象,在跨地區跨文化交往中代表民族形象、地方形象和國家形象。首先,我們要知道何謂形象,形象就是外界對我們的印象和評價。
形象由二部分構成,。一是知名度。二是美譽度。有名不一定有美譽度。形象的重要,一是說形象就是宣傳,另外形象就是效益,形象就是服務。形象好人家才能接受你的服務。形象就是生命,形象重于一切。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設計個人形象?一般而論,最重要的還是個人定位的問題,你扮演什么形象問題,不同環境,要有不同的身份,干什么象什么,這在心理學上講叫“首輪效應”,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首輪效應告訴我們,在與人交往重,尤其是在初次交往中,第一印象是至關重要的,往往影響雙邊關系,這里有二個點要特別注意,一個點是準確的角色定位問題;二是自己的初次亮相。
具體而論,有六個方面的問題,即個人形象六要素。1、儀表。即外觀也。重點是頭和手,其他的我們看不到,頭部和手部很重要,鼻毛不能過長,不能有發屑,一般要先梳理后穿衣服,身上不能有怪味。男人的頭發也有要求,不要太長。2、表情。是人的第二語言,表情要配合語言。表情自然、不要假模假樣;表情要友善、不要有敵意;友善是一種自信,也是有教養。表情要良性互動。要雙方平等溝通。3、舉止動作。要有風度,風度就是優雅的舉止,就是優美的舉止。優雅的舉止,實際上是在充滿了自信的、有良好文化內涵的基礎上的一種習慣的自然的舉止動作。舉止要文明,尤其是在大庭廣眾之前,我們必須要樹立個體代表集體這樣一個理念。比如不能夠當眾隨意整理我們的服飾,不能當眾處理我們的廢物,舉止簡言之是教養。進而言之,舉止要優雅規范。所謂的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手不要亂放,腳步要亂蹬。4、服飾。服飾也代表個人修養。所以在商務交往中,服飾最關鍵的一個問題,就是要選擇搭配到位。首先要適合你的身份,適合你的地位。其次要把不同的服裝搭配在一起,要給人和諧的美感。5、談吐。就是語言,要講普通話。第一要壓低聲量,打電話和談話能聲音過大,聲音過大顯的沒有修養。受教育程度不高。說話的聲音低一點有二個好處,一是符合規范,二是比較悅耳動聽。第二、慎選內容,言為心聲。你所討論的問題,首先是你的所思所想,要知道該談什么不該談什么。第三、在商務交往中談吐時禮貌用語的使用也是很重要的,前面已經說了。6、待人接物。有三個基本事項,事關你的形象。時關你的企業生命。第一誠信為本;第二遵法守紀(給外國人買機票);第三“遵時守約”。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效益,商務交往中必須要遵守時間,這關系到三點:一、是對人尊重不尊重的表現,二、你尊重不尊重自己,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自己講不講信譽;三、你有沒有現代意識,不遵守時間就是沒有現代意識的表現。
女士化妝應注意哪些問題?
淡妝上崗,這是基本要求。白領麗人,上崗應該化妝,化妝是自尊自愛表現,是企業管理完善的一個標志,注意事項是有的:1、化妝要自然,妝成有卻無,沒有明顯的痕跡,給別人的感覺,我長的就是這樣漂亮,給人一種天然的感覺,有人認為我化妝就是要給人看的,這是不對的,局部化妝要與周圍融合在一起。2、化妝要美化,不能過分和前衛。美化要符合大眾審美標準。3、化妝要避人,不能當面化妝,有當眾表演之嫌。
商務禮儀的基本特征有三
一、規范性。規范者標準也。是標準化要求。商務禮儀的規范是一個輿論約束,與法律約束不同,法律約束具有強制性。(吃自助餐??多次少取,幾次都可以)。(喝咖啡時調匙的使用)。替別人介紹的先后順序,不分男女,不分老少。工作中是平等的,先介紹主人,后介紹客人。理論上講叫做客人有優先了解權,這是客人致上的體現。
二、區分對象,因人而異。就是對象性,跟什么人說什么話,(引導者和客人的順序,客人認識路時,領導和客人走在前面,不認識路時你要在左前方引導)。宴請客人時優先考慮的問題是什么?便宴優先考慮的應該是菜肴的安排。要問對方不吃什么,有什么忌諱的,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習慣,我們必須尊重民族習慣。西方人有六不吃,1、不吃動物內臟;2、不吃動物的頭和腳;3、不吃寵物,尤其是貓和狗;4、不能吃珍稀動物;5、不吃淡水魚,淡水魚有土腥味;6、不吃無磷無鰭的魚;蛇、膳等。除了民族禁忌之外,還要注意宗教禁忌,比如穆斯林禁忌動物的血。佛教禁忌葷腥,韭菜等。不同的對象要安排不同的內容,洋的要安排土的,土的要安排洋的。商務上講叫吃特色、吃文化、吃環境。
三、技巧性。如何問客人喝飲料。要問封閉式的問題。總經理和董事長在臺上的標準位置怎樣排列?三項基本原則,前面的人高于后排,中央高于兩側,左右的確定是有技巧的,左側高于右側,是官方活動和政務禮儀是這樣的,左右的確定,是當事人之間的位置來講的,與別人沒有關系。是傳統做法。涉外交往和商務交往是講國際慣例的,國際慣例正好相反,右高左低。
商務禮儀在應用操作中的分寸和層次。商務禮儀的層次,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所為是高標準,是高端要求,比如著裝的三色原則,說起來容易,其實做起來不是很容易,唇彩合指甲的顏色應是一致的,唇彩要和襯衫的顏色一致,化妝品的品牌也要一致,香型也要一致。有所不為是比較容易做到的,比如前面講的“幾不”
商務禮儀的適用范圍,從理論的層面上講,一是初次交往要講究商務禮儀。到一個企業看企業的管理要看三個要點。三個要點:一沒有噪音;二著裝規范與否;自己都整不利索,怎么能把公司整利索?三是距離有度,尤其是男女之間不能太近,商務禮儀告訴我們,人際交往常規距離有四:1、私人距離,小于半米;2、常規距離,(交際距離)半米---到一米半之間;3、禮儀距離(尊重的距離),對長輩,對領導,一米半到三米之間,拉開距離維護尊嚴,4、公共距離(叫有距離的距離)3米半或3米半以上的距離。
二是公務交往,就是代表公司,代表企業時,是要講禮儀的,公務交往講禮儀作用有二,1、和交往對象劃清界限,保持適當的距離。就是同學、朋友也要稱呼李總,王經理等,以便劃清利害關系;2、維護企業形象。個體代表企業,下列場合商務禮儀最值得注意,1、慶典;2、儀式;3、商務會議,記者招待會,會、博覽會,4、商務活動,商務談判,第一要講著裝,第二談判策略,報價的時機,第三講座次;5、迎送。
三是涉外交往。比如握手,商務上講握手只擁右手。贈送禮品,不可以送給國人,尤其是歐美人。總之要尊重對象的風俗習慣。
這三種場合要講商務禮儀,除此之外沒必要講究。
商務禮儀的3A原則,是商務禮儀的立足資本,是美國學者布吉尼教授提出來的。3A原則實際上是強調在商務交往中處理人際關系最重要的需要注意的問題。第一3A原則告訴我們在商務交往中不能只見到物而忘掉人。強調人的重要性,要注意人際關系的處理,不然就會影響商務交往的效果。3A原則是講對交往對象尊重的三大途徑。第一接受對方,寬一待人,不要難為對方,讓對方難看,客人永遠是對的。比如在交談時有“三不準”,1、不要打斷別人,2、不要輕易的補充對方,3、不要隨意更正對方,因為事物的答案有時不止一個。不是原則的話,接受對方。第二重視對方。欣賞對方。要看到對方的優點,不要專找對方的缺點。更不能當眾指正。重視對方的技巧:一是在人際交往中要善于使用尊稱,稱行政職務,技術職稱,凡尊稱。二是記住對方,比如接過名片要看,記不住時不要張冠李戴。第三贊美對方。對交往對象應該給予的一種贊美和肯定,懂得欣賞別人的人實際上是在欣賞自己,贊美對方也有技巧:一是實事求是,不能太夸張,二是適應對方,要夸到點子上。
商務禮儀的作用。一言以蔽之,內強素質,外塑形象。
第一個作用就是提高我們商務人員的個人素質。市場競爭最終是人員素質的競爭,對商務人員來說,商務人員的素質就是商務人員個人的修養和個人的表現。教養體現于細節,細節展示素質。所謂個人素質就是在商務交往中待人接物的基本表現,比如吸煙,一般有教養的人在外人面前是不吸煙的;有教養的人在大庭廣眾之下是不高聲講話的;在商務交往中著裝中的首飾佩戴,佩戴首飾要講以下四個原則:戴首飾總的要求要符合身份,以少為佳。1、數量原則,下限為零,上限不多于三種,不多于兩件。第二個原則叫搭配原則,服飾的和諧美是重要的,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比如一個白領小姐,去參加晚宴,穿旗袍帶著高筒薄沙手套,戒指是戴在手套的里面,還是外面;一個少女,穿高筒襪,腳鏈是戴在里面還是外面。第三個原則是質色原則,就是質地和色彩要和諧,和諧產生美。第四個原則習俗原則,中國傳統習俗是男戴觀音、女戴佛。待戒指,一般拇指不戴,食指戴戒指是想找對象,求愛;中指戴戒指已經有對象了;無名指表示已經結婚了;小拇指戴戒指表示是單身主義者。
第二個作用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際溝通。交往中不懂禮貌,不懂規矩有時會把事情搞砸。(比如接電話)。拜訪要預約,預約要準時。
第三個作用維護形象。個人、企業和國家形象。商務禮儀就是要維護企業形象。減災效應,經濟學概念。少出問題,少影響人際關系。有時不知怎么做時,有一個保底的做法??緊跟或者模仿,吃西餐一般要看女主人的動作,女主人坐下,你才能坐下,女主人拿起刀叉,你再動刀叉,女主人把餐巾放在桌子上,意思是宴會結束。所以不知道不要緊,跟著別人學,別認怎么做,你就怎么做,要錯大家一起錯,大家全錯不算錯。了解這一點的話,你就會應對自如,落落大方。
商務人員的著裝要求和規范。個人著裝是個人修養的標志,是審美情趣的體現,是企業規范的一種形象的體現。規范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商業人士要穿西裝,熱也要穿;二、要揚長避短,重在避短,六指就不能戴戒指,圓臉的女孩就不能戴圓的耳環。戴項鏈,項鏈的長度和粗細應該和脖子的粗細成反比。三、遵守慣例。不能講各有所好,比如,商務人員一般穿西裝不帶領帶夾,如果用,要有講究,黃金分割點,0。618,上2/3下1/3,襯衫4~5粒扣子之間。四、區分場合。不同的場合著裝要有所區別,現在我們有些人正相反,該穿西裝時不穿,不該穿時穿,比如逛街時就不應該穿西裝。
商務交往中我們會遇到哪些場合,這些場合又應如何著裝?在商務交往中,遇到著裝的場合主要有三種。1、公務場合,上班的時候,公共場合商務人員著裝四個字:莊重保守。三類服裝:第一類制服,它具有企業識別功能,企業形象可是別系統有三個要素構成,第一個企業理念識別;第二個企業行為識別,就是它做了那些有益于社會、有益于人們的事,就是做了那些好事、大事。第三個系統是企業視覺可識別系統,廣告、商標、員工著裝等。第二類是套裝,男士首選西裝套裝,女士首選西裝套裙,天氣很熱怎么辦?很熱的話允許有第三個選擇,男士可以選長褲配長袖襯衫,女士可以穿長裙配其他服裝。商務交往中最不能穿的就是時裝和便裝。不允許的。2、社交場合。狹義的社交,聯絡老朋友,結交新朋友。對商務人員來說社交場合,主要是以下幾種場合。第一,宴會,商務人員,參加宴會,吃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以酒會友;第二,舞會,舞會的第一支曲子要請你帶來的朋友,但是第二支曲子,就要換舞伴,舞會上不能總與一個人跳,不然的話,別人會以為關系不正常,是一見鐘情,墜入情網。第三、音樂會。商界人士比較講檔次,一般經常去聽音樂會。第四、聚會。第五、拜會。串門。五會是商務人員上檔次的社交場合。那么那些服裝符合要求?1、時裝,時裝者此時此刻流行也,時裝是不斷變化的;2、禮服,禮儀場合穿的服裝。在隆重而正規的慶典儀式上選擇禮服時恰到好處的;3、民族服裝,
會面禮儀
商務交往中,見面時的禮儀是要講究的,前面講過首輪效應,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說一個日常生活中的事,一個年輕的小姐與一位先生握手,有的小姐自認為很淑女、很懂禮貌,相反表現的卻是不懂禮貌,沒有見過世面、不夠落落大方。(握手的表現)。握手要用2公斤的力。見面禮儀的幾個重要細節:一、問候。問候者打招呼也。問候時有三個問題要注意,1、問候要有順序,一般來講專業講位低的先行,下級首先問候上級、主人先問候客人、男士先問候女士,這是一個社會公德;2、因場合而異。在國外女士與男士握手女士可以不站起來,這是在國內,在工作場合是男女平等的。社交場合講女士優先,尊重婦女。3、內容有別。中國人和外國人、生人和熟人、本地人和外地人不大一樣。下面講兩個要點,一是那些稱呼是最普遍的適用的,1、稱行政職務;2、稱技術職稱;3、行業稱呼;4、時尚性稱呼;先生、小姐、女士等;和外商打交道時,更習慣稱呼先生、女士。慎用簡稱。
商務交往中的介紹。自我介紹、介紹他人、業務介紹。自我介紹,第一盡量先遞名片再介紹,自我介紹時要簡單明了,一般在1分鐘之內,內容規范,按場合的需要把該說的說出來。介紹別人:第一誰當介紹人,不同的介紹人,給客人的待遇是不一樣的,我們專業的講法是三種人:1、專職接待人員,秘書、辦公室主任、接待員,2、雙方的熟人,3、貴賓的介紹,要由主人一方職務最高者介紹。第二是介紹的先后順序,“尊者居后”,男先女后、輕先老后,主先客后、下先上后、如果雙方都有很多人,要先從主人方的職位高者開始介紹。業務介紹。有兩點要注意:一是要把握時機,希望、想,空閑等,在銷售禮儀中有一個零干擾的原則,就是你在工作崗位上,向客人介紹產品的時候,要在客人想知道、或感興趣的時候再介紹,不能強迫服務,破壞對方的心情。二是要掌握分寸,該說什么不該說什么要明白,一般來說業務介紹要把握三個點:第一人無我有,產品技術同類產品中別人沒有我有,第二人有我優,我有質量和信譽的保證。第三人優我新。
行禮的問題。行禮要符合國情,適合社會上的常規,我們還是比較習慣于握手。握手時第一要講申手的前后順序。“尊者居前”尊者先出手,主人和客人握手,客人到來之前,主人先出手,客人走的時候,客人先出手。伸手的忌諱:一般不能用左手、不能戴墨鏡、不應該戴帽子、一般不戴手套、與異性握手是不能雙手去握。與外國人見面時他怎么待我我怎么待他就行了。
名片禮儀。社交場合,沒有名片的人是一個沒有現代意識的人,不會使用名片的人也是一個沒有現代意識的人。名片是我們商業人員個人形象和企業形象的有機組成,沒有名片對方會對你產生懷疑,是真的嗎?說了算嗎?還能找到你嗎。有名片不會用名片等于形象自殘,在商務交往中,特別是在對外交往中,有三不準,第一不能涂改、第二不準提供二個以上的頭銜。第三不準不提供私人聯絡方式,公私有別。內外有別。
商務人員名片的使用和制作。首先,名片的制作,自己要有自己的規格、尺寸、色彩要自己有自己的標準化要求。第一規格,商務人員的名片是有規格的,國際的標準規格是6*10厘米,國內商務交往的通用規格是5、5*9厘米,藝術界人士另當別論,第二材料,一般比較專業的還是紙的,而且是再生紙的比較好。第三色彩,商務交往中一般色彩淡雅,要單色,不要花色,一般選擇淺白色的、淺黃色的、淺灰色的、淺藍色的。第三是圖案,一般來講不要有與本題無關的圖案。商務人員名片上一般可以有企業標志、單位的所處位置、本企業的標志性建筑,主打產品。特別不主張印照片。第四字體,用標準的印刷體和楷體,中文和外文要兩面印刷。再有就是不要印名人警句之類的。
【關鍵詞】多媒體;公共關系學
從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形勢來看,現代公共關系在社會各個領域越來越受到重視,并且日益表現出它的積極作用。
一、公共關系教學的現狀
1.學生對公共關系這門課程理解不足。中職學生在學習公共關系這門課程的時候,本身對課程的認識不足,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表現:有的夸大了公共關系學的作用,他們認為是門萬能的學科,可以解決職場上所有的問題;有的學生又把公共關系片面化,認為公共關系就是搞宣傳,做廣告,拉關系,解決不了實際問題;還有的居然把公共關系庸俗化,認為不就是請請客,吃吃飯,送送禮等。
2.中職學生大多數基礎較差。眾所周知,考入中職的學生大多數都是在中考成績不理想,他們在初中的學習過程中根本沒有關于公共關系學的一些相關知識的鋪墊或者滲透,他們的社會經驗幾乎是空白,知識面較窄,文化底蘊不夠深厚,只是馬馬虎虎完成了義務教育,但是文學、歷史、政治甚至哲學等社會科學方面的知識匱乏,所以這些學生在公共關系學的學習過程中困難重重。
3.公共關系技能培養形式單一。我們中職學校學習的公共關系學主要是關于社交禮儀和語言表達方面的知識,但是由于教學手段單一,資料奇缺,資源匱乏,實踐機會少,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學習被動,效果不好。
二、多媒體技術在公共關系課程中的作用
1.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上的應用。(1)增強趣味性。中職生學習自控力差,學習能力不強,公共關系課對于他們來說索然無味,那么我們教師就要想辦法激發他們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應用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把課件做得賞心悅目,讓他們徜徉在美的享受中快樂的學習,例如,我在講餐桌禮儀的時候,就運用了多媒體課件,把李白的《客中作》搬上課堂,然后配上古典音樂,聲情并茂的朗誦這首詩,利用這首詩和詩中的意境,講解酒文化,講解敬酒的禮儀,直至餐桌文化,這樣的課堂學生非常活躍,參與度高,多媒體的介入不但激發了他們對我國傳統文化的敬仰,同時對現代禮儀的學習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2)啟到優化教學的作用。公共關系課有許多內容如果只是說教,離學生生活太遠,枯燥而且不容易理解,我在教學現代公共關系學的發展歷史的時候,就利用多媒體播放《摩登時代》這部影片,使學生認識到公共關系學是經濟發展的產物,是時代文明進步的標志,通過類似大量的視頻,他們充分感受到了公共關系學源遠流長,體會到了這門學問在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作用。(3)起到用語言無法達到的奇效。多媒體的教學特點就是容量大,形象,所以我們要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的優越性,突破教學難點和重點,比如禮儀知識,只是老師講或者教師和學生演示效果不明顯,那么我就利用航空小姐,五星級酒店服務員正在服務的相關視頻,引領他們身臨其境,然后再播放教授禮儀的視頻,根據視頻再講解,最后學生進行探討交流模仿,課堂氣氛高漲,參與度極高,起到了用語言沒有辦法達到的效果。總之,教師在引領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的同時,借助多媒體進入課堂,使得枯燥的知識呈現的形式變得多樣化了,他們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教師要借助多媒體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激勵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和自信心。
2.多媒體技術在教學設計中的應用。(1)多媒體技術在教學設計中能夠設定實際場景,我們在教學中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需要設計生動形象的畫面,或者在教學中插入一些視頻音頻,或者可以設計一些問題情境和錯誤情境對比教學,這些都能激發學生積極思維,自主探索。(2)我們在運用多媒體技術的時候可以起到強調反省與教學效果。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課堂情況即時的反省,調整教學的策略,充實教學內容,在運用多媒體這樣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時,更應如此。重視教學效果,強調“學以致用”,一方面指導學生對課堂知識進行信息加工,一方面鼓勵學生勇敢的到社會生活中實踐。我在教學交往禮儀中關于“服飾”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我是這樣處理的:運用多媒體播放正確的服飾禮儀和不符合服飾禮儀規范的兩個視頻,然后對比教學,最后激發學生思考,你看到這些感受是什么?哪種服飾禮儀符合現代禮儀要求?等所有的學生取得共識之后,我們還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強大功能,利用我提供的圖片和設計軟件,學生開始在計算機上嘗試進行不同服飾的搭配,然后各抒己見,評出有創意的服飾搭配,最優秀的服飾搭配等等,我抓住這樣的契機,適時講解服飾禮儀,并對他們的搭配進行評價,激勵他們要把課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要到實踐中不斷嘗試和探索。
我院旅游管理專業設置了《旅游公共關系與禮儀》課程,是為學生學習旅游類職業崗位規范服務與管理而設置的核心課程,總課時為36 課時。《旅游公共關系與禮儀》課程針對酒店等旅游行業的工作能力要求,按照國家職業技能鑒定工種標準,采取項目驅動、工作過程導向的教學方式,在實訓室中實施“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改革和實踐。
1 《旅游公共關系與禮儀》課程“教學做合一”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
1. 1 設置合理的項目內容和層次
《旅游公共關系與禮儀》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規范性,對培養學生的職業綜合素養、服務意識和專業技能均有突出的意義,是將本專業學生培養成具有較高職業素養的高技能業務和管理人才的重要一環。因此在教學內容設置上,遵循“教學做合一”的理念,實行項目教學方式,將課程按照理論與實踐結合、由易及難地思路設置五個項目,每個項目內容設計上,必須緊扣酒店或其他旅游部門的崗位特點設計。項目一的教學目的為:了解酒店和旅行社公共關系的對象,讓學生了解基本的旅游公共關系知識,明白學習和實踐的目的,組織和指導學生進行簡單并有趣的公關實踐,增加學生學習和實踐積極性,增進對理論基礎知識的理解,為下面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和實踐打下基礎;項目二的教學目的為:了解旅游從業人員的儀容儀態標準,學會簡單的職業化妝;項目三的教學目的為:了解旅游從業人員在正式場合的著裝規范,學會打幾種簡單的領帶結;項目四的教學目的為:掌握正確的接聽電話和記錄技巧;項目五的教學目的為:掌握旅行社咨客接待、導游服務、車輛服務等部門的接待禮儀。各項目由易到難,符合學生認知規律。每個項目的難度適中,可操作性和實踐性教強,學生通過努力在規定的課時內能夠完成。
1. 2寓教于做,寓學于做,理論與實踐相融合
《旅游公共關系與禮儀》實行“教學做合一”的項目教學模式,按照旅游管理職業的工作性質組織好項目內容(即教學內容),有效地把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貫徹在一個個項目任務實踐中,使教學進程由實踐項目任務來驅動,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團隊間的協作能力。如: 項目一教師先普及旅游公共關系的基礎知識,創設情景和設定要求,讓學生扮演不同的旅游服務對象進行公關實踐,實踐后結合旅游公共關系知識進行簡單點評,指出課程的作用和意義,引起學生的興趣。項目二開始前教師先講解化妝的一些標準,學生開始練習化妝。項目二結束后,學生按照項目任務要求進行評價和總結,教師進行分析和點評,總結化妝的技巧。項目三開始前,教師介紹和示范幾種簡單的打領帶結步驟,學生分組練習打領帶。項目四開始時,教師講授辦公室電話禮儀規范,然后創設情景,學生模擬接聽電話。學生通過完成五個項目后,就掌握了旅游行業工作領域要求的相關公共關系與禮儀知識和技能。
1. 3構建設評價體系,對項目實施過程實行量化
針對本課程實行項目任務的教學模式特點,我們構建設了完善的評價體系,對項目實施過程量化,根據內容制定好各個項目的任務書,詳細說明了任務要求和量化評價標準,如項目二,個人儀容儀態包括正確的站姿、坐姿和走姿,會化簡單的職業妝,打分標準根據任務要求也分成儀態標準、儀容標準和職業素養標注,打分點細到一個具體的要求對應具體的分值,比如: 儀態標準中,打分點包括: 站姿( 1分) 、走姿( 1 分) 、手勢( 2分) 等。而職業素養評分標準是本課程的特色,如:端莊的儀容( 2 分) 、三度微笑( 2 分) 、團結合作( 2 分) 等,老師在監控項目實施的過程中,對每組同學的職業素養進行現場記錄。每組項目結束后,由老師當著全部學生面,按照打分標準對每個小組完成結果進行公開打分,打分的過程也是傳授知識、技能和規范給全體同學的過程。每個項目都打分,使學生對本項目中本組和其他組的不足立刻認識到,而且隨著5個項目的不斷進行,對任務要求和標準的認識不斷加深,同時培養良好的職業素養。
2 課程教學效果
課程教學內容切合旅游管理類學生的工作崗位和職業鑒定標準要求,采用了“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方法,指導教師有多年的禮儀授課經驗,全程跟蹤指導教學過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課程結束后,分發《旅游公共關系課程調查問卷》,很多同學對教學方式和教學效果進行了反饋,85%的同學持肯定態度。該課程“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改革設計合適的項目,寓教于做,寓學于做,理論與實踐相融合,過程量化評估體系及綜合素質的培養等做法,對高職其他課程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改革”有一定參考作用。參考文獻:
【關鍵詞】公共關系;思路;改革
高校《公共關系學》是一門應用性、藝術性、實踐性極強的課程。怎樣通過有效的課堂教學,縮短理論學習與實踐運用之間的距離,達到培養學生實踐技能,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是公共關系教學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但就目前公共關系課程教學的現狀來看,課時少內容多、教學方式單一、考核方式不靈活等因素導致了在公共關系的實際教學中教師只以完成教學任務進度為訴求,忽視了對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在公共關系教學理論探索與實踐中,筆者認為高校公共關系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中心,突出重點內容,創新教學方式,以此來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高校公共關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高校公共關系教學的現狀在一定程度上還不能完全符合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要求,這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教學難度大
公共關系教學內容過多且龐雜,對教師的知識結構要求較高,對學生的知識結構要求也較高。同時具備較為系統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的教師是極少的。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處理授課的理論知識內容與專業課實踐性內容交叉關系問題的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切合專業學生的特點培養其解決問題的能力。
2、教學方式單一
在公共關系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習慣運用的是一言堂式的傳統講授教學法,以教師為中心的理論教學仍占據主導地位。近年來,各高校對傳統講授教學法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揚棄,開始實施案例教學法。但是,目前教師在實施案例教學法的過程中,更多地是簡單將案例置于講授的內容中,作為輔助講授內容之用,沒有達到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為目的,沒有達到案例教學應有的效果。同時,由于課時少、內容多等因素的制約,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不充分,學生的主體地位沒能很好發揮,這些因素均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3、教材體系不完備
在培養應用型人才方面,公共關系課程教學完全依靠現有教材已經不能滿足學生提升實踐能力培養的需求。當前許多《公共關系學》教科書體例也不符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存在重理論、輕應用能力培養等問題。
第一,學生由于專業課程設置的原因,所具備的相關知識儲備有差異,存在著對書本上的術語或專業詞匯在理解上不夠準確的現象,如“公共關系傳播”這一章節里有大量傳播學理論方面的知識,包括傳播媒介理論、“把關人”理論等,限于課堂教學的計劃課時,無法詳細講授,但是如果不講解,學生對公關傳播的理解就會斷章取義。
第二,針對某行業重點分析的教材較為少見。如果只以目前高校大多通用的“面向 21 世紀課程教材”,就不能引導學生根據所學的公關理論,從公關的角度闡釋分析具體行業的社會事件,了解公關理論的實際運用情況,也無法突出學校的優勢學科和品牌特色。
第三,教材不能及時介紹公關業界前沿動態消息。目前公共關系學教材具有滯后性的特點,無法及時反映社會經濟形勢的最新變化,無法快速補充公關理論發展新的熱點術語。
4、考核方式不靈活
課程考核方式是影響學生學習方式的重要因素,但在教學實踐中,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考核多數采用閉卷考試,學生更注重死記硬背,理論應用的能力較為不足,這對于創新能力的培養都是極為不利的。
二、提高公共關系學課程教學效果的思路
高校公共關系教學,一定要針對大學教育的特點和學生的需求,精選教材,突出切合學生實際的內容,重點講授。
1、突出公共關系意識教學
公共關系意識是現代社會的一種文明觀念,包括塑造學生的形象意識、服務公眾意識、真誠互惠意識、溝通交流意識、創新審美意識等。在校學生步入社會后,都必須具有處理好人際關系的思想準備和自覺意識。因此,學校必須對所有的大學生進行最根本的公關素質和公關意識的培養,使學生具備注重形象、公眾至上、交往溝通、開拓創新、文明競爭等公關意識。實踐證明,具備強烈公關意識的高校畢業生才能立足于激烈的市場競爭中。
2、突出公共關系技能教學
目前,在大學畢業生就業比較困難,競爭十分激烈的情況下,大學生的就業面試技巧就顯得異常重要,而就業面試的許多技巧都與公關素質相聯系。比如,著裝打扮、儀表儀態、自我介紹、現場操作等。因此,在高校公共關系教學中,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公關訓練,使學生學會并掌握各種必要的公關技能。
3、突出培養學生人際交往能力教學
社會就是一個人際關系的大網絡,如何處理人際關系,是關系到工作順利與否的重要因素。高校學生的就業崗位大多處在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的第一線,他們面對的人際關系會更為復雜更為重要,因此他們要做好工作,就必須先處理好人際關系。故而,在公共關系教學中,教師應對學生進行人際關系方面的教育、指導,使學生掌握與人交流溝通的方法、技巧。
4、突出公共關系策劃教學
公共關系是一門創造性的學問,這種創造性充分體現在公共關系活動的策劃中。高校學生作為未來經濟工作的主要實踐者、執行者、管理者,必須了解公共關系策劃的重要性以及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并能主動參與、指導公關策劃活動,以保證自己所在企業、單位、部門能立足于不敗之地。在公共關系教學中,教師可以選取學生熟悉的學校、企業或部門作為公關專題活動的主體,讓學生根據其實際現狀和目標要求,對公關活動的主題、手段、形式、方法等各方面進行構思和設計,制定出最佳的活動方案。通過活動方案策劃,培養和提高了學生的公關策劃能力,使學生掌握了方案策劃的方法和技巧。
5、突出對學生交際禮儀教學
交際禮儀是公共關系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加強高校學生社交禮儀基本規范和知識的教育,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文明素養,促使其從一點一滴小事著眼,從一舉一動自身行為著手,逐步提高自身修養。禮儀教學形式要新穎活潑,內容要引人入勝,密切聯系學生自身實際。
四、高校公共關系教學的改革嘗試
1、教學內容改革的探索
建立清晰、豐富、精煉的教學內容體系。公共關系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與管理學、市場營銷學、新聞學、廣告學、經濟學、社會心理學等很多學科的發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授課內容的安排上,這些學科的基本知識都會有所涉及,這就需要有條理清晰、內容豐富、精簡概要的教學內容體系,然而目前所能見到的《公共關系學》教材在體系上大同小異,內容上并沒有從實用出發設計及增補修訂,不太適應我國當前迅速發展變化的公共關系環境。鑒于此,應在授課時結合不同專業的學生編寫相應的教學輔助資料,在銜接和配合教材的前提下,做到既充分發揮教材的優勢,又不拘泥于教材,以協調解決教材運用中基礎性與前沿性、普適性與專業性、理論性與實踐性方面存在的問題。
同時,應當改革公共關系學的教學內容體系。筆者認為公共關系學的教學內容體系應如圖 1 所示。
教學內容體系的安排上,第一部分注意理論上的系統性,嚴格按照公共關系自身的邏輯結構進行理論構思,將公共關系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簡明而又清晰地介紹給學生;第二部分緊跟時展的腳步,追尋公關發展的軌跡,反映公共關系領域中理論和實踐的最新成果;第三部分則側重從實用出發設計公關實務的基本內容,對公關實踐活動做較為詳盡、具體的介紹,如“公共關系禮儀”部分細化講授“人際關系溝通技巧”、“求職面試的公關藝術”、“大學生個人形象設計”等內容,著力在活動中培養實踐應用能力。
2、教學方法改革的探索
要培養應用型人才,必須構建與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相適應的教學方法。梳理適用于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方法,結合公關教學體會,筆者認為應對如下公關教學法進一步探索改進。
(1)案例研究法
案例教學法旨在通過分析及探討案例,揭示公關活動的規律,從而使學生掌握相關理論的要點。這種方法可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利于開發學生的智力,但目前公共關系案例教學法存在著以下問題:一是多引用國外案例,以國內公關事件為研究對象的較少,且較為陳舊;二是較復雜的案例后面很少設立啟發性的思考題或給出一定的分析提示等,致使案例討論內容缺乏針對性;三是案例教學的效果不佳。課前選擇經典的案例,上課過程中調動學生積極性,啟發學生思考及課后總結案例分析課的效果等,上述各個環節如果處理不好,就會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對此,在對案例進行教學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①可以結合中國制度和文化背景,結合時事熱點,關注公關現實問題,積極開發新案例。筆者從《三國演義》的“赤壁之戰”引出要充分了解公關對象的道理。以《紅樓夢》中的女性形象的分析,加深同學們對公共關系的主體關系的認識;以“王熙鳳主理榮國府”的事例,闡釋公關人員的組織管理能力。
②教師課前要深入分析案例所反映的問題,尤其要透徹了解案例中隱含的一些公關理論和方法。在明確教學目的的前提下,在課堂上對典型案例蘊含的理論、成功的技巧及原因、導致失敗的根源等做提示,讓學生針對具體問題,從某個角度就某一因素或環節重點思考及分析解剖。避免討論目標分散、游離主題情況,能使學生把握案例分析的重難點,達到案例教學的目的。
③精心組織課堂討論、辯論。課前讓學生對案例有初步的了解,上課時老師再重點介紹,鼓勵學生通過討論產生思維碰撞,掀起頭腦風暴。針對相異的思路和結論,教師可適時點化、協調及總結,進一步促進全面縝密的思考。
(2)情景模擬法
情景模擬法通過把學生安排到模擬的情景中,讓學生來解決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旨在改進學生處理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處理事務的效率和能力。情景模擬法具有形象性和親驗性,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活躍課堂氣氛。但目前公共關系情景模擬法存在著以下問題:一是學生比較害羞,不愿意上臺表演;二是沒有角色的學生參與意識和積極性不高;三是學生容易沉醉于活動的情感氛圍,不能用心領會活動所體現的理論意義。
由于情景模擬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大膽參與。
①通過協助學生做好知識儲備和心理準備、為文本的撰寫和定稿把關、營造逼真的現場氣氛等工作,引導學生在身份扮演中取得良好效果,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培養參與的積極性。
②可以組隊的方式安排活動。讓沒有參與角色的同學作為小組成員協助參與角色的同學排練,通過共同分析課題、設計情節、撰寫方案和參與提問等活動,來達到提高其參與活動的熱情、增
強團隊合作精神的目的。如學習求職面試禮儀時,可以讓同學們做模擬應聘會的評委,事先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設想所需人才的要求、員工崗位和待遇、面試時主考官會提出哪些問題等。會上請考官打分,評點應聘學生哪些方面做得比較好,仍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的方法,教師最后總結評析。這樣的活動吸引了大部分學生,學生的參與熱情也隨著活動的進展而高漲。
③引導學生體會和感悟具體事件中每一個模擬角色的行為所折射出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從而達到由小見大、由點到面、開發智慧、提高處理實際問題能力的目的。
3、考核制度改革的探索
改革考核方式,調動師生在課程教學中培養創新能力的積極性,要做到以下幾點:
①考試形式多樣化,除閉卷考試外,采取活動策劃方案、應用文書和案例分析等作為中期考核方式。
②成績結構多樣化,注重平時考核。通過提問、作業等方式考核學生的能力,重點結合各章節的內容組織學生針對一些熱點問題開展討論,撰寫活動策劃案,依據學生的作業和課堂表現評定平時成績。充分調動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增強對公共關系知識的掌握和應用,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具體地說,可以參照下述公式來評定學生的成績:
X=50%(A+B)+50%(C+D)
X:學生的期終總評成績。
A:學生期中考試理論部分卷面分。
B:學生期末考試理論部分卷面分。
C:平時作業(每次撰寫的公關活動策劃方案、課堂回答問題等的平均成績)。
D:學生期末為某一社會組織寫出的公關活動策劃方案。
誠然,這種考核方式是一種大膽的改革,教師需為此付出多倍的努力與細致的工作,甚至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難題。但對學生而言,卻是受益匪淺。
四、結束語
總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是公共關系教學培養應用型人才必須堅持的原則。公關教學應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為重點,改變教學思想觀念,勇于嘗試、大膽探索可行性教學內容和方法,進而培出合乎社會需要的公共關系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張耀珍,唐娟. 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公共關系教學改革探索 [J]. 教學研究,2013,(3).
[2]熊越強. 提高公共關系學課程教學效果的思路[J]. 中國成人教育,2008,(5).
[3]李靜. 公共關系課程改革與創新 [J]. 教學實踐,2011,(4).
[4]田省強. 公共關系教學中幾個問題的探討[J]. 甘肅教育,2008,(2).
關鍵詞: 公共關系學 教學改革 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 考試方式
公共關系學作為一門通過傳播溝通塑造良好企業形象的經營管理藝術的專門學科,其理論的研究及廣泛的應用對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諸多方面的促進作用越來越引起世人的矚目,已成為社會科學研究領域的一支突起的異軍。公共關系學是一門靈活實用的課程,無論哪個行業都需要她,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人。因為不論個人、企業還是國家,都必須樹立良好的形象,所以必須具備公關的基本知識和公關意識。因此,在我國普及公關知識、倡導全員公關、提高公關層次、增強企業和行政組織管理人員的公關意識,已經十分迫切,在這種形式下越來越多的經濟管理類高校開設了該課程。
我院采用的教材是人大出版社的公共關系理論、實務與技巧,除了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一直開設公共關系課程外,統計、審計等專業也相繼開設此課程。筆者教授公共關系多年,在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文科學生居多的班級中,課堂氣氛較活躍,學生積極參與發言互動性尚可,公共關系教育和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面對這些非專業核心課程的班級尤其是理科生居多不愛主動發言討論的班級時,筆者嘗試了一些新的教學方法,總結了一些教學經驗。
公共關系學是一門交叉性、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在公共關系課堂教學中,許多高校的傳統教學方法仍然占據主導地位,高校公共關系學課程教學中仍然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一、公共關系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普遍問題
(一)教學內容多。
從公共關系的基本概念、發展歷程、工作程序到專題活動、人際交往、策劃、危機處理到國際公共關系,筆者教授的公關教學內容一共15章。
(二)以理論教學為主,缺乏實踐教學環節。
對這些存在的問題,筆者在教學中深有感觸。由于受教材內容繁多的影響,再加上課時的限制(以前為36課時現改為24課時),既要講授基本的概念、原理,又要改變原來傳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成為主體。一般教師面臨的是五六十個學生的大班,即使分組討論發言也要花費好幾課時才能輪流一遍。作為概論的公共關系學實際上包括“公關原理”、“公關實務”和“公關禮儀”等幾個方面,在極少的時間里,講授這樣多的內容,教師常常面臨無法完成教學內容的難堪局面。要完成教學任務就只能點到即止,不能深入展開給學生講透徹,這給教師授課和學生學習都帶來很多困惑。
(三)教學方法和考試方式方面的問題。
在許多高校的公共關系教學中,仍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滿堂灌”的傳統教學模式,很少采用學生自主學習、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教學方法。雖然采用了多媒體教學的教學方式,但難以激發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興趣;考試方式仍采用單純的理論課考試方式,不注重過程,不能真正考核學生對公共關系理論尤其是實務和技巧的掌握情況。
基于以上問題,筆者從教學內容及教學方式等方面進行調整和改革,收到了一定成效。
二、對公共關系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
(一)對教學內容的調整。
根據課時的限制及合班教學整合教學內容。經過多年教學經驗的積累,筆者將多數教材設置的1到15章的內容歸整為6大塊,使教學內容整齊、清晰、明了。具體為:第1章緒論和第三章公共關系的主要職能與基本原則歸為一章,主要論述什么是公共關系及公共關系的職能和原則。通過本章學習,學生理解什么是公共關系,公共關系是做什么的,公共關系工作應遵循哪些基本原則。第2章《公共關系的產生和發展》,簡述公共關系的起源及揭示公共關系產生的歷史條件。第3章幾種常見的對象型公共關系,重點講述媒介關系、社區關系、政府關系和名流關系;第4章《公共關系的工作程序》,論述公共關系“如何做”,即公共關系“四步工作法”。講謀劃策略時一并把設置在教材13章的公共關系策劃內容調整為一整塊講述。第5章《公共關系專題活動》,主要講解和訓練具體的公共關系活動如何做及其技巧。至于公關禮儀則是通過網絡教學平臺掛上金正昆教授的公關禮儀視頻讓學生自己課余時間自學。試圖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公關禮儀要領。
(二)教學方法的改革。
1.教學方法方面。
(1)案例教學。公共關系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性課程。案例教學法能創設良好的寬松的教學情境,把現實生活中真實的典型問題濃縮為案例展現在學生面前,即使他們不出校門也能了解社會的熱點問題,并設身處地地思考、分析、討論這些問題,提出自己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案,并在其他同學提出解決同一問題方案的過程中不斷修正自己的方案,使他們互相學習,提高分析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同時,案例教學還能彌補實踐教學環節的不足,尤其是教師選擇的現實案例,把理論教學和解決實際問題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覺得學有所用。在案例教學過程中,通過對案例的分析,探討揭示公共關系活動的基本規律,總結公共關系理論,培養學生創造性的思維,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使課堂氣氛非常活躍。收集一些成功或失敗的公關策劃案例,總結其中的經驗教訓,使學生對公共關系策劃的內容、方法及其對公共關系活動能否成功的決定性影響有初步的認識。
(2)多媒體與網絡教學相結合。隨著新科技的迅速發展,網絡傳播已成為傳統傳播的極好補充,甚至有成為主力軍的發展趨勢。網絡是一個集教學平臺、資源平臺、交流平臺和管理平臺于一體的綜合信息化應用環境,它以其傳播的互動、大容量、超時空性等特點為公關活動增添了新的活力。在這種全新教學模式中,學生是主體,是中心,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促進者。而且網上教學內容新穎,教學方法獨特,能夠激發大學生對公關知識學習的熱情,最大限度地激發大學生學習公關知識、培養公關能力的熱情,使他們的創新思維更加活躍,為塑造創新型的獨立人格提供良好的契機,創造不可多得的條件。為補充教學案例,鼓勵學生瀏覽中國公關網等公關網站,搜集一些時事熱點結合公關知識分析及新穎的策劃方案,利用小組匯報的形式呈現給大家。如學生在公關網上收集到的汰漬“流水席”到“流水洗”策劃方案,圖文并茂,策劃新穎,并引出問題“從公關的角度如何看待這三天盛宴?”和臺下學生互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還有一組展示的公關網案例:加多寶微博連發四條“對不起”,為了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積極參與熱情,甚至不惜自掏腰包買加多寶和王老吉涼茶,對積極主動回答問題的學生給予獎勵。新穎、獨特的小組匯報形式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公關這門課程的興趣,既鍛煉了他們的語言組織與表達能力,又培養了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和創新能力。在講危機處理的公關技巧這一章時,除分析一些經典案例外,對社會上出現的熱門公關危機事件,及時組織學生對其進行分析研究,如酒鬼酒塑化劑事件、農夫山泉深陷“標準門”事件、怪“蘋果”面對危機不公關、哈藥總廠廠長進京致歉事件等,通過盤點近幾年的危機公關事件分析,啟發學生樹立科學的危機價值觀,掌握公關危機的處理藝術與技巧。
2.考試方式方面。
積極倡導開卷考試,加強學生平時對該課程的重視和學習,注重過程,培養打破學生考前死記硬背的傳統應試模式,使學生放下對考試的懼怕和顧慮,全身心投入掌握知識和技能的學習中。為此筆者將期末總評成績由原來的三七分配比例改為四六分配,即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40%,平時成績包括課堂表現、考勤、個人作業完成情況、小組案例分析實訓課的綜合表現等,占總成績的40%,平時成績的考核,有利于促進學生加強平時對該課程的重視。學習期末延續小組在完成實地公關調查的基礎上做策劃方案書,占總成績的60%。
總之,通過以上教學內容及教學方式的改革既讓學生掌握了基本的公共關系理論知識,又提高了學生的公共關系實踐能力,還使學生發揮了主觀能動性,活躍了課堂氣氛,使他們既鍛煉了自己的語言組織與表達能力,又增強了團隊合作意識,進一步加深了對公關知識的理解。
參考文獻:
[1]羅福勇.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公共關系學教學思考[J].欽州學院學報,2010(1):105.
公關禮儀的原則和作用
(一)公關禮儀的原則:(1)真誠守信真誠是被人們所最為崇尚的品德和態度,它是人們尋求合作最重要的框架和底線。與真誠相對應的就是守信,它是真誠的目標和歸屬。真誠守信上升為公關禮儀的內在品質可使公關禮儀活動表達出最令人心服的信息。(2)平等尊重公關具有民族區域性,面對不同的強勢或非強勢群體,公關禮儀都要做到平等相待、尊重有佳。這可以幫助組織樹立起光輝的公眾形象。(3)友善寬容友善是縮短距離的關鍵,寬容是比友善更崇高的精神品質,能夠讓人獲得更多的朋友和支持。友善和寬容是公關禮儀的要義,也是文明風尚具體的突出表現。(4)自信自律自信是對組織的自信,對自我的自信。自律在于樹立內心的道德信念和行為修養準則,時刻以維護組織形象、塑造組織形象為己任,時刻以堅持公關禮儀原則為信念。在自信和自律意識下能夠對內對外展現出強有效的感染力和控制力。
(二)公關禮儀對社會組織的作用:(1)塑造組織的良好形象。公關禮儀具體可分為個人的禮儀表現,個人形象代表組織形象,個人形象塑造組織形象。(2)幫助組織開展社會交往。公關禮儀能夠迅速地組織起有效的活動,而且容易被社會接受,它是社會交流的形式也可以是交流的內容。(3)提高組織的文明水平。組織上下人人懂禮,人人以禮相待,相互尊敬,相互容讓,形成這樣的組織文化,在這樣的組織文化中自然能孕育出高水平文明的組織。(4)增強組織凝集力。公關禮儀本質的作用是能夠統一人的心理。在組織中運用禮儀能夠使成員感到關愛和溫暖,能夠增強成員對組織的信心。“禮”能夠成為團結成員的紐帶。(5)傳遞組織信息。儀式活動是公關禮儀的一部分,它能引起公眾對組織及組織活動的關注,傳遞組織的理念,并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市場經濟社會,公共關系在社會經濟中發揮越來越活躍的作用,公共關系的價值受到政府部門和企業廣泛的認可,中國公關業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而且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與新聞媒體平臺的不斷拓展,公共關系環境隨之不斷演變。這些決定公關禮儀也必定隨之豐富和發展。
公關禮儀的發展空間
(一)提高文明水平的要求。構建和諧社會是我國當前的努力目標。和諧社會要求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公關禮儀促進人與人的交流,改變交流方式,提高交流的效果。在構建和諧社會的大環境中,禮儀必將更為充分地體現到公關活動中。目前的公關禮儀主要存在與人與人之間,但已經正在向人與物的形式上延伸。由此可見,在大力倡導文明的氛圍下,公關禮儀作為禮儀的一部分,其覆蓋的范圍將會不斷擴大。
(二)彌補中外禮儀和習俗之間的差異。我國的對外開放程度在不斷加深,國際間的交流也更加頻繁和多樣。更多的國家、地區和民族將不斷地成為各類組織公關活動的對象。各類組織有可能采用地方習俗性的禮儀而非國際通用禮儀對特定的群體進行公關活動,因為這樣做將使公關活動更具有針對性,從而更為有效。
(三)事物本身的發展變化為公關禮儀提供空間。隨著新事物的不斷出現和舊事物的不斷消亡,生存空間和生存條件的變化必將使公眾的視角和關注點發生轉移。以前商品行業的公關活動將會繼續蓬勃發展,而服務行業的公關活動作為更高級的公關活動,將會全力追趕并以最為新穎的方式超越商品行業類的公關活動,其內容與方式的豐富將成為必然。公關禮儀的豐富是禮儀活動范圍層面上的擴展,并且主要體現了外界的客觀決定。對于公關禮儀的發展,則更多的表現為對禮儀形式和禮儀觀念的縱深發掘和強化,需要投入更多的主觀因素。
公關禮儀的發展趨勢
(一)從意識上看公關禮儀具有四大原則,發展公關禮儀則需要遵從這四大原則,以維護公關禮儀的職能和價值。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我們更希望人類社會優秀價值觀的弘揚能夠為公關禮儀增加更為有益的思想觀念。這樣,公關禮儀才會取得更大的進步,也才會在公關活動中發揮更為有效的作用。
(二)從技術角度看發展公關禮儀表現為縱向的傳承和橫向的借鑒與融合。我國的公共關系在夏商時期萌芽,儒家學說的發展也將“仁愛”的精神賦予公共關系活動上,從而表現出我國傳統的公關禮儀。遺憾的是,我國在近代和當代都不是世界范圍內的發展中心,我國失掉了世界中心的位置,禮儀的方式也逐漸被西方禮儀所取代。我國自己的禮儀傳承下來的是禮儀的精神和態度,以及我們東方人黃色面孔的莊重與微笑。不過對于未傳承下來的禮儀方式也不必嘆息,不必惋惜,在歷史產生又在歷史中淘汰是歷史的規律。而且被淘汰的禮儀方式也的確很有必要,因為產生于封建社會的禮儀融入太多的封建思想,與當代社會格格不入。西方社會是幾大古代文明的繼承者,曾一直和東方的中國遙相呼應。經過中世紀的黑暗,最終迎來文藝復興,并孕育了資本主義現代文明,產生了現代科技和文化,禮儀也相應形成自己的方式。在對待西方禮儀時我們要做到以下三點:
一是確認禮儀,明辨是非。禮儀是人們相互交往中形成的一種非固定的東西,不同的國家和民族對事物的認知不盡相同,這就形成了形式各異的風俗禮儀。同時又因為禮儀與道德相對應,與法律、真理和正義存在不相融的一面。所以對于禮儀的吸收切不能一味追求與他人相融而放棄對是非的判別,甚至置人格國格于不顧。因此確認禮儀的可采用性極為重要。
二是樹立平等互利的觀念。很多禮儀規范并不是出于讓人舒適的目的而發展起來的,它的出現是為了維護人的形象和權利。在西方雖然社會階層等級分明,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卻非常注重自己的人格和權利,他們信奉“天賦人權”,因此,在交流中不要因為自己處于優勢地位就藐視他人,也不用因為他人比自己優越就屈膝相迎或感到卑微而難以融入其中。良好的禮儀要求在交往中建立平等互利的觀念,做到人與人之間人格尊嚴上的平等,而且在原則和能力容許的范圍內應以利他為主,也就是形成互利。
(一)公共關系是現代信息社會發展的要求
信息社會,顧名思義,各種不同的信息滲透在社會中的每個角落。隨著信息工業與現代信息技術的迅速崛起,社會信息量以驚人的速度激增,促使著商品經濟的迅猛發展。
第一,由于社會組織不是唯一的,這必然導致競爭的存在,而這種競爭在某種意義上又是信息的爭奪,只有拿到各方面真實準確的信息,才能有效做出判斷,從而正確而科學地進行決策。因此,信息成為社會組織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和決定因素。
第二,在信息管理中,公共關系的參謀功能被挖掘出來,這使其發揮著重要的咨詢作用。首先,公共關系的中心工作是搜尋、及反饋信息,這被看成信息循環的一個完整過程。而信息時代的信息產生與傳遞追求速度,這些海潮洶涌的信息滲透到各個方面,可謂“無時無地不有”,鑒于此,公關人員要具有“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超能力”,把自己置身于廣闊的信息海洋中,用全方位的姿態積極搜集各種有用的信息,從而使信息的循環變得更有意義。包括整個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信息,包括社會生產信息、政府部門信息、市場信息、治安信息等等。只要公關人員能夠認清信息的特點和作用,在工作中有意識地進行信息搜集,并以專業知識為依據進行信息的篩選、歸納、分析和研究,就能夠向組織的最高決策層及時報告有價值的信息,了解組織是否與社會公眾的需求相符合,從而幫助組織檢驗自身的決策和行為。凡事不可能完美,社會組織的工作更是如此,因而更需要信息反饋這個“查缺補漏”的環節,如果組織的決策與行為存在不恰當的地方,就應該采取積極的應多措施加以調整,以謀求正確的發展方向。
第三,信息反饋工作不到位,會影響信息的輸出效果。對于社會組織而言,要以暢通的信息搜集渠道為基礎,這是信息傳播順利進行的保證,也是公共關系的重要公工作內容之一。實踐證明,社會組織的信息反饋裝置一旦失靈,信息的輸出效果就會趨于無效,在現代決策非人格化的背景下,這可能造成嚴重的風險與后果。因此,要想做好組織的信息反饋工作,就需要充分掌握決策對象的相關信息,為組織的科學決策奠定基礎,并依據信息管理的相關知識,促進管理的效益性與目的性的實現。
(二)公共關系是社會傳播與溝通的必要途徑
公共關系是社會傳播與溝通的必要途徑,“雙向溝通”的交流形式是公共關系的關鍵。為了使公共關系達到溝通與傳播的效果,社會組織必須要在完成信息搜集的基礎上及時傳遞信息。從社會管理的角度來看,首先就是準確地將社會組織的決策、目標、活動的舉辦以及問題的解決措施等社會信息傳遞給公眾,建立起公共了解組織的平臺,保證社會組織的透明度和公開度,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觀察和審視社會組織,起到互相監督的作用,達到公共關系的管理目的。
其次,社會管理還必須抓住群眾的心理,尊重群眾在先,以得到群眾的認可與支持。這就要求社會組織允許群眾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組織的運行情況,也就是上文中提到的“透明度”和“公開度”,讓群眾提高對社會組織的信任感,并鼓勵群眾采取積極支持的態度響應社會組織的方針政策。這樣,社會組織美譽度與可信度不斷提高,管理的功能自然也就被發揮得淋漓盡致。
最后,要順利進行“雙向溝通”,必須重視公眾的信息反饋能力,并以公眾的信息反饋為基礎,這是社會組織檢驗公共關系實施效果及開展校正工作的必要程序。信息不是靜止不動的,它長期處于流動的狀態,而信息的反饋則指引著信息正確流通,社會組織要想更好地判別信息的價值就必須依靠信息的反饋功能。而“雙向溝通”不僅能使信息的搜集反饋比信息的更有價值,還能讓組織調整自身行為具有深遠的意義。在公共關系中,負反饋通常被看成反饋作用的主體,這是由于負反饋強調對系統變化的抑制,發揮著糾正系統偏差的作用,使保持系統趨于穩定,也使系統達到預期的目的。
二、公共關系在社會管理中的作用
公共關系在維持社會穩定方面發揮著不可磨滅的作用,比如整合社會環境、促進經濟發展、加強民主進程、提高文明程度等等,具體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一)社會環境的整合
社會是一個集體的概念,社會“環境”作為社會組織發展的基地,是社會組織機構賴以生存的條件。從小的方面來說,“社區”是公共關系的環境單位,由于社區是我國剛興起的人口聚集地,因此社區關系便與以往的鄰里關系相似。對于社區居民來說,只要大家都傳承“遠親不如近鄰”的思想,就可能形成和睦相處、彼此尊重的社區環境,從而使組織機構與居民相得益彰,最終達成利益同步。如何才能達到整合社會的目的?
其一,以國家大局為依據,以國家方針政策和法紀為最高原則,在維護社會穩定的大環境內保障個人根本利益。對于組織機構來說,只執行國家的意志是不夠的,要想建立良好的公共關系,還必須考慮鄉約民俗、地方法規和社會公德等因素,并以所在的社區為中心進行輻射效果,在社區環境得以正常維系。
其二,公共關系以公眾利益和社會整體利益為核心,社區建設越突出,社區整體利益就越明顯,在群眾利益得到保護的情況下,社區的凝聚力也會越來越大,這就要求組織機構的每個成員都主動為社區公益建設做出貢獻,營造出良好的社區奉獻氛圍。
其三,積極發揚“助人為樂”的良好美德,提倡“救人于危難之時”的精神,反對“只顧自掃門前雪”的自私行為,使公共關系的社會聯系得到廣泛建立。針對此,組織機構不應該過多地隱瞞工作情況,而應該盡量采用多種有效的方式公開組織工作的宗旨、目標、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困難,使社區公眾了解組織的工作狀況,以求得彼此了解,相互支援。
(二)組織形象的塑造
塑造組織形象是公共關系最重要的基本功能之一。組織形象的塑造較多地運用于在企業公共關系中,這是因為良好的組織形象不僅是企業軟實力的體現,也是企業“品牌意識”的具體實踐,可以形成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有利于企業綜合實力的提高。受西方公共關系中塑造形象的影響,企業強調“家庭環境”,員工們在工廠中有家的感覺,比如開展員工聚餐、員工生日禮物派發等活動,另外,還要向員工征求決策意見,合理的意見給予獎勵,并多組織員工培訓學習,增加其就業技能。塑造組織形象的思想也逐漸應用于社會管理工作中。首先,塑造組織形象可以創造良好的社區氣氛,增強組織機構的內部凝聚力。
(三)有效的民主管理
目前,公共關系的管理職能得到社會各界的公認。民主管理離不開公共關系,因為公共關系在建設和諧人事環境方面作出極大的貢獻。而對于企業來說,開展公共關系活動都有利于建立新型的上下級關系,進一步增加員工與員工、領導與員工之間的了解,在相互尊重的環境中學會寬容與諒解,從而使得以建立起和良好的人際關系,減少企業內部摩擦。如果員工能夠參與企業工作計劃和工作目標的討論和擬定,不僅能夠把工作的目標和意義灌輸到員工中去,還能夠增加員工的主人翁意識,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一旦員工的意見被采納,更能夠激起員工的工作干勁,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企業的良性發展。
(四)文明程度的提高
我國是典型的禮儀之邦,要想利用公共關系進行社會管理,融合地方的風俗和禮儀是必然要求,“客隨主便”、“入鄉隨俗”便是最好的詮釋,因此,公共關系在提高社會組織文明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若在公共關系的思想中積極融入我國的風俗、禮儀,則可以進一步促進我國社會精神的文明程度,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和諧,使我國社會關系更融洽。公共關系遵循“人性”原則,講究交朋結友,以求建立起和諧的人際關系。很多人認為“交朋結友”與“酒肉朋友”是一類,其實二者存在很大的差異,“交朋結友”依據團體利益,只做有利于所在組織機構的事情,而后者往往從個人利益出發,完全靠私人交情,不具有原則性。在這一內容上,公共關系體現出“兼容”性,它不完全完全接受或排斥任何一種形式,有時團體交往又必須以個體交往為依據,正所謂“熟人好辦事”,因此,只要能夠營造出和諧的人際網絡,無論是利用集體的力量還是個人的力量,皆可。但這里面還得把握一個“度”,不能打著公關的旗號進行受賄活動,更不能肆無忌憚地“挑釁”法律的底線。
三、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