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小學教師個人研修總結
時間:2022-10-05 15:39:5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小學教師個人研修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通過校本研修,教師能夠更好地發揮學習所獲的技能及學習所得,也能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學修養,那么具體的個人工作計劃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編帶來關于小學教師個人校本研修計劃范文的內容,希望能讓大家有所收獲!
小學教師個人校本研修計劃范文(一)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更好地為教學工作服務,根據學校的工作實際,自身的發展要求,特制定校本研修個人工作計劃。
一、研修目標
通過學習,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促進自己對新課標的理解。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為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二、研修內容
(一)多讀對自己有用的書,進行讀書研習。
廣泛閱讀各類書目,不斷充實、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領悟生活化、情境化課堂教學的真諦,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同時,注意多鉆研、勤思考,將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與理論結合起來,在總結和反思中來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二)在實踐中進行教學研討。
目前進行的新課改對我來說是一種挑戰,同時也是一次難得的鍛煉機會。我將繼續積積極參加校內校外的教研活動,平時就當天發生的教學突發事件,教學感悟反思,學生的思想問題及解決方法等與同組教師交流學習。
三、具體實施方案
1、勤于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1) 堅持不懈地學。活到老,學到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2) 多渠道地學。做學習的有心人,在書本中學習,學習政治思想理論、教育教學理論和各種專業知識,增強自己的理論積淀;也要在“無字處”學習,豐富的教學經驗,以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通過網絡學習新課標,在教學中理解應用新課標。
(3) 廣泛地學。廣泛地閱讀各類有益的書籍,學習各種領域的知識、技能,特別要學習現代信息科技,不斷構建、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
2、多聽課,堅持做到聽好每一堂教研課,做好教研筆記。
取長補短,努力地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3、勤于動筆,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1) 及時積累專題研究的第一手資料。
(2) 嘗試進行教學案例的分析,把自己的專題研究從實踐層面提升至理論層面。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走進學生心靈,創造多彩人生,學習,再學習,在學習中不斷超越自己。
小學教師個人校本研修計劃范文(二)新的學期,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現將本學期個人研修計劃擬訂如下。
一、研修主題
以“提高作文課堂教學實效性”做為本學期個人研修主題。研修重點:以提高自身素質為基礎,以課堂教學為重點,以提高學生作文質量為突破口,以新課程標準為指針,為語文教學成績的全面提高而努力。
二、研修目標:
1、加強理論學習。
通過參加集體學習及自學等方式認真學習新理念,及時把握課改的前沿信息,并努力運用于課堂教學實踐之中。
2、立足常規教學。
潛心鉆研本學段教材,以上好每一節課為前提,不斷總結和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逐漸突顯出個人的教學風格和教學特色。
3、注重經驗積累。
積極撰寫教學反思、案例和論文,將教學過程中的點滴感悟記錄下來;隨時上傳到小學語文論壇,以便達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效果。
三、研修措施
按照個人工作特點制定一年的發展研修計劃,努力結合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做到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在工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實踐;在反思中改進,在改進中提升,使研修、工作、發展同步推進。
1、研讀課標
研讀《語文課程標準》中關于習作階段目標要求,交流課標研讀體會,以便準確把握各學段習作目標要求。
2、鉆研教材
鉆研本學段教材中習作內容,整理歸類,總結出本學段習作內容的共同特點,找出難點問題并和其他同行交流研討,以便全面把握小學教材中的習作類型及習作難點。
3、交流互動
積極參加教研活動,發表自己的看法,與全體教師主動交流研修歷程。結合區域內的教研活動,認真上好作文指導課并做好案例分析、總結和再設計,以此鍛煉對習作指導課的駕馭能力。
4、撰寫經驗
在平時的教學中,堅持寫教學反思、記錄研修過程中的得與失,不斷積累經驗,學期末形成關于作文教學的經驗論文,爭取在教學刊物上發表。
小學教師個人校本研修計劃范文(三)新的學期又在春暖花開的季節來臨了,踏著輕柔的春風,面對著生機無限的校園,心中又充滿了無限的期待和斗志。校本研修是新課改以來一直所倡導的一個十分利于教師成長的方式,它的制定和實施理念更加符合教師自身發展的需要,對教師提高教育教學能力起到了切實有效的作用。為了使自己的業務水平有更大的提高,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特制定個人校本研修計劃。
一、工作理念:
1、堅持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原則。
2、把新課改的精神落實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
3、建立扎實、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
4、積極探索適合學生發展、深受學生歡迎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5、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
二、學習內容:
1、以《〈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綱要〉及解讀》、《〈學科課程標準〉及解讀》、學科新教材等為主要培訓教材。
2、以典型課例和專題課教學教研為媒介進行“研”“訓”,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3、學習《教師職業道德》,進一步提高師德。
4、學習《教師反思能力的培養與提高》,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反思意識,要經常反思自己的教育觀念、教學行為,主動進行教學方式的改革,教學水平不斷提高。
三、學習形式:
以參加學校校本研修活動為主,個人自主研修為輔。在學校安排下,統一內容,統一進度,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學習。根據學習內容,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并進行實踐。在自學的同時,要做好重點突出的學習筆記。
(1)專題培訓
交流研討、教學設計、說講評課等形式,將培訓學習與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緊密結合起來。
(2)專題總結
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教學經驗,對以優化教學過程的基本原則、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習慣和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等方面進行探索。對其他教師的專題總結、論文、調查報告、實驗報告、教案、觀察日記等進行分析與系統整理。
(3)網上學習
充分利用自身信息技術知識的網絡資源優勢,在網上查找所需學習資料,進行互相學習和交流。
四、研修主要措施:
1、認真參加集體組織的學習培訓,作好培訓記錄。
2、認真參加學校的校本研修活動,吸取其他老師的成功經驗。
3、精心準備自己的研修課程,發揮信息技術特長,努力提升使用現代教學設備的能力。
一、開拓創新,努力實現學歷教育的校本化
學歷教育是教師研修的內容之一,它有助于提升教師的學歷層次,拓寬教師的知識背景,改善教師隊伍的專業結構,促進教師個人的專業成長。傳統的教師學歷教育以函授為主要形式,這種形式存在的問題:一是集中面授時間長,工學矛盾大,進修成本高;二是專業設置少,不可能顧及到中小學每一個專業的所有教師;三是內容也只能以經院式通識性的理論課程為主,以致出現學歷提升了,文憑拿到了,但對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幫助不大。為了搞好學歷教育,我們提出開拓創新,努力使學歷教育校本化。我們和西南大學網絡教育學院聯合辦學,通過遠程網絡,讓教師不受時空的限制,足不出校就能完成學歷提升的教育。我們面向中小學各學科教師開設了27個本、專科專業,參加學習的教師結合本職工作通過在崗自學教材、教授視頻輔導、同事互助研討、網上作業答疑等多種形式進行個性化的校本化的學,深受基層學校和一線教師的歡迎,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學歷教育的校本化。2005年以來,我市網絡學歷教育共錄取2535人,至2010年已有1524人順利畢業,產生了很好的社會影響。
二、因地制宜,不斷追求非學歷繼續教育的校本化
我們所說的教師非學歷繼續教育,主要有兩種:一是國家法律法規要求的、每一個在職教師每年必須完成的一定課時的專業教育,這是一種全員的非學歷繼續教育:二是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門或業務部門為了一定的目的要求、組織開展的各類專題或骨干培訓,如校長及各層級學校管理干部的培訓,各學科新教師或骨干教師培訓等。十一五以來,我們采用了兩項措施:一是通過網絡實施全員的非學歷繼續教育。(1)與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網合作。我們與北京師范大學和東北師范大學合作,為中小學教師開設的270多個專題和課程,每年組織需要參加全員培訓、需要完成繼續教育課時的數千名中小學教師,結合本校本崗位本人的具體實際有選擇地進行個性化的校本培訓。(2)提供校本化繼續教育平臺。我們根據具體情況,自主研發,通過自學教材、視頻輔導、網上討論、網上作業、網上考核等方式,對全市的中小學教師進行“職業道德與創新能力”、“有效教學、”“塑健康心理,做陽光教師”的全員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為所有需要完成繼續教育課時的教師提供了校本化的繼續教育平臺。
二是將各類專題培訓班辦到基層的學校,實現教師研修的校本化。近年來,我們和以往一樣接受教育行政部門的委托,舉辦了各種專題培訓班,有校長培訓班、教導主任培訓班、小學(語文、數學、外語)骨干教師培訓班、初中(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骨干教師培訓班等。為了使這一類專題骨干培訓實現校本化,這幾年除了理論的通識的專家講座集中在進修學校進行外,更多地把培訓班放到基層學校。在培訓中,做到培訓工作與學校的管理實踐和課堂教學相結合,通過聽匯報、看資料、開座談會、問卷調查、觀摩活動、聽課評課、研討交流等形式,總結經驗,探索規律,將培訓落到實處。
三、以課題為抓手。對實驗學校進行校本研修的指導
為了適應形勢,努力實現教師研修的校本化,十一五期間我申報了“校本研修與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市級重點立項課題。我們以課題研究為抓手,除了組織本校的專業教師進行理論的研究外,還組織一批有豐富經驗的地方專家對實驗學校進行校本研修的指導。五年來,我們結合課題組年度的工作會議,分別到昭關中學、丁伙中學、雙溝中學、昭關小學、丁伙小學等實驗學校進行現場的研修指導。專家組幫助學校分析學校的教師隊伍狀況和學校管理、教育教學的狀況,總結經驗,肯定成績,指出存在的問題,還幫助學校制定新一輪的校本研修計劃。幾年實踐下來,效果顯著,反響很大。《人民教育》、《江蘇教育通訊》等報道了丁伙中學、雙溝中學在這方面的做法,我們通過各種會議、培訓班和刊物、教苑網向全市推廣,起到了以點帶面舉一反三的功效。
一、高度重視中小學教師培訓。
教師為本。有好的教師,1.教育大計。才有好的教育。教師培訓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環節,推進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保證。近年來,各地各校積極采取措施加強教師培訓,教師隊伍建設取得明顯成效。但從總體上看,教師隊伍整體素質還不能完全適應新時期教育改革發展需要,教師培訓發展不平衡,特別是農村教師培訓機會較少,教師培訓制度有待完善,支持保障能力建設亟待加強。教育規劃綱要對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大力加強教師培訓,新時期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重要任務和緊迫要求。
圍繞教育改革發展的中心任務,2.新時期中小學教師培訓的總體要求是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緊扣培養造就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的戰略目標,以提高教師師德素養和業務水平為核心,以提升培訓質量為主線,以農村教師為重點,開展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努力構建開放靈活的教師終身學習體系,加大教師培訓支持力度,全面提高教師素質,為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建設人力資源強國提供師資保障。
完善培訓制度,要按照“統籌規劃、改革創新、按需施訓、注重實效”原則。統籌城鄉教師培訓,創新培訓模式機制,增強培訓針對性和實效性。堅持全員培訓與骨干研修相結合,遠程培訓與集中培訓相結合,脫產進修與校本研修相結合,境內培訓和境外研修相結合,非學歷培訓與學歷提升相結合,促進中小學教師培訓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取得新突破。
二、緊緊圍繞新時期教育改革發展的中心任務。
推動各地通過多種有效途徑,3.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的總體目標是以實施“國培計劃”為抓手。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全體中小學教師進行分類、分層、分崗培訓。今后五年,對全國1000多萬教師進行每人不少于360學時的全員培訓;支持100萬名骨干教師進行國家級培訓;選派1萬名優秀骨干教師海外研修培訓;組織200萬名教師進行學歷提升;采取研修培訓、學術交流、項目資助等方式,促進中小學名師和教育家的培養,全面提升中小學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專業化水平。
有計劃地組織實施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全員培訓要按照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要求,4.以農村教師為重點。遵循教師成長規律,著力抓好新任教師崗前培訓、職教師崗位培訓和骨干教師研修提高。
幫助新教師盡快適應教育教學工作。培訓時間不少于120學時。新任教師崗前培訓:對所有新任教師進行崗前適應性培訓。
深入鉆研業務,職教師崗位培訓:重點是幫助教師更新教育理念。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提高教育教學實際能力。每五年累計培訓時間不少于360學時。
探索教育教學規律,骨干教師研修提高:重點是幫助骨干教師總結教育教學經驗。進一步提升教育教學能力、教研能力、培訓和指導青年教師的能力,推進素質教育和教師全員培訓中發揮引領示范作用。
進一步推進“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計劃”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效整合,要加強農村音樂、體育、美術、英語、信息技術、科學課程等緊缺學科教師培訓。重視幼兒教師和特殊教育師資培訓。加強民族地區雙語教師培訓。適應教育現代化和教育信息化的新要求。提高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有效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和水平。
努力提升教師學歷水平。有計劃地補充優質師資的同時,5.以中青年教師為重點。重點鼓勵支持45歲以下中小學教師通過在職學習、脫產進修、遠程教育、自學考試、攻讀教育碩士等多種學習途徑提高學歷水平,特別是對專科學歷以下小學教師進行學歷提高教育。2012年,小學教師學歷逐步達到專科以上水平,初中教師基本具備大學本科以上學歷,高中教師中具有研究生學歷者的比例有明顯提高。職教師進行學歷進修,應堅持學用一致、學以致用的原則。
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能力水平。大力加強師德教育。重視教師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6.以師德教育為重點。將師德教育作為教師培訓的重要內容。學習貫徹《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創新師德教育的方式方法,增強師德教育的實效性。開展豐富多彩的師德教育活動,廣泛宣傳模范教師先進事跡,弘揚人民教師高尚師德。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考核的重要內容,并與教師資格定期登記緊密掛鉤,形成師德教育和師德建設的長效機制。
建立健全班主任培訓制度,大力加強班主任教師培訓。深入實施中小學班主任教師培訓計劃。所有班主任教師每五年須接受不少于30學時的專題培訓。針對班主任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加強班主任工作基本規范、班級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專題培訓,不斷增強班主任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書育人的本領。
推動大規模教師培訓的開展。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7.以實施“國培計劃”為抓手。實施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國培計劃”發揮示范引領、雪中送炭和促進改革的作用。國培計劃”包括優秀骨干教師示范性培訓、中西部農村教師培訓、緊缺薄弱學科教師培訓、班主任教師培訓等重要項目。通過實施“國培計劃”為各地推進教育改革發展和開展教師培訓輸送一批“種子”教師;探索創新教師培訓模式,開發教師培訓優質資源,建設教師培訓重點基地;為中小學教師特別是中西部農村教師創造更多更好的培訓機會,提供優質培訓服務。各地要以實施“國培計劃”為契機,根據當地實際,制定教師培訓規劃,組織實施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
三、創新教師培訓模式方法。
采取集中培訓、置換脫產研修、遠程培訓、送教上門、校本研修、組織名師講學團和海外研修等多種有效途徑進行教師培訓。8.積極創新培訓模式。適應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變化。
并針對不同類別、層次、崗位教師的需求,9.不斷優化培訓內容。加強教師培訓需求調研。根據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以問題為中心,案例為載體,科學設計培訓課程,豐富和優化培訓內容,不斷提高教師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倡導小班教學,10.努力改進培訓方式方法。改進教師培訓的教學組織方式。采取案例式、探究式、參與式、情景式、討論式等多種方式開展培訓。鼓勵教師自主選學,培訓課程內容、培訓時間、培訓途徑、培訓機構等方面,為教師提供個性化、多樣化的選擇機會,增強培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充分發揮現代遠程教育手段在教師培訓中的作用,11.積極開展教師遠程培訓。適應現代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新形勢。將集中培訓與遠程培訓相結合,采取混合學習模式,開展大規模的教師培訓。
促進校本研修與教研活動相結合,12.建立和完善校本研修制度。加強校本研修的指導和管理。遠程教育與校本研修相結合,理論學習與教學實踐相結合,提高校本研修的質量和水平。鼓勵和支持高師院校和中小學合作,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四、完善教師培訓制度。
逐步實現教師培訓管理信息化、制度化。13.完善五年一個周期的教師培訓制度。規范教師培訓證書制度。建立教師培訓管理檔案。
需修滿規定學分(學時)培訓課程。探索建立教師非學歷培訓與學歷教育課程銜接、學分互認的機制。將教師完成培訓學分(學時)和培訓考核情況作為教師資格再注冊、教師考核和職務聘任的必備條件和重要依據。14.建立嚴格的教師培訓學分管理制度。教師在五年周期內。
方可記入教師培訓學分管理檔案。15.建立教師培訓機構資質認證制度。制定教師培訓機構資質認證標準。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實施教師培訓機構資質認證。經省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認定資質的培訓機構所實施的教師培訓項目。
擇優遴選具備資質的培訓機構承擔培訓項目,16.實行教師培訓項目招投標制。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確保培訓機構公平參與、規范運作、能進能出,形成教師培訓機構競爭擇優機制。
完善教師培訓質量評估體系,17.強化教師培訓質量監管。建立教師培訓質量評估機制。加強項目過程評價和績效評估。將教師培訓工作納入教育督導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對各地教師培訓工作進行督導檢查。
五、加強教師培訓能力建設。
18.充分發揮師范院校在教師培訓方面的主體作用。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綜合大學特別是高水平大學培訓中小學教師。支持建設一批高水平的教師培訓基地。鼓勵具備資質的社會教育機構參與教師培訓。積極開展教師培訓國際合作項目。構建開放靈活的教師終身學習支持服務體系。
加強政府、高校、教師培訓專業機構、中小學校分工合作,19.深入推進全國教師教育網絡聯盟計劃。充分利用衛星電視、計算機網絡等現代遠程教育手段優勢。構建開放兼容、資源共享、規范高效、覆蓋全國城鄉、天網”地網”人網”相結合的中小學教師培訓公共服務體系,更好地滿足教師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促進縣級教師進修學校與相關機構的整合和聯合,20.充分發揮區縣教師培訓機構的服務與支撐作用。積極推進區縣級教師培訓機構改革建設。加強縣級教師培訓機構基礎能力建設,促進資源整合,形成上聯高校、下聯中小學的區域性教師學習與資源中心,集中培訓、遠程培訓和校本研修的組織協調、服務支持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建設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教師培訓者隊伍。實行培訓項目首席專家制度。建立教師培訓項目專家庫。遴選高水平專家和一線優秀教師組成培訓團隊。聘請理論功底扎實、實踐經驗豐富的專家和中小學優秀教師擔任兼職教師。加強教師培訓團隊研修,21.加強教師培訓師資隊伍建設。按照專兼結合的原則。每年研修時間不少于72學時。完善培訓者考核評價制度,形成培訓者隊伍動態管理機制。
形成多樣化的優質培訓課程資源。實施教師培訓精品課程資源建設計劃。建立優質教師培訓課程資源庫,22.加強培訓課程資源建設。采取政府購買、組織開發、引進等方式。促進優質培訓資源共建共享。完善優質課程資源評審與推薦制度。經教育部授權組織評審并推薦的優質教師培訓課程資源,方可在全國范圍推薦使用。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授權組織評審的教師培訓課程資源,方可在本地區范圍推薦使用。
六、加強組織領導。
二、具體收獲:
1、學習了《新時期師德修養》、《教師職業道德的構建與修養》、《心理健康教育與教師素質》和“八榮八恥”,根據實施素質教育和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對教師的要求,結合本人師德建設中存在的薄弱環節,積極參與培訓、自主學習、專項活動、專題討論、師德論壇、案例分析、自我反省、對照檢查、撰寫心得等形式,認真開展師德教育活動,從而使自己具備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素養,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從而更加愛崗敬業、樂于奉獻、關愛學生。
2、學習了《新教材將會給教師帶來些什么》、《教育觀念的轉變與更新》、《教育科研能力的培養與提高》及《校本研修面對面》,以實施素質教育為核心,以關注全體學生發展為主題,緊密結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施過程中的問題進行總結與反思。通過培訓進一步提高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認識,增強實施素質教育的自覺性、主動性和責任感,樹立終身學習思想和與素質教育相符合的教育觀、人才觀和質量觀。并將新理念運用到教育教學實踐中,實現了個人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這五年中,曾在《人民教育》、《xxx教育》、《時代教育》等刊物上發表多篇教育教學論文。
3學習了《語文課程標準》、《校本研修面對面》、《新課程推進中的問題與反思》、《新課程教學案例與評析·小學語文》,以提高課堂教育教學質量為重點,以“決戰課堂,新教材大練兵”為主渠道,以“學校教育質量工程”、“達標課”、“教材教法過關”實踐自我的教學業務能力和水平。積極參與以校本的培訓和研修,從實際出發采取多種形式,如上公開課、示范課;或確定研究專題,組織本學科或跨學科研討活動;或參與優秀教案、案例、課件及優質課評選或競賽等活動。通過組織參與各學科業務活動,切實提高自己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和水平,使自己在實踐中逐步掌握新課程標準,熟悉新教材的設計思想和新課程的教學結構、教學內容和教學評價,掌握新課程的教學方法和課堂教學常規;使課堂教學在尊重學生、開放思維、鼓勵交流、優化過程、提高效益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創新。本人在2008年獲市級骨干教師,2009年參與了地方課教材的編寫。
4、以教育部《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和《全國中小學教師技術能力建設計劃》為依據,以全面提高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應用能力,促進現代教育技術在學科教學中的有效運用為目的,在繼續推進《信息技術基礎》培訓考試工作的基礎上,學習了《教育技術培訓教程》,認真參與英特爾未來教育培訓。通過培訓,提高自身的計算機知識水平和操作技能以及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提高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整合及課堂教學的能力,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成為學科帶頭人。
,在培訓期間我認真聽講,及時完成作業,積極參加考試。通過培訓,使我在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教育教學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都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實現了從“教學型”教師向“研究型”教師的轉變。
一、思想認識的提高:在培訓中,我始終把師德建設擺在首要位置,變被動為主動。通過培訓,使我更加堅定了教書育人的信心和決心。
二、具體收獲:
1、學習了《新時期師德修養》、《教師職業道德的構建與修養》、《心理健康教育與教師素質》和
“八榮八恥”,根據實施素質教育和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對教師的要求,結合本人師德建設中存在的薄弱環節,積極參與培訓、自主學習、專項活動、專題討論、師德論壇、案例分析、自我反省、對照檢查、撰寫心得等形式,認真開展師德教育活動,從而使自己具備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素養,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從而更加愛崗敬業、樂于奉獻、關愛學生。
2、學習了《新教材將會給教師帶來些什么》、《教育觀念的轉變與更新》、《教育科研能力的培養與提高》及《校本研修面對面》,以實施素質教育為核心,以關注全體學生發展為主題,緊密結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施過程中的問題進行總結與反思。通過培訓進一步提高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認識,增強實施素質教育的自覺性、主動性和責任感,樹立終身學習思想和與素質教育相符合的教育觀、人才觀和質量觀。并將新理念運用到教育教學實踐中,實現了個人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這五年中,曾在《人民教育》、《xxx教育》、《時代教育》等刊物上發表多篇教育教學論文。
【論文摘要】培訓理念及其指導下的培訓模式直接影響著教師培訓的質量,湖北省樹立中小學教師培訓的新理念,并在理論創新的基礎上構建了新的教師培訓模式,建立了符合全省中小學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需要的教師培訓模式。
中小學教師培訓模式,是指在基礎教育領域內,對在職教師進行的以提高師德水平、業務素質、教育教學能力和自主發展水平為目標的培訓機制、內容、方式和方法。中小學教師培訓模式的基本構成要素是培訓主體、培訓理念、培訓對象、培訓目標、培訓內容、培訓手段(方式、方法)與培訓管理(過程監控、考核評價)等,這些要素的優化組合及發揮獨特作用的過程,就是模式生長、發展、形成的過程。培訓理念及其指導下的培訓模式直接影響著教師培訓的質量,湖北省樹立中小學教師培訓的新理念,并在理論創新的基礎上構建了新的教師培訓模式,建立了符合本省中小學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需要的教師培訓模式。
一、湖北省中小學教師培訓組織運行管理模式的分析
1.“兩線四級”的組織運行管理模式
湖北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建立了教育行政部門和業務主管部門的“兩線四級”組織運行管理體系。湖北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實行統一管理,分級負責。省、市、縣、鄉有專門的管理機構和培訓基地,組織開展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各司其職,齊抓共管,保證培訓工作的運行。
省教育行政部門主管全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負責制定全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規劃和政策;組織制定各類教師繼續教育課程計劃;組織編審教材;審批全省高、初中教師繼續教育基地的辦學資格并加強對繼續教育基地建設的指導;檢查指導全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
市(州)教育行政部門根據省統一要求,負責制定本地區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實施規劃和措施;負責本地區中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及其基地建設,負責審批本地區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基地的辦學資格;籌措和管理教師繼續教育經費;考核、評估并指導本地區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
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制定本地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規劃并組織實施;負責本縣(市)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基地建設;籌措和管理繼續教育經費;指導鄉鎮及學校的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建立和完善教師繼續教育管理制度;建立綜合考評、獎懲制度等繼續教育的驅動機制。
鄉鎮教育管理部門和教師任職學校有計劃地選派、組織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并籌集相應的師訓經費。中小學校長負有組織和指導本校教師接受繼續教育的責任,把教師的繼續教育列入學校工作的重要議程,積極組織教師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活動。
省、市(州)、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依托教師進修院校和師范院校建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中心,協助教育行政部門抓好本區域內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培訓工作。
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實行成績考核和證書登記制度。繼續教育基地負責做好學員的培訓、考核和登記工作。對完成了繼續教育的規定學時并經考核合格者,頒發省教育廳統一印制的湖北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結業證書。
2.“三位一體”的組織運行管理模式
為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湖北省實施了“農村教師素質提高工程”(以下簡稱“工程”),此項工程主要采取三位一體運行管理模式。
湖北省“農村教師素質提高工程”是湖北省教育廳為提高農村教師整體素質,實現教育資源優化配置,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而采取的重要舉措。從2005年開始,用5年時間,將全省現有的10萬農村鄉鎮中小學教師(其中校長培訓1萬人),集中到武漢市進行免費培訓10天。“工程”采取政府招標購買培訓,受訓者全免費接受培訓,嚴格考核培訓情況,根據績效給予獎勵的運作模式。在具體運作方式上做到“五統一”,即統一安排培訓時間,統一設計培訓課程,統一調配培訓師資,統一規定培訓方法,統一訂購生活用品。在培訓工作實施過程中,省教育廳、培訓院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建立了“三位一體”管理模式,加強培訓工作的管理和質量監控。
省教育廳負責培訓方案的制定、實施和管理,培訓師資的選配、資源建設,加強培訓過程的質量監控。市、州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參訓學員的選送、組織與協調。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按時組織好學員報到并提供交通便利,確保學員往返和培訓期間的安全,敦促學員完成集中培訓后的在崗研修任務。承擔培訓任務的院校按要求利用自身資源,提供優質培訓服務,確保培訓質量。“工程”參加單位及其領導都按照職責分工,切實承擔起相應的工作任務。省教育廳領導高度重視“工程”的統籌與協調、實施與管理。
二、湖北省中小學教師培訓組織模式的個案分析
1.“三型十環”培訓模式
湖北省十堰市教育局在中小學教師培訓實踐中總結出“三型十環”培訓模式。“三型十環”模式構建的理論依據是教師需求多元化和教師培訓多樣性理論。“三型十環”模式構建的實踐依據是校本培訓經驗的總結。教師校本培訓,必須充分考慮欠發展類、發展類、優先發展類的不同實際及多種需求,設計教師培訓的多樣性培訓模式。“三型十環”模式的構架主要有三種模式:學習——崗練——考評——分層模式;分層——研訓——師導——定向模式;定向——專修——獨創——發展模式。十堰市實驗區按照行動研究的基本思路,構建了九種校本培訓的教學模式:案例教學式、現場診斷式(微格式)、問題探究式、專題講座式、示范——模仿式、情境體驗式、自修——反思式、研訓互動式、網絡信息交流式。目前十堰市教育局總結提煉出了適合各種不同類型學校的校本培訓“三型十環”模式,用于實驗區的學校和縣市部分中小學實驗,獲得了良好的效果。該模式正由實驗區向全市中小學輻射實施。
2.“專家診斷”式培訓模式
在教師培訓實踐活動中,武漢市洪山區積極試行“專家診斷”式培訓模式。所謂“專家診斷”培訓,即選出的專家組對參訓教師進行培訓前的調查研究后,針對不同的教師存在的問題,采取集中、分組、個人培訓的模式,其主要特征是:專家“會診”,因材施訓。“專家診斷”培訓的理論依據是皮亞杰的“臨床法”和巴班斯基的“教育會診”理論;成人個性雖具有相對穩定性,但也是可塑的;發展學生個性與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需要具備鮮明特色與個性的教師。“專家診斷”培訓遵循主體性原則、多樣性原則、指導性原則、實效性原則。“專家診斷”培訓采取一看、二聽、三察、四議的診斷形式與方法。診斷標準與內容一要以學員個性特征為依據,二要以骨干教師標準作為依據,三要以新世紀對教師的要求為依據。“專家診斷”培訓的程序:①聘請專家,成立小組;②自我評價,提出問題;③專家診斷,確定目標;④制定方案,實施培訓;⑤效果評價,總結提高。如此培訓,形成了一批具有獨特教學風格和鮮明個性的骨干教師。同時也遇到一些困難,如實踐場地難找,工學矛盾,經費緊缺教材缺乏,給參訓教師備課造成了困難,從而影響培訓效果。
3.校本培訓能級模式
2004—2007近三年來湖北荊門東寶區教育局著力于具有“針對實際、強化實訓、突出實效”特點的校本培訓模式創新,展開了構建新型教師校本培訓能級模式的初步探索與實踐。所謂新型教師校本培訓能級模式,是一種以培養適應新課程和學生素質發展新要求的高素質師資隊伍為目標,以學校為單位,以教師為主體,以教師能力發展為核心的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工作體系。新型教師校本培訓能級模式的總體構架是:構建三大體系,形成三大平臺,達成三大愿景。
(1)目標與內容體系:首先是明確總體目標定位,達成三大愿景。一是以構建“能級模式”為支撐,切實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二是以發展教師“八項能力”(終身學習能力、職業表達能力、課堂教學能力、課程開發能力、信息技術運用能力、學生教育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特色爭創能力)為支撐,切實促進學生的素質發展;三是以優化師資團隊“三型”(成長型、成熟型、成就型)能力發展結構為支撐,切實促進學校的內涵發展。其次是分能力項目、年度(學期)和具體實施培訓活動項目,擬定明確的培訓目標要求。形成培訓內容菜單:一般可分A培訓能力項目、B必修課程要目、C能力實訓要點三級來編制,并相應附加必要的實施說明。
(2)途徑與方法體系:搭建自主研修、崗位培訓、遠程教育三大平臺,突出“主體化”、“一體化”、“信息化”特點。
(3)管理與評價體系構建要求:落實機構,落實常規,落實評價。
4.課題驅動模式
2007年,蘄春縣被確定為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有效推進區域教師專業化發展》研究實驗區,申報的子課題《中小學教師校本研修的有效模式研究》已被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總課題組審定批準。參與課題實驗為該縣以校為本的教師培訓提供新的發展支點。以課題為載體,以校情為依據,進一步深入探索校本培訓的新模式、新策略,促進農村教師專業化發展,實現全縣教師隊伍素質的整體提高。
在面上,積極構建“縣、片、校”三級聯動的教師培訓機制。在點上,不斷創新努力形成教師專業發展的新模式。一是導師引領模式;二是名師研修模式;三是課程開發模式;四是課題帶動模式。開展教師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導思想是:統一部署,全面推進,科研引路,示范先行,校長負責,評估獎懲。
2017年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個人學習心得體會【一】
教師繼續教育是教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小學教師整體素質和促進教師專業化的有效途徑,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學習期間,在與實際相結合不斷的實踐,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現將一些學習體會做個小結。
一、通過學習,我首先是更新了觀念:對教師來說,研究是學習、反思、成長、發展的同義詞,與專業人員的研究具有質的區別。它是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診斷性研究及實踐者對自身實踐情境和經驗所做的多視角、多層次的分析和反省。通過學習,從過去的我與現在的我的對話交流,是努力擺脫已成的我,為不斷獲得新生的過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自己、發展自己、更新自己。
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守護人。他將教師角色定位于學習者、研究者、實踐者。教師首先是學習者,不僅要善于向實踐學習,向理論學習,而且要向學生學習。教師是研究者,帶領學生主動積極參與科研課題的研究。教師是實踐者,實踐的內涵是變革。
二、教育無小事。一個細節可能會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一個教師最可貴的品質在于他能從日復一日的教學生涯中領悟和體會到教育的真諦,開掘出散發著新鮮芳香、體現著高尚情操的教育細節。學生是具有極大可塑性的個體,是具有自立發展能力充滿創造力的生命體。概括地說,教育的真諦在于啟發自覺,在于給心靈以向真、善、美方向發展的引力和空間。
三、就人格而言,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域、任何學段,師生之間都應該是天然平等的。教師和學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識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進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在教育中,教師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學生,要用自己的言語去打動學生,把自己對人或事的真情實感流露出來,以此使師生間產生心靈的共鳴。學生只有感受到教師的善良和真誠愛心,才樂于聽從老師的教誨。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抓住機會,適時地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表現給學生,與學生通過交流達到心與心的溝通。教師的語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時又要富有理性。這樣的語言才能讓學生愿意接受,達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話語,滋潤心田。溫暖的話語,可以使學生深深感到教師真誠的關愛,從而拉近師生的距離。教師對學生還要有一種充滿責任感和理智感的愛,這種愛就是嚴格要求,嚴而有度,更要嚴而有理。
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之外,我們還需要結合個人情況及教學環境和特色來很好的貫徹和應用它們。這個過程也是一個自我發現和自我完善的過程,除了需要不斷客觀的看待過去的我,我們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熱情,一份對教育、對學生、對社會的神圣信仰與追求!
有人說,教師是春蠶,是蠟燭,是航標燈,是導航員。而我要說,教師就像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需要吸收多方面的營養:有科學的教育思想,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有符合時代特點的教育言論,有廣博的學識,有令人佩服的教學藝術,有較強的人格魅力,有不斷開拓進取的精神。 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我始終在做著一個好學生。多年來,在教學工作的同時,我積極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新課程改革這股春風吹來之后,我更感覺到如魚得水,反復翻閱新課標,領會其中的真諦,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我都積極參加。教師應有一種苦讀, 苦學的精神。苦讀、苦學應該是教師的天性。學習研究新課標新課程,讓我有了方向從學習中我懂的了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道理。我在不斷的學習,也在不斷的研究、不斷的探索,從教材、教參、課程標準中去觸摸新課改的靈魂,準確把握教學的尺度。研究中考題體會其中蘊涵著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在同行身上學到的好方法也及時去應用。我和學生們相互學習,共同成長。我想,所謂的教學相長就是這個意思吧! 如此種種,我在做好學生的基礎上,也在努力的做好教師。做好學生是磨練我的重要歷程;而做一名好教師是我的終極目標。
2017年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個人學習心得體會【二】
教師專業是動態發展的、終身持續的過程,現代教學應是建立在教師學習基礎上的。必須在加強和發展教師教育,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同時,加快教師專業化進程,以適應學習化社會、終身化學習的需要。由此通過對教師專業觀發展歷程的回顧,通過對教師專業能力的時代內涵以及教師繼續教育課程改革原則的論證和闡述,探討教師繼續教育課程創新的機制,明確教師的專業成長與教學的發展性是一種不斷演進、不斷超越的創造發展歷程。因此,努力實施繼續教育工程,加強中小學師資隊伍的建設,開展面向21世紀的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是面臨新形勢的需要,是增強縣域經濟實力、綜合實力的需要,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為教育夯實了基礎,教育的發展必將迎來一個美好的春天。
教師繼續教育是教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全體在職中小學教師整體素質和促進教師專業化的有效途徑,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學習期間,在與實際相結合不斷的實踐,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現將一些學習體會做個小結。
一、通過學習,我首先是更新了觀念:對教師來說,研究是學習、反思、成長、發展的同義詞,與專業人員的研究具有質的區別。它是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診斷性研究及實踐者對自身實踐情境和經驗所做的多視角、多層次的分析和反省。通過學習,從過去的我與現在的我的對話交流,是努力擺脫已成的我,為不斷獲得新生的過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自己、發展自己、更新自己。
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守護人。他將教師角色定位于學習者、研究者、實踐者。教師首先是學習者,不僅要善于向實踐學習,向理論學習,而且要向學生學習。教師是研究者,帶領學生主動積極參與科研課題的研究。教師是實踐者,實踐的內涵是變革。
二、教育無小事。一個細節可能會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一個教師最可貴的品質在于他能從日復一日的教學生涯中領悟和體會到教育的真諦,開掘出散發著新鮮芳香、體現著高尚情操的教育細節。學生是具有極大可塑性的個體,是具有自立發展能力充滿創造力的生命體。概括地說,教育的真諦在于啟發自覺,在于給心靈以向真、善、美方向發展的引力和空間。
三、就人格而言,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域、任何學段,師生之間都應該是天然平等的。教師和學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識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進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在教育中,教師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學生,要用自己的言語去打動學生,把自己對人或事的真情實感流露出來,以此使師生間產生心靈的共鳴。學生只有感受到教師的善良和真誠愛心,才樂于聽從老師的教誨。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抓住機會,適時地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表現給學生,與學生通過交流達到心與心的溝通。教師的語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時又要富有理性。這樣的語言才能讓學生愿意接受,達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話語,滋潤心田。溫暖的的話語,可以使學生深深感到教師真誠的關愛,從而拉近師生的距離。教師對學生還要有一種充滿責任感和理智感的愛,這種愛就是嚴格要求,嚴而有度,更要嚴而有理。
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之外,我們還需要結合個人情況及教學環境和特色來很好的貫徹和應用它們。這個過程也是一個自我發現和自我完善的過程,除了需要不斷客觀的看待過去的我,我們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熱情,一份對教育、對學生、對社會的神圣信仰與追求!
2017年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個人學習心得體會【三】
遠程網絡繼續教育為我們廣大教師提供了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通過遠程網絡資源,我學習了職業理解與認識等九門課程,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我非常珍惜這個難得的學習機會,把遠程教育研修作為提升自身素養,促進專業發展的一個主要學習方式。我驚喜的發現,給我們指導的專家老師們,無疑都是我們每位學員治學的楷模。在研修培訓中,那一個個生動的教學課例,讓我們更加貼近了課堂;專家們精辟獨到的分析又使我們知道了教學中應該注意什么,哪些細節需要揚棄,哪些地方需要改正。經過這次研修,我深深的感覺到:教師不僅要具備高尚的師德,還要有淵博的學識,這是我們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基礎。
在這次研修過程中,我堅持每天進行網上學習,認真觀看各個專家的視頻錄象,通過學習,解決了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很多疑難問題,如:怎樣處理教材的重難點,備學生,這是我備課的困難點,但通過這次培訓,我了解了哪些是語文備課的重點與難點以及如何備學生。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斷推進,必然要求教師加強自身的專業成長來滿足新時期的教育模式,而傳統的繼續教育培訓存在很多弊端,譬如培訓內容理論化,針對性及實踐性不強;網絡培訓硬件設施不到位,影響學習效果;集中培訓存在工學矛盾等等,已經不能滿足現階段的教師成長需求。基于此,在當今的教育形式下,校本研修在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提高教師執教能力方面的價值日益凸顯。
校本研修雖然主要是在教師任職學校內部開展的,但并不是一個自我封閉的系統。“校本”雖然一定限度的發揮了學校的主觀能動性,但是由于辦學條件、師資力量、隊伍基礎、學校文化的差異,校本研修的實施狀況呈現出資源匱乏、支持短缺、探索艱難的局面,
教師專業發展、師資隊伍建設要求區域政策性統領,教師教育的規劃要求、標準、評估不是學校可以自定的;教師專業發展需要區域教師教育機構的專業引領;促進教育均衡需要區域整體教師素質的提高;教師專業發展所需的優化高效的資源和服務平臺也需要區域支持和共建。所以,區域推進校本研修有效模式及策略的研究具有較高價值和現實意義。
本文將從校本研修內涵、校本研修區域推進現狀、存在問題及解決策略幾個方面加以研究闡述。
一、校本研修內涵
“校本研修”是在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和業務部門的指導下,以校長為第一責任人,以教師為研修主體,以學校為主要基地,以課堂為主要研修領域,以提高教師師德修養和教育教學能力為目標,以促進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和質量的提高為目的,采取多種措施,全面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基本途徑。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是校本研修的主要實踐要素,也構成了校本研修的三種基本活動形式。這三個實踐要素發揮了教師個體、教師群體、專業研究人員三者的主要作用,缺一不可。
校本研修是“基于學校,為了學校,在學校中”,其價值在于,校本研修沖破了教研、科研、培訓割裂的局面,實現三者在學校層面的最佳融合,也更能喚醒教師專業發展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二、區域校本研修模式實施現狀(以吉林市船營區為例)
2011—2012年,我區均通過走訪各校,通過聽匯報、查文件、談感受、尋軌跡、發問卷等方式對校本研修實施狀況進行詳細調研,經了解,目前,校本研修呈現粗放實施狀態,尚未進入內涵發展階段。
1、形式建設
2011年,區域就已經出臺《船營區中小學校本研修工作實施指導意見》和《船營區中小學校本研修工作評估標準》,經過兩年的落實與推進,區屬各基層學校已經建立校長為第一責任人的校本研修工作領導小組;根據區域校本研修總體要求,結合本校實際,制訂了年度、學期研修工作計劃和月研修活動安排。有完善的自主學習制度、集體研修制度、同伴互助制度、考核評估制度、獎懲激勵制度等。為每位教師建立紙質文檔和電子文檔兩種個人發展檔案,檔案內容齊全有詳細的研修活動記錄,教師培訓檔案健全,教師自然情況、證書積累、讀書積累、學習研修體會等材料盡含其中。形式建設初具規范。
2、研修內容
調研發現,以課題帶動研修的模式占3成。而具體內容上,貼近教學實際,與提高教學實踐水平密切相關的以小學居多,例行備課,統一進度,考試分析、上情下達的,以中學居多。
3、學習需求
自我研修和同伴互助的方式居多,而同伴互助也需要同伴中有引領者,而且同伴的道德水準和價值觀及和諧的溝通也直接影響互助效果。
三、校本研修推進中存在的問題
1、學校第一責任人對校本研修理解、引領、組織不到位。
學校第一責任人對校本研修認識不足,對研修活動缺乏關注,注重行政管理,忽視研修氛圍。僅僅按照上級業務及行政部門相關方案生硬搬套程序,沒有針對研修問題及模式投入心力真正落實,并組織總結反思。
2、研究主體認識及能力上的缺失。
一大部分中小學教師認為“研究”是教育機構或是專家做的事,沒有認識到自身的研究修煉在成就學生的同時更加提升了自身生命的價值。而這種現象又以中學居多,活動盡限于備課的形式,心思大部分放到應對中考當中,而忽視了研修與成長。而一大部分小學教師很大程度上缺乏研究能力,發現問題后找不到合理的辦法解決問題,專業知識準備不充分,研修過程流于形式,實效性差。
3、校際聯動匱乏。
校本研修基于“校本”,但不是本校的研修,學校只局限自身的能力水平閉關自守,收效甚微。
四、校本研修區域推進策略(以船營區為例)
1.抓源頭,從思想著手提升教師認識水平。
進一步提高學校領導和教師對校本研修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強調教師專業化發展是教師成長的必然途徑,而教師繼續教育是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必由之路。指導學校把校本研修同上級業務部門(進修學校“三修”項目)整合,使校本研修內容更加充實且有實效。制定相關制度,進一步明確教師培訓與實施人事制度改革、教師年度考核、聘任、晉升、評優、獎勵的聯系。
2.樹典型,召開現場會共享研修經驗。
樹典型并促進校際互動,校際互動可以有效實現校本系統之間的信息與能量的聯系與交換。加強校際交流,實現思想觀念、物質資源的共享,對于激蕩教師思維,提高校本研修實效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選擇校本研修工作整合到位,模式新、效果實的學校樹立典型,召開區域校本研修工作現場會,會議形式以交流為主,由現場會學校領導解讀本校對《船營區中小學校本研修工作實施指導意見》和《船營區中小學校本研修工作評估標準》及《船營區“十二五”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雙名三修”工程——名教師項目實施方案》精神的領會,介紹本校校本研修工作研修模式的確立原則與思路,研修活動的開展情況和所取得的成果,各校參看該校積累的過程材料,共享成功經驗。
3.搭平臺,開辟專欄分享研修成果。
在區域內刊物《船營教育通訊》上開設“校本研修”專題欄目,刊登學校的特色活動、學校教師研修心得等內容,進一步推廣、交流各校研修經驗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