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10 13:42:4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幼兒園素質教育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另一方面,我國幼兒教育事業也有數量和質量變化。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多數幼兒園被當作福利機構,依附在企業和事業單位,辦園的目的是為了解決職工的后顧之憂。市場經濟的建立,也使得一些投資者把眼光投向幼兒教育事業。合資企業出現后,相繼出現了為數不多的合資和外資興辦的幼兒園,這些幼兒園占地寬廣,建筑華美,設備先進,收費高昂,甚至以“雙語教育”為號召。一個時期,幼兒教育過分強調“智力”訓練,片面強調教知識,加快超前教育,而不考慮幼兒的全面發展,是一種違背幼兒身心健康發展規律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
國家教委及時發現和糾正了這個偏向,指出早期智力開發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早期行為習慣的養成,早期思想品德的培養。通過學前教育,要使幼兒多一些自然的體驗,多一些情感的體驗。素質教育成為我國幼兒教育一個有口皆碑的課題。
改應試教育為實施素質教育是一場深刻的教育革命,涉及教育觀,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環境,教育活動過程和教材教法所有領域。
在教育觀點上,施教者首先要學會尊重被教育者----兒童,尊重其人格尊嚴,合理要求乃至細微的情感需要;尊重兒童的年齡特點和個性差異,相信其自我發展的內在潛力。教育者的任務是引導其健康向上發展。如栽培一棵幼苗,施肥,除草,澆水等一系列措施無非是助苗成長,而拔苗助長只會摧殘和毀滅幼苗。
在教育目標上,中華民族素質的整體提高是群體目標,群體素質的提高和個體素質提高具有一致性和統一性。群體目標的實現有賴于每個個體素質提高的程度。根據個體發展的水平設置不同的目標,古代稱為“因材施教”,現代思想工作稱之為“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素質教育稱為“創造適合每一個幼兒的教育”。
為幼兒發展奠定良好的素質基礎,是提高民族素質的基礎工程,是《幼兒園工作規程》的精神實質,是幼兒教育工作者承擔的光榮任務。素質教育的基本精神,著眼點是兒童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每一個年齡階段所掌握和達到的標準都與其年齡特點有關聯,目標在前,內容方法在后。吃透了素質教育精神以后,我們制訂了三年發展目標和學期發展的子目標,并將標準分解到每周每日的活動中去,使每項活動都有目的和有計劃進行。在工作方法上,擯棄了填鴨式教學方法,采取幼兒樂于接受的分區活動教學方法,使幼兒在各自基礎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關鍵詞: 素質教育 幼兒教育 素質培養
一、教師素質培養
面對新的時代和新的變化,提高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培養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四有”新人,是每個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職責。我認為要發展幼兒教育必須從以下方面做起。
(一)進行幼兒教育,要重視兒童非智力因素的開發及培養。
幼兒教育是人的終身學習、終身發展的啟蒙教育,為整個人生奠定基礎。對于如何在幼兒園中有效實施創新教育,培養幼兒敢于創新、樂于創新、善于創新的能力,我認為要從以下方面入手。1.注重培養幼兒的觀察力;2.注重保護幼兒的好奇心;3.注重發展幼兒的想象力;4.注意發展幼兒的自主能力;5.注意培養幼兒的自我評價能力。
(二)進行幼兒教育,要重視加強幼師的道德與專業教育。
為了加速師資培養,提高師資素質,對在職幼兒教師進行繼續教育顯得越來越重要。繼續教育是各類幼兒教師不斷進行教育思想、專業知識、技能的更新和補充拓寬的一種追加教育。為了適應幼師發展社會化的需求,幼兒教師要加強以下方面的學習:1.必須加強專業的補償教育;2.必須加強專業的更新教育;3.必須加強專業的提高教育。
(三)進行幼兒教育,我們應該有大教育觀念。
大教育觀,既符合中國國情,又順應時代幼兒教育的發展。它強調,對兒童的教育,不能僅依賴于學校,而應是家庭、社區和社會配合學校一起進行,這樣才能取得教育的合力效應。強調這一點,主要基于以下方面的原因。
1.家庭和社區,作為幼兒生活的主要文化環境,或者作為對幼兒產生作用的最“親近”的環境,對幼兒的影響相當大。
2.幼兒園是人生啟蒙的第一站,是人性真善美體學構建的發端,它的教育不是以書本為基礎,本身就是面向社會、面向幼兒的周圍環境和生活。我們要引導學生在社會中、在生活中認識事物,培養情感,促進幼兒在社會化的過程中發展。可以說,幼兒教育是一種完全的面向社會開放的教育。
3.家庭、幼兒園、社區和社會構成的大環境是一種大體系,對幼兒進行教育必須依賴這種大體系,而且在這種大體系中,幼兒園和其他兩者之間進行交換和融合,幼兒園不能成為獨立的環境。
二、幼兒素質培養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打基,教師為本。根據當前幼兒教育改革的實際,對幼兒教育的要求發生變化,我們必須順應潮流,迎接挑戰,把握現實,下工夫搞好幼兒的素質教育,使幼兒在德、智、體、美方面全面發展。
在具體工作中應按照《幼兒園工作規程》的規定,實行保育和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從而提高幼兒的素質,為他們一生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讓幼兒約束自己的不良行為,提高其自覺性。
由于幼兒園的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家處處以自己為中心;在與同伴交往中,他們常常從自己的需要出發,事事都想占上風。如我們班的兩個男孩上體育課時,同時搶一個皮球。他們都說自己最先拿到皮球,因此互不相讓,都抱著皮球不放并用腳踢對方。為了解決爭端,我說:“請把皮球給我,你們商量好誰先玩,或一起玩后我再給你們。”在這里我并沒有對他們進行諸如“好朋友不該打架“或“你們誰讓一讓,等一會兒再玩不可以嗎?”這類的說教,因為這樣做并不能解決問題,而是讓幼兒自己思考,并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過了幾分鐘,兩個男孩很有禮貌地要回了皮球,并決定每人拍一次輪流玩。讓幼兒制定某些規則,老師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尊重幼兒的想法,使規則更符合幼兒的需要,并且在制定規則的過程中提高幼兒發現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幼兒體驗到在幼兒園交往與生活是有紀律、有規則的,如果不遵守,自己的需要就不能得到滿足,而自己愿望的實現不能以犧牲他人的利益為前提,從而加深對規則意義的理解,提高自覺性,逐漸克服蠻橫、任性、自私自利的毛病。
(二)尊重幼兒自尊、多說“悄悄話”。
如果對常違反紀律的幼兒高聲訓斥或對其進行懲罰(如罰站、罰收拾玩具、與群體隔離),這會嚴重挫傷幼兒的自尊,甚至可能會從內心產生“逆反心理”。長此以往,會使幼兒成為“油鹽不進的四季豆”,對糾正幼兒不良行為極其不利。如有個女孩上課不聽講、愛講話,我叫她站起來改正了再坐下。她不理這一套,偏不站起來。我生氣地拉她起來,沒想到她竟歇斯底里地大叫大哭起來。我拿她真沒辦法,只好隨她。有一天,上課時我發現她手里拿著玩具并和旁邊的小朋友講得津津有味,我連續提醒了三次她也沒聽見,于是我輕輕走到她身邊俯下身子溫和地對她說:“你看,小朋友都坐得端端正正,也沒講話。把你的玩具給我玩一玩,放學后再給你,好嗎?”她愉快地把玩具給了老師,而且立即坐得端端正正。教師的作用不是指責、批評,更不是懲罰,而在于引導和支持幼兒的努力,使幼兒掌握是非的標準。老師不妨俯下身子對犯錯誤的孩子說“悄悄話”,孩子定會認真聽你說,從而在不知不覺中懂得老師所講的道理,愉快地改正自己的錯誤。
(三)善于發現幼兒的“閃光點”。
我們作為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行動者,幼兒素質教育的實施者,怎樣對幼兒實施素質教育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五個方面做起:
一、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所倡導的發展觀的教育理念,我們應樹立全面發展的觀念 ,促進幼兒整體素質的提高。
從幼兒教育目標上看,素質教育的目的是為整個中華民族素質的提高奠定基礎。我們首先應確立群體素質的培養目標,培養幼兒愛父母、愛同伴、愛集體、愛祖國、愛生活的情感。培養幼兒良好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在生活中培養幼兒的愛心,如:去看望生病小朋友或打電話詢問病情表示關懷和問候,去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或同伴。為四川文川地震受災人民募捐獻愛心,老師帶頭捐款,捐物,激發幼兒的愛心同情心等。還可以充分利用五大領域教學中有教育意義的教育內容對幼兒進行素質教育。
二、還可以充分利用五大領域教學中有教育意義的教育內容對幼兒進行素質教育,把素質教育滲透在各領域教學之中 。
1、結合五大領域教學中有教育意義的詩歌、散文、歌曲、故事等對幼兒進行教育。
2、通過開展多種活動、用多種教育教學方法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
3、可以創設豐富的隱性教育環境,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4、利用節日對幼兒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5、可結合主題教育活動在“十一”慶祝活動中,組織幼兒通過繪畫、詩朗誦、唱歌、舞蹈等形式對幼兒進行愛祖國的教育。在“五一”節對幼兒進行愛勞動的教育。在“三八”婦女節中,老師教幼兒每人做一朵小紅花,送給自已的媽媽,向媽媽說一聲節日快樂!讓幼兒知道三月八日是媽媽的節日,媽媽養育他們不容易,讓他們更愛自已的媽媽。又如重陽節的時候可以讓孩子為爺爺敲敲背,給奶奶梳梳頭等。
總之,我們應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和生活,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幼兒學會做人、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三、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1、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同時也是幼兒的權利。為了滿足幼兒的需要,要為幼兒創設優美的環境和良好的設施。為幼兒準備智力游戲、結構游戲、角色游戲、體育游戲、音樂游戲的材料與器械。為幼兒提供充足的游戲時間與場地,使幼兒園真正成為孩子成長的樂園。
2、經常組織幼兒外出活動,讓幼兒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感受自然界奇妙的變化,尋找自然界中美的秘密,喚起幼兒對大自然以及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并通過幼兒喜愛的形式表現他們對大自然以及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總之幼兒素質的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們老師潛移默化、循循善誘、循序漸進地進行培養,幼兒素質教育是面向未來的教育。我們在實際工作中要轉變觀念,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有效課堂,是指在常態的課堂教學活動中,通過教師的正確引領和全體幼兒積極主動的思維過程,在單位時間內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幼兒發展最大化的教學。幼兒素質教育呼喚有效課堂教學,有效課堂教學是促進幼兒素質教育的最佳途徑。
一、對有效教學的理解
有效教學是高質、高效、高發展的教學活動,它以教學活動的高效益為核心價值取向,以幼兒為教學活動的主體、以幼兒教師的不斷發展和創新為發展動力、以師幼互動為顯著標志、以幼兒全面發展為終極目標、以幼兒的活動效果評價教師的教學思想及教學行為。
從中我們不難看出,有效課堂教學活動更多地關注幼兒在學習活動中的參與程度以及參與活動的收益效果。譬如,教師組織一次課堂教學活動,在活動的過程中要適時地關注全體幼兒中有多少幼兒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有多少幼兒能夠認真觀察、用心思考、提出異議、回答問題、研究探索、合作學習;還要關注這些幼兒參與活動的深度如何,即傾聽的專注程度、觀察的仔細程度、回答的準確程度、思考的透徹程度、探究的深入程度等。另外,我們還要關注幼兒在一次課堂教學活動中提出問題的數量和解決問題的數量以及提出問題的質量和解決問題的質量,關注活動投入的精力與產出的學習效度比例,力爭在有效的時間之內取得最大的教育產出。
二、對有效教學的把握
在幼兒教育階段把握有效的課堂教學,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精當的教學設計是把握有效課堂教學的前提
幼兒教師在準確解讀《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基礎上,再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精神實質和具體要求作為指導來研讀教材、理解教材,利用教材,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在充分把握學情的前提下,對教材內容以及該領域的教育資源再造、加工、提純,進而形成操之有效的教學設計。這個教學設計對幼兒來講應該是適宜的,對《綱要》而言應該是是科學的。具體地說來,精當的教學設計具備明確的教學目標、突出的教學問題、完整的教學環節、清晰的教學脈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切合實際的教學方法、先進有效的教學手段。
2、恰當的教學內容是把握有效課堂教學的保證
教師組織學生學習的內容應該適應學生身心發展與時展的特點,適合大多數學生的實際需要。同時,教師要努力使課堂變成學生學習的樂園,要努力營造一個健康、和諧、安全、溫馨的學習環境。
(一)“素質”的含義
對于“素質”含義的紛爭,從這個概念提出以來就一直沒有停止過。經過一段時間的爭鳴和沉淀,幾乎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認為,“素質”的含義應該是一個綜合概念。參照《辭海》的定義,我們對素質的含義做一個簡單的概括和修訂,將“素質”的概念解釋為:“素質是一種相對穩定的內在架構結構,和先天遺傳和后天教育訓練均有關,涵蓋智力、身體、技能等方面,有較大的內涵和外延。” [1]
(二)“素質教育”的含義
在這里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爭論,我們直接引用國家教委在文件《關于當前積極推進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中的明確解釋:“素質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據《教育法》規定的國家教育方針,著眼于受教育者及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養受教育者的態度、能力、促進他們在德智體等方面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為基本特征的教育。”
從以上定義可以看出,“素質教育”具有下面幾個特征:
1、“素質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學生基本素質為目的的教育。
2、“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
3、“素質教育”是涉及到態度、情感、價值觀的教育。
4、“素質教育”是生動、活潑、主動的教育。
二、素質教育視野下幼兒英語教師培養的現狀調查
(一)英語學習的對象逐漸的低齡化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傳統的英語學習者已經從成年化逐漸的向低齡化發展,并且英語初學者的年齡越來越小,有的英語學習者年齡只有1歲。還有的學習機構和研究者認為英語的學習可以從出生開始。更有甚者,從胎兒后期(7個月)就開始著手于胎兒的英語學習[2]。
很多幼兒園或者幼兒培訓機構都把幼兒的英語學習列為重要的學習計劃,而幼兒階段(3――5)歲,雙語寶寶的培養計劃已經被廣泛認可。
(二)英語教師的培養方式和作為幼兒英語一線教師的差距及原因分析
1、通過師范院校學習并取得教師證者,缺少實際教學經驗
即使少量的通過該渠道進入幼兒英語教學一線的教師,也往往缺少實際的教學經驗。他們的學習是理論有余,實踐不足,特別缺少鋼琴、書畫等幼兒教師具備的師范技能。同時,他們的教學往往偏難,不容易迅速的掌握幼兒的學習特點。再加上他們本身的年紀比較年輕去,缺少親身照顧幼兒的經驗,所以往往“欲速而不達”。
2、通過綜合性或者專業院校培養并通過考試取得教師證者,缺少幼兒教學的技能
此類來源為數也不多的幼兒英語教師,英語專業本身的能力十分的強,但是因為幼兒本身的英語學習不需要教授太多的單詞,但是需要巨大的耐心,而這些年輕的學生在對困難的準備上明顯不足,所以造成對幼兒的英語教學更多的限于單詞和句型,很少能夠立體化的進行幼兒的英語教學。
3、通過自學考試并通過考試取得教師證者的英語專業人才,缺少正規學習的經歷
此類幼兒英語教師的實際經驗豐富,而且往往自己也有豐富的生活閱歷,所以對幼兒的實際認知能力掌握得很透徹,實際教學效果也比較的好。美中不足的是,這些老師往往英語本身的弟子很薄,所以在教學中,很多時候會出現一些知識性的錯誤,讓幼兒無所適從。
4、通過自學并通過考試取得教師證者,往往標新立異
此類幼兒英語教師實際經驗也比較豐富,但是由于他們喜歡走偏門,缺少正規培養的經歷,所以往往是日常的正規的教學不足,創新的,新奇的教學過剩,結果幼兒在進行英語學習的過程中,互動比較好但真正學到,學會的知識有限。
綜上我們可以看到:傳統的英語教師培養計劃的培訓目的只是針對英語教師的培養,缺少針對幼兒英語教師的培養的專項訓練,往往造成花高價大量的培養了英語教師后,這些英語教師無法適應幼兒英語教學的要求,成為“不合格產品”、“次品”、“廢品”不斷流失,給雙方都造成不小的經濟損失,同時也形成了社會不穩定的因素。
盲目培養的結果就是:英語教師被“一刀切”培養出來以后,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長期處于失業狀態,或者不得已轉行造成人才浪費。同時,大量處于適合學英語年齡的幼兒和他們的家長有強烈的學習需求,但是卻找不到合適的幼兒英語教師來滿足他們的需要,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不浪費。二者疊加的一起,就造成了幼兒英語教師和幼兒英語學習者之間的“雙輸”的局面。
三、素質教育視野下幼兒英語教師培養的新探
(一)幼兒的認知特點
1、詞匯數量的增加
幼兒期是一生中詞匯量增加最快的階段。3歲左右的幼兒大約就能有1000個單詞的詞匯量,得到有效的訓練后,英語單詞的數量也能快速增加,而且幾乎不受文化差異的限制[3]。
2、詞匯范圍的擴大
一般情況下,詞匯的認知規律是先掌握實詞,后掌握虛詞。幼兒期間已經能夠掌握足夠的詞匯,也掌握著各種最基本的詞類。
(二)幼兒作為英語學習者常見的困難分析(資料來源:保密)
從上表可以看到:
1、幼兒在英語學習中遭遇到了普遍的困難。
2、幼兒英語教師應該通過各種方式喚起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3、幼兒在英語學習中所遭遇到常見困難,大部分都可以通過英語教師的努力得到實現。
(三)素質教育視野下幼兒英語教師所應該具備的能力要求
1、良好的英語聽、說、讀、寫、譯的能力。
2、針對幼兒的心智發育水平,合理組織幼兒英語教學的能力。
3、能夠就幼兒英語學習的現狀做分析和評估,并指導學生家長幫助和督促幼兒進行英語學習的能力。
4、具備熟練運用律動、音樂、美術能輔助幼兒英語教學基本技能。
(下轉第29頁)
(上接第27頁)
5、幼兒英語教學的科研能力和研發新課程的能力[4]。
(四)素質教育視野下幼兒英語教師培養體系的幾點思考
1、對幼兒英語教師提出新的專項能力的要求,將其培養成“一專多能”的新型教師
加強正規院校對英語教師的培養力度,對準備申請考教師資格證書的申請者進行申請規范,提高入職門檻。在進行申報資格證書的時候,將統一申報的教師資格證書劃分為幾個階段,申報幼兒英語教育的證書(學前教育)加測特長(音樂、美術、體育及其它)。要求申報幼兒英語教育的新任教師至少應該具有一項特長并嚴格測試,現場錄相并存擋。
對于特長考試沒有能夠通過者,可以采用自主學習或者統一培養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等到練習者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后重新申請特長測試。測試可以反復進行,直到通過為止。測試的過程和測試的資料(如圖畫)拍照并掛網上全程公開,并接受社會監督。
有條件的高等院校,可以將藝術類課程作為選修課列入教學計劃,經過考試合格后可計算學分。不合格者實行重修和補考制度。對于藝術類課程優秀的學習者要宣傳獎勵,并可作為評定獎學金和優秀學生干部的參考指標之一。
2、加強對幼兒英語教師在教育學、心理學理論方面的考核力度
要對幼兒英語教師加強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考核力度,就要求在申報教師資格證(學前教育)的時候,要加強崗前培訓,將《教育學基礎》、《發展心理學》、《基礎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等課程列入強制考試計劃,不合格者一律不能上崗。對于崗前培訓,要達到規定的課時,并要求寫出學習心得和未來的工作計劃[5]。
3、建立“定單式”一體化幼兒英語教師培養模式
由于現有的幼兒英語教師的培養體系混亂,英語教師的來源眾多,因此要對幼兒英語教師的培養上做強制性的規范。對于各種來源的教師想進入幼兒英語教學的隊伍要持有歡迎的態度,但是對他們要做嚴格的要求。同時對于需要量大的集團,采用“定單式”培養方式對他們進行人才定制,按照他們的需要,為他們進行人才的初步篩選,學習過程中的檢測和管理,并按照他們的要求培養他們需要的幼兒英語教師。同時,通過和集團、企業的聯合辦學,也為學生提供學習和實習的基地,提前熟悉以后的工作環境,同時也減少企業對人才的浪費和流動性,保證人員培養的針對性、有用性和有效性。
4、建立多元化幼兒英語教師培養模式
目前,幼兒英語教師培養的方式是相對封閉的,因此建立多元化的培養模式將有利于優化幼兒英語教師隊伍。對于不合格的幼兒英語教師,即使通過我們“一站式”、“定單式”“精英教育”等方式培養出來,也不允許上崗[6]。對于確實有能力的幼兒英語教師,哪怕他是通過自學的方式獲得文憑,甚至確實有能力,但是沒有文憑,也可以通過能力認定、資格審查的方式獲得幼兒英語教師資格證書競爭上崗。
【關鍵詞】幼兒教育 教育方式
一、教育目的
幼兒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這是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在很長的時間里,幼兒教育只是作為初等教育的附屬品,主要的目的就是為兒童上小學做好準備,而忽視了幼兒教育在兒童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1)著眼于受教育者的內化程度,保證人的自覺、主動發展。現代西方人本主義學說是素質教育的理論基礎之一,但素質教育觀超越了人本主義思想:它沒有片面強調人的內在潛能,而是既重視先天潛能開發,又強調后天素質的培養;它避免了人本主義“本能說”,而認為人的潛能的實現必須依賴一定的社會和教育條件;它不是片面地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而是重視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與此同時,又強調教師應起主導作用。
(2)強調教育的全面性,保證人的全面發展。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因此,全面發展是素質教育的終極目標,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也只有通過素質教育才能得以實現。但人的發展潛力是有限的,后天的素質發展必須建立在先天素質的基礎之上,個體素質結構的各個要素均要獲得高度、普遍的發展,既不可能也無必要。因此,素質教育力爭提高學生學習、生活與做人的各種基本素質,因為它不是選拔性教育,而是發展性教育。
(3)強調教育的公平性,保障所有應該得到受教育機會者的權利,促進所有受教育者的發展,盡可能縮小城鄉、校際、班級、個體之間的差異,教育面向全體。從這一意義上講,可將素質教育理解為所有學生都必須達到的目標,因此,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創造適合全體學生的教育,而不是選擇適合教育的學生。
高素質的幼兒要靠高素質的教師來培養。沒有教師的質量就沒有教育的質量,也就沒有幼兒的良好素質。難以想象,習慣于重知識灌輸、重技巧訓練的教育能夠有效地培養幼兒的學習素質,只看重一日兩節課的教師能夠全面地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因此,幼兒園要實施素質教育,首先必須提高幼兒園教育自身的素質。
二、教育內容
幼兒園曾經長期存在著一種惟智現象,只重視幼兒的智力發展,而忽視了其他方面能力的發展。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全面教育開始進入幼兒園。依照現行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幼兒園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啟蒙性的,可以相對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劃分。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的面發展。從最初的重視智育到現在的五育并重,這種轉變反映了了中國幼兒教育的一大進步。我認為目前幼兒園教師應對立以下素質教育觀念:一是了解幼兒,注重幼兒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和諧發展。不應對孩子過早下結論,幼兒園的特色教育都必須以全面發展教育為前提。二是信任幼兒,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要注意讓幼兒樂于學習,主動學習而不是片面地、絕對地以幼兒為中心。三是關心幼兒,讓每一個幼兒的身心都獲得最大程度的發展。教師應注意關注每一個孩子,對孩子的評價要有針對性而不能太達籠統,幼兒園更不要為經濟利益而盲目擴招,要嚴格控制學額,要加強對小型活動組織的探討。四是鼓勵幼兒,激發幼兒的創造性。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就是要提高幼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創造性地表達自己觀點的能力。創造性不僅體現在藝術創作和科技發明中,而且表現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教師能引導幼兒自覺地有新的思維方式去考慮習以為常的現象,那么教育定能造就出人材。五是擴充文化知識,提高職業技能。知識與技能是素質提高的基礎,也是素質得以表現的形式,因此幼兒園教師應不斷地學習提高,尤其應在專業理論知識的深化、自然科學知識的了解、藝術修養(并非指單純的藝術技能)的加強、寫作與電化教育能力的提高等薄弱環節上多下功夫。教師只有不斷地充實自己、完善自己,才能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六是促進身心健康。幼兒園教師的身心是否健康不僅關系到能否順利地完成本職工作,而且會對幼兒的身心發展構成影響。難以想象,一個喜怒無常的教師能創造出和諧的班級心理環境,一個久病不愈的教師能帶來勃勃生氣。
三、教育方式
傳統觀念上,我們習慣與整齊劃一,因為這樣便于管理。在很長時間內,幼兒園的教育方式是以老師講解為主,跟小學、中學的教育方式并沒有本質上的區別。以前在幼兒園里,老師總會要求小朋友“手背在背后,乖乖坐好不準動”;“小朋友跟我讀……”然后就一遍一遍的重復;還有上美術課的時候老師會在黑板上畫一副示范畫,打分是以畫得像不像為標準;這種教育方式對于幼兒的身心發展造成了限制和束縛。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幼兒園逐步擯棄了這種刻板的、不適應幼兒身心發展需要的教學方式,開始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允許幼兒自由自主地選擇活動的內容和活動的方式,允許自由選擇伙伴,允許有自己的見解,,推行賞識教育,盡量發現幼兒的閃光點并加以鼓勵,引導幼兒探索和創新。尤其是新技術蓬勃發展以后,許多幼兒園引進了多媒體教育手段,使幼兒園的課堂更加生動活潑。許多幼兒園開始改變以前的“家園不同步”的現象,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努力做到家園同步,發揮幼兒教育的最大作用。同時開始最大程度地利用社會其他資源為幼兒園教育服務。從總體上講,幼兒園的教育方式是多種多樣的,這種教育方式是為幼兒園教育的目的服務的。當然,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但相對于以前已經是很大的轉變了。
關鍵詞:人本理念 幼兒園 管理
1、“人本理念”的幼兒園管理概述
所謂人本理念,就是一切的手段措施要以人為本,尊重人的自然價值屬性,從人的需求為本質出發點。在幼兒園的管理的規章制度中,必須建立在科學管理的基礎上,一般來說,看制度是否“以幼兒為本”,關鍵要看是否體現“科學性”、“民主性”、“開放性”、發展性”四個方面,以幼兒為中心,來考慮幼兒園的各項活動和制度的設計和制定,將“幼兒的發展”作為幼兒園發展的出發點、立足點和歸宿點,使幼兒園真正能成為幼兒學習和生活的家園和樂園。
2、“人本理念”下,幼兒園管理的措施分析
2.1樹立師德,創和諧園風
人本理念下,首先要立足幼兒園自身的建設,要從每一個教師的品德出發,創建和諧的幼兒園教學與管理氛圍。我們將《幼兒同工作規程》第三十五條作為教師師德準繩,要求每位教師都擁護黨的基本路線,熱愛幼兒教育事業,愛護幼兒,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提高文化和專業水平,品行良好,為人師表,忠于職責,身體健康,必須遵守《幼兒園工作規程》第六條的規定:尊重、愛護幼兒,嚴禁虐待、歧視、體罰和變相體罰、侮辱。對行政、教師等職務的分工進行了重新的明確和調整,重視對幼兒日常生活、學習、游戲等的管理,重視教師觀察了解幼兒的過程,重視教師觀念的轉變,不再以教師的權威以及教師的評價標準去衡量幼兒的發展,對教師的備課、教研制度等進行調整,從原來更多的從老師出發到更多的幼兒著想,充分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并從領導自身做起,向全體員工設立意見箱,廣泛收集意見,及時解決。逐步形成團結、民主的良好校園氛圍[1]。
2.2以質量管理為重點,提升辦學水平
學校是兼教育與服務于一身的綜合體,一個好的幼兒園,必定少不了優質的辦學水平,要實現“人本理念”的管理,必須把辦學水平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高水平的辦學標準必須從上至下形成一個系統合理的管理制度。首先,園長是幼兒園的靈魂和風向標,幼兒園教育與服務水平的高低,在于園長的引導水平。園長要秉承”高調做事、低調做人”的工作作風,強化管理,淡化個人權利色彩。在管理中。要充分尊重教師,營造一個開放的互動的團隊管理關系。主動放權,由人事管理模式向目標管理模式轉變,使教學管理工作實現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另一方面,為帶班教師建立相應的業務檔案。實行業務達標考核機制,獎勵措施;另一方面,細化教學研究目標,將全園教師按教研組進行分組, 由教研組長帶頭,開展教學實踐探索,通過”師帶徒”形式,讓高級骨干教師帶領青年教師鉆研業務,提高教學質量[2]。
2.3從有利于兒童發展和教育目標的實現出發,實施素質教育
幼兒園的領導在管理幼兒園時,必須要牢記教育的目的。在幼兒園的管理中,要以人為本,從有利于兒童發展和教育目標的實現出發,實施素質教育。幼兒園管理在整個教育管理過程中處于基礎地位,是兒童發展過程的啟蒙階段。教師要想在教學中推進素質教育,就必須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實現教學從“應試教育”逐漸轉變成“素質教育”。在課堂上,讓幼兒充分融入到課堂中來,增加幼兒和教師的互動。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地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打破常規教學思維,把課堂真正的交給幼兒,與幼兒建立平等的溝通,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幼兒保持一顆“童稚”的心,與幼兒拉近距離,可以通過做游戲、歌曲、歌謠、故事和對話表演,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實現素質教育教學,推動幼兒整體素質的提高[3]。
2.4注重安全管理,加強保育
穩定壓倒一切,同理,安全也壓倒一切。幼兒是自我保護能力最籌的群體,我們在思想上要高度承視,切實提高防患意識,把安全工作作為頭等大事落實抓好。每學期,我們定期組織兩次全而檢查,平時組織專業人員進行專項檢查,檢查的重點是幼兒園的各種設施,特別是園設安全、用電、防火、緊急出口、衛生防疫、安全規章制度及幼兒接送制度的落實等,對校車要加強安全維護,并保證司機的安全意識,絕對不允許碰酒等。并針對檢查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意見,限期責令整改。同時各園也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加大安全管理力度。要求每位教師做到“眼勤、腿勤、心勤、嘴勤、手勤”。對多種不安全因素及時發現,及時排除,最大限度的確保園內安全和學生接送安全。
2.5爭取家長配合,參與共同管理
家長是孩子天然的啟蒙老師,學校的教育離不開家長的配合。從教育角度來講,家長與教師是合作伙伴,贏得家長的支持,請家長參與到教育管理中,不但可使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教學方式,與教師達到教育共識,還能有效地延伸幼兒園教育的時間長度,使孩子在回家能夠鞏固和保持在幼兒園的學習成果。
在每個班級中選出一名家長委員作為家長代表,再選出一句家長志愿者,以增進家長與教師的合作交流,做到為孩子負責。這樣做的好處是,提升了家長的參與度,使教師與家長達到統一陣線。特別在接送孩子上下學時,家長志愿者可幫助教師維持現在秩序。提醒家長們排隊等候。由家長志愿者出面維持的好處是避免了教師與家長的直接接觸.減少了雙方的摩擦。由于家長與家長之間具有感同身受的特殊關系.便于解決問題。另外每當園里搞大型活動時,也是家長志愿者們發揮所長之處。幼兒園為家長志愿者配備了紅馬甲,與教師們一同維持活動秩序,如大型滑梯前保護孩子們的安全等等,有效增進了教師與家長的配合與溝通[4]。
3、結語
綜上所述,“人本理念”下,幼兒園的管理要以幼兒學生為中心,充分尊重幼兒學生的主體地位,考慮幼兒園的各項活動和制度的設計和制定,將“幼兒的發展”作為幼兒園發展的出發點、立足點和歸宿點。從注重學校自身的出發,指定科學合理的管理機制,為幼兒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實現人本教學、人本服務。
參考文獻:
[1]郭麗文.抓好幼兒管理工作提高素質教育[J].中外教育研究.2011,03.
[2]張愛萍.淺淡幼兒園以人為本,和諧管理[J].課程教育研究:下旬刊.2013,07.
關鍵詞:幼兒教育 一日活動
當前,全社會都在提倡素質教育,但是在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心理的驅動下,不尊重自然規律,拔苗助長,過早地讓幼兒學習各種知識,多數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的心理,為了提高入園率,也就趨從家長的想法,在教學過程就教幼兒認字、背唐詩、數數、寫拼音、做算數。基本就是小學化的教學模式,否則就認為不是教學,就擔心家長說沒學到知識。那么究竟什么是素質教育?怎樣才能進行真正的素質教育呢?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根據《幼兒園綱要》所提出的,幼兒園教學活動各領域都要以游戲為主開展教學活動的,因此我認為,在幼兒園進行素質教育就是要寓教于樂,在一日活動中,在老師的引領下,快樂自然的習得科學常識、培養情感體驗和提高動手實踐能力,讓幼兒在學中玩,玩中學,真正讓幼兒愛學、好學、樂學,在快樂中玩耍,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的游戲中,培養興趣,培養道德,培養能力,為幼兒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礎,而不要從一開始就讓幼兒心理埋下厭學、怕學的種子,尊從“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這個宗旨,讓孩子在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都得以健康的發展。
素質教育就是在一日生活中探索科學道理
雖然經過這么多年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和創新,現在的早期教育模式已從單純的知識傳授轉到能力的培養,再發展到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但知識依然在父母的心目中占有無可比擬的分量。可憐天下父母心,從嬰兒時期父母們就開始讓孩子學認讀卡,又到幼兒階段的識字卡片、數字卡片、音樂、繪畫,都是父母的不二的選擇。其實種種科學知識就蘊藏在我們幼兒園每天的一日生活之中,
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我們要接觸各種各樣的事物,參與各種各樣的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就可以探索發現很多科學道理。比如:天熱為什么會流汗?吃飯時為什么會有酸、甜、苦辣等味道?錄音機是怎樣工作?為什么不小心摔倒了腿會流血?或者讓幼兒在戶外活動時,到大自然中觀察花、草、樹、木的生長規律,了解瓜果、蔬菜的來源,認識各類瓜果、蔬菜的外型特征、顏色、口感。觀察天氣的變化,。了解白天、黑夜的奧妙,探索春、夏、秋、冬、變換的特點和規律。觀察天氣的變化,為什么冬天會結冰,夏天要下雨?觀察螞蟻、蜜蜂、小鳥的生活習性。可見就是我們每天接觸到的大自然都蘊涵了多么豐富的科學知識!其中隱含著農業、氣象、物理、化學、數學、生物、感觀、視覺等各方面的科學知識。只要教師有意識的正確引導,就可以因地制宜地運用這些活教材來直觀、生動地啟發孩子去觀察、去思考、去探索、去習得。處處留心皆學問,大自然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大自然就是孩子探索科學的天然實驗室。
二、素質教育就是在一日活動中情感體驗培養興趣
以前我們過于注重孩子的識字、算數、背兒歌、等知識性的學習,而忽視了內在情感的體驗,出現了一些我們不愿意看到的現象。有的教師對孩子用心良苦,但孩子就是對學習不感興趣。有的孩子學習成績很好,但對同伴冷漠、自私,霸道。有的幼兒孤僻、打架,哭鬧、不愿意上幼兒園,給孩子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傷害。我們迫切地感覺到,積極的情感體驗無論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還是認知發展和能力的提高,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只有孩子有情感投入和積極體驗的時候,他的學習才是主動的、積極的、富有創造性的,這時候所學的知識才能真正內化為孩子自己的感悟。
幼兒園一日生活為孩子提供了一個生動而廣闊的體驗空間。我們可以通過開展主題活動,通過創設娃娃家、小超市、建構區、美工區、情景表演區等區域活動的開展。讓幼兒在娃娃家中體驗怎樣在客廳中接待客人,扮演父母照看小孩,體驗父母的辛苦,通過表演區體驗如何跟同伴相處、配合。與同班幼兒的交往過程中,孩子可以通過親自體驗,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尊重、同情、關愛和相互理解;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孩子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感受到來自老師和同伴的鼓勵和贊揚。感受到自尊、自信。孩子的情感體驗就蘊含在幼兒園一日生活的每一個環節,而且通過區域活動,讓幼兒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對孩子的情商或智商都產生很大的影響。
三、素質教育就是在一日生活中提高動手操作和實踐能力
如果一味強調注重書本知識而忽略了動手操作和實踐能力,就會培養出死讀書、讀死書的書呆子,由于現代的社會對每個人的能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學會生存、學會與人交往、學會合作、學會關心、學會創造,成了適應這一多元、速變的競爭社會的必備能力,也只有通過動手操作和實踐能力的提高才能具備這種能力。有人說:父母太勤快,孩子就會懶。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孩子從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他怎么能夠有自立能力?如果所有的事情大人都包辦了,孩子怎能學會自己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如果不與同伴一起玩耍,孩子怎能有與同伴相處、跟同伴合作的能力?如果不親自動手,怎樣提高實踐能力?我們通過各種區域活動,比如小銀行、小廚房等,讓幼兒在小銀行如何存錢、取錢?在小廚房里體驗怎樣洗菜、切菜、做飯?或讓幼兒輪流做值日生,負責擦桌子、分碗,體驗勞動的快樂。因為正是在幼兒園的區域活動中,讓幼兒有了動手操做和參與實踐的機會,使孩子逐漸變得能干起來,經驗逐漸變的豐富起來,也就逐漸走向成熟和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