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08 15:56:0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區域經濟合作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含義
所謂自由貿易協定(FreeTradeAgrement:FTA)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包括獨立關稅地區)根據WTO相關規則,為實現相互之間的貿易自由化所進行的地區性貿易安排。由自由貿易協定的締約方所形成的區域稱為自由貿易區。FTA的傳統含義是締約國之間相互取消貨物貿易關稅和非關稅貿易壁壘。但是最近幾年的FTA出現了新的變化,其內容不僅包括貨物貿易自由化,而且涉及服務貿易、投資、政府采購、知識產權保護、標準化等更多領域的相互承諾。這種廣義的FTA也被稱為“經濟合作協定(EconomicPartnershipAgreement:EPA)”(在GATT/WTO規則中,將FTA(締約國之間取消關稅和貿易數量限制)以及關稅同盟(FTA+對非締約國實行統一關稅)稱為“地區貿易協定(RTA)”。本文中的FTA,除了有必要特別區別說明之處外,都包括關稅同盟和具有更廣泛內容的“經濟合作協定(EPA)”在內)。
FTA的法律依據主要是被納入WTO法律框架之內的GATT第24條和根據烏拉圭回合確定的GATS第5條。但是也有一些全部由發展中國家組成的FTA是依據GATT/WTO的“授權條款”建立的。根據WTO規則,FTA在并不提高對區域外的貿易障礙、區域內成員相互之間取消所有貿易障礙和全部談判10年內完成等三個條件下,可以作為最惠國待遇原則的例外成立,但是如果由于FTA的成立使針對區域外的貿易障礙有所提高,則視為違反WTO規則。根據“授權條款”建立的FTA則可以享受區別于一般FTA的更為寬松的特殊安排。
關于FTA與WTO所倡導的全球貿易自由化之間的關系,盡管存在一些不同看法,但多數人認為是一種互補、互動關系,不違背WTO規則的區域貿易安排有利于推動全球的貿易自由化。其中的原因:一是建立FTA可以為成員國實現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目標提供多種選擇的機會;二是可以彌補WTO多邊貿易體系的空白和缺陷,為推動全球貿易自由化積累經驗;三是有助于減少多邊貿易談判的層次、提高WTO機制的運作效率;四是對貿易伙伴的貿易保護主義可以形成牽制。
二、世界的FTA新潮流
按照WTO的統計,截止到2002年6月,向世界貿易組織正式提出申請的FTA已經達到了143個。WTO的144個成員中,絕大多數成員都至少參加了其中的一個或多個FTA,而沒有同任何國家(地區)締結FTA的WTO成員,2001年底時,包括中國、日本、韓國、中國香港、臺灣等少數幾個經濟體,但是到了2002年底時,這一數字又有所減少。目前世界上的眾多FTA中,經濟規模最大,區域內發達國家成員最多。在世界貿易中所占份額最高的是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和歐洲聯盟(EU)。不僅如此,一個在NAFTA基礎上擴展成為覆蓋整個美洲地區的自由貿易區計劃已經開始啟動,EU的東擴也在加緊進行。
東亞地區在建立FTA方面遠遠落后于世界其他地區。長期以來,不但日本、韓國和中國等主要經濟大國沒有同任何經濟體建立FTA,就連早在1992年就開始啟動的東盟自由貿易區(AFTA)也僅僅限于根據“授權條款”形成了一種并不徹底的自由貿易安排。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近年才有所改變。2002年1月,日本和新加坡簽署了“新時代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協定(JSEPA)”,成為日本的第一個FTA。韓國與智利之間在經過長達4年的談判之后,終于在2002年10月達成關于建立雙邊FTA關系的一致意見。中國與東盟之間也在2001年11月“10+3”會議期間達成共識的基礎上,于2002年11月簽署了關于建立自由貿易區的一攬子框架協議,正式確定了10年內建立FTA的目標。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各國的行動也明顯加快。
在中日韓三國中,日本的FTA行動走在了其他國家的前邊。2000年前后,日本政府大幅度調整了對外經濟政策,完成了由單純重視WTO多邊合作向重視發展雙邊FTA關系的戰略轉變。主要目的在于順應世界潮流,通過對外經濟制度創新打破90年代以來的經濟低迷,促進國內產業結構調整,并在地區合作事務中發揮更多作用。在這種政策主導下,短短幾年時間,日本不但已經完成有史以來的第一個FTA(JSEPA),而且正在積極推進與東盟、墨西哥、智利、韓國等國家之間的FTA研究與磋商,甚至由民間機構出面啟動了與臺灣的雙邊FTA研究。由于農產品貿易等問題的影響,日本的FTA政策面臨著國內以農業部門為代表貿易保護主義勢力的強大壓力。為了避免激化國內矛盾,日本政府選擇了一些能夠回避敏感領域的對象,優先進行雙邊FTA談判。從日本目前的FTA戰略(參見“日本的FTA戰略”(日本外務省經濟局;日本外務省網頁:go.jp)來看,并未將建立日本與中國之間的雙邊FTA列入優先考慮范圍。
韓國實際上是東亞地區最早倡議加強區域內各國制度性合作,提出FTA戰略構想的國家之一,并在1998年與智利開始進行建立雙邊FTA的政府談判,但是從目前情況來看,韓國在建立FTA方面的實質進展已經落后于日本和中國,與智利的談判曾一度中斷,直到2002年10月才最終達成一致意見。許多人認為,主要原因在于韓國國內來自農業等產業部門的反對比較強烈,政府不得不對這些壓力有所顧慮。實際上對于韓國而言,在東亞范圍內建立FTA是一個兩難的選擇,一方面希望通過引導東亞地區制度性合作進程,提高自身國際影響和地位,另一方面又擔心處于中間發展水平的國內產業受到日本高技術產業和中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夾擊”。因此,今后韓國的政策取向仍然是一個變數。但是迫于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形勢的強大壓力,為了維持自身的長遠利益,韓國政府采取更加積極和實際的FTA政策將是一個必然的選擇。
東南亞各國在建立FTA方面表現十分活躍。東盟一方面作為一個地區聯盟,與一些國家就建立FTA問題進行研究和磋商,另一方面其主要成員采取了更加靈活的政策,分別尋求與區域外其他國家建立雙邊FTA的機會。其中最具典型意義的就是東盟10國與日本于2002年簽署框架協議,決定就建立包括FTA在內的全面合作伙伴關系問題進行磋商;同時鼓勵東盟成員分別與日本就雙邊FTA進行研究。目前除新加坡與日本的FTA(JSEPA)已經正式生效之外,泰國、菲律賓等國與日本之間已經開始進行雙邊FTA的研究和磋商。在東盟國家中,新加坡采取了最為積極的FTA戰略,
已經先后與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歐盟、美國(2003年5月6日,經過兩年的談判之后,美國和新加坡在華盛頓簽署了雙邊自由貿易協定。預計這一協定將在2004年1月正式生效)等簽署了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目前正在推進與加拿大、墨西哥、韓國之間的FTA談判。
三、我國的FTA實踐與國際經驗比較
我國自從在2000年的“10+1”會議期間向東盟提出建立中國與東盟FTA的建議以來,在推進雙邊FTA關系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對促進東亞地區的制度性合作也產生了積極影響。2001年11月中國與東盟雙方就正式啟動FTA程序達成共識,決定在10年內建成自由貿易區。隨后經過多輪政府磋商,于2002年11月簽署了框架協議,就早期收獲項目和不同東盟成員的關稅減讓時間表達成一致。如果雙邊談判能夠如期完成,將以高達17億人口、2萬億美元GDP和1.3萬億美元貿易額的規模成為世界最大的由發展中國家組成的自由貿易區。目前中國內地與香港作為兩個關稅區之間的“更緊密經濟合作伙伴協定(CEP)”磋商也在進行之中。
啟動中國與東盟自由貿易區談判成為我國在FTA領域的一個新的實踐,也是“入世”之后在參與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開放型經濟方面的又一個重大舉措。加強與東盟的制度性合作既有利于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也有利于周邊區域的繁榮與穩定,具有重要的長期性、綜合性和戰略性意義。但是我國的FTA嘗試還僅僅是開始,與其他地區和日本、東南亞的FTA戰略相比,仍然存在著一些差距和問題。首先,按照一般經驗,自由貿易區對區域內成員經濟增長的促進效果與其覆蓋范圍成正比,但是成員主體越多達成完全一致的難度同樣會明顯加大。相互之間在經濟、政治、文化、民族等許多問題上的差異都可能成為多邊談判的“瓶頸”。即使能夠按期完成談判程序,各方共享的自由化范圍只有可能成為各方承諾范圍的“公約數”,從而使FTA的本來意義大打折扣。因此,許多國家建立FTA一般都是按照“由易到難”的方式,首先從雙邊談判開始。我國與東盟整體的FTA談判,在缺乏實踐經驗和同時面對10個談判對象的條件下,如果要取得預期的成果,可能需要作出相當多的讓步。日本在與東盟建立FTA關系時采取了多邊與雙邊并進的策略。一方面通過多邊形成的一攬子框架協議,在建立全面制度性合作關系方面取得共識,將希望加強合作的領域全部囊括其中,為適度選擇合作內容、方式和時間表留下空間。另一方面,在多邊框架協議內事先寫入鼓勵雙邊合作的內容,為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合作伙伴和優先順序,推進雙邊FTA磋商鋪平了道路。實際上日本與新加坡、泰國、菲律賓之間的雙邊進程已經明顯領先于多邊,最終日本的獲益將可能是各個雙邊FTA獲益的“疊加(并集)”,而不是“公約數(交集)”效果。
其次,按照自由貿易區相關理論,由于貿易轉移效應的作用,如果與經濟效率高的成員建立FTA,則通過區域內貿易投資活動的擴大,有利于整體效率的提高;但如果與效率比較低的國家建立FTA,反而存在低效率商品或投資替代區域外高效率商品或投資的可能性。因此,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建立FTA,雖然有可能使發達國家的工業制成品更容易進入發展中國家市場,但是由于比較優勢的作用,發展中成員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產品能夠得到更大市場空間,并且有利于吸收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和投資,有助于區域整體的資源優化配置和結構升級。墨西哥在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區并與歐盟簽署FTA協定以來在貿易、投資和經濟發展中的諸多良好表現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韓國、新加坡和東南亞主要國家急于同日本、美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發達國家建立FTA的原因也同樣在于這一點。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水平仍然十分落后,但是在勞動密集型產品領域具有較強的競爭力。與發達國家之間的自由貿易關系有利于發揮自身的比較優勢,吸收合作伙伴的資本和技術要素,達到優勢互補和雙方要素生產效率提升的效果。
再次,選擇FTA對象和確定不同組合的優先順序是一個國家制定對外經濟合作戰略的基礎性工作。各國基本上是按照“由易到難”的原則,從緩解國內壓力、發揮互補性和追求經濟利益等角度出發來選擇談判對象的。日本選擇新加坡作為第一個談判對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可以回避對方農產品可能對本國農業帶來的壓力,在東南亞地區發揮更大影響;選擇墨西哥的目的是為了避免日本企業產品進入墨西哥市場時與歐美企業相比的不利條件,并利用墨西哥作為NAFTA成員同時又與EU簽署了FTA協定的有利條件,為日本在墨西哥投資企業產品無障礙進入歐美市場創造條件;選擇韓國作為下一個伙伴則主要為了發揮貿易和技術優勢獲取經濟利益的同時,遏制中國的影響,在地區事務中掌握主導權。韓國選擇智利作為第一個談判對象,一是由于有意選擇一個較小經濟體進行FTA方面的嘗試;二是韓國與智利季節相反,智利農產品不會對韓國同類產品構成直接威脅;三是由于智利作為南方共同市場成員,同時又與EU簽署自由貿易協定,這使得韓國有必要采取措施避免韓國企業在智利市場與歐美企業競爭時蒙受損失;四是為了發揮自身汽車等工業制成品的優勢,開拓新的市場。東盟與中、日、韓以及美國等分別建立FTA,除了有利于東盟產品進入這些世界主要市場以擴大對外貿易之外,更重要的目的是作為零關稅連接各主要市場的生產基地,有利于吸收各國直接投資、獲取更多資本要素。我國目前除了正在積極推進與東盟、香港地區之間的FTA之外,尚未形成一整套清晰、立足于長遠發展需要的區域多邊和雙邊制度性合作戰略與優先安排順序。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對于未來區域經濟一體化趨勢和作用的足夠認識,沒有建立適應形勢發展需要的國家戰略應對體制。
四、FTA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FTA對區域內經濟的影響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指由于區域內成員相互之間取消關稅和貿易數量限制措施之后直接對各成員貿易發展所產生的影響;第二類是指締結FTA之后,由于區域內生產效率提高和資本積累增加,導致各成員經濟增長加快的間接效果。二者也分別被稱為靜態效果和動態效果。
靜態效果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影響是所謂“貿易創造效應”和“貿易轉移效應”(最早提出這些觀點的是美國經濟學家Viner,他在1950年曾經就關稅同盟對貿易的影響進行過研究)。貿易創造效應主要指區域內成員相互之間由于交易成本下降和貿易限制取消,導致本國內高成本產品被區域內其他成員低成本商品所替代以及過去受到對方數量和高關稅限制的本國低成本商品出口擴大,從而給區域內進出口雙方帶來更多貿易機會和經濟利益。長期以來,我國與周邊國家的貿易關系得到了很大發展,但是其中一些經濟體仍然保持了較高關稅水平,許多產品的貿易數量限制仍然存在,反傾銷等形式的貿易糾紛也時有發生。這些因素對相互貿易增長產生了很大制約,并且無益于提高區域內資源配置效率和結構升級。通過FTA,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相互之間的交易成本,刺激貿易需求增長,使各國之間的產業分工進一步趨于合理。在這種背景下,一方面,我國的許多比較優勢產品將面臨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從而帶動相關產業的較快發展;另一方面國內市場急需、而且在充分競爭條件下無法替代生產產品的進口成本也會明顯降低,從而滿足國內消費和擴大再生產的需要。正如我國改革開放20年來的經驗所表明的那樣,貿易機會的增加和貿易規模的擴大會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
“貿易轉移效應”是指由于區域內交易成本的降低原有與區域外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可能被區域內成員之間的貿易所取代。目前東亞區域內貿易的比重只有30%左右,遠遠低于EU和NAFTA等主要FTA高達50~60%的水平。這也是各國對區域外經濟依賴程度長期居高不下,容易受到外部經濟波動影響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國與FTA伙伴之間的貿易關系的增長有利于提高對外貿易的穩定性和增長潛力。
動態效果主要包括“市場擴張效應”和“促進競爭效應”。前者是指隨著貿易規模的擴大,將產生生產和流通的規模效益,并帶來產業集聚效果。后者是指隨著區域統一市場的形成,將促進區域內壟斷行業的競爭,提高生產效率。我國建立FTA可以在WTO基礎上進一步結合比較優勢和自然稟賦條件,根據自身經濟發展的需要有針對性地選擇合作伙伴,加大相互開放的程度,并通過區域市場的統一促進國內競爭。這一點對于我國經濟的可持續增長尤其重要。
對于FTA成員國而言,貿易創造效應、市場擴張效應和促進競爭效應會帶來許多正面影響,但是貿易轉移效應也有可能帶來負面影響,原因在于區域內的低效率產品可能會取代非成員的高效率產品。一般來說需要通過吸收高效率成員和擴大區域覆蓋范圍才有可能防止這一負面影響。
FTA對吸收直接投資也會產生積極作用。一是因為多數情況下FTA協定本身包括了促進相互投資的內容,有利于區域內的資本要素流動。二是從貿易與投資的關系來看,隨著貿易擴大效應的顯現,跨境投資活動也會增加;三是由于區域內商品跨境流通成本降低,區域外企業在區域內投資生產的產品有利于進入整個區域市場。墨西哥在這一方面已經取得了許多成功經驗。長期以來,周邊地區成為我國吸收FDI的重要來源之一,由于資源稟賦、要素條件的不同,我國與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經濟互補性將長期存在,尤其是我國的勞動力資源優勢將為其他國家的資本和技術提供轉化為競爭力和現實利益的大量機會。因此,隨著FTA的形成,相互之間的投資增長將具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
FTA對經濟增長率的拉動效果是其經濟影響的綜合反映。常用方法是通過CGE經濟模型進行模擬的基礎上評估和比較FTA的經濟效果。我國目前尚未形成對各種不同組合FTA效果進行模擬和比較的權威研究成果。本文將根據日本經濟研究中心的模擬結果(參見(日本)日本經濟研究中心《日益增加的自由貿易協定與日本的選擇》2002年)分析FTA對我國經濟增長的綜合影響。
在該項研究中,假定存在6種組合的FTA,分別是①日本+新加坡、②日本+新加坡+韓國、③日本+新加坡+墨西哥、④日本+新加坡+墨西哥+韓國、⑤日本+新加坡+韓國+東盟+中國、⑥中國+新加坡+東盟。根據模擬結果,在不包括中國的①~④等4種組合中,僅有①組合下中國的經濟增長率會出現0.01個百分點的上升,而在其他三種組合下中國的GDP增長率會下降或不變。其中④組合下日本的GDP拉動影響可能達到0.18個百分點,是四種情形中最高的;而中國的GDP會下降0.03個百分點,是四種組合中下降幅度最大的。在同時包括日本和中國的⑤組合下,中國和日本的GDP上升幅度都高于其他組合;而在不包括日本的組合⑥中,中國的GDP上升幅度為9.17個百分點,而日本GDP增長率反而可能出現0.05個百分點的下降。
根據上述模擬結果可以得到以下結論:一是如果中國不加入任何一個FTA,則多數情況下,中國的GDP增長率將會出現下降;二是中國加入任何一個FTA都會帶來本國GDP增長率的上升;三是包括中國在內的FTA區域覆蓋范圍越大,對中國GDP增長的拉動效果越明顯。其他國家同樣符合這些規律。需要指出的是,這些估計僅僅是靜態分析的結果,并未把投資增長的動態影響效果包括在內。一個可以預見的結果是建立FTA明顯有利于我國吸收跨境直接投資的進一步增長,由此產生的投資需求增長、技術溢出和結構升級效應也將對我國的經濟增長做出貢獻(參見趙晉平編著《利用外資與中國經濟增長》,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
從現實的選擇來看,由于FTA談判的復雜性和模型分析本身的局限性,模擬效果并不是判斷FTA可行性和經濟效果的唯一依據。但至少可以為我們認識與比較不同組合FTA對我國經濟影響的方向、確定我國FTA戰略的優先順序和階段性目標提供參考。五、我國的FTA戰略與階段性目標
根據以上分析,在今后20年中為了實現我國經濟持續增長的長期性目標,除了積極參與WTO主導下的經濟全球化,從多邊貿易自由化中獲益之外,還應當適應世界經濟格局的新變化,通過與周邊國家建立FTA的方式加強區域經濟合作。這樣才能回避被日益增加的FTA所“邊緣化”的風險,在地區多邊和雙邊貿易投資自由化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并從中獲益。因此,實施國家FTA戰略首先是我國經濟長期發展的必然要求。
從FTA戰略與改革的關系來看。“建立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是“十六大”提出的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總體思路之一。根據這一觀點,我國應當將逐步建立商品與要素自由流動、內外經濟相互融合的開放型市場體系作為對外經濟體制改革的一個基本目標。從推動與周邊國家的制度性合作(FTA)起步,首先實現區域范圍內的經濟融合和要素跨境自由流動,就完全有可能為達到開放型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積累經驗和創造條件。
在本世紀初的前20年中,適應我國開放型經濟發展與改革需要的FTA戰略應當具有以下幾個階段性目標:首先是努力促使“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協定(CAFTA)”和“中國內地——香港更緊密經濟關系協定〔CEP〕”早日生效,以鞏固我國在發展FTA實踐中的最初成果;二是為了對中國+東盟之間的多邊協定形成牽制和互動效果,可同時推進與新加坡、泰國等東盟主要成員的雙邊FTA磋商;三是積極促成中日韓三國FTA或中日、中韓雙邊FTA的正式磋商,以避免日韓先行建立FTA,使我國在東亞地區合作中陷于被動;四是適時啟動我國與其他地區主要伙伴國的雙邊FTA和東亞自由貿易區(東盟+中日韓)的談判程序;五是對未來更大范圍的FTA進行國際合作研究和多邊磋商。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現階段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國家FTA戰略實施指導和協調體系
目前我國缺少FTA總體戰略思路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尚未形成統籌組織與協調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行動的有效機制。從一些國家的經驗來看,簽署FTA協定,不僅需要統籌考慮國際關系、外交政策、貿易投資制度等許多體制與政策層面的問題,而且需要系統了解選擇不同合作伙伴及其合作方式對國內國際經濟、政治和地區安全帶來的可能影響。為此,外交部門、對外經濟關系事務部門和國內產業政策部門之間的共同參與和統一協調十分重要。
(二)加強對FTA戰略的系統研究
為了制定符合我國國情和形勢發展需要的FTA戰略,應組成由政府官員、學者和企業代表共同參與的研究隊伍,對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與特點、我國對外經濟關系的問題與前景、各種可供選擇的FTA方案可能對我國和地區經濟產生的影響進行系統分析的基礎上,提出我國參與WTO主導下的經濟貿易自由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的總體戰略構想和步驟。在啟動各種多邊和雙邊FTA磋商程序之前,也應由專家進行可行性研究,為政府談判提供參考。
(三)充分發揮民間機構在多邊與雙邊合作可行性研究中的作用
根據WTO的相關規則,正式啟動的FTA政府談判必須在10年內完成。因此,為了避免中途受挫可能對相互關系造成不利影響,一些國家在政府出面進行研究和磋商之前,首先由相關各方的權威民間機構進行合作研究,并向各自政府提出政策建議。這樣既可以使政府決策留有回旋余地、同時又能夠有效利用民間機構的智力資源和研究成果。我國應當借鑒這些經驗,鼓勵具有國際合作研究能力與經驗的民間機構加強和各國相應機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研究,并經常保持政府部門與這些機構之間的意見溝通。
[關鍵詞]世博會;長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區域經濟
一、引言
當前,區域經濟一體化已成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形式。近年來,中外學者圍繞區域經濟一體化進行了不少研究。富萊希尼建立了俱樂部模型,指出每個俱樂部成員都期待凈收益最大化,俱樂部的產出在不同的國際經濟組織中是變化的。[1]袁家冬等指出了我國目前都市圈理論研究和規劃實踐上存在的一些誤區,對都市圈的基本概念、地域本質、形成機理、地域結構與空間形態、類型與規模等進行了分析。[2]彭際作把大都市圈作為一個整體,以長三角大都市圈為研究對象,分析其人口空間格局和區域發展的關系,并對其空間結構的階段性表現進行了總結。[3]李瑞林等指出,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實現途徑應該以市場化為基礎,以降低交易成本為核心。[4]從歷屆舉辦過世博會的城市來看,世博會帶動了舉辦城市的經濟發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世博經濟圈”,如1970年日本世博會形成了著名的“關西經濟帶”、2000年德國世博會造就了漢諾威國際會展業的龍頭城市。
長三角是由滬、蘇、浙16個地級以上城市組成的復合型區域,世博會對長三角會展、旅游、環境、就業以及區域經濟一體化等方面將產生直接影響。
雖然區域經濟合作已取得一定成績,但長三角區域經濟合作過程中仍面臨著諸多障礙。長三角這一復合型行政區域,經濟運行帶有明顯行政區域利益特征,區域合作與摩擦并存,生產要素缺乏完全自由流動,各城市間的規劃缺乏統籌銜接。[5]區域內各城市招商引資呈“傾斜式”競爭態勢,相繼以過度優惠的政策吸引外商投資。區域各城市間產業結構趨同現象突出,使得區域內整體聯動效應的發揮受到極大抑制。此外,長三角跨省市的重大基礎設施未能實現統籌規劃、有效銜接,造成許多基礎設施(主要為港口和機場)重復建設,資源浪費嚴重。
區域經濟發展中盡管存在諸多障礙,然而區域經濟合作已成為該地區經濟發展的主流趨勢。目前,區域經濟合作機制初步建立。為推動和加強長三角區域經濟合作,1997年成立了長江三角洲城市經濟協調會。在2006年的長三角經濟協調會第七次會議上,16個成員城市以“研究區域發展規劃,提升長三角國際競爭力”為主題,研究區域合作大計。2007年的第八次會議上又提出“調動長三角各城市生態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將世界第六大城市群與世博會緊密互動”的主題,從而推動了長三角區域經濟合作。區域經濟合作以從一般的產業項目協作向資本融合方向發展,從單一的生產合作向科研開發合作方向過渡,從工業領域為主向金融、房地產、旅游等全方位拓展。在提出長三角地區要在信息、規劃、科技、產權、旅游、協作等六個領域進行合作的基礎上,2007年又拓寬了區域經濟合作的空間,環保與世博會成為了合作的新項目。區域經濟合作重點也在不斷深化中。在世博會舉辦這段時期,區域合作重點轉到了城市交通、生態環境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上。目前,上海的金融、科技、交通等現代服務業的服務對象已經擴展到整個長三角區域,區域內服務業合作的空間和領域在不斷擴展。
本文依據長三角經濟發展軌跡及該地區城市間合作現狀,以合作博弈的視角對2010上海世博會對長三角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及其對策思路展開深入剖析。
二、上海世博會對長三角區域經濟合作的影響
雖然區域經濟合作仍面臨一定障礙,但合作已成為長三角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2010上海世博會將成為推動長三角區域競爭、合作的重要契機。
(一)世博會與城市群的相關性
從歷屆世博會的舉辦(見表1)中,我們看到舉辦城市往往是有一個經濟實力強大的腹地區域作支撐。這是因為:
一方面,世博會的舉辦需要耗費大量物力人力,這要求舉辦地有一定經濟實力以保證一屆世博會的成功舉辦。美國的紐約、芝加哥、費城,歐洲的巴黎、漢諾威、倫敦,日本的大阪,都有著很強的經濟實力,是本國乃至世界的經濟發源地和經濟中心,這為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成功舉辦世博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世博會的成功舉辦將使得區域經濟串聯起來,通過一系列局部多贏合作,推動區域內部從淺度合作進入深度合作,從而促進城市群的發展壯大。
(二)上海世博會對長三角區域經濟合作的效應
上海世博會的舉辦將促使長三角地區形成一個全新的“世博經濟圈”,成為長三角經濟圈加速融合,最終形成上海大都市圈的有利契機。當前,區劃經濟成為長三角各地區間深化協作的重要障礙。而世博會的舉辦將利于長三角各地區打破區劃阻礙,加強協作實現共贏。世博會的溢出效應首先輻射到長三角都市圈各城市,進而在更高層次上發揮整體優勢。
上海世博會的舉辦將使長三角地區生產要素跨地區的流動性明顯增強。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地區經濟的封閉性逐漸減弱,有利于在更廣范圍和更大程度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促進生產要素與產品跨地區的自由流動與整合,促成以資源有效配置和整體利益最大化為基礎的區域專業化格局形成。
上海世博會的舉辦將推進長三角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升級,改變當前的產業同構現象,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和競爭優勢,加快區域內第三產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的整合,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三、長三角區域經濟的合作博弈模型
(一)合作博弈與非合作博弈
根據局中人是否合作,博弈論可分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兩者間的主要區別在于博弈方的行為相互作用時,雙方能否達成具有強制約束力的協議。合作博弈強調的是集體理性,是一種“雙贏”策略,它通常能獲得較高的效益,而非合作博弈強調個體理性,其結果往往是低效率甚至無效率。
合作博弈研究的兩個重點:一是聯盟是怎樣形成,二是聯盟中的成員如何分配他們可以得到的利益。
(二)建立合作博弈模型
依據長三角區域經濟合作現狀可建立合作博弈模型。根據長三角城市等級體系,可將長三角城市分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上海,第二層次是南京和杭州,第三層次包括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南通、揚州、泰州、寧波、湖州、嘉興、紹興、舟山和臺州。
設每個城市所在的層次為一個代表性成員來參與長三角區域經濟合作博弈,則該博弈可看作是由三個成員參加的博弈。其中每個成員作為一個局中人都需要考慮是單獨行動還是與其他局中人進行合作的問題。因此,對每個局中人來講,重要的不是他在策略集中選取一個什么樣的策略,而是與哪些局中人結成聯盟以實現協調行動。可建立如下模型:
G(N,v)=S1,S2,S3;b1,b2,b3;v1,v2,v3
其中,G(N,v)為有3個局中人參加的合作博弈;S1,S2,S3為各個局中人的策略空間;b1,b2,b3為聯盟所達成的協議;vi為第i個局中人的特征函數(即得益函數),v(S)可以解釋為聯盟中當成員合作時所能實現的最大利益。其征函數具有可超加性,對任意兩個獨立聯盟S與T(即S∩T=),有V(S∪T)v(S)+v(T)
長三角區域經濟合作博弈的分配可表示為:在合作博弈中對三個局中人而言,存在一個向量X=(x1,x2,x3),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xi=v(N)(1)
xiv(i),i=1,2,3(2)
其中,xi表示合作博弈中局中人從聯盟的收益中分得的利益分額,v(n)表示3個局中人的總和收益。v(i)表示單個局中人的收益。條件(1)說明各局中人分配的利益總和正好是所有局中人的最大總和收益。條件(2)說明從聯盟中各局中人分配到的收益不小于單個局中人所得到的收益。
由上可知,合作博弈需要滿足兩個基本條件:一是對聯盟來說,整體收益大于其單個局中人單獨博弈時的收益之和;二是對聯盟內部而言,應存在著具有帕累托改進性質的分配規則,即每加盟的局中人都能獲得比不加盟時更多的收益。也即長三角區域經濟合作博弈,只有同時滿足集體理性條件和個體理性的條件時,才能使得區域內各個成員為了長遠利益而放棄眼前短期收益,實現區域內一體化合作發展。
我們可利用公式化方法得到合作博弈的唯一解。在博弈G(N,v)中,局中人i∈N的Shapely值的正式定義如下:
φi(N,v)=∑[v(S)-v(S/i)]
其中,|S|表示聯盟中所含局中人的個數。進一步可知,長三角區域對參與合作博弈的成員按其收益貢獻率來分配收益,這一合作博弈具有穩定性。
(三)合作博弈與世博會
我們還可通過納什均衡理論進一步分析世博會對長三角區域經濟合作博弈的影響,從中求出合作博弈的納什均衡解。
設甲、乙為參加長三角區域合作博弈的兩個局中人,他們都有兩種策略可以選擇:競爭和合作。如圖1、2雙向量矩陣所示:
其中,圖1表示未受世博會影響的長三角區域經濟合作博弈,圖2表示世博會影響下的長三角區域經濟合作博弈。設b>c,e>f,且a,b,c,e,f,g均>0。
圖1,如果甲選擇競爭,那么乙選擇競爭將得到0的預期收益,選擇合作將遭受a的預期損失。所以在甲選擇競爭策略時,乙的最優反應策略為競爭。依此類推,最終可得到(競爭,競爭)納什均衡解。這也是當前長三角區域經濟合作存在很多制約性因素的原因。
圖2,如果甲選擇競爭,那么乙選擇競爭將遭受e的預期損失,選擇合作將遭受f的預期損失。由于e>f,所以在甲選擇競爭策略時,乙的最優反應策略為合作。
依此類推,最終可得到(合作,合作)是納什均衡解。這一結論成為破解長三角地區城市間競爭有余、合作不足的對策思路。
四、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區域內各地政府層面的合作
為改變區域內各自為政的現象,長三角區域各地方政府應以世博會為契機,加強合作磋商,突破區域間的障礙。緊密結合世博會的籌辦展開溝通與合作,充分重視與世博會相關的協調機構的作用,并賦予相應的行政調控權,專門負責與世博會舉辦有關的跨行政區的各項工作,建立區域規劃指導和政策扶持,提供適宜的政策環境與管理服務,以現有的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為依托,共同推動世博經濟發展。同時還可考慮設立長三角區域共同發展基金,用于跨省市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治理和社會服務設施建設。
此外,長三角區域還應進一步深化財稅體制改革,依靠各種經濟手段,優化區域利益協調機制,從而實現雙贏甚至多贏的局面。[6]
(二)發揮區域市場的主導作用
長三角各地區應以世博會為契機,放開企業在區域內不同地區的流動,組建跨地區的企業集團,充分發揮其在建立共同市場、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的作用。[6]根據發達國家大都市圈經驗,區域經濟、政治、文化上的交流有利于大都市圈的快速發展,大都市圈的整體協調發展需要經濟要素的自由、暢通流動,在城市互動、城鄉互動的過程中,打破地區分割、城鄉分割的現狀,積極實現人才、能源、資金等的順利流通。打破市場的地區分割,消除地方行政保護,讓產品、服務在各個市場上公平、平等競爭,真正實現消費者導向,而不是政府導向的市場需求,積極實現市場的一體化,為大都市圈的發展提供活力。[7]長三角各地區應突出市場的主導作用,打破城鄉分割、地區封鎖的格局,盡可能減少市場運作的障礙,進一步改善區域內商貿流通體系,從而促進長三角區域統一市場的形成和完善。[8]同時可通過促進生產要素的跨區域流動和組合,加強區域內各城市之間相互融合,形成以資源優化配置和整體利益最大化為基礎的區域專業化分工格局。
(三)合理分工,優化區域產業結構,促進各層級城市功能轉型
長三角各地區不應把眼光注重在自己的“小地盤”上,應加強溝通、積極配合,以世博會為契機,積極培育整個區域的優勢產業,放眼全國乃至世界的特色產業。區域內應積極主動地分工,減少、避免產業的同質和同構。服務業在社會經濟發展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服務業的發展形成的網絡效應使得市場的范圍大大擴張,服務業尤其以商業、交通、通訊為代表的網絡服務業的發展將會促進制造業產業的分工;另一方面服務業的發展能夠提高交易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進一步促進經濟的分工。上海正在成為現代服務業的中心,長三角各地區應大力發展服務業,促進制造業的分工,在充分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前提下,將核心城市上海對外開放的核心轉移到通過開放吸引更多的先進技術和現代化的服務理念和管理經驗上,在提升制造業技術檔次的同時,提升服務業的績效,促進上海進而帶動二級城市功能的轉型,最終促進整個經濟結構的優化與發展。
(四)發揮輻射作用,整合資源,形成錯位競爭格局
長三角作為全國發揮重要輻射作用的地區,區內各城市應融入地區整體發展大局中,依照“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戰略方針,進一步明確自己的產業結構定位。要突破行政分割對科技資源的隔閡,整合區內各大專院校、科研院所、企業研究機構、科技中介的科技資源,建立起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使電子信息、生物制藥和新興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成長為長三角的主導產業。推動科研機構研究成果的產業化、市場化,開發科研機構與企業聯系的信息網絡、交易和協作網絡。應加快區域信息網絡化體系建設,注重區域內部信息基礎設施的統一規劃,推動信息要素交流,在區域內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信息資源共享,全面提升本地區信息化水平和信息能力,以信息化促進地區整體效益的提高。
上海與二級城市形成錯位發展,合理配置有限的城市資源。實現水平分工的關鍵在于:二級城市的主導產業必須實現與首位城市的錯位發展。長三角各地區要憑借“錯位戰略”的創造性發展思路,根據各自現有經濟狀況、自然稟賦及產業發展的不同層次,在提升產業競爭力方面的努力重點和方向也應有所差別。各城市在建設各自主導產業聚集區中,應尋找“比較優勢”,重點打造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企業,形成各具特色、錯位競爭的主導產業分工格局。
(五)上海應成為現代服務業的中心
在世博會舉辦期間,區域內各城市要加強合作,舉辦有區域特色的展覽會,與世博會產生協同效應,帶動區域現代服務業的整體發展。根據國際大都市圈發展經驗,各大都市圈都有一個地位相當重要的中心城市,這個城市是大都市圈形成的前提和先決條件。并且,中心城市為大都市圈的發展、演化提供了強大的支持,作用無可替代。在我國的大都市圈發展中,特別是長三角的發展中,也應參照發達國家大都市圈發展的經驗,各地在產業發展上應根據自己的優、劣勢,以世博會為契機,在一體化發展的大背景下自覺選擇各自的特色產業,并形成中心城市服務業主導、周邊城市制造業主導的局面。上海應著力吸引高級產業,這樣才能在產業體系的各種資源中占據主導地位,從而成為新型產業的策源地。
二級城市與核心城市、其他二級城市之間要實施錯位發展戰略,避免走產業同構、惡性競爭的老路子。從今后發展看,區內二級城市應努力承擔承上啟下的重要節點功能,努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成為區域現代生產業和技術創新中心。二級城市發展現代服務業既是產業發展階段的必然趨勢,同時也是增強第一、第二產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其發展目標是:順應產業結構高度化演進方向,以服務本地化和特色化為導向,建立具有一定功能特色的現代服務體系、產業市場服務體系,增強城市對資金流、物流、信息流、人流的吸引和控制力,增強城市活力,以符合區內核心城市的服務業發展趨勢。[9]
世博會影響下長三角各城市間采取合作策略,對各地經濟發展是有利的。世博會將推動長三角區域經濟合作博弈,最終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在長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中如何克服發展中的限制性因素,如過分強調行政區劃、惡性競爭、產業結構趨同、基礎設施重復建設,充分利用世博會舉辦所產生的同城效應,突出區域統籌協調發展,加強對區域一體化發展的組織協調,從而推動長三角大都市圈的加速融合,成為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參考文獻]
[1]MicheleFratianni&JohnPattison.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sinaworldofRegionalTradeAgreements[J].TheWorldEconomy,2001,24,(3).
[2]袁家冬等.我國都市圈理論研究古規劃實踐中的若干誤區[J].地理研究,2006,(1).
[3]彭際作.大都市圈人口空間格局與區域經濟發展——以長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為例[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博士論文,2006,(5).
[4]李瑞林,駱華松.區域經濟一體化:內涵、效應與實現途徑[J].經濟問題探索,2007,(1).
[5]陳升.上海世博會:長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引擎[J].中國審計,2004,(12).
[6]陳信康.上海世博經濟研究專論[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
[7]谷永芬,宋勝洲等.大都市圈生產業——以長三角為例[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8.
[論文摘要] 中國在促進自身經濟增長的同時,也為東亞地區的經濟發展與合作提供了新動力,而東亞經濟整體實力的增強,也為 中國經濟 持續發展創造更有利的條件。中國經濟的增長與東亞合作的深入發展已呈現出良性互動的發展趨勢。
一、中國經濟的崛起
中國經濟能在如此長的時間里保持強勁的增長,其驅動力總體而言主要來源于以下幾個方面:
2.生產率的提高和 人力 資本的投資所帶來的內生增長。持續的經濟增長并不能僅僅依靠資本的投資來維持,更為重要的是源于知識增長所取得的技術進步。中國所擁有低廉優質的勞動力資源是維持經濟增長的重要保障,而市場機制以及國外先進技術和 管理 經驗的引入又極大地促進了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促進了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
3.開放政策和經濟改革所帶來的制度保障。中國開放政策和經濟改革不僅促進了生產率的提高,也從制度上保障了經濟的持續增長。各種非公有制逐漸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重要力量,吸引了大量的外國直接投資。截至到2005年底,私營企業和外商直接投資企業的產值對GDP的貢獻已達到65%,大大超過國有經濟,中國商務部預計,到2010年,民營經濟占全國GDP的比重有望達到75%, 世界上主要的 跨國公司 都在中國有業務往來,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的持續增長。
在未來較長時期內,上述因素將繼續促進中國經濟的增長,中國仍將維持較高的儲蓄率和對外直接投資的高度吸引力,通過高儲蓄和高投資的良性循環來完成和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同時,中國的經濟體制和 政治 體制也將得到不斷完善和發展,保持經濟的健康穩定和持續的增長。
二、中國經濟崛起與東亞經濟合作的良性互動
隨著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中國普遍被稱為是正在崛起的地區經濟大國,構成了對東亞地區經濟乃至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中國超過10%的經濟增長率為東亞地區經濟總體增長奠定了基礎。快速增長的中國經濟繼續成為整個地區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4.中國逐漸成為東亞經濟合作的創導者和推動者。中國一貫奉行“與鄰為善,與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方針和睦鄰友好的周邊外交政策,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促進地區的發展與合作,積極推動東亞區域經濟合作的制度建設。2002年中國啟動與東盟全面經濟合作的倡議以來,整個東亞經濟合作的進程就發生了新的飛躍。中國的行動促使日本、韓國也不斷加強與東盟的經濟合作。隨后,日本就于2003年底與東盟發表了旨在加強經濟、 政治 和安全關系的《東京宣言》和行動計劃,日本與東盟的關系發展如此之迅速,顯然也是自認為來自中國的壓力。為了不落后與中國與日本的步伐,韓國也加快了發展與東盟的經濟關系。可見,在中國的推動下,東亞合作機制中的3個“10+1”得到了很快的發展,同時“10+3”的合作進程也不斷得到推進,東亞合作呈顯出一片勃勃生機。
當然,中國經濟崛起的過程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在東亞崛起的大背景下發生的,是伴隨著與東亞其他經濟體越來越緊密的經濟關系的過程。東亞經濟合作的深入發展也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了許多有利的條件。首先,東亞始終是中國對外貿易的主要對象和引進外資的主要來源地,2006年中國對東亞地區貿易額達到5024億美元,占中國外貿總額的32.5%。截至到2004年底,僅香港、日本、 臺灣 、8新加坡和韓國5個東亞經濟體占中國引進外商直接投資的比重就達到67%。2005年,東亞10個經濟體占中國引進外資實際使用金額的58.6%。東亞國家對中國的貿易和投資對解決中國改革開放初期所面臨的資金不足和加快技術創新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其次,東亞合作進程的推進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了穩定的周邊 環境 。中國崛起的過程也希望得到東亞周邊國家在經濟和政治上更多的支持與合作。對于中國來說,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需要有一個穩定的周邊環境,中國要成為地區經濟強國,乃至世界經濟強國離不開周邊國家的支持與合作,而加強與東亞各國的經濟合作、積極推進東亞區域經濟合作,正是為了營造中國經濟崛起所需要的周邊環境。
總之,中國經濟的崛起是在東亞崛起的大背景下發生的,中國通過改革開放參加到東亞崛起的進程中來,而東亞經濟整體實力的增強,為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創造了更有利的條件。同時,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也為東亞地區的經濟發展與合作提供了新的動力和活力。因此,中國經濟的崛起與東亞合作的深入發展已呈現出良性互動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2][3]陸建人:中國經濟增長對東盟國家經濟的積極影響.亞非縱橫[J].2007年第1期
[4]馬修·薩恩 弗雷德·蓋爾:中國:快速增長研究,ers.usda.gov/
[論文摘要] 以歐盟為主體的歐洲經濟一體化以其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獨特的組織機構和運行機制,為世界提供一個獨具特色的經濟合作模式——“歐洲模式”,本文試從歐洲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和特點對這一發展模式進行分析。
歐盟作為當今世界上成立最早、成效最卓著和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區域經濟合作組織,其50多年的發展歷程和其取得的巨大成就為世界展示了一個具有歐洲特色的經濟合作模式,在區域經濟合作迅速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地區從歐洲模式中尋找經濟合作的經驗和靈感,通過分析歐洲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和特點來分析歐洲模式,以期對現實有所 指導 意義。
一、歐洲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進程
歐洲經濟一體化以“舒曼計劃”為起點,啟動了從煤、鋼、原子能領域到共同 農業 政策領域,乃至貨幣聯盟的經濟一體化進程,歐洲經濟一體化的機構也經理了從歐洲煤鋼共同體到歐洲共同體,乃至歐洲聯盟的一個過程。站在 歷史 的角度,這一發展進程明顯的分為四個階段。
1.共同體建立到1968年關稅同盟的建成以及1969年共同農業政策的實施是歐洲經濟一體化的第一個階段。1958年,歐洲煤鋼共同體的六國在意大利的羅馬簽訂《羅馬條約》,決定將他們之間的合作擴大到原子能和其他經濟領域,決定成立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和歐洲經濟共同體,這樣歐洲經濟一體化就由一個領域擴展到多個領域,歐洲經濟一體化的機構也出現三個共同體共存的現象。特別是《羅馬條約》規定了下一步一體化的新目標:建立關稅同盟和實施共同農業政策,從而經濟一體化進程有約可依,按照條約規定的日程進行。到1968年,關稅同盟提前一年半實現,共同農業政策也開始進入實施階段。
2.自上世紀70年代中后期開始到歐洲貨幣體系的建立是歐洲經濟一體化的第二個階段。進入70年代,由于國際形勢的惡化,歐洲經濟一體化發展受到極大的限制,共同農業政策執行難以為繼。第四次中東戰爭、阿拉伯石油國石油禁運帶來的能源危機、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以及 資本主義 國家的經濟危機使得歐共體國家紛紛采取自保的政策,貿易保護主義盛行,歐洲 市場 分割嚴重。在七十年代,歐共體國家提出的穩定貨幣匯率的經濟貨幣聯盟計劃也最終流產。只是到了70年代中后期國際形勢相對緩和時,歐共體才建立起穩定貨幣匯率的歐洲貨幣體系。
3.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前期,歐洲統一大市場的建立和歐洲經濟貨幣聯盟的發動是歐洲經濟一體化的第三個階段。進入八十年代后,歐共體國家迎來了一個良好的外部發展 環境 ,加上世界經濟區域化浪潮的推動,歐洲在次走在了區域經濟合作的前列。1987年簽署生效的《單一歐洲法令》規劃了歐共體到1993年實現成員國之間在商品、勞務、人員和資本的自由流通為特征的歐洲統一大市場。與此同時,為統一大市場的正常運作做準備,在歐共體執行委員會主席德洛爾的主導下,開始了實現歐洲單一貨幣的準備工作。可以說,在這個階段歐共體變成了一個具有經濟聯盟性質的共同市場。
4.以90年代初期《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的簽訂和統一的歐洲貨幣—歐元的啟動為標志,歐洲 經濟 一體化走進其發展的第四階段。冷戰的驟然結束,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等,歐洲面臨一系列新的挑戰,特別是劇變后的中東歐開始了一個 申請 加入歐盟的“回歸歐洲”的過程和統一后德國在歐洲地位的變化。最終歐共體國家選擇了更深層次的一體化。1991年12月的《馬約》是一體化進一步深化的表現,它確立了歐洲一體化的三根支柱,并以第一根支柱——經濟與貨幣聯盟作為其發展的重心。此后經過1997年的《阿姆斯特丹條約》、2001年的《尼斯條約》和2004年的《歐盟 憲法 條約》,歐洲經濟合作向一個完全經濟體化的經濟聯盟更加接近。
二、歐洲經濟一體化的特點
盡管在歐洲經濟一體化發展的不同階段,一體化或者迅速發展、或者徘徊不前、或者碩果累累、或者成就難覓,但是最終歐洲一體化還是得以順利的進行,體現了歐洲經濟一體化獨特的進程特點。
1.一體化過程的漸進性。無論是合作的范圍、領域,還是組織協調機構的建立、運行機制的完善以及一體化程度的發展本身,都體現了一個漸進性的發展歷程。而且從20世紀50年代初期6國煤鋼領域的一體化發展到現在27國開始走向經濟和貨幣聯盟,每前進一步都是歐盟成員國反復協商、謹慎考慮后的結果。在發展的每一個階段,對給成員國一定的準備和過渡時間。
2.一體化過程的協調性和妥協性。歐盟是各國聯合起來組成一體化集團,由于各國國情不同,在一體化的過程中難免會產生分歧和矛盾,甚至是激烈的爭執乃至對抗,但歐盟各國最終都能認識到一體化集團是他們獲得發展的最快、最好的經濟組織形式。成員國為了實現共同利益通過互相協商和互相配合,通過實施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原則來消除矛盾。這些原則包括: 民主 平等原則、共同受益原則、核心歐洲原則以及靈活性原則。
3.組織運作機制的超國家性和均衡性。為保證一體化順利進行,歐盟設立了具有一定的超國家性質的組織協調機制。這些機構的設置和權力的分配上不但強調每個成員國參與,而且強調各機構在其管轄范圍內超越各成員國政府的權力,以及各機構既相互獨立又相互制約的關系從而凸現出歐盟獨特的組織運作機制。
4.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外部敏感性。這主要是指歐洲經濟一體化的進程深受世界外部 環境 的影響。一定時期的國際形勢對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步伐影響較大,歐洲經濟一體化體現出明顯的對外部環境的敏感性依賴。如20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和世界性經濟危機不僅使各成員國經濟發展緩慢,也導致一體化步伐受到嚴重影響,更為嚴重的是使歐共體在20 世紀70年代就提出的在10年內分階段實現經濟與貨幣聯盟的計劃也因此受阻。
從一體化的進程和特點看,歐洲經濟一體化的這一發展模式的出現,既有二戰后獨特的 歷史 條件——冷戰的大環境,更有歐洲各國在應對來自外部環境時所進行的理論創新和制度創新。
參考文獻:
區域公共管理研究的興起主要基于兩方面的背景。
(一)國際背景:全球化下新區域主義的崛起與區域一體化的發展區域主義(Regionalism)最早出現于20世紀30年代,一般是指地理上彼此相連的國家或地區之間,通過政府間的合作和組織機制,加強區域內社會和經濟發展的互動意識。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國際貿易競爭的加劇和生產組織結構的重組,區域主義和“新區域主義”(NewRegionalism)進一步崛起。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諾曼•D•帕爾瑪教授在論著《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新地區主義》中首次提出新區域主義概念,主張通過“多方面的”、“開放性”的國家或地區之間的聯合,建立全面協調發展的國際新秩序。[1]新區域主義在西方國家產生了廣泛影響并形成了熱潮。在新區域主義的推動下,當今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以大都市區為重點,通過構建大都市區的各種制度、政策和管治機制,實現跨行政區管治的“大都市區域主義”和“大都市區域治理”改革正在進行。與此同時,“涉及不同層次政府和發展主體之間以及同級政府之間的權利互動關系”(Newman,2000),通過區域各種集團的對話、協調和合作,以達到最大程度地動員和利用區域資源的“區域治理”理念和區域合作實踐蓬勃發展。放眼世界,遍布全球五大洲的區域合作和“區域一體化協議”正在盛行,由27個歐洲國家組成的超國家聯合體“歐盟”已成為當今世界區域一體化的典范;美、加、墨三國締結的“北美自由貿易協議”及由此形成的“北美自由貿易區”成為了與歐盟遙相呼應的宏觀區域聯合體;東盟“10+1”的區域合作也正在積極推進;[2]跨國界或跨境的多邊經濟合作組織如“中華經濟區”、“新—柔—廖成長三角”、“瀾滄江—大湄公河地區的次區域經濟合作”等方興未艾。顯然,當今世界是一個全球化和區域化并行發展、全球主義和新區域主義共同崛起的時代。為了迎接和應對全球化帶來的機會與挑戰,當今世界的新區域主義方興未艾,區域合作與區域一體化正在蓬勃發展,這給我國政府和學界提出了新的研究課題:如何應對全球化和區域化帶來的新挑戰和新問題,打造區域間合作的平臺,以提升區域競爭力,推動我國的區域協調發展和區域一體化進程?這是需要區域公共管理研究予以專門探討和回答的問題。
(二)國內背景:市場化下區域公共問題的凸顯與區域合作的推進古典經濟學的經典代表A•斯密認為,當自由市場經濟發軔之際,政區間的競爭就不可避免。在他看來,如果一個國家不能提供對產權的有效保護,那么,資本所有者就會遷往其他國家,從而促進國家間政區競爭機制的形成。因為“土地是不能移動的,而資本則容易移動。土地所有者,必然是其地產所在國的一個公民。資本所有者則不然,他很可能是一個世界公民,他不一定要附著于哪一個特定國家”。[3](P408)從我國的實際情況看,改革開放以來,在我國經濟市場化和社會開放化的背景下,區域間競爭已經出現并有愈演愈烈之勢。一方面,經濟發展中形形的地方主義、山頭主義等惡性競爭屢禁不止;另一方面,先發地區之間追趕式的激烈競爭此起彼伏。這表明,如何趨利避害,規范區域間的競爭行為,促進區域間的良性合作,是區域公共管理需要認真研究的課題。同時,如何應對經濟市場化下大量區域公共問題的凸顯,也是區域公共管理亟待研究解決的問題。在傳統的農業社會甚至工業社會條件下,社會的公共問題相對單一,公共事務比較簡單,加之社會處于一個封閉發展的時期,因而國內某個行政區域內的政府能夠在自己的管轄權內較為得心應手地去解決和處理其內部公共行政問題,生產和供給相應的公共物品與公共服務,而無須尋求外部支援和相互合作。但是,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化的推進,許多地區的“內部”社會公共問題與公共事務已變得越來越“外部化”和無界化,跨行政區劃的“區域公共問題”逐漸凸顯,并有復雜化、多元化和規模化之態勢。[4]如跨國或跨行政區劃的環保問題、食品藥品安全問題、人口與資源問題、流域治理問題、基礎設施建設問題、區際法律沖突問題、地區穩定問題、流行病的防治問題以及區域發展的協調互動等等,已經遠遠超出單邊行政的能力域限,以往某個地方政府進行的單邊公共行政已無法應對大量的“區域公共問題”,而相關區域內由雙邊或多邊的地方合作或聯合治理便提上議事日程。在上述背景下,我國省際間、地區間的合作,如“長三角區域合作”、“環渤海區域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粵港澳大珠三角區域合作”、“珠三角經濟一體化”等正在蓬勃發展。[5](P10-11)這需要從區域公共管理的層面,研究探索如何建立健全系列的區域合作機制、聯動機制等,以共同應對解決大量的區域公共問題。
二、中國區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發展
中國區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發展大致分為兩個階段。
(一)區域行政研究階段(20世紀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
該階段的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對改革開放先行點和發達區域的實證研究。如中山大學在國內最早開設行政管理碩士點“區域行政”研究方向,并率先對廣東、香港、新加坡的行政管理模式進行研究,先后出版了《廣東行政改革研究》、《香港行政管理》和《新加坡行(市)政管理》等著作和發表系列論文。二是政府間關系研究。這些研究主要關注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關系、地方政府間關系以及在轉型過程中政府間關系的演變,如林尚立的《國內政府間關系》、謝慶奎的《中國政府的府際關系研究》、薄貴利的《集權分權與國家興衰》和辛向陽、董輔乃等學者的研究。三是行政區劃研究。區域行政與行政區劃密切關聯,甚至許多區域行政問題之所以產生就是因為行政區劃的約束。劉君德等在《中國行政區劃的理論與實踐》、《中外行政區劃比較研究》、《從封閉走向開放———中國行政區經濟透視》、《中國省區經濟研究》等系列論著中,明確提出“行政區經濟”概念,用以分析我國現實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畫地為牢”、“各自為政”、“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等形形的地方保護主義現象,并研究了中國行政區劃的歷史淵源、現實利弊以及調整改革問題。同時,還有一些學者關注省管縣體制、市管縣體制等。[6]此外,區域經濟學有大量的對區域公共問題的研究,從經濟學角度研究區域經濟發展與區域關系的協調,這類研究多側重從國家宏觀戰略的角度來分析具體區域的整合與發展,或從某一區域的角度來分析其戰略定位,以促進該區域的可持續發展。
(二)區域公共管理研究階段(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
從1998年開始,為了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公共管理學科發展的需要,中山大學相繼在行政管理博士點、博士后流動站以及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行政管理研究中心、行政管理重點學科設置了區域公共管理研究方向,至今已取得豐碩的成果。先后出版了如《珠江三角洲公共管理模式研究》、《區域公共管理導論》、《區域公共管理的理論與實踐》、《當代中國地方政府間橫向關系協調研究》、《當代中國地方政府間競爭》等10多部論著,并在《政治學研究》、《中國行政管理》、《中山大學學報》、《學術研究》發表了系列較有影響力的學術論文,有關論文觀點已被全國不少重要刊物引用。這些論著的出版和論文的發表,明晰了區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基本路向,構建了國內區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基本理論框架。國內其他學者也從不同角度研究了區域公共管理的相關問題。據粗略統計,目前開展這方面研究的主要大學有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廈門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西北大學、南京師范大學、蘇州大學、湖南大學、福建師范大學、湖北大學、鄭州大學等高校及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等學會和研究機構,發表了1000多篇相關的論文和出版了一批著作。同時,國家社科基金研究項目、教育部社科研究項目及許多省市高校項目指南都設立了“區域公共管理研究”選題,僅以2008年國家社科基金立項項目統計,就有15項相關項目獲得國家社科基金資助。具體來看,目前區域公共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幾個方面:一是區域公共管理基本理論的研究。隨著區域公共管理研究的興起,對區域公共管理基本理論的探討吸引了不少專家學者的興趣。如區域公共物品治理、區域公共管理制度創新、區域政府公共管理職能的變革、區域公共管理視野下的行政區劃問題、區域公共管理系統分析、區域公共管理的多元主體協調等方面的研究。二是政府間競合關系研究。隨著近些年來地方政府間橫向關系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學者進行了地方政府間關系協調、地方政府間合作、地方政府間競爭以及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區域合作等問題研究。如“當代中國政府間橫向關系協調研究”、“當代中國政府間競爭關系研究”、“政府間競合關系研究”、“珠三角公共管理模式研究”、“長三角區域合作研究”等論著的出版和論文的發表。三是流域治理的研究。流域治理是典型的區域公共管理問題。近年來,已有若干篇博士論文圍繞“流域水污染網絡治理機制”、“珠江流域公共治理中的政府間關系協調”和“政府主導下的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等問題進行研究。還有不少學者就“流域污染治理機制”、“流域治理制度框架”、“流域治理中的政府間環境協作機制”、“流域治理模式”等方面問題進行研究。總體上看,國內區域公共管理研究正在發展,其學者社群也正在形成和發展。但國內區域公共管理的研究尚存在如下不足:一是區域公共管理理論體系有待完善。尤其是區域公共管理的方法論、區域政策工具研究目前還幾乎是空白。二是對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及現代化發展中出現的大量區域公共問題,如大都市區治理、不同功能區域的管理、流域治理、跨界跨行業協調聯動機制的建設以及區域治理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設等,目前還缺乏具體、深入的研究探討。三是國內以往的相關研究主要是關注中國,采用的是中國問題研究法(sinologicalapproach),而對國外區域公共管理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的借鑒尚關注不夠,尤其缺乏系統、深入地比較研究。
三、中國區域公共管理研究前瞻
(一)區域公共管理方法論研究
研究方法對一門學科的發展非常重要。區域公共管理研究本質上是問題導向的,其發展雖然需要通過理論到理論的思辨與演繹以使新的理論更深刻、更精細,但更需要從現實的問題出發,樹立研究的問題意識,通過理論與實踐的高度互動,以檢驗理論的合理性與有效性,并進一步推動理論的發展。因此,對區域公共管理的方法論進行深入地研討,運用科學規范的研究方法,是促進區域公共管理研究深入發展的重要前提。國外在此方面的研究已經具有比較完善的方法論,如運用博弈理論分析區域間的競爭與合作,運用制度分析方法分析都市圈的區域公共問題治理,運用交易成本政治學分析大都市區治理模式,運用政策分析方法研究區域發展,運用政治經濟學方法分析區域經濟一體化問題等。從我國區域公共管理的研究現狀看,目前對此方面的研究尚較為薄弱。
(二)大都市區和城市群的治理研究
一是大都市區治理研究。相關研究表明,隨著經濟市場化和城市區域化的發展,目前我國正在逐步發育形成的有都市區。[7]都市區的出現,使我國城市政府管理面臨著許多新的問題和挑戰,如何從區域公共管理的視角,研究并借鑒國外大都市區治理的經驗,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大都市區治理路徑具有重要意義。二是城市群的治理研究。與歐美早發內生型現代化國家的城市化道路不同,后發國家和地區的城市化道路主要是大城市群。在大城市群中,城市之間相互的交流和交易的活性化是大城市群的活力所在。如何有效地防止和治理大城市病,是區域公共管理中亟待解決的問題。今后20-30年,中國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區將會出現幾億人口規模的大城市群,這意味著中國將面臨建設人類歷史上史無前例的大規模、高密度的城市社會的挑戰。
(三)區域政策研究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區域政策經歷了以經濟特區為重心的沿海地區優先發展階段、以浦東開發為龍頭的沿江沿邊地區重點發展階段、以縮小區域差距為導向的西部大開發階段和以區域協調發展為導向的共同發展階段。從政策效應看,它培育了經濟發展的重點區域,促進了欠發達地區的發展,增強了區域發展的協調性,拓展了區域合作的深度和廣度,豐富了區域發展的內涵。但目前,區域政策尚難以有效解決區域差距過大的問題,現代區域政策框架仍在探索階段,實施過程中的協調機制不完善以及政策工具過于“簡單化”。[8]在區域政策目標、政策框架、政策機制、政策實施工具和政策績效評價等方面仍需深入研究。
(四)流域治理問題研究
我國已進入了環境壓力劇增、污染危害高發的階段。而在這其中,與水有關的問題相當突出,尤其以跨界水污染最為典型。如近年來的松花江水污染問題、清水江水污染問題、太湖藍藻問題以及新安江、東江流域生態補償問題等。流域治理涉及流域管理與區域管理關系,生態補償問題,上、中、下游地方政府關系以及地方政府間關系諸多復雜問題及其合作、協調關系。
(五)跨區域、跨行業協調聯動機制問題研究
如前所述,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區域經濟的發展,跨區域、跨行業的區域公共問題日益凸顯,如醫藥食品安全監管、跨境警務合作等。以食品安全監管為例,從2004年開始,食品安全由地方政府負責的基調就已經定下來。《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提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當地食品安全負總責,統一領導、協調本地區的食品安全監管和整治工作。新的食品安全法草案也明確地方政府對本行政區域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負總責。但是,許多地方政府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并沒有對食品安全問題進行強有力的監管,如三鹿問題奶制品事件。[9]另一方面,一旦出現問題,也缺乏區域間的及時通報及聯動機制,而往往以簡單化的“區域封殺令”為首選。如2005年北京市食品安全辦公室宣布全面封殺廣東潮安涼果事件。[10]可見,跨區域、跨行業區域公共問題的協調聯動機制研究是區域公共管理研究中十分值得拓展和深入研究的內容。
(六)不同功能區的區域協調發展問題研究
“十一五”規劃提出我國區域將劃分為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四類主體功能區,并將實施不同的區域政策,預示著未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方向更加明確,在生態保護上更有約束力,在政績考評上更有針對性。顯然,如何實現這些區域間的協調發展以及每類主體功能區內部的協調發展問題,對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四類主體功能區實施分類管理的區域政策及科學的績效評估是區域公共管理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如財政政策、投資政策、產業政策、土地政策和人口管理政策等。[11]此外,還要特別關注老少邊窮等落后地區發展的問題。老少邊窮地區由于地理位置相對偏遠,經濟基礎相對薄弱,基礎設施相對落后,社會發展相對較慢,形成了區域發展中的落后地區。如何完善對這些地區的基礎設施、科技、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領域方面的扶持機制,促進這些地區的發展,是區域公共管理研究不可忽視的問題。
(七)區域一體化與區域合作的制度化和法制化研究
目前,我國的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珠三角區域一體化、長株潭區域一體化等區域一體化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區域一體化的本質是打破行政區劃界限,按區域經濟原則統一規劃布局、統一組織專業化生產和分工協作,建立統一大市場,以實現優勢互補、聯合協作,在更大范圍內實現產品、生產要素市場的優化配置,提高區域綜合競爭力,實現區域經濟與社會全面發展。可見,區域一體化及區域一體化進程中亟需解決的制度、政策鴻溝和壁壘是當前區域公共管理的熱點問題。與此同時,如何解決區域合作中存在的重形式輕內容、重協議輕實施等問題,使區域合作和協調走上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軌道,是區域公共管理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的問題。
經濟學專業畢業論文參考選題;1、中國經濟增長的地區差異分析;2、環境友好、資源節約下的我國稅收制度的改革;3、我國公共支出的管理研究;4、收入差距、勞動力流動與人力資本投資等問題研究;5、我國通貨膨脹問題研究;6、我國收入分配問題的研究;7、我國消費問題研究;8、人民幣對內貶值對外升值的政策困境分析;9、中國失業問題研究;10、正確處理各種利益關系與建設社會經濟學專業畢業論文參考選題
1、中國經濟增長的地區差異分析
2、環境友好、資源節約下的我國稅收制度的改革
3、我國公共支出的管理研究
4、收入差距、勞動力流動與人力資本投資等問題研究
5、我國通貨膨脹問題研究
6、我國收入分配問題的研究
7、我國消費問題研究
8、人民幣對內貶值對外升值的政策困境分析
9、中國失業問題研究
10、正確處理各種利益關系與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研究
11、結構性失業與再就業工程
12、經濟增長方式的轉型對就業的影響
13、加入WTO與我國經濟安全問題
14、當前我國積極的財政政策在擴大內需中的作用分析
15、試論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
16、論創新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
17、社會主義條件下官員腐敗的經濟分析
18、論中國私人資本主義發展的規律與特點
19、轉軌國家的經濟波動與社會發展
20、轉型經濟的績效、成因及展望
21、經濟自由化和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和轉型國家收入不平等的影響
22、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的理論誤區與發展中國家道路的選擇
23、政府行為與我國居民收入差距擴大化
24、對我國個人收入差距成因的辯證分析
25、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功能定位
26、區域經濟合作:戰略目標與模式選擇
27、××區域支柱產業的選擇分析
28、資源環境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分析
29、××區域經濟發展的差異研究
30、××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分析
31、××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研究
32、基礎設施投資與×地城市化進程的關系研究
33、某某(省、市)××產業的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的對策研究
34、關于某某(省、市)××區域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若干問題的思考
35、某某(省、市)××區域農村剩余勞動力及其轉移途徑探討
36、新經濟形式下傳統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途徑研究
37、××省市經濟增長與就業增長的關系研究
38、××省市經濟增長與能源消費增長的關系研究
39、××省市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難點與對策研究
40、××省市經濟發展水平與環境變遷分析
41、××省市教育不平衡與經濟發展分析
43、××省市二元經濟結構分析
47、××省經濟活力研究
48、××省的經濟文化研究
50、××省市城鄉協調發展問題研究
51、××省市欠發達區域的梯度定位和發展途徑
52、××產業結構變動趨勢及定位研究
53、產業結構高級化的制度環境構建
54、基礎設施領域的民營化問題
55、我國城市公用事業的融資問題
56、自然壟斷行業的政府管制問題
57、城市化與二、三產業發展的關系研究
58、從電力短缺看基礎性產業場化改革
59、從電力短缺看基礎性產業超前建設的必要性
60、國家壟斷行業改革的難點與途徑
61、產業集聚與中國地區差距
62、醫療服務市場化與醫療體制改革
63、農業水資源高效利用問題研究
64、城市水資源高效利用問題研究
××產業結構變動分析
65、××某某特色產業發展的思考
66、××服務業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
67、某某(省、市)××產業發展的現狀、問題及對策分析
68、××市旅游業競爭力研究
××市旅游業競爭力的理論研究
××市旅游業競爭力的關鍵性影響因素及其內在的作用機理研究××市旅游業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設計和綜合分析模型研究
××市旅游業競爭力優劣勢分析××市旅游業競爭力發展對策研究
69、非傳統旅游資源與××市旅游產業增長
××市非傳統旅游資源發育現狀研究
××市旅游業與非傳統旅游資源產業的關聯度研究
非傳統旅游資源發育的城際比較研究
70、論城市垃圾產業市場化與管制體制改革
71、農業的產業化、市場化(城鎮化)研究
72、農業生產結構調查與農村流通服務體系的完善
73、產業政策與競爭政策的關系
74、產業轉移過程中的環境污染轉移問題研究
75、競爭與管制:我國醫療行業改革中政府的作用
76、××市零售業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
77、××市房地產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
78、大學生消費行為研究
79、我國居民收入差距問題研究
80、我國消費結構問題研究
81、收入分配的合理性的界定及調節
82、對可持續性消費的研究
83、休閑消費問題研究
84、擴大農民消費的對策
85、和諧社會條件下強化企業社會責任研究
企業社會責任理念觀點的演進過程理論研究
和諧社會下企業承擔多元社會責任必然性分析
現階段我國企業社會責任的缺失問題以及存在的負面影響的研究分析我國企業社會責任困境解析
企業承擔社會責任限度的建模實證分析
借鑒國外企業社會責任實踐分析
構建企業社會責任的評價、監督以及強化機制研究
86、國有企業改革問題研究
改革國有企業的思路比較
現階段國有企業改革存在的問題、難點及對策
關于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創新
對國有企業資產大量流失原因與對策的探討
國有企業建立技術創新機制的思路與對策
我國國有企業內部契約關系分析
國有企業治理結構及體制研究
87、公司經理人激勵機制研究
88、中小企業發展問題研究
89、公司治理結構問題研究
90、企業成長與企業戰略選擇
91、企業家成長機制研究
92、企業核心競爭力研究
93、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的機制研究
關鍵詞:貿易保護主義 區域一體化 修正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 新區域主義理論
一,序言
經濟學是一門教導人們如何利用自己手中有限的資源達到福利和效用的最大化的學科。國際貿易學的研究出發點也是出于此,其目的是為了使在國與國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的交換行為達到消除貿易壁壘,消除隔閡,能夠最大程度的發揮各種生產要素最為合理的配置以達到整個全球福利,效用的最大化,在此層面上說,全球一體化無疑是最佳的方式和最佳目的。
既然全球經濟一體化如此光明和美好,那么他的進程一定會順利和通暢,可是事實卻是恰恰相反,經濟全球化進程無比艱辛,我想用“艱辛”這個詞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吧。回首關貿總協定的成立到WTO的成立以及有關旨在消除所有壁壘的GATT多次談判,多哈回合的挫折,西雅圖回合的挫折,人們不盡要問為什么?為什么那么“美好”的進程卻在現實過程中屢屢受挫?仔細的審視當今世界的經濟格局,大力推行經濟一體化的往往是那些所謂的經濟強國,我們將其稱為核心國家;這些國家一方面在不時的為全球經濟的發展“諫言諫策”,但實際上他們才是全球經濟一體化最大的阻力,他們阻礙著一體化的進程。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不僅在向世界推銷他們的商品,而且還在向全世界輸出他們的規則,這些規則表現出來就是當前的世界經濟秩序,這些規則潛移默化廣大的發展中國家使之認為這就是全球化,這就是全球化“盛筵”來臨之前所要支付的一點點“小費”。他們一邊大肆宣揚自由化的好處,要求發展中國家打開市場,推進自由貿易;同時卻在另一方面十足的阻礙一體化的進程,例如在歐美日等發呆國家在農產品方面,在勞動力密集型產品的方面處處設限,實施歧視性的措施和報復政策,這些無論從哪個層面來講都不是經濟全球一體化的表現。
正當全球一體化遲遲沒有進展的情況下,區域一體化趨勢卻如同雨后春筍一般發展興起了。正如之前我們所學的,區域一體化到目前為止共經歷了兩次,一次是在在二戰之后,另一次是在冷戰結束以后,我們在這里所要提及的是指第二個。當1957年歐洲聯盟的前身“歐洲共同體”成立時,美國絕對沒有想到其能發展到當前這個基本包括除俄羅斯之外整個歐洲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歐盟成功的示范效應更是使得其他國家紛紛效仿,交通論文當前隨著歐盟的發展壯大,美國這個經濟霸主也感覺到了競爭的壓力,其在1994年正式成立由加拿大,墨西哥與其組成的北美自由貿易區,其實都能看出美國的這次區域一體化進程其實是出于對抗日益強大的歐盟和日本。在日本經濟進入20世紀90年代之后的萎靡不振后,美日經濟同盟很大程度上已無法抵擋歐盟的競爭,這時成立的北美自由貿易區,其更大意義上是出于經濟上制衡歐盟的經濟力量。一個是歐盟——世界上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區域組織,一個是北美自由貿易區——世界上經濟規模最大的區域一體化組織,針對彼此,相互之間的競爭意味尤為強烈。
在發達國家區域一體化組織的競爭中,我們可以看出整個亞太地區的地理上的重要之處,從世界地圖上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亞太地區位于歐盟與北美自由貿易區的中心具有特殊的地理特點。隨著20世紀六七十年代東亞經濟的快速騰飛,先是亞洲四小龍的崛起,之后更是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整個世界都將其注意力放到了東亞地區,在存在之前的競爭的情況下,整個東亞都成為世界經濟博弈的焦點。該結論最有力的論據就是——APEC,APEC的成立其實并不是一個區域一體化組織,更大程度上說是美國挾東亞諸國僅以制衡歐盟的一個工具而已,其充其量只不過是一個松散的毫無實質作用的論壇。對應而言,亞歐峰會也是出于此目的。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經濟發展所走過的每一步都是那么不易,才有了今天為世人所看到的巨大成就。但是由于我國的特殊性(大國,經濟實力,政府的有效性等),今后我們極有可能不得不會面臨歐盟和北美自由貿易區強有力的競爭。對此,面對像美國和歐盟這樣的態勢,以及未來勢必出現的全球范圍內的區域一體化組織的競爭,我們勢必要做出應對——毋庸置疑,積極地加入區域一體化組織是我們所必須要做的,但是選擇我們的伙伴一定要從多方面來考慮,經過我們的從傳統區域一體化理論,新經濟地理學和新區域主義理論的角度分析,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勢在必行。
二,中國與東盟自由貿易區建立的內在動因
我們知道,傳統的區域一體化理論是建立在瓦格爾(1950)提出的關稅理論和羅賓遜(Robson.P1984)提出的自由貿易區理論上,進而分析貿易創造效應,貿易轉移效應得出規模經濟,認為同盟越大,關稅同盟越有條件改善他們的貿易條件,同盟后,盟內國家福利將會得到改善;后來又加入小島清的協議分工理論進行補充,最后得出了區域一體化的5種形式:優惠貿易安排,自由貿易區,關稅同盟,經濟同盟,完全的經濟政治一體化。可是當時間的車輪走到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后,人們發現傳統理論已無法解釋當前的貿易經濟一體化,例如無法解釋歐共體成立后相似產品的貿易量大幅增加,這就使得人們逐漸開始追求新的思路,著眼于規模經濟和產品差異化的相互作用(Krugman 1979,Dixit&Norman1980)以及用不完全競爭及激勵積極地市場細分來解釋這類現象(Brander&Krugman 1983)而修正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則出現在這時,主要有新經濟地理學(Dixit&Stiglitze 1977)和新區域主義理論。下面就分別從中國與東盟國家兩方運用修正的區域一體化理論對形成自由貿易區的內在機理進行分析
1,從中國的角度來看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首先是基于中國自身的經濟發展的需要的,在加入WTO之后,雖然我國的貿易條件較之以前已獲得了較大的改善,但是我國人需要一個穩定的市場作為后盾,由于之前關稅的存在,使得我國的優勢產品的出口一直在這里受到很大的限制,也使得我國和東盟的貿易量一直上不來。2002年11月,中國與東盟(ASEAN)簽訂了《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決定到2010年成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CAFTA)。而按照預計,屆時,按貿易量計算,中國——東盟自由區將會成為僅次于歐盟和北美自由貿易區的世界第三大市場,成為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覆蓋約17億人,整個國民生產總值約2萬億美元。這不僅是1967年東盟成立以來,亞洲國家在區域合作方面最重大的突破,也是中國近年來最為重要的國際經濟合作活動之一。
為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成立的原因,相比已經較為熟悉的傳統貿易理論,我們更加側重于從非傳統貿易理論的角度來看待。首先,按照新區域主義理論,我國與東盟的自由貿易區成立對于外界來說是一個“信號”,這種“信號”表明我國主動愿意打破貿易壁壘,開放市場,進而面向全世界,這種“信號”,對于消除所謂的“中國”句用極大的說服力,向外界表明我國鎖定國內改革的決心。其次,還可以帶來更多的國家與我國進行區域經濟合作——出現經濟一體化的“多米諾骨牌效應”,該效應是指,一種區域一體化的出現會促使下一種區域一體化的發生。這是由于貿易集團越大,他就給與屬于其外圍國家帶來的成本就越高,而且當多邊進程缺少動力的時候,多米諾式區域化就提供了進一步的動力。再次,這次一體化可以增強我國對外尤其是與歐洲和美國的談判實力,由于本區域內實行統一的關稅與統一的對外經濟政策,使得其他國家必須要承擔更多的不合作風險,從而實現了本地區整個的福利利益,獲得主導權。
2,從東盟的角度來看
從傳統貿易理論的角度出發,由于中國與東盟都屬于發展中國家,雙方的產業結構具有相似性,消除關稅與壁壘之后的貿易創造效應明顯,隨著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的對東盟諸國的開放,這種由于市場擴大帶來的規模效應給東盟國家具有優勢的產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動力,經濟管理畢業論文進而促進貿易量的增強。按照小島清的協議分工理論,在競爭的基礎上達到產業的重組和規模經濟,進而為多元化需求提供差異化商品;此外還存在較大的投資創造效應,在生產要素方面的全面配置(諸如勞動力,資本),減少了不必要的成本,這一點還為進一步吸引FDI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礎。(我們不否認FDI在當今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從非傳統角度來看,中國與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為東盟的角度出發,有了中國這個地區性的大國,會給自身帶來更大的保險效應,這種保險效應有其在爆發貿易戰的時候表現最為明顯。按照Walley(1998))采用的一個CGE模型進而提出的結論,對于貿易戰所能帶來的福利損失,大的經濟體損失會較小,甚至會獲益,而其他國家則會遭受嚴重損失。加入貿易集團是解決這一問題的一種根本解決方式,而且與在貿易戰危險增加的時候,加入貿易集團的動力也就越強。
那么為什么是中國呢?我認為有一定的客觀必然性。首先,與韓國,日本相比,中國具有更大的經濟發展潛力,眾所周知,中國這個經濟逐漸起步,人均GDP剛過1500美元的,所具有的13億人口的巨大市場是誰也不能忽視的,其無比巨大的消費實力使得當今世界上任何國家都想從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中分一杯羹,與日韓相比,中國的經濟發展也更具有生命力,而且按照生命周期理論來說,我國與東盟基本處于相同的發展階段,其交易成本勢必要比日本與韓國地許多。其次從文化,地里的角度,中國與東盟天然接壤,中華文化與東南亞國家的文化也是一脈相承,華人更是在整個東盟發展歷程中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這樣相比日韓就更具有親和力,尤其在加上中國在亞洲金融危機中的表現,更加使東盟諸國感到中國比日韓更加可靠。再次,按照新區域主義理論,區域一體化當中的區域跨度應該越小越好,而且最好是居于兩種不同地理特點的國家間的,這樣產業的互補性也就越強,而大陸中國和正好與海洋東盟是這種關系,在此情況下,與中國建立自由貿易區也就成為東盟自身的必然選擇。為了追逐廣闊的中國市場,為了不落在別人的后面。
三,結論
總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立是大勢趨。面對當前世界經濟發展趨勢日趨復雜,我們既不能懼怕競爭,也不能拒絕合作,中國一定要主動加入到區域一體化地浪潮中來,更好的維護我國的經濟利益。
參考文獻
[1]區域一體化的經濟分析理論綜述 李欣紅 經濟研究 2007年3月
[2]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與亞元 周和平2002年
[3]新型工業化之路——我國加工貿易的基礎,模式與利益分配研究 王懷民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2007年3月
[4]中國——東盟自由區研究 霍偉東 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200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