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區域經濟增長理論

區域經濟增長理論精品(七篇)

時間:2023-09-18 17:03:5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區域經濟增長理論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區域經濟增長理論

篇(1)

關鍵詞:區域經濟;土地市場;三部門經濟增長模型;內生增長模型

一、引言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經濟增長和城市化發展不斷加快,對土地需求量逐漸增大,而且國家在經濟可能出現過熱的時候開始嘗試采用土地政策進行宏觀調控。本文采用三部門經濟增長模型和內生經濟增長模型來分析土地市場和區域經濟的關系,并進行了實證檢驗。

二、土地市場和區域經濟關系的理論分析

(一)土地市場通過土地財政途徑對經濟增長產生影響的機理分析

1994年的分稅制改革,中央上收了大量財權,特別是將增值稅的75%歸為中央政府,并將所得稅改為中央、地方政府共享的稅種。與中央政府采取上收財權同時進行的是下方事權,形成各級地方政府事權層層下放,而財權層層上移的情況。在這種事權和財權不對稱的情況下,地方政府要履行自身職責,必然會尋求擴大財源,這樣巨大的土地收益成為了一個最佳的選擇。巨額的土地出讓為地方投資和建設提供了資金來源,也成為地區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因。一是以低廉的土地出讓費用招商引資,增加地區經濟競爭力,促進了地區經濟增長和擴張;二是高價出讓土地增加了地方政府預算外收入,為地區城市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資金保障;三是通過城市擴張促進了房地產業和建筑業的發展。土地市場發展也增加了地方政府的投資和支出。土地財政、地方財政收入和投資形成了環環相扣的關系。

(二)土地市場對區域經濟產生影響的三部門模型理論分析

三部門經濟增長模型是用來分析區域經濟增長和勞動力市場以及區域房地產市場之間相互關系的模型。它是由美國經濟學家DeniseDipasquale和WilliamC.Wheaton提出的。該模型將區域經濟劃分為三個部分:區域產出市場、區域勞動力市場和區域房地產市場(包括了土地市場和地上建筑物)。

1、區域經濟均衡模型。一個區域的產出需求Qd是價格P的減函數,如圖1所示。產出需要兩種生產要素,勞動力和房地產,且它們之間不具有替代作用。單位產出成本C=a1r+a2w,其中r、w分別為租金和工資,a1、a2分別為單位產出需要的固定數量的房地產和勞動力。房地產需求量和勞動力需求量分別為Kd=a1Q和Ld=a2Q,由于生產要素間不存在替代作用,所以需求量僅依賴于生產量Q,生產要素的供給曲線向右上傾斜,如圖2、圖3所示。其中勞動力市場縱軸表示相對工資,即經過價格指數調整后的工資。在圖1中,如果產品的需求曲線已知,而工資和租金又決定了生產成本,通過圖1可以求出總產出量。在圖2、圖3中產量又決定了要素需求,如果要素的供給已知,則可以求出要素的價格。如果這三個圖相互符合,那么該區域經濟就處于均衡狀態。

2、土地供給量增加與經濟增長。假設區域最初處于均衡狀態,產出量、價格水平、勞動力數量、房地產數量、工資、租金分別為Q1、P1、L1、K1、w1、r1。當土地供給增加時,房地產市場的供給將增加,供給曲線向右移動,租金下降,如圖6所示。在勞動力市場不變的情況下,生產成本下降,產出增加,如圖4所示。產出增加使得要素需求量增加,要素需求曲線均向右平移,要素價格上升,如圖5、圖6垂直虛線所示,使得生產成本略有上身,但是仍低于初始成本。因為如果此時的成本高于初始成本,產量就會下降從而要素價格也會下降,生產成本必將下降。從分析可以得出,土地供應量增加,生產成本將下降,最終使得區域的經濟產出增加。再次調整到均衡狀態時的產出量、價格水平、勞動力數量、房地產數量、工資、租金分別為Q2、P2、L2、K2、w2、r2。

(三)土地市場對區域經濟產生影響的內生增長模型理論分析

目前,根據關于內生經濟增長的普遍研究方法,利用生產函數來定量分析伴隨土地市場發展而來的土地財政和土地出讓金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根據Barro、Davoodi的研究,描述內生增長生產函數包括三個變量:人均產出y,公共支出g,私人資本k。函數關系描述為:

y=f(k,g)①

根據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地方政府公共支出來源主要分為預算內收入和預算外收入。預算內收入主要是預算內的財政收入r,預算外收入主要來源于土地出讓金f,所以

g=g(r,f)②

①、②式聯立后生產函數表示如下:

y=f(k,r) ③

轉貼于

把③式進行線性化處理,得到下式:

y=α+β1k+β2r+β3f④

式④中,y表示人均產出,k表示人均資本,r表示人均地方財政收入,f表示人均土地出讓金收入。從④可以看出,人均產出的增長受人均資本、人均地方財政收入和人均土地出讓金收入的影響,其中,后面兩項表明政府公共支出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在實證研究中,采用截面數據模型來描述上述分析如下:

yi=a+β1ki+β2γi+β3fi+εi⑤

三、實證檢驗和結論

(一)基于以上理論分析,現在做如下假設

一是土地市場發展和區域經濟互為格蘭杰因果關系;二是土地市場發展對區域經濟的發展有顯著的影響。

(二)數據說明

實證檢驗中的GDP、財政收入、固定資產投資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2009》,土地出讓金數據來源于《中國國土資源統計年鑒2009》。

(三)實證分析結果和分析

1、用2008年全國31個省和直轄市國有土地出讓成交價款(土地出讓金)代表區域土地市場發展水平,用各省和直轄市GDP代表經濟發展水平,運用Granger因果檢驗方法結果,如表1所示。

表1表明我國區域土地市場的發展和經濟增長之間互為因果關系。導致這一結論的主要原因是:經濟增長需要土地供應的支持,包括生產用地、住宅用地和商業用地的需求都會催生地方土地市場的成長和發展;同樣,由于土地市場的發展使得地方財政收入增加,從而帶動地方基礎建設和固定資產的增加并促進經濟的增長。

2、各省和直轄市人均產出y、人均資本k、人均地方財政收入r、人均土地出讓金收入f數據均來自《中國統計年鑒2009》和《中國國土資源統計年鑒2009》。代入上面的式⑤

yi=a+β1ki+β2γi+β3fi+εi

用廣義最小二乘法對截面數據進行檢驗,得到如下結果:

yi=2.457416+0.314275ki+0.138452ri+0.071486fi

t-value8.41694476.321623.7516 7.54150

AjustedR-squared:0.984405

從模型檢驗結果可以驗證假設②的成立即土地市場發展對區域經濟的發展有顯著的影響,結果顯示,土地出讓金的增加對經濟的影響并不是很大只有0.071,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主要有:土地收入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地方政府的直接投資使用而對經濟產生推進作用的,所以現實中土地收入對經濟的影響程度會更大。

參考文獻

1、錢瑛瑛.房地產經濟學[M].統計大學出版社,2004.

2、吳燦燕,陳多長.浙江省土地財政問題實證研究[J].財經論叢,2009(3).

3、張昕.土地出讓金對經濟增長作用機理研究[J].建筑經濟,2009(8).

4、趙國玲.“土地財政”的效應分析[J].生態經濟,2008(7).

篇(2)

【關鍵詞】價值 勞動 分配 區域經濟

一、勞動價值論簡述

勞動價值論貫穿于整個《資本論》,是馬克思理論體系的基礎,是馬克思對人類的偉大貢獻,也是理解基本經濟制度的樞紐。馬克思發現勞動價值論即創造價值的源泉,是在繼承威廉.配第、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勞動價值論合理內核等理論的基礎上,創新和發展的新的科學的勞動價值論。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基本內容可以歸納為以下四個要點:

第一、商品的二因素,即使用價值與價值。馬克思第一次確定了是勞動形成價值,確立了決定商品價值的是抽象的人類勞動,指出價值量不是取決于個人所耗費的勞動時間,生產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

第二、體現在商品中的勞動二重性,即抽象勞動和具體勞動。生產商品的勞動一方面是具體的有用勞動,它創造商品的使用價值;另一方面它又是抽象勞動,創造商品的價值。社會分工是商品生產存在的條件,如果沒有社會分工,就不存在勞動者之間交換不同,勞動的產品的問題。如果把勞動的外在形式升華,進行生產活動的就是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即抽象勞動,正是這種無差別的抽象勞動,形成商品的價值。

第三、馬克思關于價值形式的論述。對于交換價值,馬克思下的定義是:“交換價值首先表現為一種使用價值同另一種使用價值相交換的量的關系或比例”。商品的不同的使用價值可以按一定的比例交換,是因為使用價值中存在共同的東西,就是勞動產品中都包含著人類的無差別的勞動,它不是商品的自然屬性,而是商品的社會屬性。交換商品,實質上是交換人們的勞動,以投入的一般人類勞動作為雙方按比例交換的根據。

第四、“勞動是生產的真正靈魂。”馬克思在分析商品拜物教的基礎上,進一步揭示了價值的本質。勞動產品一旦成為商品,取得商品形式之后,“人類勞動的等同性,取得了勞動產品的等同的價值對象性這種物的形式;用勞動的持續時間來計量的人類勞動力的耗費,取得了勞動產品的價值量的形式;最后,勞動的那些社會規定借以實現的生產者的關系,取得了勞動產品的社會關系的形式。”

二、區域、經濟增長、區域經濟增長相關概念

(1)H.Siebert在《區域經濟增長:理論與政策》一書中將區域作為一個中間性范疇描述,他認為一個區域概念介于無空間維的總量經濟與定義為一系列空間點的高度分散的經濟體系之間,它使得人們可對眾多單個企業作某種程度的總量分析而無需對整個國民經濟做全面的總量分析。然而這個說法十分晦澀,因此本文將采用陳秀山、張可云的定義,即區域是指一個國家或一個國民經濟中的一個地區,它同另外的地區之間不存在邊界和相應的經濟上的壁壘。

(2)經濟增長是指一國或一個區域內在一定時期內產品與服務總產出量的增加,可用國民生產總值等指標來衡量。長期以來,把經濟發展等同于經濟增長是并不確切的。準確的說,經濟增長是經濟發展的一部分,而經濟發展不僅意味著國民經濟規模的擴大,更意味著經濟和社會生活素質的提高。

(3)區域增長理論流派甚多,相應的闡釋也不盡相同。其中主要有演繹的和歸納的、單一決定論和多因決定論等集中流派觀點。由于各個流派期望區域人均收入趨向接近、區域不平衡加劇、區域極化過程趨向轉變,還是期望區域經濟演進式發展或者循環發展等等假設不一,導致不同的理論會得出完全不同的結論。在研究區域經濟增長時,區域經濟增長與發展的主要決定因素,特別是制度因素的影響作用,經濟增長的內生和外源動力、區域社會環境條件、歷史文化傳統的作用都很重要,然而最重要的還是勞動力因素。

三、勞動價值理論與區域經濟增長

馬克思指出是勞動形成價值,并指出決定商品價值的是抽象的人類勞動,價值量并不是取決于個人所耗費的勞動時間。要進一步運用價值創造和財富生產來解釋勞動價值論與區域經濟增長的關系,還必須深刻理解生產力的概念。馬克思說:“生產力當然始終是有用的具體勞動的生產力。”說明生產力的發展始終是和價值的生產聯系在一起的。當生產力越發展,勞動生產率越高。單位商品生產所需要的勞動量就越小,該商品的價值就越小。從社會商品總量來看,不管生產力發生了什么變化,同一勞動在同樣的時間內提供的價值量總是相同的。但它在同樣的時間內提供的使用價值量會是不同的:生產力提高時就多些,生產力降低時就少些。生產力的發展與使用價值之間的這種關系說明,區域經濟增長直接取決于生產力發展的動因,即推動生產力發展的各種因素。所以,勞動價值論的價值創造實質要說明的是價值創造的源泉是勞動,也說明了勞動在區域價值創造中的重要性。

對于現代區域經濟而言,促進經濟增長和勞動創造價值間的互動關系是極為重要的。現代區域經濟增長的本質是區域產業發展和優化帶來的,而產業發展又決定著勞動和就業發展,表明經濟增長中的勞動創造價值問題實質是產業發展對勞動生產的影響。若從實證角度出發查閱相關文獻能發現,考察中國的區域經濟增長、區域產業發展與勞動創造價值三者間的關聯性,結果必然會呈現出區域產業結構即經濟發展狀況會制約經濟增長,通過產業的產出結構調整,勞動創造價值這一理論的實踐才會得以發揮。既是區域產業發展的非均衡既制約了勞動創造價值,又是其限制了區域經濟更快增長。

只有正確認識勞動在參與區域經濟發展的成果分配時的地位,明確總體勞動者與個體勞動者在生產勞動中的利益分配,才能更好的運用勞動價值理論促進生產和服務,促進區域產業結構優化、區域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5.

篇(3)

空間經濟集聚區域金融發展理論分析

一、文獻綜述

國內不少學者關于中國區域金融發展帶來的影響進行了廣泛的討論。尹宗成(2008)用1978-2005年的省級數據檢驗區域金融發展水平和區域經濟差異的動態均衡關系,結果表明,兩者之間存在長期均衡關系,區域金融發展水平的差異是導致區域經濟差異的原因。巫俊飛(2012)搜集了蘇南、蘇中、蘇北13個地級市1990-2009年間的數據,采用面板數據模型,從融資差異這一新的視角,實證分析了金融發展不平衡對區域經濟增長的作用機制,得出江蘇省金融發展不平衡是導致蘇南、蘇中、蘇北三大區域間經濟發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這一結論。李林艷(2013)結合主流貿易理論透析金融發展對貿易失衡的影響機制,并通過建立一個流動性約束的跨時貿易模型進一步證明金融發展差異和貿易失衡兩者間的關系。

關于區域空間經濟集聚的影響因素,國內學者對相關的理論研究起步晚,且研究較少。陳得文、苗建軍(2010)的研究表明了經濟增長對區域的空間集聚存在門檻效應,新經濟地理學中的本地市場效應、交通基礎設施、知識溢出水平和市場化程度對我國區域的空間經濟集聚具有顯著促進作用,且交通基礎設施效應隨著區域集聚水平的提高呈遞減趨勢。研究還進一步驗證了對外開放對我國東部地區空間集聚的拉動效應。劉暢(2012)通過對我國區域經濟增長與集聚問題的理論和實證分析,利用我國省級空間面板數據和空間計量經濟學模型,得出結論,鑒于區域經濟增長與集聚是一個相互影響的統一的過程:區域經濟增長決定集聚水平,區際經濟增長差異是決定集聚水平大小的根本原因。任棟(2014)試圖從勞動力流動層面解釋經濟集聚與產業結構升級的關系,并進一步解釋我國區域間產業結構升級的差異化現象,對于準確判斷未來我國區域經濟結構和布局的發展趨勢具有重要意義。

二、理論分析

在國內外有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借助相關理論,可以說明區域金融發展的提高能促進空間經濟集聚的發展。

(一)金融的發展帶動區域要素的流動

金融,是經濟運行中各部門聯系的紐帶,是集聚和集中資金的杠桿,完善的金融市場,良好的金融工具對資金的吸附作用很大,資金這種特殊要素的流動,會帶動并加速技術、信息、勞動力等要素的流動,提高各種要素的配置效率,從而會引導和配置各種資源在區域內和區域間流動。資本作為一種核心生產要素,其流動方向與規律是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和區域經濟集聚差異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根據新經濟地理學中影響經濟集聚的離心力和向心力的理論菜單來看,生產要素流動的高效性能加強經濟集聚,而金融本身的發展能提高區域要素的流動性,從而直接帶動空間經濟的集聚。

(二)金融的發展促進經濟增長

現代經濟增長理論告訴我們:影響經濟增長的因素包括知識進展、資源配置、規模經濟等方面。而金融的發展能提高要素生產率、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進而帶動一個地區的經濟增長。

金融的發展提高區域內要素生產率。一方面表現在,金融在技術創新的源頭為發明和創造提供資金支持,推動技術的進步,也就增強了要素生產率提高的內動力。另一方面,根據肯德里克和和丹尼森的研究表明,資源配置狀況、規模經濟是影響生產率的重要因素,這兩個因素都需要在有效的市場中實現,而有效的市場不僅包括有效的區域商品市場和區域勞動力市場,而還包括完善的資本市場。金融發展促進資本市場的完善,從而有利于資源得到更好地配置以及規模經濟發展降低生產成本。

金融的發展促進區域內產業結構的優化。金融對經濟具有明顯的結構調整功能,并通過這種調整產生經濟結構重組的動力。一方面,在直接金融中,借助于股票、債券等直接金融工具的流動性,通過價值資本的流動帶動其他生產要素在更廣闊的空間轉移,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生產要素部門間轉移和重組時所遇到的資產實物形態的部門轉移障礙,從而消除了產業分割狀況并有效推進產業結構升級與調整。另一方面,在間接金融中,運用信貸和杠桿利率等經濟手段,調控貸款方向,堅持擇優扶持、區別對待的原則,對區域內繼續發展和效益好的產業實施積極信貸支持,反之,加以限制。

區域經濟的增長能擴大本地市場,促進當地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增加就業崗位的供給量等,從而加速各種要素向該地區集聚,進而加強該地區的空間經濟集聚。

(三)金融本身作為一種服務,可以提升當地的經濟福利水平

金融本身作為一種服務,可以通過不同的金融產品,幫助當地居民平緩消費、支援企業的生產支出、增強居民和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從而提高經濟福利效益。伴隨著經濟福利效益的提高,該地區對各種要素的吸引力變大,從而加速空間經濟的集聚。

由以上分析可知,金融的發展通過帶動區域要素的流動、促進經濟增長、提升當地的經濟福利水平等方式促進區域經濟的集聚,從理論視角揭示了區際金融發展造成金融資本流動,進而對空間經濟集聚造成影響的作用機制。參考文獻:

[1]尹宗成.金融發展與區域經濟增長[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2(11).

[2]巫俊飛.江蘇金融發展不平衡對區域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分析[D].2012.

[3]李林艷.金融發展不平衡對全球貿易失衡的影響分析[D].2013.

[4]陳得文,苗建軍.空間集聚與區域經濟增長內生性研究[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究,2010(9).

[5]劉暢.中國區域增長與集聚的實證研究[D].2012.

[6]任棟.勞動力年齡結構與產業轉型升級[J].人口與經濟,2014(5).

[7]馬春文,張東輝.發展經濟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9-40.

篇(4)

關鍵詞:區域經濟差異理論研究

一、主要的區域均衡發展理論簡介與評述

1.賴賓斯坦的臨界最小努力命題論。主張發展中國家應努力使經濟達到一定水平,沖破低水平均衡狀態,以取得長期的持續增長。不發達經濟中,人均收入提高或下降的刺激力量并存,如果經濟發展的努力達不到一定水平,提高人均收入的刺激小于臨界規模,那就不能克服發展障礙,沖破低水平均衡狀態。為使一國經濟取得長期持續增長,就必須在一定時期受到大于臨界最小規模的增長刺激。

2.納爾森的低水平陷阱論:以馬爾薩斯理論為基礎,說明發展中國家存在低水平人均收入反復輪回的現象。不發達經濟的痼疾表現為人均實際收入處于僅夠糊口或接近于維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狀態;很低的居民收入使儲蓄和投資受到極大局限;如果以增大國民收入來提高儲蓄和投資,又通常導致人口增長,從而又將人均收入推回到低水平均衡狀態中,這是不發達經濟難以逾越的一個陷阱。在外界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要走出陷阱,就必須使人均收入增長率超過人口增長率。

3.羅森斯坦—羅丹的大推進論。主張發展中國家在投資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規模持續作用于各產業,從而沖破其發展的瓶頸。此論在發展中國家較有市場,原因在于它的三個“不可分性”的理論基礎即社會分攤資本的不可分性、需求的不可分性、儲蓄供給的不可分性以及外部經濟效果具有更能說服人的證據。

4.納克斯的貧困惡性循環論和平衡增長理論。資本缺乏是阻礙不發達國家經濟增長和發展的關鍵因素,是由投資誘力不足和儲蓄能力太弱造成的,而這兩個問題的產生又是由于資本供給和需求兩方面都存在惡性循環:但貧困惡性循環并非一成不變,平衡增長可以擺脫惡性循環,是擴大市場容量和造成投資誘力的一種必須的方法。

上述理論應用在區域經濟中就形成了區域均衡發展理論,它不僅強調部門或產業間的平衡發展、同步發展,而且強調區域間或區域內部的平衡(同步)發展,即空間的均衡化。認為隨著生產要素的區際流動,各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將趨于收斂(平衡),因此主張在區域內均衡布局生產力,空間上均衡投資,各產業均衡發展,齊頭并進,最終實現區域經濟的均衡發展。

均衡發展理論的缺陷之一在于忽略了一個基本的事實,即對于一般區域特別是不發達區域來說,不可能具備推動所有產業和區域均衡發展的資本和其他資源,在經濟發展初期很難做到均衡發展。缺陷之二,忽略了規模效應和技術進步因素,似乎完全競爭市場中的供求關系就能決定勞動和資本的流動,就能決定工資報酬率和資本收益率的高低。但事實上,市場力量的作用通常趨向增加而不是減少區域差異。發達區域由于具有更好的基礎設施、服務和更大的市場,必然對資本和勞動具有更強的吸引力,從而產生極化效應,形成規模經濟,雖然也有發達區域向周圍區域的擴展效應,但在完全市場中,極化效應往往超過擴展效應,使區際差異加大。另外,技術條件不同也會使資本收益率大不相同,此時的資本要素流動會造成不發達區域資本要素更加稀缺,經濟發展更加困難。

區域均衡發展理論顯然是從理性觀念出發,采用靜態分析方法,把問題過分簡單化了,與發展中國家的客觀現實距離太大,無法解釋現實的經濟增長過程,無法為區域發展問題找到出路。在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非均衡發展理論對發展中國家更有合理性和現實指導意義。

二、主要的區域非均衡發展理論簡介與評述

按發展階段的適用性,非均衡發展理論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無時間變量的,主要包括循環累積因果論、不平衡增長論與產業關聯論、增長極理論,中心—論、梯度推移理論等;另一類是有時間變量的,主要以倒“U”型理論為代表。

1.岡納·纓爾達爾的循環累積因果論。該理論認為,經濟發展過程在空間上并不是同時產生和均勻擴散的,而是從一些條件較好的地區開始,一旦這些區域由于初始優勢而比其他區域超前發展,則由于既得優勢,這些區域就通過累積因果過程,不斷積累有利因素繼續超前發展,從而進一步強化和加劇區域間的不平衡,導致增長區域和滯后區域之間發生空間相互作用,由此產生兩種相反的效應:一是回流效應,表現為各生產要素從不發達區域向發達區域流動,使區域經濟差異不斷擴大;二是擴散效應,表現為各生產要素從發達區域向不發達區域流動,使區域發展差異得到縮小。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回流效應遠大于擴散效應,即發達區域更發達,落后區域更落后。基于此,繆爾達爾提出了區域經濟發展的政策主張。在經濟發展初期,政府應當優先發展條件較好的地區,以尋求較好的投資效率和較快的經濟增長速度,通過擴散效應帶動其他地區的發展,但當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時,也要防止累積循環因果造成貧富差距的無限擴大,政府必須制定一系列特殊政策來刺激落后地區的發展,以縮小經濟差異。

2.艾爾伯特·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長論。該理論認為經濟進步并不同時出現在每一處,經濟進步的巨大推動力將使經濟增長圍繞最初的出發點集中,增長極的出現必然意味著增長在區域間的不平等是經濟增長不可避免的伴生物,是經濟發展的前提條件。他提出了與回流效應和擴散效應相對應的“極化效應”和“涓滴效應”。在經濟發展的初期階段,極化效應占主導地位,因此區域差異會逐漸擴大;但從長期看,涓滴效應將縮小區域差異。3.佩魯的增長極理論。法國經濟學家佩魯首次提出的增長極概念的出發點是抽象的經濟空間,是以部門分工所決定的產業聯系為主要

內容,所關心的是各種經濟單元之間的聯系。他認為增長并非同時出現在各部門,而是以不同的強度首先出現在一些增長部門,然后通過不同渠道向外擴散,并對整個經濟產生不同的終極影響。顯然,他主要強調規模大、創新能力高、增長快速、居支配地位的且能促進其他部門發展的推進型單元即主導產業部門,著重強調產業間的關聯推動效應。布代維爾從理論上將增長極概念的經濟空間推廣到地理空間,認為經濟空間不僅包含了經濟變量之間的結構關系,也包括了經濟現象的區位關系或地域結構關系。因此,增長極概念有兩種含義:一是在經濟意義上特指推進型主導產業部門;二是地理意義上特指區位條件優越的地區。應指出的是,點—軸開發理論可看作是增長極和生長軸理論的延伸,它不僅強調“點”(城市或優區位地區)的開發,而且強調“軸”(點與點之間的交通干線)的開發,以點帶軸,點軸貫通,形成點軸系統。

4.弗里德曼的中心—論。在考慮區際不平衡較長期的演變趨勢基礎上,將經濟系統空間結構劃分為中心和兩部分,二者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二元空間結構。中心區發展條件較優越,經濟效益較高,處于支配地位,而區發展條件較差,經濟效益較低,處于被支配地位。因此,經濟發展必然伴隨著各生產要素從區向中心區的凈轉移。在經濟發展初始階段,二元結構十分明顯,最初表現為一種單核結構,隨著經濟進入起飛階段,單核結構逐漸為多核結構替代,當經濟進入持續增長階段,隨著政府政策干預,中心和界限會逐漸消失,經濟在全國范圍內實現一體化,各區域優勢充分發揮,經濟獲得全面發展。該理論對制定區域發展政策具有指導意義,但其關于二元區域結構隨經濟進入持續增長階段而消失的觀點是值得商榷的。

5.區域經濟梯度推移理論。基礎是美國的跨國企業問題專家弗農等的工業生產生命循環階段論。認為工業各部門甚至各種工業產品都處在不同的生命循環階段上,在發展中必須經歷創新、發展、成熟、衰老四個階段,并且在不同階段,將由興旺部門轉為停滯部門,最后成為衰退部門。區域經濟學者把生命循環論引用到區域經濟學中,創造了區域經濟梯度轉移理論。根據該理論,每個國家或地區都處在一定的經濟發展梯度上,世界上每出現一種新行業、新產品、新技術都會隨時間推稅由高梯度區向低梯度區傳遞,威爾伯等人形象地稱之為“工業區位向下滲透”現象。

無時間變量的區域非均衡學派雖然正確指出了不同區域間經濟增長率的差異,但不能因此而斷定區際差異必然會不可逆轉地不斷擴大。因為各種非均衡增長模型片面地強調了累積性優勢的作用,忽視了空間距離、社會行為和社會經濟結構的意義。繆爾達爾和赫希曼的理論動搖了市場機制能自動縮小區域經濟差異的傳統觀念,并引起一場關于經濟發展趨同或趨異的大論戰。但是在美國經濟學家威廉姆遜的倒“U”型理論提出之前,論戰缺乏實證基礎。他的研究使討論向實證化方向邁出了有力的一步,倒“U”型理論也成為有時間變量的非均衡發展理論的代表。

6.威廉姆遜的倒“U”型理論。威廉姆遜把庫茲涅茨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說應用到分析區域經濟發展方面,提出了區域經濟差異的倒“U”型理論。他通過實證分析指出,無論是截面分析還是時間序列分析,結果都表明,發展階段與區域差異之間存在著倒“U”型關系(如圖1所示)。這一理論將時序問題引入了區域空間結構變動分析。由此可見,倒“U”型理論的特征在于均衡與增長之間的替代關系依時間的推移而呈非線性變化。

縱觀上述兩類非均衡發展理論,其共同的特點是,二元經濟條件下的區域經濟發展軌跡必然是非均衡的,但隨著發展水平的提高,二元經濟必然會向更高層次的一元經濟即區域經濟一體化過渡。其區別主要在于,它們分別從不同的角度來論述均衡與增長的替代關系,因而各有適用范圍。在關于增長是否不論所處發展階段如何都存在對非均衡的依賴性問題上,這兩類理論之間是相互沖突的。增長極理論、不平衡增長論和梯度轉移理論傾向于認為無論處在經濟發展的哪個階段,進一步的增長總要求打破原有的均衡。而倒“U”型理論則強調經濟發展程度較高時期增長對均衡的依賴。

篇(5)

1.賴賓斯坦的臨界最小努力命題論。主張發展中國家應努力使經濟達到一定水平,沖破低水平均衡狀態,以取得長期的持續增長。不發達經濟中,人均收入提高或下降的刺激力量并存,如果經濟發展的努力達不到一定水平,提高人均收入的刺激小于臨界規模,那就不能克服發展障礙,沖破低水平均衡狀態。為使一國經濟取得長期持續增長,就必須在一定時期受到大于臨界最小規模的增長刺激。

2.納爾森的低水平陷阱論:以馬爾薩斯理論為基礎,說明發展中國家存在低水平人均收入反復輪回的現象。不發達經濟的痼疾表現為人均實際收入處于僅夠糊口或接近于維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狀態;很低的居民收入使儲蓄和投資受到極大局限;如果以增大國民收入來提高儲蓄和投資,又通常導致人口增長,從而又將人均收入推回到低水平均衡狀態中,這是不發達經濟難以逾越的一個陷阱。在外界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要走出陷阱,就必須使人均收入增長率超過人口增長率。

3.羅森斯坦—羅丹的大推進論。主張發展中國家在投資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規模持續作用于各產業,從而沖破其發展的瓶頸。此論在發展中國家較有市場,原因在于它的三個“不可分性”的理論基礎即社會分攤資本的不可分性、需求的不可分性、儲蓄供給的不可分性以及外部經濟效果具有更能說服人的證據。

4.納克斯的貧困惡性循環論和平衡增長理論。資本缺乏是阻礙不發達國家經濟增長和發展的關鍵因素,是由投資誘力不足和儲蓄能力太弱造成的,而這兩個問題的產生又是由于資本供給和需求兩方面都存在惡性循環:但貧困惡性循環并非一成不變,平衡增長可以擺脫惡性循環,是擴大市場容量和造成投資誘力的一種必須的方法。

上述理論應用在區域經濟中就形成了區域均衡發展理論,它不僅強調部門或產業間的平衡發展、同步發展,而且強調區域間或區域內部的平衡(同步)發展,即空間的均衡化。認為隨著生產要素的區際流動,各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將趨于收斂(平衡),因此主張在區域內均衡布局生產力,空間上均衡投資,各產業均衡發展,齊頭并進,最終實現區域經濟的均衡發展。

均衡發展理論的缺陷之一在于忽略了一個基本的事實,即對于一般區域特別是不發達區域來說,不可能具備推動所有產業和區域均衡發展的資本和其他資源,在經濟發展初期很難做到均衡發展。缺陷之二,忽略了規模效應和技術進步因素,似乎完全競爭市場中的供求關系就能決定勞動和資本的流動,就能決定工資報酬率和資本收益率的高低。但事實上,市場力量的作用通常趨向增加而不是減少區域差異。發達區域由于具有更好的基礎設施、服務和更大的市場,必然對資本和勞動具有更強的吸引力,從而產生極化效應,形成規模經濟,雖然也有發達區域向周圍區域的擴展效應,但在完全市場中,極化效應往往超過擴展效應,使區際差異加大。另外,技術條件不同也會使資本收益率大不相同,此時的資本要素流動會造成不發達區域資本要素更加稀缺,經濟發展更加困難。

區域均衡發展理論顯然是從理性觀念出發,采用靜態分析方法,把問題過分簡單化了,與發展中國家的客觀現實距離太大,無法解釋現實的經濟增長過程,無法為區域發展問題找到出路。在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非均衡發展理論對發展中國家更有合理性和現實指導意義。

二、主要的區域非均衡發展理論簡介與評述

按發展階段的適用性,非均衡發展理論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無時間變量的,主要包括循環累積因果論、不平衡增長論與產業關聯論、增長極理論,中心—論、梯度推移理論等;另一類是有時間變量的,主要以倒“U”型理論為代表。

1.岡納·纓爾達爾的循環累積因果論。該理論認為,經濟發展過程在空間上并不是同時產生和均勻擴散的,而是從一些條件較好的地區開始,一旦這些區域由于初始優勢而比其他區域超前發展,則由于既得優勢,這些區域就通過累積因果過程,不斷積累有利因素繼續超前發展,從而進一步強化和加劇區域間的不平衡,導致增長區域和滯后區域之間發生空間相互作用,由此產生兩種相反的效應:一是回流效應,表現為各生產要素從不發達區域向發達區域流動,使區域經濟差異不斷擴大;二是擴散效應,表現為各生產要素從發達區域向不發達區域流動,使區域發展差異得到縮小。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回流效應遠大于擴散效應,即發達區域更發達,落后區域更落后。基于此,繆爾達爾提出了區域經濟發展的政策主張。在經濟發展初期,政府應當優先發展條件較好的地區,以尋求較好的投資效率和較快的經濟增長速度,通過擴散效應帶動其他地區的發展,但當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時,也要防止累積循環因果造成貧富差距的無限擴大,政府必須制定一系列特殊政策來刺激落后地區的發展,以縮小經濟差異。

2.艾爾伯特·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長論。該理論認為經濟進步并不同時出現在每一處,經濟進步的巨大推動力將使經濟增長圍繞最初的出發點集中,增長極的出現必然意味著增長在區域間的不平等是經濟增長不可避免的伴生物,是經濟發展的前提條件。他提出了與回流效應和擴散效應相對應的“極化效應”和“涓滴效應”。在經濟發展的初期階段,極化效應占主導地位,因此區域差異會逐漸擴大;但從長期看,涓滴效應將縮小區域差異。3.佩魯的增長極理論。法國經濟學家佩魯首次提出的增長極概念的出發點是抽象的經濟空間,是以部門分工所決定的產業聯系為主要內容,所關心的是各種經濟單元之間的聯系。他認為增長并非同時出現在各部門,而是以不同的強度首先出現在一些增長部門,然后通過不同渠道向外擴散,并對整個經濟產生不同的終極影響。顯然,他主要強調規模大、創新能力高、增長快速、居支配地位的且能促進其他部門發展的推進型單元即主導產業部門,著重強調產業間的關聯推動效應。布代維爾從理論上將增長極概念的經濟空間推廣到地理空間,認為經濟空間不僅包含了經濟變量之間的結構關系,也包括了經濟現象的區位關系或地域結構關系。因此,增長極概念有兩種含義:一是在經濟意義上特指推進型主導產業部門;二是地理意義上特指區位條件優越的地區。應指出的是,點—軸開發理論可看作是增長極和生長軸理論的延伸,它不僅強調“點”(城市或優區位地區)的開發,而且強調“軸”(點與點之間的交通干線)的開發,以點帶軸,點軸貫通,形成點軸系統。

4.弗里德曼的中心—論。在考慮區際不平衡較長期的演變趨勢基礎上,將經濟系統空間結構劃分為中心和兩部分,二者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二元空間結構。中心區發展條件較優越,經濟效益較高,處于支配地位,而區發展條件較差,經濟效益較低,處于被支配地位。因此,經濟發展必然伴隨著各生產要素從區向中心區的凈轉移。在經濟發展初始階段,二元結構十分明顯,最初表現為一種單核結構,隨著經濟進入起飛階段,單核結構逐漸為多核結構替代,當經濟進入持續增長階段,隨著政府政策干預,中心和界限會逐漸消失,經濟在全國范圍內實現一體化,各區域優勢充分發揮,經濟獲得全面發展。該理論對制定區域發展政策具有指導意義,但其關于二元區域結構隨經濟進入持續增長階段而消失的觀點是值得商榷的。

5.區域經濟梯度推移理論。基礎是美國的跨國企業問題專家弗農等的工業生產生命循環階段論。認為工業各部門甚至各種工業產品都處在不同的生命循環階段上,在發展中必須經歷創新、發展、成熟、衰老四個階段,并且在不同階段,將由興旺部門轉為停滯部門,最后成為衰退部門。區域經濟學者把生命循環論引用到區域經濟學中,創造了區域經濟梯度轉移理論。根據該理論,每個國家或地區都處在一定的經濟發展梯度上,世界上每出現一種新行業、新產品、新技術都會隨時間推稅由高梯度區向低梯度區傳遞,威爾伯等人形象地稱之為“工業區位向下滲透”現象。

無時間變量的區域非均衡學派雖然正確指出了不同區域間經濟增長率的差異,但不能因此而斷定區際差異必然會不可逆轉地不斷擴大。因為各種非均衡增長模型片面地強調了累積性優勢的作用,忽視了空間距離、社會行為和社會經濟結構的意義。繆爾達爾和赫希曼的理論動搖了市場機制能自動縮小區域經濟差異的傳統觀念,并引起一場關于經濟發展趨同或趨異的大論戰。但是在美國經濟學家威廉姆遜的倒“U”型理論提出之前,論戰缺乏實證基礎。他的研究使討論向實證化方向邁出了有力的一步,倒“U”型理論也成為有時間變量的非均衡發展理論的代表。

6.威廉姆遜的倒“U”型理論。威廉姆遜把庫茲涅茨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說應用到分析區域經濟發展方面,提出了區域經濟差異的倒“U”型理論。他通過實證分析指出,無論是截面分析還是時間序列分析,結果都表明,發展階段與區域差異之間存在著倒“U”型關系(如圖1所示)。這一理論將時序問題引入了區域空間結構變動分析。由此可見,倒“U”型理論的特征在于均衡與增長之間的替代關系依時間的推移而呈非線性變化。

縱觀上述兩類非均衡發展理論,其共同的特點是,二元經濟條件下的區域經濟發展軌跡必然是非均衡的,但隨著發展水平的提高,二元經濟必然會向更高層次的一元經濟即區域經濟一體化過渡。其區別主要在于,它們分別從不同的角度來論述均衡與增長的替代關系,因而各有適用范圍。在關于增長是否不論所處發展階段如何都存在對非均衡的依賴性問題上,這兩類理論之間是相互沖突的。增長極理論、不平衡增長論和梯度轉移理論傾向于認為無論處在經濟發展的哪個階段,進一步的增長總要求打破原有的均衡。而倒“U”型理論則強調經濟發展程度較高時期增長對均衡的依賴。

篇(6)

關鍵詞:旅游; 區域差距; 經濟增長; 斂散性

作者簡介: 周文麗(1979-),女,博士,蘭州商學院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區域經濟、旅游經濟。1引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旅游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旅游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旅游業因其在平衡國際收支、增加就業機會、促進經濟發展、調整產業結構、改變投資環境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日益受到各級政府的廣泛關注和高度重視,許多省市將旅游業列為國民經濟或第三產業的“支柱產業”、“主導產業”或“新的經濟增長點”來發展。實業界對旅游經濟影響的重視催生了學術界對旅游經濟效益的研究,并成為長期以來研究的焦點。旅游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是旅游經濟效應研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受我國旅游業發展特征及國外學術界旅游經濟效應研究的影響,目前,國內學者有關旅游對經濟增長影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從省市層面上探討旅游發展對國民經濟增長的影響,判斷旅游業在一地國民經濟中的產業地位,二是從全國或省際層面上探討旅游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內在因果關系。從區域經濟發展角度,探討旅游業發展對區域經濟均衡增長影響的研究比較少見。改革開放促進了中國區域經濟的發展,同時也擴大了區域經濟發展差距。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是國內外普遍存在的客觀經濟現象,但區域經濟發展差距過大,必然會阻礙整體經濟的健康運行。旅游具有空間流動特性,這種特性是否會將財富由富裕的地區帶向貧困的地區,從而促進區域經濟的均衡增長?旅游業的發展能否成為中國縮小地區差距,促進區域經濟均衡增長的途徑?這正是本文試圖解答的問題。本文以Barro和SalaiMartin的收斂假說為理論基礎,利用面板模型探討了1997年~2010年間旅游業發展對我國總體國民經濟及東、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長斂散性的影響。希望本文的研究結論能為旅游產業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同時為相關的旅游學術研究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2相關文獻綜述“收斂”是反映國家或地區間經濟增長差異的經濟學概念,其實質是考察一些結構相似、初始收入水平相同的國家或地區在經過一段長時期的發展之后,其人均收入是否會趨同。在旅游對區域經濟增長收斂影響的理論分析和實證研究中,國外大多數學者得出了旅游業發展會促進區域經濟增長收斂的結論,但也有學者得出了相反的結論。Tourism Science旅游科學

旅游對我國區域經濟增長及其斂散性的影響

Williams和Shaw(1988)對歐洲一些國家的實證研究表明,旅游發展能促使財富由北向南、由富裕國家向貧困國家分配,對該地區的經濟收斂做出了貢獻。因此,從區域角度考慮,旅游可以使經濟發展由經濟發達地區轉向欠發達地區,可以作為減少地區差距,促進區域經濟均衡發展的一種手段。Petrakos和Saratsis(2000)基于α收斂、β收斂及回歸分析,探討了希臘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結果表明,擁有適合旅游發展的資源是影響該地區經濟收斂性的因素之一。EugenioMartin等(2004)使用1985年~1998年間的面板數據,利用動態面板模型,探討了拉美地區國家旅游發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發現:旅游發展能促進中等收入或低收入國家的經濟增長,能促進拉美地區國家經濟的均衡發展,但對于發達國家卻不一定。Soukiazis和 Proena(2008)基于絕對收斂、條件收斂、β收斂及內生經濟增長理論,利用面板模型探討了旅游發展對葡萄牙地區經濟增長及其收斂性的影響,結果發現旅游發展在對葡萄牙地區人均收入增長產生積極影響的同時會加速其收斂速度,彌補區域經濟發展的差距,使區域經濟增長趨于均衡。因此,在旅游業供給能力得以改善的情況下,旅游可以作為促進葡萄牙地區經濟增長的另一種選擇。Proenca 和Soukiazis(2008)基于Barro 和 SalaiMartin的條件收斂假說,利用面板模型,結合時間序列數據和截面數據,探討了歐洲南部國家希臘、葡萄牙、西班牙及意大利四國1990年~2004年間旅游對經濟增長及其收斂性的影響,結果表明,旅游是一個影響該地區經濟收斂的重要因素,旅游對改善四國居民生活水平作出了積極貢獻。Liargovas等(2007)以希臘51個州為案例地,構建旅游發展指數來評估區域旅游發展戰略,結論顯示,與具有較低旅游發展指數的地區相比,具有較高旅游發展指數的地區能夠從社區支持計劃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持,即旅游發展不但無益于區域經濟均衡增長,反而會加劇區域貧富差距。這一結論與歐洲利用旅游促使國家和區域經濟增長收斂的政策相悖。Pessoa(2008)以葡萄牙波爾圖、阿爾加維、米尼奧—利馬等地區為例,對葡萄牙區域經濟增長戰略進行了評估,研究結果表明,由于該地區與外部市場脫離,存在老齡化、外向移民、缺乏創新和企業家精神等突出問題,因此,優先發展旅游的戰略對區域經濟收斂沒有太大影響。文章還認為,經濟發展較為落后的地區,單靠旅游業難以實現與其他發達地區的均衡發展,在依靠旅游業的同時,必須同時考慮其他競爭因素。3收斂假說新古典增長模型用技術進步解釋各國經濟增長之間存在的差距,認為由于資本的邊際產出呈現遞減趨勢,落后經濟體比發達經濟體具有更快的經濟增長速度,它能在一定時期后趕上發達經濟體,使經濟的發展最終趨于穩定狀態。經濟增長理論把這種可能的現象稱為經濟增長的收斂。經濟增長收斂主要有三種假說:σ收斂、β收斂及俱樂部收斂,β收斂又分為β絕對收斂和β條件收斂。

從變異系數的大小來看,全國31個省市人均GDP變異系數在0.6~0.7之間,變異系數最高,就全國范圍而言,各省市間經濟增長的差距最大;東部地區各省市人均GDP變異系數在0.4~0.5間,差距次之;西部和中部地區變異系數在0.4以下,差距較小。從變異系數的變化來看,全國31個省市人均GDP變異系數先升后降,總體趨于上升,說明各省市人均GDP差距有所擴大,經濟增長趨于發散;東部地區變異系數基本保持穩定,各省市經濟增長差距的變化并不明顯;中部地區各省市人均GDP變異系數有小幅下降,各省市人均GDP差距有些許縮小,經濟增長有收斂跡象。西部地區各省市人均GDP變異系數有明顯的上升趨勢,說明西部地區各省市人均GDP差距擴大,經濟增長趨于發散。

4.2旅游收入與人均GDP的相關性在探討全國及東、中、西部地區區域內各省市人均GDP差距及其變動趨勢的基礎上,本文進一步分析各地區旅游收入與人均GDP的關系。1997年和2010年分地區的全國31個省市旅游收入及其排名和1997年、2010年各省市旅游收入的年均增長率見表3。由旅游收入的相對位置來看,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等人均GDP排名靠前的省市,其旅游收入排名也較前,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及等人均GDP排名較后的省市,其旅游收入相對位置也較后。與人均GDP呈現出的梯度分布特征一樣,我國各省市旅游收入大體上也具有東、中、西的梯度分布特征,說明旅游發展與地區經濟增長間具有一定的相關性。為了進一步考察旅游收入與人均GDP的相關性,我們計算了1997年~2010年間,全國及東、中、西部地區區域內各省市人均GDP年均增長率和旅游收入年均增長率的相關系數,相關系數分別為0.1138、0.1613、0.6208及0.3804,相關系數顯示各地區人均GDP的變動與旅游收入的變動呈正相關關系,其中中部地區相關程度最高,其次為西部、東部和全國,進一步說明旅游收入的增長與人均GDP的增長具有一定的相關性。由旅游收入的年均增長率來看,1997年~2010年間我國各省市旅游收入增長較快,1997年各省市旅游收入總計5311.4億元由于統計方法和統計口徑的不同,31個省市各年旅游收入總和不等于全國旅游收入,因此,5311.4億元為31個省市旅游收入的加總。 ,2010年達到37236.6億元,增長了601%,年均增長16.2%。分地區來看,東、中、西部地區內各省市的旅游收入平均增長率分別為14.9%、20.9%和23%,年均增長率的均值均高于其人均GDP年均增長率的均值,旅游發展促進了地區人均GDP的增長。就各省市旅游收入差距及其變動來看,全國范圍內,1997年青海省旅游收入最低,只有1.3億元,廣東省最高,為812.0億元,是青海省的624.6倍。2010年青海旅游收入仍然最低,為49.7億元,江蘇最高,達到3788.4億元,是青海的76.2倍,差距明顯縮小。因此,13年間,與人均GDP差距變化趨勢不同的是,旅游收入差距有了顯著的改善。

5.1模型及數據說明為了進一步探討旅游發展對全國及東、中、西部地區區域經濟增長及其斂散性的影響,本文接下來利用條件收斂方程做進一步分析。方程以各省市實際人均GDP的增長率為因變量,以實際人均GDP的初期水平和實際旅游收入為自變量,將實際旅游收入看作影響經濟增長的一個條件變量引入方程中,其具體方程如下:ln(yi,t/yi,t-1)=γi+blnyi,t-1+clntoui,t+μi,t(3)式(3)中,區域經濟增長收斂于不同的穩定狀態γi,即方程具有不同的截距項。如果收斂系數b

5.2估計結果分析如表4所示,表中前半部分是絕對收斂方程的估計結果,后半部分是引入旅游收入后的條件收斂方程的估計結果,同時對兩個方程進行估計有利于我們更為直觀地比較判斷旅游這一條件因素對于經濟增長收斂性的影響。

5.2.1全國樣本估計結果分析由表4絕對收斂方程的估計結果可以看出,b>0,絕對收斂系數為正,絕對收斂假說不成立,說明1997年~2010年間,我國經濟增長是發散的,發散速度為3.33%。進一步驗證了前文σ收斂得出的結論。旅游對經濟增長收斂性的影響由表4中條件收斂的估計結果反映出來。估計結果顯示,旅游影響系數c>0,且通過顯著性檢驗,說明旅游收入對經濟增長具有積極的影響,旅游收入每增加1%,人均GDP增長率會提高0.0089%;在收斂方程中加入旅游收入后,收斂系數b仍為正,但有了較為明顯的變化,經濟增長的發散速度變慢,發散速度由原來的3.33%下降為1.95%,說明旅游發展不僅對我國經濟增長具有積極影響,而且對縮小我國地區經濟差距,促進地區經濟增長收斂也具有積極影響。

5.2.2次級樣本估計結果分析東、中、西部地區次級樣本的估計結果見表4,絕對收斂方程的估計結果顯示,東、中、西地區的收斂系數均為正,且檢驗相當顯著,b>0,絕對收斂假說不成立,說明1997年~2010年間,我國東、中、西部地區區域經濟增長呈發散態勢,東部和西部的結論與前文σ收斂得出的結論相同,中部的結論與σ收斂的結論有所不同(不同的可能原因參見后文結論部分)。EGLS估計結果表明,1997年~2010年,我國東、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長分別以2.32%、3.13%及3.32%的速度發散,西部地區差距擴大趨勢較為明顯,其次是中部和東部。條件收斂結果顯示,收斂方程中加入旅游收入后,東部地區的收斂系數b變為負的,即加入旅游收入后,東部地區的經濟增長態勢由發散變為收斂,收斂速度為 1.09%,說明旅游對東部地區經濟增長及貧富差距的縮小具有顯著影響;中、西部地區的收斂系數b雖仍為正,但均有了明顯變化,據收斂系數計算的兩地區收斂速度由原來的3.13%和3.32%變為2.33%和2.79%,即,加入旅游收入后,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長開始以2.33%和2.79%的速度發散,說明旅游發展雖然未使這兩個地區經濟增長產生收斂跡象,但卻減緩了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長的發散速度。東、中和西部地區旅游影響系數c西部地區的旅游影響系數c可能受到截面個數少及時間跨度短的影響,未通過t檢驗。 均為正,說明旅游收入對東、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長具有積極的影響,旅游收入每增加1%,會使東、中、西部地區人均GDP增長率分別提高0.0266%、0.0064%和0.0031%。綜上所述,可以看出1997年~2010年間,全國及東、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長是發散的,經濟增長的地區差距日益加劇。旅游發展對全國、東、中及西部地區經濟增長及其收斂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旅游對全國及各地區經濟增長及其斂散性的影響具體見表5。

參考文獻:

[1]Barro R J.Economic growth in a cross section of countrie[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1,106(2):407443.

[2]Barro R J,SalaiMartin X.Technological diffusion,convergence and growth[J].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1997,2(1):126.

[3]EugenioMartin J L,Martin M N,Scarpa R.Tourism and Economic Growth in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A Panel Data Approach[Z].Fondazione Eni Enrico Mattei,Working Papers,2004:26.

[4]Islam N.Growth empirics:a panel data approach[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110:11271170.

[5]Liargovas P,Giannias D,Kostandopoulos C.An assessment of the Community Support Framework(CSF)Funding towards the tourist sector:The case of Greece[J].Regional and Sectoral Economic Studies,2007,7(1):4766.

[6]Petrakos G,Saratsis Y.Regional inequalities in Greece[J].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2000,79(1):5774.

[7]Proenca S,Soukiazis E.Tourism as an Economic Growth Factor:A case study for Southern European Countries[J].Tourism Economics,2008,14(4):791806.

[8]Pessoa A.Tourism and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The case of the Portuguese Douro Valley[J].Revista Portuguesa de Estudos Regionais,2008,(18):5575.

[9]Soukiazis E,Proena S.Tourism as an alternative source of regional growth in Portugal:A panel data analysis at NUTS Ⅱ and Ⅲ Levels[J].Portuguese Economic Journal,2008,7(1):4361.

[10]SalaiMartin X.Crosssectional regressions and the empirics of economic growth[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4,38:739747.

[11]Williams M,Shaw G.Touris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Western European experiences[M].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1988:111.

[12]廣西壯族自治區旅游局.旅游業對國民經濟貢獻率研究[M].中國旅游出版社,2004.

篇(7)

(1)隨著交通運輸的日益發展,貿易往來和地區專業化生產也在區域中發展起來了。第二階層的人口開始出現,他們進行著簡單的手工業生產,為當地農民服務。由于鄉村手工業生產所需要的原材料、市場和勞動力全部是由農業人口提供的,所以手工業分布與基本階層農業人口分布直接相關。

(2)在大多數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第一階段往往是自給自足型的經濟。在這一階段中,當地居民幾乎完全與生活必需品的供給聯系在一起,基本上沒有貿易上的投資,人口是按照維持自給自足經濟所必須的資源基礎而分布的。

(3)隨著區際貿易的日益發展,區域也開始趨向于從原來粗放的畜牧業轉向發展系列農作物產品,如種植水果、生產日用農產品和發展蔬菜農場等。

(4)隨著人口的增長及農業生產和采掘工業生產效益的下降,區域被迫開始實現工業化。區域工業化的早期階段立足于建立在農林產品的基礎之上,主要發展食品加工、木材產品加工和纖維紡織業等。工業化的后一個階段則出現了諸如冶煉業、金屬材料加工、化學工業、建材工業等。

(5)在區域經濟成長的最后一個階段,區域實現了為出口服務的第三次產業專業化生產。這時,區域開始輸出資本、熟練技術人員和為不發達地區提供專業化服務。

據此,在部門理論看來,任何區域的發展都必須經歷兩個相輔相承的成長過程。一方面區域經濟必須經歷由自給自足的封閉型經濟向開放型商品經濟轉換的歷史過程。在這一轉變過程中,運輸成本下降起著關鍵性作用,因為只有運輸費用降低才使區際貿易成為可能。此外,要想區際間資源轉移獲得最大比較利益,還必須建立區際貿易基礎。另一方面,與此相適應,區域經濟必然要相應地完成由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到第三產業的過渡。而其中最為關鍵的一步則是區域工業化戰略的實施。甚至在胡佛等看來,由農業、采掘業等初級產業向以制造業為中心的次級產業過渡被認為是維持區域持續發展的唯一途徑。部門理論由于系根據大多數歐洲國家區域經濟發展的歷史進程而總結出來的,符合大多數區域經濟發展的歷史過程和客觀規律。但該理論的弱點也是很明顯的,正如大多數評論家所指出的,并非什么地區經濟發展都必須經歷這樣的“標準階段次序”。

二、輸出基礎理論

輸出基礎(ExportBase)概念最先由城市規劃者們所采用,他們用它來預測地方化城市經濟的短期變化趨勢。為了做到這一點,他們曾建立了一種能定量地對城市經濟進行預測的理論模型。在這種模型中,經濟被劃分為兩個部門,即一個輸出基礎部門(包括所有的城市外部需求導向的產業活動)和一個自給性部門(包括所有的城市內部需求導向的產業活動)。在這種模型中,通常假定自給性部門不具備自發增長的能力。但是,隨著外部需求的擴大,輸出基礎部門的擴張、并為地方經濟帶來額外收入時,這些部門也會隨之相應擴張。

輸出基礎思想后來被著名經濟史學家、1993屆諾貝爾獎得主道格拉斯·諾思(DouglassNorth)用來預測區域經濟的長期變化趨勢,從而形成了區域經濟發展的輸出基礎理論。諾思在其1995年所發表的《區位理論與區域經濟增長》一文中,根據把太平洋西北岸作為其實證研究的基地而得出結論:區外對木材、毛皮、面粉、小麥等產品需求的擴大,不僅會影響到那里的絕對收入水平,而且也會影響到諸如輔產業的特征、人口的分布、城市化模式以及收入與就業波動范圍等。他進一步指出,對區域輸出需求的增加能對區域經濟產生乘數效應,這不僅會導致輸出產業投資的增長,也會導致對其它經濟活動的投資增長。因此,按照諾思的觀點,一個區域要求得發展,關鍵在于能否在該區域建立起輸出基礎產業,而特定區域能否成功地建立起輸出基礎產業,又將根據它在生產和銷售成本等方面對其它區域所擁有的比較利益而定。

與諾思的輸出基礎理論相對應,蒂博特在其于1956年所發表的《輸出與區域經濟增長》論文中也提出了相類似的“大宗商品輸出理論”(thestapleexporttheory)。該理論認為,特定區域經濟的發展,往往開始于該區域發現了一種諸如礦產品等特殊的自然資源,或者因為其自然條件特別適合于生產某種出口作物,在世界市場商品價格為既定的條件下,資本甚至勞動力將輸入該區域,于是供出口的“大宗商品”生產將發展起來,而地方工業和地區市場是隨著出口品生產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因此,按照該理論,特定區域要取得發展,必須以建立外向型的“大宗商品”出口產品基地的方式來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的發展。“大宗商品輸出理論”可以被看作為輸出基礎理論的一種變種,也可以將其歸之為廣義的區域輸出基礎理論之列。

三、資源稟賦決定論

無論是部門

理論還是輸出基礎理論,均是從部門或產業發展的角度來研究區域發展過程的,而較早從空間或區位的角度來對區域發展進行實證研究的理論可追溯到珀洛夫(H.S.Perloff)與溫戈(L.Wingo)所提出的資源稟賦決定論。

珀洛夫與溫戈在《自然資源稟賦與經濟增長》(1961年)等論文中,將諾思等人的區域輸出基礎思想作了進一步的推廣,并把制造業的建立看成是區域經濟出現增長的首要條件。在他們看來:企業家總是選擇使其生產利潤最大化的區位進行投資。為此,他們需要對不同區位的生產成本和收益進行比較分析,并相應地作出區位投資決策。就特定產業來說,由于不同區位的“自然資源稟賦”不同,取得其基本生產投入要素和接近產品市場的機會也將有所不同,相應地其成本與收益變量也就有所不同,從而企業家必然作出有利于某一特定區位而不利于其它區位的區位投資決策。并且一旦投資向某一區位傾注就會產生相應的區域乘數效應,從而加速經濟活動在特定區位上的集聚過程。

珀洛夫和溫戈通過對美國經濟從早期農業社會階段向先進的工業和服務業社會階段過渡過程的實證研究發現,隨著經濟上的日趨成熟,不同的自然資源都在區域發展中起著或多或少的作用;并且隨著不同區域自然資源稟賦之不同,這些區域也將出現或大或小的繁榮。一般來說,區域增長主要取決于區域生產國民經濟所需產品和服務的能力以及按競爭利益向區外輸出產品和服務的能力,并且這種輸出能力增長將導致區域經濟發展進程將通過乘數效應方式而得到強化。乘數效應大小將依賴于某些反映區域社會經濟特征的“內在”特征而定。在這些內在特征中,尤為重要的有:輸出產業的性質、地方產業關聯程度、勞動力的質量與數量以及工資水平、地方收入分配狀況等。但是,隨著區域經濟的擴張并出現自我強化和自我維持的經濟增長時,新的內在因素,如與社會分攤資本及與產業集聚相關的外部經濟、內部規模經濟等將成為決定乘數效應和經濟增長率的重要因素。經濟活動在空間上的集中,將導致工業“核心地帶”的形成。而工業核心地帶的出現為經濟增長在全國范圍內的出現造就了基本條件,正是由于工業核心地帶的出現而使得新的區得到連續的發展。即隨著所需投入量的擴張以及地區新的“自然資源稟賦”的發現,經濟增長將逐步“滲透”到地區。

珀洛夫等認為,美國東北部“核心地帶”的形成,最早即在于該地區擁有鋼鐵工業發展的“自然資源稟賦”,這一自然資源稟賦使得該地區在本世紀初發展成為美國的鋼鐵工業中心,并進一步在后來發展成為美國主要的制造業中心。而美國自1920年以來所出現的不同州之間人均收入差距縮小的整個趨勢中,核心地帶對地區的“滲透過程”又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本世紀以來,隨著工業資本投資在美國西南部和東南部等落后“內陸腹地”鋪開,或者是從美國西南部和東南部等落后“內陸腹地”向美國東北部高收入地區的移民,州際間的區域差異已逐步縮小。

珀洛夫等人的資源稟賦決定論將區域發展與自然資源稟賦以及區域乘數效應等因素聯系了起來,其理論思想與蒂博特的“大宗商品輸出理論”和諾思的“區域輸出基礎理論”具有某種類似特征。所不同的是,該理論已經將“核心地帶”與“地區”等空間變量引入到區域經濟分析之中,并且所分析的對象已由孤立的區域經濟分析轉向綜合的區域發展分析,因而更接近于區域經濟發展的客觀實際。

四、經濟進步延滯假說

珀洛夫與溫戈的資源稟賦決定論已經將“核心”與“”等空間因素引入到對區域發展的分析之中,而美國著名農業發展經濟學家、1979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舒爾茨(T.W.Schultz)對“農業社區”與“經濟進步中心”即農村地區與工業城市中心之間的關系進行了考察,并提出了區域經濟進步的“延滯假說”(theretardationpothesis)。舒爾茨最早在其于1950年所發表的《農業部門貧困的反思》一文中曾提出過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正當美國經濟處于空前高速增長時,一些“農業社區”的生活標準還總是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他最初在該文中所給出的答案是,這種相對貧困并不是由土地的自然特征來決定的,而是由農業社區與“經濟進步中心”的親疏性(Proximity)所決定的。他在1951年所發表的《土地經濟學構架:長期觀點》一文中,又將這種思想具體化為所謂的“延滯假說”,該假說的基本內容包括:(1)經濟發展出現于特定的區位基(locationalmatrix)上,經濟中一般存在著一個或數個區位基。(2)區位基一般以典型的工業化城市經濟結構為其基本特征,經濟發展往往出現在這些區位基的中心;基的中心一般都不會屬于農墾區而往往為工業化城市中心,但由于這種城市中心的崛起而使得一些農墾區比另一些農墾區處于更有利于經濟發展的區位上。(3)位于或靠近特定經濟發展區位基中心的區域經濟組織將運行良好,受惠于中心的農業區的經濟組織也將運行良好,只有遠離區位基的農業區的經濟組織運行狀況比較差。

舒爾茨所提出的“延滯假說”后來由尼科爾斯(W.H.Nicholls)和唐(Tang)在南加利福尼亞、佐治亞和田納西等州進行了檢驗。其研究結果證實了“延滯假說”所作出的結論。他們根據統計資料分析發現,在工業化與城市化發達的縣,其勞務市場與資本市場的效率也高,越靠近這些地區,農業生產效率越高,農村收入也更高,這些都是由于工業化與城市化發展對農業要素市場所造成的影響的結果。

五、區域創新擴散理論

無論是珀洛夫與溫戈的資源稟賦決定論還是舒爾茨的經濟進步延滯假說,均已經強調了“核心區”或“經濟進步中心”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而貝里(B.J.L.Berry)在此基礎之上進一步實證考察了城市體系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提出了區域經濟發展的創新擴散理論。

在貝里看來,城市中心在發展中的作用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創新的滲透作用,使經濟增長通過城市等級而逐漸向下傳播;二是增長利益的擴展作用,包括從核心區往腹地區及從大都市中心向城市間區的擴展兩個方面。在他看來,增長起源于企業和家庭對創新的采用。區域不平等則是由于創新的收益效應為時間的遞減函數,并受擴散的門檻范圍所制約。因此,城市中心本身即能起著一種“發展作用”,因為它們能強烈地影響著不同地方創新采用時間的先后順序,而經濟變化的影響將按城市等級順序由高級城市中心逐漸傳播到低級城市中心。

貝里

認為,創新在大范圍內的等級擴散及其橫向擴展將帶來城市與區域的經濟增長與收入提高。或者說增長起源于創新通過城市等級順序的向下滲透以及創新向城市周圍腹地的橫向擴展。

從貝里的這一理論結論中可以推導出各種政策主張。一般說來,要促進區域成長就應該去加速創新的擴散,從而使創新逐漸滲透到貧困地區及小城鎮之中。而且如果城市中心“創新潛力”大小真與其本身規模及接觸創新采納中心之機會相關,那么應采取的政策措施應該是去促進地區城市中心的人口增長,并改進它們同最大或最早的創新中心接觸可能性。

六、區域發展倒U字型假說

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一直困擾著許多發展中國家的區域經濟發展過程。那么,區域經濟不平衡發展的趨勢將如何,不少學者對此進行過研究。其中,影響較大的研究應該首先應歸功于杰弗里·威廉遜在實證研究基礎上所提出的區域發展“倒U字型假說”。他根據其在50年代對24個國家有關區域差異的國際性數據進行實證研究得出結論:在國家發展的早期階段區域收入差異將會不斷擴大,但是在達到發展過程的某一點后區域差異開始縮小。

由于威廉遜把區域人均收入作為指示器,將權變系數作為度量區域收入差異之工具,通過對24個發展程度不同的國家區域不平等格局的經驗考察得出了驚人的結果。即當這些國家按其發展水平進行“排列”時,我們可以發現,區域不平等格局呈現為倒“U”字型狀,其中,如巴西、哥倫比亞、菲律賓與波多黎各等中等收入國家和地區到達了倒“U”字型的頂端。威廉遜又將橫斷面分析法擴充到對單個國家區域收入差異變化趨勢的分析上來,并從24個國家中的16個國家中取得其所需的一年以下的短期數據。其結果是,這種趨勢分析進一步證實了所假想的格局:人們預料富國各區域之間會逐步趨同。事實上,它們也正在走向這個階段,而不是趨向于區域收入差距的擴大,而窮國正相反,它們以區域收入差距的不斷擴大為特征。

威廉遜的發現是引起區域發展理論家發生爭執的重要源泉。然而,他所得出的結論,即“在發展的初期,區域間以收入差距擴大和‘南北’二元性增強為特征;在國家成長和發展較為成熟的階段,則以區域間趨同和‘南北’問題消失為特征”在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前期被區域發展理論家所接受,并把它看成是發展中國家將會出現的或應該通過政策干預使之出現的模式。

七、經濟增長空間影響論

以上我們已經分別考察了部門理論、輸出基礎理論、資源稟賦決定論、經濟進步延遲假說等區域發展經驗理論,首先對此一系列理論進行總結的是美國區域規劃學家約翰·弗里德曼(JohnFriedmann),他在其1966年所出版的《區域發展政策》一書中,通過匯集這樣一組研究成果而把它們綜合成“經濟增長空間影響”的八條命題,這些命題可以依次簡單地表達為:(1)區域經濟是向外界開放并受制于外部影響的;(2)區域增長是由外生力量所誘導的;(3)輸出部門向自給部門的增長傳播取決于該區域的社會政治結構、地方收入分配結構及其區域收入開支狀況;(4)地方領導是成功地適應外部環境變遷的關鍵,而領導素質取決于區域發展的實踐經驗;(5)區域經濟增長可以部分地看成是企業布局問題;(6)經濟增長趨向于在城市區發祥地產生,并通過該發祥地來組織相關的區域經濟;(7)勞動力流動將對經濟增長的福利效應施加一種均衡力量,但也可能出現相反的情形;(8)區域經濟的持續增長將推動著空間經濟向逐漸一體化的方向發展。這些命題大部分均可以分別在諾思、珀洛夫、舒爾茨等人的著作中找到理論依據。據認為,這八條命題由于綜合了各家之言,因此它為區域規劃者提供一種區域發展過程的標準考察方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啦啦啦www日本高清免费观看| 亚洲成av人片不卡无码|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播放| 巨胸喷奶水视频www|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蜜夜内射| 精品国产天堂综合一区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免费三级网站|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播放|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公司| 欧美午夜刺激影院| 亚洲欧洲av综合色无码| 波多野结av衣东京热无码专区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普通话 | 亚洲熟伦熟女新五十路熟妇| 深夜a级毛片免费无码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东京热 |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精品日本|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不卡| 自慰小少妇毛又多又黑流白浆| 天天做天天躁天天躁| 98在线视频噜噜噜国产| 别揉我奶头~嗯~啊~少妇视频| 少妇被爽到高潮动态图|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乳精品爆|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播|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自慰| 色欲色欲日韩www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无人网站免费视频| 午夜性无码专区| 天干天干啦夜天干天2017| 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三级片在线观看| 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在线入口 |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www| 久久综合五月丁香久久激情| 国产av夜夜欢一区二区三区| 小13女利自慰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