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綠色低碳生活現狀

綠色低碳生活現狀精品(七篇)

時間:2024-02-19 15:24:5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綠色低碳生活現狀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綠色低碳生活現狀

篇(1)

一、調查課題:我們身邊的低碳生活現狀調查

二、調查分工:根據本次調查的課題,在指導教師的幫助下,對五名學生進行如下分工

侯賽茵:負責調查資料的搜集和課題的總體策劃;

蘇浩男和魏鑫羽:負責發放問卷和入戶調查;

王晨曦和劉凌澤:負責調查問卷的整理和解決方案搜集和整理;

三、調查宗旨:科學認真,實事求是,積極倡導低碳生活

四、調查內容:

1.什么是碳拍量?

大家都知道,現在低碳生活成為一種時尚生活.那什么是低碳生活,為什么要提倡低碳生活呢?

首先大家要了解一個概念,那就是碳排放量.了解了碳排放量的危害,就理解了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碳排放是關于溫室氣體排放的一個總稱或簡稱.溫室氣體中最主要的氣體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carbon)一詞作為代表.雖然并不準確,但作為讓民眾最快了解的方法就是簡單地將“碳排放”理解為“二氧化碳排放”.多數科學家和政府承認溫室氣體已經并將繼續為地球和人類帶來災難,所以“控制碳排放”對于我們生活的地球是有實際意義的.

2.碳排放與我們生活的聯系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其實是一直都在排放著二氧化碳,比如我們坐汽車要耗費燃油,燃油燃燒就產生二氧化碳,排放在空氣中就增加了碳排放.我們每天要看電視用電腦,這些家電都耗費電能,電能的生產是要消耗大量的煤炭,煤炭的消耗也要排除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如何通過節約能源,節制我們的日常生活,如少用空調,少用暖氣,少開車,少坐飛機等等,都是屬于低碳生活的一部分.

3.如何進行碳排量計算

我們生活中的碳排量是可以計算的.如家居用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耗電度數×0.785.根據這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計算器還可以算出市民開車、乘坐飛機、吃一個漢堡等到底能排放出多少二氧化碳,從而計算出碳排放量

4.調查問卷的發放

由調查小組設計好問卷,問卷涉及到我們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行、玩,這些方面我們都采取了哪些方式,與三年前比,我們的增長了還是下降了.然后被這些問卷在錦州市范圍內發放,送到住戶里,然后定期收回,進行統計分析.

五、調查分析:我們生活中的碳排量比三年前增加6%

我們共發放了100張問卷,收回100張,有效問卷98張.根據這些問卷調查問題分析如下:

1.錦州家庭汽車使用量比三年前增加了30%,這也就是說,就出行汽車消費,比三年前的碳排量增加了30%.但是由于汽車還不是錦州家庭出行的主要工具,所以次指標增長幅度很大,但總量很小.

2.家電的更新換代較多,節能型家電逐漸被市民認同,所以家電的電耗費量增長只有3%.

3.錦州人吃穿的消費增長量逐漸下落,吃的逐漸趨于綠色,早市、夜市紅火,所以按碳排量計算器的計算,吃穿的碳排量增長幅度只有1%.

篇(2)

調查對象與方法

對象為隨機抽取仙游縣華僑中學高中三個年級同學,參加問卷共有126人。

調查方法:采用自行設計的“高中學生關于低碳生活的調查問卷”,內容主要包括高中學生對于低碳生活的認識狀況、態度狀況和行為狀況。

分析方法:編碼問卷全部回收后,進行數據錄入,運用數據分析軟件對數據進行整理、分析。

調查結果及分析

XX.17%的同學選擇很有必要建立“低碳生活一族”社團,XX.92%的同學選擇可有可無。可見同學對學校倡導低碳生活理念有較高的認同度與參與愿意。

低碳生活內涵、內容的熟悉程度: XX.83%的學生認為提倡低碳生活是有(很有)必要的,可見學生對于低碳生活的認可度很高。XX.41%的學生聽說過低碳生活,其中72.22%的學生了解低碳生活,可見學生已經開始關注低碳生活。低碳關于哪些方面:78.6%的同學選擇發展新能源,77.8%的同學選擇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73.02%的同學選擇節能。使用新能源(特別是清潔能源)及節能都可以減少礦物能源的使用,從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可見大部分同學對低碳就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有明確的認識。僅有60.32%的同學認為不會降低生活水平,17.46% 的同學選擇不清楚,可見對于低碳生活的內涵部分學生還是不清楚甚至誤解。

低碳生活相關知識的獲取途徑:有93.65%的學生是從廣播電視報紙雜志上知道低碳生活的,比例遠大于其他途徑,只有6.35%的學生是從教師、同學處知道低碳生活,可見學校對學生進行低碳生活理念和實踐教育開展得不理想,在倡導公眾參與方面還大有可為。

影響低碳生活的實踐方法:

水電:僅有15.87%的同學選擇手洗衣物這種家庭節能減排方法。84.13%的同學經常隨手關閉水龍頭,42.06%的同學不認同盆浴,XX.08%的同學選擇經常隨手關閉電器,可見仍有很大一部分同學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測試表明1次盆浴與5次淋浴用水量相當,可知盆浴使用熱水所耗能源比淋浴大得多。隨手關燈,每戶每年可節電約4.9度。XX.43%的同學家里的照明工具選擇節能燈可見莆田地區推行節能燈已有成效,但還有提升的空間。僅有XX.13%的同學選擇夏季空調溫度設定27度及以上。夏季空調設定的溫度越低,耗能越多,經試驗測得空調設置在27℃左右,人體的感覺為舒適,而空調的溫度調控到27℃可比20℃時節省電能約30%。

食物:民以食為天的傳統思想使得中國人的飲食和食物支出占總支出的30%~50% 。調查顯示:18.25%的同學選擇學校訂飯,XX.32%的同學選擇外賣,XX.43%的同學自帶或者回家;XX.05%的同學選擇自帶餐具,73.02%的同學選擇使用餐廳提供的消毒餐具,XX.94%的同學選擇使用一次性餐具;XX.38%的同學選擇偶爾會有剩飯剩菜,14.29%的同學選擇經常有剩飯剩菜。XX.35%的同學點菜時會注意分量,XX.44%的同學有意識減少肉食多吃蔬菜。可見學生對于食品碳足跡觀念比較單薄,食品的二氧化碳總釋放量取決于其產地、原材料、翻耕、播種、化肥和農藥制造、收獲、運輸到加工廠、再到用電力清洗、加工和包裝、運到商店的每一個步驟;再加上當森林因放牧和耕作而消失所引起的碳匯損失。購買本地食品、將紅肉和乳品改為雞、魚、蛋或蔬菜都能減少碳排放。美國經濟學家肖爾茨創建了一個碳計算器。按照這個計算器,一個煮熟的雞蛋會排放XXX克二氧化碳當量的溫室氣體,而喝上一碗牛奶谷物的二氧化碳當量是1224克——相當于駕駛一輛SUV車6公里的碳排放。

穿戴:XX.41%的同學有較少不怎么穿的衣服,XX.71%的同學有較多不怎么穿的衣服。學生對穿戴產生的碳排放意識薄弱。

出行:26.2%的學生使用公交車,64.29%的學生步行或自行車,9.52%的學生私家車或者打車。55.56%的同學經常選擇綠色交通工具,42.06%的同學有時選擇綠色交通工具。

調查結論

目前高中學生對低碳生活的了解情況認知度參差不齊,大部分學生對低碳生活的了解僅僅限于表面,并沒有深入了解,殘缺性低碳生活認知必然造成部分青少年在踐行低碳生活過程中做得不盡人意,多數學生不會探索科學方法計算家庭或個人踐行低碳生活的外在價值。在日常生活中,學生能做到一些與低碳生活要求相符的行動,但是同時很多高中學生,買東西追求時尚,吃穿、出行等方面浪費現象較嚴重,主要存在不能在衣食住行用等各個方面都踐行低碳生活、不能自覺地、持之以恒地踐行低碳生活、不善于使用科學方法踐行低碳生活等狀況。所以有必要加強平常的宣傳教育力度,指導學生對低碳生活進行系統的了解和學習。

對實踐活動的建議

為了樹立高中學生低碳生活的思想觀念和社會責任意識,培養學生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養成良好的 “低碳生活”習慣;鼓勵高中學生能身體力行,為自己、為社會、為他人做好踐行低碳生活方式的榜樣作用,實現高中學生自身社會價值;高中化學教學可以做以下幾種實踐:

一、高中化學教育將低碳生活教育納入當前教育體系之中,通過開設第二課堂、社會實踐課程或者興趣小組活動的方式,改進學生殘缺性低碳生活認知構成。

篇(3)

關鍵詞:低碳生活 高碳生活 時間 收入

一、引言

2009年哥本哈根會議中的爭論表明,氣候變化已經超出一般的環境或氣候領域,是涉及到新的資源分配方式和經濟發展模式的政治、經濟、社會的綜合性議題。《中國低碳經濟發展報告(2011)》指出,中國的GDP總量成為世界第二,如果中國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在2020年以前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那么碳排放也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中國作為發展中大國,實行節能減碳、建設低碳社會更迫切。與此同時,我國人口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人口對資源和環境的影響更加顯著。陳淑娟將影響低碳生活現狀的主要因素歸納總結為個人生活習慣、政策扶持和引導、宣傳教育、個人學歷、個人收入、個人消費觀等14個方面。因此,研究居民低碳生活方式的選擇機理便顯得尤為重要。

本文以部分廣州市城鎮居民為樣本,主要研究居民收入與低碳生活方式的關系,不僅為相關研究提供了經驗數據,并且在經濟學上對居民低碳生活選擇的原因做出了合理的解釋。

二、文獻綜述

在眾多影響居民低碳生活的因素中,居民收入是頗具爭議的一個。收入是影響公眾消費行為的有效變量,但收入是否影響居民的低碳生活方式,學術界對此觀點不一。劉莉娜等指出,隨著社會經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庭生活消費也在不斷上漲。人均家庭生活消費碳排放越大,其生活水平越高,消費水平就越高。鳳振華研究得出:收入水平對居民生活方式的間接二氧化碳排放量影響大,高收入水平的居民二氧化碳排放量遠高于低收入水平居民;收入水平越高,二氧化碳排放結構越多樣化。朱洪革認為,居民收入水平對低碳生活方式有一定影響。然而,王鳳等指出,收入和低碳生活方式之間沒有顯著相關關系。王琴和曲建升研究指出,收入和碳排放量的關系不固定,隨時間變化而變化。也有一些學者指出,收入與低碳消費行為之間存在顯著負相關。王建明的研究表明,低收入者更傾向于社會責任消費行為與踐行循環消費行為。上述文獻主要從宏觀角度研究居民收入與低碳生活方式的關系,且僅僅是通過單純的實證方法驗證居民收入與低碳生活方式的關系,并沒有在理論上對兩者間的關系進行嚴謹的論證。

三、理論分析

為了能更好地解釋居民收入與低碳生活方式之間的關系,本文借鑒國際經濟學中的要素稟賦理論對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解釋。由于居民收入和時間兩個要素的差異,居民在生活方式的選擇上也出現了差異。因此,收入不同、閑暇不同的居民會選擇不同的生活方式,收入和閑暇的變化也會影響居民對生活方式的選擇。本文的理論分析部分建立在以下假設之上:

(一)生活方式僅包含低碳生活方式和高碳生活方式兩類,居民在進行各種生活方式的消費時需要投入各種資源;其中時間和金錢是可變要素,并且可以相互替代。

(二)低碳生活方式主要投入時間要素,高碳生活方式主要投入金錢要素,即IX/tX

(三)居民工作時間t1隨著收入I的增加先增加后減少。

當收入I在某一范圍內時,工作時間t1隨收入I的增加而增加;當收入I超過I0時,工作時間t1隨收入I的增加而減少。因此,居民閑暇t隨著收入I的增加先減少后增。如圖1。

圖1 (四)假設所有人除收入以外的其他影響低碳生活方式的因素類似,比如都是環境友好型的人格等。

在下文中,低碳生活方式為X,高碳生活方式為Y,收入的變化量為I,閑暇變化量為t,投入到生活方式X的收入變化量為IX,投入到生活方式X的閑暇變化量為tX,投入到生活方式Y的收入變化量為IY,投入到生活方式Y的閑暇變化量為tY。依據居民收入與閑暇的變化關系,將居民收入分為兩個部分:一是當居民收入I

二是當居民收入I>I0時,I/t由無窮大逐漸減小為0。

1.當IX/tX

2.當IX/tX

3.當I/t

綜合以上分析可得,當居民收入增加時,高碳生活方式Y先增加后減少,低碳生活方式X先減少后增加。借鑒羅伯津斯基定理,可得圖2。

圖2

由以上分析可知,居民碳排放量越高,節省的碳排放量越少。在一定收入階層內,節省的碳排放量總和將隨著收入增加而減少。當收入超過了某個區域(此收入水平并不是I0),節省的碳排放量總和將隨收入增加而增加;其中節省的碳排放量=基準生活方式碳排放量—該生活方式碳排放量,同時,定義基準生活方式為同類生活方式中碳排放量最高的生活方式,即節省的。碳排放量為碳排放最高的生活方式的碳排放量與該生活方式的碳排放量的差值。于是本文在此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1:在一定收入階層內,居民低碳生活方式將隨著收入增加而減少。

假設2:當收入超過了某個區域(此收入水平并不是I0),居民低碳生活方式將隨著收入增加而增加。

四、研究設計與實證分析

(一) 樣本與數據

本小組于2012年9月開始進行實地調查,于2012年11月完成調查,數據主要來源于廣州市天河、白云、海珠、番禺等多個行政區。

為了檢驗上述假設,本文對282份有效問卷執行如下篩選程序:(1)剔除旅游或其他原因暫居廣州的非常住居民,共18名,這些居民數據與本文研究對象不符故剔除。(2) 剔除問卷完成程度低于80%的樣本,共11名,這類樣本多欠缺研究價值,會導致結果出現誤差,故將其剔除。經過上述步驟后,確定最終樣本為253名,表1列示了樣本的具體分布。

表1 樣本分布

數據來源:廣州市天河、白云、海珠、番禺等多個行政區253名居民的調查問卷。

可見,樣本中男女比例適當,被調查對象覆蓋各職業階層,保證了全面反映不同居民的低碳生活狀況。

(二)模型與變量

為了研究本文的假設,構建如下回歸模型:

sum=α+βinc

其中,Sum是被解釋變量,為各生活方式每年節省的碳排放量總和;Inc是解釋變量,為居民收入并將其從低到高量化為1-5五個數量等級。α,β為未知系數。根據假設1,在一定收入階層內,居民低碳生活方式將隨著收入增加而減少。Sum和Inc在此區域內呈負相關;當收入超過了某個區域,居民低碳生活方式將隨著收入增加而增加,Sum和Inc在此區域內呈正相關。分析的結果可解釋廣州居民低碳生活方式選擇與其個人收入的關系,并以此為基礎做出相關結論和建議。

模型中Sum由問卷中各種生活方式節省的碳排放量加總得到。其中,筷子的碳排放量依據使用每雙一次性筷子產生二氧化碳0.02千克計算。2007年的《全民節能減排手冊》中指出,每臺空調在國家提倡的26℃基礎上調高1℃,每年可節電22度,相應減排二氧化碳21千克,由此可以計算空調在不同使用溫度下的年碳排放量。依據廣州居民出行的實際情況,參照騎自行車或步行代替駕車出行100公里,可以節油約9升;坐公交車代替自駕車出行100公里,可省油5/6。按以上方式節能出行200公里,每人可以減少汽油消耗16.7升,相應減排二氧化碳36.8千克,計算居民出行方式的年碳排放量。

(三)實證分析卷

通過stata軟件對所選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描述性統計

表2列示了有關變量的統計結果。由表1可知,在樣本中,節省的碳排放量均值為232.28千克,最大值(341千克)比最小值(77.6千克)大263.4千克,標準差為60.04,表明不同收入水平的群體節省的碳排放量存在較大的差異,不同的收入對居民生活方式影響較大。中位數為265.3千克,大于平均數,說明大多數居民節省的碳排放量處于平均水平之上。居民收入等級均值為2.78,中位數為3,標準差為1.33,表明大多數居民的收入處于平均水平之上。

表3 檢驗結果

t statistics in parentheses

* p < 0.05, ** p < 0.01, *** p < 0.001

表3列示了居民節省的碳排放量與收入關系的檢驗結果。從表3中的回歸結果可知,在模型中,居民收入對節約的碳排放量的影響系數為負(-19.43),且在0.1%水平上統計顯著,說明居民節省的碳排放量與居民收入負相關,與上文假設1一致。在模型中,F統計量為57.34,且在0.1%的水平上顯著,表明該模型通過了方程總體線性的顯著性檢驗。模型的調整擬合系數為0.1810,說明居民收入能對居民節省的碳排放量的18.1%進行解釋。

五、結論與不足

由于居民收入和閑暇時間的差異,居民為了使自身效用最大化,從而會選擇低碳生活方式和高碳生活方式的不同組合。本文研究結果表明,在一定收入階層內,居民低碳生活方式將隨著收入增加而減少。本文的結論為居民碳排放量的研究提供了居民微觀個體層面的新證據,并且豐富了相關的理論文獻,對居民低碳生活方式的選擇提供了經濟學上的合理解釋。

本文的研究可能存在的缺陷在于,由于樣本中未包含較高收入的居民,但是居民低碳生活方式的增加卻發生在居民收入的末端。本文未能對假設2(當收入超過了某個區域,居民低碳生活方式將隨收入增加而增加)進行檢驗。此外,居民碳排放量是很難準確刻畫的指標,本文在此做了一定的嘗試,但并不一定十分準確。由于影響居民低碳生活方式還有其他因素,而本文只研究了收入因素,進一步研究也許可以發現其他因素對居民低碳生活方式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李思思,洪松,劉行健.國際氣候變化研究趨勢[J].氣候變化研究進展,2011,(1).張維慶.關于建設生態文明的思考

[J].中國環境報,2010,(10).

[2]陳淑娟,殷乾亮,李倩.居民低碳生活影響因素的解釋結構模型分析——以南昌市為例[J].綠色科技,2011,(8).

[3]劉麗娜,曲建升,邱巨龍,曾靜靜,李燕.1995 —2010年居民家庭生活消費碳排放軌跡[J].開發研究,2012,(4).

[4]鳳振華,鄒樂樂,魏一鳴.中國居民生活與CO2排放關系研究[J].中國能源,2010,(3).

[5]朱洪革,佟立冬.城市居民生態消費支付意愿的調查分析[J],消費經濟,2009,(4).

篇(4)

關鍵詞:中學生;循環經濟;思想教育

發展循環經濟是實現經濟、社會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與我國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理念是一脈相承的,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選擇。隨著科學發展觀的推進,人們對發展循環經濟重要性的認識程度不斷提升。但是,人民群眾對循環經濟的理解仍很局限,只是對基本概念的簡單了解。循環經濟的全面發展要依靠全民的參與,因此必須大力開展全民性的循環經濟思想教育。

1中學生循環經濟思想教育的必要性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中學生的消費水平也就隨著提高。然而中學生消費容易受虛榮、攀比心理的影響,尤其是一部分中學生消費看廣告、跟名牌,盲目地攀比,而且許多商品買來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而沒有被充分利用,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中學生是未來社會的棟梁和主要消費力量,他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模式是否正確,對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產生深刻影響。中學生循環經濟思想教育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通過學校進行循環經濟思想教育,改變中學生不合理的消費觀念,提高對再生產品的認可度,從而帶動整個社會綠色消費、科學消費。必須把循環經濟思想滲透到日常教學和社會實踐活動中,貫穿學校教育的始終。通過學校教育,讓“循環經濟”理念根植于學生的心中,付諸于學生的行動,引導廣大學生節約資源,遵守社會公德,逐步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中學生循環經濟思想教育現狀

對中學生進行循環經濟思想教育研究,必須首先了解中學生的循環經濟意識。為此,從淄博市臨淄中學抽取高二級部12個班做了問卷調查,調查從2015年4月開始,5月結束。共發放問卷613份,回收有效問卷585份。其中,男生274人,女生311人。調查問卷從循環經濟生活中的實際應用以及中學循環經濟理念教育現狀等幾個方面進行調查,側重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以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展狀況。通過調查,初步了解中學生對循環經濟理念的認知情況,在取得實際信息的基礎上,直面存在的問題,更有針對性地促進循環經濟思想教育的開展。循環經濟知識、理念獲取渠道方面調查顯示,對于循環經濟一詞有50.9%的學生聽說過,有49.1%的學生沒有聽說過。在這50.9%聽過的學生中,又有72.6%學生是從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媒體渠道獲得了與循環經濟有關的信息,有24.2%的學生是從學校其他各門課程中零星獲得,僅有3.3%的學生是從專門的有關循環經濟的專門課程中獲悉。貫徹循環經濟理念,教育是關鍵。但在我國目前的教育制度下,從課堂上獲得的有關循環經濟的知識遠遠不夠。調查發現,學生對于循環經濟知識的學習并不系統,只是零星地掌握了一些知識,甚至連循環經濟這個詞都有一半的人沒有聽說過,而聽說過的人又大部分是通過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媒體等渠道獲得的。這說明對于循環經濟知識的教育和循環經濟理念的培養還缺乏全面性和系統性。關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問卷調查顯示,淄博市臨淄中學學生全部都上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并且詳細地介紹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內容與形式。但在隨后對各個班級教師的訪談中,發現學校開展的綜合實踐活動課并不規范,由于師資力量、教學環境等問題,活動課只是根據各種教材中所自帶的要求,間接地開展了本課程(各學科教材在每一個單元之后,都會提供與本專業內容相關的活動課題,以供教師及學生探討);有的把開班會組織學生討論等活動也看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方面對于廢舊物品的看法,可以直接反映出目前中學生是否具有一定的循環經濟觀念。對于廢舊礦泉水瓶的歸類問題,有4.1%的學生認為屬于垃圾,60%的學生認為可以用來兌換一點兒錢,25.1%的學生認為還具有其他的使用價值(如作為飲水瓶或制作工藝品等),10.8%的學生認為可以作為生產原料。由此看出,在實際生活中能把生活現象與循環經濟理論聯系起來的學生相對較少,觀念仍停留在一般的生活習慣中,認為廢舊物品只能用來換錢或進行簡單的再利用。85.1%的學生雖然知道廢舊物品具有一定的價值,但是這些價值體現在哪里并不清楚,還沒上升到把這些廢舊物品作為生產資料再利用的理念上。在垃圾分類方面,83.4%的學生做不到,15.1%的學生偶爾做到,1.5%的學生從來不進行垃圾分類。損壞物品進行維修再利用方面,46.7%的學生能做到,23.5%的學生偶爾為之,29.8%的學生從來不進行維修,都是直接換新的。75.6%的學生會因為寫錯幾個字而撕掉整張紙,20.8%的學生偶爾會這樣,僅有3.6%的學生從來不這樣。12.3%的學生購物會自帶購物袋,30.9%的學生偶爾會,56.8%的學生做不到。通過調查可以看出,學生很難把循環經濟的理念落實到日常生活中去,理論與實際嚴重脫節。

3中學生循環經濟思想教育的途徑

2014年《教育部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指出:各級教育部門和中小學校要普遍開展生態文明教育,以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為主要內容,引導學生養成勤儉節約、低碳環保的行為習慣,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創設循環經濟教育校園文化環境創設循環經濟教育校園文化環境,讓師生置身其中,真切感受、體會,引導師生自覺踐行循環經濟理念。合理規劃校園的各種設施設備、草坪和水源、宣傳欄等,控制校內污染,讓校內資源循環起來,保持校內環境的干凈、整潔,體現循環經濟理念,增強循環經濟教育的效果。學校宣傳部門必須充分發揮傳播校園文化的主渠道作用,用多種形式來宣傳與推廣循環經濟理念。設置宣傳專欄,展示有關循環經濟理念的文章;在校園網站開設專題,組織學生進行循環經濟大討論。教科書的循環利用學校應鼓勵學生循環使用教科書,引導學生保持教科書的整潔,方便學弟學妹重復使用。開設跳蚤市場,引導學生將自己用不到的圖書資料在學校提供的平臺上“銷售”,讓其循環利用,發揮最大效用。這樣既可以增強學生的節約意識和循環經濟意識,又能鍛煉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自理能力。開展循環經濟教育講座學校可以定期開展循環經濟教育講座,主講人可以是學校相關專業教師,也可以聘請相關專家,結合本地區踐行循環經濟的實踐,讓學生了解當地循環經濟發展狀況,了解發展循環經濟取得的成績,對發展循環經濟充滿信心。同時也要認識到在此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有哪些不足之處,提出相關對策,堅定地走循環經濟之路,為建設美麗中國鋪平道路。循環經濟教育示范基地體驗教育2011年,我國教育示范基地創建工作正式展開。通過循環經濟教育示范基地建設,搭建循環經濟的宣傳、交流平臺和教育培訓基地,推廣循環經濟典型模式,宣傳循環經濟理念,引導社會公眾廣泛參與循環經濟發展,提高社會公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學生對發展循環經濟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發展循環經濟需要社會的廣泛參與,因此要廣泛開展循環經濟教育,擴大公眾參與度。只有消費者愿意選擇循環經濟產品,才能形成綠色消費市場,引導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為此,要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尤其是要加強中學生循環經濟思想教育,使廣大消費者樹立資源節約的價值觀和消費觀,養成節約資源的生活習慣和消費行為。

參考文獻

[1]吳季松.循環經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由之路[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2]王保乾.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及實現途徑的理論研究綜述[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1(s2):1-4.

[3]陸安.德國環保教育引發的思考[J].環境教育,2010(2):50-52.

篇(5)

[關鍵詞]改革紅利;城鎮化;體制;制度

[中圖分類號]F321;F83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426(2013)06-0057-03

目前,一種唱衰論正在影響著國人對我國經濟發展的預期。一些人認為改革開放已有30余載,人口紅利正隨著勞動力廉價優勢的減弱而幾近消失,資源紅利伴隨土地、礦產等資源的耗竭行將殆盡,出口紅利隨著貿易摩擦的加劇以及成本、信用等問題在艱難維持,改革紅利也隨著原有改革措施的陳舊而日益減少,等等,中國喪失了比較優勢,無以實現未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雖然這一觀點過于悲觀,但這種對現今及未來發展的擔憂,可視為一種警示,激發國人對改革深化的思考。任何時代,任何國家,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必然產生原有優勢減弱的問題,此時最為重要的是充分認識到發展優勢在于創造,只要在原有基礎上創造新的優勢,那么發展本身就會產生新的紅利。

一、新一輪改革紅利來自于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優化

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優化主要包括產業結構、所有制結構、區域結構和產品結構等四個方面。在今后經濟發展中起著決定作用的就是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通過優化產業結構可以全面提高農業、工業和服務業的水平和效益,進而釋放出新的改革紅利。

在產業結構調整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和優化。現今我國農業基礎仍然脆弱,農村經濟發展明顯滯后,這依然是我國經濟結構中最突出的問題。目前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有3.6億人,而其創造的國內生產總值只有2萬億元左右。相應的,從事非農產業的勞動力(包括農民工在內)大約5億人,創造的國內生產總值達16.23萬億元,后者是前者的5.85倍。這種結構性差別導致農業缺乏進行擴大再生產的積累能力,致使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滯后,城鄉收入差距擴大。同時,由于農業勞動生產率低決定了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導致農民購買工業品的需求得不到滿足,進而使工業擴大再生產遇到障礙。因此,在新的改革思想指導下,在改革頂層設計的統籌安排下,通過調整和優化農村經濟結構和開拓新的發展渠道,進一步推動資源要素向農村配置,逐步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關系;進一步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穩定地向非農產業轉移,向城鎮轉移;進一步延伸農業生產的產業鏈,促進農產品加工轉化增值,使農民從農產品深加工的經營中增加收益;同時,不斷加大農業投入力度,不斷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以及防災減災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通過不斷理順農產品價格,干預控制農業生產資料價格,落實各項惠農政策及不斷增加農業補貼,讓農民從種糧務農中獲得更多的利潤,從而實現在農村經濟改革發展中不僅農業得到了發展、農村得到了實惠、農民過上富裕的生活,而且農業實現了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

誠然,提升農業生產效率,進一步解決三農問題是改革發展的重中之重,而調整和提高第二產業,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也具有著同樣重要的意義。我國部分資源和資本密集型工業的產能過剩是我國經濟結構中影響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因此,在資金、礦產、土地等核心資源領域逐步形成市場定價模式,打破壟斷,促使資源企業與制造企業共生。通過強有力的改革措施解決資源型產品生產過剩問題,引進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機制,調節生產要素的配置;同時,通過政府干預手段,利用供給大于需求的時機,強化市場競爭,提高市場準入的技術經濟標準,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從而使社會再生產在更高的生產力水平上實現協調發展。

總之,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促進經濟發展,提高經濟質量,擴大經濟效益,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國家收益。

二、新一輪改革紅利來自于城鎮化發展

有效需求的增加是刺激經濟發展的源動力,擴大內需已成為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中國未來十年,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蘊藏在城鎮化制度變遷之中。城鎮化是中國當前最大的結構調整內容、最大的內需源泉,也是最大的新改革紅利。中國發展消費經濟,以培育穩定的國內消費群體。然而,由于現有城市消費質與量的提升速度的放緩,若要實現平衡投資經濟與消費經濟的目標,則關鍵在于培育新的高水平的消費市場和新生消費群體。因此,城鎮化將釋放出刺激消費的巨大潛力,若與配套制度改革結合起來形成疊加效應,會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持續動力。

可持續的新型城鎮化道路絕不是簡單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積擴張,而是讓更多的農民工逐步轉為城市市民。為了實現進城的農民在城鎮就業、人居環境、社會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由“鄉”到“城”的轉變,需要加快城鎮基礎設施和保障房的建設,并推進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教育等一系列綜合配套制度的改革。改革對城鎮的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城市教育衛生事業的發展起著不可估量的帶動作用,建設發展本身會促使新改革紅利的釋放。新型城鎮化道路是一條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城鎮化發展道路,加快推進城鎮化的轉型與改革進程,將更加有益于充分釋放以新城鎮為主要載體的內需潛力。

三、新一輪改革紅利來自于改革舊體制、創新新體制

1.金融體制和財稅體制。過去30年經濟高速增長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亟須改善的不平衡現象,諸如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發展不均衡;政府、企業與居民之間的收入分配不均衡;中央與地方之間的財政分配不平衡;國企與民企之間的發展機會不均等;企業與銀行之間的資本回報率鴻溝;高收入群體與低收入群體生活現狀的巨大差距;經濟高增長與社會保障體系滯后的反差,等等。這些不平衡和差距的存在直接影響到我國經濟高速可持續發展。要想改變這些不平衡和縮小差距,只有通過金融體制改革和財稅體制改革才能夠實現。其中財稅體制改革對于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具有更強的針對性和更加直接的作用。財稅體制改革一方面有益于縮小收入差距,有效刺激擴大內需和經濟轉型;另一方面會牽涉行政體制改革的問題,一旦行政體制改革啟動,一場重大而深遠的改革行將啟幕,伴隨改革的推進,改革紅利也將越發的顯現出來。

2.農業生產經營體制。積極創新農業生產經營體制,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在充分保障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基礎上,著力培養新型經營主體,既注重引導一般農戶提高集約化、專業化水平,又扶持聯戶經營、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著力發展多種形式的新型農民合作組織和多元服務主體,通過提高組織化程度來實現與市場的有效對接。通過消除制約農業發展的體制障礙,激發和釋放農村發展活力。

3.科技體制。目前,我國科技創新大多由科研院校及其他科研單位完成,由于這些創新成果的生產轉換率低,故而需要通過科技體制的創新改革來提升科技改革的紅利。未來的科技創新體系應該是具有前瞻性的、以需求為導向的創新體系,要以企業為主體、科研院所為依托,促進產學結合,實現科技成果高效轉換。

4.投資體制。經濟持續增長,既要靠內需,還是要靠投資,靠什么樣的投資?單純依靠過去單一的投資方式是不可行的。因此,需要積極推動投資體制改革,不斷擴大民間投資,要充分利用民間投資本身所具備的能夠主動選擇產業的機制,轉變投資與發展方式,以便獲取更大的改革紅利。

四、新一輪改革紅利來自于關系民生的制度改革

1.分配制度。為了縮小貧富差距,進而提升老百姓的生活質量,改革和完善分配制度勢在必行。分配制度的改革首先應該從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開始,我國基尼系數超過0.4這一臨界值,主要原因在于城鄉差距所引致的收入差距。其次,分配制度改革和調整中要注重擴大中等收入者群體,通過“調高、擴中、提低”來實現高、中、低收入人群的“橄欖形”收入水平分布結構,最終保證絕大多數人能夠在收益分配中獲得合理的利益、享受到經濟文明的成果。再次,分配制度改革要打破因壟斷而造成收入分配不均的狀況,進一步深化國企改革、完善監督制度,為行業發展提供平等的競爭機會,讓收益分配在競爭中獲得平衡。分配制度改革是個系統工程,需要分層次來完成。在建立了新的初次分配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再分配制度,還要配套設計出監管制度,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分配制度改革。

2.土地制度。為了增加農民收入、縮小城鄉差距,需要進一步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大幅提高征地補償以增加農民收入。當農民手上有了錢,就會產生強烈的消費欲望,他們可以拿這些錢去購買生活和生產必需品,也可以將之用于投資擴大生產規模,或進行生產的轉型升級。這樣一來,廣大農民巨大的生產和消費潛力就被釋放出來,形成中國經濟增長的新活力。

3.戶籍制度。為了加快城鎮化進程,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就成為了關鍵。2012年我國的城鎮化率為52.6%,但是按城鎮戶籍來計算,人口城鎮化率僅有35%左右,遠遠低于世界52%的平均水平。可見,現有的戶籍制度若不改革,將嚴重影響我國城鎮化進程。目前的狀況是,礙于戶籍制度的限制,雖然有大批農民工進城務工,但他們依然享受不到市民待遇,消費需求也無法充分釋放出來。因此,只有通過戶籍制度的改革,推進我國城鎮化進程,才會使人口城鎮化率提速,方能讓新市民釋放出更大的投資與消費潛能。

改革從來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隨著時代的變化和國際國內環境的變化,原有改革帶來的正資產很可能因為改革的滯后而變成一種負資產,所以我國改革進程還要進行不斷地深化。只有靠新一輪改革才能尋找到更多的增長空間,也只有讓改革順應新發展的需要,才能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形成改革新紅利,最終填平舊紅利消失后而形成的坑洼。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乱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国产盗| 亚洲码国产精品高潮在线| 18禁裸乳无遮挡啪啪无码免费| 99无码精品二区在线视频| 免费国产黄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下载蜜桃| 成年免费视频黄网站zxgk|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免费shipin| 国产香蕉97碰碰久久人人| 怡红院av一区二区三区| av天堂电影网| 久久777国产线看观看精品| 50路60路老熟妇啪啪|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不卡| 日本内射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蜜桃无码av一区二区| 欧洲美熟女乱又伦|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秋霞免费视频|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 放荡开放的人妻穿丁字裤凹| 色妞www精品免费视频|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av影院| 大肉大捧一进一出视频| 俺去啦最新地址|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 在线观看国产成人av片| 国产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 在线天堂免费观看.www| 久久精品无码精品免费专区| 国产涩涩视频在线观看| 永久免费av无码入口国语片|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精品毛片无遮挡高清| 最近2019中文字幕国语免费版|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久久99精品九九九久久婷婷| 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 丁香花电影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免费看少妇高潮v片特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