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4-03 14:49:3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綠色交通的含義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green;みどり(あおい);英日色彩詞比較
中圖分類號:G64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1)06-0-01
在英語中 green一詞除了表示色彩“綠色”以外,在其他的短語中體現了許多不同的寓意。首先,綠色是植物的生命色,因此常常象征著青春,希望,生機盎然,活力,如green old age(精力充沛的晚年,老當益壯),in the green wood(在青春旺盛的時代),green from school(剛邁出校門),green shoots(茁壯的幼苗),evergreen(長青),in the green(血氣方剛),a green wound(新傷;未痊愈的傷口)。因為綠色還給人以平安,寧靜,安全的感覺,所以成了國際性的信號標志,如green light(綠燈,放行)。綠還可以比喻為為事物順利發展提供便利,如green card(綠卡),green channel(綠色通道)。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綠還具有了無污染,新鮮,環保的含義,如green marketing(綠色營銷),green tourism(綠色旅游),green issues(綠色問題),green policies(綠色政策),green-minded(有環保意識的),green meat(鮮肉),green cheese(新鮮乳酪),green Olympic(綠色奧運),green food(綠色食品),green agriculture(綠色農業)。在英語中green還被進一步引申為幼稚,沒有經驗的,未成熟的,如green fruit(未成熟的果實),green youth(幼稚青澀的青年),a green hand(生手,沒有經驗的人),green horn(初學者,容易上當的糊涂蟲),fresh green memory(清晰而栩栩如生的回憶),in the green(在青春期),He is still green at his job(他對這工作還很生疏),green as grass(無生活經驗的),green test(試運轉)。眾所周知,在漢語中我們常用“紅”表示嫉妒,如“紅眼病”,而英語中則用green, 如be green with envy(十分嫉妒), green-eyed(嫉妒的),莎士比亞的《奧瑟羅》把green-eyed monster(綠眼妖魔)比作“妒忌”的人。由于美元紙幣是綠色的,所以green還在美國還與“錢財,鈔票,有經濟實力”相關,如green back(美鈔),green power(財團)。
日語中表示綠色既用“みどり”也使用“青い”,可想而知其原因是綠色與藍色比較接近,如:“青”(綠葉),“青梅”(綠色的梅子),“青菜”(綠葉蔬菜)。綠在日語里與英語大體相同,有“不成熟”的含義,如“青二才”(經驗尚淺的年輕人),“”(三歲以下的男孩),“女”(三歲以下的女孩),“青いことを言う”(說話不成熟),“青臭い”(乳臭未干)。
日語中綠也是和平,安全,幸福,平安,通行的象征,如“色平和”(綠色和平組織),“のおばさん”(在學生上學或放學通過路口指揮交通的女交通疏導員),青い(幸福鳥),青い花(現實中難以到達的理想彼岸)。與英語用法不同的是,綠在日語里有時也給人病弱的感覺,如“色が青い”(面無血色),或“青くなる”(由于恐懼或擔心而臉色難看)。另外,日語中“みどり”最初不是指顏色,而是形容嫩芽剛剛萌生時生機勃勃,包含水分的狀態,因此日語常用“みどり”形容頭發,如“”、“の”、“の”中的“”都相當于“つやのある美しさ”,即“頭發茂密烏黑油亮”。此外,由于日本古代效仿中國隋唐制度,官位低下者身穿綠服,所以古代日本綠也有“低微”,“低賤”的含義,如“青女房”(身份低微的宮女),“青人草”(庶民)。
不同語言中的顏色詞除了表示色彩以外,也體現了不同文化中的價值觀和審美觀,因此,研究不同國家的顏色詞無論是對文化差異研究還是對跨文化教學都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姬曉莉.英語顏色詞green語義范疇理論與擴展[J].考試周刊,2008(38).
友情路是黃色的
行駛在友情路上的男男女女,那黃色給你以溫暖,給你以恬靜,更多的是給你一種柔柔的等待。前面的車,后面的車,左邊的車,右邊的車,擦肩而過,回眸一瞥,都不禁會令你為之心動。但是,你不能輕意地招手、示好、親近,否則,你就成了好色的商標。只有那輛讓你最最心動的車,自始至終地與你同行著駛了久遠久遠的路程,或在前頭默默地給你引路導航,或偷偷地跟在你的背后不聲不響、不言不語,為你保駕護航,你才可以果敢地靠上去。保不準這一瞬間,黃色友情路上的黃色跑車就水到渠成地駛入紅色的愛情路面了。
愛情路是紅色的
像火焰一樣的跑車,像火光一樣的路面,像火山一樣噴薄洶涌的愛情路上,那一輛輛嗖嗖而過、風馳電掣的情感跑車,無疑像萬千溫度之高的激情的巖漿。紅色是顛鸞倒鳳的標志,也是警示驚醒的警告。在這一路面上行駛,感情上允許你瘋狂激越、愛死愛活;理性上卻容不得你三心二意,更容不得你“這山望著那山高,那山有棵好櫻桃”。一心一意放開馬力地開好自己的跑車,其他紅色的跑車就是一盞盞飛流的紅燈,你必須避開它,或停下來等待。有些車闖了紅燈,撞了人家的跑車,撞爛了人家的愛情,也撞壞了自己的幸福。
在一生的行程中,這一段路面最讓人動情、動心、淚流滿面、心懷柔腸,但也是重大事故的多發地。沿著紅色的愛情路一直開下去,轉過山盟海誓的谷口,繞過天長地久的山嶺,駛過卿卿我我的峰脈,不知不覺間,迎面而來的就是綿綿無垠的綠色親情路。
親情路是綠色的
Abstract: By taking Yangcheng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as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at the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of mountainous city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se characteristics that its complex natural terrain, difficult green building, imperfect green network system, irrational green space, and the type of the parks and green is poor. Then it use of "matrix - plaque - corridor" theory of landscape ecology to build the green network.
關鍵詞:綠地、城市綠地系統、陽城、綠色生態網絡
Keywords: green;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Yangcheng; eco-city
中圖分類號:F29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城市綠地與城市綠地系統的含義
所謂“綠地”《, 辭?!丰屃x為“配合環境創造自然條件, 適合種植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而形成一定范圍的綠化地面或區域”;或指“凡是生長植物的土地,不論是自然植被或人工栽培的,包括農林牧生產用地及園林用地,均可稱為綠地”。由此可見“, 綠地”包括三層含義:一是由樹木花草等植物生長所形成的綠色地塊,如森林、花園、草地等;二是植物生長占大部的地塊,如城市公園、自然風景保護區等;三是農業生產用地。而城市綠地則可理解為位于城市范圍(包括城區和郊區) 的綠地。 城市綠地系統多指園林綠地系統,一般由城市公園、花園、道路交通附屬綠地、各類企事業單位附屬綠地、居住區綠地、園林苗圃地、經濟林、防護林等各種林地以及城市郊區風景名勝區游覽綠地等各種城市園林綠地所組成。作為一個系統,城市綠地的組成應該是全面和完整的,包括城市范圍內對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和城市生活具有直接影響的所有綠地。
陽城自然地理狀況及風景資源
2、1自然地理狀況
陽城縣位于山西省南部,古稱“鳳凰城”。陽城東倚太行,南瞰中原,西連中條,北接太岳,與晉城市郊區、沁水縣、垣曲縣、河南濟源市毗鄰,為三晉東南門戶??偯娣e1968平方公里,現有人口40萬。全縣境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南、北部高而中間低,構成了全縣高中山、中山、低山、丘陵和盆地五大地貌單元。是典型的山地城市。
2、2風景旅游資源
陽城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山河秀麗,風光旖旎,文化遺產眾多,風景名勝遍布。燦爛的傳統文化和絢麗的自然環境孕育了豐富的旅游資源。
縣域范圍內共有文物保護單位55處。自然旅游資源有蟒河、九女湖等十多處;人文旅游資源有皇城相府、海會寺雙塔等,其中蟒河自然保護區、清代皇城相府已名揚全國。
3、陽城綠地現狀及主要問題
2009年陽城現狀城市建設用地13.06平方公里,中心城區城市人口13.56萬人。陽城規劃區內的綠地總面積690.81公頃,其中中心城區內公園綠地、附屬綠地、防護綠地、生產綠地及其他綠地等各類綠地面積共為461.36公頃。中心城區和主城區的現狀綠地的主要指標為:
中心城區(包括主城區、八甲口區、西河區和安陽工業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為13.41平方米,綠地率35.3%,綠化覆蓋率為40.3%;
主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為10.3平方米,綠地率37.4%,綠化覆蓋率為40.8%;2010年陽城主城區已經達到了山西省省級園林城市的標準。
本次規劃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如下:
1、縣域內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文化遺產眾多,風景名勝遍布——城市的文化底蘊如何彰顯?
2、西小河、獲澤河等水系從陽城城區旖旎而過,形成了城區“水穿城、城靠山”的獨特城市格局—山水城市的魅力如何提升?
3、城市公園綠地分布不均,不成系統——如何梳理?
4、中心城區周邊的大型綠地斑塊——如何轉化?
4、陽城綠地系統空間布局
根據陽城城市用地發展條件及特點,規劃從縣域——城區二個層次,構架陽城城市的綠地系統。
4、1縣域綠地系統空間結構
縣域大環境綠地系統生態空間規劃結合縣域特色,運用景觀生態學“基質—廊道—斑塊”原理,對各類自然、人文資源進行綜合分析、整合,將綠色開敞空間引入縣城并與縣城綠地系統融為一體,形成網絡結構合理、生態環境優良、具有陽城地域特色的縣域大環境綠地系統生態空間。見圖一:陽城縣域綠地系統結構
基質——即以山、水、田、林等自然要素征為基礎,形成面積廣闊的綠色生態基質,作為改善縣域生態環境的主要組成部分。
廊道——即由道路、水系等形成的交通生態廊道和濱水生態廊道。
縣域交通生態廊道主要有聯系陽城主城區—皇城相府景區—董封水庫、小尖山景區—云蒙山自然保護區沿線的綠色景觀生態軸線,形成串聯陽城縣域主要生態資源和景觀資源的廊道。聯系陽城主城區—西河鄉片區—工業園片區—生態觀光園—寺頭鄉—東冶鎮的綠色景觀生態廊道。以及由高速公路、國道、省道、一級公路、二級公路等形成縱貫縣域的交通生態廊道。
縣域濱水生態綠廊。即由縣域內眾多河流水系兩岸形成的濱水生態廊道。如獲澤河、沁河、蘆葦河、蟒河等。
斑塊——即在外貌上與周圍地區(本底)有所不同的一塊非線形地表區域,主要是指各呈島狀鑲嵌分布的不同功能分區。如城鎮綠地建設片區、縣域風景生態綠地片區及游憩綠地片區等。其中,主要的風景生態綠地片區有蟒河自然保護區及云蒙山自然保護區;主要的游憩綠地片區有皇城相府景區、九女仙湖景區、析城山風景區、崦山風景區、小尖山風景區、磨灘風景區及農業觀光區等。這些斑塊綠地像一顆顆珍珠彰顯著城市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發揮著城市重要的生態功能。
圖一:陽城縣域綠地系統結構
縣域的“基質—廊道—斑塊”共同構成了多層次、多功能的復合型網絡式生態廊道體系,形成“城在山中,山在城中”的“山—水—田—城—林”一體化的城鄉景觀生態格局。同時也充分彰顯了陽城優美的歷史文化資源。
4、2中心城區綠地系統空間結構
陽城城區立足于“山、水、城、林”并存的自然基礎,以城市景觀道路為骨架,通過各類綠地構筑城市綠色景觀節點,延續城市歷史文脈,突出“山水相依,綠城相擁,人文古韻交相輝映”的城市綠地景觀特色。陽城城市綠地系統結構可以概括為“一心、一環、雙軸、三帶、多斑塊”的網狀的綠地結構模式。
關鍵詞:低碳;環保;城鄉規劃
一、城鄉規劃目前存在的問題
2008年開始實施的《城鄉規劃法》是我國第一部統籌城鄉規劃的法律,根據該法的界定,城鄉規劃有五大體系組成,分別為城鎮體系規劃、城市規劃、鎮規劃、鄉規劃和村莊規劃。城鄉規劃作為統籌城市發展的行動計劃,是政府調控城鄉空間資源,指導城鄉發展,引導城鄉建設,維護社會公平,保障公共利益的公共政策之一。但是由于受歷史條件的影響,在市場經濟的今天用發展的視角看城鄉規劃,主要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1.城鄉規劃缺乏有效監督。
我國雖然對城鄉規劃的監督投入了相當規模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但是投入的規模還不能滿足現實的要求,取得的成果還不能徹底抑制城鄉規劃中的腐敗現象??傊壳俺青l規劃的監督效率還比較低。
2.城鄉規劃決策機制缺乏公共參與。
由于我國城鄉化發展的進程比較短,再加上公眾的民主思想不足,文化程度不高,目前,我國的城鄉規劃更多的是規劃管理部門單向地向公眾公布規劃的結果,城鄉規劃無論是前期的咨詢還是后期的決策,公眾的參與程度都比較低。在以人為本的當今社會中,城鄉規劃還缺少“立法為民,規劃為民”的思想。
3.城鄉規劃體系缺乏有效的協調機制。
城鄉規劃作為統籌城市發展的行動計劃,有城鎮體系規劃、城市規劃、鎮規劃、鄉規劃和村莊規劃五大體系組成。在我國城鄉規劃的具體運行過程中,五大系統由于職能重復,權限劃分不明,出現問題后往往缺乏有效的溝通,不能呈現高效的協調機制。
二、城鄉規劃低碳環保發展模式的含義
低碳環保角度下的城鄉規劃發展模式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含義:
1.城鄉規劃以人為本,提倡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發展低碳城市,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使用環保材料,減少能源的消耗;優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這些都是城鄉規劃中實現低碳環保的發展目標。因此,城鄉規劃要實現低碳環保就需要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最終目標。
2.城鄉規劃以節約能源,減少碳排放為目標。
低碳環保視角下的城鄉規劃首先要求改善能源利用過程的效率,通過采取節能技術、環保材料、再生資源打造生態建筑等手段減少對能源的需求,進而減少在能源結構中占主導地位的石油資源的依賴。其次低碳環保視角下的城鄉規劃還需要降低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碳排放,從而實現減少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
3.城鄉規劃不僅要關注眼前,更要注重未來。
人類的城市化進程是一個不斷發展、逐漸完善的過程,因此城鄉規劃不僅要關注眼前更要注重未來。低碳環保是以后城市發展的主要方向,我國發展低碳環保城市的道路還很漫長,當今的城鄉規劃一定要結合我國的GDP情況,把城市發展和經濟發展密切結合起來,把低碳環保的城鄉規劃劃分為近期、中期和遠期三個不同階段的目標進行實現。
三、城鄉規劃實現低碳環保的途徑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未來對能源的需求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都呈現出一種增長的趨勢,在全球氣溫逐漸升高的今天,城鄉規劃體現低碳環保的理念顯得尤為重要。
城鄉規劃要想徹底貫徹低碳環保的理念,本文認為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入手:
1.城鄉規劃中采取節能環保技術。
根據相關研究,城市可以完成80%的減碳工作,因此采取節能環保技術建設低碳城市,發展低碳經濟是首要任務。例如可以在樓房屋頂裝太陽能電磁板,通過合理利用太陽能來取代傳統的石油資源來實現節能環保。
2.大力發展綠色交通,降低能源消耗。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石油60%的消耗來源于汽車,因此城市規劃要實現低碳環保就要大力發展地鐵、公交等公共交通,以公共交通為導向,減少人們出行對汽車的依賴程度,最終形成以步行、非機動車為主導,并與公共交通高效銜接的綠色交通模式。在大力發展綠色交通的同時還要大力推廣環保汽車和燃料,降低能源消耗。
3.用可持續發展觀進行城鄉規劃。
在推進城市化進程中發展低碳經濟這是我們的必由之路,因此,城鄉規劃中要用可持續發展的觀點看待低碳環保,在關注低碳環保的同時也要超越低碳環保。我們要用更廣闊的視角看待城市發展、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低碳環保、從綜合的角度、用可持續發展的觀點進行城鄉規劃,把實現低碳環保從細微處入手,從身邊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只有這樣才能使“低碳環?!钡某青l規劃落到實處,使“低碳環?!辈粫兂蓵一ㄒ滑F的名詞。
4.城鄉規劃加強法制化建設。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影響城鄉規劃的因素也在不斷的發展和變化,因此在城鄉建設的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城鄉規劃的法制化建設,城市規劃的法制化是城市建設的科學合理性得以實現的必要條件,城鄉規劃的法制化可以使城鄉規劃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增強城鄉規劃的嚴肅性、權威性。避免城鄉規劃按照某個領導的意愿進行,或者出現城鄉規劃的結果朝令夕改的現象。
5.改革城市政府行政管理體制,優化政府職能。
構建低碳環保城市,政府行政管理部門的地位舉足輕重。在現有制度框架下,城市行政管理部門要加快改革的步伐,逐步建立有利于城市良性發展的行政管理體制;在城市治理方面,實現十七提出的“權責一致、分工合理、決策科學、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城市管理模式;優化政府智能還要求政府行政管理部門轉變觀念,變管制型政府為服務型政府,變發展型政府為監管型政府。
四、結束語
隨著我國城鄉建設的飛速發展,城鄉規劃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國作為能源消耗大國,更應該在城鄉規劃中做到低碳環保。城市作為減碳的主體,應該把構建低碳、環保和生態的城市作為我國未來城市發展的目標和方向。
參考文獻:
[1]袁麗麗,黃綠筠. 城市土地空間結構演變及其驅動機制分析[J]城市發展研究, 2005,(01) .
關鍵詞:企業責任 責任文化 公益活動
一、重慶軌道集團企業責任文化分析
重慶軌道集團創立之初就重視企業責任建設工作,堅持把責任理念融入到具體企業生產與管理全過程中,在20多年的責任文化塑造中,企業文化經歷了創業期的“樸素文化”、成長期的“服務文化”和現階段的“責任文化”?,F階段,集團將責任定位為企業精神的內核,集團企業使命是:“為了山城有坦途”;愿景目標是:“軌道新城市、便捷生活圈”;核心價值觀是:“牢記崗位責任、維護團隊榮譽、踐行為民宗旨”,在企業社會責任方面注重踐行,即通過企業文化建設,讓員工深刻理解責任的含義,認同責任內涵,積極履行責任;同時,以制度引導、規范企業責任履行,切實推進企業責任文化建設;2012年編制并了《責任鑄魂》書,進一步完善了責任文化體系,明確了具有公益事業性質的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性,充分體現了大型國有企業的氣魄和擔當,并切實保障了重慶軌道交通網絡化運營、建設、資源開發事業“三位一體”緊密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重慶軌道集團社會公益活動分析及評價
重慶軌道集團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企業發展的首位,努力為大眾、社會做好事、善事,繼承與發揚中國傳統美德,履行社會責任,踐行責任文化。在大力倡導公益精神,發展社會公益活動時,重慶軌道交通客流一直在穩步增加、客戶滿意度也越來越高:2013年服務質量投訴率0.30件/百萬人次,列車綜合正點率達99.97%,國內軌道行業中排名第一。集團健康發展顯然是與堅持完善和貫徹的企業社會責任戰略密不可分??v觀重慶軌道集團公益活動的開展,主要有以下特點:
1.二大類別
文化工程——弘揚城市文化:集團堅持“城市文化是軌道交通線路文化的基礎,軌道交通線路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體現”原則,從硬環境和軟環境出發開展了一系列活動,推出一批具有重慶特色的文化產品,兵面向乘客免費發行《都市熱報》,開展安全保障出行引導服務、慰問艾滋致孤兒童、孤寡老人、盲人等弱勢群體的多種志愿服務公益活動,設立重慶軌道交通志愿者隊等,關注社會的良好氛圍,這些活動受到了廣大市民的關注、認同和喜愛,已成為新重慶的重要名片,樹立城市現代客運交通的新形象。
綠色工程——倡導節能減排:集團響應節約型社會的號召,大力建設綠色交通,積極推進企業節能、降耗、減排,倡導循環經濟,帶動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綠色軌道交通產業鏈”,著力推行先進的建設理念,降低后期運行成本。1號線在全國率先采用逆變再生制動能量吸收技術,一套再生制動能量吸收裝置一年可節約30萬度電,該裝置已在1、6號線得到了充分應用;2號線工程獲得了國家環境友好工程獎,6號線大竹林車場建筑獲國家住建部綠色建筑鉑金獎——重慶市唯一獲得此獎項的企業。隨著社會和公眾對環境問題關注度的提升,重慶軌道集團利用軌道交通一系列自有媒體,開展了多種綠色出行公益宣傳活動,以喚起公眾環保意識,支持公益環保行為,共同建設環保社會。
2.優點與不足
覆蓋面廣,方式多樣。開展社會公益活動的方式主要有企業慈善活動、社會公益關聯營銷、商業實踐( “泊車換乘軌道交通P+R”便民舉措)。廣泛支持城市文化發展、援助弱勢群體、關注特殊人群、支持環境保護、救災賑災等領域。此外集團還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助推巫溪、扶貧云陽,開展多種傳遞正能量的公益活動,特別關注了青少年這部分特殊人群,建立并充實幫扶基金,并支持職業教育事業發展,切實履行國有大型企業的社會責任,不斷展現出追求卓越的國企良好形象。
缺點是:缺乏系統規劃和評估。重慶軌道集團每年策劃開展了很多公益活動,但缺乏主體性和整體規劃性的整合宣傳。社會公益活動的評價變得越來越重要,如沒有科學評估公益項目那執行過程中或者有結果后缺乏可對比數據,難以反映公益項目準確績效。
三、重慶軌道交通公益活動的建議
加強規劃,制定方針。應結合企業責任文化戰略提出每年的活動方針和計劃,建議由企業發展戰略部、辦公室、政工部、財務部、工會、團委等跨部門的團隊來制定,活動計劃由集團審核通過后由部室執行落實,避免造成社會公益活動的開展缺乏前瞻性和系統性。
建立評估體系。社會公益活動的評估對于軌道集團是空白,建議建立相應的評估體系,該體系包括前評估,即對活動目的、受眾分析、活動類型、資金預算等方面做可行性的科學評估;后評估,即活動開展后,對效果、受眾反應、方案調整等做總結性事后。
注重創新、加強針對性。今后應該再結合企業特點開展一些新穎、不易被復制、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相輔相成、與企業的所在領域順應順接的活動。
四、總結
本文以重慶軌道集團的社會公益活動為研究對象,在分析企業社會責任、責任文化和公益活動的相輔相成基礎上,對集團社會公益活動的開展問題作了創新性和探索性研究,并提出了集團社會公益活動的策略選擇。
參考文獻:
[1]田艷燕.中國移動四川公司社會公益活動現狀及戰略選擇研究.電子科技大學社.2009
[2]王悅.論企業的社會責任.科技與管理,2006,(3):50-52
關鍵詞:探索 城鎮化進程 道路 村城項目
中圖分類號:G353.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城鎮化進程
2011年中國的城市化率為47%,預計到2020年將達55%,還有1.5億中國人將在未來10年間完成從農民到市民的空間轉換、身份轉換,這提示我們當前中國正處于城市化引領經濟增長的門檻節點,未來10年是中國發展方式發生根本性轉變的時期,中國的城市化進程方興未艾。這其中蘊含著巨大的商機。
我國一直以來是農業大國,近年來快速的城市化使得人口結構發生了里程碑式的變化。在某種意義上,2012年是中國城市化新的“元年”。但這是按常住人口來計算和統計的,也就是說把在城市生活半年以上的農業戶籍人口也統計為“城鎮常住人口”。農民進城了,并不代表轉身就成為市民。城市化除了人口含義、空間含義,還有經濟含義、社會含義和人文含義。從后幾層含義看中國的城市化,當前47%的城市化率中還大有水分。根據聯合國人居署和亞太經社理事會(2011)的統計,2010年中國城市中居住在貧民窟的人口比例占到28.2%,比同期的印度還高0.1個百分點!大部分進城務工的農民根本不可能承受得起城市的高房價。離開家鄉到城市置業已成為許多人無法實現的愿望。另一方面,城市也不可能承受人口快速膨脹帶來的資源短缺、交通擁堵、環境污染和城市貧困等大城市病。因此,未來中國城鎮化的最佳途徑,必然是在農民的屬地將其“城市化”。如果農民愿意將其擁有的土地等寶貴的資源拿出來與他人共享,而開發商將城市生活要素引入并讓其成為“市民”。同時項目面向城市居民銷售,將部分城市居民變成“農民”。村城將是一個兩全其美、各取所需、和諧共贏的房地產發展策略,為我國城鎮化戰略提供一個符合科學發展觀的優秀范本。
2城市病
2011年中國城市中暴發性出現的交通擁堵、人口膨脹、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等問題,使得“城市病”這一關鍵詞在公眾視野中出現的頻率驟然提高?!俺鞘胁 笔浅鞘匈Y源與需求之間在一定階段發生巨大矛盾,城市“過載”而表現出的負面效應。這種效應因經濟社會轉型、城市化速度增快、外部要素變化等因素的催化而顯得尤為突出。
2.1機動車總量的不斷擴大使城市交通成為當前城市生活中備受關注的問題之一,特別是在交通系統的運行方面,出現了城市中心交通擁堵、交通安全事故頻發等諸多社會問題。
2.2 2011年我國排名前十位的城市人口均超過800萬,農村人口大規模涌入,城市人口的居住密度急劇上升,由于基礎公共設施不足,垃圾遍地、污水橫流,衛生狀況差,導致整個城市的生活水平下降。
2.3由于城市規模急劇擴大、人口激增,帶來了一系列資源短缺問題,如土地供應緊張,房價趨高,工業用水與居民用水供應不足,看病難、上學難、就業難,城市防災應急設施嚴重短缺等等,困擾著城市居民。
2.4中國城市經濟一直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并且長期以來延續的是一種“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排放”的粗放式增長模式,這帶來污染物的高排放,使得城市賴以存在的自然生態環境面臨越來越嚴重的威脅??諝馕廴緡乐?,飲用水水源水質達不到標準,垃圾圍城、機動車污染、噪聲擾民、揚塵污染、油煙污染等環境問題都很突出,直接影響城市居民的生活環境。
城市生活環境的日益惡化,迫使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逃離城市,向往“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生活。因此,未來大城市周邊的農村地區將會成為房地產發展的新戰場。假如房地產開發商能夠提供一個遠離城市煩囂的地方,真正讓城市居民過上返璞歸真的田園生活,就一定會吸引許許多多厭倦城市生活的居民前來置業、度假、養生。
3食品安全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關系到國計民生,但是近年來,食品安全事故頻繁發生,讓消費者陷入極度的不安。下面列舉近年各大媒體曝光的部分食品安全事件:
3.1 2003年11月16日,“金華火腿敵敵畏”事件;
3.2 2004年“陳化糧”事件;
3.3 2004年4月30日,“大頭娃娃”事件;
3.4 2005年3月15日,肯德基“蘇丹紅一號”事件。
3.5 2005年7月5日,啤酒甲醛事件;
3.6 2006年9月初,瘦肉精事件;
3.7 2009年1月22日,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
3.8 2010年3月19日,“地溝油”事件;
3.9 2011年04月13日,“染色饅頭”事件。
在這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后,公眾對食品安全產生了空前的信任危機。而越來越多人意識到,這些有害的食品往往在城市泛濫成災,農村似乎已成為食品安全最后的避難所。天然、健康的農產品逐漸成為可遇不可求的“奢侈品”,能夠吃到自己親眼見證生長的農產品,對飽受威脅的城市人來說,絕對是有巨大吸引力的。由于農業的商機前景看好,近期進軍第一產業的企業也逐漸多起來。武鋼高調宣布:正籌建萬頭養豬場,爭取生豬年內出欄;美林基業總裁劉遠德計劃將投資1.5 億元建立廣州最大的單體養豬場;聯想投資和九州投資向常州一家“養豬”的畜牧公司注資約3 億元在常州市的立華畜禽公司來養雞、鵝、豬等等。而著名的投資銀行高盛早在2008 年就出資3 億美元在湖南、福建一帶一口氣全資收購了十多家專業的養豬場。曾經一度沉寂的第一產業,已成商家必爭之地。通過房地產與農業的捆綁營銷,在新的領域開疆拓土,一定能達到”1+1>2”的效果,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
4項目優勢發掘及分析
4.1自家生產農產品——健康的綠色氣息。
4.2淳樸的鄉土人情和親密的鄰里關系——濃郁的人文氣息。
4.3優美的田園風光,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的鄉土氣息。
4.4親身體驗耕作的樂趣——久違的勞動氣息。
5項目劣勢發掘及分析
5.1容積率過大,可售面積不多。由于大量土地用于種養,以保證所有居民的生活需求。因此用于建設的土地相對有限,導致用于銷售的建筑面積不多,減少項目盈利。
5.2項目樓棟較分散,物業管理難度較大。為追求一戶一景的效果,樓棟會分布在不同位置,中間可能相隔較遠,使物業管理的難度增大。
6項目機會點發掘及分析
6.1食品安全形勢日益嚴峻,綠色農產品奇貨可居。食品事故頻發令大家都在擔心“餐桌安全”,而綠色農產品似乎成了最后的食品安全避難所。在郊外擁有一所房子,呼吸清新的空氣,吃健康的土特產,逐漸成為都市人夢寐以求的一種生活方式。
6.2地震等自然災害頻發,而我國城市的避難設施嚴重缺乏,城市人的危機感在不斷加重。近幾年全球地震活躍,甚至在廣東也發生低級別的地震,城市居民逃離城市的愿望日趨強烈。城市里高樓大廈林立,一旦發生地震,居民面臨無處躲避的尷尬境地。而在鄉村開發的低密度住宅小區,則很好規避了上述風險,必然成為眾多城市居民心目中理想的“避難場所”。
7項目威脅點發掘及分析
7.1政府對耕地保護的政策越來越嚴厲,要為“村城”項目尋找一塊合適的土地不容易。既要求保持當地生態不被破壞,又要求土地能滿足原住民和新增居民的生活需求,這給拓地工作帶來不少難度。而農田保護區內的土地采取何種方式與當地合作耕種,如何保證當地可持續發展,是“村城”項目面臨的新課題。
7.2與當地村民的關系處理如何,將關系項目的成敗。由于項目設在農村,與當地村民共享土地且同為鄰居,不可避免會有利益和觀念上的沖突。而各地的風俗習慣不盡相同,來自五湖四海的居民如何與當地村民建立和諧融洽的鄰里關系,這需要物業公司付出更大的努力。
7.3建設綠色生態農業,需要準備相關人才和技術。生態農業是“村城”項目最大的亮點,是決定項目成敗的關鍵。由于房地產向第一產業進軍的例子不多,隔行如隔山,建設生態農業所必須的人才和技術是一個關鍵。在傳統的耕作上優化,選取適合當地的優良品種,采用高效的生產模式,這些都離不開人才和技術的儲備。沒有一支專業的隊伍去管理現代化的生態農場,“村城”項目將會陷入后繼乏力的危險境地。
對一個城市來說,本身就是一個生態系統。生態城市建設的固有含義應是綠色、循環和低碳的城市。通過學習市生態城市建設工作研討會精神,認真體會段喜中等市領導有關生態城市建設的講話精神,感到生態城市建設將是我市城市規劃建設上臺階、上層次的一次重要契機,也為規劃部門加快轉變城鄉規劃模式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首先,要更新規劃理念。按照市委市政府決策精神,在生態城市規劃內涵上加快理念更新,必須要在更新生態環境規劃、生態景觀規劃和生態宜居規劃“三個規劃”上下功夫。更新生態環境規劃理念。重點是優化城市空間布局,特別是加快優化完善產業用地布局,促進產業集聚發展和用地集約利用,最大限度降低污染對城市環境的影響。更新生態景觀規劃理念。重點是改變以往就綠說綠、就水說水的思路,把濮陽的綠地和河湖作為整體統籌把握和規劃,并結合歷史文化、風俗民情等城市文化,堅持以水綠為媒、以文化為魂,把最能體現濮陽城市生態的優美環境規劃建設出來。更新生態宜居規劃理念。重點是順應市民呼聲,高水平編制城市交通、公共服務、小區配套等專項規劃,著力引導城市生活上水平、上品位。
其次,規劃要積極應對。一是加強城市空間發展戰略研究,重點是開展以綠色、循環和低碳導向為主的生態城市規劃策略研究,加快解決中心城市的集聚功能不明顯、形態不緊湊、特色不鮮明、設施配套不完善等問題,不斷優化城鄉空間開發格局,科學規劃城鄉功能定位,為濮陽生態城市建設提供可靠的規劃技術支撐。二是進一步優化完善主城綠系水系規劃,綠系要圍繞“三帶兩環百園”,加大綠系建設步伐,形成300米見綠、500米見園、1000米見林;水系要按照“通”“進”“改”的原則,構建“九河貫城、九湖映城、五澤(濕地)潤城”多環成網的城市生態水系,爭取5-7年建成為“北方水城、中原綠都、生態宜居”之城,實現城市發展與自然生態的和諧統一。三是繼續開展重點地區城市設計,強化對城市建筑輪廓線、濱水岸線的保護規劃,細化和提升標志性建筑的規劃標準,高標準規劃建設若干彰顯濮陽特色的城市公共活動空間。四是貫徹以人為本規劃理念,深化中心城區公共開放空間、步行交通系統、自行車休閑系統等城市慢生活規劃,加大對人性化小尺度步行購物廣場、休閑美食街等城市公共空間的規劃引導,創新打造具有典型濮陽特色的城市文化。
第三,要加強部門協作。在近年來城市環境有效改善和市容市貌大提升的基礎上,要進一步凝聚全市各部門、各方面的智慧、力量和資金,促進各類具建設性、策略性的信息溝通與交流,盡快形成強大的工作協作合力,使生態城市規劃建設迅速見到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