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31 16:22:0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企業信息化的作用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0.前言
計算機技術廣泛應用于社會生產與生活中,它在影響著人類社會發展的方式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生活的方式。企業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也受到計算機技術因應用的影響。通過調查我們發現,現階段大部分企業相關管理人員能夠重視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提高企業信息化建設水平,但是還有部分企業對計算機技術應用的作用不甚了解,進而忽視計算機技術的作用,為了全面促進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水平,本文選擇計算機應用技術對企業信息化的作用這一課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本文重點對計算機技術在企業中應用的作用進行探索,并對提高其應用水平的相關策略進行總結。
1.計算機應用技術對企業信息化的作用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意義,它不僅僅可以促進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進程,同時,計算機技術的應用還能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本章節就對其重要意義進行分析,主要內容如下。
1.1提高企業獲取信息的效率,促進企業信息化建設
在企業的日常運作與管理過程中,企業需要獲取相關信息,例如,企業的內部信息、員工方面的信息以及財務信息等。在傳統企業信息管理過程中,相關人員將這些信息通過紙質文件加以保存,在有需要的時候對相關文件進行調閱,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相關人員獲取信息的效率,同時,通過人工抄寫的方式也會導致信息誤差加大。通過計算機的應用就可以改變這種情況。通過建立數據庫并將企業的信息錄入歸至相應的數據庫中的方式,實現了信息管理的自動化,使信息更為準確,調用更為快捷,而且數據庫加密也能使信息的保密性得到提高。
1.2提高企業管理效率
企業的管理工作較為復雜,這導致相關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降低,而通過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就可以解決這一問題。通過這一技術的應用,我們可以實現自動化管理,從而不斷提高企業管理效率。除此之外,這一技術還可以提高辦公的靈活性。例如,在進行相關會議召開時,我們的開會時間與地點將不會被限制,通過計算機技術,我們可以實現聯網會議與辦公相關商業活動,從而間接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
1.3提高企業的綜合實力
企業管理人員將用計算機技術應用在企業生產與管理過程中,企業內部信息的流通速度加快,職工之間能夠實現相關生產與管理信息的交流,從而不斷增強員工之間的團結協作能力以及競爭意識。通過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我們還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實現信息資源利用的最大化,這在一定水平促進企業綜合實力的提高。
2.提高企業應用計算機技術水平的相關策略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現階段企業應用計算機技術的過程中存在較多的問題,例如不重視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應用方式問題以及應用形式問題等,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我們要重視相關計算機技術的應用策略。因此,本文結合現階段企業應用計算機技術的現狀,從而提出相應的策略,主要內容如下。
2.1將計算機技術應用于企業生產過程
隨著現階段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傳統的企業生產方式已經不適用于現在的環境,因此,相關企業管理人員必須將計算機技術應用于企業生產過程中。例如,企業可以利用微電子、模擬仿真、計算機網絡等技術來對整個生產過程實行實時的、動態的監督與控制,嚴格管理每個生產程序與環節,不斷提高企業產品的質量,從而提高企業的整體實力。
2.2將計算機技術應用于企業管理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現階段企業管理過程中常常存在信息傳播不迅速、管理效率低下等問題,這嚴重影響到企業的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相關企業管理人員要將計算機技術應用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同時,我們要清楚的意識到,我們在進行相關管理模式實施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結合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與發展目標,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相關管理工作的進行。
2.3將計算機技術應用于企業經營過程中
傳統的經營活動已經無法滿足企業的需求,現階段企業的經營模式開始向多元化發展,為了進一步完善企業的經營模式,我們可以將計算機技術應用于相關經營活動中。例如,我們可以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電子商務技術、數據庫等計算機應用技術來為經營活動創造鏈式管理,使經營活動的各個環節如原料采購、零部件運輸、售后服務等形成一個鏈式結構。
3.總結
通過上文對這一課題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計算機技術在企業中的應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要重視這一課題的研究。通過調查我們發現,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意義,它不僅僅可以促進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進程,同時,計算機技術的應用還能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本文結合現階段企業應用計算機技術的現狀,從而提出相應的策略,希望能夠不斷提高其應用水平。
參考文獻:
[1]柴文慧.對企業計算機應用技術分析及信息化建設的探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9:92-93.
[關鍵詞] 網格計算;信息化;建設;作用;影響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1. 037
[中圖分類號] f270.7;tp39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4)11- 0059- 02
現階段,企業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信息資源利用率低,各類復雜問題無法采用企業當前的信息技術進行有效處理。針對這些情況,一種新的技術——網格計算應運而生,其對企業信息化建設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1 網格計算的特點
網格計算的思路是聚合分布資源,支持虛擬組織,提供高層次的服務,比如,分布協同科學研究等。網格計算通常具有虛擬性、共享性、集成性、協商性等特點。
虛擬性是指將現實中存在的資源與用戶虛擬成網格資源和網格用戶。網格資源主要向外界提供具有虛擬化特點的接口,網格用戶主要利用網格資源提供的接口對網格內所有資源進行全面訪問。
共享性是指對網格內的所有資源共享使用。廣大的網格用戶除了能對所有網格資源共享使用外,一個網格用戶也能夠共享使用各網格資源。
集成性是指網格能夠把各管理領域、各管理平臺、各種能力的分布在不同地域的所有資源全部集成起來,從而產生一個有機體,對各個區域中使用資源的相關者加以協調。
協商性是指網格資源需求人員與網格資源提供人員彼此溝通協商,以獲取良好的服務,實現具體的需求。
2 網格計算對現代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作用及影響
2.1 作用
網格計算能夠促進企業信息化建設,提升企業信息資源利用率,節約企業成本,提高企業效益,以下介紹網格計算在企業信息化建設中的作用。
2.1.1 企業信息資源利用率得到提高
為了使信息資源具有較高的利用率,前提條件是要保證信息資源達到共享目標。信息資源共享水平的高低完全由信息的連通狀況來決定。眾所周知,在網絡建設過程中,實現資源共享是最核心的任務,然而在網絡建設及發展中常常會發生信息“孤島”現象。網格計算主要是將整個互聯網整合成一個超級計算機,以確保互聯網中各種資源的應用處于連通狀態,防止出現信息孤島,實現計算機資源、數據資源、知識資源、信息資源等的高效使用。
當資源共享目標達到后,企業連接到互聯網上的閑置資源就會被有效地利用。比如,在時差為12個小時的各區域中,一個區域夜晚閑置下來的信息資源能夠提供給另一個是白天的區域使用。如此一來,資源就會得到良好利用。
2.1.2 企業信息化效益增強
企業實施信息化的主要目的是不斷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合理節約邊際成本,實現利益最大化。通過網格計算技術能夠促進企業目的的實現。首先,在企業對信息資源產生新的需求時,可采用網格計算技術,無需投入太多就能夠對互聯網上的共享資源加以使用,這充分說明運用網格計算能夠讓中小企業在不購進價格相當的計算機情況下就能運用到性能高的計算機。其次,企業應充分利用閑置資源來開展有償服務活動,以提高自身的收入水平。
2.2 影響
網格計算雖然對企業信息化建設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但一定程度上也存在著影響。
2.2.1 對軟硬件的建設造成的影響
以往企業在構建信息基礎設施時,經常盲目投資,購置先進的、性能好的硬軟件。而運用網格計算后,不必采用這樣的方式,因為使用網格計算后,我們能夠對互聯網中的各類資源加以使用,其中涵蓋了研究中心當前使用的高性能的資源,由于軟件對使用端沒有太大的要求,也就是瘦客戶端,所以,企業應將重心放在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上,有效利用當前的資源,并非盲目購進價格不菲的軟硬件。因網格計算中的各類資源都可以實現共享,因此,企業應加快構建氛圍良好的信息資源環境,提高信息資源管理水平。
2.2.2 對網絡建設造成的影響
網格計算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其各種服務均是由互聯網提供
,中間少不了會涉及各種數據的傳輸,因此要想提高數據傳輸水平,應不斷推動網絡建設,其中包括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網絡應用軟件的開發、高速網絡的建設等,保障網路帶寬及傳輸水平。
2.2.3 對企業信息系統安全造成的影響
在網格計算中,必須做好資源共享的安全控制工作。網格計算能夠跨越很多企業、很多系統或者個人,它們在安全控制方面的要求及使用的安全措施都不一樣。因此,相較于其他一般的信息系統,網格計算的安全控制工作難度更大。網格計算技術應及時提供訪問控制等安全管理機制給站點管理人員,由管理人員自己明確何種資源能夠共享、具體的共享人、何種資源不可以共享。安全控制機制涵蓋了身份認證機制、訪問控制機制。對于企業而言,應充分考慮技術(如網絡防火墻、病毒防范等)、制度、人員幾方面的因素,保障信息系統安全。網格計算還會導致信息管理、服務工作發生巨大的變革,摒棄傳統的靜態、被動的服務模式,實現動態化、主動的形式,不再采用以往單向的信息傳遞,而是朝著多向的信息交流方式轉變,信息服務機構的優勢作用大大提升,信息服務會越來越健全。
3 結 論
綜上所述,網格技術在我國還未得到全面普及,還有不少問題亟待解決,比如,安全問題、規范問題、資源共享中的經濟問題等。隨著我國社會的迅猛發展及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企業對高速計算的需求越來越大,信息資源需做到共享,當前使用的網絡技術與網絡環境已難以滿足信息化發展需求,急需利用網格計算來促進企業信息化快速建設。此外,網格計算技術會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前行,建立以網格為基礎的企業信息化平臺將是今后工作的重點。
主要參考文獻
[1]尹鋒,許向陽,李學勇.網絡技術的發展及其對信息資源管理的影響[j].圖書館,2007(3).
[2]張建華,孟曉明.網格是企業信息化的理想平臺[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5,15(11).
論文關鍵詞:企業信息化 測度體系 評價體系
一、企業信息化水平評價體系內涵
企業信息化水平的評價體系主要是指由評價指標體系制訂的原則,評價指標體系,評價內容,評價原則和評價組織等所組成的整體。
企業信息化水平的評價一般可分為:單一企業信息化水平評價,即對一個具體的企業信息化水平進行評價,如對海爾集團,聯想集團等;行業企業信息化水平評價,即對某一行業企業信息化的整體水平進行評價,如對汽車行業,紡織行業等;區域企業信息化水平評價,即對某一個地區的企業信息化水平進行評價,如一個市、一個省或一個國家等。
行業企業信息化水平的評價和區域企業信息化水平的評價是建立在單一企業信息化水平評價的基礎之上的。
二、企業信息化水平評價的意義
企業信息化是企業不斷應用信息技術、深入開發和應用信息資源的過程。或者更確切地說,企業信息化是信息技術應用和信息資源開發由局部到全局、由內部到外部、由戰術層次到戰略層次不斷深化的過程,其建設過程應該包括計劃、實施、評估和改進四個環節。
對企業信息化建設水平進行評價,是從企業引進信息技術的目的和戰略出發,考察信息技術應用給企業經營和管理帶來的影響。企業信息化水平評價的現實意義主要體現在:(1)檢查企業信息化是否達到預期目標。(2)及時發現企業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3)總結企業信息化實施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
三、企業信息化評價的內容
1.信息設備的裝備情況
企業信息設備的裝備情況,是評價企業信息化水平最基本的內容。如計算機、多媒體、傳真機和電話等信息設備的裝備,局域網、互聯網的建設情況。
2.信息技術應用的廣度和深度
具體來說,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做。從功能上,考察管理系統的功能在多大程度和多大范圍上得到了信息技術的支持;從性能上,涉及技術先進性、可靠性、適用性、易維護性和用戶界面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在評價信息技術應用的廣度和深度的過程中,要遵循動態性原則層次性原則。隨著企業信息化的進展,企業不斷應用新的信息技術,相應的評價指標體系也要隨之進行調整。而且,評估指標要有重點,分層次,以確保評價的質量。
3.信息資源開發和利用
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是企業信息化的重要內容。企業信息系統的運行要靠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來支持,否則再先進的信息系統也毫無意義。可見,在企業信息化水平的評價中必須要十分重視信息資源開發和利用情況的評價。從信息資源開發利用角度,可以評價信息系統的利用程度和企業的知識管理水平。在評價中可以從挖潛能力、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共享方面、數據庫的開發等方面進行評估。
4.信息化人才開發
人是企業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企業信息化的重要參與者。隨著企業信息化的深入,員工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教訓,這是進一步推動企業信息化的基礎。這方面,可以從企業信息專業技術人員的比例數、企業員工素質的提高和員工參與信息化的程度等方面來評定。
5.信息化組織和控制
對企業信息化組織和控制是基于信息化的深入,員工逐漸形成比較完善的信息化規劃、組織和控制機制,同時,也必然伴隨著有關信息化方面的政策、制度和標準的制定過程。企業信息化的實施總是依托于某一類型的組織結構,信息技術能使信息方便、高效的存儲、使用、修改、積累和傳播,從而為企業的經營活動發生由量到質的改善提供可能。
6.企業信息化經濟效益的評價
企業信息化經濟效益可使用比率算法,差額算法進行評價。
(1)企業信息化經濟效益的比率算法:
式中:QE為企業信息化收益;QC為企業信息化成本。
(2)企業信息化經濟效益的差額算法:
企業信息化經濟效益EX1=QE-QC
四、企業信息化水平評價的指標體系
1.企業信息化信息設備裝備指標
(1)信息設備單項裝備率。郵政裝備率,企業用于郵政間接投資費用與信息設備投資總費用的比率;電話裝備率,企業用于電話裝機費用與信息設備投資總費用的比率;傳真機裝備率,企業用于傳真機購置費用與信息設備投資總費用的比率;計算機裝備率,企業用于購置計算機的費用與信息設備投資總費用的比率;多媒體裝備率,企業用于多媒體購置費用與信息設備投資總費用的比率;電子信箱裝備率,企業用于電子信箱投建費用與信息設備投資總費用的比率;網絡裝備率,企業投建網絡費用與信息設備投資總費用的比率;國際互聯網裝備率,企業投建國際互聯網站(點)費用與信息設備投資總費用的比率。
(2)信息設備綜合裝備率。通過這一重要指標全面反映各種信息設備綜合裝備的程度,它等于信息設備投資總費用與企業全部設備投資總額之比。
(3)信息設備裝備提高率。這是動態反映信息設備裝備率提高的速度指標。它有信息設備單項裝備提高率和信息設備綜合裝備提高率兩個指標。
2.信息技術應用的廣度和深度指標
(1)信息技術應用于企業管理的范圍。如財務管理、人事管理、生產管理、物料管理、客戶管理等。
(2)信息系統的性能指標:①信息系統的總體水平:系統的總體結構、地域與網絡的規模、所采用技術的先進性等。②信息系統功能的范圍與層次:功能的多少與難易程度、對應管理層次的高低等。③信息系統的質量指標:系統的可使用性,系統的穩定性,系統的可靠性,系統的適應性,系統的可擴展性,系統的可維護性等。
(3)信息系統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4)信息系統文檔的完備性。
3.信息資源開發和利用指標
包括:①每人使用互聯網的字節數;②每人圖書、報紙、雜志的總印張數;③人均電話通話次數;④人均傳真次數;⑤購買數據庫的數目;⑥開發數據庫的數目;⑦數據庫信息總量。
4.信息化人才開發指標
包括:①企業信息專業技術人員的比例;②企業信息專業技術人才的職稱結構比例;③企業用于信息技術人才培養和培訓的經費;④企業用于吸引信息技術人才的專項資金數量;⑤企業用于獎勵信息專業技術人才的專項資金數量。
5.企業信息化組織和控制指標
包括:①信息化方面的方針和政策;②信息化的管理制度和標準;③企業CIO體制實施情況;④企業業務流程再造的效果;⑤企業組織結構的變革情況;⑥企業信息系統維護和運行管理的質量;⑦企業信息化項目管理的質量;⑨企業信息化總體規劃的水平等等。
6.企業信息化經濟效益的指標
(1)直接經濟效益的有關指標:①信息化的投資額:包括信息系統硬件、軟件的購置、安裝,應用系統的開發或購置所投入的資金。②信息系統運行費用:包括消耗性材料費用、系統投資折舊費及硬件日常維護費等。③信息系統運行新增的效益:主要反映在成本降低、庫存積壓減少、流動資金周轉加快與占用額減少、銷售利潤增加及人力減少等方面。④投資回收期:投資回收期為通過新增效益,逐步收回投入的資金所需的時間,它也是反映信息系統經濟效益好壞的重要指標。
(2)間接經濟效益的有關指標:①對組織為適應環境所作的結構、管理制度與管理模式的變革會起巨大的推動作用,這種作用一般無法用其他方法實現。②能顯著地改善企業形象,對外可提高客戶對企業的信任程度,對內可提高全體員工的自信心和自豪感。③可使管理人員獲得許多新知識、新技術與新方法,進而提高他們的技能素質,拓寬思路,進入學習與掌握新知識的良性循環。④系統信息的共享與交互使部門之間、管理人員之間的聯系更緊密,這可加強他們的協作精神,提高企業的凝聚力。⑤對企業的規章制度、工作規范、定額與標準、計量與代碼等的基礎管理產生很大的促進作用,為基他管理工作提供有利的條件。⑥應用系統提供了豐富的信息,提高了管理者決策的自信心和準確度。
五、企業信息化水平評價的方法
1.企業信息化指數的測算方法
綜合評價分析法的基本評價模型,通常多采用簡單線性加權法:
式中,Pi為第i個評價指標無綱化處理后的值;W i為Pi的權重;EII(EnterpriseInformatization Index)為企業信息化水平總指數值。
2.企業信息化水平指數的提高率
它是動態反映企業信息化水平提高速度的指標。一般有兩種方法:
(1)環比法。即本年度企業信息化指數與上年企業信息化指數之差,及與上年企業信息化綜合指數的比率。
式中:叫為企業信息化水平指數的提高率;年企業信息化水平指數;年企業信息化水平指數。
(2)基比法。①企業信息化水平指數總提高率:
式中:為企業信息化水平指數的總提高率;年企業信息化水平指數;為基年企業信息化水平指數。②企業信息化水平指數年均提高率:
式中:為企業信息化水平指數的總提高率;年企業信息化水平指數平均提高率;為基年企業信息化水平指數;N為l,2,3,…,N一l,N。
六、企業信息化水平評價的組織
組織也是企業信息化水平評價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的好壞將直接影響企業信息化水平評價的結果,因此,在企業信息化水平評價的過程中必須注重組織的工作。
一般來說,企業信息化水平評價的組織內容主要涉及評價專家組的組成,評價過程的安排,評價步驟的確定,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的選定等。
關鍵詞:企業信息化 企業管理能力 評價體系
企業信息化受到多個方面因素的影響,將其歸納起來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技術因素,一類是管理因素。相比之下,技術因素是一種可以定量化分析的變量,可以用現有的規范和標準來衡量某一個技術的好壞,技術因素的變化和發展是可以監測和相對固定的,而管理因素則是不易監測和難以量化,它的變化也是不規律和難以控制的。技術因素在企業開始信息化項目之后基本上處于不變的狀態,它對企業信息化的影響程度也就相對固定,而企業的內部環境則是不斷變化,企業的管理能力具有很強的動態性。隨著我國企業信息化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管理能力是影響企業信息化成敗的不可忽視的要素之一。
影響企業信息化的主要管理因素
通過對現有文獻的學習和總結,影響企業信息化的主要管理因素包括:企業戰略決策能力、領導激勵能力、組織再造能力、人力資源能力和管理基礎環境。
(一)企業戰略決策能力
企業戰略決策能力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企業戰略規劃能力和企業信息化戰略規劃能力。企業戰略是設立遠景目標并對目標的軌跡進行的總體性、指導性的謀劃,是一種宏觀管理。而信息化戰略規劃就是指站在企業戰略的高度來規劃信息化項目的實施方案和過程。信息戰略規劃有三個方面的重要含義:一是高層決策者在制定企業的戰略規劃時,應該將信息化戰略作為重要的影響因素進行考慮。從戰略的高度,把企業的信息化當做企業發展的動力來抓。二是制定企業信息化戰略是應該從全局的角度進行規劃,合理的組合資源,由上到下分步驟推進信息化。三是企業戰略和信息化戰略兩者應該是相輔相成,在內容上應該保持高度的一致。信息化戰略為企業戰略的目標服務,企業戰略為信息化戰略的順利實施提供支持。
(二)領導激勵能力
信息化建設是一個周期長且涉及面大的項目,中小企業的信息化項目周期在8-10個月之間,信息化改變的是整個企業經營模式和管理理念,可能會出現員工懈怠、相關利益者抵觸的情況。領導激勵作用在解決這些問題方法顯得尤為重要。領導激勵分為三個層次:一是高層領導對信息化項目提供支持,充分調動企業內部的資源,給予信息建設最大的幫助。消除員工對信息化項目的阻力,增強員工參與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二是高層領導的參與度。高層領導通過對信息化項目的管理,控制其中存在的商業風險,解決技術和業務之間的融合。高層領導通過科學的調研和分析,捕捉在管理層次、業務層次上的信息需求,通過與IT人員的合作保證信息系統的可行性。三是建立良好的激勵機制。高層領導對信息化項目的支持和參與都是個人的行為,通過建立一套良好的激勵機制,將這種個人行為規范成一種組織行為。適當的激勵手段能夠提升員工參與信息化工程的熱情。
(三)組織再造能力
信息化項目的實施必然要引起企業業務流程的重組、組織結構的變化、管理理念的改變。信息化帶來的變化是全面的,它影響企業的每一項業務、每一個員工。這種改變將隨著企業信息化的實施深入到各個層次,是一種連續不斷的過程。起始階段,基層員工會從信息化項目中獲益,通過規范的信息系統,提高了工作效率,優化了工作的流程;接著改變了管理層傳統的決策模式,通過信息系統的分析,準確地把握市場的變化,根據獲得的信息做出最優決策;最后,改變整個企業的管理理念,形成獨特的企業信息文化,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提高企業的競爭水平。企業要通過持續不斷的組織再造來適應信息化的要求,通過不斷的學習,獲取先進的管理理念和運行模式,將它們融合到企業文化中。
(四)人力資源能力
人力資源作為企業重要的資源之一,與企業信息化的實施有著密切的關系。企業信息化的成果最終體現在各個階層員工對信息化的理解和執行情況;反過來,企業員工對信息系統的使用,對新的信息技術的掌握和學習決定著企業信息化實施的成敗。
(五)管理基礎環境
管理的基礎環境包括各種軟硬件設備的投入、數據環境的建設和規范操作標準等內容。管理基礎環境是信息化實施的前提,對整個信息化項目的影響重大。整個信息系統的運行是需要有豐富的硬件平臺支持,還需要合理的網絡設備與系統作為媒介,以及完整的企業信息資源數據庫為支撐。在企業信息化的過程中,必須達到硬件設備與軟件資源的同步更新和良好配合。隨著企業信息化的深入,基礎環境可能在某些方面有所不足,因此對基礎環境的建設要隨著信息化的改變而升級。
企業信息化能力評價體系設計
在20世紀70年代,為了突破在信息化研究方面的瓶頸,西方學者開始從組織、管理、文化等非技術角度來研究這些因素如何影響企業信息化,并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和理論。例如,紐約大學著名學者Laudon認為,信息系統的構成因素不僅僅是技術,管理和組織的因素也在信息系統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對信息化的研究應該包括組織行為學、管理學、經濟學;唐志榮等人建立了企業信息化水平測評體系,分別從信息技術投入及設施水平、生產過程自動化、管理過程信息化、營銷活動信息化和人力資源等五個方面對企業信息化進行評價,創新性地將管理因素納入到評價體系;趙麗潔從領導層支持、組織管理的影響、項目管理水平的影響、企業文化的影響、其他因素的影響5個非技術因素角度來對企業信息化能力進行評價。劉培德從企業信息化基礎設施因素、信息化戰略、信息化組織建設、信息化人才建設、信息化應用因素、信息化效益因素等6個維度來研究如何彌補企業在信息化實施過程中的不足;馬艷峰針對我國企業信息化過程中的非技術問題,探索性地提出了構建基于IT能力的非技術因素分析框架、對高層領導支持、組織變革與變革管理、企業的文化管理三個方面的非技術因素以及他們之間的聯系進行研究。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信息技術的發展,上述的評價體系理論出現一定的缺陷。
(一)評價指標體系設計
本文從企業管理能力的角度來設計評價指標體系,與管理能力密切相關的各類因素成為本文研究的重點。綜合已有的各種研究成果和前文的分析,企業信息化實施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應從企業戰略決策能力、領導激勵能力、組織再造能力、人力資源能力,管理基礎環境5個方面進行設計。在這5個一級指標的前提下,本文在每個一級指標下面根據調查的結果均設置了相應的二級指標,共設計了17個二級指標,構成了現有的企業信息化實施能力評價指標體系(見表1)。
(二)評價指標體系權重確定方法以及評價方法
本文中涉及的研究對象大部分都是定性指標,適用于主觀權重確定方法,因此選定AHP方法進行權重的確定。對企業信息化進行評價的方法有多種,可以分為定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和定性定量相結合的辦法。在本文的研究因素中,評價指標都是基于管理能力而產生的,因此,在本文的研究中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法(FAHP)。根據在實際應用中的因素的多少和層次的高低,模糊綜合評價模型分為單層次評價模型和多層次評價模型。
綜合各類研究結果,本文將企業信息化能力分為5個等級:企業信息化能力很強(0.9-1);企業信息化能力強(0.8-0.9);企業信息化能力較好(0.7-0.8);企業信息化能力一般(0.6-0.7);企業信息化能力差(0.6及以下)。通過計算企業信息化能力的最終得分,可以清晰地看到目前企業信息化能力水平,為企業即將開始的信息化提供充分的依據。
案例研究
(一)案例背景
A企業是一家軟件服務業企業,專門為各類企業提供信息化管理軟件,同時也負責管理咨詢工作和管理信息化人才培訓工作。由于該企業領先的技術水平,企業的產品在市場上廣受歡迎,隨著市場份額的不斷擴大,公司規模的不斷擴張和業務量的高速增長,公司在研發、生產、人事管理等各個領域都需要進行創新優化,企業現有的管理水平已經不能滿足發展的需要。與此同時,隨著信息化管理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來提升企業的綜合實力。企業決定開始實施信息化,希望通過信息化建設能提高企業的運作效率,增強對風險的抵御能力。
(二)企業信息化評價實施過程
根據前文中的信息化實施評價體系以及對A的調查與分析,對其信息化實施能力評價:首先采用AHP法確定權重,通過專家訪問法,構造判斷矩陣、特征向量以及一致性檢查。
層次總排序檢驗。根據求出的各項權重W1、W2、W3、W4、W5以及已知的CI和RI的值,求出層次總排序的隨機一致性比率:
=0.0025
所以,層次總排序有效。
通過選取企業員工代表、相關專家共計20人組成評審團,以問卷調查結合訪問的形式讓他們對企業信息化能力評價體系的各個二級指標進行評價,根據評價結果的統計,可以構造模糊判斷矩陣,得到一級模糊綜合評價結果:
B1=[0.08848 0.28906 0.41147 0.17696 0.03393]
B2=[0.11141 0.33454 0.387545 0.166105 0]
B3=[0.04122 0.25752 0.482605 0.16875 0.050005]
B4=[0.127005 0.318165 0.406695 0.148135 0]
B5=[0.196355 0.32991 0.34018 0.133555 0]
進行二級模糊綜合評價,得到評價結果為:
B=[0.10224 0.299078 0.41537 0.161536 0.142194]
最后計算出A公司信息化實施能力評價為:P=0.571736。
根據前文中指定的企業信息化能力評價標準,信息化能力隸屬度處于0.6以下的企業均屬于信息化能力差,由此可以看出,目前該企業的信息化實施能力與標準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結合調查的過程和最后的結果,可以分析出該企業的不足主要集中在組織再造能力上,由于缺乏有效的組織優化和流程再造的過程,使得信息化的實施受到了一定的阻力,現有的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有很大一部分是冗余和無效的,它們會最大限度的削弱信息化所帶來的影響。除此之外,該企業在信息化戰略制定方面也有改進的空間。信息化戰略能保證整個信息化的過程按照預定的軌道進行,最終達到預期效果。
企業信息化的結果不僅僅受到信息技術的制約,管理要素更是成為影響企業信息化結果的關鍵因素。企業只有不斷加強企業信息化規劃能力,健全信息化組織結構,加強人才培養,注重企業再造,加強數據標準化建設,才能為進一步的企業信息化革命做好充足的準備。
參考文獻:
1.梁濱.企業信息化的基礎理論與評價方法[M].科學出版社,1994
2.王眾托.企業信息化與管理變革[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關鍵詞] 企業信息化 建設 提升 企業競爭力
一、我國企業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企業信息化建設總體上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在企業信息化建設中存在著一些問題。
1.企業信息化的認知程度較低
目前普遍存在的狀況是:一部分企業決策者的信息管理意識淡薄,對信息化重視不夠。認為搞信息化投入大,見效慢,不合算;有的只習慣于傳統的工作方式,對采用信息技術帶來的管理方式的變化極不適應。這些不正確的認識嚴重阻礙了企業信息化的發展。在企業信息化建設問題上,企業領導者,特別是決策者的重視與否、認知程度高低是關鍵所在。
2.實施管理信息化工作缺乏總體規劃
主要表現在:企業前期的系統咨詢論證不充分,導致后期軟件系統建設科類繁多、體系混亂、難以兼容,造成新的“信息孤島”。既給企業帶來了損失,也為企業內部業務管理信息化的升級換代帶來困難。信息技術裝備落后,社會網絡化程度低,對信息系統的實際應用缺乏足夠的重視。事實上,技術只是提供可能,應用才會產生效果。企業信息化只有與企業的業務相結合才有實際價值。
3.企業人才匱乏,特別是嚴重缺乏既熟悉管理、又懂計算機的復合型人才
信息產業從業人員嚴重不足,人員素質遠不能適應信息化的需要。企業員工文化程度的低現象,使企業人員的新知識、信息的輸入、接收都存在巨大障礙,嚴重影響企業人員素質的提高。管理人員的計算機使用能力較低,影響了管理的現代化。
4.信息流通不暢,使用率低
我國企業普遍缺乏超區域的信息交流能力,難以超出地域限制與潛在的客戶或經銷商實現溝通,尤其是中小企業,信息交流不暢是困擾企業發展的最大問題之一,信息不靈、情況不明仍是目前影響企業生產效益的重要原因。
5.企業規模集中度低,信息化建設的投資能力弱
我國企業結構的突出表現是獨立分散,集中度低。各企業自成體系,規模經濟性能差,專業水平低,缺少盈利和積累能力強的大企業,這些成為我國企業推進信息化的嚴重制約因素。
6.市場營銷觀念淡薄,信息化建設的驅動力不足
我國企業信息需求意識淡薄,普遍缺少市場信息系統這個驅動力,加上管理方式落后,從體制上缺乏利用現代信息手段實施科學管理的內在需求,這就使我國企業難以形成有效的信息手段,特別是高效利用各種信息載體攻占國際市場能力太弱,不僅在占領國際市場方面舉步維艱,而且國內市場被外商擠占的份額越來越大。
二、企業信息化存在問題對企業競爭力的負面影響
企業信息化的實質作用在于它將為企業建立起對外界變化多端的環境實現快速反應的機制,它的直接效果就是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與水平。信息技術與企業管理的發展相互融合,使企業競爭戰略不斷創新,最終提高了企業競爭力。
我國企業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直接制約和影響了我國企業競爭力的提升。
1.從企業基礎實力來看,企業信息化存在的問題抑制了企業基礎實力的增強
我國信息化網絡應用程度不完全,使其效益的發揮大打折扣。較低的企業信息管理水平嚴重影響了決策成功率。企業信息技術裝備落后,難以充分發揮。企業信息化程度低,抑制了企業基礎實力的增強。
2.從企業產銷能力來看,企業信息化存在問題嚴重影響了企業產銷的各個環節
當前我國企業信息化設施的大環境,企業普遍缺乏超區域信息交流能力,難以超出地域限制與潛在的客戶或經銷商實現溝通,嚴重影響供應鏈管理的實施。
3.從企業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來看,企業信息化存在的問題降低了資金運作水平
我國企業信息化所表現出的信息流通不暢、信息不靈、情況不明的現象,勢必使存貨量加大,甚至造成大量產品積壓。大量呆滯存貨的存在使流動比率、存貨周轉率都失去其真實含義,從而降低企業償債能力。
4.從企業適應能力和發展能力來看,企業信息化的滯后使新產品開發和擴大再生產能力都無法有效發揮
企業信息化水平低造成的市場信息不靈,則大大制約了企業新產品開發和擴大再生產。我國企業信息技術的應用程度低,尤其是應用網絡的比例表明信息化功能作用無法有效發揮。
三、加快企業信息化建設全面提升企業競爭力的對策
對于現代企業來說,企業信息化是企業競爭力的基礎,企業競爭力的提高,離不開企業信息化,而推進企業信息化必將有效地提高企業競爭力。
1.轉變觀念、增強意識、加強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企業領導層的高度重視和正確決策是推動信息化建設發展的關鍵因素。只有得到企業領導層的重視、支持和參與,企業信息化才有可能順利進行。這是企業信息化建設能否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有效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關鍵。
企業信息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面廣,不僅要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還涉及企業的組織機構、管理體制、工作方法和工作基礎等一系列重大問題。對于企業來說,信息化建設已不是技術問題的處理,不僅僅單純是增添設備、建設網絡的問題,而是管理問題。企業信息化的成功主要因素有三方面:一是領導、業務人員對信息化的重視;二是必要的人力和財力投入;三是規范的管理基礎。企業管理者必須明確企業信息化的方針目標,轉變觀念,樹立信息化意識,增強信息化建設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2.增強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實效性
企業信息化建設必須與企業的效益掛鉤,必須與企業的生產實際需求相結合,講求實用和實效,堅持效益與務實的發展思路,通過信息化建設幫助企業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企業信息化要兼顧前瞻性、實用性和可擴充性。在堅持實用性、可靠性的前提下,不斷采用先進信息技術手段,積極推動信息技術在企業廣泛應用、提高企業的整體效能,提高企業市場應變能力和競爭能力;不斷吸收和采用先進信息技術成果來更新完善企業的管理信息系統,對保持和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應著眼于建立共同的企業信息化推廣網絡體系,增強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實效性。因為分散的、獨立的推廣網絡體系將不利于企業信息化的深入發展。
3.有計劃、分步驟、循序漸進地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
企業信息化建設是一項投資較大的長期工作,需要保證資本運營的穩定性。要加大資金投入,把信息化資金列入到企業建設的投入計劃;有重點、有計劃、有步驟地做好企業信息化建設;分析信息化發展的“瓶頸”所在,因企制宜地建設企業信息管理系統;企業信息化建設的規劃必須與企業的發展規劃同步,以企業生產實際需求和發展目標相適應為依據,確立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發展步驟。
4.抓準企業信息化發展的關鍵點
影響企業信息化建設成效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企業管理科學化和規范化,以及組織機構的合理化。在企業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有一些問題是技術性的,但絕大多數是組織和管理上的問題。因此,必須首先建立一個科學化、規范化的管理程序和合理的組織機構。其次要加強管理工作,通過各種形式使企業全員接受相關理論與方法的培訓教育,從而提高全員的危機意識、管理意識、信息意識、進取意識和創新意識。第三,要建立相應的競爭機制、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把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與企業全員業績考核有機地結合起來,促使他們自覺地投入到企業信息化建設中來,并能為企業信息化建設盡職盡責。第四,要把企業信息化建設納入企業現代化建設總體規劃之中,制定明確、量化的企業信息化建設目標和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
5.充分發揮我國企業信息化的“后發優勢”
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國在開展企業信息化建設時具有一個特殊的優勢,即“后發優勢”或稱“落后的優勢”。由于“后發”,我們可以不必走別人走過的彎路,可以實行“拿來主義”,充分利用發揮先進的信息技術,發揮我們制度的優越性。 借鑒發達國家長期積累下來的技術、管理方法及豐富的經驗,加快發展步伐。
6.重視企業信息化人才隊伍的建設
一直以來,我國中小企業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吸納就業、增加財政收入、擴大對外開放和保持社會穩定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中小企業中的企業,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表現日益活躍,現已成為中國經濟最具活力和潛力的經濟形態。中小企業量多面廣,已經滲透到社會各個行業,專業分工程度極高,需求導向性非常明顯,市場的微小變化都有可能觸動它們最敏感的神經,它們必須不斷捕捉市場商機,以差異化的服務來滿足多樣化的需求。作為市場變化的“晴雨表”,信息就成為中小企業賴以生存的元素,正確的信息可以為企業帶來收益,一個錯誤的信息就有可能讓企業經營失敗,一蹶不振。
一、問題提出
21世紀是信息經濟和知識經濟的時代,市場競爭的內容由質量的競爭轉向了速度的競爭、信息的競爭和知識的競爭,市場競爭的范圍也由地區擴展到了全球范圍。面對經濟大潮的沖擊,各個國家的企業都不可避免地感到壓力和危機。企業如果不能及時調整自身發展戰略,搶占戰略制高點,則其后果堪憂。據統計,到2010年底,我國中小企業的數量已接近5000萬家,這些中小企業存在著一定的普遍特征:資金不是十分雄厚,管理不是非常完善,信息化基礎普遍較差,面臨著異常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富有活力的經濟群體。
這近5000萬家中小企業占我國企業數的99%以上,中小企業不斷實現創新發展,直接關系整個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中小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本單元,實現中小企業信息化,將有效地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優化升級,促進形成國民經濟信息化,對建設社會主義強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推進中小企業信息化是促進我國經濟增長,建立和諧社會的重要手段;是實現我國工業跨越式發展的必由之路;普及中小企業信息化是增強綜合競爭力的強大基礎與動力,同時也將有效地促進大學生就業,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優化社會人力資源結構。
二、我國中小企業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信息化管理認識不足
信息化觀念落后是制約我國中小企業信息化的首要因素。在我國,中小企業的很多經營者信息化觀念淡薄,有的不完全知道信息化概念,不懂得企業信息化的戰略價值和重要意義,表現為以下幾種情況:有的經營者對信息化建設的意義和重要性認識不足,態度冷淡,認為可有可無,對推進信息化不積極。因此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都明顯的不足,造成很多中小企業對企業信息化持等待、觀望、慢慢來的消極態度。有的經營者對信息化項目期望值過高,把信息化等同于技術改造,甚至僅僅把它看成是純技術的問題,如讓技術部門主持信息化、盲目追求軟件的高檔次和高功能、沒有意識到行業性限制,這使得企業的信息化工作難以迅速推進。當企業信息化進行到一定程度,需要進行企業管理制度、組織機構、運行機制的深層次變革時,多年形成的運作模式和企業文化、長期的配銷體系、基礎設施合計品牌認知等,仍慣性作用于企業管理活動,牽制并阻礙企業向信息化更高水平邁進。
(二)企業信息化投資不合理
我國中小企業本身存在著資金拖欠、自有資金周轉較慢、企業融資困難等問題,加上企業自身經營風險高,造成企業資金相對缺少,最后資金短缺成為了制約企業發展的一大瓶頸。中小企業信息化是一項艱苦而又長期的工作,實施周期長,風險高,這個過程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而中小企業由于存在實力弱、管理水平低、信譽差等缺陷,在融資方面一直比較困難,以至于許多企業根本負擔不起如此巨大的信息化建設費用。何況信息化的建設既要購買硬件和軟件、引進相關的專業人才、搞信息化方面的培訓,又要在信息系統建立完畢后對系統進行維護和更新,這都需要大量資金的持續投入。對我國中小企業而言,難以改變少花錢多辦事、開支第一、需求其次的心態和實際情況,這樣,中小企業在信息化過程中往往表現為堅持不了太長時間的實施過程。
此外,不少中小企業對硬件的投資占到整個信息化投資80%以上,而配套軟件投入相對滯后。這樣“重硬輕軟”的做法不僅占用了企業大量流動資金,而且達不到預期的收益。更有許多企業建了信息系統之后缺乏科學的管理和維護,沒有繼續投入人力、物力和資金,造成原有投資沒有合理應用最終導致浪費。
(三)信息化管理人才匱乏
信息化人才匱乏也是造成中小企業信息化應用水平較低的癥結。企業信息化不是一個單純的技術問題,更重要的是一個管理問題。在推進企業信息化過程中最根本的是人,企業信息化不僅需要一批優秀的信息技術管理人才,而且需要既懂得經營管理,又懂信息技術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更需要一大批信息化素質較高的執行層人員。信息化過程中,中小企業往往只注重硬件、網絡環境、系統應用情況等,缺乏高水平的專業網絡管理人才。從有關統計來看,中小企業每100人中信息技術人員還不到1人,其中既懂IT技術又懂業務流程和企業管理的復合型專業人才更加緊缺,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信息化建設的質量和速度。
除此之外,中小企業也常常面臨人才外流問題的困擾:一方面中小企業用人機制本身缺乏吸引力,難以引進優秀的信息化人才;另一方面由于資金情況、傳統的就業觀念和工資待遇等因素的影響,企業不能為企業內部員工提供很好的信息化方面的培訓,沒有高效的激勵和評估機制,企業內部信息化骨干力量流失現象嚴重,許多大學生和技術人才不愿意到中小企業工作,造成中小企業信息人員素質較低,對信息技術領悟和掌握程度差,沒有或少有專業的信息技術人才。這為計算機及軟件在企業的普及與應用上又增加了難度,進而影響了中小企業的信息化的發展。
(四)信息化服務體系不健全
由于受多年來管理體制的影響,我國不具備發達國家在長期市場經濟基礎上形成的以完備的商會、協會組織為主導的統一協調的社會化服務體系,致使我國服務機構分散,各自為政,各機構間交叉重復,無序竟爭,服務資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具體表現如下:
其一,我國還沒有行業性的、統一的中小企業信息化評估指標體系,以企業管理診斷和重組為特長的咨詢機構很少,不能準確評估地區、行業的中小企業信息化發展水平,不能及時診斷存在的問題。
其二,缺乏企業信息化的統一標準和實施監理制度,缺乏信息服務的良好宏觀環境,缺乏合適的軟件供應商為企業提供量身訂做的信息化方案與個性化服務,缺乏信息化管理的專業咨詢機構。這些不足最終致使企業信息化項目質量無法衡量,服務質量難以保證,實施過程中的糾紛較多,軟件市場也存在著亟待解決的無序競爭問題。
其三,社會經濟秩序不規范,有形市場不完善,網上營銷缺乏配套信息系統、物流系統和支付系統,造成企業間銷售、采購、結算等業務往來困難,制度環境相對落后,缺乏信息安全保障系統和法律保障體系,大企業(或關鍵環節的價值鏈)的帶動效果不明顯,企業從事信息化的外部激勵因素不足,使得中小企業信息化積極性不高。
三、改善我國中小企業信息化管理問題的對策
(一)強化信息化管理意識
分析我國中小企業信息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我們看到中小企業對信息化要么認識片面,要么期望過高。論文格式這就要求中小企業一定要轉變觀念,認識到開展信息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要意識到企業信息化絕不是企業利用計算機,而是一個企業和市場完全結合的系統工程。它強調的不僅是計算機軟硬件,更強調人、管理、技術之間的有機集成,其中人是第一位的因素,特別是企業的管理層,一定要讓企業經營者對信息化有正確理解和足夠重視。在實施過程中要對員工進行信息化方面的培訓,培養企業自己的信息化人才。只有這樣,才能順利推進中小企業信息化進程。
中小企業增強信息化意識應當著重抓住增強“四個意識”,即:信息化意識、主體意識、風險意識和學習意識。中小企業經營者要對企業信息化予以高度重視,這單說的重視不僅僅是思想上的重視,更需要的是實踐上的重視。經營者思想的重視,可以確保企業信息化戰略方向的正確,使之認識到實施信息化的必要性,從管理層給予大力支持;企業信息化系統的使用實踐上的重視,則直接決定企業實施信息化的成敗。除此之外,企業經營者還要加強搞好信息化建設的危機感和緊迫感,要對信息化建設中產生的人的利益沖突問題有清晰的認識和充分的思想準備,要接受信息化所帶來的處理方式、工作習慣的改變,從心理上認同它,要將信息化管理工作作為一項最重要的工作來進行。
(二)根據企業自身情況合理投資
我國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資金投入不足,那么企業就應該考慮怎樣以更少的投資獲得更大的效益。中小企業絕不能盲目追求最新技術和產品,而要根據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采用“滾動式”的投資方法,即以小投入邁出第一步,以后逐步投入,賺回利潤再投入,以換取更多的利潤,認真分析自身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選擇適宜的實施路線,科學、合理地安排實施計劃。
企業應當遵循既定的規劃和戰略,堅持實用原則,避免好大喜功、一步到位的盲目投資,做到逐步規劃、逐步實現、制定長期目標與短期目標,使得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相互統一、相互補充,短期目標根據長期目標而制訂,長期目標根據短期目標而調整,對長期目標要有堅定的信念,對長期目標要作到充分完成、超額完成,確保長期目標的實現。如此穩扎穩打的建設戰略才能杜絕資源的浪費,降低資金使用的風險,確保投入資金的合理使用。企業應盡可能地利用政府的相應扶持政策,解決信息化建設工作中的資金短缺問題,利用政府出臺的法律法規,為自身的信息化建設爭取更多的資金。在解決資金問題后,更重要的是資金的合理使用,因為資金的使用關系到信息化建設在企業中應用的成敗,合理的使用、良性的循環發展能夠積極地推動信息化的發展。因此,企業必須制訂統一的信息化發展規劃,合理完整的信息化發展戰略,使其一者適應企業的特點和發展需要,使資金的使用符合需求,作到量體裁衣。
(三)加強信息化人才培養
在當今知識經濟時代,人才是企業的根本,更是企業走向信息化的根本。大多數中小企業由于資金有限,在員工的教育培養和激勵方面投資不足,造成員工水平低下、人才外流。因此,對企業來說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合理開發、使用人才,有效管理人才,全方位構建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建立科學的人才選拔機制和激勵機制,防止企業人才流失。同時,企業應加大對企業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制訂信息專業人才培養計劃,力爭在較短的時間里,集中培養一批既精通經濟相關專業知識又精通計算機應用的高素質、復合型專業人才,要注意做到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努力培養一大批能夠熟練操作運用計算機的技術人員,使我國企業員工隊伍的綜合素質能夠適應“信息時代”的要求。
企業可根據自身需要選派部分員工到大中專院校、科研院所、服務機構及先進的大企業去學習和培訓,或定期請專家來企業培訓員工,對急需的核心人才一要舍得投資引進,要善于和專科院校合作舉辦培訓班,邀請專家學者或相關從業人員執教,或者到其他企業的優秀團隊中學習,從而起到共同推動的作用。
(四)營造中小企業信息化環境
我國中小企業信息化環境對企業自身的信息化有著重要作用,營造好的信息化環境首先要改善我國中小企業外部服務體系。一是側重軟件供應商服務,因為一個軟件供應商能否優化中小企業的工作流程,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信息化的內涵與實施信息化戰略對企業信息化建設起著尤其重要的作用。二是側重社會服務機構,因為它對于中小企業信息化的實施起到重要的指導與輔助的作用。此外,政府要改善中小企業信息化的宏觀環境。首先,制定相關的政策法規為企業信息化提供便利的優惠措施。其次,改善目前中小企業不良的金融環境,提供多種形式的金融信貸。再次,在各個行業協會中鼓勵企業信息化的推行,制定統一的行業標準,為企業信息化提供堅強后盾,使企業的信息系統在企業中發揮相應的功能。最后,加強對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引導,可以在自身機構推行電子政務,實現政務信息化,或者提供企業信息化的優秀典型,讓其他企業有可以借鑒參考的例子,豐富信息化的經驗,為企業信息化提供方便。
結束語
我國中小企業信息化應用己經步入了深化、整合、轉型和創新的關鍵時期,信息技術與信息系統對企業組織形態、治理結構、管理體制、運作流程和商業模式的影響日益深化;中小企業組織對信息技術和信息系統的依賴性在日益加強;信息系統的安全、管理、風險與控制日益成為突出的問題;中小企業信息化業務應用的融合,是未來發展的核心。
當中小企業花成百上千萬甚至更多的資金開發、實施系統時,看清風險并進行有效地控制顯然相對重要。要成功地向風險挑戰需要的不只是駐足思考的能力,還需要規范的管理過程。能讓我們在蘊含著風險和契機的環境中演繹成功的規范的管理過程就是風險管理。
隨著企業信息化技術的飛速發展,通信技術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有效的使用通信技術有助于企業辦公自動化的快速實現,有助于提升企業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助于企業的運行。本文針對通信技術在企業信息化中的應用進行全面分析,深入探討,希望能夠對企業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起到指導作用。
關鍵詞:
通信技術;企業信息化;應用
有了通信技術的幫助,企業信息化才能順利完成,由此可見,在企業信息化工作的開展中,通信技術起著很大的促進作用。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也在飛速前行,通信技術的發展也在突飛猛進,被廣泛的應用到企業信息化中。通過通信技術的使用,企業可以進行手機定位、視頻監控、辦公自動化等,以此創造更高的經濟收益,促使企業更快發展。
1通信技術及企業信息化概述
1.1通信技術概述
通信簡單來說指的就是互通信息。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通信方式也在與日俱進。現在的通信技術就是把各種通信的方式通過使用最新的科學技術來優化,使人們能夠快速獲得最新消息,人與人的交流也變得更加方便的一種通信手段,如手機、互聯網等。企業信息化技術水平的提高主要憑借著通信技術,它優化了企業的信息管理方式,不但使企業信息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還提高了企業的整體水平。
1.2企業信息化概述
企業信息化就是指盡量使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數據庫技術,把企業的全過程數字化,以達到企業優化和重新組建業務流程的目的,把企業生產管理活動中的各項信息加以控制,使企業的信息能夠有效利用和共享,從而通過企業信息化中對通信技術的應用,把企業的競爭能力進一步提高。企業信息化是一個系統化的工程,它主要包括產品設計的信息化、生產過程的信息化、服務銷售的信息化、管理的信息化和決策的信息化。從當前看企業發展的主要趨勢就是企業信息化的推進,因此,要想企業信息化持續發展,就要應用新的通信技術,給企業的各部門的高效運行奠定基礎。
2通信技術在企業信息化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2.1安全方面的問題
在這里安全問題是指在大力推廣通信技術的過程中,信息的保密問題。互聯網是一個開放性的網絡,缺少控制機構,因此企業生產、銷售過程中有關于企業的商業機密在通過信息技術進行交流時,很容易遭到偽造、截取、篡改等,直接危害到企業安全。企業在享用通信技術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要有較強的抵御運用通信技術過程中帶來的危害的能力,為了加強企業網絡的安全,建立一個計算機安全程序操作系統,來保證企業中每個環節能夠安全運行。對于企業商業機密泄漏,要從根本上找出原因,利用信息科技的力量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另外,關于企業信息安全問題,不但包括技術方面,也包括管理方面,還包括法律意識的淡泊等。通過上面的分析,發現通信技術帶來的安全問題綜合性很強而且觸及到的領域又很多,因此務必要提高企業計算機信息管理的能力。
2.2技術方面的問題
在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的過程當中,還存在著很多技術問題需要人們去研究解決。通信技術在企業信息化管理中應用,暴露出以下兩個問題:①經調查我國還有很多地區沒有被網絡通信所覆蓋。由于很多區域沒有被通信設備覆蓋,致使我國全面實行通信技術的計劃不能有效實施,降低了信息化管理的效率。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地形類型多樣,有縱橫交錯的山脈,氣勢磅礴的高原,一望無際的平原,群山環抱的盆地,還有起伏綿延的丘陵,其中山地、丘陵、連同比較崎嶇的高原地區占地面積比較大,對這類地區進行通信技術建設就相當困難,即使是通信技術建設成功了,以后對通信技術的檢查、維修也是很不方便的;②現如今網絡寬帶的使用用戶過多,造成網絡寬帶的繁忙和不穩,因此約束了企業的信息化管理。由于網絡運轉速度慢,影響了手機定位通信技術、視頻監控通信技術等的應用,給企業的發展造成了一定影響。
3通信技術在企業信息化應用
在人們的學習和生活中,使用通信技術給大家帶來了更多的便捷。企業中通信技術的使用,全面提升了企業的管理水平。通信技術在飛速的發展,使它在企業信息化管理工作中變得更加重要,所以,要把通信技術與企業信息化緊密結合在一起,以便給企業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
3.1信息群發通信技術的應用
短信群發技術是利用互聯網給指定的客戶號碼進行短信批量發送,在通信技術中有著重要位置,因此也是企業信息化管理中作中必備的一項通信技術。短信群發技術具有反應快、投資少、靈活性強等優勢,因此被應用到了房產、教育、汽車、保險、餐飲、銷售等各個領域當中。在企業中應用短信群發技術,可以減少廣告開支,樹立企業形象,搶占市場商機。
3.2手機定位技術的應用
在企業信息化過程中經常應用的技術有很多手機定位通信技術就是其中一個。手機定位技術指的就是根據衛星定位及GPS定位技術對手機位置準確定位的技術。手機定位技術方便快捷,因此被各行各業應用到了信息管理中,如出行定位或者追蹤定位等。無線通信技術的飛快發展促使手機定位技術也在不斷發展,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也保證了手機定位技術能夠穩定發展,同時給提升企業信息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3.3視頻監控通信技術的應用
視頻監控就是把傳統的視頻技術和現代通信技術相結合。在現代通信技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視頻監控通信技術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并持續強化。在企業中應用視頻監控通信技術,管理人員可以監控現場,掌握現場情況,如發現問題第一時間選用有效措施加以應對。另外企業信息安全管理中也可以應用視頻監控技術,把它安裝在企業的重要部門進行監控,能夠更好避免企業機密泄漏。
4結語
從以上的論述中,我們不難看出在企業信息化中使用通信技術有著廣闊的發展天地,因為企業中所有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開展都離不開通信技術,企業要想更快的發展,就必須要強化對信息技術的應用。隨著經濟技術的飛快發展,通信技術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所以我們要更加深入的分析信息技術在企業信息化中如何應用,以便通過技術支持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立足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趙毅,李連凱,蒲云貴.淺析移動通信技術在市縣國土資源信息化中的應用[J].國土資源信息化,2015,03:23-25.
[2]于新奇.計算機網絡技術在企業信息化過程中的應用研究[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6,0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