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7 14:55:3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公共危機管理研究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醫院 危機公共關系 管理 研究
當前,我國醫療衛生事業改革在向縱深發展,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醫療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醫院作為社會公眾服務行業,通過與廣大人民群眾的雙向溝通,爭取公眾的信任與支持,進而更好地開展各項醫療服務工作。
一、醫院危機公共關系基本理論概述
醫院公共關系指醫院為其自身事業發展,實現醫院的組織目標,取得內部員工和外部公眾的信任與支持,創造醫院的最佳社會關系環境,在處理自身面對的各種問題時,所采取的一系列科學的原則、政策與行動。醫院危機公共關系是醫院公共關系特殊表現形式,是基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患糾紛等負面事件,給醫院帶來信任危機,對其聲譽造成重大影響,醫院針對危機所采取的一系列應急補救行動,具有敏感性、專業性、緊迫性的突出特點。
二、我國醫院危機公共關系現狀
近年來,我國各地醫院深入開展的醫療服務體制改革取得較大成效,但看病難、看病貴的現象依然存在,醫患關系時常處于緊張狀態。多數醫院危機公共關系也因水平低下,阻礙了醫患關系的改善,有“危機”無“公關”的現象比比皆是。主要表現有:一是缺乏危機意識。許多醫院對危機公共關系的認識不夠,危機意識較差。一些醫院為了節省開支,沒有設立公共關系部,當醫院接到投訴、發生了較大危害醫院聲譽的事故時,沒有專門人負責接待處理,導致醫患持續發酵、不良影響擴大。二是不敢擔當責任。一旦發生醫患糾紛,特別是發生嚴重醫療事故時,不敢直接面對公眾的質疑,將責任推給患者,甚至偽造相關檢驗報告,為自己推卸責任,致使患者對醫院失去信任,將醫院告上法庭,最終使醫院形象受到巨大損害。三是不善于與媒體溝通。發生危機事件后,未能及時將事件進展狀況及時通知給媒體并通過媒體強化與公眾的溝通,很多醫院甚至對媒體的介入調查采取抵制態度。
三、我國醫院危機公共關系的原因分析
(一)醫患矛盾加劇導致醫院形象危機
社會轉型階段引發的醫患矛盾是醫院危機公共關系的客觀原因。隨著公民社會的日益成熟,群眾社會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公眾的自我權益保護意識越來越強。隨著就醫需求增加,社會公眾對醫院服務態度、醫療技術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人們維權意識、就醫需求的快速增長,與社會醫療資源尤其是公共醫療資源發展的相對滯后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醫患糾紛日漸增多,給醫院日常營運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二)醫院缺乏危機公共關系管理意識
對危機公共關系管理思想認識不到位是導致醫院危機公共關系的重要原因。具體而言,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管理層存在把醫療技術作為維護和提高醫院聲譽的唯一渠道的思想誤區,領導對危機公共關系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足。二是“突發事件”靠“應急解決”的老觀念依然存在,靠老經驗辦事無法適應瞬息萬變的新危機,危機公共關系管理規范化建設普遍缺乏。三是“專人”辦“專案”的錯誤思想仍占主導,多數醫院的危機公共關系管理職責、培訓對象僅局限于相關行政職能部門,對一線臨床醫生護士基本不作要求,培訓也嚴重不足。
(三)醫院危機公共關系管理水平低下
醫院危機公共關系管理水平低下是導致醫院公共關系危機的關鍵原因。主要表現在:一是在組織上缺乏支持力度。公共關系部門地位不高,工作經費、人員沒有保障,許多醫院甚至未設立公共關系行政管理機構。二是在機制上缺乏協調配合。未建立主要領導負責、行政主管部門統籌、臨床一線配合的危機公關領導體制,在日常工作中沒有形成跨部門聯動的長效工作機制,危機管理工作不成體系、缺乏協調。三是在實踐上缺乏正確方法。工作缺乏預見性、前瞻性,多數未建立公共關系危機預警應急預案;主動設置并引導輿論議程的能力低下,信息化條件下應對多元化媒體能力不足;危機公關管理日常化、規范化、科學化、制度化水平不高,臨時抱佛腳現象大量存在。醫院危機公共關系管理水平差異根本上取決于各醫院經濟收入與思想認識,此外醫院性質也是影響管理水平的又一重要因素。對于公立醫院來講,人們對其信任度要遠高于私立醫院,其對危機管理的難度也會低于私立醫院。
四、我國醫院危機公共關系管理策略
隨著醫療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醫院與社會公眾的關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危機公共關系的處理是否得當,直接關系到醫院未來的發展。我們應該對醫院危機公共關系管理給予高度重視,根據醫院實際情況,真正做到有效預防和處理危機公共關系。本人結合自己工作經驗,認為提高醫院危機公共關系管理應該從以下四個方面做起:
(一)加強組織建設,做好預防和處理
第一,成立公共關系部,完善部門職能,健全工作制度,配強人員隊伍,將所需經費納入預算,從組織領導和輿論氛圍上為公共關系部開展工作創造良好外部環境。第二,制定危機管理預警方案,組織人員深入醫療第一線,科學預測和評估所存在的危機,根據苗頭性動向及時調整預案。第三,定期開展業務培訓,強化醫護人員的危機意識,使其掌握處理危機公共關系的方法。第四,掌握“四個第一”的危機處置原則,即“第一時間”組織應急指揮中心, 指定責任人全面負責危機管理工作;合理選擇“第一出場發言人”,既要顯示出誠意還要留有余地;斟酌說好“第一句話”,正確選擇解釋、道歉等語境切入點;醫院做出的“第一個行為”至關重要,對危機事件處理方法作表態后要言出必行。
(二)重視投訴建議,構建和諧醫患
關系
第一,提高服務質量。構建相互信任的醫患關系,醫院首先應抓好質量管理,建立全程質量管理制度、全員質量管理機制,并實行有效監督。第二, 加強醫德醫風建設。服務態度、醫德醫風等問題是引發醫患矛盾的誘因。把醫德醫風教育列入醫院目標管理中, 定期對醫務人員進行醫德培訓,開展有益于醫德醫風建設、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不斷提高醫務人員自身素質。第三,妥善處理投訴。時刻把患者滿意作為各部門的行為指南,認真對待病人及其家屬的投訴,妥善處理各種醫事糾紛和公眾來信、來訪,將可能出現的危機消滅于萌芽狀態。
(三)強化信息化條件下的危機傳播管理
根據危機事件生命周期,可將其分為潛伏期、爆發期、擴散期、恢復期四個階段,采取差異化策略加強信息傳播引導是危機公共關系管理的關鍵環節。在潛伏期,應根據醫療服務負面反映較多的薄弱環節,主動策劃新聞事件引導大眾媒體報道;在爆發期,采取新聞形式,第一時間主動給大眾媒體“喂料”,主動邀請有關權威部門參與事件的調查;在擴散期,注重通過博客、播客、微博等網絡媒體加強與社會公眾平等互動,針對社會大眾關切的問題,多渠道危機事件的原委、事態的進展、院方處理態度等信息,平息社會恐慌。在恢復期,邀請主流權威媒體進行后續跟蹤報道,把宣傳重點放在深化醫療服務改革上,以求重塑醫院良好形象。在整個危機輿論傳播管理中,要把發揮政府、專家、大眾的重要性始終貫穿于危機公關全過程,做到危機事件調查中有權威部門的聲音、有專家學者的研判、有普通群眾的參與。
(四)醫院危機公共關系的恢復和
善后
善后工作是危機公共關系管理的最后工作,也關系著醫院未來的發展。因此,我們需要開展一系列的善后工作來恢復醫院的形象,甚至是提升醫院公共形象。例如:對于在危機處理中做出過杰出貢獻的工作人員應該給予獎勵,對于受傷害的人員應該給予激勵和關注,使其恢復信心,提高醫院內部凝聚力,增強醫院應對危機的免疫力。對外開展有媒體、醫院和患者共同參與的公共活動,通過媒體正面宣傳醫院,重塑消費者信心;也可以召開病員代表座談會,接受輿論監督,消除患者的顧慮;或者開展多種社區服務活動,開展扶貧活動,幫助支援農村衛生,加強對外學術交流,開發社會公益事業等。危機的背后是機遇,成功應對危機后,要充分抓住危機背后孕育的機遇,變不利為有利,進行公關造勢,重樹醫院形象,進一步提升醫院信譽度和美譽度。
(作者單位:福建省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公共關系部)
參考文獻:
[1]鄭思同,呂一軍.淺談醫院公共關系[J].中華醫院管理志,2000.16(2):121.
[2]蔣寶珠.淺談我院危機公共管理中的啟示[J].醫院院長論壇,2011.08(6).
[3]廖為建.公共關系學[M].中山大學MPH教程.廣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胡曉陽.如何進行品牌營銷[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5]張立斌.淺談醫院危機管理中的新聞[J].重慶醫學,2006.35(2):97-98.
[6]朱正威.危機公共與處理[J].醫學美容美學,2006(10).
[7]周朝霞.公共關系危機管理策略[J].江西社會科學,2003(6):250-251.
[8]謝玉華.公共部門公共關系學[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260.
【關鍵詞】危機管理;政府公信力;管理機制
一、政府公信力的涵義與現狀
政府公信力即政府依據自身信用所獲得的社會公眾的信任度,是政府機構及其工作人員通過展示政府的目的和通過實際作為贏得公民的普遍性信任而擁有的一種權威性資源。近年來, 由于公共危機事件的頻發, 政府公信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正確處理公共危機事件能影響到政府公信力的提升。目前,我國對公共危機事件的處理并不理想,這損害了政府的信譽度和美譽度,減低了政府的公信力。
二、公共危機管理與政府公信力關聯性分析
公共危機管理與政府公信力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政府公信力的高低影響公共危機管理的效能。公共危機管理實施的績效也影響政府公信力的高低。在公共危機爆發后,政府通過整合自身優勢資源,號召和影響公眾,使政府和公眾共同應對公共危機。政府部門可以采用先進的、科學的危機管理理念,運用合理的危機管理機制來維護公眾利益。
三、公共危機管理下政府公信力出現的問題
(一) 危機管理理念的缺失
危機管理理念要求管理者以長遠的、戰略的眼光出發,考慮好各種可能出現的困境,以防危機爆發出來束手無策。危機管理理念的落后,對危機認識不足,會導致對公共危機事件處理不當,從而影響政府公信力。
(二)危機管理機制不完善
一個穩定而安全的管理機制的建立是維系和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途徑。目前,我國危機管理機制不健全表現在危機預警機制不健全、危機管理決策機制建設不完善、信息公開機制建設不健全、社會參與程度不廣泛、公眾監督機制不健全。在危機管理狀態下,這嚴重阻礙了政府公信力建設。
四、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方法研究
由于公共危機事件頻發,我國的政府部門應當改變傳統的危機管理理念,完善政府危機管理機制建設,從而有效的預防危機、處理危機,最終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一)以人為本,深化政府服務理念
政府的行為必須以人民至上的理念為先導, 要為人民謀利益、為人民服務。在危機管理狀態下,政府各部門應當明確自己的基本職責,轉變公共危機管理的傳統理念,切實做到以人為本,真心實意的聽取民眾的意見。在危機管理狀態下,鼓勵公眾積極參與到處理危機的過程中來,通過和公眾合作的方式來降低危機所帶來的損失。
(二)健全政府危機管理機制
1、完善政府危機預警制度建設。在危機爆發前政府部門應加強預警和預防。首先,要建立完備、有效的預警系統,主要包括信息收集和處理系統 、咨詢系統、決策系統。其次,要完善危機指揮系統和應急機制。再次,政府可以加強對公眾進行反危機宣傳和訓練。
2、完善危機管理決策機制建設。由于公共危機管理的特點,建立危機管理決策機制能提高政府危機管理的效能。一個良好的危機管理決策機制包括了危機信息處理機制和決策支持機制。在危機管理決策中,通過運用危機信息處理模型、危機信息知識儲備倉庫、信息技術平臺、決策模擬運行系統來改變政府危機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在危機管理狀態下,要正確的處理危機,這就要求政府必須及時準確的做出決策,快速的采取措施。只有完善危機管理決策機制建設,才能有效遏制危機的快速蔓延并及時處理危機。
3、完善信息公開機制建設。在公共危機狀態下,透明的政府信息有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政府應當及時公布公共信息,從而減少公眾在危機中及時獲得信息的成本。在信息發達的現代,政府應當充分利用電子政務、微博政務并積極的開展和公眾的信息溝通,使信息公開機制更加的規范和合法,使政府在危機管理狀態下制定出合理的政策。信息公開機制的建設有助于增強政府管理的透明度,同時能確保信息收集的及時性、準確性與全面性,也有利于形成政府和公民對公共應對危機的合作管理格局。
4、完善社會參與機制建設。在公共危機狀態下,公眾的積極參與是至關重要的。在危機過程中,公眾會產生抵觸情緒,讓公眾參與到危機管理中有利于危機的合理的應對和處置。危機管理的完善需要政府部門提高危機管理中系統化的管理模式,需要公眾團體、企業、媒體等的廣泛參與。在危機管理狀態下完善社會參與機制,政府必須以公共導向為前提、以主導實施公眾介入為手段,致力于多方協作、共同參與的治理機制。
5、完善公眾監督機制建設。政府應當鼓勵公眾積極參與到危機管理監督過程中來,提高公眾預防危機的意識和增加應對危機的能力。完善公眾監督教育機制,保證公眾監督渠道的暢通,使公眾的監督信息得到及時的溝通。公眾監督機制的完善應當改變傳統危機管理的理念,健全危機管理應急系統,通過整合政府優勢資源,從而擴大公眾參與的力度和范圍,最終遏制和消除危機。
總之, 公共危機管理狀態下政府公信力, 要以人為本的服務型政府理念為導向,逐步完善公共危機管理機制建設,最終實現政府公信力的全方位提升。
參考文獻
[1] 鄧旭峰.公共危機多主體參與治理的結構與制度保障研究[J].社會主義研究,2011(3):51-55.
[2] 王慧,洪瑾.公共危機管理與公信力關系分析[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0):95-97.
[3] 周紅.政府公信力.服務型政府的基礎[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6) .
[4] 林爽.我國政府危機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7(8).
關鍵詞:危機管理;政府職能;多元主體
中圖分類號:C9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0-0190-02
收稿日期:2010-01-18
作者簡介:王崢嶸(1981-),男,甘肅酒泉人,講師,碩士研究生,從事行政發展研究。
作為公共管理的重要領域,有關政府應對公共危機管理能力問題的研究受到了日益廣泛的關注。從理論上來看,無論是對全球化和風險社會的認知,還是對現代行政和公民社會的理解,有關危機管理的研究都必須回應現代中國社會轉型的價值和理論走向。
一、公共危機管理的價值取向
1.公共危機管理的公共性。公共危機是指突然發生的,對全社會的共同利益和安全產生嚴重威脅的一種危險境況或緊急狀態。從對公共危機的界定中,我們可以看出,對公共危機的管理必須關照到諸如公共安全、公共福利、公平公正等的價值和要求。而從政府存在的本質來看,對公共利益的關照和回應就是其職能、職責和合法性的表現。首先,政府作為國家權力的執行機關,首要的任務與職能就是承擔政治責任,維護公共安全,發揮其社會管理功能。其次,政府必須以效率、公平、發展為核心進行制度選擇與安排,有效規避各種危機。再次,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作為觀念的引領者和資源的配置者,必須不斷提高社會成員的創造性、積極性和社會的整體活力。由此可知,政府作為代表公共利益的公共性組織,對公共利益的追求就是其作為公共危機管理主體的合法性保證。
2.公共危機管理的效能性。隨著中國社會現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發展,政府正在由權力的集中代表者轉變為公共服務的提供者。這要求政府不僅要追求行政行為的高效率,更要重視其提供的服務的質量和水平,努力提高政府的行政效能。 對于政府而言,行政效能也是政府在公共危機管理中應當追求的核心價值,是政府職能的邏輯起點。這就要求政府必須在危機管理中,建立起一套比較完善的公共危機管理行政體系,不斷提升政府以及社會的公共危機管理能力,理順政府各個組織系統之間的關系,形成高效的危機管理行政體系。
3.公共危機管理的社會化。從理論上,普遍認為政府是危機管理主體中的核心力量,負責計劃、組織、協調、控制危機全過程。但基于對治理有效性、合法性以及對多元化的考量,必須認識到公共危機單一治理機制的局限性。隨著危機問題多樣化和復雜化,公共危機難以單純通過行政組織得以有效解決,必須要建立公共危機多元治理機制來協調各方力量,實現資源整合。由此,在現代行政體系下,有關危機的管理必須適應行政民主化的要求,在危機管理過程中,公民的民主參與應當被視為政策制定和執行恰當且必要的組成部分,同時,民主化與社會化也是提高政府和民眾危機意識及危機應對能力的需要。
二、公共危機管理的導向
1.強化政府的管理職能。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建立健全各種預警和應急機制,提高政府應對突發事件和風險的能力。”在公共危機管理的治理中,政府應當將危機管理與自身職能轉變結合起來,才能有效地應對多重社會風險,以實現全社會的共同利益。首先,從資源配置上來看,政府應當把社會發展、公共安全保障放在重要位置,加大資源配置和投入,實現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為減少風險因素奠定堅實的物質和社會基礎。其次,從政府發展的科學性來看,政府應當強調職能履行的全面性,政府必須在在繼續搞好經濟調節、加強市場監管的同時,更加注重履行社會管理和公共管理職能。特別要加快建立健全各類突發事件應急機制,提高政府應對公共危機的能力,這就既是政府不斷發展和變革的方向,也是公共危機管理有效性的要求。
2.優化政府管理體制。基于危機管理要求政府要全面提高應對能力,必須通過組織整合、資源整合和行動整合,建立健全應對公共危機的管理體制。借鑒國外危機管理經驗,政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強化體制建設:首先,建立一個強有力的指揮協調機構。一些國家成功的經驗表明,危機管理的有效性與是否具有一個權威、高效、協調的中樞指揮系統,該系統可以將危機管理體系中的諸多行動者結合到一起,通過溝通渠道,動員和加強各方的參與和合作,協調各方的行動。其次,整合人力和組織資源。公共危機的種類繁多、影響巨大,單一的管理機構不可能對所有的危機事件都能做到高效的應對,而一些傳統的政府機構如警察局、消防局、預防局等都具有相當的危機應對能力,對這樣一些機構進行組織資源整合,將有效地擴展危機治理的功能,而且可以達到節約資源的目的。再次,危機的發生離不開特定的社會、文化、經濟和政治環境等,同樣,危機產生的影響也會波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因此,危機管理強調社會各個領域互動協調發展,在建立危機管理體制時應立足于社會整體,進行綜合管理和協調。
三、公共危機管理工作機制的基本路向
1.建立多元主體的組織體系。在組織結構上,傳統的公共危機應急系統多是條塊分割的科層組織,不利于主體間的信息傳遞和資源共享,而要實現有效的危機管理,就必須建立和調適社會多元主體參與的治理模式,在這種治理模式中,政府組織、非政府組織以及其他社會組織,凡參與公共事務處理的主體都可能形成權力中心;無論政府組織與非政府組織之間,還是公共領域與私人領域之間,都形成了一種平等競爭的、合作協商性的互動關系;政府組織與其他社會組織之間,以及各類社會組織之間形成相互依賴的權力關系,并彼此交換資源、持續協調以實現各自目標,最終形成參與性的危機治理結構。在危機治理中提出多元主體參與的治理模式,并不是否定政府的地位與作用,反而意味著政府承擔更大的責任。在公共危機治理中,政府仍然是維護公眾利益的主要角色,只是將權力與責任適度地分化于包括營利組織、非政府組織、公民和媒體等的其他主體,政府主要負責指揮控制和對各參與主體的博弈進行協調,實現危機治理的合作,以整合社會資源。政府不再是危機的管理者,而是更多地引入社會力量參與,相互合作。在運行中,政府將減少對其他參與主體的管制,增強其規劃、引導、協調、服務等的功能。這樣,就可以把公共危機治理體系看做一個包括政府、營利組織、非政府組織、公眾和媒體等子系統的整合系統,各子系統之間相互關聯與協作,并在這種治理模式下,廣泛利用現代網絡與信息技術,以多元主體相互間的信任與合作為基礎,通過建立一系列正式和非正式制度,實現公共危機的協同治理和公共利益最大化。
2.設立有效的信息與溝通機制。信息是科學決策的基礎,特別是在一個高度復雜、快速變化流動的信息社會環境中,信息收集的及時性、準確性與全面性已經成為公共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政府公共管理能力的重要標準。良好的信息采集與處理、及時的共享與溝通是政府危機管理有效性的現實要求。信息的公開和良好的溝通是政府與公眾互動對話,是對民眾需要訴求的回應,是對公眾知情權的尊重,也有利于提高政府在處理危機中的公信力和凝聚力。為此,政府要確立一種制度和機制安排,讓公眾及時了解和掌握危機發生、發展、處理的狀況以及政府所采取的措施等。讓社會公眾充分了解政府行為,以便參與到危機處理中來,這本身也是依靠公眾力量救援的重要內容。否則,僅僅通過政府內部機制自下而上的傳遞信息,往往會造成信息失真,從而導致對客觀實際不能準確描述和判斷,而無法作出最佳的決策。首先,政府公開公共信息要及時,要避免公眾通過非正式渠道獲取虛假信息,使政府陷入被動;其次,政府要向公眾提供優質的危機信息服務,信息要力求準確,這樣才能使得公眾心中有數;最后,政府要盡快制定公共信息公開的相應法規,以法律的形式保障公共信息得以公開,使信息公開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3.加強危機意識,轉變傳統觀念。任何行為都是在某種意識指導下進行的,沒有危機意識,也就談不上危機管理。可以說,危機意識是危機管理的起點,也是提升政府公共危機管理能力的前提。而危機意識的強弱直接關系到政府危機管理的效果,對一個國家而言,理性的國民危機意識是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整個危機管理的基礎,樹立危機意識可以有效地減少危機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政府進行危機管理,不只是危機發生后政府的迅速響應和對局勢的全面控制,更重要的是政府要有解決社會問題,防止危機爆發的意識。危機意識是這樣一種思想或觀念,它要求一個組織的決策者和管理者從長遠的、戰略的角度出發,在和平、發展的時期,就抱著遭遇和應對危機的心態,預先考慮和預測組織可能面臨的各種緊急的和極度困難的形勢,在心理上和物質上做好應對困難的準備,預先制定對抗危機的應急方案。危機意識的確立,能將危機的發生狀態和發展規律置于政府管理體系的前瞻性預測和有效防控之中,培養強烈的危機意識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與減少危機帶來的損害。為此,可定期開展危機管理專家的討論、匯總、分析專題會,就危機發生時的情勢、發生的原因、過程和結果進行分析,提高行政人員的危機意識。同時,也應該把危機管理意識灌輸到全社會,向社會民眾進行經常性的宣傳教育,讓廣大民眾樹立起危機意識,提高社會的成熟度。
參考文獻:
[1]羅伯特?登哈特,珍妮特?登哈特.新公共服務――服務,而不是掌舵[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1 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危害性
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城市化進程的速度也日益加快加快,人口不斷增長,就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安全隱患,其中比較引起人們重視的傳染病一旦爆發就可能在較短的時間內造成大批人員發病甚至死亡。而且隨著食品安全問題的不斷曝光以及環境的惡化,很多新型疾病如禽流感、口蹄疫、瘋牛病、各種各樣的流感不斷侵襲著人們的健康,以2003年著名的“SARS”病情為例,該病種在我國大部分境內流行,造成了5000余人感染,349人因此而死亡。到最近的2013年四川眉山的“6.13”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有386名學生出現腹瀉現象,但是救助及時,沒有造成人員死亡。這類突發事件一旦出現,涉及范圍就很廣,因此一直是國家衛生部門密切監測的事件。
2 危機管理意義和重要性
當突發事件一旦爆發,如果不能及時得到有效應對處理,那么就會帶來嚴重的后果。在2003年,SARS病毒在中國肆虐,當時因為缺乏危機管理體系,造成了大量人員的感染以及死亡。從SARS事件和對其處理過程就是一個典型的危機管理不成功案例。
危機管理的含義是個人或組織通過危機監測、預控、決策、處理,以達到避免或減少危機產生的危害。通常把危機管理表述為預防、準備、反應、恢復這4個方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不僅可以對人類生命構成直接威脅,還可對人群造成心理恐慌,甚至對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文化產生嚴重的危害。針對于此,就迫切需要采用快速有效的危機管理對策和行為,來避免或減輕危機事件所帶來的危害。
3 危機管理的作用
3.1 預防。危機管理中的預防主要包括監測和預演。監測是指對區域范圍內的人群進行定期不定期的衛生監測、對出現疫情地區的疫情報告和構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平臺等工作。預演是指有針對性對一些有可能出現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地區的人群進行演習,來考察應急系統的反應能力和有關職能部門的應對能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特動態監測的范圍應該盡可能的廣泛,能覆蓋到有可能出現疫情的各個角落。
在歐美等國,檢測范圍相當廣泛,不僅對醫院急診室病人進行監測,還對各大藥房進行檢測,甚至利用衛星和發達的城市監控設備對街道打噴嚏的人群進行檢測。
因此,建立廣泛的監測網絡,就有很大可能及時獲取疫情的最新動態,為及時預防提供充足時間和依據,可以冷靜的面對疫情。此外,監測獲取的原始數據經過專門的加工和分析,可以做出正確的判斷,就比較容易及時處理突發公共衛生的隱患。
3.2 準備。危機管理中的準備包括預警、儲備。預警是對不同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嚴重程度做出由高到低的判斷,一般劃分為特別重大(Ⅰ)、重大(Ⅱ)、較大(Ⅲ)、一般(Ⅳ)4級預警等級,并且用相關的顏色區分。紅色、橙色、黃色、藍色代表不同級別。
儲備的意思是指面對不同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根據歷史相關經驗而進行的物質資源儲備。比如面對毒氣污染,就需要準備防毒面具;面對核泄漏,就需要儲備大量的碘等。
3.3 反應。危機管理中的反應是指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決策以及運行機制,主要包括應對、救助、控制、信息、健康教育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對各相關部門與機構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職能和責任已有明確規定。其中信息的及時尤為重要,當疫情來臨時,要積極、及時、準確、全面地向公眾播報相關信息,這樣做的目的是正確引導廣大群眾以正確的態度面對危機,消除恐懼和不安的情緒,同時也滿足公眾的知情權,并且可以激發群眾的責任感。同時還可以對職能部門的相關工作進行督促和鼓勵。
此外,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危機管理模式上,要統一指揮各個部門的行動,對衛生、軍隊、警察、消防、交通、社會保障等部門要建立合理的溝通和協調渠道。
3.4 恢復。危機管理中的恢復主要包括事件評估、恢復、轉危為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結束后,有關部門應組織專家學者科學對事件進行評價,對應急預案的實施程度,做出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和經驗教訓做出總結,從而發現工作中的不足之處,以便更好的改善工作方式,從而為今后更好的開展工作打下基礎。
因此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所暴露出來的不足與缺陷,促使人們深刻反思,并進行調整和改革,從而成為促進和諧社會和社會進步的契機。
關鍵詞:危機管理;靜態;要素;績效模型
公共危機管理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系統問題。對其進行研究必然會涉及很多方面和很多學科。從國內外的研究情況來看,所研究的具體內容相當龐雜。甚至給人眼花繚亂的感覺,不同學術背景的學者都可以從自己的認識出發,結合自身的學科優勢,對公共危機管理的某個側面或某一具體問題加以研究。雖然涉及的內容龐雜,但歸納起來可以發現。對公共危機管理的研究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對公共危機管理的動態過程中的各個階段的研究和對公共危機管理的靜態系統構成要素研究。
一、公共危機管理的動態過程與靜態要素
公共危機管理的動態過程可以根據不同的研究重點作不同的階段劃分,有時被劃分得比較細,有時則劃分得比較粗,如有三階段、四階段、五階段及六階段等劃分方法。無論哪種劃分方法,其共同之處是都以時間序列為基礎,從前向后對公共危機管理的動態過程中的各個階段加以分析。以四階段劃分法為例,可將公共危機管理過程分為減災、預備、反應和恢復四個階段。公共危機管理實施中的一些具體操作,如預案及計劃的制訂、危機信息的、應急決策、媒體管理、危機公關、應急場情景管理等內容,實際上都是整個危機管理動態過程中的某個側面或片段。
公共危機管理動態過程中的每個階段都需要以靜態系統為基礎。所謂“靜態系統”是指危機管理系統中相對比較穩定、常設的部分,由各種靜態要素構成,如危機管理的組織機構、人員等。公共危機管理中的靜態系統與動態過程是同等重要的,也是不可分割的,靜態系統為動態過程的運行提供了基礎和保障,而動態過程則是控制危機事件的發生、發展和消除不良后果的直接手段。靜態系統是為動態過程服務的,動態過程是否能高效率地發揮作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靜態系統的建設是否科學、合理。用一個可能不很恰當的類比,如果說公共危機管理的靜態系統相當于計算機的硬件系統,那么公共危機管理的動態過程則相當于計算機的軟件系統。
從以往的研究情況來看,公共危機管理的動態過程的研究相對比較成熟,大多數研究論著都以公共危機管理的動態過程的時間序列為框架展開,對危機管理的風險評估、預案的制訂、危機預警、應急決策、媒體管理等具體操作內容的研究都比較深入。相比之下,對危機管理的靜態要素的研究則比較薄弱。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之一是以往國內外對危機管理的研究中,對企業危機管理的研究起步更早,積累的研究成果更多。相對于公共危機管理,企業危機管理涉及的靜態系統的要素要簡單得多,因此對企業危機管理的研究中不可避免地會忽視對靜態系統的關注。而對公共危機管理則不同,相關的靜態系統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如果靜態系統的建設不科學、不完善,那么再好的動態管理技術也將無濟于事。
對公共危機管理系統靜態要素加以分析,目的是將各種要素綜合起來,概括出一個決定公共危機應急管理效果的綜合績效模型。這樣一個綜合模型是有意義的,因為影響公共危機應急管理效果的因素眾多,而且各因素之間還存在著各種復雜的邏輯關系,難以全面把握。通過綜合績效模型,可以將各種因素綜合起來,盡量全面、直觀地顯示各因素的作用,這無疑對深入分析公共危機應急管理系統有很大幫助。本文嘗試運用控制論的分析方法將各種因素綜合起來,概括出一個決定公共危機應急管理效果的綜合績效模型。
研究綜述
公共危機是一個或連續多個突發性的、緊急性的、對社會造成巨大威脅和損害的災難性事件,具有物質破壞力大、心理沖擊性強、影響和波及范圍廣、重復或反復發作可能性大等特點。公共危機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一個分支,是指政府和其他公共組織在科學的公共管理理論指導下,通過預防、預警、評估等環節防止和減少危機造成損害的過程。我國對事故應急管理機制建設的研究起步于余廉(1999)建立的企業預警管理理論體系。在2003年非典疫情爆發后,相關研究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開始逐步走向應急管理體系的建設與完善。《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的出臺體現了國家對這一領域研究的重視和進展。計雷等(2006)從系統性建設方面為我國應急管理理論研究打下了堅實基礎。
高小平(2008)在《中國特色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的成就與發展》中全面系統地總結了我國應急管理的發展歷程、體系模式和管理特點。陳安(2008),孫蕾(2008)則從脆弱性角度對公共安全的衡量與應對進行了研究。左學金,晉勝國(2009)采取理論研究和實證分析的方式,在公共安全和應急管理方面提出了很好的理論見解和實踐總結。錢進,王友春(2010)主要從公共安全危機的管理體系、公共安全危機應急處置、公共安全危機恢復重建與治理評估、公共安全危機治理的輿論應對等方面系統地討論了公共安全危機管理體系建設。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研究者逐步發現公共危機事件之所以擴散為公共危機還存在一些更深層次的原因,包括有組織缺陷、協調障礙、資源調配不足、輿論信息處理不當等。針對這些問題,唐曉東、王林(2005)就如何構建組織機構之間、組織機構內部的流程等進行了探討。部分學者根據我國國情,對構建我國應急管理體制和機制提出具體設想,薛瀾等(2003)認為,我國可確立一種縱向與橫向機構相結合、政府與社會相結合的國家應急管理體制。在統一的應急管理體系下,對分散的部門資源進行重新組合和優化,把體制建設與激勵機制、責任機制、公私合作機制以及觀念更新相結合,從而建立起適應我國國情、政情的國家應急管理體制。池洪(2009)提出政府在應急管理中應積極牽頭,引導“全社會動員、全民參與”型應急反應機制的形成。另外,還有一些學者針對某一類型的突發事件如公共衛生、洪水、地震、山體滑坡、有毒氣體泄漏、等的應急處理和災后救援體制進行了研究與探索。
國外學者有關公共危機事件應急管理的研究也可分為理論研究和政策應用研究兩大類。理論研究方面:RobertHeath(2003)構筑了危機管理的4R模型:減少、預備、反應、恢復。W.TimothyCoombs(2004)指出危機管理涉及的四個基本因素為:預防、準備、績效、學習。這些危機管理階段界定的實質是把危機管理行為滲透到危機生命周期中,滲透到一個組織的日常運作中。從危機的生命周期來看,不同的發展階段要求政府采取不同的應急措施,由此構成一個全面的政府應急管理運作流程。從政府應急管理的參與主體來看,它包括政府、非營利組織、私營組織、民眾以及國際資源,不同的參與主體發揮不同的功能,從而構成政府應急管理的網絡平臺。應用研究方面:Drabek(1999)認為應急管理能力體現在預警、撤退、公共安全和保護等方面。Jaques(2007)則提出了聯邦、州以及地方政府在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4個階段(緩解、準備、響應、恢復)中的功能競爭與行為刺激方面的具體要求及其對效率的影響。部分國家在較早的時候已經制定和實施了一些應急管理政策法規。如英國的民防法案(1948年);日本的災難應對措施基本法(1961年),美國的Stafford法案(1988年)、災難減緩法案(2000年);新西蘭的民防應急管理法(2002年)等。通過對文獻的梳理可以發現,國內外學者在公共危機管理理論與政策研究方面都非常注重其應用性,并做了大量的案例研究與實證分析,取得了較多基礎性成果。
我國的公共危機管理體制
(一)行政管理的集權與分權
一般而言,危機管理常處于內在的、集權性的管理背景。在權力集中度較高的政治體制下,決策者利用“集權化”的危機管理體制,通過行政命令等形式,可迅速的調動全社會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來應對危機,產生很強的社會感召力和社會動員力。在集權式行政管理體制下,各級管理機構層層分設,通過自下而上的信息傳遞交由上級行政部門做出決策,再由上而下的進行行政命令的下達。“集權”保證了決策的統一性和權威性,而統一調配的方式有助于資源的有序分配和安排,從而將有效降低協調成本和減少協調時間。在實踐當中,集權化的確凸現出應對突發、重大應急事件的優勢。然而,與“集權化”相對的是20世紀以來各國政府“分權化”的管理體制改革。通過市場化的力量打造“小政府、大社會”的管理模式。這種權力的分散或下放,往往增強了地方政府的自主性和靈活性,降低向上逐級請示傳遞的過多中間環節,從而提高了公共管理的效率,提升了地方政府應對危機事件的處理能力。從組織構建來看,是將縱深方向的危機管理組織構架向扁平化方向拓展。現代的公共危機具有較高的關聯性,波及的地域范圍更廣、涉及的職能部門更多,因而危機管理中需要危機管理組織橫向和縱向間的緊密合作和互動。我國現有的行政管理體制為“集權化”的危機管理體制和決策中心提供了組織保障。近幾年來中央政府通過進一步強化基層政府的權責,也為提高地方政府防控危機的能力創造了有利條件。隨著地方政府危機處置能力的提高,責任的明晰,未來的地方政府應更加關注地區間與部門間的協調、合作,提高橫向聯合處理危機的能力。
(二)主體構成的單一與多元化
在公共危機管理中,公共危機影響范圍和損失程度決定了政府部門在危機管理中的核心樞紐地位,以及其不可替代的統一組織、協調指揮的職能。然而,從各國的實踐經驗來看,現代的公共危機管理已逐漸改變了原來傳統的單一政府主導模式。伴隨著政府職能由“管制”向“服務”的轉變,以及非政府組織和公眾危機管理意識的提高,危機管理模式正逐步向多主體模式轉化,這些非政府組織和公眾在公共事務管理中發揮這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如澳大利亞的自愿服務澳大利亞組織(VolunteeringAustralia),美國的全國抗災志愿者組織(NVOAD)都曾在應對突發事件過程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盡管民間組織和其他公眾力量一直活躍在我們國家所經歷的每次重大災害的處置、救援甚至重建過程中,但歷史傳統、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影響,使得我國的非政府組織數量較少(規模較大的組織有紅十字協會和中華慈善總工會),職能作用也比較有限,主要集中于募捐資金和分發救災物資上。非政府組織一般具有志愿性及民間性,因此往往可以彌補政府的“官方疏漏”,其靈活性和低成本也是政府無法比擬的。同時,非政府組織還可以監督行政部門處理危機的過程,充當政府與公眾信息交流的平臺,消除公眾缺乏信息的恐慌心理以及可能的對立情緒。政府應進一步加大對非政府組織的重視力度,充分發揮其在公共危機管理中的作用。首先,培育社會組織,鼓勵松散的公眾力量結成有一定組織和制度規范的民間團體。在這一點上,可以積極借鑒鄰國日本的經驗。日本于1999年成立了第一家危機管理的正式民間機構,“危機管理對策機構”作為特定非盈利機構得到了內閣府的認可。該機構在普及危機管理知識、人才培訓、及時信息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其次,需明確除政府外的團體、社區等其他公共社會組織及公民在公共危機管理中的權責。再次,疏通政府與非政府組織的合作和協調渠道,實現在危機處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資源的共享,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美國的民間社區災難聯防體系曾在9.11等公共危機事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調度各種民間專業人士參與搶險救災工作,動員包括宗教團體在內的各種力量,結成救災聯盟,募捐和發放救災物資。美國的社區災難聯防體系與政府在處理公共危機時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做法也值得效仿。
(三)法律法規的建設與實施
公共危機管理法律法規體系是應對公共危機的正式制度保證,也是危機管理規范化、法制化的必然要求。學術界有一種觀點認為,由于公共危機的連續性和反復性,危機管理體現為對過去經驗的總結,即“經驗法”之說;另一種觀點認為,公共危機的突發性使得過往經驗的借鑒意義不大,因而危機管理應體現為做出前瞻性的制度安排,以預警、評估可能的損失并安排相關的對策,即“演繹法”之說。筆者認為無論是上述哪種觀點,其實都在支持公共危機管理法律法規體系在危機管理的基礎性地位。仍以日本為例,其危機管理法律體系大致分為:災害對策法律、有關健康危機管理的法律和應對武力攻擊的法律三類,其中每一類又包括數部法律法規,如《關于地震保險的法律》、《關于防止滑坡災害的法律》、《食物中毒危機管理指南》、《醫藥品等危機管理實施要領》、《安全保障會議設置法修正案》等等。我國也先后出臺了一些關于公共危機事件的法律法規,包括《防震減災法》、《防洪法》、《消防法》、《傳染病防治法》等。然而,現代公共危機管理的體系內容相對龐大,包括有自然災害公共危機管理、事故災害公共危機管理、公共衛生危機管理、突發社會事件危機管理、政治危機管理、經濟危機管理等多重職能,每一項都需要有針對性的危機管理制度安排,相比之下,現有的法律法規體系還遠遠不足以充分應對可能發生的危機事件。另外,公共危機管理已從過去被動、回應性的管理轉向災害救助與預防等應急對策的整合,因而相關法規應包括預防計劃的制定,應急手段、重建等實施標準,確保危機管理系統運行的穩定、可靠和高效。2006年初頒布的《國務院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以下簡稱《應急預案》)作為第一部全國應急預案的總綱,為完善我國公共危機管理機制、體制和法制奠定了基石。在《應急預案》的總綱領下,還需進一步強化各法規中涉及有關各部門間,或政府和社會民間力量之間協調合作的制度安排,逐步建設形成一套完整、統一的公共危機管理法律法規體系。另外,經過多年的實施,各地區、各部門、各行業的應急預案體系建設也已日趨完善,但無論是對預案的執行抑或是對法律法規的實施還存在諸多障礙,建設固然重要,實施和執行更待加強。
我國的公共危機管理運行機制
(一)統一指揮、分級負責
公共危機管理的運行機制包括組織機構和危機管理中心的設立,以及應對公共危機的應急處置流程。在我國的《應急預案》中,規定國務院是公共危機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領導機構,下設的國務院應急管理辦公室是中樞辦事機構,國務院各部負責相關類別的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管理工作,而地方政府負責本地區內的公共危機管理,另有專家組協助提供決策建議。該預案在總結我國歷史經驗和借鑒國外有益做法的基礎上,明確規定了“統一指揮、分級負責”的決策安排,力求改變過去應對突發事件時權責不清、缺乏充分溝通和協調的局面,為實現“協調有序、運轉高速”的應急聯動體系提供了組織程序上的保證。然而,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以過去所發生的部分公共危機事件為證,當前的運行模式還存在一些運行不暢的先天不足。例如,《應急預案》對公共危機管理組織機構的規定尚有一些不明晰之處。應急管理辦公室難以配備針對不同性質公共危機事件的專門人員。這些專門人員的職責不同于專家組成員,他們將會具體負責部分公共危機管理事務。如日本的危機管理中樞機構內閣官房就有數名分管情報、安全保障、事態對應、自然災害以及危機管理中心運行等事項的事務官。再如,雖然各省直轄市都已經設立了當地的應急指揮中心(應急管理辦公室),國務院應急管理辦公室也具有統一指揮與協調的功能,然而地區間合作機制仍未有效建成,2008年南方大面積雪災就曾突出地暴露了該問題。按照《應急預案》的規定,應對公共危機事件的應急程序主要分為信息報告、先期處置、應急響應、應急結束四個環節。但對每個環節中的具體流程,如信息報告中的專門接收、確認主體,應急響應中啟動應急預案的程序都未作規定。因而目前的應急處理流程尚待進一步細化,方能保證在第一時間內迅速做出有效的決策。
(二)信息搜集和披露
公共危機具有極大的破壞性和心理沖擊力,而危機事件的爆發又具有偶然性,信息的極度缺乏在危機管理中體現的尤為明顯。因而及時獲得和傳遞有價值的信息對于紓緩危機、平復公眾的恐慌心理以降低危害損失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要借助各種高新技術手段、重新整合信息資源,改進低效的信息收集和傳輸機制。目前我國還尚未在公共危機管理中設立專門的信息情報搜集中心,上級政府仍然依賴下級部門的報告(特別重大或重大突發事件發生后,報告不得遲于4個小時),這對提高信息搜集效率極為不利。借鑒其他國家的經驗,應考慮將最先進的聯網式多功能通訊系統運用到危機信息處理過程中,如接收現場的第一手影音資料的相關通訊設備、專用的通訊網絡和支持系統,以及多功能通訊衛星的運用。信息披露是確保公眾知情權,穩定公眾心理,保證危機管理順利開展的重要手段。在我國目前行政信息集中壟斷、大部分信息公開度、透明度不高的背景下,首先要強調披露。按照《應急預案》的規定,公共事件的信息應通過授權、散發新聞稿、組織、新聞會等形式,在第一時間及時、準確、客觀、全面的向社會危機狀況簡要信息,以及政府應對措施和公眾防范措施等后續信息。事實上,在加大對事故各級責任人查處力度時,也會導致下級瞞報、少報信息以逃避責任的負面后果。另外,信息披露方式的選擇也會產生不同的影響。政府部門和媒體的溝通和合作將會對信息的及時、真實、準確披露起到積極作用。
全面整合的公共危機管理體系構建
公共危機事件的復雜和多變性,使得單一機制或模式都難以解決危機管理中的全部問題,因而有必要整合各方的資源和力量,建立全面整合的危機管理體系。全面整合的危機管理體系是指在高層領導者的直接領導下,改進政府危機管理理念,通過法律、制度、政策的作用,在各種資源支持管理系統下,通過整合的組織和社會協作,貫穿全程系統的危機管理,以有效預防、回應、化解和消除各種危機。現階段,各國的公共危機管理無一不顯現出整合性危機管理的特征,包括政府機構、非政府主體和公眾的共同參與和協作,法律法規體系、決策機制、執行機構的相互聯動,預警、應急處置、善后和恢復各環節的融匯貫穿等等。
(一)全面樹立整合性危機管理理念在公共危機管理主體中廣泛建立明確的風險管理與危機管理共識,即相應的風險文化,為了溝通的順暢以及有效的執行,還需建立共同的公共危機或者公共危機源的一致性看法,使得管理系統內每個人都能使用相同的風險語言來表達,從而保證相關行動的貫徹實施。整合性危機管理理念既包括橫向縱向危機要素的整合,還包括危機處理資源、處理手段的整合等等。
(二)建立全方位的聯動反應機制促進跨區域、跨部門的危機信息溝通平臺與機制的建設,構建公共危機管理聯動機制是提高公共危機防范能力和應急管理能力的一種重要的手段。公共危機管理反應聯動機制是一種對區域內各種相關資源進行整合的高度集成的危機管理協調機制,是促進危機管理各部門、各方面人員的協調與配合,從而發揮出整體的最大優勢的有效手段。構建公共危機管理聯動機制應從加強政府各部門危機管理主體之間的聯動、政府與市民及民間組織之間的聯動、政府與媒體以及與危機管理研究機構的聯動等多個方面入手,達到協調一致、動態管理、化危為機的目的。
(三)構建多層次的資源保障體系物質和財政資源是公共危機管理的基礎,政府要加大直接服務于公眾的基礎設施投入,要把公共危機管理的預算納入政府的預算體系之中;設立必要的專項基金,用于應對各種突發性事件,并且建立監督的制度和程序以保證基金的合法、合理以及有效的使用;建立完善各種戰略性資源的儲備制度;建立資源信息庫,以便在關鍵時期快速有效調動資源,同時還應就危機狀態下資源征用問題加以立法。同時,要引入巨災保險,我國目前重大災難損失的保險賠付約占3%,不能使受損者及時獲得較充分的經濟補償,迅速恢復生產和生活。因此,建立以國家財政為后盾,巨災保險補償為基礎,社會捐助為補充的多層次的保障體系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公共危機 公共危機管理 政府 問題研究
一、我國政府公共危機管理的現狀
近年來,公共危機事件頻發,為有效應對這些危機事件,我國對公共危機管理的研究不斷延伸到各個領域,并取得了一些成績。
(一)危機管理機構不斷增加
我國近幾年加大了對公共危機管理的重視程度,在各級政府、科研機構以及高等院校建立眾多公共危機管理研究機構,這些機構在各自的領域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也取得了相應的成就。
(二)政府應對公共危機能力增強
經過期作廢2010年西南旱災、玉樹地震、舟曲泥石流,2011年日本核泄露、溫州動車追尾事故等各類公共危機事故的發生,我國政府在應對公共危機方面的能力顯著提高,公共危機管理的隊伍不斷壯大,公共危機管理體系不斷完善。
(三)媒體公開事實信息,走向成熟
危機發生的同時媒介要起到正確的作用,起初發生的一些公共危機事件媒體沒有準確的報道相關信息,導致民眾通過各種途徑,包括手機、互聯網等夸大其辭傳播謠言,造成社會恐慌。如今媒體在危機發生的第一時間準確報道,在公開性與準確性方面有顯著提高,維護了公民的知情權,在危機管理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二、當前我國公共危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公共危機教育體系極不健全
現如今公共危機事件每天都在發生,然而從小學到大學教育中極少涉及危機教育的內容,我國的危機教育體系極不健全,缺少危機教育,就會缺少危機的意識,進而在面對危機時缺乏“危機應對能力”,手足無措,一切日常積累的知曉與不知曉的防范知識瞬間空白,當前我國公共危機事件密集爆發,政府沒有一項決策要建立危機教育機構。企業的危機教育基本上是經營環境和市場競爭,家庭教育中家長對子女的危機教育也基本上是個人安全教育,缺乏公共危機教育。政府的公共危機教育也基本上是一些危機管理相關部門和人員,告訴他們如何管理和應對危機,根本沒有普及到全體公務員和公眾,所見所聞最多的也不過是森林防火的宣傳,除此之外,危機管理部門的人員沒有任何大的作為,只等危機發生了,作補救處理。社會輿論宣傳傾向于“好事傳千里,壞事不出門”,甚至有意識地掩蓋已經發生的或者可能出現的危機……這些與我國社會轉型過程中的“抗風險”需要是不相適應的。
(二)公共媒體缺乏正確向導力度
大眾傳媒像一把雙刃劍,它在發揮著重要作用的同時,其各種負面效果也顯現出來,媒體會選擇一些能夠提高收視率的信息,例如血腥,死亡,災難,暴力等一系列的詞語作為熱點新聞的主要標準,各媒體在處理信息的同時,通常會把這些詞語所關聯的事情進行報道,這種不正常的信息取向很容易給公眾造成一種夸大性的信息誤導,從側面加大公眾對自身所處環境不安定因素的擔憂,引發了很多負面效應。
(三)前瞻性傳播不受重視
這里引發了一個概念,什么是前瞻性傳播?所謂前瞻性傳播:是指在公共危機發生之后,真實并及時的危機相關的事態信息,全面分析對事態的發展以及所造成的影響,對于危機有可能造成的民眾的心理問題進行合理的并且有前瞻性的引導,以盡最大努力完全避免公共危機所帶來的不必要的新生的危機。2011年典型事例“搶鹽風波”正體現了我國忽視前瞻性傳播,同時也體現了其重要性。
(四)非政府組織參與公共危機管理受制約
非政府組織是由社會公眾組成,是政府組織的延伸,在政府管理范圍內,而“草根”組織屬于真正意義上的非政府組織,這種組織服務于公眾,秉承“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思想全心全意解決公眾難題,在民眾的心目中是大受好評的,但有一點,這種“草根”非政府組織并未受到法律認可,因此至今為止它仍然處于“非法”狀態。
三、完善政府危機管理職能的建議和措施
(一)加強危機管理教育與訓練
建立公共危機教育實訓基地讓民從更直接的掌握應對各種危機的本領,培養應對危機的心態,從而減少多數民眾在面對危機時出現的茫然無措的現象,提高自身的自救能力;陪養當代大學生志愿者參與危機管理培訓,當緊急時刻到來的時候,他們能夠發揮自救與互救的作用,在專業救援隊到來之前,降低損失;加強對公務員的危機管理實訓,不斷增強對危機的意識,從而提高警惕性,掌握自我保護的方法。
(二)完善非政府組織參與公共危機管理
非政府組織應當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提高管理能力。非政府組織具備很多優勢,有很強的親和力和凝聚力,因為它是非營利性組織,無償的為受災民眾付出。我們活在危機不斷的年代,政府已無法獨自應對種種危機,非政府組織逐漸作為公共危機管理的主體之一成為必然,因此非政府組織應當更加正規化和專業化,在未來治理公共危機過程中更得心應手,作為政府也民眾之間溝通的橋梁,在重建受災民眾家園的時候充分發揮作用。
(三)提高我國公共危機預警能力
全面策劃應對危機的計劃,和在危機來臨時從容應對的管理措施。換句話說就是未雨綢繆,預防是解決危機的最好方法。完善公共危機預警機制,提高公共危機預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政府應當主動關注公共性事件,深刻總結公共危機的起因。
(四)安排公共危機處理基金
建議政府合理的預算并安排公共危機處理基金,不僅能夠在危機發生時及時的調動,也完善了危機財政調動制度,增加了應對危機的能力,對公共危機的事態也能夠得心應手的控制,及時的疏通危機帶來的困境,進而避免由公共危機所帶來的負面新生危機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