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7 15:46:4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大學生職業規劃原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職業規劃是指個人對自己職業發展的設想和計劃,是結合了自身情況及現實約束因素后,對各種可能的選擇和機會進行評估,從而確定職業目標、制定行動方案的過程。這一概念最早是一百多年前由美國的職業規劃教育家弗蘭克?帕森斯提出來的。在計劃經濟的影響下,大學多年來實行的是國家統包統分的政策,因此對職業規劃的研究很少。實行自主擇業后,大學生的職業規劃教育問題逐漸得到重視和發展。近年來,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在校的大學生人數也在不斷增長。據教育部的《關于做好2013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顯示,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高達699萬人,比2012年增加19萬人,被稱為“世上最難就業季”。而據《人民日報》報道,2014年畢業生人數將增加28萬人,達到727萬人之多。由此可見,大學生的就業形勢十分嚴峻。大學生就業難固然與近年來高校的擴招、專業的設置以及國際和國內的經濟形勢有關,但也與高校對職業規劃教育的缺失和大學生對職業規劃不夠重視有著密切的關系。
一、推進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的重要意義
積極推進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是高校教書育人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新形勢下高校教育發展的客觀要求,同時也是貫徹落實國家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見的要求。職業規劃教育對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提高就業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科學發展觀的客觀要求
科學發展觀是我們一切工作的指導原則,它強調“以人為本”。高校的首要任務就是教書育人。大學生是高校受教育的主體,這就要求我們的教育工作要緊緊圍繞如何提高學生的素質和能力來開展,這是我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而職業規劃教育無疑是提高大學生素質和能力的重要手段。
2.有利于大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挖掘自身的潛力
俗話說:人貴有自知之明。一個人要正確地認識自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個人的性格特征、興趣愛好、思維方式等都是不一樣的。加之由于大學生缺乏社會經驗和社會實踐,對自我的評價往往不準確,這就需要學校有一個專門的機構幫助大學生進行具體的評估,根據自身的特點準確定位,挖掘自身潛力,揚長避短,盡可能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路線。同時不斷地完善自身,提高自我,將自身優勢與社會需求相結合,使自己將來能較好地適應工作的要求。
3.有利于增強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大學生能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除了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外,是否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否具有團隊精神、是否能與人很好地溝通和相處等,往往也是用人單位十分看重的內容,而這些能力的培養是離不開職業規劃教育的。
二、我國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高校的職業規劃教育剛剛起步不久,盡管相對過去而言,不管是理論水平還是實踐教育水平,都有了不小的進步,但與西方先進國家相比,還是存在著較大的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理論水平還比較低
與發達的西方國家較為完善的職業規劃理論水平相比,我國職業規劃的理論水平相對還是較低的,對職業規劃教育缺乏一整套完整的、系統的、科學的論述。這是由于我國高校重視程度不足,加之缺乏足夠的實踐經驗,因而無法進行系統的總結。反過來,理論的缺乏又使職業規劃教育實踐受到制約,因此只能照搬國外的一些經驗和技巧,創新性不強。
2.高校的重視程度不夠
現在我國還有不少高校沒有真正重視大學生的職業規劃教育。一些高校甚至沒有開設職業規劃教育方面的課程。即使開設了這類課程,有些學校也只是把它作為一門無關緊要的選修課而已。另外,有些高校開設該課程的時間也比較晚,到大三或者大四,等到學生快畢業了才臨時抱佛腳,匆匆忙忙給學生做個培訓,這樣的培訓當然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3.大學生自身的重視程度不夠
很多大學生缺乏必要的職業規劃理念,對將來的職業規劃缺乏長遠的考慮。有的人甚至錯誤地認為,自己從上大學的那一天起,因為確定了所學的專業,因此畢業后的就業也已經是確定好了的,沒有必要再去規劃什么。有的人所學專業是父母親幫忙定好的,上了大學后,當發現所學的專業和自己想象的大相徑庭時,就會對學習失去興趣,得過且過,對職業規劃更是不當回事。有的人則是對職業規劃教育不理解,沒有認識到職業規劃對人生的重要意義,只是把它當做一般的面試指導或培訓。加之學校缺乏引導,部分大學生自然而然就對職業規劃淡漠了。
4.缺乏專業的優秀教師
職業規劃教育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系統學科,從事這門學科教學工作的教師應該是受過專門培訓的優秀人才。由于目前高校并沒有相關師資培養,導致師資欠缺。為滿足教學需求,不少高校只能從別的專業抽調部分教師兼任,甚至只能由班主任或是年級輔導員充當。這些教師雖然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但是畢竟沒有受到過良好的專業訓練,沒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不能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和培訓。而且培訓的內容簡單,形式單一,大都只能對學生進行一些就業形勢的介紹和分析,解答學生對國家一些就業政策的疑問,無法對學生進行心理分析,進行個性化的指導,無法滿足當今大學生對職業規劃教育的要求。
5.缺乏完備和規范的職業規劃教育體系
目前,國家并沒有對大學生的職業規劃教育制定具體的指導原則和目的要求。由于缺乏統一的規劃和指導,目前大學生的職業規劃教育工作就只能由高校自行設置和承擔,這些課程設不設置?如何設置?什么時候設置?都由高校自行決定。如何對這些課程的教學成果進行客觀評價?學生經過學習后應達到什么樣的目的?這些都是在高校職業規劃教育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三、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的對策
1.完善和健全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體系
(1)國家應制定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的學綱要和指導原則并出臺相應政策。職業規劃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抓得越早越好。一定要改變過去那種職業規劃教育過程間斷化、體系單一化、認識片面化、指導粗放化的弊端,使職業規劃教育的過程連續化、體系多樣化、認識全面化、指導細致化。實踐證明, 那種從小學到大學, 以升學為目標的應試教育,往往使得學生們從小失去學習的興趣和方向; 而僅僅在大學階段,甚至只是在畢業前夕,才給大學生提供必要的職業規劃教育和就業指導,就會使學生因為缺少充分的心理準備而失去學習的動力。因此,職業規劃教育應該從中學階段就抓起。最近國家教育部出臺了新的高考方案改革措施,提出高考將分為技術型和技能型高考,這其實就是對學生的職業規劃進行分流和指導的一種改革嘗試。學生在初中階段就可以根據自身的性格特點和優勢,對自己將來的職業進行規劃,逐步發現和培養自身的興趣愛好,對將來的學業和職業規劃進行設計,以便和高中以及大學的職業規劃銜接,為將來更好地服務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2)要設立專門的指導機構和研究機構。設立專門的機構,可以對大學生的職業規劃教育進行規劃和設計,從而改變過去那種零散、應付式的職業規劃教育。該機構應該集規劃設計、實施教育、管理、服務于一體,指導大學生進行職業規劃,及時解決大學生在職業規劃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矛盾和問題。設立專門的研究機構,還可以解決我國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方面理論水平較低的問題。要積極借鑒國外先進的經驗,結合我國大學生的實際,認真探索在新形勢下我國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的理論。在提高理論水平的同時,將理論用于指導實踐,努力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職業規劃的路子。
(3)積極健全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的社會體系。大學生的職業規劃教育如果單靠國家教育部和高校是難以完成的,因為這是一個全社會的系統工程。應與國家和社會的需求結合起來,充分考慮社會發展引起的各種職業變化。這就需要政府、企業、社會團體、家長、大眾傳媒等全社會的支持與合作。政府要參與其中,積極支持、鼓勵和引導教育主管部門,認真實施相關的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方面的政策,為高校、用人單位搭建起一個溝通和合作的橋梁,實現資源和信息共享。與此同時,要發揮好企業等用人單位在職業規劃教育當中的作用。因為在社會實踐方面,用人單位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走出去的機會,讓他們提前接觸社會,為將來更好地融入社會做好準備。只有通力合作,齊抓共管,才能把這個事情辦好。
2.應充分認識大學生職業規劃的重要性,并將其作為一項教育的必備內容認真抓好
(1)從觀念上改變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可有可無的理念。高校應把職業規劃教育列入大學生的必修課當中,使大學生對這項教育足夠重視。如果把高校比作企業,那么大學生就是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要想得到社會的認可,產品的質量就必須過硬。高校應該從組織上和制度上對職業規劃教育給予充分的保障。作為教育的主體,要積極與政府、用人單位和學生家長互相配合,制定合理的職業規劃教育方案,使學生能得到較好的職業規劃指導,從而形成正確的擇業觀。
(2)改革職業規劃教育單一的教學模式,倡導多元化的教學體系。要改變過去那種課堂上老師講,學生在下面聽的簡單教學模式。要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模式,對學生加以教育和引導。現在的大學生思維活躍,接受新鮮事物很快,有自己的主見。學校應根據學生的這些特點,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模式,比如說在課堂上讓學生多參與討論;或者模擬職場環境,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或者走出去,讓學生在社會上得到真正的鍛煉等等。
(3)針對學生的不同性格特征,制定個性化的職業規劃教育方案。除了要制定大眾化的職業規劃教育方案外,在后期的職業規劃教育中,高校還應該根據學生的家庭背景、成長環境、興趣愛好、對社會的認知程度以及不同的性格特征,制定合理的職業規劃教育方案,供學生進行選擇,這樣職業規劃教育就更具有針對性,可以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4)分階段對學生實行職業規劃教育。職業規劃教育應該始終貫穿大學的整個過程,但大學生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特點,如何在大學不同的階段實施不同的職業規劃教育,是高校應該思考的一個重要課題。在大學的四年中,每一年的側重點都應該是不同的。大學一年級,學生剛剛入學,對大學有一種新鮮感,而且有著一種強烈的求知欲,但他們對所學的專業以及將來的職業規劃還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這時候的職業規劃教育應該以灌輸職業規劃教育的意識和理念為主,同時可以讓有經驗的老師或師兄、師姐介紹自身的一些成長經歷,特別是發揮榜樣作用,使他們從中得到有益的啟迪。與此同時,讓他們加深對本專業的了解,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以便為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大學二年級,經過一年的職業規劃訓練,學校和學生對自身的性格特點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這時候應該制定具體的訓練方案,按照方案加強職業規劃方面的學習。要進一步加強職業能力的培養和自我認知,要摸清學生的特點和不足,有計劃地進行訓練。大學三年級,要進一步明確學生的就業方向和職業規劃,對先前制定的職業規劃方案進行補充、調整和完善。不斷增強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他們各方面的素質,讓他們有意識地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大學四年級是大學的最后一年,要讓學生了解當年國家的相關就業政策,根據學生的就業意向進行培訓,進一步提高他們的求職技巧,安排好他們的實習工作。在求職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問題,思想很容易出現波動,這時候一定要和學生多溝通,及時了解他們的思想狀態,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加強個體輔導,幫助他們及時進行自我調適,使他們能順利地度過大學的最后階段,找到理想的工作單位。
(5)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專業教師隊伍。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等多學科,它對教師的能力提出了高要求。過去那種靠臨時請一些非專業的老師來應付教學的做法,顯然已經無法適應現代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的要求。因此,學校一定要把建設一支高素質的職業規劃專業教師隊伍提到議事日程上來。首先,可以引進專業的職業規劃方面的教師和專家,以補充高校職業規劃的教師隊伍;其次,要加強現有的有志于參與職業規劃方面教育的專業教師隊伍建設,可以送他們出去參加學習和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知識水平和能力。除此之外,還可以采用請進來的方法,聘請一些有經驗的職業規劃培訓師,到學校給學生做一些相關培訓,這樣同樣可以彌補高校師資力量的不足。
3.學生要根據國家和社會的需要,做好職業規劃的自我定位
大學生作為職業規劃受教育的主體,其自我正確的定位也是極其重要的。首先,大學生要對自己有一個全面而準確的了解,要配合學校通過自我評價體系和專業的測試,正確認識自己的職業傾向和職業興趣。及時向指導老師匯報自身的思想動態,尋求他們的幫助,使自身擁有健康的擇業心態,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其次,要培養對本專業的興趣愛好,努力學習各種專業知識,增強自身的綜合素質,為將來的求職之路打好基礎。最后,要增強社會責任感,每個人都不可能脫離社會而獨立存在,只有把自身的興趣愛好和社會的需要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體現自身的價值。
四、小結
大學生就業難是全社會共同關注的話題,而加強大學生的職業規劃教育,增強大學生的就業能力,無疑是解決這一難題的有效途徑之一。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更科學、更合理地規劃自己的職業,更好地適應和服務社會。而這有賴于包括政府、高校和大學生在內的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邱文芳.大學生就業能力現狀分析與培養對策[J].漳州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1).
[2]孫靜月.高校全過程全方位開展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的思考[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2).
[3]劉雪冰.對國外職業規劃教育發展狀況的思考[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9(2).
[4]劉榮軍.關于高校職業規劃教育的思考[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7(1).
【關鍵詞】職業規劃 就業指導 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12C-0178-02
大學生就業和職業規劃一直備受社會各界的重視,如今很多大學已經開設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課程,這對于學生順利就業、實現社會角色轉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近些年以來,隨著高校的擴招和社會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大學生畢業就業與社會發展需求之間存在極大的矛盾。對此,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工作應高度重視學生的就業形勢,加強學生的就業輔導,幫助學生認清社會形勢,使學生掌握必要的求職和職場生存技巧,促進大學生順利就業。本文試分析大學生職業規劃的重要作用,并立足高校就業現狀和大學生從業需求,提出深化開展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工作的具體措施。
一、大學生職業規劃的重要作用
(一)幫助大學生認清當前就業形勢,了解就業相關政策
我國的大學教育雖然為學生提供了很多產學合作的實踐平臺,但是對于即將畢業的應屆畢業生而言,大部分學生對于自己以后的職業規劃和以后應該從事什么樣的工作,怎樣實現社會職業角色的轉變依然缺少足夠的準備。學生對于自身的優勢和特點,對于社會和行業發展的現狀等,缺少足夠的認識。高校通過開展職業規劃指導,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當前的就業形勢,轉變固有的擇業觀念。正確引導學生對于各行各業的理解,同時還應該向大學生提供最新的政府法規和政策解讀,比如大學生西北支援計劃、大學生村官計劃、農村支教計劃等,鼓勵大學生向三四線城市以及農村發展,根據國家的需要和個人的興趣、意愿規劃自己的職業和人生。實現高校畢業生的合理流動,充分發揮學生在國家經濟、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建設作用。
(二)幫助畢業生及時獲取相關招聘信息,掌握面試的方法和技巧
大學應屆畢業生的第一份工作對于其職業發展非常重要,因此多方面獲取就業渠道,收集各個單位的招聘信息,讓學生能夠有更多的選擇機會,更多的了解企業的性質、在行業中的水平、主要招聘位和具體的要求,幫助學生更好地定位自己在行業中的位置。為此,學校應該及時為學生企業的招聘信息,和與行業相關的新聞。在開展學生職業規劃和指導時,應該充分結合當前的市場需求,和各個行業的發展前景,可以聘請外部的企業宣講,讓學生對企業有更好的認知和了解。同時學校還應該幫助學生簡歷學生履歷數據庫。將每一名學生的在校表現,實踐活動情況,參加社會實踐的企業評價和獲獎情況等進行綜合的素質考評登記在案,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崗位推薦機會。
對于剛剛走出校園的學生而言,面試技巧至關重要,這是決定能否進入企業大門、獲得offer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內容。學校在職業規劃指導教育中,應幫助學生正確分析自身的優勢和不足,結合自身的學習情況和實踐經驗,建立面試的自信和主動性,增強抗壓和抗挫的能力。對于企業而言,更加需要看到的是學生的素養和培養的價值,因此,學生在進行面試的時候需要樹立足夠的自信心,注意面試過程中的言談舉止,著裝大方得體,實事求是,在面試中保持沉穩和謙遜的態度。按照投遞的崗位職位特點合理制定簡歷,以便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能夠脫穎,爭取更多的就業機會。
(三)幫助大學生正確定位自己,樹立正確的擇業觀
“90后”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新一批的主力軍,正在慢慢滲透和改變著各個行業和整個社會的發展結構,這些新生的社會力量的特點是個性、有沖勁和韌勁。對待新鮮的事務具有極強的接受能力,能夠快速的適應周圍環境的變化。但是這些畢業生由于自小生活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下,擁有優厚的物質享受,在整個求學的過程中也很少經受失敗和挫折,很多學生初到職場很難適應公司的環境,在工作中更是很難接受挫折,容易產生自我否定的暗示心理。因此,高校在開展學生職業規劃指導時,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的滋味認知能力和對事物的客觀看法。準確定位自己的實際情況,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對于無法對自己的興趣和發展方向準確定位的學生,可以幫助其先就業再擇業,在新的工作中挖掘自己的興趣點,尋找工作樂趣,培養職業發展的自信心。從多反面綜合考量,制定自身的職業發展計劃。合理的定位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當然,在整個職業發展定位中,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也不可能做到一應俱全的考慮所有的因素,對于目標也會出現與實際發展方向或多或少的偏差,這些都是在職業規劃和設計中在所難免的。高校職業規劃指導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保持自信和健康的就業心態,發揮自身的專業和社會實踐經驗的優勢,不斷的調整自己的目標和規劃方向,找到更加適合自己發展和企業崗位,實現自身發展的目標。
(四)幫助大學生盡快適應社會生活,克服對職場生活的恐懼
大學生對于社會的適應和認識不足,在求職和面試的過程中,面對一次次的失敗,學生很容易出現自我否定的心理,對社會和職業發展失去信心。另外,還有一部分同學在畢業擇業之前,過高的薪酬和職位預期也會導致其心理受挫。比如,一些大學畢業生對自己的起薪要求和自身的專業水平和能力不能有一個合理客觀的認識,導致在面試的過程中,過度在意工資和福利,加上面試中很多的競爭對手和考官的嚴格要求,很多大學生沒有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面對面試過程中的靈活問題,出現怯場和緊張的現象,對以后的職場面試產生恐懼的心理。即使是通過面試的同學,由于缺少對自己長久的職業規劃和設計,在后期的工作中很難挖掘自身的潛力,頻繁跳槽。高校及時開展大學生職業規劃,幫助大學生正確定位和認識自己,客觀認識自己的能力和專業水平。正確對待工作和實習中遇到的困難,端正擇業態度,加快從高校學生向職業人員的角色轉變。
【關鍵詞】大學生;職業規劃;專業課
【Abstract】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of undergraduate career plan and different requirements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to professional courses due to these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Problems caused by personal undergraduate career plan and improper professional courses are analyzed. It is point out that undergraduate career plan of a person should start in high school period and be realized under the support of the whole society, government and education organizations. The possible measures that a college can apply to coordinate the personal career plan of an undergraduate student and the professional course arrangement are discussed preliminarily.
【Keywords】undergraduate; career plan; professional course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9-0018-02
大部分擁有良好教育條件的人都會很早就開始個人的職業規劃。“你長大了想干什么?”每一個孩子在回答這樣的問題時都可以看作是最初的職業規劃萌芽。然而,年輕的大學生由于缺少對社會行業的了解,沒有實踐經驗,加之高中課程與大學課程的完全脫節,往往并不能真正了解自己職業規劃的可行性,也不清楚為了實現自己的職業規劃需要學習哪方面的課程,因此選擇專業的時候往往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如何盡快使廣大大學生弄清自己的職業興趣,設定清晰的職業規劃,選擇合理的課程仍然是值得我們深究的問題。而在專業課設置方面,如何能夠盡可能滿足每個學生的個性需求也是我們所面臨的挑戰。
1大學生的職業選擇
大多數人會在很小的時候對自己的未來有一個模糊的夢想,而對于大學生來說,真正開始職業選擇是在高考填報志愿的時候。不幸的是,對于中國的年輕人來說,從很小的時候就會開始承擔太多的夢想,永遠都會有繁重的學習任務壓在肩上。一直到高考的時候,學生們都在埋頭學習,很少有人有機會從書海中抬起頭來四處張望一下周圍的世界。因此,很多即將成為大學生的學生對社會上的行業缺乏了解。很多時候,他們的職業規劃只是憑借對社會的間接了解和個人興趣而形成的一種模糊的計劃。大部分學生會根據這個模糊的職業規劃選擇專業,進行被動而盲目地學習。比如,在填報志愿的時候,有的人認為自己喜歡化學,但是其實他并不清楚化學專業畢業的人所從事的行業,尤其是可能將會陪伴他一生的日常工作。他喜歡的不過是高中課本上的化學而已,而不是與化學相關的職業。還有些學生甚至從來沒有認真考慮過職業選擇,只是在填報志愿的時候才會從父母、師長那里被動地接受這樣那樣的觀點,做出匆忙的選擇。這樣的學生在進入大學,逐步接觸社會以后就可能會發現當初的職業選擇是錯誤的,從而對學習失去興趣。因此,幫助大學生做好職業選擇應該從高中時期開始。
另一方面,即使是學習同一專業的大學生,各自的職業規劃也會有顯著不同,所需要學習的課程也會有很大不同。然而,大學的專業課只會根據本專業職業人士的普遍需要而設置,老師們則按部就班地講授課程,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關心每個學生的職業規劃需要。這種情況下,當大學生們發現自己的職業規劃并不真正符合自己的興趣愛好甚至不切實際時,往往已經錯過了更正錯誤的機會或者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因此很容易出現茫然、放棄、厭學、逃避等負面情緒,對自己選擇的專業也會很快失去興趣。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目前我國的教育體制中已經出現了很多靈活的措施。比如在很多學校中,成績優秀的學生可以在進入大學學習一段時間后,根據自己的職業興趣擁有二次選擇專業的機會;采用學分制,學生可以在一定范圍內根據職業規劃需要選擇課程,修滿學分即可。然而,這些措施只能給一些發現自己真正的需要的學生做出選擇的機會。
為了幫助青年人做好職業選擇,最重要的是讓他們在作出職業選擇之前,對社會行業具備必要的了解,而在他們選擇了專業以后,進行有效的指導。對此,筆者認為青少年是我們全社會的未來,幫助他們做好職業規劃是國民教育中的一部分。因此社會、教育機構、企業有義務提供必要的條件。父母、乃至全社會應該盡可能鼓勵中學生了解社會的運作方式,教育機構應該定期讓學生們離開書桌,為他們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去了解社會中各種行業的工作性質,并把這一工作納入到正式的教育工作中,而企業應該認識到自身有義務為這樣的活動提供便利條件。目前,已經有一些教育機構、企業已經積極投入到這樣的義務活動中來。比如說,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每年會組織主題為“化學創造美好生活”的活動,邀請中學生參觀中國頂級的化學實驗室,并由在讀博士生們引導中學生對日常科研工作進行了解。有很多企業目前也承擔著與大學合作,提供大學生實習的場所。如果這種活動能夠做出適當的擴大提供給中學生,也會為國民素質教育帶來更多的好處。當然,這種活動不可避免會給企業的經濟活動帶來干擾。一方面提高企業和全社會參與國民教育的意識,另一方面由社會和政府作出適當的補償也許是可行之策。總之,要想讓學生們在高考填報志愿時清楚自己的選擇,從長遠來看,需要全社會幫助高中生、大學生做出適合自己的職業規劃,而政府行政之手的推動同樣不可或缺。
2個性化的職業規劃與專業課設置協調的可行性
當年輕人進入大學學習后,職業規劃更加清晰。如前所述,對于同一個專業的畢業生,所選擇的職業仍然會有很大差別,因此對專業課會產生很多個性化的需求。仍然以化學專業為例,有的人會選擇繼續深造,獲得博士學位,將來從事科研工作。對于這樣的學生,需要學好本專業的各門課程,四年級的時候考取研究生;而有的人希望進入工廠工作,這樣的人可能需要更多的了解化工、設備、材料加工、乃至管理等方面的知識;還有些人希望自己開工廠,那就不僅需要專業知識,還需要學習管理,財務等方面的知識,以及更多地接觸社會。目前在很多學校流行的學分制對滿足大學生個性化職業規劃的需求起到了有效的作用。但是,正如我們前面提到的那樣,由于大學生社會經驗的不足,他們往往會做出盲目的職業規劃并據此做出錯誤的專業課選擇。為了更好地幫助廣大學生按照自己的職業規劃進行有針對性地學習,需要做出更為細致的工作。美國教育學家泰勒在其課程基本原理“泰勒原理”中指出了四個基本問題:1. 學校應該達到那些教育目標?2. 提供哪些教育經驗才能實現這些目標?3. 怎樣才能有效地組織這些教育經驗?4. 評價結果。從泰勒原理出發,可以詳盡地闡述我們對幫助大學生做好職業規劃和學好專業課的幾點認識。
3專業課教學的目標是什么?
專業課就是某種專業根據社會對該專業人才業務上的特殊要求設置的課程。專業課教學的目標就是讓大學生明白職業對個人與社會的作用,掌握該專業進入社會工作時所需要的知識,并盡可能滿足其個性化職業規劃的需要。
提供哪些專業課教學經驗才能實現這一目標?
要想實現專業課教學的目標,首先應該幫助學生了解現實,形成對職業和專業的正確見解和信念,在職業需要和個人興趣之間做出理性的選擇,然后提供給學生最需要的專業課。為了幫助學生選擇正確的課程,應該請有經驗的專家在開始專業課之前對每個學生的職業規劃進行了解,然后對其專業課選擇給出適當的建議,幫助學生確定專業課學習計劃,并由學校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提供相應的專業課學習。這些建議應該是基于實踐經驗,從企業、社會得到的最新反饋信息。在教學工作中要把握理論聯系實際這一原則,與時俱進,時刻了解本專業相關行業的最新發展,確保提供給學生最新的相關知識。
4怎樣才能有效地組織這一專業課教學目標?
要想有效地組織專業課教學,第一要給學生充分的專業課選擇自由;第二要提供足夠的專業課;第三要提供足夠的專業課教師;第四要有強大的硬件支持。
對于擁有不同職業規劃的學生來說,強制性要求所有學生學習一成不變的專業課必然會造成很多學生學習自己不需要的課程。在有些國家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專業已經不是一個預先設定的固定教育單位,而是根據學生選擇的課程而自動形成的課程體系。在這樣的學校里,學生有充分的專業課選擇權。學生不僅可以在本系自由選擇專業課,還可以在其他系,乃至于其他學校跨校選擇專業課。這樣既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又使學校的教育資源得到充分利用。而專業課的設置也要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需要,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各專業合作以及校際間合作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而隨著專業課設置的增多,專業課教師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目前我國高校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分布不均衡。在高校學生持續擴招的情況下,有些高校的教師隊伍尚能滿足教學需要,而有些學校教師數量則明顯不足。除了持續擴招高水平教師隊伍,學生的跨校交流,以及教師的校際間合作也許是有效的解決辦法。而所有這些措施的實現必然要求學校提供相應的硬件支持,尤其在目前教學方式正在發生變革的情況下,研究型教學、網絡遠程教學等教學方式正日漸普及,充足的教室和相應的教學平臺是完成日益復雜的教學活動的必要條件。
5如何評價教學結果,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要評價專業課的教學結果,最好的辦法莫如從畢業的學生那里獲得反饋信息。因此,每一個畢業的學生應該與母校建立長期的聯系。畢業后,在一定時間內由當初指導該學生做出職業規劃和專業課選擇的教師與其聯系,獲得反饋信息,并總結經驗,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總之,合理的專業課教學是實現學生個性化職業規劃的關鍵手段。只有在全社會的支持、合理的教學制度、理性的專業課選擇、教育資源合理分配的條件下才能滿足大學生日益復雜的個性化職業規劃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周川, 簡明高等教育學[M], 河海大學出版社, 2006, 103-123.
[2]明銘. 大學生就業困境根源辨析與職業生涯規劃課程設置[J], 出國與就業, 2010( 17): 37-38.
[3]汪士華, 鄭本軍, 宣豐敏. 關于培養和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幾點思考[J], 北京林業大學學報, 2007, 6: 14-17.
關鍵詞:職業生涯規劃;調查研究;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7.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0)02-0121-02
1 調查情況
1.1 調查的目的
本次調查的目的是為了了解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大學生是否具備一定的職業規劃的能力,發現學生在職業規劃和就業中存在的問題,以便加強對學生的督促和指導。
1.2 調查對象的選取
本次調查以我校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250名在校大學生為調查對象,主要通過問卷調查與對個別問題深入訪談的方式,進行較為全面的調查,回收問卷230份,有效問卷224份。
1.3 調查樣本的構成
在224名有效問卷中,藝術學院學生45 人;信息學院學生 37 人;法學院學生41人;電子學院37人;為了增強信度和效度還向《合同法》選修課(涵蓋不同專業)的學生64人發放問卷。在所有調查對象中,男生118 人, 女生 106 人;農村籍學生 75 人,鄉鎮學生人數為69人,城市籍學生 80人。
1.4 資料收集、整理與分析方法
本次調查主要采取問卷調查法收集與本研究相關資料。問卷采用自填法,由被調查者當場填寫,經核實后回收,實際發放問卷250份,回收230份,回收率92%,有效問卷224份,有效率97.3%。
2 調查結果分析
2.1 學生不熟悉職業生涯規劃
經過統計分析發現,45.6%的學生對于職業生涯規劃有所了解,3.8%的學生比較熟知,20.5%的學生表示不了解。33%的學生是從二級學院職業生涯規劃指導中獲得相關知識,63%的學生認為職業生涯規劃很重要,18%的學生表示不能確定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33%的二級學院在新生入學時進行了職業生涯方面的指導,但缺乏進一步的系統的教學與跟蹤指導。
2.2 不同性別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比較
對比男大學生和女大學生對于職業規劃的認識,在96%的有所了解和熟悉職業規劃的學生中,男生的比例占62%,女生僅占38%,進一步的訪談發現,男生對職業規劃的認識源于生存壓力的需求和現實生活的需要,其中有23%的學生是出于自我能力的發展和自我價值的實現,還有部分學生從媒體和講座中習得的職業規劃相關的知識;有3.4%的女生出于對就業性別歧視的擔憂不敢正視這一問題,真正意義上的職業規劃也無從開展。
2.3學生的專業興趣和專業的了解程度
在“你對自己所學專業是否了解,比如培養目標?”一項問卷中,約12%的學生選擇了“非常了解”,80%左右的學生選擇了“了解一些”,還有8%的學生“不了解”。對于選擇所學專業的原因中有78%的學生選擇父母指導的選擇,其中有18%的人選擇進入大學學習后對自己所學專業有所興趣,43%的人表示沒有興趣,7%的人正打算換專業,10%的人表示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有22%的人是自己對于自己喜歡的專業的自愿選擇,其中有3%的人進入大學學習后喪失對自己高考志愿時所選擇的專業的興趣。
2.4 學生的專業和職業的關系
35.3%理工科技術性強的專業學生想找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工作,36%的法學專業的學生希望從事法律事務相關的工作,總體上看,人文社科的學生專業傾向不明顯, 28.7%的學生認為只要有一份工作就行,至于是否與自己專業相關無所謂。
2.5 在職業取向上趨于多元化
43.6%的學生想進公司,20%的學生想自主創業,19.4%的學生欲做公務員或其他職業。除與專業對口的職業外,公務員、自主創業也成為學生擇業重點。
2.6 職業理想與職業能力關系
學生職業理想與職業能力的關系上,有76%的學生不清楚實現自己職業理想必須具備的職業能力,只有3.6% 的學生明確自己的職業目標并為實現自已的職業理想儲備職業能力,24%的學生認為按照學校安排的課表進行學習就具備了未來職業所需的專業能力。
2.7 職業規劃和素質教育的關系
78%的學生認為兩者之間沒有關聯,進一步的訪談中發現大部分學生認為素質教育是以知識為基礎的教育,以知識和獲取知識的能力作為衡量個人素質的基本標準。23%的人將找工作的能力等同于職業規劃,并認為這也是一種個人能力。
3 對策探討
從以上結果和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并沒有認識到職業規劃的重要性,也沒有將職業規劃作為一種提升個人能力的方法來對待,事實上我們認為:職業能力是個人的一種基本素質,職業能力以職業規劃為基礎,良好的職業實現對于人生價值的自我實現和人的綜合素質的提高有較大的作用,而個人的良好的發展與社會的穩定發展息息相關,從我們對大學生進行職業規劃的調查中可以發現,當前大學生對于職業規劃的認識程度還有待于提高,學校社會和家庭均應在此問題上作出努力。只有進行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才能幫助大學生更好地發展自己,發揮潛能,取得職業生涯的成功。
3.1 學生、家長與教師的觀念必須轉變
職業規劃的問題以與市場經濟和職業的高度分化為社會背景,以個人的自主擇業為前提,國外很早就有關于職業規劃的研究,并且將其與素質教育結合在一起,英國、美國、法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與指導起步較早, 而且已經形成了較完整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 具有早期性、個性化、實用性、專業性和連續性等特點。國內大部分人將職業規劃作為一種就業的手段,對決定一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客觀因素進行分析、總結和測定,確定一個人的事業奮斗目標,并選擇實現這一事業目標的職業,編制相應的工作、教育和培訓的行動計劃,對每一步驟的時間、順序和方向作出合理的安排。我們認為,職業規劃的重心不僅僅是職業,不僅僅是指導個體找份工作好,它以評估人的性格特征和氣質為基礎,以人生的事業和人的價值的完美實現為終極目標,應該將其納入素質教育的范疇中,成功的職業規劃應該貫穿于個人人生發展的始終,因而應倡導家庭、學校、社會多位一體、貫穿人生始終的職業規劃模式。學生不能只是專注于個人的學習與成績,不能正確地認知自我。對職業生涯教育概念認識粗淺,被動地接收學校和指導老師傳授的知識和技能,應該變被動為主動,積極進行職業規劃,自己在職業生涯的選擇上不是以金錢為唯一的衡量標準切忌功利的心態,在職業生涯規劃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個人天賦和興趣,而不是專業目前是否熱門或者有“錢”途,興趣是人們后天的成長環境等多種因素決定的,喪失興趣是人們轉換工作的重要原因,也是職場失敗的重要因素。作為家長應該用心發現孩子的長處和興趣愛好、心理傾向,對孩子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盡早的認清和幫助孩子進行自我認知,并進行職業生涯規劃,作為教師也不僅應該教書還應該育人,激發學生的職業理想和職業興趣,引導學生明確職業理想的內涵、職業理想對職業生涯發展的作用以及如何根據個人需求與社會需求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積極的指導學生進行人生的規劃和實現人生的價值。
3.2 要建立職業生涯輔導與咨詢機構
由一批具有實踐經驗又精通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理論的教師進行日常管理定期進行活動,學校推進課程體系改革,課程體系中應有職業規劃課程,提早開設職業規劃選修課,并計入學分使職業生涯教育工作日常化,建立專業的職業規劃教育師資隊伍,可以先進行試點,以點帶面全面展開。也可將職業規劃教育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體系之中,從學生剛入校時就開始進行職業規劃方面的指導,對于教師現在學校專業的職業規劃教師明顯不夠,從知識背景上看,部分是從行政崗位上直接轉過來,部分依賴于學生輔導員進行職業生涯指導,均存在問題,應該安排心理學專業方面的專職教師進行職業規劃的教學和日常生活中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的測評,引進國內外比較先進的職業生涯測試軟件使學校職業規劃系統化、科學化、正規化,提倡專兼職教師并舉的原則,學校可以從校外聘請專門從事職業規劃訓練的人員作為學校職業規劃兼職教師,對學校內部有關專業的有志于長期服務學生的老師,定期向相關機構派出老師進行職業規劃的專業培訓。定期請各行業的成功人士進校進行職業經驗的介紹和交流,激勵大學生進行自我規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3.3 加強相關專業的社會作用和功能方面介紹
調查中甚至發現部分大三學生還不清楚自己所學的專業,盲目的學習只能是事倍功半的效果,學生由于不清楚自己所學的專業,因而缺乏專業認同感和專業自信心,也很難在學習中有意識的與社會需要相結合,因而二級學院在制訂教學計劃的過程中應該加強相關專業的社會作用和功能方面介紹,適當安排理論課與實踐課程的比例,加大實踐教學的力度,利用假期安排學生進入專業相關的單位進行實習,使學生盡快對專業有感性認識在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更好的進行職業規劃。
3.4 學校應加大學校與用人單位聯合的力度
及時反饋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情況,聘請用人單位人事部門有關人員進校舉辦講座,指導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專業與職業素養的培養與熏陶。在軟件方面,盡快引進職業能力測評系統免費為學生提供科學的測評,學生通過對自己的職業素質和職業綜合能力的測評,充分地了解自己的 人格與能力,結合現實社會,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客觀的找出自己的一些不足, 有針對性地培養和發展自己良好的職業個性,確定職業目標,盡可能的發揮出自己最大的潛能,并且盡早的根據自己的性格、能力確定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規劃。
參考文獻
[1]馮萍.論職業生涯規劃應從跨入大學開始[J].天津工業大學學報,2002,(3).
[2]徐昶斌.職業生涯規劃在大學生就業指導中的應用初探[J].惠州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5).
[關鍵詞]實用主義 大學生 職業規劃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3)11-0219-02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在美國工業化飛速發展的時代,催生了美國實用主義思想。而我國目前正處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實用主義作為上層建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的社會化、工業化大發展具有不可磨滅的作用。而處于社會中的大學校園,同樣接受這一思想的影響和洗禮。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學生的擇業理念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一方面,適應了社會的現代化進程對于高技能、實用性人才的發展要求;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學生非理性和功利化的擇業觀,進而不利于當代學生形成適合自身發展的職業生涯規劃。那么,實用主義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思想,它對我們的當代大學生所產生的利弊有哪些,我們應該怎樣更好地運用這一工具為當代學子制訂正確的職業規劃。認清這些問題,并將實用主義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將對我們新階段的社會主義發展起到重大的影響。
一、實用主義
實用主義作為一種哲學派別,產生于19世紀70年代的美國,20世紀成為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世界的主流思潮,對實現美國的工業化發展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實用主義的主要論點是:強調知識是控制現實的工具,現實是可以改變的;強調實際經驗是最重要的,原則和推理是次要的;信仰和觀念是否真實在于它們是否能帶來實際效果;真理是思想的有成就的活動;理論只是對行為結果的假定總結,是一種工具,是否有價值取決于是否能使行動成功;人對現實的解釋,完全取決于現實對他的利益有什么效果;強調行動優于教條,經驗優于僵化的原則;主張概念的意義來自其結果,真理的意義來自于印證。從以上的主要論點不難看出:實用主義注重知識、實際經驗、效果和真理的有用性,輕視理論的價值和教條原則。
正因為實用主義產生于西方資本主義社會,因為意識形態的差異以及我國社會還處于初級階段,對這一理論的態度先后經歷了“批判-接納-學習”階段,而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階段,實用主義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我國工業化發展的需要。作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大學校園更是無法抵擋這一思想的影響,在學校的理論灌輸和實踐引導下,大學生也在很大程度上將這一思想內化,因此,對其今后的職業生涯規劃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二、實用主義對大學生制定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的影響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統一體,都有兩面性。實用主義對于我們當代學生制訂正確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同樣產生了正反兩方面的作用。
(一)積極作用
1.保證了職業規劃制訂的時代性和實效性,激發了學生的實干精神和拼搏意識。當代社會的“雙向選擇”擇業和就業模式代替了“包分配”的就業模式,就業模式的轉變,給在校大學生提供了更寬泛的職業選擇性的同時,也對其提出了自身建設的要求。相比以往,我們更加需要學生有較強的自我認知能力,更好地做到具有自我特色的發展,培養自我的核心競爭力。而實用主義則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強調發展的個性化和多元化,這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當代社會對學子的發展要求。而相對于我國以前的重理論教學,輕實踐教學的思想,實用主義更強調知識的實用性和社會性,能夠保證學以致用。而相比前者,實用主義更能夠滿足快節奏發展的現代中國對實用性人才的需求,也更能夠引導學生做出富有時代性和實效性的職業規劃,保證學生在了解自我的基礎上,發展自我,實現自我,在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也實現了社會價值。
2.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保證職業規劃的多樣化,迎合了社會的多樣化需求。實用主義強調關心人,尊重人,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避免學生純粹的自我犧牲式的掙錢糊口的消極就業觀。在實用主義思想的影響下,教師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優勢和興趣取向,從而指導學生做出符合自身發展需求的職業規劃。而每個人的獨特性又注定了職業規劃的多樣化,這正好又滿足我們當今社會多樣化人才的需要。這就做到了學生將來在崗位上能夠積極主動發展自我的同時,也順其自然地為社會創造應有的價值。這種互利共贏的擇業觀將有利于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統一,保證我國和諧社會的穩步構建。
(二)消極作用
1.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功利化、盲目化的擇業傾向,加劇我國就業結構的不合理性。實用主義強調真理的使用,強調有用即真理;強調技能技巧的現實價值,而忽視基礎理論的價值和作用。伴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這種傾向進一步加劇了我國的就業緊張局面。一方面,大部分學生不再把專業是否對口當成擇業的第一標準,而是把職業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物質福利作為擇業的首要標準。為了一個高福利、高收入的工作,好多大學生不夠個人專長,盲目報班學習熱門專業知識。結果導致有些崗位是千里挑一,有些崗位無人問津。這種結構性的就業緊張局勢將極大阻礙我國社會主義事業全面、穩健的發展。同時,也導致人才的浪費,不利于自我價值的充分實現。
2.將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個人利益與社會國家利益的分離,不利于將個人的職業規劃與國家的發展建設規劃相協調。實用主義強調自我的實現,注重對個人的尊重,但是很少關注社會、集體的整體利益。我們當代社會,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唯有依靠一批批具有集體主義價值觀念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力量,才能夠保證我們的社會能夠發揮極大的優越性。但是,在實用主義觀念的引導下,大學生的職業規劃更多地側重于個人價值和利益的實現,而忽視了社會的發展需求。擇業的時候缺乏一種全局觀念和奉獻精神,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們的中西部建設和東部地區的和諧發展。
三、理性對待實用主義,理性做出職業規劃
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我們要一分為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當代中國正在經歷著美國20世紀的工業化飛速發展的階段,現在的美國面臨的就業問題將對我們預測未來就業發展問題具有重大意義。我們應該防患于未然,在借鑒和運用實用主義的同時,要克服不足,做到“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首先,努力培養當代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而確保學生做出既有利于自身發展,又符合社會長遠發展的職業規劃。實用主義有利于保證學生做出符合自身發展的職業規劃,而缺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引導,則會導致功利主義。唯有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武裝下的大學生,才能夠理性地將個人發展與祖國發展聯系在一起,從而保證了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有機統一。
其次,學習應加強職業規劃引導,讓同學們掌握社會發展的總方向。保證職業規劃的合理性,進而保證人才的有效利用和個人才智的充分發揮。實用主義告訴我們,要注重實踐和實效,注重有用性。我們的學生因為長久接受應試教育,缺乏對社會總體發展的一個科學認識,作為學生成才的重要培養機構,學校有責任發揮社會與個人有效銜接的中介作用,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社會職業供求信息。在了解學生特點的基礎上,進行有針對性的實踐引導,保證學生自己做出有意義的職業規劃。
總而言之,實用主義已經成為影響我國當代學子的重要思想,我們不能不切實際的全盤否定,而應該“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在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的同時,又不能忽視實用主義所倡導的對個人價值的尊重;在堅持必要的基礎理論學習,保證學生的文化底蘊的同時,又不能忽視對其進行必要的職業規劃的實際引導,保證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認知能力的綜合發展。對實用主義的辯證認識和合理運用,將有利于學生做出理性的職業生涯規劃,并最終有利于我們社會的全面穩定的科學發展。
【參考文獻】
[1]孔夏萌.近代中國職業生涯教育30年:回顧及前瞻[J].職教史話,2013(13):92-93.
關鍵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創新;實踐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03-0037-02
近年來,按照2007年教育部下發的《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要求》的部署,全國高校陸續開設了《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創業指導》、《就業指導》等課程,初步實施了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但是,高校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內容和就業服務體系還不夠系統,不能很好地完成指導大學生進行科學職業生涯規劃的任務。因此,本文以《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為切入點,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逐步形成了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教學體系。
一、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存在的問題
1.大學生職業規劃意識淡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一般在大學一年級開設,意在幫助大學生了解所學專業的學科特色和行業就業形勢,初步掌握職業生涯規劃的知識和技能,增強主動規劃的意識和積極性。但大部分學生職業規劃意識淡薄,職業目標模糊,沒有意識到職業生涯規劃對未來職業發展的重要性,職業生涯規劃缺乏主動性和持續性。
2.師資隊伍教學水平參差不齊。目前,高校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授課老師大多都是學工系統一線輔導員或學校就業指導中心的工作人員。這些教師缺乏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專業知識和良好的教學方法,雖然具有豐富的學生工作經驗,但專業化程度相對較低,對社會環境、職業環境了解不夠深入,教學水平參差不齊,教學效果無法保證。
3.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系統性不強。當前,我國高校都開設了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系列課程,對學生進行相關理論和實踐經驗的指導,但僅停留在課堂教學層面,嚴重缺乏系統性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沒有把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作為一個重大工程、一個系統工程來規劃和實施,缺少全程化、全員化的職業發展與就業教育。大學生只是初步了解職業生涯規劃的基本內容和方法,但在大學生四年中沒有執行既定的職業路徑和實施計劃,對職業生涯的發展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二、創新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實踐路徑
針對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筆者進行了深入探索,提出了創新的實踐路徑。
1.創新《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模式。整合校內外資源,優化師資結構,提高教學吸引力。隨著社會對人才培養質量和要求的不斷提高,高校需要拓展專業指導、職業能力培訓等內容,增強職業規劃教育的針對性和感染力。園藝園林學院從師資隊伍建設、深化教學改革入手,聘請優秀校友、企業高管為職業指導兼職講師,組建了由學工隊伍、就業指導中心主任、資深專業教師、企業高管以及優秀校友構成的教學團隊,創新了《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模式。課程內容以專題講座的形式呈現,職業規劃基礎理論部分由校內老師擔任,社會環境和職業認知由校外兼職講師講授,豐富了教學內容,增強了教學的吸引力。
2.構建貫穿大學全程化的職業規劃教育教學體系。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具有豐富而生動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是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的切入點和重要方式,能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和評價自我,讓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擇業觀,促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落到實處。園藝園林學院整合校內外資源,打造多樣化的平臺,在大學生中實施科學的職業規劃教育教學體系,引導大學生樹立遠大的人生目標,積極主動地規劃大學生活和職業生涯。同時開設了貫穿大學四年的職業規劃教育課程。大學生職業生涯課程體系的構建要遵循全程性、動態性、針對性和科學性等基本原則,尤其需要分層次設計。在構建課程體系時,既要考慮不同的年級,更要考慮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我校面向大學一年級開設《職業生涯規劃》、《專業導論》必修課,大學二至四年級開設《創業概論》、《擇業概論》、《KAB創業教育》等公選課,共計96學時,6.0學分。大學生可根據個體發展需求和生涯發展的特點進行選修。學院則根據不同的年級特點,開展不同的職業教育和指導。大學一年級開設《職業生涯規劃》、《專業導論》課程,讓學生認識專業,掌握生涯規劃測評工具,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大學二年級開展專業講座,指導學生加強專業知識學習,提高自身的素質和能力;大學三年級開展創業教育、就業及考研經驗交流會,幫助學生確定未來的發展目標,有側重點地學習專業課程,提高就業競爭力;大學四年級舉辦就業政策宣講會、就業指導講座、校園行業專場招聘會等,營造良好的求職環境,提供優質的就業服務,著重對學生進行擇業、職業咨詢和求職技巧的指導。
3.借助校企合作平臺,推進職業規劃的實踐教育。校企合作是完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要平臺,采取“頂崗實習”的方式可以改變目前實習教學弱化的狀況,增強實踐環節,完善職業生涯規劃。通過聯合開展專業競賽,能夠有效提高大學生的專業能力。我校積極探索校企合作之路,先后與普邦園林、棕櫚園林、嶺南園林等7家知名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設立園藝園林行業獎助學金。并以獎學金為契機,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校企聯合開展學科競賽,構建專業實戰平臺,培養學生專業能力和創新能力。至此已成功舉辦了多屆“普邦杯”、“蘢騰杯”景觀設計大賽等專業品牌活動,為大學生提升實踐技能提供了實戰平臺。同時開展企業精英進校園的活動,有效培養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大學生由于受年齡和閱歷的限制,對社會的就業形勢和就業環境缺乏完整、準確的了解。且高校對行業產業發展、人才需求的了解相對滯后,而企業精英對社會接觸面廣、信息靈通,開展職業指導更有針對性,更容易奏效。學院通過舉辦“企業精英講壇”、“優秀校友勵志報告”和“就業應聘技巧”等系列講座,幫助大學生合理定位,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就業觀,提高就業能力和就業競爭力。提供畢業實習機會,提高大學生的實踐能力。校企合作的目的之一是以獎優促學,協同培養,優先選拔優秀的園林行業人才。因此,建立合作關系的7家企業每年均到學校舉行專場校園招聘會,提供工程施工、規劃設計、綠化養護等多個專業對口的職業崗位,優先錄用應屆畢業生進行崗前實習,幫助大學生深入了解職場和工作性質,為職業選擇做好準備。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一項系統的工程,應當貫穿于整個大學生教育過程的始終。同時,高校應當有計劃,有步驟,有組織地實施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系統教育。本文從全程化教育的視角提出了職業生涯規劃的創新路徑,希望構建一個較為系統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教學體系。
參考文獻:
[1]宋偉,姜鶴.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多維立體化導向教育體系設計[J].遼寧科技大學學報,2013,36(6):259-263.
[2]劉景宏.高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1,2(3):49-51.
[3]向欣.當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現狀與對策思考[J].現代教育科學,2008,(5):40-43.
[4]黃一嵐,黃新敏.試論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浙江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2(1):58-62.
[5]施運華,施戍杰.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創新[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2(6):142-145.
[6]白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內容與途徑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5(3):61-66.
The Innovation Practice of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CHEN Xiao-ling,YU Qian-hua,ZHOU Hou-gao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Guangzhou,Guangdong 510225,China)
【關鍵詞】職業規劃;就業;課程改革
一、課題的提出及意義
外語院校學生都會在在各個階段都會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進行一個合理的規劃,并且會根據社會環境、家庭環境、個人因素進行評估和調整,然而目前很多高校所開設的課程不符合大學生今后所要從事職業要求。學生在就業后經常會出現行業知識缺乏,不懂本行業專業術語,導致企事業用人培養周期長、培訓費用大等,或陷入一方面企事業單位急需人才卻招不到所要的人才,大學畢業生又急需就業,卻沒有合適的單位的尷尬境地。
因此,計劃將外語院校學生的各個階段的學生的職業規劃內容和目前外語院校所開設的課程相結合,通過問卷,調查學生實際運用與課程設置間的矛盾點,提出相應的課程改革方案,從而推進素質教育,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外語人才。同時最大可能地達到學生所規劃的目的,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率。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以及內容
1.課題研究目標
調查課程改革對大學生就業產生的影響,多方位發展學生的自身素質,拓展各領域知識,提高學業水平,為以后的就業做好準備。并指出現階段外語院校課程存在的不足,以促進不斷的完善,以此來達到教學目標。
2.課題研究的內容、對象、方式
收集2010屆、2011屆、2012屆畢業生就業信息,進行初步的統計,了解各外語畢業生的就業去向及學生的職業規劃。
本問卷以我校2010屆、2011屆、2012屆畢業生為對象,結合學校的就業調查,對東語學院日語、韓語、阿拉伯語專業畢業生進行了調查問卷,對英語學院英語專業、商務英語專業,西語學院法語、德語、俄語、西班牙語專業畢業生進行了抽樣問卷,總計進行了近2000份問卷研究,并通過網上回饋,收回有效紙質問卷及電子問卷合計1304份。在老師和各學院學工部門及學校招就處的協助下順利開展了調查研究工作,從中了解學生對自己職業規劃和課程改革教學的評價,整理出課程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課程的不完善導致的就業問題。
3.研究的主要內容和成果
以問卷調查的形式,開展數據收集。下面截取問卷調查的兩個主要問題,分析調查結果。
(1)對自己的職業生涯目標:
A.明確 B.比較明確 C.不知道
其中選擇不知道的同學有578人,約占總人數的44.3%,選擇比較明確的占502人,約占總人數的38.5%,而明確的同學則只有224人,只占了總人數的17.2%。由調查統計可知目前的大學生對自己的職業規劃的重視程度很低,這也導致了大學生自我評估不明確,沒有確定的職業選擇,也造成了大學生的自身的潛在優勢未能很好的開發,降低了自身畢業后應對競爭的能力。從當今社會的就業情況可以發現有很多大學生缺工作,而職場卻又缺的是復合型人才(即稱職人才)在這種情況下,學校應該加強在此方面的監督,讓學生能夠深刻體會到職業規劃對日后職業生涯的重要性。
(2)你覺得在對外語院校哪些選修課程需要進一步改革來適應以后社會對人才的需要?
A. 管理學類 B. 法律類 C. 教育類D. 機械類 E. 金融類 F. 紡織類 G. 經濟類
調查結果統計如圖1所示。
從圖表中可以發現經濟類和金融類的占的比重比較大,分別占31%和21%。
于此同時,我們還在調查中發現多數學生認為目前學校所開設課程對就業有幫助,但需要完善的占52%。從各別抽樣調查的訪談中,有些學生認為,目前經濟和金融專業比較有就好的就業前景,進修就是為了能夠掌握更多的經濟和金融知識,來充實自己的知識,真正實現自我人生價值。圖表反映出經濟類,金融類課程受學生的歡迎度較高。為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外語應用溝通能力、專業實踐與創新能力、綜合素質與職業發展能力”,學校可以更有針對性的增設經濟金融選修課程來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為實現畢業生更好的就業。另外我們在訪談中發現有不少畢業生認識到了一些專業商務外語證書在職場上的重要性,例如劍橋商務英語、托業證書、上海緊缺人才培訓工程英語高級口譯證書,日語中級口譯崗位資格證書等考試,也成為了外語專業學生要步入外企的一個砝碼。
圖1
三、課題研究改革方案及結論
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每當畢業季來臨之時,必定成為社會所關注的焦點。高校的教育情況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特別是最近幾年來,高校的教育質量不斷下降,大學生活經常被認為是“混文憑”,間接影響著高校的招生情況。所以很多高校也想用優秀的畢業生來證明自己的教育質量,因此課程改革也顯得頗為重要。筆者認為,深化語言類課程的實踐性、綜合性和選擇性的實質性突破,把專業的價值和就業實戰結合起來進一步升華,需要把握好以下幾點原則:
(一)統一性原則:結合語言教學,盡早抓起針對各類學生學習類型、方式及就業方向有關的各類指導,注重學生全方位發展的需要。
(二)選擇性原則:著力開發適合學生特色的各種課程,并與就業指導緊密結合起來,強調語言類專業所涉及的職場需求,不拘泥于專業書本知識,培養學生跨專業、跨職業能力。
以校為本的原則:立足于本校實際情況,積極創設條件,根據校情,建立新的選修課程機制,建設有本校特色的課程體系。
(四)適應性原則:培養及輸送企業和社會所需的實用性人才,特別強調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增設各類實踐課程,增加靈活多變的實踐作業,提供學生與社會接觸的實踐平臺和實踐時間,增加面試技巧及職場禮儀的專項講座等。
總之,對于學生對職業規劃的忽視的情況來看,多數學生對于自己的職業方向及目標規劃尚不明確,缺乏求職方面所要具備的綜合條件,只注重課本知識。實踐經驗不足,在較大空間上有待進一步完善自己。因此學校可以開設指導大學生如何正確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的座談會或實例教案,鼓勵學生到企業去實習,使其了解市場動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對職業規劃的重視性和規劃性。另外根據本校各個學院開設的課程安排和不同年級選課進展情況,開設國際經濟學、國際金融、財政學、會計學、劍橋商務英語、外貿英語、國際商法的選修課程,這些不僅能夠滿足社會對大部分學生的要求,而且能夠使學生全面發展,也從另一面也能避免學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社會招不到人才的尷尬境地,使就業朝向多元化發展。
參考文獻:
[1]方偉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咨詢案例教程[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2]李春燦.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3]楊國峰.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現狀與對策[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1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