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大學生素質

大學生素質精品(七篇)

時間:2023-05-08 19:19:5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大學生素質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大學生素質

篇(1)

大腦是學生心理發展的物質基礎,后天的環境、學習和訓練對腦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教育是以人為對象、以人的發展為目標的。教育對學生發展的影響,需要以學生腦的生長、發育與開發為中介;而且腦的發展也是人的發展的根本目標之一。人腦經過長期進化,其結構極其復雜和精細。遺傳因素雖然決定著大腦發育的總方向和主要輪廓框架,但是大腦神經系統的精細結構和功能特性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取決于后天的環境因素。換句話說,人腦之所以發育成為人腦而不是動物的腦,這是遺傳決定的;但是,究竟發展成什么樣的人腦,是優秀的大腦還是平庸的大腦?這與后天的環境因素、營養條件、教育方式、學習訓練乃至社會文化背景都有關系。嬰兒出生時,腦內絕大多數神經細胞已基本形成,但還沒有發育完善。神經細胞的突起和突觸連接以及微小神經環路的建立在后天發育過程中有非常大的變化,甚至在人的一生中都會進行修飾。也就是說,人腦在一生中都有可塑性,腦的微細結構和功能特性都在變化。但是,在出生后至7、8歲這一段時間特別敏感,其可塑性最大。就素質教育而言,豐富的感官刺激,學校的各類教育和訓練、家庭教育、社會文化等的影響,通過兒童生理素質,特別是大腦這一物質基礎,發展成為人的各種心理品質。因此,心理素質教育和心理素質結構的建構應重視運用大腦發育的規律,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有效發展。

人的畢生心理發展的規律,特別是人的心理發展的敏感期(關鍵期),以及心理品質發展的先后順序和發展速度是心理素質教育和心理素質結構建構的理論基礎。人從出生到長大成人,再到衰老直至死亡,其心理品質始終處于發展變化之中。大學生年齡一般在17—23歲之間,屬于成年初期(或稱青年晚期,從18—35歲)。在這一階段,其思維方式由青少年時期的形式邏輯思維向辯證邏輯思維發展;特別是在23—40歲之間,是創造性思維發展的重要時期。大學生的元認知也有進一步的發展。雖然在高中階段,學生的個性已基本形成,但在大學階段,學生的個性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其自我意識迅速發展,自我同一性得到確立,進而促使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趨于穩定。大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為大學生心理素質結構的建構奠定了理論基礎。

維果斯基關于教學與發展(特別是智力發展)關系的思想,對于心理素質教育和心理結構的建構具有指導意義。維果斯基認為教學應該走在發展的前面,教學的最佳效果產生在“最近發展區”,適時輔導學生是教學的不二法門。維果斯基關于教學與智力發展的思想,可以合理地擴展到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各個方面。

心理學研究不同層次或水平的區分對心理素質結構的建構具有參考價值。對心理現象的研究大致可以區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在社會關系的體系中研究人的發展,這些主要是社會心理學的內容,與社會科學交叉。第二個層次,研究個性的結構,如需要與動機、能力與態度的動力過程、行為的結構和動力過程、調節機制等。第三個層次,研究從感知覺到思維情緒等心理過程。第四個層次,研究心理過程的生理機制。大學生心理素質結構的建構主要與上述第二個層次的研究有關。

二、

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界在20世紀80年代末提出的一個本土化概念。作為一種教育思想或教育價值觀念,其初衷在于糾偏:糾正中小學教育片面追求升學率之偏,糾大學教育過分專業化之偏。經過多年的研究和討論,教育理論界對素質教育、素質的內涵和特征等問題已達成了一些共識。學者們認識到素質教育是一個開放的體系、發展的體系,沒有也不應該有固定不變的模式。素質教育的本質特征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是促進學生有效成長的教育。素質的內涵具有時代的特征,不同的時代要求不同的素質。

那么,何謂素質教育呢?文輔相認為,素質教育是利用遺傳與環境的積極影響,調動學生認識與實踐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生理與心理,智力與非智力,認知與意向等因素全面而和諧地發展,促進人類文化向學生個體心理品質的內化,從而為學生的進一步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關于素質這一概念,心理學與教育學有著不同的解釋。心理學認為,素質是由遺傳或先天因素決定的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的特點,對一個人的心理發展有重要作用。教育理論界的許多學者認為,素質是一個發展的概念,其內涵和外延在不斷擴大。素質既包括先天遺傳特征,又包括后天習得的素養。素質著重表示人在先天生理基礎上,受后天環境、教育的影響,通過個體自身的認識和社會實踐,養成的比較穩定的身心發展的基本品質。

至于素質的特征,概括起來有如下幾個方面:

(1)內潛性。素質是人的潛能,不但遺傳素質是與生俱來的,環境與教育的影響也必須內化為人身心組織中的穩定因素才能視為素質的形成。人的素質的外化必須通過一定的實踐活動方能實現。

(2)整體性。素質結構中的各種因素可以處于不同的水平或層次,這些因素統一在一個人身上,存在于一個統一的結構之中,整體的水平取決于因素的水平及要素間結構的整合。人的素質雖然是一個整體,但是構成素質整體的各因素也可以區分為不同層次,并得到測量。

(3)穩定性與發展性。素質一經形成,就具有比較穩定的性質,并在各種活動中表現出來。當然這種穩定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人的素質和一定社會的科學技術、生產力發展水平以及精神文明程度相聯系,是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逐步形成和發展的。不同社會、不同歷史時期,對素質的要求不同。另外,個體的素質也是發展的。

(4)社會評價性。人的素質具有優劣好壞之分,素質教育旨在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優良素質,這些優良的素質可以得到客觀的測量。

此外,也有學者從辯證統一的角度對素質的特點作了劃分,如遺傳性與習得性的統一,相對穩定性與發展變化性的辯證統一,內在性與現實性的辯證統一,個體性與群體性的辯證統一,等等。

關于素質的結構,學者們有不同的意見,存在著較大的分歧,從目前的研究來看,比較有代表性的看法有:二分法,認為人的素質包括生理(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三層次說,認為人的素質從低到高依次為生理素質、心理素質和社會文化素質。五成分說,按照德、智、體、美、勞五育的劃分,將人的素質相應地劃分為品德素質、智能素質、身體素質、審美素質和勞動技能素質,或者將素質分為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文化素質、道德素質和思想政治素質。

這些分類雖然繁簡不同,它們在本質上基本一致。不管怎樣分,心理素質都是人的素質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素質居于社會文化素質和生理素質之間,起中介作用。應該注意到,對素質結構的探討,不能純粹從抽象的邏輯出發,應堅持實用性、可行性與邏輯準確性的結合。

對于大學生心理素質結構的研究應與素質和素質教育的研究聯系起來。如果不將大學生心理素質結構的研究放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上,心理素質結構的研究就沒有必要。這種研究實際上反映了心理學與教育學的結合,是教育心理學對教育實踐中所提出問題的回應。至于大學生的素質,我們認為主要包括生理素質、心理素質、人文科學素質和專業素質。

三、心理素質的涵義、特征

1.心理素質的涵義

關于心理素質的涵義,不同學者有不同看法,以下是幾種有代表性的觀點。

許燕認為,心理素質是以先天稟賦為基礎,在后天環境和教育的作用下形成并發展起來的穩定的心理品質。這一定義基本說明了心理素質的本質,但是沒有說明心理素質與人的單個的心理品質之間的關系,也沒有強調心理素質與人的各種實踐的關系。劉華山認為,心理素質是個性心理品質在人的生活實際中的綜合表現。這一定義抓住了心理素質的核心內容及特征,但這個定義中所說的生活實際比較籠統,其針對性不夠。張大均認為,心理素質以生理素質為基礎,將外在獲得的東西內化成穩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與人的社會適應和創造行為密切聯系的心理品質。這一定義清楚地說明了心理素質形成及其特性,該定義中強調心理素質與人的社會適應和創造行為密切聯系,這種觀點固然有其合理性,但是學生心理發展有其年齡階段特征,不同年齡階段學生心理素質教育和心理素質結構的重點應有所不同,社會適應與創造并非對所有年齡的學生都同等重要。

綜合上述幾種看法,我們認為,大學生心理素質是在生理素質的基礎上,通過后天環境和教育的作用形成并發展起來的,與大學生的學習、學術研究和生活實踐密切聯系的心理品質的綜合表現。

2.心理素質的特征

劉華山對心理素質的特征概括得比較全面和準確。經過簡化其觀點,可以認為心理素質具有如下四方面的特征:

相對穩定性與可發展性。心理素質是個人的心理特質,不是人的個別心理或行為表現,更不是一個人一時一地的心理與行為表現。但是,心理素質又始終處于發展之中,具有自我延伸的功能。

綜合性。對心理素質,不應從簡單的心理過程或心理特性的角度來加以研究,不能將心理素質簡單地看成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情感、意志及其特性,對心理素質的研究應從個性層面上著手。心理素質是人的個性心理品質在學習、工作和生活實踐中的綜合表現。

可評價性。心理素質對人的活動成效有影響,因而具有社會評價意義;其品質具有優劣高低之分。人的某些個性心理品質,如內向與外向,一般不對人的行為成效產生影響,因此不應將它納人心理素質之列。

基礎性。心理素質不是大學生在特定領域中獲得的某一專門知識和技能,應是那些對大學生學習、生活、社會適應性和創造性等活動效果產生重要影響的心理品質的綜合。

3.心理素質與幾個相關概念的關系

心理素質與能力、人格特質、心理健康及創造力有密切的關系,但是心理素質與上述幾個概念也存在著差別。

簡單地說,心理素質是多種心理品質的綜合表現。能力和人格特質是心理素質的核心內容,但是心理素質并不是能力和人格特質的簡單拼湊,而是那些對大學生的學習、研究和生活實踐產生重要影響的個性心理品質的綜合表現。

心理健康是人的一種心理狀態。個體處于此狀態時不僅自我情況良好,而且與社會契合和諧,能發揮更大的心理效能。心理健康狀態是良好心理素質的表現,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條件。

至于創造力,在直覺的水平上,我們都能理解;但是到目前為止,恐怕還找不到一個學者們公認的創造力定義。心理學家曾提出了多個關于創造力的理論模型,其中,斯騰伯格(sternbers)提出創造力三維度模型(athree-facetmodelofcreativity),即創造力包括創造力的智能、創造力的智能風格和創造力的人格層面,代表著學者們傾向于將創造力的認知、人格和社會層面統合起來理解創造力的發展趨勢。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顯示,人的創造力高低受人的智力、知識、思維風格、人格、動機和環境等諸方面因素的影響。盡管不同學科的最佳創造力的年齡不完全相同,一般而言,最佳創造力年齡在23—40歲之間。由此可見,大學本科生應該為今后創造性地開展學習、學術研究和工作作好知識和心理上的準備。應該承認,創造力是大學生心理素質結構的一個重要方面,但它不是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全部,甚至可以說它不是大學本科生心理素質結構的最重要成分。也許,大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其社會適應性是大學生心理素質結構中更重要的成分。

四、大學生心理素質建構的思路

大學生心理素質結構的研究關系到心理素質測評體系的建立、培養規格和實施方案等一系列問題。心理素質是人的整體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社會文化素質的基礎與載體;心理素質是外界刺激影響人的行為的中介,又是社會文化素質與生理素質相互影響的中介。鑒于心理素質在個體素質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在推行素質教育時,查明心理素質的結構就是一項基礎理論工作,它應該成為素質教育特別是心理素質培養的起點。

1.大學生心理素質建構的要求與策略

在確定合格大學生心理素質結構時應注意:(1)體現心理素質是人的個性心理品質的綜合表現,心理素質不是人的心理現象的幾個孤立的方面。(2)反映大學生在學習、研究和生活實踐中應具備的基本心理素質。(3)既考慮到大學生發展與成長的需要,也考慮到國家、社會和時代對大學生的要求。(4)既要立足當前,又要著眼于未來需要,強調未來社會對學生的要求。(5)以學生心理品質發展年齡階段特征和“最近發展區”為理論基礎,重點研究大學生這一特定年齡階段的心理素質結構。

研究策略:(1)采用理論研究與實證研究相結合的原則,以理論研究為指導,以實驗研究為手段;堅持實用性、可行性與邏輯準確性的結合。(2)采用研究指標多元化的建模原則,通過專家(理論取向)、用人單位及高校教師(職業取向)、學生(個人取向)等多層面,確立心理素質模型的指標體系。

2.大學生心理素質的結構

有不少學者提出了關于學生心理素質的可能結構,例如,王極盛認為人的心理素質是多類別、多要素、多品質系統的動態綜合體,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健康和潛能因素。梁寧建認為心理素質包括心理健康水平、人格特征、認知方式、元認知、智力等。這兩項研究雖然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結構的建構有參考價值,但是這兩項研究都將心理健康水平與看成是學生心理素質結構的成分,這顯然是將心理素質(內在)與心理素質的表現(外在)混在一起了。下面的幾項研究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結構的建構具有更大的參考價值。

許燕通過問卷調查發現,高師生心理素質結構包括社會適應素質、自我完善素質、職業性格素質、能力素質、人際管理素質和再生素質等六個方面的素質。其中,每個素質又各自包括若干心理品質。這項研究的缺點是抽樣的范圍較窄,所得結果雖然能反映師范生的心理素質結構,但是未必能夠全面說明大學生的心理素質結構。

張大均等人從理論上建構的中學生心理素質結構包括認知因素、個性因素和適應因素,并通過問卷調查驗證他們提出的中學生心理素質結構。這項研究所建構的中學生心理素質結構簡單明晰,認知因素作為一項重要的心理素質成分如實反映了中學生的學習是他們主要從事的活動。但是,大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與中學生有較大差別,而且國家、社會對大學生的要求更高,所以大學生的心理素質結構在整體上是否與中學生相同,需要進一步研究加以驗證。

篇(2)

關鍵詞:大學生;素質拓展;體系;構建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9-0260-02

自、教育部、全國學聯出臺《關于實施“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的意見》到現在,大學生素質拓展體系已成為高校素質教育的堅實基礎。在高校推進素質教育的進程中,建立和完善學生知識結構,推進學生非智力因素培養,激發學生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自覺性,構建課堂與課外相結合的知識能力教育、培訓體系、校園文化活動體系和大學生素質拓展的依托體系有著現實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一、素質拓展的歷史

拓展含義的來源是西方的一種培訓方式,它起源于二戰期間。最早來自于1942年KurtHahn先生發起成立的一所“阿德伯威”海上訓練學校,在這里利用自然條件和人工設施,訓練年輕海員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船觸礁后的生存技巧并通過心理挑戰項目提高年輕海員的心理素質。二戰后,訓練對象由海員擴大到軍人、學生、工商業人員等群體。訓練目標也由單純體能、生存訓練擴展到心理訓練、人格訓練、管理訓練等。結合這個源頭,素質拓展有很強的自我挖掘、自我挑戰、全面發展的含義。因此,素質拓展訓練在挖掘人的潛能、培養人的健康心理素質、進取精神和全隊精神方面創意獨特,收效明顯,對個人發展及社會公共環境的改善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大學生素質拓展體系的構建

大學生素質拓展體系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其體系構建可分為四個環節,即大學生素質拓展的職業設計、素質訓練、評價體系和社會認同四個環節開展。

(一)職業設計

職業設計本質上是一個個人職業戰略規劃問題。這個環節要解決的問題是“我將來應該干什么”,即為大學生個性化地設定職業目標和選取職業領域范圍。

大學生最終必將走向社會。他們只有在社會中尋找和爭取到最適合自己的位置、最能發揮自己才華的職業,才能獲得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人就其位,人盡其才”也是現代人資源管理和優化配置的客觀要求。但是,相當多的大學生在大學四年期間,對自己的未來職業的定位不清楚,目標不明確。為此,大學生只有明確了自己的職業目標,在社會分工譜線中實現合理定位,找到合適的位置,才能充分獲得相對競爭優勢,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職業設計環節主要內容有:職業環境分析、職業素質分析、職業規劃、職業規劃的實踐和調整。

(二)素質訓練體系

素質訓練體系的功能是為大學生能力的實現和素質的獲取,提供有效的方式和途徑,構筑良好的工作平臺。素質訓練體系將實現大學生的各項能力和素質獲取的過程性管理,是素質拓展計劃的中心環節。具體有三方面組成:

1.構建大學生素質訓練體系。它在整個大學生素質拓展體系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科學合理的素質項目訓練體系的構建主要注重三個方面:(1)素質訓練項目的設計。素質訓練項目要多樣化,具有選擇性,因為大學生的職業目標和規劃是多種多樣的,因而能力素質培養的需求也必然多樣化;(2)制定素質訓練項目規劃。素質訓練中心在每個學期初都要在充分調查廣大同學的需求和反饋意見后,對素質訓練項目進行規劃,制定本學期的《學期素質訓練項目計劃表》;(3)建立合理的素質項目訓練體系,按照人力資源開發的模式,可以將素質訓練項目實施模塊化管理。

2.建立有效的資源整合機制。在素質訓練項目的開發、設計、組織和開展上,資源整合是另外一個必須高度重視的方面。圍繞素質教育,學校有很多部門都在開展工作,他們有很多的資源和獨特的優勢,其目的也都是為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服務。其實,大量、豐富的大學生素質訓練,僅僅依靠共青團組織,無論是在力量、組織還是資源上,都是遠遠不夠的。為此,基于共同的育人目標,高校團組織一定要建立協調合作機制,充分整合學校相關部門的各項資源,以及校際和社會資源。因此,大學生素質拓展協調合作機制的建立是素質訓練的一個關鍵點。

3.素質訓練項目記錄和反饋機制。通過素質訓練項目,同學們得到的是一份類似于教學課程表的一學期的《學期素質訓練項目計劃表》和一沓素質拓展原始憑證。其中《學期素質訓練項目計劃表》為大學生有選擇地參加素質訓練項目提供了指導的參考;而素質拓展原始憑證則為大學生參加素質訓練項目提供原始證明。中心還將及時了解大學生在素質訓練中的建議和效果,建立反饋機制。

(三)認證體系

大學生素質拓展認證就是在大學生參與各項素質訓練后,對其訓練構成和獲得的結果進行評價。科學評價的方式有多種,可以量化進行評價,也可以描述進行評價。素質拓展的效果是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逐步顯現出來的,為此,采取的是一種以過程為主的方式,注重大學生參與素質拓展的過程記錄,目的是為社會認同大學生素質訓練過程而提供憑證的參考。

(四)社會認同

社會認同是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的社會評判,是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工作成效的社會顯現,可以分為神會宣傳、政策認同和市場認同三個方面。社會宣傳是社會認同的基礎,其目的是讓社會、特別是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素質拓展的內涵和《大學生素質拓展證書》的價值有較為深入的了解。政策認同是社會認同的保障,主要是指要使政府的人事部門、勞動就業部門、教育部門,對推進該項活動全面認同并通力合作。市場認同是社會認同的最終目標,也是高校素質拓展計劃成效的社會評判標準。

三、構建大學生素質拓展的依托體系

(一)素質教育的陣地建設

加強優美、高雅、文明的育人環境是培養素質大學生的必要條件,加強科技、文化、藝術活動和課外培訓陣地地建設、強化其社會服務功能,是適應高等教育改革和大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是高校完善服務手段,尋求新載體的重要方面。

1.建設校園文化活動陣地。在校園內創建文化活動陣地,既能營造校園的良好氛圍,又能防止大學生進入社會的“三室兩廳”等人員混雜的社會娛樂場所,使大學生的安全得到保護,提高大學生的身心素質。加強集音樂藝術、舞蹈欣賞、健身健美等多功能于一體的陣地建設,促進學生人文、藝術等素質的提高。

2.建設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基地。吸引科技創新創業人才,為創建人才的凸現提供舞臺。如大學生創新創業成果交流中心、大學生軟件開發研制中心、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園等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

3.建設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社會實踐為大學生增長見識,磨煉意志、鍛煉成才、服務社會提供了難得機會,是大學生素質拓展的有效途徑。創建基地有助于建立規范化、長期性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機制,提高社會實踐的育人效益和服務效益。鞭策學生不斷完善自我,樹立為社會服務的意識。

(二)構建大學生志愿服務和勤工助學依托體系

大力開展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培養大學生的奉獻精神和服務意識。努力開發社會資源,將校園的科技、文化、體育等活動引向社會,加大校園文化活動向社會開放的力度,推進校園文化與知名企業文化的融合,尋求社會對學生活動和各類課外培訓的支持。取之于社會,服務于學生,調動學校與社會各方面的積極因素,為大學生素質拓展提供資金保障。

建立健全大學生勤工助學機制,以規范性操作,網絡化管理,強化學生的服務意識,增長服務社會的能力,通過扶持、引導,轉變觀念,開放社會服務信息,建立大學生人才網,暢通勤工助學渠道,培養學生自立自強的精神,為學生素質拓展提供物質保障。

(三)構建學生素質拓展的激勵評價體系

建立大學生素質拓展評價體系,充分發揮大學生素質拓展證書的作用,客觀記錄每位學生在學習期間素質培養和拓展的主要途徑和主要業績。要通過證書記錄和認證兩個環節,合理量化、科學評價,引導和激勵廣大學生全面發展。大力宣傳素質拓展的工作理念、具體內容和實際意義,促進觀念認同。制定大學生素質拓展的相關文件和配套改策,給予政策認同。在大學生畢業和就業過程中,向用人單位宣傳和推薦大學生素質拓展證書,推動就業市場認同,強化社會認同感。完善的激勵體系是強化師教育人意識和學生成才意識的必要手段。設立大學生素質拓展專項基金,著力構建從個人到組織,從單項到綜合的一套激勵措施,把工作實績載入年度考核,從而保證素質教育正常、有序、有效地推進。

參考文獻:

[1]楊加強.普通高校素質拓展訓練課程體系構建研究[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6).

篇(3)

[關鍵詞] 大學生 綜合素質 評價改革

一、大學教育的目的

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的目的日趨功利化,為了使學生這一特殊產品更能適應社會需求,大學不斷強調學生的綜合素質,然而在素質評價中依舊過于強調知識應用。因此,重新審視與評價大學教育目的觀,或許可為我國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與發展提供某些啟示。

二、高校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弊端

目前,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為了評價和反饋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狀況,以激勵和引導大學生不斷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質。傳統的素質評價是對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德、智、體三方面的成績和表現進行量化打分,并依據評分排名,基本模式多為“學生學年(學期)綜合素質總分=德育得分+智育得分+體育得分+/-獎勵(懲罰)分”。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該類評價方式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

1.評價主體單一

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主體多為輔導員,評價主體單一。現行評價體系多采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對學生的評價結果最后給出一個綜合的量化結果。這種方法對于評定各種榮譽稱號、擇優推薦等工作,不僅在操作上便利,也是可行的。然而,輔導員的雜務太多,很難做到為每一個學生作出切實的評價。因此,如果評價主體不改革,那么評價多為流于形式,評價本身就會淪為一個缺乏個性培養的導向教育或者形式教育。

2.注重橫向評價,忽視縱向評價

部分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注重絕對的評價結果,注重橫向評價,忽視縱向評價。每一名大學生都有著自身的發展軌跡,或許在這條軌跡的很長一段都是較差于其他一般同學,然而,他的軌跡總體是在積極向上發展的。一旦大學生個人的綜合素質發展的縱向比較被忽視,那么橫向比較也就失去了它本有的激勵目的與功效。該類評價缺乏充分考慮評價的導向性,不能客觀、科學、全面、合理地反映了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3.評價指標未能充分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第一章第五條明確規定“高等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發展科技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難看出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應當成為衡量當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因素。但是,從現行的評價來看,對這兩方面的測評力度不夠甚至毫無涉及。

三、改善高校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應遵守的基本原則

國外學者對檔案袋有豐富的研究,基本定義是通過在檔案袋中系統的選擇收集學生作品,評價學生在知識、技能、情感和態度方面的發展,以展示學生在特定領域內一段時間的進步情況。檔案袋評價屬于質性評價,本文引用檔案袋研究的相關理論作為指導,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不是要收集學生的作品,而是記錄學生的發展歷程,對我國高校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提出一些思考。

1.注重評價主體多元化

大學生不應是被動評價的客體,他們是最有評價發言權的團體,理應讓他們參與評價過程。在不少學生評價實踐中,大學生作為被評價者沒有任何發言權,他們根據評價者發出的指令被動地行動,對評價結果也只能默默接受。這種“被動的沉默”抹殺掉的是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宗旨和意義。評價應當融入人本因素,強調交流溝通,特別是評價者與被評價者之間的對話,促使被評價者樂于加入到評價過程中來,只有當大學生主動地關注評價時,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才真正實踐了其價值。

輔導員作為評價主體的掌舵者,他們可以策劃成立以班(級)為單位“大學生綜合素質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不只是簡單打分的機器,他們應是和同學們對話的窗口,并通過積極收集同學們的真實發展歷程的相關行為,通過評議委員大會討論,作出相對客觀公正的綜合評價。整個評價理應秉持“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輔導員可以選擇約兩名學生共同組成“大學生綜合素質紀律檢查委員會”,“評議委員會”將評價結果在班內公示。公示期間,被評價個體如有不滿或疑問,有權向“紀律檢查委員會”報告。“紀律檢查委員會”應當在充分了解情況后,監督“評議委員會”的審查,重新評價后,給出更合理的結果或者維持最初的評價結果。公示期結束后的最終評價結果在班內宣布后生效并存檔。

2.注重過程性評價

關注大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結果,更要關注評價過程。我國受“高考指揮棒”一元的價值衡量的影響,不少高校對學生的評價的重視依舊凝固在某一點的結果評價上。然而現代大學生評價,僅僅關注大學生發展結果的評價是不夠的。為了理清這一思路,我們必須清晰的是:我們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目的應當是為了進一步促進每一個大學生更好地發展,而不是為了通過評價找出大學生之間的參差不齊。

讓所謂優生更優秀固然好,但是讓所謂的差生可能走向自我忽視甚至墮落卻可能是傳統大學生評價的一個致命的弊端。20世紀60年代美國學者斯克利文對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作出明確區分以來,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目的逐步理當由原來的“證明”向“改進”轉變。在對過程的評價中,讓大學生真正參與到評價中來,使評價實踐其教育意義,把學生評價過程變成教育和指導的過程,變成不斷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重要手段。

3.與時俱進,加強評價的針對性

一方面,評價指標應當圍繞素質教育的相關內容,并盡可能地反映社會所需要的能力,構建評價指標時應對評價所設計到的內容進行科學賽選,抓住影響和反映素質教育的關鍵性因素。高校教育倡導人的全面發展,需要培養大學生終身發展所必須的各種能力,包括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因此,學生評價需要評價大學生的實踐能力、身心素質和價值觀方面的情況。例如,目前社會強調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指標、心理素質指標也應加入。

另一方面,綜合素質評價指標體系應當根據不同類別的被測大學生的具體特點進行設計。大學文化存在差異,每所大學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應該有校本的設計。此外,如果專業間差異較大,也很難用統一指標,或者至少指標權重的設置理當是不同的。

參考文獻:

[1]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1960-1980[M].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Albany, NY), 1991.

篇(4)

關鍵詞:大學生 文化素質教育 思考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新一代大學生,是高校的根本任務。上世紀末,針對我國高等教育的實際情況,為進一步適應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國家教委提倡有組織、有計劃的開展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經過多年的實踐,我國高等院校的文化素質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然而,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既會遇到許多理論問題,又會遇到許多實踐問題。高校作為傳播和創造人文精神的重要基地,必須把人文素質修養作為大學生成才的重要目標予以重視。

一、對素質教育與文化素質教育的認識

素質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礎上,經過后天教育和社會環境的影響,由知識內化而形成的相對穩定的心理品質。人才素質包括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業務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四個方面。其中,思想道德素質是根本和靈魂,文化素質是基礎。素質與知識、能力之間固然是相輔相成的平行發展的關系,但提高了科學素質并不等于素質的全部內涵都得到相應的提高。實踐證明:具有豐富知識和較強能力的人,不一定就是一個較高素質的人,只注重知識的傳授和能力培養,而忽視大學生素質的提高,并不是完善的教育。素質教育是針對應試教育而提出來的,它是一種新的教育思想和觀念,不是一種單純的教育模式。但在實際操作當中,往往將素質教育也當作一種教育模式,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僅僅依靠片面增加一些課程來充當所謂的素質教育課,而不是對現有課程和教學內容以素質教育的思想加以滲透。

文化素質教育是為了實現對人的尊重,對人文力量的肯定,對人格完善的追求,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基礎。我們所說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層面的文化,它是全部社會文化的靈魂。加強文化素質教育,重點是指人文素質教育,主要是通過對大學生加強文學、歷史、哲學、藝術等教育,以提高大學生的文化品位、審美情趣、人文素養和科學素質。業務素質是學生服務社會的特殊本領,如果大學生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無論是在學業學習上,還是在實際工作中都能堅韌不拔,頑強拼搏,克服一切困難,去完成學業和工作。文化素質教育對業務素質而言,一方面為學生學好業務打好文化基礎,有助于學生理解專業知識,掌握專業技能;另一方面,會從更深層次上推動專業教育。文化素質教育對于身體和心理素質來說,具有較高文化素質的人,懂得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就能夠珍惜生命,重視健康,形成科學的思維方法和生活方式,進而使自己能夠應付和承受來自外界的各種困難和壓力。

總之,加強文化素質教育是時展的要求,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有利于彌補高校在人才培養工作中的不足,促進人與社會的全面發展,是新形勢下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培養高質量專門人才的重要舉措。

二、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幾點感悟

1.加強文化素質教育的領導,把文化素質教育貫穿于教育全過程。高校要在黨委統一領導下,由主管領導掛帥,各系部牽頭,教務處、學生處、宣傳部、團委等部門參加,組建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領導小組,負責對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組織和領導。要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結合學校實際,討論制定《關于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實施方案》,明確指導思想、目的意義、工作目標和方法步驟。各系部、處室在總體實施方案的基礎上,制定實施細則,切實把文化素質教育貫穿于大學教育的全過程,落實到各方面。要加大對文化素質教育的投入,每年撥付一定數量的專項經費,用于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活動的開展和研究。要建立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評估體系,試行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證書制度。要把文化素質教育貫穿于專業教育的始終。

2.以提高大學生文化素質為導向,加強學科建設和課程體系改革。加強文化素質教育,需要把知識傳授與道德精神的熏陶結合起來,實現人文氣質和科學精神合壁,促使學生健全人格的養成和全面素質的提高。高校專業建設和課程設置要向綜合化發展,多增加一些人文科學課程,為學生學習科學知識和人文知識提供條件,形成文理滲透的學術氛圍和育人環境,使學生盡可能達到文理交融。完善學科布局結構,不僅要考慮物質建設需要,而且要考慮文化建設的需要和精神食糧的創造。通過“加強基礎、淡化專業、拓寬口徑”,促進文化素質教育與科學教育相結合;注重將道德素質教育與專業素質教育相結合,優化學生的知識結構,采用“以課堂教學、校園文化、學生實踐的有機結合”的新的人才培養模式。

3.不斷提高教師的文化精神素質,發揮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學生文化素質的形成需要教師人格力量的感染和啟迪。教師首要職責是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做有德之人,有為之人,誠信之人。在文化素質教育中,教師既要善于做學的“經師”,還要善于做育人的“人師”,不僅要在日常生活中為人師表,而且要在課堂教學中貫穿科學與人文精神的教育。做學生的人生導師艱難,難在教師自己的人生層次較高,特別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引導好學生做一個有用和能用之才,教師的責任更重,要求更高。加強文化素質教育,必須從教師入手,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在廣大教師中倡導人文精神,想方設法提高教師的文化素質,拓寬文化素質教育的新視野。

4.發揮兩個課堂的重要作用,拓寬文化素質教育的渠道。要把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結合起來。第一課堂主要是開好文化素質教育的必修課和選修課,所開課程要在傳授知識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大學生人文素質和科學素質的養成和提高。第二課堂主要是開展專題講座、名著導讀、名曲名畫欣賞、影視評論、文藝匯演、課外閱讀、體育活動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以豐富學生的業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養。專業課程和實踐課程中蘊涵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專業教師在講授專業課時,要自覺地將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貫穿于專業教育的始終,充分發揮專業課對人才文化素質養成的潛移默化作用,真正做到教書育人,使學生在學好專業課的同時,自身的文化修養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重視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要本著就近就便的原則,有計劃地組織紅色旅游,參觀革命圣地,考察名勝古跡,瀏覽人文景點,參加社會調查,開展社區服務和荒漠行動,使學生在實踐中開闊視野,增強見識,提升素質。

篇(5)

摘要: 本文以科學性、導向性、全面性、層次性、個性化以及可操作性為原則,淺析利用層次分析法來分析適應于航海類大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定辦法,促進航海類學生的成長以及航海類教育體系的建設,為我國航運事業提供更加優質的新鮮血液。

關鍵詞:層次分析法 航海類 大學生 綜合素質

1、引言

航海類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影響其變化的因素比較多且具有其特殊性。為了客觀、準確、完整地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做出評價,必須要篩選出能夠全方位、多角度反映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指標。通過應用能夠反映多指標評價的層次分析法來分析航海類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定則十分恰當合理,為航海類大學生教育提供指導,以期最終達到最理想的教育效果。

2、航海類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定分類

2.1航海類大學生思想道德法制素質評定

思想道德交際素質包含學生思想政治素質、道德素質、法制素質。在思想政治領域,主要考核航海類大學生的政治態度、政治理論、黨團歷程;在道德素質領域,主要考核航海類大學生誠信問題、文明禮儀、社會責任;在法制素質領域,主要考核航海類大學生遵紀守法、法律基礎、法制觀念。考核航海類大學生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法制素質是在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基礎上,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民族觀念的主體精神,樹立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密切聯系時代特征。這一要素最大的難題是能否將之量化和如何量化。通過對不同情境下的不同“行為”和“行為結果"的分析,可以確定出能表征內因變量的指標要素,而這些指標要素則可以通過制訂一定的標準進行等級評價。

按上述表格,將成績分為10等分,評價要素集合為 A : {B1,B2,B3 },各單要素的子集為 B1={C11,C12 ,C13 },B2= {C21,C22 },B3= {C31,C32},根據評價決策的實際需要,將評價等級標準分為“優秀”、“良好”、“中等 ”、“及格”和“不及格”5個等級,即評語集合為 V= {優秀,良好 ,中等 ,及格 ,不及格 },再確定其權重,便可以此來分析航海類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法制素質。

2.2航海類大學生專業技能特質素質評定

專業技能特質素質包括專業知識、實踐能力、航海特色素質。專業知識重點表現在公共基礎知識、專業基礎知識、專業特色知識;實踐能力重點表現在動手實驗能力、科技創新能力、社會實踐能力;航海特色重點表現在準軍事化管理模式。作為航海類特色專業的大學生,在公共基礎課程的基礎上全身心的認知并掌握專業基礎知識,并可將專業特色知識應用于實踐,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

STCW國際公約下,航海類大學生必須掌握航海學、避碰、船舶操縱、航海英語、船舶管理、貨運、航海儀器、航海氣象等科目以及高級消防、精通急救等必備常識操練。在這個大時代下,具有全球性的航海事業更多地要求英語基礎,更多的公共基礎知識承載著航海類大學生通往更高的平臺。準軍事化管理繼承和發揚了軍隊建設中形成、積累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在思想政治教育、日常養成、后勤保障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系統的教育管理體制,對培養、鍛煉學生積極的進取精神、良好的團隊意識、優良的思想品質、高度的政治覺悟和頑強的生存能力等綜合素質方面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2.3航海類大學生身心綜合素質評定

身心綜合素質主要包括身體能力素質、心理健康素質。世界衛生組織將健康定義為既沒有身體上的缺陷和疾病,又具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人只有身體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的正常不能算健康,必須還要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素質。身心綜合素質要求大學生不僅要具有良好的體質和體能,還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即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身體素質,包括健康的體魄、優美的體態、良好的體能素質和運動技能,這是一個人發展其他素質的基礎;二是心理素質,包括智力因素、情緒因素、心理調控因素等。一個國家國民身心綜合素質狀況是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一個國家社會經濟和國民教育等方面的能力。

圖1 身心綜合素質結構圖

對于航海類大學生而言,由于航海類專業的特殊性以及今后長期海上工作遠離親人朋友的特定工作環境,使得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尤為重要。因此,在實際工作中,要結合航海類大學生獨有的特點,幫助他們學會建立新的人際關系,通過感恩心理活動或參與社會新聞的討論讓他們學會感恩他人、珍惜自己,教會其適應新環境。

通過綜合分析航海類大學生的特質,開展特殊體育訓練,身心綜合素質的培訓,心理訪談或講座,增強身體素質和引導其正確面對各種新環境帶來的心理或生理不適,坦然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并堅強前行。

3、結語

航海類專業學生綜合素質評定體系反映了特定社會條件下對航海類專業學生的素質要求,是確定素質教育內容、選擇素質教育方法、評定素質教育效果的基本依據。這是一個系統工程,其評定指標體系是一個具有多層次、多指標的復合體系,其中各層次、各指標的相對重要性各不相同。在層次分析法的幫助下,我們全面分析航海類專業學生綜合素質評定體系,無疑對素質教育實踐過程會產生重要的影響。

參考文獻:

[1]中國海事局: 個人安全與社會責任[M].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1998

[2] “適應國際競爭的航海類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研究與實踐”課題組: 適應國際競爭的航海類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研究與實踐報告[R] 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2003:169

篇(6)

1.1大學生缺乏相應意識與能力。

大學生經歷了十幾年的學習生活,大都接受的應試教育,缺乏實踐經驗與求職擇業的職業素質。而大學生作為一種高素質勞動力對我國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穩定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當今社會的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就造成了人力資源的浪費與教育資源的極大浪費,開展大學生職業素質拓展與提升的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以下是針對當今大學生主要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的幾點簡單歸納:

(1)急功近利。

大學生在就業時未能考慮到自身的實際情況,例如自己的所學專業、事業志向、實際能力等,而是在擇業的過程中一味的追求收入較高、工作條件優越、社會地位較高的職業。這種心態往往會使其難以找到真正適合的工作,進而頻頻受挫,失去信心。

(2)心理素質較弱。

這是當代大學生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一方面大學生在就業時,面對問題與壓力情緒波動較大。另一方面大學生在做事時自控能力較弱,缺乏毅力與恒心。許多大學生在精神與情感上比較脆弱經不起挫折,對于失敗與困難,在心理上往往無法承受,可能會出現失望、沮喪甚至自暴自棄的情況。

(3)缺乏實踐經驗。

現在的高等教育水平下,雖然部分學校設置有實踐課程,但是大部分大學生更加習慣于學習書面上的理論知識,在工作或者生活中,無法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之中,理論與實踐相分離,不能做到真正的學以致用。

(4)職業素質認識的缺失。

大學生在就業前缺少職業準備,對于崗位的要求與職責不夠了解,不清楚企業到底需要什么樣的人才,自己應該做什么樣的準備。這種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情況,使大學生就業準備不足,導致其就業能力與企業需求相脫節,令大學生在求職的競爭過程中處于被動的局面。

(5)過于依賴他人。

大學生在擇業時,過于依賴家人、朋友、老師的幫助,而這種狀況與大學生的成長環境息息相關。由于缺乏擇業經驗、社會關系簡單,面對擇業的選擇時大學生難免產生依賴心理,從而把選擇權放在他人手里,忽視了自身的需求與條件。這種依賴性不予以消除,對于大學生的職業生涯非常有害。

1.2社會穩定。

由于大學生就業難,崗位競爭激烈,給社會穩定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及壓力。一方面,眾多畢業大學生面對著“一畢業,即待業”的窘境,巨大的就業壓力,會在社會形成恐慌的情緒氛圍,威脅社會安定。提高大學生職業素質能夠多角度、多方面的提升大學生的就業能力,以達到提升就業率的目的,從而緩解這種狀況。另一方面,由于我國的勞動力水平不高,大學生作為高素質的勞動力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保證。而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無疑是一種對人力資源與教育資源的極大浪費。每一個大學生都需要其家庭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來培養。而這種浪費會給社會穩定帶來極大的隱患。由此可見,提高與拓展大學生職業素質以促進大學生順利就業是非常必要的措施。

2、大學生與企業的雙方需求

2.1企業。

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對人才的總體要求越來越高,現代企業已經不僅僅單純的要求員工的專業知識,他們更加重視員工的綜合素質。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大學生應該不斷地汲取新知識,努力提升自身職業素質以適應不斷發展的社會要求的能力。當代的企業更加注重就業者是否具備以下幾種能力:

(1)注重處理問題的能力。

在現代的企業中,不再是固定不變的簡單勞動,工作人員不但要處理好本職工作,同時要及時發現處理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能夠主動快速的解決問題。

(2)心理素質與抗壓能力。

對于每一位踏入工作崗位的大學生來說,在工作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會引起其過度的緊張、焦慮、不愉快的情緒,以至于影響到工作的正常發揮。可見有著良好的心理素質與抗壓能力是當代大學生在就業時必須具備的職業素質。

(3)繼續學習能力。

在當代社會,由于知識的不斷更新,新技術和新發明的不斷出現與運用,員工僅僅靠學校所學的知識難以跟上時代的發展需要。因此企業員工需要不斷繼續學習接連而來的新知識、新事物來完成本職工作。

(4)人際交往能力。

現代企業中,需要工作人員有著較強的人際協調能力與溝通能力,使其能夠在工作中進行良好的溝通、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失誤從而順利快速的完成工作目標。

2.2大學生。

隨著畢業生就業競爭的日趨激烈,大學生想要脫穎而出,順利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專業與職業志向的工作,那么就必須掌握大量的專業知識與具備較高的職業素養。由于眾多原因,當代大學生雖然專業知識的學習普遍比較到位,但是在職業素質方面卻非常欠缺。而學生們也逐漸的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并且也希望通過一些途徑改善自身在職業素質方面的缺失。許多大學生希望能夠在自身條件與要求下接受專業的、系統的職業素質訓練。通過制定職業目標,有針對性的提高職業素質。還有一部分大學生希望能將所學的專業知識與實際相結合,多參與實踐、實習活動,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相結合。

3結語

篇(7)

1工科類大學生基本素質結構及其培養模型

1.1工科類大學生的專業學習不僅需要專業知識的積累,還應對已經獲得的知識進行邏輯推理分析。通過邏輯推理過程,學生還可以運用所學的知識對未曾預見的情況進行分析和判斷,從而達到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同時通過實踐進行進一步學習的效果。因此,對工科類大學生而言,學習能力不僅包括知識的學習和積累,還應包括對所學知識的邏輯推理和判斷能力。目前我國的工程碩士考試已經將邏輯推理作為考試項目之一。在美國的SAT等系列考試中,邏輯推理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在工科類大學生基本素質結構的學習能力子模塊中,主要包含專業能力和推理能力兩個方面。對于這兩種能力的培養而言,專業課程的合理設置,扎實的專業基本功訓練,以及專門針對推理能力的訓練,都構成了學習能力的培養模式。

1.2實踐中的操作能力是工科類大學生基本素質中非常重要的方面。工程素質水平是高等工程技術人才素質的具體化,其基本內涵包括必要的工程意識和工程實踐的訓練以及分析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初步能力等[4]。因此,工科類大學生在工程實訓中體現出來的能力水平,是其基本素質結構中重要的構成因素。但是,工程實訓往往是在大學教師的指導下,在相對獨立的環境中進行的。因此,僅依靠工程實訓的培養,大學生還難以獲得在社會環境中工作和處理問題的經驗。因此,在真實的社會環境中對工科類大學生進行培養就顯得十分必要。學生在此環境中獲得的能力,就構成了其基本素質結構中的重要環節。

工程實訓和產學研合作教育在工科類大學生的操作能力培養中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工程實訓可以幫助學生習得必要的專業技術,把書本知識應用于實踐;產學研合作教育在培養應用型人才過程中,把學校教學與直接獲取實踐經驗、生產實踐經驗相結合。在合作教育方面,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率先推進了產學合作教育模式,造就了“產學合作、工學交替”的真實育人環境,形成了科學的常態化育人機制,培育了有較強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具有國際視野、創新意識和奉獻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始終堅持依托地方現代產業,主動服務地區經濟的辦學宗旨,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構建了以產學研戰略聯盟為平臺,學科鏈、專業鏈對接產業鏈的辦學模式,成為培養具有“勤奮、求是、創新、奉獻”精神的優秀工程師的搖籃。大學生通過實踐并結合帶教老師的指導,不斷習得在實際環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并通過實踐習得新的知識。因此,大學生在產學合作中獲得的能力可以細化為業務動手能力,再學習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等方面。與此相對的培養措施主要包括構建師生互動的產學合作教育指導體系和包括實訓儀器、師資、管理理念、教學技術、研發水平在內的實訓中心軟硬件建設等方面。

1.3工科大學生除了需要具備專業上的知識和技能以外,還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自我心理調適能力以及較好的團隊意識和協作精神。工作的節奏加速和技術的飛速發展給人的壓力與日俱增,能否在此環境中不斷調整自己的心態,使自身處于良好的狀態,勇于面對挑戰,對于工科類大學生的工作和學習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應成為其基本素質結構中的因素之一。同時,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細化,工程項目中團隊成員間的合作顯得日益重要。因此,工科類大學生的團隊意識成為其基本素質結構中的另一因素。可以通過測量大學生的社會態度了解其團隊意識。具體來說,個人心理特征主要是通過卡特爾16PF和UPI進行測定。通過測量,可以得到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各個維度的數據和人格因素的相關信息,這就為教師指導學生(如個人輔導和團體咨詢等)提供了參照和依據。同時,對于社會態度主要是通過社會態度的相關測試來進行測量的。工科類大學生的個人心理特征及其社會態度的相關數據是不斷變化的,這與大學生的心理狀態和特征,以及對大學生后續的指導有關。因此,在大學生的培養模型中,大學生心理輔導及成長督導體系的構建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色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自拍| 亚洲综合精品伊人久久| 欧美四房播播| 啊轻点内射在线视频| 国产999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丰满老熟女重口对白| 一本色道无码道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a毛片| 亚洲日本在线在线看片4k超清|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1| 最近2019中文字幕国语免费版|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超碰97|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视频| 欧美疯狂做受xxxx高潮| 邻居少妇张开腿让我爽了一夜| 人妻少妇精品久久久久久| 久久黄色视频| 夜先锋av资源网站|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色综合| 欧美人善交videosg| 无码国产偷倩在线播放| 丰满人妻被黑人猛烈进入| 亚洲黑人巨大videos| 成片免费观看视频在线| 美女裸体自慰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一区| 亚洲av无码国产丝袜在线观看| 日本理伦片午夜理伦片|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欧美国产激情18| 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一区| 麻豆国产97在线 | 欧美| 婷婷色婷婷开心五月四房播播|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7牛牛| 美女高潮流白浆娇喘免费网站| 亚洲毛片αv无线播放一区|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视频| 一区二区在线 | 欧洲| 18禁裸体动漫美女无遮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