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7 16:43:3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大學文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大學文化是大學之魂,傳統文化是大學文化之魂,大學文化建設和傳統文化二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作用的。大學文化建設離不開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在大學文化建設中綻放新的光彩。現代大學是繼承和傳播傳統文化的載體,傳統文化是因為擁有大學這一平臺才會深入大批年輕思想者的頭腦,得到最大限度的繼承和發展。傳統文化是大學文化建設的寶庫,大學文化建設是因為依托著傳統文化才有高度和深度。中國大學在傳承傳統文化基礎上應該進行創新,只有將傳統文化中的精髓融入大學文化建設當中,形成屬于每個大學自己獨特的文化精神,這所大學才有真正永久的生命力。傳統文化是大學文化建設中創新思想和方法的寶庫和源泉,我們要學好和學透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更好地幫助大學文化建設。傳統文化在大學文化建設傳播和發展過程中,傳統文化也要思考在新時代的背景下,運用何種形式可以更好地宣傳,傳統文化也要在繼承的基礎上與時俱進。
二、傳統文化融入大學文化建設的實效機制
1.加強教學課程中文化課程的比重大部分理工科學校的課程教學計劃中,文科課程少之又少,基本也就是馬克思哲學理論、思想概論、世界當代政治與經濟、形勢與政策課等基礎課。并沒有文化深度解析、文化理論傳播、文化基礎知識介紹的理論課程,使得在高等理工科院校出現了在校大學生不關注時事、不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現狀。改變這一現狀,只能是在本科或者研究生教學計劃中加大文科課程、文化課程的學分,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
“同分異構體”和“同分異構現象”是源于化學學科的兩個基本概念,是指分子式相同但原子排列順序不同的一組有機物。同分異構體間一絲微小的原子排列異位或功能團連接位置的變化,都會導致巨大的物理化學特性差異。通過對中西方大學文化起源、功能和發展歷程的分析比對,我們可以認定中西方大學文化屬于一對同分異構體。首先,中西方大學文化擁有相同的基本構成,即中西方大學文化都是由精神文化、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和制度文化等主要元素構成,具有相同的“分子式”。其次,中西方大學文化普遍具有理想性、包容性、浸潤性、批判性、歷史性、民族性、獨特性、傳承性等社會文化屬性,也就是說中西方大學文化表現出了相同或類似的功能,故中西方大學文化同屬社會文化中的亞文化范疇。再次,造成中西方大學文化存在差異甚至沖突的原因,在于承擔大學文化表達功能的“功能團”存在著“功能團位置異構”或“功能團類別異構”情況,這就造成了中西方大學文化間的同分異構現象。[3]
二、AHP的原理及研究步驟
層次分析法(AnalyticalHierarchyProcess,AHP)是由美國運籌學家薩蒂(T.L.Saaty)于上世紀70年代提出的一種多目標決策分析方法,也是一種對定性問題進行定量分析的多準則研究方法。AHP方法具有簡便、靈活的特點,可以將復雜的系統問題逐步分解為相互聯系的多因素有序層次,從而實現對復雜問題的精確分析。運用AHP方法對復雜系統進行構成分析與評價的基本步驟包括:第一,在對目標系統進行深入觀察、了解和分析的基礎上,將復雜系統分解為多個子系統和基本構成元素。第二,按照一定的原則,構造出可用于進行層次分析的多層次遞階結構模型。在該結構模型中,較為復雜的系統將被分解為目標層、中間層(準則層)和方案層等多個不同層次,每層次結構由子結構元素予以支撐。第三,構造兩兩比較的判斷矩陣,通過對兩兩元素間的比較判斷矩陣進行運算,得到彼此間相對重要性的權值,以此確定同一層次中相關元素的重要性排序。第四,對矩陣進行一致性檢驗。其中:CI為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指標,CI值越小,表明判斷矩陣越接近完全一致性;IR為同階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CR為隨機一致性比率(CR=CI/RI),當CR<0.1時,可認定該層次單排序結果具有滿意的一致性,反之則需要調整矩陣的元素值。如果通過一致性檢驗,則可得到本層次中的各個要素對上一層次子系統(要素)的相對權重。第五,對計算所得數據進行整理和排序,依據結果進行科學分析。
三、大學文化結構AHP層次模型的構建與分析
1.AHP層次模型構建大學文化結構AHP層次模型將大學文化結構劃分為主結構層(目標層)、亞結構層(中間層)和子結構層(功能團層)等三個結構層次。其中,大學文化亞結構層(中間層)包含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物質文化等4個要素,大學文化子結構層(即大學文化“功能團”)包括了17個子要素(見圖1)。
2.專家意見征詢《大學文化基本結構與構成因素調查問卷》采用了1-9的標度法(見表1)。問卷調查涉及國內26所高校,涵蓋了“985”高校、“211”高校、中央部委直屬高校、行業特色高校和地方高校等不同類型的大學,受訪的專家既有專門從事大學文化研究的知名學者,也有一線從事大學文化建設工作的高校管理者,從而確保了調查結果的專業性、權威性。本次調查總計發放問卷28份,回收28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問卷27份,有效率96.4%。
3.構造判斷矩陣首先,通過構建大學文化主結構層(目標層)判斷矩陣,對大學文化主結構層包含的各亞結構層(中間層)要素進行兩兩比對和權重分析,并對判斷矩陣進行一致性檢驗。獲得的數據如表2所示。其次,分別構建大學文化四個亞結構層(中間層)的判斷矩陣,依次對大學文化亞結構層中包含的各子結構層(“功能團”層)要素進行兩兩比對和權重分析,并逐一檢驗各判斷矩陣的一致性。獲得的數據如表3至表6所示。最后,對全部計算所得數據進行整理、排序,得到了大學文化子結構層(大學文化“功能團”層)各要素的最終權重,如表7所示。
4.統計與分析對表2進行分析,在大學文化主結構層(目標層)中,依據權重進行排序的結果為:精神文化(0.4968)>制度文化(0.3260)>行為文化(0.1229)>物質文化(0.0543)。對表7進行分析,可見在大學文化子結構層(大學文化“功能團”)中,依據各要素權重進行排序,其結果是辦學理念、大學章程、大學傳統和大學治理堪稱大學文化子結構層中的“四駕馬車”;治學治教的風氣與傳統、大學精神則緊隨其后,與“四駕馬車”共同組成了大學文化子結構層的第一集團。禮儀典制、發展規劃、高素質的師生與優秀校友、學校的歷史與人文、形象識別系統、學校的學風、校風校訓、特色學科、專業及課程等要素,構成了大學文化子結構層的第二集團。校園文化活動、教學與科研的保障設施、景觀與器物、代表性人和事等可見性較高的要素,構成了大學文化子結構層的第三集團。統計和分析的結果回應了“為什么中國沒有世界一流大學”的歷史詰問。在高等教育擴招以來,中國大學將精力和熱情聚焦于一流硬件設施的建設,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大學文化子結構層中的“四駕馬車”,無一不是遠高于物質存在的精神財富,因而難以短期復制和速成。僅有不到百年發展歷程的中國現代大學,無法擁有某些國外名校那樣久遠的辦學歷史和學校傳統。所以,在中國特色大學文化建設過程中要謹防急功近利和一哄而上,在追求內涵式發展的今天,大學文化建設更要講求質量和效益。
四、推進中國特色大學文化建設的策略分析
1.樹立科學的中西方大學文化“異同”觀中西方大學文化的同分異構現象是中西方大學文化內核一致性的辯證統一。構建同分異構理論的意義在于,有助于推動學術界將大學文化的研究重點從爭論中西方大學文化“孰高孰低”,轉移至“洗盡鉛華”的新階段,這就突破了以往過于糾纏于中西方大學文化“優劣之分”的思維局限。同分異構理論關注產生文化外在表現與導致文化差異性的內在原因,并主張通過分析和調整大學文化內在結構(大學文化“功能團”)進而達到改造大學文化外在表現的目的,從而解釋、調和了中西方大學文化百余年來的分歧、沖突與“道器之爭”,是中西方文化差異觀在大學文化建設領域的新成果。因此,樹立以中西方大學文化同分異構理論為基礎的中西方大學文化“異同”觀,既是對大學文化發展規律的尊重,也是科學鑒別和吸納中西方大學文化發展進程中一切精華的理性選擇。
2.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中國特色大學文化的引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生動體現,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育人功能充分體現在大學文化對大學人的導向、約束、激勵、規范、浸潤、塑造、輻射作用,以及于“潤物細無聲”中形成思想和價值共識的過程。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大學文化的引領,是確保中國特色大學文化正確方向,順應大學文化追求崇高性、先進性、理想性的根本保障。在中國特色大學文化建設過程中,各高校要牢牢占據校園意識形態主陣地,掌握大學意識形態工作的主動權,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和整合到大學文化“功能團”之中,使中國特色大學文化遍地綻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花。
3.以中國特色大學文化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雖然中西方大學文化的內核是相同的,但是,中西方大學文化在發展和演化的過程中,受本地區文明、文化、歷史、地理、民族和基本國情等因素的制約,而產生了巨大的差異,以至于在中西方大學文化的交互、交融和交鋒的過程中發生了劇烈的沖突,這正反映了中西方大學文化間存在典型的“同分”而“異構”現象。因此,以全新的視野對中西方大學文化“異構”現象和中國特色進行科學分析,不僅有利于在創建中國特色大學文化的過程中汲取西方大學文化建設發展中的有益經驗,實現新時期中國特色大學文化建設過程中的“洋為中用”、“取長補短”,而且也有益于提升我國高校對于中國特色大學文化內涵的把握。各高校應著力提高大學文化建設的本土性、針對性、實效性,實現“以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帶動中國特色大學文化建設,以中國特色大學文化建設促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雙向聯動格局。
1.大學圖書館能夠為大學文化服務育人提供廣闊的課堂條件。大學圖書館為莘莘學子提供了廣闊的學習空間和源源不斷的知識資源,是大學文化服務育人的課堂。廣大高等教育工作者應當善于利于圖書館服務育人的特點來培養新時代的創新人才。以人為本作為當代大學圖書館的服務理念潛移默化地影響并改變著更多的人。設備齊全的圖書館能為廣大師生提供良好的閱讀條件,既能提高學生的知識素養,又能形成優良的學習風氣,這對于建設大學文化具有深遠的影響。
2.大學圖書館是體現和傳承大學文化獨一無二的載體。圖書館內典藏著大量的文獻資源,能為大學信息化和社會信息化建設提供寶貴的資源基礎,它是學校進行科學教研項目的基地,直接反映著一所大學的教育水平。圖書館是大學文化的核心和精髓所在。圖書館固有的教育和服務功能影響并改變著一代代學子,它是體現和傳承大學文化最重要的載體。它是一所大學獨一無二最神圣的象征。
3.大學圖書館是大力發展大學文化建設工作的重要基地。當你身處于大學的圖書館內,你會被它濃郁的文化氛圍所包圍感染,這里是知識的海洋,是學習的天堂。每一所大學都應當與時俱進,不斷傳承發展其獨一無二的大學文化,與此同時,還要保證大學圖書館文化與大學文化相輔相成,和諧發展。大學圖書館具備兩個重要的作用:其一是不斷傳承文化,影響著人們的行為習慣;其二是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答疑解惑,改變著人們的行為思想。
4.圖書館平等自由的學習氛圍體現了大學教育平等的理念。人們常說,圖書館是沒有圍墻的大學,這表明所有的學生都能在圖書館內平等自由地學習,不分身份高低,不論貧富貴賤。圖書館會為每個熱愛學習的學生提供豐富的知識資源,并以此來不斷磨煉他們的意志,培養他們追求科學真理的勇氣和精神。圖書館內濃郁的學習氛圍有助于學生盡快融入學習的環境中,為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創新人才提供了扎實的基礎。
二、簡述高校圖書館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地位
1.圖書館是建設校園文化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圖書館是校園文化的核心,校園文化的建設離不開圖書館文化的大力支持。從物質的角度來講,校園物質文化應當包括校園內的文化設施、環境建設、綠化程度等,圖書館屬于文化設施,也屬于校園文化的組成部分。
2.圖書館文化集中體現了校園精神文明與文化。高校圖書館在校園文化建設中不論是從物質方面來說,還是從精神方面來講都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從校園文化建設的精神層面來分析,圖書館主要是利用其本身能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文化的氛圍的優勢,并且以此來達到影響學生行為習慣的目的。如果只說它在精神方面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未免有失偏頗,其實縱觀圖書館文化在大學文化中的作用來看,它是將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相結合后產生的一種積極向上的產物。它是校園精神文明和文化的一種神圣的象征。
三、關于加強高校圖書館校園文化建設的幾項措施
1.優化圖書館環境建設,營造高校文化的校園文化氛圍。眾所周知,環境會影響一個人的情緒,圖書館內良好的閱讀環境也會影響讀者的閱讀情緒,寬敞的閱讀空間、明亮的閱讀環境再增添一些人性化的配置會提高讀者的閱讀熱情,激發讀者的探索欲望。人性化的配置有助于讀者放松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閱讀中,享受閱讀的樂趣,這樣的環境能使學生們感到一種強烈的歸屬感,能培養學生們熱愛學習、熱愛閱讀、熱愛學校的情感。另一方面,學校可以鼓勵學生們開展一些類似書畫展覽會等各式各樣的文化活動,既能豐富學生們的課余生活,又能陶冶情操,促進大學文化的發展。圖書館的配置并非是一成不變的,它也應當與時俱進,不斷滿足讀者的變化要求來調整館舍的布局、配置等。圖書館可以創新一種信息共享的閱讀模式來將信息資源與更多的人實時共享,這種模式不僅打破了傳統紙質閱讀的局限性,而且更有利于讀者快速進行閱讀,這也將大大提高圖書館的工作效率。
2.注重館內文獻資源的全面建設工作,為校園文化提供優質的物質保障。豐富的書籍資源是圖書館建設校園文化不可或缺的物質條件,是影響整個校園文化發展水平的重要因素。種類齊全的書籍是師生進行科學研究的資源基礎,因此高校校園圖書館可以根據不同的專業設置不同種類的圖書來滿足每個師生的閱讀需求。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應當注重文獻資源建設的工作,從培養素質人才的目的出發,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引進積極向上的書籍資源來滿足當今學生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3.注重圖書館館員的文化素養,更好地為建設校園文化服務。高校圖書館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來服務育人,因此圖書館管理人員也應當具備熟練的業務水平和一定的文化素養。高素質的圖書館館員不僅會對校園文化建設帶來積極的影響,而且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每個前來借閱的讀者。我們應當用長遠的眼光來看待圖書館的管理工作,不能只是停留在借書還書的層面上,我們可以嘗試提供一些可供咨詢的服務來提高讀者的閱讀熱情。
楊洪承,安徽蕪湖人,1954年生,中國現當代文學國家重點學科負責人,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后聯系導師、學位委員會委員、學報編委。社會兼職有: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理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江蘇省中國現代文學學會副會長、江蘇省魯迅研究會副會長、安徽師范大學文學院兼職教授等。
20世紀80年代出版的專著《王統照評傳》是國內學界第一部現代著名作家王統照的學術傳記,被同行專家譽為開拓創新之作。2009年主編的《王統照全集》出版,中國作家協會和中國現代文學館等單位發起在北京舉辦了全集首發儀式和創作研討會,產生了較大學術反響。楊洪承教授對魯迅、郭沫若、茅盾、聞一多、沈從文、臧克家等十余位現代著名作家及作品均有專題研究。80年代中期,先后發表《文學的歷史與歷史的文學》、《由歷史主義走向歷史哲學》、《主體變動多樣世界眼光──關于中國現代文學史研究和編寫的思考》等系列中國現代文學史學研究論文,這一組文學史學的論文大部分篇什都被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1993年出版了專著《文學史的沉思》被同行專家評論在將文學史視為一個多元決定的整體的動態系統,為文學史的描述和詮釋的框架、文學史編寫的個性化等方面提供了一個有效的框架或具有前沿學科的有效方法與觀念。
20世紀90年代以來,側重現代文學社團流派研究,多視角多維度尋找文學社團生成發展的歷史軌跡和社群內部人與事的復雜關系,突破了現有文學史教科書中對一些社團群體既成定論,產生了較好的學術影響。1998年出版專著《文學社群文化形態論》,建構了一種文學社團流派文化分析的研究范式,并以具體個案解剖實踐其理論方法。該著是第一次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領域提出文學社群文學史概念,把現代中國社團流派研究從方法論、本體論與操作實踐上提升到一個新層次,具有學術開創性和學術建構性。新世紀以來,在中國現代文學社團流派的整體文學史文化研究和典型社群個案解析上持續用力,先后發表了系列有影響的論文,主持國家社科規劃基金項目《中國現代文學社團和作家群體文化生態研究》,還在中國現代文學思潮、文學斷代史、文學現象,及作家作品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新成果,如《近20年現代文學思潮研究的評述與思考》、《論五四現代小說結構與傳統的關系》等論文分別被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全文轉載或《新華文摘》摘編,在同行學界產生了很大的學術影響。
楊洪承教授從上世紀90代中期開始指導研究生。畢業碩士生數十名,指導博士生和博士后三十多名,很多博士生畢業后成為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界有影響的中青年學術骨干、學科帶頭人。有多位學生的學位論文獲得江蘇省優秀博士論文和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等。
楊洪承教授先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江蘇省社科基金等項目多項。曾獲教育部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國家精品課程、江蘇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特等獎、江蘇省高等學校優秀課程群、江蘇省高等學校優秀研究生課程等。多次榮獲南京師范大學優秀研究生導師稱號。先后獲山東省教委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江蘇省社會科學哲學優秀成果三等獎、山東省首屆劉勰文藝評論獎等。
>> 藝術+設計=奢侈品? 奢侈品與藝術 鐘表的奢侈品藝術 淺析奢侈品消費成因 淺析奢侈品的營銷策略 淺析服飾奢侈品的內涵 淺析本土奢侈品消費 GHERARDINI“奢侈品中的貴族” 尋找名酒中的奢侈品 奢侈品驚艷藝術品市場 奢侈品走廊 奢侈品 奢侈品 奢侈品大潮 奢侈品噴發 奢侈品新貴 奢侈品潮流 奢侈品恐怖 奢侈品 潮流 遠古奢侈品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 2012-08-14.
[2] 中國奢侈品消費告別炫耀式時代[DB/OL].新華網(新聞),http:///2016-03/02/c_1118214813.htm . 2016-03-02.
[3] 曲哲涵.撥開大牌奢侈品的珠光幻影,我們更應關注正在扭曲的社會價值取向――生活不等于奢侈品[N].人民日報,2011-1-13(018).
[4] 蔣榮昌.消費社會的文學文本――文學文本形態的轉折[D].四川大學博士論文,2003.
[5] 吳興明.人與物居間性展開的幾個維度――簡論設計研究的哲學基礎[J].文藝理論研究,2014(5):6-15.
[6] 余虹.現代性與當代審美文化的結構[J].江海學刊,2006(05):192-198.
[7] 陶東風.日常生活的審美化與文化研究的興起――兼論文藝學的學科反思[J].浙江社會科學,2002(01):165-171.
[8] 朱明俠,周云.奢侈品的廣義定義及其研究框架[J].經濟師,2008(7):31-32.
[9] 吳興明.反省“中國風”――論中國式現代性品質的設計基礎[J].文藝研究,2012(10):16-27.
[10] 吳興明.論解分化作為藝術研究的思想視野――對重建藝術研究思想背景的一個簡要考察[J].中外文化與文論,2014(02):20-41.
[11] 讓?鮑德里亞(法).消費社會[M].劉成富,全志鋼,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
浙江工商大學文藝學學科組建于上世紀90年代中期。現有教學與研究人員12名。其中教授5人,具有博士學位者9人。經過10多年的發展,該學科已成為一個富有學術生氣且在某些研究方向上頗具特色的學科。2002年以來,學科成員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文藝研究》《學術月刊》《文藝理論研究》《文藝爭鳴》等報刊雜志上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教材)16部,主持省部級以上研究項目22項。目前,已形成文藝美學、西方文學理論與批評、中國文學與文化研究三個主要研究方向。
文藝美學研究方向以本校“中國文化理論創新研究中心”為平臺,以哲學建設為基礎,打通美學、文藝學和文藝批評,最為突出的是提出了“本體性否定”學說,已逐步建立起具有原創性意義的“否定主義”理論體系,并在文化批評與文學批評實踐上產生了“理論與實踐統一”的廣泛而重要的影響。該學科學術帶頭人、理論家和批評家吳炫教授,從上世紀80年代末就致力于“否定主義”研究,迄今已近20年。其代表作《否定主義美學》《新時期文學熱點作品講演錄》《中國當代思想批判》《中國當代文學批判》《中國當代文化批判》《否定本體論》《穿越中國當代思想》《穿越中國當代文學》《否定與徘徊》等10余部著作和200余篇論文,在探討區別于西方、也區別于傳統的當代中國文史哲原創性理論方面,以其思維方法的開拓性、諸種理論觀念的獨創性以及介入中國當代文學創作問題的有效性,引起學術界的較大反響和關注。其主編的《原創》《中國視角:穿越西方現代美學》叢書也獲得學界廣泛好評。吳炫教授的科研成果被《新華文摘》《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轉載逾百篇。中國期刊網統計的針對該理論的社會評價、引用和運用文章已近400篇。“本體性否定”不僅打通了文、史、哲,而且以其原創品格和鮮明的“中國問題”意識,不僅獲得學界越來越多的認同,而且也影響了越來越多的學者進行相關實踐。在其影響下,湯擁華博士以現象學美學為中心,對西方近現代美學的先驗邏輯進行批判性研究。其博士后研究課題《中西比較與“中國生命美學”的生成――對宗白華美學思想的批判性考察》,學術專著《西方現象學美學局限研究》等問題性研究成果,通過中西文論的視閾交融和哲學與批評的兩極拉動來激發美學理論和文學理論的活力,從而有效地介入當代文化語境,受到學界的肯定性評價。
西方文學理論與批評研究方向側重于將西方生命哲學和生命美學的研究方法運用于西方文學的研究,即在形形的西方文學理論中,尋找生命美學和生命哲學理論方法的不同側重面并加以綜合運用,并從西方文學活動的各個方面來考察人的多層面的生命現象,從而尋求文學活動中人類尋求完美的不懈的探索動向。從上世紀90年代初期開始,該學科研究人員就對西方文學理論中的關于文學活動中的人的生命現象的研究投入了相當的時間和精力,并取得了較好的成果。雷體沛教授出版有專著《藝術――生命之光》《存在與起:生命美學的導論》《西方文學初步》《藝術與生命的審美關系》,發表有《尋找與追求――西方近代哲學美學中的生命本體論》《發現與尋找:西方現代哲學文化中的生命本體論》《荒誕派戲劇對時間秩序的超越》《從生命的現實境遇看西方藝術的發展》等50多篇論文;朱鵬飛博士亦有《在綿延中尋找美:柏格森美論述評》《藝術是時間的造物:淺析柏格森的“藝術時間”觀》《淺談對康德“美在形式”說的誤讀》《從“美的理想”“技巧中的自然”到“美的規律”》《主旋律藝術與開放道德》等重要論文10余篇。這些專著和論文皆從西方文學及藝術活動的各個側面,乃至中西方文學藝術現象中人的審美活動作了生命哲學和生命美學的研究,其視角獨特并有創見。本方向上的研究實力得到學界的認同,研究成果多被權威學術刊物轉摘或轉載,顯示出良好的發展態勢。較之西方的生命哲學和生命美學理論,其研究更注重于對西方文學及藝術活動中的人的狀態、心理、情緒、意愿和生命理想等多層面的把握。對西方文學給予了各個方位生命現象的解釋與揭示,致力于人的存在與發展意義的探索,即從生命與文學關系的探索中來揭示生命的全部意義,使西方文學理論的研究具有了新的視角和嶄新的方法。這種包括把現代人文學科在內的生命哲學與生命美學延伸到西方文學理論并運用于西方文學的研究領域,使西方文論在學術空間上更為廣闊和深入,也為我國文學理論的建設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新的思考方式。
中國文學與文化研究方向有兩個研究向度:一是在廣泛研究中國作家、作品與文學思潮的基礎上,從文化學的角度考察文學的文化內涵,形成了鮮明的研究特色,即是在中國文學與傳統文化的關系層面上研究中國文學的文化承繼性及其價值,從文學發生學層面上拓展了文藝學的研究領域。二是在深入研究中國歷史文化、藝術發展史以及文化現象的基礎上,探討中國文化的精神內涵。目前已有較為豐碩的成果。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文化研究在文藝研究領域受到高度重視。本學科研究人員將中國文學研究同傳統文化研究結合起來,在中國文學與傳統文化、區域文化研究領域取得了比較突出的成績。近年來,除在《文藝研究》《江漢論壇》《文藝爭鳴》等多種權威刊物和核心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外,還有學術專著和一系列有特色的研究項目,成果豐碩。諸如,羅昌智教授的專著《20世紀中國作家與荊楚文化》;學術論文《沈從文的文化選擇》《掙不脫的臍帶:廢名小說與中國傳統文化》《生命意識:聞一多詩歌與荊楚文化內在精神的契合與同構》《論荊楚文化對郭沫若創作個性與心理的影響》《京派作家與荊楚文化》《論余光中詩歌的文化品格》《文化內力與精神阻隔》;研究項目《浙江新詩人與中國新詩的現代化》《中國當代文藝思潮與當代政治關系研究之子項目〈中國現代作家的當代政治轉型〉》《20世紀中國文學與荊楚文化研究》等都有一定影響。在中國文化理論研究方面,徐斌教授的專著《論衡之人:王充傳》《永遠的書圣――王羲之傳》;學術論文《建安名士的人格關懷》《竹林名士對放達的把握》;研究項目《在浙江》《王充與浙江文化精神》等在學界產生重大影響。博玫教授的近現代期刊與文學思潮及文化傳播研究,王麗梅博士的專著《曲中巨擘――洪N傳》,研究項目《昆曲生態及新時期保存與發展對策研究》等,體現出本研究方向的學術活力。通過中國文學與文化理論的研究,探析中國文學的文化內涵,一方面求證文學的民族文化傳承意義,另一方面也詮釋著文化傳統的現代性價值和意義。
論文摘要:我國提出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發展戰略,重視國家創新體系的建設,培養創新人才。大學在國家創新體型中占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創新文化應該成為大學的主流文化,寬容良好的文化環境有利于創新意識的激發和培養。有利于高校創新人才的培養。所以創新文化應該引起重視。本文通過比較中美高校創新文化,分析了中美創新文化差異性。
在知識經濟時代的今天,各國競爭的核心已經轉到國家創新能力的競爭,人才的競爭上來。這里所說的人才主要是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大學作為創新人才的培養基地、知識傳承和科技創新的中心,歷來是一個國家和社會孕育新思想、新文化、新文明的搖籃。創新文化作為大學文化的本質特征和核心內容,在創新人才培養、開展科技創新和服務引領社會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美國擁有如此強大的創新能力,跟美國的創新文化是分不開的。美國培養出了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就是一個強有力的證明。而我國至今還還未曾獲得象征著代表國際科技發展水平的諾貝爾獎。因此,通過比較研究兩國大學創新文化的差異,對于我國大學創新文化的建設有著積極的作用。
一、什么是創新文化
創新文化是與創新有關的概念,它與文化創新不同。很多學者經過深入研究,提出創新文化的涵義:“創新文化是一個有利于創新活動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和社會環境的綜合體,是激發活動的精神家園。簡而言之,創新文化就是有利于催生創新靈感、激發創新潛能、保持創新活力的良好的科研生態環境。 [2]而大學創新文化指的是:在大學這一時空范圍內,營造出一種敢于冒險、善于創新、開拓進取、團結協作、寬容失敗的良好的科研生態環境。從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來看,大學創新文化是大學文化的下位概念,大學文化是大學創新文化的上位概念。大學文化有各種各樣的表現形態,大學創新文化只是其中的一種表現形態,但應該是21世紀知識經濟時代大學文化的張揚、升華和濃縮,集中代表了新時期大學文化的精髓和要義。
二、美國高校創新文化研究
在國外,很少有人把大學文化作為一個單獨的問題來進行研究,而是以社會文化為背景,把文化作為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來進行研究。在對大學文化內涵的理解中,有學者認為影響大學校園文化的主要方面是:校園精神、交流溝通、管理和物質環境。大學文化是以學習為中心,以學生為導向的,是由清晰的使命感所統一起來的高水平的參與(engagements)、期望(expectations)和標準(standards)。
1、以學生為本的辦學理念
美國大學非常注重“以人為本”的觀念,強調學校的一切工作必須以學生為中心,一切圍繞學生的成長,滿足學生的需求,努力讓每個學生都得到最好的教育。這一點與美國的文化是分不開的,美國是一個年輕的國家,較少的文化傳統使得它在實際上不存在阻礙維護文化思想的傳統。相比于中國人,他們顯得更關注學生的興趣與特長。更加個人主義,他們更重視獨立性。自我實現即使不是一種期望,但至少更容易被人們接受。美國人更重視不受外部制約的“自由”。正是因為這些文化背景,使美國高校更注重以學生自身為本,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獨立性與創造性。
2、交叉融合的多元文化現象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大部分美國人都是從世界各地到美國的移民的后裔,因此,美國一向以“民族熔爐”而著稱于世。當各個國家,各個民族的人們紛紛涌向這片土地的同時,也把各國、各民族的文化種子播撒到了這里。各種文化互相滲透、互相影響、互相作用、互相融合,形成了美國文化較為寬容的特點。而美國的大學,更凸現了這種多元特征。在美國的大學里,各種膚色的人群,形態多異的裝束,各種不同的語言交匯在一起,不同的教育形式、多元的師生構成、國際性的文化背景、色彩各異的教學組織方式,形成了一道多彩的風景線。
3、尊重科學,重理性分析與經驗判斷
美國的文化是尊重科學的,喜歡用精確的數字及精密的邏輯推理來描述世界,通過實驗來得出事實的判斷。在美國高等教育發展史上,我們可以看到,美國很注重科學研究的實用性。但是由于它不是只顧眼前利益,要將科學研究直接轉化成生產力。而是注重深入的科學研究帶來的一系列重大的改革。也許是研究方向的轉變。并努力將這些成果應用到經濟發展當中。這跟美國寬容的社會文化環境是分不開的。鼓勵追求真理,努力堅持才能達到科學的彼岸。
三、中國高校創新文化研究
通過分析美國的創新文化,我們知道美國是一個新興國家,快速的發展和少量的文化沉淀,有時會讓人覺得它象是在黑暗中爬行的動物。但是它的爬行在當前看來卻是朝著光明的方向爬去。當然,未來的發展態勢如何以我不敢妄加推斷,但是我相信擁有創新能力將是個人以及國家發展的永恒動力。
1、文化傳統
我國乃是擁有五千年燦爛文化的泱泱大國,在歷史上有著輝煌的成就。但是近代的科學發展卻興起于西方。我國古代也有許多偉大的發明,但是為什么近代科技卻一直落后呢?也許是在大國的驕傲中固步自封,自以為得意而喪失了斗志。加上儒家重仕途輕技術的文化傳統的影響,使得我國歷來就不重視科學技術,而以仕途經濟作為人生最重要的發展目標,到今天的大學校園仍然可以看到此現象,公務員熱正是典型的例子。
2、學術自由觀念未深入人心,導致創新精神缺失
最初的大學是由行會發展起來的,師傅擁有至高無尚的權力。發展為大學以后,教授的權力也是相當大的。那時候的教學只根據教授的研究興趣和方向,學術保有良好的純正性。而我國近代意義上的科學起步較晚,基本上是從學習西方開始的,走的比美國更加迷茫。至少美國沒有受“傳統”的影響,從最開始的時候就意識到人才的重要性。二戰結束后,美國從德國“搶”了許多科學家和學者,并提供適宜的環境讓他們搞科學研究。使得美國得以迅速的發展。而我國從來都沒學術自由的傳統,一直以來我國的教育都是帶有政治目的的,特別是在時期迫害了一大批的學者使我國的現代化進程晚了二十年。這些方面都抑制了創新精神的發展和弘揚。我國高校深受此影響,在教授知識的同時還帶有思想上的統一。這些文化是不利于創新的文化。
3、功利主義
我國確立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但是似乎人們理解的是以金錢為中心,以利益為中心。大學里到處充斥著權力與利益之爭。教授搞的不是科研,所謂的科學研究圍繞的是評職稱的硬性要求,而不是真正的研究。學生也同樣如此,費盡心思討好老師,或者打工賺錢,根本沒有用到學習上去。在這種功利心的沖擊下怎么能培養出有創新精神的人才。所以,要建設創新型國家首先重視創新文化的建設,特別是大學創新文化的建設。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