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11 15:40:3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醫藥數理統計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傳統的考核方式以“平時成績+期末成績”模式為主,其中,平時成績主要依據學生出勤情況和作業給分,期末考試則主要以閉卷書面形式考查。這種考核方式對于《醫藥數理統計》這門課程容易出現“重理論,輕應用”、“重期末,輕平時”、“重記憶,輕理解”的現象。使得學生為應付考試,期末臨陣磨槍,把精力花在概念、公式的死記硬背上,雖有可能在考試中獲得高分,但在學完之后,學生依然是從“理論到理論”,不知在實際中如何應用,而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以及通過探究性、研究性學習所得到的收獲和在本課程學習過程中獲得的情感體驗、直接經驗,特別是創新精神是無法通過一張期末試卷來體現的。使得考試與社會需要的人才模式相脫離,與過程學習相脫離,無益于學生創新素質的提高和中醫藥類創新人才的培養。
2推行“過程式”考核方式研究
講課中引入”探究式”教學法,從以教師為主轉變成轉換到以學生為主,教師設置的探究的問題可以是從學科領域或現實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統計案例,以小組為單位,在教學中創設一種類似于學術研究的情境,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實驗、操作、調查、信息收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有助于真正讓學生獲得知識、技能、情感與態度的發展,特別是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發展。而為更好的提高教學效果,應在“探究”的過程中進行“過程式”考核方式,通過教學過程中的一系列考核方式的改革,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對《醫藥數理統計》這門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培養學生學習的獨立性與主動性;另一方面又能培養學生對知識的融會貫通和靈活應用能力,這是培養學生創新素質的有效途徑。首先,因為考核的主要依據是應使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不斷充實,自主學習內容和運用知識能力逐步增強,更加注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因此在授課過程中應重點考核學生的學習態度、學風與學習的主動性、創新性,增加統計軟件、實際調查和文獻糾錯等內容考核,加強統計理論和實踐的聯系,重視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綜合創新素質。其次,“過程式”考核的形式應該更加多樣,在探究式教學的過程中應注意對各知識點的考核,在考核過程中,根據專業和學生層次的不同,靈活采用筆試、口試、答辯式、專題報告式、論文式、實踐技能操作等多種考核方式。最后除傳統考核手段之外,建立統計輔助教學與考核平臺,將過去僅能通過一張試卷考計算,理論推導的考核方式,改變為通過統計輔助教學與考核平臺進行計算機考核的方式,提高學生動手能力,進行數據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綜合創新素質。
3小結
利用現代化學習工具學習當今社會發展所需要的知識是時代的要求,因此應轉變教育思想和更新教育觀念,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探索適應現代社會、經濟、科技及文化發展的教育觀念和人才培養模式,形成培養適合21世紀所需要人才的教學體系.醫藥院校的數學應以應用為主要目的,應改變以掌握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及基本方法為目的的方式,把教學重點轉移到講解數理統計學概念、思考方法、形成及應用背景等,引導學生思考數理統計學的思維特征,理解數理統計學思想,引導學生應用數理統計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學好和用好醫藥數理統計學并不需要高深的數學知識,而是要促使學生在學習數理統計學的時候改變思維模式,使學生從醫藥學的形象思維模式向數理統計學的抽象思維和邏輯推斷模式轉變,并結合教材中例題的講解、學生自身實例資料的分析及作業的批閱使學生理解和掌握統計學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統計符號及公式等.
2精簡和更新教學內容
在教學內容方面做到突出實用性,適當地減少或減弱概率論部分的理論性和難度,以直觀、趣味和易于理解的方式把概率論作為數理統計的基礎知識加以介紹.在假設檢驗部分注意闡述數理統計方法的思想、應用的背景及應用中所需的條件,重點講解假設檢驗應該如何選取原假設和備擇假設,如何對得出的結論進行合理的解釋;在參數估計部分著重地講解參數估計在實際應用中的重要性、合理性及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區間估計中置信區間的理解及單側置信限在應用中的意義等;在方差分析部分講清楚引進方差分析的意義、假設檢驗的方法對多個總體進行多次t檢驗時的缺點、方差分析應用的條件及合理解釋檢驗結果等;在回歸分析部分注意闡述量與量之間的關系、回歸方程的理論意義及對回歸方程結果在應用中的解釋等.目前SPSS軟件是國際醫學論文中應用最廣泛的統計軟件[2],國內的大部分醫學期刊也要求論文數據統計分析要應用統計軟件處理,統計檢驗結果要用P值來表示,更要求學生了解統計軟件的使用方法,做到正確使用統計軟件.新晨
3互動式的教學方法培養應用、創新型人才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知識傳授型教學,即教師在課堂上灌輸知識,在有限的時間內按教學大綱要求把大量的教學內容盡可能地講授完畢,不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忽視學生應用能力的發展,結果導致學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統計計算上,很難有時間去深入分析統計結果.互動式教學方法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同時讓學生處于教學的中心,在加強課堂討論的同時,由教員歸納總結,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統計學應用能力的培養主要指可正確選擇和應用統計分析方法解決醫藥學科學研究和醫藥工作中的實際問題[3].為了避免學生濫用及錯用統計方法,教師要重點講清各種方法的適用條件及特點.在考試方法上亦采用開卷考試,使學生不再花大量時間去推敲和死記那些復雜的公式,不再難于分清和理解符號及公式.通過幾年來的改革實踐,發現上述教學內容、方法及手段的改革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真正體會到數理統計學的內容在醫藥及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劉定遠.醫藥數理統計方法[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20.
論文摘要:以培養21世紀林業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對農林類統計基礎課從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以及對學生學習的考核方法進行了系列改革與思考,結果表明:在教學中應針對不同專業,實行不同的教學要求;應教會學生如何把實際問題歸結為恰當的統計問題,同時應培養學生利用統計理論和統計軟件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統計類課程是高等林業院校大部分專業開設的一門交叉性、實用性很強的專業基礎課。主要包括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應用概率統計、試驗設計與統計分析以及多元統計分析等。這類課程不僅是很多后續專業課(如測樹學)的學習基礎,而且,由于統計學提供了豐富的數據分析方法,幾乎所有的實際部門和研究領域都有它的應用。科研、經濟、生物、林業、醫藥、環境、工程、管理、工農業生產等都是統計學應用的主要領域。本文根據林業發展的需求,針對目前高等林業院校統計類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建議,以供同行參考。
1.現狀與問題
歷史上,人們習慣把概率統計看成是數學的一個分支,由此采用純數學的方法研究這門學科。這導致在教學中,教師通常比較注重課程的系統性和邏輯性,偏重于對概念和理論知識的講解而脫離實際應用。學生也習慣于中學時代的學習方法,死記硬背,生搬硬套而應付考試。結果是考完就丟,連最基本的數據處理能力都缺乏。同時,林業院校的數學教研室與綜合性大學或是理工類大學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現為缺乏科研方面高水平的學科帶頭人,缺乏能影響決策的高級學術權威,這導致教師參加學術活動的機會很少,信息化教育的研究進展緩慢。最嚴重的是,統計學作為一門交叉性、實用性很強的學科,他必須與其他專業相結合,服務于其他專業方能顯示其價值。但在實踐中,上統計課的老師不一定有相關的專業知識,而專業課老師其統計學功底往往不可能很好。如何進行統計學與專業知識的結合,這本身需要引起更多的關注。基于上述問題,筆者在十余年的教學工作中逐步選取了一些新的教學方法對傳統的課堂教學做了一些改變,這些嘗試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幾點建議
2.1引進多媒體輔助教學
最早引進多媒體輔助教學主要是因為傳統的“黑板十粉筆”的教學方法信息量小,板書占據了大部分時間,學生的知識面難以得到擴展。為了提高教學內容的廣度與深度,也為了與計算機結合,筆者采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這個方法在實際應用中確實節約了板書時間,加大信息量,同時多媒體中的圖形顯示,動畫模擬,聲像結合的學習環境的確有效地刺激了學生的形象思維。但在學習中也暴露了一些問題:概率統計畢竟有很多需要邏輯推理的知識,對公式的推導若不邊板書邊講解,學生很難聽懂;而信息量大學生抓不住重點,結果有些學生反映不佳。由此可見,雖然多媒體教學有很多優點,但對于統計教學而言,傳統的教學手段也不能忽視。在教學中,應根據教學內容靈活選擇采用傳統教學方式還是多媒體教學方式,或是采用多媒體與傳統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手段。要以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率為最終的目的來合理選擇教學手段。只有這樣,才能切實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
2.2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知識傳授型的,教師更多是重視數學基礎和各種統計方法的推導,把統計課作為數學課來教授。這樣做的結果是學生缺乏統計思想的培養和實際操作能力的訓練,重理論輕實用,最終不能把實際問題歸結為恰當的統計問題,更談不上利用合適的統計方法去分析解決。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在不影響本課程體系的完整性下,筆者針對部分班級,適當降低概率論部分的難度,僅從直觀性、趣味性的角度把概率論作為統計的基礎知識加以介紹,而把授課的重點放在數理統計各種方法的介紹和應用上。以西南林學院資源學院地理信息系統02級學生為例,在學到統計部分時,我要求學生分組下去搜集數據(樣本),但學生并不懂該如何下手,有的學生將別人分析好的數據也當作原始數據收集大多數學生學了數據處理方法卻不會用。為使學生真正學會使用統計的方法處理海量數據并提取有用信息,每學一部分知識,我要求學生使用自己收集的數據實踐該種統計方法。例如,在學到樣本統計量時,我要求學生逐個計算這些樣本統計量,并分析所算值代表樣本的何種信息;在學到方差分析時,我請學生檢驗不同樣地的樹木其總體均值是否存在顯著差異;在學到回歸分析時,又讓同學們對居民的教育狀況與家庭收人進行調查分析,看看二者有無聯系。在實踐各種統計方法的同時,我向學生傳授科學論文的寫作知識,要求學生將每部分的分析結果寫成論文的形式上交。這些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方法要求學生從最基礎的數據收集做起,逐步學會使用不同的統計方法分析數據,最后解決實際問題。解決了學生拿到數據卻不知從何處人手的難題,提高了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3針對不同專業,實行不同的教學要求
在長期的一線教學中,筆者曾和許多專業老師探討過數理統計在各專業上的應用,發現了一個重要的事實:即不同專業,對統計教學的要求是不同的。例如,電子與信息技術專業,其對概率論知識的使用就比較多,針對這個專業,就必須強化這部分的知識。而林產化工專業對概率論知識用的相對較少,在數理統計諸多方法中對方差分析使用較多,在有限的學時內,若不在教學內容上體現差異性,學生學習了不能結合專業知識加以運用,學習的積極性也難以提高。因此,筆者認為,在保持概率統計內容的完整性的基礎上,應當結合不同專業,在內容的深淺及安排上有所調整,要多與專業老師進行交流,制訂適合該專業的教學大綱,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2.4開設統計實驗課
數學實驗是隨著人類思維、數學理論和計算機等現代科學技術發展而形成的一種獨特的研究方法。它將數學直覺、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結合起來,有利于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借助計算機手段來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和素質。事實_f:,統計類課程的教學如果不借助計算機這一工具,學生不了解也不會使用統計軟件,將會使他們陷人枯燥的計算而忽略了統計分析的功能。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速度將大打折扣。目前比較通用的統計軟件主要有SPSS,MatIab,SAS等。這些軟件語法簡練、使用方便,為統計實驗課提供了良好的應用平臺。試驗課能提高教學效果,學生根據理論課上學到的方法、原理在實驗課上使用軟件完成重復而復雜的計算工作,才能真正提高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5多方面綜合考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考試是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檢驗學生學習,評估教學質量的手段。對統計類課程的考核方法,若單純使用閉卷的方法,學生為應付考試把精力花在概念、公式的記憶上,對實用問題不感興趣,學生的主動性難以發揮,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難以得到鍛煉。為此,我認為學生的考試成績可由三部分組成:理論部分即概率論可進行閉卷考試;數理統計為實用部分,這部分的考核可以論文形式進行,由學生自己調查數據,利用各種統計方法分析數據并提取有用信息,最后以科學論文的形式提交;實驗考核宜上機,考查學生對統計軟件使用的熟練程度以及用軟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三部分考試各占一定比例(由老師自定)。這種考核方法即可解決統計課程公式多且計算量大不便閉卷考試的問題,同時可以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情況,給出較為客觀的成績。
總之,不管采用何種考核形式,命題的指導思想應結合相關專業,應注重理解而不在于死記硬背,注重考核能力和培養能力,通過不斷摸索、創新,選擇出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反映學生真實學習水平的考核方法。
關鍵詞:生物統計學;精品課程;教學改革
一、引言
隨著生物科學的發展,只有定性的結論已不能滿足實踐的需要,實現生物科學結論定量化是人們長期追求探索的目標;生物統計學是生物學科定量化的重要分析理論與方法,生物統計學是生物學科應具備的基本知識和素質,與生命活動有關的各種現象中普遍存在著隨機現象,大到森林陸地生態系統,小至分子水平,均受到許多隨機因素的影響,表現為各種各樣的隨機現象,而生物統計學正是從數量方面揭示大量隨機現象中存在的必然規律的學科。因此,生物統計學是一門在實踐中應用十分廣泛的工具學科,它是生命科學各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對后續生命科學課程學習和生物科研有重要作用。
同時,生物統計作為數理統計在生物學領域的應用,是教學難度較大的一門課程。因此,在生物統計學精品課程建設過程中,針對各專業培養目標的定位,因材施教,更新教育理念,加強實踐訓練,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上進行改革和大膽探索。
二、二十一世紀對生物統計學課程的重新定位。
(一)新世紀對生物統計學課程提出的新要求。
二十世紀上半葉農業和遺傳統計學首先獲得了發展,在其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生物統計學、統計流行病學、隨機化臨床試驗學已經成為攻克人類疾病的一個里程碑。這在過去的半個世紀里顯著提高了人類的期望壽命。
21世紀人類基因組,基因芯片等實驗科學產生出的巨量數據,需要新工具來組織和提取重要信息。
將數據轉化為信息需要統計理論和實踐方面的洞察力、技術和訓練。
未來的生物統計學將會與信息技術密切結合,較少側重傳統數理統計,而會更多注意數據分析,尤其是大型數據庫的處理。生物統計學越來越不同于其它數學領域,計算機和信息科學工具至少和概率論一樣重要。
(二)生物統計學對大學生素質培養的作用。
生物統計學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通過樣本來推斷和估計總體,這樣得到的結論有很大的可靠性但有一定的錯誤率,這是統計分析的基本特點,因此在生物統計課程的學習中培養了一種新的思維方法———從不肯定性或概率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和分析科學試驗的結果。
生物統計學是通過個別的試驗研究得出其一般性結論,屬于歸納推理的范疇。但其有別于簡單枚舉法和科學歸納法,是一種或然性歸納推理或者概率歸納推理。在生命科學的研究中絕大多數涉及到的是隨機事件,因此,生物統計學不僅是試驗設計與統計方法的教學,更重要的還是大學生思維方式的培養,這對提高大學生的素質很有必要。
生物統計學包括試驗設計和統計方法兩個有機聯系的組成部分。通過試驗設計的教學可提高大學生設計研究課題試驗方案的能力,使之明確課題的研究目的、試驗因素與水平以及試驗設計方法等方面的內容。通過統計方法的教學除讓學生弄清各種統計方法的內涵外,還需要使學生能夠正確地選擇最適合的統計方法,以揭示資料潛在的信息,達到研究的最終目的,從而提高大學生科學研究素質。
三、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
(一)加強電子課件及網絡平臺建設。
生物統計學是應用概率論和數理統計原理研究生物界數量變化的學科,而概率統計的理論和思維方法對本科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加之課程學時的減少(由原來的60-70學時,降到現在的40學時左右),如何深入淺出地引導學生入門,并使學生在了解概率統計思想的基礎上,掌握常用統計分析方法的應用及使用條件是課程的教學難點。為此,我們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了與教材配套的課件,通過在課堂上把抽象內容形象化與直觀化,收到了良好教學效果。建設了一個生物統計學教學網絡支撐平臺,現有課程簡介、教學大綱、師資力量、授課教案、電子版《生物統計學》教材、課程錄像、實習指導、在線測試題、參考文獻、其它教學資源等欄目,免費向全校師生開放。
(二)將多媒體教學優勢與學生的認知規律有機結合,用較少的學時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多媒體具有信息量大、形象化、直觀化的特點。
但是如果不能很好地將多媒體這些特點與學生的認知規律相結合,多媒體教學就可能會帶來一些弊端諸如:(1)內容多,幻燈片變換快,由照本宣科變為照屏宣科,為新的“滿堂灌”;(2)課件圖片多,內容以展示為主,缺乏啟發性;(3)教學內容常用滿屏的方式顯示(即所謂“死屏”),老師照著屏幕上的內容給學生講解,失去了傳統教學方法,老師邊講邊板書能給學生留下比較深刻印象的特點,缺乏吸引力。
而多媒體在教學中只能充當工具的角色,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將多媒體信息量大、形象化、直觀化的特點與學生的認知規律緊密結合在一起。在制作課件時,采用啟發式教學方式,精煉教學內容,模仿傳統教學書寫板書的過程,根據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采用逐字、逐句、逐段顯示教學內容的動畫方式。在課堂教學中,老師仍然保持傳統教學方法的教姿教態,在授課的過程中與學生保持互動,根據學生在課堂上接受知識的能力,掌握屏幕上顯示內容的速度,必要時輔以板書進行講解。這樣做既發揮了多媒體教學的特點,又充分照顧到學生的認知規律,在內容沒有縮減,學時減少近三分之一的情況下,仍然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長期堅持教育教學方法及教學規律的研究。
生物統計學的理論基礎是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從這個層面上講,它有非常濃的數學味道,但是它又有別于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生物統計學更主要強調的是概率論及數理統計的思想和方法在解決生命科學中一些具體問題的應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就存在一個“度”的把握問題,如果將概率論及數理統計的原理講得太多,一是學時不允許,二是學生難以消化,得不到好的教學效果;如果只注重方法的講解,學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會誤入亂套公式的歧途。經過將教學的重點放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重點掌握統計方法的功能與用途,方法與步驟,防止各類方法的誤用,淡化定理的證明與公式的推導。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采用“保干削枝”,即在學時減少很多的情況下,將一些次要的統計方法去掉,也要保證有足夠的學時講授理論分布與抽樣分布、統計假設測驗等方面的內容,讓學生掌握生物統計學中所蘊含的概率論及數理統計的思想精髓,從而避免學生亂套統計公式。
(四)密切跟蹤生命科學發展的前沿動向,探索生物統計學解決前沿問題的理論與方法。
統計學在生物學中的應用已有長遠的歷史,許多統計的理論與方法也是自生物上的應用發展而來,而且生物統計是一個極重要的跨生命科學各研究領域的平臺。現在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與生物信息學的蓬勃發展,使得生物統計在這些突破性生物科技領域上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課程建設中,隨時注意納入生物統計學在前沿領域研究應用的內容,增強課程的活力,提高教師和學生面向生物產業主戰場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加強實踐教學,注重學生能力培養。
生物統計學要不要開實驗課,怎樣開實驗課,一直存在爭議,在此認為生物統計學不僅應該開設實驗課,而且還要將實踐教學的重點放在計算機技術和統計軟件的應用上,讓學生不僅掌握統計方法,而且加深對原理的認識,獲得就業或升學的必備計算機統計技能,提高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
(一)開展統計軟件的實習,擴大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素質。
20世紀20年展起來的多元統計方法雖然對于處理多變量的種類數據問題具有很大的優越性,但由于計算工作量大,使得這些有效的統計分析方法一開始并沒有能夠在實踐中很好推廣開來。而電子計算機技術的誕生與發展,使得復雜的數據處理工作變得非常容易,所以充分利用現代計算技術,通過計算機軟件將統計方法中復雜難懂的計算過程屏障起來,讓用戶直接看到統計輸出結果與有關解釋,從而使統計方法的普及變得非常容易。在課程體系改革中,各課程的教學時數與達到培養目標所需完成的教學內容相比還是不足的。為此,可以通過標準的統計軟件的教學實習來達到以點帶面,擴大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素質。
為此我們建立了一個專用于實習教學的生物統計電腦實驗室。現共有50余臺電腦,并連接到校園網。實驗室配備有指導教師,負責對上機的學生答疑。除按教學計劃進行的正常實習教學外,實驗室還對優秀學生免費開放,鼓勵他們結合教師的科研活動,應用所學生物統計學知識,學習新的生物統計學知識,掌握應用計算機解決生物統計學問題的技能。
(二)全方位、多層次的實踐教學。
為了進一步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和科學嚴謹的治學態度,必須將本課程的實踐教學活動延伸到課堂教學外,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實踐教學。
在原綿陽農專期間,主要在作物育種、作物栽培、動物營養等課程實驗與實習中,根據相關內容加入了試驗設計方法以及數據統計分析的相關內容。
組建了西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以后,由原來的單一農科專業變成了理、工、農三大學科均有專業的格局。雖然專業的學科歸屬不同,但有一點是相通的,其內涵均屬于生命科學的范疇。以科學研究的方法進行劃分,均屬于實驗科學。
掌握正確的實驗設計方法,從不確定性數據中挖掘事物的客觀規律,是實驗科學工作者必備的技能。因此,我們將原來只是在農科專業上延伸實踐教學的作法推廣到全院的所有專業,結合實驗課教學的改革,對發酵工藝學實驗、植物細胞工程實驗、食用菌實驗、微生物學實驗等課程的內容全部或部分改為用生物統計學指導學生自主進行實驗設計,把過去單一的實驗流程、樣品觀察或檢測實驗改變為試驗條件的優化試驗,提出在不同條件下對樣品測定的比較試驗設計、單因素試驗設計、多因素試驗設計、正交試驗設計、均勻試驗設計,對試驗結果要求學生使用統計學的方法對進行分析和討論,最后得出最佳試驗條件。
這樣的實驗教學改革起到了一箭雙雕的作用,從專業基礎課或專業課的角度看,改驗證性實驗為設計型、綜合性實驗,增強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了學生創新思維的能力;從生物統計學角度看,將課程的教學實踐延伸到課程外,彌補了學時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學生將自己學到的統計學知識,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知識得到很好的內化。
此外,在學生課外科技活動中指導學生選用正確的實驗設計和數據的統計分析方法,提升科技作品的檔次;在畢業論文(設計)中要求學生采用恰當的生物統計學方法進行設計與分析,寫出高質量的畢業論文(設計)。
通過這樣的教學實踐,訓練了學生的統計思維能力,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掌握生物統計學這一工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強了學生學好用好這門工具的信心,提高了學生從復雜的生命現象中挖掘事物客觀發展規律的能力。
精品課程是集科學性、先進性、教育性、整體性、有效性和示范性于一身的優秀課程。作為精品課程的載體,應具有一流的教師隊伍、一流的教學內容、一流的教學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學管理等特點。與之相比,我們在生物統計學精品課程的建設上,才剛剛起步,今后還要在教材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科學研究等方面加大力度,將生物統計學建設成體現現代教育教學思想、符合現代科學技術和適應社會發展進步的需要、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深受學生歡迎的一門課程。
參考文獻:
[1]何風華,李明輝。生物統計學多媒體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綜合),2004,25(6):25~27
[2]洪偉,吳承禎,陳輝,等。精品課程建設的核心:學科、隊伍建設與科學研究[J].高等農業教育,2004,6:50~51.
[3]崔相學。提高學生統計分析素質的實踐與探討[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6(2):67~68.
[4]鄧華玲,傅麗芳,孟軍,等。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的改革與實踐[J].大學數學,2004,20(1):34~37.
關鍵詞 醫學統計學 應用能力 教學 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z.2015.06.060
Competency-based College Medical Statistics Teaching Reform
ZHU Xu, WEI Gaowen, WEI Xinran
(College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hangsha, Hu'nan 410208)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competency of medical statistics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results. Methods: cross design with 2012 clinical undergraduate students for the study, the teaching content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namely the use of two teaching mode, at the end of the course all objects questionnaires, and on students' test scores Comparative analysis. Results: The majority of students believe that the new teaching model attractive tha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and the use of new teaching model teaching content than the content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teaching exam score is higher,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medical statistics; applied competency; teaching; reform
醫學統計學是運用數理統計學的基本原理與方法,結合醫學實際,闡述醫學領域研究設計、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分析資料、結果報告與結論表達的一門學科,①目前醫學統計學的方法被廣泛運用于各個醫學研究領域,是醫學生解決醫學科研中問題的重要工具,在醫學科研中有著重要的地位。雖然醫學統計學在醫學科研中應用廣泛,但是其方法概念抽象,知識點繁多又比較復雜,醫學類學生數學基礎又比較薄弱,因此對于沒有接觸過這門課程的本科學生來說,比較難以理解。而且傳統的教學模式往往以老師為主體,注重理論講解,并沒有將理論與科研實際結合起來,使得學生應用能力不足,無法學以致用。因此如何改革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們的使用統計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統計教學中的當務之急。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2012級本科于本學期開設了“醫學統計學”課程的臨床醫學專業1,2班學生為研究對象,共160人。使用的教材一致,授課學時、內容相同,且兩個班級學生以前均未接觸過醫學統計學。教學內容為:計量資料的統計描述、總體均數的估計與假設檢驗、t檢驗、方差分析、相關與回歸、計數資料的統計描述、計數資料的統計推斷、非參數檢驗和統計表與統計圖,共10個章節的內容,前5個章節為教學前半部分,后5個章節為教學后半部分,分別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
1.2 研究方法
采用交叉設計的方法。以班級為單位,隨機一個班級到甲組,甲組前半部分教學內容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后半部分教學內容采用改革以后的新的教學模式;隨機另外一個班級到乙組,乙組前半部分先采用改革以后的教學模式,后半部分再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傳統教學模式為:以教師按照書本內容講授為主,并在課堂上進行簡單的SPSS軟件操作演示,由于條件和課時的限制,并沒有開設實驗操作課。改革以后的教學模式的具體實施過程為:老師與學生一起參與到課堂中來,教師先結合具體的醫學科研案例,使用幻燈片和SPSS操作軟件將實際工作的順序,包括具體科研案例中統計指標和方法的選擇,數據的統計分析步驟,結果的解釋等完整在課堂上展示出來,再給學生一個相似的科研案例,讓學生上臺操作軟件,一起解讀軟件結果,教師在旁進行指導。
在課程結束后,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同時使用醫學科研課題的實例資料進行考試,記錄考試成績,檢驗學生們運用醫學統計學的實際能力。
1.3 統計學處理
資料錄入和分析均采用SPSS17.0軟件,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檢驗進行分析處理。
2 結果
2.1 調查問卷結果
在整個學期的教學結束以后,對兩個班的同學進行問卷調查,結果見表1。
結果顯示,在兩個班的學生中,88.75%的學生認為新的教學模式更加能引起他們對醫學統計學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77.5%的學生認為新的教學模式比較能促進他們對教學內容的理解,90.63%的學生認為新的教學模式能提高他們解決醫學科研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2.2 學生成績分析
采用統一試題對學生進行測驗,將得分分成前半部分的得分和后半部分的得分。甲組前半部分的教學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后半部分的教學采用改革后的新的教學模式;乙組前半部分的教學采用新的教學模式,后半部分的教學采用傳統教學模式。成績分析如表2所示:
表2 兩組學生醫學統計學測試成績比較結果
在對學生成績的分析中,針對書本前一半內容的測試題,甲組和乙組的得分均數比較,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自1948年將郭祖超教授編著的《醫學與生物統計方法》確定為大學用書起,我國在醫學院校中開設醫學統計方法課程已有60多年的歷史。②開設“醫學統計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指導醫學生正確地應用統計學原理和方法,③醫學統計學作為進行醫學研究必需的工具,被廣泛應用于實驗設計、資料收集及數據分析等方面。醫學統計學這門課程也作為醫藥類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課程。
但由于醫學統計學本質上是數學的一個分支,邏輯性強,且有很多的數理統計的知識在內,醫護類學生的數學基礎又相對薄弱,因此,醫學統計學便成了目前各醫藥院校公認的難教、難學的課程,④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之下,上課的方式也很枯燥,這更加讓學生不想上統計課,出現愛逃課、上課睡覺等問題,更加使得醫學統計學的教學難以達到預定的目標。邢曉輝等的通過對某高等醫學院校近三年畢業研究生的畢業論文進行統計審核發現有98.2%的論文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統計學錯誤,包括缺P 值或P 值不精確、缺少相應的檢驗統計量、統計軟件和統計方法交代不夠等問題。⑤鄒延峰等的研究發現,只有不到30%的研究生能熟練運用統計方法。⑥石武祥等研究發現,醫學生上機計算分析題考試的失分中,有70.12%是因為不能正確閱讀SPSS所顯示的結果。⑦這些研究顯示目前的統計教學效果還不夠好,學生對統計內容不理解,對統計軟件不熟悉,導致很多學生在遇到實際問題時出現各種錯誤。
本課題以 “能力本位教育理論”的理論為指導,在吸取前人經驗的基礎之上,探索了一種新的統計教改方法,以期降低“高分低能”的現象,促進學生們對內容的理解,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大部分的學生對新的教學模式表示認可,覺得新的教學模式讓他們覺得統計課沒有以前那么枯燥,統計內容學起來難度也有所降低,并且因為在上課會結合具體實例講解統計方法的使用,也讓學生們認識了如何在科研實際中使用統計方法,表示這樣的新的教學模式在提高他們的應用能力方面效果顯著。在對課程結束后的考試成績的分析中,甲組有關書本前半部分內容的考試成績低于乙組有關書本前半部分內容的考試成績(P
本研究只是對醫學統計教學模式的進行了初步的探索,在任何課程的教學中,教學模式都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根據課程的實際情況進行一定的改動,對于統計學這種較難的課程更加如此,我們的目標是培養具有實際運用能力的學生,任何能達到這一目標的教學模式都是值得推廣和探索的。
*魏高文:通訊作者
注釋
① 史周華.醫學統計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1.
② 褚啟龍,李佳圣,張晶等.以能力為本位的高職醫學統計學方法教學改革研究[J].科教導刊,2013.1(2):109-111.
③ 魏高文,鄧常青,魏歆然等.構建以科研應用能力為本位的醫學統計學課堂教學模式[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30(8):46-49.
④ 武祥,章麗娟,楊庭仕等.大理學院2005級碩士研究生醫學統計學期末考試成績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07.34(10):1835,1837.
⑤ 邢曉輝,何美蓉.從統計學教育入手提高醫學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8.11:39-40.
論文摘要:隨著數據庫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進步,數據挖掘技術逐步發展起來,作為當前計算機信息技術中的一項較為新興的技術,綜合運用了數理統計、模式識別、計算智能、人工智能等多項先進技術,主要是從大量的數據中來發現和挖掘一些隱含的有價值的知識,從大型的數據庫數據中挖掘一些人們比較感興趣的知識,本文主要講了數據挖掘技術的概念、數據挖掘技術在保護設備故障信息中的實現方法以及數據挖掘技術保護設備故障信息管理的基本功能等問題。
數據挖掘技術作為當前計算機信息技術中的一項較為新興的技術,綜合運用了數理統計、模式識別、計算智能、人工智能等多項先進技術,主要是從大量的數據中來發現和挖掘一些隱含的有價值的知識,也就是從大型的數據庫數據中挖掘一些人們比較感興趣的知識,這些被提取的知識通常會表現為模式、規律、規則和概念,將數據挖掘的所有對象定義成數據庫或者是文件系統以及其他的一些組織在一起的數據集合,數據挖掘技術也是現在智能理論系統的重要研究內容,已經開始被應用于行政管理、醫學、金融、商業、工業等不同的領域當中,在保護設備故障信息管理方面發揮出了積極的作用。
一、數據挖掘技術的概念
隨著數據庫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進步,數據挖掘技術逐步發展起來,主要是指從大量的數據中發現和挖掘一些隱含的有價值的有用信息和知識,這些被提取的知識通常會表現為模式、規律、規則和概念,將數據挖掘的所有對象定義成數據庫或者是文件系統以及其他的一些組織在一起的數據集合,當前數據挖掘技術已經逐漸被應用于了醫藥業、保險業、制造業、電信業、銀行業、市場營銷等不同的領域,隨著計算技術、網絡技術以及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在故障診斷過程中所采集到的數據可以被廣泛地存儲在不同的數據庫當中,如果依然采用傳統的數據處理方法來對這些海量的信息數據進行分析處理,不僅會浪費大量的實踐而且也很難挖掘到有效的信息數據,同時,盡管智能診斷以及專家系統等方式在故障的診斷過程中已經被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這些方法卻仍然存在著很多推理困難、知識瓶頸等一些尚未完全被解決的問題,采用數據挖掘技術就可以比較有效地來解決這些難題,在故障診斷的過程中發揮其獨特的優勢。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數據挖掘技術可以分為不同的方法,就目前的發展現狀來看,常用的數據挖掘技術方法主要有遺傳算法、粗集方法、神經網絡方法以及決策樹方法等。
二、數據挖掘技術在保護設備故障信息中的實現方法
1.基本原理。在設備出現故障時采用數據挖掘技術對設備進行一系列的故障診斷,也就是說根據這一設備的運行記錄,對其運行的趨勢進行預測,并對其可能存在的運行狀態進行分類,故障診斷的實質就是一種模式識別方式,對機器設備的故障進行診斷的過程也就是該模式匹配和獲取的過程。
2.對故障診斷的數據挖掘方法建模。針對機械故障的診斷來說,首先就應當獲取一些關于本機組的一些運行參數,既要包括機器在正常運行以及平穩工作時的信息數據,也應當包括機器在出現故障時的一些信息數據,在現場的監控系統中往往就會存在著相應的正常工作狀態下以及出現故障時的不同運行參數,而數據挖掘的任務就是從這些雜亂無章的信息樣本庫中找出其中所隱藏著的內在規律,并且從中提取各自故障的不同特征,在對故障的模式進行劃分時,我們通常可以借助概率統計的方式,在對故障模式進行識別時可以采用較為成熟的關聯規則理論,實現變量之間的關聯關系,并最終得到分類所需要用到的一些規則,從而最終達到分類的目的,依據這些規則,就可以對一些新來的數據進行判斷,而且可以準確地對故障進行分類,找出故障所產生的原因和解決故障的正確方法。
三、數據挖掘技術保護設備故障信息管理的基本功能
1.數據傳輸功能。數據挖掘技術保護設備故障信息管理與分析系統的主要數據來源就是故障信息的分站系統,而分站系統中的數據是各個子站的一個數據匯總,而保護設備故障信息管理與分析系統所采用的獲取數據的主要方式就是一些專門的通信程序構建起系統與分站之間的聯系,將分站上的一些匯總數據傳輸到故障信息系統的數據庫中,分析系統所具有的數據傳輸功能,在進行數據的處理時又能做到不影響原先分站數據庫的正常運行,并且具備抗干擾能力強、計算效率高的優點。
2.數據的分析功能。系統在正常運行時,會從故障信息子站或者是分站采集相關的數據并且對這些采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整理,最終得到有用的數據信息,利用數據挖掘技術對龐大的故障數據進行分析、分類以及整理,能夠有效地找出有用的信息,歸并一些冗余的信息,對信息進行有效地存儲和分類。另外,數據挖掘技術還具有信息查詢的功能,可以進行不同條件下的查詢,例如按時間段、報告類型、設備型號以及單位等進行查詢,實現查詢后的備份轉存等,根據故障信息系統所提供高的數據信息以及本系統庫中所保存的一些整定阻抗值,可以通過邏輯判斷生產繼電保護動作的分析報告,主要包括對故障過程的簡述、故障切除情況以及保護動作情況等,可以便于繼電保護人員直觀的對保護裝置的動作情況進行分析。
四、結語
隨著企業自動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以及數據庫技術的迅速發展,很多企業在一些重要的設備方面都安裝了監測系統,對設備運行過程中的一些重要參數和數據進行采集,采用數據挖掘技術可以有效地解決設備故障診斷中的一些知識獲取瓶頸,將數據挖掘系統充分應用到監控系統中,有效解決故障診斷中的一些困難,事實證明,將數據挖掘技術應用到故障診斷中是非常有效的,也是值得研究和學習的新型技術手段。
參考文獻:
[1]李勛,龔慶武,楊群瑛,羅思需,李社勇.基于數據挖掘技術的保護設備故障信息管理與分析系統[j].電力自動化設備,2011,9
[2]李建業,劉志遠,蔡乾,趙洪波.基于web的故障信息系統[j].電力信息化,2007,s1
關鍵詞:美育;禮儀教育;功能研究
前言
禮儀教育是以具體的禮儀規范為內容,用多種教育形式和方法去提升素質,在實現對個體基本素質、文化內涵等方面的培養發揮著積極作用。而美育是教師按照既定的美學價值,采用多元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樹立審美意識,最終實現陶冶情操、凈化心靈的一種教育形式。利用美育的功能作用于禮儀教育,可以更加理論、系統和完善禮儀課程,并同時提高審美能力,發揮主觀能動性,使美育可以盡情發揮在禮儀教育中,提高禮儀教育的吸引力及愉悅性。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沈陽體育學院現代禮儀課程選修的所有學生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通過對知網、萬方等數據庫查閱并收集與本論文相關的書籍、期刊等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為本文研究奠定理論基礎,為筆者研究提供了指導。1.2.2問卷調查法。對本文涉及禮儀及美育的相關問題情況調查問卷,自行編制了《美育在大學生禮儀教育中的功能研究的調查問卷》,共計發放200份問卷,回收了200份。其中有效問卷為195份,經過計算可知有效率為97.94%.1.2.3數理統計法。本文運用Excel2007軟件對調查問卷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并將數據整理成為三線表格,成為本論文研究主要依據。1.2.4邏輯分析法。結合數理統計法分析出的數據結果,綜合分析大學生禮儀模特社團的基本情況、開展因素等具體內容,為后文研究提供支持。
2結果與分析
2.1美育與禮儀教育的關系
在《教育大辭書》曾中說過“美育者,應用美學之理論于教育,以培養感性為目的。”可見美離不開具體的形象,缺少形象這一基本元素,美將無從談起。故從某個層面來看,審美教育本質上是形象教育。而在禮儀教育中,個體儀容、儀表等外在形象將會受到約束,不僅要做出恰當的行為,且需要將個體獨特的美展示出來。究其根本,個體姿態舉止等展示出來的美不僅僅是外在美,更多的是內在與外在美的統一。禮儀修養的根本在于審美教育內涵,在實踐教育中,不僅要重視形象和情感教育,還應關注行為美,使得個體能夠兼具內外與外在美。基于此,針對學生進行禮儀教育,重視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以此來避免禮儀規范過于形式化、教條化,尊重學生個性化差別,形成一種動態化、因材施教的禮儀教育形式。
2.2美育在禮儀教育中的功能
禮儀的美育就是運用美學理論在禮儀學習的實踐活動中,在多元化審美載體基礎之上,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接受審美教育,形成一種愉悅情感,培養他們禮儀人文美、感受禮儀的理性美、表現禮儀的規范美的能力。2.2.1美育可以豐富和完善禮儀教育的內容。教師利用禮儀的審美媒介(如個人的儀態,餐桌禮儀,人際交往等),按照相關的審美意識去引導學生產生審美情感、體會審美感覺,通過潛移默化使學生的審美意識得到提升。比如禮儀課程中儀態禮儀中的站姿,教師不僅要講解正確的站姿知識,通過多媒體所播放的多種圖片進行對比,然后對正確站姿的正確示范,能夠激發學生對自身的反思以及和美的追求。多媒體圖片能夠給予學生多種感官刺激,將其作為審美媒介,能夠為教師教學提供輔助和支持,而學生通過教師的示范對自己的站姿進行反思,并且觀察他人并對比。潛移默化中對自己的站姿進行調整。2.2.2通過美育擴寬和創新禮儀課程教學的方法和途徑。美育的獨特功能是從事物的客觀屬性中探索美;從客觀精神層面探索美等過程中能夠實現對美的規律和特點的了解和掌握,進而滲透至美的內涵當中。美育通過娛樂的各種途徑,如文學藝術、電影電視、文娛體育、等美育手段感染人、引導人和教育人。它使受教育者在賞心悅目的美的享受中受到教育。禮儀教育通過美育使得學生在理論學習中能夠掌握基本禮儀知識,并在實踐中掌握敬人、自律等技能,最終實現理論與實踐高度統一,從而提高禮儀教育實效性,更好地指導學生未來生活。2.2.3美育可以增強和提高禮儀課程的吸引力和效果。美育“寓教于樂”的特點,使得教師在實踐活動過程中結合禮儀教學內容,將理性審美知識與具有審美意義的案例有機結合,來調動學生積極性和參與熱情。比如學習餐桌禮儀時,只教授理論部分會顯得枯燥乏味,而簡單的實踐活動如西餐餐具的使用,只能使禮儀課程收效甚微,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但如果插入情景教學,如在職場中的有關餐桌禮儀問題,換位思考上司和下屬在餐桌布置的問題會更容易增強禮儀的吸引力。通過案例利用感性形象的教育方式傳輸禮儀的基本內容,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教育,實現禮儀上的教育和引導作用。
2.3沈陽體育學院現代禮儀課程中美育的現狀分析
2.3.1學生對禮儀美育功能的認識。在學生認為通過禮儀課美育功能作用調查中(表1),48%的學生認為提高了鑒賞能力;43%的學生認為增強了對禮儀規范的感染力;54%的學生認為促進了身心的全面發展。由此可見,禮儀教育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2.3.2學生對禮儀教育中實施美育的態度。調查中可以獲知(表2),55%的學生認為在禮儀課程中具有美的因素,63%的學生禮儀學習中受到美的感染,85%的學生認為教師在禮儀課中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由此可見,教師將美育功能很好的運用到教學實踐中,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塑造健全的人。2.3.3學生通過禮儀學習對美育的反饋。對于學生在禮儀課中的審美教育,通過學生對學習的反饋及評價可以看出禮儀課中美育功能的實施情況。通過對表3的分析得出,在禮儀教學中,教師教學方式和方法很重要,如果采用單一、枯燥的教學方法,難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且針對性不強,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需求的分析和掌握,在課堂上與學生互動和溝通,建立和諧師生關系,采取多元化教學方法,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從而促進禮儀美育功能有效發揮。學意義,具體見表2。2.3實驗組術后并發癥情況術后,實驗組40例患者中有1例出現感染,并發癥發生率為2.50%,其余患者無明顯不良反應發生。
3討論
闌尾受到刺激后,會出現阻塞、攣縮等現象,進而導致缺血、壞死、穿孔等的發生,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早期救治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以往,保守藥物治療為急性闌尾炎的主要治療方法,可緩解患者臨床癥狀,促進患者恢復,但是其治愈率較低,炎癥難以徹底消除,具有較高的復發率。目前,臨床上多以手術方法治療急性闌尾炎,開腹手術因其技術成熟、操作簡單及治愈率高而廣泛用于本病的治療中,但是本術式具有一定的創傷性,且有可能引起感染等并發癥[4][5]。保守藥物治療與開腹手術治療急性闌尾炎均有一定的優點和缺陷,但總體來講開腹手術在治愈率方面更具優勢。在本次研究中,分別對40例急性闌尾炎患者實施保守藥物治療和開腹手術治療,結果顯示,術后實驗組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而且胃腸功能恢復時間、抗生素應用時間及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以上提示開腹手術可提高治療效果,促進急性闌尾炎患者恢復。綜上所述,使用開腹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療效顯著,且安全性較高,對于促進患者的預后恢復具有積極的意義,值得臨床上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彭濤.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臨床價值對比研究[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6,29(09):1292-1294.
[2]姚明山.急性單純性急性闌尾炎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的效果比較[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2(05):114-115.
[3]鄒翰林.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急性單純性急性闌尾炎的療效觀察[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5(05):118-119.
[4]白正忠,李樹營.外科手術和保守方法治療急性闌尾炎的效果比較[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1(25):2801-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