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醫藥電商行業前景

醫藥電商行業前景精品(七篇)

時間:2023-09-18 17:05:0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醫藥電商行業前景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醫藥電商行業前景

篇(1)

近年來,隨著擴招和新專業的增多,就業市場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畢業生就業成為很多專業的難?},面對社會就業壓力,市場營銷專業就業情況一直是文科類專業中就業率較高的專業,市場營銷專業培養的畢業生是集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為一體,同時專注學生的社交技能、溝通組織技能和計算機操作能力,對知識掌握的實時性和普遍性,使學生可以適應各崗位需求和各行業需求,同時,產品的更新、電商行業的發展和營銷新形式的普及,就業崗位中對營銷類專業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市場營銷專業崗位需求與區域經濟發展相關。相關崗位用人需求中,就業前景較好,需求量較大的多為一線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企業普遍發展規模較大,銷售部門是企業發展的主要力量,相關數據顯示,市場營銷專業畢業生就業更傾向于選擇上海、北京、深圳、廣州、武漢和杭州等經濟較發達的城市的企業任職,北京占比最大,約占11.11%,其次,是上海約占9.02%,就職的行業主要為快速消費品、房地產建筑類、服裝零售類等,其中,快速消費品占比最大,約占12.63%。

專業選擇空間大,適合發展崗位相對較多。市場營銷專業的培養目標定位在各企業專業的銷售人才以及銷售部門的管理者為中心,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1)企業的銷售部門的業務員或主管崗位;(2)零售企業或批發企業的促銷員、推銷員等崗位;(3)企業營銷部門的市場調查、信息統計、售后服務等崗位;(4)企業的營銷策劃、市場預測人員;(5)各類咨詢公司的相關崗位。因此,各企業與銷售崗位相關的崗位需求均適合市場營銷專業學生。

二、市場營銷專業招生現狀

據2015年大學必備網提供的數據顯示,全國約有765所學校開設了市場營銷專業,市場營銷專業作為一門發展歷程較短,比較新興的專業,它隸屬于工商管理類學科,據目前獨立院校的整體招生情況看,報考和招生的數量有所下降,較前十年的總量有較大程度的縮減,隨著電商行業的不斷發展,電子商務和物流管理方向受到的關注較多,多數考生偏重于電子商務專業。

市場營銷專業熱度縮減的原因有二:

第一,市場營銷的工作崗位受到誤解。社會普遍片面地認為市場營銷畢業生畢業后就是從事銷售業務,也就是我們普遍熟悉的零售員、銷售員或者促銷員。社會地位不被認可,工作條件和待遇也不認同,因此,導致部分家長和學生選擇就業方向時不考慮市場營銷專業報考。

第二,市場營銷崗位需求門檻低,從業人員素質殘次不齊。目前,整體的市場營銷從業市場對專業性的要求普遍較低,從業人員從高中學歷到大專到本科均有,聘任崗位的從業標準不夠明確,導致社會對營銷崗位的印象是學歷高低均可,專業與非專業均可的情況。

三、市場營銷專業供需缺口的解決路徑

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和擴大,各企業、事業單位對營銷崗位的需求越來越大,但是面臨市場營銷專業招生不斷萎縮,畢業生人數數量不斷減少,營銷崗位的缺口越來越大,面臨人力資源緊缺與市場需求激增的矛盾,著力解決面臨的困境是各高校和各企業關注的問題。

第一,針對性培養,專業性建設

就目前營銷專業畢業生就業崗位和行業類別來看,相當一部分企業的銷售團隊需要有相關的行業知識和技能積累,例如:醫藥類企業、金融系統企業、汽車制造類企業以及外貿企業等,市場營銷專業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的時候可以適當考慮針對行業培養營銷方向性人才,著力培育專業性較強、相關專業知識全面的綜合型應用人才。

第二,培養專業技能以外的一項特長

用人單位普遍反映市場營銷專業畢業生與其他非專業畢業生從知識含量和工作能力上無法有明顯的區分和判斷,因此,如何使專業培養特色化和專業化是市場營銷專業建設需要考慮的問題,針對崗位需求特征可以適當培養學生某一項特長,例如:調酒師、商品陳列師、廣告策劃師等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以輔助專業能力,突出培養素質。

篇(2)

11月股市放量上漲

經歷了10月份的震蕩反彈后,大盤11月份再度呈現強勢反彈行情。月初指數強勢突破2400和2500點兩個重要關口,隨后指數進入震蕩休整,月底股指在2450點企穩后再度放量上攻,一舉突破2650點,創出近三年以來的新高。11月份上證指數月K線上漲10.85%,實現月線七連陽。

從分類指數看:普漲。主板強于創業板、中小板;滬市強于深市;成份指數強于綜合指數。上證50指數漲幅居首達到15.52%,中小板漲幅落后僅為0.53%。由此可見當前的上漲行情由滬市成份股主導。

從行業指數看:絕大多數行業上漲,漲幅明顯擴大,且行業分化明顯,上漲力量明顯向金融地產傾斜。漲幅居前的行業是:非銀(35.18%)、房地產(15.73%)、建筑裝飾(15.35%)、銀行(14.53%)、交通運輸(13.09%);漲幅落后的行業是:國防軍工(-3.08%)、醫藥生物(-0.30%)、電子(0.32%)、食品飲料(2.74%)、化工(3.73%)。

從市場資金流向看:資金凈流出較上月繼續增加,目前已經持續4個月呈現大幅凈流出狀況,但指數卻連續4個月強勁推升。這種資金持續大幅凈流出少見,資金與指數持續背離也少見。究其原因,其一,有可能是少量權重股拉升指數,多數股票資金出逃;其二,場內存量大資金撤離,場外新增小資金入場;其三,大股東減持,流通股東買入。

從行業資金流向看:僅銀行一個行業呈現資金凈流入,其他行業均呈資金凈流出。銀行行業10-11月連續兩個月出現資金凈流入,之前的7月份也出現過資金凈流入,由此可見本次行情的真正主力是銀行。地產、家電、鋼鐵有資金回流;醫藥、機械設備、交通運輸資金凈流出居前。綜合起來,銀行是觀察的風險標,房地產、家電關注,交通運輸有逢高賣出跡象。

總體上看,11月份放量大漲,市場做多熱情膨脹,滬市權重股是上漲主導,銀行股連續兩個月資金凈流入,是上漲的關鍵,也是未來行情風向標。

12月政策面較為寬松

在政策方面,預計在12月份將會有一系列包括一帶一路、自貿區以及新能源等領域支持政策出臺。而這些措施對于加快經濟結構轉型,激發市場活力和發展的內生動力,提升行業運轉效率有較大的作用。發改委再批復4條鐵路建設項目,總投資662.4億元,這是10月以來發改委第六批集中批復鐵路投資項目。而截至目前,發改委所批復的機場、鐵路項目投資額度共達到了9123.11億元。這些措施反映了管理層為對抗經濟下行壓力,從而加大對基礎設施投資步伐。

展望12月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在12月初舉行。會議核心任務包括總結年度經濟以及部署明年的經濟工作。預計會議將重點討論、國企改革以及明年的經濟增長目標。目前市場普遍預期2014年GDP增長率為7%~7.2%。同時市場預期政策穩增長信號將持續釋放,加上管理層在財政和稅收上減輕了對企業的負擔,這些正面因素都將對12月份市場環境構成利好。

資金利率方面,隨著央行超預期進行不對稱降息以及國務院連續出臺引導融資成本下行的舉措,從而導致近期資金利率不斷下降。這有利于緩和年底資金面緊張的局面。此外,央行近期在公開市場上進行了50億元14天期正回購操作,中標利率從3.4%降到3.2%,較此前再度下調20個基點,這也是自今年8月以來第三次下調。央行這一動作將進一步向市場注入流動性,資金維穩和降低資金成本的態度相當明顯,加上證監會明確表態年底不會集中發行新股,因此預計,12月份市場資金面仍較為穩定。

從市場建設層面來看,11月份下旬國務院取消證監會對證金公司四項審批權限,包括制定或者修改公司章程,轉融通互保基金管理辦法審批;轉融通業務規則審批;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監控規則審批等方面,從而有效提升證券公司發展空間。其次,監管層證券公司以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資產證券化業務管理規定,以及配套的兩個規則。支持券商開展資產證券化業務。并且支持證券公司運用多種方式,多種渠道補充資本,通過IPO上市,增資擴股補充資本,鼓勵證券公司建立健全資本補充機制。可見,證監會一系列舉措放寬券商行業的經營范圍和融資渠道,對促進證券行業發展有積極作用。

12月抑或面臨震蕩

當前經濟數據仍有一定下行的壓力,雖然政策面仍在進一步加大穩增長的力度,東莞證券證券分析師潘紹昌接受《小康?財智》記者采訪時表示,12月經濟情況仍將較為反復,將對市場構成一定壓力。從技術面來看,目前大盤經過連續上漲后,短期仍有慣性沖高的機會。但經歷了指數加速上漲之后,隨著高位阻力的壓制以及市場拋壓的逐步增多,在高位將面臨較為劇烈的寬幅震蕩。因此,預計12月份市場有可能進入高位寬幅震蕩的態勢,板塊個股的波動幅度加大。但從中期來看,市場的強勢格局仍有望延續。操作上建議保持積極,關注板塊輪動的機會。預計上證指數核心波動區間為2500-2800點。

國信證券分析師閆莉在接受《小康?財智》記者采訪時預計,12月份上證指數將前高后低。閆莉分析:“上證指數放量大漲,類似情況歷史上在2007年3-4月,2009年7月出現過,之后的走勢一次沖高回落,一次大跌。參考歷史強勢,12月份沖高回落可能性大。歷史上出現過7月連陽和10月連陽的情況,目前再度7月連陽,12月份有可能出現回落;如果出現最強的十連陽,對應的月份是2015年2月。2400-3000點沒有明顯阻擋,預計上軌在2700點略高對短期上行有制約,可能隨時回落。”

篇(3)

國內醫藥保健品市場八十年代初期以來最早使用的銷售方式,和其它產品的銷售方式一樣較陳舊,無怪乎這樣兩種。第一種是前店后廠式,這是一些規模較小,企業形象力度不大,當地生產當地消費的鄉辦或民營小企業,廠子在后院生產,前院檔口進行小規模銷售。第二種是三級批發制,這是一些規模較大,企業運作力度也很大,自身不會也不懂如何進行品牌管理的國企和一些較大的集體企業。貨品經各地省醫藥公司(或藥材公司等)分貨給各市醫藥公司(或藥材公司),再由市醫藥公司分配給其各附屬縣、鎮醫藥部門。到了九十年代中期,情況就發生了一些變化,國企藥廠實施市場運作革新,一大批廠方業務員包片包區域形成市場區域銷售網點,廠方統一管理的局面,而大型民營企業則實施區域制,形成省、市遂級獨立區域市場網絡,巨額廣告費用的投入,給企業炸開了一個又一個陌生市場,時至九十年代末期,生產企業(或國內總)直接運作終端市場,營業員給扣點,異地帶來(或當地雇傭人員)的促銷員漫天發傳單,電視、報紙天天見廣告,什么義演、義診、坐堂醫,包羅萬象,各有千秋。在這期間傳銷、直銷也都粉末登場,什么美式倍增、馬來西亞上移。在這一段時間當中,出現了三株神話,巨人的深思,哈磁現象等系列優秀的經典傳奇,叫我們不能忘懷。企業在贏利的同時,也極大的刺傷了消費者的購買熱情,一直持續到21世紀初期,營銷方式的變化促成了企業現有市場網絡的形成。如今,當時鐘的腳步剛剛邁進二千年時,所謂的連鎖加盟、獨家區域正在悄悄地進入市場網絡,似在脫離原有模式,而又脫不掉;又似在探索新的營銷理念,卻還未能找到,在廠家與經銷商之間的交替思維中游來蕩去。此時,傳銷的翻版又跳了出來,以終端訪問式直敲消費市場大門。前者是你加盟,你,我發貨,能否銷出去那就看你經銷商的了,承諾的央視媒體黃金時段廣告打與不打那就看兜里的現鈔還夠不夠了,后者呢?所謂終端訪問無怪乎,一個局長找二個處長,一個處長找二個科長,一個科長找二個科員式的終端銷售形式。你想一想,如此的營銷模式,如此的消費理念,消費者的自信心大大的打了折扣,能不痛心嗎?難道中國的消費者就一定要是醫學專家、心理學家、打假專家嗎?才能分辨誰是真的、好的;誰是假的、壞的。那么有誰還愿意做你企業產品的忠誠消費者呢?也就是說,在現階段中國國情的市場,你的企業要具備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方面是前期條件,企業一定要擁有自己的識別系統,識別的完善系統是你進入市場的入門證。再則,企業在產品沒有正式生產前一定要做好本行業的市場調研,不能急于投產。例如:象東北有一家保健品企業找到我,讓我幫助他們進行國內市場運作。我一看批號,嚇了一大跳,批號還是省級衛監健字號那種特殊營養食品的批復,規格設計也不是很好,是老式十支口服液型的包裝,零售價格是128元一盒,每天服用二支。從其規格中可以看出,消費者每天需要25.6元的消費能力,這樣的話產品怎么能夠賣的出去啊!再說產品批號也得改進,你想進入市場就是具有符合市場的硬件條件,否則市場怎么能接受呢?第二方面是后期條件:企業通過前期大量的市場調研,產品賣點基本上確定下來以后,首先要設計營銷管道的類別,明確目標消費人群,便于銷售工作運作通暢;而且,企業在招商前,人力資源部門要充分地進行市場業務代表的業務培訓及外延知識的教程指導,為企業今后向學習型組織轉化做準備,企業在一這方面總是不愿意多花錢,總是認為,等企業賺到錢在投入人力資源培訓也為時不晚。企業的主管領導者錯了,因為企業的發展是綜合性同步進行的,哪一個部門下滑或停止不前都會導致企業的良性運轉出現困難。再則,企業的主要工作就是設計合理的招商方案并給予實施。

當前,國內醫保行業在市場運作實施的戰略處各行業之首,象保險、房地產、美容等行業,哪一個不在效仿醫保這一行業的市場運作策略和措施呢?可現如今的醫保行業在運作方式與方法已走到了一個顛峰之中,就象一個人登上了頂峰,他向四面走去都是下坡,若不愿下坡,就只好凍僵在頂峰上。所以,如果沒有新的理念,新的模式,新的思維是很難在市場中生存的。

那么,什么樣式的營銷方式才能適應現階段中國的醫藥保健消費市場呢?在什么狀態下,你才能保證你自己不出局,而和大家在一起共同對市場占有率進行洗牌呢?我要說,創建你自己的整合營銷管道網絡是企業最根本的法則。首先在這里要說明的是,其一、管道營銷在主導思想上必須是健康的。何謂健康呢?即企業營銷管理平臺向區域商及消費群體所傳輸的信息能量源對區域商而言是可行的,對消費群體而言是可產生互動性參與的。企業營銷管理平臺在對待區域商應做到招商合作的真實可靠性、業務指導及相關人力資源培訓的綜合全面性。區域商(或加盟商)在對待消費群體應做到市場拓展方案的全面貫徹與實施、并努力完善健康教育的譜及和推廣工作;其二、企業營銷管理平臺在對待區域商在管道網絡營銷的策略上又必須是安全的,怎樣的安全呢?即企業營銷管理平臺向區域商及消費群體所傳輸的信息能量源對區域商而言是零風險的合作,對消費群體而言是全方位的與產品接觸,實施戀情消費,也就是不愛上產品,不允許購買的消費理念,即會員消費模式。企業營銷管理平臺在對待區域商應做到市場拓展方案的實踐科學性、區域倉庫貨品按揭式風險支持、公司CI工作室對品牌形成的整合實施、售后服務機構費用定期撥劃、區域產品市場扣點及媒體費用扣點的兌現。區域商(或加盟商)在對待消費群體應做到保證亞健康會員俱樂部的建立、會員俱樂部各項服務設施的健全、會員理智性消費的保障。

篇(4)

增持銀行股

近期,境外機構投資者嘗試加倉銀行股就是一個信號。上交所公布的大宗交易信息顯示,海通證券國際部席位頻頻出現大手筆買入銀行股。10月15日,招商、民生、興業、浦發和光大這5只銀行股合計在大宗交易平臺成交1655萬股,成交額合計1.27億元。10月16日,交行、工行和光大在大宗交易平臺分別成交440萬股、250萬股和305萬股,成交額合計約3600萬元。這些交易被市場認為是QFII在做多銀行股。

港交所10月17日披露,美國規模最大的上市投資管理集團貝萊德在10月11日分別增持了2.43億股工行H股及4711萬股中行H股。

分析人士指出,無論是QFII買入A股還是外資在香港買入H股,都說明境外投資機構對銀行股的未來絕對收益有一定預期。

QFII的加倉或許是受到匯金增持的影響。今年以來,匯金公司對銀行股不斷增持。匯金公司在今年三季度,尤其是10月份以來增持活動比較活躍。僅10月的前3個交易日,匯金公司就分別增持中國銀行和工商銀行2620萬股和1570萬股。

從歷年匯金的增持活動可以看出,匯金增持活動最明顯的時期,往往是股市長期持續低迷的時期,例如2008年下半年的斷崖式下跌和2011年四季度的股市持續低迷。而三季度以來的加倉,對應的上證指數持續在2100點下方徘徊,甚至一度跌到2000點附近。

不可否認,匯金增持有著一定示范作用,但增持行為本身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選擇性。從今年三季度以來的增持情況看,匯金對增長性較好的農行的增持數量較多,而減少了對估值偏貴的工行的增持數量,對于估值偏低的中行的增持也比以往要積極。

分析師認為,未來匯金增持的頻率和數量可能更多地與整體股市表現相關。匯金公司此次縮短了增持計劃的持續期,可能意味著匯金希望其增持活動對市場造成更大影響力,如果6個月之后股市表現仍然低迷,匯金可能持續增持。

或有絕對收益

行業分析師表示,金融業與經濟形勢密切相關,目前來看經濟形勢最困難時期可能已經過去,因此可以重新關注周期性行業,因為它們都在歷史估值的底部區域。由于今年銀行股業績仍將持續快速成長,這意味著銀行股的估值已較為低估。因此,銀行板塊四季度震蕩上行的概率較高。而QFII的漸次加倉,也會抬升銀行股的底部,從而給A股市場帶來相對積極的影響。

中金公司看多銀行板塊四季度的絕對收益。其主要理由是:資本監管放松政策將于四季度陸續出臺,這將消除市場對銀行再融資的擔憂,推動銀行板塊估值重估;三季報將于10月末密集披露,預計上市銀行前三季度盈利增速將保持在17%,好于預期;銀行股價格往往領先或同步于經濟見底,而三季度為經濟低點,并逐步弱復蘇。個股選擇上,看好估值低、季報有超預期潛力的銀行。A股首選華夏、浦發、交行。H股首選重慶農商行、交行和中行。

買入周期股?

從理論上說,價值投資的主要邏輯是股價低于公司長期價值后,可以買入并持有,待價格回歸到價值水平,則可以獲得收益。國金證券認為,在今年的市場環境下,價值投資體現為買入股價大幅下滑的周期股,靜待價值回歸。

分析周期股敗走市場的主要原因是,首先,產能過剩的長周期,使得周期性行業公司的價值傾向于下降而非上升。過剩的行業、利潤的虧損注定要毀滅價值,而這一過程至少超過了投資者的考核周期;其次,市場廣度和深度的拓展,使得A股上市公司的股票估值逐漸與國際市場接軌,估值重估使得多數股票價格下行。

但是,隨著經濟回升,周期性公司景氣度回升,公司價值也會階段性提高。從貨幣的改善以及去庫存的進展來看,經濟的系統性風險基本得到了釋放,周期行業公司價值下降過程階段性結束,為價值股投資提供了前提。未來景氣度改善的程度將決定周期股投資的絕對收益水平。

除了QFII買入銀行股,國內基金表示可以看多周期性股票。大成基金指出,總體看9月份數據較8月份明顯好轉,經濟復蘇“綠芽”乍現。鑒于經濟短期企穩的概率加大,風險溢價上升,投資者可適當加大周期行業的配置,尤其是與基建投資相關、產品價格彈性較大的水泥和機械行業值得關注。

水泥股還有上升空間

水泥行業的復蘇步伐正在加快。瑞銀證券分析師表示,本輪水泥價格和需求的復蘇是由季節性走強引發的。華南、華中和華東的水泥價格已經上漲了50~90元/噸,預計近期內華東的價格會進一步上漲。

不過,隨著更多的貨幣寬松政策和新基建項目的啟動,需求復蘇并不僅僅是季節性回升那么簡單。瑞銀看好2013年的需求前景,預計新項目帶動的水泥消費上升將在2012年四季度啟動。

篇(5)

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積淀,經濟升級的推波助瀾,資本大鱷的蜂擁而入,使農業產業進入了大發展、大繁榮時代。但是很多看好大農業產業前景的企業,卻在發展進程中陷入了困局,苦思不得出路。

困局一:

顧頭不顧尾,到頭不知向哪里走

很多從地產、礦業、IT、建材等領域轉型過來的企業家,滿腔熱情一頭扎進農業產業前端,斥巨資建設標準化規模化的種養殖基地,打造現代化科技化的生產車間,而且都是大手筆,一投就是幾億、十幾億。但是當基地、廠房建設完成后卻迷茫了,有一種找不著路的感覺。

同一個農業產品,在消費市場里可能會走向多個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市場,以核桃為例,可以做原果(堅果行業)、核桃乳(飲料行業)、核桃油(食用油行業)、核桃粉(沖調品類)等等,搞什么產品?進哪個市場?困惑,看不透。

做什么產品,步驟是什么,方向在哪里,決定未來看到的風景。這是戰略和戰略路徑選擇的大問題。

筆者經過觀察和研究發現:大農業大健康的大發展時代正在向我們走來,未來市場競爭一定是基于產業鏈的價值競爭和品牌競爭,一定是打通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大農業競爭模式,夯實產業鏈的前端――基地是基礎,但是,要沿著產業鏈有目的有目標地升級,向著產業鏈最有價值的頂端――健康價值挺進!

選擇做什么,不做什么,要評判內外部機會成本:一是政治因素,目標行業國家的政策導向是什么,是不是國家重點支持和扶持的產業,這會影響政府的綜合支持力度,銀行信貸融資的幅度。二是經濟因素,包括產業發展趨勢,增長速度,品牌競爭程度和集中度。三是社會因素,包括消費認知和習慣,主流消費形態,人均消費量等。四是基因因素,基因是一個企業與生俱來的最優潛質,一個企業在初創時期,做什么不做什么一定要考量有沒有這方面基因。五是技術因素,包括技術門檻的高低,技術水平對成本的影響等。只有綜合考量以上因素,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困局二:

產品一大堆,銷售額長期不過億

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大企業產品少,小企業產品多。走進中小企業的展廳、倉庫,產品種類繁多讓人目不暇接,少則幾十,多則上百,甚至跨行業的產品都有。一款產品一年下來銷售只有幾十萬、上百萬,在全國的市場盤子里,根本談不上打市場、做品牌,沒有地位。所以,做企業搞營銷,單品不大,問題就大!

問題產品是怎么出世的呢?

市場上哪個好賣就開發哪個,車間里能生產什么就賣什么。很多企業抱著東方不亮西方亮的想法,寧多勿缺,認為多總比少好,看似產品琳瑯滿目,實則沒有幾個真正為企業銷售額做貢獻,自己一大堆產品還賣不過優秀企業的一個單品。

問題的根源在思維上!除非是上帝投資,沒有企業天生就是大企業。大企業都是從小企業成長起來的。當你還很弱小時,企業成長轉換的關鍵只有一個,做減法,聚焦!聚焦!再聚焦!用聚焦和專注打造明星單品,以單品樹立專業形象,建立市場地位,逐漸從專做到強,從強做到大,這是唯一正確的道路。

如果企業產品多而不精,業務散而不強,資源無法聚焦,那么在市場中一定到處都是弱勢。結果必然是,東方不亮,西方也沒有機會亮。琳瑯滿目的產品到頭來只是一場虛假熱鬧。

產品線豐富不一定有價值,產品結構合理才是價值的體現和保證。科學地構建產品結構就是要確立企業的現金牛產品(活在當下),明確企業的明星產品(贏得明天),培育企業的潛力產品(預估未來)。聚焦就是要聚焦明星產品,帶動現金牛和潛力產品,形成明星帶動,家族制勝的作戰隊形。

筆者在服務國聯水產時,就為其規劃了合理的產品結構,第一是聚焦明星產品――水煮香辣蝦,用創新的產品形態和風味開創行業先河,引領消費升級,形成企業的標桿優勢;第二,將生帶頭大蝦、熟帶頭大蝦、翡翠蝦仁、珍珠蝦仁等傳統產品包裝化,滿足普通消費者追求食品安全的需求,形成企業的現金牛產品;第三,開發芙蓉蝦、椰絲蝴蝶蝦、蝦肉腸、蝦肉丸等加工產品,滿足部分消費者追求美味的消費需求,構成企業的潛力產品。

困局三:

有定位有概念,認同感卻沒有樹立起來

很多企業難能可貴,動員了各種力量,開展品牌策劃定位,創意產品概念訴求,但左看右看總覺得和其他品牌差不多,差異化不夠,品牌形象和產品價值始終沒有樹立起來。原因其實很簡單,這種所謂的品牌,沒有與消費者建立起關系,沒有得到消費者認同,品牌成了自拉自唱。

品牌不是由企業孤立完成的,品牌本質上是在消費者心里建立起來的。所謂的打造品牌,必須洞察消費者需求,與消費者共鳴才行。市場是高度動態的,消費需求在不斷上行,品牌策略要與時俱進。

農產品營銷的1.0時代,典型的特征是以土賣土,注重表達產品的地緣特產性和原始口感風味。土雞蛋、土豬肉、老陳醋莫不如此。壹號土豬說,我很土,但我很香。

農產品營銷2.0時代,典型的特征是售賣安全和生態,注重產品的放心品質,德青源雞蛋說,源自天然生態牧場,擁有5重安全保障;草原綠鳥雞說,渴了喝泉水,餓了吃螞蚱。

現在,農產品營銷已經進入3.0時代,典型的特征是健康化、時尚化和網絡化。當所有的雞蛋都被包裝被品質化的時候,神丹雞蛋披上了“健康蛋”的袈裟,用價值超越同儕;三只松鼠,第一個互聯網森林食品品牌,用社會化媒體打造出了時尚化、健康化的農產品品牌。

從吃飽到吃好,從吃好到吃健康,從健康到長壽,不斷上行的消費需求,決定了農產品的營銷必須緊緊把握健康這個大趨勢。伊利營養舒化奶,從2007年至今依然保持高昂的增長勢頭,究其根本是產品對健康的極致追求,讓不能喝奶的人喝上牛奶,讓能喝牛奶的人獲得更好的營養吸收,帶動整個牛奶行業進入健康價值競爭層級。

西王玉米油,以國內首個獲得保健食品證書的品質,大力倡導健康理念,專注心腦血管健康,在大牌雄踞的食用油行業,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仲景香菇醬,以營養佐餐醬的健康價值定位,將醬菜市場分割成兩大陣營:營養佐餐醬和非營養佐餐醬,廣受消費者青睞,成為唯一讓老干媽心有余悸的競爭品牌。

健康是消費者和大農業共同追求的終極目標,是農業、食品行業的大趨勢!抓住趨勢,與消費者共鳴,才叫創建品牌,才能贏得未來。

困局四:

組織結構、人才和運營能力的不足

一個企業之所以能夠做強做大,一定是因為他同步構建了做強做大的組織結構,培養了一批有組織創建和運行能力的人才。可是一些企業基地建起來了,廠房建起來,產品生產出來了,才驀然發現自己原來是“三無”企業:無品牌、無渠道、無專業營銷隊伍。運營管理和營銷傳播人才缺乏,組織結構的不適應和組織能力疲弱成為企業發展的短板。

任何事業歸根到底是由人來做的,人才隊伍是做事業的前提。筆者總結了創建營銷隊伍的“24字方針”:舉大旗,引大將;布大局,構大架;育精兵,強則將;大兵團,逐步上。

舉大旗,引大將。

俗話說“用兵先選帥”,要建設一支能征善戰的銷售隊伍,選好帶兵的“將帥”是老板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其重要性不亞于基地和廠房的建設。三國劉備得諸葛孔明相助,實現三分天下有其一;西漢劉邦有韓信加盟,才實現了統一霸業。銷售隊伍特別需要一個實戰經驗豐富、善于管理團隊、能帶兵打仗、讓團隊信服的銷售統帥,有了這個頭狼,整個銷售隊伍就會少走彎路、節省摸索時間,團隊的專業素質和作戰能力會快速提升。

布大局,構大架。

將帥到位,接著就要根據企業的產品結構、市場布局來構建隊伍的組織架構,設置關鍵崗位,招聘核心骨干,如:銷售總監、大區經理、市場經理、大客戶經理等,搭起企業的銷售機構骨架,明確職能,分解任務。

這個時期,重在布局,隊伍不要多而全,關鍵是精干,一個蘿卜一個坑,人人能獨檔一面。以后,隨著業務的深入,逐步招聘一些重點區域的業務員,以配合市場開拓和經銷商維護工作。

育精兵,強則將。

在“賽馬”中“相馬”。發現優秀的基層銷售人員要重點培養和提拔,當企業要開疆拓土時,新開區域的銷售主管和經理將從他們中間產生。讓他們在企業發展中成為中層骨干,這樣有利于中層隊伍的穩定。

中國企業經營的經驗證明:企業中堅力量靠“空降”是靠不住的!中堅力量一定要有自己的“子弟兵”作堅強的后盾。

大兵團,逐步上。

即使做全國市場,企業銷售隊伍建設也是有步驟梯次推進的,不能“一哄而上”,要根據企業發展的需要,根據營銷目標的需要,逐步上人,逐漸充實,做到有提拔有淘汰,吐故納新才有活力。

企業需要有專業的人力資源總監,對人才的儲備、引進、考核、激勵進行完善的管理,為企業的營銷做好人才服務工作。另外,我國多數農口企業的基地、工廠設在小城鎮,給人“鄉鎮企業”的錯覺,給吸引人才造成了困難。把營銷中心遷至中心城市,建立一個較高的營銷平臺,是非常必要的!

現代農業是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貫通的大農業,特別需要綜合性復合型人才,傳統農業里人才本身就比較匱乏,在現代農業向健康大跨界大發展的時代,必須眼界放寬,向其他行業廣拋繡球。專職營銷人才,應面向醫藥行業、家電行業、IT和電商行業廣納賢才,這三個行業的人才,都經歷了行業大起大落的歷練,既能出得一身汗,跑得兩腿泥,又能沉著思考,系統規劃,是市場導向的綜合性復合型人才的典型代表。基層生產人員,應著重向電子制造業挖墻腳,深學習,學習他們的流程管控和品質管理,學習他們的員工教育和員工治理……

篇(6)

(一)四川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情況

1、全省農村剩余勞動力已基本轉移

四川農村剩余勞動力已基本轉移到城鎮就業。根據省農勞辦提供的資料,全省現有農村勞動力3800萬人,農村剩余勞動力約2000萬人,農村剩余勞動力占農村勞動力的52.6%。到2006年,全省轉移輸出農村勞動力1874.1萬人,占農村勞動力的49.3%,占農村剩余勞動力的93.7%。未轉移的剩余勞動力還有125.9萬人,僅占剩余勞動力的6.3%。

四川籍農民工主要從事建筑業和餐飲服務業。四川省農民工在建筑業務工的占32.3%,餐飲服務業占25.46%,生產制造業占9.91%,種養殖業占21.2%,家政行業占3.78%,電子冶金行業占6.5%,其他行業占0.85%。

四川籍農民工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發達城市和地區。這些沿海發達城市和地區有北京、上海、深圳、廣東、廈門、浙江、江蘇等,其中廣州、深圳約400萬人。省內轉移主要集中在成都等地,約100萬人。

截止到2007年5月,全省在境外的農民工人數達6.67萬人,越來越多的人走出國門,加入到國外打工的浩蕩隊伍之中。2007年1-4月新簽對外勞務合同1293份,派出國別達40多個。外派勞務已經成為四川省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一個新的重要渠道。

2、專業技能培訓成為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重點

政府培訓唱主角。主要有勞動部門負責農村剩余勞動力培訓和失地農民培訓,教育部門負責職業教育培訓,其他有農辦和工商行政部門辦的陽光培訓、企業經理人培訓等。2006年全省共投入農民工各類職業技能培訓資金4.3億元。一般一個農民工技能培訓費1000元左右,如20天學一個電工要1000元以上。

社會力量培訓發展良好。四川省合川縣有一所農民工自己辦的培訓學校,培訓幾萬人。實行軍事化管理,只有星期天才能出來。培訓專業有烹飪、機床等,完全與市場掛鉤,比政府辦得好多了。仁壽縣9所中等職業學校,其中,有5所民辦學校,在校生達到4000多人。民辦職業學校顯示出強勁的發展勢頭。政府對民辦農民工培訓學校有土地優惠政策。

3、自發外出務工發生轉變

外地單位主動向本地培訓機構聯系招聘技術型農民工。如廈門市用人單位就與仁壽縣培訓機構聯系,多次派工作組打電話招聘技術型農民工,如果工資少一點,培訓機構就不派人去。

由在外創業成功人士帶出去務工的人員越來越多。多數外出打工農民是通過外面的老鄉熟人聯系出去的,老鄉關系就是勞動關系,而通過廣告聯系外出的農民務工少。仁壽縣農民工在我國東部、東北地區發展,已經有上千萬、上億的資產,他們從家鄉帶出去的農民工越來越多。

(二)四川農民收入的一般情況

1、勞務收入成為農村居民增收主要支撐點

2006年全省實現勞務總收入913.5億元,全省1874.1萬農民工平均每人實現勞務收入4874元。農民家庭人均勞務收入1384元,占農民人均收入的52%,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5.93%。

2006年在境外的農民工匯回國內的純勞務收入近30億元人民幣,勞務人員用境外掙的收入回鄉創業所帶動投入的資金達到171.33億元人民幣,拉動農村社會零售總額達11多億元人民幣。農民工境外就業對于增加農民收入發揮出越來越明顯的作用。

2、2006年農民第一產業收入呈現負增長

2006年受旱災和畜牧業價格一度大幅下跌的影響,四川農民人均家庭經營的第一產業純收入1381.93元,占全年農民人均純收入3012.99元的45.87%。同時,農民人均家庭經營的第一產業純收入比上年減少67.18元,下降了4.6%,影響農民收入增長2.4個百分點,呈現負增長。

3、農民非經營性收入增長較快

2006年四川農村居民人均非經營性純收入(包括轉移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兩部分)達到191.3元,增長15.1%。農村居民對免除農業稅和其他各項惠農政策比較滿意,認為得到很大實惠,過去每畝地承包要交稅費在100元以上,現在不交。2006年四川相繼出臺的種糧補貼、農機補貼、“兩免一補”等政策可使農民人均增收9.98元。

(三)農民消費水平和消費結構

1、支出結構和生活消費結構發生較大變化

2006年仁壽縣農民人均支出4065元,比上年增加67元。其中,家庭經營人均支出1593元,比上年增加20元,稅費、集資支出增加8元。家庭生活消費中居住支出增加133元,家庭設備支出下降20元,交通通訊支出增加23元,文化教育和娛樂支出下降114元。

2、農村消費品零售額比重總體呈下降趨勢

2006年四川省農村零售額1770.38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51.74%。2000年至2006年,農村零售總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下降了1.46個百分點,年平均下降0.46%。

3、義務教育公共支出增加

2006年全省農村義務教育共投入財政資金35.28億元,2007年春季全省免收學雜費991萬人,免費提供教科書297萬人,補助住校學生生活費77萬人,分別占全省義務教育學生總數的91.5%、27.4%、7.1%。義務教育公共支出增加是農民家庭文化教育和娛樂支出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

二、農村勞動力轉移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1、提高職業技能成為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首要問題

在農村剩余勞動力已基本得到轉移之后,農民工怎樣提高職業技能素質上升為勞動力轉移的首要矛盾。目前,掌握某種職業技能、有一技之長的農民工還比較少,絕大多數農民工的就業面很窄,他們只能從事體力勞動,工資收入低。

2、農民工境外就業存在信息、素質、服務不足

農民工境外就業市場信息渠道不暢,造成對外勞務合作總體規模偏小,國外勞務市場面窄,分布過于集中,勞務市場多元化的格局尚未形成。

境外就業農民工文化水平偏低,整體素質不高,技術單一,與國際勞務市場的需求存在較大差距。許多勞務人員由于家境貧困,無力交付出國前期費用和外派勞務保證金。

缺乏勞務糾紛處理機制。政府無法有效介入對業務的管理,境外突發事件往往只能由勞務公司付出高昂代價換取事態的平息,有時,甚至需要政府動用財政資金進行補貼才能解決。有一些外派勞務人員在國外聚眾鬧事,甚至于發生集體上訪事件。

3、農民工工資待遇低,仍然有部分拖欠現象

農民工勞動強度大、工作時間長,一般10到14小時,工作環境差,工資待遇低。有的地方還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仍有相當一部分農民工反映有被拖欠工資的

情況。農民工工資拖欠主要集中在建筑行業,重點是商品房修建工程項目中。其工資支付方式以工程完工后統一結算方式為主,一般情況下,工程在建時,農民工只能領取部分生活費,工程未完,包工頭沒有領到相應的承包工程款,往往就會拖欠農民工工資。

4、農民純收入偏低,第一產業增收困難

2006年四川農民人均純收入3013元,全國為3587元,四川與全國的差距由上年的452元進一步拉大到574元。

失地農民的補償標準偏低,補償標準不足以彌補農民職業身份的轉換。

5、農村消費水平低

仁壽縣某村有70%家庭仍然用黑白電視機,僅有30%的家庭用彩電。農村消費水平要比城鎮消費水平落后十年以上。

6、農民工子女上學難

農民工子女進城受教育借讀費高,困難較多。根據四川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對德陽市200戶農民工的調查,農民工子女一年的教育費用支出平均達到2276元,其中,借讀費、贊助費就高達1216元,占教育費用支出的53.43%。甚至于有大量城市初中和小學寧肯校舍閑置、教師教學任務不飽滿,也不愿意接收農民子女上學。

7、農村合作醫療條件差,覆蓋不全面

實施農村合作醫療后,農村醫療條件跟不上,定點醫院住滿了人。只有一般性檢查,沒有B超。大病醫療救助自己先墊錢的問題非常突出,農民一般沒有墊付的能力。參加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工在外地就醫報銷不方便,在外地治療費用比較高;用的藥品結構不符合農村合作醫療報銷要求。有的規定只有在家農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不在家的農民工就不參加了。農業人口購買城鎮戶口的(仁壽縣有11萬人)以及失地農民都沒有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但是,讓他們參加城鎮醫療保險又交不起1000多元錢,成為死角。鄉鎮衛生院用藥不合理,監督檢查非常困難。

8、農民工不敢去城市正規醫院就醫

大多數農民工生病后,通常去個體診所看病或自己去藥店買藥,有的甚至不看病、不吃藥,采取“拖”的辦法。

(二)原因分析

1、影響外出農民工收入增長的原因

目前仁壽縣農村青壯年勞動力都在外務工,能出去的都出去了,基層鄉政府已經組織不到外出打工的人了。四川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的抽樣調查顯示,全省有200多萬長期在外務工經商人員基本不動了,只需戶籍制度改變就不再是四川人了。農村剩余勞動力增長潛力開始變小,能夠較好地解釋我國南方發達地區為什么出現了“民工荒”。

經過職業技能培訓的農民工少,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需要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人員太多,財政對農民工培訓的支持力度不夠,支持手段不足。仁壽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的同志反映,有的職業技能培訓時間太短,培訓費僅150元,學不了多少東西。

四川雖然是全國人口和勞動力資源大省,但是國民教育水平同國內發達地區相比還是較低的。對外勞務合作公司受到自身人力和資金等因素的制約,對提高勞務人員的素質、強化勞務人員技能培訓的力度不夠。這就決定了境外就業農民工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整體素質不高,技術性強的勞務少,智能型勞務更少,與國際勞務市場的需求存在較大差距。

國家目前在對外勞務合作管理上實行的雙軌制管理體制,使勞務中介經營企業在對外勞務合作經營主體法律地位界定、業務環節(勞務人員招收、選送、費用收取、境外管理、勞務糾紛善后處理)的管理沒有統一的規范和標準,業務執行情況差異較大。部分勞務公司境外現場管理不完善,合同管理和項目管理不規范,惡性競爭。

2、制約務農家庭增收的主要因素分析

生產資料價格的上漲,加大了農業生產成本,壓縮了農村居民增收的空間。2006年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3.3%,農戶人均農業生產費用支出為340元,比上年增加14.2元,增長4.3%。農業生產費用因價格上漲導致農村居民人均多支出4元,占農業生產費用支出增加額的28.2%。

受農業基礎設施差和自然災害比較頻繁的制約。由于四川特殊的條件,農業基礎設施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仍較差,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受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的影響較大。全省大型水庫僅5座,中型僅94座,病害水庫占全部水庫的43%;旱山村、嚴重缺水村1.5萬個,占村總數的29.4%;“望天收”耕地達1464萬畝,占全省耕地面積6675萬畝的21.93%。

全省農民人均耕地僅0.67畝,是全國人均的48%,中低產田面積占耕地的76.1%。農民小農經營,地塊很多,細碎化。在科技含量提高難度加大的情況下,糧食產量要繼續連年創歷史最高水平難度增大。農產品產量增長對農民純收入的持續貢獻仍處于不穩定狀態。少數外出務工農戶存在土地荒廢現象,他們也不愿意把承包土地轉給別人種,其他農民想種又不可能,越往后走這種現象就會越多。群眾對此看法相當多。

全省農產品加工率僅為35%,比全國低10個百分點;全國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產品產值之比已達到100:100,而四川僅為50:100。四川農產品加工業發展不足,帶動能力弱,農民很難分享加工環節的利潤。據測算,四川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產品產值之比每增加10個百分點,可以帶動10-20萬人就業。

失地農民在補償標準上缺少話語權。農民只能被動地接受失地補償標準,沒有依照土地市場討價還價的權利。

3、影響農村消費的主要因素分析

政府公共支出缺位增添了農民負擔。農電改造問題,仁壽縣鐘祥鎮芹灣村1982年以來農電一直沒改,讓老百姓負擔不合理。芹灣村一個組幾十戶人交12000元。新農村建設缺少政府規劃,包括:住房翻修、蓋廚房、建沼氣、修廁所等沒有統一標準,有些公共垃圾無法回收,人居環境遭到破壞。路面硬化、渠道維修基本水利設施等沒有政府財政投入。政府對農村留守兒童寄宿學校投入遠遠不夠。農產品批發市場和便民商業服務網點發展還不完善,政府投入不到位。

三、前景展望和對策建議

(一)前景展望

1、勞動力轉移分布將更廣,培訓前景廣闊

專家測算,如果四川省農村剩余勞動力總量按2000萬人計算,還有125.9萬人需要轉移出來。若按農民人均5畝地計算,全省農村剩余勞動力總量最高可達到2200萬人,這樣還有300多萬勞動力需要轉移出來。因此,從近期和中期情況看,外出農民工的規模還將有一定的增加。農民工分布不僅是東部地區,而且也向西北、東北、等地區分流。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的進一步拓展,四川省同全國一樣將有越來越多的人走出國門,派出國別也會大為增加。對外勞務合作將成為解決城鄉剩余勞動力的一個重要渠道。

由于四川省90%以上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已經轉移到城鎮就業,因此,除非農村有大的農業生產力的變革,農村勞動力轉移趨于供求基本平衡狀態。除了

第一代農民工要逐步回來以外,第二、三代農民工返回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的可能性越來越小,他們絕大多數人不會種地了,回來的成本和風險無法估算。他們已經適應了城市生活,與城市身份的公民沒有什么區別,農村生活對他們缺少吸引力。預計四川全省長期在外務工生活定居(戶籍不變)的勞動力將由現在的200多萬人上升到500萬人,占整個外出務工人員的1/4左右。這種狀況在全國有一定的代表性。

職業技能培訓前景廣闊。仁壽縣每年初中畢業生2.5萬余人中僅有8500人就讀普高,高中畢業生1.1萬余人中僅有4000人就讀大學,仁壽職教生源豐富,百姓渴望通過實用技術培訓,實現新生農村勞動力從體力型向智力型的轉變,以達到發家致富的目的。

四川省境外勞務人員的技能培訓和國際相關法律培訓的任務也十分艱巨。

2、增加農民收入主要靠增加勞務收入

農民收入的提高將主要依靠勞務收入的增長。隨著農民工供過于求的矛盾有所緩解,新的農民工素質不斷提高,農民工也開始討價還價,在成都已經比較常見。現在四川農民工在打工一般月收入3000元,東北1600元,下一步還將進一步提高。

仁壽縣外面打工回到縣城買房的人越來越多了。30多萬的外出打工者,多數要回到縣城住。農民有了錢以后,購買住房、供應子女上學等大宗消費城鎮化是必然趨勢。

(二)對策建議

1、開發農民工職業技能,實現向技能型農民工順利轉變

鼓勵市場化社會力量培訓辦學。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多渠道吸引社會資金,探索引資辦學、合作辦學、國有民助等多種辦學形式。提倡多元競爭,以企業化管理、產業化運作的方式大力發展民辦職業教育。培訓辦學主要包括: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學校、農民子女寄宿學校、職業中學、農業技術培訓學校等。政府對市場化社會力量培訓辦學進行資質認證,規范管理。同時,給予必要的用地、稅收等政策優惠扶持。

建立技能型農民工轉移信息主渠道。建立全國性農民培訓機構信息網絡,以當地培訓機構作為技能型農民工轉移的信息主渠道。各培訓機構對生源基本情況、掌握的職業技能、資格證書等農民工信息在網上,供用人單位方便查詢和聯系招聘。幫助技能型農民工節約求職時間和成本,減少盲目流動,順利轉移到最需要的城市和地區,找到更適合的工作崗位,獲取更適當的工資報酬。同時,使當地培訓機構也更加容易掌握農民工市場動態,較好地做到按需培訓,有效避免培訓資源的浪費。

2、深化境外勞務管理

創新工作思路,避免外派勞務招收環節中的經濟詐騙和非法外派勞務經營活動,凈化外派勞務招收環境,保障外派勞務經營公司和外派勞務人員合法權益。建設規范化的外派勞務基地。在地方政府介入的基礎上,通過建立外派勞務基地,規范外派勞務經營秩序,擴大外派勞務規模,提高外派勞務工作質量,創立外派勞務優良品牌,做到分類儲備,召之即來,來之能訓,訓后能走,走后能回,回國即安,實現外派勞務事業跨越式發展的目的。

3、建立農民增收長效機制

發揮工會組織作用,落實工資集體協商決定機制。完善工資支付法規。加大勞動監察執法力度,堅決制止工資拖欠。走“公司(協會)+基地+農戶”的發展之路,大力發展“訂單農業”。大力支持農產品商標品牌的申請注冊。合理布局農產品批發市場,搞活農產品流通。發揮村組集體組織在農業產業化經營中的重要作用。普及旱育秧、旱育拋秧、測土配方施肥、病蟲草鼠綜合防治、秸桿還田、稻草覆蓋、農業標準化及無公害生產等技術。大力培育農產品加工企業,提高深加工能力,拓展農業收入鏈條。建立并推行農業保險制度,降低農業生產的風險。加強農業病蟲害和畜牧業疫情的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農村第一產業生產經營損失。糧食價格是農民增收的“晴雨表”,四川省糧食價格上升0.1元/斤,全省農民就可增收60多億元。建立國家糧食生產補貼保護機制,抵消農資價格上漲支出。賦予失地農民依照土地市場定價的話語權力。根據失地農民職業身份轉換的需要,合理確定土地補償標準,保障失地農民權益。

4、加強政府對農村的公共支出和涉農價格收費監管

中央和地方財政資金應增加對新農村規劃、小型水利工程、農村提灌工程、人飲安全工程、農村道路、農電改造工程建設的投入,改善農民生產條件和生活環境。對農村免收學雜費實現全覆蓋,擴大家庭困難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補助住校學生生活費等方面的覆蓋面。幫助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在城鎮居住地就近入學,由所在城市財政統一補助或規定免交借讀費、贊助費。充分利用城市初中和小學閑置校舍和師資力量,發揮對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應有的作用。

增加財政資金對農村衛生院基本建設和基本醫療設備更新的支持。建立大病醫療救助基金,降低自己先墊錢的比例。探索定點醫療機構部分住院單病種定額付費模式,控制不合理醫藥費用的增長。全面落實合作醫療費用公示制度,提高農民群眾的監督權和知情權。農民工勞動合同內容須有勞動安全衛生及工傷事故責任和義務方面符合法律規定的要求。企業不能強迫勞動者簽訂“生死免責”條款,發生工傷事故時企業要按勞動合同及時對受傷職工支出醫療費用。擴大農村商業服務網點單店面積補助金額。提高商業基礎設施建設相關貸款貼息標準。創造農資供給和日用工業消費品配送良好環境。加強農村涉農價格監管,控制農民生產消費成本。嚴格監控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尤其是加強對種子、化肥、農藥市場的監督檢查。建立村一級農業生產消費維權體系,農資打假緊抓不放,避免農民因使用假劣種子、假化肥返貧。

5、建立和完善農村勞務經濟相關法規

篇(7)

第一條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引導社會投資,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根據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產業結構調整的目標:

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一、二、三產業健康協調發展,逐步形成農業為基礎、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基礎產業和制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

第三條產業結構調整的原則:

堅持市場調節和政府引導相結合。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加強國家產業政策的合理引導,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以自主創新提升產業技術水平。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產業結構的中心環節,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大力提高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提升產業整體技術水平。

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發展道路,努力推進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

促進產業協調健康發展。發展先進制造業,提高服務業比重和水平,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城鄉區域產業結構和布局,優化對外貿易和利用外資結構,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努力擴大就業,推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第二章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和重點

第四條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加快農業科技進步,加強農業設施建設,調整農業生產結構,轉變農業增長方式,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定發展糧食生產,加快實施優質糧食產業工程,建設大型商品糧生產基地,確保糧食安全。優化農業生產布局,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農業標準化,促進農產品加工轉化增值,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大力發展畜牧業,提高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水平,保護天然草場,建設飼料草場基地。積極發展水產業,保護和合理利用漁業資源,推廣綠色漁業養殖方式,發展高效生態養殖業。因地制宜發展原料林、用材林基地,提高木材綜合利用率。加強農田水利建設,改造中低產田,搞好土地整理。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健全農業技術推廣、農產品市場、農產品質量安全和動植物病蟲害防控體系。積極推行節水灌溉,科學使用肥料、農藥,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第五條加強能源、交通、水利和信息等基礎設施建設,增強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能力。

堅持節約優先、立足國內、煤為基礎、多元發展,優化能源結構,構筑穩定、經濟、清潔的能源供應體系。以大型高效機組為重點優化發展煤電,在生態保護基礎上有序開發水電,積極發展核電,加強電網建設,優化電網結構,擴大西電東送規模。建設大型煤炭基地,調整改造中小煤礦,堅決淘汰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和浪費破壞資源的小煤礦,加快實施煤矸石、煤層氣、礦井水等資源綜合利用,鼓勵煤電聯營。實行油氣并舉,加大石油、天然氣資源勘探和開發利用力度,擴大境外合作開發,加快油氣領域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扶持和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產業,鼓勵石油替代資源和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積極推進潔凈煤技術產業化,加快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

以擴大網絡為重點,形成便捷、通暢、高效、安全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堅持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實現鐵路、公路、水運、民航、管道等運輸方式優勢互補,相互銜接,發揮組合效率和整體優勢。加快發展鐵路、城市軌道交通,重點建設客運專線、運煤通道、區域通道和西部地區鐵路。完善國道主干線、西部地區公路干線,建設國家高速公路網,大力推進農村公路建設。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強集裝箱、能源物資、礦石深水碼頭建設,發展內河航運。擴充大型機場,完善中型機場,增加小型機場,構建布局合理、規模適當、功能完備、協調發展的機場體系。加強管道運輸建設。

加強水利建設,優化水資源配置。統籌上下游、地表地下水資源調配、控制地下水開采,積極開展海水淡化。加強防洪抗旱工程建設,以堤防加固和控制性水利樞紐等防洪體系為重點,強化防洪減災薄弱環節建設,繼續加強大江大河干流堤防、行蓄洪區、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和城市防洪骨干工程建設,建設南水北調工程。加大人畜飲水工程和灌區配套工程建設改造力度。

加強寬帶通信網、數字電視網和下一代互聯網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三網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體系。

第六條以振興裝備制造業為重點發展先進制造業,發揮其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作用。

裝備制造業要依托重點建設工程,通過自主創新、引進技術、合作開發、聯合制造等方式,提高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水平,特別是在高效清潔發電和輸變電、大型石油化工、先進適用運輸裝備、高檔數控機床、自動化控制、集成電路設備、先進動力裝備、節能降耗裝備等領域實現突破,提高研發設計、核心元器件配套、加工制造和系統集成的整體水平。

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鼓勵運用高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制造業,提高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和高端產品比重。根據能源、資源條件和環境容量,著力調整原材料工業的產品結構、企業組織結構和產業布局,提高產品質量和技術含量。支持發展冷軋薄板、冷軋硅鋼片、高濃度磷肥、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乙烯、精細化工、高性能差別化纖維。促進煉油、乙烯、鋼鐵、水泥、造紙向基地化和大型化發展。加強鐵、銅、鋁等重要資源的地質勘查,增加資源地質儲量,實行合理開采和綜合利用。

第七條加快發展高技術產業,進一步增強高技術產業對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

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大力開發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帶動作用的高新技術,支持開發重大產業技術,制定重要技術標準,構建自主創新的技術基礎,加快高技術產業從加工裝配為主向自主研發制造延伸。按照產業聚集、規模化發展和擴大國際合作的要求,大力發展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產業,培育更多新的經濟增長點。優先發展信息產業,大力發展集成電路、軟件等核心產業,重點培育數字化音視頻、新一代移動通信、高性能計算機及網絡設備等信息產業群,加強信息資源開發和共享,推進信息技術的普及和應用。充分發揮我國特有的資源優勢和技術優勢,重點發展生物農業、生物醫藥、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等生物產業。加快發展民用航空、航天產業,推進民用飛機、航空發動機及機載系統的開發和產業化,進一步發展民用航天技術和衛星技術。積極發展新材料產業,支持開發具有技術特色以及可發揮我國比較優勢的光電子材料、高性能結構和新型特種功能材料等產品。

第八條提高服務業比重,優化服務業結構,促進服務業全面快速發展。堅持市場化、產業化、社會化的方向,加強分類指導和有效監管,進一步創新、完善服務業發展的體制和機制,建立公開、平等、規范的行業準入制度。發展競爭力較強的大型服務企業集團,大城市要把發展服務業放在優先地位,有條件的要逐步形成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增加服務品種,提高服務水平,增強就業能力,提升產業素質。大力發展金融、保險、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務、會計、知識產權、技術、設計、咨詢服務等現代服務業,積極發展文化、旅游、社區服務等需求潛力大的產業,加快教育培訓、養老服務、醫療保健等領域的改革和發展。規范和提升商貿、餐飲、住宿等傳統服務業,推進連鎖經營、特許經營、制、多式聯運、電子商務等組織形式和服務方式。

第九條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增長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開發與節約并重、節約優先的方針,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大力推進節能節水節地節材,加強資源綜合利用,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完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節約型增長方式。積極開發推廣資源節約、替代和循環利用技術和產品,重點推進鋼鐵、有色、電力、石化、建筑、煤炭、建材、造紙等行業節能降耗技術改造,發展節能省地型建筑,對消耗高、污染重、危及安全生產、技術落后的工藝和產品實施強制淘汰制度,依法關閉破壞環境和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企業。調整高耗能、高污染產業規模,降低高耗能、高污染產業比重。鼓勵生產和使用節約性能好的各類消費品,形成節約資源的消費模式。大力發展環保產業,以控制不合理的資源開發為重點,強化對水資源、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等的生態保護。

第十條優化產業組織結構,調整區域產業布局。提高企業規模經濟水平和產業集中度,加快大型企業發展,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大公司和企業集團。充分發揮中小企業的作用,推動中小企業與大企業形成分工協作關系,提高生產專業化水平,促進中小企業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充分發揮比較優勢,積極推動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配置,引導產業集群化發展。西部地區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健全公共服務,結合本地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產業,增強自我發展能力。東北地區要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國有企業改革改組改造,發展現代農業,著力振興裝備制造業,促進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中部地區要抓好糧食主產區建設,發展有比較優勢的能源和制造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立現代市場體系。東部地區要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實現結構優化升級和增長方式轉變,提高外向型經濟水平,增強國際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從區域發展的總體戰略布局出發,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發展潛力,實行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等有區別的區域產業布局。

第十一條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促進國內產業結構升級。加快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擴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控制高能耗高污染產品的出口,鼓勵進口先進技術設備和國內短缺資源。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在國際市場競爭中發展壯大,帶動國內產業發展。提高加工貿易的產業層次,增強國內配套能力。大力發展服務貿易,繼續開放服務市場,有序承接國際現代服務業轉移。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著重引進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高素質人才,注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創新提高。吸引外資能力較強的地區和開發區,要著重提高生產制造層次,并積極向研究開發、現代物流等領域拓展。

第三章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

第十二條《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是引導投資方向,政府管理投資項目,制定和實施財稅、信貸、土地、進出口等政策的重要依據。

《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由發展改革委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制訂,經國務院批準后公布。根據實際情況,需要對《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進行部分調整時,由發展改革委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適時修訂并公布。

《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原則上適用于我國境內的各類企業。其中外商投資按照《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執行。《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是修訂《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的主要依據之一。《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淘汰類適用于外商投資企業。《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和《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執行中的政策銜接問題由發展改革委會同商務部研究協商。

第十三條《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由鼓勵、限制和淘汰三類目錄組成。不屬于鼓勵類、限制類和淘汰類,且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的,為允許類。允許類不列入《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

第十四條鼓勵類主要是對經濟社會發展有重要促進作用,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需要采取政策措施予以鼓勵和支持的關鍵技術、裝備及產品。按照以下原則確定鼓勵類產業指導目錄:

(一)國內具備研究開發、產業化的技術基礎,有利于技術創新,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二)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有較大的市場需求,發展前景廣闊,有利于提高短缺商品的供給能力,有利于開拓國內外市場;

(三)有較高技術含量,有利于促進產業技術進步,提高產業競爭力;

(四)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有利于安全生產,有利于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有利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提高能源效率,有利于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

(五)有利于發揮我國比較優勢,特別是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能源、礦產資源與勞動力資源等優勢;

(六)有利于擴大就業,增加就業崗位;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條限制類主要是工藝技術落后,不符合行業準入條件和有關規定,不利于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需要督促改造和禁止新建的生產能力、工藝技術、裝備及產品。按照以下原則確定限制類產業指導目錄:

(一)不符合行業準入條件,工藝技術落后,對產業結構沒有改善;

(二)不利于安全生產;

(三)不利于資源和能源節約;

(四)不利于環境保護和生態系統的恢復;

(五)低水平重復建設比較嚴重,生產能力明顯過剩;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六條淘汰類主要是不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嚴重浪費資源、污染環境、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需要淘汰的落后工藝技術、裝備及產品。按照以下原則確定淘汰類產業指導目錄:

(一)危及生產和人身安全,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

(二)嚴重污染環境或嚴重破壞生態環境;

(三)產品質量低于國家規定或行業規定的最低標準;

(四)嚴重浪費資源、能源;

(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七條對鼓勵類投資項目,按照國家有關投資管理規定進行審批、核準或備案;各金融機構應按照信貸原則提供信貸支持;在投資總額內進口的自用設備,除財政部的《國內投資項目不予免稅的進口商品目錄(*0年修訂)》所列商品外,繼續免征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在國家出臺不予免稅的投資項目目錄等新規定后,按新規定執行。對鼓勵類產業項目的其他優惠政策,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八條對屬于限制類的新建項目,禁止投資。投資管理部門不予審批、核準或備案,各金融機構不得發放貸款,土地管理、城市規劃和建設、環境保護、質檢、消防、海關、工商等部門不得辦理有關手續。凡違反規定進行投融資建設的,要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

對屬于限制類的現有生產能力,允許企業在一定期限內采取措施改造升級,金融機構按信貸原則繼續給予支持。國家有關部門要根據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要求,遵循優勝劣汰的原則,實行分類指導。

第十九條對淘汰類項目,禁止投資。各金融機構應停止各種形式的授信支持,并采取措施收回已發放的貸款;各地區、各部門和有關企業要采取有力措施,按規定限期淘汰。在淘汰期限內國家價格主管部門可提高供電價格。對國家明令淘汰的生產工藝技術、裝備和產品,一律不得進口、轉移、生產、銷售、使用和采用。

對不按期淘汰生產工藝技術、裝備和產品的企業,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要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責令其停產或予以關閉,并采取妥善措施安置企業人員、保全金融機構信貸資產安全等;其產品屬實行生產許可證管理的,有關部門要依法吊銷生產許可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督促其依法辦理變更登記或注銷登記;環境保護管理部門要吊銷其排污許可證;電力供應企業要依法停止供電。對違反規定者,要依法追究直接責任人和有關領導的責任。

第四章附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片乱码| 麻豆tv入口在线看| 无码毛片视频一区二区本码|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日本理伦片午夜理伦片| 国产人与zoxxxx另类| 综合 欧美 亚洲日本|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人妻美妇疯狂迎合| 欧美乱妇日本无乱码特黄大片| 亚洲 欧美精品suv| 久久www免费人成精品|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亚美研究所|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极品少妇被猛得白浆直流草莓视频| 夜夜爽77777妓女免费看| 18禁网站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а√天堂资源8在线官网在线|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毛片内射久久久一区| 国产香蕉尹人在线观看视频| 狠狠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日韩欧美色窝窝色欲 | 国产女同疯狂作爱系列| 永久免费av网站| 四虎亚洲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网爱情| 内射白浆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7| 大尺度无遮挡激烈床震网站| 亚洲 欧美 综合 另类 中字|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聊天app|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婷婷| 国产美女裸体无遮挡免费视频| 免费国精产品—品二品国精|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www插插插无码视频网站| 免费人成网站视频在线观看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