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大學音樂鑒賞論文

大學音樂鑒賞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21 17:11:0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大學音樂鑒賞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大學音樂鑒賞論文

篇(1)

關鍵詞:音樂鑒賞;心理健康;關系;主動;大學

一、問題提出

1.問題的緣起

大學生心理健康程度如何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如何有效開展,眾說紛紜。其中,音樂鑒賞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已經被許多人關注。對于音樂鑒賞與大學生心理健康關系,在國內研究中有許多研究者用理論闡述的方式進行研究。周善美(2011)認為,音樂欣賞在大學生健康心理的培養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可提高審美能力和趣味,提升審美標準和情趣,使學生更好地正確認識自己;通過“游戲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創造性潛能;培養感情,調控情緒,提高學生承受挫折的能力。[1]詹薇(2004)理論闡述了音樂欣賞對培養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作用———文化作用、教化作用、審美作用、心理作用,并指出了音樂欣賞培養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途徑———通過對表達各種情感音樂的欣賞,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世界,使學生的情感獲到調節,心理得到和諧;通過音樂會的欣賞方式、以電聲為傳媒的欣賞方式等課外輔助式的多種欣賞途徑進行調適。[2]柯錦泉(2002)從音樂欣賞的特點談到其對培養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必要性,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指出音樂欣賞培養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途徑和手段。[3]還有徐威、鄭玉香(2005)、王婷(2007)、符彥虹(2005)等人也進行了理論研究。他們在各自論文中都看到了音樂欣賞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并有一些學者提到了在實踐中運用音樂欣賞的有效方式與方法。但國內學者都是從理論探討的方式來研究的。在國外研究中,JoelW.Krueger(2011)指出一邊聽著音樂一邊做事情,將有助于控制情緒[4];JaakkoErkkil等人(2008)從音樂治療的角度探討了音樂治療對負性情緒的積極作用[5]。但目前國外研究中,并沒有系統地直接研究音樂鑒賞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更沒有研究音樂鑒賞與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關系。從以上文獻可以看出,以往研究只是從理論上探討了音樂鑒賞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而沒有采用實證研究(問卷、訪談等)的方式來研究音樂鑒賞與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關系。因此,這需要對此進行深入的實證研究。

2.研究思路與內容

本研究主要通過定量研究(問卷測量、統計分析等)的方式結合深度訪談、文獻查閱等定性研究的方法來揭示出音樂鑒賞與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關系,并通過問卷、訪談、文獻查閱、理論總結等方法研究出如何改善大學生的音樂鑒賞行為,以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從而將理論最有效地運用于實踐。

3.研究意義

本研究將音樂鑒賞與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關系作為研究目標,是以往研究所未有的,無疑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豐富了音樂的作用、心理健康塑造的途徑等相關理論知識以及優化了該研究領域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結合)。同時,本研究也具有很強的實踐意義,可以更好地為改善高校通識課程設置、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綜合素質以及踐行教育目的———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奠定理論基礎,并提出具體良策。

二、研究方法

1.研究目的

通過研究來揭示出音樂鑒賞與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關系,并在此基礎上揭示出如何改善大學生的音樂鑒賞行為,從而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2.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有量表SCL-90(測量心理健康水平)和自編的《大學生音樂鑒賞行為的問卷》(測量音樂鑒賞行為)。SCL-90是國內外廣泛采用的成熟問卷,它的分值越高則心理健康程度越差。《大學生音樂鑒賞行為的問卷》共11題,其中測謊題為2題,經過專家評定,是有效問卷;整個問卷的Alpha系數為.743,分半信度為.769。因此,本問卷是基本符合要求的。

3.施測與數據處理

研究取樣對象為130名大學生,取樣時兼顧性別、年齡、專業等因素,均為隨機取樣。施測主要采用問卷法,由主試清晰地宣讀指導語,并提醒注意事項。問卷做答完畢由主試收回。研究者將無效答卷剔除,再依據研究的具體問題,通過統計軟件Spss17.0,采取合適的統計方法對有效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4.研究對象

實驗組研究對象隨機抽取了130名大學生(注:由于問卷是在3月份發放的,大四年級學生已經不集中上課了,故在被試樣本中缺失大四年級學生)。由樣本的基本人口資料統計表(見表1)可以看出,此次測量所取樣本是比較合理的。

三、結果

1.心理健康程度與音樂鑒賞行為的相關性

如表2,通過心理健康程度與音樂鑒賞行為的相關分析,a7(音樂鑒賞主動)與心理健康程度的相關系數p值等于.015,p<.05,可得出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程度與音樂鑒賞主動正相關的關系具有顯著性。如表3,進一步研究得出,抑郁、敵對、恐懼與音樂鑒賞主動的相關系數p值分別等于.038、.033、.041,p<.05,相關關系均呈顯著性。

2.音樂鑒賞行為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程度的預測情況

通過音樂鑒賞各種行為對心理健康程度的多元回歸分析(采用Stepwise法),從表4中可知a7(音樂鑒賞主動)對心理健康程度的回歸系數t檢驗所對應的p值為.015,p<.05。因此,音樂鑒賞主動可以預測心理健康程度。從表5可知,決定系數R2=.045,亦即a7(音樂鑒賞主動)能預測心理健康程度4.5%的變異量。

四、分析與討論

1.音樂鑒賞與大學生心理健康關系

前文得知,音樂鑒賞主動與大學生心理健康程度具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進一步研究揭示,音樂鑒賞主動能夠預測心理健康程度。鑒賞音樂可以使人的情感強度、情感產生發展的時間延續得到調節平衡,使之身心愉快、精神協調、心境良好。優美的音樂、動人的旋律、輕松的節奏、悅耳的和聲、豐富的音色可以使人興奮與抑制得到調節,情感強度適中,時間延續適度,精神能量消耗減少,疲倦的身心恢復精力,不平衡的心理趨于平衡。[6]同時,個體通過對思想、精神境界較好的音樂作品的鑒賞,可以更好地培養自己良好的思想情操。另外,音樂作品會表達出作者的自我意識,個體通過音樂鑒賞促進了對“自我”的探索,從而強化了自己的自我意識,并對自己的心理及行為進行調整,從而減少了心理問題產生的概率。故一個主動進行音樂鑒賞的人,心情抑郁時能更及時地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緒,高興時能更適時地表達自己,能更好地理解音樂中的美,豐富自己的情感,有利于提高自我意識,凈化自己的心靈,調控自己的行為,必然有助于促進自己的心理健康。因此,音樂鑒賞主動與大學生心理健康程度具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音樂鑒賞主動能夠預測心理健康程度。前文進一步研究得出,抑郁、敵對、恐懼與音樂鑒賞主動的相關系數p值分別等于.038、.033、.041,p<.05,相關關系均呈顯著性。這其實是因為如果一個人越主動地鑒賞音樂,那么他就可以一定程度上有效消除或緩解抑郁、敵對、恐懼等負面心理。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研究中,音樂鑒賞主動能預測個體心理健康4.5%的變異量,但畢竟是有限的。心理健康變量還受到其它因素的影響。因此,這要求大學生應該通過多個方面途徑來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

2.對策

既然音樂鑒賞主動能夠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產生促進作用,那么大學生如何提高或完善自己的音樂鑒賞主動,以促進心理健康?根據問卷調查,特對大學生提出以下建議:(1)樹立對音樂鑒賞正確的認識音樂鑒賞不僅可以娛樂消遣、打發時間、排解寂寞、孤獨、悲傷等情緒,還可以滿足自己的興趣愛好,培養情趣,陶冶情操,促進心理健康。因此,大學生只有對此樹立正確的認識,才能主動將音樂鑒賞行為落實在長期實踐中,以有效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2)主動、合理地進行音樂鑒賞,促進自己的心理健康第一,主動拓寬音樂基礎知識和學習音樂欣賞的方法,努力提高音樂修養。我們音樂鑒賞時若不懂音樂基礎知識,那么鑒賞音樂的效果會大打折扣。因此,我們在聽音樂的同時要學習一些有關的音樂基礎知識,并把理性的知識融匯于感性的體驗之中,這樣才能使我們逐漸具備一雙能聽懂音樂的耳朵。[7]大學生可通過上課、上網、書本學習等渠道深入了解有關音樂基礎知識。只有對音樂基礎知識有充分的理解,才能更好地感受音樂的內涵,陶醉在其中。同時只有學習音樂鑒賞的方法,才能更有效地改善對音樂的理解,陶冶人身心。可見,這些有助于大學生心理素養的提高。第二,多聽音樂、專心地聽。多看音樂鑒賞節目或視頻,多聽經典曲目;試著去欣賞不同類型的音樂;認真用心欣賞音樂,尤其是多聽一些有文化背景的音樂,感受其內涵。這些均有助于培養自己良好的注意力和意志力。第三,與他人一起欣賞、交流,深化對作品的認識,培養自己寬容、豁達的心理。每個人對音樂作品的認識會有所不同,通過交流知己不足,知人之長,長期以往,可培養自己寬容、豁達的心理。第四,積極主動利用音樂的力量來改變自己。首先,多聽一些有內涵的音樂、積極向上類型的音樂,塑造自己積極向上、不斷進取的胸懷;其次,加強對音樂的了解,結合自身的感情、經歷,升華自己,提高自己的人文和心理素養;最后,善于通過音樂來調節情緒。例如,當自己情緒低落時,可以通過一些情調歡樂、節奏明快、風格悠揚的音樂來提升情緒。這時,自己可欣賞熱情奔放的《西班牙斗牛曲》、旋律呈螺旋式上升的莫扎特的《土耳其進行曲》、表現鴿子自由飛翔的手風琴曲《白蘭鴿》。[8]第五,要長期堅持良好的音樂鑒賞行為。這種長期的良好音樂鑒賞行為可以使心理不斷優化。提高自己的音樂鑒賞水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通過音樂鑒賞行為來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大學生要長期堅持良好的音樂鑒賞行為,要將之變成一種習慣。

五、結論

音樂鑒賞主動與大學生心理健康程度具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音樂鑒賞主動能夠預測心理健康程度。

參考文獻:

[1]周善美.音樂欣賞在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淮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32(3):192-193.

[2]詹薇.音樂欣賞與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培養[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4,(9):401-402.

[3]柯錦泉.淺談音樂欣賞與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培養[J].高等農業教育,2002,(9):63-65.

[4]Krueger,W.Doingthingswithmusic[J].PhenomCognSci,2011,(10):1–22.

[5]Erkkil,J.Gold,C.etal.Theeffectofimprovisationalmusictherapyonthetreatmentofdepression:protocolforaran-domisedcontrolledtrial[J].BMCPsychiatry,2008,(8):50.

[6]李華東.欣賞音樂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和個性塑造的正面影響[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7,(8):88-91.

[7]齊易,張文川.音樂藝術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81.

篇(2)

論文摘要基于音樂在人的教育領域里的多種功效,使得音樂美育越來越引起了人類的高度關注,而對于學生這一主要受教群體而言,由于其理解能力強,但音樂素養普遍偏低,又急需藝術教育的營養,所以如何能有效地對普通的學生施以音樂鑒賞方面的教育,已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關注的課題,因為“對于一個不辨音律的耳朵,再美的音樂也毫無意義”。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音樂美育也將隨之而不斷地進一步地深化,并將起到更為廣泛而有效的作用。

長期以來,音樂鑒賞作為普及藝術教育的主要內容和途徑,深受廣大美育工作者及在校生的普遍青睞,多年來在學生的美育方面一直起著積極而有效的推動作用。那么如何針對普通學生特點,更有效地滲透音樂鑒賞教育理念,使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和能夠更有效地提高呢?根據大學生的音樂欣賞層次和階段性的主要特征,應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一、教會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經歷和思想感受、體會來進行音樂欣賞

就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所創作的鋼琴獨奏曲《獻給愛麗斯》而言,其創作源泉來自于貝多芬自身的一段戀情,音樂家貝多芬將他與自己的學生——美麗少女馬爾法之間純潔、美好的愛情。以及其間所發生的矛盾、沖突和最終和好的愛情歷程,寫在了五線譜上,并通過音樂這種特有的形式表現了出來,但恰恰是這種生活當中最真實、最普遍、最美好的感情,卻被音樂家變成了不朽的樂章:這就足以證明藝術來源于生活,一切藝術創作的源頭都是都來自于生活。每一部音樂作品的誕生往往是生活和情感的一種體現、高度升華和凝結。

對于普通的學生,他們當中絕大多數人處于青年時期,這一時期決定了他們具有思想敏銳、情感豐富等顯著特點,如果在教授音樂鑒賞課的過程中,能教會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經歷和思想感受、情感體會來欣賞音樂作品,將會使學生更容易領略和掌握音樂鑒賞的方法,并且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教會學生運用“通感”的方法進行音樂欣賞

“通感”是指性質和形式完全不同的兩種事物所給人的相同的感受。在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中曾有過這樣的一段話:“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影子,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這里的“月光”與“影”同“梵婀玲”上奏著“名曲”看似毫無相似之處,可細細體味它們之間那種美妙、寧靜、輕靈、飄渺、諧和的感覺是相同的。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教會學生運用這種“通感”。結合音樂主題,再結合自身的一種感受,進行音樂鑒賞將更有益于音樂欣賞課的授課效果。這就是音樂鑒賞當中的“通感”。即視覺與聽覺之間的一種通感,如果將這種“通感”運用到音樂鑒賞的講解過程當中,會使學生很容易從作品當中體會一種來自于身邊的切身的感受,對于音樂欣賞課的講解是非常有幫助的。

對于普通學生而言,他們的理解能力強、知覺豐富,如果在音樂鑒賞課當中適當地將“通感”的方法運用到其中,將會提高音樂賞析課的授課效果。

另外,我們還應當告訴學生音樂語言不同于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所接觸的說話的語言,音樂語言所表達的喜怒哀樂,完全是利用音樂所特有的音的特征來表達的,當音樂所帶給人的感受和人類內心對某件事物的切身的感受產生共鳴時,我們認為我們所說的“通感”產生了,有了這樣的通感,我們就很容易與作曲家跨越時空產生共鳴,更好地理解到作曲家的創作意圖,音樂鑒賞課也自然會達到一定好的效果。

三、在音樂欣賞講授過程中應當運用的三個“過渡”

對于普通的學生,由于音樂基礎相對薄弱,但理解能力強所以在對他們講解音樂鑒賞課時,應力求做到深入淺出,由淺到深、逐步過渡,根據這一原則,筆者總結歸納出了三個過渡。

1、由聲樂曲過渡到器樂曲

在音樂欣賞過程中,最易于欣賞和接受的莫過于聲樂作品了。因為聲樂作品結構簡單,有歌詞,并且歌詞的內容,與旋律所要表達的情緒,基本上是相一致的,所以在教授音樂欣賞課時,應當首先由講解聲樂作品入手。不僅是因為聲樂作品易于欣賞,更主要的是要讓學生通過對有歌詞的音樂的欣賞,了解音樂的表現、發展、和欣賞的規律,更準確地理解音樂所要表達的含義,從而逐步過渡到器樂作品的欣賞。在講解聲樂作品時,首先應讓學生了解作品詞、曲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歌詞的含義。通過舉例和講解。讓學生了解和掌握音樂旋律發展的特征,并鍛煉學生在脫離掉歌詞的基礎上,依然能夠欣賞歌曲的旋律,通過旋律進一步理解音樂。這樣的過渡會使學生在進入到器樂作品欣賞部分時不致感到不知所云或無所適從。

2、由民間音樂欣賞過渡到西方音樂欣賞

每一個民族都有本民族自己的語言。雖然人們常說音樂是人類共同的語言。但每一個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審美習性,音樂作為一種民族特有文化。有時會像血液一樣融入到人的身體里,它甚至是根深蒂固,與生俱來的。比如說每每播放二胡獨奏曲《二泉映月》,民族器樂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等,對于很多學生而言,都是耳熟能詳的民族樂曲,如果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我們能首先將這些作品按照一定的順序依次介紹給學生,會使學生感覺親切、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音樂作品欣賞,尤其是在講解作品結構時。學生較之就更容易理解,在此基礎上再逐步過渡到西方音樂,比如說《命運交響曲》、《藍色多瑙河》、《仲夏月之夢》等等,這樣會使學生對于音樂語言有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從而能夠進一步吸引學生的鑒賞興趣。

3、由器樂獨奏曲逐步過渡到交響音樂

篇(3)

關鍵詞:藝術教育;創造表現能力;創新思維;音樂課程;音樂鑒賞;創造表現

中圖分類號:J60文獻標識碼:A

Fostering of Creative Power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in Music Teaching

LI Xiao-hui

面對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現代化社會,基礎教育中創造思維與創新能力培養的不足已經是阻礙我國科學文化和經濟發展的瓶頸。、錢學森之問:“為什么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杰出人才?”發人深省。加強創造思維與創新能力培養已經成為當前教育界亟待研究解決的重大問題。

縱觀目前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公共選修的音樂課程,基本都是以音樂欣賞為主,少有在欣賞的基礎上,對創造表現能力的培養。我們在幾年前提出了音樂教學中藝術思維與創造能力培養的研究課題,在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對研究性教和學、音樂鑒賞評價、創造表現、創新思維方式、創作思維能力培養等方面進行了系列的探索,實踐證明產生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通過幾年來的研究探索和研究,初步形成新的教學觀念以及教學模式,并取得一批教學研究成果:典型教案與課件、撰寫發表的研究論文、學生論文、戲劇表演、音樂創作等作品。我們還特地收集整理了一批有關音樂教學中藝術思維的教育研究論文,應該說,藝術思維和創造能力培養才是音樂教學研究的核心內容。

1、為創造表現而聆聽,為模仿借鑒而鑒賞

我們認為,在明確創造表現任務的前提下,通過聆聽作品感受音樂藝術之美,可以加強學生對音樂的情感體驗和創作興趣,培養學生張揚個性表現自我的創造性人格,建立起音樂的創造表現所需要的情感與創造欲望。從創造表現的角度進行音樂藝術創作表現技術層面的分析與聆聽,通過模仿與借鑒,可以使學生從中獲得啟發與靈感,使學生最終成為真正的聆聽者、審美欣賞者和音樂藝術的創造者。從而使音樂的創造表現與音樂藝術的欣賞教學形成發展創造力的環境以及內省外放的互動關系,這種互動式的教學活動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在欣賞和表現、創作教學活動中靈活進行。

2、體驗與探究是兩個相互關聯的思維與行為過程

音樂課程標準在過程與方法中是這樣描述“體驗”的:“音樂教學過程應是完整而充分地體驗音樂作品的過程。要啟發學生在對音樂形態與音樂情感的積極體驗中,充分展開聯想與想象,愛護和鼓勵學生在音樂體驗中的獨立見解。”藝術課程標準提出:要讓學生在完整的藝術創造表現過程中培養藝術思維能力和藝術表現能力。教學理論對“探究”的描述則是:引導學生進行音樂探究與創造活動,倡導開放式和研究性的學習方法,以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因此可以說體驗和探究是一個因果關系,只有體驗了才能去激發探究和創作的欲望。而帶著探究的目的去體驗才能真正激發創造能力的培養。

3、從創作表現角度來進行教學,引導學生從創作表現的角度來聆聽作品

在教學中,從作曲家、演奏家、多媒體音像創作編輯工作者的角度來欣賞音樂作品,帶著創作任務來聆聽作品,使學生從聆聽者轉換為創作者來鑒賞作品,這樣的角色轉換帶來的是聆聽作品的思維目的質的變化,能培養創造意識,從聆聽作品的欣賞者轉變為創作者,這樣的學習具有創造學習的意義。

通過欣賞和自己創作任務相似的經典作品來學習創作,通過欣賞與模仿,從經典作品中獲得啟發、頓悟,由此作品(被欣賞的作品)轉化遷移到彼作品(自己將要創作的音樂),這一過程實際上已經成為創作學習的一個部分。培養學生時刻從創造角度,帶著任務進行音樂欣賞能“增強創造意識”。培養創造意識是創造模塊教學目標的核心內容。創造意識是創造者的重要思維方式:聽某曲、看某景、思某事時,不斷揣度創作問題,藝術家可能一下子產生靈感(頓悟),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學生也是這樣。在教學過程中,哪怕是鑒賞教學,教師和學生只要具有創造意識,就有可能從藝術鑒賞過程中引發創造意念,引發藝術作品創作意念的產生,從而引發新作品的創作。時時從創造表現的角度考慮問題,能夠培養創造意識。

4、在創作模塊教學中,“模仿與遷移”對創造力的形成和作品的產生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模仿是學習的必然過程。在教學中,我們為了創作某一作品而選擇某類作品進行針對性很強的欣賞與分析,其教學目的很明確,為了創作而分析聆聽作品。此時的聆聽具有很強的模仿“借鑒”目的,已經成為創作學習的一個部分。但是有時對號入座式的聽賞并不能真正形成創造能力。還需要遷移與變遷的創造過程。單純的模仿創新含量較少,但是可以通過模仿學習經典音樂作品的表現手法。當學生能夠較好地模仿出經典作品時,藝術技能也就有了提高,音樂表現的能力也就逐步形成。

再者,培養學生成為高級欣賞者和評價者。聆聽分析評價作品非常重要。欣賞與評價對于創作很重要,通過鑒賞知道什么是真正好的藝術和藝術的各種風格流派,是形成音樂感覺的最好途徑。成為高級的鑒賞者和評價者是藝術鑒賞學習的高層次,對于創造者來說,具有較高的藝術鑒賞能力,將會對創造產生很好作用。

然后模仿與借鑒。模仿――學師或他人的表現方式;借鑒――將大師或他人使用的某種方法帶入自己的作品,優化自己的作品并在這樣的基礎上加入自己的想法使作品出現新意。

最后進行創造表現。在欣賞他人作品時,學習該作品的優點、開拓思路、借鑒方法,圍繞自己的創作任務,構思自己作品的創作表現手法,最終形成全新的作品。

5、理論知識、技能訓練與欣賞和創作表現結合起來進行教學

在創作模塊教學中,藝術感受、藝術感悟與技能技巧訓練、完整的藝術創作行為是培養創造思維和創造能力的重要途徑。將鑒賞課與創造表現課一體化,實現感受體驗與創造表現的良性循環,進行真正的音樂表現和創造。只有在完整的創造行為中才能培養創造思維與創造能力。

將內省與外放融和為互動循環的整體是形成創造教學的最佳途徑。例如:為了體驗重復與變奏在音樂作品中的表情作用,可以將欣賞教學與表現創作能力的培養結合起來進行。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如音色、音量、樂句、段落與重復變奏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在引導學生深入聆聽作品,感受作品的情感表現與主題內容的基礎上,嘗試在作品基本情緒內容的基礎上,有創意的有設計的,采用某些音樂方式對現成作品進行模仿或改編。

6、重視即興創作可以提高學生音樂創作的能力與水平

即興創作是音樂教學在感受體驗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創作的一種經常使用的創作表現形式。這種創作表現形式往往在有意或無意之間,當某種藝術感覺在某種聯想或引發(激發)因素突然降臨的時候,即興發揮的一種藝術創作方式。在高中階段的藝術綜合課程的實驗教學中,利用藝術綜合即興創作的方式進行綜合藝術課的創作教學,對培養學生藝術創造表現思維具有重要意義。

重視小作品小片段的即興創作,不斷積累豐富的音樂語匯是增強音樂創造表現能力有效辦法。例如少數民族和民間音樂中存在大量即興創作、即興表現的音樂傳統,向少數民族學習,積極培養學生進行即興合唱、即興鼓樂、即興舞蹈的能力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當向少數民族藝術家和民間音樂藝人學習,積極培養即興合唱、即興鼓樂、即興舞蹈的能力培養。即興創作教學法與任務教學法是音樂課程的重要教學方法。

即興創作是音樂教學在感受體驗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創作的一種經常使用的創作表現形式。這種創作表現形式往往在有意或無意之間,當某種藝術感覺在某種聯想或引發(激發)因素突然降臨的時候,即興發揮的一種藝術創作方式。在高中階段的藝術綜合課程的實驗教學中,利用藝術綜合即興創作的方式進行綜合藝術課的創作教學很有意義。

即興創作往往是教師與學生在受到藝術感染或在欣賞藝術作品的時候突然感受到某種藝術靈感而產生的創作表現沖動,這種沖動在受到教師實時激發和點撥后往往會演變為一種真正的藝術創作激情甚至會達到意想不到的藝術創作效果。這種瞬間產生的靈感往往受到某種刺激物的激發甚至是某種高度強壓之下而產生的。當然這種即興的創作更是長期思索和練習之后的突然爆發――量變質變的現象。在良好的意境中受到某種激發物的刺激也會產生靈感。因此教師應該在課程設計過程中,應當注意教學設計的藝術性、有趣性、異樣性、情景性,通過暗示和語言啟發,往往可以激發出平常難以獲得的創作靈感。

7、以某種重要的創作任務為激發物或刺激物也是進行創作表現教學的好方法

任務教學法來自國外教學經驗。以一個富于挑戰性的任務激發學生挑戰欲望和完成任務的積極性。對于任務本身,教師應該認真設計,適量適度地交給學生,同時應該有前期的準備和適時的現場指導。在綜合藝術課程教學實驗過程中,任務教學法是一種能力的挑戰,對于激發青年學生的好勝心積極性、對于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創造能力很有效果,也很受學生歡迎。我們應當特別重視創設異樣的、特別的、有趣的、充滿激情有十分有趣的創作任務或題目,引導學生在完整或即興的創造表現過程中,逐漸積累豐富的音樂語匯的感受表現能力。

8、引導學生從被動欣賞的角色轉換為主動創造表現是培養創造性思維創造能力的關鍵步驟

學生從被動欣賞的角色轉換為主動創造表現是培養創造性思維、培養創造能力的關鍵步驟,其思維方式出現了質的變化。前者考慮的是模仿、接受、理解。后者考慮的是變異、改變、創新、產生、運用。只有在完整的藝術創造表現活動中才能培養創新思維。

創造性角色的思維方式是創新性的和表現性的,這和接受性、感受性、體驗性思維是不同的。創造者的思維必須樹立創造目標,這種目標并不一定清晰明確,大多時候只是一個初步模糊初步設想。當進入創造步驟時,學生就必須考慮選擇采用何種手法圍繞創造表現題目進行表現。創造表現手法在藝術表現過程中往往具有多樣性多邊性。好的創造思路、好的創造方案、好的創造手法需要反復推敲琢磨。需要大量的思維積累。經常從創造表現者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可以培養創造性思維。只有在實際的藝術創造過程中才能培養創造思維。引導學生轉換角色,從審美者變為一個創造表現者,此時的藝術欣賞的過程也就轉換為創造性表現思維了。學生與教師的思維由于創造表現任務的緣故,考慮問題的角度就完全不一樣。他們要共同考慮怎樣進行表現,怎樣使自己的作品非同一般別具特色,怎樣是使自己的音樂美術作品或者是戲劇小品、人物角色的語言語氣身體與手勢和作品的表現統一。怎樣使自己選擇的音樂為自己的戲劇表演渲染氣氛等等。改變學生在課堂中或者活動中角色的傳統定位是培養創造性思維、培養創造能力的關鍵步驟。例如:以往我們的藝術鑒賞課同學們以學生角色進入課堂。欣賞美術音樂作品、體驗美術音樂、評價美術音樂。是審美體驗者。教師教學生學。改變角色后:學生是設計師、音像編輯、作曲家、畫家、表演音樂創作美術作品的藝術家、小導演、創作劇本的編劇、是一個音樂美術作品的研究者、探索者。所進行的教學活動是創造與表現。在這樣的教學平臺上,教師的身份也出現了變化: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講解作品的教師轉變為是藝術作品創作表現指導、導演、設計工作室的專家、畫家、音樂表演專家。所進行的不但是審美體驗的指導工作,更主要的工作是進行藝術創作表現,具有藝術家音樂家戲劇電影導演的工作性質。考慮的創造表現,考慮的是怎樣指導全體學生進行積極地創作工作。而學生也從被動欣賞的角色轉換為主動創造表現的主人,從模仿、接受、理解到變異、運用、創新,發生了質的變化。

因此,音樂教育不能以審美為核心,而是以創造表現為目標,將藝術思維和創造能力培養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才是積極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手段。只有這樣,我們的基礎教育才能跟上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為培養新世紀創新人才打下良好的根基。

(上接第387頁)三連音是為了將旋律表現得更為自由寬廣,顯然并不適合用于繞口令似的詠嘆調《快給忙人讓路》以及《讓謠言四處傳播》里。刻畫人物形象、揣摩人物情緒是羅西尼用不規則旋律創作詠嘆調的目的。無論羅西尼在各個詠嘆調中是否采用這些不規則旋律的寫作手法,都是為了表現人物、發展劇情。如同級+跳躍這種旋律進行就并不適合在巴西里奧的詠嘆調《讓謠言四處傳播》使用,巴西里奧表現得陰險和謹慎,不該有過激的情緒變化,級進進行是最好的表現方式。

羅西尼善于控制節奏變化,使用不規則節奏和富有藝術內涵的旋律進行,創作出的符合人物形象、心理的詠嘆調,使這部歌劇獲得成功,使詠嘆調廣為流傳,使聽眾賞心悅目。

四、結語

羅西尼賦予喜歌劇《塞維利亞理發師》的不僅僅是音樂,而且是靈魂。有人說,一部歌劇是否成功,取決于其中的詠嘆調有多高的知名度。這話雖然太過于絕對,但是也從側面表現出詠嘆調在一部歌劇中所存在的地位。詠嘆調是演唱者與觀眾的交流,相比樂隊演奏的序曲,更多了語言這一優勢,也就更容易被聽眾所接受。作曲家既要顧及到這個交流方式的親民性,還要注重詠嘆調創作的技巧內涵,以及如何通過他的創作將聽眾的情緒帶入歌劇之中。作曲家是音樂情緒的塑造者,他所創作的一個個小小的音符組成的旋律,并不是像譜面上那樣靜止不動的,其內在構成具有相當巨大的情緒能量,影響每一位表演者,抑或是欣賞者,而羅西尼,就是這樣一位作曲家,他的喜歌劇創作既受到古典主義時期莫扎特的影響,又結合了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個性大于共性的特點,理性感性并存,創作出經典的令人回味無窮的詠嘆調,將《塞維利亞理發師》這部他最有代表性的喜歌劇推向世界,傳承萬世。

①楊立青《真誠高雅純摯――梅西安的音樂語言》,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②福爾克爾•舍爾里斯著,張世勝譯《羅西尼》,人民音樂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頁。

參考文獻:

Gioacchino Rossini,The Barber of Seville in Full Score,Dover,1989

篇(4)

論文關鍵詞:地方高校,公共藝術選修課,課堂教學,改革

 

公共藝術選修課主要是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初步了解與我們日常生活具有緊密聯系幾種主要的藝術表現形態,例如音樂、美術、書法等,對古今中外優秀的藝術作品進行學習和欣賞,把握不同藝術類型的特點和審美要求,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促進學生素質發展的目的。所以教育學論文,目前全國高校普遍都開設了公共藝術選修課,把開展藝術教育作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之一,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藝術教育的重要性正逐步被全社會認可和接受。

但是,我們同時看到,目前高校中開設的選修課還存在一系列問題,需要進行深入研究和認真探索。例如,相關教材缺乏,教學難易程度很難把握;教學手段單一,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監控體系不完善,教學效果難以保證等核心期刊。尤其是對于地方性高校來說,除了面臨上述問題之外,還存在著教材缺乏針對性、藝術教學中的地域性內容不突出等問題。而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也是教育教學目標得以實現的主要陣地。要想解決目前地方高校公共藝術選修課中存在的問題教育學論文,我們認為,可以從課堂教學改革這一角度入手,積極探索提高公共藝術選修課的有效途徑。

我們認為,地方高校公共藝術選修課的課堂教學,應該從以下環節來進行改革:

1.努力改變專業課課堂教學中以傳授知識和技巧訓練為中心的教學目的,引導學生在輕松自由愉悅的狀態下感受藝術的魅力,提高審美修養。

選修課與專業課的教學目的不同,選修課主要是針對非藝術專業的學生開設的,是通識教育,不注重專業技能的提高和訓練,主要為了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滿足部分非專業學生的興趣愛好,或者發展他們某一方面的才能等。在現階段,很多高校公共藝術選修課的教學,普遍使用的是藝術史論方面的教材教育學論文,這就造成了過于專業化而忽視了非專業學生的知識結構,影響到選修課的教學效果。所以,我們認為,公共藝術選修課應當以欣賞具體的中外經典藝術作品為主要內容,在老師的引導下,調動學生學習和了解藝術作品的興趣,使學生在輕松自由的狀態下深入領會藝術作品內在的文化精神和人文思想,獲得美的享受和感悟,提高審美修養。

2.廣泛運用現代多媒體手段,包括聲像資料和影視藝術等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公共藝術選修課的教學活動,必須要兼顧不同專業學生的心理特點,要切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核心期刊。在這一過程中,僅憑老師枯燥的講解顯然無法實現上述目的教育學論文,這就需要借助聲像資料等多媒體手段的優勢,對藝術作品或藝術現象進行全面而精準的展示和解讀,加深學生對藝術作品和藝術發展規律的理解。例如,在中國繪畫作品鑒賞中,采用幻燈片的形式進行講解,可以極大拉近學生與美術作品的距離,提高學生對于繪畫作品的興趣。

3.加強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文化藝術的普及和教育活動。目前,國摘要舉措。可以采取與本地政府文化部門、博物館、展覽館、文化藝術院(團)、風景名勝區等機構共建審美(藝術)教育基地,實行多樣化的開放式的實地教學,采取實地參觀、考察、研究、賞析等方式,加強本地民間文化藝術的普及和教育活動,豐富和擴大學生的視野。

4.通過撰寫論文、課堂討論等形式,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為保證教學效果,應重視對藝術作品欣賞的實踐能力的培養教育學論文,注重對藝術作品和藝術現象的個性化解讀,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活力,要嘗試借助布置平時作業或者安排課堂討論等形式,努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能力。在論文寫作和集體討論過程中,不追求標準答案,通過學生自己在課后收集相關資料,經過討論、辯論等形式,培養學生的審美感受力、鑒賞力和創造力。

5.注重學生想象力與創造力的培養,加強課堂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經驗、文化背景和專業技能等之間的聯系核心期刊。要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分析藝術作品,尤其是從自身所學專業的角度來理解藝術和藝術作品,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造思維。作為跨專業選修課,上課的學生都分別來自不同的專業,在課堂上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把選修課知識與日常生活經驗,尤其是專業技能結合起來教育學論文,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欣賞藝術和藝術作品,鍛煉和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例如,經濟學院專業的同學可以從經濟的角度對于清代中期“揚州畫派”進行解讀,進而進一步明確政治環境和經濟條件與藝術市場之間的緊密聯系。

所以,公共藝術選修課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目前地方性高校開設的相關課程還存在著不可忽視的問題,因此必須從課堂教學改革這一角度入手,積極探索提高公共藝術選修課的有效途徑,努力提升廣大學生的審美能力及鑒賞水平,完善知識結構,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郭原.高校美術教育現狀與改革的思考[J].藝術教育,2009,(04):46-47.

[2]吳金銘.美術鑒賞教學之我見[J].教育探索,2007(8):72-73.

[3]韋靜濤.論高校美術鑒賞課創新教學[J].中國成人教育,2007(20):132-133.

[4]龐侃.淺談美術鑒賞作為高校通識課程的課堂教學構建[J].美術學刊,2011(3):62-63.

篇(5)

教師在對高中音樂鑒賞教材里的德育進行滲透時,要認真準備教材,挖掘音樂素材的教育作用,在教材中找到與德育教育的結合點,從學生實際出發,依據教學大綱要求,制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讓學生在音樂中感受到愛國情懷和藝術的美感。在備課中確定要如何滲透德育,用哪些教學方法去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如在對歌曲《我愛你,中國》教學欣賞時,通過視頻讓學生感受歌曲意境,激發學生對祖國秀美壯觀河山的熱愛,引導學生對作品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還可以同學生一起分析作品,與學生互動演唱作品及對作品進行介紹,來激發學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這樣讓學生既欣賞、演唱了音樂作品,又對學生進行了德育教育,用音樂感染學生,讓學生了解音樂作品所表現的深刻內涵,豐富學生思想情感,提高學生的鑒賞水平及對祖國的熱愛和自豪感[1]。

二、寓德育于音樂課堂教學全過程

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教師對教學全過程應采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手段進行設計,將德育教育融入到高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如師生互動、營造積極健康的藝術和道德氛圍、優化課堂評價,形成平等、互動、民主的課堂氛圍。在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對作品進行分析、評價,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它通過音樂基本表現要素來表情達意,讓學生通過自己豐富的想象力和鑒賞力來分析作品,促進學生在學習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所以說音樂對學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觀念的滲透和影響是很大的。教師在準備各個不同的教學環節時,要充分考慮作品的思想內涵,把這種情感感受轉化為提高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讓學生通過鑒賞作品,陶冶情操,受到作品的感染,來完善自己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這就是在音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的滲透。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欣賞中國少數民族音樂時,用歌曲《愛我中華》片段導入新課,引出主題,讓學生感受五十六個民族團結一致、建設中華的豪情。同時,還可以結合新的教學理念,將民族音樂之美傳達給學生。例如在介紹藏族民歌時,旨在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掌握藏族民歌的風格特點,并能在演唱歌曲時把握其民族風格。高中階段的學生具有了相當的音樂鑒賞能力和理解能力及演唱能力,所以在課堂上要充分相信學生,調動學生,注重以生為本、以情感人、以美育人,讓學生感知音樂之美在于旋律、在于歌詞,更在于它所承載的民族文化積淀,讓學生熱愛民族音樂,讓學生在領悟和挖掘作品風格的同時,培養和塑造自身的審美能力[2]。

三、寓德育教育于音樂第二課堂活動中

音樂第二課堂是高中音樂教學的重要補充,也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有效時機。例如,教師教學生學習蒙古族舞蹈《鴻雁》,可先教學生分解動作,然后熟練后再教學生跳蒙古族舞蹈的感覺,教師講蒙古族舞蹈的風格特點,講授蒙古族的風土人情,讓學生先感覺蒙古族音樂的美感,產生熱愛民族音樂的興趣,然后再練習舞蹈,讓學生親身體驗蒙古族舞蹈所塑造的音樂形象,在表演舞蹈的同時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在器樂小組活動中,曾讓四名學生共同演奏鋼琴協奏曲《黃河》,因每個人對音樂的感受和體驗能力都各不相同,所以對作品的處理及內在的感覺也不同,在排練時我就先給學生介紹作品的創作背景,讓學生感受黃河帶給我們的震撼及作品的深刻內涵是以黃河為背景,熱情地歌頌了中華民族光榮、悠久的歷史,形象地描繪了祖國的壯麗河山,真實地再現了中華民族不屈的精神,讓學生感受作品的內涵,再醞釀用什么情感來詮釋作品,這樣既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又讓學生加深對作品的把握,用這樣的情緒演奏作品會更有感染力,更能完美地表現作品,這樣在活動中既滲透了德育,又讓學生能更好地表現作品。總之,在高中音樂教學中,增強課堂活力是上好音樂課的首要條件,教師的語言和行為要能打動學生,要感染學生,要使課堂氣氛活躍,有效提高融入德育的實效,深入挖掘情感因素和理性因素,在課堂上給學生留下“交往”的空間,引導他們進行良好的交往與合作,營造平等、民主、輕松、活潑的課堂氣氛,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果,同時也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素質教育的思想,這樣就是把德育融入了教學全過程[3]。

音樂教育家賀淥汀說過:“一個人有了一定的音樂修養,不但不會妨礙他的專業,由于經常接觸優美純潔的音樂,使他的思想潛移默化,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因此,教師要重視音樂的教育作用,并使其能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出來。通過音樂藝術的魅力,給學生以積極向上、奮發進取的精神力量,這樣既對學生進行了德育教育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這也是新課改對教師教學的要求,讓教師在教學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讓學生通過欣賞音樂作品能準確的把握作品的情感,喚起學生正確的學習動機,使他們自覺的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

參考文獻:

[1]鄒文奇.德育在音樂教學中的滲透[J]成才之路,2012(1).

[2]張麗娜.音樂教育在普通理工科高校中的美育作用及實施路徑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碩士論文,2014.

篇(6)

論文摘要:影視文學批評是一門年輕的學科,在高校的教學中還處于思考與探索階段,在民族院校中更是如此。在借鑒前人影視文學批評教學研究的成果、總結影視文學批評教學的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分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闡述強化高校影視文學批評教學的必要性,并最終探討提高學生影視文學批評能力的途徑,希望通過這樣幾方面的論述,和同仁們共同探索影視文學批評教學之路。

影視文瑙冷是電影文學與電視文學的合稱,是新興的文學樣式。影視文學的歷史遠不及傳統的詩歌、兌肩女文漢戈劇,然而,憑借電影、電視在當今社會生活中的巨大影響,影視文學在一個世紀以來迅玉孟發月是,成為當代文學的一個重要分支,以至于一上舍棄了影視文學,當代文學便顯得殘缺不全。但是在高校教育中富有文化含量且影響人終身發展的影視文學批評教學卻是一個薄弱點。因此,加強影視文學作品的教學是時展的寰導璧薯,影視欣賞的開展將會為語文教學改革的深化撫岑一個新的生長點。

一、存在的問題

豐目又寸于傳統的詩歌、小說、散文、戲劇而言,影視文學應該說是一種新興的文學樣式,人們對影視文學的認識非但不及傳統的文學樣式,甚至七匕刁互如又寸影視藝術的了解。我們已有數以百計的交日本文學史和對各類傳統文學體裁的研究專論,我們也刁盡乏影視藝術史、影飛見哩論甚至影視制作各個環布虧的專論,但說到影視文學作品教學的習究狀況,則不免相形見細。當今的影視文學還處在年輕階毛n,雖然影視文學批評的教學應該是高校中文系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新任務,但就目前課堂教學現來看,還存在著諸多問題。比如在鑒賞實踐訓練課上會發現:學生分不清戲劇藝術與劇本之間的差異、分不清景爹視藝術與影視文學之間的差異,且在對劇本與藻絲視文學進行鑒賞時不能結合戲劇與影視藝術的特點和要求;在鑒賞交流活動中,學生交流最多的是詩歌和刁、說作品肩交文次戈匕,只有個同學涉及居鑒賞,基本沒有涉及影視文學的鑒賞。即便涉及到影視文學,也只是停留在“看”的低層次學生通常會被作品情節的曲折、場面的火爆、人物命運的坎坷等吸引,為之動容和感慨,遠未達到對影視文學內涵和意蘊“鑒賞”和“批評”的高度。更為尹龍重的是,在對我校民族學生的調查中發現,他在7TH少觀看電視作品,電影則更少,這樣扎七鑒賞根本天訪戈起。

二、原因的分析

綜合分析上述大學生在影視文學鑒賞中存在的問題彥割京因應該是多方面的。首先,影視文等特比評教學的重要性被忽視。影視文學批評既是一門藝術教育課,又是一門美育課。由于影視藝術的大眾化特點和影視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寓教于樂的特點,能夠通過對影視文學作品的分析和鑒賞,幫助學生認識和理解影視作品的思想內涵和藝術待點以及風格特征,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和藝術修養,培養和增強學生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那么,這樣的一門課是應該受到重視的,可事實恰恰相反。就目前堂教學現狀來看,影視文學教學的重要性并未引起學校和老師的高度,有時甚至處于可有可無的越圖比境地。在普通高校的課程設置中,專科階段沒有安排影視文學扎七評課程,本科階段這門課也只是屬于選修課。同時配備的教師也很少具備這方面的專業素質,實際授課也很隨意。對于嚴重缺乏影視作品積累的民族學生沒能夠做適當的引導,而是直接進行王里論講授,這就如同從未看過《子夜》,去要空空地分析吳孫蒲這一人物形象一樣,絕對不會收到好的授效果。其次,影視文學批評教學的內容簡單化。就筆者了解到的情況看,各校對于影主見文學批評教學內容的設計可謂五花/又門,或者手巴這門設訓一為影視基礎知果,或者將計‘為影視作品分析課,甚至索性把它設計為影視作品又見摩課。問其故,都說因為缺乏一部比較成熟的教材作為設計程內容的依據。誠然,不拘泥于教材本應是素質教育和創新型教學的-勇原貝,同樣一門課程也允許有與眾不同的材受形式,但是,凡事總得有個規矩,不拘泥于教材并不等于不要教材,教無定法也并非隨心所欲,不然,這些既缺乏目標規定性又缺乏講授系統性的故法就會給該門課程的教學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那么,聯系民族院校在高校教育中的特殊,在影視文學批評課的選材上可以突破教材指定的范例,進行影片分析時側重選擇一些有代表勝的反應民族生活的作品,這樣對課程內容的靈活置能夠以興趣帶動學習,然而實際教學中一直存在著教學內容簡單化的問題,真正聯系學生實際清況的教學探索很少。再次,影視文學教學的方式單調化。目前我們在影視文學批評教學時,方式極類單攀調,基本忽視了影視文學獨有的特點,而簡單的將影視文學作品作為一般的文學作品來教授,導致影視文學作品獨有的感染力并沒有完全發揮出來,不能真正打動學生,提升文學審美能力。另一極端做法就是大量運用現代化媒付次影示教學內容,用觀看影視作品代替文學作品的解讀,用新技術代替對語言的,用圖像和聲音代替對文字的體認,學生的興奮點往往只停留在視聽堯鄉覺上,只滿足于聲像畫面帶來的直覺衫習惑,感官的愉悅替代了}勝層面的思考追問,以膚淺的感性內容替代了深度的生活體驗,批變萬丈了看電影看電主見劇,成了一種休閑交是樂活動。綜上,影視文導特比評教學的重要性被忽視、教學內容簡單七、教學方式單調化是造成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

三、必要性的探究

1影視文學批評教學是文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文學教育除了加強傳統的詩歌、小說、散文、戲居文學樣式的教學之外,還需要補充翻社洋血液。而影視文學的教學應該說是最有生命力的,它融合了文學、音樂親留舀、美術、雕刻等多種藝術形態特點尸手力口上電腦合成等科技手段,無侖是畫面的動感、質感還是音響效果,都是相當出色的。影視文學暑本本身來源于文學,和文學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文學的一整套反映生活、表達生活的方法,比如刁、說的敘事手法、結構樣式、表現技巧,詩歌的扦清,散文的意境,都為影視文學創作提供了可供借鑒的營養。影視文學作品教學是實施語文綜合活動的最佳平臺。它可以讓學生在閱讀中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對作品的形象和意境產生感清的共鳴;它可以讓學生發掘作品的豐富內蘊和深層意義,對作品有獨到的感受和創造性理解;它可以讓學生通過朗誦、表演房論等方式來提高鑒賞水平。在影視文學作品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者階導以提高,審美能力不斷得到加強,藝術品位也隨之逐步提升,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有助于形成學生良好的個勝和健全的人格,所以應該把影視文學作品澳女學方文在文學教育的衛匡璧慈位置。

2.影視文學批評教學是提高民族學生文化素養的重要途徑

鑒賞影視文學作品質己指具備了一定的藝術修養,又寸影視藝術的美學規律有了一定的了解,加之斤欠賞者本人又有一定的生活積累與體驗,因而能夕讀彭視文學作品的各個層面進行更深人的讀解,并在址匕著鰲礎上通過欣賞,受到美的感染,在心王里仁得到愉悅。這就說明如果學生對影視作品沒有一滬定的感受和積累,則提高審美與鑒賞能力等目標京允無異于一紙空談。那么,如何提高學生這方面的素質,就成了我們首先需要關注的問題。原著刁屯和由此改編的影視文學作品進行比較鑒賞,無疑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切人點。學生下門對原著小說的理解和我們對改編的影視文學作品的講解可以互為參照,其間的異同可以幫助學生衫成對影視文學作品的初步感受與經驗素材積累,學生頭腦當中會對影視作品的獨特之處留下深刻印象,對人物形象的理助釋更加彩磷夕火,特別提歲寸影視文學作品的藝術表現手法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從而使其對影視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得到提高。

在高等民族師范院校中文專業通過影視文學扎七評教學來提高民族學生的文化素養顯得尤為重要。其原因是:現代的中小學生刃見看影視作品已成為他們繼學校教育之外最主要的受教途徑之一,而觀看影視作品對其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初步刃爹成影響重大,所以,他下門的鄧昨譽行為必須受到正確的引導。而類似于筆者所從教的學校培育的大學生將來恰好是民族地區中小學生們的教育者,即未來的中刁、學語文教師,其清感態度和價值勸職寸中小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異綺與難以估量的作用。所以,提高民族師范院校中文專業大學生的影視鑒賞能力是一項有益于后展的、意義深遠的事業。

四、影視文學批評能力培養途徑的探討

通過對民族院校影視文學批評教學經驗的總結,和對他人關于影視文學批評教學研究成果的借鑒,歸納出對民族地區大學生影視文學批評能力培養的途徑,可以簡要概括為:觀看與解讀、扎葉乎與實側劫大樣層層遞注、層層深人的環節,下面力口以展開論主。

篇(7)

論文摘要:沒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音樂教育是實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徑。本文闡述了音樂教育的價值體現,對音樂教育的發展作出了自己的見解。 

 

音樂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切入點,有著與其他學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部在《關于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大學生的基本素質包括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專業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高校要進一步加強人文素質教育,從音樂教育入手具有很重要的意義,通過實行音樂教育使學生在德育、智育、情感等方面獲得發展,培養當代大學生成為新一代“四有”新人是高校音樂教育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一、我國普通高等學校公共音樂教育的實施現狀 

在目前所了解到的高校中,對于公共音樂教育的實施,都存在不足,大致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一)開設課程科目不規范 

有些學校不按照國家規定的課程計劃開設音樂課,則按照現有師資力量無計劃亂開課,往往使接受者很盲目,如學校教公共音樂的教師有學聲樂的、有學器樂的,干脆以一個班為單位開唱歌課和器樂課,這種不以學生角度考慮問題的一鍋粥現象,不但達不到教學效果,還會引起學生聽課的逆反心理。 

(二)開設課程目標不明確 

有些學校則是按照國家規定的課程開課,可是內容卻變了樣,課堂應以鑒賞中外經典作品為主要內容,可卻變成了純粹的流行音樂聽賞;應以中外歷史文化為主線講解,可卻成了流行音樂的濫聽過程。這樣一來,不但失去了應有的意義,還可能會造成學生對音樂的審美情感走入誤區。 

(三)用比賽代替音樂教育 

只有實踐而沒有課堂的音樂教育是殘缺的。音樂活動雖是藝術教育的一部分,但如果只讓學生參與以獲獎為目的的各項賽事來顯示成果,不但與音樂教育的原則背道而馳,還浪費了學生的時間和精力,耽誤了學習。 

我作為一名在高校從事公共音樂教育的教師,在這里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對今后公共音樂教育的發展起到一點作用。 

二、音樂教育的價值體現 

1.道德價值 

通過好的音樂作品可以培養大學生高尚的品德、崇高的理想、積極的性格,使他們具備克服困難的毅力,和對目標不懈努力的韌勁。 

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曰“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提出了禮和樂的關系,其實這里就已經強調出了道德關系到人類社會的進步,音樂是完善道德的的最佳教科書。 

貝多芬的c小調第五交響曲《命運》,“通過斗爭取得勝利”的主題音響,使人感受到一種不可言喻的感動震撼和信心勇氣,是一首與命運搏斗,最終以光明戰勝黑暗的壯麗凱歌。整部作品精煉、簡潔,結構完整統一,是一部具有豐富的藝術思想和文化內涵的音樂精品。恩格斯曾盛贊這部作品為最杰出的音樂作品。一部經典的作品是具有崇高的思想性和藝術性的,用深刻的思想內容影響和教育著人們,去追求人世間的真、善、美。 

2.政治價值 

從音樂中體會先進的社會理想、進步的社會價值觀和積極的民族精神,這些因素使大學生增強群體或團隊意識,增加愛國主義熱情。 

在《國歌》的鑒賞中,通過對其創作背景的介紹,和對音調中雄壯、莊嚴、氣勢磅礴情緒的感受,通過對學校隆重的升旗場面、奧林匹克運動會上運動健兒奪冠為國爭光時升旗的場面的聯想,學生不僅從中了解了歷史,而且從內心體會到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不可戰勝的神圣力量,以及奮發向上、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 

在每年的“五四”青年節和國慶節來臨之際,學校都會組織“人人參與、班班參加”的紅色歌曲合唱比賽,在層層選拔的過程中,每個學院都保持著積極踴躍的態度和團隊協作的責任感,這些收獲是其他學科在短時間內所得不到的。 

3.智力價值 

能夠使每個大學生在課內外音樂活動中受益,發展想象思維,提高學習效率。 

音樂的欣賞與演唱(奏)還可以調節大腦左右半球的活動節奏,使其有規律的、有節奏地交替運動,協調地工作,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如果片面地、過分地使用某個大腦半球,就會使另一個半球受到抑制。清華大學合唱隊提出了“8-1>8”的公式(即參加合唱后,7小時學習的效果大于不唱歌8小時的效果)。愛因斯坦也認為音樂是他創造的催化劑。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影響青年人心靈的手段中,音樂占著重要地位,音樂是思維有力的源泉,沒有音樂教育,就不可能有合乎要求的智力發展。”應該講,音樂是一門極富創造性的藝術,也是一門開啟學生創造能力的藝術。和諧的樂曲,對人來說是一種愉悅身心、表達情感、促進智力發展的力量。 

4.審美價值 

古希臘哲學家、教育家亞里士多德和柏拉圖早就提出了音樂的教育功能,把音樂視為是凈化心靈的最有效的手段,好的音樂可以使人向善,可以端正品行,完善人格,提高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法國大雕塑家羅丹說:“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的確,現實生活中的美需要慧眼去發現,而我們的音樂教育又何嘗不是如此呢?音樂中的形象思維無疑給學生提供了想象力和洞察力的空間,音樂的思維過程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創新的過程。音樂作品是通過人的思維活動創造出來的,其中包括旋律、節奏、和聲、節拍、力度、速度等要素,這些音樂語言可以豐富學生的想象力,發展形象思維,激活靈感,給學生提供更為自由、廣闊的想象空間。 

通過欣賞貝多芬創作的升c小調第十四號鋼琴奏鳴曲《月光》,讓學生感知音響的力度、速度、音色、旋律等,那些優美動聽的旋律,撥動音樂與學生的生理、心理相互融合交流的心弦,經歷遷移聯想,產生出不同的自由幻想和情感體驗,從而更加充分地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他們的創造力。 

三、對今后高等學校公共音樂教育和諧化發展的兩點建議 

1.教育內容和手段的創新 

針對廣大青年學生普遍存在沉溺于流行音樂的現狀,在教學內容上,可以從興趣入手,循序漸進。從廣大青年學生喜愛的優秀歌曲入手,通過不同唱法的認識,使學生了解不同國家、民族的文化,通過品評、品鑒經典作品,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培養健康向上的審美情感觀,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2.傳承中西方優秀的音樂文化 

隨著多元音樂文化的出現,我們的音樂文化受到嚴重的威脅和挑戰。音樂教育者們必須思考和認真對待外來音樂文化的滲透和所謂的“文化侵略”。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是我們采取的主要手段。客觀地審視外來音樂文化,接受外來音樂文化里有益于自己的成分,使兩種優秀文化更好的融合,健康的發展,使學生可以通過認識優秀音樂文化而認識世界。 

四、結語 

從本質上來說,音樂教育是一項塑造“人”的工程,具有喚醒、溝通和完善人格的力量。它通過對人的審美能力的發掘和培養,構建人的審美心理結構,達到對人的心靈陶冶和人格塑造。因此,我們應該正視音樂教育對育人的功用,引導和培養當代大學生健康的音樂審美情趣和審美意識,促進其綜合素質的提高。“沒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音樂教育是實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徑,對于培養當代大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和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有著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妺妺窝人体色www在线| 亚洲av无码成h人在线观看| 美女视频黄是免费| 成人无码网www在线观看| 国产国产精品人在线视|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片搜| 久久自己只精产国品| 日韩欧美aⅴ综合网站发布| 啦啦啦免费视频播放| 中文亚洲av片不卡在线观看| 97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99久久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v冫| 爆乳熟妇一区二区三区霸乳| 人妻阿敏被老外玩弄系列|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欧洲美女黑人粗性暴交视频| 天天综合网网欲色| 色久悠悠婷婷综合在线亚洲|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永久免费888| 久久99国产精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 亚洲av日韩av激情亚洲|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女婷五月99播放 | 亚洲av第一成肉网| 久久久人人人婷婷色东京热|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国产|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专区不卡| av中文字幕潮喷人妻系列| 亚洲女同成av人片在线观看|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系列果冻传媒 |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 老司机在线ae85| 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在线播放五十路熟妇| 丰满人妻被黑人猛烈进入 | 国产欧美日韩中文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