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大學生心理健康論文

大學生心理健康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21 17:11:0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大學生心理健康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大學生心理健康論文

篇(1)

【論文摘要】: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不僅關系到大學生的個人成長,還關系到整個社會和民族未來的發展。因此,重視大學生的心理發展歷程,了解大學生的心理狀態,發現大學生的心理疾病從而正確引導大學生排除心理障礙、消除心理陰影、預防心理疾病是目前高校教育的首要任務。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具體表現

心理健康是指這樣一種狀態,即人對內部環境具有安定感,對外部環境能以社會上的任何形式去適應,也就是說,遇到任何障礙和困難,心理都不會失調,能以適當的行為予以克服,這種安定、適應的狀態就是心理健康的狀態;而心理障礙則是指心理疾病或輕微的心理失調,它出現在當代大學生身上大多數是因身心疲乏、緊張不安、心理矛盾沖突、遇到突如其來的問題或面臨難以協調的矛盾等。心理健康問題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主要表現以下幾個方面:

1.對大學生活感到極度不適應。人的一生中會有多次的生活環境的變遷,每次環境的改變都有一個從不適應到逐漸適應的過程。人的適應能力與自身的生活能力有關,并受到性格和智慧的影響。一般而言,在當代的在校大學生中,不適應問題在大一的新生中表現的尤其明顯。大學生第一次離開父母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環境和一群陌生的同齡人生活在一起,心理上會發生強烈震蕩。當代的大學生,大部分都是新一代成長起來的獨生子女,在家里是父母眼中的特寶兒,在學校是老師眼中的天之驕子,他們在生活上對父母有種很強的依賴感,在心理上又有一種很強的優越感,這也是導致他們環境適應能力不強的主要原因。大學生活不適應問題是大學生心理問題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可以說,大學生的其他很多心理問題也是因為一開始適應問題沒解決好而引起的,這應該引起高校教育的足夠重視。

2.人際交往障礙。從人的本質上來看,人是一種"社會關系的總和",人要想在社會上獲得生存與發展,就必須處理好人與人之間這種復雜的關系。尤其是對大學生而言,離開父母、離開家來到一個陌生的集體當中,更始要學習如何處理好人際關系。大學是通向社會的橋梁,當代的大學生一方面希望不斷擴大交往范圍,通過交往獲得信息,達成互相理解,滿足人際交往的需要;另一方面他們的交往能力和交往條件又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完全適應所面臨的交往情景。他們既要和人交往,但又不善于交往,因此會感到孤獨和寂寞。同時,在與他人相處時,如果與周圍人關系融洽,心情就會舒暢,關系冷淡或緊張,就會心煩意亂。大學生的人際關系是多方面的,如果處理不好,心理上就會產生孤獨,情緒上自然低沉壓抑。從品質道德方面講,自私、蠻橫、孤傲、猜忌、心胸狹窄的人在集體環境中不受人歡迎。同時,從小在封閉環境中長大的學生容易發生交往問題,怕和人打招呼,怕與人接觸,在集體場合不敢大聲說話,與異性接觸感到緊張等心態,這些都與缺乏社交經驗有關。馬加爵的案子就是大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最典型的代表,因為過度的人際交往障礙,引發心理畸形,實施暴力行為。

3.戀愛問題。大學生戀愛人數日益增加,而且越來越早期化。現在大學生中戀愛問題也是心理問題的主要方面。戀愛是大學生生活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他們正處于所謂"戀愛季節",限制他們戀愛是不實際的,只能正確引導。圍繞戀愛產生的心理問題有多種表現:有的因沒有異性朋友而難耐孤獨,煩躁,情緒不定;有的一廂情愿陷入單相思,無法自拔,引緒低落;有的面臨幾個追求者無法選擇;也有的發現兩人不合適想中斷關系的;有因誤會或為誤解、猜疑所困擾,憂心忡忡、郁郁寡歡的;有為失戀痛不欲生,并由此而產生強烈自卑、憂郁、焦慮、悲憤甚至絕望的等等。戀愛最使人激動,也最易于給人帶來痛苦。因戀愛引發的抑郁、精神障礙,甚至自殺、他殺,在大學校園也不在少數。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成因剖析

當代的青年大學生正處在生理、心理發展的重要階段,生理發育基本成熟、心理發育尚未確定,尤其是情感豐富與情緒不穩定的矛盾狀態十分明顯。

社會轉型、改革開放、經濟轉軌、東西方文化的交匯、碰撞、融合,市場的激烈競爭,使得人們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發生了深刻變化,引起了人們心理的巨大震顫。我認為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生理與心理發展不平衡

由于家長對子女的過高期待、過分保護、關愛,造成孩子生活能力差,對家長的依賴性強,導致孩子認知和情感發育不正常,致使當前大學生心理斷乳期延長。當前,許多家長對孩子過分保護和關心。為了讓孩子專心讀書,大多數家長把孩子生活中所有的瑣事都承包下來,造成孩子的生活能力差,對家長依賴性強。過分的溺愛易造成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識",認為別人的付出是應該的,自己有權利得到父母的愛和照顧,而無需盡義務。不能約束自己的行為,行動時不考慮后果。孩子生理成熟了,認知能力和心理卻未成熟,生理與心理發展不平衡。長期以來,在高考指揮棒的調遣下,學校和家長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往往采用應試教育的方法,只重視智力教育,而沒有將培養學生心理素質滲透到其中,忽略了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和訓練。可以說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從高中開始就已經存在,父母整天的叮囑、監督、束縛和管制限制了學生的自由,使他們產生了強烈的抵觸情緒。這些都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不良影響,使其心理失衡,嚴重的會形成心理障礙。心理問題在新生入學時呈現潛伏狀態。由于擺脫了高考的壓力,學生普遍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可以暫時遠離緊張的學習生活。告別了高中階段高密度的課時、繁重的作業和頻繁的考試,學生體會到了難得的輕松感覺。開始了在學校的住宿生活之后,他可以長時間脫離家長的監督和管束,從而獲得了從未享受過的獨立和自由。陌生的大學校園環境也使學生感到新鮮與好奇,對新事物和美好未來的憧憬使其暫時忘卻了心中的煩惱。盡管新的校園生活環境為學生對自己的心理問題進行自我調節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但是很多學生并沒有把握住這個有利的時機。高中時期形成的心理問題,在新生入學階段,其癥狀往往有所減輕甚至消失,但這并不意味著學生己經徹底擺脫了心理問題的困擾,心理障礙仍以潛伏的狀態繼續伴隨著他們,一旦遇到其心理壓力過大或出現心理波動時,心理問題又會復發。

(二)維護心理健康的意識不足

學生未接受系統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知識匾乏。根據2004年10月在北京師范大學對100名在校大學生所進行的調查,17%的學生表示自己對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非常了解,34%的學生表示對這方面的知識比較了解,而49%的學生表示對這方面的知識并不了解。由此可見,目前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狀況并不樂觀。心理健康教育能夠有效地防止學生心理問題的發生,但是,目前很多學校都只是流于形式或是缺乏相關內容的課程,并沒有使心理健康教育發揮實質上的作用。缺乏系統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原本脆弱的心理缺少了有效的防護機制,這不利于預防心理疾患。有的學生誤認為健康的概念只是局限于生理上沒有嚴重的疾病,在出現心理波動和心理失衡時,意識不到這些狀況會發展為心理障礙,這增加了預防心理疾病的難度。一旦出現心理問題,學生面對情緒失控的狀況,常感到非常恐慌,找不到擺脫困境的辦法,不會向心理咨詢機構求助。心理健康知識匾乏導致學生心理調適能力不足,從而增大了心理問題發生的可能性。由于缺乏系統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知識,學生維護心理健康的意識不足。他們只關心自己的學習和身體健康狀況,忽視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這埋下了誘發心理問題的隱患。"目前,大學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認識上的偏差。首先,是對健康定義的片面理解,學生往往沒有認識到心理健康也同樣是評價一個人是否健康的重要內容之一,很多學生只注重身體健康而忽視了心理健康。其次,是對心理健康標準的片面理解,學生通常容易認為心理健康就是沒’病’,只有患精神病的人才是有問題的,而對大多數人來講,不必考慮這個問題。此外,是對心理健康水平的片面理解,有的學生自認為沒有什么心理煩惱和心理困惑,就是心理健康水平高的人,學不學心理健康知識,重視不重視心理健康與自己無關,自我感覺良好。"這種錯誤的認識使學生在遇到情緒不良、心態失衡或是壓力過大等情況時,認為一時的心情不佳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很快就會過去了,不至于危害到自己的身心健康,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心理健康正面臨著心理疾患的威脅。缺乏維護心理健康的意識使很多學生錯過了避免形成心理問題的最佳時機。他們往往是在心理問題日益嚴重,以至于直接影響到其正常的生活時,才不得不采取應急措施或是尋求心理咨詢的幫助。三、解決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對策

造成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相應的解決對策也不應是單一的。針對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如何及早疏導、干預,防患于未然,朔造大學生健康的人格,這是擺在高校教育工作面前的重要課題。解決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對策,我認為應主要從學校和學生自身兩方面來考慮。

(一)學校方面對策略

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到挫折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在教育過程中,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挫折是普遍存在的。學校要通過多種方式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導,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健全人格,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不僅如此,學校還應引導學生正視挫折,對困難和失敗有足夠的心理承受力,隨時做好應對挫折的準備。

其次,要讓學生認識到挫折的兩重性。心理衛生學認為,真正能引起適應困難的,主要不是那些挫折、應激和沖突本身,而是當事人對于它們的看法以及用來應對的方法。挫折對個人的影響具有兩重性,只看到其消極影響是片面的,挫折的作用也有其積極的一面,它是一種內驅力,能推動個體為實現目標而做出更大的努力,花費更多的精力,還可以增強個體的容忍力,提高認識水平。

(二)學生自身方面對策

首先,要對自己寬容,不過分追求完美,正確認識自身的缺點。要敢于承認自己的缺點和錯誤,如果學生能夠坦然地接受自身存在心理問題的現實,承認自己有缺陷并且敢于面對這一缺陷,那么心理問題對于他們來說也就不再可怕了。

其次,要正確地認識別人對自己的態度和評價。總是過分在乎別人對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害怕讓別人失望,這是一種壓抑自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是造成某些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事實上,一個人無論怎樣努力,也無法滿足所有人的愿望,自我價值的實現并不是完全取決于他人的意見和評價。

最后,還要合理地釋放壓抑的情緒。大學生面臨著學習的壓力以及就業的抉擇,背負著較重的心理負擔,適當地宣泄不僅能有效預防心理問題的發生,還可以使學生的心理障礙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

參考文獻

[1]史仲芳,心理與健康,成都: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M].1987.

[2]王樹茂,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學,遼寧:遼寧人民出版社[M].1986.

[3]俞國良,青年交往心理初探,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M].1987.

篇(2)

眾所周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緣起,是對教育的憂思,即是對大學生出現的異常心理,甚至輕生自殺、傷害他人生命等問題而展開的。但隨著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發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不同程度都會遇到一些相似的情況和困頓,即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難以解決大學生心理更深層次的思想認識問題。那么怎樣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發揮優勢,更好地發揮其作用呢?可以說,生命教育的產生與發展,為破解這一困惑提供了一個基本的方向與方法。一定意義上講,同樣緣起于對當前教育憂思的生命教育,既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也是其教育的進一步拓展、深化與升華。也就是說,對大學生出現的各種心理問題,不僅要關注他們的心理狀態,把握其心理病理,予以心理疏導;更要關注他們的生命觀,了解其思想認識,予以人文關懷,培養其正確向上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只有這樣,方可避免心理健康教育走向“越來越關注大學生心理問題與心理病理”的極端,脫離大學生的思想實際與教育本原。正如有關專家談到的,“青少年自殺不能簡單歸因于心理問題”,青少年對生命、生活的態度是自殺現象的又一個重要原因,要降低自殺率,必須從正確的人生觀建構上著手,改變青少年對生命與生活的一些不健康的態度。

從這一層面上講,心理健康教育缺失的部分正好是生命教育所重視的人生觀、價值觀方面的教育,生命教育也正好是其教育的補充、拓展與深化。為了促進以往心理健康教育要在內容與方式上的轉變,促使大學生回歸自我精神的把控,真正感到生活的價值和快樂,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以生命教育為導向,突破原有的學科架構,重新構建心理健康教育體系,以重新回到關注學生的價值和潛能這一高等教育的根本宗旨上來。實踐證明,只有在生命教育的基礎上,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確保大學生在生理、心理、社會性以及靈性等方面得到全面均衡地發展,根本破解大學生心理異常與疾病以及造成嚴重后果等突出問題,真正使大學生珍愛生命的美麗,健康成長,順利成才。再從相關理論分析來看,預防與矯治大學生心理異常雖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之一,但在面臨大學生“三觀”方面偏差而產生各種錯誤認識之時,心理健康教育則往往顯示出有些無奈與無力。對此,學者進行了多層面的探索。其中人本心理學的創始人羅杰斯提出“當事人中心療法”。這一理論最突出的是,要相信當事人的自我成長的力量。這即是講,對其當事人存在思想方面的偏誤時,要運用人本的理念與技巧,對其首先能夠理解與接納,然后促使當事人去自我反省,進而促使他能夠逐步趨于積極的方面而不斷進步。顯然,這種精神力量的原源是哲學,也就是最高認識層面上對人的生命價值和意義的考量。超個人心理學一樣關注人的生命與精神世界。這一理論在診治心理問題時,在很多方面與生命教育是相同或相似的,特別是其提出的要極好地診療人的心理問題,必須直面人的思想認識,也只有在精神層面解決了人的思想問題,“人”才能夠產生本質性轉變,對心理健康教育不啻他山之石。從這些理論分析可見,重新審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其教育的目標,重要的是需要以生命教育為導向,并將其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體系之中。

二、豐富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需以生命教育為基礎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要想不斷地豐富與完善,就不僅要適時地拓展本學科的知識與理論,更重要的是要及時地吸納與融入生命教育的內容。從教育的內涵與外延上看,生命教育比心理健康教育更深、更寬。眾所周知,生命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所關注的主題很多方面是相同的。如大學生的貧困與就業的壓力、學習與交往的困頓、前途與情感的迷茫、現實與責任的逃避以及對生活的悲觀、對生命的漠視等,但二者所關注的側重點是極不相同的。對于這些問題,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者首先認為是心理問題,并會相應運用心理學的方法進行分析和采取措施。不可否認,這些措施的確使大學生有了進行心理疏導的路徑和破解心理癥結的方案。然而生命教育不僅僅局限于這些方面,它關注的是更深層次的有關生命問題,如壓力所引起的生命價值問題、困頓所引起的生命意義問題、逃避所引起的生命責任問題、冷漠所引起的生命權力問題等等。由此可見,生命教育更凸顯了教育的本質與本原。為此,要豐富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就需以生命教育為基礎,吸納、拓展與充實其相關的內容。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調查,教育內容的選擇與確定,主要針對的是如何破解大學生遇到的現實問題。就其具體內容來看,當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面對的是,大學生面臨的親情、友情和愛情問題以及擇業、擇偶和學業問題等。這些現實的問題,確實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須高度重視的問題,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在特別重視當前直接迫切的現實問題的情境下,恰恰忽視或輕視了大學生生命意義的主題教育內容。

從二者教育的本質與相關性來看,只有以生命為主線和目標,引導學生認識生命的價值,欣賞生命的美好,懂得生命的可貴,明晰生活與生存的意義,樹立正確的生命觀,才能進一步地深化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與實效。高校教育的實踐也說明,當學生從內心感悟到生命教育與自我人生共振時,就會使他們油然產生對生命強烈的敬畏與尊重,進一步在內心深處對于自我“三生”,即生存、生長與生命產生良好的向前向上的反思與反省,會以樂觀的態度對待與解決自我所遇到的各種心理的或現實的問題。由此而言,生命教育內容是心理健康教育更深層、更根本的教育內容和有機組成部分,是當前深化與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基本方面。然而,提出與主張在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選擇上要注重大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他們的生存、生活與生長,并不是把生命教育內容機械地搬過來,硬塞進去,而是為了改變以往心理健康教育的偏頗,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設計過分注重心理理論與技能的片面性,使學科理論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搭起一座相通的橋梁,進而使科學理論既能夠促進學生基本智能的提升,又能夠培養大學生正確地了解與理解生命及其意義,并積極地追求與創造生命的價值。此外,生命教育還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沒有開展的內容,比如休閑與養生教育、生命的尊嚴與權利教育、生命倫理與死亡教育、女性的家庭教育等等。這些方面的內容從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角度來看,似乎離題很遠很偏,但仔細分析一下,它其實是很近很正的。在一個凸顯人文教育的當今時代,面對這些問題,應該說是心理健康教育必須予以高度重視的,而不是要以生命教育壓縮或替代心理健康教育。這就是說,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借鑒和融入生命教育的內容,使其教育重新面對大學生的現實,并從他們的現實世界中凝練教育材料,致力于培養他們對生命的尊重以及快樂的生命意識,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更加豐富、充實與完善。

三、優化心理健康教育方式,需以生命教育為參照

如上所述,以認識、尊重、完善、成全、呵護、超越生命為目標的生命教育,更具有教育的原本性與基礎性。為此,改進與深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其教育目標與內容應以生命教育為基礎和導向,而且其教育方式也需借鑒與運用生命教育。具體來講,就是注意與強化下面幾點。首先,強化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文關懷。心理健康教育與生命教育屬于不同的系統和模式,在理論基礎上,前者側重心理科學,后者側重人文社科;在指導思想上,前者側重科學規律,后者側重社會價值;在指向對象上,前者側重個性差異,后者側重群體同性;在注重問題上,前者側重心理行為,后者側重思想精神;在措施方式上,前者側重訓練咨詢,后者側重教育關愛;在達成目標上,前者側重健康的“心”,后者側重完善的“人”。由此對比,就可以顯明地看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明顯偏重于心理理論的教育,而對大學生心理潛能的挖掘及心理品質的培養重視不夠,甚至輕視或忽視了人文精神方面的培養與關懷,尤其是較嚴重地影響了大學生學習心理學的興趣,以至對心理教育造成誤解,將其理解和定位于不良心理的治療。為此,開展與深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須注意糾正以往對心理知識講授上的偏頗,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文性質與關懷,促使大學生積極深入地理解生命的意義,欣賞生命的美好,維護生命的尊嚴,追求生命的價值。其次,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互動體驗。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一個不可輕視與忽視的現象是,教育者往往把教學的側重點放在心理健康知識的講授上,而沒有注意課堂的交互作用以及良好課堂氛圍的營造。從教育的現狀分析可以看出,其教育的癥結在于,學生面對心理健康課堂,自己清楚自己的問題何在,同時也曉得怎么樣去克服與改變目前這種狀態,但是在實際行動與行為上沒有切實的轉變。分析其成因,即是忽視了極其重要的體驗環節,學生沒有真實的感受。

篇(3)

湖州師范學院自2012年秋季學期,面向全體新生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課,設置2個學分、36個學時,納入教學計劃和人才培養方案。為切實加強課程教學管理,學生處、教務處和教師教育學院心理學科聯合成立教研室,由校心理健康指導中心具體負責教學組織、科研工作和學科建設。教師資源主要有:從事心理學專業教學并承擔學生日常心理咨詢工作的專任教師,校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有心理學專業背景或考取心理咨詢師資格證的輔導員。教研室定期開展集體備課和研討,形成了統一的教學計劃、教學課件等課程資源;組織教師公開課,課程組集體點評、交流教學經驗;分教學專題拍攝視頻資料,利用網絡媒體推廣優秀教學經驗。經過兩年的課程建設,取得了良好的課程效果,受到了領導、職能部門、教師和學生的好評。在廣泛的評價主體中,學生評價至關重要。學生對課程的態度和內在的學習動力,直接決定了學生能否將課程中學到的知識、過程的體驗、掌握的方法,轉化為實際的心理成長和行為變化,即課程教學的最終目的:學生心理素質提升。

二、學生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評價

筆者經過兩年的教學經歷,積累相關學生評價數據,主要分為四大塊:教務系統中學生對任課教師的評價,布置作業《自我心理成長報告》收集學生課程學習后的感悟,任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積累的學生評價,召開學生座談會了解學生對課程的評價。經過對采集數據的梳理分析,發現教務系統中90%教師的學生評價分數在90分以上(滿分95分),近70%教師在各下屬學院教師學生評價排名中位居前列。從中可以看出,學生對于心理課程總體是滿意的。

(一)對課程內容的評價

關于課程內容,學生有這樣的評價:“總體很好,感覺很放松,不必拘謹”;“在快樂中獲取知識,課堂氛圍輕松、愉快”;“在生活中會想起課堂上老師教過的知識,能幫助自己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困惑”。有關建議,學生提到“增加課程的趣味性,更多地分析與大學生相關的案例來吸引學生”;“降低課程內容的重復度,能突出重點,傳授在現實問題中運用心理學知識的方法”;“建議在大三時候再增設心理課”。綜上所述,學生對心理課程是比較歡迎的,普遍認為課程內容有趣、豐富,與現實生活有聯系,但希望在課程內容安排的時間、層次、與生活的緊密性方面能有所改進。

(二)對教學模式的評價

在對教學模式的評價中,學生提到最喜歡上活動課,理論課對心理測試、互動游戲和心理電影等更感興趣,有學生提到教師在課堂上分享自己個人成長經歷,對自己啟發很深;有學生評價教師單純教授心理學知識時,學生容易走神、玩手機等,對復雜深奧的理論知識不感興趣,更不喜歡教師道德說教式地教導學生。學生對心理課程的期望不同于一般課程,更希望在活動式、體驗式的教學方式中,掌握更多自我認知、情緒控制、心理調適等方面的技能。

(三)對師資隊伍的評價

在分析學生評價中發現,學生對課程的評價談及對教師的印象比較多。有提到“遇到最好的心理課老師,我對這門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老師有人格魅力,上課很有趣”;“老師幽默、自信、大度、溫柔,我們喜歡”;“老師上課認真負責,對我們有耐心”。在學生的評語中,基本都是對教師的積極評價,授課教師的人格特點、教學態度,影響著學生對課程的評價。

三、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的策略

基于以上學生評價的梳理與分析,發現心理課程是受到學生歡迎的,學生們期望經過課程學習,了解自我,塑造健康積極的人格。哈佛大學“幸福課”是將積極心理學應用于教育教學的成功案例。筆者借鑒現有文獻成果,結合自身研究,對課程優化提出一些建議。

(一)課程目標注重發展性

心理課程初衷是普及心理知識、預防心理問題及疾病,課程目標圍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設置。實際絕大部分學生心理是正常的,但會出現心理不健康的現象,比如自我認知偏差、情緒失控、人際沖突等。心理課程目標應從傳統的預防性模式轉向發展性模式,重點在于從正面引導學生明確心理健康的意義,增強心理健康意識和心理危機預防意識,促進個人身心全面和諧發展。課程教學目的應使學生達到知識、技能和自我認知三個層面統一:在知識層面,學生要了解心理健康的理論和基本知識,明確心理健康的標準及意義,了解大學階段心理發展的特征及異常表現,掌握自我調適的基本知識;在技能層面,學生要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調適技能及心理發展技能,如自我認知技能、壓力管理技能、人際交往技能、情緒管理技能等;在自我認知層面,學生要樹立心理健康發展的自主意識,能正確認識自己、接納自己,在遇到心理問題時能進行自我調適或尋求幫助,積極探索適合自己并適應社會的生活狀態。

(二)課程內容注重針對性

根據課程目標的設定,課程內容安排應減少對問題人格和人格形成消極因素的關注,加強如何培養學生積極人格和人生態度的研究。借鑒積極心理學的觀點,積極的人生態度是一個人把所有的力量都運用到極限而問心無愧的人生態度,它促使一個人熱愛自己、熱愛他人、熱愛世界,擁有快樂和幸福。在積極心理學的視野下構建心理課程的內容,總原則是以多元學科背景為基礎,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素材,讓學生通過課程學習,做一個懂得幸福、創造幸福和傳遞幸福的人。在具體內容安排時,要讓學生了解積極心理學的理論研究成果,如主觀幸福感的形成、積極人格的培養、積極社會組織系統的構建等;要和學生分享形成積極人生態度的方法和技能,如養成讀書習慣、堅持運動鍛煉、旅行增長見識等;要結合學校實際生活展現典型人物故事,用發生在學生身邊的真人真事啟發學生。課程內容要有理論的指引,更要有與日常生活相聯系的鮮活實例來將理論具體化,提高內容的針對性和感染力。

(三)課程模式注重主體性

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也是師生情感體驗的過程。心理課程不同于一般課程,更加注重教學過程中學生的體驗性,所以課程教學活動設計要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我們可以從積極心理學提出的積極情緒體驗受到啟示,具體是指個體滿意地回憶過去、幸福和從容不迫地感受現在,并對未來充滿希望的一種心理狀態。積極情緒體驗應用于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用積極的視角解讀日常生活,用積極的態度面對日常生活,最終實現積極改變。在知識的教學中要采用雙向的、互動的、開放的教學模式,嘗試把課堂模擬成團體咨詢的場景,鼓勵師生、生生之間的多向溝通,學生在師生互動、角色扮演、小組討論等多種學習方式中積極改變認知;豐富課程內容展現形式,通過案例、視頻、心理測試、時事新聞等傳遞信息,將微信、微博等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新興媒體帶進課堂;增加活動課的比例,活動課的場地可以安排在專門的團體輔導室,也可以設在室外,在自然環境下,學生通過肢體、表情等非語言形式傳遞信息,增進感情,特別有助于人際交往、團隊建設、戀愛等教學專題的教學效果。

(四)師資隊伍的培養注重積極性

篇(4)

1.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目標出現偏差。目前,很多高等學校的心理健康咨詢中心是下設于學生管理部門的,很多工作是由學生管理部門分管和領導的,所以出現了完全將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把二者的概念混淆,而且在高校里負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員基本都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輔導員,導致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多是簡單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根本沒有凸顯心理健康教育本身獨特的學科性和實踐主體性[1]。還有一些高校把心理咨詢或心理干預工作作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的主要任務,把工作的重點放在存在心理問題的大學生身上,所以他們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多停留在補救性目標層次上,而忽視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性目標,影響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2]。

2.師資人員多元,專業素養較低。目前,高等學校承擔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員主要有心理學方面的教師、學生工作干部、心理咨詢中心工作人員、思想政治教育輔導員等。因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員配置存在兩方面問題,一是師資力量不足較為普遍,配備多元,結構復雜,而且兼職人員相對較多,專職人員缺乏。屈正良等人調查我國心理健康專職教師師生比約為1:10985,即平均每個專職教師要面對1萬多名學生[3]。二是缺乏具有心理學和心理咨詢專業的心理咨詢師。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大多是由其他專業背景的人員轉型而來的,他們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缺少專業資質,進而影響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的質量。

3.課程教學隨意,忽視學生體驗。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多以公共課形式開設,課時少,覆蓋面窄;任課教師多為非專業教師;課程內容設置隨意,缺少針對性,沒有系統的教學大綱和教學要求;沒有考慮到學生的自我體驗和切身感受,而且教學內容已經不能滿足新時期大學生的需求。

4.機構機制不完善,運行效果不理想。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詢)機構大多隸屬于學校學生工作部(處),同時,仍然存在一部分高校還沒有成立專門的校級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校級心理健康教育的網絡體系也沒有建立起來,學校的教育與咨詢工作機制不完善,責任和分工不明確,工作經費、專用的團體訓練室以及團體輔導和培訓設備得不到有效保障,工作內容和形式多是走過場,覆蓋面窄,缺乏針對性,以上種種原因,造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滿足現實需要和學生心理發展需要。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高校應該適應新媒體的發展,滿足現代大學生的需求,不斷創新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方法和途徑。經過多年從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總結得出,只有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和系統化,才能提高新時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時效性。

二、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

1.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符合當代大學生心理需求。當前高校里幾乎都是“90后”大學生,他們早早接觸到了網絡,熟悉網絡操作,能夠靈活運用網絡,所以很多人也依賴網絡。他們的上網行為對其學習和生活都產生了重大影響。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數據表明,截至到2013年7月,我國網民數量達到5.91億人,網民中年輕和高學歷群體所占比例最高,但手機網民數量大幅上升,達到4.64億,手機是中國網民的“第一上網終端”,較2012年底增加4379萬人。在當前網絡普及和發達的前提下,網絡也已成為大學生日常生活中獲取信息、學習新知識和技能的主要平臺。大學生在心理上已經完全接受這種學習的模式,所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應該及時運用網絡開展教育工作。

2.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擴展了宣傳和教育覆蓋面。傳統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主要依賴于發放心理健康圖書資料、印發宣傳紙質材料和開展心理咨詢,利用廣播站、電視臺、校刊校報、櫥窗、宣傳板等媒體,這些宣傳方式會受到時間、空間和成本的限制。網絡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適應時展的必然,是高校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徑,它是新形勢下傳統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補充[4]。因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微博和博客等網絡載體具有覆蓋面大,傳播途徑廣,傳播速度快,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的特點,擴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陣地和覆蓋面。

3.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有助于發揮學生自主預防和自我調適的能力。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每一個學生才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真正主體,因此,自我調適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終極目標,要充分發揮大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作用。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電子刊物可以利用網絡平臺面向全體學生推行,以方便、快捷的形式使同學們能夠認識到心理健康對成長成才的重要意義,并學會有效預防和緩解心理問題,達到優化心理品質,增強心理調試能力和社會生活適應能力的作用。

4.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提高了教育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必須要遵循不同時代、不同年級、不同專業、不同生源地、不同性別大學生的特點,尤其是一些存在心理問題或心理障礙的大學生,要給予及時的關注,采取科學有效的心理干預和治療。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改變了傳統的課堂教學講授、課外知識宣傳和咨詢中心干預的被動狀態,實現了網絡宣傳、網絡教育和咨詢的心理健康教育局面,不僅對傳統教育方式是有益的補充,而且促進了工作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提高。

三、心理健康教育系統化

1.健全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有助于全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等學校應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三層策略,即發展性心理健康教育、預防性心理健康教育、矯正性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僅浮在表面,應該面向在校的全體學生,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絡體系。高校要嚴格執行“學校—院系—班級—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四級網絡體系,成立專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校級主管領導工作小組和二級院系主管領導工作層面,從不同層次、不同側面對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實施統籌領導,明確各級部門的職責分工和反饋機制。同時,要進一步完善學校、院系、班級三級危機預防工作體系以及“發現、監控、干預、轉介、善后”五大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系統,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規范化、專業化。

2.規范心理委員管理制度,提高工作積極性,充分發揮朋輩輔導作用。朋輩心理輔導是高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種新型模式,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5]。在大學生中間朋輩心理輔導的開展主要依靠班級心理委員。班級心理委員不僅是心理健康教育四級網絡體系的基礎,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專業人才較少的重要補充。班級心理委員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能不能有效地宣傳心理健康知識、及時發現和預防學生中存在的心理問題。因此,高校需要規范和完善心理委員的選拔、管理和考核制度,對心理委員實行動態管理和定期考核相結合,考核可以從自評、班級考評和輔導員評議三方面進行,對于工作成績突出者給予表彰和獎勵,提高心理委員工作的認可度,促進心理委員工作的主動性。

3.做好心理委員和宿舍長培訓,擴大培訓面,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隊伍的專業化。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網絡體系中納入學生宿舍的宿舍長,可以建立良好的信息反饋鏈。根據目前大學生的年齡特征,他們的人際關系最基本的是建立在舍友之間,他們同吃同住,彼此深入了解,相互傾訴,建立信任關系。因此,宿舍長扮演著同學或朋友之間的傾聽、共情、溝通和幫助、支持、引導的角色。心理學方面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是班級心理委員和宿舍長有效開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因此,應加強對班級心理委員和宿舍長的崗前培訓,培訓內容涉及心理檔案的建立、朋輩輔導的技巧、溝通技巧、心理問題識別、心理危機干預流程等。通過定期對心理委員和宿舍長的培訓,提高了心理委員和宿舍長的勝任力。其次,班級心理委員和宿舍長要應用各種平臺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分發揮自身的基層力量作用,契合自身生活實際與班級同學心理狀況,以班或宿舍為單位開展心理主題班會、心理團體輔導、心理劇等活動,建立班級心理檔案,并實施動態信息更新等。

篇(5)

家庭教育方式是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有的家庭對于孩子過于溺愛,包攬孩子的吃穿住行,導致孩子喪失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以至于在孩子脫離父母步入大學生活后缺乏自理能力,無法快速融入集體適應新環境,從而產生一系列心理問題。另一類家庭對孩子放任自流,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缺乏耐心,不講方法,當孩子犯錯時一味的以暴力的方式懲罰孩子,致使孩子形成心理壓力甚至造成心理障礙。

高校在預防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同時,應增強家庭教育的主動意識,積極預防減少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產生。營造良好家庭氛圍,關注孩子心理健康狀況。父母在為孩子提供優越的物質基礎的同時,更應注重孩子心理上的細微變化。時常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與孩子多交流溝通,通過民主、和平的方式與孩子探討問題,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善于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保護培養孩子的上進心,尊重孩子,時常給予孩子表揚和鼓勵,營造平等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轉變觀念,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重視度。不要一味追求好成績、好前程,一個人健康、幸福與否,更多的取決于健康的心理和正確的人生觀,使學生掌握合理釋放不良情緒的方法。在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時不要覺得羞于開口,要主動向家長和老師尋求幫助。

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在大學期間,學生會面臨著升學、就業、情感等來自家庭社會各方面的壓力,如何幫助學生合理宣泄排解壓力,是我們高校工作的重點。針對大學生心理問題,我們應加以重視并使之融入日常學生管理工作中去。在新生入學之際,即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心理調研,便于了解學生心理狀況。通過新生心理調研,發現有心理隱疾的學生立即建立個人檔案,建立有效的防御機制。通過張貼標語、定期組織開展心理知識講座等活動使同學們充分認識到心理隱疾的危害,普及心理健康的相關知識,提高大學生自我心理健康重視程度,幫助大學生學會正確合理解決心理困擾的方法。注重家庭倫理道德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為代表的傳統倫理道德,維護著家庭和諧穩定,保障著社會健康運行。而在經濟迅速發展的現代,“金錢觀”、“功利主義”將傳統的倫理道德觀念取代,從而導致現代大學生道德的喪失,致使家庭、社會關系緊張,進而造成心理問題的產生。因此,在家庭關系中要樹立“父慈子孝”的教育理念,寵愛孩子但絕不溺愛,孩子應注重孝道,學會感恩,以此為準則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平等交流,相互理解,幫助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

篇(6)

1)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突出,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大學生正在逐年增加,調查中47%的大學生存在輕微心理問題。而且我們發現當今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是紛繁復雜的,產生問題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再單一化。2)獨生子女心理健康問題比較突出。我們的調查中,獨生子女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比例明顯高一些,獨生子女的父母對孩子要求過高,壓力相對于非獨生子女要大得多。3)來自城市的大學生更易出現心理問題。

2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1)焦慮。有大約47%的大學生出現過焦慮的情況,比例較大。大三和大四的學生更易出現焦慮。大一新生主要是由于入學的適應問題而產生的焦慮。大二的學生較少出現焦慮,適應較好。大三的學生會出現焦慮是因為要面臨很多抉擇,為就業做準備還是為考研而準備,他們處于人生的重要關口,對未來很迷茫。大四會有更多人焦慮,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畢業大學生有680多萬,就業壓力是他們焦慮的主要原因。2)人際關系敏感。本次調查發現有21.3%的大學生存在人際關系敏感的情況。女生中人際關系敏感的多于男生,所有年級中大一的最多。從性格上說,大部分的女生是比較內向的,男生一般熱情開朗,外向、活潑。因此在交流的時候男生一般都比較主動,也敢于與新的同學交流。3)強迫、恐怖、敵對。由調查結果分析發現,有16.9%的大學生有強迫、恐怖、敵對的狀況,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單親家庭、童年的痛苦經歷、自卑心理等。4)偏執。總體上大學生人群中有偏執癥狀的有40.6%,大學生的個人成長經歷和生活環境對此都有影響。社會文化對大學生的影響也不可忽視,社會主流文化日漸衰微,非主流文化卻肆意蔓延,當今社會太多的人過于追求個性,過于標新立異。這些都導致了大學生不同程度的精神迷失,也一定程度影響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5)抑郁。此次調查有5.1%的大學生存在抑郁癥狀,造成大學生抑郁的原因主要為:①學習壓力。大學里的知識浩如煙海,科目繁多,繁重的學習讓不少大學生身心憔悴。②情感問題。按照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大學生們正處于“歸屬和愛的需要”這一階段,離開父母后,很多學生在“心理斷乳期”不適應。還有就是不少大學生談戀愛,很多大學生失戀之后,沉溺于失戀的痛苦之中無法自拔,情感的糾葛讓他們對現實失去希望,從而造成了他們的抑郁。③家庭與社會的壓力。中國的父母歷來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父母期望過高,使得不少大學生感覺喘不過氣來。社會的壓力主要是就業問題,很多大學生畢業之后就要面臨就業的激烈競爭,沒有踏入社會的大學生們自然會為此而擔憂。

3宿舍人際關系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1)良好的宿舍人際關系有助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大學的宿舍就像一個家庭,在宿舍里大家友好相處會讓彼此情同兄弟姐妹,宿舍這個集體會給每一位成員歸屬感,滿足大學生們對歸屬感的需要,也會滿足成員們對愛的需要。同時宿舍也是一種社會支持,在必要時給予成員鼓勵。2)宿舍內人際關系的和諧有助于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及時發現與治療。在此次調查中很多人在室友心情不好或者是遇到困難時,都會主動幫助并傾聽室友的心聲,這不僅使得宿舍內更加和諧,也使得室友的心理問題得以早發現。對于大學生的心理問題,近年來有相當多的案例說明了,宿舍內的“團體治療”效果是非常好的,“團體治療”就是需要宿舍內的所有成員參與,配合有心理疾病的大學生進行治療。同一個宿舍的室友彼此間朝夕相處,相互了解較深,這是心理咨詢師不容易做到的,且心理咨詢師不能時刻在患者身邊,但患者的室友可以。

4大學生心理健康對宿舍人際關系的影響

1)心理健康為宿舍內的人際交往提供了一個好的基礎。一個心理健康的大學生,他會尊重理解身邊的每一位人,遇到問題他也會冷靜理性,這使得他能夠平等對待他人,善意的與人交往。2)心理健康狀況良好的學生人際交往融洽。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需要寬容,心胸狹隘或是對他人有敵對的心理,難免產生沖突。在我們的調查中心理健康狀況較好的學生更能從別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他們也很少與室友產生矛盾。

5對策

5.1學生①提升個人修養。提升個人修養包括對我們內心境界的培養,要時刻關注自己內心的情感的變化,要保持內心的平和,追求心靈的和諧,待人溫和。②拋棄以自我為中心。現在的大學生人群中,獨生子女有60%至65%。很多學生在家里是“小公主”或“小皇帝”,這必然會使得他們總以自我為中心,我行我素,很難從他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生活中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多想一想周圍人的感受,學會體諒他人。③尊重他人,學會交流。在宿舍內我們要平等的對待每一個人,尊重每一個人。交流是人際交往的第一步,交流會化解矛盾,交流增進彼此的了解,交流促進和諧。④遇到困難要主動尋求幫助。不管是個人的煩惱還是宿舍內的問題,我們都可以向輔導員、老師、或者是學長學姐請教,他們的經歷比我們多,自然會為我們指出明路。很多大學生對于情感問題不敢向輔導員和老師請教,怕被批評,其實輔導員與老師是很樂意為學生們排憂解難的。如果感覺壓力過大,心情極其煩躁,內心無法平復,也應該及時找心理輔導老師或者心理咨詢師,不要以為去看心理咨詢師的學生都是有心理疾病的。⑤進行心理咨詢,學習心理學知識。學生們對心理咨詢普遍存在誤解,特別是大一新生,他們認為看心理醫生一定有心理疾病,很多高年級的學生也有這些想法。而且在有些學校,一方面是學校資金有限不能開設心理課程,另一方面老師和學生們不愿花時間自學與心理學相關的知識。大學生學習心理學的知識,不但會使自己變得博學,也可以及時發現自己的心理問題,自己調節減壓,放松心情。

5.2家長①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調查發現,95%的家長沒看過心理學的相關書籍,有50.3%的家長不知道心理學。很多家長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關注度不夠,家長們只是考慮到孩子在學校能不能吃好、穿好,在學校習不習慣,很少問到子女的心理健康狀況。作為家長應該關心子女的心理健康,很多心理問題對大學生的傷害比生理上的疾病更大,帶來的痛苦也更深。所以家長們必須認識到,身心都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②關心孩子的學習,但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孩子上大學了,家長們也要轉變過來,不能還像高中那樣,要多給子女一些自由的空間。當然也不能對子女不聞不問,只是滿足孩子的經濟需求,還是要督促子女在大學學習更廣博的知識,開拓視野。在平時家長應該多與孩子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引導子女們自發的去奮斗,主動學習,不對子女施壓多一些寬容。③關心子女的人際交往。家長們更多的是關心孩子在大學里有沒有談戀愛,對于孩子們在宿舍的人際關系,關注度也有待提高。家長們在與孩子的溝通中要關心子女的宿舍人際關系,當子女遇到問題時,家長也要及時引導,對孩子進行教育。④學習心理學知識。家長們學習心理學的知識,主要是預防子女出現心理問題,如果發現有問題,家長們的關愛是其他人無法代替的。另一方面,如果子女真的有心理疾病,家長也可以更好的配合心理咨詢師。

篇(7)

關鍵詞:心理素質;實證研究;大學生;素質測評;研究綜述

中圖分類號:B84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254(2014)01-0087-07

我國心理素質教育是在實施素質教育的背景下,逐漸受到學者關注。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主要圍繞心理素質的內涵和結構、量表及測評、心理素質的提升三個方面進行了廣泛的探討。

一、國內心理素質研究內容概述

心理素質是個體內在素質結構中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心理素質教育是整個素質教育中的關鍵,是個體全面發展、受教育的重要內容和歸宿[1]。針對大學生心理素質及其教育開展研究是高校實施健全人格、培養合格人才的客觀要求,也是實現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社會需要。

(一)大學生心理素質研究回顧

王滔等在2007年對1986年-2005年我國大學生心理素質研究文獻做過統計[2]77。本文在此基礎上,以大學生心理素質為篇名檢索詞,在CNKI數字圖書館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和中國碩博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萬方數據庫為主要文獻源,對2006年-2013年的研究文獻進行檢索,共得到385篇期刊文章,碩博士學位論文23篇,如表1所示:

從查閱文獻的總體情況來看,反映出三個特點:一是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01-2005年,之后文獻的研究逐漸下降。2001-2005年剛好是國家在2002年提出《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要求“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在素質教育大背景下,研究者們對心理素質的關注極具上升,對心理素質的探討成為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研究熱點之一。二是2006-2013年10月,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研究量急劇下降。對照這一時期研究內容可以看出,“學者們對心理素質的提法見解眾說紛紜,沒有達成一致的認可”[3-4],這勢必影響了在心理素質含義及理論基礎之上的后續研究。三是1996年-2005年的研究偏重理論,實證研究較少,研究主要探討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目標、教育內容和方法等,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發展狀況、發展特征及心理素質訓練的實驗研究相對較少[2]80。但是,從2006-2013年10月前文獻研究的內容發生改變,心理素質的實證研究增多,理論研究則數量減少。表明研究者注重對心理素質的實踐應用研究,這是不斷修正心理素質內涵、全面解讀心理素質的必然階段。

(二)心理素質概念的界定

“心理素質”是在“素質”概念基本上提出的,國內研究者對素質提出以下觀點:一是從生物特征的角度來解釋心理素質。我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朱智賢認為“素質一般指有機體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的特點,主要是神經系統、腦的特性,以及感官和運動器官的特性,是能力發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礎。”[5]二是本性論,從人的本質、本性看待素質,認為素質是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合金”[6]。三是素養論,認為素質和素養是同義,是指人在先天生理遺傳的基礎上,通過后天的環境影響和教育訓練獲得一種基本品質。這種基本品質結構包含先天和后天,具有內在的、相對穩定、受身心特性長期影響等特點[7]。四是認為素質是一種內在品質,受先天因素和后天教育的影響,是有機體在先天的生理基礎上通過環境和教育的作用逐漸發育、成熟并通過實踐活動內化為個體相對穩定的、基本的、具有衍生功能的品質[8]143。研究者對素質提出的不同看法,影響了對心理素質涵義的不同見解。

隨著研究深入,對素質形成了三個方面的共識:素質是人所特有的最基本的特征;素質具有穩定的和內在的特性;素質形成的基本條件既包括先天的影響,也離不開后天環境的影響。這三方面的共識既是學者們研究心理素質的起點,也是目前國內心理學界對心理素質的內涵尚未達成共識的重要原因。研究者們對心理素質涵義主要有以下幾種解釋:第一種觀點認為“心理素質是由心理能力素質(智力因素)、心理動力因素(人格因素)和身心潛質三個亞系統交互作用在一起的動態同構的自組織系統。”[9]第二種觀點認為“自我意識發展是心理素質的核心,心理素質由與社會發展相統一的、有積極價值導向的多種因素組成的有機結合的復雜整體,包括認知能力、需要、興趣、動機、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10]33第三種觀點認為“心理素質是一個人在性格品質、心理能力、心理動力、心理健康狀態和心因方面的水平或質量的綜合體現。”[11]第四種觀點認為心理素質是“人格和個性,主要包括需要、動機、興趣、理想、信念、世界觀、能力、氣質性格等因素。”[12]第五種觀點認為“心理素質是立體的動態綜合體,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健康與潛能因素。”[13]第六種觀點認為心理素質是以生理為基礎的,將外在獲得的影響內化為穩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心理品質,并與人的社會適應行為和創造行為密切聯系。”[14]

從以上表述可以看出,盡管對心理素質提法差異較大,卻也異中有同,都認同心理素質具有整體性,心理素質是多因素綜合,心理素質是先天和后天交互作用的結果,心理素質是以生理條件為基礎的,后天的教育可以影響和促進心理素質的發展;心理素質具有基本性,心理素質是內在潛質、外在適宜刺激條件可以促進心理素質的內化和固定;心理素質具有差異性,心理素質體現的是人的各個方面,各個層次。這些對心理素質內涵達成的共識,為心理素質理論研究提供了方向。通過實證研究,不斷完善心理素質的內涵結構等理論,同時不斷補充、完善研究方法,提高心理素質研究的有效性。

(三)心理素質內涵結構體系的構建

研究者們在心理素質理論認同的基礎上,從理論分析的角度,采用實證分析的方法,對心理素質結構、元素和體系提出不同解釋觀點。錢含芬認為“心理素質是由心理能力素質(智力因素)、心理動力素質(人格因素)、身心潛能素質三個系統構成,具有交互作用的動態同構的自組織系統。”[10]34劉華山認為“心理素質是個體個性心理品質在生活實踐中的綜合表現,心理素質結構包括正確的人生態度、積極的自我概念、敬業與責任感、關愛與合作精神、智慧與創造力、實踐與生存力、耐挫與堅持力[15]。肖漢仕認為“心理素質是一種水平或質量的綜合表現,包含性格品質、心理能力、心理健康狀況及心因。”燕國材認為心理素質是個體一系列穩定心理特點的綜合表現,主要由智力素質和非智力素質構成[16]。李虹認為“心理素質是一種綜合心理能力和質量,在自然素質的基礎上通過社會化的過程形成的,由知、情、意、行四個因素構成。”[17]張大均認為心理素質是素質的重要構成內容,是由認知特性、個性和適應性構成的心理品質系統。”[8]144沈德立認為“心理健康素質是一種個體的心理現象,主要包括人際交往素質、自我的結構、心理活動的動力系統、性格、認知風格、情緒調控能力和應對風格”[18]等元素。

將大學生作為研究群體,提出大學生心理素質結構的觀點主要有:第一,大學生心理素質是心理品質的綜合表現,是在生理素質的基礎上,通過后天環境和教育的共同影響形成并發展起來的,與大學生的學習、學術研究和生活實踐密切聯系[19];第二,大學生心理素質由社會適應素質、自我完善素質、職業性格素質、能力素質、人際管理素質、再生素質六種素質構成[20];第三,大學生心理素質由認知特性、個性、適應性三個維度構成[21];第四,大學生心理素質包括基礎性心理素質、實踐性心理素質和綜合性心理素質三個層面[22];第五,大學生心理素質由性格特征素質、認知能力素質、人際管理素質、職業能力素質、心理動力素質、學習心理素質、自我意識七個因素構成[23];第六,大學生心理素質包括應對變化、人際關系、情緒調控和挫折承受四個維度[24]。盡管各學者對大學生心理素質內涵結構提出不同觀點,但在兩個方面見解一致,即基本贊成心理素質的本質是一種心理品質或心理特性;大多數學者是基本認同張大均提出的心理素質包括認知能力、個性特征、環境適應的觀點。

二、大學生心理素質的評價體系、方法和量表

國內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測評問卷或量表的研究較少,研究主要集中在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中。對大學生心理素質測評研究有四種觀點:

第一,測評工具是依據大學生心理素質分為性格特質素質、人際管理素質、職業能力素質、心理動力素質、學習心理素質和自我意識6個維度分別編制出6個分量表組成一個大學生心理素質總量表。研究表明,6個分量表和總量表具有較好的信度、內容效度和校標關聯效度,但是分量表間的獨立性仍需進一步討論[23]。

第二,大學生心理素質的結構和測評研究,在根據開放式資料收集分析所收集的問卷項目基礎上,草擬編制出45個項目的量表進行預測,對45個項目因子進行探索性分析,最終確定大學生心理素質的4個實證維度應對變化、人際關系、情緒調控和挫折承受。但是問卷的后期驗證和修訂沒有繼續進行[24]。

第三,測評研究是王滔等對大學生心理素質量表的編制,在心理素質由認知特性、個性特征和適應性理論基礎上,對編制問卷進行驗證,結果顯示分量表和總量表的信度較好,內部一致性系數在0.6-0.8之間,穩定性系數在0.65-0.81之間,具有較好的校標效度和結構效度。需要在理論上和實證上繼續完善大學生心理素質的結構和題量;另外,需要建立地區性或全國常模[25]。

第四,大學生心理素質測評研究是梁寶勇提出的,可將心理素質可以分為兩大部分,即認知能力素質和心理健康素質。認知能力以智力為標志,而心理健康素質則由人格特質組成,并將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質分為人際交往素質、自我心理素質、心理活動的動力素質、性格素質以及認知和應對風格7個維度的基礎上,提出從人格、應激、適應、癥狀4個方面測查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但測評題量大、容量多,操作起來比較耗時,且沒有系統分析四個分量表之間的關系及各自的功能,后期的實證研究基本沒有[4]。

在上述大學生心理測評研究中, 王滔、張大均等研究在后期的研究中圍繞所提出心理素質結構和測評體系,相繼提出一些新的研究成果。

三、大學生心理素質研究趨向

從獲取的文獻研究中可以看出,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研究逐漸從理論的研究向實證和應用發展。同時,在不斷研究的過程中,對心理素質的內涵、結構和測評更科學,如在概念上,將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區分開;在測評工具上,對自行編制的問卷進行數據檢驗、將測評心理素質的問卷量表和心理健康篩查量表區分開,采用多樣有效的心理素質研究方法。這是大學生心理素質研究的發展趨向,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對心理素質研究從理論轉向實證

素質拓展訓練的引入將心理素質的研究擴展到了操作層面,通過訓練提高心理素質,進而提高心理素質的水平具有應用意義。參加素質拓展訓練的大學生在解決問題時的自信心、與他人溝通能力、團隊領導能力等方面明顯優于未參加素質拓展訓練的學生[26]。采用互動式心理訓練的方法能有效提高心理素質水平,促進大學生人格健康發展,而且可以緩解和改善大學生的消極情緒[27] 。合理利用學校資源,采用專門設計的心理項目,通過拓展訓練可以有效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使學生認識自身的潛質,增強自信心和自豪感,改善人際關系[28-29]。

關于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實證研究,有的研究者選取課程形式來探索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當然,這些論文所提及的心理素質概念是寬泛的,沒有依據某一心理素質理論取向,甚至將心理素質概念和心理健康等同在一起。這些研究通過跆拳道課程明顯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30]、全面學習心理健康課程可以明顯提高大學生的自我評價,明顯降低社交焦慮與苦惱程度[31]、團體輔導課程在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解決心理困擾、發揮個人潛能等方面有良好的促進作用[32]、體驗式心理學課堂教學可以優化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實證研究[33]、健美操課在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上取得理想效果,在自信心、表現力、鍛煉自覺性、情緒控制力上有顯著增強[34]。這些課程都是對心理素質的實踐,從應用層面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理論作補充。

(二)在量表使用中不斷修正心理素質維度和結構

對國內大學生心理素質進行測量所采用的工具主要有三種類型:第一種類型是也已成型,國外引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測查工具,如16PF,90-SCL、UPI等;第二是在理論構建的基礎上,自行編制,并通過實證研究的,如西南大學張大均等編制的“大學生心理素質問卷”、清華大學樊富珉編制的“跨世紀人才――當代大學生心理素質研究調查問卷”、鄭希符等編制的“大學生心理素質量表”、天津師范大學沈德立編制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質量表”等;第三種是對心理素質沒有科學的界定,自行編制沒有通過實證研究的問卷。通過文獻查閱,國內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測查,采用的工具主要集中在第二種類型上,但同時表現出在理論依據基礎上編制出的心理素質量表后,通過的實證研究較少,在對提出的測量問卷在測量維度、測量時間缺乏不斷修正。

以不同區域的大學生心理素質研究為例可以看到大學心理素質差異。在區域上,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實證調查研究主要有:對北京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優于全國大學生[35],西部高校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水平總體上處于中等偏上,在自我觀和職業觀上表現較為合理,在行為表現也呈現積極態勢[36];河南高校大學生心理素質總體較好,但一部分比例學生心理素質欠佳[37];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在依賴性、抗挫折、人際關系等方面亟需關注和提高[38],安微大學生心理素質不容樂觀[39]。在上述文獻中,使用不同的測評工具得出不同的測評結果,而且采用的理論依據和測評工具都不盡相同。這是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研究的重要缺失,在研究中盡快形成一套被認同的大學生心理素質測評體系是所有研究的基礎,否則很難形成完整體系。

(三)在區分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的基礎上進行整合研究

提到心理素質,不可避免的另外一個概念就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質是我國近年來在心理學研究中使用頻率很高的兩個詞匯。有研究者對1987-2006年我國心理健康標準研究的論文進行計量學分析后發現,討論心理健康標準的論文逐漸增長,但迄今為之,沒有形成共識[40]。查閱一些文獻,看到將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質二者概念混在一起,隨著研究的深入,研究者提出心理素質不能等同于心理健康。弄清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質的本質區別及其關系對于科學創建中國本土健康心理學和有效指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至關重要[41]。有的研究者在不同程度上用心理健康的指標來測查心理素質,或用心理素質的指標測查心理健康。這嚴重制約了心理健康與心理素質的相關研究的深入及教育實踐的效益。因此,有的學者提出“對心理健康標準問題爭論不休的一個根源就是沒有區分心理健康與心理素質”[41]。系統分析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的關系,澄清二者的混淆,“為心理健康標準及心理素質標準的制定及相關的測量工具提供科學依據,促進心理健康研究的深化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有效開展。”[42]

四、研究啟示

(一)在實證研究中加大實踐性和應用性

在不同群體不同性別的實證研究中,不斷驗證心理素質理論的科學性及其測量工具的有效性;同時,通過心理訓練等方式驗證理論結構的合理性。有研究對理工類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提升作了實證研究,結果顯示,心理訓練可以有效提高心理素質中認知特性的非實踐性成分和個性的動力特征[43]。筆者也對此做了實證研究,研究結果也同樣證實了心理訓練對心理素質的促進。對心理素質的訓練途徑和方法既是對理論的驗證也是將心理素質的提高作為心理健康教育開展的有效途徑。從實踐層次來講,將大學生心理素質的理論研究向應用研究轉變,是心理素質研究對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啟示。

(二)構建心理素質的本土化理論模型

心理素質是本土化概念,它的提出將促進中國心理健康乃至心理學學科發展的本土化趨勢。我國的心理素質研究雖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提出了大學生心理素質3×3+1的網狀培養模式,以推動有效的心理素質教育機制[44],但作為整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大背景下,心理素質的研究還存在很多不足。其中,重要一點就是理論研究滯后,熱衷于對國外的心理健康理論、標準、技術、工具等進行轉述、驗證或照搬,而結合中國文化背景和國民心理進行深入研究,構建中國特色本土化心理健康理論模型的研究較少[45]。立足于中國文化背景、中國發展現狀、國民心態,構建適合中國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今后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

(三)加強跨文化心理研究

中國是個多民族的集體主義國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群體心理素質結構具有差異性。在進行心理測評研究時,要兼顧民族、區域、群體的差異性。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研究中,通過CNKI數字圖書館昆明理工大學鏡像分站的文獻檢索,只有少量文章涉及到少數民族的心理素質特點,分別是對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廣東少數民族、大理少數民族的心理素質做研究[46-48],并且這里的少數民族只是區域化中的少數民族總稱,不是特指某一少數民族,對某一少數民族心理素質的研究文獻非常匱乏,如對朝鮮族大學生心理素質的研究發現,朝鮮族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個性品質明顯低于漢族大學生的個性品質[49]。這就是跨文化的差異,差異的背后是研究者構建完善大學生心理素質理論體系的起點。

(四)加大對影響大學生心理素質因素的探討

對影響心理素質因素研究,傳統是從客觀和主觀因素上進行探討,但隨著內涵、理論構建的研究深入,可借鑒現代心理學理論的觀點來研究影響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因素。以張大均提出的心理素質理論為例,他將心理素質劃分為認知特性、個性特征和適應性三個維度,從社會認知理論、動力學理論、行為理論中可以看出有很多可以影響這三個維度的因素,如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榜樣學習、壓力管理等。這些影響因素其實可作為深入了解心理素質的內涵和構成的重要原因,也可更好地修正和完善心理素質理論,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研究理論體系。

參考文獻:

[1]張大均,王鑫強.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的關系:內涵結構分析[J].西南大學學報報:社會科學版,2012,38(3):69-74.

[2]王滔,張大均,陳建文.我國大學生心理素質研究20年回顧與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4):76-83.

[3]劉金平.心理素質的本質和結構新探[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29(4):115-117.

[4]梁寶勇.心理健康素質測評系統基本概念、理論與編制構思[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2,10(4):241-247.

[5]朱智賢.心理學大辭典[Z].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9:650.

[6]燕國材.素質教育問題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1996(4):11-15.

[7]趙洪海.面向21世紀中小學素質教育論綱[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6:3-56.

[8]張大均.論人的心理素質[J].心理行為與研究,2003,1(2):143-146.

[9]荊其誠.簡明心理學百科全書[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226.

[10]錢含芬.學生心理素質與學生成就相關的研究[J].心理發展與教育,1996(1):33-37.

[11]肖漢仕.心理素質機構及其內外關系[J].中國教育學刊,1999(4):26-28.

[12]劉曉陵,金瑜,林云祖.中學生心理素質調查表的編制[J].上海教育科研,1998(2):24-28.

[13]王極盛.中國中學生心理素質量表的編制及其標準化[J].社會心理科學,1997(4):21-25.

[14]張大均.關于學生心理素質研究的幾個問題[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3):56-62.

[15]劉華山.試析學生心理素質特征與結構[J].教育研究與實驗,1999(4):52-53.

[16]燕國材.論心理素質及其教育[J].云夢學刊,2000(3):71-75.

[17]李虹.素質、心理素質與素質教育[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4,2(4):592-596.

[18]沈德立,馬慧霞.論心理健康素質[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4,2(4):567-571.

[19]周冶金.論大學生心理素質結構[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3):30-34.

[20]許燕.面向21世紀高師學生心理素質結構的研究[J].教育研究,1999(10):36-41.

[21]王滔.大學生心理素質結構及其發展特點的研究[D].重慶:西南師范大學,2002:13-44.

[22]張焰.大學生心理素質的理論建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5,25(4):43-45.

[23]羅品超.大學生心理素質構成因素及其測量工具的研究[D].廣州:華南師范大學,2005:22-25.

[24]劉亞菲.大學生心理素質的結構與測評[D].天津:天津大學,2009:23-26.

[25]孫璞,蘇榮海,王振軍.拓展訓練對大學生心理素質影響的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9,28(2):108-110.

[26]王建中.大學生心理素質培養模式研究[J].當代青年研究,2005(8):29-31.

[27]王濱. 互動式心理訓練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水平的實驗研究[J].心理學探新,2005,26(1):61-65.

[28]孫利紅.拓展訓練對大學生心理素質影響的實驗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08,27(4):415-417.

[29]關靜紅.拓展訓練隊普通高校大學生心理素質影響的實踐研究[J].實踐與探索,2011(23):311-312.

[30]邊文紅,張建春.跆拳道選修課對大學生心理素質影響的研究[J].搏擊:武術科學,2006,3(2):54-55.

[31]盧勤.心理健康課程對大學生心理素質影響的實證研究[J].現代教育管理,2010(5):114-117.

[32]陳華.團體心理輔導促進大學生心理素質提高的實踐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4,12(6):455-458.

[33]胡義秋,詹林,朱翠英.體驗式心理學課堂教學優化大學生心理素質的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1(4):70-71.

[34]趙湘.健美操課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影響[J].大理學院學報,2008,12(7):82-84.

[35]樊富珉,王建中.北京大學生心理素質及心理健康研究[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1(4):26-32.

[36]寧維衛,趙慧.西部高校大學生心理素質現狀與對策研究[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9(2):103-107.

[37]趙國祥,申淑麗.河南大學生心理素質狀況的研究[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1,9(4):276-277.

[38]李晴,邊貴.大學生心理素質培養研究[J].科技,2010,9:22-24

[39]盛紅宇.安徽大學生心理素質的調查研究[J].合肥教育學院學報,2000,17(1):88-93.

[40]姚本先,何玉梅.1987-2006年我國心理健康標準研究現狀的文獻計量學分析[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8(2):123-124.

[41]張大均,王鑫強.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的關系:內涵結構分析[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8(3):69-74.

[42]張海鐘,糟艷麗,陳小平.心理素質與心理健康――中國本土的概念、標準、測評[M].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2008:46.

[43]吳沙,李振山,楊迎潮,易遠淑,等.理工院校心理素質培養的實證研究[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16(8):868-870.

[44]王建中.大學生心理素質培養模式研究[J].當代青年研究,2005(8):29-31

[45]王鑫強, 張大均. 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關系模型構建:對PDH和DFM的超越[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8(6):67-76.

[46]郭怡梅.云南少數民族師范類大學生心理素質現狀的調查――以大理學院為例[J].大理學院學報,2007,6(7):59-63.

[47]新疆財經學院課題組.少數民族大學生心理素質調查[J].新疆財經學院學報,2002(3):73-76.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二区无码| 在线看片无码永久免费aⅴ| 45分钟做受片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一 | 男男无码sm调教gv| 无码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 无码免费午夜福利片在线| 口述他用舌头给我添高潮| 极品少妇hdxx麻豆hdxx| 蜜桃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网| 新狼窝色av性久久久久久| 性做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一卡二卡三卡四卡| 色婷婷六月亚洲婷婷丁香 |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76 | 97在线观看视频| 98在线视频噜噜噜国产| 精品多毛少妇人妻av免费久久| 亚洲一区精品无码| 无套内谢的新婚少妇国语播放| 国产日产欧产综合| 亚洲日本在线在线看片4k超清| 又黄又爽又无遮挡免费的网站| 成人夜色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 午夜三级a三级三点在线观看| 野花日本大全免费观看2019| 中文字日产幕码三区的做法大全 | 99精品国产兔费观看久久99|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尤物 | 四虎成人永久影院| 乱中年女人伦av三区| 66lu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成人久久无码一区二区| 夜夜爽8888免费视频| 强开少妇嫩苞又嫩又紧九色| 加勒比hezyo黑人专区| 久久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缴情| 国产伦理一区二区| 国产性生交xxxxx免费|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色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