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大學生求職論文

大學生求職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17 18:04:4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大學生求職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大學生求職論文

篇(1)

【關鍵詞】網絡;大學生;就業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網絡求職已然成為大學生求職的一種途徑。憑借著其信息量大、針對性強、成本低、無地域限制等優點,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網絡求職以其快速、高效、經濟的方式受到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求職者的青睞。但網絡求職由于受自身虛擬特性的發展限制,也存在著很大的風險性。本次科研項目針對大學生對網絡求職的意向、經歷、動因、信任度等方面分析,以及大學生對于網絡求職的前景認知、大學生對于網絡求職存在的意見與建議。造成網絡求職存在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用人單位,專業招聘網站方面的問題,也有求職大學生自身的問題。

一、網絡對大學生獲取就業信息的內涵

首先,由于網絡覆蓋面太大,因此我們將網絡定義為微中端的招聘平臺,比如智聯招聘、58同城、趕集網,但現在使用微信的人很多,因此微信平臺也是參考的重點。

其次,大學生的分類多端,因而我們把目標群體劃分為不同層次、不同專業、不同戶籍、不同地域、不同性別的大學生。針對不同類型的大學生進行就業渠道的分類研究。

再次,在研究內容中,我們主要針對網絡在不同群體間的認知度,信任度的問題展開調查。如何提高網絡招聘的公信度是我們思考的問題之一,例如各招聘網站在各大校進行宣傳講座,讓更多莘莘學子意識到該網絡招聘渠道的存在,在成功落實自身管理的基礎上,向學子體現它的安全性與成功率,從而提高社會公信力。

最后,通過調查研究,我們發現網絡真正發揮促進大學生就業的作用,也需要政府的就業保障機制的確立。

互聯網等是大學生獲取就業信息途徑的有效補充,本研究調查得知,當前大學生利用網絡作為主要途徑來獲取就業信息的比例占據了很大一部分。

二、網絡對大學生獲取就業信息的調查情況

為了解大學生對于網絡獲取就業信息的意見以及信任度的情況,我和小組成員設計了一份調查問卷,共計發放100份,收回調查問卷81份。調查對象本科生占87.35%、大專及大專以下占5.36%、研究生及以上占3.11%;男性占53%,女性占47%;年齡段在20~25之間,以20~22之間為主。在調查中,主要訪問了和我們同輩的大三及大四的學長學姐,并來到地鐵站進行深入調查。定性研究的內容是大學生對網絡求職的意向、經歷、動因、信任度等方面分析以及大學生對于網絡求職的前景認知。網絡就業信息的獲取與愛上網的大學生之間有何聯系與互相影響也是調查的內容。通過調查研究,文獻研究的方式,運用直接觀察法(訪談)、個案研究(對個人,社會集團進行深入的研究)的方法隨機抽樣和配額抽樣(選擇不同類型的人,主要以大三大四的大學生和地鐵站的上班族為主)。

調查顯示,88.7%的上海市大學生擁有筆記本電腦,其中27.7%同時擁有手提電腦和臺式電腦。同時,有近四分之三(73.0%)大學生通過手機上網。根據調查結果統計,上海大學生的平均網齡約為7年(6.92),每天電腦上網平均時間約3個小時(178.65分鐘),手機上網平均時間為71.46分鐘。由此可見,上海大學生在網絡使用硬件配置上有較高水平,上網也已成為他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內容。

表1是數據統計顯示的大學生使用網絡普遍行為的結論,結論顯示大學生使用網絡的頻率很大,使用網絡的各種行為也很豐富,這更說明,如今,網絡在大學生生活中占據了主要的地位,并深刻影響著大學生的生活與各種行為。在求職方面也一定是如此。

現在很多同學在學有余力的同時,已經通過網絡尋找勤工儉學的機會,從問卷的情況來看,將近49.64%的受訪者表示曾經通過網絡尋找到工作,21.3%的受訪者表示從未通過網絡求職。由此可以論證我的說法――網絡深刻影響著大學生的求職行為和求職途徑。可是,在是否有尋找工作受騙的經歷的一題中,32.81%的受訪者表示有過被騙經歷,45.62%的受訪者表示沒有過被騙經歷,其他人表示沒有過求職經歷。這一項調查深刻反映了網絡信息量大且豐富的同時,也產生了許多消極的影響。

三、網絡對大學生獲取就業信息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網絡有許多虛假信息

虛假信息以及損害求職者利益的情況仍時有發生。許多同學反映,網絡提供的虛假信息經常使大學生就業陷入被動的情況。部分企事業單位為了實施低成本戰略,在招聘員工時隨意夸大其實力和員工待遇。部分就業中介機構收取較高的中介費,使大學生上當受騙。所有這些,均導致就業信息質量明顯下降,大學生就業市場出現混亂的現象。網絡上經常出現了的高薪陷阱、合同陷阱、抵押陷阱、非法中介陷阱、冒充知名企業陷阱等,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順利就業。

(二)信息獲取主動性缺乏

大學生利用網絡求職,在投遞簡歷后便常常陷入被動等待,甚至無法確知自己的簡歷有沒有成功到達招聘人員的簡歷庫。另外,網絡求職的等待期有時候相對更長,有些甚至石沉大海。這種求職方式因為缺少與用人單位面對面溝通的機會,沒有交流對象,大學生在網上求職處于被動的狀態,影響了大學生求職的人際能力的發展。

(三)網絡求職環境存在一定的混亂與監管不力

這也顯示了我們做這份論文的必要性――引起對大學生求職安全與利益保障的重視并發出對當今社會莘莘學子應該給予的訴求。

四、網絡對大學生獲取就業信息的對策建議

(一)利用網絡資源提高大學生求職的積極性,培養大學生求職的獨立性

網絡以其信息量大,不受時空的限制,大學生應發揮網絡資源的優勢,網羅信息的同時看到社會給予大學生的機會之豐富,這樣增加了大學生對就業的信心和可選擇性。同時網絡求職信息傳播的豐富性,共享性,便捷性,交互性和平等性等優點使其不必通過各種復雜的人際關系就能找到求職機會,實現就業,從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大學生求職的獨立性。充分利用好網絡資源,發揮主觀能動性,是每個大學生都應該學習去做的事情。

(二)充分運用自己所學專業知識的職業作為自己就業的主要目標

這既符合學校教育的培養目標,又能充分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發揮專業特長。把浪費在網絡上的時間充分運用到個人的培養上。一切職業都要求從業者具有相應的知識、能力和技能。

(三)大學生應該培養自學能力

1.如閱讀、使用工具書、網絡、利用文獻資料、獨立思考等方面的能力。

2.表達能力,主要有口頭的、書面的、圖表和數字的表達能力。

3.環境適應能力,如獨立生活、人際交往、應付挫折、獨立工作等能力。

4.創造能力,如從事科研活動、提出新見解、新發明等。

5.自我教育能力,如自我評價、自我監督、自我管理等。

6.只有在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以后,才能讓工作來選擇你,而不是你選擇工作。

五、結語

隨著互聯網的日益發展以及人們對互聯網使用頻率和范圍的增加,計算機網絡正悄然改變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理念,網絡就業已經成為一種不容忽視的就業方式。而當今社會,大學生通過計算機網絡以網絡就業的方式尋找工作機會已經成為一種時尚,改變和影響著大學生的就業道路。為降低網絡就業的負面影響,認清網絡就業真面目,大學就業指導老師必須加強大學生網絡就業的指導,提高大學生網絡就業成功率。

就業保障乃生存保障,是維持生存、發展的基本保障,也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l件,在我國社會蕓蕓眾生的勞動所得是基本收入來源。而及時獲取及有效利用就業信息是大學生實現就業的基礎,大學生尋找工作的途徑也在變得多樣。

參考文獻:

[1]曹榮瑞,江林新,廖圣清,董少校.上海市大學生網絡使用狀況調查報告[J].新聞調查檔案,2012-04-05.

[2]章啟天.大學生就業信息指南[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3.

篇(2)

關鍵詞:求職 準備 心理 書面 禮儀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745(2013)03-0037-02

近年來,我國高校連續擴招,2011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累計660萬人,2012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達到680萬人,大學生就業形勢愈加嚴峻。就業是人生道路上的繼高考后的又一次重要抉擇, 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就業市場,大學生應球找正確的解決途徑,做好求職擇業的準備工作,增強個人就業競爭力,提高大學生就業率。

1、心理準備

在大學生求職的過程中,大血色很難過的說心里是復雜而多變的。剛剛走出校園時,仍幻想在象牙塔中,對一切都充滿希望,積極而又自大;當接觸到現實社會并不如自己所想時,會不自覺陷入自卑,消極懈怠。這些對于求職的大學生而言,會嚴重的影響到他們的求職。每個大學生都希望在求職過程中能夠避免失常發揮、保證正常發揮、追求超常發揮,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做好適當的心理準備非常重要。

1.1良好的擇業心態

在求職的最初,大學生應合理定位,把握未來職業的發展方向。求職的過程也許很短暫,也許很漫長,要找準方向,這樣才不會迷失自己。選擇適當的就業目標,以自身條件為基礎;避免理想主義,不刻意追求最滿意的結果;避免從眾心理,從自身能力和社會需要出發;克服自卑心理,樹立信心;克服挫折心理,勇于向挫折挑戰。

1.2良好的求職心態

在求職過程中,一些大學生不是過于自信變現過分,就是不夠自信過于拘謹,這些情況無疑會影響求職成績,為了在求職中正常發揮,把握良好的的心態至關重要,最主要是擁有一顆平常心。

大學生在求職中難免焦慮緊張,在所難免,但要具備一定心理調節,才能保證求職時的正常發揮。第一,準備充分。“凡是預則立,不預則廢”,臨場之前要有充分的心理暗示:“我已經做好充分的準備了,我是最棒的,我一定會成功。”第二,放寬心態。大家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同樣緊張、害怕,誰能夠放松下來,克服緊張,誰就能笑到最后。第三,從容面對。也許在求職中會面臨很多問題,不要著急,經過思考再回答問題,要條理清晰,切勿語無倫次。

2、書面準備

大學生通過參加雙向選擇會、招聘會,訪問用人單位,懇請老師推薦,拜托親友幫忙等方式尋找工作,都需要一份書面介紹自己的材料,且大部分用人單位安排面試的依據是閱讀有關大學生情況的書面資料,也就是說這些書面材料就是大學生的自我廣告,因此,能夠吸引人注意同時具有說服力的書面資料是競爭的第一步。

2.1書面材料的準備

①求職信

求職信又叫自我推薦書或自薦信,主要向用人單位說明應聘的職位、自己為什么適合這個職位以及與職位相關的技能素質、工作經驗等,目的是讓對方了解自己、相信自己、錄用自己。自薦信常以突出的個人特征與求職意向而打動用人單位。求職信不宜過長,切忌模糊、籠統、面面俱到,內容要簡練、明確,有針對性的說明自己所掌握的知識、經驗和專業技能,以及與工作需求相符合的特長、性格和能力。不論從任何角度敘述,都必須突出個性,達到打動用人單位的目的。

②求職簡歷

求職簡歷又稱求職資歷、個人履歷等,在這里大學生用真實準確的事實向用人單位展示自己的教育培訓情況、獲獎經歷、工作(實踐)經歷、學生工作經歷、自我評價、個人專長 (包括愛好、語言水平、計算機水平)等。很多用人單位通過個人簡歷來篩選面試候選人,一份好的個人簡歷是獲得面試機會的關鍵。對于外企一般中文和英文簡歷都需附上,對于國內企業單位則一般不需要附英文簡歷。簡歷重在“簡”,不宜過長,一般不超過兩頁,同時也要講究真實性和針對性,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就業成功率。

③畢業生推薦表

畢業生推薦表是學校發給畢業生填寫的、并附有各院(系)及學校學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書面意見的推薦表格。該表是學校正式向用人單位推薦畢業生的書面材料,具有較大的權威性和可靠性,如果大學生在擇業時還未畢業,沒有畢業證等證明自己身份的證件,《畢業生推薦表》就成了大學生的唯一身份證明,用人單位對此表尤為重視,因此畢業生必須認真填寫,妥善保管。

④證書及證明材料

包括學歷、學位證書(畢業證書、學歷證書),成績單,技能證書、榮譽證書等,曾經發表過的文章或曾經寫過的論文、報告等,有關人事的推薦信(如老師、校友、專家)等。

“證書”在大學生求職擇業中的重要作用,各種各樣的證書及反映個人能力的材料被大學生們形象地稱為“護照”。大學生在校期間,可通過自學或培訓等形式,參加多種適合自己專業的考證,獲取相應的資格證書,以增加自己在就業競爭中的砝碼。同時,在校期間的優秀學生干部、優秀團員、三好學生、優秀黨員等證書, 在全國各級各類報刊雜志上發表的論文及取得的成果等,也成為了當今求職擇業的有利條件。

2.2書面材料的注意事項

①求職簡歷可依據不同的就業崗位準備不同的簡歷。

②文字簡練,重點突出,無錯別字。

③求職信、求職簡歷及畢業生推薦表書寫工整,字跡清晰,無涂改痕跡。

④材料內容必須真實可靠。

⑤以上材料中的畢業生推薦表、各種證書、榮譽證書、成績單在投遞時,原則上是復印件。只有在用人單位面試需要原件時,才能提供,面試完畢及時索回。正式簽訂就業協議時,成績單、畢業生推薦表的原件不必要回。

3、禮儀準備

在與陌生人交往的過程中,所得到的有關對方的最初印象稱為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并非總是正確,但卻總是最鮮明、最牢固的,并且決定著以后雙方交往的過程。求職過程中,第一印象是用人單位評價大學生比較重要的標準之一。初次見面,用人單位對大學生大致的感覺一般取決于前面30秒的第一印象,因此具備完美的面試禮儀,才能完全展示自己的美好形象,進而成功完成自我推銷。

3.1服飾禮儀

初次與人見面,儀表往往左右著用人單位的第一印象,服飾禮儀在求職面試過程中的重要性有時甚至超過實力的作用,因為衣著儀表是一個人內在素養的外在表現。面試時,著裝應力求莊重、正規、簡潔、大方,不應追求時尚,不宜張揚個性。面試時以正裝為首選,男士西裝,女士套裙。同時,大學生在進行儀容儀表修飾時,要考慮所應聘單位的性質、企業文化及應聘的職位,讓服裝的款式和風格符合所聘職業的性質。如應聘公務員、事業單位、金融系統的工作,應著正裝,以體現嚴謹、規范的職業特點,而廣告策劃、文藝創作等需要創新的職位,著裝可前衛一點,隨意一些。但都應避免穿牛仔褲、沙灘服、圓領體恤、運動裝、夾克衫進行面試。

3.2 時間禮儀

遵約守時是最基本的禮儀,也最能反映一個人的素質高低。提前10-15分鐘到達面試地點效果最佳,可熟悉一下周圍環境,穩定自己的情緒。遲到是最忌諱的,如果你面試遲到,那么不管你有什么理由,也會被視為缺乏自我管理和約束能力,即缺乏職業能力,給用人單位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而且大公司的面試往往一次要安排很多人,遲到了幾分鐘,就很可能永遠與這家公司失之交臂了。

但是,不遲到也并非越早越好。應注意,不要早于30分鐘以上到達指定地點,過早到也不符合禮儀的要求,還會讓人感到你很焦急,也會妨礙用人單位的工作安排。如果面試地點路途遙遠,地理環境相對復雜,就一定要提前熟悉交通路線并選擇適當的交通工具,做好最充分的準備,以免延誤時間耽誤大事。通常面試前總有一段時間要等候,這時一定要耐心等待,做個安靜的等待者,切忌東張西望、來回走動、問個不停。

3.3行為禮儀

無聲的儀態語言能洋溢一個人的教養,顯現一個人的風度。如果沒有人通知,應在門外耐心等待。當叫到自己的名字時,一定要敲門通報,經得允許后方可進入。 敲門以輕叩二、三下為宜,不可急促使勁敲門,否則會留下缺乏修養的印象。開門關門盡量要輕,進門后不要用后手隨手將門關上,應轉過身去正對著門,用手輕輕將門合上。進入房間后要主動與主考官打招呼,禮貌地問候,面帶微笑,有力地握手都是自信的表現。當主考官讓你坐下時,方可輕穩落座,通常從椅子的左側入坐,并保持端直平身。女生坐椅子面的前三分之一,不可超過二分之一,男生可適當往后坐,入坐后女生兩腿應并攏,男生則兩腿自然分開。與主考官交談時,要面帶微笑,兩眉放松,自然專注,不管面試過程怎樣,面試結束時,都應微笑起立,對用人單位給予你面試的機會表示真誠的感謝,最后禮貌地退出房間。

3.4談話禮儀

面試開始,通常要讓招聘者先開口。雙方交流時盡量避免使用不規范的語言,也不要為了表現自己而頻繁地使用一些非常專業的術語,讓主考官感覺在賣弄做作,弄巧成拙。

面試時要在現有的語言水平上,盡可能的發揮口才作用。首先,要突出個人的優點和特長,并要有相當的可信度。其次,要展示個性,使個人形象鮮明,第三,堅持以事實說話,少用虛詞、感嘆詞之類;第四要符合常規,介紹的內容和層次應合理、有序地展開。說話語速應掌握適度,談話內容條理清楚、邏輯嚴謹、語言簡潔,勢必會使面試錦上添花、事半功倍。另外,認真傾聽,準確領會對方意圖是最禮貌的。首先要聽清楚面試者的話語含義,捕捉對方意圖;其次,聽不明白要敢于禮貌發問;第三,聽的過程要展示禮儀,如端坐、目光柔和、點頭微笑等;最后,切忌打斷對方的談話。

“細節決定成敗”,在求職過程中,一些大學生因為注意到細節問題而獲得了用人單位的青睞,一些大學生由于忽略了一些細節而被用人單位否定。心理準備、書面準備、禮儀準備這三方面在求職的漫長或短暫過程中必不可少,只有做好充分的求職準備,才能立于不敗之地,須知“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參考文獻:

[1]王旭東.論校園文化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福建行政學院福建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1):161-163.

[2]禹志明.福州大學探索學生違紀處理辦法[N].中國青年報, 2004- 05- 19(5).

[3]秦惠民.依法治校的高校學生管理制度特征[J].中國高等教育, 2004.8:12.

[4]王統軍.大學生主要心理問題及其調適[J].中國成人教育,2005,(11).

[5]楊歡進,翟建北,趙素云.職業生涯規劃與大學生就業指導[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6.

[6]張嘯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幾點對策[J].中國輕工教育,2006,(3):34-36.

[7]金正昆.禮儀金說Ⅱ[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8.

[8]李真軍,王詩白.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特點及疏導對策[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7):372-374.

[9]陸純梅,范莉莎.現代禮儀實訓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8.

[10]申訴平.教育法學:原理、規范與應用[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9.

篇(3)

關鍵詞: 大學生就業指導課 教學方法 探索實踐

大學生就業指導課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素質教育類課程。根據課程教學的實踐,積極探討教學方法的改革,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大學生求職就業的能力。

一、當前大學生就業指導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根據我們課程組的教學實踐和調查研究,我們認為當前就業指導課教學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有:第一,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課程自身的特點,仍然參照其他課程的模式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講授為中心,教學方法相對單一,缺乏靈活性、生動性;第二,課程教學缺乏與實踐結合,學生的參與度、積極性不高,授課效果欠佳;第三,在考試評價方式上,重知識記憶,輕實踐能力、運用能力的考查,沒有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形成綜合評價體系。

這樣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評價方式,很難真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難以真正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為學生的求職擇業提供有效的幫助。因此,針對上述問題,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和嘗試,靈活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主動思考、探索,切實增強授課效果。

二、關于大學生就業指導課教學方法改革的探索

在教學改革實踐中,我們主要從以下五方面進行了嘗試:

(一)采用“雙主”教學模式,突出學生的中心地位。

就業指導課有著實踐性強的特點,應突出學生的課堂參與才能收到實效。而傳統的教師單向講授教學模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和創造空間,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此,我們改變這一傳統教學模式,采用“雙主模式”教學。“雙主模式”主要是通過“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來實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即給學生一個任務讓其自主完成,在其完成的過程中教師給予必要的組織和指導,真正做到教學相長。[1]研究表明,在實際教學中運用雙主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和參與度,有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

實施雙主教學,我們主要采用了兩種形式。

一是采取課堂討論。課堂討論又有兩種方式:專題討論和與課堂講授相結合的即興評述。

課堂專題討論,即由教師精選有關專題章節或就業案例,列出思考題,在課前布置給學生,讓學生下去查找資料、歸納、總結,然后在課堂發言。這樣的討論課學生參與踴躍,課堂氣氛熱烈。比如講到考研選擇這部分內容時,圍繞“考研與就業的抉擇”這一話題,讓學生在課前準備,深入思考,明確自己的目標,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學生發言后,教師再作出點評、總結,使學生對該問題有更全面的認識,拓寬學生的思路,豐富學生的思維。

而課堂即興評述,即當講到能引起學生思考的問題或案例時,讓學生即興討論,講出自己的觀點,進而加深理解。比如在講到求職材料準備時,列舉成功簡歷范例和失敗簡歷范例讓學生即興點評,分析比較優劣。再如,講到初入職場的心態調適時,讓同學就“如何看待大學生蟻族現象”進行討論。

二是采取學生講課的形式。這也有兩種形式,一是部分章節內容讓學生來講解,如企業文化章節,讓學生課前準備,上臺詳細講述自己所了解的企業文化,再由老師逐一點評。二是開展課前求職故事或職場典型案例分享,讓同學在課下主動學習,搜集求職案例或最新職場信息,再到課上分享,養成大家自主學習的意識。

(二)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增強學生課程學習的生動性。

多媒體教學作為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融音樂、繪畫、影視、圖片為一體,信息量豐富。把這一教學手段引入就業指導課教學,能擴大授課容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顯著教學效果。為此,我們充分推進多媒體教學與就業指導課課程相整合,在教學中根據所教的內容,靈活地將視聽講說結合起來,增強學生課堂學習的生動性。

一是課程組通過集體備課精心制作了課程的多媒體課件,并通過組織優質課件大賽,進一步優中選優,制作出整套多媒體課件。通過課件把需要板書的重要內容通過幻燈投影,穿插適量相關的圖片、音樂、案例。這樣既精簡了課堂講授的時間,增加了課堂容量,同時也化抽象為具體,給學生以形象、直觀的感受。

二是在課堂教學中穿插放映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視頻資料。貼合學生學習、生活實際的視頻資料能引發學生對于現實的思考,激發學生將所學的知識用于實踐的熱情。為此,我們課程組廣泛收集適合本課程的多媒體資料,努力創設生動、活潑而又不失嚴謹的教學情境,建立了就業指導課程影視資源庫。比如在講授就業形勢時,可以給學生播放職場勵志電影,提升學生求職的信心;講授就業政策時,可以播放感動中國人物最美鄉村教師視頻片斷,堅定學生投身基層的志向;講授面試技巧時,可以播放求職面試類電視節目,如《職來職往》、《非你莫屬》、《絕對挑戰》中有代表性的片斷,讓學生參照學習;講授創業準備時,可以播放創業勵志片,讓學生感受榜樣的力量;講到就業法規時,可以播放說法類欄目劇中的就業維權案例,讓學生真切感受求職中學法維權的重要性。

三是建立課程的網絡學習平臺。平臺匯集課件、視頻資料、課程習題、課外參考書目、職業測試軟件等豐富資源,為學生提供自主的學習環境;同時,通過平臺這一載體將教學延伸到課堂外,實現老師與學生的一對一交流,針對學生的求職困惑進行個性化指導。

(三)利用自編職場劇、模擬面試等情境教學方式,讓學生親身體驗職場。

一是自編職場劇進行表演。就業指導課中的相當部分案例都來自于真實職場或現實生活,生活氣息濃厚,特別適合改編成課堂劇來演繹;同時這也是讓學生通過體驗式學習,認知職業、職場的有效途徑。為此我們嘗試了這樣的方法,圍繞授課內容組織學生排練了《三方協議簽訂》、《求職路多艱辛》、《初涉職場》、《上班這點事》、《職場維權》、《畢業那些事》、《考研日志》等多部短劇。讓學生扮演求職過程中的典型職業角色,啟發他們參與教學過程,給予他們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和展現自己才干的機會,同時也讓學生較為真切地體會到今后職業生涯發展過程中可能會碰到的問題,了解最新職業信息和社會需求,拓展職業能力。

二是采取模擬面試等情境教學方式。面試是每名學生都要經歷的一個重要求職環節,為了讓學生有真切的體驗,為以后的面試實戰打下基礎,我們嘗試進行模擬面試訓練。具體的做法是:先讓學生分組分別扮演招聘者、應聘者;接著由招聘組學生負責撰寫、招聘啟事,設置投遞簡歷環節;繼而模擬招聘會,由應聘組學生投遞簡歷,招聘組從簡歷中篩選出符合條件的學生,然后進行面試。整個過程,教師全程跟蹤指導,著重于學生個人形象與言談舉止方面的訓練,針對容易出錯的地方及時進行糾正、改進,根據模擬訓練的過程及結果進行評價和總結。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增強課程學習的互動性。

一是結合教學內容,穿插大量相關的互動式活動。例如在講授職業生涯規劃章節自我探索小節時,圍繞“自我能力探索”這一主題,設計了如:“興趣島測試”、“無話語表達”、“逃生考驗”等活動;在生涯目標規劃小節,圍繞職業目標,設計了“職業暢想”活動,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想象來暢談五年后職場中的自己;在創業教育章節,設計了團隊訓練游戲:“電波”傳遞,讓學生在游戲中體驗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通過系列互動活動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相關知識,提升能力。

二是開展就業沙龍活動,邀請校友或優秀學長與學生面對面。每年均邀請已畢業學生到課堂來和學生交流,讓他們向學生分析就業形勢,談自己求職的心得體會,談社會對人才的素質要求。從而激勵學生以優秀校友為榜樣,吸取優秀校友的職業生涯發展成功經驗,幫助自己更好地規劃職業生涯,全面提高自身素質。

三是開展生涯規劃比賽、簡歷評比大賽、就業論壇征文等活動,以比賽促進教學。根據教學需要,組織學生開展簡歷評比大賽、創業設計大賽、禮儀大賽等系列比賽,將教學場所移至賽場,通過層層預賽選拔,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寓教于賽,以賽促學、以賽促教。

(五)創新考試評價方式,深化教學方法改革。

就業指導課的最終目的不在于考試,而在于讓大學生形成正確的擇業觀念,了解相關政策法規,提高就業競爭力,為就業做好充分準備。基于這樣的初衷,同時也是為了和教學方法的改革相配合,我們在近幾屆學生中對考試評價方式的改革進行了嘗試,注重全面評價學生,強化過程考核。

一是改革成績評定方式。采取了課前求職故事分享、課堂討論、學期論文、比賽加分等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相結合的綜合評定成績的方式,即課堂討論、實踐活動等平時成績占60%,期末考試占40%,這樣進一步突出了平時課堂教學與實踐教育的權重,利于引導學生重視課堂教學。

二是改革考試內容,與教學改革實際相結合,在期末考試中增加就業案例分析等主觀性、個性化試題的分量,主要考核學生對相關理論的理解掌握和對案例的分析能力。如:試就你自己的實際狀況,談談如何設計規劃你的職業目標;試針對自己的求職目標撰寫一份中英文求職簡歷;在電話面試中,應注意哪些細節;結合案例分析就業協議書和勞動合同的異同;分析案例中主人公面試失敗的原因;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應如何防范就業陷阱;大學生在求職中會遇到哪些法律問題,怎樣在求職時依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初入職場會面臨哪些壓力,你將如何面對職場中的各種心理壓力等試題。通過這類試題著重考察學生的實際的求職擇業能力,確保課堂教學內容真正落到實處。

三、結語

就業指導課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結合緊密的綜合性課程,對提高大學生的求職能力和職業素養有著重要意義。為此,我們應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努力進行教學創新的有益嘗試,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不斷增強教學效果,真正做到教學相長。

參考文獻:

[1]隋耀偉,高海英.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雙主模式”任務驅動型教學實踐研究[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1).

篇(4)

自1999年高校擴招以來,我國的大學生數量激增,緊跟而來的是就業問題。尤其近些年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解決大學生的就業問題,關系到大學生理想抱負的實現,同時關系到社會的和諧與穩定。而社會資本理論,為研究大學生就業問題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

社會資本這一概念最早由奧地利學者龐巴維克于十九世紀末提出。20世紀70年代后期社會學家開始廣泛關注這一概念,并逐漸發展成為與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相并列的理論概念。自20世紀90年以來,社會資本理論成為學術界關注的焦點和前沿問題。我國關于社會資本的研究起步較晚,但該理論迅速成為專家學者研究的焦點,運用該理論來研究中國當前社會的一些現實問題成為新的認識視角。本論文運用社會資本的理論來分析大學生就業問題,并通過在對J大學畢業生實地調查的基礎上,分析研究社會資本對大學生就業所發揮的作用,并提出一些大學生就業的建議。

二、社會資本理論

關于社會資本這一概念,學者們尚未形成統一認識,不同學者根據研究對象和研究領域對其有不同的界定。最早將“社會資本”概念引入到社會學的是法國著名社會學家皮埃爾?布迪厄。他認為:“社會資本是一種通過對‘體制化關系網絡’的占有而獲取的實際或潛在資源的集合體”。科爾曼認為社會資本,就是個人所擁有的,表現在社會結構資源的資本財產,它們由構成社會結構的許多要素組成,主要存在于人際關系和各種結構之中,并且為結構內部的個人行動提供便利。當前國內學者對社會資本主要有三種界定:一是認為社會關系網就是社會資本,將二者完全等同起來;二是認為社會資本就是社會行動主體與社會的聯系以及通過這種聯系獲取稀缺資源的能力;三是認為社會資本就是存在于每個人周圍的社會、社區和家庭等環境因素。

本文中“社會資本”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某些行動者的利益部分或全部處于其他行動者的控制之下,行動者為了實現各自的利益,相互進行各種交換,甚至單方轉讓對資源的控制,結果就形成了持續的社會關系,這種持續存在的社會關系,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社會資本。

三、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運用文獻研究和實地調查兩種研究方法。

(一)文獻研究

筆者運用文獻研究的方法,通過對相關文獻的查閱,了解當前學術界所運用社會資本理論研究大學生就業問題的現狀。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取有用信息,結合實地調查得,這即為本文的出發點。

(二)實地調查

筆者在實地調查中,主要采用了半結構式訪談和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按照簡單隨機抽樣的原則,抽取100位即將畢業和已經畢業近一年的大學本科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并對其中10個典型個案進行深度訪談。

表一 樣本構成表

人數

(人) 所占比例(百分比)

即將畢業的大四本科生 10 10%

已畢業近一年的本科生 90 10%

已找到工作 87 87%

未找到工作 13 13%

家庭因素(父母、親戚、父輩關系等) 37 37%

社會因素(家教、兼職等所積累的社會關系) 16 16%

學校因素(老師、同學、社團組織等) 11 11%

專業因素 14 14%

其它原因 9 9%

筆者在調查中將家庭因素、社會因素、學校因素三大因素作為大學生在求職就業中自身所擁有的社會資本。通過調查發現這100位受訪者已經找到工作的87位同學中有64位是通過這三大社會資本因素來獲得工作的,約占工作人數的74%,可見社會資本對大學生就業具有重要作用。

四、社會資本在大學生就業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獲取就業信息

在大學生求職過程最重要的就是就業信息的獲得,但如今在用人單位與大學生就業之間的信息交流不暢,加上出于節約人力、物力的考慮,其招聘信息往往在小范圍流通,從而使只能有一部分人獲知招聘信息,這時社會資本就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據調查,10%的被調查中因為其兼職過程中所建立的關系網絡獲知招聘信息后,轉告他們并直接幫助其獲得就業崗位。因此,大學生的社會資本會減弱他們在求職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現象。就用人單位來說,他們往往對求職者的素質、能力等個人信息以及真實求職期望等方面并不了解;而對求職者來說,他們又對用人單位的真實情況、可信程度等方面并不熟悉,而這時,介于二者之間的第三方便起到了橋梁的作用,幫助其獲取就業信息,而這個信息對于求職者和用人單位兩方面來說都是有用信息。

(二)有助于降低就業成本

在大學生求職過程中,需花費大量求職成本,包括在就業信息的獲取和求職中花費的時間、金錢和精力等。而擁有社會資本的大學生就可以直接獲取用人單位的就業信息,減少了信息傳播的環節,降低了求職成本的投入。此外,由于大學生擁有一定的社會資本,他在就業中的精神壓力就會減小,獲得求職信息會較早,有充足的時間去準備,且對工作獲取的自信心也會堅定,避免了許多不必要的意外事情的發生。可見社會資本在降低大學生就業成本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有助于大學生自主創業的資金供給及其他創業支持

在當前我國就業的大學生存在一個特殊的就業群體――自主創業者。這在已就業的大學生中占比例很小,本此調查100位受訪者中只有2位是自主創業者,依靠親戚朋友為他們的自主創業提供啟動資金和其他必要的社會支持,就是憑著豐富的社會資本來支撐他們創業。可見正是擁有了豐富的社會資本才使得他們的自主創業成為了可能。

五、對大學生通過社會資本促進就業的幾點建議

(一)積極利用家庭因素

調查中發現,在就業的87位大學生中有37人是通過家庭因素來幫助就業的,占到就業者比例的43%,是大學生就業的最重要的因素。大學生成長環境單純,自己建立起來的社會關系數量少,交往范圍小,因此,充分利用家庭因素來幫助就業是大學生就業的一個主要方面。在利用家庭因素促進就業的方面,不能只注重與父母關系密切的強關系,還要注重聯系不太密切的弱關系,正如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格拉諾維特《弱關系的力量》中講到,“弱關系是傳播信息的有效橋梁”、“在個人尋找工作時,對他找到新工作的真正有價值的信息,往往不是通過他的關系密切的親戚朋友(強關系)而獲得,而是通過他的一般親戚朋友(弱關系)而獲得的。由于家庭因素建立起的社會關系穩定性比較高,容易交流,且有比較強的意愿性,它是大學生各種社會關系中比較容易開發的部分。

(二)廣泛參與學校的各種團體、組織

筆者在調查中所列的社會資本的第三大要素是學校因素,學校里各種團體、組織包括各級學生會、學術團體、社團等,還有很多非正式組織,如俱樂部、同鄉會等在大學生就業中都起著重要作用。大學生多參加這些學校里的團體活動,不僅可以積累大量的人力資本,還可以在參加這些團體組織的過程中建立起他們的關系網絡,它可以突破班級、宿舍甚至學院的空間限制,這些團體和組織為大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互動平臺。因此,大學生應該在學校期間多參加各種團體和組織,建立廣闊的朋友交際圈,積累大學生的社會資本。

(三)積極開發利用校友資源

校友資源也是大學生重要的潛在社會資本。大學校友之間所建立起來的同學關系網絡,為畢業生在就業和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調查中,有幾位受訪者正是通過畢業于本校前幾屆的學長的幫助獲得了工作。因此校友資源是一個不能忽視的資源,假如大學生能夠充分的利用好這一巨大的社會資本,將會對自己的就業提供非常重要的幫助。

篇(5)

論文摘要:本文指出高校應該樹立“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不斷加強和改進就業指導工作,注重在學生中開展全程就業指導,幫助學生順利就業。

高校應樹立“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實施大學生全程就業指導。筆者對此談點淺見。

一、“全程就業指導”的概念和目標

“全程就業指導”是指從大學生一入學開始,就指導他們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針對大學學習的不同階段開設就業指導課,舉辦專家報告會,印發《就業指導信息報》和制作就業服務信息網,進行日常咨詢、就業政策宣傳及模擬招聘等方式,對在讀大學生進行形式多樣的就業教育,講解就業政策,傳授就業技巧,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全程就業指導”力求將就業指導貫穿于大學教育的整個過程,根據每個年級的學生特點,結合就業日標分別加以指導。

全程就業指導的目標是:第一,使學生加深對本專業的認識,了解專業培養目標和發展方向,增強專業學習自覺性,為及早確立職業目標奠定良好基礎;第二,讓學生了解當代大學生應該具備的綜合素質,剖析個人性格、興趣、優勢及不足,提高客觀評價自我的能力,根據實際情況科學規劃職業生涯,逐步形成適合自身特點的就業目標;第三,指導和鼓勵學生從事與職業發展方向相關的工作實踐,獲得職業崗位的感性認識及實際工作經驗,培養綜合職業能力,增強自身就業競爭力;第四,向學生提供大量的就業信息,傳授求職擇業的知識、方法及技巧,培養學生獲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職業決策能力等,為就業做好充分準備。

二、實施“全程就業指導”的必要性

(一)全程就業指導是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客觀要求。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不斷完善,高等教育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階段,主要表現在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學生數量急劇增加。1999年全國性高等教育大擴招以來,我國高等教育向著“大眾化”的方向前進了十年。伴隨而來的是大學生就業壓力的不斷增大,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深化,勞動人事制度改革的推進,就業選擇的多樣化,大學生職業選擇和就業觀念產生巨大沖擊,無不對高校就業指導工作提出新的問題和挑戰。如何合理有效地進行就業指導,已成為各高校的工作重點。實踐證明,以往只重視在畢業班中開展就業指導工作早已跟不上當今形勢的要求,必須對學生實施系統的全程就業指導,開展貫穿全過程、傘方位的就業指導工作,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評價自我、自覺學習,主動成材,使高校形成健康向上的優良學風,有利于提升高校辦學質最,提高整體辦學效益,推動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

(二)全程就業指導是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一方面,大學生難找工作的呼聲越來越高;而另一方面,大學生缺乏職業化素質、缺少職業規劃意識導致自身缺少市場競爭力的事實比比皆是。由此可見,大學生求職擇業的過程是一個激烈競爭的過程,綜合素質是就業競爭的核心競爭力。在校大學生只有根據未來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和標準來發展、塑造自己,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競爭能力,才能確保自己將來“適銷對路’’。因此,全程就業指導理應成為連接大學生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幫助大學生及早明確職業目標、制定職業規劃,一旦明確了職業目標,學生就會主動而有針對性地進行知識和能力的積累,充分利用校內外各種鍛煉機會和平臺,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組織管理能力、社會實踐能力、團結合作能力、溝通協調能力、開拓創新能力等,最終了解社會、融人社會。

(三)全程就業指導是增強就業指導工作實效性的有效途徑。目前,我國高校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基本屬于“臨陣磨槍”型的短平快模式,指導對象狹窄,形式簡單,內容零散,缺乏系統完整的課程體系,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和職業能力發展的指導性不夠,針對性不足,效果不理想。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和就業指導中心的‘全國民辦高校就業狀況調查”在問及‘學校就業前培訓指導對你就業當中的作用有多大時”,近4000份答卷中,12.61%認為很大,37.07%認為一般,16.52%認為不大,11.65%認為很小.19.74%認為根本沒用,這表明調查活動中近一半的學生對高校就業指導工作表示失望。而全程就業指導納入大學教育的常規內容,具有時間充足、內容廣泛、科學性強、效力大等優勢,能進一步增強就業指導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就業指導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四)全程就業指導是借鑒國際化先進教育理念的現實需要。早在1953年,美國職業指導專家舒伯就提出生涯發展理論,認為職業選擇不是在面臨擇業時才有的單一事件,而是一個發展過程,應貫穿于長期的教育工作中;職業發展如同人的身體和心理發展,可以分為幾個連續不同的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一定的特征和職業發展任務,前一個階段任務完成不好必定影響到后一個階段的任務完成,導致職業選擇障礙。生涯輔導理論以發展的觀點來探究職業選擇的過程,研究個體的職業行為、職業發展階段和職業成熟,在職業指導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成為傳統與現代職業指導的分野。20世紀70年代,是職業生涯理論成熟、完善和國際化的時期,為世界各國的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帶來理論支持。如,在美國、加拿大、口本等國,都注重對學生實行全程就業指導工作。學生入學后,學校根據其興趣愛好,為學生確定職業理想,利用求職信息資料庫的資料,分析職業市場現狀及其發展方向,指導學生選擇系科和專業;在就業階段著重指導學生選擇有意義和有發展前途的職業,不盲目選擇高薪職業崗位。我國就業指導工作起步較晚,學習和借鑒國外廣泛應用的就業指導先進理念和成功經驗,必將促進我國高校就業指導工作上新水平。

三、全程就業指導的實現途徑

全程就業指導就是要針對各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形式多樣的就業指導工作。這項工作可以劃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啟蒙階段,主要指一年級學生。應著重于職業生涯認知和規劃教育,結合新生入學教育,指導他們學會學習與學會做人。從在校新生的實際情況看,經過緊張的高考,面對新的環境和新的學習生活,有的新生感到無所適從,徘徊迷茫,基本上沒有目標,容易隨波逐流;有些新生雖有努力學習的意愿,卻目光短淺,缺乏長遠的人生規劃。他們對所學專業知之甚少,對自身以及社會各行業的了解也極為有限。全程就業指導應從這一階段開始,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樹立目標意識,主動了解自己所處環境、所學專業以及可利用資源的有關情況,深入探討“我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我希望過什么樣的生活”,為確立個人發展目標打下堅實基礎。當學生知道“為什么而學”時,必然產生強烈的學習意愿,進而獲得理想的學習效果。學校可以編寫《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南》和采取專題講座的形式,使新生順利實現由中學生向大學生的角色轉換,并進行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成人觀教育,認識所學專業特點,明確專業培養目標,指導學生開展個性化的職業規劃設計。

(二)發展階段,主要指二年級學生。應著重于學業指導和素質拓展能力的培養。在當今競爭異常激烈的人才市場,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這一階段的就業指導,應引導學生加強專業學習,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鍛煉社會實踐能力,發展興趣愛好,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可以通過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使學生在實踐中體會與人相處和擴大知識面做‘型人’的重要意義,掌握與人合作的基本技巧;邀請社會成功人士或素質教育專家舉辦專題講座,引導學生努力提高“硬件”和“軟件”素質,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職業道德以及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實現全面發展;通過各種職業測試、咨詢等手段,讓學生明白自己的職業意向、職業潛能、職業素質等,調整知識結構,彌補實踐技能,盡早確立職業道路和事業目標,自覺進行自我完善和塑造,為在激烈的競爭中實現理想打下堅實基礎。

(三)成熟階段,主要指三年級學生。應著重職業道德、職業發展教育和社會適應性訓練。主要是針對所學專業的專業特征,有針對性選擇職業典范實例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敬業精神和職業道德,發展與其職業目標相適應的素質優勢,或對原定的職業日標做出調適。可借鑒北京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設立“首都大學生實習基地”的做法,設立見習或實習基地,讓學生提前走向社會進行適應性訓練,轉變傳統的就業觀念;鼓勵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課題,讓學生在實踐鍛煉中學會發展;開展創業計劃大賽和創業論壇等活動,營造創業氛圍,為學生創業提供服務平臺。

篇(6)

【論文摘要】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網絡化是指導理念與技術革新的有機融合,是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在新形勢下向前推進的必然趨勢和要求。我國現有的畢業生就業服務信息網站在網絡資源整合、就業環境預測、社會職業狀況、信息服務系統、生涯教育課程開發、職業性向測評和網上咨詢輔導等方面與國外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實現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網絡化的路徑主要有就業信息的網絡化與合理應用、指導內容的多樣化與方式創新、主體需求的個性化與互動交流等。

一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信息化發展趨勢

信息化是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在新形勢下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和必然趨勢。大學生就業指導起源于西方發達國家的職業指導思想,在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等領域有著深厚的學科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關注的視角逐漸從職業轉向人本身、從強調指導轉向強調自我發展、從擇業指導轉向職業生涯規劃,實質是通過促進個人的發展為其就業和今后的生活做好充分的準備,符合教育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終極追求和價值。我國的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起步較晚且缺乏研究,導致大多數人認為就業指導就是畢業前的指導,就是幫助學生找工作,一味地追求就業率,忽視了對學生職業能力和素質的培養,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知識教育與生產實踐、勞動就業相脫節。隨著這項工作的推進及研究的深入,社會各界對大學生就業指導應逐步向職業生涯規劃過渡已經取得一定共識,這將有助于從根本上解決知識教育與人的社會化的整合問題。

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內涵的日益豐富和不斷拓展注定要有新的載體和表現形式,而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的出現不僅適應了這種需要更發揮了巨大的助推作用。網絡以其快捷和信息量大的特點,創造了人才市場新的運作模式,網上求職和招聘正在成為個人擇業的重要途徑。將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于大學生就業指導領域,則具有以下四個方面的重要意義:第一,通過網絡平臺建立起全國統‘的大學生就業指導體系,進一步明確政府、高校和社會職業巾介機構各自的功能定位,發揮宏觀調控、整合資源、提高效率的作用。第二,利用網絡方便快捷、覆蓋面廣、資源豐富等特點,滿足大學生就業對各類信息的需求,發揮網絡的交互性優勢,為大學生與學校、用人單位之間提供有效的溝通渠道,同時實現資源共享、個性化輔導與咨詢等。第三,網絡化可以有效地解決就業指導工作隊伍人員數量缺乏、專業化程度不高的問題,還可以極大地拓寬就業指導工作的服務對象、內容和功能,實現個性化、科學化、系統化的就業指導。第四,隨著“全球擇業和招聘”時代的到來,我國就業市場也必將面臨國際化的挑戰,要想有效獲取全球就業市場的資源,實現大學生就業指導的網絡化也是題中之義。

二國內外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信息化的現狀綜述

近年來我國政府主管部門、高校紛紛建立了畢業生就業服務信息網站,有關行業部門和一些社會人才服務機構也建有包含為畢業生就業服務內容的網站,就業信息網絡正逐漸成為主要的信息來源渠道。但從內容和功能上看,多數仍局限于就業政策、傳遞就業信息、進行網上招聘及辦理相關手續,而在就業環境預測、社會職業狀況、信息服務系統、職業性向測評和網上咨詢輔導等方面提供深層次服務的作用還不太顯著,技術的完善和信息網絡的建設也有待于進一步深入。

總體而言,國外整個就業市場依靠網絡信息的程度較高,但做法、特色各異。美國政府主要通過互聯網就業政策和就業趨勢預測,為大學生的擇業和應聘提供專業、權威的信息;高校就業指導部門一般都配備有先進的計算機網絡洽談室,學生可以通過全面的就業信息服務查詢系統和網絡平臺,隨時查到自己所需要的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需求信息,也可以把求職信息通過網絡傳送給雇主。加拿大政府開發并設立的就業指導網面向學校低價出售使用權,高校就業指導中心設有專門從事網絡技術和開發的人員,不僅為本校的畢業生提供自主開發的信息服務,而且與政府和職業服務機構設立專業網站連接,利用網絡為學生提供便捷的服務。學生可以獲得包括招聘信息、各種職業對受教育年限要求和報酬的統計資料及各種行業職業在社會的需求狀況、社會職業從業人員對本人職業的客觀評價等在內的就業信息。此外,網站還為個人提供了解就業傾向的自評軟件,為求職者進行自我分析提供方便。德國高校的主要做法是在互聯網上提供下載課程或專業書籍來為學生提供各類培訓。

日本是較早實踐“生涯教育”的國家,采取的是一種以就業信息為中心內容的模式,其最大的特點就是信息網絡化體現為各大學都建有自己的就業網站,并能實現與其它相關網站的超鏈接,就業資料室配備有電腦供學生上網查詢,信息內容豐富、翔實,個性心理測試、就業綜合考試、就職講座、就業咨詢及企業用人資料(按地區、行業和年份分類整理)。因此,在日本有相當大比例的畢業生是通過網上求職成功的。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大學生能充分利用自己的信息知識和能力,獲取就業情報,了解企業的基本情況,把握就業主動權。

三我國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信息化的實現路徑

1就業信息的網絡化與合理應用

通過網絡傳遞就業信息是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信息化最顯著的特點和最重要的內容,不僅豐富了就業信息的種類和數量,而且徹底改變了以往的傳遞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眼下大學生就業所需信息不足及渠道不暢的缺陷,也減少了人為的“信息壁壘”,提高了運行效率,降低了就業成本。但是,長期以來人們對就業信息存在著一種狹義的理解,即用人單位的用人信息,產生這種誤解與就業指導單純追求“就業率”的功利化目標有著直接關系,同時也受制于獲取信息的渠道、手段和載體。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理念的指導下,就業信息實際上指的是與個人職業生活有關的知識或資料,既包括反映整個就業市場的社會職業狀況方面情況的資料,也包括反映特定職業的性質、任務、要求、待遇以及升遷機會等與職業密切相關的具體情況,同時還包括與職業資格有關的教育與培訓方面的信息等等。因此,實現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信息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對就業信息的全面把握和正確應用。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就業信息的網絡化不可避免地存在信息良莠不齊、有效性不足等問題,導致大學生求職成功率不高甚至有被欺詐的可能。

在保證所提供的就業信息真實、可靠的前提下,作為大學生就業信息網站的建設者從專業上要考慮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首先,要準確把握不同類型就業信息的作用和特點。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對網絡上的大量信息進行科學分類與整理,為大學生準確、有效地利用各類信息提供便利。比如就業政策、就業形勢、社會職業狀況等信息對高校的專業結構調整、學生的擇業導向具有積極的參考作用。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環境下,大學生及其家庭的就業觀念仍存在一砦誤區,需要根據當前的就業形勢和社會需求調整預期,合理地選擇就業信息。用人單位的用人信息是對某種社會職業甚至具體崗位的需求,能使大學生比較直觀地了解社會對該從業人員的能力、素質要求,也能使他們更準確地認識自身與職業能力以及其他相關能力的差距,通過對用人信息的收集、梳理與,能夠為大學生求職應聘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幫助。職業傾向測評與決策、職業資格培訓和咨詢等信息能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的自我認識,并為其合理地選擇職業、做好職業準備與適應以及調適求職過程中的心理、情緒提供服務。其次,要注意培養學生選擇和應用所需就業信息的能力。這是因為不同專業和年級的學生在不同階段所需要的就業信息是不同的,而且每一個學生對所獲得的就業信息的應用能力也不一樣。在大學生人數迅速遞增和就業指導專業人員缺乏的情況下,網絡化的就業指導將選擇和應用就業信息的主動權交給了大學生本人,即使經過科學、系統的整理和分類,也仍然存在信息量大且繁雜的問題,客觀上就要求大學生具備根據自己的需要適時選擇和應用網上信息的能力。要培養學生分析社會職業狀況及其需求方面信息的能力,使之將所學的知識與市場的需求有一個直觀的結合,更好地認識自己所學專業在未來的應用和發展方向,科學地預測該職業在社會經濟所處的地位和發展趨勢,深刻認識某類職業的潛力和不足。要培養學生利用職業傾向測評、職業說明書等信息的能力,使之明確自身的職業興趣、目標和能力,客觀地評估自己與該職業所需能力素質之間的差距,科學規劃自己的專業學習和能力培養并付諸行動。

2指導內容的多樣化與方式創新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著眼于大學生成為職業人前后的整個過程,從內容上大致可分為職業指導、信息指導、咨詢指導、技巧指導四個方面,它們在信息化進程中都應得到不同程度的體現。例如,職業指導除了就業相關政策、就業趨勢預測、社會職業狀況、職業道德等宏觀上的指導外,還需加強對某類職業的知識、性質、特點、發展前途、意義及經濟收入、工作環境、晉升機會、就業難易程度、對從業人員的要求等微觀上的指導,甚至要能夠實現就每一個人的職業興趣測定與調查、個性心理品質與職業適應程度來進行個性化的生涯規劃與咨詢輔導。技巧指導包括面試面談要領和技巧,求職函的撰寫和回復,個人表格及有關資料的填寫、整理與使用,儀容、禮貌、服飾、應對,就業后的心理調適等。

另外,信息化不僅表現在內容全面上,關鍵還在于方式上有很大創新。由于不同年級、專業的學牛在不同階段的關注點和需求不同,這就要求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內容根據對象的特點進行合理地選擇和設計。與之相適應,其在網絡上的載體和方式也會互有差異。職業指導以單向的信息傳遞為主,客觀地反映現實狀況即可,因此要求的是信息及其分析準確、及時、有效。就職業測評而言,量表的選擇和使用應盡量科學,其結果對大學生個體的個性心理測評、能力素質評估、職業目標設定、生涯規劃設計起著導引作用,通過網絡技術不僅要實現每個人的測評記錄在案,而且要與其后續的網上就業咨詢、求職技巧輔導、心理情緒調適等環節很好地銜接起來。與課堂面授、面對面咨詢相比,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信息化可以提供各類授課軟件的下載和在線學習,能夠滿足大學生隨時隨地學習就業知識的需要,解決了目前就業指導課程與現行教學體系在授課時間、專業教師、資源配置等方面的沖突,通過多媒體演示、網上招聘面試等方式也可以簡化學習與求職過程,既省時又省力。

3主體需求的個性化與互動交流

現有的就業指導工作及研究多次提到了個性化指導的問題,但是對于什么是個性化、如何實現個性化還比較模糊,實踐中也缺乏可操作的條件和可資借鑒的做法。誠然,在大學生群體日益呈現出價值取向多元化、主體需求個性化等特點的背景下,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層次以及個人對自身的就業期望不可能完全一致,而就業指導本身會因為每一個個體的具體情況和所依賴的條件不同而有所差異。因此,實現個性化的就業指導有著現實的重要意義,必將成為未來研究的熱點和難點。

篇(7)

[論文摘要]本文通過分析我國當前畢業生的就業狀況,重點分析了女大學生面臨的就業機會不均等、就業競爭不公平、保證體制不完善、法律法規滯后等嚴峻形勢,給女大學生就業造成了較大的壓力。提出通過對女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和維護女大學生的合法權益,為切實做好女大學生就業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當前就業形勢分析

其一是人才需求不旺。在學生就業過程中,我們發現:受“9.11”影響,駐我國的一些跨國公司開始裁員;外資企業接收大學生人數明顯減少;IT業、證券業開始裁員;一批在美國硅谷從業的華人回流;過去需求旺盛的大型企業如華為、中興、大唐等需求急劇下降;政府機關實行機構改革;事業單位人員過剩,用人指標受限等等。

其二是供需結構矛盾越來越突出。從就業人數講,2001年,我國高校畢業生共有115萬人,而2002年將有145萬名學生畢業,其中研究生8.8萬,本科生63.6萬,專科生72.7萬。專科生增幅最大,達39.8%。在社會需求與往年基本持平的情況下,畢業生供給大幅度增加,尤其專科生的增幅,使供需矛盾和結構矛盾變得比較突出。另外,從學科專業冷熱不均、學歷層次需求不同,地區間的需求不平衡方面看,也使供需矛盾和結構矛盾變得比較突出。

其三是畢業生擇業期望值居高不下。學生們仍是眼盯大城市、大公司、經濟發達地區,機關和事業單位。對地縣級單位、對中小企業、非公有制企業、經濟欠發達地區仍看不上眼,在工資待遇上總期望待遇優厚。如在最近某高校對畢業生進行的一次就業情況調查中發現:學生就業首選的地域仍是上海、北京、東部沿海一帶。

二、當前女大學生就業狀況

目前,有關部門對高校畢業生進行了就業問卷調查摸底工作,從調查結果看,某些高校女大學生就業簽約率較男生要低10—20個百分點。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1.就業機會不均等、招聘條件設限

雖然社會各方都一直在呼吁就業市場上的男女平等,可一些用人單位仍然是我行我素,在大大小小的招聘會上,公開打出“只限男性”或是“男生優先”的字樣。很多時候,使女大學生連展示一下自己的機會都沒有。此外,在許多地方公務員招聘選拔方面,也有女性比例不得超過30%的要求。

2.就業競爭不公平,女大學生求職自信心不足

用人單位在招聘畢業生時,同等條件下,男生優先甚至女生免談。這嚴重挫傷了女生的學習、就業積極性。據有關調查顯示,女畢業生比男畢業生承受著更大的心理壓力,有20.8%對找工作沒有信心,比男生高出5.7%;對走向社會感到害怕的女生為l8.7%,高出男生9.3%。在擇業前的心態上,有51.5%的女生感到比較緊張、苦惱和焦慮,而男生則為39.5%。

3.社會保障機制不健全制約女性就業

據有關調查顯示,29.2%的女生認為社會保障機制不健全制約女性就業,51.4%的女生認為各種傳統觀念和某些現實因素是女大學生比男大學生求職困難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國沒有建立女職工生育基金補償制度,女性在生育期間的工資和福利必須由用人單位承擔。對于用人單位來說,這顯然不合理,而且女性在生育和哺乳期間必然會對工作產生一些影響。因此,單位不愿意接收女生。

4.政策、法規的不完善影響了女生就業

目前,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法規建設依然滯后,主要表現在對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的權利和義務規范不全,缺乏有效的監督;法規內容計劃體制色彩濃厚,等等。同時,勞動人事制度和戶籍制度改革滯后,堵塞了就業渠道,也影響了女生就業。

三、調整女大學生心態,指導其積極就業

從以上分析看,影響女大學生就業的因素很多。那么在當今就業形勢嚴峻情況下,如何指導好女大學生就業,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幫助女大學生認識自身弱點,調整擇業心態

目前,在我國高校中,尤其是重點高校,有相當一部分女生在學習過程中過于看重學習成績而忽略能力的培養,導致能力素質不能滿足用人單位的要求而面試時碰壁。還有的女生擇業期望值過高,不愿到真正需要人才的地方去就業,錯失了許多就業機會。此外,還有些女生由于缺乏經驗及心理準備不足,以至稍遇挫折,戟造茂心態失衡。從而變得焦慮和自信心不足,由產生的后果不僅影響了就業,而且嚴重影響了身心健康。為此,應開展多方位教育,讓女大學生了解社會動態,樹立競爭意識、市場意識和主動就業意識;大力開展素質教育和能力培訓,幫助女生形成健康的就業心態及提高女生的就業競爭力,使女生依靠自身實力去贏得用人單位的青睞。

2.指導女大學生善于挖掘自身優勢,積極參與市場競爭

據有關調查顯示,有42.5%的女生和35,9%男生認為“女大學生有語言能力優勢”,35.5%的女生和44.4%的男生認為“女大學生有交往能力優勢”,25.8%的女生和13.6%的男生認為“女大學生有忍耐力優勢”,此外,“思維能力優勢”、“管理能力優勢”也有許多贊成票。可見,女大學生若好好把握這些優勢,那么完全有能力把握機遇,迎接就業市場的挑戰。

3.保障女生合法權益,完善法規建設

憲法中明確規定:婦女在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社會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與男子平等的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條也規定了婦女作為勞動者的一部分享受平等的就業機會和選擇職業的權利。現在一些用人單位把“用人自主權”擴大,甚至是濫用,其直接后果就是對女性就業機會的封鎖。求職過程造成性別歧視現象的社會原因,客觀地看,絕不單單是性別歧視的因素。婦女負擔過重的社會現實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早應該得到足夠的重視。這其實是女性在社會和家庭中承擔的雙重任務之間的矛盾。要解決這一矛盾,社會分工應進一步細化,擴大服務行業的服務范圍,從而使女性擺脫負擔過重的問題。為此,在推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時,應該把保證女生的合法權益作為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同時社會要盡快建立女性就業的社會保障機制,建立女職工生育保障制度,減輕單位的經濟負擔,使女生就業的難題從根本上得到緩解。

4.建立完善的就業指導服務體系,指導女大學生積極就業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 无码少妇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动态| 日韩亚洲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就去吻 |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免费| 欧美xxxx做受欧美| 高h乱好爽要尿了喷水了| 一本色道久久hezyo无码 |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少妇下面好紧好多水真爽播放| 超碰人人超碰人人| 成人国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无遮挡男女啪啪免费软件| 成年免费a级毛片| 业余 自由 性别 成熟视频 视频| 午夜人妻久久久久久久久|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 | 办公室被绑奶头调教羞辱ol| 好爽…又高潮了免费毛片|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俺去了| 国产丰满老熟女重口对白| 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av一本久道久久波多野结衣 | 18禁黄网站禁片免费观看| 少妇熟女久久综合网色欲|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第一页| 少妇愉情理伦片丰满丰满午夜| 色综合久久网| 好爽…又高潮了毛片免费看| 亚洲欧美bt| 久久精品这里热有精品| 台湾佬中文娱乐网22| 外国男同志网站| 欧美两根一起进3p做受视频| 办公室被绑奶头调教羞辱ol|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国产v亚洲v天堂a无码| 亚洲热妇无码av在线播放|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 国产 浪潮av性色四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