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2 15:02:3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大學生就業狀況調查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據介紹,該所已連續兩年對大學生就業情況進行了調查。和去年不同,今年將畢業的研究生和大專生也列入調查對象。
男女生就業差距在縮小
【解讀】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分析認為,隨著政府在消除就業歧視和實現平等就業方面政策導向性的增強,性別差異在大學生求職過程中的影響盡管依舊存在,但程度已大為減輕。此外,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還和女大學生比例增加有關。
研究生就業優勢不突出
【解讀】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發現,普通大學的研究生就業時和本科生相比優勢并不突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雖然有來自人才市場的壓力以及用人單位對人才的不恰當使用,但更多的是與當前研究生、本科生和專科生之間培養特色不明顯、可替代性較強有著緊密的聯系。這種高學歷人才搶占低學歷人才就業崗位的現象,實質上凸現的是大學生就業質量的問題。
大學生對政策知曉率低
【解讀】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認為,政策的宣傳力度有待提高。
表達能力欠缺成求職難題
【解讀】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認為,雖然大學生已開始重視自身能力的全面培養,但個人能力與市場需求之間的差距依然存在。建議大學生從基本做起,累積實力,在不斷開拓創新中增長才干。
大學盲目求全無助就業
關鍵詞:內容分析法 就業狀況 調查報告
一、研究的目的
高等教育正在走向普及化和大眾化,大學生人數不斷在增加,因此高校畢業生的隊伍也在不斷壯大,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情況成為了一項高校評估的一項重要指標,這關系著學校的聲譽和質量。為了更合理地分析畢業生的就業狀況,研究者將根據內容分析法分析《畢業生就業協議書》,這種文本資料包括用人單位的名稱、通訊地址等基本信息,研究者還可以通過現代網絡技術收集協議單位性質、工資水平、地域類型等方面的信息,通過對信息的分析對比有利于了解學生專業情況,畢業生就業去向。
二、研究對象的選擇
本研究以南京市某高等院校二級學院的本科畢業生為研究對象,根據實際情況研究者隨機選取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為研究對象,這是一種整群抽樣的方法。[1]這種調查方法有利于詳細了解特定專業的就業狀況,所得出的數據更加具體和實用,可為所帶班級的班主任提供實時數據,但所獲得的樣本數量少、分布不均,代表性比較差,需要在實際中就行糾正。
三、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以內容分析法為基礎,內容分析法以客觀存在的文字記錄為主要研究對象,它將能用語言表示而非數量表示的文獻轉化為用數量表示的資料,并將分析結果用統計數字描述。內容分析法具有系統性、客觀性、定量性的特征,其根據一定的操作步驟對文獻資料進行量化處理后,再進行定性的分析以得到結論,從而盡量避免個人分析的主觀性和隨意性,并且其他研究者根據研究的過程可以進行重復的驗證。[1]在實踐中,研究者以招生與就業指導部門收到的《畢業生就業協議書》為分析基礎,主要收集畢業生的姓名、用人單位名稱等信息作為第一類項目;同時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以及國家的《三次產業劃分規定》對用人單位進行了行業分類,根據用人單位經濟成分內部的生產關系對用人單位的經濟類型進行了分類,根據江蘇區域劃分標準,對協議單位地域類型進行了分類,這些根據客觀標準制定的項目作為分析單元。
四、數據的統計與分析
(一)專業及就業情況分析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學制為四年,以培養滿足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素養和工程素養的人才為目標,要求其專業的畢業生掌握扎實的計算機軟、硬件專業理論,熟悉主流軟件開發及管理工具或典型嵌入式系統設計與開發工具,具備較全面的系統軟、硬件開發能力,同時有一定的開拓創新意識和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培養目標來看,我們可以發現其人才培養與“長三角”地區信息產業發展緊密結合,就業適宜在信息產業等相關企事業單位從事軟件研發、項目管理、IT服務、移動終端開發、數字家庭與智能家電軟硬件設計與開發等工作。
從對就業協議書的統計來看,2012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共有畢業生68名,其中截止目前共收到畢業協議書60份,其協議就業率為88%,這種協議就業是指畢業生通過高校與用人單位簽訂正式就業協議,領取就業報到證,到用人單位報到就業為準,協議就業率基本可以反映一個學校專業的就業質量,達到了一般院校的就業標準,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的協議就業率還會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二)協議單位所屬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分析
依據我國近年來經濟發展狀況和趨勢,國家統計局起草了《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本標準采用經濟活動的同質性原則進行劃分,基本涵括國民經濟活動。[2]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研究者把畢業生的協議單位進行了分類,表1顯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有32.4%的畢業生從事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有22.1%的畢業生從事制造業;還有5.9%的畢業生從事金融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通過分析表1,研究者發現大部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畢業生在畢業時都能夠找到與之對口的計算機類的就業崗位,一些畢業生在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工作,這些公司主要以計算機軟硬件銷售、開發、服務、咨詢以及網絡安全設備的安裝與維護為主體的科技型公司;或者一些畢業生以電子元器件制造為主的制造業工作。這兩類學生占到了就業人數的50%以上符合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培養目標。
同時,也有畢業生在金融業、批發和零售業等行業工作,這些產業雖然和他們的專業相關性不大,但這些行業具有工作強度不大、工作自由等特點,所以也有較多畢業生從事此產業。其次,研究者發現該專業的畢業生畢業時能夠進入公務員系統、事業單位的人員較少,這受到這些單位招聘時間較晚、周期較長的影響,即使有同學被錄取,因還沒正式簽協議,他們這類人員就按未就業進行處理的,所以未就業人員比例有一定的比例。
(三)協議單位經濟類型分析
企業經濟類型亦稱“經濟成分類型”,指國民經濟的所有制構成,是反映一個國家基本經濟狀況的一項重要的經濟數據,經濟成分的劃分為觀察社會經濟結構變化提供了一個更為準確、全面的工具,為宏觀經濟決策提供了客觀依據,也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提供了重要基礎。通過分析畢業生協議就業單位經濟類型的分布,研究者可以找出高校畢業生就業的“主要陣地”,為接下來的畢業生就業作出借鑒。通過觀察表2,研究者發現有58.8%的畢業生進入到私營經濟領域,這是畢業生就業的“主要陣地”,通過訪談研究者發現他們就業時主要以參加招聘會或者以網絡投遞簡歷的方式進行,通過面試和簡單的筆試就可以進入相應崗位,相當其他經濟類型來說就業更為簡單、靈活,同時有些畢業生所進入的私營經濟企業是自己家庭或者親戚開設的公司,就業相對容易。股份制經濟所占比重為10.3%,國有經濟、集體經濟等經濟類型所占比例都不足6%,所占比例較小,這說明畢業生到這些經濟類型的企業就業是有一定難度的,這和企業的工資水平、社會地位、資源均衡等方面的因素是相關的。
表 2
(四)協議單位地域類型分析
1994年江蘇省九次黨代會確定了區域發展戰略。省政府在制定“十五”計劃時,依據區域發展現狀,對蘇南、蘇中、蘇北三大區域作出了新的界定。[3]蘇南包括南京、蘇州、無錫、常州、鎮江五市,蘇中包括揚州、泰州、南通三市,蘇北包括徐州、鹽城、連云港、淮安、宿遷五市。這種劃分是根據省內的自然、社會、經濟、歷史影響而劃分的,而其經濟差異較其他方面則更為明顯,其協議單位地域類型也將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表3顯示協議單位地域在蘇南的占61.8%,協議單位地域在蘇中的占16.2%,協議單位地域在蘇北的占7.4%;而在生源地地域方面,蘇南的占39.7%,蘇中的占39.7%,蘇北的占20.6%,從而明顯發現畢業生在向經濟發達的地區遷移,尤其向蘇南地區則更為明顯,這和這些地區的就業機會多、就業環境好等方面是分不開的。
五、結論與建議
(一)加強專業建設,促進學生就業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是一門新興的學科與專業,是隨著國家戰略和經濟發展而設立,相對其他專業來說,其就業面較廣、勞動力需求較大,但調查發現畢業生還是有一定比例的人員不能在其對口的專業就業,這受到畢業生專業知識、就業能力和就業心理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從而學院和畢業生必須根據就業形勢調整就業方式、方法,提高自身的就業能力。高等院校的教務部門應深入分析勞動力市場的需求變化,根據市場需求變化設置專業,改善專業結構,調整課程設置,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學習到扎實的基礎知識,形成較強的應變能力和適應能力;高等院校的就業指導部門加強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自學生入學起就開始進行有關專業教育,并科學有序地貫穿整個大學期間,形成一批具備就業指導能力并熱衷學生教育工作的就業指導人員為學生開設職業生涯規劃、勞動力市場分析以及就業技巧指導等一系列課程,在理論和實踐中給予學生指導。[4]
(二)接受社會現實,提高學生就業心理承受能力
現在的大學生由于受到社會、家庭等因素的影響,他們期望畢業后能夠到大城市、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去工作,對工資、福利待遇有較高的要求,希望能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然而面對如今嚴峻的就業形勢,他們往往事與愿違,冷酷的現實往往給他們迎頭一棒,這種理想與現實的矛盾給他們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從而在求職過程中常常表現出憂心忡忡、煩躁不安的心理狀態。[5]就業與指導部門要組織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進行一些有針對性的就業心理輔導,讓學生走出就業誤區,正確認識自我,擇業定位不要太高,也不能妄自菲薄,把擇業期望放得過低;同時,學生自己要培養健康的職業心理,有一定的抗挫折能力,就業競爭異常激烈,參與競爭難免會遇到挫折,但學生不能一遇到挫折就消極、低沉。
(三)豐富學生知識面,拓展就業領域
所謂專才是指在某一個專業領域具有較多專業知識,較熟練專業技能的人才;而所謂通才是具有廣闊的知識平臺,豐富的知識儲備和多種技能的人才。[6]大學教育的主要任務是“教與學”,學生的專業知識學習是其中一方面,隨著大學學習的深入,他們學習的專業知識也將越來越多,而當其畢業后進入社會時他們對專業知識需求量會相應減少;如果出現暫時或不能就業的現象,這時畢業生就業應選擇其他一些不對口的工作去做,做到“先就業,后擇業”,這時他們在學校學習的專業知識將與其專業無關,所以高校畢業生在學校學習期間學習一些其他專業方面的知識是相當必要的,這有利于拓寬自己的就業面,拓展自己的就業空間。
參考文獻
[1]卜衛.試論內容分析方法[J].國際新聞界,1997(04)p55-56.
[2]方寬.統計研究[J]我國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的沿革及與國際標準的比較,2002(7)27-31.
[3]沈山.江蘇省經濟地域劃分與空間組織研究[J]工業技術經濟,2005(3):6-8.
[4]崔海濤.構建高校就業指導工作體系的思考[J]江蘇高教,2009(5):102-103.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稅收政策
[中圖分類號]F241.4 [文獻標識碼]A
一、 我國大學生就業現狀
(一)就業現狀
據教育主管部門的數據顯示, 我國高校畢業生規模呈逐年增長趨勢,2005年畢業人數為340萬人,2006年為413萬人,2007年為495萬人,2008 年為559 萬人,2009年為610萬人,2010年為630萬人, 2011年為660萬人,是本世紀初的6倍(見圖1)。在2011年召開的全國就業工作座談會中指出:“十二五”時期應屆畢業生年平均規模將達到近700萬人,就業競爭日趨激烈。由北京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及相關部門完成的“2011 年中國大學生就業狀況調查”顯示,全國應屆大學畢業生已簽約和已有意向的人數僅為47.2%,不到畢業生總數的一半,大學生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
[摘要]目前,我國就業形勢嚴峻,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日益突出,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滯后,普通高校不斷擴招,大學生就業渠道狹窄,職業定位存在偏差。我國為促進大學生就業,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但現行的政策存在系統性和規范性差、缺乏可操作性、優惠范圍小、優惠險種少、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導向等問題。制定促進大學生就業的稅收政策,應立足于社會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的實際,建立長期和規范化的稅收優惠政策體系,加大職業技能培訓等方面的稅收優惠力度,引導相關產業合理發展,對大學生創業給予稅收優惠和資金支持。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稅收政策
[中圖分類號]F241.4 [文獻標識碼]A
一、 我國大學生就業現狀
民調,是民意調查的簡稱。其基本方法是通過抽樣調查和統計分析,在特定的調查范圍內抽取一個有代表意義的樣本實施調查,再根據對樣本的統計分析,推論出總體的狀況和結論。一個民調能否真實、準確地反映總體,可從以下方面進行判斷:有無合理的研究設計?問題設計是否科學?抽樣是否具有代表性?有否實行嚴格的調查控制?
從廣義上說,民意調查是社會調查的一種,但從狹義來看,民意調查更側重于對社會總體輿論的關注,主題多是了解民眾的輿論評價。而社會調查主題更為廣泛多樣化,主要是社會事實、行為特征、社會關系特征等方面的調查。舉例來說,“大學生就業狀況公眾評價”屬于民調,它的調查對象是常住居民,目的是了解大學就業狀況的社會輿論是怎樣的;而“大學生就業狀況調查”屬于社會調查,調查對象是在讀、即將畢業的大學生,目的是把握大學生就業的真實情況。
民意調查跟市場調查,其實有很多相似點,但兩者最大的區別在于調查的主題。市場調查主要是對市場營銷信息的收集和研究,包括對市場環境、市場狀況、銷售可能性、消費者消費需求等開展調查。舉例來說,“供水狀況居民評價”屬于民調,它的目的主要是了解當地居民對供水服務質量、收費、監管等方面的評價和看法;而“直飲水推廣調查”則屬于市場調查,它的目的是掌握居民購買、使用直飲水的意愿,為今后銷售策略提供方向和思路。
2.目前不少政府部門會向民眾派發征詢意見調查表,這些征詢意見表能稱為民調嗎?
為探究我國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運用科學計量學的前沿研究方法,基于CNKI數據庫收錄的我國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研究領域主要期刊數據,應用CiteSpace信息軟件系統,就關鍵詞、作者及機構等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表明:大學生、就業、用人單位、就業指導、求職過程等問題為我國學術界持續關注的研究熱點。《變革中的就業環境與中國大學生就業》《關于培養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思考》《2005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的調查分析》等為被引頻次較高的經典文章。研究大學生就業、創業的重要機構是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溫州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等高校。
關鍵詞:
大學生就業;大學生創業;研究熱點;作者分布
大學生就業是目前我國學者研究的熱點問題,2014年我國大學生畢業人數已經突破700萬,就業問題沒有最難,只有更難。近年來,國家鼓勵大學生進行創業,相繼出臺一系列的鼓勵政策,研究大學生就業、創業的文章也越來越多。本文選定近10年來大學生就業、創業的重要期刊做計量研究,對大學生就業的研究成果進行研究梳理,為國家關于大學生就業政策方面的改革提供學術支持。
一、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運用陳超美博士開發的CiteSpace軟件,對下載近10年來CSSCI來源期刊收錄的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方面1472篇文章,包括《變革中的就業環境與中國大學生就業》《關于培養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思考》《2005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的調查分析》《家庭社會經濟地位與大學生就業》《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模式探討》等基本載文信息的多個論文指標進行文獻分析。
二、研究熱點及趨勢分析
對數據的熱點關鍵詞進行統計,得到關鍵詞4181個。通過相近詞合并,在關鍵詞排序當中,大學生(644次)共現詞頻最高,排在第二位的關鍵詞是就業(390次),這表明該研究領域的研究熱點為大學就業,有高度聚焦性。排在第三、四位的是創業教育(159次)、創業(76次),排在第五、六位的是高校(75次)、就業指導(66次)。這表明我國大學生就業面臨許多理論與現實問題,創業、用人單位情況和大學生就業指導等是學界廣泛關注的問題,其中高校擴招和就業為研究熱點運用軟件的因子和聚類分析方法對文章的關鍵詞進行聚類,該領域研究主要有以下兩方面:
(一)大學生的就業、創業問題
因國際經濟危機持續,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產業結構調整,加之高校連年擴招,畢業生數量眾多,使得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有學者認為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問題為家庭、學校和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對我國高等教育持續健康的發展、社會的穩定與人才強國戰略的實施等都有直接影響[1]。中國大學生就業、創業困境的七大誘因為大學擴招導致論、體制弊端論、勞動力市場結構缺陷論、初次就業率統計指標設計局限論、結構性或摩擦性失業論、高端產業發展不足論、就業能力欠缺論[2]。九個因素為團隊合作、創新與問題解決能力、內省性、專業技能、實踐經驗、職業動機、就業信息獲取、求職方法及自我定位[3]。四個維度即基礎能力、專業能力、個人特質、社會適應能力等構建大學生就業能力[4]。還有學者認為就業信息的網絡化與合理應用、指導內容的多樣化與方式創新、主體需求的個性化與互動交流等有助于大學生就業、創業[5]。卓越導向和成長導向對大學生創業意向有顯著正影響,環境因素的引入對預測個體創業意向有增量效度[6]。
(二)高校擴招背景下用人單位意向和就業指導問題
當前國際形勢繼續發生深刻復雜變化,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呈良好趨勢,但在宏觀就業形勢方面,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并存,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總體上不容樂觀[7]。隨著高校擴招,畢業生規模日益增加,從2000年開始,大學生的就業難上加難。2000年時,我國高校僅畢業107萬人,到2015年畢業生規模達到749萬,增長達到7倍。從招生規模來推測,2014年以后五年內,應屆畢業生規模都在700萬人以上。大學生就業問題,在許多地方凸顯出來,每一個畢業生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就業壓力[8]。因此國家必須調整高等教育發展規劃,適當控制招生比例,保持適度規模,從而降低高校擴招所帶來的畢業生就業風險[9]。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雖然國家鼓勵大學生創業,但很多大學生把報考研究生當成了規避就業的理想選擇,大學生畢業行為選擇受到社會、家庭、同齡群體和個人實際情況等綜合因素的影響[10]。
三、作者與機構統計分析
(一)研究作者統計
大學生就業、創業的研究團體日漸擴大,為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本文對作者及作者發文頻次進行統計發現,CSSCI數據庫共收錄了1921位作者(含合著作者)的1472篇論文,其中發表過2篇論文的作者有169人,發表過3篇及以上論文的作者有72名,黃敬寶發文量最多,黃兆信、曾爾雷和施永川組成團隊,徐小洲和梅偉惠組成團隊,再加上孟大虎和岳昌君這兩位作者,是近幾年研究高校大學生就業的主要人物。
(二)研究單位統計
研究單位分布能反映出我國不同高校在該領域的研究實力。通過統計,在2004-2013年間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共發文27篇,居載文作者機構發文量之首;溫州大學和東北師范大學共發文20篇;浙江大學發文16篇,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發文15篇;中國人民大學發文13篇。由此可見,研究該領域的核心高校主要集中在北京和東南沿海地區,研究大學生就業的核心力量聚集在北京,西部西南地區大學生就業的研究成果略顯不足。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穩居機構發文之首,核心作者群的實力最為雄厚。溫州大學創業人才培養學院和東北師范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是近幾年研究高校大學生就業的主要機構。
四、發表期刊被引用統計
據數據統計,《高等教育研究》《比較教育研究》《教育發展研究》三大期刊的文獻被引用的頻次較高。在作者發表的論文中,由曾湘泉獨自撰寫的《變革中的就業環境與中國大學生就業》一文在《經濟研究》發表,被引用421次,是就業文獻中被引頻次最高的文獻。文章認為,初次就業率統計指標設計的局限,客觀上夸大了這種大學生就業困難的程度[11]。排在第二位的是謝志遠刊登在《教育發展研究》上的《關于培養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思考》,297篇論文引用了該文中的數據或觀點,該文指出大學生出現“就業鴻溝”的根源在于院系的專業和課程設置等方面存在脫節,造成大學生就業困境的真正原因是學生就業能力不足[12]。而木志榮的《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模式探討》一文,則從大學生創業的角度指出了當前推動我國大學創業教育發展的兩個重心,一是建設合理的創業教育課程,二是組織培養優秀的創業教育師資[13]。此外,吳志功和喬志宏的《美國大學生生涯發展與就業指導理論評述》、房國忠和劉宏妍的《美國大學生創業教育模式及其啟示》等高頻被引文獻對美國的大學生生涯發展、就業指導與創業模式等進行了闡述,得到了學術界的普遍認可。
五、結論
本文運用CiteSpace信息軟件系統進行科學計量統計,通過對我國高校近十年的大學生就業、創業文獻進行統計分析發現:①關于中國高校大學生就業的學術研究緊扣新時期國家大學生就業與創業政策調整、就業指導與求職過程、勞動力市場與專業設置、用人單位的調查、職業選擇及影響因素等主題,這些學術研究也為國家就業、創業政策的改革完善提供了思路。②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溫州大學創業人才培養學院和東北師范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是該領域最重要的研究單位。③大學生就業、創業研究呈多學科交叉趨勢,與相關領域的研究比較緊密,與時代同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周劍平.貧困大學生就業困境分析[J].社會科學戰線,2005(4):317-319
[2]邊文霞.中國大學生就業狀況與面臨困境動因研究成果綜述[J].現代財經(天津財經大學學報),2010(4):92-97
[3]羅崢,方平,付俊杰等.大學生就業能力的結構初探[J].心理學探新,2010(1):74-77
[4]李恩平,牛沖槐,董國輝.大學生就業能力的結構維度探討與對策建議[J].生產力研究,2010(3):168-170
[5]余藍.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信息化路徑分析[J].現代教育技術,2010(1):140-142
[6]陳丹,王文科.大學生創業意向影響因素研究[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6):113-119
[7]劉大為.全力提升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水平[J].中國高等教育,2010(24):1
[8]周駿宇.大學生就業難,都是擴招惹的禍?[J].社會,2004(6):1
[9]馬寧,陳立文.高等教育大眾化與高校畢業生就業風險[J].河北學刊,2005(6):205-208
[10]徐曉鵑,馮剛,馬宏.大學生就業與報考研究生行為選擇的影響因素研究——以北京地區某高校為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27):45-48
[11]曾湘泉.變革中的就業環境與中國大學生就業[J].經濟研究,2004(6):87-95
[12]謝志遠.關于培養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思考[J].教育發展研究,2005(1):90-92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質量;評價指標;啟示;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520(2015)-08-00-02
隨著上世紀末大學招生規模的逐步擴大,每年大學生的畢業人數已從1996年的83萬人增長到2013年的700萬人、每年平均的增長率為13.35%,大于同期國內生產總值(GDP)9.56%的增長率,大學畢業生就業工作壓力增大。1999年教育部決定公布高校畢業生就業率,以此來考核各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狀況,同時將就業率與招生規模掛鉤,就業率低的專業逐步縮減招生規模。該政策促使各高校普遍重視了就業率的提高,有力的促進了大學生的充分就業。但“就業率”只能簡單反映某一時間點上就業的“量”,不能評價就業的 “質”,不能全面、科學地反映出一個學校辦學水平的好壞和學校在就業方面做的工作多少,不能充分反映學生就業的特點和過程,不能充分反映學生、社會對就業工作的滿意程度。
一、大學生就業質量國內外研究現況
大學生就業質量是一個內涵非常豐富的概念,國內外諸多的專家、學者自20世紀90年代后,對大學生就業質量的概念、內涵進行了探討和研究,下面就大學生就業質量的研究狀況概括如下:
(一)國外就業質量的研究現狀
國外對就業質量的闡述分兩個層次,對于普通勞動者偏重于就業待遇與就業保障的表述,1998年索馬維亞代表國際勞工組織提出“體面勞動”來闡述就業質量的內涵,并編制了一套衡量各國“體面勞動”的主要的指標體系;對于社會上層人士,其就業質量的衡量則偏重于其對社會發展的貢獻程度,比如:在大學生就業質量的衡量上,世界上多數國家對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加州理工學院)、Harvard University (MA) (哈佛大學)、Massachusetts Inst. of Technology(麻省理工學院)、Yale University (CT) (耶魯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 (CA) (斯坦福大學)、Oxford(牛津大學)、Cambridge(劍橋大學)等大學的畢業生的就業較認可,原因是這些大學的畢業生對社會的發展做出過突出的貢獻。
(二)國內就業質量的研究現狀
“質量”《辭海》的解釋為:“產品或工作的優劣程度”;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則稱之為:“實體滿足明確或隱含需要能力的特性的總和”;《ISO9000族標準》認為是“一組固有特性滿足要求的程度”。就業指的是在一定的物質條件下,從事有一定勞動報酬或經營收入的社會經濟活動,是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相結合的過程,是實現個人發展、個人尊嚴、自我認同、自我實現的最重要渠道,也是實現社會認同、尊重的主要場所。基于此,秦建國認為大學生就業質量可定義為:大學生所能獲得的工作優劣及工作固有的特征滿足大學生要求的程度[1]。劉艷華認為大學生就業質量是指大學生與生產資料結合并獲得全職有酬工作具體狀況的優劣程度[2]。楊存博認為大學生就業質量是一個衡量大學生在整個就業過程中就業狀況的綜合性概念[3]。孫萍等認為大學生就業質量主要包括大學生的工資收入、福利待遇、工作環境、工作地點、專業對口、個人發展前景、對工作滿意程度、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滿意程度等內容[4]。李穎等認為大學生就業質量是反映就業機會的可得性、工作穩定性、工作場所的尊嚴和安全、機會平等、收入、個人發展等有關方面滿意程度的綜合概念[5]。曾向昌認為大學生就業質量是畢業生即將從事的工作與其接受的教育程度、專業和所就讀院校的培養目標相適應,且符合其就業意愿[6]。
二、就業質量評價指標的研究現狀
(一)國外就業質量評價指標研究現狀
1998年索馬維亞代表國際勞工組織提出的“體面勞動”的主要的指標體系,包括就業機會、不可接受的工作、足夠的收入和生產性的工作、合理的工作時間、工作的穩定性、社會公平待遇、勞動安全、社會保障、工作與家庭生活、社會對話與勞動關系、經濟和社會因素11項內容。歐盟委員會提出了“工作質量”的指標;歐洲基金會構建了“工作和就業質量”指標,包括職業與就業安全、健康與福利、技術質量、工作與生活和諧的四個緯度。對于具體的大學生就業質量的評價指標體系,在國外沒有提出。
(二)國內就業質量評價指標研究現狀
構建大學生就業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目的就是要把復雜的大學生就業質量評價變為可以量度、計算、比較的數字,為我國經濟建設的總體規劃及方針政策提供定量化的依據。秦建國建構的大學生就業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包括4個方面,分別為:第一、大學生就業前的主客觀前提指標,包括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就業制度、就業服務和大學生就業的外在壓力(失業率);第二、大學生就業崗位質量指標,包括工作條件和工作報酬;第三、大學生就業滿意度指標,包括專業的對口性、工作的穩定性、勞動關系的和諧性、職業發展前景、福利和社會保障;第四、創業大學生的比例、考研率和出國率[1]。秦建國給出了四個方面的評價指標但沒有具體的計算方法。胡天明、康周妹等給出的大學生就業質量評價標準包括6個方面,分別為:畢業生考驗率,初次就業率,就業單位性質,起薪平均值,畢業生滿意度,就業率綜合評估值(行業就業率、專業就業率、學生發展空間、雇主滿意程度)[5];胡天明、康周妹等未給出具體的評價或計算方法[7]。蘭順東給出的大學生就業質量評估體系包括5個方面:就業率;就業結構與分布(畢業生就業單位的性質(500強企業、國有大型企業、民營大型企業、“三資企業”、自主創業、公務員、村官、出國、考研、參軍等),畢業生就業地(大中型城市、小城市、農村));薪資待遇;職業匹配度;大學生個體滿意度。蘭順東對每個方面都賦予一定的數值,但數值如何計算并沒有給出[8]。王旭明基于模糊綜合評判法建立了高校大學生就業質量的評價模型[9],但該模型未明確一級和二級指標的各參數權重確定的依據,僅能用于理論探討、無法進行實際應用。史淑桃基于“就業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要體現大學生就業的心理傾向和價值追求,把人的幸福與發展作為就業質量研究的出發點與歸宿”建立了“薪酬福利、個人發展、勞動關系”3個一級計算指標、給出了各計算指標的權重和評價標準[10]。方煥新等建立的評級體系更詳細,建立了6個一級指標:就業率、就業單位、個人發展、薪酬福利、勞動關系和社會認可度,對6個一級指標賦予的權重為2.0、1.8、2.2、1.6、1.2和1.2,在一級指標下建立了14個二級指標,并給出每個二級指標的計算方法,計算得出衡量就業質量的數值[11]。方煥新等建立的指標體系較細和較全,計算方法簡單、易掌握;但缺點也比較明顯,主要體現在二級指標等級標準的數值確定或獲取上,比如:在個人發展方面其中的一個二級指標為工作適應率,如何界定大學畢業生的“工作適應”,文章中沒有給出;另外,文中一些二級指標的獲取時間較長、至少需1年以上,這將給統計、計算工作帶來滯后性,不利于當年大學畢業生就業質量的衡量。
三、就業質量的界定
(一)就業率誕生的背景
上世紀90年代中期,為滿足國民對高等教育的需求,國家對招生規模實施了擴招,大學生的就業由國家分配轉向市場配置,為更好解決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國家要求每所大學自1999年起,公布大學的畢業生就業率,這項政策的出臺,以便各大學在招生過程中供考生填報志愿參考,同時將招生與就業率掛鉤就是為了讓高校所設的專業更接近市場需求,讓高校自主進行專業規模調整、加強學科建設和提高辦學水平。由此可知“就業率”是用來考核高校的。
(二)就業質量的界定
“就業率”是用來考核高校的,那么對于就業質量的考核應該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高等院校在就業和就業質量方面所做工作的考核,因為,高等院校提高大學生就業質量一個是能夠加強對在校大學生培養力度,提高大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能力素質,為社會提供高水平的人才;另一個是還能夠最大限度地將大學生輸送到合適的單位和合適的工作崗位上去,確保大學生能夠學有所用、才有所展、力有所施,盡可能滿足市場經濟對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對單個就業個體對自己工作“滿意程度”的考核,真正意義上的就業質量應當從就業主體對就業崗位的滿意程度判斷。
四、研究啟示
(一)國內外就業質量研究的啟示
質量的概念源自管理學,美國質量管理專家J.M.Juran準確表達了產品質量的內涵:產品質量就是產品的適用性,即產品在使用時能成功地滿足用戶需要的程度。借鑒質量的概念,大學生也是一種特殊的“產品”,其就業質量就是大學生就業狀況滿足主體需要的程度,但大學生就業質量絕不僅僅是大學生作為勞動者個人的就業狀況,高等教育帶有準公共產品的性質,個人和社會雙重受益,大學生要在就業中實現自身價值,用人單位要利用大學生的人力資源,政府作為辦學主體也要在大學生身上體現辦學的目的;另外,我國著名學者在其“差序格局”理論中指出,中國人傳統的社會網絡是以血緣、親緣和地緣為紐帶,每個人處于社會關系中就像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產生一圈一圈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一個中心,他所產生的社會影響仿佛擴散開來的一個個圓圈,體現出社會關系的親疏程度,由于中國還處于“差序格局”的人倫社會狀態下,“親血緣、重家庭”是中國人的普遍特點,在中國文化環境下,大學生就業不僅僅是大學生個人問題,也關系到大學生社會關系,尤其是大學生家庭。所以,大學生就業質量的主體應該也必須是多元的,它不僅包括大學生自身、還包括學校、用人單位、政府、家庭等社會主體。
目前,國內外對就業質量研究的核心內涵是收入或報酬,是用人單位所提供的工作性質、工作崗位和工作的特征等方面,僅涉及大學生自身、而未反映與大學生有關的社會群體。大學生的就業質量才是從根本上反映大學辦學水平的關鍵性指標、忽略了對大學生所在學校的關注。
另外,對于就業質量的研究方法目前主要采用定性研究,大多出自于評價者的主觀感受,很少出自實踐調查。
(二)國內外就業質量評價指標研究的啟示
國內外對就業質量的評價重點集中在勞動者的薪酬待遇和“體面勞動”上,對于一般的勞動者這些指標可滿足評價要求,但對于接受過高等教育、思維活躍、富于創造力的群體,這些指標略顯不足;同時,影響大學生就業質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學校的培養質量、性別差異等),而這些評價指標并未體現;另外,雖然個別學者建立了較完善的評價指標,但各指標的取值未完全明確,造成了計算的困難,失去了對現實的指導意義。
五、結語
大學生的就業關系到每一位畢業生的成才立業,寄托著數百萬家庭的希望,對“就業工作”合理、科學的評價關系著數千高校的自身存亡,但目前不同的學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于大學生就業質量的定義及內涵尚未形成統一的界定,評價指標及體系也未形成統一標準,因此,盡快界定就業質量的內涵,制定科學、合理、可行的就業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對促進我國高等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秦建國.大學生就業質量評價體系探析[J].中國青年研究,2007,03:71-74.
[2]劉艷華.關于大學生就業質量的研究現狀與啟示[J].北京教育,2012,612:158-159.
[3]楊存博.提高大學生就業質量問題探討[J].人事縱橫,2012,05:20.
[4]孫萍、黎志鍵.探索提高大學生就業質量的有效途徑[J].科教導刊,2012,03:208-209.
[5]李穎、劉善仕、翁賽珠.大學生就業能力對就業質量的影響[J].高教探索,2005,2:91.
[6]曾向昌.構建大學生就業質量系統的探討[J].廣東工業大學學報,2009,9(3):18.
[7]胡天明、康周妹、溫亞林.影響大學生就業質量因素及就業質量標準分析[J].黑龍江史志,2008,13:96.
[8]蘭順東.地方本科院校大學生就業質量評估體系構建研究[J].企業技術開發,2012,31(1):168-169.
[9]王旭明.基于模糊綜合評判法的高校大學生就業質量評價模型[J].浙江海洋學院學報,2009,26(2):127-130.
[10]史淑桃.大學生就業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及其測算[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2008,26(1):139-141.
[11]方煥新、梁程妙、曾杰豪.構建大學生就業質量評價體系[J].人力資源開發,2011,7:17-18.
[12]石彤、王獻蜜.大學生就業質量的性別差異[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9,12(6):68-73.
[13]王紫薇、樊桂林、韓建偉等.推動實現女大學生更高就業質量的服務體系研究[J].學術研究,2013,11(12):181-183.
【關鍵詞】就業難;大學生;就業形勢
一、大學生就業現狀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畢業生人數逐年攀高,2015年高校畢業生達749萬,相比2001年的114萬可謂天差地別。社會對于新世紀以來高校擴招一直質疑不斷,一定需求的用人單位與年年人數遞增的大學畢業生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就業人數不斷增加,不同學歷層次就業差別較大,大學生素質也參差不齊。于是年復一年高呼大學生就業難也成了常態。多方面原因造成了今天大學生就業難成為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問題,就業問題成為反映我國經濟發展,影響社會穩定程度,衡量我國高等教育,關系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
二、就業難原因探討
隨著國家就業制度改革的深化,大學生就業觀念正迅速發生變化。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有很多,破解大學生就業難還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大學應屆畢業生人數迅速增長,就業壓力不斷增大
自1999年高校擴招以來,我國的高等教育逐步邁入“大眾化”階段。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2001年114萬,2009年突破600萬,繼2014年高校畢業生人數突破700萬之后,2015年的畢業生人數持續突破700萬,并超過去年的727萬達到749萬之多!畢業生人數在年年遞增,就業之難也似乎成了常態。
(二)擇業期望過高
一方面,對于部分大學生來說,許多用人單位的工作性質、薪酬待遇等達不到學生的心理期望,寧可“事業單位打雜,不去中小企業骨干”“撒網式考公考事”。另一方面大學生初次就業工資也只能滿足基本生存需要,對于人民生活逐漸富裕、逐步邁入小康社會的中國來說,結果就是“啃老”人數增加,延緩就業時間,以期獲取更好的工作崗位。對比國外和國內、國內農村和城市的相關數據可知,大學畢業生對工作的期望過高也可以說是由中國教育思想、家庭環境等因素縱容而成的。
(三)就業過程的性別歧視
就業的性別差異由來已久。在高校畢業生中,成績優秀的女生比男生數量多得多,但用人單位更傾向于招男生。高學歷的女性自覺抵制性別歧視的結果就是:女研究生就業困難度上升,而且表現為女研究生的簽約薪資水平顯著低于男生,在就業機會和就業率上也是如此。性別歧視的另一個表現在于,在就業薪資上,女生比男生更少,發展也更不穩定。而且性別歧視也造就了女生對薪資的期待低于男生。本科畢業生中,可以接受3500元以下月薪的女生比例為68%,比男生高8.3個百分點;碩士畢業生中,可以接受5000元以下月薪的女生占53%,比男生高14.6個百分點。在要求男女同工同酬的呼聲中,這樣的現象既現實又無奈。
(四)高校推行多年的素質教育并未使得專門人才素質達標
我國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上過于陳舊和單一,專業和課程設置未能跟上國際形勢,內容過時,實踐和實習課程偏于形式化、流程化。使得大學生在專業知識、實踐經驗、心理素質上未能達到企業的用人標準。存在“重書本輕實踐”“重分數輕能力”的問題。根據麥克斯公司的近幾年對高校畢業生的跟蹤調查,畢業生對學校教學工作最不滿意前三點分別為:實習和實踐環節不夠,無法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課程內容不實用或陳舊。除此之外還有供需信息不暢,區域經濟發展不均衡、人才的地域分配不均衡,人才供需結構失調、不能人盡其用等原因。
三、積極方面與展望
雖然大學生就業問題在未來幾年仍會困擾社會和家庭,但我們有理由相信,大學生就業難的現狀能夠有所改變,而且隨著國內外大環境的變化,許多方面正在向積極方面發生變化,就業難有了新常態。
(一)高校擴招放緩
因人口政策帶來的90、00后人口增長放緩而導致學齡人口的逐年減少,以及出國留學、自主創業等渠道的分流,使得我國高校擴招也在放緩,在未來幾年甚至可能出現零增長和負增長,畢業生數量也將回落,這種情況預計到2022年之后才能有所好轉。
(二)國家產業轉型升級
恰逢國家產業轉型升級這個新機遇,盡管學者們對于在短期和結構上是如何具體影響就業持有不同觀點,但普遍認為從總量上來看在長期上有利于就業。并且隨著產業升級的進行,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將大幅度增長,產業升級將為大學生拓展新的就業空間。如何通過調整高等教育模式和專業設置來更好地滿足大學生就業市場需求,從而適應產業轉型升級要求,是高校要著重考慮的。
(三)國家對高校就業創業指導的愈加重視
國務院要求各地各部門各高校共同努力,積極引導畢業生到基層就業,例如蘇北計劃、西部計劃等等。要求把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列為重要督查內容之一,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制度,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跟蹤調查和回訪,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和就業、鼓勵參軍入伍,進一步加強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后續服務工作。
(四)財政補貼
在發達國家中,政府財政從就業服務與管理、就業補貼、失業補貼、勞動力培訓、社會保障措施等各個方面給予強力支持。令人欣喜的是,隨著我國法規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我國逐步建立了起了完善的貼補制度,各地方對引進人才的補貼力度也不斷加大。人社部發〔2013〕43號以及2015年的補充條款:對申請助學貸款、享受低保家庭的畢業生給予一次性的求職補貼。是全國性的針對大學畢業生的求職補貼。各地方還有各自針對大學生就業的優惠政策和引進人才的制度,例如,東莞給予2008年及以后畢業的東莞戶籍大中專畢業生,工作累計滿一年(含一年)以上,給予“企業就業崗位津貼”,最長可補貼24個月,按中專、大專、本科、碩士分別補貼200、400、500、800元/月。
四、結語
雖然廣大學子身處就業難的環境中,但不應盲目悲觀。國家、社會已調動起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未來幾年就業難問題或有所緩解,需要社會、高校、用人單位共同做出努力。大學生則應做努力提升自身競爭力,這才是安身立命之本。
參考文獻:
[1]李付俊,孟續鐸.我國產業轉型升級下的高校畢業生就業——研究回顧與展望[J].人口與經濟,2014(6).
[2]北京大學教育經濟研究所.大學生就業狀況究竟怎樣[N].光明日報,2014.
[3]陳鵬.公眾主觀感受與就業率的差異——新常態下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分析[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