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1 16:26:2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小學科學教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小學科學是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及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教材真正體現了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從社會的需要出發,充分依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追求科學性、實用性、教育性等多方面的統一,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發展。
《科學》教材所安排的活動有利于促進學生進行科學探究,促進學生的發展。小學《科學》真正從學生的生活入手,符合兒童的童心、童趣,為學生提供了很多的親身經歷的機會,促使他們去自主地參與、主動地探索,在參與和探索中有所收獲。同時有機地把探究學習、體驗學習、合作學習、自主學習等有機結合起來,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同時也在活動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尊重事實、勇于探索和質疑的科學精神。在使用這一教材中,我們感覺這一教材在編排中充分考慮了學生在生活環境、經驗背景、個性特點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在學習內容、教學活動、設計制作、綜合評價等多方面都給學生和教師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機會和創新空間。它并不象小學自然教材那樣內容非常的固定,實驗過程、方法非常的單調、一陳不變,而是相當的靈活,教師可依據學校和學生的實際進行調節,而學生也可以有更多的自行探索創新的空間,因此,我覺得這一教材具有彈性和開放性的特點。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沒有大膽的猜想,就沒有偉大的發現?!庇纱丝梢姴孪肟梢院芎玫貛椭鷮W生進行探索活動,一方面、正確的猜想會對學生是一種激勵,學生會有一種成就感,會激勵他在以后的活動中更加大膽地去猜想,去實踐;再者即使是學生猜想不夠正確或不夠全面時,在老師的正確引導下,學生也會從中有所感悟,去不斷地實踐和探究,同時也讓學生明白光靠猜想還不行,要勇于去實踐,實踐是檢驗一切的真理。所以,我覺得教材設計的猜想活動這一環節非常好,它對學生進行好探究活動、學習好科學有很大的幫助。逐漸地猜想會成為學生的一種習慣,一種探索的動力。我覺得讓學生無目的的去實踐在學生頭腦中不會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而帶著猜想去實踐,學生的活動會更豐富、更充實、更有意義。另外小學《科學》非常注重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這也會對學生的發展是一種促進,在交流中大家可以相互取長補短、可以有新的發現,另外通過交流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培養學生的傾聽別人發言的良好習慣,同時有利于拓寬學生的思路,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學生的許多的閃光的思想火花也是在交流中迸發出來的。所以,從起點三年級《科學》上冊起就開始注重這樣培養學生,我想幾年下來,我們所有的孩子都會有所改變,有更大的發展。在這一教材的使用過程中,我們深有感觸的是科學教材在編排上很好地將科學活動與社會生活、學生個人生活聯系在一起,科學知識并不是單一呈現出來的,而是多層次多角度呈現給學生,另外教材在編排中還非常注重了對學生文學素養的培養。
在教學中,科學合理運用教材同時,要把握學科特點和學生特點,達成教學目標。我們都知道,新的課程標準對于科學學科有著明確的要求,強調科學教學應著眼于學生的發展,以“探究式學習”為核心。新課程所追求的理想課堂應該是:充滿活力的學習樂園,是學生獲取知識發展能力的主陣地,是師生學習、討論、交流、合作的最佳場所,是煥發出生命活力的課堂。那么如何才能使小學科學教學富有生機、充滿活力呢?大膽質疑激發探究熱情質疑是創新的起點,許多科學發現都是從疑問開始的??茖W作為一門實驗性學科,培養學生大膽質疑及提問能力尤顯重要。因此,在教學中要努力引導學生生疑、質疑、釋疑。教學生學會在本節所學知識的重點、難點、關鍵處提出問題。教師在教學中要留有余地,給學生適當的思考時間,給學生提出問題的機會,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提問氛圍,逐步培養學生敢想敢問的良好習慣。如,在教學“鐵釘生銹了”時,我先讓學生舉例生活中的鐵銹,再讓學生比較沒有生銹和生銹的鐵制品的不同,學生經過討論交流得出:“鐵銹是一種新的物質”,我接著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鐵在什么條件下最容易生銹呢?”,同學們紛紛提出自己的觀點,并提出了另外一些新的問題:“為什么商店里完好包裝的鐵釘沒生銹?”“瓷盆為什么瓷掉了就會生銹?”……此時,學生的探究熱情很高。通過這樣一系列問題的探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應用自然上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主動參與注重探究過程知識的獲得固然重要,掌握知識如何獲得的過程更為重要。這就要使我們的學生能主動地學習、主動地發展??茖W課不僅僅是簡單地向我們揭穿謎底,而是將引導我們像科學家那樣去研究、探索這些科學現象。初步體驗科學家們的研究方法。所以,教師就是要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知識的獲取過程,探求獲取知識的方法和手段并內化為學習研究的能力。如教學“聲音的產生”,我讓每個同學先找出周圍出現的各種聲音,再讓學生想辦法使一只保鮮袋發出聲音,這樣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實踐,想出了不少方法讓那只保鮮袋發出聲音,亦激發了學生想主動探求聲音產生的原因在哪里?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到科學并不神秘,也不遙遠,科學現象經常就在我們身旁出現,如果能認真地思考、討論,將會加深理解,活躍思維,師生將在這活躍的課堂氣氛中感到歡愉,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注重實驗培養探究能力科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加強科學實驗教學,特別要加強探索性實驗的訓練,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在學生已有知識和初步具有實驗技能的條件下,由教師提出課題,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在實驗中觀察現象,主動探索,然后得出科學規律。如在教學“電磁鐵”時,我首先提出課題,讓大家猜想一下什么是電磁鐵?然后讓學生和老師小學各年級課件教案習題匯總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一起做一個電磁鐵,但這個電磁鐵只能吸引一些小物體,你想用什么方法能讓電磁鐵的磁力大一些呢?學生們都積極思考,提出了這樣一些猜想:與電池節數有關;與導線粗細有關;與繞線圈數有關等等。然后我適時讓大家針對自己的猜想,自己設計實驗,自己動手實驗,并作好觀察,記錄好數據,來驗證自己的猜想。很顯然采用探索性實驗教學,可以讓學生自己探索,成為科學知識的主動探索者。使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實驗思維能力以及創新能力。課外拓展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認識自己身邊處處都有科學現象,培養學生形成善于觀察現象、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總結知識和規律能力的習慣,為終身學習打下扎實基礎。
總之,《科學》這一教材非常注重對學生進行長期觀察能力的培養,注重培養他們持之以恒的精神,我想這對學生以后的成長會有很大的幫助。我們深有體會,學生進行一時地觀察對他們來說很容易,但要長期堅持,很多孩子會中途放棄,最后會一無所獲,我們的孩子確實需要在耐力與毅力的方面進行培養,我們現在使用的《科學》在這一方面就為學生提供了很好地鍛煉機會。課外活動都為學生提供了很好地鍛煉機會,我覺得非常好,符合社會和時展的需要。在科學教學中,運用多種手段,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在這些情境中主體意識得以體現,創新意識得以喚醒,情感意識、科學態度等品德要素得以陶冶,實踐能力得以鍛造。既讓學生在“玩”中學、“樂”中學,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課堂真正“活”了起來。
(一)掌握思維構圖的理念和技巧進行思維導圖教學的首要步驟是要讓學生掌握思維溝通的理念和技巧,為學生能在課堂上熟練完成思維溝通做好準備。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合作的形式讓學生完成簡單的思維導圖,如植物的分類,學生盡量將自己能想到的植物歸類并繪制出來。為減輕學生的認知負擔,教師可以在練習過程中逐漸將思維導圖的技巧傳授給學生。常見的思維導圖理念和技巧有:主題放在整張圖的中間,次要的概念放在“枝干”上;每個分支只能寫一個關鍵字,且字體要端正;整張導圖要遵循交叉聯結不同分支的要求;可以采用符號、色彩等方式讓導圖更為美觀。
(二)合理引入課堂主題本課的教學主題是電磁鐵,教師可以用合理有趣的方式將學生逐步引入教學主題。借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吊車的Flas,并配上有趣的旁白,這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好地進入學習過程。然后,教師可以向學生簡單地講述一下電磁鐵的基本知識,將這一課的主題分為電磁鐵的性質、影響電磁鐵大小的因素、電磁鐵的應用三個部分。
(三)分組構圖和討論成功導入主題后,教師可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導圖設計并自主討論,這樣能減輕學生剛開始的繪圖負擔,同時還能充分發散學生的思維。根據此前對電磁鐵主題分好的三個部分,教師可以在學生導圖和談論前提出相應的問題,如:電磁鐵的基本構造有哪些?電磁鐵的纏繞過程是怎樣的?等等。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設計自己的思維導圖,自主搜集材料、完成構圖。之后,讓小組成員討論自己的思維導圖作品的不足或者突出的部分,并作一定的修改,在自己的導圖上完好地體現出來。
(四)構圖成果展示各小組經過討論和完善,將最終導圖成品展示給其他小組,通過對比學習、深度討論發現別人的長處,改進自己的短處。教師在此過程中,首先要肯定每位學生的成果,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其次要指出需要改進的地方,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最后對整個思維導圖的學習作總結,將學生的導圖成果進行整合,形成一個完善的思維導圖。完整的電磁鐵思維導圖可以由電磁鐵性質、影響電磁鐵大小因素、電磁鐵應用以及電磁鐵知識拓展組成。電磁鐵性質概念可繼續分成結構特點、工作原理、電磁鐵的制作三個分支,電磁鐵應用概念可以分為電磁起重機、電磁選礦機、磁懸浮列車等分支。
二、思維導圖融入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思考
雖然思維導圖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存在很強的應用性,但是仍然有一些不足之處。首先是思維導圖沒有很好地對主題中各個分支概念進行分析和聯系;其次是課堂教學時間有限。為了更好地將思維導圖融入到小學科學教學中,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
(一)思維導圖與概念圖相結合將思維導圖與概念圖結合起來是對兩者優勢互補的一種教學方法,能幫助學生在學習中理清學習思路,理解主題與概念、概念與概念之間的聯系,也能幫助教師建立一套完整的課程框架體系。兩者的相互結合有效解決了思維導圖無法全面分析主題中各個分支概念的問題,具有一定的實踐性。同時,在結合思維導圖與概念圖教學時,教師要注意幫助學生分清概念的主次,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教學策略。在蘇教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白天和黑夜”第四部分的《看月亮》教學中,可以先給學生提供一個簡單的概念圖,包括滿月、峨眉月、弦月三個分支概念,讓學生將空白的部分填好,如:我們一般在能看到滿月。學生通過熟悉和理解各個概念充分理解主題,可以更好地學習思維導圖。
下文是教學論文的三種類型及其寫作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一、方法型教學論文
這是一種介紹具體教學方法和經驗的論文。在教學實踐中,我們通常會摸索出一種新穎而有效的操作方法,或者是探索出一些具有普遍意義的經驗。應該說,任何一個有一定教齡的教師,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就都會有自己的好方法和好經驗。當這種方法和經驗相對成熟時,我們就可以通過總結和提煉把它寫成教學論文。這種論文的標題,通常是用《……的嘗試》(做法、應用、實踐、探索),或者是一個具有操作性的句子。比如:《鼓勵學生走生活作文之路的嘗試》《“自學——質疑——釋疑”的閱讀教學的應用》《用經典范讀引領學生進入文本》等。方法型教育教學論文的寫作程式一般為——
1.闡述運用方法的依據
為什么要運用這種方法?依據是什么?任何一種新穎方法的運用,不可能憑空捏造,總會有一定的背景。背景通常有兩種:現實背景和理論背景?,F實背景是指當前教學中的實際情況和客觀存在;理論背景是指新的教學理論和思想。方法介紹之前,應該把它扼要地寫清楚。寫清楚背景,有助于增強論文的現實針對性,有助于增強方法的實用性。如果這種方法所涉及的概念比較冷僻,還有必要對概念作些詮釋,
以便讓讀者一讀開頭就能明白。
2.介紹方法的實施過程
這是教學論文的重點部分,必須對方法作詳細的敘述。介紹方法要根據具體情況,有的方法是漸進式的,有邏輯順序,這就應該按邏輯順序一步一步地介紹;有的方法是并列式的,沒有嚴密的邏輯性,這就可以根據先主后次的順序來介紹。在介紹時,小標題中不要用空洞的、玄乎的詞語,也不要用表示結果的話來代替操作,要盡量用操作性的語言,直接寫明怎么做。比“如每學期向學生推薦三篇時文美文”,如果換成“用時文美文陶冶學生情操”,那操作性就大大削弱了。介紹過程時,最好用小標題,分條列項。如果操作步驟較多,在小標題下還可以再分幾個方面來說。總之,方法的介紹要有層次性,力求讓讀者讀起來方便。
3.陳述方法實施的效果
一種科學而新穎的方法實施后,往往會取得理想的效果。作為方法型的教學論文,有必要把效果陳述出來,以引起讀者的關注。效果有顯性和隱性兩種,對顯性的效果,能夠用數據說明的,盡量用數據;對有些無法用數據說明的,可舉例說明,選擇一兩個典型事例。陳述效果時,最忌諱的是光說些大而空的話,比如“提高了積極性,激發了興趣”。用事實說話,讓人心服口服,是這一部分的關鍵。當然,陳述的效果必須與實施的方法相關,不要把與本方法毫不相干的效果也統統扯上去。
4.陳述應注意的若干事項
某種方法在實施過程中,肯定會碰到一些想象不到的問題,比如本來以為某個環節很簡單,實際上卻非常復雜,或者本來以為學生很感興趣,可實際上興趣不大;有些方法在實施時,必須有充分的物質準備和心理準備。而這些,對沒有經歷過的人來說,可能不會注意。總之,某種方法在實施前、實施中、實施后要特別注意些什么,都要交代清楚,以免讀者走彎路。這部分可簡單些。
對于處于教學第一線的教師來說,最喜歡看的就是方法型的教師教學論文,因為它最實用,學了馬上可以在自己的實踐中運用;最容易寫的也是方法型教學論文,因為它來自自己的實踐,都是自己曾經做過的和想過的,寫起來比較順手。如何使方法型教學論文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如何使介紹的方法更有普遍的指導性,這是寫作方法型教學論文的關鍵所在。
二、觀點型教學論文
在教學實踐中,許多教師通過不斷地學習和思考,往往會產生一些新的觀點和想法,不吐不快;一旦有了新的觀點和想法,又覺得它會對現實有一定的警示意義和指導意義, 就總想把它表達出來,于是就有了觀點型教學論文。觀點型教學論文是直接闡明作者觀點的,常常用這樣的句子形式作為標題《要……》《……是……》《應該(必須)……》等。例如《低年級學生要特別注意學習習慣的養成》《教學設計應該簡單扼要》。觀點型教育教學論文的寫作程式一般為——
1.根據現狀提出觀點
觀點總是通過對現狀的分析提出來的,它是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之上的,因此,可以先羅列一些現象,陳述一二個具體事實,然后從現象和事實中概括出自己的觀點來。這里的現象和事實必須具有典型性,不是個別的偶然的;觀點必須是旗幟鮮明的,不要含糊其辭,當然也不能絕對化或極端化。例如浙江有位教師最近通過尚在使用的浙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和將要使用的根據新課標編寫的人教版教材進行比較后,寫了篇教學論文,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中高年級閱讀教學正面臨著全新的挑戰。這個觀點建立于兩種教材的比較,由于馬上要使用新的教材了,因而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有些人,為了讓自己的觀點吸引人,用聳人聽聞的語言形式來表達,這是不可取的。
2.擺出依據分析觀點
光有觀點是沒有說服力的,只有通過具體的論證,才會使觀點站立起來,才能為讀者接受。這一部分就是論證觀點。論證通常有理論依據或事實依據。理論依據就是用邏輯思維進行推理、演繹或概括,常常要引用一些名人的觀點作為佐證;事實依據就是擺出看得見摸得著的事實。一般而言,依據越充分,就越有說服力。例如上文說的“中高年級閱讀教學正面臨著全新的挑戰”這個觀點,作者就是從如下幾個方面來論證的:
A.課內分量明顯增加;B.課外閱讀要求提高;C.課文理解難度加大;文本內涵豐富多元;E.知識分布松散無序。對這些依據,作者自然都作了詳細分析,或舉例說明,或用統計數字,或運用對比等。這一部分是此類文章的重點,它的篇幅應該占全文的三分之二以上。
3.得出結論指出對策
【關鍵詞】理念;傳授;價值觀;注重;實踐;改變;評價
蘇霍姆林斯基說:“音樂乃是一種使人迷戀善良、美和人道主義的最美妙、最精細的手段……”音樂是我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幼兒園更是離不開音樂,幼兒在唱唱跳跳中受到熏陶、形成活潑開朗的個性,在唱唱跳跳中感受音樂的美,產生愉快的心情。一直以來,小學音樂教學都是一個值得研究學習的課題,如何上好一節音樂活動呢?
下面談談在學習新課程的心得體會:
一、改變觀念,改革教學
隨著新一輪音樂課程改革的推廣與實施,明確了音樂教育不應僅局限于在“知識”“學科” 等狹隘的范疇內領悟,而是要把“讓每一個學生個性獲得充分發展” 的價值觀視為根本,充分體現“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 的素質教育思想。心理學研究證明:一個人的感知、注意、記憶、思維、想象等智力因素,都受主體情緒的影響。在輕松自如的環境下,人的自主探索和體驗的狀態最富有開拓性和創造性,也就是說,只有課堂充滿生動活潑的心理氣氛時,學生的精神才會飽滿,情緒才會高漲,興趣才會濃厚,思維才會活躍,學習效率才能提高。因此,在以后的音樂教學中,我將嘗試對學習環境與氛圍的創設,力求取得較好的效果。
二、轉變教師角色
新的音樂教育是以學生為主體,以音樂藝術為載體,以審美教育為核心的基礎教育,其根本目的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所以在新課程中,教師的角色發生了很大變化,處處都要以學生為本。教學中要明確并始終記得①教師是促進者和研究者 ②以學生為本
三、新課程與學生發展
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課程改革給教師職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使得教師在教學觀念、教學辦法等方面都發生巨大變化的同時,自身素質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當然,最為受益的要數學生,因為新課程給他們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并使他們的能力得到綜合發展。
1.激發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表現能力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是能力的幼芽,是積極性的動力,是成功的沃土。正如古人所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此可見興趣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在時代的呼喚下,以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的新課程標準應運而生。面對著設計新穎、插圖精美、內容豐富的教材,學生的感官首先得到強烈的刺激,點燃了他們的學習興趣,美的表現欲也被充分調動起來。
2.增添課堂魅力,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
音樂的無窮魅力在于能使人在沒有任何阻礙的精神領域里自由地想象,進入與音樂情緒同步發展的狀態,并達到較高的審美體驗,使人的思想獲得凈化。而以往音樂教師在講臺上盡情揮灑表演,學生則像木偶,必須聽從教師擺布,那種填鴨式、灌輸式的教學論文方式限制了學生的想象與感受,所以根本談不上魅力可言,因而導致學生備感枯燥、乏味,美好的體驗與感受被無情地壓抑
四、激發學生的創造才能
音樂教育的一個根本任務就是利用音樂自身的特點和優勢,最大限度地激活或喚醒兒童的創造潛能,使兒童全身心地投入到美麗動人的音符世界中,創造性地體驗、感受、想象與表現。
1.樂做課堂配角
傳統的課程教學論文中普遍存在著這樣一種不良現象:課堂是“舞臺”,教師是“主角”,學習好的學生是主要的“配角”,大多數學生只是不起眼的“群眾演員”,且很多情況下只是“觀眾”與“聽眾”。素質教育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更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既要能“獨唱”,更應做好“伴唱“
2.應用信息技術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提出,要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論文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論文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論文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
3.誘發自由想象
想象是創造的最重要手段。在音樂教學中,要努力設置兒童喜聞樂見的情境,激起兒童熱烈的情緒,使他們伴隨著情緒的體驗,在感受歌曲和樂曲的過程中展開想象的翅膀。
4.嘗試簡單創造
教師在游戲中讓學生輕松地認識事物,有利于學生團結協作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在放松愉快的心態下,容易產生創造性的思想,從而激發其創造的意識。
五、新課程中的評價
音樂教學的評價是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明確指出,音樂課評價應充分體現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精神,著眼于評價的教育、激勵與改善的功能。評價指標不僅要涵蓋音樂不同的教學論文領域,更應關注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情感態度和程度。通過科學的課程評價有效地促進學生發展,激勵教師進取,完善教學論文管理,推動新音樂課程的建設。
參考文獻:
[1]《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
二、選擇恰當的教學模式,找準創新的途徑。
面向全體學生,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際能力為目標,以學科學習為主要內容,使學生學會主動學習。通過游戲和活動培養學生的興趣,引發學生創新的動力。以主動獲取新知識信息,掌握認知的策略,實現創造性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在藝術教育的綜合素質。
三、拓展美術文化范疇,培養創新的思維。主要從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求異思維能力、發散思維能力著手,在美術中創造一切可能的條件和機會,激發學生大膽探索,引導多向思維。讓學生在實踐中去體會、思考、發現解決問題的途徑。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生動教學,樹立以發展能力和人格為中心的教學質量關,在學生發展創新的要求本能上,把美術的著眼點放在開發學生的主動性上。
四、課堂上要有效的運用創新教育,使學生動手、動腦有機結合,實現由重知識傳授向重能力和人格培養的轉化,在教學中能夠愉快的進行教學,使學生在藝術教育上能有自己的創新意識,促進了學校藝術教育的發展。
五、樹立新型的師生觀,營造和諧、民主、平等的教學環境。
實行教育民主化,學生由知識的接受者轉變為知識能力的主動建構者,成為學習真正的主體。教師也積極參加理論學習和業務學習,業務學習時間積極學習有關教研教改的理論文章,通過認真學習研究創新教育的理論,使教師真正轉變教育觀念。并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進行實驗研究,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進一步改進自己教學中的不足。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積極參加學校、教委組織的各種教研教改活動,并結合自己實際情況寫出教學論文。如參加第三屆“面向新世紀”全國小學教學論文大賽二等獎;第三屆省藝術教育優秀論文評選獲一等獎;區電教論文評選三等獎;區優質課評比一等獎同時積極按時參加上級組織的教研教改活動,如參加一年級新教材培訓活動;市骨干教師培訓活動等。
當前,我國的基礎教育正在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在這個轉軌的過程中,所有的教育工作者特別是廣大教師都需要轉變教育思想,加入到教育改革的研究和實踐中。參與教育科研活動,不僅有助于先進的教學思想的傳播,新的教學方法的推廣,教學質量的提高。而且也有助于教師自身的教育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的提高。論文和科研報告是反映教育科研成果的兩種主要形式。廣大教師無論參加何種規模的教育、教學科研活動,最后都要以論文、實驗報告等形式把成果發表出來,讓同行評判、分享、借鑒。因此,了解撰寫教育論文、教育科研報告的一般程序是十分必要的。
論文(或稱學術論文)是對科學領域中的問題進行探討、研究和描述學科研究成果的文章。也就是說,論文既是科研人員探討問題,進行科學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科學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
一、論文種類和作用
從論文的內容形式來看,一般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否定某一學科領域中的某些舊觀點,提出新見解。例如,指出應試教育的缺點;提倡素質教育,論述它的優點及重要意義。又如,批評傳統教學方法的滿堂灌、機械訓練等不足之處,倡導啟發式教學,強調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二,收集、整理一些分散的材料,使之系統化,用新觀點、新方法加以論證,得出新結論。例如,關于比較教育研究的文章,在收
集各國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的有關資料的基礎上,進行橫向比較研究,得出共同的特點和發展趨勢。
第三,在某一學科領域中,經過自己悉心研究、觀察和實踐,有所發現和創造,陳述新見解。例如,在實際教學中,分析學生在掌握幾何概念過程中產生思維障礙的原因,探討排除思維障礙的方法,提出改進幾何教學的建議。
論文的應用很廣泛,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論文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優秀的論文往往影響人們的思想,是社會進步發展的文化基礎。
第二,論文是以文字為媒介表述研究成果的形式。作者經過調查研究、收集資料、分析綜合、理論論證等,得出一個結論或形成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以便解決一個實際或理論問題。而這些必須要以文字為媒介把研究成果固定、表述出來,讓讀者評判、借鑒或運用之解決問題。
第三,論文是測量作者研究能力的手段。論文的水平能反應作者的知識理論水平、思想方法、研究能力、文字能力等。
第四,論文是培養研究人才的重要途徑。論文的寫作過程是作者學習、研究的過程,也是能力得到鍛煉、提高的途徑。
二、選擇論文的課題
(一)選擇課題(簡稱選題)的含義
從教育科研所探討的問題來看,可以分為兩大類課題。
第一類是基礎理論性的課題。在這里主要探討什么是教育的問
題。如:“教育應當具有什么功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等。
第二類是應用性的課題。在這里主要探討怎樣教育的問題。如:“教學什么樣的內容”、“選用什么樣的教材”、“采用什么的教法”等。這兩類研究課題都非常重要,并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但是,作為小學教師和教研人員,我們一般應當把自己研究的重點放在應用性研究的課題上。
從課題選擇本身的含義來看有兩種。
第一種是廣義的含義。研究課題的選擇,即選擇、確定研究領域和研究方向。例如,是選擇教育基礎理論方面的課題,還是選擇應用性方面的課題。
第二種是狹義的含義。在自己的研究范圍內,確定論文的中心論題。也就是在小學教育、教學的范圍內,確定研究什么問題。我們這里主要指的是第二種含義。
(二)選題的最佳考慮
現實教育實踐中存在著大量的問題,但并非所有的問題都能成為論文研究的課題。有些問題的指向非常廣泛,帶有很大的普遍性,問題的解決需要較長的時間和較大的精力。對于普通的研究者來說,限于自身的素養和客觀的研究條件,并無能力來承擔。有的又太過具體,缺乏普遍價值。所以,我們必須兼顧各種條件,發現那些既是必要,有新意,又有可能研究的問題。
課題選擇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符合時展的要求,適應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
教育科研的目的是推動和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選題要著眼于社會效能和價值,要研究能解決教育實踐中具有普遍性的問題。因此,作者應密切關注教育、教學改革的發展現狀和動向。面向21世紀,我國基礎教育研究的重點是推進素質教育,實現教育的現代化。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領域,研究的重點應該是如何通過數學教學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素質。教育科研人員應重點研究如何改革現行的數學課程、教材及教學方法,建立面向21世紀的素質教育的數學課程、教材、教學體系。對于教研人員和廣大的教師來說,一般應從素質教育的觀念出發,側重研究數學教學的過程,改進教學方法,使學生能主動參與數學學習過程,提高教學質量。
2、選擇自己有濃厚研究興趣的題目。
對研究課題有濃厚的興趣,會表現出更大的毅力和主觀能動性。興趣會產生熱情,使人克服困難,集中精力去研究。
3、選擇能夠發揮自己業務特長的題目。
研究者應從個人的條件、能力出發來選擇和確立論題。有些題目值得寫,但自己能否寫好卻是另一回事。在選題時,自己要考慮一下,你對本專業領域中的哪一部分最熟悉,最有把握,出成果最快,你就選擇哪個論題。
4、選擇自己占有資料較為充分的的題目。
從外因方面來說,資料是研究的基礎,要充分掌握在題目限定范圍內的材料,盡可能搜集必要的、新鮮的、典型的材料。因此,選擇自己已占有較為充分資料的論題,會使工作的難度降低一些。
(三)選擇課題的失當
選擇課題的恰當與否,常常關系到整個研究的成功與否。在廣大教研人員和教師的來稿中,常常會碰到一些論文由于選題的失當而無法發表。選題的失當,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選題過大。
題目過大,是普通作者在選題時常常出現的問題。例如,題目“試論小學數學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培養”。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內涵是極為豐富的,它的定義、構成、作用、測定等方面均有一系列的問題需要作深入的探討。這樣的課題往往是一種研究方向,而對于一般的個體作者來說,把它當作為一個具體論題是不合適的。2、選題過難。
選題太難,矢完成題目的可能性不大,或者是題目含混不清、多重化等。例如:“數學教學與開發兒童的智力”,這樣的論題使人無從下手,最后演變成,有多少資料就用多少資料,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可能,研究到哪里是那里。
二、具體工作:
(一)重視師資隊伍建設
教學成敗的關鍵在于教師,課改進展如何,關鍵又在于教師,因此,抓好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全校教師的整體素質是非常重要的。
1、落實“藍青工程”,做好新教師的在崗培訓工作。學校努力為新教師創造更多的學習機會,提供廣闊的學習空間,使新教師盡快適應教學工作。
2、結合校本教研做好學校骨干教師的培訓工作,創造機會給他們壓任務,讓他們挑擔子,使他們在工作中得到鍛煉,提高能力,在輔導區、北塘區脫穎而出。
3、鼓勵并督促教師注重理論學習,自覺學習教育教學雜志,認真做好摘抄(5000字以上),并加強學校內教師間的相互聽課,每學期聽本校的課不少于10節。
4、組織教師學習并實施區教學常規和評價標準。
5、本學期的學習主要以校本教研為主,把校本教研作為促進教師成長的主要渠道,構建學習型組織,形成規范化、制度化的學習時間、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以不斷提高教師素質。
6、積極組織教師參加盛市、區各學科的論文、案例等各種比賽,使教師在參加比賽的過程中有所收獲,得到提高。
(二)立足課堂,深化教學改革
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改革是教學永恒的主題,提升教師教學水平是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主攻方向。本學期我們必須以改革教學方法為突破口,確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創設多種教研途徑,如結合一人一課,年級組聽課,學科組聽課、評課等活動,加強教學研究,提高教師的上課、評課能力,提高每一堂課的效益。
1、加強集體備課。年級組教師共同鉆研教材,吃透教材,用活教材,同時充分發揮每位教師的才智,互相取長補短,從而保證課堂四十分鐘的有效性。
2、強化聽課。加強對新教師和課堂駕馭能力欠缺的教師的聽課指導,使他們能迅速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3、改革校本教研。為了使校本教研有足夠的時間,取得更好的效果,規定雙周二、周三、周四下午分別為數學、語文、英語教研組活動的時間。(具體活動安排見校本教研計劃)
(三)加強教學常規管理
全體教師要嚴格執行課程計劃,強化教學法規意識,采用“平時檢查與隨堂聽課相結合”的辦法,加強課程計劃的執行和管理,努力做到“開齊、上足、教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本學期將進一步加強教學常規工作的管理與考核,仍堅持每月考核檢查制度。
1、抓好“五認真”。特別是學生作業的布置與批改,要求作業布置量適當,質要高,難易搭配,提倡分層布置作業,從低中年級起就要加強數學思維訓練,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堅持每天做1—2道開放題,開闊學生的思路,提高他們的解題能力,作業的批改要做到及時,認真、細致、規范,并及時分析反思,適時地采取補救措施,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2、重視低年級學生的學習常規訓練與檢查,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3、加強年級組學科組建設,正常教研活動,并建立考核制度。
(四)組織各種活動,培養學生素質
1、在推普周,中高年級開展“啄木鳥在行動”活動,各班以小隊為單位,到附近商店、街道、新村等尋找不規范文字,并勸說改正。
2、各班結合隊活動開展朗誦、演講、講故事等比賽,豐富學生生活,培養學生能力,學校將在十月份舉行班級朗誦比賽。
3、各年級繼續抓好古詩文背誦、默寫、語文書寫等工作,教導處將定期組織學生進行語文書寫比賽,并將派出優秀學生參加區比賽。
低年級:鉛筆字中高年級:鋼筆字
(五)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提高教學質量
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為:一是堅持以人為本,從學校教學來說,就是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二是堅持全面發展,要將根據素質教育要求開設的各門學科開齊上足上好,促使學生德、智、體、美、勞五育和諧發展;三是堅持協調發展,要統籌兼顧各個年級、各門學科;四是堅持可持續發展,確立可持續發展的倫理觀,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學習能力。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提高教學質量要克服重主要學科,輕其它學科;重高負擔大題量訓練、輕保護學生身心健康;重課外補缺補漏,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現象。
1、組織全校教師撰寫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教學經驗的文章,并組織交流學習,推廣行之有效的管理教學,優化教學的做法。
2、加強個別指導。學校領導、骨干教師要深入課堂進行跟蹤聽課,和老師共同分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共同探討提高課堂效益的辦法。
3、堅持并完善常態下的教學研討活動,教師之間加強討論,及時發現,研究教學中的問題,共同尋找解決對策,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4、組織輔導區一、二、六年級教研活動,請各校備課教師作教材分析和教法指導,各校教師在教學中對教案的使用要樂于鉆研,善于分析,勤于積累,按規定及時寫好教后心得。
三、具體安排
九月份:
1、完成各科計劃
2、各年級進行期初摸底考試
3、推普周開展“啄木鳥在行動”活動
4、《思品與生活》論文評比
5、區教學經驗交流會
6、組織學習區教學常規和評價標準
7、市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觀摩活動
十月份:
1、語文教師語言文字基本功大賽
2、數學論文評比,(10月15日前)
3、市小學科學教學研討活動
4、市小學語文新課標準評價改革座談會
5、市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研討會
6、市小學品德學科教學評價座談會
7、學校朗讀比賽
十一月份:
1、期中自查
2、學校提高課堂效益教學經驗交流會
3、市小學英語6A新教材教法研討活動
4、市數學第一學段“學生學習障礙的防止和矯正策略研究“研討會
5、區語文書寫比賽
6、一二六年級備課組活動
十二月份:
1、市小學語文第十屆素質教育展示活動
2、區“未來名師工程”在培教師師徒結對匯報活動
3、市小學數學專業委員會年會暨論文評比活動
4、小學英語優秀教學論文評比
5、學校低年級學生學習常規檢查
一月份:
1、小學六年級教學質量調研
2、1—5年級語、數、英期末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