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8 15:53:3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工程倫理教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文章編號:1003-1383(2011)06-0800-03 中圖分類號:R 471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6.056
護理學專業已提升為一級學科,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在于培養護理創新人才。我國頒布實施的本科醫學教育標準――護理學專業中要求護理本科畢業生“應具有基本的臨床護理工作能力,初步的教學能力、管理能力及科研能力。”在倡導創新精神的今天,增強創新的意識,培養創新型護理人才顯得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緊迫,而創新型護理人才培養的基礎,就是學生在校期間創新意識的形成和科學研究能力的培養,提高護理本科生的科研創新能力是護理教育的主要培養目標之一。我校地處經濟欠發達的少數民族地區,60%的學生來自基層及少數民族地區,畢業后絕大多數回到基層工作。近幾年來隨著國家新醫改政策及新農村合作醫療的實施,基層醫療事業迅速發展,但高端護理人才缺乏,急需具有創新能力的護理人才充實到臨床及護理管理的崗位。本著“加強基礎、突出素質、注重能力、引導創新”的原則[1],為了更好地實踐我校培養“精醫術、懂人文、有理想、能創新”的辦學定位,近年來實施護理本科生科研導師制教學改革實踐,取得較滿意效果。
對象與方法
1.對象 以我校2004級、2005級、2006級五年制護理學本科(英語方向)共15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女生143名,男生7名,年齡19~23歲。
2.方法 按照人才培養方案實施教學計劃,并在此基礎上實施科研導師制針對性培養學生科研能力,具體做法為:①選聘導師。由護理學院在學校專、兼職教師中選拔責任心強,副高以上職稱或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擔任導師。并將導師的基本信息及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向學生公布。②選擇導師。一般于大四第二學期開始,由學生根據自己的研究興趣和對導師的了解自行選擇導師,由每位導師確定帶2~3名學生。③開展系列專題講座。在完成人才培養方案中規定的《預防醫學》《文獻檢索》《護理研究》等相關課程的基礎上,以專題講座、參加相關學術活動、小講課等形式加強科研能力的培養,內容包括科研基本知識、護理科研概況、統計學基本知識、護理論文撰寫方法等。④舉辦科技創新活動。學生自由參加學校及院系組織的科技活動。⑤到基層教學基地掛職鍛煉進行社會實踐活動。⑥科研實踐。學生進入臨床實習前在導師指導下進行科研選題,撰寫科研立項標書,進行開題報告,由護理學院組織專家進行評審,學生獲立項后帶著課題進入臨床實習,在實習過程中由導師和臨床帶教老師共同監督實施課題。實習結束回到學校后安排2~4周時間撰寫論文,由護理學院組織進行論文答辯、評分。
3.評價 ①科研立項:由護理學院組織科研開題報告,專家組從選題意義、科學性、實用性、可行性、創新性、譯文、課題完成量等七方面評價,答辯通過給予立項,不能通過者由導師根據專家意見指導學生修改,合格后給予立項。②論文評價:畢業論文成績由導師評分、專家評分、答辯小組評分三部分組成,比例為3∶2∶5;評價標準從學術價值、實用性、創新性、論點論據、語言文字、參考文獻、答辯情況等七方面進行評分,總分90分以上為優秀、85~89分為優良、80~84分為良好、60~79為分合格、59分以下為不合格。
4.統計分析 采用SPSS 11.5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
結 果
1科研課題研究內容 150項學生科研課題研究內容,前三位順位依次為:調查分析、臨床護理觀察及健康教育。而新技術運用、護理管理和教學改革所占比重較低。見表1。
2.課題完成情況 150名學生中有144名學生能按計劃實施并如期完成,占96.0%。6名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無法實施或完成課題而要求更改研究內容,并在導師指導下調整,最終能完成課題。
3.論文評價 論文評分優良率為42.0%,良好以上的達79.33%,無不合格論文。見表2。
討 論
創新是人類特有的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是人類主觀能動性的高級表現形式,是推動民族進步和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新世紀以知識創新為突出的特征,創新教育已成為我國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創新離不開科研,科研是學科建設和專業發展的基本活動,是加強護理研究、推動護理學科建設和專業發展最重要的環節。張金萍等[2]認為21世紀的護理工作很大一部分內容將是以健康人而非病人為對象開展預防、保健、社會服務等工作,根據社會市場需求和衛生保健事業發展需要,護理學專業的學生應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備自然科學、社會人文科學、醫學基礎知識和先進的護理理論及技能,能在不同類型的醫療衛生、保健機構從事臨床護理、預防保健、護理管理、護理科研工作的高級應用型護理人才。本科生導師制是近年來許多高校在借鑒國外高校辦學經驗的基礎上,為適應我國高等教育發展需要,探索學生教育和管理的一種新的工作機制[3]。我們通過實施導師制針對性地培養本科生的科研創新能力,初步顯現人才培養效果。
1.建立初步的科研意識 護理本科生應具備初步的科研意識已是護理學界的共識,隨著護理學科的提升,加快學科建設步伐成為重中之重,而科研意識淡薄、科研能力欠缺是護理隊伍普遍存在的問題,除歷史原因外與隊伍學科氛圍有密切關系,要改變這一現狀必須從護理教育抓起。在國外,護理科研工作主要由博士、碩士畢業生承擔,對本科及大專生未作要求[4],但美國的一些研究型大學為提高本科教育水平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加強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養,提高其創新能力,培養學術后備人才則成為這些改革的中心環節[5]。當前我國護理博士生幾乎是鳳毛麟角,碩士生的教育也在起步發展階段,護理科研的重任落到護理本科畢業生的肩上。我們通過本科生科研導師制的實施,三屆護理學本科學生科研立項達150項,從結果看到,雖然學生科研立項的內容比較局限,新穎性不夠,45.33%為調查分析,新技術應用僅占5.33%;論文撰寫的優秀率僅為7.33%,質量有待提高,但重要的是學生有了實踐機會,科研意識有明顯的提高。
2.培養初步的科研能力 護理本科生學制五年,在校學習時間相當充裕,參加校園文化、學術活動的機會多。我們在入學后第一、第二年就有計劃地安排學生利用節假日定期輪流到實踐教學基地掛職,在老師的指導下參與力所能及的實踐活動,讓學生早接觸臨床、早接觸實踐、早接觸病人、早接觸社會,在實踐活動中激發學生臨床思維和評判性思維,發現問題,萌發探索及解決問題的好奇心和強烈欲望,導師因勢利導地培養創新思維,為科研選題和開展科研工作打下基礎。本科生通過課堂-實踐-文獻檢索-選題-立項-撰寫科研標書-開題報告-實施課題-撰寫論文-論文答辯,經歷科研工作的全過程,體會其中的艱辛與獲得成功的快樂,更重要的是在實施過程中認識到自身知識的不足,激發學習興趣及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論文評分結果顯示優良率為42.0%,良好以上的達79.33%,說明學生在導師指導下掌握科研的基本步驟、方法和科研論文書寫的程序與要求,具備初步科學研究的能力。
3.符合以臨床需求為導向的人才培養目標 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及新技術新方法的應用,人民群眾對護理技術要求不斷提高,傳統的護理常規不能滿足服務對象的需要,臨床需要的護士是醫學基礎知識牢固,專業知識扎實,技能操作熟練,溝通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具有獨立思考及臨床思維能力,在工作中不墨守陳規,能不斷創新的新型高級護理人才。而在欠發達地區對上述新型高級護理人才更是求賢若渴,如我校所處地域是全市總人口382.63萬人,有12個縣區的少數民族地區,2010年底注冊護士有4000多人,具有碩士學位的注冊護士只有1人。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本科畢業生充實到臨床一線,對本地區護理學科的發展更是非常緊迫而具有戰略性意義的。當前護理本科教育階段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學時明顯不夠,如我校的培養方案中《護理研究》理論課為僅18學時,為了彌補不足我們采取專題講座,課外活動及假期的社會實踐來補充,經過幾年的實踐取得一定成效,既能節省學時,又能使學生在實踐中學到知識提高能力。
4.科研能力培養的教學改革思考 科研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學校教育階段是培養的基礎,護理本科生文化基礎較好,具備有科學研究的潛質,學校如能正確引導,樹立科研意識,讓學生掌握基本科研方法對今后工作有重要的意義。實踐中我們體會到,讓學生直接參與到科學研究工作,經過親身體驗,從中感悟科學的嚴謹、倫理道德的重要,樹立科學研究的意識,培養創新能力。作為護理教育策劃者及護理教學管理者,應從有利于學科可持續發展和有利于學生成長成才的角度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整合課程,優化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手段,不拘泥于課本和課堂,利用一切教學資源全面培養學生科研能力。我們體會到導師制的優勢是:導師對學生的知識、能力和興趣有比較深入的了解,能正確引導學生樹立科研意識,逐步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做到有的放矢;同時學生能在直接參與導師課題實施,協助導師進行資料收集,數據錄入等具體科研工作,有比較多的機會與導師溝通交流。實踐證明,學生課題的水平,撰寫論文的質量與導師的水平和能力及指導程度有密切的關系,沒有導師的正確指導,僅靠課堂中講授學生是無法進行科研立項并實施的。因此,導師制能提高護理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是培養創新型護理人才的有效模式。不足之處是少部分導師因教學、臨床或管理工作任務繁重,對學生投入精力不夠,今后將進一步完善。
總之,注重護理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將有力地推動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和人才質量的提高,將為社會輸送更多思維敏銳、素質全面的創新護理人才,從而促進護理專業人員學術和社會地位的提高[6]。培養護理本科生的科研能力,除了學校、學生重視外,與臨床帶教老師的科研能力和意識、實習醫院的科研環境有緊密切的聯系,需要參與護理教學的各機構、部門、人員多方共同努力才能保證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劉東玲,楊培常,李 偉, 等.護理本科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效果評價[J].護理研究,2010,24(10B):2705-2706.
[2]張金萍,劉文慶,劉麗華,等.護理學專業基礎醫學課程新體系的構建[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10,30(7):89-90.
[3]曾凡東.科學評價是本科生導師制健康發展的動力[J].當代教育論壇2005(3):30-31.
[4]仇瑤琴,陳曉英,沈園園,等.護理本科生科研創新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與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10, 25(3):214-215.
[5]Chapman H.Towards effective group-work in nurse education[J].Nurse Edue Today,2006,26(4):298-303.
關鍵詞:泛市場化;人文素養;人文化成;揚棄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
一、大學辦學泛市場化
“所謂泛市場化,就是把市場關系引入到不應當引入的領域”1。大學辦學市場化,是指大學辦學被市場牽著鼻子走,大學將教育服務當作產業來經營,圍繞市場經濟需求辦教育,通過市場交易實現教育運轉,以經濟效益衡量辦學成敗,嚴重弱化大學人文化的社會擔當的社會行為或現象。
利潤與效率是市場經濟運行的原動力。受市場這只隱形之手的招引,大學教育改革也經歷了大學教育產業化繼而發展成為大學教育市場化的歷程。大學辦學市場化,主要表現為大學在專業開設、課程設置、人才培養與評價、科研立項設置等方面失去了自己秉持已久的辦學準心,而以迎合市場需要為自己的辦學出發點。誠然,根據市場需求辦教育,確實具有擴大學生選擇權,實現教育資源優化配置,加速“產學研”結合等諸多優點。但是,大學不同于一般經濟實業,辦學以經濟效益論成敗,便滑向了大學教育的泛市場化。大學教育泛市場化,化掉了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文精神,化掉了大學辦學的社會擔當的功能。公民人文素養普遍下降,社會生活公共道德明顯滑坡,與大學辦學泛市場化本身緊密關聯。在大學辦學泛市場化過程中,經濟效益成了專業設置的優先條件;能否獲得利潤成了辦學的首選條件,學校成了學店;能否創收作為評價教師水平和能力的標準,教師成了店員;是否有錢作為學生上學的先決條件,學生成了顧客;能否直接帶來經濟效益作為學習的條件,知識成了商品;是否符合市場需求作為衡量大學辦學成敗的標準,大學變成了市場的“經濟侍從”。
在教育市場化浪潮洶涌澎湃之際,基于教育泛市場化的負面作用來研究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嚴重缺失的現狀,顯然具有鮮明的現實意義。
國內外針對大學生人文素養缺失進行的研究,大多是從大學精神和大學辦學理念層面,從宏觀視角展開的。國外研究人文教育的最著名代表,德國的雅斯貝爾斯從教育的屬性、特點、教育的本質出發,研究人文教育的重要性2。美國教育家弗萊克斯納從大學的應有定位研究人文精神,他指出:“大學不是風向標,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學應不斷滿足社會的需求,而不是它的欲望。”3社會轉型中我國部分大學生人文精神缺失嚴重,與時下盛行的教育泛市場化緊密相關。
二、大學辦學泛市場化的根源
高等教育泛市場化,有著深層的認識論根源與社會根源。
知識是人們認識客觀世界的經驗與改造客觀世界的工具,精神是人們把握客觀世界的人文關照。知識只是精神和文化的載體。
教育的功能是通過傳授知識來實現精神、文化的傳承與提升的。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更成其為人,它是社會公共產品,它承擔“人文化成”的社會功能。在儒家傳統中,有“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4的育人理念,這是人文精神在中國傳統教育中的突出體現。大學必須致力于精神的培育和文化的創新。
然而,由于當今社會在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下主流價值觀被邊緣化,社會誠信缺乏,追求感官享受,物欲橫流,拜金主義盛行,社會問題頻現;人生觀出現唯利是圖,政績觀上急功近利,重視易于量化的經濟效益,忽視不宜量化的社會效益,等等;這些都為教育泛市場化潮流的盛行提供了土壤和條件。大學辦學中出現將教育等同于知識傳授,信奉“越市場化越先進”,“將教育推向市場等同于教育改革”,“扭虧為盈意味改革成功”的傾向。在大學辦學實踐中,政府扮演的角色與承擔的功能出現紊亂——乃至于認為政府將教育推向市場的程度越深,政府在減輕財政負擔層面作出的貢獻就越大。更有甚者,把教育盈利視為教育市場化成功的標志,將就業率視為衡量大學辦學成敗非常重要的標準。
三、大學泛市場化的危害
在
泛市場化過程中,部分大學為求得生存空間一味迎合市場需求,出現了重技能輕人文,重經濟效益輕社會擔當的現象,失去了“人文化成”的辦學準心。一個突出的表現是:部分高等學校在教學規劃、教學投入、課程設置、教學管理等方面明顯存在重技能輕人文素養的傾向。人文課程時數、經費投入、師資配備嚴重不足。大學生以是否能夠獲取可觀經濟收入回報為學習動機,在學習目的、目標定位和實際學習過程中具有濃厚的功利取向,很大一部分大學生只埋頭于部分技術應用學科課程的學習,忽視倫理道德修養和文化禮儀修養的歷練,最終導致缺乏人生理想,沒有崇高目標,缺乏社會責任感,不誠實,不守信,不學法,不守法。
2003年清華學子劉海洋向熊貓潑灑硫酸事件,2004年云南大學生化學院生物技術專業學生馬加爵殘殺同室4位室友案,西安音樂學院大三學生藥家鑫2010年10月20日駕車撞人不但不施救反用尖刀捅死被撞者,等等,昭示著部分大學生人文素養的嚴重缺失。這種缺失,可以從立足全社會層面的宏觀視角和著眼于部分大學辦學急功近利的微觀視角去反思。
從立足全社會層面的宏觀視角來看,當前,全社會普遍存在偏重經濟效益,輕視人文素養的現象,從而導致社會空心化。
市場經濟是以獲得最佳經濟效益為目的,以自由競爭為手段,通過市場進行優勝劣汰的經濟形式。市場關系有它起作用的關系范疇,唯利是圖是市場經濟的核心原動力。而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人文化成”,使人成其為人,所以,高等教育是一種超越市場關系范疇的科學與人文領域。將大學辦學混同一般實業來經營,是一種泛市場化行為。部分大學在辦學過程中以實用主義為標準,一味迎合市場臨時需要來設置專業,表現為理工科的熱門專業重復疊加開設,人文社科課程開設不足,即使是熱門專業課程,重“術”(應用技術)輕“道”(理論知識)的現象在不少高校也非常嚴重,尤其是一些地方高校,在某種程度上存在著逐步演變為職業培訓機構的傾向。如此這般,其結果是導致人文課程過窄,專業教育不專,功利至上主義抬頭,學校與學生人文精神缺失。有文憑沒文化,有知識沒見識,有知識無審美,重物質輕精神,重經濟效益輕人文素養,最終會導致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分離和對立。
從著眼于部分大學辦學的目標去反思,可以發現,不少大學在辦學定位上存在著嚴重的功利主義傾向。
一是將迎合市場需要等同于符合社會需要,將市場等同于社會,這是一個導致大學教育功能異化的致命誤區。大學如市場一樣隨波逐流,追求功利,那它的“人文化成”使命必定會在追逐功利中湮滅,大學若遺忘了社會責任,那它就必定會被社會遺忘;大學若不能傳播理想,那它就必定走向庸俗。也就是說,大學如不能“化俗”,那它必定會被“俗化”。克里希·那穆提在談到教育的功能時說:“任何一種教育,如果它關切的只是人的一部分,而非人的整體,那么它必然會導致有增無減的沖突和痛苦。”5
二是將科學精神等同于大學工作的全部內容,將高等教育等同于科學實驗室。大學只追求科學精神,忽視人文精神,大學便會淪為一般意義上的培訓機構。因為,科學精神主要是“證偽”、“求真”,其主要工作是回答“how”,其研究對象主要是物;人文精神主要探索意義和價值問題,主要工作是回答“why”,研究對象是人。而一切工作的價值指向和行動主體都是人,丟失了正確價值取向的科學理性,必然加速人的異化和社會的空心化。
三是將專業標準等同于大學人才培養標準,抹殺了專業標準與人才標準的區別。考察大學的標準有兩個,即專業標準和人文標準,二者缺一不可。沒有專業標準,人才的內涵就會陷于空洞;沒有了人文標準,專業人才就會走向工具化。食品安全問題給社會、給教育的啟迪很多,我們的社會不是缺乏專業人才,而是這些專業人才缺乏最基本的人文素養。
四是將大學的功能等同于“授業”,擠兌了大學的“傳道”功能,弱化或簡單化了大學的教育功能。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人文化成”,自然,其工作內容不是為市場造“器”,而是為社會造“人”——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德才兼備之人。
只強調技術教育,其嚴重后果就是加劇了大學教育中的工具化、技術化和非教養化,導致人的片面發展和人文精神的滑坡。
五是將為地方服務視為地方大學的全部使命,強化了地方大學為地
方經濟服務的功能,弱化了大學的社會擔當和大學的立命根基。時下盛行的“地方大學為地方經濟服務”的論調就缺乏周延性。把大學的職能定位為為地方企業服務,無疑削弱了大學的本體功能——承載、傳播社會理想和道德精神。“地方大學為地方經濟服務”把大學教育功能狹隘化,放棄了其對民族、國家和人類的前途和命運的擔當,拋棄對文化傳統和歷史傳承的承諾,缺失了大學精神,最后使自己淪為市場的“附庸”。
六是將學生就業作為衡量大學辦學成敗的標準,將大學就業率問題簡單化。毫無疑問,大學辦學是為社會培養有用之才的。然而,“有用”如何界定?就業是全社會各個系統良性運行的系統工程。“就業率”不是大學本身工作的全部。就業率高并不等于大學很好地完成了社會賦予它的使命。片面強調“就業率”而疏忽了大學對社會責任的擔當,背離了大學存在的意義。
四、對大學功能異化的揚棄
(一)大學的功能在于“人文化成”
大學的職能是“人文化成”,大學理應有自己獨立的品格,理應擔當為社會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的重任。“專業成才”和“精神成人”二者不可偏廢。而且,在衡量評價人才的標準上,“精神健康”比“專業技能”更具重要性。人文素養的獲得是人文精神養成的前提,人文精神是人之為人的前提。而人文精神,是指以人為本,體現人的本質屬性的精神,是揭示人的生存意義,體現人的價值尊嚴,追求人的完善和自由發展的精神。其功能在于培養追求真善美精神,傳播高尚理想,培養是非判斷能力,引導價值判斷和價值取向,它的研究對象主要是人,是人之為人的精神。基于大學生人文素養嚴重缺失,基于大學普遍存在重視“專業成才”輕視“精神成人”傾向,并有愈演愈烈之勢的現狀,大學應當以當前現實為基點,以擔當“精神成人”和“專業成才”雙重責任為價值旨歸,研究大學人文素養淪落的成因,認識問題的嚴重性,探索問題的對策,探索社會轉型期大學在“俗化”與“化俗”之間尋求自身發展的張力,改善大學生人文素養缺失的現狀。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阻滯道德滑坡,從而提升全民族的人文精神。
(二)大學應有社會擔當
大學辦學需要擔當社會責任,不能片面迎合市場需要亦步亦趨,在辦學實踐過程中不能喪失社會賦予它本應擔當的精神守望者職責,這樣才能抵制市場化過程中的各種誘惑,才能克制浮躁和避免膚淺,在激烈的競爭中作出理性的抉擇, 才能不松懈學者的操守,才能實現“堅守象牙塔”的精神自覺。
(三)大學的辦學管理和評價標準需要創新
市場化是經濟發展歷程中的較高級階段。誠然,將高等教育市場化,有利于打破大鍋飯,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但是,高等教育市場化不能將高等教育產業化、商品化,完全忽視了教育的特殊性。大學必須汲取先賢們的思想和智慧,關注人類的命運和社會的未來,才能實現傳承、創新文化的功能,才能做到在“化俗”中不被“俗化”,才能做到以追求真理,追求科學,追求進步為己任,才能真正承擔人文化成的重任。
1998年,在北京大學百年校慶期間,來自世界各地的上百名大學校長在討論“21世紀的大學”主題時,幾乎一致強調人文精神與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哈佛大學校長尼爾·陸登庭的見解更是一針見血,他說:“大學教育從根木上說是一個人文過程,是有關價值的事情,而不僅僅是信息或知識。”6將大學辦學視為一個漫長的人文過程,必須正視和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教師崗位入門門檻與教學考核評價缺乏人文素養把關。教師隊伍人文素養參差不齊,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甚至存在因教師人文素養不一而使得受教育者人文教育失靈的情況。
第二,大學教育教學管理中,在合格人才評價和大學評價機制中,技能等可量化因素被過度強化,人文等不可量化部分被嚴重弱化乃至被擠兌。
第三,大學生管理上缺乏合格人才嚴格把關機制,導致文憑泛濫,大學生人文素質參差不齊。
第四,教育市場化需要規范,政府在引導、管理教育辦學方面應當有更大的作為。
五、結語
市場化有它的特定的內涵與關系范疇,大學的使命是崇尚科學,追求真理,關懷人生,“人文化成”。教育是擔負“人文化成”使命的一個特殊領域,有它特殊的質,尤其是人文、人文素養精神等不可量化,因此大學不可盲目隨波逐流,必須堅守自身的使命,秉持大
學精神,有效抵制浮躁,確保不被以盈利為目的的市場原則與功利主義所湮滅。確保大學辦學以關注人類的命運和社會的未來為己任,著實擔當大學的“人文化成”的社會功能,教育改革需要面向市場,但是,切不可將辦教育等同于市場經濟辦產業,大學辦學切不可泛市場化。
[參考文獻]
[1]紀寶成.認清“教育產業化”的理論誤導與實踐危害[j].中國高等教育,2006(9):1022.
[2]朱欣.本真教育的詩哲書寫——雅斯貝爾斯《什么是教育》的教育哲學意蘊[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0(10):6061.
[3]弗萊克斯納.現代大學論——美英德大學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10.
[4]劉喬周.四書五經[m].蘇州:古吳軒出版社,2010.
[5]克里希·那穆提.一生的學習[m].張南星,譯.北京:群言出版社,20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