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8 15:49:1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職業教育的重要性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企業文化建設已經越來越受到企業家們的重視,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使企業蓬勃發展,逐漸走向強大。筆者將通過本文分析企業文化教育在高職教育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
企業文化;職業教育;就業
長期以來社會上有一種觀點認為,學生要到大學畢業后才會進入職場,而企業文化則要等到工作之后才會有所接觸,所以大多數學生在校期間對企業文化并不以為然,許多院校也因此忽略了此項教育。事實上,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企業文化建設已經越來越受到企業家們的重視,不少企業家認為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造就長久不衰、優秀的企業。筆者將通過本文分析企業文化教育在高職教育中的重要性。
1 什么是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指的是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下通過企業經營活動實踐所形成的并為全體成員遵守的職業道德、價值觀念、共同意識、行為規范和準則的總和,其中最核心的是價值觀念。從企業文化構造方面考慮,一般可分為三個層次:一是表層,主要包括文體場所、設施環境、廠容廠貌等,作為實體的物質文化層;二是中間層,包括生產經營過程中的交往關系以及各種廠規、廠旗、廠徽、廠歌等,主要是企業的各種規章制度、儀式典禮和人際交流方式等;三是核心層,包括企業的經營管理理念、職業道德以及企業精神等,企業的精神文化形成于企業職員共同的價值觀念,更多的是觀念形態方面的。此外,企業文化具有多種特點,例如它的社會性、時代性、創造性、地域性、效益性、指導性等。而企業文化性質的劃分便是依據這些特點歸納的,首先企業文化需要是向上的文化,同時它的存在也是反映企業人格的文化,此外,企業文化是經濟現象的反映,是意識化經濟要素按一定順序的組合,也是一種微觀管理文化。
2 職業學校畢業生工作的誤區
作為職業學院的教師,筆者在經過長期畢業生跟蹤調查后發現,現在的畢業生步入社會往往出現適應能力很差的情況,在工作中受不得半點委屈,稍有不滿就會離職,對企業忠誠度不高,基本都處在這山望著那山高的階段,總覺得自己總會找到更好的。特別是在取得一些成績以后,更是不能受到半點委屈。筆者經過調查分析發現:
2.1 從就業觀念方面探討,很多職業院校的畢業生或是即將畢業的學生都存在一些錯誤觀念。大多數學生在規劃擇業標準時過于功利化,更多地是將工作待遇、工作環境擺在第一位,一心追求去大城市、大企業發展,而條件較為艱苦的地區或是行業,或是二級城市都被畢業生“拒之門外”。畢業生對于自我定位有所欠妥,對于自我的能力、職業興趣和職業的發展前景等因素不作考慮,眼高手低導致就業困難。也有一些大學生更喜歡有福利、有保障、穩定、清閑的單位,一次求職定終生的傳統觀念已根根深蒂固,不愿意四處奔波尋找工作,更不愿意選擇有風險、有挑戰性的職業,甚至不敢去自己創業。
2.2 從就業心理方面探討,職業院校的畢業生在心理方面存在一些不健康的表現。在擇業的過程中很多學生存在焦慮心理使其產生消極情緒,這種表現是學生難以把握就業前景的一種不安的反應。畢業生對于即將面對的社會沒有充分的認識,尚未做好心理準備來迎接新環境,面對就業市場上的各色單位、各種職業沒有充足的認識,擔心做出錯誤的選擇,這些都是引起他們焦慮的原因。
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最常見的心理表現便是自卑心理作怪。畢業于職業院校的他們只擁有專科學歷,而在求職過程中用人單位更多的是追求高學歷,如此便導致職業院校的畢業生產生自卑心理,過低的貶低自己,否定自己的水平能力,認為自己不能達到招聘單位的要求,缺乏勇氣正視現實,過多的抱怨、貶低自我,這樣下去反而不能發現適合自己的職業崗位。
就業挫折承受力差也是一部分學生在遇到挫折時體現出來的心理特征。求職過程中不少大學生抱有“一舉中的”的幻想,一心求速成,一旦遭遇一些挫折容易苦悶、焦慮,一蹶不振,陷入失望情緒中不能自拔。對求職中的挫折缺乏心理承受力,無法樂觀調整自我心態,勇敢面對再一次的擇業。
在擇業過程中高職生不健康的心理還表現在盲目從眾、攀比心理、人際交往能力欠缺、過分依賴等等。
3 企業文化教育融入職業教育的重要性
職業院校培養的學生主要以就業為導向,服務于廣大企業,所以課程設置方面更應該體現職業教育的特色,走產、學、研相結合的發展道路,可以通過校企合作,在課程教育中融入更多優秀的企業文化,實現共享資源、互補優勢、互利互惠,這不僅是職業院校教學課程發展的必然,也是高職教育一條行之有效的創新途徑,使得學生、學校、企業都可以得到更好地發展。
第一,培養應用型、技能型、崗位型人才是職業院校的重要責任,在職業教育課程教學中融入企業文化,有助于推動課程教學方向。目前,職業院校的教學課程,關注更多的是對學生進行行為約束和道德規范理論過多實踐太少,從而忽視了學生對于未來生存問題的思考。如今世界經濟全球化,我國社會也處于轉型時期,大學生受過高等教育,思想觀念更為開闊,學生不僅一直注視著國家的發展,更關注自我的成才。所以,教育工作者在平時的教學課程中,更應明確自己的責任,堅持“以生為本”將優秀企業的企業文化更多地應用于職業院校的教學課程中,圍繞企業文化開展教學活動,實現共贏。
第二,職業院校培養人才是以面向行業發展為基礎的,企業文化、企業精神是一個企業的靈魂。為了提高教學的針對性、時效性,在職業院校的實際教學中可融入企業文化。為培養出適合企業發展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職業教育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主動適應企業的要求,將集體主義、愛國主義教育同企業所倡導的的企業精神、企業文化、誠實守信、愛崗敬業結合起來,努力培養學生愛崗敬業、敬業奉獻及強烈的責任意識,體現出職業教育的特色,與時俱進,為社會、企業培養更多實用型人才。
教育資源短缺已經成為制約職業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面對當前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大好機遇和嚴峻挑戰,如何促進職業教育健康、持續的發展,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實現職業教育資源的有效整合,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教育資源共享是指在一定的區域內,各教育部門對其擁有的資源打破現有界限,實行共享。例如可以在省內(或全國范圍內)建立一個“職業教育信息網”,可以將省內(或全國范圍內)的各所職業學校共同創建的公共課教學資源、專業教學資源、多媒體教學課件、專業課程、精品課程以及管理制度等上傳到“職業教育信息網”上,這樣即可以實現各地區、各學校之間的參考學習,也方便學生隨時學習相關的操作技能。
無論是制作專業教學資源,還是多媒體教學課件、精品課程等,都需要依托優秀的教材。然而,目前中等職業教育的書籍層出不窮,但是大多數教材普遍關注的是理論知識的構筑,忽略了中等職業教育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缺少如何運用相關知識的案例分析,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教師備課的難度,學生也無法學到相關專業的實際操作技巧。因此,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自主編寫各種課程的系列教材,但是這些教材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就需要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一個由各地職業院校組成的利益聯合體,合作共贏,共同協商解決共享中存在的問題,共同協商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需要在政府的引導下組織職業教育領域中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相對突出的教師群體共同合作完成一套具有創新性的以實際操作為主的中等職業教育教材。并在這些教材的基礎上,由相關專業教師和計算機技術人員共同制作實訓仿真軟件、多媒體教學課件、精品課程等教學資源。在合作中,由專業教師提供專業操作過程,例如由專業教師提供工業產品的制作過程,然后由計算機技術人員通過虛擬現實技術,開發實訓仿真軟件,制作系統的多媒體課件等等。
這種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型教學手段,不僅可以把學生的聽覺、視覺、觸覺一起調動起來,而且節省時間、節省資源,提高了課堂效率,容易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學生在真正制作工業產品鑄件前,可以多次使用仿真軟件練習操作方法,當熟練了操作步驟之后再到真實的機床去操作,這樣即達到了多次練習的目的,也為國家節省了很多資源和資金。另外,還可以在“職業教育信息網”上建立論壇,該論壇主要用于教師之間、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學術交流,并形成制度和管理辦法,對所有的成員進行約束與管理。
論文關鍵詞:就業導向 專業技能培養 高新技術考試 自主學習 優化教學
隨著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變,人們的思想觀念正在實現由“升學導向”向“就業導向”的轉變,尤其是職業教育,其主要職責是培養學生從事某種職業所需知識和技能,直接服務于學生的生涯規劃和職業選擇。因此,以就業導向為指導調整課程設置實施教學,提高高職學生的技能水平刻不容緩。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應結合所學專業的發展特色,明確只有動手能力較強的學生走進社會才能服務社會,學習過程中必須加強專業技能水平的提高。
1提供良好平臺。加強實踐教學
根據職業學校的辦學特色和社會對計算機專業的要求,我們在設置一定量理論課的同時,特別重視學生的專業技能培養。計算機專業理論面廣、內容深、發展速度快、操作性強,要使高職學生較好掌握其內容,應做到知識與能力兼顧,基本理論與技能培養相輔相成。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的老師和學生們從以下幾方面構建良好的教學平臺:①精選課程設置,突現課程的技能性與實用性,切實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②選擇獲得職業技能資格證書的老師授課,保證授課內容的有效性與實用性。③根據高職學生的知識結構狀況與就業要求,技能培養側重于計算機軟件的操作與應用能力的強化。④提出并實施技能課全部機房授課的教學計劃,確實做到“在操作中學習,在認知中實踐”,為學生的技能提高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平臺。
2選擇優秀的教材。安全可行的系統
技能課的特點主要以學生“做”為主,所以教材應給以學生明確、具體的操作任務,練習系統應保證學生安全、有效使用。根據這些標準,我們曾使用過“全國計算機信息高新技術考試”指定教材的若干模塊系列,如辦公軟件應用、數據庫應用(VisualFoxPm平臺)、計算機輔助設計(AutoCAD平臺)、圖形圖像處理(Photo—Shop平臺)、網頁制作(Dreamweaver平臺)、視頻編輯(Premiere平臺)、多媒體軟件制作(Authorware平臺)、因特網應用(ASP平臺)等,教學效果良好。這些教材值得肯定的地方在于:①每個模塊由兩種指定教材組成,其中一種是用于系統教學使用的《培訓教程》,指導學生進行理論學習;一種是匯集了本模塊全部試題的《試題匯編》,滿足學生的技能培養。②《試題匯編》共分八個單元,每個單元有20道題,共160題。試題中融會貫通了軟件的主要知識點,每一道題的操作要求和樣文清楚規范,實用模擬性強,目標明確。學生通過上機反復演練,達到熟練掌握軟件。提高專業技能的目的。③與《試題匯編》相配套的電子題庫文件系統,安全可行、資源豐富,形聲并茂、圖片精美,引用的文字素材,文筆精美,哲理性強,使學生在技能訓練過程中受到多方面的熏陶與提高。④《試題匯編》即可用于平常練習技能,也可供學生正式參加“全國計算機信息高新技術”考試時使用。正式考試時,由考試服務中心為每個考生隨機在《試題匯編》的每個單元中抽取一道題號。共抽8道題,形成選題單。考生根據選題單上的單元和題號。按照《試題匯編》中的操作要求和樣文,調用計算機中考試前已安裝的題庫電子文件,選做相應題目。因此,只要熟練掌握本試題匯編中的全部試題,并在考試時正常發揮,一定能通過考試。這樣,通過事先大量練習,達到了使學生既通過考試,又熟練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能的目的。
鑒于上述,且根據多年的教學效果,我覺得“全國計算機信息高新技術考試”指定教材的若干模塊系列,是學生技能課中值得首選的教材。
3在參與中學習。在實踐中認知
布魯姆的“掌握學習”認為:要使“人人都能學習”。學生就必須人人參與教學活動。我覺得在學生的技能培養課中,很好的實踐了這一教學理論。首先,學生必須認真參與教學活動才能完成學習任務。在授課過程中,按照教學計劃,每章節的主要知識點都貫穿于若干套的上機任務中,每套上機任務由學生逐一操作完成,完成后由老師按統一標準檢查其正確性、熟練度。每章節結束時,學生要通過參照“全國計算機信息高新技術考試”標準進行的模擬考試,決定是否通過該章節的學習與練習。所以學生必須認真參于每個教學環節,否則就無法進入下一章節的學習。通過此舉,一方面杜絕了學生游離于教學活動之外的現象,另一方面也為學生參加標準化考試打下堅實的基礎。第二,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激情。在知識爆炸的時代,掌握知識的多少已經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識才是至關重要的。布魯納“發現法”認為:教學既非教師講,又非學生聽,而是教師通過自己的引導、啟發,讓學生自己去認識、去概括、去親自獲取知識,從而達到發展他們目的的過程。在技能培養課的授課過程中,我覺得較好地遵循了這一教學理論:先由老師針對重要知識點對每章節進行引入性教學,使學生對重、難點有所認識。然后老師結合本章知識點給學生設置上機任務,并配合“全國計算機信息高新技術考試”指定教材《試題匯編》中相應章節的20道試題,讓學生通過完成學習任務,自己咀嚼、消化知識點。最后由老師引導學生理順本章節知識點,老師根據學生上機操作情況,羅列出有針對性、有代表性的問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各抒已見,得出正確答案,比較最佳方案,概括總結本章節的知識要點。讓人驚喜的是學生往往能根據實踐操作,總結出一些書本上也無法找到的做題“秘笈”,真是“實踐出真知”。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參與熱情高,學習效果好,有效地培養了他們獲取新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較好地實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
4以就業為導向。服務于權威認證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社會生活發生了翻天地覆的變化,在對學生的教育上也伴隨著社會的發展有了變化,高職院校人文素養教育就是在這種社會大變革下被提出來的。作為培養學生人文素養和個人素質的學科,我國高職院校近些年非常注重開展人文素養教育,并力圖通過培養學生良好的個人情操、道德素質等,為學生今后的職業發展奠定基礎。因此,本文將重點研究高職院校人文素養教育與職業教育結合,總結目前高職院校在結合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并給出一些合理化建議,希望對高職院校開展人文素養教育有所幫助。
關鍵詞 高職院校;人文素養;職業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5)08-0103-02
作者簡介:譚蘇,女,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學語文教學、中國現當代文學。
基金項目:本文系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課題“關于優化云南民辦高職院校人文素養教育課堂教學的研究”(編號:2012C050)的研究成果。
教育在當今社會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其重要性愈發凸顯,教育的內容以及教育方法也在與時俱進。與此同時,社會上對于高素質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斷增加,高校中開展人文素養教育和職業教育相結合,將成為高校教育模式培養上的必經之路。本文基于社會對于高素質職業人才的需求,重點從高職院校中人文素養教育和職業教育課程結合的角度出發進行研究,并給出了課程設置和教學上的合理化建議。
一、如何實現人文素養教育和職業教育有機結合
在實施人文素養教育和職業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技巧是實現預期目標的關鍵環節,教師將各種教學技巧滲透、應用到人文素養教育和職業教育教學的導向階段、導學階段、導練階段以及升華階段中去。越來越多的實踐證明了教育技巧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而且教育學及教育心理學都研究表明,教育技巧是作為一名合格教師必須具備的一種基本教育素養。人文素養教育和職業教育相結合,對于教師來說,則需要具備更高水平的教育技巧和技能,才能適應當下信息時代對學生進行更加有效地教育教學。教師需要能創造性地正確處理各種復雜情況和突發教學問題,使人文素養教育和職業教育的教學結果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從教育模式的發展歷程來看,現代教學模式是由傳統教學模式發展而來。適應了當代教育需要的現代教學模式不斷與時俱進,衍生出了很多新型教學方法,人文素養教育與職業教育教學在近兩年的教學實踐活動中脫穎而出,充分體現出了現代教學模式的優越性。當代教育背景下,不僅僅是幫助學生達到某種成績上的提高,更是幫助高職院校學生今后走向社會的個人素質的養成。將人文素養教育與職業教育教學相結合,促進信息教學向知識、技能和態度教學的轉化,來實現打造高素質職業人這一終極目標。
二、高職院校在開展人文素養教育與職業教育結合上存在的問題
1.人文素養教育授課呆板,學生興趣不高。現代化的教學技術能展示的信息量大,突破了以往教師在黑板上板書的格局,不僅降低了教師的書寫量,而且給學生帶來了良好的試聽效果。鑒于高職院校學生的年齡、經歷特征,使其對于具有束縛性的教學有所排除。加上高職院校教師在人文素養教育授課過程中人員眾多,教師不能很好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那么如何吸引其注意力就顯得非常重要。現高職院校學生其未來的走向不再是學校,而是社會,職業教育的有機結合更能刺激學生眼球,提升學生興趣。就目前我國高職院校人文素養教育來看,基本以文科領域教學為主,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往往以單純的講授為主,缺少靈活性,顯得課堂沒有活力,而在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職業教育上,又缺少和人文素養教育的集合,不能使學生切身感受到職業教育和素養教育結合的重要性,對學生未來職業規劃沒有起到促進作用。
2.人文素養教育趨向文學化教學,與職業教育連接性少。正如上文說到的,人文素養教育,顧名思義,就是在人文領域對學生進行素養教育,屬于文科范疇;而職業教育屬于社會領域的學科,盡管在學科教育上看起來二者沒有明顯交集,但是,事實上人文素養教育的最終目標是要打造學生成為高素質、高道德的優秀人才,避免其進入社會后受到不良文化和習氣影響,改變本質,為社會所譴責甚至是遭到法律的懲罰。當下高職院校開展人文素養教育和職業教育,主要授課老師為本校語文教師,缺少在人文素養和職業教育知識掌握扎實的專業教師。因此,在講授過程中,往往會受到教師個人思維影響,而文科類教師普遍在講授中更愿意講授文學方面的素養鍛煉,實質上和職業教育之間差距較大,脫離了開授課程的初衷。
3.缺少與學生實際溝通,互動性不強。傳統的人文素養教學和職業教育是以書本、課堂和教師為發展中心的,不能任學生自由的發展,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由教師強硬地把書本上的知識進行單一的講解,學生一直處于被動的地位,抑制了學生對于職業素養教育的重要性認識,甚至有的學生喪失了對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對于生活在傳統人文素養教學的師生來講,師生間的互動是薄弱的,教師作為課堂上強勢的一方會用其多年的傳統思想影響學生,使學生在課堂上感覺枯燥無味,自然使學生在理解和學習職業教育和人素養教育重要性上有所欠缺。
三、針對完善高職院校開展人文素養教育與職業教育的建議
1.充分調動學生興趣,創建良好課堂氛圍。教師要想在課堂教學中真正實現人文素養教育和職業教育的有效教學,就應該讓學生在現有的知識平臺的基礎上進行自主的探討與研究,讓學生把人文素養教育和職業教育融匯貫通。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影響非常大,所以除了理論知識的傳授,同時也應該向學生傳達學習課程的重要性,重視人文素質教育課程對今后職業道路的幫助。因此,我們應注重教師的發展,以其自身的發展作為有效教學的基本要求和基本保障。
2.明確人文素養涵蓋方向,進行多元化教育。人文素養教育和職業教育課堂的建立提倡的是學生們的自主探究和和學生的多樣化學習,即在教師講授關于人文素養提升和職業素養對學生未來發展重要性認識上,學生要結合自身,明確自身存在的問題,并以此來增加學生的科學素養。
我們知道人文素養教育和職業教育課程是由課上理論知識的傳授和職業思維建立共同促成的。教師應該對課上的教學與學生做的職業思維和走向作出正確的判斷,判斷這種教學方法的效果如何,對學生是否有效,而不能只追求形式上的滿足,如果不能就應該變換另一種新的教學方法,以適應學生的需要。另外,教師還需要培養學生對于人文素養教育和職業教育學科的興趣。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運用學生對人文素養教育和職業教育學科的興趣制定與之相符的教學策略,從而調動起學生對于學習人文素養教育和職業教育的動力,培養學生關于自身職業素養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進步,現代教育模式必然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如何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教育需求,更好地培養我國更多高素質的優秀職業人才,高校中對于學生個人素質的培養教學顯得至關重要。不僅是學生個人素質的培養,教師在教授學生過程中,也應不斷提升自身掌握的人文素質及職業素質,在完善自身的同時,有利于對學生進行深層次的培養。因此,高職院校中創立人文素養教育和職業教育結合,不僅可以發揮教師的有效性作用,更可以滿足學生今后的職業方向,為社會打造優質的高素養職業人。
參考文獻:
[1]陳參軍.加強高職人文教育與職業技能培養的相容性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4.
[2]石菲菲.高等職業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2.
關鍵詞: 職教人 認識自我 定位準確 腳踏實地
一、問題的提出
當今,民辦職業技術學院師生往往處在一種心理極端不平衡,沒有著落感、歸屬感的狀態。教與學雙方或多或少存在著看不起自己的工作,看不起自己的學校,看不起自己的心結。這種思想表現為教師千方百計地尋求更好的工作,學生用盡精力想通過轉本等途徑離開職業教育。究其原因,就是沒有正確認識自我,沒有正確定位自己在社會上的地位,好高騖遠所致。要改變這種狀態,首先需要樹立一種觀念,意識到職業教育的重要性,職業教育教師團體對社會的重要貢獻。只有意識自己的工作是有意義的,付出是值得的,才能愉快地工作。心意順了,或許許多奇跡會不可思議地出現。
二、職教人必須樹立的觀點
1.明確職業教育是重要的,是對社會有貢獻的,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不可或缺的,從事職業教育工作是十分有意義的。
從職業教育的規模來看職業教育的重要性:據有關數據顯示,至2008年,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和高等職業院校達到16000多所,年招生規模達到1100多萬人,在校生達到3000多萬人;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規模分別占到高中階段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規模的一半。面向城鄉勞動者的各種形式的培訓廣泛開展,年培訓規模超過1.5億人次。中國正在舉辦著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職業教育。其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職業教育是發展地區經濟和文化的生力軍。職業教育能普遍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就業率提升。社會要走新型工業化的道路,需要職業學校培養更多高素質的勞動者。如果說將社會職業按層次劃分形成金字塔的話,那么處于職業金字塔的最底層的就應該是各級職業學校及培訓機構培養的勞動者。在這個層次需要的勞動者的人數是最多的,規模是最大的,有最大的就業機會。也就是說,職業教育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2.以培養有用人才為己任。
我們在學習討論的過程中,總會聽到這樣一句話:“愛崗敬業,嚴謹治學,以培養優秀人才為職責。”這里提到的培養“優秀”人才似乎不太適當。對于職業學院來說,目前的生源還是在高考的末層次,進校的學生一般智力能力均有限。要把這樣的學生個個培養成祖國的棟梁人才,優秀人才是天方夜譚。這種要求對于職業教育的兩個主體“教”與“學”的兩方面都是過高要求,是不切實際的。我認為這個提法應該改變。改為“盡心盡職,以培養有用人才為己任”,將“優秀”改為“有用”,就務實了。要將入學的學生,根據其能力的大小,因材施教,都要培養成有用的人才。在祖國建設的大廈中,棟梁之才是優秀的,一磚一瓦是優秀的,但只有這些優秀人才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為社會主義建設出力的有用人才。
一代人中不可能人人都是優秀的。如果將人群劃分為優、良、中、及格、不及格五個層次,職業教育就是希望消除不及格人群,讓每個人都成為合格人才。手伸出來有長有短,有粗有細,不可能每根手指都是整齊劃一的。不同層次的教育分別承擔各自的責任。一流大學培養棟梁之才,職業教育培養有用之才。
三、怎樣做一個快樂的職教人
1.做一個正確的向導。
在學生的職業求學路上,做引導學生朝正確方向發展的向導。引導他們認真對待自己,對待自己的追求;認真確立自己的社會定位,不好高騖遠。對于一個民辦職業學院的大專生來說,若將在學校三年時間追求的目標定得過高,對大多數學生而言,結果往往會一事無成。既沒有實現轉本等目標,又放棄了學校精心設計的職業技能系統課程,等到畢業的時候,才恍然大悟,可已經浪費了三年大好的寶貴青春時光。如果說在定目標時,能得到老師的因人而異的指導的話,或許結果就會大不相同。教師引導學生正確確立自己的社會定位是十分重要的。
教育界、用人單位及青年人都曾經片面追求高學歷教育,忽視或輕視職業教育。部分職業學院學生瞧不起自己,瞧不起自己就讀的學校。然而學歷并不代表能力,隨著近年來人事制度的改革和人才觀念的進步,學歷在就業市場的優勢越來越小,用人單位更注重學生的實在能力,比較務實地選拔適合需要的專業人才。社會正在由片面追求學歷向注重追求能力的社會轉變。職業學院教師要讓學生明白這一點。
2.與學生成為朋友。
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要正確引導他們走適合自己的路,做正確的向導,就要和學生成為朋友,時時關注他們的成長。每個學生的基礎差異很大,家庭背景不同,性格喜好也各不相同。對待不同的學生不能用相同的方式方法,要因人而異。不但要充滿愛心,而且要善于愛。
公正對待每一位學生,不能先入為主地形成自己的主觀喜好,更不能加入社會上的許多不良風氣。對學生的點滴進步、點滴善行、點滴成績都應該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甚至對于他們犯錯的事實,也要用寬宏大量的心給予包容和原諒。讓學生認識自己的錯誤,自覺自愿地改正錯誤。
關愛學生,要從學習、生活、工作的各個方面予以關注。主要是要有更多的精神上的交流。這種交流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之上的,是在充分尊重學生、信任學生的基礎之上的,在交流過程中相互信任和理解。
當然,關愛學生并不等于放棄原則。在尊重、理解、寬容、原諒的同時,仍然要在學習、生活、工作各個方面嚴格要求他們。要將每一位學生都培養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有原則的嚴格要求是必需的。要做到嚴而有理,嚴而有度,嚴而有方,嚴而有恒。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創業教育;就業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12)13015402
高等職業教育在經歷了不平凡的發展的十年,整個在校生的規模和全國的高等職業教育學院的數量都得到了大跨越,高等職業教育必須與當代的經濟發展形式與發展的結構相適應,在教育部的多個關于高等職業教育的促進發展的文件中都對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和發展趨勢都做出了明確的指導,在2011年年初的關于國家教育“十二五”的規劃當中也把高等職業教育作為一個專業的課題進行了提及。其中整個文件的最開頭就談到對人才的培養當中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結合發展道路,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千百萬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由此可見培養人的全面素質和職業素質是教育的重點,而創業教育比較好的體現了人才的培養的方式。1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創業教育是培養人的創業意識、創業思維、創業技能等各種創業綜合素質,并最終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創業能力的教育。創業教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為教育的“第三本護照”,被賦予了與學術教育、職業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然而高等職業教育的其他方面得到了大踏步的發展,創業教育卻在整個高等職業教育中的體現沒有得到重視,因此沒有得到同步的發展,存在的問題大致有:
1.1 創業教育在整個課程體系中沒有得到體現
高等職業教育在近幾年的發展中逐漸形成了比較完整的課程體系,包括理論教學,實踐教學,還有定崗頂崗實習等等,整個課程的體系也比較適合基于工作過程的基本理論和相關的技能的教學模塊,學生的課程的建設與實際的工作崗位有一定的結合,但是整個課程體系中沒有關于創業教育的課程,僅僅只有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類似的邊緣課程,所以沒有一門專門對學生的創業教育進行知道的專業課程。
1.2創業課程的教師比較缺乏
有的高等職業院校已經意識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也開始開設創業教育的專門課程,但是該課程的實施的效果值得推敲,首先授課的教師僅僅是有思想政治的教師轉變而來,教師本事對馬克思等相關理論有比較深厚的造詣,但是對于創業教育本事沒有實踐的經驗,所以即使開設了課程也是基本的照本宣科,都是些基本的創業的理論,沒有說服力,學生的收效也甚微。再者整個創業教材在市場比較稀缺,針對高等職業教育的創業教育就更少了。
2創業教育在高等職業教育中的意義
創業教育在高等職業教育中的重要意義,很多學校的領導和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者都沒有被意識到,所以通過對創業教育在高等職業教育中的重要性得到了體現才能逐漸得到發展,尤其是類似市場營銷和管理類的高等職業教育的專業。
2.1通過創業教育提高畢業生的創業成功率,緩解就業的壓力
根據相關的調查與研究,我國大學生創業比例還不到1%,遠低于發達國家的20—30%,如果有更多的學生能夠畢業后選擇創業,那么就可以減少每年進入職場的高等職業畢業生,緩解當今就業的壓力,十七大報告指出:“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完善支持自主創業、自謀職業政策,加強就業觀念教育,使更多勞動者成為創業者”。因此國家有很多政策都是在支持大學生畢業進行創業的,有小額的減免利息的貸款,還有相關的注冊企業的相關的手續費用和稅費的減免的大好的支助政策等等。這意味著,從政府主導解決就業難題的政策理念向政府引導積極創業以解決就業問題的新的政策理念轉變已經完成,以“創業帶動就業”這一戰略性轉變符合當今世界發展的總體趨勢,也是國情所必需。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民富之基。創業帶動就業,創業教育引領創業,這是我們的基本認識。
2.2創業教育體現了高等職業教育的精髓
高等教育的發展是提倡和發掘人的可持續的發展能力,而創業教育則是非常好的體現了這點。創業教育能夠積極調動和最大限度發揮人的創造性,一切為了人,一切依靠人,努力培養人、改造人,不斷解放人、發展人。開展創業教育,促進學生充分發展,是實踐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現階段新要求和新內涵的具體體現。所謂人的充分發展,就是基于人原有基礎上的盡可能的發展,或最大程度地發展。在當前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的新形勢下,要通過創業教育培養學生的能力,為社會提供時代急需的創新型、創造型、創業型人才。創業教育不是枝節性、附加性的內容,要和主體教育、課堂教育緊密結合,充分培養學生內在的創新能力和創業技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競爭力。
2.3創業教育符合世界高等職業教育的潮流
當今職業教育發展的,作為德國聯邦職業教育研究所為“雙元制”職業教育的企業開發的課程,這是一種國家層面的能力本位課程。在上世紀90年代,澳大利亞的高等職業教育的培訓包相關的課程都較好的體現了基于職業發展的創業教育,國外先進的高等職業教育告訴我們。職業教育應該是能力本位,而不是知識本位,需要對對應的職業有著對應的發展與創造。
3創業教育的實施
3.1通過思想政治課來切入
【關鍵詞】職業教育 職教教師 實踐能力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8-0163-01
一、汕尾地區職業院校教師職教實踐能力的重要性
汕尾地區現代化進程中,職業教育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實現職業教育培養目標:培養具有一定理論基礎和較強實踐能力,并面向基層一線崗位的技術技能應用型人才,就必須擁有一大批高素質的職教教師。
職教教師是職業教育事業中最活躍的因素。沒有高素質的職教教師隊伍,就沒有高素質的生產、服務和管理第一線的人才!國內外一些有名職業院校,之所以有名,就在于其職教教師之高能力和高素質,為職業院校學生樹立了榜樣,潛移默化地成了學生模仿和追求的對象,最終促成了各種合格的技術技能應用型人才。正如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的話:“教師個人對青年人心靈的影響所產生的教育力量,無論什么樣的教科書,無論什么樣的思潮,無論什么樣的獎懲制度都是代替不了的。”
職教師資是職業院校最重要的資源,是關系到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質量和職業院校可持續發展的重大策略性問題。職教教師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其職教能力的重要性,把提高職教實踐能力作為自己職業生涯發展的長期目標。
二、汕尾地區職業院校教師職教實踐能力結構分析
職教教師最基本的能力構成要素有四點:專業理論、專業理論的職業實踐、職業教育理論、職業教育理論的教育實踐。
簡單的來說,職教教師能力,從外顯形式上可表現為“雙證書”,即教師資格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從內涵上可表述為“雙能力”,教學實踐能力和生產實踐能力。而且教學實踐必須適應日新月異的生產實踐。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高奇說:“我認為職業教育就是針對獲得某種職業資格、職業能力的教育。” 所以,職教教師,首先就應該擁有這兩種資格或具有這兩種能力。
三、汕尾地區職業院校教師職教實踐能力構成要素的實際情況
職教教師的綜合素質突出,其教學質量必定就高。遺憾的是,本地區職業教育應然要求和職業教育實際狀況相距甚遠,集中表現在職教教師職業教育理論的匱乏和專業技能的缺失。
將本地職教教師從類型上可分為三類:專業理論課教師,普通文化課教師和專業實踐課教師。專業理論課教師和普通文化課教師,他們不只是教理論,而是結合實踐教理論,所以都可以稱之為“專任教師”。就本地區的現狀來說,職教教師的主體仍然是專任教師。而專任教師大多數不具備職教教師應具有的能力要素。同時專業實踐課教師又少之又少,因為1.學校里面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實訓場所。2.學校與企事業單位沒有形成固定的關系。3.就是真正的“能工巧匠”不愿意來職校做老師。
調查問卷結果顯示,本地區職教教師類型失調,主導與輔導的失位。1.專任教師比例偏大,專業實踐課教師的數量缺乏。2.一般教師比例偏大,具有職教教師四大能力構成要素的骨干教師數量缺乏。可見,職業院校教師自身動手能力不強,職業教育的能力本位原則也就難以得到有效的落實。
四、汕尾地區職業院校教師職教實踐能力現狀的成因
外在原因,環境政策因素。我國一直以來比較重視“人文”教育,對“科學”教育重視度不夠。此種情況在汕尾地區更為彰顯。并且,職業院校的教師,往往來自普通本科大學,接受的教育往往都是學術型的通才式教育。其理論水平往往達到了培養目標,而實踐能力不足,即理論的“巨人”,行動的“矮子”。還有來自中小學的一部分教師,這類教師具有一定普通教育教學經歷和資歷,但其“職業教育教學理念”和“職業教育教學實踐能力”幾乎已“定型”,只能按照以往的經驗工作。個別來自企業的老師,他們雖然有企業實踐經驗,但職業教育教學理論缺乏。
內在原因,教師個人因素。主要是對職業教育認識不夠,滿足于“柴米油鹽的平淡生活”。
五、汕尾地區職業院校教師在自身職教實踐能力方面應該怎么做
需求驅動而非供給驅動,是職業教育必須遵循的原則!職業教育是以就業為主要目標、以從事某種職業或生產勞動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為主要教學內容的教育。所以,職教教師的教要關注學生的學。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職教教師不能只從知識傳遞的角度出發考慮教學,而應強調方法論和價值觀問題,教會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同時,職教教師要不斷學習和研究職業教育的教學方法、目的、原則、規律等,把提高職業教育教學的效率作為職教教師終身追求。職教教師還應該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向著專家型教師發展。
汕尾地區職業院校教師職教實踐能力,應從職業性的需求出發去思考教育性的結果,因為職業教育的最大特點就是與職業相關的職業目標、知識、能力及職業道德。為此,要從本地區人文,地理和發展現狀的特點出發,尋求職教實踐能力提高的途徑,以發揮教師的職教實踐能力,為本地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
參考文獻:
[1]吳全全著,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基本問題研究:基于跨界視域的詮釋,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11
[2]歐陽河等著,職業教育基本問題研究,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10
[3]劉合群主編,職業教育學,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