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7 11:21:5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生活即教育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游戲、生活、環境創設、游戲模式、游戲情節
幼兒園的自主性游戲活動很好地體現了幼兒游戲的生活化,讓幼兒在游戲中交往、在游戲中學習、在游戲中生活,從而使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不斷地提升,真正做到了游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
一、環境創設――社區的縮影
在自主性游戲活動中,幼兒是通過與環境、材料的互動來進行探索和學習的,因此,環境的創設非常重要。教師應該給幼兒創設一個寬松、自由發展的環境,讓幼兒自主地游戲,快樂生活,從而創造自我和實現自我。
(1)精心布置,將社區“搬”進教室。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教育內容,我們總是將社區中一些熟悉的環境“搬”到游戲區中。例如,在小班的幼兒的游戲中,我們就將幼兒最熟悉的家,以及經常接觸到的理發店、小吃店等,“搬”進教室,并以幼兒熟悉的名字命名,當幼兒看到平時生活中爸爸媽媽經常去的理發店、小吃店居然在教室里也出現了,特別興奮,一下子就激發了他們參與游戲的興趣。
(2)與時俱進,及時增添新的游戲內容。幼兒的生活環境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變化,我們應敏銳地洞悉哪些是幼兒所喜歡的、特別關注的。同時不斷創設新奇的游戲環境,充分利用場地及家長等所提供的材料創設更具吸引力的游戲環境,為幼兒提供充分活動的機會,盡量讓幼兒有更多的選擇,引起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幼兒在游戲中生活,在生活中受教育。
二、游戲模式――家庭的合作
在以往的游戲中我們都是以幼兒自主選擇為主,幼兒主動選擇游戲角色、進而分工合作,并且自己賺錢自己花。而經過不斷探索,我們不斷地改進游戲模式,現在主要采用家庭合作式的游戲模式。以一組為一個家庭,一個班6個家庭形成一個幸福小區,幼兒在游戲時就像回到自己家,使游戲更具生活化。
(1)合理分工,各司其職。在新的游戲模式中,每個家庭都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寶寶等。根據幼兒的意愿,幼兒自主選擇角色。爸爸媽媽基本上都有一個固定的工作,主要負責去一些營業性的場所工作賺錢,并且在游戲中做到不輕易擅離職守。爺爺奶奶們相對比較自由一些,可以帶著寶寶去鄰居家串門、去小吃店吃好吃的、也可以去理發店理發等等,更可以將寶寶送到“幼兒園”自己去加工坊賺錢。作為寶寶要聽從安排,在“家長”的帶領下去活動。
(2)銀行存折,共同使用。在以前的游戲中,我們是采用一人一本存折,幼兒自己賺錢自己花,也就是說自己只要管好自己就行了。而經過改進后我們采用一個家庭一本存折的形式,大家一起賺錢,一起花。這時就出現了一些問題,有的幼兒只知道賺錢不會花錢,有的幼兒只知道花錢不會去賺錢,于是這兩類幼兒間就會出現矛盾。但是別以為幼兒都還小,不會解決這個問題,經過討論、協商,最后賺錢的幼兒會督促花錢的幼兒少花錢,并要求他也去賺錢,從而使存折在互相監督中得到合理地使用。
三、游戲情節――生活的再現
幼兒的生活經驗直接影響到幼兒的游戲水平,在游戲中幼兒往往會把自己在生活中見過的、發生的事情再現到游戲中。可以說幼兒的游戲情節很大程度上都是幼兒生活的再現。
(1)游戲再現生活。在自主性游戲活動中,游戲情節往往與幼兒已有生活經驗有密切的關系。例如,有一段時間我們正好跟幼兒討論了如果發生火災應該怎么辦,并進行了防災演習。于是在一次的游戲中,幼兒正玩得非常開心的時候,睿睿小朋友大喊“著火啦,著火啦。”很多幼兒很快就反映過來,馬上用手捂著口鼻彎著腰,沿著墻壁逃出娃娃家,而揚揚則搖身一變變成消防員,正對著娃娃家十分賣力地滅火。雖然這是一件突發事件,但這也是幼兒已有生活經驗的反映,也使得游戲情節更加豐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不斷豐富幼兒的一日生活,利用談話、討論、參觀、訪問等多種手段,交流分享經驗,擴大并加深幼兒對生活的理解,從而產生新的游戲話題。
(2)游戲創造生活。《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教育活動的組織應寓于生活、游戲之中,游戲不僅使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得到再現,而且為幼兒各種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廣闊的天地。”現實生活是自主性游戲的源泉,幼兒通過扮演角色,在假想的動作、情景和物體中反映他們眼中的世界。但幼兒未來的生活不應該是我們現在生活的簡單重復,我們應該引導他們創造性地開展游戲,發展游戲內容。
關鍵詞: 生活 教育 生活教育
我們如何才能學會用生活來教育,怎樣做才是為了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新綱要中指出“教師要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要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各種材料表現美化自己的生活”,這既符合了當代教育改革的趨向――教育回歸學生的生活,又體現了教育走近幼兒的生活世界。
一、什么是“生活即教育”
“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須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從生活與教育的關系上說,是生活決定教育。從效力上說,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教育又改造著生活。
二、為什么要進行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是強調生活決定教育,生活含有教育的意義和作用,實際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的意義在于改造生活,主張沖破學校與社會之間的“高墻”,把學校的一切延伸到大社會乃至大自然中去,使學校與社會、教育與生活密切結合,培養真正適合社會需要的人才。換言之,“生活即教育”是指生活是教育的充分和必要條件,教育只有和生活結合才能成為教育;教育要是脫離了生活,便不是教育。而舊的傳統教育的基本特征是教育與生活相脫離,它的特征是“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可見,教育必須與生活相結合,生活是教育的靈魂和生命。
三、如何做到生活即教育
(一)用敏銳的觀察力,抓住每一個生活中的教育機會。
教育源自生活,“生活即教育”,兒童的生活過程就是學習過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教師要將各領域的教育滲透于幼兒的一日生活。從這一目標出發,我們要抓住平日生活各環節中的教育契機,對幼兒實施有效的教育。”
1.在教育教學中
在一次《尋找秋天》的活動中,我在活動前準備了各種美麗秋天的圖片,不僅僅有江南的水鄉美,還有北方的梧桐落葉之美,通過不同圖片的展示、請幼兒說說自己的感受,幼兒們對秋天的美有了另一種感悟。活動后幼兒們還在滔滔不絕地談論自己看到的秋天,這時我就走過去和幼兒一起聊天,幼兒將自己在旅游時看到的美麗情景和大家一起分享。為了幫助幼兒在秋天這個話題上有更多的思考,我還結合主題活動開展了“介紹我眼中的秋天”的討論活動,讓幼兒帶自己的畫和照片向大家介紹自己眼中的秋天。
通過本次活動,幼兒漸漸會用各種好聽的詞來形容,可見一切的活動并不是幼兒不感興趣,關鍵是教師能否抓住幼兒在生活中的教育契機,激發和鼓勵幼兒大膽地表現,促使幼兒將美好的人、事、物都結合起來,感受生活中的美,體驗生活帶來的快樂。
2.在自主性區域游戲中
(1)游戲的創設從幼兒的生活出發。
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在游戲中最能體現幼兒的生活習慣,也是幼兒感受生活最為直接的方式方法。在游戲中我們首先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幼兒一起探討創設游戲的環境,在創設游戲區角的時候曹鑫說:“我們有娃娃家,有菜場,有水果店,理發店,可是我們沒有錢怎么買東西呀?我們要有一個銀行。”我們便一起張羅,首先制作游戲用的錢,然后設計銀行的標記,最后一起商量制定相關的游戲規則。這樣就從幼兒的生活出發,把生活中的規則通過游戲的方法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2)游戲中的指導要貼近生活
在幼兒游戲中教師的細心觀察和把握時機的指導非常重要,教師細心的觀察能發現幼兒的閃光點及游戲中出現的問題,而正確把握指導的時機能及時有效地引導幼兒解決問題、推進游戲。在游戲中教師要有明確的觀察目的,再配合隨機性教育。例如:當小舞臺售票員正在賣票時,卻發現幾位小朋友沒有買票就進去看演出,連忙制止,在拉扯中發生了摩擦。這時,教師立刻以表演廳經理的身份介入指導:“你們怎么沒有買票呀?”孩子說:“這里又沒有圍墻,我直接進來看都不要買票。”“那么,要想一個什么辦法來解決呢?”這時,孩子想到了圍墻,“但是用什么做圍墻呢?”我把問題拋給了孩子,很快幼兒決定用塑料小椅子圍起來當圍墻,于是大家一起動手把表演廳圍上了圍墻。游戲在孩子和教師的共同努力下不斷地豐富、推進,體現了教師細心觀察、把握時機指導的重要性。
(二)用心創設環境,有效地利用環境來教育。
1.環境和教學活動的有效結合
幼兒園生活是一種集體生活,幼兒在家往往一個人,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是一個個養尊處優的王子和公主,所以自我意識比較強,往往會為了玩具、椅子而爭執發生危險事情。雖然我們在平日的生活中已經通過故事引導幼兒學會謙讓、注意安全,但是孩子在玩的時候早已忘得一干二凈。于是我們開展了“設計安全小標記”的活動,首先通過圖片請幼兒觀察,并說說圖片中的幼兒做得對嗎?為什么?我們應該怎么做?最后設計安全標記。為了提醒大家,我和幼兒一起商量把標記貼在教室的指定地方,這樣幼兒不僅能夠按照標記來做,而且能夠相互提醒,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幼兒之間少了幾分爭執,多了幾分謙讓。
2.環境能激發幼兒之間的互動
地理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中有兩個重要方面:一是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課程要提供給學生與其生活和周圍世界密切相關的地理知識,側重基礎性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增強學生的生存能力。二是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地理課程反映全球變化形勢,突出人口、資源、環境以及區域差異、國土整治、全球變化、可持續發展等內容。使所學內容不僅對學生現在的生活和學習有用,而且對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有用。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理論也與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是相一致的。
一、“生活即教育”與地理新課程的地理概念、原理、規律
1.聯系生活實際,有助學生加深理解地理概念
地理概念是地理學科知識體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地理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它成為難點除了地理概念的知識屬性抽象及初中學生的生活閱歷較少,還與教師缺少必要的邏輯常識,沒有理清地理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和生活實際的聯系有關。例如內流河和外流河這兩個地理概念學生容易混淆,為了幫助學生加深理解這兩個地理概念,我結合學生熟悉身邊地理事物,聯系本地區的河流:永定河是汀江的支流,下游并入清溪,下游通過韓江流入海洋;就是說永定河最終間接流入了海洋,這是外流河。我讓學生進行討論,并與課文中“內流河”與“外流河”的概念進行對照,使學生對“內、外流河”和“內、外流區”等概念由感性認識上升到了理性認識。
2.聯系生活實際,有助學生加深理解地理原理
地理原理的建立過程,是對地理現象中所蘊涵的本質特征的感悟。在新課程中地理原理的教學,選用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經典案例可以讓學生領會、感悟地理概念及原理的本質特征。例如在地球儀或地圖上畫經緯網,目的是確定地表任何一個地點的地理位置,那么運用經緯網確定地理位置的原理是什么呢?只有緯線或只有經線能否確定一個地點的地理位置?為了幫助學生加深理解這個地理原理,我結合學生對電影院十分熟悉的特點,聯系起電影票上的號碼編排。橫排號和豎排號分別相當于經緯網中相應緯線和經線的度數,即緯度和經度。利用電影票上的橫排號和豎排號,就可輕而易舉地找到自己的座位;同樣道理,根據經緯網中一個地點的緯度和經度,把相應緯線和經線相互交叉,就可準確迅速地找到這個地點的地理位置。列舉了電影票這個實際例子,學生們深刻理解了“利用經緯網確定地理位置”的地理原理。又比如,晝夜交替是人們每天都能感覺到的,用它來說明地球的自轉,學生很容易理解。由晝夜交替而產生的不同地點的時間差異,可以作為說明地球自轉的另一個事實;以冬夏同一時間天亮還是不亮或日出時間不同,說明晝夜長短的變化;這些取材于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從一開始學習地理就關注
到地理現象和日常生活的聯系,學著用地理原理解釋生活,既激
發學生的興趣又能引導學生關注地理現象,提高學生地理思維
能力。
3.聯系生活實際,有助學生加深理解地理規律
地理規律包括地理演變和地理分布兩大規律,它是反映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在發展變化過程中的本質聯系和必然趨勢。初中的地理規律雖然是反映較為基本的地理特征,但對于初中生認知水平來說仍是抽像的。許多地理規律在現實生活中可以找到典型例證。例如陽光直射、斜射與地表獲得太陽光熱多少之間關系的規律是一個難以理解的地理規律。為了幫助學生加深理解這個地理規律,我結合學生對手電筒光線比較了解的特點,聯系起手電筒照射墻壁的實際例子:用手電筒直射墻壁時,看到的光斑面積很小,亮度卻很大;斜射墻壁時,看到的光斑面積很大,亮度卻很小。由此可推知,陽光直射時,地面單位面積獲得的太陽光熱多;陽光斜射時,地面單位面積獲得的太陽光熱少;而且斜射的程度越大,地面單位面積獲得的太陽光熱越少。列舉了手電筒照射墻壁這個實際例子,學生們深刻理解了“陽光直射、斜射與地表獲得太陽光熱多少之間關系”的地理規律。
二、“生活即教育”給我在地理教學實踐中的幾點感悟
新課程標準的教育理念告訴我們:要讓學生學習到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識。貼近生活實際的地理教學,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又服務于生活,讓學生對所學習的內容感到親切、形象,不再感到所學知識的神秘,故而可以輕松大膽地讓他們去感觸,去理解,去應用知識。
1.課堂教學的“生活即教育”
“我們的實際生活就是我們的全部課程,我們的課程就是我們的實際生活”這是陶行知先生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對于課程資源的全新思考。因此,新時期的地理教師應在自己的地理課堂教學中創造生活化的地理。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會觀察到各種地理現象,包括自然和人文地理現象,所有這些地理現象都是學生生活知識的一部分。我在地理教學過程中,運用舉例、圖片展示、提問等方法,把這些生活知識引入到地理課堂,為學生學習地理知識創設了良好的情境。學生在老師創設的貼近生活實際的地理情境教學下,借助教師和同學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和自己的生活知識,建構地理知識,從而提高學習地理知識能力。
人類的衣、食、住等各個方面都與地理環境密切聯系。如在炎熱的阿拉伯地區,人們喜歡穿白色寬松的長袍;在我國寒冷的北方人們喜歡穿深色的皮毛服飾;在氣溫日較差很大的青藏高原,牧民們往往穿一個胳膊可以露出來的“不對稱”的大袍。從飲食上我國歷來有“南米北面”之說,這與我國北方旱地以種植小麥為主,南方水田以種植水稻為主有關;從住房上來看,我國內蒙古草原牧民多住蒙古包,黃土高原的居民住窯洞,北方民居屋頂平,屋內有土炕,南方多數民居屋頂斜,窗戶大。這些都與我國各地的自然環境不同有關。又比如在講授“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之海陸差異時,學生對海陸因素是難于理解的。我設置了二個貼近生活的問題:①寒冷的冬天,你脫掉手套,把手伸入河水里,你有何感覺?②炎熱的夏天正午,你赤腳走在沙石堆成的河岸邊,你有何感受?學生感同身受的答案容易讓學生概括出冬夏季節海陸差異的規律:冬季陸地氣溫低于海洋,夏季陸地氣溫高于海洋。
陶行知先生說:“教育只有通過生活才能產生作用并真正成為教育。”當然地理課堂離不開“生活”這一“源頭活水”。把生活引進地理課堂,課堂教學生活化是新課程提倡的一個突出特點,應該讓學生融入生活,擁抱生活,用思維去想象、用行動去體驗,從而使地理課堂教學更生動、更有效。
2.地理實踐能力的“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中國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腦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腦”,這就說明了了我國教育長期以來忽視學生實踐體驗的弊端。陶行知在曉莊時期又提出了“教學做合一”的教學理論,強調的是“做”, 也就是實踐,理論與實踐相
結合。
從新課程標準中,一個突出的變化就是優化、強化教學實踐活動。初中地理課程標準中強調“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聯系實際安排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與體驗出發,激發學生對地理問題的興趣,培養地理學習能力,鼓勵積極探究,使學生了解地理知識的功能與價值,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構建開放式地理課程,從而拓寬學習空間,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新課程要求加強學生活動的,教師可從動手制作、觀察體驗、資料搜集、模擬情景等方面開展活動。此類活動頗具地理特色,突現學生的地理技能,是地理活動成果的主要展示方式。例如,用乒乓球制作簡易的地球儀模型,使學生能夠明確地區分經線、緯線、經度、緯度的分布和讀法,以及東西、南北半球、高中低緯度的劃分。又如在學習“中國行政區劃”時,開展我國省級行政區拼圖游戲,熟悉我國省級行政區劃的分布。學生的發展實質上是一個知識的體驗過程,這類活動增強了學生的觀察力、創造力,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提高了他們應用所學知識進行探究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新世紀新課程背景下,“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根據地理新教材或者綜合實踐課題研究的需要,校園、野外、社會、網絡都可以作為地理教學的課堂。擴大了的課堂使地理教師有更多更好的選擇。在新教材新環境下,師生互動學習將成為重要的教學方式。在互動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活動從以往的個體為主轉向個體、個體與小組相結合。通過課題研究、社會實踐、參觀調查、小組協作學習等多種親歷親為的體驗教育活動,強化對地理知識的學習、理解和應用,學生在地理課堂教學中得到的不僅是知識技能和觀念,而且培養了科學意識、創新精神、動手能力和愉悅情感。
3.鄉土地理教學的“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先生“社會即教育”理論認為“學校是小的社會、社會是大的學校”“整個生活,整個教育,都統一在整個社會之中”。新課程標準強化了地理課程與鄉土實際的聯系。
學生對自己家鄉的地理情況比較了解,聯系起來十分方便,教育或學校培養學生成才的目的是學生將來長大后能夠更好地為家鄉建設服務。如在學習季風對我國氣候的影響時,可以與家鄉龍巖的氣候特點聯系起來。而永定客家土樓這一世界文化遺產與當地的亞熱帶氣候、丘陵地形、酸性紅壤等自然地理環境相關。這樣不僅讓學生了解了家鄉,而且把學到的知識同身邊的事緊密聯系起來,會產生很大的興趣,增強他們熱愛家鄉的情感。借助鄉土地理課程,開發學生綜合思維的頭腦走出教室,可以開展野外考察、環境監測、資源考察、規劃開發,也可開展社會調查、參觀旅游等綜合實踐活動,而鄉土地理綜合實踐活動內容十分豐富,為提高創造性思維能力提供了可能性。
一、理解生活教育理論
小學音樂教師要想用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論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第一必須理解生活教育理論的主要思想,就是要緊密聯系教育與社會生活實際,在生活中感受音樂,在音樂中享受生活,在生活和音樂之間鋪上一條通道,讓學生更好地品味音樂,同時培養自己的音樂素養。第二要知道“生活即教育”理論只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論的一個組成部分,是針對中國傳統的以文字為中心的脫離生活實際的教育內容而提出來的,它提倡教育不僅不能和生活脫離,還要能夠為生活服務;提倡教師不要把學生禁錮在課堂學習知識,應該帶著學生走出課堂,到五彩斑斕的大社會中去汲取知識;提倡學生積累豐富的生活經驗,用豐富的生活經驗來幫助學生理解新的教學內容,舊知推動新知學習,降低實踐的坡度。第三要能夠按陶行知先生對教學內容提出的要求去評價自己的教學內容是否合適,首先要看在你的教學實踐中學生的手有沒有從“握筆”中解放出來,隨著老師的節拍變成“萬能”的手;其次要看教師所選的教學內容能否激發學生主動地去思考和創造,并能夠學以致用,達到教就是為了不教的目的,總的來說就是不能教死書,要教真的書、會動的書、有用的書,就是要教社會生活所需要的書。
二、指導生活教育實踐
《音樂課程標準》說過,音樂教育的成功不應該僅僅體現在課堂上,更應該展示在社會的大天地里,音樂學科有別的學科所不能相比的獨特的教育功能,音樂教育如果實施得成功的話作用非常之大,可以使學生的心智水平得到發展,可以有效地塑造學生高尚的人格,也可以有力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小學音樂教師要充分地利用生活教育理論使自己的課堂教學得到最大限度地優化,與時代接軌,和生活同步,為全面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而努力奮斗。我在教學中為幫助學生進入學習佳境,采用了多種方法,如我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進行音樂實踐的興趣。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對專業的音樂理論知識的理解水平的低下,因此我在教學時總是通過學生生活中已有的一些通俗易懂的生活經驗加以引導,去幫助學生理解一些相對專業的樂理知識,教師教得開心,學生學得也快樂,更重要的是效果不錯。
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感受音樂的節奏,我沒有過多地去跟學生說什么音符的長度,也沒有過多地去跟學生講解強拍和弱拍的組合規律,而是把節拍練習融入了平時的拍手、轉圈等日常活動中去,如和學生一起跳圓舞曲,在跳的過程中體會3/4拍子的強弱的特點等等,巧妙借助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可以輕輕松松地使得學生對樂理知識融會貫通,而且在熟悉的生活場景中,學生心情愉悅,也樂于參與實踐活動,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就會被大大地激發。
三、生活血液注入教材
時代在飛速地變化,而音樂教材卻沒有太大的變化,迫切需要教師將生活中的新鮮血液注入音樂教材,以便給學生的學習帶來生機無限,《音樂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各個地區的實際情況,在教材中注入15%~20%的含有地方特色的內容,這給教師進行音樂教學實踐賦予了很大的自,也給學生學習熱情的提高加入了催化劑,因為學生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就是學生學習的最好動力。我在教學中就巧妙地將生活中的部分內容注入了教材,改變了“濤聲依舊”的尷尬現狀,從而讓學生既喜歡音樂也喜歡音樂課。如葉圣陶先生所言,教材無非就是一個例子,不是唯一內容,我在教學時不拘泥于教教材,而是對教材進行科學地加工處理,該去就去,該添就添,注入更多的富有美感的音樂內容,給音樂課堂帶來勃勃生機。
關鍵詞:陶行知;生活教育;初中物理;生活;教學設計
閑暇之時,我會閱讀一些理論,作為教師,陶行知的教育理論總讓我常讀常新。在教育界,陶行知的名字無人不曉。作為中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為中國的教育事業做出了杰出貢獻,提出的很多理論至今對我們都有其前瞻性與指導性,歷久彌新,關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也給了我不少的啟發。
《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在其課程性質中強調了在教學中要體現出物理價值,即:通過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得到啟發,自然而然地滲透物理學的原理,同時通過物理學的相關原理,解釋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并能聯系及運用。由此可見,物理這門學科與生活、自然聯系緊密。如果說我們生存的環境給我們的是一種表象,那么物理學科便是透過這種表象而達到的一種“深入”的哲學,這種通過“淺出”的生活表象到達的“深入”的探究,在哲學上講就是完成從現象到本質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教師進行靈活有效的課堂設計,以下是筆者針對這一物理哲理所做的一點探究。
一、源于生活的現象,探究現象的物理原理
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現象,這些現象是一種生活的表象,是我們認識世界的途徑。有的學生不喜歡物理,原因就在于沒有了解物理學科的趣味,而不少學生之所對物理產生濃郁的興趣,就是因為看似枯燥的物理原理,實則都源于生活的現象,教師在教學物理學的原理時,不要一味強調學生去記憶,而是讓學生把物理原理從生活的現象中得出。
比如,教學聲現象時,我在上課一開始就問學生:“聲音是什么?這個在我們的生活中再熟悉不過,有美妙的音樂、繁雜的聲音,我們通過自己聽到的聲音,實現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但是這是我們生活中看到的表象,聲音的深層次內涵體現著物理學的科學原理,比如,聲音是怎樣發生的?聲音是如何傳播的?聲音在傳播的過程中需要有多大的能量?”學生通過生活的現象,很快將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中,隨后我又用一些生活現象來啟發學生的思維。比如,我用一張紙、一個鉛筆盒、一支粉筆這些隨手拿來的工具,提示學生:“怎樣能使這些工具之間相互發出聲音?比比看誰的方法多。”學生在這種看似“淺顯”的生活現象里,一步步走進“深入”的物理學的原理,進而我在總結中提出:“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聲音的傳播需要一定的傳播介質,聲音在不同的傳播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
二、源自生活的啟發,探究實驗的物理驗證
既然物理學科是從現象到本質的過程,完成這個過程就好比“撥開云霧見天明”,學生從生活現象中得到一些啟發,進而探究實驗的物理驗證,通過實驗方法進行深入的探究。
比如,在蘇科版物理八年級中講到“物質的三態”相關知識點的時候,特別是講到物質的“升華”,我一開始并沒有把升華的定義直接給出,而是讓學生思考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比如,衣柜里的樟腦丸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變小了,但是打開衣柜的時候,我們可以聞到氣味,還有,在冬天氣溫很低的情況下,我們剛洗好的衣服晾在晾衣架上,但是發現很快變成了冰,這時候我們都知道衣服不能動,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原先硬邦邦的衣服漸漸干了。這就是物理上所說的“升華”。
隨后我又列舉了生活中的小例子,想:“讓我們剛洗過的衣服快速地干,我們有哪些辦法呀?”結合生活中的經驗,學生很快提出了多種辦法:“可以將衣服掛在通風的地方。”“可以將衣服放在衣服籃中平放攤開,增大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可以將衣服用洗衣機把水甩干。”“可以將衣服放在太陽下曬,或者在溫度較高的地方烘干。”可以說,這就是通過生活中的啟發,結合物理學的相關原理,再回到生活的驗證中,完成從生活到物理原理,再到生活的過程。
三、源自生活的素材,探究物理科學的價值
在探究、挖掘生活中物理現象的時候,關鍵點在于什么?我認為在于樂趣。結合我的教學實踐,對物理學科感興趣的學生,無一不是樂于探究、樂于思索的學生,他們在探究物理科學的過程中,得到一些成就感,這種成就感,就是學生前行的動力。在好奇心的指引之下,學生的探究能力進一步提升。
在教學“光現象”這一章節知識點的時候,我帶了一個白瓷的碗和一根筷子,帶到講臺上,結合學生平日的生活經驗,很快發現筷子放進碗中就變成了彎的。我隨后跟學生說道:“這個場景你們再熟悉不過了吧,但是有沒有想過是什么原因呢?”學生好奇地看著我,等待謎底的揭曉。隨后結合我黑板上給出的光的折射的定義,學生了解到光是通過某種透明介質折射到別處,如果這種介質不是透明的,那么就會產生反射現象。隨后我又通過光線在水中的折射圖,給學生加以剖析,加深他們的印象。通過入射光線、反射光線、折射光線,并且結合他們的夾角進一步分析。這時候學生對“光現象”產生了濃郁的興趣,因為平日里他們只看到一些表面的現象,而通過對“光現象”的物理學分析,讓他們更加理性地了解到要透過現象認識本質。
四、源自生活的實踐,探究物理科學的實用
認識世界的過程,讓我們撥開云霧見天明,智慧的課堂不僅要讓學生完成認識世界的過程,更要完成改造世界的過程。物理學科是一門集科學、哲學、實用性于一體的學科。所以在我看來源自生活的實踐,真正讓學生感受和體會到物理知識的價值和有用性,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完成物理學科學習的目標,讓學習不僅變得高效,更是變得有效。
在學習“摩擦力”之后,學生對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時也能有意識地將摩擦力的原理應用于生活中。比如,學生在購買鞋子的時候,會留意一下鞋底,怎樣的鞋底有更好的摩擦力,在路滑的時候不容易摔跤。把學生熟悉的交通工具自行車帶到課堂,讓學生分組討論:自行車上的摩擦力體現在哪些方面?通過小組熱烈的討論,課堂達到了,大家在實踐的過程中完成溫故知新的教學目標。
總而言之,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正是要求我們教學不要脫離生活,要緊緊聯系生活實踐,這也切合初中物理新課改的要求,初中物理作為一門集科學、哲學、實用性于一體的學科,在教學中,教師普遍都注重了科學性這一點,而沒有深入地挖掘,導致學生對物理學科不感興趣。其實物理和其他學科一樣,有著自己的特色,也有著人文性價值的一面。生活與物理不可分割,透過生活的“表現”,挖掘生活的“本質”,這是物理學科的奧秘,也是智慧課堂的鑰匙。
參考文獻:
[1]李海燕.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方法實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33).
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進棺材才算畢業。在社會的偉大學校里,人人可以做我們的先生,人人可以做我們的同學,人人可以做我們的學生。隨手抓來都是活書,都是學問,都是本領。
生活教育是下層建筑。何以見得呢?我們有吃飯的生活,便有吃飯的教育;有穿衣的生活,便穿衣的教育;有男女的生活,便有男女的教育。它與裝飾品之傳統教育根本不同。它不是摩登女郎之金剛鉆戒指,而是冰天雪地下的窮人的窩窩頭和破棉襖。
生活與生活磨擦才能起教育的作用。我們把自己放在社會的生活里,即社會的磁力線里轉動,便能通出教育的電流,射出光,放出熱,發出功。
今天我要講的是“生活即教育”。中國從前有一個很流行的名詞,我們也用得很多而且很熟的,就是“教育即生活”(Educatiron of life)。教育即生活這句話,是從杜威(John Dewey)先生那里來的,我們在過去是常常用它,但是,從來沒有問過這里邊有什么用意。現在,我把它翻了半個筋斗,改為“生活即教育”。在這里,我們就要問:“什么是生活?”有生命的東西,在一個環境里生生不已的就是生活。譬如一粒種子一樣,它能在不見不聞的地方而發芽開花。從動的方面看起來,好像曉莊劇社在舞臺演戲一樣。“生活即教育”這個演講,從前我已經講了兩套,現在重提我們的老套。
第一套就是:
是生活就是教育,不是生活的就不是教育;
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壞生活就是壞教育;
是認真的生活就是認真的教育,是馬虎的生活就是馬虎的教育;
是合理的生活就是合理的教育,是不合理的生活就是不合理的教育;
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
所謂之生活未必是生活,就未必是教育。
第二套是第二次講的時候包括進去的,是按著我們此地的五個目標加進去的,就是:
是康健的生活,就是康健的教育;是不康健的生活,就是不康健的教育;
是勞動的生活,就是勞動的教育;是不勞動的生活,就是不勞動的教育;
是科學的生活,就是科學的教育;是不科學的生活,就是不科學的教育;
是藝術的生活,就是藝術的教育;是不藝術的生活,就是不藝術的教育;
是改造社會的生活,就是改造社會的教育;不是改造社會的生活,就是不改造社會的教育。
近來,我們有一個主張,是每一個機關,每一個人在19年里都要有一個計劃。這樣,在19年里我們所過的生活,就是有計劃的生活,也就是有計劃的教育。于是,又加了這么一套:
是有計劃的生活就是有計劃的教育,是沒有計劃的生活,就是沒有計劃的教育。
關鍵詞: 陶行知 生活教育理論 現代價值
陶行知(1891—1946)是我國現代教育史上一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財富,特別是他的生活教育思想,在杜威實用主義的基礎上,根據中國的國情,主張“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理念。對于生活教育,陶行知如是說:“生活教育是生活的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人們要過健康的生活,就需要健康的教育;過勞動的生活就有勞動的教育;過科學的生活,就有科學的教育;過藝術的生活,就有藝術的教育。”
一、對生活教育理論三個方面的淺析
(一)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主體部分,它指明了生活教育理論的目標和內容。第一,它說明了教育與生活之間的關系,教育是存在于生活之中的,或者說生活本身即是教育。但是,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對“生活”二字不是狹義的理解,它包含著我們生活的一切,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方方面面。而且,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活即教育”并不是說既然教育存在于生活之中,那么教育就等同于生活,可以一味地生活而無需教育了,這顯然是片面地理解了此話的含義。在這里,陶行知強調的是教育與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他認為,雖然有生活即有教育,但是在不同階段,人們的生活不同,受的教育也就不一樣;即使是在同一階段、同一社會之中不同的人所過的生活也不相同,有的人過著前進的生活,有的人過著落后的生活,這樣更需要教育來引導了。第二,“生活即教育”表明了生活決定教育。陶行知認為我們過什么樣的生活,就需要什么樣的教育,教育最終還是為生活服務的,教育始終離不開生活,教育的各個組成部分都是隨著社會政治經濟的變化而變化。這也說明了教育只有在生活中才能稱之為真正的教育,教育要想發揮其對社會的促進作用,必須通過生活來進行。第三,“生活即教育”表明了生活需要教育。教育的作用表現在培養人才、傳承文化、創新文化上,而這些都是人類生活的需要,因此生活又需要教育。
(二)社會即學校
“社會即學校”和“生活即教育”是一脈相承的,既然有生活就有教育,教育無處不在,那么到處都應該有教育的影子。此主張反映了生活教育思想實施的途徑,即把廣大人民作為教育的對象,把社會生活作為教育的范圍,把生活實際作為學習的教材,這一主張有利于擴大教育的對象,讓更多的人接受教育。但是“社會即學校”并不是主張取消學校,而是強調學校教育應當與社會生活緊密聯系,同時給學校提出了更高的教育要求。
(三)教學做合一
“教學做合一”體現了生活教育的方法論和教學論。其主要含義是“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學的法子要根據做的法子。教學做合一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新課改強調學習方式的變革,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同時教師與學生應該是一種“交互主體”的關系,這與陶行知的“教學做合一”的思想頗有共通之處。
二、生活教育理論的現代價值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在我國新課改的背景下,在注重生活的基礎上,具有其現代價值,對推進素質教育、推廣大眾教育和主體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生活教育理論與素質教育
在當前新課改的背景下,素質教育的實施對傳統的應試教育是一個重大的改革。但不難發現,我們提倡的素質教育還是流于表面形式,應試教育仍舊愈演愈烈,考什么老師就教什么,老師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還有升學的擇校熱等,使學生長期處于被動狀態,忽視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能動性。要改變這種現狀,就要加強教育與生活的聯系,把我們的生活作為教育學生的資源,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樂學、愛學、會學。因此,對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筆者認為:(1)素質教育要注重受教育者與社會、自然、人之間的和諧相處和發展的需要,必須開闊眼界,多聯系實際,而不是一味坐在教室看書本;(2)素質教育不僅要著眼于未來,更要關注并解決當下我們面臨的難題,培養人的主動性與實際生活能力。
(二)生活教育理論與大眾教育
陶行知無疑是一個社會本位主義者,他的生活教育理論培養的不是小眾教育,而是占人口80%以上的、與民眾的生活、與社會密切結合的大眾教育或者叫平民教育;不是培養“人上人”的教育,而是培養“人中人”的教育。他的“社會即學校”,提倡拆除學校與社會之間的高墻,把學校中的一切伸張到大自然去,這一主張著眼于擴大教育的領域和內容,有利于把社會生活與學校教育緊密結合起來,普及大眾教育,用教育來影響生活,更好地為社會服務,為人民大眾服務,使廣大勞動群眾都享有受教育的機會。從他的“社會即學校”還可以看出到處是生活,到處是教育,整個社會是教育的場所。由此,在普及大眾教育的過程中,我們要提高課程資源意識,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人、事、物等資源,發揮教育的社會化作用。在21世紀知識經濟時代的環境下,普及大眾教育是實現學習意識普遍化和學習行為社會化特征的一種途徑。
(三)生活教育理論與主體教育
主體教育是以承認受教育者的主體地位、尊重受教育者的主體尊嚴為前提,對受教育者的主體意識和主體能力的培養。通過主體性的教育培養具有主體性創造意識的人,促進社會發展。主體性是創造型人才的必要條件,而獨立性、自主性、能動性是人的主體性的集中體現。新課改倡導改變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積極參與、樂于探究,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促進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做學習的主人,都是主體性教育的體現,其含義與陶行知的主體性思想是一致的。鑒于此,筆者提出如下建議:第一,教師在教學中要有主體教育的意識;第二,教師在教學中要逐步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能動性;第三,教師與學生應該是“交互主體”的關系;第四,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教學生學會學習,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陶行知教育文著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1.164.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489.
[3]陶行知全集:第3卷[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623,27.
[4]教學做合一[A].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1,185.
[5]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陶行知教育文選.教育科學出版社,19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