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07 17:09:2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校園綠化方案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進一步綠化、美化校園,為師生創建優美的工作學習環境,營造出濃厚的校園寧靜氣氛,合理分配校園綠化美化分布,環境育人,關心師生身心健康,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二、目標
全力將可綠化面積進行綠化,將精力放到新開辟出的新可綠化地帶。新增綠化帶要和原有的綠化格調一致,注重基礎工作就是長期工作,抓基礎要思長遠,注重品種搭配,合理栽種,增加垂直綠化面積,建立完整的綠化體系。將學校可利用的一切條件都挖掘出來,逐步發展、實施,完成規劃任務與內容。
三、工作重點
1、從我校的實際出發,結合上級文件精神的要求進行工作。
2、緊緊以創建標準為依據工作,工作中合理調理調工作重點,將綠化工作的規劃任務得以完善。
四、規劃設計原則
發揮校園面積小的特點,分塊布局綠化,加強領導,高度重視,體現分布均衡,突出重點,盡可能的增加綠地面積,加大覆蓋率,沒有死角。教學樓的前面可綠化,東西廁所美化墻體加種植矮棵草花;操場四周植樹;法桐旁和花池下栽培草坪。
五、我校綠化工作的要點
我校校園面積相對小,可綠化面積不大。校園可綠化的地點是幾處帶狀的花池,分布在校園的左側。所以在今年,要繼續發揮校園占地面積小的特點進行合理的規劃與實施,將小塊的未綠化地帶綠化,使可綠化地帶達到100%。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空間進行綠化,加大了綠視率,擴大了可綠化的空間,突出學校綠化的特點。
六、管理養護
適時種植是保證植物成活的關鍵,后期管理是保證植物生長好的關鍵,二個環節都不可忽視。特別是中期管理更是保證綠化效果的過程,修剪、澆水、防治病蟲害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要落實到人,及時檢查,及時調整工作重點,這樣才能保證植物長得好。
工作過程中,要動員全體教師、學生積極參與的次數,增強學生愛護花草樹木的責任心。
今年綠化雖有一定的困難,但工作還是要做的。要年年搞,年年出新。我校要在前一階段的基礎上,在今年繼續將綠化工作做得有聲有色。
一、規劃的指導思想:
本規劃以改善校園生態環境與校園的對外形象為出發點,以綠化美化為主要手段,將校園創建成為一個集文化、生態、休息、娛樂為一體的綠化空間,創造自然景觀,使人與自然相輔相成,體現出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環境幽雅的校園環境氛圍。
二、規劃的具體工程項目:
2、主樓前的花壇,缺乏層次感,色彩也比較單調,擬增加增加花色、品種,體現校園的絢麗多彩,給人以美感。
3、周圍的綠化帶,應布置艷麗多姿的露地草花,還可選用多年生宿根草本和球根植物,這樣既可以節省綠化管護費,而且一年四季可以觀賞。
4、增加孤植樹與造型樹(雪松、花灌木)。
5、綠化主要以草坪、花灌木、休息臺為主,栽植常青樹與花灌木,以大面積綴花草坪為基調,幾條曲徑分割成幾個部分,叢植不同花色、花期、觀果、觀葉的花灌木,構建絢麗多彩、輕松、活潑的綠化環境,周圍略點綴幾株喬木或常青樹,做到立體與平面感統一協調。
6、現需綠化面積較大,宜設計成學生休息、娛樂活動的場所,擬增加涼亭、雕塑、園林小品。
7、有的地方不存在遮擋光線的問題,可以考慮種植楊樹林或經濟林:銀杏林、香樟林,這樣既可以節約綠化管護費,又可以增加校園的園林氛圍,改善校園生態環境。。
8、骨干道路的改造:道路作為連接校園各個區域的紐帶,其綠化效果對體現校園特色及綠化美化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擬以載植香樟樹并盡量考慮各個道路的風格各異,特色顯明。
三、完成規劃的措施:
1、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充分利用自然條件、創建狀況、人文景觀、經濟能力等各個條件,將自然、人文景觀組織成一個有機體,注重歷史和時代特征的結合,構成獨具特色的風貌,努力創造舒適、方便、優美的學習生活環境。
校園綠化應以林蔭、綠地為主體,適當配備亭臺、雕塑園林等景觀。造林綠化要適地適樹,實行喬灌草混植的立體種植結構。因此,在搞綠化工程的設計上要科學地規劃、合理布局,改善植物的空間分布狀況,形成多層次的點、線、面相結合的完整的綠地系統。
2、優化綠地結構,豐富植物材料、種類與配置遵循適地適樹的原則,積極引進多種優良適生的喬、灌草及花卉植物物種(品種),增加校園園林綠化的物種資源,提高綠化水平,優化綠化結構,強化校園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堅持以鄉土綠化植物種為主,積極引種觀賞性強生長表現好的馴化品種,豐富生物種類,注重使用具有綠化、美化、香化、經濟、適用的植物材料,采用抗性強、耐污染、造型美、觀賞品位高的優良品種。
關鍵詞:高職校園;節約;綠化養護
中圖分類號:S73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6)13015102
1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各行業對社會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的渴求度也越來越高,對社會環境資源的需求不斷增加,對社會環境質量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園林綠化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及時建設節約的園林綠化和實現綠化養護的節約化管理也非常重要。 如果不及時建設節約型園林,其運行所需的自然資源和人工成本會越來越高,會對園林綠化的正常運行和管理造成自然資源短缺和社會經濟壓力。對于高職校園來講,校園綠化的建設資金投入較少,可以投入利用的自然資源非常有限,這些都不同于城市公園、市政廣場等場所的綠化。通過建設節約化校園景觀,減少綠化養護管理的支出和降低對自然資源的需求,對于高職院校發展園林綠化景觀是一條重要而有效的途徑。
2構建節約理念下的綠化養護方案
“三分種,七分養”是形容綠化養護重要性的最好也是最恰當的說法。可見綠化養護在校園建設中的重要地位。校園綠化養護不同于城市園林等其他形式的綠化養護。校園建設一般資金都是比較緊張的。這樣就需要更加詳細、科學、專業的綠化養護來完成校園綠化養護。構建節約理念的綠化養護方案對于校園綠化的長期發展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制定科學的、合理的、專業的綠化養護方案,做到事事提前準備,工作提前著手,合理量化不同時節、不同環境下所投入的人力、物資和機械,做到綜合控制。針對不同時節、不同環境設定養護實施步驟,將養護工作統籌謀劃,做到不窩工、不浪費、不重復,高效合理地使用有效資源。
3節約理念下的綠化養護工作重要技術措施
3.1節水技術措施的應用
水資源,對于自然、社會來講是非常重要的資源,對于綠化養護管理來講,水分又是必不可少、不可或缺的。節水技術是采用新型的技術系統和科學的管理手段,對植被進行定點、定期灌溉。運用“開源節流”的傳統理念,節約綠化養護的成本。
綠化養護的節水根據自身特點有其特殊性,綠化的種植形式表現多樣,種類數目眾多,分布疏密不一,根據占地面積的大小對水的需求量不同,而且不同的種植形式和種植品種的不一也表現出用水量的差異性。傳統的園林綠化給水方式多采用澆灌或噴灌,針對植物需水性的差異區別不大,這樣就會造成對水的浪費極大,而且不同植物需水性的不一,還有可能造成植物缺水或澆水過量造成損傷。在園林綠化中開展滴灌、微噴技術,科學合理的利用節水措施,或利用集水、水處理等再生資源技術提高水資源利用率。針對不同水量需求引用自動化的控制系統控制好給水時間、給水量等來滿足綠化養護對水的需求,滿足植物的生長需求,減少人力資源和自然資源的投入成本。
另外,通過推廣抗旱性能較強的植被,將其與多種植物合理搭配也可以做到節水的效果。此外,綠化養護具有很強的季節性,如夏季的多雨季節,可合理利用天氣預報,協調灌溉時間和用水量;入冬開春的澆灌及時準時,也可以起到很好的節水效果。利用天氣,巧用降雨,不斷地根據天氣變化調整綠化養護管理工作,注重日常對植被的觀察記錄,確保植被的良好長勢,將日常記錄的信息作為調節節約用水的重要依據。同時,利用高科技的智能設備要經常查看維護,以免漏水浪費。此外,可以根據氣候變化、土壤情況和不同植物生長需要,科學合理地調整灌溉作業,加強對綠地中取水設施的檢查和維護管理,以確保灌溉設施保持完好,杜絕跑、冒、滴、漏現象,減少浪費[1]。
3.2修剪技術措施的應用
綠化養護工作中的園林修剪,主要是為了滿足園林的景觀作用,保持整體美觀,才對植物進行適度的修剪。如果將節約理念貫徹到綠化養護修剪當中,修剪技術就有了新的意義和內涵。
針對綠化中的每種植物生長特性的不同,制定不同的修剪方案,不能忽視植被的特殊性。根據不同植物的生長程度和習性,制定最佳的修剪方案,如修建時間、修剪程度、修剪次數等,盡量避免重度修剪帶來的植物損傷、勞動強度大而造成植物資源浪費和人力資源浪費。合理的修剪,還可以減少植物分枝,降低植物樹葉的蒸發面積,從而降低植物對水分的需求,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另外,對于綠化草坪,適度的修剪不僅可以降低勞動強度,減少葉片面積降低植物蒸發量,而且好的修剪高度和修剪頻次還可以提高草坪的抗旱性能,降低對水的需求。
3.3病害蟲的防控技術措施的應用
病害蟲的防治對于綠化養護來講,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通過對園林植物噴灑藥物等園林病蟲害防范在可控的范圍之內。做好病蟲害的預防工作,發現后及時防治,防止蔓延,要科學地進行水肥管理,以增加植物的抗病性[2]。
節約理念下的園林綠化養護重視采用節能的誘捕設施,避免過度使用藥物防治造成對植被的破壞和對病蟲害天敵生物的毒害,能有效保護和完善綠化植被當中的食物鏈。通過科學的植物配置,也可有效降低病蟲害的發生。在綠化養護過程中盡量使用物理防治手段,避免使用高毒效的殺蟲毒藥,不僅對園林工作者的身體健康造成負面影響,也不利于其他健康植被的生長。所以,可以采用具有針對性的小面積撒藥,使最小的人工干預達到最好的防治效果,降低化學物質對自然環境的污染,又保證園林的可持續發展。在日常養護工作中,注重水肥管理,增強植被的抗病性,從根本上避免病蟲害的發生。
2016年7月綠色科技第13期
一、活動目的和意義
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樹節,給我們的家園增添一點綠色,為給學校發展作點貢獻,使我們的生活環境更加美麗,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在全校開展形式多樣的植物種植實踐體驗活動,做到人人參與,宣傳與實際行動相結合,從而令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加對植物生長的了解,增強環保意識,生態意識,以達到為班級、學校、社會增添綠色,凈化、美化環境的目的。
二、活動口號
行動起來,為地球增添一點綠色
三、活動時間
3月1日——3月31日
四、活動過程
(一)宣傳動員階段
1、在升旗儀式上號召全體學生:人人參與植樹節護綠、養綠系列活動,為美化、凈化環境盡一份力。
2、召開主題班會,講解樹木知識。
(二)活動階段
1、學生對花草進行動手種植的實踐,美化校園。
2、結合我校校園綠化活動,在校園進行集體種樹活動。
3、各班級開展揀垃圾、落葉、擦花壇、養護綠化等活動。
(三)總結階段
1、開展植物生長過程我知道活動。
2、以班級為單位發出一份倡議書。
植樹節主題活動方案二:
全民義務植樹活動是歷年來園林工作的一項重要活動,為我區的綠化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今年,我們根據市園林局的工作布置及安排,緊緊圍繞創建“綠色、生態、和諧”的主題,結合本區的實際情況,特制定以下義務植樹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進一步提高對義務植樹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廣泛深入地開展宣傳活動,提高全民義務植樹意識,提高人民群眾對義務植樹法定性、公益性、全民性的認識,最大限度地動員適齡公民積極參加義務植樹活動,形成全民參與城市綠化建設的濃厚社會氛圍,使義務植樹這一法定義務家喻戶曉。
二、實施方案
全區各級各部門要提高認識,切實把全民義務植樹工作放在重要議事日程上,要確定專人負責,建立嚴格的責任制,并保質保量地完成任務。區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在認真做好統計和規劃工作后,科學合理地安排此項活動:
(一)時間:20xx年3月10日(周x)9:00時
(二)地點:1、山體北側
2、水庫
(三)主要樹種:較大規格側柏、柳樹
(四)參加人員:區領導及機關干部、共青團組織、區園林
局工作人員、轄區內市民和志愿者等
(五)參加人數:1000余人
(六)種植數量:10000余株
三、參加形式
1、將義務植樹地點及報名電話在新聞媒體公布,由專人進行接聽記錄群眾報名情況。
2、按報名情況,區園林局統一安排,按指定地點進行栽植,并填寫“義務植樹卡”。
3、大力宣傳發動各辦事處及轄區單位和市民積極參與“綠地認建”、“綠地認養”、“以資代勞”、“綠地管護”等各種形式的愛綠護綠活動,針對有意向的單位和市民加強日常指導,建立健全相關檔案,確保活動的長期有序進行。
4、全民義務植樹活動結束后,區綠委將在4月和10月進行兩次驗收,對苗木進行全面的養護和管理。
四、具體要求
1、苗木及水源由區園林局統一安排。
2、參加人員自備工具(鐵鍬、水桶等)。
3、按照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進行種植。
植樹節主題活動方案三:
一、活動目的
3.12是每年植樹節活動日,在這大地回春,世界萬物呈現勃勃生機之際,校團委、學生以植樹節契機,開展“創綠、愛綠、護綠”創意、實踐體驗系列活動。學校要求各班積極宣傳、人人參與,將學習知識與勞動實踐結合起來,增強環保意識,為創建省綠色學校添風采。
二、活動口號
建綠色校園,樹綠色理想
三、活動時間
20xx年3月10日-20xx年6月1日
四、活動內容與時間安排
1、“植樹節”募捐倡議書(3月10日)
結合周一主題晨會,由值周班級光榮升旗手代表班級全體同學,發出倡議,然后以團委學生代表發表“植樹節”募捐倡議書。
2、 綠色環保主題班會(3月11日)
各班在周二下午主題班會上,開展有關“建綠色校園,樹綠色理想”為主題的班會活動,并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植樹節”募捐,募捐方式要強調自愿原則。
3、 “植樹節”募捐活動(3月12日)
3月12日,廣播操期間,由團委、學生會組織完成“植樹節”募捐儀式;募集的全部資金用于下面的班級綠化大賽;不足部分將由政教處向學校申請補足。
4、 室內綠色評比創意設計大賽(3月10日-3月21日)
以班級為單位,班級同學為各自班綠色布置做好設計,設計稿必須圖文并茂,說明設計意圖,書面或電子稿均可。我們將各班綠色創意設計作品到校園網網絡,供教師、學生、網絡游客進行網絡投票,請專業老師評價,評出最佳創意獎、優秀設計獎若干名,給與獎勵。
5、 室內綠色實踐活動(3月22日-3月31日)
各班根據室內綠色設計,對班級進行綠色布置,通過購買花、草或者其它美化班級,但是班級布置不可花哨,要得體、美觀大方、經濟實惠。
6、 室內綠色實踐養護(4月16日-5月30日)
請大家通過網絡搜索養護綠色生命的知識,也可以通過咨詢行家、有經驗的長輩,增長呵護綠色的知識;保護好教室的環境;確保設計方案全面得到保護。
7、 室內綠化檢查、驗收評比(6月1日)
五、獎項設置
一是開展以“養成教育”為主的全縣中小學德育工作,二是開展以全縣教育系統“綠化”“美化”為主的校園文化建設工作。
二、具體工作
1-2月份
1.以“快樂寒假”為主題,組織開展XX年全縣中小學生寒假社會實踐活動,突出經典閱讀、手抄報編輯、手工制作、民風民俗研究、感恩親情、人際交往等主題。
2.指導鄉鎮校擬定XX年度德育工作計劃及德育活動安排;配合縣委宣傳部、縣住建局、縣文化廣電局組織開展“漢唐風貳拾肆節氣街”銘文、“百聯”有獎征集及優秀作品評選活動。
4.出臺《全縣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實施規范》《全縣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實施方案》及《全縣XX教育系統綠化工作實施意見》,召開中小學德育工作專題會議,具體部署以“綠化”“美化”為主的校園文化建設工作。
3月-4月份
1.繼續落實《xx縣中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實施意見》,推行目標責任管理,促進學校提高養成教育管理水平;指導、督促全縣中小學認真擬定學校年度“養成教育”專項工作計劃,確立年度主題、精心設計各類活動,形成鄉鎮校養成教育工作特色;重點開展以“文明伴我行”為主題的全縣初中學生“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演講比賽活動,適時召開中小學生養成教育交流活動。
2.指導、督促鄉鎮校落實教育系統校園“綠化”、“美化”工作,并組織開展專項評估驗收工作;組織開展以全縣中小學“辦學理念”“三風一訓”詮釋、校徽設計、校歌創作及演唱(視頻)、校報校刊創辦評比活動。
3.組織開展中小學主題班(團、隊)會、心理健康教育、留守兒童教育、家庭教育等優質課(錄像)競賽及案例(論文)評選活動;組織開展各級優秀少先大隊輔導員及優秀少先隊員、團員的推薦、評選工作。
5月-6月份
1. 落實《x縣中小學德育工作達標及示范校創建評估工作實施方案》,開展38所鄉鎮初中、x小學及27所鄉鎮中心小學縣級德育達標及德育示范校評估工作;落實《全縣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實施規范》《全縣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實施方案》《全縣XX教育系統綠化工作實施意見》,開展縣級校園文化建設示范校評估工作。
2.指導、督促鄉鎮校開展校園“藝術節”“體育節”“讀書節”等活動;開展全縣中小學“陽光體育大課間”(錄像)評比活動。
3、指導縣直高中、初中、職業學校和鄉鎮初中進行“心理健康咨詢中心”建設工作。
4.開展各級優秀學生及先進班集體的推薦、評選工作。
7月-8月份
1.以“快樂暑假”為主題組織開展XX年全縣中小學生暑假社會實踐活動。
2.開展以“學校班集體與班主任管理”“少先隊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經典誦讀”“學生自主管理”等為主題的德育工作隊伍專題培訓工作;
9月-10月份
1.指導、督促縣級、市級德育示范校做好市級、省級德育示范校評估前的準備工作;指導、督促縣級校園文化示范校做好市級校園文化建設示范校評估前的準備工作。
2.積極推進會寧一中、x中學、x初中、x小學等五所中小學“網絡學習班級”的試點工作。
11月-12月份
1.開展鄉鎮校團隊工作、學校家長學校工作、留守兒童之家教育工作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專項考核。
關鍵詞:立體綠化 規劃 分析
城市人們的工作、生活、學習都離不開城市環境,尤其是城市的綠化、景觀環境,優良的城市綠化環境讓生活在其中的人們能更好的享受生活和更好地工作。
目前,在我國大多數城市中,已經沒有大片的土地可以提供傳統的平面綠化,在城區內圈一大塊地,購山石、通款曲、植綠樹、種紅花構筑城市園林式的綠化景觀,已在許多城市變成了奢望。現代建筑鱗次櫛比、綠化已經被擠壓到眾多的“水泥縫中”。
國外許多經濟發達的國家如瑞典等,在傳統綠化模式的基礎上,大力倡導一種新的綠化模式----立體綠化,立體綠化正以其自身的諸多優點和重要的作用和地位,被大多數人所接受和認可。大學校園,作為社會文化生活中重要的陣地,開展立體綠化的規劃、建設,不僅可以美化校園,還可以起到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
1、立體綠化的意義
立體綠化是指在運用現代建筑和園林科技手段,對綠地上部空間、一切建筑物和構建物所形成的再生空間進行多層次、多形式的綠化、美化,追求最大生態效益,拓展城市綠化空間,以達到改善日益惡化的城市生態環境和美化生態環境的目的。
1.1 節省空間
節約空間是立體綠化相對于平面綠化的最大的優勢,它占用土地少或不占用,而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建筑物的空間面積。如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校園內有寬敞的道路、眾多的學生住宿、教學樓,提供了大面積的屋面、墻壁、陽臺等,在此情況下,發展立體綠化則可以發揮其優勢,它們都成為綠色植物生長的基礎條件,實施立體綠化之后不但起到了綠化的目的,也達到了節約綠化用地的效果。
1.2 美化建筑物與節能
缺乏綠色的建筑物是缺乏生氣的,而校園環境應該是美麗的、柔和的,應該是可以幫助學生緩解壓力,改善心理的優美花園。
國外在立體綠化方面有不少方面是值得我們借鑒。日本東京早在2001年5月,在修訂的城市綠地保護法中,提出了各類建筑物必須實施“屋頂綠化設施配備計劃”;德國,則出臺了政府和業主共同出資進行屋頂綠化的管理具體辦法,德國不少地方政府為了把環境建設得更好,對轄區內居民自費屋頂綠化給予50%的補償款以資鼓勵。在城市重點地區內,為確定屋頂綠化,對建筑所有權者實行5年內固定資產減輕稅50%的特例措施等。
加拿大國家研究中心進行屋頂綠化節能測試后公布的數據表明,沒有進行屋頂綠化的房屋空調耗能為6000—8000千瓦/小時,同一棟樓屋頂綠化過的房間空調耗能為2000千瓦/小時,節約了70%的能量。一方面,通過綠色植物本身的機能,降低屋頂表面和室內的溫度,減少空調的使用來節約電力;另一方面,綠色植物能減少空氣中的有害漂浮物,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環保專家形象地稱之為城市空氣的清新劑。
1.3 凈化空氣,降低氣溫
巴西一些城市政府提倡居民在自家住宅的外墻面種植爬山虎,夏季來臨時爬山虎形成綠油油的一片,變成了城市的一道風景線。居民實踐后感受到,種植了爬山虎之后夏季室內的氣溫明顯降低了,空氣也因此變得清新、濕潤起來。國內外大量調查資料顯示,許多植物對空氣中的有害物質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例如:吊蘭能吸收室內空氣中95%的一氧化碳,85%的甲醛。天南星能吸收室內空氣中80%的苯,50%的三氯乙烯。美國科學家威廉·沃維爾經過多年測試,發現各種色植物,都能有效地吸收空氣中的化學物質并將它們轉化為自己的養料:在24小時照明的條件下,蘆薈消滅了1立方米空氣中所含的90%的醛,常青藤消滅了90%的苯,龍舌蘭可吞食70%的苯、50%的甲醛和24%的三氯乙烯,垂掛蘭能吞食96%的一氧化碳、86%的甲醛。15平方米的居室,栽兩盆虎尾蘭或吊蘭,就可保持空氣清新,不受甲醛之害。吊蘭,還能排放出殺菌素,殺死病菌,若房間里放有足夠的吊蘭,24小時之內,80%的有害物質會被殺死;吊蘭還可以有效地吸收二氧化碳。
1.4 降低噪音
當噪音的強度超過70dB時,就會使人產生頭暈、頭痛、神經衰弱、消化不良等病癥。研究表明,沒有植物攀爬、遮附的高層建筑物接到的噪音,要比有植物的建筑物所接受的噪音高出5分貝!原因在于噪聲輻射到植物的葉片之后,有76%的能量被植物反射到各個方向,26%被植物葉片的微震所吸收。南京某環評單位對道路交通噪聲與植物帶降噪效果的調查結果見表1,此處的植物是雪松和懸鈴木等高大喬木。即使是路邊的低矮的喬木、灌木等,在進行合理栽植、控制適當的密度情況下,也可獲得降低8-10dB噪音的效果。
表1 植物帶的寬度與降噪效果關系
2、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立體綠化規劃分析
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位于江寧大學城的南端,臨近方山風景區,地鐵一號線南延線東側,學院呈東西向展開,全校總占地面積達971畝,其中20萬平米為平面綠化用地。
2.1 校園立體綠化實施現狀
學院現有綠地主要為平面綠地,分布在操場、中心路兩旁及愛心湖周圍,以人工草坪為主,輔以櫻樹、樟樹、梨桃樹等植物。通過在校園內的實地調查,目前校園立體綠化幾乎為空白,僅在辦公樓的樓道、天井處,有少量立體綠化面積分布。大片的屋頂、墻壁、陽臺、教學樓的窗臺、燈柱、宣傳欄、鐵柵欄式圍墻等,立體綠化率較低。
2.2 校園立體綠化規劃總體方案分析
2.2.1 校園立體綠化的總體原則
校園進行立體規劃時,要考慮到所有能夠被綠化的且綠化后不影響它原有的功能的地方和空間,充分利用原來未被利用的空間,達到預期的建筑節能、減排二氧化碳的功效,并且美化校園環境,創造校園內舒緩的學習氛圍。
校園綠化是為了創建優美校園,使其更具優勢和吸引力,校園立體綠化應該達到“展現最好,掩飾最差,留出想象空間”綜合效果。
【關鍵詞】中學校園;規劃設計;設計理念;建筑設計;交通組織設計;景觀設計
前言
我所在的中學地處老城區的中心,是省級示范性中學。近幾年國家投入了大量資金為學校新建了教學樓、綜合實驗樓,翻新了足球場、籃球場,目前還在新修室內運動場,學習生活環境大幅提高,但因老城區校園面積有限,各項教學設施的布置不盡如人意。借新校區規劃征集方案之機,在此設計一個普通學子心目中的理想校園。
1.理想中學校園的設計理念
一個理想的中學校園,是充滿青春活力的中學校園,是青年學子們學習知識的殿堂,是課后揮灑汗水的樂園,是同學們畢業多年后仍懷念的地方。老師和學生是校園的的主要使用者, 只有最大限度地滿足老師和學生的教學與生活需求,才能使中學校園充滿活力。在建設中以人為本就是要將人放到更重要、更根本的位置,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舍本逐末,要將人的需要作為第一位的要素來考慮,將人的真實感受作為衡量建設的主要標準。因此我們將“以人為本”的理念始終貫穿于中學校園的整個規劃、建筑、環境、室內設計之中。
人性化的校園規劃設計是新校園建設的靈魂,科學合理的規劃設計是新校區開發建設的第一步。因此在某中學校園規劃設計中我們對師生的日常行為包括學習生活方式等進行深入調查分析,其目的在于為新校區的師生提供合理的、人性的“建筑空間”,并賦予其現代精神和人性化的學習生活方式。
1.1人性化新校區建筑設計
新校區的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體育館等主要建筑是校園建筑設計的主體,每一棟單體建筑物的設計應創造合理、健康、舒適、安全和符合審美要求的學習與生活空間。建筑設計與審美是人類文化創新活動的一種形式。建筑設計與審美上的差異和融合,與文化上的差異和融合,存在必然的聯系。任何建筑設計上的變革,建筑審美的差異與沖突,都可以在引起建筑設計及其審美變化的文化中找到答案。不同的建筑物需要根據不同用途及人員容量進行不同的外形與內部設計,這是校園規劃設計“以人為本”的基礎。校園不僅是同學們日常學習生活的場所,同時也是青年學子們精神生活的一種載體。人性化空間需求逐漸成為一種時尚,各種精美實用的空間設計也越來越多地被人們所接受和享用。建筑的造型、立面、色彩等是大家直接感受最強烈的部位。除室內部分外,公共部位設計也要充分體現人性化的需求。一樓大廳、樓梯間、電梯間及公共走道、甚至于所有公共空間都要精心設計。同時人性化的設計也要求在無障礙的設計上體現出對殘疾人的關愛。
1.2人性化新校區校園環境設計
校園環境是校園規劃設計的靈魂。環境決不單指綠化景觀,環境的概念幾乎涵蓋存在于人類周圍的一切。歸納起來,分為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物質環境三個方面。自然環境強調生態性,社會環境突出文化性,物質環境提倡功效性。中學校園的環境設計應具備生態環境功能、景觀文化功能和學習運動功能。從綠化、園藝、環保和節能等諸多方面綜合考慮,注重環境的生態化與個性化,崇尚自然,追求原生的自然環境與人工元素的緊密結合。使學校師生在使用上的生理需要與觀賞上的心理需要相結合;滿足大家的學習、運動、生活等不同需要。同時,人性化的設計,如校園大道、綠化景觀、殘障坡道、教學樓、實驗樓、體育場館等設施的設計與布置,還應傳達一種年輕人的活力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體現出一種年輕人的校園文化,創造具有年輕人活力的環境空間。
2.人性化設計內容及特色
2.1新校區校園規劃設計
規劃中的新校區位于長沙市近郊正在建設中的新城區北側,新校區由一條城市次干道與在建的新城區相連。新校區規劃用地300畝,地塊接近菱形;地塊東側為天然湖泊,湖面開闊;北側為山坡,山上植被茂密;西側與南側均為丘陵和平地,這兩個方向是正在建設中的新城區。城市次干道從新校區的西側呈南北走向經過。具體規劃如下(見圖1):
圖1 某中學新校區校園規劃平面圖
中學新校區總體布局突出一個中心、一條軸線。我們將校門設置在新校區的正南側,修一條道路將校門與新校區西側的城市次干道相連;校內主軸線為校內步行主干道,主軸線上依次布置噴水池、一教學樓和中心廣場;為突出學校特色、營造開放式校園氣氛,設計方案擯棄牌樓式大門,改用綠化處理大門區域,此舉將新校區最具特色的一教學樓完整地展現在師生和來賓面前。
以一教學樓后的中心廣場為核心,將新校區分為南側教學區、東側運動區、西側生活區共三大塊功能區域,使新校區整體具有向心性。為最大限度地保留新校區周圍的自然景觀,在校區的東側與湖泊接壤的部分不設圍欄,僅用綠化帶將校園與湖岸線隔開并沿湖設計步行道;校園北側的山坡旁,利用平整土地砌成的山坡石質擋土墻作為校園的北側圍墻;校園西側也僅用通透式圍欄將校區與周圍的建筑和市政道路隔離。
2.2新校區內的建筑設計
根據教學區、運動區、生活區三大區域的不同功能要求,各功能區內的建筑設計要求有所不同:
教學區內的建筑要求功能性、合理性、美觀性和經濟性。我們需重點考慮每一間教室和教學用房的實用合理及陽光、通風、朝向等重要因素的相互平衡和取舍。樓內布局在學習、活動、社交等功能上要有空間分隔。為保持我校主建筑形象的連續性,參照我校在老校區新建的主教學樓,我們設計了新校區的一教學樓(外觀視覺效果圖見圖2)。
圖2 一教學樓外觀視覺效果圖
在運動區的布置中,為保證教學樓四周的良好視界,我們將足球場等大面積的開闊場地靠近中心廣場,而將體育館等高大建筑放置在了校園的東北角。體育館的建筑設計是運動區的亮點(見圖3)。
圖3 體育館外觀視覺效果圖
生活區由食堂、教工宿舍、學生宿舍、單車棚等組成,生活用房需體現舒適性、功能性、私密性和經濟性。我們擴大宿舍樓的間距,并在樓間設置綠化花園,既解決了室內采光的問題,又增添了生活情趣。外窗采用彩色鋁合金窗框、白玻璃。窗戶采用外飄窗,并考慮空調室外機的安裝位置。食堂因為開間大、進深長,選擇了大面積的景觀落地窗。以上設計都是為生活在校內的師生著想,體現了生活區設計的“以人為本”思想。
2.3新校區的校內交通組織
結合新校區地形,校園內交通實行人車分流,在生活區下方設計機動車地下車庫。南向學校大門及教學區、運動區全部為人行區,在學校北側生活區旁開設機動車專用側門和車庫出入口,一切車輛和生活物資均從北側機動車側門進出。各棟建筑及地下車庫均設計消防設施,校園內地面交通平時為步行,同時考慮緊急情況下各條步行主干道可作為消防通道。為防火及防災安全,教學樓、實驗樓、禮堂和宿舍樓等大流量人員密集區單獨組織交通流線。
在校園內的人行道布置上,以枝狀或環狀盡端式步行道伸入各棟建筑,再結合網格式、多樣化的步行主干道連接各功能區域;為增大師生活動空間及布置防災避險場所,在綠化區域間還可設置大塊的平整場地。枝狀或環狀盡端式步行道設計時應結合建筑物的入口、 廊道和綠化帶做拓撲變形,擴展出形態各異的校園空間。道路空間在這里變成了多義、含混的空間,道路上增加了人的活動,而顯得更富有活力。更加體現我們“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2.4新校區內的景觀設計
景觀設計保持一軸一中心的思想,在設計中以中心花園為核心,以主步行道分割教學、運動、生活三大塊功能區域,在步行道的設計中,通過地面材料的鋪設變化和周邊綠化景觀的配合,形成景隨步移的效果。步行道可選用透水磚等地面鋪設材料,配合綠化蓄水,達到節能型規劃設計。
圖4 中心廣場景觀效果圖
從中心廣場設計圖(圖4)可看出,新校區的景觀不再是傳統意義的花草樹木,而是以一種與人的行為緊密相連的情趣化的表現手法來迎合人性的需要。我們不再追求孤立的綠化景觀,而是把建筑巧妙地融入景觀,讓建筑本身成為景觀的一部分。我們還在校園教學區內的各個地方布置功能各異的景觀區,利用步行道有機地連接起來,并與學校周圍的湖泊山巒融為一體。漫步在整個校園,或曲徑通幽,或豁然開朗,或水霧繚繞,無論懷著怎樣的心情,你都可以在新校區細致的景觀中找到心靈的共鳴。
(下轉第81頁)
(上接第80頁)
3.結束語
本次設計結合新校區規劃征集方案之機“真題假做”,因為是自己學校的項目,感覺意義重大,所以投入了很大的熱情。我們盡量將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積累的對我們學校建筑與規劃的看法用在了這一次新校區的規劃上,但因為我們在建筑專業知識上的極度欠缺,設計中很多地方都有一種淺嘗即止的感覺,特別是建筑物室內設計部分無法下筆,這種心里有話說不出來的感覺實在太難受了。
在本次新校區規劃設計過程中,老師和同學們給了我們莫大的支持和鼓勵。在大家的鼓勵下,我們一步一步地對新校區的規劃設計進行了完善,利用現學現賣的建筑設計規劃知識將自己的不少想法變成了文字和圖形。本次設計是難得的課外學習過程,我們在這個過程中受益非淺。雖然新校區建好時我們早已畢業,但還是真心希望我們的一些規劃設計想法在今后新校區的建設中能得到體現。
【參考文獻】
[1]李孝鷗.淺論城市規劃與建筑設計中的“以人為本”[C].2009中國城市規劃年會. 城市規劃和科學發展――2009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 天津: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2009:3260-3264
[2]盛忠誼.論建筑設計與審美中的文化機制[J].裝飾.2010.(4):141-142
在三年級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本學期圍繞“美化校園”主題,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校園綠化。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對自然,社會、自我之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發展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形成從自己的周圍生活中主動地發現問題并獨立地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幫助學生體驗生活并學以致用,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二、實驗研究內容
(一)課程特征
1、通過“校園綠化”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情意,能力和認知諸方面得到全面的和諧發展。
在校內外分別設綠化實踐基地,鼓勵學生搞各類調查活動,做到校內外緊密結合,強調語文,數學,自然,美術,勞動等學間的滲透與整合。
運用調查,研究,觀察,積累等各種方法與形式,重視知識,經驗,技能的綜合運用。
2、讓學生在研究性學習,調查報告,實際栽種,規劃設計等實踐活動中獲得親身感受和直接經驗,并養成實踐意識,形成綜合實踐能力;以學生的現實生活和社會實踐為基礎發掘課程資源,讓學生進行有計劃,有成效的實踐活動。
3、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在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二)課程內容
本學期“校園綠化”綜合實踐活動分為三個方面來開展:
1、專題研究:本學期開展兩次專題研究活動,學生通過觀察調查實踐在老師幫助下確定自己感興趣的有關校園綠化的研究專題。上網或到圖書館查找資料進行文獻研究,到花圃內進行實地的調查和行動研究,小組合作。
2、操作實踐:
春天來臨了,調查適合野外栽種的花木,買花種在校內,外,花圃里栽種,定期養護。
2、學生小組合作,并在美術老師指導下為綠地進行花圃設計,選出一兩套較好的花圃設計圖,按圖紙進行實地花圃種植。
3、植樹節前后,組織一次植樹活動。
4、在各合作小組之間或班級之間進行盆花栽種比賽。
5、進行市場熱銷花木調查,調查熱銷花木名稱,熱銷原因,養護方法,寫出調查報告。
(三)課程實施
1、課時:
每周二課時,安排在周四下午第一、二節。
2、課型:
⑴方案設計型——學生在學習了簡單園藝知識及美術圖案知識后,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花圃設計,校園綠化總體規劃設計等,要尊重學生的自我選擇,自主設計和民主交流。
⑵知識普及型——鼓勵學生上網,到圖書館吸取有關知識,教師也可把自己的經驗介紹給學生,要注重學生對普及知識意義的自主建構和運用。
⑶實踐活動型——組織參觀訪問,實際練習栽種花草,進行花圃養護等活動。要關注學生對實踐活動過程的經歷,體驗,感悟和探究。
⑷專題研討型——進行校內綠化情況的專題研討,要引導并鼓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在獨立或合作研究的基礎上進行充分而民主的討論。
⑸成果交流型——既要有物化成果的交流,更要有成功過程經驗和失敗過程教訓的交流。對學生的發展來講,成功過程的經驗和失敗過程的教訓,是綜合實踐活動以后,學生取得的比物化成果更重要的“成果”。
⑹論文答辯型——要提倡讓學生組成“專家組”,對學生撰寫的專題研究論文提問和答辯,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思辯能力和自信心理是讓學生經歷“答辯”過程的最終目的。
3、成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心研究小組,校長為實驗研究組負責人。
三年級班主任及綜合實踐課老師、自然、勞動、音樂,美術、科技、體育組成課題小組成員。
(四)課程評價:
該課程評價由學生,教師和課程本身的評價三部分組成。
重點在評價學生在發展層次和發展水平上。評價標準應是“自我參照”標準,引導學生對自己在“校園綠化”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性評價”。即以學生已有的發展基礎為評價標準,并突出學習過程的意識、體驗、情感、態度、價值觀、綜合能力、思維、方法。
評價方式多種多樣,評價方式運用的先決條件是觀察,通過觀察,記錄和描述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并以此作為評價學生的基礎。在具體操作中,可運用“檔案袋評定”與“協商研討式評定”等方法,教師運用這些方法時要注意用文字說明學生活動令人滿意或需要改進的地方。每個學生建立自己的綜合實踐活動檔案,以便學生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與其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體會以及進步的喜悅,檔案袋收集資料如下:
(1)學生成果:標本,校園綠化規劃設計圖,調查報告,專題研究等。
(2)獲獎證書:
(3)各種評價:應以學生的自評為主,應允許學生對不滿意的他評進行重新學習直至獲得滿意的他評為止。對教師的評價應由學校行政和學生評價兩部分組成。
三、實驗研究實施
綜合實踐活動安排
1、九月
綜合實踐活動老師組織學生到花卉種植基地參觀。
老師上一節花圃設計指導課。
做好組織工作。
2、十月
學生畫花圃設計圖。
學生種植盆花。
確定一個研究課題。
優秀花圃設計圖評比。
開展一次花卉種植比賽。
各指導老師協助學生確定課題。
在學生中開展指導老師測評。
3、十一月
設計研究方案,在輔導老師指導下開展綜合性研究學習。
寫一份研究報告。
進行室內種植,定期養護。
在學生中開展指導老師測評。
4、十二月
植物知識智力競賽。
花木市場熱銷花木調查,(熱銷花木名稱,熱銷原因,養護方法)
在老師指導下再次確立一個研究課題。
做好兩次活動的組織工作。
在學生中開展指導老師測評。
5、一月
在輔導老師指導下設計研究方案,開展綜合實踐性研究活動,寫出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