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20 20:46:4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物理課堂教學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物理學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怎樣才能在課堂上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呢?怎樣才能啟開學生的心扉,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呢?怎樣才能使課堂教學過程最優化呢?我認為這不僅需要妥善的處理教材,安排內容,更要注意課堂教學藝術,而課堂教學藝術的重要方面就是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
1、語言的形象性
物理教學語言技巧性的特點是它的形象化。形象化的語言表達富有力度,能使學生感到驚訝、感到不同凡響,使學生情緒興奮,對認識產生興趣,體驗獲得知識的喜悅,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內驅力。要特別注意,運用形象化的語言,并非基于活躍課堂氣氛,逗逗風趣。與此相反,教師運用形象化語言施教,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引導學生學習物理知識本身,而不是誘使他們的知識撇在一邊。
2、語言要符合科學性、思想性
所謂科學性,就是要用準確無誤、合乎邏輯的語言來講。例如在講歐姆定律R=U/I時,要注意它的適用條件,不能說當I0時,電阻無窮大,從數學語言上說得通,但在物理學上,電阻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與導體的長度、電阻率、橫截面積決定。我們要講教學語言的科學性,但又不能片面地、一味追求似乎什么概念都要嚴格地科學地定義,那就大可不必,應根據中學生接受能力的實際知識的循序漸進,不斷完善深化。例如,在講力的概念時,首先只是敘述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接下來在高中講授牛頓第三定律,對力概念加深一步,指出力是物體對物體的相互作用,到了講授牛頓第二定律后,又從力的作用效果來敘述,力量使物體產生形變和加速度的原因。這樣對力的概念就逐步深化和完善了。
所謂思想性就是教學語言的鮮明的教育性。語言是思維的表現形式,任何語言都反映一定的思想內容、老師應緊密地結合教材內容,通過自己的教學語言有目的地、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的教育、愛國主義教育。
3、語言要注意嚴謹性、針對性
物理教材中用來表達物理概念、定理、定律等的語言都是十分確切和精練的,常常是少一個字不行,多一個不好,前后顛倒也不行。例如光的反射定律中“反射光線在入射光線和法線所決定的平面內;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在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就不能將“所”漏掉,也無須在“平面”之前加什么修飾,不能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位置互換,更不能說“入射角等于反射角”,這是物理語言的嚴謹性和邏輯性的要求。
教師的語言應該是精辟、簡練的,但也必須考慮針對性,物理教學語言的針對性首先應受教學內容的限制,不同的教學內容要用不同的語言表達;其次還要受到學生年齡的制約,對于不同年級的學生,教師必須用不同的語言形式,否則會失去對學生的吸引力;再次是受課堂上學生接受知識的情緒的制約,這就要求教師的語言要有靈敏性、隨機性,也就是因材施教。
4、語言技巧的源泉-------想象力
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知識是有限的,想象力是無止境的。豐富的想象力,理智的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物理學的進步,推動著社會的發展。之所以說想象力是物理教學語言技巧的源泉,其原因是:教師可以想象知識的演化,想象實驗的結果,想象學生認知過各的不同特點,想象課堂教學過程的情景,借助于想象提高語言技巧。從想象中采集,由造化中迸發,語言的技巧性,不是造作而得,語言的技巧性恰是自然形成。那種為技巧而技巧,煞費苦心的做法,是蹩足的,徒勞的。
5、語言要幽默可親、有較強的趣味性
原蘇聯教育學家米·期洛特夫說過: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在課堂講解中運用幽默,可以控制學生的注意;可以使講解的內容變得有趣,活躍課堂氣氛,消除師生間的隔閡,融洽師生間的關系;可以突出一些概念、規律的特征,解決教學的難點,還可以巧妙地處理偶發事件,使教學轉入正規。如在講“照相機”時,我采用講故事的形式:某君照相時頭頂地、腳朝天,問他為何如此照相,答曰,照相只能成倒立的像。學生聽后發出笑聲,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牢牢地記住了成像的特點。
其實,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幽默可以搬到物理課堂上來,只要運用恰當,通過幽默的描述、生動的語言,聲情并茂的講解,學生興趣倍增、情緒高漲,容易進入一種最佳的學習意境。
6、要考慮語言的直觀性、趣味性
關鍵詞:中學物理;課堂教學;課堂氛圍 一、課堂教學要緊扣中學物理教學大綱,充分發揮中學物理教材的作用
中學物理教學還處于物理基礎教學階段,必須切實地結合中學物理教學的大綱,充分發揮中學物理教材的作用,不能夠偏離教學大綱和教材內容。還必須切實地堅持以教材內容為主,當然可以適當地進行課外知識的延伸,以提高學生物理知識應用能力。在新課改形勢下,中學物理大綱與教材都編纂都日趨合理,給中學物理教學提供了一個比較完善的知識框架,與體系構建。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與質量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就取決于教師對大綱的認識程度與對教材的靈活駕馭能力。
二、課堂教學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營造活躍和諧的課堂氛圍
中學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綜合采取多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展開物理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增強學生的參與到物理學習中的興趣,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并且,教師要積極地營造一種活躍的、和諧的課堂氛圍,充分發揮探究式學習、合作學習、多媒體教學等多種教學手段的優勢,切實提高中學物理課堂教學的質量。
1.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創設情境,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在中學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創設一定的學習情境,從而調動吸引學生的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例如,在“力學”這一章的教學中,由于力學的理論知識是比較枯燥無味的,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以多媒體動畫或者是圖片的形式展示一定的情境,牛頓與蘋果的故事情境來導出重力研究的課題,通過故事情境的展示,一方面可以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激發其求知欲,從而能夠促進學生更加深入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另一方面,物理課堂教學創設的情境大多是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能夠促使學生參與到一種求知的氛圍中去,增強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讓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發現生活中的問題,從而解決生活中的物理問題。
2.采用探究式教學模式,增強學生的討論環節,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
探究性教學模式主要是通過情境的創設,拋出要研究的問題,然后通過學生進行實驗等探究性的學習,讓學生在實際的操作中掌握知識、掌握技能,這樣就能夠很好地增強學生的物理感知和理解。例如:在“拋物線運動的性質”的教學中,可以在引出問題后,組織學生到實驗室進行實驗,由學生自己對拋物線的性質進行探究,讓學生在動態的探索中學習知識,在實際操作中提供能力。新課改下,中學物理課堂要打破傳統的說教式的教學模式,而是要切實地轉變觀念,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適當地增加討論環節,就某個觀點讓學生展開激烈的討論,學生可以發表不同的觀點和意見,鼓勵學生主動地進行問題的探索。
3.采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以小組學習的模式來實現每一個學生的進步
中學物理教學可以適當的采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對班級學生進行小組的劃分,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課堂的研究,通過小組學習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當然,合作學習中的小組劃分并不是隨意的,而是要根據一定的原則和依據。小組劃分要根據不同學生各自的性格、興趣、愛好、物理能力與教授內容的實際需要來進行小組的劃分,實現學生的優勢互補,切實發揮合作學習的優勢,切實發揮每一個學生的潛力與能力,提高每一個學生的物理知識與技能。當然,進行合作學習也不能夠忽視了學生個人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要鼓勵學生主動地進行物理問題的發現和思考,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的物理水平,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中學物理課堂教學的方法多種多樣,但是,物理采取何種教學方法都要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學生的特點以及實際教學內容的需要,避免盲目性與隨意性。要切實地提高中學物理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需要教師深入地把握教學大綱,靈活地駕馭教材,充分地發揮多媒體教學手段的作用,采用探究式教學、合作學習模式教學等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切實提高學生的物理素質,以實現學生的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繆琿.以探究性教育理念引導中學物理課堂教學[J].發展,2007.
關鍵詞: 新課程 物理課堂教學 教學改革
課堂教學承載和體現素質教育的理想與新課程改革的希望。如果課堂沒有變化,教師與學生的行為沒有調整,素質教育就很難實現,新課程改革就無法落實。在實施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外部條件逐漸具備的情況下,將關注點轉向課堂是必要的。從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倡導的內容上看,當今的課堂教學改革至少需體現出以下幾個方面的變化。
一、課堂教學要多聯系生活
物理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課堂教學要多聯系生活。課堂教學多聯系生活,表現在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實施、反思等活動中,就是要求教師有意識地將生活世界相關資源引入實際教學中,將生活資源轉化為教學資源。事實證明,一旦生活世界的相關信息納入課堂教學,就可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提高知識的掌握程度。
聯系生活可以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各環節。例如:在講《物態變化》時,可先從云、霜、雨、露、雪這些學生生活中最常見的現象入手,把生活世界的資源作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的工具;可以在課堂臨近結束時聯系,把生活世界中的某些問題呈現出來,例如在講完熔化和凝固后,可讓學生解釋為什么超市賣海鮮的地方要把海鮮放在冰塊上等,作為本節課匯總新舊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抓手,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與水平。可以在傳授新知時聯系,把生活世界的某些相關經驗或疑難作為了解與掌握新知的“敲門磚”;也可以貫穿于課堂教學全過程,自始至終用生活世界的資源作為學習的重要工具。
二、推動學生的自主性學習
自主性學習中,需提高教師“導”的能力和水平。自主性學習,絕不是放縱學生自由學習,教師的責任不是減輕,而是加重。每節課前,教師都要針對教學內容精心組織,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對課堂上具體細節及時間安排都要盡可能周到。在中學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當學生構建自身認知結構、發展認知能力的助手,教學方法應由傳統的單向灌輸變為啟發建構,突出認知主體在建構中的作用,具體應從以下方面著手:(1)幫助學生確定學習目標,并優選和協調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2)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重視方法、思維、技能的培養,給他們提供創新的時間和空間;(3)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4)培養服務意識,為學生學習提供各種便利條件;(5)營造主動接納、支持、寬容的課堂氛圍;(6)和學生一道尋找真理,培養學生善于思考、敢于質疑的能力。
三、加強有效的師生互動
傳統中學物理教學中,學生接受教師的灌輸,教師處于居高臨下的地位,師生之間的關系是不平等的。《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習是一種個性化行動。教師應當把課堂創設為有利于張揚學生個性的場所,讓學生的個性在寬松、自然、愉悅的氛圍中得到釋放,展現生命的活力。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互動、對話、溝通、交往等描述課堂教學基本形態的語詞逐漸為教師所接受,教師已不再排斥互動,而是主動地將互動納入自己的教學設計,體現為教學的主要狀態。但在課堂上,我們不難發現有不少互動是缺乏實效性的,如課堂上我們常見到的教師詢問學生“對不對”、“好不好”,學生齊聲回答“對”、“好”之類,似乎就沒有承載多少實質性的內容。諸如此類的互動,大多屬于低效、無效之列。
四、注重學科教學整合,加強學科間的知識滲透
在中學物理課程標準的總目標中明確指出:“了解科學與技術、經濟和社會的互動作用,認識人與自然、社會的關系,有可持續發展意識和全球觀念。”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打破學科壁壘,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加強學科間的整合。教師要努力適應這一變化,成博學悅教的人,要有強烈的求知欲望和濃厚的學習興趣,經常學習新的科學知識,并善于把自己的學習與學生的教學結合起來,改進教學方法,“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必須爭取做強有力的變革動力”。
五、教師由面向全體學生轉變為面向全體與個體相結合
新課程從課程目標到教材內容都體現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多樣化。在班級授課的情況下,教師在課堂上面對的是眾多既有共同的身心特點,又有不同的遺傳素質、家庭環境、智力水平、人格特性,而且身心發展又處在從不成熟到成熟的發展中的學生。中學物理教學應該面向全體學生,向他們提出統一的要求,又要承認學生的個別差異,采取多種不同的教育措施,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做到因材施教。當前,信息技術、多媒體計算機和網絡在學校中的應用范圍日益擴大,教師應充分利用新技術帶來的機遇,為各種不同特色的學校和不同程度的學生開發和提供相應的課程和教材,將個別化教學與整體性教學結合起來。
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多樣化
物理課堂的優化控制,即利用控制理論的思想和方法對課堂教學進行控制。它要求物理教師深入挖掘和運用教材的思想性和情緒性因素,依據科學規律和原則選擇最佳教學方案,從而使師生在課堂教學中進入愉快和諧的情境,達到使學生的成績、能力、品德得到最優化發展。要達到這一效果,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控制:
一、教學目標的優化
1.認知教學目標的優化。即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和大綱,明確教學目標。認識過程的目標要重、難點清楚,并擬定達成目標的完整教案。同時,新授之前要使學生對學習內容的重、難點有心理準備。
2.情感教育目標的優化控制。即挖掘教學內容的情感因素并制定出情感教學目標,使學生在明確認知目標的基礎上,清楚情感教育的要求,以達到提高思想境界的目標。
二、教師情感的優化
1.愛心的優化。教學是語言的表達藝術,其效果是創設良好教學情境的重要措施,因此教師應像相聲、小品演員那樣注重語言的技巧,體現出幽默感。在教學上的語言表達生動形象,語音規范清晰,聽起來能思能想,從容不迫。
例如:(1)講述電阻的概念時,把電阻比成是一條山路,導線的電阻幾乎為零,看成是平路。因此導線與電阻并聯時,電流當然是走平路而不爬山坡,這樣描述短路的情景既生動又形象。(2)形容某同學睡覺時的情況:“馬德堡半球的轟然巨響,也無法驚醒沉睡中的你;阿基米德那神奇的杠桿,也無法撬開你美麗的眼睛……”這樣既學習了知識,活躍了課堂氛圍,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教態的優化。教師的一舉一動,哪怕是細微的表情變化都會引起學生的注意,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特點組織教學工作。即教師通過表情、手勢、體態等肢體語言去協助完成教學目標,要有一定的親和力,使學生感到親切。
三、學習情境的優化
1.創設適宜的物理情境。教學中突出物理情境,如充分運用演示實驗、分組實驗、模型、視頻、動畫、電影等手段,使學生進入“物理世界”,以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例如在浮力一課的教學中以故事引入:傳說,有一次古羅馬軍隊的統帥狄杜出師大捷,捉到了不少俘虜,他下令把所有的俘虜捆綁起來,投入死海處決。出乎他意料的事情發生了,俘虜們一個個都平穩地浮躺在海面上不下沉,被大海的波濤送回岸邊。狄杜聞聽此事大怒,讓士兵再次把這些俘虜投入死海,可是俘虜們仍然被某種神秘的力量托住,又被送回岸邊。狄杜知道后大為震驚,以為這一定是神靈在保佑他們,只好下令把所有的俘虜都釋放了。
你認為狄杜的“神靈保佑”俘虜的觀點 是(正確/錯誤)的。這樣的物理情境的創設,既自然地引出課題――浮力,又激起學生強烈地探究“浮力”的欲望。
2.巧妙設疑。質疑,能引起學生探究反思,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興趣。教師的提問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催化劑。所以課堂提問要精心設計,力求從抽象的理解中尋求具體生動的實例,創造富有啟發性的問題構成的懸念。
四、課堂訓練的優化
課堂訓練的優化,即通過講解和演算、最適量的習題,實現學生對物理概念、規律的理解和掌握,使學生完成認識上的第二次飛躍,從而教會學生學習。因此要注意如下三點:1.選題要“少而精”;2.選題要有新意;3.選題要難易適中,要練其要點,練其易錯,練其遷移,力避簡單重復。
五、考試方法的優化
考試是促進鞏固,搜集反饋,幫助教師改進教學的一種工具。它具有很強的導向性,是推動課堂教學改革力度最大的一個環節。可依據“加強平時,取消期中,淡化期末”的思路,徹底優化考試方法。加強“平時”,就是要做到“當堂清”“單元清”,重視形成性測試,及時反饋,使教學堂堂過關,節節達標。
摘 要:物理是科學教育基礎課程,對于學生科學意識及探索精神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分析物理課堂教學的現狀,并提出理論聯系實際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以活躍課堂氣氛,并充分利用現代技術加強學生感性認識的教學策略,以期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4-338-01
傳統的物理教學仍存在不少問題,重理論輕實際,學生主體意識薄弱等,嚴重違背學生認知規律,與課程改革標準不符,影響課堂教學效率。針對此,本文對目前高中物理教學現狀進行分析,根據經驗及新課改要求,提出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策略,具體如下:
一、物理課堂教學現狀
在與對學生進行的溝通交流中,很多學生反映高中物理一學就會,一用就錯,一放就忘。對此,本人結合日常所承擔的物理教育教學工作,并通過學習觀摩其他教師的課堂教學,認為傳統的物理課堂教學由于教學觀念及教學方法的落后,有時會發覺實際教學效果與教師預期的效果有很大差異,具體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1、重理論而輕實踐。物理知識來源生活實踐,而傳統課堂教學卻迫于應試壓力重理論而輕實踐,使得學習時死記硬背知識點,重點訓練練習題,缺乏將物理知識融入實際生活的能力,導致物理教學脫離實踐。2、教學設置以教師為主體。目前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教學設置仍以教師為主體,教師以自己的認知將相關知識進行串聯并教授給學生,這種老師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聽得厭煩提不起精神,智能被動接受,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思維,嚴重影響課堂教學效率。3、學生缺乏自主學習能力。傳統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物理知識仍是依靠課堂、教師及課本,自己獨立思考少,導致對知識理解表面化,無法達到提升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
二、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策略
1、理論聯系實際,激發學生興趣
教師將來源于生活實際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設置學習的活動情境,通過不斷的懸念引導,使得學生在知識需求中達到高效學習的目的。教師充分尊重學生心理,通過實際生活例子及不斷的懸念引導,將學生興趣激發出來,使得學生興趣帶動思維,達到良好的智力活動的狀態。教學中,教師對教材應有充分的深入認識,才能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很好的進行結合,合理設置懸念,達到激發學生探索興趣的目的。
例如: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時,設置如“為什么沿海地區的冬天比內陸地區的冬天暖,而夏天更涼呢?”,“你家的四盞白熾燈假如一天工作六小時,一年耗電多少度”等于實際生活聯系密切的問題,可以很好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通過設置一系列的懸念,可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如進行氣壓與沸點的學習時,若將集氣瓶內水加熱達沸騰后停止加熱,瓶內水即停止沸騰,而將瓶內氣體抽一部分后,不加熱時瓶內的水也會沸騰。這一生活實際反常,可很好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學生思維,起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2、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活躍課堂教學氛圍
教師應改變傳統教育觀念,提高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意識,在課堂教學中放下架子與絕對的權威,與學生建立平等的關系。充分激發學生主體意識和參與意識,充分信任并尊重每一個學生,營造一種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讓他們有充足的動手、動口、動腦的時間,讓學生自由的提問,自信地表達。教師要用機智的解答,風趣的引導,有效的引起師生間的共鳴,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要精心設計實驗,通過實驗來突破難點,讓學生經歷觀察、分析、推理、綜合等過程,通過自己的探究找出答案,掌握了知識,將教師灌輸知識而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模式轉變為學生教師相互合作,讓實驗變為學生探求知識并發現真理的過程,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意識,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進行習題的講解時,學生容易認為這個題目答對而不認真聽講,從而降低課堂教學效率。這是教師可通過提問讓學生自己回憶曾經做過的類似題型,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達到一題會題題會的觸類旁通的學習效果。最后教師對這類習題進行補充與歸納,從而達到最佳學習效果,既不會讓學生覺得枯燥,更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學習能力。
3、加強現代技術的應用
物理學作為一門研究物質的運動學科,較抽象,學生掌握存在一定困難。例如在高中物理教材中,“楞次定律”的學習,既抽象又難學,如何將這些抽象的內容轉化為學生通俗易懂的知識,這對物理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學中若利用多媒體及計算機等現代技術,讓學生通過聽覺、視覺等感官的認識所學對象,使其在獲得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進行學習,可有效提高教學效率。例如教師在進行聲學教學時,利用多媒體將生活場景中的雷電、瀑布、喇叭、鋼琴等聲音通過圖片、視頻、音頻等展示給學生,使學生感受到聲音的特點,再進行聲音的頻率、波長、振幅等聲音描述的介紹,可有效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及理解。
三、結束語
物理教學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面對新課標的教學理念,教師應進行不斷的改革與創新,以期有效提高物理教學的效率。本文通過分析物理教學現狀,進而提出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策略,即理論聯系實際,激發學生興趣;以學生為主體,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加強現代技術的應用。新世紀教育的發展需要觀念的轉變與實施,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努力探索,不斷改進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張 珂.探討如何提升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J].數字化用戶,2013,19(5):97.
中職物理課堂教學形式的變化具有多方面的原因,可以說它的動態生成過程是多種原因綜合的結果。要想對中職物理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做深入的了解,就必須認識其起因,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可以考慮:
首先,新課程改革的影響。它是首要的也是最主要的推動力,作為國家對教育進行的政策性改革措施,它對整個國家的教育方向及教育理念具有指導性意義。新課程改革。從宏觀方面對國家的教育提出要求,宗旨就是促進各種類型教育的均衡發展,使教育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滿足社會不同崗位對人才的需要。其中,作為新課改的主要指導思想,就是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處理各種現實問題的能力,而在這種思想指導下的中職教育,教學的目的就顯得格外突出。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必須通過老師與學生的互動來實現。因此,中職物理教學的動態生成應運而生,也可以說是社會大背景下教育理念的客觀要求。
其次,職業教育的社會關注度以及重要性不斷得到提升的結果。職業教育是培養專業性較強人才的教育,由于社會對其的要求越來越高,學生僅僅滿足于課本知識的時代不復存在,老師與學生的互動式教學模式更好地適應了現階段的教育現狀,同時也能更好地服務于社會需要,因此承擔了更多的社會期望。而作為基礎教育學科的物理,更是學習以及研究其他學科的鋪路石,物理教學課程的動態生成是教育理念的進步。
再次,物理學科本身特點的要求。物理學科是基礎學科,它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現實生活是它研究的對象。因此,這就決定了物理課程的教學會比其他學科更具社會性和實際性。中職物理教學的動態生成是其自身發展的結果。在教學過程中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性是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又可以增強學習的生動性。因此,中職物理課堂的動態生成是滿足自身發展需要的表現,它代表了基礎學科的教學內容,是動力與結果的結合。
以上只是影響物理課堂教學動態生成的幾點主要原因,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乏存在其他的影響因素。例如,教師教學方法的個人特點、學校方針政策的要求、學生自覺性提高等等。
我們清楚地看到,新教程改革方興未艾,中職物理課堂教學的動態形成還需要更多完善的制度和合理的政策加以輔佐。我們必須要具有對中職物理課堂教學進行改革與創新的決心,同時要有正確的方法實現創新與發展。如何進一步創新中職物理課堂教學的動態形成呢,筆者認為最主要的還是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開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形成師生互動的學習模式。換言之,也就是逐步建立中職物理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過程。
要建立更加完善的課堂教學動態模式,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要建立健全相關政策,使這種動態模式的建立具有正確的主指導思想。任何事情,只有具有相關的規則與制度的相伴才會進行得有條不紊,只有這樣,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才有實現的標準,才可以避免盲目性與誤導性,對學生起到更好地引導作用。
第二,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物理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是與實際緊密相關的,它以實際的待解決問題為基礎。這就要求在校的廣大教師改變以往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實行“啟發性”的教育。有諺語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就是這個道理。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就要與實際相結合,傳授方法而不是單單講求結果。物理課程與現實生活問題的聯系性,更要求教師在傳授理論經驗的同時注意結合實際,形成師生互動的動態模式。
第三,課堂形式的轉變。英國的文豪蕭伯納曾經說過:“如果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彼此交換,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個思想,甚至多于兩個思想。“在建立物理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過程中,要不斷加強師生的互動,互動會引起思想火花的碰撞,既增加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又可以通過互動來安排實際的案例,使學生在互動的動態模式中感到學習的快樂,減少物理學習的枯燥性,增加學生學習的樂趣。
【關鍵詞】初中物理自主學習法討論法教學實踐
物理學科是一門充滿科學性的學科,傳統的物理教學形式無法適應學生的成長現狀,教師應當基于現在的基礎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和優化,規避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改善學生物理學習的現狀。
一、自主學習方法和課堂討論法在初中物理課堂中的應用意義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學的時候,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空間,讓學生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自主地探索問題,在課堂上營造出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討論之中,使得原本枯燥、深奧的物理知識朝著形象化、具體化的方向發展,讓初中生對于抽象的物理知識從更多的角度深入學習和理解。除此之外,初中物理課堂上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空間讓學生將生活與知識聯系在一起,彌補學生對物理知識領悟不深的問題。
2.培養學生在課堂上的小組合作學習能力
基于討論法和自主學習法創建的物理課堂,拓寬了課堂溝通和教學的渠道,傳統的課堂上學生與教師交流停留在問題層面,學生與學生之間不可能有交流,而新型的教學課堂增強了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問題的探究,共同發現問題、探索問題以及研究問題,在互相合作的過程中豐富自己的視野,彌補自身認知層面上存在的差異,推動課堂氛圍的升華和優化,讓初中物理課堂的學習效率更進一步提升。
3.討論法和自主探究法有助于教師收集學生的課堂學習反饋
在傳統的物理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是由教師主動發起的,教師收集到的信息是有限的,而在自主探究和討論的物理課堂上,教師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教師在小組探究的過程中觀察每一個學生的反應,及時進行問題的發現和解決,輔助學習小組之間發揮出最優的探究和討論的效果,在課堂走訪的過程中,教師觀察學生的課堂狀態,對于興趣不高的學生及時采取激勵的措施,對于遇到困難的學生,第一時間進行方法的指導,讓學生積累經驗,對物理知識學習的實際意義有了更深的認識和理解,激發學生對于學科的探究興趣。
二、課堂討論法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1.在物理課堂上營造良好的環境,促進學生學習
在初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使用討論法的形式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對于學生持有尊重的態度,讓學生在互相討論的過程中彼此學習,發現物理學習的問題,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而不再是指導學生全部的學習,只要在課堂教學的時候營造良好的氛圍,給予學生更多的空間和機會,自主進行物理學習。
2.利用討論法激發學生參與物理課堂的意識
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背景下,教師利用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激發學生對于物理課堂的好奇心和參與的積極性,教師組織學生討論難度適中問題,讓學生在問題討論的時候調動自己的知識儲備,綜合化學知識、數學知識以及生活常識等等解決物理問題,從而使得學生在物理課堂上注意力更加集中。
3.在物理課堂討論的時候,科學合理進行分組
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用小組的形式推動小組討論。在分組的時候,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現狀分組,從興趣愛好、考試成績以及個人性格等角度分組,平衡各個學習小組之間的實力,在討論問題的時候,教師可以控制課堂進行的整體節奏,保持討論問題的正確方向,對學生遇到的問題教師也可以及時解決,確保每一個小組在課堂上都可以得出正確的結論,提高學生對于物理學習的自信心。
4.針對學生的討論學習結果進行客觀、科學的評價
在初中物理教學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對每一個學習小組進行客觀地評價,評論的內容要廣泛,不能僅僅局限在學生的討論結果上,要從學生的思維表達能力、思維方式、團隊合作意識等幾個角度進行評價,對學生的討論成果做出中肯的評價,期間做好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促使學生在課堂上獲取更多的信息,對產生挫敗感的學生進行鼓勵和評價,引導學生保持自信心,繼續探究物理知識的奧秘。
三、自主學習法在初中物理課堂中的應用
1.在初中物理課堂上組織學生自主學習
初中階段的學生對于物理知識有很強的好奇心,這一階段的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有非常緊密的聯系,在物理課堂上創建自主學習的氛圍,學生有更強的好奇心進行知識的自我探究。如電學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有緊密的聯系,通過教材的閱讀,學生自主探究和理解了電源、電阻以及電流之間的關系,之后教師在課堂上為學生演示電路實驗的操作方法,學生自主組裝電路,測量電阻,記錄相關的數據,驗證教材中的公式,自主分析實驗現象,歸納總結物理知識結論。
2.在初中物理課堂中以小組模式互助學習
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自主學習互助,讓學生在小組合作的氛圍內對實驗的結果以及實驗的過程進行探究和分析,小組合作的形式以頭腦風暴的形式進行實驗過程的探究,總結學習的經驗,彼此之間互相學習,互相理清思路,共同總結本堂課所學習的知識,搭建物理知識框架,使得物理學習模式更加清晰和有條理,互幫互助,增進彼此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完善課堂氛圍。期間,教師對小組合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一對一的處理和解決,指導學生查漏補缺,制定復習計劃,使得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強化自身的理解和記憶能力。例如,在學習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時候,教師引導小組探究,畫出光線的運動規律,舉一反三,回憶凹透鏡的成像規律,成體系地進行物理知識學習,加深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印象,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實際的探究,使用平面鏡、凹面鏡、凸面鏡進行成像規律的對比,模擬光線的傳播路線,將抽象的知識以具象的形式展示出來,加強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理解和認識,降低學生對于復雜物理知識學習的畏懼心理,為初中生今后的成長和學習的進步,奠定良好的基礎。在物理課堂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構建民主、輕松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物理課堂上發揮更多的主動性,占據課堂的主體地位,在課堂探究的過程中初中生更容易取得學習的進步和成果,樹立物理學習自信心,在課外花費更多的時間在物理學習上,搜集更多的學習資源、音像資料和課外書籍,提高初中生的綜合學習能力,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