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11 19:56:2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物理研修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根據山東省中小學教師全員遠程研修工程總體部署和市教體局文件要求,我校積極宣傳發動組織全體教師參加2014年遠程研修。為切實保障培訓效果,扎實做好研修工作,把每一件事落到實處,做到極致,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研修目標
今年遠程研修創新點是自主選擇課程的菜單式設計,以問題解決為目的,以校本研修為基本組織形式,全體參訓教師要充分利用山東省教師教育網遠程研修平臺,在學科課程專家引領下,通過觀看專題講座、學習文本資料、在線問題研討等形式的對話交流,幫助教師診斷和解決教學問題,提高教師合理設計與有效實施新課程教學的能力,提高老師學科素養和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具體達成以下目標:
1.通過專家對教學內容的解讀,增進教師對教學內容結構的理解和把握;
2.通過專家指導開放性備課,為教師集體備課提供示范,為教師備課提供案例型資源;
3.通過典型課例分析與探討,強化教師課堂診斷的意識,提高設計和實施教學的能力;
4.通過遠程網絡平臺的交流與分享,教師自身差異學習、合作學習體驗、反思、超越,增強教師的學習意識和促進學生學習的能力。
二、研修對象內容
遠程研修參訓對象包括初中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思想品德、歷史、地理、體育、音樂和美術12個學科教師。以基于新課標的課例研究為主題,聚焦新課標貫徹和混合式課例研究,主要包括學科教學最新動態與發展趨勢、基于課標貫徹和學生學習的教學設計與研究、學科教學問題與對策、貫徹課標的混合式課例協同研究、課例研究常態化及其變式應用等。研修共50學時,第一階段集中研修6天,36學時;第二階段分散研修,14學時。分散研修階段,旨在學習借鑒應用集中研修期間的成果,結合日常教學,進行課例設計與研究,并通過平臺提交研修成果。
三、研修時間
2014年7月22日——2014年7月27日
上午7:30——11:30 下午:2:00——3:00
模式:上午集中學習,下午完成作業。
上午組織觀看視頻,下午3:00之前寫作業、作評論,以備指導教師和專家推薦。
各學段提前2天開放平臺,請督促教師提前熟悉平臺,遠程研修開始之后,將不再受理帳號登陸不上、視頻播放不了等技術問題。
四、研修模式
研修模式強調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的整合;學習方式突出線上線下的混合式學習,讓老師經歷理解學習、案例學習、創建學習的完整學習過程;教學評價方面注重基于數據可視化分析的過程性和質性評價。
五、研修地點 :各自辦公室
研修組長
語文 :梁娜 數學 :劉玲 英語: 姚明田
物理 :李愛芳 化學 :朱志強 政治:高偉
體:劉家亮
1.對本學科的優秀作業和課例要及時傳我校網站;對本學科的工作情況要及時把握,要辦好簡報,做好宣傳(學校統計通報)。
2.各學科負責人(培訓期間每人分別報道至少2篇 ,有文字有圖片,內容力求新穎獨特,切忌大通套、人云亦云。要讓學科領導過目。
3.王江負責學校整體信息宣傳報道
六、管理保障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遠程研修領導小組。
組 長:魏彥文 副組長: 陳志平 王樹相
組 員: 孫春源 門泉航 陳宗劍 姚明田
宣傳報道組:各學科研修組長(培訓期間每人分別報道至少2篇 ,有文字有圖片,內容力求新穎獨特,切忌大通套,人云亦云。要讓學科領導過目)
技術服務組:馬玉軍
后勤保障組:鞏殿春
(二)嚴肅紀律,規范考核。
學校在研修期間實行簽到制度,集中組織與管理,責任到人,確保網絡暢通,確保人人參與,全程參與。按要求組織各科教師集中觀看視頻、參加討論;分散研修,學校領導根據任教學科參與研修討論。研修期間將嚴格考勤制度,無特殊原因不得請假,確實請假必須校長簽字。
附查崗責任人(帶參訓名單點名,至少兩次):
22號:陳志平 23號:祝煥利 24號: 王樹相
25號:陳宗劍 26號:孫春源 27號:門泉航
各處室負責人負責本處室出勤學習情況。學校整體檢查。
研修期間(上午學校組織觀看視頻,下午3:00之前寫作業、作評論,以備指導教師和專家推薦),學校制定科學的獎懲激勵措施,積極調動教師參訓積極性,學校在上午7:30前通報前一天的學習情況,對未完成作業的教師要提醒督促;鼓勵指導參訓教師在完成數量的前提下重視作業質量,爭取被省專家推薦或入選資源庫,今年評選各級先進以作業質量為主要標準。要加大督導檢查力度,重點檢查參訓教師出勤情況、看視頻的紀律情況、服務保障情況、研修計劃執行情況等,發現問題,及時敦促整改,要求凡報名必參加,凡參加必合格。
要嚴肅學風、學紀,提倡真實研修的理念。研修期間要指定專門人員對網上言論和參訓教師作業進行篩查,堅決禁止發表涉及政治宗教等的不良言論以及抄襲作業、粘貼評論等現象,并公布舉報渠道。對于舉報的涉嫌抄襲作業、復制粘貼討論等違規行為,一經查實,要作為研修事故及時、嚴肅處理。師德考核不得評為“優秀”。市教育體育局也將對各學校研修情況進行隨機檢查。
(三)宣傳到位,爭先創優
召開全體教師參加的宣傳會議,首先讓全體教師認識到遠程研修對提升教師基本素養的重要意義,明晰遠程研修的基本步驟和自己擔任指導教師的基本職責,并召開全校參訓教師參加的動員大會,明確分組,同時提出了互幫互助的要求,讓老教師在作業完成過程中對新教師負起責來,新教師幫助老教師解決網絡上出現的問題,形成教研共同體。
(四)要保留原始檔案
每位老師要在集中研修和校本研修后分別提交紙質研修總結報告。
要將研修期間的方案、點名冊、優秀作業、精彩課例、每日通報、宣傳報道、總結等存檔,作為督導檢查的必查內容。每位組長、參訓學員要及時保存好所有文字材料(優秀作業、精彩課例、宣傳報道、個人收獲總結等),注意按照行文格式。在7月27號前交學科負責人,再交分管領導,最后集中給教研中心王江。這些是督導檢查的必查內容
(五)全程跟進,及時反饋
研修過程中,校長、分管領導、各分管主任全程參與,和老師們充分交流,答疑解惑。同時組織技術人員隨時服務,保障網絡暢通。在研修期間及時組織教研組長召開碰頭會,通過學校平臺交流情況,分享成功做法。研修教師依據課程研修的要求,完成觀看視頻、撰寫作業、參與互動、總結反思等研修任務。
七、考核評價
一、物理課堂合作學習的現狀
(一)合作學習偏重于形式,缺乏實效性
合作學習的外顯形式經常是小組,教師在組織教學時通常會采用小組合作學習這一形式。但在操作上,很多教師重其形而虛其實,學生并沒有真正合作起來。究其原因在于小組成員之間缺乏必要的人際交流且學生普遍缺乏小組合作技能。其實,課堂成功的關鍵在于能否依據教學目標讓學生積極地思維并學有所得,而不在于形式上的合作與否。同時,在物理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也不應簡單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而應和其他的教學組織形式相結合。實際上,只有根據一節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時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二)學生參與度不均衡,多數學生盲目隨從
由于合作小組成員的組成一般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小組中學生的知識結構、能力水平、學習進度、個性特征等方面存在著明顯差異,這必然會導致小組成員在小組中所扮演角色的不平等。合作學習時,個性張揚的“學優生”因為具備了合作交流的條件、技巧,加上教師有意無意的關注,成為小組內最活躍的分子。多數學生因為基礎薄弱,參與性、主動性欠缺,無形之中失去了思考、發言、表現的機會。
(三)課堂熱度與教學進度難以整合
教師在對合作學習的具體操作上存在兩種誤區。一是在學生完成合作學習后,機械地要求每個小組必須對實驗數據或討論過程進行分析、論證、整合并優化,一定要得到一個預先設計好的結果,好像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好的課堂效果。二是教師不了解學生的知識儲備,一味強調學生的自主探究,教師在合作學習中缺位,對學生的小組活動放任自流,導致學生最終無法完成教學任務。
(四)忽視師―師互動的前導地位,弱化目標導向作用
目前教學中僅強調傳統意義上的教師集體備課或教研活動,并沒有將教師之間的合作納入教學的流程之中加以統合。合作學習則強調通過教師之間就所教授內容的互動、交流,實現思維、智慧的碰撞,從而產生新的思想,使原有的觀念更加科學和完善,更有利于生成合理的教學目標,并以此為導向,讓教學動態因素之間良性互動。
二、物理課堂合作學習的實施方法
(一)加強師―師互動的前導地位,強化目標導向作用
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設計好總體方案,讓學生有目標地進行合作學習。不可否認,教師在知識結構、思維方式、認知風格等方面存在重大差異,即使是教授同一課題的教師,在教學內容處理、教學方法選擇、教學整體設計等方面的差異也相當明顯。這也正是同課異構的理論依據。合作學習是一種目標導向活動,強調動態因素之間的合作性互動,所以應加強師―師互動的前導地位,樹立正確的研修理念,在合作中探討具體的課程、教學方面的問題,構筑起對彼此的教學實踐相互公開、相互交流、合作創新的關系,形成共同的研修愿景,讓研修內容向關注課堂、關注教學目標生成轉變,研修模式向問題關注轉變,研修方式由聽評課向課堂觀察轉變。采取行之有效的研修策略,創新教研模式,豐富教師合作的平臺。在教學目標上保留預設的框架,同時留有生成的空間。
(二)積極營造合作學習環境和氛圍
1.合理的物化環境
合理的環境安排可以促進合作學習。所以,在實際工作中,學校要加強實驗室建設,讓辦學條件與新課程要求相符合,并鼓勵教師和學生用身邊的材料自制儀器與課件,自己動手做一些探究性實驗和課外小實驗。例如,講到流速與壓強關系時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討論足球比賽中“香蕉球”的問題,還可以播放視頻課件并講解。
2.民主的課堂氛圍
在合作學習中,教師要積極參與到學生的合作學習中去,為學生提供示范與指導。在教學中,教師要學會傾聽,尊重學生的思想,給予他們充分的諒解和寬容,并適度地給予點撥和啟發。例如,在研究浮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時,在展示完必要的實驗后,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有根據地提出猜想,學生分組交流后踴躍回答,有的說浮力和液體密度的大小有關,有的說和物體的形狀有關,也有些同學會說出比較新奇的答案,比如說和所處液體的顏色有關等。教師此時絕對不能嘲笑或是批評這些同學,必須要明確的一點是,學生能夠表達,這說明他們在主動學習,沒有學生發自內心的質疑就不是能促進學生知識建構和能力提升的有效課堂。
3.科學的合作形式
合作學習的基本單位是合作小組,小組構建的質量直接影響著學習的效果。小組成員的組成一般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按四、五人一組分成若干個小組,小組成員不能太多,小組成員過多,人員參與率低,導致小組合作學習不能向縱深發展,也就失去了合作學習的意義。每組的成員在性別、興趣、能力、學習成績等方面盡量要合理搭配,保證組內各成員之間的差異性、互補性及小組之間合理競爭的公平性。在物理課堂上合作學習小組成員面臨不同的學習內容時,角色有所不同。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輪換角色,為學生創造多種嘗試的機會,發展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因此,教師要認真地研究設計全班學生的分組。
(三)在課堂中正確實施合作學習
1.教師要優化教學設計,討論和解決有價值的問題
合作學習強調目標導向,要求教學目標和課堂教學設計更加注重探究性、實效性、合作性,因此實施合作學習的教學內容要難度適中,具有合作性、可評估性等特點。如研究影響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實驗、凸透鏡成像實驗等,這些物理知識較為抽象、深刻,由于學生個人認識能力的局限性,單靠某個學生獨立思考會出現困難。這時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通過學生間有意義的交流和共享,對他人的不同做法與想法進行分析并做出必要的判斷,進而改進與糾正自己的方案。這樣學生對問題的認識會更深入、更全面。
合作學習不能無節制地運用,只有條件適宜,小組合作學習才能集中、深入地進行下去。在教學實踐中,有的教師見學生總是在說個不停,不忍心打斷,導致學生沒有緊迫感。而有的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不等學生進入角色就急于總結,導致小組合作學習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因此,教師要重視師生合作,優化教學設計,并深入小組活動,指導學習方法,同時,教師要及時鼓勵每個小組反思和總結。
在演示平面鏡成像實驗時,有學生認為像的大小與像距有關。這是一個很有價值的問題,因此作者臨時調整,補充了眼睛成像及視角的原理,使這個問題迎刃而解。另外,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將合作延伸到課外,組建第二課堂以解決課堂無法解決的問題。當然,教師對于提問的把握可以說是一門藝術,討論題的設計非常重要,它關系到合作學習的效果。因為合作學習自始至終都是圍繞著問題來進行的,討論題是將教學目標問題化,因此也是教學的關鍵。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有開放性,難易要適度,要有一定的梯度,問題的設計要圍繞課程標準和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盡可能從多角度設問,由易到難,由表及里,以便拓展學生思維,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讓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逐步加深,使課堂知識向縱深發展。
2.正確把握合作契機
一、“聚力共成”的三類研修團隊
隨著教育教學要求的提高和中小學教學規模的發展,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對自身的專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破一校之限,實現廣泛群體上的合作與交流,組建更寬、更深層面上的教學實踐和研究共同體,讓教師的模仿、學習、反思、研究具有便利條件,“培育研修團隊”的舉措正是對這種挑戰的一個響應。我們通過研修團隊的培育過程,把“夯實研討環節”作為一個切入點,在此基礎上總結反思、謀求創新,并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一)“互學創新”的高中教育創新團隊
培育嘉興市高中學科創新團隊的目的是通過學科團隊的研修,形成一個交流研討的平臺,創設一種總結反思的氛圍,尋找一種開拓創新的機制。希望通過高中學科創新團隊的培訓,進一步提升本市高中各學科教師的專業素質和研究水平,促進本市高中各學科教師的專業發展。
1.教育創新團隊成員確定
2011年,嘉興教育學院依據《嘉興市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實施辦法(試行)》的精神,開始培育九大學科的嘉興市高中教育創新團隊。組隊方法上采用了三級協調、共推共議的辦法:首先由本院各學科教研員形成初步名單;再經縣市教研員會議討論并作適當增刪形成建議名單;最后由各縣市教研員和本院教研員與所屬區域高中領導聯系后確定最終名單。語文、數學、英語每科35人,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每科30人。
2.教育創新團隊研修內容
研究內容上結合高考、注重創新,主要開展新課程高考方案等相關文件研習;高考《考試說明》研習和交流;學員外出交流高考復習;高考試題研究及命題技術培訓;新高考復習與備考研訓;高三課堂教學研討;等等。
3.教育創新團隊研修方式
研訓方式上注重理論研習和教育實踐相結合;集體學習和個人自學相結合;專題研討和系統學習相結合;請進專家與外出交流相結合。
(二)“聚力示范”的高中學科基地
自2006年起,嘉興市陸續在全市范圍內物色了一批同一學科中相對發展良好、研究能力較強、教學水平突出,并具有一定特色的學科教研組,作為這個學科的嘉興市基地。目前,我們已成立17個學科的基地?;貙W校之間通力合作,專家、名師、骨干強強聯手,在對高中學科基地的逐步培育中,夯實研討環節,并逐步發揮引領、輻射和輔助的作用。
1.學科基地建設的目標
學科基地原本就是一個有一定研究基礎與能力的教研組,加上教研員的參與,外聘專家的指導,我們期望學科基地能成為學科建設的樣本;校本研修的先導;課改實踐的先行團隊;優質資源的共建網絡。
2.學科基地的組織運行機制
嘉興市教育局組成學科基地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交流情況,布置工作。市教育研究院成立工作指導小組,協同縣(市)教研室負責對學科基地的工作指導、業績考核,參與相關高中學科基地的活動,開展相關的研討活動,提出高中學科基地建設的指導性意見?;厮趯W校校長為高中學科基地主任,另設副主任兩名,分別由分管副校長及組織協調能力強、學科教學能力強、教學研究能力強的教師(必須具備中學高級教師職稱)擔任。學校相關學科骨干教師為該學科基地的主體成員,可在嘉興市高中學科基地工作指導組的協調下,各高中學科基地在全市范圍內自主確定邀請相應學科的省特級教師、部分嘉興市學科帶頭人和縣(市、區)教研員作為高中學科基地成員,成立若干工作小組,如學科專家組、專題研究小組、信息收集采編組等,實行力量整合,分工合作。
3.學科基地的基本工作方式
學科基地主要開展學科教學研究與聚焦課堂的校本研修;開放教室,開展教學示范,將更多地思考學科建設研究,思考在教學開放中的傳達與交流,吸收更多的同行意見;建設學科優質資源,服務課程改革;開展學科網站建設,使我們的學科基地的工作狀況、學科資源、研究成果等發揮更大的作用。
(三)“高位引領”的特級教師工作室
組建特級教師工作室,旨在通過特級教師引領學科名優教師快速成長,并通過示范、輻射,帶動農村地區、薄弱學校教師提高教育教學專業水平,從而有效推進區域教育的均衡發展。
1.特級教師工作室概況
嘉興教育學院于2011年11月出臺了《嘉興市特級教師工作室建設與管理辦法》,并于同年12月底,組建了嘉興市首批10個特級教師工作室,招收學員116名。2013年9月,又組建了第二批9個特級教師工作室,招收學員104名。目前正在運行的19個特級教師工作室涵蓋了從幼兒教育、小學、初中到高中、職業教育的17個學科,220名學員中,超過三分之一的教師來自全市各農村學?;虮∪鯇W校。
2.特級教師工作室運行理念
基于實踐,高位引領,是團隊合研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證;課例研究是團隊合研的重要方式,從課題選擇、教學設計,到教學實踐、課后反思,再到理論提升、固化成果,讓團隊合研過程扎實,成效顯著;走出去,請進來,為團隊合研搭建更高、更廣闊的平臺。
3.特級教師工作室工作方式
以團隊共讀夯實理論根基,由導師精心選擇團隊共讀書目,定期組織讀書心得交流會、教育沙龍,強調理論聯系實際,以教育教學最前沿理論對照自身教育教學行為,思考并尋求改進策略;以團隊合研突破教學疑難。梳理學科教學疑難問題、分析厘清疑難成因是工作室合作研究的起點;以團隊共展發揮引領、示范作用。在研訓一體理念指導下,工作室團隊既是研修團隊,也是教師培訓團隊,工作室導師、學員就是一群兼職學科教研員。以主題教研、攜手農村等途徑定期展示研修成果,在全市的教研、培訓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上述三類研修團隊中,學科基地側重于培育本市教師的“領頭團隊”;而創新團隊則側重于通過創新團隊的培育,進而培育本市教師的“領頭個人”;特級教師工作室則側重于“領頭人”教學風格的形成。三者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以“培育學科研修團隊”的模式促進嘉興市教師的專業知識、專業態度、專業理念和專業能力的發展。
二、“學科、理念、教學”為一體的研修旅程
在培育高中學科研修團隊的過程中,我們強化教師的“內功”是工作中的一個立足點,并通過強化教師的學科功底和人文思考來提升教師的研究能力。
(一)強化學科功底
在對教師學科功底的強化中,我們把工作重點放到了命題磨題培訓、實驗教學研究及課程與教學資源建設這三個方面,希望通過命題、磨題培訓強化習題教學能力,通過實驗教學的研究強化實驗教學能力,通過課程與教學資源的建設強化課程整合能力。
1.命題磨題培訓
在高中創新團隊和高中學科基地的培訓中,分別由教研員和外聘專家開設了相關講座,從命題理論和命題技術兩方面,結合命題科學性和命題規范性兩個角度進行了詳盡的交流和研討,并要求學員從“改編經典習題”“深化教材習題”“亮化常規習題”“媒體信息入題”“聯系生活實際”“關注實驗操作”等六個方面做好總結和反思。學員從這六個方面逐一進行命題練習,并按科學性和規范性嚴格“磨題”,而且以書面形式上交培訓作業。
2.課程資源建設
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和網絡技術的日新月異,給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課程資源。學科基地利用研修團隊的力量,形成共建機制,制作和積累了大量的可用于實際教學的多媒體課程資源,構建起區域的共享網絡資源庫(如表1),為區域教育發展搭建起交流研究、共同參與、共享成果的教研平臺。
無論是命題磨題培訓還是課程與教學資源建設,過程都是艱苦的,但是從強化教師的學科功底,促進教師的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這個角度來說,研訓效果得到了學員的認可。
(二)加強人文思考
我們在強化學員學科功底的同時,關注經驗和問題背后的理念和行為方式,換言之,關注的是這些經驗怎樣才能形成和重新形成,使學習和研究成為教師共同的職業生活方式,使教研組、學校成為學習型組織。我們希望通過人文思考促進教學理念的提升,優化教學的策略,學習為人處世的態度。
1.思考教學理念的提升
教學理念決定了教學行為和教學策略。因此,在研修團隊的培育過程中,我們更多思考“為何而教”的價值觀問題,以轉變和提升學員的教學理念。確實,教學應該讓學生獲得知識和能力,但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意識和能力。我們努力讓學員能深刻感受到:教學應該為提高全體學生的素養而教!
2.思考教學策略的優化
學科研修團隊的學員來自不同生源的學校,所面對的學生,學習基礎不一。因此,我們在強化學員學科功底的同時,也要求學員思考如何更好地使學生得到發展。如來自重點中學的學員確立了“培養和提高學優生學習動機的心理學思考及實踐”這樣的課題;來自普通中學的學員以高度的責任感在“學困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輔導”上傾注了很多的精力。通過教學策略的研討和反思,突出了研修團隊成員“為所有學生的發展而奮斗”的共同目標。
3.思考為人處世的態度
培育研修團隊的過程中,我們采用“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使學員和本市及本省的名師接觸、交流。通過和名師的聯系及面對面交流,熟悉名師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學習名師的成長過程、學術經歷和工作作風,感悟前輩的科學態度、治學精神和處世態度。通過對為人處世態度的思考和學習,增進教師之間的相互了解,增強對學科團隊的強烈感情,從而增強團隊的凝聚力。
學科研修團隊成員在強化人文思考的過程中,專業理念和專業態度得到了較好的提升。在教學理念上更多地關注了學生的學,在具體教學行為和策略上,更多地關注了不同類型學生的發展,體現了因材施材的原則,體現了教學的長期效應和學生素養的提高。
(三)聚焦課堂教學
對教師而言,課堂教學是一個主陣地;對研修團隊的學員而言,課堂是最能體現學員專業理念和專業能力的地方。因此,課堂教學的研討和交流也是學員的一個主要任務。在“聚焦課堂教學”這個著力點上,我們著力創設課堂教學研討的氛圍,并為學員建設課堂教學展示的平臺。
1.創設課堂教學研討氛圍
盡管課堂教學對每一個學員來說,是天天都在接觸的工作,但要有好的研討效果,首先要創設研討的氛圍。
(1)聽課評課
聽課評課是一個普通的環節,但在研修團隊的聽課評課中,卻有不普通的要求。每位學員不僅有聽課的要求,也有評課的任務。評課時,不僅要講出開課者的優點,更要講出開課者的不足,還要結合自身的理解提出對不足之處的建議。這樣的安排,使學員能“帶著任務來聽課,經過思考再評課”“突出聽課的目標,體現評課的智慧”,使開課者和聽課評課者都能成為聽課評課活動的真正獲益者。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實實在在的交流研討,并形成慣例,形成氛圍。
(2)集體磨課
除聽課評課外,研修團隊的學員,定期有開課的任務。在開課學員寫出教學設計方案初稿后,研修團隊還專門安排時間,以集體磨課的方式研討教學設計的相關環節。開課學員有發表自己設計方案初衷的機會,參加磨課學員也有發表對教學設計看法的任務。在對修改方案達成一致意見后,研修團隊的學員還有不同的修改任務,如教學所需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具體教學環節的修改和補充等。在市級、省級,甚至全國級的觀摩課和評比課中,更是全體參與、互幫互學,研討氛圍濃厚。
(3)總結內化
對聽課評課、集體磨課過程中的一些觀點、體會、想法,我們要求學員隨時總結,書面上交。必要時確立課題,撰寫論文,不斷反思,力求內化。
其實,聽課、評課、磨課只是教學研究工作中的一些最普通的環節。通過創設研討的氛圍并做實、做細相關工作,我們盡可能把這些普通環節變得不普通,使研修團隊的學員通過具體的課堂教學案例的研討、改進和打磨,得到專業的發展和提高。
2.建設課堂教學展示平臺
聚焦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也注意建設課堂教學展示的平臺。通過展示平臺的建設,提高學員和本區域教師對課堂教學研究的積極性,推動教師的專業發展。
(1)“雙高”教學能手
“雙高”是“高質量、高效率”的簡稱。“雙高”教學能手是本市課堂教學展示平臺中的一個項目,每兩年評比一次,主要內容是課堂教學的現場展示,通過現場的課堂教學展示學員的學科功底和人文修養。
(2)學科優質課評比
中小學各學科的優質課每兩年展評一次,我們要求學員在規定時間內備課,在統一地點上課。展評按課堂教學實際情況和學員的教學設計方案兩方面進行評比。
(3)教師教學能力展評
論文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步伐中,教師充當著重要角色。適應新課程形式的發展,認清當前高中物理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并加強改進是高中物理教師工作的當務之急。文章就以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的轉變談起,并進一步分析了高中物理教師應當如何應葉等問題。
開展基礎教育教學工作改革是國家近些年來推進素質教育改革的重要策略。而新課程改革則是在素質教育改革步伐下的有一大策略。新課程改革的推進直接關系到素質教育的改革發展,也關系到國家國民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高中物理新課程改革中指出,對學生的教學要求以學生實際生活經驗為基礎,在關注學生情感、認知的基礎上全面提高物理學科的實踐操作性,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并強調教學中科學與人文精神的有機結合。這些要求,基于當前高中物理教學現狀所產生,具有一定的實效性,為今后高中物理教學的改革和發展方向指明了道路。
1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的轉變
要跟進發展,提高高中物理教學質量,確保在新課程改革的步伐下物理教學思想得以鞏固和實踐就必須立足于改革,近些年來,社會和教育部門都給予了極高的關注,從整體上看來,高中物理新課程改革發生了許多變化,這些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教材的創新與操作性
以往的高中物理教材,以理論概括為主,而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往往停留在物理知識普及的表面,學生很難促進到真正的物理學術領域。在新課程改革后,高中物理教學則加強以理論為教學知識開展的載體,加之科學的課程設置,對學生手動能力、創新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的進一步要求與發展,教材更富有時代特征。它將理論與實踐結合,關注學生在物理知識探究過程中的情感需求,更符合新課程改革的特征,出現了新思維、新結構、新措施和新版面等幾大亮點。
1.2試題設置更趨于理性化
試題一直是課程改革的亮點。對于試題的改革則關系到新課程改革的動向。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僅僅局限于教師不善于創新的思維,更重要的是應試教育背景下對于結論的過分重視。學生雖然努力學習,但是由于不能熟記題型,不能讀懂出題人的思維與意圖已難以獲得高分的情況,這就導致了考試在學習中占據很大的成分,學生對于物理學習的態度始終是理論學習與做題亮點一線的進行。而近些年來,對于考題的變更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教師的教學習慣和特點,以往對于成績的重視要求學生對于理論公式、物理概念生搬硬套,甚至背誦,而現在的課題呈現出更多的開發性,對于條件的開放、對于結論的開放、對于過程的開展給予了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對物理的理解,進行分析和總結,甚至很多體型答案不再是唯一的。試題的開放性就促使了教師在教學中不但要進行理論教學,更重要的是在教授的過程中關注學生的認知需求,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關注學生在學習中獲得的樂趣。
1.3與時代更貼近,關注物理學的運用
物理本是一門生活學科,與生活的聯系十分緊密,增強物理在生活中運用的介紹可以使得學生更清楚的認識到物理。讓學生意識到物理對于生活的重要性,增強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同時可以滿足學生對于物理學科的好奇心,將物理的理論知識帶到現實生活中,更符合物理學科的特征。新課程改革下,物理學科更多關注時事的發展。
2新誤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師贊略轉杏
要跟進新課程發展的步伐,適應新的挑戰,迎接新的機遇,作為高中物理老師就必須要在教學中肯下功夫,進行研修與創新,在教學方式上進行改革,在課程設置上善于變通,以符合新時代的要求,滿足物理學科的發展。
2.1倡導自主性學習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的角色地位發生著深刻的變化,教師將由教學的主宰者變為引導者,對學生進行輔助與點撥是教學的重要責任,而更多的是在教學普及的基礎上給予學生更多開放性的空間,讓他們的思維得以拓展和發揮,只有培養了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敢于猜測和實踐的能力才符合物理學科品質,才能促發學生的思維靈感,進行創新。因此我們提倡自主性學生,就是要求教師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去幫助學生學習物理的知識與技能,遇見物理問題應當讓他們獨立思考,培養他們的探究能力,形成他們的物理學科精神。
2.2培養學生的個性,注重學生的成長
高中物理仍然屬于基礎教學的范疇,因此無論教材進行多么重要的變革,教師的策略變得多么科學都必須要注重基礎教學的本質與特征。倡導物理教學的生活化和物理學科的實踐性就是要從小培養學生對于物理學科的熱愛,培養學生與物理之間的感晴。這就要求教學在教學中“因材施教”,根據高中生多存在的客觀因素,進行個性化的針對輔導,使得學生從小就奠定物理學習的興趣,這對于他們再今后物理學習道理上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所以教師要進行針對的教學和訓練,逐步提高班級學生的整體水平。
2.3教師要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
2016年度物理實驗教學工作總結
在XX年年的教育教學工作,我繼續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形成對書本知識的綜合、遷移、拓寬和加深,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和要求。
一、以學生為主體,實施開放式教學
為適應新課程理念下的素質教育,我摒棄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不斷探索并采用符合現在中學生實際的教學方式,變封閉型教學為開放型教學,將課堂大膽、充分地讓學生們自己支配。采用以自學(自讀課本及相關資料、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實驗探索)互學(討論交流)督學(老師督促個別不太專心的學生、適當點撥知識重點、解析學習難點)驗學(當堂練習鞏固,檢驗學習效果)鏈接起來的課堂結構模式。這樣的教學模式,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 作業基本能在課堂內完成,使學生有足夠充分的課外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比如閱讀課外讀物、體育運動或做一些手工制作;也提高了課堂效率 一節課內,學生需要完成四個不同內容的活動,學生不容易感到疲勞和厭倦,整節課都能集中精力。
二、運用現代媒體,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多媒體能把文字、圖像、聲音、動畫和視頻信息等眾多信息集于一體,能在視覺、聽覺上產生豐富的刺激,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能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靜態的知識形象化,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獲取、記憶。
三、加強實驗教學,增強學生實踐能力
遵循物理教學規律和物理學科的特點,以實驗啟動物理概念、定理、定律的教學。在演示實驗中,引導學生有目的的觀察,啟發積極思維,提示物理現象的本質。組織好學生實驗,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獨立操作的能力、團結協作的精神和學生自主創新的能力。配合校園文化節,開展了物理小制作比賽,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們動手做實驗的熱情。
四、因材施教,整體性提高學生成績
學生智力、素質的參差必然導致教學的不統一性,在教學的過程中注意兼顧全體學生,難易有度,激勵先進學生,鼓勵后進生。對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重點給予學習方法上的指導,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鼓勵、倡導他們超前學習,指導他們適當拓寬學習內容、加深學習深度、提高學習難度,爭當領跑者。特別關注有學習欲望但學習困難的學生,經常與他們溝通,了解他們的困難所在,經常表揚他們的進步,放大他們的閃光點,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和學習熱情,再循序漸進地指導他們掌握一些簡單有效的鞏固知識的技巧,盡可能使他們感覺到付出總有回報。
五、重視德育滲透,培養科學態度
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恰當地向學生滲透辯證唯物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道德品質教育和科學態度教育。著重介紹一些我國科學家對物理學的貢獻,介紹各國科學家們在探索物理學的過程中經歷的細節事件,讓學生了解科學探索中的艱辛,學習科學家們敢于質疑權威、善于發現極細微的現象、勤于實驗反復探索的精神,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六、加強校本研修,提高業務素質
堅持每周一次集體備課活動,同本學科組同事們一道,認真研究《上好一堂課的22個關鍵要素》(本學年繼續教育培訓指定的培訓教材),反復解讀《物理新課程標準》,跟進了解我省近幾年的中考動向,盡量熟悉新形勢下的教學教育價值觀,精心組織教學內容,不斷改進教學方式,整體提高學生們的物理素質。
九年級上學期物理實驗教學工作總結
物理實驗對于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創新思維、分析能力、實驗動手能力和歸納、應用能力都有重要作用。在本學期物理實驗教學上我按照開學初制定的實驗教學計劃認真執行,扎實開展實驗,現將一學期的實驗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確定實驗指導思想,強化實驗教學目標
九年級學生從思維上有很大的進步,具有創新意識,對實驗興趣較濃厚,所以在實驗教學中展開激發學生興趣,發揮學生參與教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盡量把驗證性試驗改為探索性試驗,把演示實驗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改為學生動手實驗,通過學生的主動合作探究獲取結論。使教學內容將課內有機的與課外結合并適度延伸,做大限度的調動學生自主的積極性。
二、組建物理實驗興趣小組,積極開展各種課外實驗
在實驗教學中組建專門的物理興趣實驗組,這樣大大調動了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開拓實驗興趣,增加課外知識,并及時的練習實際生活,讓學生在交流討論和合作探究中收獲,在創新實驗中具有成就感,掌握更好的物理研究方法。
三、存在問題
1、部分學生學習習慣不好,學習興趣不夠濃厚,同樣多物理實驗也嫌麻煩,不能完成實驗探索和獲取實驗結論。
2、還有些學生動手能力不強,也相對來說較為懶散,進入實驗室有觀望,看熱鬧的思想,因此不能投入到實驗的探究和思索當中,這就大大影響了實驗目的和效果。
四、工作設想
在今后的工作中
(1)要繼續拓展自己的知識面,開闊視野,增大知識廣度,將物理更好的與生活和科學實際相聯系,是學生學有興趣,學有所用;
(2)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生自身的特點,進行分類教學,冰蠶去形式多樣的是實驗教學方式和手段,結合本學期存在的問題不斷強化,是學生有更好的進步和收獲。
延伸閱讀:九年級下冊物理實驗教學計劃
經過一年半的物理知識的學習,初三的同學現在對物理應該有大部分的知識已經掌握,這學期面臨著升學考試,而中考物理實驗操作是這學期的重要任務,也是學生和老師面臨的一個重要任務,所以我對本學期的物理實驗做了如下計劃:
一 注重學生操作細節
這學期主要做的實驗就是為中考預備實驗,嚴格按照要求,認真輔導學生,要求每個學生都過關
二 注重學生操作的規范性
很多學生做實驗總是不按照老師的規定去做, 這學期我一定要重點抓這部分學生,并進行仔細輔導,一定按照中考的要求規范學生的操作過程。
三 重點以中考要求為教學要求
這學期我主要對初三學生認真教中考的五個實驗:用天平測固體物塊,測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用電壓表測串聯電路其中一燈泡兩端的電壓,用電流表測并聯電路其中一支路電流。
四 嚴格把握學生的不足地方
為深入貫徹落實扶貧開發戰略思想和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圓滿完成云南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的德宏州梁河縣扶貧攻堅任務,云南師范大學結合自身優勢及梁河縣的發展需求,制定《云南師范大學教育精準扶貧實施方案》,旨在統籌學校教育、科技、文化資源,以基礎教育幫扶為重點,以打造教師培訓團隊為核心,幫助梁河縣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打贏脫貧攻堅戰。
統一部署,精心打造梁河縣教師培訓團隊
云師大為幫助梁河打造一支由各學科專家引領、以梁河縣教科中心教研員為核心、以中小學一線教師為主力的強大而穩固的教師培訓團隊,每年派遣高年級師范生到梁河縣中小學和幼兒園實習一學期,置換出當地教師到云師大附屬中小學、幼兒園跟崗研修;同時落實“特崗計劃”,針對梁河縣申報“國培計劃”等教師培訓項目。
在具體工作中,云師大黨政領導多次召開專題工作會,組建專家團、工作組到梁河調研、指導,按需確定培訓方案,設置培訓課程,及時安排集中培訓。2016年10月10日至31日,梁河縣教育科學研究中心掛職副主任朱彩梅與全縣初中、小學的語文、數學、英語、思品等21個學科共45名教研員、骨干教師參加了“國培計劃(2016)”教師培訓團隊置換脫產研修項目云南師范大學培訓班(梁河)第一階段集中培訓。
培訓中,云師大根據國家教育部相關文件要求,結合教育扶貧實施方案及梁河縣教育科學研究中心上報的教師隊伍情況、培訓需求與專家團、幫扶工作組前期調研情況,專門定制的培訓方案,分“培訓公共課”“跟崗研修”“學科培訓教學”3個時段實施。第一時段培訓由成教院負責組織,邀請陣容強大的專家團隊集中開設綜合學科知識課程、專業課程、綜合課程。校外專家中,云南省教育廳師范處處長雷韜講授《教育法規、政策及運用》,重慶第二師范學院教師教育學院副院長李學容講授《農村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心理健康問題與對策研究》,云南省教科院中學特級教師方貴榮講授《教師課堂教學問題診斷與分析》,明德中學高級教師谷潤老師講授《校本教研活動的組織與實施》等;校內專家原一川教授講授《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行動研究的理論與方法》,“國培”首席專家李輝教授講授《送教下鄉培訓活動設計與實施》,張承明教授講授《示范課、研究課的設計與實施》等。
第二、三時段由文學院、數學學院、外國語學院等負責組織實施。第二時段,學員到昆明市各學科名師工作室、云大附中、云師大實驗中學、云南民族大學附屬中學、云南財經大學附屬中學、滇池中學、師大附小、五華區蓮華小學等中小學跟崗研修,進行案例教學、優質課觀摩、評課議課,以及“送教下鄉”觀摩學習、交流探討等。第三時段的“學科培訓教學”實行導師制,學員按要求完成指定閱讀書目,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和第一時段學習內容、第二時段跟崗研修中產生的教學疑難問題,在導師指導下,形成一個專題講座,并在團隊中試講、打磨,最后到本科師范生中講授,導師組織相關專家進行評議、指導,為下一步的“送教下鄉”打好基礎。
增強梁河教師團隊“造血”功能,推進教育精準扶貧工作開展
在國家開展“掛包幫”“轉走訪”脫貧攻堅背景下,云師大借力“國培”項目,有針對性地培養學員,旨在增強梁河造血功能,為其打造一支強大的教師培訓團隊,以扎根梁河,有力、持續地培訓當地一線教師、教育工作者,使之專業素養不斷得到提升。
云師大“國培”首席專家李輝教授細致指導培訓工作。他提出在“送教下鄉”活動中,要改變以往教師離開學校、離開教室、離開學生而進行講座、講授的模式,讓“送教下鄉”真正進入學校、深入課堂,獲得更高效的教學效果,達到提高教育質量的目的。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要重點注意加強學科理論和專業知識能力,自我完善,提升培訓能力;送教活動要遵循4個階段的內在邏輯,即問題診斷――磨課研課――成果展示――總結提升等。
“送教下鄉”梁河負責人、縣教育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楊發達一直在思考、規劃后續工作。他表示,回梁河后,將結合所學,與云師大共同推進“國培”項目的開展,促進梁河縣各中小學幼兒園教育教學的發展。教科中心將遵循省市統籌,區縣組織,依托本縣培訓團隊,整合區域外專家資源,采取任務驅動方式,定期開展送教下鄉培訓,以送教下鄉培訓帶動校本研修,創新鄉村教師培訓模式,提升鄉村教師培訓實效。主要落實好以下任務:第一,分學科組建結構合理的高水平送培團隊;第二,分階段開展主題鮮明的送教下鄉培訓;第三,現場指導鄉村學校開展校本研修;第四,提升鄉村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第五,加工生成一批本土化培訓課程資源;第六,完善鄉村教師專業發展支持服務體系。在實施過程中,遵照李輝教授指導的四階段分步法,制定好送教下鄉培訓年度計劃和周期計劃,原則上同一鄉鎮同一學科每年送培不少于4次,每次不少于2天,確保送教下鄉培訓落到實處。
云師大針對梁河縣教師的培訓,意在通過教師隊伍專業化發展促進全縣教育發展。通過精心組織悉心落實,參訓學員們普遍得到收獲。
梁河縣教育科學研究中心初中語文教研員楊早芹表示: 乘著云師大“掛包幫”梁河縣的“東風”,金秋十月,我以“國培”學員的身份參加了培訓學習。這期間,我每一天都在感動:為云師大提供的優質學習資源,為導師譚曉云教授的悉心指導,為云師大文學院掛職我們教科中心副主任朱彩梅老師的真誠幫助,同學們的友好相待……有幸參加這樣專業、高端的培訓,我感受到了仰望名師的幸福,提升了認識,獲得了方法,堅定了信念。名師們的講座、風范猶如一盞明燈,指引我前進的方向。我決心做個有溫度、有情懷、有素養的教研員,與我縣的初中語文教師一起成長。
梁河縣曩宋中學教師寸待蓉深感收獲豐厚:千言萬語道不盡內心對師大及梁河縣教科中心的感激,喜歡培訓這份優厚的“福利”,也期待來年春天與師大的約會。作為基層一線教師,我期待著師大給予我們一些更接梁河地氣的培訓課,比如:與初中語文有關的專業知識,如何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初中生心理健康引導,教師職業倦怠預防等等。這次高質量的學習,是我職業生涯中一次新的成長。接下來等待我的是“送教下鄉”的磨煉,相信付出與收獲必將成正比,期待柳暗花明那一天的驚喜。
一、以學生為主體,實施開放式教學為適應新課程理念下的素質教育,我摒棄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不斷探索并采用符合現在中學生實際的教學方式,變封閉型教學為開放型教學,將課堂大膽、充分地讓學生們自己支配。采用以自學(自讀課本及相關資料、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實驗探索)——互學(討論交流)——督學(老師督促個別不太專心的學生、適當點撥知識重點、解析學習難點)——驗學(當堂練習鞏固,檢驗學習效果)鏈接起來的課堂結構模式。這樣的教學模式,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作業基本能在課堂內完成,使學生有足夠充分的課外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比如閱讀課外讀物、體育運動或做一些手工制作;也提高了課堂效率——一節課內,學生需要完成四個不同內容的活動,學生不容易感到疲勞和厭倦,整節課都能集中精力。
二、運用現代媒體,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多媒體能把文字、圖像、聲音、動畫和視頻信息等眾多信息集于一體,能在視覺、聽覺上產生豐富的刺激,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能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靜態的知識形象化,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獲取、記憶。
三、加強實驗教學,增強學生實踐能力遵循物理教學規律和物理學科的特點,以實驗啟動物理概念、定理、定律的教學。在演示實驗中,引導學生有目的的觀察,啟發積極思維,提示物理現象的本質。組織好學生實驗,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獨立操作的能力、團結協作的精神和學生自主創新的能力。配合校園文化節,開展了物理小制作比賽,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們動手做實驗的熱情。
四、因材施教,整體性提高學生成績學生智力、素質的參差必然導致教學的不統一性,在教學的過程中注意兼顧全體學生,難易有度,激勵先進學生,鼓勵后進生。對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重點給予學習方法上的指導,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鼓勵、倡導他們超前學習,指導他們適當拓寬學習內容、加深學習深度、提高學習難度,爭當“領跑者”。特別關注有學習欲望但學習困難的學生,經常與他們溝通,了解他們的困難所在,經常表揚他們的進步,放大他們的閃光點,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和學習熱情,再循序漸進地指導他們掌握一些簡單有效的鞏固知識的技巧,盡可能使他們感覺到“付出總有回報”。
五、重視德育滲透,培養科學態度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恰當地向學生滲透辯證唯物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道德品質教育和科學態度教育。著重介紹一些我國科學家對物理學的貢獻,介紹各國科學家們在探索物理學的過程中經歷的細節事件,讓學生了解科學探索中的艱辛,學習科學家們敢于質疑權威、善于發現極細微的現象、勤于實驗反復探索的精神,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六、加強校本研修,提高業務素質堅持每周一次集體備課活動,同本學科組同事們一道,認真研究《上好一堂課的22個關鍵要素》,反復解讀《物理新課程標準》,跟進了解我省近幾年的中考動向,盡量熟悉新形勢下的教學教育價值觀,精心組織教學內容,不斷改進教學方式,整體提高學生們的物理素質。
初中物理教師年度工作總結
20xx年已經過去,可以說緊張忙碌而收獲多多。總體看,我認真執行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積極探索,改革教學,把新課程標準的新思想、新理念和物理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設想結合起來,轉變思想,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課程標準走進我的心,進入我的課堂
怎樣教物理,《物理課程標準》對物理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估教育價值觀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無疑我們每位物理教師身置其中去迎接這種挑戰,是我們每位教師必須重新思考的問題。因此我不斷的學習讓我有了鮮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標,而有效的學習對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及課程實施建議有更深的了解,本學期我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教育教學工作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二、課堂教學,我加強師生互動,共同發展。
為保證新課程標準的落實, 本學期我把課堂教學作為有利于學生主動探索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能夠充分發展作為教學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把物理教學看成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我努力吃透教材,認真撰寫教案,根據本班學生情況,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在集體備課中,分工協作,既照顧到本班實際情況,又吸收其他教師的先進經驗,從而提高備課水平;課前精心備課,撰寫教案,實施以后趁記憶猶新,回顧,反思寫下自己執教時的切身體會或疏漏,記下學生學習中的閃光點或困惑,作為最寶貴的第一手資料,教學經驗的積累和教訓的吸取,對今后改進課堂教學和提高教學水評是十分有用的。
另外,我努力處理好物理教學與現實實踐的聯系,努力處理好應用意識與解決問題的重要性,重視培養學生應用物理的意識和能力。重視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創新能力。常思考,常研究,??偨Y,以科研促課改,以創新求發展, 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堅持"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打好基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努力實現教學高質量,課堂高效率。
三、創新評價,激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