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3 04:09:1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小學生科技創新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作為中國政治中心的象征,天安門廣場上的每一處變化都時刻引人關注,國慶期間的花壇自然不例外。北京是祖國的首都,其節日花壇的布置,富有獨特的風格與含義。每一年國慶花壇的主題都會圍繞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新特點和大事件,并結合中國的地理、歷史和文化進行設計布置,并力求表現出中國各領域日新月異的新面貌,象征著國家的繁榮昌盛。簡約和循環利用,成為2010年以后廣場花壇布置的重要理念。
本活動旨在通過資料查詢、實地探究與互動討論相結合的方法,探究身邊花壇的奧秘,知道花壇中蘊含的科學、技術及社會知識,學會科學探究的方法,啟發孩子們理解可持續發展觀念,養成與環境和諧相處的生活習慣,喚起他們保護環境的熱情和使命感。
活動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能說出花壇所用植物的種類和特征,知道花壇采用的技術和養護知識,分析花壇象征的社會文化含義。
過程與方法目標:培養學生用多種手段與途徑獲取信息和整理、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新方法、新思路,激發他們探究和創新的欲望;引導學生走進社會、走進自然,學會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體驗參與花壇調查的樂趣,關注花壇在美麗中國建設中的作用,養成親身參與的環保理念,為“綠色北京”“世界城市”建設作貢獻。
活動對象與內容
活動對象
學生為學校初中科技創新訓練營的學生,人數32人,包括初一年級“遨游計劃”23人、初二生物興趣小組19人。訓練營成員自愿報名,擇優錄取,他們具有探索新知識的能力和熱情。家長也支持,有時間上的保證。
活動準備階段
包括小組組建、學情調查、擬訂方案、場地踩點等4項內容。
知識搭建階段
利用遨游計劃課程時間,講解植物識別和養護知識。
邀請植物和科技活動專家,指導學生學習科學探究方法,編寫科學探究任務單,并進行校內預實驗。
利用遨游計劃實踐時間,在北京植物園請園藝師實地講解花壇布置技術及相關知識。
實施階段
植物和花壇資料的收集:在實踐活動開展之前,指導學生到圖書館或者到網絡上搜集有關節日花壇等相關資料,了解花壇的含義,識別植物的種類,認識花壇在人們節日生活中的作用。
植物識別和栽培、花壇歷史、設計及養護作為遨游計劃和生物創新小組的校本課程,教師和學生一起開發相關校本課程材料,為后續活動作好準備。
根據活動內容要求,邀請中科院植物所、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北京教學植物園相關領域專家走進校園進行常見植物識別、科學調查方法、節日花壇等相關內容的科普講座,并在學校及周邊社區、公園進行預調查,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并使學生對本次活動內容有整體把握和初步了解。
實地探究節日花壇的奧秘,了解花壇中的科學、技術、文化等方面的內容。花壇中的科學部分,主要是了解花壇分類方法和設計。分類從表現主題、空間形式、運用方式、觀賞季節、栽植材料區分,設計內容有設計原則、花壇植物用材、花壇位置。花壇中的技術包括工藝保障、花材保障、造型保障、養護保障等。在花壇中的文化方面,則要指導學生查詢27年來天安門廣場的花壇設計,梳理出其中的一套花壇社會文化內容。
活動匯報及展示階段
組織小組學生進行總結,撰寫活動報告,在活動課上分小組進行交流。
指導學生撰寫科技創新論文,召開論文答辯交流會,擇優推薦參加區、市及全國科技競賽。撰寫文章和拍攝照片,參加北京市“我眼中的科技北京”和“我來拍”、“我來游”科普競賽活動。
整理學生花壇探究的文章、圖片、視頻等相關資料,匯集成冊作為校本教材進行使用,利用展板、PPT、微博、微信等方式進行宣傳。
相關成果向園林綠化部門提出建議,參加北京市中小學生科學建議獎的評比。
后續行動階段
開展學生設計花壇活動,結合學校辦公樓廣場的布置,按場地面積30m×30m,每人設計一個花壇,突出國慶內涵,用A4紙繪圖。提交學校總務處參考。
針對花壇缺少標識牌的現狀,設計帶有二維碼的植物名稱標識牌,在社區或公園花壇中應用,對青少年和社區居民進行科學普及,宣傳城市博物學的理念。
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解決預案
安全問題:學生要到廣場、長安街和公園等,特別是國慶期間人流較大,安全隱患較大。對此,在室外活動分組活動時,強調紀律性和組織性,教師帶隊統一行動,并邀請家長一起活動,并制訂安全預案,報請學校批準備案。
知識問題:植物識別和花壇知識,專業性較強。對此要請教師和專家給予指導,提供相關書籍、網站等資源,并請同學進行交流,與家長一起分享,開通活動微信等新媒體。
方法問題:資料收集、探究方法及科學傳播、報告撰寫和參賽,要求較高。對此要提前進行針對性培訓,邀請專家共同參與。
興趣問題:活動周期長,設計的專業知識面廣,室內外活動結合,部分學生可能興趣減弱,毅力不夠。所以必須充分了解每位同學的興趣和特點,采用小組分工協作的方法。爭取調動全部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并組織階段匯報,及時鼓勵學生的積極性。
活動評價標準
過程評價:每一次活動學生都要有完整、規范、真實的活動記錄,教師對每次活動都給予鼓勵評價。
成果評價:開設多種形式的成果展示,如研究報告、攝影作品、DV作品、手抄報、總結建議等。
學生評價:評價原則為操作簡單、激勵性強、客觀反映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獲得的成果,重視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教師評價:教師根據每次參與活動的學生人數、記錄、結果等進行評價并開展經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