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26 14:53:5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校園教育的意義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茶文化;校本課程;中學;推廣應用
【中圖分類號】G420
茶文化的推廣符合校園文化多樣性發展的需要。校園文化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在學校素質教育中的綜合反映,而在中學推廣茶文化,則充分體現了校園文化不斷向前發展的重要特征。
一、 茶文化作為校本課程對于中小學生的積極影響
茶藝是一種高尚的精神修養和境界,借茶而飲并相互交流是一種文明而優雅的活動。從文化本身的意義和形式上看,茶并不是勝利者的旗幟,也不是失意者的解藥,它只是賦予人們一種靜的心態,在思緒隨茶香飄散飛舞的剎那,和諧靜謐就會在大腦中漫延。于是張狂的思緒也慢慢轉淡,煩惱和不安也漸漸消散。因此,品茗不僅可以讓人正視自己,也可以讓人重新振作,這點對于中學生人格的養成和發展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是使其性格發展健康而向上的有利手段之一。
通過研究,我們發現了茶文化有助于中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三個方面的客觀原因:
第一,推廣茶文化,作為一種微觀現象,是素質教育全面提高的綜合標志。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發展,在學校推廣各種藝術形式已成為各級各類學校育人的一條重要途徑,成為校園文化管理的一種重要手段,充分顯示了校園文化的多層性、規范性和科學性,為中學素質教育的發展開拓了新的思想。
第二,校園茶文化,作為中國茶文化發展的一個組成部分,加強了中國茶文化的歷史傳承性,并且使優秀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在中學校園的土壤中不斷培植,為我國茶學文化的發展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生力軍,也為提高中學生的文化修養和自身人格魅力提供了潛在的動力。
第三,我國茶文化的發展不僅于物質生活上給人以實質性的享受,也為國民精神品質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貢獻。因此,在中學進行茶文化的推廣,也有助于學生精神品質的提高,是其得志時怡情、修性的重要手段,使得學生們不驕傲自大,不盲目自喜。在其失意之時,品茶論藝也是學生們互相安慰、平衡心靈的重要方式。因為茶中自有人生的滿足,品茗時的互動也會沖淡失意和落漠的心境。使得學生們不陷入一種自閉的狀態,也不會沉浸在深沉的憂郁中。
二、茶文化走進中小學校園的素質教育意義
校園文化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在學校素質教育中的綜合反映,而在中小學推廣茶文化,則充分體現了校園文化不斷向前發展的重要特征。
已有研究表明:茶文化有助于中小學身心健康發展的三個方面的客觀原因:
(1)認同作用
當茶葉逐漸深化成人們日常生活的飲料時,便有了"粗茶淡飯""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醋茶"之俗語,而今,茶已成"國飲",并有著它傳承古今,經久不衰的文化內蘊。于是,在中學推廣茶藝文化,是學生們認識社會,溝通理解的一個窗口,而作為一個我們不可忽視的群體,其認同作用有著必然的功效性,校園文化群體的選擇趨向,歸根到底是一種人格、人品、情操等的協調與認同,相近趣味、愛好的個性在整個校園文化的傳統氛圍中被渲染開來,當這個興趣群體逐漸擴大,并慢慢拓寬時,其實就是一種精神的凝聚,一種整體的認同。
淺茶慢飲,作為一種審美狀態,使學生領悟到一種簡約、含蓄、寬容、自律的處世哲學,讓茶藝之香在中學中廣范傳播可以高雅人的氣質,規范人的言行舉止,優化人的藝術教養,從而達到義務教育之美育的目的。而茶文化又以音樂、詩畫、表演等多種藝術形式來表現茶對人的思想、感情、生活情趣、道德觀念和價值影響,可以對學生產生精神鼓舞,情感愉悅,以及審美效應等。
(2)修養作用
漫長的歷史積淀使中國茶文化是那樣的深沉和凝重,在它的廣袤和無限豐富性的面前,我們感到了一種深藏于內的藝術魅力,當茶變成一種思考時,會讓人在假想中回到自我,也回歸過去,只有在茶葉那既苦澀又香醇的滋味中,人們才可以真正懂得體會人生,當茶變成一種激勵時,感受茶的那一絲苦澀,拋棄那些惘然,在茶藝與精神結合的瞬間產生共鳴,這就是茶文化的修養作用。
品茶之美,美在意境。閑來獨坐,沏上一杯茶,觀杯中湯色之美,亦濃亦淡,如釅如醇:看盞中葉芽之美,若眉若花,栩栩如生:賞手中茶具別致,或古樸大方,或精巧玲瓏,香霧繚繚,云氣裊裊。細啜慢飲,悠悠回味,只覺齒煩留香,清幽撲鼻。此等意境令人心曠神怡,矜持不燥,物我兩忘。
于是,在這樣的品茶活動中,學生的人文修養和自我修養都會達到一定的社會高度,相較之其它的教育方式而言,更為有效,更為形象,也更為深刻。使得校園之中得以處處都見紳士淑女的風范,使學生對茶的享受由生理轉化為心理,使其修養不斷提高和完善。讓學生們在品味中顯示出超俗,在優雅中不乏激情,從蒙懂的孩子,慢慢成長,慢慢了解這個社會,這個世界;讓學生們通過沏泡技藝,體會那種深刻的美,包括境美、水美、器美、茶美和藝美,在這種雅致的藝術中,磨練自己的意志,鍛煉自己的心境,陶冶自己的情操,讓修養在潛移默化中漫漫深化。
(3)導向作用
【摘要】校園文化是學校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及藝術教育的第二課堂,是學生及教師在學校這一特定環境下共同擁有的資源,研究當代農村貧困地區校園文化建設的新思路及其意義是當前從教者必須進行的課題。
【關鍵詞】農村校園文化新思路研究意義
學校是傳授人類文化及人類文明的基地,發達地區和發達城市,眾多成功學校的辦學理念及經驗表明,校園文化建設對于當前學校實施素質教育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和意義。農村貧困地區學校在借鑒成功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同時,應如何因地制宜,辦出自己特色的校園文化,并規劃這項工作的新思路及研究意義是十分重要的,就上述問題略談幾點,供大家參考:
一、我國農村貧困地區學校校園文化研究現狀。
其實,當前我國國內校園文化研究仍是初步探索階段,發達地區學校對于這一研究雖取得一定成效。對于校園文化這一定義尚存爭論,眾說紛紜、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農村貧困地區校園文化研究這個課題應說是一個空白。這也是農村教育發展停滯不前的障礙因素之一。
二、農村貧困地區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新思路。
(一)上級教育機構正現驅動力
作為貧困地區的上級教育機構在對這一地區的人的文化心理的培養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即責任與義務。有著什么樣的指導思想,有著什么樣的理念,也意味著有什么樣的建設思路和成果。因為農村地區與發達地區有著明顯的差別。在發達地區總有著殷實豐厚的文化沃土。并有看支撐其開花結果的雄厚經濟基礎。因而在貧困地區的上級教育機構應采取積極主動措施,決不能等待著別人的施舍和救濟的。動員轄區內學校的學校教師及學生參與才會趕得及時,抓住機遇,方能辦出特色,適時給予一定的經費劃撥才是上策,高口號、高政策,不調研是解不通的。
(二)學校管理者的凝聚力、召喚力,直接影響到校園文化建設的成敗。
學校領導的直接凝聚力、召喚力是一門領導管理藝術。因為學校行政領導是管理學校的核心。目前,很多貧困地區的校長及其它行政領導仍是上級任命,缺乏民主管理,唯一的管理法寶是考核手段.,隨著時代的改革發展,有致力于教育事業的教師卻因委任命的原因無法發揮自己的專長,校園文化建設最終的體現形式是個別管理者主觀因素的效果圖。作為管理者必須認識別校園文化建設的形成及主體是全體師生作為內動力量的。教師與學生應該是這項工作的主要群體,管理者只是起主導作用,是統一指導和協調。只有這樣才會形成校園文化的多樣化。農村貧困地區因為經濟原因,沒有像發達城市那樣得到專家的科學設計規范和論證,沒有亭臺樓閣,沒有雕塑工藝裝飾,但多聽取有這方面創造的教師意見建議,多采納吸收當地特色因素,多借鑒成功范例,讓師生盡可能發揮他們的所長,才能辦建設出獨具一格的校園文化。
三、研究農村貧困地區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意義
(一)對農村青少年兒童健康成長有著促進作用。
眾所周知,當前我國的教育目標是培養德、智等方面發展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學校是這一宏偉目標的戰略基地。但是農村青少年兒童受打工潮流的影響,思想上的波動特別大,加之近年來國家對中專教育分配收費改革,很多學生家庭無力支付學生進入高一學府的深造學習,不少父母和社會人員從小給他們無形的灌輸這一思想,給他們的身心造成不健康的影響。學校在丌展文化建設時應考慮這方面因素,多宣傳教育。如利用黑板報、班刊等多途徑、多渠道開展。如筆者所在的學校就常進行黑板報評比,辦有特色的校園文化長廊,綠化帶。目前在打造一個亮麗工程校園。
(二)對農村學校教學教育有推動作用
研究農村貧困地區的校園文化建設對他們的教育教學有推動作用體現在:
1、能開闊老師的教育視野,拓展學生的思維。現代的遠程教育能讓教師有一種緊迫感,會讓他們不斷的學習,學生也會看到自己與發達地區的兒童智力差異,同時也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2、教師和學生共享知識源泉的豐富多樣性。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使用,查閱資料的方便快捷,老師不會模棱兩可的傳授知識,學生不會一知半解的接受,他們會互相學習,共同獲取,共同享受“傳道”與“求知’’的樂趣。
How to Carry out Vocational College Music Education
under the Creative Cultural Background
ZHUGE Wenfei
(Yiwu Industrial & Commercial College, Yiwu, Zhejiang 322000)
Abstract Music as an art, is the spiritual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you can expand cultural horizons through music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 students exercise image thinking, inspired creativity of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 students make the world more beautiful soul, broader and more profound and more harmonious. Music Appreciation itself is able to make people get pleasure and enjoyment of activities, it is creative and campus culture are inextricably link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campus, the music education to provide them a reliable backing, all in all campus culture and creativity Music education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in-depth analysis of this topic.
Key words campus; creative culture; music education; spirit; emotion
1 音樂教育對校園創意文化的影響與作用
1.1 音樂是推動校園創意文化發展的原動力
隨著社會文化領域的不斷發展,創意文化已然成為了一個與時俱進的新詞匯,它是文化精神高度發展的產物。從根本上說,創意文化著重對于精神產品的開發,音樂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資源,它勢必能夠推動校園創意文化的發展和繁榮。積極地推進校園音樂教育的發展,能夠極大地促進校園創意文化朝著時代化的方向邁進,讓整個校園的文化氛圍大大加強,對于學生審美、情感、心靈的塑造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1.2 音樂教育為校園文化的構建提供了豐富的內容
實現校園音樂文化的發展就是對音樂素材和內容進行充分的開發,讓音樂不再僅僅作為課堂的教學素材,而是實現一種真正意義上的“音樂文化”,讓在校的所有師生都能夠受到這種音樂文化的熏陶,這就是校園創意文化的本質所在。音樂的教育為校園創意文化的塑造提供了鮮活的內容,這就讓校園創意得到如火如荼的開展。如果缺少對于音樂的教育,那么就會缺少音樂內容、音樂創意人才,也就不會實現校園創意文化。總而言之,要想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校園創意文化就需要依托音樂的教學,實現對于音樂內容的開發是實現校園創意文化的關鍵所在。
2 高職院校創意文化與音樂教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1 大學生沒有認識到音樂教育與校園文化的關聯性
目前由于應試教育的存在,很多大學生在學習音樂知識的時候,對于音樂的反思較淺,很難深入地反思音樂教育的本質是什么。他們沒有充分地認識到音樂作為文化的重要成分,理所當然應該是創意文化的重要載體。產生這一問題的原因是多重的,既有學生本身的原因同時也跟音樂的教學質量和學校的學科定位有很大的關系。所以要實現音樂的創意文化效果,需要重視對于音樂意義和價值的深刻認識。
2.2 音樂教育過多關注德育功能,忽視創新能力
音樂在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與時俱進,需要與時代背景、時代潮流廣泛地結合,也就是說音樂的屬性是雙重的,包括德育功能的塑造也有創新能力的提高。但是目前的學校教育過多重視了音樂本身的審美和心靈教育意義,沒有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拔高。我們可以反思,諸多的音樂形式的呈現難道是與生俱來的嗎?顯然不是,這些都是創新的結果。時代在發展,音樂也在發生較大的變化,大學生的音樂創新能力不足,只是一味地固守暫時的音樂形式和潮流,勢必會被時代所淘汰,這是教育面臨的嚴峻挑戰。
2.3 校園音樂文化精神極度缺失
校園音樂文化精神的極度缺失也是音樂教育與創意文化無法銜接的重要原因所在,社會的飛猛發展,讓物質和精神嚴重地分離,音樂精神與文化內涵已經在人們的心靈之中流失。大學的音樂教育亦是如此,缺乏對于音樂文化本身的敬畏和崇仰,就很難讓富有校園創意的音樂文化得到有效的展開和傳承,這對于校園音樂的發展是很不利的。要想讓校園創意文化得到較快的發展,必須要充分地改善現有的校園文化精神風貌,沒有音樂精神的校園是不會具有豐富的音樂文化形式的,讓校園音樂文化精神成為連接校園創意文化和音樂教育的紐帶是至關重要的。
3 如何促進校園文化與音樂教育的蓬勃開展
3.1 激發學生的創意思維和創新潛能
音樂的傳承和發展需要廣泛地依托創意來進行開展。在音樂課上,教師要著重于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塑造和培養,通過研習唱歌技巧和音樂理論,對于音樂曲目進行改編,來不斷地開啟學生的創造力思維。豐富學生的視野和心靈體驗,通過播放視頻、觀摩時尚演出等形式來對學生進行耳濡目染的教育,對他們進行熏陶,不斷地開發他們的創造力,只有這樣才能夠不斷地培養出更多的音樂人才。
3.2 通過音樂教育促進校園創意文化建設
對于校園文化創意來講,音樂作為重要的載體和形式,要在音樂課上進行集中教育,通過理論解釋和具體實證來實現。有必要在音樂的相關專業開設創意類的課程,一來可以廣泛地開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同時也能夠讓他們認識到校園創意文化與音樂的關系;成立班級音樂討論小組,來關注把握時代音樂走向,以便塑造與社會現實和時代文化精神相適應的校園創意文化主題,促進校園的音樂文化發展。總而言之,重視對于音樂課堂教育的關注,扎實學生基本功的同時,也要讓學生不囿于現有知識,開啟思維的大門。
3.3 塑造校園音樂文化軟實力
塑造校園音樂文化軟實力是不斷實現校園創意文化蓬勃發展的關鍵所在,通過塑造一種音樂文化精神,促進校園文化軟實力的發展,進而來推動校園創意文化的發展。可以通過校廣播、宣傳海報、定期舉行關于音樂發展及時尚流行的講座、舉辦與音樂有關的校園創意文化來實現,同時還可以定期舉辦不同主題的系列音樂文化活動,這些活動的舉行能夠大大地豐富大學生的視野,同時也加深了他們對于音樂的認識和反思。這個過程就在無形之中提升了校園文化精神,實現一種深層次的文化內涵,對于音樂的發展和創意文化的繁榮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4 結語
千米校園長城:教育要從實際出發
——近日,不少人在微信以及朋友圈里曬出了武漢生物工程學院的校園長城的圖片,據悉,這座校園長城預計投入400萬元,目前已投入了260多萬元,作為一座仿古建筑,校園長城絕大部分是按照秦漢至明清時期的長城建筑符號進行設計,校方表示,這座校園長城主要有四重功用:一是緩解高峰時段校園交通壓力;二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三是體育健身場所;四是戶外課堂。而對于學校斥資百萬修建校園景觀的行為,部分同學也表示,還不如將這些錢投入到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中。
一座仿古建筑本身,未必有多大的教育意義,要實現景觀的教育意義,更重要的還是在于學校方面如何將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優秀文化與景觀相融合,真正將傳統文化植入學生心理,才能實現其教育功能。
[關鍵詞] 中華武術;武德教育;校園精神文化安全
面對當前的形勢,必須要對當前大學生進行全面的思想教育,提高他們的道德素質。武德教育作為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對于學生道德修養的提高有著特殊的幫助。武德教育工作的開展能夠培養習武學生的愛國愛校情操,能夠提高習武學生的意志品質、能夠培養習武學生的正義感。同時,武德教育相較于傳統的說教和規章制度而言,更為生動、有效,是潛移默化的對學生思想品德進行改造,長期的武德教育對于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校園精神文化概述
所謂校園精神文化,實質上就是一種高層次的校園文化,在學校長期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為校園全體成員所認同、遵循的帶有學校特色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道德規范等精神因素的總和,它是校園文化的抽象化,是一種強有力的精神力量。優秀的校園精神文化,不僅可以幫助學校更好的開展教育教學活動,還能夠潛移默化的改善生活在校園中每一個人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道德品行等。
二、武德教育概述
所謂武德教育,就是按照武德原則、規范來約束習武之人的日常行為,并通過長時間的堅持來培養人們的道德情操。武德是幾千年中華民族文化沉淀下來的,武德教育完全可以看作是道德教育的一種,他們之間不僅不相互抵觸,反而有著相互促進的作用。
三、武德教育的功能
1、武德教育與愛國主義精神
中華民族如今能夠在世界上取得一定的成績,與無數先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有著密切的關系。愛國主義教育一直以來都是我國德育的重要內容,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能夠激發出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戰斗力。中國武術的精髓--武德最能塑造愛國主義精神,縱觀我國歷史英雄、愛國名將,無不表現出自強不息、奮發向上的高尚武德。武德所體現出來的深厚愛國主義內容,無疑是培養習武學生愛國主義情結的關鍵依據。
2、武德教育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武德是習武之人日常行為規范的準則,它直接約束著習武之人的政治信仰,對于維護社會主義公德有著非常大的意義。武德教育可以培養習武人堅強的意志,幫助他們樹立高尚的思想品德,增強他們與邪惡做斗爭的勇氣。同時,武德教育還可以最大限度的通過習武人向其生活環境中的同學宣揚武德之精華,樹立強烈的集體榮譽感。武德教育把學武術和學做人相聯系,通過多種武術運動形式,來調節學生生活情緒,促進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這些正是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也迎合了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方向。
3、武德教育與人格塑造
有關人格的定義現如今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但人格是一個個體在公眾與社會中的具體形象在學術界較為認可的。在當今這種物欲橫流的社會中去談人格,似乎有些“不隨大流”。但是對于社會的長期安定與發展而言,每一個個體的人格均有著特殊的作用。對于高等院校而言,為國家為社會培養具有高尚人格的學生,不僅有利于校園文化的建設,有利于校園文化安全的發展,對于整個社會而言意義更為重大。但是多年來高校所實行的素質教育,在學生德育方面的收效甚微。武德教育有自我約束的信條,這些對于習武人的日常行為有一定的約束能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優秀的武德教育對于習武人人格的培養還是有很大幫助的。
四、武德教育對校園精神文化安全的維護作用
武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一種,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愛國、愛校精神,還可以提高學生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任何一個個體與生俱來都不會帶有任何道德品行,后天的生長環境對其影響很大,學校有序的開展武德教育,是能夠培養學生高尚品德情操的。近些年來,拜金主義、享受主義等很多骯臟思想侵蝕著新一代的大學生,校園暴力事件、校園自殺事件、大學生易等等無不讓這個原本應該干凈、純潔的環境蒙上陰影。深層次的分析這些學生為何走上歧途,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強烈的自我約束能力,對于社會上的各種誘惑毫無抵抗能力。而且這些學生心理素質普遍較差,經不起一點挫折的打擊。還有一些學生參與武術運動,鍛煉身體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靠拳腳打天下”,這些都是學校道德教育的失敗之處。武德教育不是一時一次的教育,是需要長期的潛移默化的對學生進行教育。從一點一滴做起,從培養學生人格品行做起,讓學生知道什么才是高尚的思想品德,什么樣的三觀才有利于自身的發展。有效地開展武德教育,對于當前校園精神文化安全有著非常重大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司馬云杰.文化價值論――關于文化建構價值意識的學說[M].陜西人民出版社2003.1.
[2]陳態.學生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M].國際文化出版公司,教育科學出版.2002.7.
[3]黃文揚.芻議中國傳統武德涵義及市場經濟下的武德建設[J].福建體育科技,2002(5).
加強校園音樂文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高校校園音樂文化是一種獨特鮮明的多樣性文化。相對獨立的校園環境、深厚豐富的學術理論以及優秀傳統的歷史積淀,是發展先進校園音樂文化的重要資源。利用校園文化資源豐富多樣的特點,發展出有特色、個性化的先進校園音樂文化,不僅有利于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及綜合素質,而且對實現高校的培養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教育領域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藝術教育,是培養全面素質人才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校園音樂文化是校園文化的一種,特指學校師生共同創造和享受的學校音樂文化形態的總和。
我們認為,校園音樂文化是以學生為主體,以課內、課外音樂文化活動為主要內容,以校園為主要空間的一種校園文化。
高校校園音樂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一部分,是學校實施美育最重要的內容和途徑。校園音樂文化的質量如何直接關系到學校美育的實施,關系到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校園音樂文化是素質教育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培養全方面發展人才,是普通高校的目的,而校園音樂文化對培養全面發展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因此,校園音樂文化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突破口,其獨特作用已越來越被人們所關注。
校園音樂文化建設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和意義非常重要,具體可從其作用中體現出來:
首先,培養正確的審美觀念,提高審美能力。
校園音樂文化是以音樂藝術為媒介,以審美為核心的一種校園文化形式。大學中,開展什么樣的審美活動,倡導什么樣的審美情趣,如何使音樂更好地為審美服務,直接涉及到一個學校的風氣乃至社會風氣的形成。因此,在校園音樂文化建設中一定要充分發揮音樂在美育中獨特的作用,培養大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從而達到自我塑造、自我完善,乃至塑造完美的人格,促進精神文明素質的不斷提高。音樂通過其優美的旋律,和諧的音調,給人們以美的感受。我們在欣賞貝多芬的《英雄》時,聽到的不是別的,而是我們偉大時代精神的召喚,是我們自己的覺醒,是我們自己的英雄氣概,是我們這整整思考的一代所深深感受到的人生使命,民族使命,時代使命,以及落在我們肩上的歷史責任。這是對音樂內在美的感知。音樂的審美優勢在于培養人的審美情感,學生之所以從音樂作品中感受到政治、道德、倫理方面的影響,主要是音樂中的情感對他們發生了巨大的作用,而審美情感往往和人們的道德情感相聯系。
我國從古就有“聞其樂而知其德”、“以樂觀德”的論述,審美情感與道德情感的相通、互融,可以使人們的精神生活變得更加充實、豐富和高尚,從而潛移默化地提高了審美能力,培養了其高尚的人格。這正是美育作為一種情感教育的體現,也是審美教育發揮作用的表現方式。
同時,音樂修養高的人還能更好地洞察、感悟、理解人類的生活本質,能夠以審美的態度對待人生,從現實生活中獲得超功利的審美情感體驗。美國音樂家雷默教授認為“領會藝術作品這種有意義的審美特性的結果,便是更深刻地理解人類生活的本質。”而“如果藝術的體驗對生活有意義,則藝術的體驗必然是審美的體驗。”作為審美教育的音樂教育,其目的就是要讓人們在享受到審美體驗所獲得的那份,這種也就是人們在更充分的理解了人類的本質后所得到的。由于只有具備一定審美能力的人才有可能獲得審美體驗,因此,音樂文化教育的任務理所當然是“提高每個人在他一生發展的每個階段的審美素質。”
其次,陶冶情操,美化心靈。
美育的中心是情感教育,音樂是人類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創造表現,任何音樂表現形式都包含著特定的情感和思想。美妙動聽的音樂,能消除、緩解外界及心理因素對人造成的緊張狀態,保持愉悅的心境。熱情歡快的音樂可以使人心胸開闊、精神煥發;安謐寧靜的音樂可以使人心平氣和、安定沉靜;深邃、博大、宏偉的音樂可以使柔弱的心靈變得剛毅和堅強;抒情溫暖的音樂可以改變人煩躁與孤寂的情緒;氣勢磅礴的音樂則可以鼓舞人的斗志,產生向上的力量。大學生正處于身心發育趨于成熟的青春期階段。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已基本確立。一部好的音樂作品不僅對他們緊張的學習起到緩解作用,而且對于身處他鄉孤獨的心靈,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再次,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
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創新精神。培養創新精神和開拓性的建設人才,是時代的需要,更是歷史賦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同志多次強調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現代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中,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已經成為重要因素。音樂可以激發和強調人的創造沖動。
雨果曾說:“開啟人類智慧的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把是數學,一把是文學,一把是音樂。”音樂的魅力在于能給人們一個馳騁想象的空間。沒有想象的人生是蒼白的人生,沒有想象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音樂教育定對人的智力的開發,提高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等方面都是很有幫助的。從中外歷史來看,許多著名的科學家、發明家、政治家等無不在藝術方面有一定的造詣。
關鍵詞:高職院校 安全穩定教育 系統性
構建高職院校學生安全穩定教育體系,認真抓好大學生安全穩定教育,對加強學校日常教育管理,維護學校正常教學、科研及生活秩序,保障學生人身和財物安全,促進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本文提出從日常安全穩定教育規范化、校園網絡宣傳教育實時化、安全穩定示范教育具體化、安全穩定教育載體多樣化、安全穩定教育模式立體化五方面系統進行,積極推進高校學生安全穩定教育“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不斷提升學生安全防范技能,切實增強學生安全穩定意識,全力確保學生安全穩定教育實效性。
1、日常安全穩定教育規范化
高職院校要針對不同年級、不同時段、不同場所特點,結合學生成長成才規律和現實發展需要,有針對性、規律性地開展安全穩定教育工作,確保學生日常安全穩定教育規范化,提高學生對安全穩定問題的理性認識。一是新生入學教育中的安全穩定教育。重點進行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和國防教育;二是學生實驗、實訓、實習、實踐中的安全穩定教育。高校要結合專業學習對學生進行相關法律法規和安全防范知識教育,結合學生實驗、實訓、實習、實踐特點,將安全穩定教育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中,使學生全方位、多渠道了解安全穩定知識和自我防范技能;三是學生第二課堂中的安全穩定教育。在學生第二課堂活動期間,學校應結合活動特點有針對性地制定安全穩定應急預案;四是特定時期、重大活動期間學生安全穩定教育。有針對性、預見性地對學生開展安全穩定教育。
2、校園網絡宣傳教育實時化
隨著校園網絡的普及,大學生網上聊天、交友、娛樂已成為時尚。但大學生網絡安全知識非常缺乏,因此,加強網絡安全知識教育勢在必行,使大學生懂得網絡安全知識,自覺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管理規定,自覺抵制有害有毒信息的侵害。一是結合一些典型案例和具體現象,及時開展網絡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倡導大學生“文明用網”,提高他們的網絡安全意識;二是針對安全穩定方面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及時制定和完善《校園網管理辦法》、《校園網有害信息事件應急預案》等規章制度;三是要安排專人加強網絡輿情監控,重點關注敏感信息,加強上網行為管理,防范病毒攻擊威脅;四是根據新近國際國內形勢和校內校外現狀,有針對性地開展網絡安全穩定教育活動,用科學的理論占領網絡陣地,大力提倡網上道德,樹立良好網上風氣,教育大學生倡導文明、健康的網絡生活。
3、安全穩定示范教育具體化
高職院校在開展學生安全穩定理論教育的基礎上,還應通過案例教育、警示教育、榜樣教育和模擬演練等方式,將校園安全穩定示范教育具體化。一是進行案例教育。有針對性地選取校園火災、夜不歸宿、校園詐騙、網絡詐騙、傳銷、校園盜竊等典型案例,充分利用發生在學生身邊的案(事)件、事故進行安全穩定教育;二是開展警示教育。通過圖片、幻燈片等形式,展示校園安全事故的慘烈場景,教育學生自尊和自重,自覺遵守校園各項規章制度和國家法律法規,自覺抵制不良社會現象,與違法犯罪行為作堅決的斗爭;三是推進榜樣教育。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成長規律,廣泛宣傳校園安全穩定先進典型,突出榜樣表率的激勵示范作用,以榜樣的思想來激勵學生,用榜樣的行為來指導學生。
4、安全穩定教育載體多樣化
高職院校應建立“以課堂教育為主渠道,以各種宣傳陣地為載體,以豐富學生活動為重要支撐”的綜合體系,確保學生安全穩定教育載體多樣化。一是強化安全穩定教育課堂教學。主要以系統的講授為主,結合案例講解、集中研討等方式,向學生全面闡述維護校園安全穩定的重要意義,深入分析校園安全穩定面臨的嚴峻形勢,系統講解校園安全規章、安全防范知識以及應急逃生技能等,切實增強學生的安全責任感和穩定大局觀;二是形成安全穩定教育宣傳攻勢。宣傳主要利用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以及櫥窗、校報、警示牌、圖片展等形式,重點針對校園消防安全、用電安全、運動安全、交通安全、財物安全、就業安全、心理安全和網絡安全等,分門別類地剖析校園安全穩定典型案例,全面科學地宣傳校園安全穩定基本常識和防范技能;三是開展安全穩定教育系列活動。例如,以黨團組織活動、安全知識講座、實地參觀、安全演練、主題活動等方式,寓教于樂,學用結合,倡導學生在活動中增強認識、提高技能,使安全知識和信息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深入學生思想。
5、安全穩定教育模式立體化
高職院校學生安全穩定教育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要想實現突破、取得實效,需要系統安排教育內容,科學設計教育過程,全員參與教育體系,確保校園安全穩定教育模式立體化。一是安全穩定教育全覆蓋。安全穩定教育不僅要使學生掌握一般的消防安全、用電安全、交通安全、運動安全、網絡安全、心理安全、實習安全、飲食安全、財物安全和應急救護等常識,也要教育學生遵紀守法,提高警惕,克服困難,積極實踐,增強意志,珍愛生命,熱愛生活,使安全穩定教育真正融入德、智、體全面教育之中;二是安全穩定教育全程化。高職院校要根據不同年級、不同時期學生的特點,分層次、分階段對學生進行安全穩定教育,既要突出重點,有區別地開展安全穩定教育,又要針對不同時期學生的傾向性問題,使安全穩定教育有計劃系統地進行;三是安全穩定教育全員化。高職院校的每一個教職員工都有責任和義務對學生進行安全穩定教育,都應在各自的崗位上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
參考文獻
[1]連鳳寶.加強高校學生人身安全工作的若干思考[J].高教論壇,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