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24 17:00:0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科學技術發展的動力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今天,來自世界各地的2000多名天文學家歡聚北京,參加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第28屆大會開幕式。這是1935年加入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以來,中國首次承辦聯合會大會。這次大會是國際天文學界的一件盛事。我謹代表主席和中國政府、中國人民,對本屆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出會的各位來賓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誠摯的歡迎!
天文學是人類認識宇宙的科學,是推動自然科學發展和高新技術發展、促進人類社會進步的最重要、最活躍的前沿學科之一,對其他門類的自然科學和技術進步有著巨大推動作用。浩瀚無垠的宇宙空間,讓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充滿好奇、為之神往;博大精深的天文科學,以其獨特魅力吸引著世世代代有識之士為之孜孜鉆研、不懈探尋。天文學作為一門研究天體和其他宇宙物質的位置、分布、運動、形態、結構、化學組成、物理性質及其起源和演化的學科,在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始終占有重要位置。我們看到,天文觀測的每一次重大發現,都不斷深化著人類對宇宙奧秘的認識;天文科學的每一項重大成就,都極大豐富了人類知識寶庫;天文學與其他學科交叉融合實現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對基礎科學乃至人類文明進步帶來現實的和長遠的深刻影響。
中國作為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對于天文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我們的祖先很早就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勞作中,開始觀察和探究宇宙的奧秘。早在2300多年前,中國偉大的詩人屈原就發出了“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的著名“天問”。公元前十三世紀甚至更早,中華民族的先人就建立了天文臺,中國至今仍保存著世界上歷時最長、最完整的天象記錄。90多年前,中國現代天文學開始起步,1922年中國天文學會成立,1928年中國第一個現代天文研究所誕生,1934年中國紫金山天文臺建成。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科學院建成了完整的現代化天文臺站運行體系,繼建成世界上光譜獲取率最高的大視場光譜巡天望遠鏡之后,目前正在建設五百米口徑射電望遠鏡,并在空間天文和南極天文等重要前沿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天文學的發展,是全人類認識宇宙的智慧結晶。天文學的發展歷程,給予我們不少寶貴而深刻的啟示。
第一,科學技術發展是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強大動力。科學技術是經濟社會發展中最活躍、最具革命性的因素。人類文明每一次重大進步都與科學技術的革命性突破密切相關。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正日益深刻地改變著人類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的持續進步和創新。
第二,科學技術發展需要不懈探索和長期積累。人類對宇宙奧秘的探求同對其他領域發展規律的探索一樣,是永無止境的。科學技術作為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智慧結晶,是科學家們不懈探索、長期積累的創造性成果。只有心無旁騖地潛心研究,永不停息探索腳步,在巨人的肩膀上持續不懈前進,才能不斷攀登世界科學高峰,推動人類進步。
第三,科學技術發展需要持續重視和加強基礎研究。天文學是一門觀測科學,包括天文學在內的重要基礎研究,要求我們尊重科研活動的內在規律和長遠價值,以戰略眼光對此進行超前部署,加大投資力度和保障力度,為科學家們的前沿探求提供長期穩定的支持,使他們不斷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取得更多對人類有重大貢獻的科學成果。
第四,科學技術發展需要打牢堅實的群眾基礎。科學技術是一項既造福社會又依賴社會的事業,科學技術發展需要廣泛的公眾理解和積極的社會參與。應該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充分發揮教育在科學普及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會、全人類進一步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濃厚氛圍和良好風尚,不斷提高民眾科學文化素質,不斷激發人們創新創造的無窮動力和蓬勃活力。
第五,科學技術發展需要開展廣泛務實的國際合作。科學無國界。廣袤的宇宙空間,是人類的共同家園;不懈探索浩瀚宇宙,是人類的共同追求;蓬勃發展的天文科學,是人類的共同財富。當今時代,科學技術問題越來越具有全球性,除了天文學等基礎研究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以外,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能源資源、生態環境、氣候變化、自然災害、糧食安全、人口健康等重大問題,也都需要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際和地區科技交流合作,以共同推進人類科技創新、文明進步和可持續發展,造福于全人類。
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各國相互依存程度日益加深。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不但打開國門搞建設,也打開國門開展科技交流合作。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世界自然科學界和工程科學界相繼在中國召開了包括國際數學家大會、世界工程師大會等在內的一系列重要國際學術交流盛會。這極大開闊了中國科技界的國際視野,加深了國際科技界對中國的了解和認識,促進了中國和國際科技界的相互交流、借鑒與合作,也為中國科技界對世界科技發展作出貢獻創造了有利條件。
我相信,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第28屆大會在中國的召開,必將對增進中國天文學家與各國天文學家的友誼、促進中國與國際天文學界的交流合作、推動中國天文學及相關學科發展產生積極影響;同時必將激勵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充滿好奇和求知欲望的年輕人,把他們關注的目光投向燦爛星空,激發他們投身天文觀察和天文學研究的濃厚興趣,投身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的創新實踐。
最后,我衷心祝愿本屆大會取得圓滿成功,衷心祝愿各國天文學家攜手探索浩瀚宇宙、共創人類美好未來!
一、科技文化發展的內部機制
(一)科學技術知識的積累和革命科學技術作為一種文化包含諸多內容,從文化的視角看,科學技術是由科學技術知識、科學技術活動、科學技術方法、科學精神、科技道德、科學技術體制等因素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所構成的一個有機的動態系統。其中,科學技術知識體系占據核心地位,其他因素或者是以科學技術知識體系為基礎產生起來的,或者是為科學技術知識體系的產生和發展而服務的[1]。因而,科學技術知識體系的進化是科技文化進化的重要源泉,而科學技術知識體系的進化無非是通過知識的不斷積累并在集聚到一定程度時發生革命來實現的,因此我們可以認為科學技術知識的積累和革命是科技文化進化的重要內在機制。普爾曾對直線式積累的科學發展模式提出質疑,認為,科學發展的歷史就是大膽地提出假設,通過證偽,然后理論的過程,科學知識的增長就是不間斷地革命,通過從問題開始,經過試探性理論,又經過批判性檢驗、排除錯誤,進而提出新的問題等環節循環往復而不斷前進的。歷史主義學派代表人物庫恩則提出了既不同于傳統“漸進積累”模式,也不同于波普爾的“不斷革命”模式的新的科學發展模式:前科學常規科學反常危機科學革命新常規科學……。其中,前科學時期,各種理論、觀點、假說相互競爭,但沒有一種在科學共同體中得到確認。常規科學時期,是科學共同體在范式指導下不斷積累知識的時期,通過常規研究,不斷驗證和發展范式,為新觀念、新理論的突破奠定基礎。科學革命時期,出現了與范式所預期的不相符合的反常現象,當調整范式不能解決反常的問題時便出現危機,這時原有的范式便受到質疑,科學革命從此開始。這些多種多樣的科學發展模式,雖然各自本身都有一定的缺陷,但它們或肯定科學發展中存在積累,或肯定科學發展中存在革命,或既肯定有積累也肯定有革命,反映了科學發展的實際,也在一定程度上表征著科學知識的積累和革命是科學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機制。
(二)科學技術各門學科的相互融合和滲透科學技術知識體系按照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領域的不同可劃分為許許多多不同的學科。由于自然本身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因此,科學技術的各門學科也應該是相互聯系的,彼此之間會發生相互融合和滲透。這種融合和滲透不僅加強各學科之間的聯系,使各門學科密不可分地構成一個嚴密的知識網絡系統,而且會導致新的學科產生以及出現新的科學技術生長點,從而促進科學技術的進化。從科技史來看,近代科學從古代自然哲學中獨立出來而獲得獨立發展時,剛開始只有少數幾個學科,且各門學科彼此是互相隔絕的,彼此有十分明確的界限,各自劃定了嚴格的隸屬自己的研究范圍。但隨著人們認識的深入,各門學科的界限開始被打破,各門學科不再有嚴格的研究范圍,各門學科間的融合和滲透逐漸成為科學技術的主旋律,科學技術發展的繁榮期也隨之來臨。及至現代科學技術,學科間融合和滲透的趨勢更是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也就在更高的水平進化。學科融合滲透機制具體有多種表現形式———可以是一個學科借用另一個學科的某個概念,也可以是一個學科借用另一個學科的某種方法,還可以是綜合運用各門學科知識研究綜合性的問題等。學科融合滲透機制發生作用導致的結果也有多種———可以產生邊緣學科,也可以產生橫斷性學科,還可形成綜合性學科等等。
(三)科學技術方法的變更科學技術方法的更新對科技文化的進化,如同人類不斷發明和更新工具去從事生產而對社會產生的進化一樣,是極為重要的。俄羅斯著名生理學家巴甫洛夫曾經指出:“科學的躍進往往取決于方法上的成就。研究方法每前進一步,我們也仿佛隨之升高一層,從那高處,我們就可以望見廣闊的遠景,望見許多先前望不見的事物。因此,我們頭等重要的任務,乃是制定研究方法。”[2]科學家喬治•薩頓曾說:“一部科學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工具史,這些工具———無論有形或無形———由一系列人物創造出來,以解決他們遇到的某些的問題。”“科學史實際上就成為一種研究方法。”[3]事實上,全部科學活動中,自始至終都貫穿著理性思維,當一個新現象得到解釋,一個新問題得到解決時,新的理論觀點便會產生,而這種新的理論、新的觀點又會轉化為新的思維方法。掌握這種新的研究方法往往就成為科學技術進化的關鍵。科技史表明,科學技術的重大突破往往是由于科學方法上的突破。例如,近代科學技術迅速崛起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在很短的時間內取得的成果便超過了過去幾千年的總和,這固然與很多因素有關,但從科學技術自身來看,其與近代科學技術廣泛采用了實驗方法、分析方法和數學方法是分不開的。而現代科學的巨大發展則與系統方法、信息方法等等方法的出現密不可分。因而我們完全可以說,科學技術方法的變革是科學技術進化的重要原因。更進一步,甚至可以把科學技術方法看作是科學技術進化的基因。從生物學的解釋來看,進化的實質是基因的變化。科學技術方法的變化必然導致科學技術的進化。按照這一看法,真正的科技史不應僅是對發現的描述和對科技成果的記錄,因為發現是曇花一現的,具體成果也是隨時在更新的,而應當在科學技術中發現那些規律性的內容,探求思維方式的演變,要進一步對那些具有普適性的科學技術方法作出深入研究。我國近些年來出版了許多科學技術的讀物,這對繁榮科技文化作出了貢獻。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不少讀物仍然還只停留在對科學事件的描述上。顯然,這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要建設創新型的國家,要培養出大批的科學大師,更好更快地發展科學技術,需要重視思維方式的演進,更好地掌握和運用科學技術方法,不斷地在科學技術方法上創新。
(四)科學與技術的互動科學與技術是兩種不同的活動。科學是人類認識自然的活動,其根本目的是認識、解釋和預見自然現象,提高人類洞察自然的能力。技術是利用、改造自然的活動,其根本目的是創造人工自然,提高人類創造物質財富的能力。科學的主要動力源于人類探索自然奧秘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本性。技術的主要動力源于人類試圖達到事半功倍效果的動機和創造更多更好的物質財富的欲望。二者的研究程序和方法不同。科學研究的一般程序為:選題———獲取科學事實———加工整理———形成假說———驗證———建立理論體系。其基本思路是從個別到一般,從實踐上升到理論。科學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觀察、實驗、概括、抽象、歸納、演繹、假說等。科學研究常常撇開某些次要、偶然的因素,在純化和理想化的條件下進行。技術研究的一般程序為:技術規劃(預測、評估、確定課題)———技術構思———設計———研制———試驗———形成產品。其主要方法是類比、外推、移植、試驗、模擬等。此外,二者的成果形式、約束條件、評價標準等也都有所不同。科學的成果主要是以知識形態存在,如新的概念、定律、定理、公式、原理及由它們構成的理論體系。技術的成果除了以知識形態出現外,很多以物質形態存在,如新的工具、裝置、工藝、技巧、儀器等。科學主要受認識程度制約,技術除此之外,還要受社會經濟、法律、道德、安全等條件制約。對科學理論的評價,主要是真實性與創造性。而對技術的評價則主要看其水平是否先進,是否有用,以及經濟效益的大小。由于改造和利用自然與認識自然是分不開的,這又決定了科學和技術本應該是一對天生的“伙伴”,彼此需要相互滲透、相互依賴,并相互結合才能促進彼此更好地發展。科學與技術的互動也是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機制。但從歷史上看,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科學和技術卻基本上是分立發展的,結合不很緊密,科學轉化為技術、技術上升為科學的過程比較緩慢,科學和技術在發展上相互脫節。技術的進步往往依靠傳統技藝的提高和改進,只憑經驗摸索前進。科學理論也經常是跟在實踐之后來概括和總結人們在生產技術活動過程中積累的經驗材料。因此,常常出現這種情況,有時技術上由于生產發展需要,已經出現了一些重大革新,但卻不能上升到科學理論高度,并用它指導技術的發展。如蒸汽機已經應用了很長時間,而熱力學定律還沒有總結出來。而有時科學上已發現了的東西,在技術上卻很久不能應用,如19世紀末,麥克斯韋已建立電磁理論,并可以用數學公式表示出來,然而很長時間里,英國沒有出現任何應用電力的裝置。19世紀下半葉,科學和技術的聯系開始得到加強。20世紀以來,科學和技術的聯系空前增強,使現代科學技術出現了一體化的趨勢,主要表現為:一方面,科學技術化。即現代科學的發展對技術進步有高度的依賴性,一些重大的科學研究完全離不開先進、復雜的技術手段,離不開各種類型技術人員的合作。另一方面,技術科學化。即現代技術的進步高度依賴現代科學的發展,任何現代技術的創新、發明必須以基礎理論的重大突破為先導,都是在現代科學的基礎上開發出來的。正是這種科學和技術的一體化趨勢,迎來了科學技術的空前興盛。
二、科技文化發展的外部機制
(一)需要機制科技文化是人類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生態系統中的子系統,科技文化進化是人類文化進化中的“亞物種進化”。因而,考察科技文化的發展,必須考察它與社會各種因素之間的關系。科技文化發展最重要的社會動力可歸結為社會需要。人類任何活動追根溯源實際上都是由需要引起的,正是由于有物質需要,人們種植糧食,生產各種產品,正是由于有精神需要,人們從事文學藝術創作,創造出各種文化。可以說,需要是人的活動的動力源泉,沒有需要,人們就難以有動力從事各種活動,人的任何活動將無從談起。由于人的需要本身也是不斷發展的,人的某種需要被滿足后又會產生出新的更高級的需要,人的需要是無止境的,因而人的活動越來越豐富多彩,也永無止境。人的活動就是在需要產生———滿足———新的需要產生的不斷循環過程中不斷發展的。人的需要可分為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前者是每個個體所具有的需要,后者是社會成員普遍具有的需要。社會需要源于個人需要,而個人需要又要受社會需要制約。顯然,作為社會活動的動力源泉主要是社會需要。科學技術作為人類的一種活動也毫無例外地受一定社會需要所推動,科學的發展也只有滿足社會需要才有生命力,事實上科學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要滿足社會需要。社會對科學技術的需要來自于各個方面,如社會生產的需要、經濟的需要、政治的需要、軍事的需要、生活的需要、教育的需要、文化的需要、人類追求精神滿足的需要以及科學技術自身發展的需要,等等。來自社會各方面的需要,一旦與社會為科學技術發展提供的可能性以及科學技術本身發展的必然性相整合而構成社會推動科學技術的有效需求,便會極大地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就整個社會而言,科學技術發展的根本動力來自于社會需要。無論是科學工作者個體還是科學共同體,他們所進行的一切科學活動,都是有目的的活動,這種活動的目的固然取決于他們個人或集體的意圖、愿望、興趣、愛好,但同時也不能不受到社會需要的制約。人們從事科學技術活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有社會的需要:一方面,社會需要刺激人們從事相應的科學技術活動以滿足社會需要;另一方面,只有符合社會需要的科學技術活動才能得到社會的支持、扶植和獎勵。因此,人們從事什么科學技術活動與當時有什么社會需要有很大關系,社會需要引導科學技術發展的方向。例如,在古代,由于丈量土地和確定生產季節的需要,促使數學和天文學的發展;在近代,由于對高效動力的需要,促使熱學和電學的發展;在現代,由于航空工業和火箭發展的需要,推動空氣動力學和材料力學的迅速發展。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社會一旦有了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4]當然,社會需要極其廣泛多樣,因而,科學技術的發展并不是單一的方向,而是多種多樣的。由于社會需要對科學技術發展有巨大推動作用,因此科技工作者不能僅僅埋頭于科學研究而對周圍社會中發生的一切漠不關心,反應遲緩,要時時關注和了解社會需要,自覺遵循社會需要開展研究,這是科學研究的一個基本原則。
(二)激勵機制美國科學社會學家默頓在研究科學社會運行的動力機制時,開創性地引入了科學獎勵系統的概念,認為科學獎勵制度是科學社會運行的動力機制,他從科學的建制目標出發,對科學獎勵的實質作了獨到的分析。在默頓看來,科學的建制目標和科學家在科學活動中所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是理解科學獎勵的實質的前提。他指出:“科學的通常目標,就是擴充正確無誤的知識。”[5]實現這一目標是科學共同體所有成員的責任,需要科學家的共同努力奮斗。那么,如何引導科學家聚焦于這一目標?靠什么調整科學家的行為達成這一目標的實現?默頓認為,在科學建制目標的指導下,科學家們建立起一套特定的行為規范來制約他們的行為。這些行為規范是普遍性、公有性、無私利性和合理懷疑性。在這些規范的約束下,科學家把他們的行為指向科學發展的目標。顯然,規范是必須的,但是,僅有規范又是不夠的。因為規范只是強調科學家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僅靠規范還不足以最大限度地激勵科學家的全部積極性去實現科學發展目標,規范對于促進知識增長的作用是有限的。要更好地實現科學建制目標,并保證科學行為規范被很好地遵守,還需要建立科學獎勵制度對科學家的行為進行調整,通過對那些努力實現建制目標并遵從規范的科學家予以積極的承認并賦予榮譽,以激勵他們作出進一步的貢獻。實際上,關于科學規范和科學獎勵對調整科學家行為的作用,我們可以作這樣的理解,科學規范是通過“糾偏”的方式消極地調整科學家的行為,它防止科學家有任何偏離科學建制目標的行為,而科學獎勵是通過鼓勵的方式,激勵科學家向科學目標邁進,它是調整科學家行為的一種積極方式。這樣,從實質上講,科學獎勵是出于激勵科學家的行為,從而更好地滿足實現科學的建制目標的需要而產生和發展的。科學獎勵和科學規范一樣,對于促進知識增長,調整科學家行為都是不可缺少的,它們相互補充,共同發揮保障科學建制目標得以實現的作用。科學獎勵可歸結為社會承認,包括兩個方面的承認:一是對科學家科學成果的社會承認;二是對科學家科學能力和貢獻的社會承認。承認是對科學家的最高報償,承認意味著認可科學家應有的地位和價值,正如默頓所說,科學王國的基本通貨是承認。因此,科學家十分關心和注重承認。科爾兄弟指出:“在科學中,承認是財產的功能等價物,要求得到‘承認’確實是科學家不可剝奪的權利。”[6]如果說科學家渴望獲獎,其實質乃是為了得到承認。科學獎勵作為一種激勵方式,之所以能對調整科學家的行為起著巨大作用,其原因在于科學家對真理的追求與榮譽的需要在本質上是一致的。科學家在從事科學活動時,并不是完全埋頭于研究,也需要榮譽即關心社會承認,因為這關系到其活動的價值。科學家一旦有所成就,社會就會以各種方式對其貢獻給予榮譽和獎勵。而這種獎勵又刺激著人們更加努力,以獲得更大的成就和榮譽。按哈格斯特龍的說法,科學的發展過程是一個追求真理和獲得科學獎勵二者不斷相互交換的過程。科學家把自己的科學成果作為禮物奉獻給科學共同體,科學共同體返還給科學家榮譽和承認,彼此交換,和諧發展。
(三)傳播機制如果說需要機制和激勵機制構成科技文化進化的社會動力機制,那么科技文化要在全社會得以擴散,成為一種大眾化的文化還需要有傳播機制。科技文化傳播機制包括傳播指導思想、傳播內容、傳播主體、傳播對象、傳播方式(或手段、途徑、媒介)、傳播資金投入、傳播人才保障、傳播制度等諸多因素。這些因素的不同以及聯結的方式不同就構成了不同的科技傳播模式。傳播模式的不同對科學技術的發展有很大影響。中國近代科學技術是從西方引進的,晚清時期(1840-1911年),西方近代科學技術開始在中國大面積、大規模傳播,但晚清時期中國科學技術并沒有像西方那樣飛速發展,這與當時中西科技傳播模式有很大差異是分不開的[7]。近代科學技術本來就源于西方,科學技術在西方的傳播與發展是主動創新型。它的發展是一個由科學共同體內部進行自主創新的過程,而它的傳播模式則是由科學共同體內部向外輻射式傳播。從科學技術傳播的三個層次來看,西方科學技術的傳播,開始受科學共同體以外的因素影響較少,是在科學共同體內部傳播。隨著工業革命的開始,經濟上對科學技術的需求使社會各界越來越重視科學技術,加大對科學技術的投入,開始進行科普式的傳播,最后滲透到文化中。也就是說,其傳播模式是向外輻射式。見圖1。反觀中國,晚清時期近代科學技術在中國的傳播基本上是被動接受型。它首先是由教會在傳播基督教文明時,附帶傳播的。然后由洋務派官員、近代企業等在社會上層進行傳播。從科學傳播的三個層次來看,近代科學在中國的傳播模式,一開始就受到文化、政治、經濟等社會因素的較大影響,中國近代科技的傳播模式是向內收斂式。見圖2。進一步對比同時代的中國和日本,可能更有說服力。晚清時期中日兩國幾乎同時啟動近代化,從西方引進科學技術,但結果卻大不相同。日本很快成為科技強國,而中國卻淪為半殖民地境地。這可從兩國科技傳播模式的差異找到原因。相比日本的科技傳播模式,晚清時期的中國科技傳播模式存在諸多缺陷[8]。首先,晚清中國科技傳播模式實際上包含了以官方主導的“主動式”傳播和以外國教會主導的“被動式”傳播兩套系統。而這兩套系統的目標顯然是不同的,晚清官方是以“求強、求富”為目標,而教會則是以傳教為主要任務,附帶進行科技傳播,實行的是文化滲透和侵略。因而,它們的活動常常會發生沖突,這種沖突往往造成科技傳播的混亂。其次,從科技傳播的內容看,晚清偏重于與軍用技術密切相關的技術傳播,沒有移植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等西方科技文化,大部分時期停留在“器技”傳播的階段,因此屬于部分嫁接式,而日本則是整體移植式。再從科技傳播的主體上看,晚清的科技傳播者主要是以洋務機構和教會機構以及留學生和洋員洋匠為主,而受傳者也是以為其培養的學生和企業技工為主,因此傳播主體范圍比較狹窄,沒有向大眾普及科技知識的愿望。此外,晚清科技傳播的資金投入、人才保障以及傳播制度基礎等等外部條件也都是遠遠落后于當時日本的。
(四)保障機制科技文化作為社會大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要在社會中正常運行,需要有多種社會因素的支撐,形成完善的保障機制。科技文化的發展是多種社會因素合力作用的結果。科技文化發展的保障機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投入保障機制。科學技術研究活動是一種知識生產,如同物質生產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一樣,科學研究也需要有一定的人力、物力、財力才能進行。社會在這些方面的投入是由社會的經濟發展狀況即經濟實力決定的。經濟實力強,對科學技術研究的投入多,從事科學技術研究的隊伍就強大,教育和科研機構就發達,科研條件就好,則科學技術發展速度就快。反之科學技術活動就難以進行或發展緩慢。如美國每年提供的科研經費居世界之首,而美國的科研成果也是世界最多的。隨著現代大科學、高技術的興起,科學技術已成為一項耗資巨大的事業,沒有強大的經濟支持,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是不可想象的。正因為如此,現達國家都注意隨國民經濟的增長而不斷增加科研經費,加大對科研的投入。投資渠道也不斷拓寬,為適應高技術高風險的特點,還出現了風險投資的新形式。
從我國農業發展的客觀實際出發,建立健全農業科學技術管理制度,改變傳統條件下農業科學技術管理各自為政的局面,使之統一到一個制度規范約束的范圍之內。國家農業科學技術的主管部門應當著眼于長遠,推進農業科學技術管理工作向更加規范化、合理化的方向發展,具體應從以下方面著手:加大農業科學技術管理的法律保障,保護正規合法的知識產權,維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鼓勵和支持農業科學技術科研人員,對有突出成就的人員進行獎勵,鼓勵他們進行技術研發;不斷完善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的保障機制,使最新的技術成為真正創造財富的推動力;加大對于農業科學技術研究的財政投入力度,確保農業科學技術研究資金充足[1]。
2完善優化農業科學技術推廣機制
在農業科學技術發展的過程中,能否真正使最前沿的技術為農業領域所應用是一個關鍵性的問題。現實條件下,我國的農業科學技術推廣體系與市場經濟體制并不能完全有效融合,無法適應我國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國際農產品對我國農業經濟的沖擊,一些農技推廣站形同虛設,并未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這就要求必須對農業科學技術推廣機制進行完善和優化,將農業科學技術有效推廣出去,使之真正成為帶動農業發展的強大動力。應當在確保符合我國國情的前提下,加快農業科學技術體制改革,建立符合時代特點的農業科學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努力實現社會效益的最大化[2]。各個地區應當立足于自身農業發展的實際,對本地區農業發展的潛力進行深入挖掘,著力提升農產品的科技含量,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和市場競爭力。
3以技術進步帶動農業振興
本質上,農業的發展是通過技術進步實現的,所以必須重視對農學科學技術的研究,并使之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科學技術轉化為實際的生產力包括試驗研究、生產試驗、大規模生產等多個環節,農業學科工作應遵循市場規律,政府應從宏觀層面把控現代新型農業發展的新格局,抓住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機遇,積極應對挑戰,銳意進取,不斷創新,更好地服務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應建立產學研相結合的農業技術研發體制機制,將高等教育機構、科研機構與生產實體緊密聯系在一起,形成一個有效互動、利益互補的共同體,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使之為推進農業科學技術的進步與推廣作出更大的努力[3]。
4著力建設農業科學技術人力隊伍
在影響農業科學技術發展的眾多因素中,最關鍵的要素就是人才。因此,必須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通過人才的培養推動農業科學技術管理的不斷進步。應大力培養農業科技、農業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形成各方面人才通力配合的互動機制,共同推動農業科學技術的進步;應建立和完善知識產權參股機制,強化知識這種無形資產在推動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在一些有條件的地區,還應探索建立人才儲備庫,將那些在農業技術研發方面具有一定成果的人才納入進來[4]。此外,也可以將一些有文化、懂技術、會管理的新型農民挑選出來,通過培訓、繼續教育等方式進一步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成為當地農業科學技術的有力推廣者。
參考文獻
[1]周志艷,臧英,羅錫文,等.中國農業航空植保產業技術創新發展戰略[J].農業工程學報,2013(24):1-10.
[2]蔣和平.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的建設思路與建議[J].農業經濟與管理,2014(3):5-15.
[3]郭秀萍.規范農業科學技術研究檔案管理的探討[J].農業科技管理,2015(4):39-41.
【關鍵詞】電子信息技術;問題;發展趨勢;措施
引言
隨著電子信息產業的高速發展,我國社會已經邁入到信息時代,為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人民的利益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電子信息技術成為當代最活躍、滲透力最強的科學技術,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各種信息技術已經應用到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我國在電子信息技術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并取得了一些矚目的成就,有效的推動了我國經濟的發展,但是在電子信息技術取得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了一些問題。隨著社會競爭不斷的激烈,未來的競爭必將成為科技與人才之間的競爭,科學技術的發展影響著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因此,我國電子信息技術在發展的道路上要著眼于實際,找出問題的所在,尋找積極的解決措施,從而為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創造環境,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上取得長遠發展。
1.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1 電子信息技術起步晚
在我國,受到經濟條件以及科學技術的制約,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較西方一些發達的國家要晚,在市場上沒有形成健全的市場結構,人們對于新事物反映冷漠,嚴重影響了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1]。認識上的滯后是影響電子信息技術發展的一大障礙,也是我國許多國有企業久久不能擺脫虧損的重要原因。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時代已經到來,在這個競爭不斷激烈的市場環境下,科技強則國就強,掌握最新技術和管理方法的國家、企業和個人將處于競爭的有利地位,而認識落后的競爭者,將會被市場無情的淘汰。
1.2 專業的技術人員不足
近年來,我國對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重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也取得了一些不錯的成績,但是在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與發達國家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的專業技術人才嚴重缺乏,從而制約了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電子信息技術包括了家用電器、通信技術、計算機應用以及計算機網絡等重要領域,這就要求了電子信息技術方面的人才必須面面俱到[2]。盡管我國加大了技術人才的培養,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在電子信息告高端技術方面的人才還是不能滿足現代化電子信息技術發展的需要。
1.3 市場環境惡劣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利用電子信息技術能夠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在我國,許多企業以及事業單位認識到電子信息的重要性。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市場競爭也在日益激烈,許多企業為了贏取市場,采用惡性競爭手段,破壞市場環境,使得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缺乏環境資源。在電子信息技術發展過程中,市場監管力度不嚴,越來越多的假冒偽劣產品不斷涌現,非法倒賣電子信息技術的現象屢見不鮮,從而制約了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
2.促進電子信息技術發展的措施
2.1 加大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所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不僅要有著專業的技術知識,同時還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和道德素質[3]。隨著市場競爭不斷的激烈,為了促進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的穩定發展,就必須加大電子信息技術方面的人才培養,加大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增設電子信息技術專業院校,從而為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提供可用的專業性技術人才。
2.2 完善市場環境
針對電子信息技術環境資源的缺乏主要是由于我國市場環境不夠完善,因此,作為政府,就必須加大政府的宏觀調控職能,規范市場行為,完善市場環境,從而為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提供健全的市場環境,保障電子信息技術的環境資源。
2.3 加強對外聯系
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起步比較晚,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的很大的差距,因此,我國必須堅持實行對外開放政策,加強與世界發達國家的交流,引進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和技術為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提供借鑒和參考。
3.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發展過程中一致強調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隨著的召開,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也迎來了歷史性的時刻,電子信息技術隨著現代科技和人類社會的進步發展,已經涉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及行業中來,在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活方式轉變上都起著重要作用[4]。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世界各國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越頻繁,電子信息技術作為現代化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成果,已經成為世界上很多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其在國民生產中的比重逐步提高。隨著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信息全球化發展的推進,我國電子信息技術依然保持著高速、快速、持續增長的發展勢頭。
3.1 智能化發展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國對電子信息技術的重視也越來越高,認識到電子信息技術的重要性。近年來,我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材料在電子信息技術發展上,使得電子信息技術取得矚目的成就[5]。在這個經濟快速發展的社會上,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未來的市場競爭必將成為科技與人才的競爭,電子信息技術作為現代化科技發展的重要成果,有著智能化、集約化、高效化等特點,能夠為現代化企業帶來更好的經濟效益,隨著計算機技術不斷的發展,在現代化企業當中,企業利用計算機技術能夠為企業實現智能化、機械化作業,我國電子信息技術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智能化是一個重要的方向,并將逐漸深入到社會發展中的方方面面。
3.2 多功能、多業務發展
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較大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就會加大人民物質生活以及精神生活的要求。電子信息技術作為新一代的科技成果,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中,朝著多功能、多業務方向發展既是我國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也是我國科學技術不斷創新和發展的必然結果。近年來,IP業務呈現出爆炸式的增長趨勢,促進了電子信息技術發展,電子信息技術技術提供多功能、多業務的服務也將成為我國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3.3 國際化發展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我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交流越來越頻繁,有效的促進經濟的發展。近年來,一些跨國集團的發展比較迅猛,它們憑借自身所掌握的技術、資金、競爭等優勢,逐漸發展成為了電子信息技術行業的主導力量,并在世界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發揮著不可輕視的重要作用[6]。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與發展,世界已經進入到信息化的時代,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產業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環境下也將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在電子信息技術未來的發展道路上,發展國際化的電子信息技術必將成為我國科技創新的重要途徑。
4.結語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電子信息技術已經被人們應用到社會活動中的方方面面,為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便利。近年來,我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在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上,取得了一些令人矚目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了一些問題,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發展起步晚、市場環境惡劣、人才匱乏等眾多因素都制約著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世界各國之間的交流越來越頻繁,國際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產業要想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取得長遠發展,就必須認清當前形勢,找出自身問題所在,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抓住機遇,朝著智能化、國際化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峻滔,陳國強.在信息技術環境下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中問題及趨勢研究[J].信息系統工程,2014(02).
[2]陳濤.如今社會下電子信息技術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J].電子制作,2014(03).
[3]趙海燕.我國電子信息技術中若干問題分析及發展趨勢[J].河南科技,2014(01).
[4]郭星.電子信息技術發展中的問題及發展趨勢[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35).
關鍵字:地震;防震減災;科技進步;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earthquakethreat to public safety is more serious, how to better adapt to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needs, advancing with the times to do the work of earthquake preven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in the new period, is an important and urgent task of constructing socialism harmonious society. Keywords: earthquake; earthquake disas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中圖分類號:P3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我國是一個多地震國家。VII度以上的高烈度區覆蓋1/2的國土,包括23個省會城市和2/3的百萬以上人口大城市;我國目前有6.5億農村人口居住在VI度以上地震危險區。20世紀以來我國地震死亡人數約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數的2/5,20世紀后半葉以來我國地震死亡人數約占同期我國所有自然災害死亡人數的1/2。目前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城市化進程加快,地震對社會發展和公共安全構成的威脅更加嚴重,如何更好地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與時俱進地做好新時期的防震減災工作,是全面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而緊迫的課題。
防震減災是一項科技型社會公益性事業,目前我國的防震減災能力還落后于發達國家,距實現國家2020年防震減災目標仍有較大的差距,這種差距主要體現在地震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上。因此,加快地震科學技術的發展,最大限度地提升防震減災工作中各個環節的科技含量,是提高我國防震減災能力的迫切需求。
地震科學技術不僅是防震減災工作的支撐,也是開展地球系統科學研究、解決資源和環境等問題的重要基礎,在為國家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國防和外交服務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國際地震科學技術的發展趨勢
1.防震減災需求是地震科學技術進步的推動力
在防震減災需求的推動下,地震科學技術在世界范圍內持續發展。地震孕育過程的復雜性、對地球內部觀測的局限性、地震事件的突發性等,構成了地震預測的巨大難度。近年來,隨著研究工作的不斷深入,特別是在多個地震預報實驗場開展的地震預測預報研究,對這一問題的科學認識不斷深化,并為解決這一世界性科學難題提供了新的機遇。
2. 創新和發展成為地震科學技術進步的主旋律
當代地球科學的學科交叉和集成,帶動了地震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高新觀測技術和實驗技術(寬頻帶和高分辨率地震觀測技術、GNSS和InSAR等空間對地觀測技術、海洋地震觀測技術、深鉆技術、數值模擬與仿真技術等)的發展和應用,給地震科學技術不斷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地震科學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展,已成為一個以觀測為基礎、理論體系較完整、緊密結合實際的科學領域。地球過程觀測的長期優勢開始顯現,為做出新發現和回答很多久已提出的科學問題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實驗的概念大大擴展,面向地球的大尺度可控實驗與主動探測和密集觀測之間的界限開始被打破。大型計算成為科學數據處理和地球過程模擬的重要手段。許多新現象、新方法和新理論的發現和提出,集中反映了地震科學技術的進步。創新和發展成為地震科學技術進步的主旋律。
3. 合作和開放是地震科學技術進步的加速器
與地震和防震減災有關的交叉學科研究使地震學家與其它領域專家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交叉學科成為當代地震科學技術發展的主要特征。地震科學同時呈現出地域性和國際性的辯證統一。國際地震應急救援成為履行國際責任和人道主義的一面旗幟。地震的多分量監測、實時監測、網絡化成為國際地球科學領域關注的焦點問題。地震科學技術不僅對防震減災工作有直接的意義,而且對解決資源、環境等問題顯示出巨大的應用潛力。地震科學相關的數據共享成為世界性潮流,合作和開放成為地震科學技術進步的加速器,競爭與合作是地震科學技術的時代特點。
二、我國地震科學技術的現狀
1. 主要進展和成就
我國地震科學技術具有悠久的歷史,我國現代地震科學研究的歷史也可追溯至20世紀初。后,特別是1966年河北邢臺地震后,適應國家大規模經濟建設和國家安全的需要,中國科學院等多個部門組織力量開展地震科學研究,為我國組建地震專業隊伍、系統開展地震科學技術研究奠定了基礎。此后,在我國政府對地震科學技術的高度重視和持續支持下,在科技部、國防科工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等國家科技主管部門支持的一系列地震科技項目的帶動下,我國地震科學技術得到迅速發展,為防震減災事業的進步提供了重要支撐,提升了我國在國際地球科學中的地位。中國地震科學面臨大陸地震成因、青藏高原的變形和地震、黃土地區的地震破壞、大城市群的地震安全性等獨特的地域性問題,使中國的地震問題成為國際地震界關注的一個焦點。中國近40年來堅持不懈的地震預測預報研究和探索,由于其長期性、連續性和實踐性的嘗試,在國際地震預測預報研究中具有獨特的科學價值。1975年海城地震的成功預報,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成功的具有減災實效的強震預報。
半個多世紀以來,我國地震科學技術取得的進展和成就主要體現在:
建立了一支有實力的地震科技研發專業隊伍。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國家地震科技主管部門——中國地震局系統已形成了由科研院所、測量和工程中心、省級地震研究機構組成的地震科技專業隊伍。在中國科學院、高等院校、國家相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以及一些地方的市縣地震機構也活躍著一批從事與地震科學技術工作相關的專業技術人員。
形成了富有特色和優勢的專業學科。我國已形成了地震學與地球內部物理學、地震地質和活動構造學、地殼形變與大地測量學、地震工程學等多個基礎性學科,擴展、建立了地震監測預報、災害防御、應急救援、地震公共安全管理與服務等多個專業技術領域。這些學科和專業技術領域構成了我國防震減災事業的科技基礎,也在我國地球科學和其它相關領域的發展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形成了基本覆蓋全國的國家地震監測網絡。包括地震臺網、地磁臺網、地電臺網、重力臺網、地下流體監測網、地殼形變臺網、強地震動臺網等,空間對地觀測開始在地震科學技術中發揮作用,在解決防震減災實際問題的科技研發方面具有獨特的價值。
2. 主要差距和問題
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與國際先進水平、社會對防震減災和地震科學技術的迫切需求相比,我國地震科學技術還存在明顯差距。主要體現在:
地震科學技術基礎性工作薄弱。由于“普查”不夠,“地情”不清,我國防震減災工作的科學基礎不夠堅實。我國大陸發育400條以上有可能產生強震的活動斷層,但目前僅對其中的十幾條大型活動斷層開展過1:5萬比例尺的填圖與綜合研究,僅對約20個大中城市的隱伏斷層開展過1:1萬比例尺的詳細探測、斷層活動性研究和地震危險性評價。
關鍵詞:數學;自然觀;科技觀;科學技術方法論
中圖分類號: G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29-109-2
0 引言
自然辯證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學技術發展一般規律以及人類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的學科。數學作為一門自然科學, 其研究和學習過程中處處都蘊含著自然辯證法的思想。本文分別討論了數學與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數學與辯證唯物主義科技觀以及數學與科學技術方法論之間的關系,進而幫助人們更好的理解數學與自然辯證法之間的密切聯系,使人們進一步明確數學中的自然觀,增強哲學素養,把握科技發展規律,拓展科技創新視野,熟悉科學方法特點。
1 數學與“兩觀一論”
1.1 數學與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
首先,數學理論的產生和發展符合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特點。數學是一個系統辯證的自然科學。不同的數學知識之間是相互聯系的,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系統的數學學科。數學作為方法運用于自然科學, 不斷加深人們對自然界各個細節的了解, 特別是對力學規律的把握, 進而形成對自然界的總體認識。另外數學在科學發展過程中也具有指導科研的作用。數學以自然科學為中介, 對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豐富和發展表現在多方面。數學的各種理論常常為物理學等學科的理論突破提供絕佳的語言工具,例如微積分是牛頓力學的基礎;偏微分方程對麥克斯韋的電磁學理論的指導;隨機數學是量子力學的基礎。總之,數學中充滿了辯證法的內容。
其次,數學理論的產生和發展豐富和發展了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進一步推動了科學的發展,對人與自然的認識有了新的觀點。16-18世紀的科學技術革命和機械唯物主義的自然觀,數學是近代自然科學發展最充分的科學之一。笛卡爾開辟了“解析幾何”的全新領域。我們所熟悉的x,y來自笛卡爾,正是這種代數對幾何的應用鋪平了微積分發展的道路。解析幾何成了物理學與自然科學研究方法中的常用利器。由此可見數學與自然辯證法是緊密聯系、相互促進的。隨后,牛頓和萊布尼茨各自獨立地創立了微積分,耐普爾發明了對數,歐拉等人致力研究了微分方程、微分幾何、變分法、無窮級數、復變函數等。這些數學成就進一步推動了近代科學的發展。
通過上述數學與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之間的關系,我們應該明確數學中的自然觀,培養人文精神,增強哲學素養。
1.2 數學與辯證唯物主義科技觀
數學是科學中非常重要、不可缺少的工具,正因為此,數學才能在科學技術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反過來,在科學技術發展的推動下,又加速了數學和其他學科的相互滲透、相互影響,促進了數學自身的發展和進步。科學技術發展的內在動力是科學理論內部的邏輯矛盾。科學技術在建構假說和理論的過程中,往往需要進行邏輯證明和數學推導。科學理論內部的邏輯矛盾是自然科學發展的內在動力之一,悖論和佯謬就是科學內部矛盾的具體表現。
在數學發展史中,悖論曾引發了三次大的危機,從而極大地促進了數學的發展。數學第一次危機是古希臘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希帕索斯悖論,希帕索斯發現了數學史上第一個無理數■,導致了無理數的引入,從而使數的概念發生了深刻的變革。數學的第二次危機是微積分的發現,17世紀,牛頓、萊布尼茨各自獨立發現微積分,許多的疑難問題運用這一工具后變得簡單。牛頓和萊布尼茨所創立的微積分理論都建立在無窮小分析之上,這一問題的提出導致了第二次數學危機的產生。第三次數學危機是1902年羅素的理發師悖論,1902年,羅素發現了一個悖論,它除了涉及集合概念本身外不涉及別的概念。羅素悖論曾被以多種形式通俗化,比如涉及某村理發師的困境。為此,數學家們展開了長期而激烈的爭論,并使數學在更加嚴密的基礎上得到迅猛的發展。
從20世紀世界數學發展的態勢看,首先辯證唯物主義科技觀要以數學等自然科學為基礎,它加速了科學與技術的轉化,為人們分析和理解世界上的各種現象提供了強有力的定量分析和計算方法。其次, 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主要的作用還是為其他應用科學提供理論和運算工具。第三,由于數學具有集創造力與想象力于一身的特點,它提供了大量富有創造性并卓有成效的思想,為科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反過來, 數學等自然科學要以辯證唯物主義科技觀為指導,科學是數學的解釋和模型,是構筑當代物質文明的最底層的基石。由此可見數學等自然科學與辯證唯物主義科
技觀,二者是在互相影響、互相滲透中不斷地向前發展,因此,要加速科學技術的發展,還必須千方百計把數學研究搞上去。
1.3 數學與科學技術方法論
數學方法是創立科學理論的基本思維方法之一。馬克思認為,一種科學只有成功地運用數學時,才算達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數學方法在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中已經成為一種必不可少的認識手段,它的作用主要表現在:第一,為科學技術研究提供簡潔精確的形式化語言。在科學技術研究中,借助數學的方法、觀點和語言,有助明確概念的含義,揭示隱含的內容,能夠確保把復雜的結構轉化為較為簡單的邏輯。數學方法的運用把某種精確性帶給了科學和技術,沒有各種數學方法的運用,科學研究工作將寸步難行。數學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第二,為科學技術研究提供定量分析和計算的方法。要進行數量分析和計算,就離不開數學方法。數學可以使科學技術更精準,更有效率,更值得人們相信。很明顯,數學為科學研究提供了保障,數學是科學的后盾。數學推理為科學技術暫時沒有認識到的內容――科學猜想,提供了研究可能。數學和科學技術方法論二者形成合力,相互促進,為人類提供更多的知識,為改善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及智力提供更多的發明及發現。因此我們必須熟悉數學方法的特點,這樣才能夠將數學方法應用自如。
在當代,隨著生態價值觀的興起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提出,數學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必須熟悉數學方法的特點,這樣才能夠將數學方法應用自如。數學方法具有以下特點:第一,高度的抽象性。第二,嚴密的邏輯性。第三,應用的普適性。熟悉了這些特點,我們才能在數學的基礎上把握科技發展規律,拓展科技創新視野。
2 總結
首先人們要想在數學上取得成功,必須自覺地學習和運用自然辯證法這一思想武器,堅持唯物主義的理論。自然辯證法是人類認識發展的最高度的概括,可以確保數學研究方向的正確性,進而獲得促進人類進步和幸福的數學成果。其次,數學科學的發展,可以加深對自然辯證法基本規律的理解,豐富哲學內容,為科學思想方法帶來重大變革。總之,自然辯證法為數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 數學的研究和學習有利于自然辯證法的發展。
參 考 文 獻
[1] 教育部社會科學研究與思想工作司組編.自然辯證法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
[2] 胡春風主編.自然辯證法導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摘 要 人類文明是由人類的自然活動發展而來的,是歷史的產物。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建設正是文明的進步以及歷史發展的體現。本文主要闡述了科學技術在人類發展過程中的雙面作用,從人類歷史的發展來闡述科學技術的作用,并對資源節約型以及環境保護型的社會建設進行提倡。
關鍵詞 科學技術 生態文明 人類發展
中圖分類號:X2 文獻標識碼:A
建設生態文明國家,形成良好的生態環境產業結構以及樹立牢固的生態文明觀念是新世紀國家對人民的要求,也是為了建設一個更適合人類生存的社會的根本要求。黨和國家在這方面也提出了相應的法律法規,這充分體現了國家對建設生態文明社會的重視,也說明了這一問題的迫切性。文明是一個國家的歷史發展的結果,是一個民族長久的沉淀,是一個種族的代表。人類文明的發展是人類進步的標志,同樣,它與人類的進步密切相關。文明主要包括原始、農業、工業以及生態文明這四種,它們之間存在著遞進關系,這種關系是由科學的發展程度決定的。
1人類文明的發展
所謂“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殊不知它在原始文明時期就出現了。此時,人們并不能夠對自然有充分的認識,也不會對自然進行改造,一切都是順其自然,自由發展。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逐漸學會了制作石器,進而學會了用火,這是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也是人類對自然改造的開始;為科學技術的發展奠定基礎的時期則是農業文明時代,此時生產力得到極大的發展,經濟活動也由順其自然變為主動探索。這一階段,人類文明開始“開花”,并與原始文明呈現出來明顯的不同。舉世聞名的指南針以及造紙術等都是在這一時期產生的,凸顯了科學技術從量變到質變的特點。科學技術的發展成為這一時期最顯著的特點,它的輝煌是在原始文明的基礎上成就的;工業文明時代是科學技術騰飛的時代,蒸汽機以及電的使用等都是在這一時期。此時,人類不僅能夠改造自然,甚至利用科學技術來控制自然,使得人類成為地球的主人。工業文明時代,科學技術展現了它的魅力,也勾起了人類的貪欲,最終產生環境污染等一系列問題;之后生態文明時代的來臨,使得人們在追求利益的同時,也注重對生態的保護,這是人類發展史上的重大變革。尤其是可持續發展觀的提出,對于社會以及人類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它要求人們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換取經濟利益,最終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取得雙贏。
2科學技術具有兩面性
縱觀人類四大文明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科學技術的強大推動力,它刺激著人類的發展、延續。原始以及農業時代,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是比較和諧統一的,而工業文明的出現打破了這種平衡,使得人類的發展產生了質的飛躍,同時也使得人與自然之間的平衡狀態出現了傾斜。任何事物的發展都具有兩面性,科學技術也不例外。自然界的事物都存在著和諧與斗爭,因此,要想建立和諧社會,就要懂得如何把握二者之間的度。我們既要肯定科學技術始終推動社會的發展,但是在利用科學技術發展社會的同時,要做到人的主觀能動性與物的客觀存在性相結合。此外,也不能因為科學技術產生的一系列負面效應(污染、噪音、沙漠化等等),就棄之不用,這樣只會讓社會的發展止步不前,甚至倒退,不利于人類文明的進步。我們只有將依靠科學技術的力量科學技術、社會的發展以及生態環境有機統一,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才能使得社會發展欣欣向榮。
3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建設
要想真正進行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建設,就必須牢牢把握以下幾點:
第一是堅持人與地的和諧。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是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立,而這一社會的形成就需要我們要有可持續發展的思維,明白人與地和諧發展的中重要性。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具有兩重性,因此只有調節好兩者之間的“距離”,才能真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生態文明社會的建立本就是對工業文明社會反思的結果,是人類思維的變革,文明的進步。生態文明的社會講究可持續,它要求人們在社會理性發展的前提下,對自我的行為進行調節,最終實現以科學技術積極發展國計民生;第二是辯證地看待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積極促進社會和諧發展。辯證和諧要求我們看待事物要從全局出發,不能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科學技術與生態文明社會是具有內在統一性的,生態文明社會的發展需要科學技術的推動,而科學技術的發展能夠凸顯社會生態文明的更高層次。矛盾與斗爭是統一的,只有用辯證、和諧的思維才能達到科技與生態社會的共同發展;第三是實現“綠色”的科學技術。可持續發展的實現離不開科學技術,科學技術也應該要支持可持續發展。構筑適合人類發展的綠色技術是時展的需要,也是未來技術發展的方向。在生態文明社會,科學應該是低消耗、高產能、循環利用、節約資源型的,達到既追求利益又維持生態平衡的目的。生態文明社會下,人與自然是和諧的,因此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發展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只有二者相互配合,共同發展,才不會打破人與自然的和諧,社會才能持續發展。
4結論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人類最高文明的體現,也是科學技術發展的最高階段。和諧是發展最重要的前提,也是事物不斷向前發展的必然趨勢。人類的活動只有有助于自然系統的演化,才能夠在自然的保護下持續發展,進而向更高階段邁進。
參考文獻
[1] 蘇慶華.黔東南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云南大學,2012.
[2] 高煒.生態文明時代的倫理精神研究[D].東北林業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