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財務工作涉及到的法律法規
時間:2024-01-24 17:00:0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財務工作涉及到的法律法規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稅務風險;企業;財務管理;對策
企業稅務風險涉及到國家稅務機關、國家法律法規、企業稅務管理部門,對企業稅務風險的掌握可以幫助企業合理把握正確的稅務風險控制時間,能夠減少稅務法律法規變動中帶來的風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方式在發展變化中要求企業的經濟發展方式也要有相應的轉變,國家稅務機關和企業必須在稅務管理工作中有新作為才能保證企業健康有序發展。因此,如何減少、避免企業稅務風險,提高企業服務質量,目前在國家稅務工作中和企業發展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一、企業稅務風險概述
企業稅務風險是企業在運行過程當中由于對稅務法律法規沒有依法實行或者對稅務法律法規的變動沒有及時掌握導致的企業利益風險,主要包括企業的納稅行為違反了稅務法律法規和企業沒有準確運用稅法導致額外的稅務成本負擔。
二、企業稅務風險的特點
(一)主觀性
企業稅務風險關系到在國家稅務單位和企業稅務管理工作者,其中國家稅務機關的稅務政策和企業稅務工作者對政策的認識、實踐,企業自身的稅務風險意識和企業稅務工作者的素質,這些主觀性因素增加了企業的稅務風險。
(二)必然性
在我國國家稅務機關對企業進行稅收是按照國家法律法規進行的,具有強制性特征。企業生產運營的目的是創造最大經濟利益,往往要減少、降低一切生產成本,導致在企業運營過程當中有逃稅、漏稅等不規范納稅行為出現。因此,二者之間存在著必然矛盾。
(三)預先性
企業中的財務管理部門符合國家標準的,與企業的稅務管理工作有直接的聯系,在財務審核工作者就已經產生了稅務風險意識。因此,企業的稅務管理工作是有預先性的。
三、企業稅務風險原因
企業稅務風險的原因一般從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兩方面分析:外部原因是指國家稅務部門缺少相關的稅務法律法規或者國家稅務部門較低的服務效率,造成企業的稅務風險。內部原因是企業的稅務防范不全面或者企業的稅務意識不強造成的企業稅務負擔。
(一)企業稅務人員素質較弱
企業運營過程中,企業的稅務管理人員因為自身的稅務管理知識、財務知識有所欠缺,以及過國家的稅務法律法規沒有掌握,或許本身并沒有偷稅漏稅的想法,但是造成的結果就是企業在運營過程中有了偷稅漏稅行為,給企業增加了沒必要的企業稅務風險。
(二)企業對稅務風險認識不足
由于在企業處理稅務工作中會產生很多的人力、物力和時間成本,會加大企業的經濟負擔,尤其是中小企業的稅務管理體系不完善,導致企業對企業稅務風險認識不深刻,或者企業運營過程中對稅務管理工作的態度松懈,產生了一系列的企業稅務風險問題。
(三)信息情報工作不到位
數據信息情報在國家稅務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已經得到廣泛認可,企業可以通過很多渠道得到稅務信息,但是,事實表明,企業對獲取的信息并沒有足夠重視和應用,導致國家稅務機關的稅務信息沒有實際有效運用。
四、企業對稅務風險防范對策
(一)加強企業稅務人員的素質
企業稅務人員的稅務風險防范意識和防范水平關系著企業面臨的稅務風險。企業的稅務人員可以通過企業講座、企業培訓提升自身的綜合稅務素質,保證自身可以在具備充足稅務法律法規基本知識的前提下幫助企業減少稅務風險。
(二)強化企業風險應對意識
企業的稅務風險意識要逐步加強,一定遵從稅務管理單位。一旦企業的稅務管理遵從度減弱,不僅增加企業自身的稅務風險意識,也給國家稅務單位帶來稅收風險和稅收困難。在企業運營過程中稅務風險的預防工作也會出現疏漏,因此,企業應該按照周圍的環境對企業稅務風險進行檢查、糾正,促進企業的正常的發展。雖然在解決企業稅務風險問題時給企業增加成本負擔,但是能夠給企業帶來更大的效益。
(三)進行企業納稅檢查
企業應該定期進行財務數據審核、稅務檢查,對企業財務的各個環節清晰明了地掌握,做到健康有序地安全防范稅負風險。在發現稅務風險問題時要與專業的稅務工作人員解決,及時解決。如果發現企業在運營過程中有稅務風險問題存在,企業要受到處罰并且需要對企業的稅務管理工作進行檢查、修正,以免出現更大的稅務風險。
(四)提高數據信息情報質量
必須要在專業的稅務管理、實際中服從稅務風險應對工作者,對于其更新的數據信息、數據需求準確、按時獲取。稅務風險應對工作者也應該在縣城的新機具初上做好整合運用,加強財務在企業稅務風險應對中的作用,切實了解企業的真實生產能力,進行企業各個環節的財務數據深刻,能夠及時有效地解決企業的隱性的稅務風險。
關鍵詞:財政支出;績效管理;研究
最近幾年,全球經濟發展并不理想,這對我國經濟發展而言是一項巨大考驗,相關部門必須對其經濟活動引起足夠重視,尤其是財務支出績效管理工作,采取相應措施提高財務績效,讓其管理工作更加規范化、合理化,增加我國國民經濟綜合實力,推動我國經濟發展。
一、目前績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相應保障據研究發現,我國財務人員在進行財政支出績效管理工作時缺乏相關依據作為支撐,導致其工作缺乏相應的保障,嚴重阻礙其管理工作順利開展。雖然我國針對財務管理工作制定了相應的法律法規,要求財務管理人員要將自身職能充分發揮,做好相應管理監督工作,對地區財政經濟活動進行全動態跟蹤,保證其財政工作真實性、有效性、合法性。但是縱觀整個財政法律法規可以發現,財政支出績效管理工作法律法規少之又少,地方財政部門人員在進行相應管理工作時缺乏相關依據,法律保護力度不強,其工作較為隨性,并且國家政府也沒有針對其管理工作建立相應體系,導致大部分政府機關相應團隊組建工作不到位,缺乏專業人才,沒有建立相應管理體系,如長效機制、激勵機制,在進行管理工作時過于盲目,缺乏科學性,嚴重阻礙著我國財政支出績效管理工作進度。
(二)缺乏科學性由于財政支出績效管理屬于一種新型財務管理工作模式,目前我國仍處于初步起步階段,大部分地區對其管理工作認識并不到位,過于重視該管理工作,將其管理工作作為財政經濟活動突破口,沒有正確、科學設立相應指評價指標,并且大部分工作人員由于缺乏科學指導,對其認知出現偏差,和其余經濟活動產生沖突,不利于管理工作發展。此外,各地方經濟活動有所差異,財政工作有所偏差,對其認知程度也存在著差異,建立相應評價指標時也有所不同,比較多元化,會導致國家對其無法進行統一管理。
(三)框架體系缺乏完整性相關政府單位要想做好調整支出績效管理工作就必須在進行正式工作之前建立相應框架體系,將當地經濟活動中所涉及方面全部引用其中,從而實現綜合型管理,但是,根據研究大部分地區建立相應框架體系時出現嚴重問題,沒有設立相應管理部門,機構數量遠遠不足,工作人員缺乏相應專業素養,其工作流程與職責落實并不到位。并且由于財政支出績效管理是一種新型管理模式,在其應用過程中會使用到大量現代化技術,如行業標準庫、績效管理數據庫等,這些都需要相關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建立相應網絡資源,但是由于多種原因如資金、重視程度等,大部分政府對其網絡資源建設都不到位,導致其管理工作過于分散,沒有規范化。
二、完善我國財政支出績效管理的策略
(一)明確管理目標相關管理人員在進行財政支出績效管理工作時需要先將其目標進行明確,對財務支出績效管理工作進行深入研究,了解其管理工作重要性,充分掌握其管理工作意義,如流程、目的、作用等,并根據其特性建立相應評價制度。建立相應評價制度以后相關部門需要將其目標進行全面落實,讓各個部門都能充分了解到其管理工作目標,在進行日常工作中以該目標為基礎開展相應活動,并且相關部門要做好相應監督管理工作,確保其管理工作各個流程真實性、有效性,從而全面提升管理工作水平。
(二)對評價類型進行合理劃分因為財政支出績效管理工作所涉及到的方面,包含了當地政府整個經濟活動,因此對象與目標也比較多,相關工作人員可以根據其評價對象和目標建立相應評價表,全面掌握政府經濟活動狀況。相關人員可以建立綜合績效評價表,對政府相應經濟活動進行監督,如政府資金規模、預算管理水平、收支活動等。其次部分政府由于發展較好會存在下屬單位,工作人員可以建立部門績效評價表,對其下屬單位進行相應財務管理工作,如預算編制、預算執行等。政府進行日常運行時會建立民生項目,因此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對其項目建立相應績效評價,將項目成本、效益進行綜合評價,根據效益不同建立不同、效益表,如短期、長期、間接、直接等,從而對項目項目進行全動態跟蹤,確保其管理工作有效性。
(三)建立相應評價體系由于政府事業單位特殊性,在發展過程中會涉及到公共財政支出,因此相關工作人員可以根據其支出建議相應績效管理體系,將其支出情況充分展現出來,讓管理人員可以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將不必要的財政支出去除,提高財政資金的利用率。相關工作人員建立相應體系時需要根據其基本內容進行建立,如界定、設置、標準等,工作人員要明確所評價目標,建立科學、全面的目標體系,并且還需要將其體系進行衡量建立指標,當評價體系建立完成以后,工作人員需要對其進行衡量,保證其科學性、通用性。
(四)選擇合適的評價方式相關人員在進行相應管理工作時要選擇合適評價方式才能有效保證其結果準確性,為管理人員進行決策提供相應數據支撐。一般情況下,工作人員會采用綜合評價分析判斷法開展相應評價工作,但是由于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所涉及到的項目部門有很大差別,因此工作人員在進行相應評價工作時要對其評價工作進行相應調整,以定性與定量、經常性與評價性、統一與專項、事前與事后、自我評價與專業部門等方面進行結合來開展相應評價工作,從而保證該管理工作全面性,提高工作人員管理水平。
(五)加強相關立法工作財政支出績效管理所涉及到方面比較隱私,其安全性和私密性較強,因此,政府必須建立相應法律法規,國家政府應該在原有法律條文基礎上結合我國經濟發展情況增加相應管理體系,如在預算法審計法中添加相應的管理內容,對該工作進行相應的約束,提高管理工作的地位,讓各級政府能夠對其引起足夠重視,從而激勵政府全面落實的管理體系。并且隨著該管理深入,當地政府需要以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為依據,對其工作進行細化,讓其流程更加全面。建立相應法律法規可以幫助管理人員樹立權威性,讓相關人員具有一定管理權力,更好的進行相應管理工作,如調查、評價等,讓各地相關人員在進行日常工作時能夠做到有據可依、有法可依,讓其管理工作更加規范化、制度化。
(六)建立并完善相應管理框架財政支出績效管理涉及到當地政府整個經濟活動中所有財務數據,因此該工作覆蓋面積廣,所涉及到內容較多,工作內容比較繁瑣,如編制、經濟活動財務監管等,因此相關部門必須根據其管理工作流程性質對其進行建立相應部門機構,如財務部門、審算單位、審計部門等,將其工作進行性細分并明確各部門之間的責任,讓其管理工作可以有序進行。同時當地政府需要根據其工作特性完善相應工作流程,對其進行統一化、規范化管理,規范其工作模式,建立標準申報、工作流程如績效目標申報表、數據收集表、指標分析表等,對各個流程進行嚴格控制,以科學、先進技術為基礎完善相應系統建設,如信息化系統、數據庫等。
1農村財務審計工作現狀
通過開展農村經濟審計工作,可正確評價農村集體經濟的運行狀況,對加強村級財務監督、規范財務管理、促進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據統計,2010年以來全市開展對農村財會人員以及農經人員的培訓共78場,培訓人員總數達1829人,共對全市967個村(居)的251個村(居)進行2009年以來村集體財務收支日常審計。251個村(居)審計總金額達38872.16萬元,查出違規使用村財務總金額88.46萬元,涉及人數33人。現已清退違規總金額71.54萬元。目前莆田市的農村財務審計工作逐步規范、農村財務系統管理的工作效率提高,使得農村的財務管理逐漸走向正常化和正規化,但還存在諸多問題和不足。
2農村財務審計存在的問題
2.1財務審計的環境較差多年來,農村經管部門地位低,權威性也不高,這是目前不能有效開展農村財務審計工作的客觀原因。一方面在走訪群眾中部分群眾避而不見,有的以年數太久、記不清而推諉,有的當事人特別是一些村干部因涉及到個人利害拒絕提供相關資料,從而給農村審計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另一方面因缺乏相關的法律法規,既沒有辦法對違反財經紀律的責任人進行黨紀政紀處理,又因為其違法違紀問題的界定不清,達不到立案標準,司法機關不能立案偵查[2-3]。致使問題久拖不決,沒有有效的法律依據對其處罰,整改措施不完善,最終導致審計工作無法順利進行,難以有效地遏制投機人員的違法亂紀行為。
2.2財務審計人員素質偏低因為農村財務審計工作的特殊性質,不僅要求財務審計人員具備較豐富的審計專業知識,而且要求掌握會計、法律等相關知識。但是就目前對莆田市農村財務審計人員的調查結果來看,無論是業務素質還是政策均達不到要求的水平,且人員文化背景差異較大,高、大、中專畢業生都有;有的曾經在村級合作經濟組織中從事過財會工作,有的是從鄉鎮其他部門調入的,還有依靠關系從事財務工作的等等。大部分審計人員不能快速地理解農村中的各項經濟政策,而對于農村財務管理方面的規章制度,及會計專業的一些專業術語更是一知半解,根本無法勝任當前的業務工作。
2.3財務審計機構設置不規范目前,國家的法律法規并未涉及農村的財務審計,沒有明確指出農村財務審計的法律地位。而在農業部、監察部、國務院糾風辦發文(農經辦〔2005〕12號)中規定,農村審計由農村經管站負責組織實施,工作體系是由農業部門牽頭負責,而審計活動則直接由農經站實施,致使現階段我國農村財務審計缺少明確、獨立的審計機構,缺乏必要的法律權威。目前,莆田市有部分鄉鎮、街道的經管部門存在人員編制被其他部門占用以及審計人員與其他部門混崗使用的現象,而真正專門從事經管工作的人卻寥寥無幾,甚至有些地方只有經管站長1個人負責,這種混亂的人員設置現象導致農村財務審計工作效率低、質量差,嚴重影響農村財務的監督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4]。
3加強農村財務審計工作的對策
3.1加強農村財務審計宣傳力度由于學習不夠,審計宣傳不到位,農村基層村、組干部和村民群眾對審計的目的、作用、職能往往缺乏足夠的認識。因此,要充分利用電視、報紙、農村廣播等新聞媒體或通過會議、座談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和機會,大力宣傳審計法規、審計方法、審計程序和審計成果。不斷擴大審計影響,提高人們的審計意識,增加對審計的理解和支持,排除對審計的阻力和干擾,從而改善審計環境,保證審計的順利實施。
現階段我國企業會計信息管理中存在很多問題,其中信息失真是最為嚴重的問題,直接阻礙企業健康穩定發展,嚴重時直接擾亂市場秩序,影響國民經濟發展。會計信息質量問題由很多影響因素造成,其中內部控制就是主要因素。企業經營中通過強化內部控制可以顯著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本文就此展開論述。
一、會計信息質量與內控關系
內部控制作為企業財務風險管理中一種重要手段,有利于促進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對于內部控制,企業在進行財務管理時,主要是通過制定相應的制度和流程,達到控制和約束會計人員的行為,便于相關人員在后期進行會計事物處理時,嚴格遵守相應的會計制度和準則,確保工作順利進行。同時,內部控制機構在虧及業務中也起到了監督作用,能夠及時發現會計業務中存在的問題及隱患,例如針對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就可第一時間發現并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進而更好的提升會計信息的質量。另外,還可以在企業財務管理中,利用內部控制建立更加完善的責任制度和獎懲制度,在會計信息質量管理工作中,將責任明確分配到個人,有效激發的財務人員積極工作積極性。
二、會計內控作用分析
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會計監督作為經濟監督的主要構成部分,本身具備經濟監督的特點,同時還包含獨特特征。按照監督實施者將會計監督分成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兩種。前者企業規范內部會計工作程序與方法采用的審計;后者則是政府監督部門或中介機構監督企業會計工作和會計單位經濟活動。有效發揮會計監督,可以達成以下幾方面作用:
1.有效規范經濟行為
企業經濟活動進行中不可逾越金融法律法規,會計內控則可以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嚴格檢查企業經濟活動,保證各類經濟行為合法有效,保證國家金融法律的權威性。企業財務與經濟活動的而基礎與前提就是會計工作,會計師必須了解所有財政收支情況,構建高效健全的會計內控體系,有助于預防與遏制金融犯罪,全面落實國家金融法律法規。
2.實現企業自我約束
?S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企業的管理權逐漸從政府的手中轉移到了企業經營者的手中,政府由直接管控者變為間接的管理者。伴隨經濟改革的深入,政府從直接的管控這慢慢變為管理者,企業經營者從政府手中接掌了企業的管理權。這對企業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激發了企業經營者工作積極性。但也有不利的一面,例如,政府再放權時,專制、腐敗等問題是不可避免的。針對這些問題,就需要企業內部會計內控部門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監督工作,真實掌握企業內部的財務信息,對腐敗、專制問題及時防范。從而做到效規范企業經營活動,合理利用有效資源,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三、企業內部控制現狀分析
1.內控制度不完善
實際中部分企業內控制度存在問題,這些問題對內控工作產生不小的影響。新經濟環境下,我國市場題注逐漸完善,行業競爭加劇,企業面臨著巨大市場壓力,只有通過建立完善內控制度才能徹底發揮其作用,實現企業長遠發展。實際中也有企業沒有內控制度,或是內控制度僅針對某一方面,財務控制準則不完善,造成內控無標準可依循。
2.資金預算體系問題
企業財政預算工作中,部分財務管理人員工作態度不端正,資金預算敷衍了事,很多時候直接修改上一年的預算表,造成資金預算不準確、結果粗糙,不能準確計算企業的各項經費預算,造成項目與資金數額不匹配,出現大項目資金不足、小項目嚴重浪費資金的情況。我國企業財務管理的最大問題就是預算數據不符合實際情況。此外,資金預算涉及到諸多部門,但大部分部門對財務預算工作不重視,只關心小部門的預算指標,部門間缺乏配合,上報預算金額時也是敷衍了事,影響后期工作的開展。
四、強化內控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針對上述分析,筆者結合工作經驗,從多方面分析給出具體優化措施。
1.建立健全相關制度
建立內控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內容:組建內控管理層,企業經營生產中會涉及到各個層面的風險。通常會將內控部門獨立出來,行使獨立的職能。企業領導層的主管風險管理的主要掌握風險管理的總體計劃與管理方向;進一步明確操作風險管理準則,在考慮各種可能風險的前提下制定詳細管理計劃,這樣當面對突況時可以及時采取應對措施,給出及時有效的調整策略;構建以審計為主的監管制度,整個企業都要重視內部控制,財務管理則側重于企業內部審計,企業內審制度有助于監管企業高管、資金走向及勞資問題。
2.優化會計業務流程
財務集中處理制度,通過集中處理財務工程可以優化工作流程,通過構建財務處理后臺將其與業務工作有效分離開;分離財務工作與行政工作,保持工作的相對獨立,保證內部控制的獨立性,確保內部控制的準確性;明確財務管理操作流程,企業其他經營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獨特性,比如營銷工作,其工作較為靈活,流程控制相對松散,流程控制過于嚴格會降低業務人員的自主性。而財務管理流程則必須保證嚴謹與明晰,尤其評估與審查風險時,嚴格遵守管理流程與責任制度。
關鍵詞:房地產 財務主管 投融資 法規 意識
公司財務主管除了管理公司財務工作以外,還應該著眼公司經營管理的全過程,在制定發展戰略、分析評估風險和決策等環節扮演好關鍵的助手和參謀角色。作為房地產公司財務主管,要扮演好這個角色,必須具備精深的專業知識、行業知識和良好職業素養。由于房地產行業的特殊性,房地產公司財務主管在具備基本的職業素養的基礎上還應該牢牢樹立四種意識,即全局意識、投融資意識、法規意識和風險意識。
一、全局意識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房地產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資金、人才、資源高度集中。房地產公司財務主管必須從公司的整體戰略出發,要有全局意識,絕不能單從財務數據出發考慮問題,而要從公司全局考慮問題。只有具有全局意識,才可能當好公司領導的助手、參謀。
怎樣牢固樹立全局意識?首先,要加強政治理論、行業政策和上級文件精神的學習,提升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高度和能力。第二,要正確處理與上級的關系,做到部門服從公司、下級服從上級,自覺在大局下行動,保證政令暢通,令行禁止。第三,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強與公司內其他部門、其他單位財務部門的協作與配合。相關業務部門需要了解、協助或辦理的事,只要在制度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予以方便。與其他單位財務部門業務往來時,要提前通知對方,并做好相關準備工作。加強與其他部門主管的交流和學習,取長補短,精誠團結,共同把公司的各項工作做好。最后,要有淡泊名利、獻身工作的高尚品格。當個人、部門的局部利益和公司利益或其他部門利益有沖突時,要高風亮節,勇于犧牲。
二、投融資意識
公司以盈利為目的。財務戰略以持續盈利、財富不斷增長為目標,房地產公司亦然。投資是盈利的前提、基礎,融資為投資提供資金保證。房地產是典型的資金密集型產業,作為房地產公司財務主管,必須樹牢投融資意識,要科學地判斷投資方案是否可行、是否能夠達到預期的盈利目標,必須保證投資規模與公司發展需要相適應的資金需求,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采取靈活有效的籌資方式。
怎樣樹牢投融資意識?樹牢投融資意識,首先,必須加強財經知識學習,要隨時掌握行業動態,把握房地產經營的特點、規律。其次,要加強同行之間的交流和學習,吸取同行的投融資經驗和教訓。第三,樹立市場經濟意識和開拓意識,以效率和效益為評判標準科學選擇和確定投融資項目,不等不靠。第四,要在原有融資方式的基礎上,積極創新融資方式,拓寬融資渠道,探究投融資對策。總之,投資必須有回報!融資要控制成本。具有強烈的投融資意識是一個合格的房地產公司財務主管必備的基本素質。
三、法規意識
任何公司都必須合法經營,這是基本準則。房地產公司在經營活動中涉及到《稅法》《合同法》等經濟法律和政策規定,這些法規是公司經營管理的重要依據。在經濟運行過程中的每一個階段都會直接或間接地涉及到稅務處理問題,和《稅法》密切相關。公司對外發生經濟行為,均要簽訂書面合同。房地產公司簽訂的主要合同有施工合同、銷售合同等。作為財務主管,必須樹牢法規意識,依據法律合理減低稅金,降低經營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降低經營風險,切實維護公司合法權益。如果缺乏相應的法規意識,處理不當,會經常導致公司不可挽回的重大損失。
怎樣樹牢法規意識?首先,除了加強相關法規、政策的學習以外,作為財務主管還要嚴格遵守會計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準則制度,確保財務報告合法合規、真實完整。第二,要經常收集同行業反面案例、典型案例,引以為戒。第三,作為公司領導的財務參謀,要提醒、影響領導重視經濟法規在日常業務流程中的管控。第四,要引導相關業務部門遵守法規,依法辦事,防止和糾正有法不依,有章不循,見利忘義等問題的發生。
四、風險意識
公司必須建立辨認、分析和管理風險的機制,以了解公司所面臨的來自內部和外部的各種不同風險。房地產公司面臨的主要風險有商業機密泄密風險、資金風險、稅收風險等。財務信息是公司經營的重要資源,有的財務信息本身就是商業機密,有時甚至涉及公司的生存,因此,確保財務信息的安全尤為重要,財務主管一定要樹牢信息保密意識。房地產公司涉及投融資規模、金額巨大,資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確保公司盈利才能保證公司可持續發展。稅收風險是房地產公司的最大風險之一。房地產公司是地產稅務稽查部門每年稽查的重點,正確處理房地產涉及的稅務問題可以大大減少不必要的稅收風險。
怎樣樹牢風險意識?首先,財務主管要熟練掌握金融知識,熟悉國家金融政策,增強識假防偽能力,學會應用法律武器,維護合法權益。同時,要加強對全體財務人員的教育管理,切實提高所屬人員防范風險的意識和能力。第二,要配合公司建立科學、有效、嚴格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嚴格按規章辦事,充分發揮監督檢查的作用,重大投資方案應當采取集體決策。第三,要充分利用現代管理軟件,正確分析和預測房地產公司面臨的各種信息泄密風險、資金風險、稅務風險。最后,要親自參與制定完備的應對各種風險的預案,并經常對照檢查和演練。
綜上所述,當好房地產公司財務主管,必須加強學習,提高能力,嚴格管理,樹牢全局意識、投融資意識、法規意識和風險意識。
參考文獻:
[1]肖太壽.最新稅收政策公司涉稅76難點深度解析及經典案例[M].中國市場出版社.2011.
關鍵詞:企業建設;投資項目;財務管理;財務信息系統;內部控制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章編號:1009-2374(2016)10-0187-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0.091
企業建設投資項目財務管理工作是一項綜合性的管理工作,關系到企業建設投資的全過程,涉及資金運用,體現各方面的財務關系,在企業建設投資項目的前期、實施過程和竣工之后發揮著組織、計劃、指揮、監督和調節的功能,能夠合理分配、使用資金,最終達到提高企業效益的目的。當前隨著社會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投融資體制不斷的深化改革,企業建設投資項目財務管理工作逐步轉型,成為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進一步加強財務管理,緊抓涉及企業從籌集、投入到產出的全方位的財務管理的工作環節,緊跟經濟發展的步伐,有助于規范財務行為,有助于維護市場秩序,有利于進一步推動整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
1 企業建設投資項目財務管理的不足
財務管理工作是企業建設投資項目的重要環節,涉及到企業生產、運營的各個方面,就當下情況來看,企業建設投資項目在財務管理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具體的表現內容如下:
1.1 財務管理基礎工作薄弱,財務信息系統功能不完善
有一些企業的建設投資項目財務管理人員工作能力不強,利用一己之私虛構項目涉及財務管理的內容,使得設計概算編制沒有科學參考,數據不嚴謹。有些企業更是急于立項成功,在未有可行性研究報告的依據之前就沖動行事,使得概算與計劃、預算不符合,導致預算成本和實際投資之間存在出入,給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帶來很大的干擾,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企業的長久發展。另外,還有一些企業不重視建設投資項目的前期基礎財務工作,缺少專職從事會計和擁有豐富財務管理經驗的專職人員,項目管理人員對于企業的建設投資項目的基本程序和實施程序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要求認識不到位,財務管理基礎環節薄弱,僅僅依靠建設投資財務部門是遠遠不夠的,各部門之間不能做到有效溝通,況且工作的相互配合程度較低、效率較差,企業的整體財務信息系統功能不完善,沒有切實可行的規范化和標準化的財務信息管理體系,也不能完全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導致有些項目投資盲目甚至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阻礙企業的正常發展。
1.2 建設投資項目的內部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
就目前情況來說,我國大部分的企業建設投資項目存在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的問題。不管是在企業前期的籌集、勘察、設計階段,還是后期的監管、決算時期,或多或少地存在問題。一方面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的專業財務素質不高,導致企業預算不準,忽視財務管理的重要性,使得財務管理工作落實困難;另一方面缺少健全的財務管理監督機制,使得財務人員工作懈怠,存在得過且過的消極態度。另外,財務監督機制不完善,導致已有的某些財務管理機制空有框架而疏于貫徹落實,不僅保證不了企業建設投資項目各環節的工作質量,欠缺內部監督,時有違規操作現象發生,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企業發展,也增加了企業建設投資和運營的風險。
1.3 建設投資項目前期的財務管理工作不全面
企業建設投資項目的前期,財務管理的基礎工作繁多并且復雜,但是有些企業并未重視前期的財務工作,不能很好地與其他各部門溝通交流工作細節,在未完全達成一致協商的情況下就盲目投資建設,審核環節松懈,沒有科學的建設投資計劃,使得計劃和預算不能完全契合。此外,建設投資項目的細節需要商榷的地方很多,基本建設項目的各種資金使用途徑與預算管理范圍存在差距,投資規模上也出現不相符的問題,不能完全根據國家的相關政策和實際的市場情況隨機應變,預算與概算不匹配問題頻出,沒有全面、科學、有效的投資規范,處理不當計劃、預算與概算的問題,前期財務管理工作不全面,嚴重阻礙企業建設投資項目之后的正常運營。
1.4 建設投資項目實施過程中財務管理不到位
可以說建設投資項目實施過程是企業整個運營的核心環節,包含建設投資項目從審批立項、建設投資一直到項目完工驗收的過程,關系到整個企業能否順利建設,必須加以重視。但是目前有些企業在建設投資項目的實施過程中還存在問題。一方面,建設投資項目在實施過程中不能完全依照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行事,使得項目在建設投資過程中的財務管理工作缺少相應的制度遵循,財務管理工作的嚴謹性和強制性得不到充分保障。欠缺對于建設投資項目實施過程的內部稽核機制,對項目的財務管理不到位;另一方面,企業建設投資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招投標環節時有問題發生,財務指標不科學,預審與分析評價參與投標的競爭對手不到位,使得投標企業沒有足夠的財力支撐,容易流失資金監管和失控,不利于企業長遠發展。
1.5 建設投資項目竣工的財務管理力度不夠
企業建設投資項目在竣工的財務管理方面的問題不少,首先是驗收程序不合理,竣工結算財務報告不明確,存在看過場,走形式的現象;其次,企業項目在竣工之后,不能及時清點剩余物資,造成資金閑置情況;最后,項目竣工決算審計方面的工作懈怠,對于項目竣工之后的各項財務支出管理不明確,出現混亂狀況,財務管理的力度不夠,監管欠妥,容易出現資金挪用和截留情況,不利于企業投資建設項目的長期運營。
2 加強企業建設投資項目財務管理的措施
企業建設投資項目的全過程復雜多變,涉及到財務預算分析、財務核算、數據對比分析和資金控制等多個方面,需要企業嚴格根據國家和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操作,需要全面加強財務管理方面的工作。當下,結合企業在建設投資過程中出現的具體問題,綜合實際需要,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以下改進措施:
2.1 建立網絡共享信息管理平臺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財務管理工作也可以與其接軌,實現無地域操作。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可以將企業建設投資項目比較容易標準化的財務業務工作進行規范化管理,流程再造,利用各種新興技術建立網絡共享信息管理平臺,并且由其統一管理并對其進行處理,以保證財務管理工作記錄和報告的規范化、結構的統一化。集中進行會計的核算工作,大大簡化了財務繁瑣問題,能夠有效節省人力和物力資源,有利于降低系統和人工成本,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財務管理工作的效率,提升了客戶的滿意度。另外,進行財務共享服務,使得財務管理工作操作流程標準且精簡,基本能夠實現財務管理的透明化,使得財務申報、審批、入賬等環節做到公平、公正、公開,有利于內部檢查和監管,更加有利于企業的持續發展。
2.2 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
完善的企業內部控制監管制度,是保障建設投資項目順利進行的依據,是規范建設投資項目財務管理工作的必然選擇。首先,企業應該嚴格貫徹執行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建立健全的財務管理內部控制機制,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還需進一步提升企業具體項目的財務管理政策水平,以確保財務工作的嚴肅性和強制性;其次,針對企業建設投資項目要制定一套具體的內部考核制度,把好審計關,不定期地抽查項目的財務管理工作,加強資金管理。另外,要從企業建設投資項目的內部出發,有效分析和評價現有的內部管理制度,根據實際需要適時調整財務管理工作,促進其不斷完善和發展。
2.3 加強建設投資項目前期工作的財務管理
在企業建設投資項目的前期,首先,財務管理部門應該嚴格落實國家相關的政策方針,主動加強與其他部門的溝通與合作,協商一致之后制定相關的可行性投資計劃,并結合實際的政策和市場需要,正確處理和調整計劃、預算與概算三者之間的關系和問題,有針對性地強化預算管理和設計審核工作,規范投資規模;其次,還應該恰到好處地管理基本建設投資項目的各項資金運營問題,強化資金管理、審核和監督,認真分析、核實審批項目的概算,使其在預算管理范圍之內,并有效控制資金使用范疇,以確保其合理科學利用。
2.4 加強建設投資項目實施過程的財務管理
對于建設投資項目的實施過程,應該高度重視,以確保在項目批準的概預算范圍內順利完成項目建設。首先,應該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使得建設投資項目在實施過程中規范操作,有相應的規章制度可以遵循,進一步保障項目資金的安全使用,合理分配。在此過程中還要加強成本核算,嚴格控制財務費用,提高利潤水平;其次,要強化招投標環節的掌控力度,確保財力履行,加強項目工程價款結算監管力度,嚴格遵守結算手續和審批程序,保證結算憑證的真實合法,以避免產生不必要的經濟糾紛。
2.5 加強建設投資項目竣工的財務管理
企業建設投資項目竣工之后的財務管理工作至關重要,是對項目前期和實施過程的總結,通過對比分析實際投資完成額與預算、概算的執行情況,客觀分析項目建設投資中的各種問題,總結經驗教訓,對于企業降低成本、優化管理有很大的指導意義。所以應該加強建設投資項目竣工的財務管理工作,真實地反映竣工項目的建設成果,組織竣工決算工作,總結財務情況,核定資產。投資單位應對其建設投資的項目進行驗收,根據實際情況撰寫竣工結算報告。在此期間,及時結清賬目,處理剩余物料,以竣工決算的內容為準進行審計工作,全面統計企業各項目的合理支出,加大監管結余資金的力度,避免出現資金使用不當的問題。除此之外,還要盡快辦理資產移交手續,使企業的建設投資項目盡快轉化為企業取得的經濟效益資本。
3 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建設投資項目在財務管理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認真對待,理性分析,任何涉及到財務的工作都可能引發經濟風險,所以財務問題無小事。財務管理工作的成效直接影響到企業建設投資項目的運營,干擾經營成果。有效加強企業建設投資項目的財務管理工作,確保財務工作順利進行,合理控制資金分配和使用,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進而擴大其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 郝云宏.公司治理內在邏輯關系沖突:董事會行為的視角[J].中國工業經濟,2012,(9).
【關鍵詞】加強,軍隊財務,監督
一、凈化監督環境
首先,要樹立依法理財觀念。主管部門要加強對各級領導,特別是財務部門領導的財會知識和財經法規培訓,增強他們的理財觀念。要有計劃地培養和提拔使用財務干部,使他們知法守法,并帶頭執行財經法規,積極支持財務監督人員的工作。其次,要正確處理好領導者之間關系。領導者要主動從政治上、業務上、生活上關心愛護監督者,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監督者既要忠實地履行自己的職責,又要主動當好參謀助手,絕不能借鑒之名,行關卡之實。再次要建立財務人員舉報制度,提高法律的威懾力,解決財務工作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問題。對財務人員實施法律保護,對執行法規好的單位和個人要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形成內部約束機制,為財務監督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
二、強化財務監督意識
新形勢下,加強財務監督的前提,是不斷加強財務人員的監督意識。財務部門是各級黨委的綜合理財部門,每一項經費活動都要通過這個關口。從經費活動監督的及時性、連續性和全面性看,它的監督作用是其他監督手段無法比擬的,可以說,財務監督的效果如何,直接關系到軍費的使用效益,關系到軍隊現代化建設和戰斗力的提。因此,每個財務工作者都要樹立監督意識,充分履行自己的職責,使任何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都無機可乘。
三、完善軍隊財務監督機制
1.加強軍隊財務部門的內部監督。實施財務監督是軍隊財務部門的重要職責之一,財務部門的內部監督是軍隊財務監督體系的基礎,財務監督只能加強,不能削弱。財務部門應組建專門機構,運用專業力量,依法對財務行為及其相關活動獨立實施財務監督檢查工作。按照精簡、統一、有效原則,在現有財務檢查組織基礎上,組建一支素質良好的軍隊財務監督隊伍。財務監督機構作為包括對外業務監督管理和對內專職監察的統一體,具有明顯的雙重監督屬性。這要求財務監督部門不僅必須徹底改變只重視對外部的管理監督,不重視對內部的監察性監督,而且要努力擺正對內監察和對外監督管理的關系,逐步走財務內部監察主導下內察外監的緊密結合的財務監督之路。
2.加強軍隊財務部門的外部監督。外部監督具有內部監督不可比擬的優越性,它更能體現監督客觀公正的要求。各級審計、紀檢部門要切實負起責任,對財務工作進行有力的監督審計。在外部監督機制的運作中要增強審計機構對上負責為主,對本級負責為輔的角色特征。審計部門要注重對財務執行情況、法律法規的落實情況、合同的簽訂與履行情況進行審計。紀檢部門要對審計中發現的問題進行認真查處,加大對軍隊財務中滋生的新腐敗的懲治力度,起好“警示”作用。充分發揮專職人員的政治、業務素質優勢,提高財務外部監督水平。
3.加強軍隊財務部門的行政監督。加強行政監督是加強國家行政機關對軍隊財務的監督。對于違反財經紀律、法規以及決策失誤造成經濟損失者,一定要嚴加懲處。除行政處分外,還應負相應的經濟責任,賠償一定的經濟損失,直至追究法律責任。要改變以前那種平均主義的做法,即出事后,當事人只是檢討一下就了事,不負其他任何責任。對在財務監督中發現的問題,應嚴格按照有關法規的規定處理,不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直至不了了之。為改變軍隊財務監督工作的被動局面,制止經濟損失浪費等不良現象,還應建立財務人員舉報制度,嚴肅處理違紀違法和打擊報復事件,改變目前財務監督中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狀況。對財務人員實施法律保護,對執行法規好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精神和物質上的獎勵,形成內部自我約束機制,為財務監督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使財務監督工作制度化、規范化。
四、要依法實施財務監督
首先,各級財務部門領導要逐步轉變理財觀念,克服“權力至上”的思想,擺正權與法關系,使權力的應用法律化、秩序化和規范化,自覺地把自身置于監督之中。只有這樣,對下級部門和下屬單位的財務監督才理直氣壯。其次,要盡快把財務監督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下來,使財經法規真正成為財務活動控制的依據、規范手段和行為準則,最大限度地減少人為因素的干擾。三是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和廉政建設。因此,各級黨委要時刻重視廉政建設,打牢拒腐防變的基礎,做到“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鞋“。其次要加強業務建設,提高業務素質。財務工作具有很強的政策性和專業性。在市場經濟形勢下,信息靈通,科技日新月異,沒有一批精于計算、善于管理的專門業務骨干是不行的。因此,要通過院校培訓、自學考試等多種形式提高財務人員的監督管理素質。再次要樹立法律意識,依法理財。市場經濟是一種法制經濟,財務監督必須依法令、法律、法規為依據,在財務監督過程中做到守法、執法、懂法和用法,只有這樣,才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