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8 17:08:0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交通工程專業認識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交通工程專業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其實驗、實習等各實踐環節對本專業學生來講都非常重要,作為辦學歷史不長的學校交通工程專業,不斷改革和完善實踐教學環節,對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提升學校辦學水平,為社會提供有實際操作能力的合格大學畢業生非常重要。學校在長期的交通工程專業實踐教學建設中,積極開展探索與研究,摸索出了一套適合交通工程專業特色的實踐教學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交通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的目的和要求
(一)交通工程專業特點交通工程涉及到多門相關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有著自身鮮明的特點。交通工程中既有大量深入的定量計算,也有許多對未來不確定因素的定性分析。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既有理論分析,也離不開一定的工程經驗。交通工程研究過程中,既需要大量的現場外業調查,也有大量的內業數據處理、計算與分析。研究成果的表現形式既有文字(研究報告)也有專業圖紙。
(二)交通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的目的與要求在交通工程專業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側重于交通工程理論知識體系的構建,其重點教學內容是步驟、內容、方法、手段與模型。僅僅依靠課堂理論教學,難以使學生形成對交通工程的感性認識,難以培養起學生初步的工程概念和交通工程實踐操作能力。交通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立足于交通工程特點,在一系列理論教學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模擬、創造工程實踐環境,參加實際工程或科研項目,目的是使學生在充分了解交通工程實踐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具體操作能力、提高綜合素質;通過實驗,提高學生在工程研究中進行觀察、認識、思考、分析的綜合能力和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開展獨立思考的積極性,加深對交通工程理論的理解與認識。要求學生掌握數據的采集、處理與分析以及仿真、模擬的基本方法與手段,掌握工程設計能力,能夠在一定的指導下獨立開展簡單交通工程設計,能分析規劃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具備較強的工程研究能力。通過交通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發展提供有利的基礎支撐,積極推進建立知識、能力、素質三者協調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
二、實踐教學環節的作用和地位
交通工程學科的實踐教學側重于理論如何在實際中應用。交通工程學科包含大量的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僅僅記住了概念的解釋或只了解基礎理論的原理和計算步驟,在交通工程實際中根本無法進行應用。例如:對于日變系數、月變系數、高峰小時系數等一系列概念,不能懂得如何在實際中獲取用于計算的交通數據、不懂得如何將這些基本概念用于實際交通現象的評價分析,就不能掌握交通變化規律。又如,只明白交通調查的移動車調查法的方法,但不能應用調查結果的數據應用到道路交通時速、密度分析,就不能對道路交通情況進行評價,對改善交通無法決策。對于這些實際問題的處理,注重實際經驗的積累,通過實際工程項目對學生的實踐教學起重要作用。只有通過參與實踐,才能真正將理論知識學懂弄透,才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
三、交通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學校交通工程專業辦學十年來,不斷探索學科發展方向,結合近幾年學生就業去向統計,80%以上學生在施工單位任職,經過多次培養方案修訂,明確了學校交通工程專業劃分為二個方向,一是交通土建方向,二是交通設計方向,近幾年選修交通土建方向的學生趨多。對交通土建方向實踐教學環節,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實踐環節體系。在交通工程專業實踐教學建設中,注重理論與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建立促進學生能力培養,分層次、模塊化的教學課程體系。實踐和實驗教學體系從四個層次劃分:專業基礎實驗、專業技能實驗、綜合設計實驗、創新研究開放實驗,實踐教學體系構架(圖略)
(一)專業基礎實驗通過專業基礎課的教學及基本理論知識的認知后,進行的專業基礎實驗、實踐教學環節。如:公路工程地質實習、交通工程認識實習、測量實習等。
(二)專業技能實驗學生在學習部分專業課程后進行的專業技能提高實驗及實踐教學環節。如:專業生產實習、汽車駕駛與檢測實習、道路建筑材料及實驗等。
(三)綜合設計實驗如公路勘測設計課程設計、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
(四)創新研究、開放實驗實驗課程由課內拓展到課外,強調立體化、多層次、開放式,實行教師引導,張楊學生個性,讓學生自選實驗題目,自己設計實驗步驟,查資料,親自動手,完成實驗過程,總結實驗結果,完成實驗報告,增加了與書本學習的結合,調動了對專業知識的學習興趣,深化了對知識的理解,有利于掌握交通工程專業各實驗過程,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實驗技能、自學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培養與提升。強化學生自主研學和個性發展,結合教師的科研項目、交通生產實踐與科技發展前沿,利用課余時間及寒暑假完成,培養學生的自主設計和創新能力。
關鍵詞:驅動創新;工程實踐;課程體系創新;軌道交通車輛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38-0136-03
一、引言
1.國外工程類專業人才培養制度。工程類專業人才培養制度在西方發達工業國家起步較早,美國制定了ABET EC2000工程教育認證體系,對工科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加坡高校工程人才培養的主要特征是以就業為導向的課程體系改革;注重國際間學術和人員的交流與合作。德國的應用技術大學(Fachhochscule,簡稱FH)培養工程師—高層技術人才的做法是延長實習學期,主要培養具有專業應用理論和較強實踐能力的可解決生產中實際問題的專業人才。日本Kanazaw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開設了兩門關于工程設計的基礎課程:工程設計Ⅰ(EDⅠ)和工程設計Ⅱ(EDⅡ);訓練的關鍵是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技巧和能力。對比發達國家的工程人才培養,我國現行的工程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科學化”的趨勢越來越凸現,重理論、輕實踐,重課堂、輕課外,重精深、輕綜合,重灌輸、輕自學,培養的人才與社會各行各業的需求不適應。
2.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與軌道車輛工程專業培養。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作為第一批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高校之一,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積極組織實施設計方案,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城市軌道交通學院的學科和專業建設以城市軌道交通技術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為導向,學科和專業方向瞄準了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保障技術,開設了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工程、通信信號、運營管理和交通工程四個專業方向,以適應上海及全國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迅速發展對綜合性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求。
二、創新軌道車輛工程專業課程體系的必要性
原有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工程專業培養體系在教學模式和知識結構上,表現出與既有的鐵路高校車輛工程專業的雷同性,在人才培養目標和方案上缺乏特色和競爭力,很大程度上制約專業建設方向的深化與質量提升,建設成效不明顯,無法彰顯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工程專業的特色與優勢。
1.教學中以教師為主體,偏重理論教學,制約創新意識培養的提升。目前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工程專業在培養計劃上,課程體系較大程度上還是反映出以教師為主體、學生為客體的特征。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比較容易產生主觀性、臆斷性與刻板性,導致了學生學習中出現被動、消極與盲從,抑制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新性。
2.傳統的教學方法制約了車輛工程卓越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教學方法很大程度上受到課程體系在課程大綱和內容上的約束,偏重知識傳授的課程體系使得教學方法難以突破。傳統教學方法很大程度上較難適應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工程專業技術更新發展快的特點,這種教學方法重知識傳授、輕實踐的特點導致了創新氛圍不濃,因此,也導致了課程、教材、實驗建設、學生創新培養環節上存在一定的瓶頸。
三、基于驅動創新的軌道車輛工程專業課程體系設計
1.重構全新的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工程專業培養體系。全新的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工程專業培養體系充分考慮了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在培養目標定位上具有與其他高校差異化競爭特征和鮮明的專業特色,重視了知識、能力與工程實踐的融合。在寬厚和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構建和支撐上,創新性地增強了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專業知識,突顯了特色。本校設計了城市軌道交通車輛電氣設備、城市軌道交通車輛電力牽引與控制、城市軌道交通車輛故障診斷技術等15門特色專業課程,形成了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工程專業定位的基礎支撐。在實踐環節上,突出專業關鍵技術知識點,設計了城市軌道交通車輛電力牽引與控制綜合實驗等4門校內綜合實驗課程;創建了基于校外實踐基地的城市軌道交通車輛電氣設備課程設計等4門專業課程設計,以及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基礎、認識、生產、崗位等特色專業實習環節。形成了獨特的課堂理論教學、實驗室綜合訓練、生產現場應用實踐的“三位一體”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工程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充分體現了產學合作、工學交替,學科鏈、專業鏈對接產業鏈的培養模式。
2.全面建設特色的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工程實踐環節。以教育部啟動“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和上海工程技術大學085內涵建設為契機,城市軌道交通學院車輛工程專業積極開展校內綜合實驗和創新實驗建設,快速推動和實施了雙贏式的校企實踐環節及基地建設。①面向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工程關鍵技術的校內綜合實驗項目的創建,相對于傳統的鐵道車輛工程,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工程其鮮明的理論和技術特征體現在車輛的牽引、制動、控制和維護保障技術上。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工程專業通過以專業教師為主體,聘請該領域的技術專家及工程師共同開發的形式,構建了車輛安全保障技術相關的車輛轉向架實訓平臺、車輛電力電子實訓平臺、列車控制回路實訓平臺。在此基礎上,完成了城市軌道交通車輛電力牽引與控制綜合實驗、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制動技術綜合實驗、城市軌道交通車輛現代檢測技術綜合實驗、城市軌道交通列車模擬駕駛和故障診斷綜合實驗及其創新實驗的開發。這些綜合實驗集理論分析和動手實踐為一體,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進一步優化了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中主體與客體的地位,改變了傳統理論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主觀性和刻板性,強化了學生實踐能力及創新能力的培養。②充分利用產學合作教育資源,開發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工程專業特色校外實踐項目。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工程專業依托院、校與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申報并獲批了教育部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專業建設也得到上海市大學生校外實習基地建設項目的支持。開展了全面新型的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工程卓越人才培養的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通過與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維護保障中心車輛公司深入合作,企業導師聯合開發系列內涵特色鮮明、與企業現場需求無縫對接的校外實習項目,涵蓋了城市軌道交通車輛電氣設備課程設計等3門課程綜合設計,城市軌道交通車輛認識實習、城市軌道交通車輛生產實習、崗位實習3門特色專業實習內容;把握上海申通地鐵集團大力建設龍陽路“兩站一區間”的培訓基地的建設機會,積極參與上海軌道交通培訓中心龍陽路基地建設。通過上海地鐵電動列車改造項目和集實驗、實訓為一體的上海軌道交通952列車平臺建設,開展了車輛多種形式的車門、轉向架、電氣設備等關鍵部件的結構、電氣原理方面的系統性認知實訓設計,為城市軌道交通基礎實習、城市軌道交通車輛認識實習起到重點的支撐作用。通過校企雙方的共同努力自主研發了實驗實訓設備,使得校外實習基地能夠緊跟企業的技術革新,形成一個層次分明、方向劃分合理的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工程專業校外實踐教育體系。
3.重點實施卓有成效的專業實踐保障措施。①構建了校企共同管理的實踐環節保障體系,為了更有成效推動和保障校外實踐環節的建設,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工程專業依托院校與上海地鐵維護保障中心、上海軌道交通培訓中心,簽署大學生校外實習基地共建協議。結合教育部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的成立,實質性建立實踐教育中心校企實踐教育理事會,雙方人員共同參與組織管理委員會。管理委員會負責重大工作的決策。實行管理委員會領導下的中心主任負責制,中心主任負責中心日常事務的管理和協調,其工作直接向中心管理委員會負責。設立了中心技術委員會,技術委員會主任由管理委員會聘任,技術委員會是中心的技術咨詢、評價和監督機構,其成員由具有高級職稱的校方教師和企業界專家組成,由中心管理委員會聘任。成立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工程實施專業指導委員會,成立包括機械類課程、電氣類課程和電子類課程的協作組,負責研究調整和優化培養方案、課程大綱等實踐教育方面的工作。②基于現場工程案例,深化理論與實際對接,實現師資隊伍工程素養的全面提升。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工程專業的成立在全國尚屬首例,專業缺乏符合培養要求的教科書。通過立項方式,學院鼓勵和支持教師進入產學研合作企業進行不低于一年的掛職鍛煉學習,同時鼓勵已有掛職鍛煉經歷的教師,結合新的科研或教學項目繼續進入企業深化掛職鍛煉。教師深入現場一線采集案例信息,編寫具有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工程特色的貼合工程實際的專業系列教材。出版了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制動技術等6門教材,并已與中國鐵道出版社簽訂了城市軌道交通車輛故障診斷技術等5門教材的出版合同,目前教材已完成了編寫工作。這些教材有效填補了專業知識結構中的空白,深化了教師對專業的理解。同時基于對現場案例的分析,專業積極開展了課程建設,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共5門課程被評為校級和市級精品課程。基于車輛維護保障現場技術難點,專業開展了產學研攻關項目5項,解決了現場技術問題,提升了教師的工程素養。以產學研項目為基礎,凝練了學科增長點,獲批了省部級和國家級項目8項。并以科研成果反哺教學,教學成果顯著,如國家自然基金項目“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制動能量回收”的部分成果已經應用于課堂和實驗教學。③以學生興趣愛好為驅動,搭建創新活動平臺,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工程專業通過配置專用教室,購置系列單片機、微機原理、電子技術等開發平臺。多方位拓展和深化校企合作單位和學生創新平臺的建設,開展大學生創新活動計劃等豐富多彩的課外科技創新活動,采取自發、自愿的組隊原則,成立了電子技術協會、新銳科創團隊、數學建模團隊、計算機應用能力等學生科技創新團隊,并為每個學生科創團隊配備了專門的指導教師,極大的激發了學生創新的興趣,能實質性培養學生的工程素質和創新意識。專業教師共指導大學生創新活動20余項,20余人在大學生競賽活動中獲得包括市級以上獎項,人才培養質量和創新性成果得到了國內同行專家的認可。
本文以驅動創新為主線,以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為載體,從科學性、整體性、層次性和拓寬性的原則出發,進行了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工程專業課程創新體系的研究,通過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城市軌道交通學院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工程人才的培養實踐過程,探索具有城市軌道交通特色車輛專業特色的課程體系和有效的實施方法,著力提高學生的工程意識、工程素質和工程實踐能力,滿足應用型技術人才的培養要求。
參考文獻:
[1]鄭樹彬,朱文良,方宇,等.“卓越計劃”下的城軌車輛專業工程教育課程體系創新設計[J].大學教育,2013,(2):5-7.
[2]朱忠奎.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工程專業方向課程體系設置的思考[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32):177.
[3]董曉梅.國外高等工程教育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及啟示[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0,1(63:14-17,28.
[4]柴曉冬,方宇,鄭樹彬,等.城市軌道交通特色專業群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5):75-76.
[5]趙海波.車輛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及課程體系研究[J].黑龍江科教信息,2012,(36):169.
基金項目:2012上海高校本科重點教學改革項目,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建設項目,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工程“卓越工程師”培養平臺建設項目(11XK10)
蘇州和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的軌道交通公司供電專業按崗位,一般分為兩大類,城軌高電壓和城軌接觸網,高電壓工種,需要對城軌供電系統內變配電所進行日常的運行、檢修,對電氣設備進行試驗,以及SCADA系統維護檢修。接觸網工種要求對城軌接觸網及相關設備進行周期性維護、檢修、調試,并能不斷改進接觸網檢修工藝。城市軌道交通供電專業應能培養適應城軌運營一線需要的,具有必備的基礎及專業知識、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城市軌道交通主變電所、牽引變電所和降壓變電所的運行、檢修、試驗、調試、施工、調度、故障處理作業,SCADA系統運行維護,掌握城市軌道交通接觸網的維護、檢修、調試、施工及事故搶修作業,能從事接觸網工、變電檢修工、變電值班員、SCADA系統檢修等工作崗位的高素質技能型專業人才。
二、培養方式與教學計劃
1.培養模式目前軌道交通的人才培養模式有三種,定向培養、訂單培養、崗前培訓式三種。在國內,大中專院校中還沒有正式設置地鐵供用電專業,地鐵供用電的專業人才大多來自電氣化鐵道供電,電氣工程等相關專業,而隨著地鐵項目陸續開工及投運,軌道交通人才呈現需求量大,專業性強的特點。蘇州軌交1號線首批一線專業人才的培養,采用了“訂單式”培養模式,介于當時蘇州本身不具備學生現場學習與實踐條件,采用了外送至北京、上海、廣州、南京等城市的地鐵公司現場培訓3到6個月的實踐培訓方式。截至目前,蘇州已有兩條運營軌道交通線路。在與院校原有的合作培養經驗及本身現有的運營經驗基礎下,具備了逐步完善和深化人才培養的條件,在人才培養的周期和專業知識技能等方面可以更具針對性和合理性。
2.培養課程計劃結合蘇州軌道交通運營公司供電中心對人才專業能力需求及校企合作的框架內容,經過校企雙方專業負責人的交流及協商,確定了供電專業人才培養的內容。該專業的課程體系框圖如圖1,主要分為四大模塊。
(1)基礎素質模塊。該模塊體現了高職教育對大學生基礎知識及基本應用能力的要求,使其掌握基本的語言文字、外語、計算機應用知識與技能。
(2)核心崗位能力模塊。分為專業基本技術、專業核心技術、專業方向技能三部分內容。
1)專業基本技術,要求具備機械基礎、工程力學、工程制圖、機械零件等機械類和電工電子、電機、電氣控制等電類專業基礎知識,屬于專業基礎平臺課程。
2)專業核心技術,體現城市軌道交通供電專業特點,通過各課程使學生掌握城市軌道交通供電系統的結構、高壓電器設備原理、變配電綜合自動化系統、電力監控系統的原理以及相關電氣設備的運行維護。
3)專業方向技能,體現了城市軌道交通供電兩大專業崗位,高電壓和接觸網的專業技能。高電壓方向體現了城軌供電系統高壓設備及繼電保護專業知識的應用,并要求熟悉城軌牽引供電系統專業的安全規則。利用院校高電壓、供配電、及繼電保護實訓室內開展的實訓來訓練學生的基本技能,通過赴軌道交通運營公司供電中心進行高電壓的認識實習,增加對現場設備的作感性認識,該實習一般可安排在學生定崗實習前的一個學期,而到了頂崗實習期間,再到公司參加專業崗位的培訓和實踐來提升崗位工作能力。接觸網方向體現了接觸網(柔性接觸網、剛性接觸網和第三軌)的結構組成、作用,要求掌握接觸網的受力力學分析和計算,掌握接觸網結構中各種負載的分析計算方法、接觸網平面設計的基本內容及一般技術原則,能夠讀懂接觸網平面布置圖、電氣分段示意圖和各種裝配圖,掌握接觸網運營、檢修和施工的標準及工藝。通過學校接觸網實訓室的實訓來掌握常用接觸網零件、設備與工具。通過接觸網支柱的登桿訓練適應將來現場作業中的登高作業。通過赴軌道公司參觀、跟現場運營班作業進行接觸網現場實習。
(3)綜合應用模塊,要求學生在校期間完成高壓進網作業許可證的培訓及考核,該證是供電類專業進行高壓作業的許可證,是城軌供電崗位的必備證書。同時需要完成畢業設計。
(4)拓展模塊,通過選修課及專業講座的形式,使得學生了解軌道交通公司的運營管理、公司內涵以及軌道交通供電應用的新技術。該課程可以通過軌道交通公司的人教部門和供電專業人員授課完成,這樣利于學生提前了解企業,縮短學生入職適應時間。
三、校企合作資源共享及實訓基地的建立
教學資源共享。共享圖書、教材、網絡數據庫教學資源,校企合作開發城軌供電類教材。共建專業教師團隊。院校的專業教師可以到企業授課,蘇州軌交公司具有豐富經驗的工程師到校授課或開專業講座。院校供電專業教師團隊和軌交公司供電專業工程師組成優勢互補的專兼職教師團隊。共建校內外實訓基地。教學儀器市場上還沒有專門針對城軌供電專業的實訓儀器和設備,學校可以通過在傳統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等實訓設備上進行模塊化改造,比如在供配電實訓裝置中,增加城軌牽引供電模塊,再加以改造,使其成為地鐵中典型的牽引降壓混合變電所裝置。同時與當地軌道交通企業共建現場性強的接觸網和高電壓實訓基地。給學生及在職人員提供實踐與訓練的場所,開展職業資格認定合作。學校專業教師下企業實踐。利用假期下軌道交通公司運營一線,了解和掌握最新的軌道交通供電技術,跟蹤最新的運營動態。
四、就業服務與保障
就業服務的對象是學生,而根本上是學生、學校、企業三者的關系。協調好三者關系,學生的就業服務就能做好。首先在學生在校學習過程中,創造與軌道交通公司互動的條件,通過邀請城軌公司的工程師給已組成的“地鐵班”定期進行企業文化和專業技術講座,通過學生實習前納入教學計劃的認識參觀實習,以及在學生下城軌公司頂崗實習期間組織專業教師的定期巡視,來完成過程性監督和保障。完善學生預就業實習階段的意外保險與醫療。現有軌道交通公司對于實習的每個學生提供一定的住宿和生活補助,使其無后顧之憂。而對于城軌公司不予錄取的學生,學校積極組織再推薦就業等都是作為該專業所必須的就業服務保障。
五、總結
關鍵詞:交通規劃;開放型實驗教學;建設
一、交通規劃課程開放型實驗教學體系簡介
交通規劃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積極開展實驗教學有助于幫助學生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目前,我國部分交通學院引進了交通反正分析軟件作為交通規劃開放型實驗教學體系構建的基礎,從長期的實踐教學來看,交通仿真分析軟件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對交通規劃學科的理論基礎知識的要求比價高,并且在具體輸入的過程中比較抽象,使用方法也比較復雜等等,針對基礎理論知識較弱的學生來說就無法適應。經過對交通工程系畢業生的調查研究來看,大部分學生都希望能夠加強實驗教學環節,側重點能夠放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方面更好,而目前的實驗手段相對來說比較單一,在具體使用的過程中還存在很多的不便。隨著網絡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開放型實驗教學體系、交通規劃教學虛擬實驗系統逐漸在實際教學中發揮著更加重要的作用。隨著國家對科技技術的支持,很多重要的交通數據得以有效的開發。因此,通過建設開放型實驗教學體系,構建一套分析系統與交通數據相互融合的開放型實驗教學體系,能夠將不同的渠道的交通數據進行收集、利用、處理,儲存,以創新創業教育為導向,進一步加強專業感性認識實驗體系框架、交通規劃課程操作實驗體系框架以及業務實習體系等等方面的設計,能夠更好的彌補目前交通仿真軟件在具體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開放型實驗教學體系的框架設計分析
(一)專業感性認識實驗體系框架設計
交通規劃教學中專業感性實驗這個環節,能夠提高學生對不同編制流程、調查流程以及不通過類型交通規劃項目的感情認識程度,很大程度上能夠激發學生對于交通規劃專業學習的興趣。實驗教學環節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一方面是,專業知識的介紹。學生在學校接受交通規劃專業教育,在專業教育的過程中能夠將交通工程W科知識構成框架,同時對相關能力進行培養,對就業前景進行規劃,從而對崗位進行設置。專業介紹就是要將這些信息有效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對該專業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另外一個方面,對實習的認識。在學校內部組織學生對交通規劃的模擬實驗室進行參觀,目的是讓該專業學生能夠對交通崗位規劃的基本內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例如:職責內容、會計用品用具等等。在校外組織學生到指定的單位,例如:交通指揮中心、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等等規劃部門、監控中心進行參觀,學校還需要組織與一線工作人員進行交流或者邀請交通規劃領域的專家到學校進行講座。
(二)交通規劃課程操作實驗體系框架設計
從圖1交通規劃課程模塊來看:第一,道路系統規劃課程設計。這方面需要在交通工程實驗室內針對交通規劃基本業務流程進行模擬操作,其主要的操作內容是交通調查、交通規劃等等方面,以綜合模擬操作為主要模式。通過仿真軟件將交通規劃原始的數據、設計材料等等一些了規劃性基礎資料展現出來,整個交通規劃過程由學生進行實際操作,此項模擬能夠提高學生對交通規劃的認識,尤其是在實踐操作過程中能夠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的糾正,從而讓學生能夠充分掌握基本技能,使得操作技術能夠得到更好的訓練。另外,在模擬的過程中能夠幫助學生樹立嚴謹的工作態度,同時還能夠深入了解到交通規劃設計的具體程序,在具體實踐中如何使用整體編制的方法。通過在實驗室開展要交通規劃相關的模型項目,培養學生的基本能力,還需要注意的是道路系統規劃設計以及手工實驗主要包括的內容是:單項實驗、階段性實驗以及綜合性實驗。第二,交通管理課程設計,需要學生掌握一定的管理理論基礎,然后根據專業知識結合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開展分析能力、綜合應用能力等等方面的訓練。例如:交通需求管理、擁擠收費問題、停車管理等等與課程有密切關系的交通規劃項目需求分析、項目經濟分析、模擬設計以及交通規劃案例分析。通過這類訓練能夠加強學生的對專業知識的綜合運用實踐能力,這是交通規劃管理課程開放型實驗教學的核心內容,其實驗項目可以根據交通管理與交通實踐的需求,設計為基礎實驗、單項實驗、研究型實驗、綜合實驗。第三,交通組織控制課程設計。基于現代交通規劃、交通管理工作的實際需求要求現代交通規劃工程師要具有交通組織控制方面的知識。因此,開放型實驗教學體系框架設計要為學生提供交通組織控制實踐的平臺。通常交通組織控制類課程設計也是為了達到這一要求而設置的實踐教學環節。在學校內部的實驗室可以通過模擬交易系統,讓學生能夠利用已經掌握的交通組織學、交通控制學等等方面的知識與技術,更好的對交通系統進行科學規劃與優化控制。例如,可以在城市交通現場開展實地訓練,能夠讓學生更好的掌握交通組織、交通控制的具體方法。第四,交通信息課程設計。引進國外交通仿真軟件對交通信息課程進行設計,以仿真軟件為基礎構建動態仿真模擬系統,能夠加強定量化交通模擬的互動性。學生能夠根據各種需求,在各種條件下開展仿真建模。將實際情況中各種交通信息融入到模型當中進行動態模擬操作,加深學生對交通規劃的認識。
(三)業務實習體系設計
業務實習是學生完成交通規劃專業主干課程之后的關鍵環節。業務實習體系設計要求是讓學生能夠到與交通規劃專業有關的單位去實習,例如:交通管理部門、交通規劃部門、交通指揮中心等等一線工作崗位。將自身在學校學習到的理論知識、業務管理知識在崗位上與實際情況相互結合起來進行實踐,讓學生能夠更加了解交通規劃與管理的各個細節,進而讓學生對交通規劃與管理實踐有一個系統的對比與認識。學生在了解交通規劃與交通管理的過程中,能夠掌握一些交通規劃實際技巧,從而對專業知識更好的進行內化。
三、結語
綜上所述,以創新創業教育為導向,對交通規劃課程開放型實驗教學的設計已然成為各個學校的教學改革的焦點。國家教育部將開放型實驗教學系統作為“高等信息教育信息化建設與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的重要內容,是交通規劃學科專業與信息數據融合的新型產物”。因此,在未來持續推進開放型實驗教學建設,能夠讓廣大學生更好的掌握其專業知識,為社會培養更多實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高悅爾,歐海鋒,邊經衛.《城市道路與交通規劃》課程教學困境與改革探索――以華僑大學為例[J].福建建筑,2017(04):118-120.
xxx年x月xx日上午8點整,在綜和樓前,施成華老師給我們做了實習動員,著重給我們強調了一下幾點:
1安全第一,要處處注意安全;
2嚴肅對待實習,要端正態度,每個人到要參加,不可以隨便缺勤;
3一切行動聽指揮,不要擅自獨立行動;4在實習中可以幫助我們這些大一新生對土木工程有個感性的基礎的認識,為將來的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之后,老師給我們上了一堂課,介紹了一下隧道與地下工程。隧道與地下工程概論的主要內容:
一、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
1、廣義定義:最終使用于地表面以下,不論以何種方式建造的所需形狀和尺寸的空洞,內部凈空面積在2平方米以上者。
2、狹義定義:是一種修建在地下的工程建筑物,修建在地下、兩端有出入口,供車輛、行人、水流及管線等通過的通道。
二、隧道工程的沿革與發展
(一)發展目標:20世紀:高層建筑;21世紀:地下空間
美國“未來學家”雜志社預測21世紀將有1/3的人口生活于地下。在我國,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始于60 年代,主要是地鐵與人防工程,65年修建北京地鐵;70年代修建了大量的人防工程,經改造利用,成了地下商業街、地下工廠、倉庫和招待所,較好地發揮了經濟效益。
(二) 歷史發展
1.國際上
(1)古代:公元前180~2160年前后,在古巴比倫城幼發拉底河下修筑的人行隧道,是迄今已知的最早用于交通的隧道,為磚砌構構造物。
(2)現代:現代隧道開挖技術的產生是在火藥的發明和19世紀的產業革命后出現的,尤其是鐵路的出現對交通隧道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3)目前世界上最長的交通隧道:山嶺鐵路隧道:日本的大清水隧;交通隧道:日本的青函隧道,英法海峽隧道;公路隧道:瑞士的圣哥達隧道。
2.國內
(1)古代:1、春秋時代《左傳》就有“隧而相見”的記載2、三國時期的“官度之戰”,曹操掘地道…3、封建時期各個朝代的帝王墳墓陵寢均修在地下
【關鍵詞】交通運輸 大類招生 培養模式 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9682(2009)07-0027-02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交通運輸學科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內容日益表現為多學科的交叉和融合。交通運輸的智能化、高速化、人性化及交通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是21世紀交通運輸領域研究的主題;交通運輸研究與工程設計所涉獵的學科領域也越來越廣,包括交通運輸、機械工程、電子與計算機技術、管理科學、經濟學等。[1]原有交通運輸領域的“專才”、“精英”培養模式已經不能滿通運輸領域人才市場需求,厚基礎、寬口徑的交通運輸大類人才以及與時俱進的人才培養模式,才能主動適應行業的發展變化。[2]
一、交通運輸類人才專業素質要求
1.合理的知識結構
交通運輸類專業屬工科類,學生就業后工作內容主要集中于解決交通運輸工程具體實際問題。因此,交通運輸專業人才必須滿通運輸系統各個環節的需要,具備深厚的工科基礎知識以及扎實的專業知識。基礎厚實是培養創新能力的基礎,有利于增強學生自學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加快學生適應工程實踐的進程。交通運輸類人才需要掌握交通工程、交通運輸、車輛工程方面的知識,又需要管理學、經濟學、計算機、控制技術等方面的知識。因此,基礎知識是機械學、電子學、管理學、經濟學;專業知識包括交通工程學、運輸組織學、汽車性能、汽車構造等。
2.合理的實踐結構和創新能力
知識和能力構成了人才的兩大要素,知識為能力的發展奠定基礎,能力體現為對知識的實際應用。有關調研表明,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對就業影響最為直接,交通運輸類專業的學生除了具有合理的知識結構,還必須突出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培養:熟悉商品流通的基本過程,能對物流進行科學管理;熟悉交通運輸行業及相關市場的運作規則;熟悉交通運輸法規和執法機構及實施辦法;具有交通運輸組織指揮和生產經營管理的能力;能對交通運輸事故進行調查、分析、處理和預防;能對汽車整車、汽車零配件、汽車消耗和輔助材料的質量進行鑒定;能對汽車維修工時、汽車配件、汽車耗材、二手汽車等進行初步估價;能對汽車的技術狀況進行診斷,制定出正確的維修方案并組織實施;能利用計算機及網絡獲取、分析、、交流信息。為更好地與市場接軌,應鼓勵交通運輸類專業的學生參加汽車駕駛、汽車修理、估價師、保險從業人員等國家統一組織的資格考試。
3.高尚的人文素質結構
交通運輸類專業人才必須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遵紀守法。除此之外,良好的心理素質,深厚的文學藝術修養,強健的體格、充沛的精力也必不可少。
總之,交通運輸類專業人才必須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和開拓創新能力,這也是高等院校制訂人才培養方案的根本出發點。
二、交通運輸大類招生模式
根據高等教育改革精神,在學校確立的“厚基礎、寬口徑、有特色”的人才培養目標的框架下,本著“以提高學生素質為根本,以建立寬厚的知識平臺為基礎,以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改革為重點,全面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科學綜合能力,為交通運輸領域輸送寬口徑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的原則,采取“按類招生、分段教學、中期分流”的招生及培養模式。“按類招生”是指按交通運輸學科大類招生,不分專業地大口徑進入;“分段教學”是指前兩年按大類進行工科基礎課教學,后兩年進行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教學。“中期分流”是指學生根據個人興趣和人才需求取向,進行二次專業選擇。根據學院的師資力量以及實驗室條件,設置交通運輸、交通工程、汽車服務工程、汽車工程四個專業方向,可供學生選擇。交通運輸大類招生模式的年度計劃見表1。
三、交通運輸大類招生課程體系建設
課程體系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起著“規劃”的作用,是人才培養模式的關鍵。[3]根據“交通運輸、交通工程、汽車服務工程、汽車工程”四個專業方向,按通識教育課、學科基礎課、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建立了課程體系。通識教育課和學科基礎課具有統一性和公共性的特點,該平臺課程由學校根據學科門類統一規定,專業課程的體系則按“交通運輸類專業必修課+專業方向主修課+選修課”的綜合體系來設置。
1.通識教育課
包括基本原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概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體育、基礎外語、大學計算機基礎、計算機程序設計基礎、基礎生命科學等9門課程,總計708學時,38.5學分,占總理論教學學分26.74%。
2.學科基礎課
包括高等數學A、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線性代數與解析幾何、大學物理A、大學物理實驗A、工程制圖(機械)、理論力學、材料力學、電工電子學、機械制造基礎、機械原理與設計等11門課程,總計984學時,56學分,占總理論教學學分38.89%。
3.專業必修課
專業必修課指交通運輸類各專業方向學生均需學習的專業課程,包括交通運輸工程學科專業概論、汽車構造、汽車性能、交通工程學、交通運籌學等5門課程,總計232學時,13.5學分,占總理論教學學分9.37%。
4.專業選修課
專業選修課指交通運輸類各專業方向學生可以選修的專業課,共54門。學院規定了各專業方向的主修課程,即交通運輸專業學生需選修物流技術、汽車運用工程學、運輸技術經濟學;交通工程專業學生需選修路基路面工程、交通管理與控制、交通工程設施設計;車輛工程專業學生需選修汽車電氣與電子技術、汽車設計、汽車制造工藝及裝備;汽車服務工程專業學生需選修汽車電氣與電子技術、汽車營銷與技術服務、汽車檢測與診斷。學生按專業方向選修主修課程后,其他課程均可作為選修課任選(含其他方向的主修課程)。總計576學時,36學分,占總理論教學學分25%。
交通運輸類專業理論教學學分分配見表2。
5.實踐教學
除了理論教學之外,設置了39.5學分的實踐教學環節,包括基本技能實踐,即軍事理論及訓練、公益勞動、讀書與社會實踐活動;專業技能實踐,即專業認識實習、機制基礎實習、汽車構造實習、機械設計課程設計、駕駛實習、專業綜合實習;綜合能力實踐,即形勢與政策、畢業實習,畢業論文(設計)。
四、交通運輸類專業大類招生培養模式的保障措施
1.改進教學方法與手段
在多門專業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應用了發展性教育理論、啟發式、互動式教學手段等,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設備, 如幻燈機、投影儀、錄像機、錄音機、計算機網絡技術、計算機輔助教學CAI等設備的采用,使傳統的學習內容得到了較大程度的精簡,學生在獲取知識手段和思維模式方面產生了新的變革,特別是采用CAI教學軟件,既可以進行智能的輔導,又可模擬仿真工程課程的有關實驗內容,使教學效果大大提高。
2.提升師資綜合素質
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提升教學質量,培養優秀人才的前提。學院每個學期均派出年輕教師到高水平院校交流學習,建設了合理的教學團隊和教學梯隊,每個學期派兩名教師參加外語培訓,鼓勵雙語教學。學院每個教研室張貼有教師工作規范,并有嚴格三級教學質量評價程序,限制低職稱教師的主講課程,控制高職稱教師的最低教學工作量。
3.加強教學實踐基地建設
教學實踐基地主要包括校內實習基地和校外實習基地,校內實習基地依托于交通運輸實驗室、交通工程實驗室、汽車工程實驗室和汽車服務工程實驗室,各實驗室每天下午設置開放時間,專職實驗教師可對學生輔導。學院重視與企事業單位的聯系,現已開辟校外實習基地共8處,為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提供了基地支持。
參考文獻
1 劉玉梅等.交通運輸類專業寬口徑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理工高教研究,2004.23(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好!首先我要感謝公司和領導提供這次競聘的機會,使我能夠將這些年對工作的總結和認識向各位領導進行簡單的匯報,也希望能通過這次的競聘鍛煉,使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請容許我簡單地介紹下自己。本人***,1987年出生,2010年畢業于長春工業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同年進入軌道交通集團就職,入職以來先后參與了輕軌三期4號線、地鐵1號線、地鐵2號線、軌道交通8號線工程的建設,分別擔任過電力排遷、臨時電源、站臺門系統、供電系統等專業的業主代表。
我這次競聘的職位是技術部副經理,下面我從對技術部職能的認識和理解、技術部工作的設想以及自身競聘優勢三方面進行我的演講。
一、技術部職能的認識和理解
通過對技術部部門職能的解讀,我認為技術部職能主要包括制定技術管理制度、組織設計方案審查、組織提報用戶需求書、初步設計階段的設計管理、組織編寫設計變更方案、接口管理、組織設計現場巡查、新技術推廣與新員工培訓、勘探及測量單位的委托與管理。
從職能可以看出技術部既是個技術部門也是個管理部門,從技術角度講技術部需要對各專業的設計方案、設備選型、接口內容以及初步設計總體的原則有比較深入的了解。從管理角度講,技術部需要組織相關專家、設計及公司各部門對設計方案進行審查,組織現場巡查、組織設計變更提報以及對勘探及測量單位進行管理。是一個既需要技術能力也需要組織協調能力的部門。
我認為工程施工七分準備三分實干,如果準備充分后續各項工作將會事半功倍。我在從事工程管理的過程中就有很多前期設計未考慮全面而導致后期施工相當困難的情況,我覺得技術部一項重要工作就是為各專業工程進行前期技術與接口準備,盡量將前期設計內容考慮全面,減少設計變更的出現。這也是我競聘技術部的主要原因之一。我認為設計變更不可怕,俗話說計劃沒有變化快,任何事物都是不斷變化的,更何況龐大的軌道交通工程,變更在所難免,但我認為通過專業的技術管理,設計變更應該是會越來越少的。
二、對技術部工作的幾點設想
1、梳理制度流程,明確責任分工
因為技術部是新成立的部門,所以確定制度流程是首要工作。我認為制度流程分兩方面,首先是技術部內部責任分工,根據部門職能劃分獨立的專業組,專業組之間要責任明確、分工到位。二是明確與事業總部相關部門間的責任分工,明確工作流程,要形成流水式作業,最大限度發揮部門作用,減少其他部門業務負擔,提高部門整體運行效率。
2、做好前期設計管理,有序組織技術評審
技術部負責初步設計階段的設計管理及機電用戶需求書的提報工作,針對這兩項職責我認為在做好正常技術管理工作的同時應該注意兩點,一是設計范圍是否全面,前期應該將所有需要發生的工程考慮在內,避免以后出現概算以外的工程。二是用戶需求書報審順序應結合整體工期有計劃性進行,例如動照專業需各專業提出用電需求后方可進行400V柜的設計,400V柜子設計又制約供電專業出圖,這些問題應該統籌考慮,需要有序及進行,打好提前量。
3、嚴抓設計巡查,及時整改糾偏
好的設計是好的施工的基礎,在工程實施階段組織設計對現場及進行巡查十分必要,改變設計不了解現場的現狀,使設計意圖在工程中得到充分的體現,對現場不符合設計的要求的問題及時向工程項目部反應,督促整改。同時,通過對現場的巡查也能夠發現設計不完善的地方,形成的相互促進的正反饋。
4、明確委托流程,做好前期服務
地勘和測量是工程施工的前提條件,委托地勘和測量單位也是技術部的重要職責,明確地勘和測量單位委托流程十分重要,確保前期數據準確及時。
5、緊跟技術前沿,定期參觀交流
作為技術部應時刻了解軌道交通行業發展的最新動態,例如探索BIM在工程上的應用,我了解到有些施工單位會開一些現場會,以某個樣板工程為模板,參觀新技術新工藝在工程上的實體應用,我認為定期與施工單位、設計單位及其他城市的地鐵公司開展這方面的合作,去先進地區和優質工程參觀,這樣可以更直觀的看見好工程是什么樣,自身還有那些不足。
三、自身競聘優勢
競聘技術部副經理,我認為自己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勢。
1、具有良好的工作作風
做事先做人,在工作中能夠做到以大局為重,不計個人得失。能夠做到吃苦耐勞,認真負責。要求別人做的事情自己首先做到。領導布置的工作總是想方設法去完成。
2、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
從參加工作至今已有8年,8年來先后參與了多個工程項目的建設,也參與過兩條線路的試運營評估,在工作中積累了大量的寶貴經驗,對軌道交通工程各專業之間的聯系以及評估運營的要求有比較全局性的認識,所有的這些都能為我今后的工作提供堅實的后盾。
3、虛心好學、對工作具有極大的興趣與熱情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熱愛軌道交通事業,喜歡技術鉆研,平時在工作之余經常翻閱自身專業書籍,不斷充實和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我的職業理想就是有一天能夠成為自身專業領域的專家。
4、具有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
多年的工作經歷培養了我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在從事電力排遷工程中與供電部門、規劃部門、市政部門進行有效的溝通協調,在從事系統工程管理過程中與公司各部門及工程部各專業進行良好協調配合,積累的大量經驗,相信這些經歷也會為我在技術部開展相關協調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以上就是我對競聘技術部副經理的一些想法,同時我也清楚自己還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但我相信有各位領導、各位同事的幫助、支持和配合,我有信心、有能力完成好這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