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7 14:52:3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中地理學科思維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目前,我國高中地理教學還存在認識不正確、學習不科學、依賴性強等問題,針對這些實際問題,筆者主要通過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思維和提高學習效益等措施,進而改善高中地理教學的不足之處。
【關鍵詞】
學習思維;多元化;地球知識
高中地理是一門認知地球科學的重要學科,高中階段地理課堂教學活動的進展卻并不怎么順利。通過長期的教學活動的實踐以及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可以看出,學生普遍的感到地理學科的知識內容廣泛、學習的難度較大。高中學生在學習地理學科時所反映出的狀況非常的不理想,因此,應提出解決問題的有效的實施策略。
一、學習現狀和遇到的典型問題
1、缺乏正確的認識。在初中階段,地理學科一直以來都因為所占的分數比例比較小而長期被學生輕視,大多學生都把地理學科看成一門不重要的學科,并且在高中的學習當中也繼續漠視地理學習的重要性。思想是不重視地理學科的學習,再加上高中地理學科的知識內容難度較大,導致了學生們在地理學習中產生了抵觸情緒甚至畏懼地理學科的學習。高中地理結合了理科和文科的特點,不再像初中地理只需要依靠死記硬背就能夠考一個不錯的分數,而是更加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
2、缺乏科學的學習方法。高中地理不再是一門純粹的文科學科,而很多學生顯然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許多學生以為只要通過不斷的記憶就可以學好高中地理,這就導致了很多的學生對基礎的地理知識背的滾瓜爛熟,而在考試當中卻不知道該如何做題。因為高中地理對學生的邏輯能力和思維分析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會讓很多的學生感覺到自身的努力沒有得到與之相應的回報,進而對地理學科產生厭倦感,有的甚至會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
3、學科思維差。高中地理是一門綜合了許多學科的知識和特點的邊緣性學科,學科的內容更是非常的廣泛。學生在學習高中地理知識時,學生大都缺乏對問題多角度、深層次和客觀的思考,對地理學科中所遇到的問題缺乏邏輯分析。同時,在平時布置給學生們的課后作業中,學生也反映出對地理問題的思考不但不夠全面、同時還缺乏深度。多個方面都展現出學生的地理學科思維能力差,不利于未來的地理學科的學習。
4、過度依賴老師。在高中地理學習當中,因為所學的知識內容繁多同時有一定的難度,因此許多的學生都是能跟隨著老師的教學節奏走來追趕課程的進度。這導致許多學生缺乏對知識內容的獨立思考和相關性的聯系,學生只能聽老師講一個知識點,學生就學一個知識點,最后只剩下滿篇的筆記和一片空白的大腦。學生在高中地理學科中缺乏積極學習的動力,沒有自主獨立思考問題的精神,同時過度依賴老師導致學生的地理邏輯性不強、學科分析能力不足等問題。
二、解決教學中問題的策略
1、激發學習興趣。對地理的熱愛才是努力學習地理知識的持續動力,而學生對地理學科的熱愛首先要的到科任老師對其的認同。所以,地理老師應該給予每一個學生平等的對待,用心去教授學生知識內容并讓其感受到老師的人格魅力。同時,傳統式的灌輸教學讓學生會覺得課堂教學枯燥煩悶,沒有興趣去學習和理解地理知識,因此,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可以結合不同的課堂教學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來給予學生新鮮感,刺激學生的學習地理知識欲望。
2、培養學科思維。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活動中,老師要積極運用巧妙地提問鼓動學生積極思考,提升地理教學課堂的效率。在具體的地理課堂教學中,老師可以結合學生所掌握的各種信息和地理所學知識水平,引導學生思考一些有深度的問題。高中的地理學科不僅具有理科性質,同時也具有文科的特點,因此,在地理課堂中學生的學習和思考是同等重要的。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層層遞進、不斷深入的思考一個問題,能夠有效的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問題分析能力,為其良好的地理學科思維打下堅實的基礎。
3、提高學習效益。高中地理學科的學習難度是比較大的,學科中存在許多的讓學生無法直觀就能夠理解的圖表、各種地理運動過程等難點。很多學生由于長期無法理解這些知識內容,逐漸積累起一種對學習地理的厭煩情緒,甚至放棄地理學科的學習。而多媒體教學能夠通過各種軟件很直觀的向學生闡述各種各樣的地理知識內容,讓學生在生動形象的畫面中就能夠理解到復雜的地理知識。老師可以有效的利用好多媒體教學技術,讓學生在短暫的課堂教學中就能夠理解并記憶知識內容,極大地提升了學生學習的效率。
結束語:
綜上所訴,高中地理作為一門既文又理的綜合學科,其本身的知識內容廣泛且學習難度較大,同時具有非常強的實用性并且相對于其它學科更加有趣。地理教育工作者應當審視自身教學活動中的不足,通過符合學生自身水平的教學方法激發其學習地理學科的興趣,培養良好的地理學科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益以及課堂教學的質量。
作者:馬海真 單位:山東省魚臺縣第二中學
參考文獻
關鍵詞:體驗性教學;高中;地理學科
在高中地理學科教學過程中,體驗性教學法之開展十分有利于強化高中生對于地理知識的獲取過程所具有的感性認識,能夠有效降低地理學科的學習難度,從而讓高中生們能夠真切地感受到地理知識的產生以及獲取之過程,進而提升高中生對于地理課程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更好地提高高中生群體的地理知識素養。
一、創設良好的體驗性教學情境
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是實施體驗性教學的一個重要基礎。所以,在高中地理學科教學過程中,地理教師應當致力于創設良好的體驗性教學情境,從而為體驗性教學的實施奠定良好基礎。一方面要運用多媒體手段創設出生動而形象的地理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十分逼真的情境之中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讓其能夠從中體會到地理學習的樂趣。比如,在《地球的宇宙環境》教學中,地理教師應當全力發揮多媒體以及網絡之優勢,全力整合現有的網絡地理教育教學資源,將其和相關圖片、文字及視頻等結合起來,制作成精美的課件,從而對學生的視覺與聽覺產生直接沖擊,留下極為深刻之印象。在此基礎上,運用課件展示手段還能直觀而形象地讓學生了解到宇宙環境的特點,讓其更加充分地意識到宇宙環境的無限性及其對于地球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要全力實施地理教學競賽類活動,營造出爭先恐后的良好教學氛圍,最大限度地激發出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挖掘出學生群體的學習潛力,從而使其深入體會到地理學習中的進步喜悅。
二、通過實驗教學引領高中生學習地理知識
現代人認知世界與總結規律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實驗。地理教學和高中生的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完全可利用地理課程所具有的突出特點來實施實驗教學,以此來提升學生對于地理學科的直觀認知。比如,教師可嘗試在教室中點起一炷香,其后再打開門窗引領學生認真觀察,通過讓學生直接觀察空氣的運動方向,以此來強化其對于地理的認知度,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高中地理學科的實驗教學有別于其他自然科學的一點是不僅需要借助于特定器材設備開展實驗,而且還需在各類活動中開展,從而讓學生學會獨立或者合作開展地理調查以及體驗。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在具體操作中更好地使用地理實驗設備,進而更好地投入到地理學科學習之中。
三、通過地理圖表豐富高中生的體驗學習內容
地理圖表的有效利用,對于高中生的體驗性學習具有很好的推進作用。地理圖表能夠直觀地展現出具體的地理理論知識,能夠直接將教具形式應用于地理學科之中,從而豐富高中地理的教學信息資源,化地理形象思維為直觀思維,積極拓展學生的思維。解讀地理圖表的過程實際上也是讓學生進行體驗的過程。學生通過對地圖、示意圖、景觀圖及統計表等圖表的閱讀,能夠多層次和多角度地獲得地理學科的規律。比如,運用景觀圖,可以幫助學生獲得地理事物的具體發展情況;運用地圖,能夠幫助學生獲得正確的地理空間意識,從而開闊高中生們的眼界,提升其觀察、思維以及創造力。
四、實施合理提問以提升體驗教學的成效
高中地理教學中恰如其分的提問能有效地促進與激發學生群體的思維能力,從而產生對未知領域的困惑,這樣一來就能引導其為有效解決問題而深入探索,以達到解決問題之目的。一大半提問不合理,那就難以激發出高中生的深入思考,他們會因為覺得無從下手而感到迷惑,從而不得不予以放棄。還有一種情況是學生覺得提問索然無味,未能激發出其心中的探究意識。所以說,正確的提問技巧是決定高中生開展有效體驗之重點。因此,高中地理教師要認真學習提問的技巧,全面考慮到學生的具體情況,從而創設學生所喜聞樂見的教學環境。
綜上所述,體驗性教學法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對于提高高中生地理學科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習成效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在當前的高中地理學科教學中,教師要切實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以學生為中心實施體驗式教學,從而在最大限度上提高高中地理學科教學的成效。
參考文獻:
關鍵詞:中學地理;高效課堂;構建;情境;教學形式;能力
高效的地理課堂,要重視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要積極調動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思考,更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改革中學地理教學模式,才能讓高中生認可地理學習,成為地理學習的參與者。
一、創設地理學習的情境
高中地理學科的學習內容較為豐富,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是地理知識的兩大分類。部分高中地理知識對于高中生來講過于抽象,學起來吃力。教師可以利用情境創設的方法,突破地理教學中的重難點,讓高中生享受地理學習。
比如,在講解《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一段描述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過程的動畫。動畫中,冷熱空氣的運動過程十分形象,有利于學生在腦海中形成印象,掌握相關地理知識。情境的創設,會加大課堂教學內容的生動性,符合高中生的思維特點。
二、豐富地理教學的形式
教學方式是否豐富,影響著學生地理學習興趣的高低。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關注學生學習興趣,利用教學形式的有效轉變激發學生積極情感,會讓教學效率得以提升。高中生的地理學習潛力是無限的,只有教師用正確的教學方法進行引導,才能讓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發揮出來。
比如,在講解《河流地貌的發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河流地貌的發育過程”進行分析。這種遠離學生生活的地理知識很難靠一個人的力量描述出來,但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能夠活躍學生的思維,促進問題的解決。無論學生的討論成果是否正確,教師都要表揚學生的思考過程,讓學生建立正確的地理學習觀念。
三、重視思維能力的培養
地理學科的學習,對高中生的空間思維能力與創新思維能力要求較高。在高中地理課堂中,教師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讓學生在地理學習過程中逐漸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有能力在課下開展自主學習。
比如,在學習有關地球經緯度的知識時,學生只聽教師的講解很難正確理解經緯線的正確意義,也很難完成課堂練習。這時,教師給學生提供一個地球儀,讓學生通過觀察地球儀,調動自己的空間思維能力去解決問題,有利于教學效率的提升。
綜上所述,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需要地理教師積極提高自身教學業務能力,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以正確的教學目標作為引導,有利于地理課堂立體性的提高,推動高中生地理學習水平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關鍵字】高中地理 生活實際 地理思維 教學方法
對許多剛進入高中的文科學生來說,地理很難,學生之間的知識基礎差距較大,甚至在有些老師當中也會形成這么一種認識“學好地理就等于學好了文科”,地理之難,許多同學會一致推舉人教版高一地理的必修上冊和區域地理分析這部分。為什么許多同學會學不好這部分的內容呢,經過多年的高中地理教學,筆者以為出現這種現象的癥結在于學生缺乏良好的地理思維能力。
一、學生地理思維能力欠缺的一般表現
在地理學習中,許多學生往往表現出一些共同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造成了這些學生在地理學習中的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地理學不好,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地理學科的認識不夠
高中地理新課程標準這樣表述地理學科的特點:第一,綜合性,地理學科兼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性質;第二、地域性,這兩種特性決定了對高中地理思維需要轉化,對地理問題的認識需要全方位考慮,但長期以來,許多學生特別是文科學生僅僅把地理局限于文科,再加上初中教育對地理知識形成的不全面,造成長期以來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獲取依賴死記硬背,依賴于對地理結論的掌握,忽視對地理原理的探究,從而造成學生在遇到一些新的問題束手無策。比如對地方時的分析,教材中僅僅提到偏東的地方比偏西的地方早,但沒有涉及到偏東的地方到底可以定為幾點鐘,所以導致許多學生僅僅局限于會計算時間,而我們許多老師開展教學的時候也沒有特意分析時間是怎么定出來的,從而產生學生在思維能力上的障礙,做一些普通一點的題目不難,但對較難的題目就開始頭腦迷糊起來了。
2、思維的廣度和深度不夠,綜合分析鑒別能力差
地理知識體系的綜合性特點要求學生的思維要有一定的廣度和深度,這樣才能在地理學習中用全面的、綜合的觀點看問題,認識地理問題的本質特征。但是不少學生卻往往表現出很大的局限性,常常用片面的、孤立的觀點看問題,導致學生容易在地理學習中混淆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無法形成全面的認識。比如學生對光和熱的理解,認為一個地方的太陽輻射能強烈,這個地方的熱量一定充足,但熱量又主要體現在什么地方呢,學生又不太清楚。這就造成了學生在分析一些特殊現象如青藏地區光照充足,但熱量不足的現象的時候,往往無法進行正常的思維。又如在分析阿巴拉契亞山脈為什么比較平緩,許多學生就只能干瞪眼了,其原因就在于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不夠。
3、思維的邏輯性不強,易受思維定勢束縛
在地理學習中,常有這種情況:有的學生雖然具備了解決某一問題的知識,但由于思維過程條理不清,違反了某些邏輯規則,結果得出的卻是錯誤的結論。如對熱力環流,有的學生沒有充分認識由冷熱不均引起的各個環節的先后順序,而導致對高低氣壓的產生原因分辨不清,從而產生大氣垂直運動是由低壓流向高壓的錯誤結論。
二、運用生活實際 提升地理思維能力
針對學生出現的地理思維缺陷,特別對高中學生而言,由于直接面臨高考,而許多高考題目都是全新的,沒有良好的地理思維有時候是很難正確解決這些題目。本人經過長期的嘗試,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地理教學,特別是運用生活實際,對學生形成正確的地理思維的幫助更大。
1、加強啟發誘導,調動學生的地理思維
要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地理思維,教師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在地理教學中,必須得加強啟發誘導,調動學生一切可以利用的頭腦中的知識,從學生的認知能力角度出發,一步一步深入挖掘,有利于學生的思考。如在分析地貌的時候,學生往往會有對全球地貌形成的一些零碎的認識,如知道有大陸漂移說這種理論,但具體這種學說支持的依據如何就不太清楚,此時老師就應該深入挖掘,提出問題,大陸為什么會飄移,要解決幾個問題呢?學生就會逐步去分析,出現兩個問題,一是大陸水平漂移的動力,來源于什么地方,為什么長期朝一個方向,二是大陸這么重,為什么還會漂移。然后學生會提出一系列的假設,最后歸結到目前比較成熟的板塊構造學說理論,也能充分理解生長邊界和消亡邊界的區別。
2、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為形成正確的地理思維打基礎
進入高中復習,沒有一定的知識積累,學生是很難進行正確的地理思維。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學中,要足夠重視一些具有發散性思維和逆向性思維的內容,對這么內容教師要有充分的思考,甚至要動用全教研組的力量來思考,然后實施教學。如分析阿巴拉契亞山脈為什么比較平緩,就結合高一地理的內力和外力作用而已。如果遇到一些相關的學科,則更要請教一些相關學科的老師,這樣學生的地理思維才能建立得比較全面。如對全球定位系統的衛星數目的分析,即要定位一個物體,需要幾顆衛星,就需要和物理中的相關知識配套。這樣學生就可以充分理解。同時為完善地理知識結構,地理教師可以采取在高中的最后階段嘗試讓學生去記憶教材的大標題和黑體字的方法,因為教材的編排往往按照一定的地理思維來進行的。
3、運用生活實際,提升地理思維能力
生活即地理,許多地理知識和生活結合得相當緊密。實際上對地理知識的獲取過程是先認識地理中的一種現象,然后逐步分析其成因,最后再進行驗證推廣到一般的過程。因此對地理教學中千萬不能忽視生活中一些地理現象和地理知識的運用,千萬不能忽視學生已有的地理知識。如對時間問題的分析,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由于學生已經有了一個對時間計算的完整思路和概念,因此沒有必要在這個地方花太多的精力,也沒有必要讓學生去做很多的難題,本人以為關鍵在于讓學生思考時間的定義,如地方時,可以讓學生嘗試著分析其來源,缺陷以及補救措施,最后形成一個完整的地方時—區時—國際日期變更線的思維脈絡。又比如在分析黃淮海平原農業為什么低產的時候,可以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先分析糧食低產的原因有哪些,屬于地理地原因又有哪些,符合該地區的會有哪些原因,這些原因又是怎么形成的,如何解決等等。由此及彼,學生就可以用來分析一系列的地理原因了。
【參考文獻】
【摘 要】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是高中教育教學工作的一大重點,也是培養新型高中生的重要任務所在。對于高中地理教學而言,如何更好的通過思維訓練和培養的方法來提升學生在地理學習中的創新思維能力,不僅關系到教學的走向,而且關乎學生創造性和創新能力的成長。本文正是以此為線索,論述了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意義,并指出了幾種培養和訓練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方法。
關鍵詞 高中地理教學;創新思維;地理實踐活動;發散思維;逆向思維
創新思維和創造力是高中地理教學的一大重點,也是教學工作的具備訴求所在,應該引起廣大高中地理教師的高度重視。這其中,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與地理教學工作密切相關,而且難度很大,歷來是地理教學的一個焦點話題。在新時期,對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相關問題進行探究,還是很有必要的。
一、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意義
地理學科與歷史、政治學科并稱為“政史地”,是高中文科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考中占據著重要位置,歷來受到廣大文科師生的關注。作為典型的文史類學科,高中地理與歷史、政治雖然在很多地方存在相同之處,但是也有其特色所在。比如,高中地理學科與物理、數學等理科的關系較為密切,對于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要求較高,這些都使得高中地理學科的教學存在一些困難。具體表現為,學生在學習高中地理的過程中存在思維創新能力不足、聯系分析的創造性匱乏等。所以,有必要通過各種有效教學措施的實施來培養高中生在地理學習中的“創新性思維能力”,進而為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奠定基礎。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學中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對于提升學生的思維活躍度和思維發散能力意義重大。
再者,高中地理教學事關高考文綜備戰,其現實價值十分突出。著力培養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和發散性,可以激發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養成勤動腦、多思考的好習慣,這對教學工作是大有好處的。此外,培養學生地理學習的思維創新能力,不但事關高考的備戰,而且關乎學生未來的深造、學習和成長,其長遠意義不可忽視。因此,廣大高中地理教師應該認識到培養高中生“創新思維”的重大現實意義,并自覺的在教學工作中為學生創造思維創新和應用實踐的機會,借此促進教學工作的發展,不斷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
二、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途徑和策略
要看到,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高中生的“創新思維”,必須從教學工作的實際出發,聯系學生的訴求,走出一條培養創新思維能力、推動教學發展的新路子。
2.1立足地理課堂教學,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與探索
要知道,高中地理教學的關鍵在于課堂教學,即地理課堂教學的效果決定了整個高中地理教學的成敗。因此,從課堂教學出發,引導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加強思考、積極探索、嚴謹訓練、有效反饋,最終形成創新思維培養的基本鏈條。例如,在每堂地理課開始之前,教師可以預先設計幾個與本節課程相關的問題交給學生,讓他們帶著問題進入課堂學習。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有意的將這些問題作為線索把整堂課串聯起來,幫助學生更具針對性的學習本堂課的內容。授課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提問對這些問題的思考結果,并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析、點撥。通過這樣類似于探索式問題的教學舉措,學生可以邊思考、邊聽課、邊進步,進而在無形中提升了自己的創新思維能力。所以,基于地理課堂的有效教學,引入探索式、問題式等教學策略,能夠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能力,鍛煉學生的創造力。
2.2引導學生參與地理實踐活動,鍛煉創新思維能力
地理教學不單單是在課堂中完成的,同樣需要結合實踐活動與生活實際。通俗的說,高中地理教學必須要與各類社會實踐活動緊密聯系起來,才能真正收到實效。此外,學生地理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也不能僅僅停留于教室和學校,也需要在實踐中加以驗證、不斷強化。這樣說吧,當高中生能夠自主的認識、感知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現象的時候,他們必然有思索、探究和分析的欲望,這就是創新思維能力的來源。同樣,學生在參與地理實踐活動的過程中能夠親自動手,進而開動腦筋思索地理現象和問題,這就是創新思維培養的最佳路徑。
2.3加強發散思維和逆向思維訓練,提升學生的思維創造力
教師要善于培養學生的探究態度,堅信自己的探究能力。教師在地理教學中可以設置矛盾情境,把學生引入“矛盾”氛圍,引起學生認識上的爭論。可以說,學生對矛盾性問題感興趣,只有產生矛盾時,方能使學生有一種恢復心理平衡的要求,而正是這種心理要求,促使學生努力思考問題。地理課中有必要不失時機地加強逆向思維的訓練,促進思維的流暢性。例如,假如地球公轉方向與現在相反,那么,我們現在生活的地球將是什么樣子?假如,地軸與公轉軌道面成90度夾角,地球表面又將是什么樣子?因此,類似這樣的逆向思維訓練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
綜合而言,運用多種創新性思維訓練方法并結合高中地理教學的課程實際,其結果便是高中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可以有顯著的提升,而教學工作也可以煥發出新面貌。
參考文獻
[1]張君歌.淺談地理教學中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魅力中國,2008年25期
[2]屈勝紅.淺談初高中地理教學的銜接對策[J].新課程(教研版),2009年08期
[3]杜廷玉.淺談中學地理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J].甘肅農業,2005年09期
[4]趙翠芬.淺談初高中地理教學的銜接[J].新課程(教研版),2009年01期
一、導新“提”趣,輕松學習
要培養學生學習地理學科的興趣,在學生剛接觸高中地理學科時至關重要。地理教師要使學生了解地理學科與日常生產和生活密不可分、息息相關,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地理學科的沖動,從而激發強烈的求知欲望。
學習高中地理,可幫助揭開地理環境中的許多奧秘如,春夏秋冬的往復循環,地球表面的海陸變遷,地質災害(火山、地震、泥石流等)的突然發生等。在學得知識的同時又會增進學習興趣。
學習高中地理,能為將來參加經濟建設和多方面的工作獲取豐富的、受用終身的知識和技能高中地理中,因地制宜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發展生產力、保護環境等方面的知識,是從事資源開發、農業生產、工業布局、城鄉規劃、交通建設、商業活動等各項工作必不可少的。
學習高中地理,有利于正確觀念和意識的形成通過學習了解有關生態失衡、資源枯竭、糧食短缺、物種減少、環境惡化等全球性重大問題的實質,有利于形成正確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念,培養和強化全球意識、憂患意識、未來意識、開放意識、開發意識和創新意識。地理學科的學習內容如此豐富、生動,地理知識、技能又如此用途之廣、價值之高。這些都是要在新世紀實現宏圖大業的每一位高中生,形成濃厚地理學習興趣的強大吸引力和良好基礎。
二、文理交融,學法兼用
高中的各門課程中,地理與其它學科相比,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文理交融。它既有理科的嚴密性與邏輯性,又具有文科的形象生動與靈活性。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主要是高中地理必修一部分),包括宇宙、大氣、海洋、陸地等,主要屬于理科內容。特別是其中的地球運動及時間計算、太陽高度角、各種日照圖以及氣候、洋流、各種等值線圖等內容,具有鮮明的理科特點,需要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習時,應該強調理解重于記憶,以會用為目的,側重于對地理原理、地理規律的理解運用,聯系實際分析解決問題。平時還應多做練習,重視解題思路,特別要多畫圖,以加深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
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主要是高中地理必修二、三),主要屬于文科內容,學習時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非常重要。學習時要多看書,熟悉和掌握知識要點;會看書,把握教材的脈絡和主要思想、觀點;還要多思多想,善于總結,形成自己的看法。學習人文地理側重于觀點、方法的運用,結合實際進行評價與反思,如,河流中上游應不應該建大壩?對熱帶雨林資源是開發還是保護?
三、圖文結合,易學好記
地圖是地理知識的載體和學習地理最重要的工具,運用地圖記憶地理知識是最準確、最牢固、最有效的記憶方法。地理內容紛繁復雜,但幾乎所有的地理知識都源于它在相關圖上的位置。學習時要做到看書與看圖相結合,將地理知識逐一在圖上查找落實,熟記;平時要多看地圖(還可以填圖、繪圖),“圖不離手”,把地圖印在腦子里,并能在圖上再現知識。這樣,當我們解答地理問題時,頭腦中就能浮現出一幅形象、清晰的地圖“地球運動”,“大氣分層”,“山河分布”,“洋流流向”,“國家位置”,“鐵路干線”,“工業中心”......于是,我們就可以從中準確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從容作答。地理的學習過程實際就是綜合復雜的看圖說話過程。
地理學習離不開地圖,識圖、用圖也是地理學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高中地理教材中有著豐富多彩的各種類型的插圖,與文字配合,使教材內容的呈現更加直觀、形象、生動。學習時,不論是自然地理還是人文地理,都要重視圖的學習和運用,采用圖文結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認識、理解和掌握各種地理事物和現象、地理規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學、好記好用。例如“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內容,必須結合“二分二至日全球晝長和正午太陽高度角”的圖像來學習,才能闡述清楚,理解透徹,遇到相關知識的試題時才能靈活運用,順利解答,脫離了地圖是難以弄懂和解答這類問題的。
關鍵詞:性別差異;地理教學;因性施教;農村高中;策略
【分類號】G633.55
1 高中地理學科的學科特點
地理學的定義是:研究地球表幼勻灰素與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演化的特征、結構、格局、過程、地域分異與人地關系等[1]。是一門復雜學科體系的總稱。
1.1 綜合性
地理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包含了人文和自然兩大類。高中地理必修部分分為三大模塊:必修一是自然地理的知識,主要是地球運動、大氣環境、地表形態等自然方面的內容;必修主要是人口、城市、交通等人文方面的內容;必修三主要涉及區域地理的知識,實際上就是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相結合,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這也要求高中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要兼備文理科思維,要學會全面地宏觀地辯證地看待問題,能夠從地理要素的整體性上去解決地理問題。
地理學科的綜合性還表現在與其它學科的聯系上。例如,地理與物理的聯系:在地理教學中會經常用到許多物理概念,像溫度、比熱容等,許多地理現象需要用物理知識來解釋,像自然界的物質循環和能量轉化等;地理與化學的關系:地球地表形態的變化原因、環境的治理等;地理與歷史的關系:我們常講,史地不分家,像中國地理和世界地的的一些內容都與歷史有關;地理與政治的關系:像世界政治格局的變化、民族和宗教等問題都是清晰的政治問題;地理與數學的關系:像繪制判讀各種等值線,計算比例尺、地方時、太陽高度等問題,都需要學生有扎實的數學功底地理與語文的聯系:講述地球自轉和公轉時,引用的詩句“坐地日行八萬里”[2]。如講到季風的時候,可以引用詩句“春風不度玉門關”,說明玉門關在非季風區。在講到地形對氣候的影響時,可以用“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 ”來加以說明[3]。等等。總之,地理學科具有非常強的綜合性。
1.2 地域性
高中地理新課程標準指出:地理學不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和空間結構,而且闡明地理事物的空間差異和空間聯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間運動、空間演變的規律。地理學科的地域性特點在“區域地理”部分有非常明確的體現。區域地理在地理教學中地位顯著,以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為核心,探討問題的發生原因、過程、結果以及對策,體現了區域的可持續發展思想。它不僅將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緊密結合,同時也對學生的讀圖能力和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總之,地理學科是一門集自然與社會為一體的綜合叉學科,正是由于地理課程的復雜性,學生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才會呈現各種各樣的學習形態,只有根據地理學科的特征,及時準確的掌握學生的心理差異,進而提出有效的教學策略,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
2 學生性別差異與高中地理教學
2.1 學生性別差異及原因分析
一般來說,男女學生的性別差異也可以分為:智力因素性別差異和非智力性別差異兩方面,下面就這兩個方面來做介紹。
2.1.1學生性別差異
(1)智力因素的性別差異
男女兩性的智力雖總體上是平衡的,但卻存在著差異。男生智力差異較為懸殊,女生的智力發展則較為均衡。同時,男女兩性的智力因素具有不同的特色主要表現在感知覺、注意力、記憶力、思維、言語等方面的差異。
(2)非智力因素的性別差異
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能作用于學習的條件,它的變化和發展要影響到智力因素的發展。非智力因素的性別差異主要表現在情感、興趣、性格、毅力、意志、成就歸因等方面的心理差異。
2.1.2學生性別差異的原因分析
男女學生性別差異的原因與男女學生的遺傳基因,生理構造等先天因素有很大關系;同樣,后天因素的影響也非常之大。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相信后天的教育對男女學生差異的影響更大。
(l)遺傳因素
研究表明,男女兩性在遺傳上確實存在諸多差異。主要是由于受性染色體遺傳特性、大腦兩半球偏側專門化發展差異特性以及性激素的影響,男女表現出較明顯的先天差異:女孩子們有較好的交際能力而男生們則有較強的空間能力。女生在感情調節和感官反應方面和男生存在很大差異,所以女孩接受的感官信息比男孩多,所以她們比男生容易控制沖動行為,而男孩則很多會從身體上表現自然的攻擊行為,同時,女孩也具有較好的言語表達能力,她們比較依賴言語交際,而男生則要弱很多等等。
雖然兩性性別差異起于遺傳,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后天因素對兩性差異的影響更為明顯,因為研究了兩性遺傳上的差異之后我們發現男女兩性遺傳上的差異相對于后天的影響是很小的,后天因素才是兩性性別差異的重要原因。
(2)家庭教育因素
由于受到社會傳統觀念的影響,家長對孩子的性別期待與未來發展存在嚴重的性別刻板現象。家庭教育的刻板化對于男女生的培養方式如果不同,會對他們日后的成長起了很大作用。
(3)學校教育因素
學校教育因素對孩子性別差異的影響是后天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孩子大多數時間是在學校度過,這段時間的孩子正處于智力及個性心理等方面的養成與成長階段,因此學校及老師所實施的教育會影響他們性別差異的后天形成。
(4)社會環境因素
在現代社會里仍受到傳統社會文化的深刻影響,性別問題依然常嚴重。如,社會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對男女兩性心理差異的形成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傳統社會文化背景所形成的有關性別角色的準則,使他們進行性別角色歸類,并以此來約束要求自己,從而形成顯著的兩性差異。
綜上,男女生的性別差異是客觀存在,這種差異與先天遺傳的某些因素、后天兩性所處的環境息息相關,而最關鍵還是教育活動的影響和作用。因此,在教育活動中,進行正確的性別差異研究與教學是極為必要。
3 基于學生性別差異的農村高中地理教學策略
通過調查研究,我們大致清楚并認識到了地理學習上男女學生所表現出來的差異性特點。那么,基于這些差異如何在實際教學中進行有效的農村高中地理教學呢?筆者認為,針對男女高中地理學習上的差異性,我們有必要在學生性別差異的基礎上,進行農村高中地理教W策略研究,從而找出適合男女學生各自的地理教學方法,進而指導他們更好地學習高中地理。
3.1地理教師樹立正確的性別差異觀
調查發現,很多地理教師都承認男女學生在地理學習上的性別差異,這證明了性別差異的客觀存在性。但是,通過調查我們也可以發現,很多地理教師對男女學生的地理學習上的性別差異存在認識上的不足,有些甚至是不科學的。地理教師中的很多人依然存在嚴重的性別刻板印象,不能很好地認識男女學生的性別差異。還有很多教師盡管認識到男女學生的差異性,但是卻不能在自己的教學中關注到性別差異,依然采取沒有性別差異的教學。這些問題都體現出,高中地理教師的性別差異觀還沒有真正樹立起來,因此,我們要進行高中地理教學的性別差異教學,改變傳統觀念,樹立正確的性別差異觀很重要。
3.2實施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因性施教”
通過課程內容和課程編排上的性別化以及高中地理教師觀念的改變,接下來我們就可以真正在課堂中嘗試實施高中地理教學的“因性施教”了。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因性施教”指的是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針對學生的性別差異實施有針對性的教學措施和策略的地理教學。針對學校實際情況,做到以下幾點:1、聯系學生實際,將性別差異引入地理教學目標設計;2、實施有針對性的兩性補充教學,彌補男女學生地理學習上各自的不足;3、依據學生地理學習上的性別差異,實施有差異性的地理學習策略指導。
4結語
高中男女學生在地理的學習過程中存在很多基于性別差異基礎上的不同,這就需要教師在具體的地理教學中加以認識并采取相應措施,以減少這種差異給男生和女生各自心理和發展帶來的弊端。因此,很有必要對如何基于因性施教進行農村高中地理教學。
主要參考文獻:
[1]袁立坤.基于地域特色的河北省山區村鎮規劃研究[D].河北農業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