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高中語文教學核心素養
時間:2023-10-09 16:06:5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中語文教學核心素養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把握本質,準確定位
自我國2011年實施《語文課程標準》以來,對語文教學本質給出明確界定: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并為其他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即,語文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不僅要幫助學生養成語言運用能力,鍛煉學生文字運用能力,更要培養學生語文思維,養成語文習慣,掌握語文方法,提升綜合素養。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立足現狀,審視困境,著眼未來,秉持本位教學理念,全面執行《語文課程標準》精神,正確處理教材、知識、能力、情感和價值之間的關系。結合語文教材,把握本質內容,著眼高中生特點,面向社會,以本位回歸的教學理念,采取靈活教學方法,設計多樣化教學內容,遵循語文教學定位,培養學生語文素養,增強學生語文內涵,促進學生綜合發展。
2.研究教材,立足課堂
教育學家葉圣陶曾指出教材僅僅是例子,是教師在教學中的范本,教師應用教材例子引導學生學習,以深刻的教材文字向學生闡述并延伸豐富的內涵。自《語文課程標準》執行實施以來,教師應明白在教學中不應只是“教”,而應該是“用”,應提倡教師在教學中創造性使用并理解教材,深刻研究教材內容,立足教學課堂,提高學生學習有效性。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不應僅僅停留在對教材的理解,而應充分解讀語文教材,將語文課文內容進行延伸,考察語文課文寫作背景,引導學生基于寫作背景,與課文作者進行心靈溝通,產生心靈相融共鳴,對語文課文進行獨特感知、體驗,創造性使用教材,在教學過程中搭建教師、學生、教材之間的對話,豐富語文教學課堂內容,向學生展示生動的語文文本。
3.挖掘資源,返璞歸真
高中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是激發學生語文學習內動力,培養學生語文情感,提高學生語文運用能力,鍛煉學生綜合文化素養。高中語文教學應結合語文學科特點以及高中生特點,培養高中生語文學習正確觀念,突出語文文字能力,突破現有高中語文費時低效怪圈,以語文課堂活動為核心,培養學生語文素養,提高學生全面素質。
挖掘高中語文教學資源,實施本位回歸教學,需要從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對語文課文教學,尤其是學生感興趣的課文,要創設能夠引起學生感官直觀體驗的場景,讓學生在學習中品味、體會、感知;第二,在語文教學中,引入競爭機制,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結合課文教學,創設表演、游戲的比賽活動,培養學生學習競爭意識,培養學生學習自信,讓學生在競爭中學習,在競爭中快樂享受;第三,加強師生學習對話,針對具體的課文教學內容,充分展開討論交流活動,創辦語文文學沙龍,挖掘語文課文資源,讓學生在學習中探索,在學習中溝通,在學習中發現,在學習中進步;第四,結合語文教學資源,結合寫作背景、寫作實踐以及生活現狀,多元化教學課堂,調動學生學習主體意識,創造并感知語文本真,爭做語文學習主人。
4.回歸本位,彰顯本色
高中語文教學應結合高中生特點及其學習規律,準確定位語文教學,明確語文教學目標,精心設計語文教學內容,加強語文教學點評。高中語文教學在異化教學理念影響下,逐漸脫離本位教學,應回歸語文本位,彰顯語文本色,重新轉回至本位教學正確軌道,全面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
語文教學回歸本位,只有結合教材有效備課,才能提高教學質量,上好語文課程教學,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在語文教學中,需要立足教學做好備課,從以下方面入手:第一,把握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以教學目標為基準,設計每節課教學階段目標,做到“少而精”的教學。第二,緊抓學生特點,設計靈活教學內容。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基本形成自我學習能力,具備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基于語文教材,采用解讀、游戲、體驗等多樣化教學形式,以語文素養作為教學核心,實現語文全方面教學。
一 落實“養成教育”,激活課堂氛圍
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理論中提及遵循“行——知——行”的原則,葉圣陶先生也明確指出“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在課堂上缺乏主動參與意識,這與學生學習習慣的關系是密切的。要改變目前語文教學的現狀,教師要適當地將“有意注意”與“無意注意”在課堂教學中交替互換,通過“有意注意”落實來樹立培養學生養成圈、勾、劃的好習慣,使學生的精力集中到課堂上來。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從學生行為訓練入手,綜合多種教學方法,全面提高學生知、情、意、行,最終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動”起來。
1.強調“手與腦”并用
傳統的教學觀把課堂教學過程簡單化為教師講授,學生被動接受的過程,學生的學習方式機械呆板,導致課堂沉悶、無效的現象。高中語文課程應遵循共同性與多樣選擇相統一的原則,精選學習內容,變革學習方式,使全體學生都獲得必備的語文素養。語文教學要改變傳統單一的接受性學習方式,通過探究性、參與性、體驗性及實踐性等多種學習方式來促使學生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體發展。強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轉變角色,落實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使學生養成勤于動手與樂于動腦的好習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扮演好課堂教學主導者的角色,培養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養成勾、圈、劃、寫的好習慣;在解決問題時,要培養學生養成獨立思考、整合材料的能力;在回答問題時,要培養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為此,在執教《林黛玉進賈府》一文時,探究“哪些細節體現了林黛玉進賈府是‘步步留心,時時在意’的?”為了避免學生捧著資料書照本宣科的現象,在學生回答問題時分三步解決:一是檢查學生勾、圈、劃、寫的過程;二是聆聽學生整合材料的結果;三是比較不同層次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如此答題設計雖然多此一舉,實踐表明,教師不僅要善于提出問題,還要善于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學生有疑才能打破頭腦中的平靜,激起思維活動的波瀾,學習才不會淺嘗輒止、滿足于一知半解。學生能夠按要求有條不紊地去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掌握解答問題的基本思路和技巧,養成解答問題的良好習慣。
2.培養“口腦”并重
在執教過程中,經常遇到這樣的現象,當教師提問時,原本抬頭看黑板的學生一個個都低下頭,課堂顯得異常沉寂,教師處于無奈點名回答,學生回答后,整個課堂開始“動”起來。針對這一現象,我曾與學生進行過談話,很多學生覺得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一是擔心答非所問;二是站起來心里緊張,影響答題思維。通過與學生的交流,明白在教學時應多給學生嘗試的機會,打消學生心中的疑慮,同時,教師在指導學生回答問題時,要注重培養學生動口與動腦的能力,使學生在思考問題時“手、口、腦”都動起來。
強調學生在回答問題時養成書寫發言提要的習慣,有助于學生提高信息梳理能力、知識概括能力,使學生學會了如何去發現問題、概括問題,同時也幫助學生擺脫了回答問題時的尷尬,增強了他們學習的成就感,調動了學生學習的情趣,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和語文課堂教學的參與度。久而久之,使他們提高了分析問題的能力,改變了他們對待語文課堂學習與考試之間的關系,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增強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 “生活即教育”,高中語文教學要面向生活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
“生活即教育”理論給我們高中語文教學的啟示是:高中語文教學要面向生活,要反映生活的內容。這無疑與當前高中語文課程改革所倡導的理念是一致的。
我們知道一個人語文素養的提高,不僅靠積累,還要靠應用、拓展。只有在積累、應用、拓展的不斷循環中,語文素養才得以提高。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教學目標明確指出:高中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能在生活和其他學習領域中,正確、熟練、有效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同時還指出:“應注重在生活和
其他學科的學習中學習語文,在廣泛的實踐中提高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學習和生活中的語言文字現象。”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這個目標其實就是讓學生學習語文不僅僅局限在課堂上,而應回歸到廣闊的社會生活中。因為生活是語文學習的活水源頭,語文只有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才會枝繁葉茂。
語文教育教學要體現教育回歸、以人為本的理念,要切實面對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實施生活教育最重要的是語文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這是語文教育教學行為的先導。生活教育是高中語文新課改的核心之一,高中語文教師要結合高中語文新課程要求去思考:教師應該怎么教,學生應該怎么學,生活教育應該怎么在高中語文教學改革中真正落到實處。
以往的語文教學只單純注重知識的傳授、技能的訓練,只是在教語文課本,很少站在學生生活的高度來審視教學活動,致使語文教學成了學生生活的一種負擔。因此,我們必須轉變觀念,讓語文教學回歸生活,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學生的生活,走語文教學生活化的道路。
高中語文教學,只有從生活實際出發,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把教材內容與生活實際和學生的生活經驗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才可以消除學生對高中語文學習的畏懼感和倦怠感,喚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高中語文教學要面向生活,就要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創設生活情景、優化教學資源、組織教育活動,要克服過多的接受性學習,提倡探索性學習,讓高中語文教學“生活化”“趣味化”,這無疑與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論是一脈相承的。
三 “社會即學校”,高中語文教學要與社會生活緊密結合
“社會即學校”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論的另一個重要命題。陶行知先生認為自有人類以來,社會就是學校。如果從大眾的立場上看,社會是大眾唯一的學校,生活是大眾唯一的教育。陶行知先生提出“社會即學校”,以此來推動大眾的普及教育。陶行知先生提出“社會即學校”,在于要求擴大教育的對象、學習的內容,讓更多的人接受教育。他指出:“我們主張‘社會即學校’,是因為在‘學校即社會’的主張下,學校里的東西太少,不如反過來主張‘社會即學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環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學生、先生可就多起來。”陶行知先生提出“社會即學校”的主張和“生活即教育”一樣,也在于反對傳統教育與生活、學校與社會相脫節、相隔離。他認為“學校即社會,就好像把一只活潑的小鳥從天空里捉來關在籠里一樣。它要以一個小的學校去把社會所有的一切東西都吸進來,所以容易弄假。”而且這種教育在“學校與社會中間造成了一面高墻”,把學校與社會生活隔開了。陶行知先生提出“社會即學校”是要把籠中的小鳥放到天空中使它任意翱翔,是要拆除學校與社會之間的高墻,把學校里的一切伸張到大自然里去。
生活是知識的海洋,生活之中時時處處皆學問。因此,我們應具備一雙慧眼,尋找生活中與語文教學的結合點,讓生活成為學生學習的教材,讓生活時時處處伴隨語文教學。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是學習高中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所以,課堂教學的有益延伸,成了學生創新的廣闊天地。高中語文教學與社會生活實踐結合,表現在兩方面:聯系生活,由生活導向新知;走向生活,由生活決定教學。新知的呈現方式寓于生活現象之中,將學生的學習活動變得更為自主,更為積極,更為活潑。一方面,由生活導向新知,通過再現生活這一環節走向課堂。另一方面,由生活決定教學,從學生實際出發,以他們感興趣的,他們今后發展所需要的內容為重點進行教學。實際上,短短45分鐘,是無法把所有的知識全面講透的,我們應該刪繁就簡,把常用的、必需的知識與方法教給學生。這樣,實用性與有效性相結合,真正做到“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
“生活處處是語文”,讓語文走進生活,讓生活走進語文,給學生一個開放的、多元的學習平臺,他們的語文綜合素養就會不斷提高,而語文也會因為其強大的生命力而魅力無窮。將高中語文教學與社會實踐相銜接,讓學生從生活中尋找高中語文素材,感受生活中處處有語文,學習高中語文如身臨其境,就會產生強烈的親近感和認同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識的接納心理。
教學實踐使我們體會到:社會即生活。只有將學生引到社會生活中去實踐,切實感受高中語文在生活中的原型,才能讓學生真正地理解語文知識,使學生感受到我們的世界是一個充滿語文知識的世界,從而更加熱愛高中語文學習。
四 “教學做合一”——教學要讓學生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教學論。“教學做合一”,用陶行知先生的話說,就是生活現象之說明,即教育現象之說明。在生活里,對事說是做,對己之長進說是學,對人之影響說是教,“教學做”只是一種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個各不相謀的過程。“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他用種田為例,指出種田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就在田里學,在田里教。在陶行知先生看來,“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義是教的方法要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要根據做的方法,“事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學而不做,不能算是學。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由此陶行知特別強調要親自在“做”的活動中獲得知識。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 人文精神 滲透
隨著時代的進步,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是目前教學的主要課題。高中語文作為一門人文性很強的學科,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加強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可以陶冶學生的高尚情操,對學生的學習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本文主要對人文精神的必要性以及滲透策略進行了探討。
一、人文精神的概念
人文精神是人類的自我關懷。主要表現為對人的尊重,對尊嚴的維護等。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是全面發展的理想人格的塑造。人是人文精神的核心,處理好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是其精髓所在。人文精神教育是教導學生成為“人”。人文精神本身不是學科,因此需要一門具體的學科作為載體,向學生灌輸人文精神。語文是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的主要學科。高中是教育的基礎階段,是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培養的最佳時期。通過高中語文教學向學生滲透人文精神可以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建立正確的人文價值觀。人文精神是語文學科的核心,兩者都具有相互促進的作用,為學生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人文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
我國是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國家。人文教育不僅是時代的需求,也是對我國傳統的優秀民族文化的弘揚,更是與世界文化接軌的必經之路。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是我國教育的主要方針。高中語文是高中的一門主要學科,但是語文教師更加關注考試的內容,而對人文精神重視不足。因此,選取高中滲透人文精神的課文重點教學,就是希望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尤其是隨著我國新課程標準的改革,教育課程的內容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更需要將人文精神滲透到語文教學之中。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使語文課和現實生活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
三、人文精神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的方法
(一)樹立人文語文觀
在實行新課程改革后,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語文的基本性質。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古代的優秀作品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學生在學習語文過程中可以吸取豐富的古代文化。高中語文教師可以通過語文教學過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文觀,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
(二)營造良好的人文教學氛圍
教師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有積極影響。人文精神滲透是指在大教育環境下,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加深學生對人文精神的理解,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基礎知識。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個人特點,結合學生的心理和行為,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教育。例如,在高中課文關漢卿的《竇娥冤》、的《雷雨》等課文的講解中,將文章的具體內容進行改編,以節目的形式表演出來,讓學生在表演中感受文章內容。或者通過分角色朗讀課文,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最終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生動形象的教學使語文課堂富有生機,學生通過表演,加深對內容的理解,提升學生對語文的興趣,自然而然地加強了人文精神在語文中的滲透。
(三)語文教育的擴展
語文無處不在,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相等。因此,要結合實際生活引導學生學習語文。例如,學媽媽的生活語言,學習陌生人個性化的語言,并細心領會他們生活語言中的人文關懷。這樣可以有效地將生活語言和課堂教學內容緊密結合。相關調查發現,在語文課堂中引入人文關懷,利于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
(四)人文精神的評價
教師要對學生的優點予以積極的肯定,教師的鼓勵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進行正確的引導,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樹立正確的人文精神教育觀,可以促進教學工作高效開展。因此,學生在良好的人文精神引導下,會更快的提高語文素養。由此可見,人文精神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
四、小結
人文精神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高中語文教學有利于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對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非常重要。因此,利用語文學科本身的優勢,利用語文的魅力可以吸引學生對語文的興趣。人文精神的滲透,可以幫助學生樹立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參考文獻】
[1]孫緬.淺論高中語文教學的人文精神滲透問題[J].環球人文地理,2014(12):184.
[2]李字海.淺論高中語文教學的人文精神滲透問題[J].求知導刊,2014(09):36.
高中語文課程的新目標提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高中語文課程應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語文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此外,一些語文界專家學者也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比如,程紅兵先生的“語文人格教育”,認為“學科當中承載著多少年來社會的文明財富,人類的文明財富轉化成課程資源,來發揮它的培養人的作用。所以,學科教學是所有青少年的人格形成的主要的教學形態”。還有王尚文先生的“語感中心說”,認為“語文教學的核心任務是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即培養提升學生的語感”。錢夢龍先生則把“語文素養”分成“語文知識”、“讀寫聽說的能力”、“對母語深厚的感情和正確的態度”、“文學審美的趣味和能力”、“較寬的文化視野”五個要素。可見,大多數專家都強調語言基礎,注重學生語言能力的習得,又以對語言的正確理解為基礎。這也正是把握住了語文作為母語教學的核心價值與根本要務,值得我們一線語文教師深刻領會和探索。筆者以為,語言的理解在我們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中不容忽視。
一、語言理解在人類語言學習中的地位
學生學習的主要任務就是要汲取前人積累的大量的書本知識,而已經具有一定基礎的高中生則要把這個學習任務及知識理解提升到更高的層次。知識理解的范圍十分廣泛,而其中語言理解就是最基礎的。
我們都知道,任何學科的知識體系下的基本科學概念都是由語言文字來形成并定義的,而語文知識就更有意思,它以語言文字來定義語言、文字、文學以及文化的概念,如“漢語”、“甲骨文”、“啟蒙主義文學”、“人文主義思想”等。基于這種特性,語言理解對人類語言(文)的學習就尤為重要。而高中語文學科作為社會人文學科的一門重要課程,其知識體系中自然包含有大量的社會性概念,如“普通話”、“簡化字”、“意識流小說”等,就更需要學生加強語言理解,形成活躍的思維內部言語,來和書面的文字達成統一。
二、語言理解是語文兩大性質的和諧保證
漢語作為當今世界主要流通語言中最簡省而又最深奧的古老表意語言體系,不僅獨此一家,別無參照,而且在數千年的漫長演變進程中,又衍生出了一整套繁復而綿密的文化蘊涵,筆畫繁難的繁體字,佶屈聱牙的文言文,曾經使漢字和我們漢民族的文學文化成為上層貴族的專享,愚民統治的工具。筆者以為,作為一門學科課程,有個定性也是必要的,這對于語文課程雖有難度,但仍然不宜回避,只是不可保守僵化,也不應隨波逐流,總要取法中庸,道行和諧。如今新課標能將“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起來,既承認了要重視語文課程中“語言”的工具基礎,又肯定了要提升語文課程中“文學文化”的人文素養,于課程自身是實現了完整的兩條腿走路,于一線教師是掃除了迷惘,明確了方向,相信將大大提升語文課堂的趣味和效率。所以,語言理解實際就是語文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諧融通的金橋,需要牢牢把握,緊緊立足。
三、語言理解是高中語文教學的合理定位
關鍵詞: 人文精神 高中語文教學 人性之美 人文化教學環境 人文課堂
人文精神是素養的體現,是屬于人自身生活、生存、發展的精神,是對人的人生、人格、人性、價值、責任感和責任心的尊重、關懷、關注、關心和弘揚,體現人生信念和理想,更是對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人文精神教育對學校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語文課中開設與人文精神相關的課程,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育是塑造、啟迪、傳授知識的有效手段,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重視人文精神的培養,使學生全面發展,進而促進社會進步與發展。
1.更新高中語文教學的理念
高中語文教學的發展需要以新的理念和新的方法增強活力,教師應重視以人為本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從教學內容的安排到教學過程的設計,都應精益求精,并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高中生比較有個性,教師應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合理引導學生學習。通常學生的想法都比較異想天開,有自己獨特的理解和感受,對學生進行人文關懷,從知、情、意等方面接納、感染、教化和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弘揚高中語文教學的人性之美
教材課文是語文信息的載體,本身滲透著真理與美好的人性。新課標將高中的語文教材作為指導,從內容上進行選編,充分體現人文主義價值取向的精神。語文教材的內容有濃厚的文化內涵,能夠有效培養高中生的審美情趣和人文精神。語文學科的文章題材比較豐富,涉及古今中外人文精神的文章或作品較多。由于學生的文學語言感知力和想象力都比較強,以文本的方式能夠有效培養高中生的探索精神,培養其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提高其人文素質,從而拓寬高中生的學習視野和知識面。
例如,路遙的《平凡的世界》一課,書中以全景式描寫中國現代的城鄉生活,主要以孫少平等人的矛盾糾葛為主線,刻畫社會各階層中普通人的形象,將人生拼搏、奮斗、追求、挫折、歡樂、痛苦相互交織在一起。路遙的平凡世界中,體現的是平凡人的丑與惡、善與美,令人讀起來蕩氣回腸。孫少平對自己曾經工作的地方還存有眷戀和熱情,調出煤礦時,剛來到城市選擇的也是煤礦,選擇平凡。學生在學習時可以將人性的丑惡與美好相聯系,仔細體會其中對于真善美的向往和期待[1]。
3.創建高中語文教學的人文化教學環境
人文精神是將以人為本作為核心,在語文教學中不斷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語文教學課堂應具有一定的人文性,為高中生創造良好的人文化學習環境,提高高中生的人文素質。高中語文教學需要將學生放在主置,充分實現其自身價值,以課堂形式建立平等民主友愛的師生關系,從而為構建人文化的教學環境提供有效保證。課堂教學是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交往,且重視師生的對話與交流,教師在創設學習情境時,可以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
高中生的主體意識很強,應根據學生各自的需要和特點,引導學生調整學習策略和學習心態,并探尋合適的學習途徑與方法。校園環境包括學校傳遞的道德規范、價值取向、人際關系、校風傳統、行為模式等文化意識,是校園文化營造與傳播活動載體或物質實體的有效途徑。通過營造文化氛圍和樹立濃厚的人文精神,組織多樣化的學術文化活動,如如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話題或時事熱點,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學術講座;邀請校內外的學者、專家進行專題講座,并組織學生參與座談討論,從而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文化氛圍[2]。
4.提升高中生的人文素養
語文教育具有人文性主要體現在文化觀,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關注的是民族文化和人的發展,吸取各地優秀的文化。如詩歌,古詩就像文言文比較難懂,弄清楚字詞的意思才能逐步體會其中的思想情感,從而完成教學任務。優秀的詩歌是文化濃縮的精華,具有極高的人文內涵和價值,輕視古詩詞就是摒棄全民發展的情感經驗和理想等人文內涵。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讓詩歌回歸教與學的人文精神中,讓學生充分體會其中蘊含的人文精神,從而培養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質。
與此同時,教師應重視提高學生的人文修養,全身心投入語文教學的活動中,讓學生掌握正確的理論知識和體察生活與人生的真實,獲得情感的陶冶和心靈的凈化,達到耳濡目染、言傳身教的效果。高中語文教育方法與方式、教育內容是教育媒介,充分挖掘語文教材中的思想教育、人文精神等因素,并貫穿整個教育過程中,引導學生學習優秀的文化遺產,讓學生充分感受其中蘊含的處世之道、生存意識、人生理想、人格精神、道德意識等,學會適應和認識社會[3]。
5.構建高中語文的人文課堂教學
人文精神是語文教學的課堂教學,通過將人文精神貫穿于高中語文教學,為學生構建平等和諧具有人文關懷的學習環境。教師應經常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采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以飽含情感的方式閱讀,并結合啟發性的提問方式,為學生打造具有人文精神的課堂。例如,《報任安書》一課,司馬遷面對奇恥大辱寫下堅定的信念,并完成《史記》,與他的遭遇相比,學生會受到挫折教育,對學生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人文精神是對人們人生信念和理想的體現,更是對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教育,對學校教育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發展,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姜佑文.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培養[J].科教導刊,2012,6(24):134-135.
一、課堂教學需要下的核心素養解讀
素養一詞由來已久,《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也十數次提出“語文素養”的概念,有研究者在梳理了語文素養與語文知識、素質、能力的關系之后認為語文素養是“一個開放概念”,這意味著對語文素養的理解可以是動態的、變化的;著名語文研究專家王尚文認為語文素養是“出于真誠對話的愿望,準確理解對方的話語形式與話語意圖;精確妥帖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表情達意,以進行最有效的交流(的能力)”。這樣的理解顯然既具理論高度,同時又滿足了實踐的需要,應當說還是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的。
筆者在教學中從核心素養這一概念出發,抓住其中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兩個關鍵詞,結合高中語文教學的現實,同時基于當前對語文素養相對認同的理解――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提出自己對核心素養培養的理解,那就是:在語文教學中,通過基于文本的師生交流,讓學生在語言、思維、審美與文化上面獲得新的理解,進而提升自己語言運用能力,以及運用人文觀點感知世界、明辯事物的能力的過程。
在這樣的理解中,既兼顧了傳統語文教學的需要(即語文課程標準所強調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需要),同時又強調從素養角度生成的語言運用能力,以及觀察事理的能力。筆者以為,這樣的理解對當前高中語文教學的現實是適切的,對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培養是可行的。當然,這一切的實現都源自一個重要的基礎,那就是生態課堂的打造。
二、生態課堂提供核心素養培養土壤
自特級教師趙謙翔提出“綠色語文”以來,生態課堂已經成為一個普遍使用的概念。筆者在實踐中堅持從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出發,堅持從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形成出發,對生態課堂的理解主要形成了三點認識,下面結合《辛德勒名單》一課的教學來說明。
其一,生態課堂是尊重學生認知的課堂。語文課堂上的一個主要任務是文本解讀,文本解讀具有多樣性,這是由學生的認知特點決定的。《辛德勒名單》作為一個主題相對嚴肅甚至是沉重的文本,其在學生的解讀中會出現哪些觀點,這是值得教師觀察與研究的。課文開篇即說“天空中籠罩著一層濃重的黑霧,一群波蘭兒童在街頭無憂無慮地玩耍”,這樣的表述起什么作用?在具有開放性的課堂上,學生的觀點不盡相同:有學生認為這是一種對比,也有學生認為這就是寫實。課堂上教師常常會思考哪種觀點正確,其實這個問題是不必擔憂的,因為學生既然提出了這樣的觀點,恰恰就反映了他們思考的出發點不同,前者肯定已經走入文本之境,因此其感受到“濃重的黑霧”與“無憂無慮”的鮮明對照,而后者則是從自然環境與人的角度“簡單地”看的,自然就認為這是寫實。尊重這樣的認知基礎,可為后面的文本解讀奠定基礎。
其二,生態課堂是面向語文核心素養的課堂。《辛德勒名單》一課的主題無疑是明確的,那就是“人性在復蘇”,學生只有在文本解讀中獲得對“人性”的認知,才能真正把握這一主題,而這一主題顯然就是本課教學所指向的“核心素養”。因此當讓學生繼續沿著自己的認知去解讀課文,顯然,當學生讀到“那不是什么雪,是骨灰”時,自然就會思考其原因,于是焚尸爐的情形就開始讓學生觸目驚心,而當讀到辛德勒以錢作為工具做高斯的工作的時候,學生的思維又有所不同,因為大部分學生原本想的是“義正辭嚴”,這樣的認知失衡會讓學生認識到,在那樣的一個嚴峻的環境里,其實只有最現實、最直接的手段,才能讓辛德勒名單不斷延伸……經由這樣的解讀與理解,學生形成的核心素養是什么?在筆者看來,就是對世事的洞察,就是對人性復蘇的理解,用有的學生的話說,“人性本就不是一個輕松的命題,輕言人性往往是不懂人性的,只有在具體的甚至是嚴酷的情境中,往往才能看到人性復蘇的難能可貴”。筆者在課堂上聽到這樣的評價時,忍不住拍案叫絕,在筆者看來,這就是核心素養,這就是語文課所能達到的用文本引導學生深刻思考的最佳境界。
其三,生態課堂是用人文觸角感知世界的課堂。語文的人文性,決定了語文能夠站到人性最高處,《辛德勒名單》恰恰又是歷史留給人類的一份寶貴文本,在這樣的文本解讀中,讓學生沿著自己的思路不斷地前行,在前行的過程中有各種形式的討論,但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真正讀懂“人性在復蘇”。這是一個用人文觀點感知世界與人性的過程,這個過程無疑是生態的,無疑也是指向最核心的素養的。
三、核心素養在文本意義建構中形成
在筆者看來,核心素養從來就不是也不應當是一個空洞的概念,更加不是粉飾自身教學觀點與研究成果的一個工具,核心素養是指向學生的,是指向學生對世界判斷的目光并影響自身行為的。如果不能達到這個目標,那就不是真的核心素養。
因此,高中語文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只能在生態的課堂上才能夠實現。生態課堂中,文本解讀是核心,文本解讀的目的在于建構對文本的理解,在于把握文本的意義。筆者一貫認為,意義一定不是教師機械施加的,而必須是學生自然解讀的結果,這個結果可能會因人而異,但只要學生的方向是正確的,那意義早晚會形成。因此,《辛德勒名單》一節課的教學,絕不可以對學生的不同層次的認識任意拔高,最恰當的辦法或許是在多次素讀課文之后,對故事情節有一個清晰的表象,并在此基礎上思考:如果我是辛德勒,如果我是其他人物,我會作出什么樣的選擇?這是語文教師應當教會學生的一種走入文本情境的最基本的手段,也只有沿著這樣的思路,學生才會與文本融為一體,從而讓學習過程生態起來。在此過程中形成的J識,終會成為催化核心素養形成的因素。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價值;探索
長期的教學模式沉淀下,語文教學一直都是效果提升不明顯的課程,在高中教學中學生對語文的積極性更是匱乏,造成這樣的原因主要是高中教師對教學內容的任務完成式態度。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對于課本內容的死板理解和強制教學,導致學生對語文缺乏熱情,教學內容缺乏自主和個性,更缺乏創新,讓語文教學成了強制灌輸教學。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要求高中語文教學內容中首先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教師知識素養和教學能力,讓語文教學從實際出發,提升語文教學的內涵品質。
一、語文教學內涵品質的新課改出發點
高中語文教師是對高中生具有很大影響力的教師,教師在教學前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對自己專業知識的掌握,對教學技巧的理解,在教學過程中有自己的理解和認知,讓
學生從教師身上學懂讀懂,從而達到教學的根本目標。教師首先要深入熟悉高中語文的課本內容,從課本內容出發加入自身對語文教學內容的理解,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語文學習聯系生活,思考現實。高中語文教師還要在教學的基礎上與學生建立好正確良好的師生關系,要想提升語文教學品質,必須讓學生拋棄陳舊的應試教育觀念,站在新的立場新的角度與教師對話學習,讓教師從課本內容帶領學生走進更大的世界。教師在教學的同時要培養學生學習熱情,讓學生正確的理解語文教學和實際生活的聯系,讓學生自覺主動。教師也要用自身的實際生活經驗通過語文教學來培養學生的思想和能力,讓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在學習過程中逐漸提高,這就是新課改背景下語文教學內涵品質提高的出發點。
二、語文教學品質內涵提高的方式
教師在教學中首先要保持良好的教學態度,在面對教學任務時要設計好完整有效的課堂內容,要注意教學過程是否完善合理,還要注意教學內容是否能牢牢把握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讓學生熱愛對語文的學習。教師的教學方法也要有巨大的提高和改變,不能一味地強調知識灌輸和整理,在教學中要具有多樣化教學方式,設計合理的情景探索和課堂活動讓學生自主的參與到學習中來,不僅僅是語言參與,是學生的主觀感受參與到整個語文課堂中來,讓學生經過學習正確的知識和理念融入語文課堂,教師應該善于把握學生的主動性。教師在教學中還要注意課堂內容的豐富和有效性,不讓語文教學陷入枯燥循環中,讓學生產生對語文的抵觸心理。教師的教學要從多方面考慮,真正理解了語文的教學品質內涵,然后對語文課本的融合滲入,通過課程來對學生進行全方面提高。教師還要帶領學生進行學習反思,通過語文教學的學習。正確地理解語文教學的價值,通過實踐檢驗語文的真實性和實用性,讓學生正確理解語文課堂。
高中語文教學的內涵價值是由學生來體現的,教師在新課改條件背景下要努力創新教學模式和方法,讓語文教學品質內涵提升到更高的水平線。教師在教學中要正確把握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主體,樹立正確的教育教學觀念,提升整個高中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教育工作者要不懈努力,追求更長遠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承棟.高中語文探究式教學的實施途徑[J].文學教育:下,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