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思考哲學基本問題

思考哲學基本問題精品(七篇)

時間:2023-07-13 16:30:1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思考哲學基本問題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chuàng)作。

思考哲學基本問題

篇(1)

恩格斯在《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中首次明確提出“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重大的基本問題,是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1]以此為依據,我國現行教科書將恩格斯關于哲學基本問題的具體內容概括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思維和存在、精神和物質何者是本原,何者是第一性的問題――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哲學派別的根本標準;另一方面是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問題――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標準。可見,在哲學的理論體系中,哲學基本問題具有硬性的規(guī)范性作用,它是劃分哲學派別的重要標準,影響著哲學其他問題的解決方向和方法。鑒于如此重要的地位,哲學基本問題一直是我國哲學界爭論的重要問題。

一、關于哲學基本問題的爭論及其理由

哲學不是教條,需要不斷的豐富和完善,所以對哲學要采取既堅持又發(fā)展的態(tài)度。但是。改革和發(fā)展哲學絕不是將其正確的、本質的東西拋棄,而是在結合實踐的基礎上辨明是非、修正錯誤、不斷完善。

近年來,我國關于哲學基本問題出現了不少爭論,大致有以下幾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是關于哲學基本問題的內容有幾個方面的問題。傳統(tǒng)觀點認為哲學基本問題的內容包含兩個方面,即思維與存在何者為第一性問題和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問題。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哲學界對傳統(tǒng)僵化的教科書體系批判的深入,有些學者認為原有哲學基本問題兩個方面的內容沒有充分的反映哲學能動性和革命性特點。因此。哲學基本問題的這兩個方面不夠全面,還應包含其他方面的內容。例如有學者提出“思維對存在的反作用問題”是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三個方面[2]其理由是:其一,如果哲學基本問題中不加上思維對存在的反作用,只堅持存在對思維的制約作用,不承認人在客觀世界面前的能動作用,也就是只堅持人能認識客觀世界,而不承認人在認識的指導下,通過實踐能動的改造世界,這就使哲學基本問題無法體現辯證法思想,必然陷入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其二,哲學基本問題的兩個方面本體論、認識論講的都是怎樣認識世界的問題,都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因此,原有的兩個方面沒有強調改造世界,突出實踐的作用;其三,將思維對存在的反作用,即實踐論方面,作為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三個方面能為認識提供手段,從而提高主體的認識能力和思維能力,使我們能更好的認識世界。在此基礎上,有人提出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關系問題是哲學基本問題的內容之一。

第二種觀點是思維與存在是哲學的基本問題,但其具體形式會不斷變化。面對恩格斯哲學基本問題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質疑,有學者提出“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全部哲學的基本問題”。[3]因為,哲學作為一門學科所具有的“唯一性”是由它的對象決定的,哲學是理論化、系統(tǒng)化的世界觀。哲學存在于多種多樣的具體理論中,但這些具體的哲學理論是在“統(tǒng)一性”基礎上表現出“多樣性”。哲學的對象決定了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全部哲學的基本問題,哲學不是“超越”、“批判”了哲學基本問題,而是合理的解決了這一問題;也有學者提出,要用“歷史的觀點”[4]對待恩格斯哲學基本問題,即在總體上肯定思維與存在的關系是“全部哲學史的基本問題”,但在不同歷史時期這一問題有著不同的表現形態(tài),即在遠古時代表現為靈魂與肉體的關系問題、在古代哲學中表現為一般和個別的關系問題、在中世紀表現為神與世界的關系問題、在近代哲學中表現為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

第三種觀點是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不是永恒的哲學基本問題,只是近代哲學的基本問題。因為哲學從屬于現代哲學,因此,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不是哲學的基本問題。例如,有學者提出哲學的基本問題是“實踐問題”。[5]認為我們必須把哲學與哲學的具體類型區(qū)分開來,哲學是唯一的,與它對應的問題是哲學的元問題,即什么是哲學的問題。哲學有許許多多的具體類型,所謂“哲學基本問題”不是對應哲學而言的,而是對應于具體的哲學類型而言,有一種哲學類型,就有一個哲學基本問題。在這個意義上,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只是以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笛卡兒、黑格爾等為代表的知識論哲學類型的基本問題,現代哲學從根本上超越了知識論哲學傳統(tǒng),馬克思哲學從屬于現代西方哲學,是實踐唯物主義哲學,所以它的哲學基本問題不是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而是實踐問題。此外,也有些學者也提出了類似的觀點,將“實踐與存在的關系問題”、“主體與客體的關系問題”、“合規(guī)律性與和目的性的關系問題”、“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和“人與世界的關系問題”作為哲學的基本問題。

第四種觀點是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作為哲學的基本問題已經過時了。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隨著馬克思實現哲學的偉大變革和哲學的產生,哲學基本問題被終結了或被超越了,馬克思哲學不再是什么思維存在何為第一性,有無同一性、主客體之間的改造和被改造的關系。例如有學者提出“人的實踐和人道評價的關系問題或實踐和人道的雙向批判的關系問題”是馬克思哲學的基本問題。[6]

可見,上述關于哲學基本問題的這些觀點大多是針對恩格斯哲學基本問題、針對教科書中傳統(tǒng)的解釋模式以或明或暗的方式提出。筆者認為對待哲學基本問題,不僅要結合新的實踐不斷發(fā)展它,而且要回到哲學的創(chuàng)始人馬克思那里,去挖掘馬克思本人關于哲學基本問題的一些思想,特別是其思考哲學基本問題時的思維方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繼承和發(fā)展哲學基本問題的思想。

二、我國哲學界在解決哲學基本問題時思維方式的缺失

哲學是從總體上研究人與世界的關系,而人與世界最本質的關系是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因此,思維與存在的關系作為哲學的基本問題具有永恒性和普遍性,它存在于一切時代的哲學之中。因為,人作為實踐的存在物,一方面,面對的是外在客觀的世界,這就促使人從自己的需要出發(fā),按照某種思維方式認識客觀世界及其規(guī)律。另一方面人有把自己的精神屬性賦予客觀世界以改變世界,這就必然發(fā)生思維與存在的關系。所以正確的回答兩者的關系是人在處理人與世界的實踐活動中必須面對的問題,它不是任何哲學家臆造出來的,也不是任何哲學家可以回避和否定的。所 以,思維與存在的關系是貫穿全部哲學史的一條線,它規(guī)定和制約著解決其他一切哲學問題的基本方向。雖然,有人認為哲學研究不能采取帖標簽的方式,不能把對哲學基本問題的回答即哲學陣營的劃分問題作為哲學研究的唯一活動內容,但是我們不能否認面對如此繁雜的古今中外的哲學思想,抓住哲學基本問題這條線索有利于考察其發(fā)展軌跡和脈絡。

馬克思能夠實現哲學的偉大變革,并不在于它超越或終結了哲學基本問題.而是從實踐出發(fā)科學的、合理的解決了這一問題。在傳統(tǒng)觀點看來,哲學基本問題的兩個方面來看,一是思維與存在何者是世界本原的問題,二是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問題。但僅有這兩個方面還不足于體現馬克思實踐唯物主義哲學的特性。因為馬克思的哲學不是要去引導人們從事抽象的理論研究,而是要以改造世界為己任,“哲學家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7]因此,思維對存在的反作用應該成為哲學基本問題內容的第三個方面。此外,將思維對存在的反作用作為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三個方面,還能夠揭示思維與存在的作用與反作用的關系,即它們的辯證關系,這就科學的回答了世界是怎樣存在的問題。因此,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關系問題也是哲學基本問題的內容之一。但是,哲學基本問題要體現馬克思哲學的實踐本性,就不能將視野僅僅局限在抽象的層面來探討思維與存在的一般關系及其所包含的內容。因為,馬克思哲學的出發(fā)點是現實的人類實踐活動,隨著人類實踐活動在廣度和深度上的發(fā)展及哲學研究的深入,我們還可以在抽象的層面上揭示出思維與存在的關系所包含的更多的內容,會出現哲學基本問題內容的第四個方面,第五個方面甚至更多,這就會使我們在抽象層面上就哲學基本問題一般的關系及其內容陷入無休止的爭論之中,不能真正的引導人們改變世界。因此,我們不應該將視野局限在思維與存在的關系的一般層面上來探討哲學基本問題的內容包含多少方面,而是應該由抽象上升到具體,返回到馬克思哲學形成的社會歷史背景之中去,依據馬克思哲學的內在規(guī)定,去尋找哲學基本問題在馬克思哲學中的具體的存在形式或表現形態(tài)。

隨著近年來我國哲學界對現代西方哲學了解和研究的深入,有些人從現代西方哲學的視角來重新闡釋哲學基本問題,認為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只是近代哲學的基本問題,不再是馬克思哲學的基本問題,似乎這樣哲學基本問題就不會“過時”或“落伍”。實質上,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基本問題的是恩格斯在總結全部哲學史的基礎上提出.它只是一般的結果。這也就是說思維與存在的關系作為哲學基本問題具有永恒性,但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表現為不同的形態(tài)或形式。在這不同的具體形態(tài)或形式下面。思維與存在關系的一般性仍然保持著。在當前的一些學者看來,恩格斯或傳統(tǒng)教科書體系中的哲學基本問題不能夠體現馬克思哲學的革命性、批判性,忽視現實的、具體的人,進而從現代西方哲學的視角出發(fā),在早期的馬克思哲學著作中尋找理論支撐來建立哲學基本問題的新形態(tài)或形式。我認為這一做法值得商榷,因為,馬克思能夠實現哲學的偉大變革。在于科學合理的解決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更重要的在于他也實現了哲學思維方式的重大變革。因此,把握馬克思的哲學思維方式是我們全面合理的理解哲學基本問題的重要前提。

三、馬克思以實踐的思維方式來思考哲學基本問題

首先應當明確,馬克思在論哲學基本問題時,是以實踐的思維方式來人思的。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明確的指出:“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對象,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們當作感性的人的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體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義相反,能動的方面卻被唯心主義抽象地發(fā)展了,當然,唯心主義是不知道現實的,感性的活動本身的。費爾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體確實不同的感性客體:但是他沒有把人的活動本身理解為對象性的活動。”[8]

從馬克思的上述論述中可以看出,以往的哲學家特別是德國古典哲學家黑格爾和費爾巴哈在解決思維與存在關系問題上的不同缺點。黑格爾強調思維對存在的能動性、主觀對客觀的改造。以此強調思維與存在的辨證關系。但是“在黑格爾看來,思維過程,即他稱為觀念而甚至把它變成獨立主體的思維過程,是現實世界的創(chuàng)造主,而現實事物只是思維過程的外部表現。”[9]從對思維內容的理解上看,馬克思和黑格爾正好相反,在馬克思看來思維內容是移人人的頭腦而被改造過的感性的東西,即物質的東西。所以馬克思說他只是“抽象的發(fā)展了”思維的能動性。費爾巴哈反對黑格爾抽象的思辨,推崇感性直觀,反映在哲學基本問題中也就是強調思維要通過“直觀”的方式認識存在,但是“在對感性世界的直觀中,他不可避免的碰到與他的意識和他的感覺相矛盾的東西,這些東西擾亂了他所假定的感性世界的一切部分的和諧,特別是人與自然界的和諧”。其原因就在于費爾巴哈僅將理論活動看作實踐活動,將真正的人的活動,即物質實踐活動,看作是“卑污的猶太人活動”,所以費爾巴哈“沒有看到,他周圍的感性世界絕不是某種開天辟地以來就直接存在的、始終如一的東西,而是工業(yè)和社會狀況的產物,是歷史的產物,是世世代代活動的結果”。[11]他不了解“‘革命的’‘實踐批判的’活動的意義”。因此,單純的通過依靠感覺的直觀方式雖然突出了“存在”的感性特征,即客觀現實性,但卻抹煞了思維的能動性。可見,以黑格爾和費爾巴哈為代表的德國哲學的問題在于思維與存在的能動性與感性基礎統(tǒng)一不起來。在此問題根源在于,黑格爾和費爾巴哈在處理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時所采取的思維方式就是從思維和存在的兩極對立出發(fā),用一極去統(tǒng)一另一極的思維方式,沒能很好的解決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

篇(2)

1.教師個人教學哲學是教師對教學基本問題

的個體性認識首先,教師個人教學哲學是對教學基本問題的回答。這些問題包括:教學是什么?教學應該是什么?教學應追求怎樣的價值?什么是知識?什么知識最有價值?教師的角色應該是怎樣的?良好的師生關系應該是怎樣的?預設和生成的關系如何?學習知識和發(fā)展能力的關系如何?接受學習和發(fā)現學習的關系如何?等等。顯然,這些問題是教學的“大問題”,它們是“幾乎覆蓋所有問題的總體性問題或終極問題”。對這些基本問題的認識直接影響著教師具體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其次,教師個人教學哲學是教師個體性的認識。與專業(yè)的教學哲學和公眾的教學哲學相比,教師個人教學哲學最突出的特點在于其是教師個體性的教學信念。這種教學信念也會受到專業(yè)教學哲學和公眾教學哲學的影響,但對教師個人教學哲學產生更多影響的還是教師的教育生活和實踐經歷。一個教師擁有自己的教學哲學意味著其在教育理論學習尤其是教育實踐的基礎上對以上涉及教學本體論、價值論、知識論、方法論的諸基本問題給出自己的回答。再次,教師個人教學哲學處于動態(tài)的發(fā)展中。教學的基本問題是形而上的問題,即使在教育科學日益繁榮的今天,這些問題只有不同的認識而沒有終極的答案。教師個人教學哲學是在教師對教學基本問題持續(xù)追問和反思的基礎上形成的。綜上所述,教師個人教學哲學是教師對教學基本問題持續(xù)追問和反思基礎上形成的個人的教學觀。

2.教師個人教學哲學的缺失及其表現

這樣,我們可以看出,嚴格來講,實際上許多教師并沒有自己的教學哲學。有的教師擁有自己對教學活動的一些看法,但這些看法是對非基本問題的看法。有的教師有一套對教學基本問題的看法,但是這些看法更多地來自外部,其本人并沒有對這些問題進行長期的追問、反思和實踐,說到底,這種教學哲學并不是其自己的教學哲學,至多只是其口頭宣稱的教學哲學。具體來講,教師缺乏個人教學哲學的表現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方法的迷戀。教師們普遍認為,自己從事的是具體的教學工作,這些工作如備課、上課、復習、考試等需要的是具體的操作方法,它們離哲學很遠。事實上,任何具體的教學行為背后都隱含著一定的哲學觀。例如,在課堂教學中,一個具體的課堂管理行為背后可以隱含著教師行為主義的或人本主義的教學哲學。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們的方法迷戀得到了進一步的凸顯。當教育學者向教師傳播課程改革理論的時候,教師們一個普遍本能的反應是:“我不需要那么多高深的理論,告訴我該怎么做”,鮮有教師“對教學方法背后的理論基礎深究細察,考察方法所來源的思想源頭和理論依據”。對方法的崇拜和對教學哲學的本能的拒斥,使教師成為了被動的課程實施者,而不是課程改革的行動者。許多教師在對課程改革愿景缺乏深入認識的情況下,進行著毫無生命力的教學方式變革。教師們放棄了思想的權力,也阻隔了個人教學哲學的形成。其二,思想的混亂。教師缺乏個人教學哲學的另一表現是教學思想的混亂。當前是一個教育改革的時代,也是一個思想繁榮的時代,我們從來沒有過這么多的專業(yè)的教育研究者,也從來沒有過如此百花齊放的教育思想。這些教育思想呈現了多元并立乃至沖突的格局。面對著學者們對“有效教學”截然不同的判定標準,面對著專家們對應不應該體罰學生的截然不同的主張,廣大的教師往往不知所措。其實,這些不同的主張背后都蘊藏著一定的哲學觀,對這些哲學依據認識的缺乏導致了教師判斷力的缺失。由于教師缺乏必要的哲學素養(yǎng)和個人教學哲學。教師在宏大背景的教育變革中,面對著令人眼花繚亂的教育新思想不知何去何從,甚至對教育變革的主旨存在著諸多的誤讀。一些小學教師為了體現新課程的新精神,將課堂由原來的“滿堂灌”變成了“滿堂問”,甚至用發(fā)現學習的方法來教授文學。這暴露了許多教師對發(fā)現學習的思想源頭和理論依據缺乏自主的深入的思考。由于缺乏個人教學哲學,許多教師在盲從和迷亂之后,選擇了因襲習慣,回歸平常。

二、教師個人教學哲學何以必要

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的方法崇拜、思想混亂等問題的改善,呼喚著教師擁有個人教學哲學。教師個人教學哲學有利于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提升教師的生命質量,也有利于推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1.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

在教學實踐中,普遍地存在著兩種類型的教師:經驗型的教師和科學技術與藝術型的教師。經驗型的教師依賴于自身和他人的經驗,其受惠于經驗,也受限于經驗。個人的經驗是有限的,僅僅依靠經驗根本無法駕馭教學中全新的和不確定的境況。處于科學技術與藝術水平的教師突破了個人的經驗局限,掌握了教學中的普遍規(guī)律,并遵循和利用這些規(guī)律,使教學走向科學化和藝術化的道路。然而,教學生活中還存在著諸多根本的哲學性的問題,如教學應追求怎樣的價值?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教學中學生的地位?這些問題是教學科學無法解答的,其需要教師的哲學之思。教師的哲學之思將使其撥開形而下的教學紛雜,探究其背后的形而上的問題。對這些問題的追問和認識,將使教師躍入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另一種層次。在這種層次中,教師突破了技術化和工具化,進入了“思”和“悟”的境界。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日益受到重視。許多教師從經驗水平提升到了科學技術與藝術水平。教師要想向更高的專業(yè)水平邁進,亟需發(fā)展個人教學哲學。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自不待言,當代著名的教育家也都擁有自己的教學哲學。擁有獨特的教學哲學促進了教師從技術型教師向專家型教師乃至教育家型教師的轉變。

2.提升教師的生命質量

排斥停滯、渴望超越是人的本性。只有不斷地超越,教師才能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生命質量。重復的、機械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教師在教學生活中的機械重復和模仿,將促生教師的職業(yè)倦怠,侵蝕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教師怎樣才能享受職業(yè)幸福、提升生命質量呢?毫無疑問,教師不能日復一日地重演令人倦怠的教學生活,也不能僅僅停留在對教學技術的關注和對其他優(yōu)秀教師的模仿。重復和模仿驅逐了教師的思考,也在根本上摧毀了教師的超越可能。追求教學技術的教師也許會成為一個合格的教師,然而,也僅此而已。對形而下的迷戀和對形而上的拒斥,使教師很難實現更高層次的超越。教師需要擁有個人教學哲學。教師對教學基本問題的哲學追問的結果將形成教師的教學信念。教師的教學信念是教師發(fā)自內心的信仰。這種信仰是教師教學行動的原動力。有教學信念的教師在教學行動中不會局限于某一個教學細節(jié)。他(她)總是能以更寬廣的視野來審視自己教學中的具體活動,并因此使自己的教學思想和行動構成一個合邏輯的體系。有自己教學哲學的教師不會甘做教學工業(yè)生產線上的操作員。他(她)要為自己的教學理想而工作,教學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更是生命的實踐。當斯霞老師90高齡時,仍然在孩子中間,臉上洋溢著兒童般的微笑,誰還會覺得她是一個奉獻者呢?斯霞老師信奉“童心母愛”的哲學,并終身追求。她的教育行為是給予性的,她體驗著教育過程的幸福。這是一種自成目的的實踐,也是純粹的幸福境界。一個教師擁有自己的教學哲學并執(zhí)著地追求自己的信仰,而不為社會上的功利主義、工具主義的價值觀所迷惑,必然會煥發(fā)生命的活力,享受人生的幸福。

3.推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教師的教學哲學對課程改革來說也是十分必要的。課程與教學的變革意味著教學價值觀的變革、知識觀的變革、教學方法論的變革等。然而,當前許多教師對課程改革的哲學根據缺乏深刻的認識。由于對課程改革的哲學立場缺乏了解,課程教學的變革只能是表面的繁榮。同時,我們也應認識到,雖然當前我國課程改革的整體方向是正確的,但課程改革中所提倡的課程與教學理念也不是絕對的真理。對于變革的指導性理論的合理性不能僅僅從理論本身的邏輯性、啟發(fā)性來判定,還應將其與我國的教育實際相結合,在變革中對理論進行評價和調試。課程改革的關鍵在于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只有更多的教師具有了哲學素養(yǎng),才能理解、反思、批判課程改革的理論基礎和價值觀念,從而建構適合自己教學情境的教學哲學。只有教師成為思想者,教育變革才能深度發(fā)生;也只有教師成為思想者,才能點燃學生的思想。否則,因循守舊、被動改變的教師只能培養(yǎng)出缺乏主動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學生。因此,課程改革的關鍵是人的改變,而人的改變之關鍵又在于教師個人教學哲學的塑造。

三、教師個人教學哲學何以可能

雖然每個教師都有自己對教學的看法,但是,教師對教學基本問題的持續(xù)反思和認識的形成并不是容易的事。教師要樹立自己的教學哲學,亟需多方面的努力。

1.態(tài)度轉變

一直以來,教師們都有輕視哲學的“傳統(tǒng)”。這主要與其受教育的經驗和認識的誤區(qū)有關。“哲學從本原上說,是同智慧相關涉的。哲學不是現成的知識和結論,而是作為人生修養(yǎng)的智慧與境界。”然而,哲學教學長久以來變成了知識的教學。抽象的概念和宏大的詞匯不但沒能促進學習者的哲學之思和對智慧的熱愛,反而使學習者將哲學與抽象、枯燥等字眼聯(lián)系在一起。在學生時代經受如此哲學教學折磨的教師,自然對哲學有一種本能的排斥。另外,許多教育理論家將自己傳播的理論視為真理,而不是假設,忘卻了理論仍需要實踐的修正和檢驗。同時,在教學理論研究日益專業(yè)化的背景下,教學理論晦澀、難懂,也是廣大教師拒斥教學理論尤其是教學哲學的重要原因。顯然,教師們對哲學的誤解和排斥是一種遺憾。教師對哲學的排斥關閉了他們通往教育智慧之門,也制約著教師的發(fā)展境界。教師要實現教學生活的超越,必須重視哲學之思。哲學在根本上是關涉生活的,教學哲學更是直面教學生活的學問。教師應消除對哲學的誤解,重視并追求個人教學哲學。

2.反思批判

有人將教師的理論知識分為兩種類型,其一是所倡導的理論,容易說出來,但不對教師的教學行為產生直接的影響;其二是所采用的理論,不容易意識到,但直接對教師的教學行為產生重要影響。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教師對外在和內在教學理論的盲目。教師日復一日地進行著教學工作,很少“停下來”審慎地反思自己所踐行的教學理論。由于教師放棄了哲思的權力,其在課程變革中輕易地接受了外在的理論。這種接受同樣是盲目的,因為教師們也缺乏對外在理論根基的哲思。反思和批判是教師建構自己教學哲學的關鍵。教師對自己的教學經驗、教學習慣、教學常識進行梳理、總結和反思,分析其長處和不足,對個人教學哲學的發(fā)展有重要意義,這種反思的結果將為個人教學哲學的形成奠定認識基礎。教師的反思不是玄思,需要有一定的載體和媒介。教師可以通過撰寫、反思自己的教學生活史等方式來使自己緘默的教學哲學觀念顯性化。在另一層面上,教師還需基于自己的教學實踐,對外部倡導的教學理論及其背后的教學哲學進行反思和批判。教師要形成自己的反思和批判能力,研讀哲學和教育哲學經典,了解各種哲學和教育哲學觀點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在于教師形成哲學的思考方式。哲學的思考方式使教師不迷信權威,也不依賴經驗,其“解放了教師的想象力,同時又指導著他的理智”。

3.持續(xù)構建

篇(3)

關鍵詞 本體論 傳統(tǒng)本體論 實踐本體論

中圖分類號:A81 文獻標識碼:A

1 哲學基本問題與本體論

關于哲學及其基本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釋,有的哲學家認為哲學是關于整個世界的學說,有的哲學家認為哲學是“關于思維過程本身的規(guī)律的學說”。①第二種觀點不但把“存在”或“思維”當作哲學的研究對象,而且還把研究“思維和存在”當成哲學的基本問題。恩格斯在論及哲學的基本問題時,就曾明確的指出:“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重大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②那么要理解這一“哲學的重大的基本問題”必要的前提是分析考察近代哲學是如何提出和探討“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的。也就是說要掌握哲學基本問題的歷史前提,理論內涵及其“完全的意義”就必須具體地了解和分析近代哲學的基本特征。

近代以前的哲學還沒有認識到“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而是離開它們之間的關系,直接地探求并得出結論有某種經驗的或超驗的“存在”,并用這種經驗或超驗的“存在”去解釋全部的外部世界以及關于外部世界的全部知識。③這就這種觀點就是被后來的學者所稱之的“本體論哲學”。與 “本體論哲學”相對而言的是所謂哲學發(fā)展史中的“認識論轉象”,其被指稱為西方的近代哲學。這種“認識論轉向”的近代哲學,它的突出特征就是從人的認識出發(fā)去思考“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把其當作最基本的哲學“問題”來進行研究,從而使研究思維與存在,主觀與客觀,主體與客體矛盾關系的“認識論”問題成為哲學的根本問題。

整個哲學的根本問題是“思想的客觀性問題”,也就是說人的思想是否反映客觀內容的問題。尋求思想的客觀性,在整個近代哲學中,它是始終在思維與存在、主觀與客觀、主體與客體的二元對立中進行的,因而也始終是在“認識論”的意義上去回答作為哲學基本問題的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從“認識論”的意義上來回答“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存在著一個根本的缺陷——離開了人的實踐活動及其歷史發(fā)展。

針對近代哲學的這種主-客二元對立模式,哲學卻認為,人的思維的最本質、最切近的基礎是人類自己的實踐活動。只有從現實的人及其歷史發(fā)展出發(fā),才能正確地和解釋“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哲學所理解的“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現實的人”以“感性的活動”為基礎的與“現實的世界”的關系。這里“現實的人”就是從事實踐活動的人,“感性的活動”就是人的社會實踐,“現實的世界”就是人類實踐活動的對象。

2 哲學實踐本體論

2.1 社會的實踐本質

馬克思說:“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④人類通過實踐改變著世界,使統(tǒng)一的世界分化為屬人世界和自在世界。實踐是人類社會的本質 :一是體現在人類世界的形式上即屬人世界和自在世界,二是體現在人類世界不斷地自發(fā)演進。實踐是人類世界得以存在的根據和基礎。人類世界是在實踐中存在,而實踐本身就處于不斷的變化發(fā)展中。馬克思認為自然界的人的本質只有對社會的人來說才是存在的。認為人類社會是人的實踐活動的產物,是人類的對象世界。人類社會是人類通過實踐創(chuàng)造了的,人類社會的活動反過來影響和改變著自然界,使得自然界以新的形式繼續(xù)存在和發(fā)展。勞動是人類的存在方式。如果沒有勞動實踐人與自然界就不可能實現和諧統(tǒng)一,今天的“全球問題 ”不單是自然界內在平衡被打破,而人與自然的協(xié)調關系也失去了平衡。人們只有在認識和尊重規(guī)律的基礎上,才能到達認識和改造世界的目的。馬克思認為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就是把社會生活當作實踐來理解。人類的社會生活內容本質上就是不斷進行的各種社會活動的實踐。

2.2 自然的本原(本質)是實踐

本文認為哲學本體論本質上是實踐本體論。那么,首先面臨著這樣一個問題,即物質本體論及其他本體論觀點持有者置疑本體論的一個原因:如何回答自然界優(yōu)先性這個客觀事實?

哲學并不回避自然界優(yōu)先性這個問題。但是,視野中的“自然界”不是與人的活動彼此分離的自然界,不是包括人的認識和實踐活動尚無觸及到的未知世界在內的無限的“整個世界”而是“人的現實的自然界”和“人類世界”。所以馬克思的實踐成了聯(lián)系人和自然的中間環(huán)節(jié),將人與自然界聯(lián)系起來,使之相互作用、相互轉化。自然離開了人的實踐活動,是沒有意義的。只有人的實踐活動,客觀的物質世界(自在世界)才會有意義起來。就以巖中花樹為例來說:“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這正說明是因為有了人的介入“看”。“此花顏色”才“一時明白起來”。沒有人的實踐活動“看”,則“花”與“心”“同歸于寂”,花樹在巖中,花開花落,自生自滅,悄無聲息,只有人的實踐活動,客觀的物質世界(自在世界)才會有意義起來。正如馬克思所說“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為與人分離的自然界,對人說來也是無”。

2.3 人的本質是實踐的

實踐是人的實踐,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是人的全部秘密所在,人在本質上是在實踐的過程中存在的,實踐就是人的本質,只有通過人的實踐活動才能真正理解人,人的實踐活動是主觀見之于客觀,原始的存在轉化為創(chuàng)造的存在的主體和客體相統(tǒng)一的過程,馬克思說人就是在自己的感性實踐活動過程中表現自己,實現自己成為自己和確證自己的,然而,在哲學以前的舊哲學中,認為人是理性的,即人類的活動只是認識世界的活動,而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認為, 哲學不僅僅解釋世界,更在于改變世界。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最開始是對“異化勞動”的分析,后來他發(fā)現了勞動本質。馬克思也就從原來的經濟學研究角度轉向哲學的角度去研究人的存在和人的本質問題。馬克思最后得出結論認為人是有意識的存在物是通過人的實踐改造世界來證明的,人也就是這樣一種存在物,它把實踐看作自己的本質。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里,將人的本質與實踐聯(lián)系起來,實踐活動證明了人的自由而有意識(能動的)活動的本質即,人類通過改造自然的實踐來滿足自身生存和發(fā)展的需要。而動物只是在本能的適應自然的過程中維持自己的生存的,動物的存在方式是一種消極式的適應。這樣以來實踐成為人的本質。再者,馬克思還將實踐與實踐對象化活動聯(lián)系起來,既然人的有意識的活動表現為實踐的對象化,那么實踐也就應表現為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馬克思還將實踐與人的存在聯(lián)系起來,實踐證明了人的自由的有意識的活動人的存在方式。

總之,哲學在本質是實踐的,其實踐本體論思想對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具有思想指導意義。

注釋

① 張世英.哲學導論[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19.

② 韓慶祥.馬克思的本體論思想及其當代意義[J].中國社會科學,2002(5).

篇(4)

肇始于20世紀80年代的國內行政哲學研究很少系統(tǒng)地探討行政哲學的研究對象。從近年召開的哲學或行政學研討會上的發(fā)言和已經發(fā)表的少量涉及行政哲學的有關論著看,國內對這一問題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行政活動”是行政哲學的研究對象,行政哲學是“關于行政活動的普遍本質和一般規(guī)律的科學”。事實上,對“行政活動的普遍本質和一般規(guī)律”有成效有意義的研究只能屬于行政科學研究范圍,是理論行政學的研究對象。“行政活動的普遍本質和一般規(guī)律”在行政哲學研究中,是終極意義的研究對象,行政哲學不可能也不能夠取代行政科學去直接研究行政活動。第二種觀點認為,行政哲學是以行政科學、行政理論為研究對象,是行政科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即元行政學。這種基本思路是可取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符合邏輯的,但由于把行政哲學當成了行政科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元行政學),因而存在兩個難以自圓其說的問題:其一是如果把行政哲學當成行政科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即名曰行政哲學又是行政科學的一個分支學科,顯然就會產生一個學科性質問題。人們必然要產生行政哲學究竟屬于哲學學科還是屬于行政學科的疑問。雖然行政學家和哲學家是可以而且應該聯(lián)盟的,但行政學屬于社會科學,它與超越科學的哲學在知識性質上有本質的區(qū)別,因而行政哲學不可能既是哲學的又是具體科學的。否則,只會產生一種非哲學非科學的怪異知識和學科。目前出現的那種把哲學的概念、術語往現實行政生活貼標簽的“研究”,和直接借用哲學的原理、規(guī)律構建的種種行政哲學體系的“研究”,無不是受此種觀點的影響。其二是把行政哲學當成行政科學的元理論,即元行政學,也不符合國際通行的學科研究規(guī)范。行政科學的元理論準確地說應該是“行政學學”或“行政學學理”。行政哲學屬于“行政學學”的范疇,但行政哲學不同于“行政學學”,只是其一部分。行政學學或元行政學從不同的角度和領域對行政科學進行研究,行政哲學則是從哲學角度研究行政科學的行政學,它可以屬于元行政學的一部分,但不能等同于整個元行政學。因此,行政科學、行政學學(元行政學)和行政哲學是三個不同的概念。第三種觀點認為,行政哲學的研究對象是行政科學,是對行政科學的哲學考察。即,行政哲學以行政科學為研究對象的哲學。就學科性質而言,行政哲學屬于部門哲學,是哲學的分支學科。

對行政哲學的研究內容,國內一些學者在涉及到行政哲學的論著中也作了一些簡略的描述。如王滬寧認為,行政哲學主要研究和分析一定行政活動和行政關系的性質、行政活動的目的和宗旨、行政活動中的價值觀念、道德規(guī)范倫理原則等基本理論范疇[1]。薄貴利則將對人性的基本判定、政府的價值取向和現代政府的責任問題作為行政哲學研究的基本問題[2]。顏佳華在《行政哲學論》一書中構建了一個行政哲學的研究框架:行政活動論(邏輯起點)、行政主客體論、行政認識論、行政實踐論、行政方法論、行政價值論[3];后來,他又在《行政哲學:一個亟等進一步開拓的領域》一文中,將行政哲學的研究內容界定為:行政哲學導論、行政學對象論、行政學結構論、行政學功能論、行政學評價論、行政學發(fā)展論等[4]。

仔細分析國內行政哲學研究對象和研究內容的界定我們不難發(fā)現,在我們稱之為“行政哲學”的名稱背后,實際上存在著兩種行政哲學:一種是以行政活動為研究對象的行政哲學,一種則是以行政科學為研究對象的行政哲學。為了研究的方便,我們分別用“行政活動的哲學”(簡稱為“行政哲學”)與“行政(科)學的哲學”(簡稱為“行政學哲學”)這兩個稱謂來標示行政哲學研究的上述兩種主題、兩個方向。這兩種行政哲學,一個涉及“實際的行政活動”領域,一個涉及“理論的行政科學”領域。

行政活動的哲學主要研究行政的本質及其分界、行政的基本假定、行政的目的和宗旨等問題。由此可見,行政活動的哲學是對“行政活動中的問題”或簡稱“行政問題”做出根本性的尋根究底的反思,以便為行政活動提供一些根本性的實踐原則或“行政觀”。這些根本性的實踐原則不等同于各種具體行政行為的“規(guī)范”、“準則”,而是后者的“原理”、“基礎”或“根據”具體行政行為的“規(guī)范”、“準則”除了要依據于這些原理之外,還要考慮具體實踐過程中諸多的內部和外部條件,包括那些隱而不顯的“緘默因素”。

行政學哲學則主要研究行政科學發(fā)展的模式、行政科學理論評價、行政科學研究方法及其評價、行政科學研究的價值判斷等問題。由此可見,行政學哲學是對“行政學活動中的問題”或簡稱“行政學問題”進行根本性的尋根究底的反思,以便為行政學研究提供一些根本性的指導原則或“行政學觀”。同樣,這些根本性的指導原則也不等同于各門具體的行政科學的研究規(guī)范、方式、方法,而是為后者的研究提供認識論和價值論的“原理”、“基礎”或“根據”。

行政哲學的上述兩個研究主題之間存在著邏輯的與歷史的聯(lián)系:

從邏輯上看,對“行政學問題”的哲學研究是對“行政問題”研究的“次一級”的研究,是對實際的“‘行政問題研究’之研究”,具有元研究的性質。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人們對任何行政問題的研究總是先在地包含一個方法論,即總是從某一個特定的角度、立場來研究的。這種角度、立場盡管可能不為研究者自己所知道,但卻客觀地存在著。而且,這種角度、立場本身就制約著對行政問題的認識結果。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立場出發(fā)往往得出不同的結論。要對這些結論的可靠性做出判斷,就必須檢討他們的方法論。按照荷蘭著名經濟學家?guī)炱章?97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的研究,無論是在自然科學中,或者是在社會科學中,任何系統(tǒng)的理論體系均表現為一個“價值觀假定+邏輯推理”的結構[5]。庫氏的這一邏輯式提示,至今尚未遇到有力的挑戰(zhàn)。顯然,任何行政學理論體系,均是從某種價值觀或方法論見解出發(fā)的邏輯推理系統(tǒng),其中的價值觀或方法論假定,只能表現為某種行政哲學。因此,任何行政學理論體系都是以某種行政哲學的邏輯展示的,它不能不內含著某種行政哲學。從這個意義上說,“行政學哲學”是以“行政哲學”為思想資料的和最終歸屬的。我們也只有對行政學的根本問題進行了哲學的研究,才能真正地把行政問題的研究提升到一個自覺的、理性的水平和高度。

從歷史上說,對行政活動根本問題的哲學研究是古已有之的事,歷史上許多偉大的哲學家、政治家都對此做過深入的論述。而對行政學根本問題的研究則不過是近100年來的事。按照時間順序,對行政活動的研究先后產生了行政思想、行政理論、行政學說或行政學、行政科學、行政哲學。其中行政思想是先于行政理論的分散的、不系統(tǒng)的、粗淺的行政理論;行政理論則是后生于行政思想的比較完整、系統(tǒng)、深刻的行政思想;行政學說或行政學往往是較為完整、系統(tǒng)的關于行政的知識體系;而行政科學則是更加系統(tǒng)化、科學化了的行政思想、行政理論、行政學說、行政學,是關于行政活動的基本規(guī)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學;行政哲學則是對行政理論、行政科學研究活動進行思辯的產物,是行政科學的哲學。由此可見,“行政學哲學”不是從來就有的,而是在出現了獨立的行政科學時才出現的,是行政問題研究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歷史必然,對行政學活動的哲學思考是人類的行政認識和行政實踐從童年走向成熟的一個重要條件。行政學哲學與行政科學研究的問題是顯著不同的,各自的任務和目的也是不同的。行政科學是通過對行政活動的考察——這種考察主要包括歷史上的各種行政思想、行政理論和行政方法——概括出行政活動的一般原理,形成理論并給出某種行之有效的合目的的行政方法或模式。也可以說,行政科學主要關注的是為實際的行政活動提供一套具有普適性的系統(tǒng)的行政知識、思想、原則和可操作的方法,它的特點即在于它的工具性。行政科學為行政學哲學提供思想,行政學哲學則對行政科學起指導作用。任何時代的行政學哲學,除依據各自的一般的哲學觀外,都必須吸收以往的以及現時代的行政科學研究成果。反之,行政科學研究要接受行政學哲學的指導,這不僅體現在任何行政科學研究者都要在一定的行政哲學觀的指導下從事研究,而且,行政科學體系的構建、其邏輯分析與論證也要符合哲學方法論的要求。由此可見,行政學哲學考察的是行政科學的基礎,行政科學的基本問題便是行政學哲學的研究主題。那么,這個基本問題究竟是什么呢?

一般而言,行政科學的基本問題,在正常的或是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是行政學者以及行政人員較少或不特別考慮的問題。情況也許就是這樣,人們通常是在一種沒有批判的前提下,追求行政知識的增長,提出概念、形成理論,獲得某種高效的行政方法。這一切都是圍繞著行政活動的目的而進行的,行政學者為的是行政知識的不斷增長,而行政人員則是把行政學者的研究成果,諸如理論、方法、模式等,作為正確的東西應用于行政活動之中。他們的問題常常是一種理論或方法對他們的行政活動是否有效,也即如何使用一種理論或方法才能夠達到一種活動的預期目的。人們一般并不考慮一種理論或方法的合理性問題,只是在少數情況下,比如當理論或方法的功用開始減弱或失效的時候。一些人才可能會對已有的關于行政的一些最基本的假定、理論和方法本身進行反思。在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說他們正在進行著對行政中的某些基本問題的哲學思考或批判。而所謂的對行政科學中的基本問題的研究,就是對關于行政科學元問題的研究。這個元問題就是行政科學中的最基本的核心概念“行政”。行政哲學正是以此作為出發(fā)點而展開討論的,對“行政”這個基本問題的明確和把握,就構成了行政哲學的研究主題。三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到如下結論:行政哲學是對行政本質以及行政科學發(fā)展進程進行考察和反思的哲學。行政哲學能否有一個好的發(fā)展前景,從根本上為行政科學呈現出實質性的理論進步提供基本性的支持,使實際的行政活動更富有成效和具有合理性。這首先取決于我們對行政哲學本身是否有一個正確的理解和把握。如果在行政哲學的研究主題這一根本問題上,我們不能達成一致的意見,那么,不要說對行政科學的發(fā)展不會起到推動和支持的作用,就是行政哲學本身的發(fā)展和存在,都將會面臨巨大的困難。筆者在本文的討論中,就是試圖在這個重要的問題上使概念理解得到澄清,消除“行政哲學”這一概念本身及其研究對象上存在的歧義性和含糊性。當然。我們在這里給出的關于行政哲學的研究主題的討論還只是探索性的和試驗性的。但是,只要我們能夠真正把握住行政哲學的精神實質,研究主題的問題就不再是一個理論難題了。因為,它將會隨著我們研究的深入而不斷得到擴展和進一步的完善。

【參考文獻】

[1]王滬寧.行政生態(tài)分析[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9.

[2]薄貴利.中國行政學:問題、挑戰(zhàn)與對策[J].中國行政管理,1998(12).

[3]顏佳華.行政哲學論[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篇(5)

關鍵詞 個人與社會的關系 社會“基本問題” 馬斯克?韋伯

中圖分類號:B50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z.2015.03.065

Marx Weber: Sociological Category Theory

――Interpretation of Sociological "Fundamental Questions" Perspectives

ZHANG Yanhua

(Shaanxi Radio & TV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119)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society" in social philosophy is a fundamental issue for a long time as the debate, which is embodied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problem in sociology, the "fundamental problem" is the presence of the discipline of sociology basi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use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fundamental problem" to understand Marx Weber's main idea sociology.

Key word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society; sociological "fundamental questions"; Marx Weber

1 社會學“基本問題”

作為社會哲學研究的基本問題,即關于人與社會關系之間的問題的討論具有源遠流長的歷史,最早出現在在公元前六世紀希臘本土以及地中海沿岸出現的古希臘哲學或者其他社會上的智者的言論中,哲學家們在探索并回答這個問題的過程中形成了“社會唯名論”和“社會唯實論”兩種社會觀的對立。“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不是單一問題,而是一個問題集,包含社會與個人的統(tǒng)一性與矛盾性,個體對社會的依賴性和能動性,社會對個人的促進作用與制約作用等方面的問題,在這個“問題集”中,社會學要回答什么具體問題呢?

譚明方在他的文章中通過對經典社會學、現代和當代社會學的梳理和考察,最后得出結論,社會學要回答的具體問題是在“個人與社會的關系”這個社會哲學范疇之下來討論“互動與社會結構的關系”的問題,或者也可以說是“行動者個體之間的相互作用”與“社會共同體的存在和作用”之間的相互制約關系的問題。比如我們知道的,馬克斯?韋伯和艾米?迪爾凱姆對社會學的研究促使西方世界的社會學領域分成了兩個對立的陣營,馬克斯?韋伯認為,社會的主體是人,社會中的一切行為以及社會的結構模式都受到人的思想的支配與領導,人是主體,社會的結構是客體;而艾米?迪爾凱姆則相反,他認為,社會的結構是影響社會上的人的行為的主要原因,對人的行為起決定性作用。這兩個相互對立的觀點組成了近現代兩個世紀的社會學理論基礎,其他的各種學說或者派別基本上都是基于這兩種觀點中某個觀點的延伸與升華,另外就是介于這兩種觀點之間的一種平衡的學說。

2 馬克斯?韋伯的社會學

馬克斯?韋伯定義:“社會學(這個使用上含義模糊的詞在這里所理解的意義上)應該稱之為用于解釋社會上的各種行為的一種科學。”為什么對社會學有這樣的認識?本文認為最好的以前面提到的社會學“基本問題”為視角,通過下面六個方面去解答這個問題。

2.1 社會學的“研究角度和研究特點”

社會學領域對最基本的問題的探討從一定的角度確定了這門學科劃定的范圍,主要對社會上各種行為的研究,各種因素的聯(lián)系做出了規(guī)定,這也就從一定的方面確定了此領域中研究的方式和著力點,形成了自有一套的研究方法。上文提到的所謂的社會學最基本的問題,有一個最基本的前提,即要想研究社會學,最基本的就是必須首先認識到社會上進行社會行為的個體以及共同體中內在的聯(lián)系。以這種聯(lián)系為基礎來對社會學進行不同于其他任何學科的研究。而這種研究最主要的就是探討社會中的人構建成一個共同體的過程。韋伯眼中首先出現的是個人,只有個體的行動才是有意義的著眼點,通過將一個心理結構的概念“意義”納入行動中,去理解各種社會現象,希求能理解社會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

2.2 考察社會學“研究對象”

對社會學而言,其主要研究的有兩種對象,即社會中的個體以及由這些個體構成的共同體。在研究探討這兩種對象的時候,又有兩個方面的思路,一是社會中的個體是怎樣組成共同體的,二是由社會中的個體構建成的共同體是怎樣來限制影響個體活動的。韋伯并不完全排除社會唯實的觀點,但總體則受狄爾泰等唯心主義哲學傳統(tǒng)的影響, 認為只有特殊的東西是實際存在的,而一般不過是人們用來表示個別東西的名稱,韋伯認為社會中,只有人才能夠影響社會中的一切行為,社會中行為的發(fā)生都與人的動機息息相關,要想研究社會上的一切行為,就必須研究社會上的個體,即人。科學分為人文科學以及自然科學這兩大類型,而社會這門科學研究的對象截然不同于自然,因此,用人文來研究社會對象闡述社會本質是再好不過的。從人文方面來講,社會這門科學屬于用來闡述社會上各種行為的科學,它把社會上的行為當作組成整個社會的單位。因此,社會這門學科屬于一種文學性質的帶有闡述社會上行為之原因與后果的學科。

2.3 研究社會這門科學從邏輯上的起點

在對社會這門學科進行研究時,總會遇到類似于研究社會學的切入點是什么這樣的問題。那么,對社會這門科學的研究工作應該從哪里著手呢?這就聯(lián)系到了我們前文所說的社會這門學科所面臨的最基本的問題,即社會中個體與共同體之間的關系。在進行研究時,我們既可以研究社會中個體間的聯(lián)系,又可以研究由這些個體組成的共同體的作用,而且還能夠從個體和共同體之間存在的聯(lián)系入手進行分析。

馬克斯?韋伯對于社會這門科學進行研究的觀點是,個體是組成社會的基礎,若是想要對社會進行研究,就必須以研究個體為基礎,個體和由個體組成的社會是不可分割的組合。由此,韋伯得出了對社會行動概念的確認,所謂行動的主體是社會中的個體,個體進行的行為就稱之為行動,而社會行動就是以社會上的所有個體為主體所進行各項活動的行為,這種行為通常帶有一定的目的性,所以,社會行動中最重要的是行動所帶有的目的。馬克斯?韋伯認為,只有組成社會的個體帶有一定的目的性存在的時候,社會行動才有意義,所謂的國家,團體就是由帶有相同目的的個體組成,要對這些組合進行理解,就必須先要理解個人的行動,因此,韋伯根據實際生活又將社會行動劃分了不同的種類,以合理的個體行動為基礎,形成了與傳統(tǒng)的社會科學有所差別的自身的社會科學理論體系。

2.4 對社會學進行研究的邏輯方式

在對社會學進行研究時所采取的邏輯行為方式就是科學上所稱的范式。眾所周知,西方對社會進行研究的各家學派中,主要存在著社會唯名和社會唯實兩種基本的社會觀念,而跟這兩種觀念并存的還有兩種對社會學進行研究的范式,其一是所謂的利用社會中人的行為來對社會進行闡述,其二是通過社會中存在的現象來剖析社會中人的行為。

基于社會學的“基本問題”,因為韋伯要研究的對象是社會行動,這就決定了韋伯的社會學研究方法是利用解釋的方法來使人們理解社會中個體進行的行為的意義,利用說明的方法來使人民進一步理解思維與行動之間的邏輯關系。韋伯所說的這種理解,主旨就是希望理清社會中個體行動的目的,而若想要有所成效,就必須理解這些行動之間的聯(lián)系與意義。韋伯的方法論也只是社會學中的一支,因此,什么樣的對社會學進行研究的邏輯思維能力可以更加透徹清晰地了解社會中個體所采取的行動的全部內容呢?毋庸置疑,這是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對這個問題作出相應的回答,就必須了解一個最基本的前提,即上文提過的什么是研究社會這門科學最基本的問題,即研究社會這門科學,最主要是要研究什么內容呢?這是一個必需的過程,只有理解了這個最基本的問題,才能夠進行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所以,對社會這門科學中邏輯思維方式的研究方向,可以研究社會中個體之間的聯(lián)系,又可以研究由社會中的個體組成的共同體的組成機制。

2.5 社會這門學科的研究范圍

什么是社會這門學科的研究范圍呢?這種研究究竟應該涵蓋哪些內容呢?要想回答這些問題,就必須從對社會這門科學研究的最基本問題著手。這樣做是有一定的原因的,社會這門學科所設置的基本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劃分了社會這門學科所研究的范圍,即確定了研究社會學的研究對象是一些特定的事物。而研究社會學的最基本的部分就是研究這些事物各自的存在內容,以及事物之間存在的相互聯(lián)系。把這些研究的部分展開的話,則又會出現另外一些與之關聯(lián)的范圍。因此,社會這門科學的研究范圍是有一定的制定依據的,而確定著這種依據的基礎就是社會這門學科中存在的最基本的問題。韋伯在“行動者個體之間的相互作用”這一大的范疇下,在社會行動為研究對象的基礎之上,發(fā)展出了一系列的概念比如行動、社會行動、工具理性、意向性、理念類型等等。

2.6 對社會這門學科進行研究的大致框架以及普遍規(guī)律

在對社會這門學科的研究中,那些內容能夠上升為理論呢?也就是說,社會這門學科中所形成的理論的來源地主要是什么呢?從對社會這門學科進行的研究來看,社會學所研究的范圍限制了社會這門學科理論體系的形成,包括社會中的個體怎樣組成共同體以及由社會中個體組成的共同體怎樣限制個體的行動。對這兩個主要問題的解答構成了對社會進行研究的主要理論。另外,針對于兩個問題中的單個問題進行的解答,又是以其他的一連串的小問題構成的理論。基于這樣的認識,有人就將韋伯的社會學理論體系劃分為與行動有關的理論范疇。在對社會這門科學進行研究的過程中,理論的大致框架與普遍規(guī)律具有很深的內在聯(lián)系。那么,什么是社會這門科學中的普遍規(guī)律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由于社會具有具體性,因此社會這門學科所具有的普遍規(guī)律就只能是反映社會日常生活中單個方面的普遍規(guī)律。從上文對社會這門學科中存在的最基本問題的研究,我們能夠了解,社會這門學科中所表現的普遍規(guī)律是一種與社會中的個體相關的個體的行動的規(guī)律。用另一種方式來解釋的話,應該是關于社會中的個體跟由這些個體構成的共同體之間的規(guī)律。但是這種所謂的普遍規(guī)律只是相對于社會這種哲學而言,如果把研究對象換成整個社會,那么這種普遍規(guī)律就又會相對成為一種特殊的規(guī)律。特殊的原因又源于社會這門學科中最基本問題的特殊性質,當然,這種特殊的性質也在一定程度上確定了對社會這么學科進行考察時所需的特殊的角度問題。這也為我們更好地認識韋伯提供給我們的社會規(guī)律有了一個更客觀公正的態(tài)度,只是諸多中之一。

通過上面的分析,從社會學理論研究的邏輯上講,我們認同社會這門科學的最基本問題是在研究社會時所有相關方式以及研究范圍的根源所在,同時,更有意義的是我們以社會學“基本問題”為視角對馬克斯?韋伯的社會學思想有了深入理解。

有人提到過自然科學追求的真理是一種約定性的、假設性的、命題性的真理,而社會科學追求的真理首先是一種存在的屬性,所謂的存在就是必須有包含激勵人情感以及希望的意識上的預設和包含哲學上的對事物的認知以及研究的預設。當然,這只是從主要方面確定了對社會研究的方式方法,但是,這并沒有否定對社會進行研究的其他方式,這是一種根據方法的使用范圍的重要性所作出的判斷。顯而易見,后者是多種方面包括研究社會的人的能力,學識等諸多內容的修養(yǎng)。這也就決定了在對社會這門科學的研究中,知名權威學者以及他所擁有的理論處于重要核心位置的理由。由這個層面上來說,對社會這門科學進行研究,只有兩種方法可以增強這種意識,第一就是致力于親身參加,深入研究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內容,第二就是通過大量廣泛地閱讀文獻提升自身修養(yǎng),上升思想層次。

參考文獻

[1] [德]馬克斯?韋伯.經濟與社會.商務出版社,1997.

[2] 譚明方.論社會學的“基本問題”.社會學研究,1996(5):31.

[3] 譚明方.社會學如何研究社會.學海,2002.2.

[4] 譚明方.論社會哲學思想對社會學理論研究的指導作用.社會科學研究,1997.4.

篇(6)

2008年接近結尾時,我們社會的一般狀況是:幾乎每個人都比以往更想停下來思考。

這一年發(fā)生了一系列的事件,它們可能使你熱淚盈眶,可能使你愁緒滿懷,抑或希望與焦慮,無論如何,我們不愿繼續(xù)“瑣碎”自己的人生。此時,再讀我們推薦的這些書,會有新的感受。編者在今年推薦的60余本書當中選擇“精品”所依據的準則,難免被這新的感受所強化,比以往更偏向于思想和修養(yǎng)。

我們從今年推薦的書中,選了下列四本書。它們的頁數總和,恰好是1001,當然也會有誤差,這取決于你怎樣計算“索引”和“譯后記”這樣的文字。姑且,讓我們講述這“一千零一”的故事吧。

依照我們想象的當代中國讀者的心智結構與這四本書之間的契合程度,并依照感覺中它們的重要程度排序,第一本書當是諾齊克的《經過省察的人生》(本刊2月薦書)。在諾齊克的著作里,編者最喜歡的就是這一本和《哲學解釋》。這本書給人的閱讀感受是,在夏夜庭院里,讀者與諾齊克作為兩位老友促膝談心,他講述著自己的故事,關于愛和性、關于死亡與神圣、關于情感與價值……飲盡啤酒,握手道別后,發(fā)現再也無法忘記他坦率地提出的那些問題,于是,閱讀者開始再度省察自己的人生。或許本書的中譯者也有相似感受,因為“譯后記”里分明寫著:“本書提出了許多發(fā)人深省的問題,其中包括:為什么幸福不是惟一有意義的事物?永生是怎么樣的,其意義何在?……”

第二本是《阿倫特為什么重要》(本刊11月薦書)。阿倫特一開始就備受爭議,因為她與海德格爾的曖昧關系,還因為她將“平庸”與“邪惡”聯(lián)系起來,批判了“因平庸而邪惡”的生活。她始終是備受推崇的女性政治哲學家。不僅如此,她辭世后,以她的名字命名的講座教授的繼任者海勒教授,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性政治哲學家。本書作者是阿倫特在紐約新社會研究大學指導的博士生,1974年作者獲得博士學位,次年,她的導師去世。

遵循著導師的思想,她撰寫了《漢娜?阿倫特:愛這個世界》和這本書。為什么阿倫特對我們活著的人仍然重要?因為今天我們面對著比以往任何時代更多的惡和更少的寬恕。從幾十億英里之外拍攝的地球,只是茫茫宇宙里的一顆塵埃,它承載著的人類文明,卻至今不能在浩瀚的宇宙里,尋得另一類似的文明。它如此渺小和脆弱,又如此不尋常,它將自己的命運維系于一個自稱為“人類”的物種,尤其依賴于這一物種是否有能力克服它內在的惡的傾向。

第三本是《預知社會:群體行為的內在法則》(本刊1月薦書)。大致而言,這是一部科普類型的行為經濟學著作,它的語言是物理學的,而非心理學的。全部行為經濟學的基本問題或者基本“問題意識”,就是要回答“合作為什么可能”,并由此將行為經濟學的解釋,融入全部社會科學都努力要回答的那一基本問題的傳統(tǒng),那一基本問題就是,齊美爾100多年前的詢問:社會為什么可能?在齊美爾看來,這個問題就是康德在200年前關于“自然為什么可能”這一知識論基本問題的拓展。然而,正如作者在2003年出版的英文版“前言”里承認的,讀者不要以為在這里可以找到什么“統(tǒng)一的社會科學”。從研究混沌與秩序的物理學理論,從心理學與行為學理論,再到其他領域,人們正努力趨向同一目標,然而,那個目標仍很遙遠。

篇(7)

關鍵詞:基本問題;正義;心性

中圖分類號:F0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176X(2012)09-0003-08

一個“問題”,首先,它的英文是“an issue”(常譯為“議題”),而不是“a problem”(常譯為“問題”)。其次,它由下列三個條件界定了它的基本性質:(1)在一個人或一群人的真實生活情境內發(fā)生并等待求解,越是基本的議題,越令人困惑且長久地揮之不去;(2)求解問題的路徑不唯一且存在至少兩條同等重要但相互沖突的路徑;(3)在發(fā)生這一問題的情境內,受這一問題困擾的人們不斷積累和尋求思想資源,從而形成了關于這一問題的思想傳統(tǒng)。

據此,中國社會基本問題,應是真實社會情境內發(fā)生并長期糾纏著多數中國人且揮之不去的議題,當中國人試圖求解這一議題時,立即陷入兩難困境,因為存在著同等重要但有根本沖突的不同政治路線。為生存而不得不奮起求解這一議題的中國人的努力,于是沉積為關于基本問題的本土的思想傳統(tǒng)和政治傳統(tǒng)。這樣的傳統(tǒng),主導了20世紀中國社會的演化路徑,似乎仍在主導目前和未來中國社會的演化路徑。

目前,中國人在日常生活中經歷著許多困擾。這些困擾可依照下述三個維度[1—2]加以排列:(1)物質生活的維度;(2)社會生活的維度;(3)精神生活的維度。最初的困擾來自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的匱乏(物質生活的維度),或許那時多數中國人因此而贊成市場導向的經濟體制改革。稍后發(fā)生的普遍困擾是“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過程中出現的“為富不仁”和“”,以及如影隨形的權力腐敗(社會生活的維度)。再后來的困擾,是精神生活的迅速貧困化或腐敗(精神生活的維度)。最后,也就是現在,來自三個維度的各種困惑演變?yōu)槿竦慕箲]從而成為一場總體危機。不論何時何地,內源式社會總體危機的核心議題似乎永遠是“正義”——在這一觀念最原始的意義上。

我們生活體驗里關于正義的那一部分,首先應被稱為“正義感”。我們的感覺,佛家列舉“眼、耳、鼻、舌、身、意”六識,前面的五種在人類是專業(yè)化了的,有“感官”,其感覺稱為“官覺”。五種官覺之外,“意”是第六識,稱為“意識”,它的感官,在英文稱為“mind”,在中文稱為“心”。可是英文有“heart”,對應的解剖結構稱為“心”。西方的科學傳入中國,主“意”的“官”就成為一個問題。為了更迅速地從事物外部認識它,筆者可以找到演化論和認知心理學的根據來說明我們的任何感覺都有而且必要地有一些模糊性,為了更迅速地從事物的外部認識它。于是,任何感覺都可能變得更清晰,這一過程稱為“分析”。例如,我們要讓語言變得更清晰,就施行“語言分析”。基于這一方法的哲學,就稱為“分析哲學”。所以像維特根斯坦這樣的分析哲學家,本意很可能是要讓他自己感覺中的世界變得更清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本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午夜福利100集发布| 国产精品无码av在线播放| 欧美最顶级丰满的aⅴ艳星| 中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1| 老头边吃奶边弄进去呻吟| 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久久黄色网站| 亚洲av成人精品日韩一区 | 婷婷射精av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 免费a级毛视频| 色综合久久无码五十路人妻| 国产精品高清网站|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成人| 久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精品国产99久久6尤物| 国产伦理一区二区| 男男啪啪激烈高潮cc漫画免费 |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情侣作爱网站| 男女性爽大片视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 少妇人妻无码专区在线视频| 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小雪好紧好滑好湿好爽视频| 人妻 丝袜美腿 中文字幕|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五| 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九九视频在线观看视频6| 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高清视频wwww色| 西西人体444www大胆无码视频| 亚洲aⅴ在线无码播放毛片一线天 人妻阿敏被老外玩弄系列 | 午夜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国产精品高潮呻吟av久久动漫| 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视频中文字幕| 蜜臀国产在线视频|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