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數字技能提升培訓

數字技能提升培訓精品(七篇)

時間:2023-06-08 15:40:2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數字技能提升培訓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數字技能提升培訓

篇(1)

我們機械工程學院為了使我們更多了解機電產品、設備及工作性質,提高對機械制造相關技術的認識,加深機械制造在工業各領域應用的感性認識,開闊視野,了解相關設備及技術資料,熟悉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藝,特意安排了我們到上海職業培訓中心進行了為期五天的參觀實習。 這次的認知實習也是為了我們能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培養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提高動手能力,加強社會活動能力,嚴肅認真的學習態度,為以后專業實習和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也為了能夠讓我們對自己的未來有個明確的規劃。

二、實習日程安排

1、實習日期:7月4日

實習內容:學習安全守則

2、實習日期:7月5日

實習內容:數控銑床

3、實習日期:7月6日

實習內容:數控電火花成形機床

4、實習日期:7月7日

實習內容:注塑機及模具拆裝

5、實習日期:7月8日

實習內容:現代測量技術

三、實習單位概況

我們本次實習的單位是位于天山路的上海市職業培訓中心,即天山路公共實訓基地。為提高本市勞動者的職業技能素質,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上海市職業培訓指導中心通過分析借鑒發達國家的職業技能發展趨勢,根據上海產業發展方向,以“以明天的需求培訓今天的學員”為指導思想,堅持“前瞻性、先進性、操作性”相統一的原則,通過政府集中投資,建立了一個面向社會培訓機構免費開放、無償使用、功能齊全、技術先進的公共實訓基地。

目前,建成并投入運作的天山路公共實訓基地建有綜合技術中心、信息技術中心、創意技術中心、數字制造技術中心4個職業門類,可提供79個職業類別、覆蓋160多個崗位工種的實訓,走出了一條高能級培訓設施投資集約化、效益最大化的新路。幾年來,天山路公共實訓基地每年完成實訓40萬人次以上,成效明顯。與此同時,上海市職業培訓指導中心正在積極探索建立多層次、全覆蓋的公共實訓體系,切實加強本市技能人才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促進本市勞動者實現素質就業。

篇(2)

關鍵詞:采油班組差異化培訓

開拓培訓思路,創新培訓方法,是推進我廠員工培訓工作不斷走向深入的有效途徑。近年來,我廠通過“差異化”培訓方法的試點和實施,使員工培訓工作與我廠平穩健康可待續發展對員工崗位履行能力的要求相適應,做到有目標,分層次,基本實現了優秀員工加強培訓,年輕員工經常培訓,緊缺人才抓緊培訓,受到廣大員工的歡迎和好評,既提升了培訓效果,又是對培訓方法創新的一次有益嘗試。

一、差異化培訓的描述

差異化培訓主要涵蓋了“六個層級、七種要素”兩個方面,即建立以差異化培訓模式為核心的組織控制平臺,從培訓對象的知識、技能素質分析出發,以培訓過程的要素控制為重點,以培訓結果的效果評價為抓手,分析掌握培訓對象的知識、技能狀況,按照知識、技能素質的層次定位,確定培訓對象的六個技能層級,根據員工技能層級確定培訓過程中的七種控制要素,抓好培訓過程的每一個要素環節,確保培訓效果達到預期目標。

二、差異化培訓的特征

(一)突出針對性,避免隨意性。差異化培訓緊貼企業生產實際和員工知識水平,體現“量身定做”的培訓思路,針對性強。

(二)突出實用性,避免空洞性。“五大模塊”培訓內容都是員工在實際工作中經常運用并要能準確判斷,正確解決的具體工作。

(三)突出系統性,避免零碎性。差異化培訓突出了培訓的系統性,員工從對油田知識和本專業知識一無所知,到具有較扎實的本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需要參加一系列應知應會培訓,各階段培訓目的明確,要求具體,操作性強,無論是新員工還是老員工,通過系統培訓都會受益無窮,避免了原來培訓零打碎敲,支離破碎的現象。

(四)突出前瞻性,避免滯后性。在培訓中員工對原有知識、技能逐漸熟練的情況下,有意識地增加一些現場生產的新知識、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能,讓員工懂得的理論知識更多,掌握的技能更新,眼界更開闊,為打造知識型員工隊伍奠定基礎。

三、差異化培訓的主要做法

(一)健全培訓組織機構。健全培訓組織機構、明晰組織職責、建立執行機制是實現培訓目標的基礎保障。

(二)系統優化培訓內容。油田企業的特性決定了員工培訓的內容特殊性,培訓內容應服從服務于安全、原油生產、經營工作。

(三)科學搭建考核機制。科學搭建培訓考核機制,是有效落實采油班組差異化培訓目標、任務的根本保證。

(四)嚴密組織差異化培訓實施。1、嚴把“培訓需求分析關”;2、嚴把“培訓計劃制定關”;3、嚴把“培訓目標規劃關”;4、嚴把“培訓教案編寫關”;5、嚴把“培訓師資配備關”;6、嚴把“培訓方法創新關”;7、嚴把“培訓過程督導關”;8、嚴把“培訓效果考核關”。

四、差化培訓取得的成效

(一)技能鑒定通過率大幅度提高。通過差異化培訓的實施,以全廠2014年與2015年為例,員工技能等級鑒定一次通過率有較大提高,與2014同期相比,高級工一次通過率提高了11個百分點,中級工一次性通過率提高了13個百分點,初級工一次性通過率提高了18個百分點。

(二)應急處置能力顯著增強。通過培訓員工在流程繪制與切換、數字化操作與分析、設備維護與保養、應急處置等方面,專業理論知識不斷深化,崗位操作能力顯著提升,分析問題、判斷問題、處置問題能力持續增強。

(三)全員數字操作能力進一步凸顯。通過數字化操作與分析模塊培訓,員工對數字化操作從陌生到熟知、從會操作到熟練操作、從遠程操作控制到參數曲線分析均實現了質的飛躍。

(四)為基層自主培訓提供了科學的方法論。差異化培訓模式從培訓對象“六層級”需求分析出發,以“五大模塊”培訓內容為主線,以培訓過程“七要素”控制為節點,以“技能達標”活動為效果評價載體,對關鍵節點、過程要素、效果評價、主體對象進行邏輯性、層次性、遞進性的模式構建,形成了一整套員工培訓的控制措施和程序導向,為基層自主培訓提供了科學的方法論。

(五)員工技能水平大幅度提升。王琦、馬怡麗:集團公司2013年集輸工職業技能大賽中分別榮獲金牌和銅牌;李利君、李金花:集團公司2014年采油工職業技能競賽中榮獲銅牌;李剛、張亮、馬強:長慶油田公司2016年職業技能競賽(采油班組長HSE)中榮獲一枚銀牌兩枚銅牌。

五、結語

思路決定出路,出路決定行動。培訓觀念先進,指導思想正確,領導者做出的決策就具有現實指導作用。我們在員工培訓工作中制定的“需求分析,目標導向,要素控制,效果評價”的指導思想,推行的差異化培訓是在廣泛調查論證的基礎上,著眼于我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現狀,著眼于生產安全運行實際,著眼于員工數字化業務素質提升,使整個培訓工作圍繞我廠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背景而展開,因而,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

差異化培訓的建立,為基層員工技能實訓搭建了“層級性,邏輯性,體系性”的運作平臺,員工技能培訓實現了由“盲目性、隨意性、空洞性、滯后性”向“針對性、嚴密性、實效性、前瞻性”轉變。通過實踐檢驗,現已在我廠各個班組得到廣泛推廣和應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數字經濟;湖南高職教育;商科專業;人才培養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數字經濟優勢不斷凸顯,成為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改造的重要推動力。指出,“要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做大做強數字經濟。”中國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離不開大量職業工人和職業技能人才,數字經濟時代的來臨,不管是生產、流通還是消費環節,將會誕生出更多新的職業和職業技能要求,因此職業教育將會是中國未來高等教育中的兩條腿,要持續推動傳統職業教育向現代化職業教育轉化,為行業和企業供應大量符合時代要求的應用型復合技能人才。

1湖南省數字經濟發展現狀

從數字創新要素、數字基礎設施、核心數字產業、數字融合應用、數字經濟需求、數字政策環境等指標進行數據分析和研究,《中國區域與城市數字經濟發展報告》(2020年)中指出,湖南在2019年數字經濟競爭力指數排名中位列全國第15位。湖南屬于中部地區,數字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呈現產業集群特點,長沙作為省會和數字經濟發展的領頭羊,初步形成了“一園五區兩山”的產業發展格局。2020年在疫情持續的背景下,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數字經濟核心技術對湖南數字經濟發揮出了巨大作用,湘江鯤鵬首臺服務器下線、中國首條“智慧公交”投入使用、“和包支付產業園”的持續發展、長沙高新區互聯網企業的上市、5G技術在工程設施等方面的應用、傳統零售與數字經濟的深度融合、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的獲批,使得湖南區域經濟轉危為機。2020年湖南移動電商、社交新零售、跨境電商、鄉村振興、電商扶貧、網絡視頻、在線教育、移動辦公等細分領域融合創新,逆勢上漲。2020年,為做大做強數字經濟,推動湖南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湖南省了《湖南省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20-2025年)》,大力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但是數字經濟在湖南省經濟總量中占比依舊相對較低,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問題主要集中在自主創新能力偏弱、高端復合型人才和應用技能型人才雙重短缺等方面。

2數字經濟對高職院校商科專業人才的需求

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已進入新時代,數字貿易快速向前發展,移動電商、跨境電商、農村電商扶貧、社交新零售等行業快速崛起,企業的數字化進程不斷加快,對人才的職業技能需求也在不斷升級,傳統的高職商科人才培養模式已經不符合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數字化轉型不僅使企業和行業急需稀缺行業的高學歷高級人才,也急需經驗豐富的職業工人和職業應用型技能人才。因此,企業的轉型升級和對人才需求更新也是高職院校商科專業人才培養必須要認真考慮的問題。高職院校商科不再是一門單獨的學科,而是需要把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先進的數字時代新科技結合起來,轉變人才培養思路,以培養具備專業知識、職業技能、人文素養等具有綜合技能的高素質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目前在數字經濟方面最熱門的行業有互聯網服務行業、教育和培訓行業、農業、傳媒行業、移動互聯網行業(見表1);而在商科專業方向,互聯網/電子商務、貿易/進出口領域招聘需求增長較快,互聯網/電子商務行業也是競爭最激烈的行業之一,比2020年第二季度有所下降(見表2);隨著出口貿易的逐漸恢復,進出口貿易行業在就業上也受到利好影響,競爭指數相對降低,職位供給比較大,在長沙地區商科方向薪水方面,貿易/進出口行業薪水相對較高(見表3)。從這些數據中可以發現,職位供給旺盛的互聯網/電子商務行業其競爭壓力也是比較大的,體現在企業在快速發展的數字時代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和本身求職人員職業素養不匹配的問題,如何培養符合企業需求的高素質人才也是高校一直在摸索和研究的課題。

3人才培養瓶頸分析

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跨境電商、農村電商扶貧、社交新零售等新產業、新業態的出現,商科專業人才需求結構也發生變化,同時受疫情持續影響,中美貿易摩擦等各方面壓力,2020年大學生就業遭受重大沖擊,中小企業校招崗位需求減少,大企業崗位競爭壓力激增,導致崗位要求不斷升級,不斷向名校傾斜,不斷向高學歷傾斜,出現研究生學歷搶占本科生職位、本科生搶占專科生職位的局面,進一步壓縮高職院校畢業生的求職空間,高職院校商科專業人才培養面臨巨大瓶頸期。如何為湖南區域經濟發展輸送高質量的應用型人才,是高職院校商科類專業人才培養需要不斷研究的問題。

3.1專業定位偏差。專業定位偏差包括認知性偏差和結構性偏差。數字經濟時代的來臨,湖南數字經濟發展的特性,使得企業對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技能有了更深層次的要求和標準,但是存在高職院校所開設的商科專業定位不清晰的問題,容易導致學生的專業認知存在偏差,比如國際商務專業學生認為國際商務和國內電子商務類似,市場營銷專業學生認為營銷等同于推銷。結構性偏差主要體現在高職商科專業定位及設置結構與企業職業人才需求結構及規模之間的偏差。在數字經濟和疫情的雙重影響下,消費模式和銷售模式已經發生重大變化,商科專業所培養的學生大有可為,因此,高職院校在商科專業建設方面,應該結合湖南省區域經濟發展特點,比如2020年湖南自貿區成立等利好信息,結合本校和企業資源,明確專業定位,為湖南地區經濟發展輸入應用技能型人才添磚加瓦。

3.2人才培養方式認知偏差。迎合市場需求,追求就業率,過度注重學生職業技能培養,忽視專業理論基礎知識和人文素養的培養,也是高職院校容易走入的人才培養極端。高職院校商科專業人才培養應該與社會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區分開來,避免陷入重技能輕人文素養的誤區,要注重專業知識、職業技能、人文素養的深度融合與綜合培養。專業知識是高職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理論基礎,在課程設置上應從專業對應性、崗位適用性和知識前沿性等方面進行考慮,提高所學知識和崗位需求的匹配度,同時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實訓實驗室建設、學習氛圍、教學模式和專業群方面的建設,這些都是提升教學效果的關鍵,對學生扎實的理論基礎培養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中國制造2025》報告中提出,高職院校應當向國家輸送更多德才兼備的人才。但是當前高職商科學生人文素養缺失很明顯,不利于他們融入企業和社會。如何在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的教學中,適當融入社會、歷史、思想政治、品德教育、藝術、法律、工匠精神等信息,從而全面提升高職商科學生的人文素養,達到商科人才培養的最終目標———為企業輸送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促進地方經濟快速發展,也是高職院校需要不斷深入摸索和研究的問題。

3.3教師隊伍培養單一。高職院校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也是學生綜合能力培養中的關鍵環節。但是,大部分高職院校教師都是從“高校”到“高校”,有扎實專業理論知識,人文素養較高,職業技能相對缺乏;高職院校引入的高層次人才平時重點也放在了科研能力的培養上,職業技能培養有所忽略,這些問題導致教師隊伍培養比較單一和單薄。但是在大數據時代,經濟環境瞬息萬變,行業和企業也在對用人標準不斷進行更新和調整,單純只追求專業知識授課和科研能力,可能不能為學生提供新鮮的資訊和信息,比如國際商務專業的關務知識,海關每年都會有信息變更,如果教師只守著自己的固定教材認真上課,不去經常與外貿企業交流獲取最新信息,所傳授的過時的知識對學生也將是無用的。因此,高職院校不僅要加強學生職業技能訓練,通過創新創業、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等方式提高學生的綜合技能水平,也要鼓勵和激勵高校教師多到企業中去實踐學習,多與相關商科行業協會、行業龍頭企業交流和學習,獲取最新的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也將有助于更好的提升教學質量。

3.4企業參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積極性不高。湖南省出臺關于深入推進企業與職業院校合作辦學的若干意見,但是具體如何操作及其實施細則條款并沒有出臺,具體操作細則并不完善。大企業因為人才需求層次不同,一般較少與高職院校合作辦學,參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積極性不高,另外,中小型企業比較注重眼前的利益,缺乏人才培養的長遠意識和戰略意識,合作意愿和合作主動性不強;同時企業也會擔心自己的投入與回報不成正比,擔心人才培養成本和人才流失問題。這些瓶頸問題都制約企業不能高質量的參與到高職院校商科專業的人才培養中來。

3.5學生參與校企合作積極性有待提升。對高職院校商科專業學生人文素養培養環節缺失,將直接體現在參與校企合作的積極性方面。除了職業技能和專業知識的培養,部分學生容易出現參與學校組織的校企合作實習主動性不高,學習主動性較差、自律性較差、責任感缺失、不能很好的遵守學校和企業的各種規章制度等問題。高職院校教師和輔導員應該在平時注重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人文素養宣講,先成人后成才。

4對策研究

4.1專業定位精準化和動態化。高職商科專業定位應該精準化,在給學生做學前教育和專業宣講時著重明確學生的職業方向和定位,糾正專業認知偏差。但是根據職業不斷變遷的社會現實,專業培養又不能陷入一成不變的困局,要實施動態化的專業定位調整,既要使學生明白所學專業是干什么的,又要考慮學生就業和企業的用人需求,在制定人才培養目標時要至少考慮3~4年的因為社會經濟環境變化引發的周期性風險,確保專業定位和人才培養圍繞一個核心內容和方向,在不超出職業方向和定位的范疇內,從學生入學到畢業,學生的學習方向可以根據社會經濟環境變化和企業用人需求的變化進行動態調整。

4.2注重人才培養方式的融合和多樣化。高職院校應該根據數字經濟背景下湖南區域經濟發展對人才的要求,與時俱進的調整專業人才培養方式,注重人才培養方式的融合和多樣化,培養適合湖南地區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善于根據湖南地區經濟發展的特點,及時進行高職院校商科專業課程調整和人才培養方案的更新,以滿足湖南區域經濟和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商科專業設置應緊跟數字經濟發展步伐,深入行業和企業進行調研,通過對商科對應崗位和職業的深入分析,合理調整商科專業設置。

4.3提升教師實踐技能水平。高職院校應該加大對提升教師實踐技能水平項目的財政投入,鼓勵剛出校門的青年教師積極申報省培、國培、企業掛職鍛煉、參加企業組織的師資“1+X”證書培訓,獲取行業前沿知識和新動態;鼓勵老師帶隊參加湖南省技能競賽以及商科行業技能賽項,如互聯網+國際貿易賽項、電子商務技能賽項、商務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能賽項等等,通過參與技能比賽達到以賽促課、以賽促教的目的,提高教師的實踐教學水平。

4.4提高企業參與人才培養積極性。高職院校大力提倡的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等產學研方面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政府、行業、企業、學校的通力合作和互相配合。政府層面需要制定和完善能夠激勵企業參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具體政策和制度,給予政策傾斜和支持,如政府撥款鼓勵企業參與到學校人才培養中來,企業稅收優惠等措施。同時政府聯合地方行業協會,鼓勵企業參與行業標準的制定,定期舉辦行業、企業、教師專業知識實操能力培訓,調動企業參與的積極性。針對學生流失問題,學校可以與企業簽訂第三方協議,明確“高職院校—企業—學生”的權利和義務,同時加大對學生的職業道德培養,解決企業的后顧之憂。

4.5加強學生的人文素養教育。人文素養內涵包括法律意識、職業道德、誠信意識、通識教育等內容。高職院校不光要培養商科專業學生過硬的專業知識和從商技能,同時也要加強人格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把立德樹人作為辦學的方向。高職院校應該鼓勵教師把人文素養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學中來,同時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國家、湖南省、行業組織的各項專業技能比賽,通過比賽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提高學生的專業認同感,更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5結語

綜上所述,在數字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湖南高職院校商科專業人才培養應結合湖南數字經濟發展情況,結合各校發展情況,在專業定位、人才培養、教師培養、企業積極性提升、學生人文素質培養等方面下功夫,采取適合各校的人才培養路徑,為湖南數字經濟快速發展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王博,楊延.職業教育專業定位偏差所致就業風險的應對策略研究[J].職教論壇,2018(12):18~23.

[2]吳旻.浙江數字貿易發展的人才瓶頸及對策研究[J].中國商論,2020(6):246~248.

篇(4)

【關鍵詞】數字化;素質教育;小學;教育管理

中圖分類號:G6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6)18-0131-02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學習方式和信息的獲取方式都發生了巨大改變。反映至教育領域,信息技術同樣帶來了顛覆性的變化。可以說,信息技術對于學校教育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一方面,信息技術的發展運用于教育管理之中,能夠有效促進資源的整合與利用,對于校園建設與管理都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另一方面,在網絡技術發展背景下成長起來的學生離不開科技與網絡,他們的生活方式與思維方式偏向于視覺化和移動化,這就對當前學校的教育教學提出了挑戰,即如何跟上現代教育發展的步伐,將數字化建設與教學方式的創新、學習方式的豐富性相結合,促進學生快樂學習、智慧成長。因此,校園建設應該跟上數字化的腳步,調整教學理念、教學方式與校園管理,借助技術的力量,增強教育效果。

一、教學數字化,有效轉變教學方式

數字化的發展打破了曾經信息不對稱的局面,讓學生與教師身處一樣的信息環境之中,教學不再是知識傳播的唯一途徑,教師也不再是“傳道授業解惑”的壟斷者。可以說,數字化建設對學校教育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需要教師能夠將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用技術力量帶動“教”與“學”的進步,在轉變自身教學方式的同時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與整體能力;另一方面,數字化教學意味著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學習新興技術,既能夠利用科技提高教學質量,又能夠在科技的學習中提升自身素質。

然而,在當前的教學數字化過程當中,普遍存在著如下問題:①教師在信息技術方面的知識與技能比較缺乏,且對信息技術存在畏難心理,導致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缺少運用現代技術進行教育的積極性,更不要說熟練運用信息技術于教育教學工作中,這一問題在老教師身上尤為常見;②基于各種現實原因,當信息技術運用于教學領域時,教師培訓往往跟不上數字化的腳步,同時由于培訓時間久,教師很難有精力投入訓練之中,加劇了落后于數字化建設的情況;③部分學校已實施數字化建設,也對教師技能有所重視,但固有的教學觀念導致信息技術只能作為課堂教學的簡單延伸,學生的被動地位、傳統的“填鴨式”教學仍然沒有改變。

針對數字化校園建設當中存在的問題,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蘆荻西小學在具體實踐中展開了探討,提出了若干有針對性的措施,并取得了重大突破。學校在數字化建設之初就意識到了教師培訓的重要性,能夠始終堅持教學與科研并重,進行教學的結構重組與調整,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通過每周二的科研日和每周五的培訓日,不斷對教師進行理論與技術的學習、指導,并結合菜單式培訓、在線培訓、實踐培訓等多種培訓方式,在理論培訓中更新教師的教學理念,鼓勵教師積極探究并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網絡環境與技術設備,以不斷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與質量,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與素養,培養一批與數字化校園相適應的科研型骨干教師。

學校還為教師提供了多媒體教學設備,以便教師能夠利用網絡技術和視頻技術,在網絡上實時傳送課件、動畫等資料,不僅可以促進教師間的交流與討論,還能夠讓學生在線接收教師的課件,從而為教師與學生的有效交流提供平臺。教師也可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富有特色的課件,并建立屬于自己的網絡教學資源庫,讓其他教師、學生甚至家長都能夠共享教學資源。通過全新的數字化建設,配合教師自身能力的提高和技能的掌握,方能提高教學質量,增強教學效果。

教師在進行數字化技能學習與教學的過程中,應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將現代智能設備及技術作為一種有效的學習工具。科技使人進步,可以用于知識的獲取。教師在完善自身的同時,也應該深入研究學生,根據學生的特點與能力不斷調整教學方式與教學重點,一方面要借助科技的力量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應有效選擇教學重點。教師應從龐雜的知識系統當中選取有效的信息進行加工,不斷突破教學思維與障礙,讓素質教育隨著數字化建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二、學習數字化,切實提高學生能力

信息技術的發展加快了知識的更新速度,學習者只需要借助多樣的網絡技術與手段即可快速、方便地獲取所需知識。加入技術因素后,學生的學習方式也隨之發生變化,從曾經的被動接受知識轉換為主動學習的狀態。可以說,“填鴨式”的學習方式已經不能夠滿足學生的需求。在此情況下,教師自然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隨著技術的進步,學生的潛能極有可能被激發出來,對信息的利用決定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現在很多學校配備了相應的數字技術設備,網絡也成為唾手可得的工具。但是,如果沒有有效地引導,學生難以通過數字化設備提高綜合能力,那么網絡的價值也就難以體現。現在的問題是,學生知道如何搜索信息,卻不懂如何判斷信息的準確性和有用性。因此,將數字化融入學生的學習之中,培養學生的技術素養與能力,也是數字化校園建設當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在數字化建設中,這方面已經有了設想并積極投入實踐,如建設移動課堂。移動課堂作為數字化建設的重點,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以說,移動課堂體現的不僅僅是學習工具的變革,更是學習方式的突破。所謂移動課堂,是指以多樣的智能終端為載體,利用互聯網技術建設學習平臺,實現資源共享的一種個性化學習環境。其主要特點體現為教學媒介多、虛擬課堂與現實課堂結合好。因此,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對移動設備的利用,將個人學習、學校資源與外部資料有效整合并通過課程與項目的開發,在教學中有意識地融入視覺技術,從而達到完成教學目標、開發思維、提升創新能力與綜合素養的目的。

“玩”與“學”結合的新型學習方式之實踐,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創造力。這里所提到的“玩”,主要是指充滿趣味的探究式學習,主要是通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并將好奇心轉為具體目標,然后在探究與實踐中實現這一目標。對于玩樂式教學,主要通過開設各具特色的選修課來實現。例如,在二年級教學中提供3D黏土課、iPad基礎課等,在三年級教學中提供APP軟件應用、植物辨認課程等,旨在提供專業的知識講解與學習環境之時,給予學生自由活動的空間和學習探究的權力,讓課堂活起來,學習生動起來,從而培養學生的個性與能力。

三、管理數字化,加強校園管理

隨著教育的發展,學校的管理與建設越來越繁雜,這就對校園信息的系統性管理和即時性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數字化校園建設能夠使大量的信息得到及時、準確地處理,使教學管理與校園管理同步。

在數字化建設中,可以用網絡建設校務管理平臺,通過校園網的建設,將學校的各類資源進行綜合管理,推動資料的傳輸與共享,實現校園各方面的網絡化、便捷化管理。例如,建設學校資源庫的過程中,可將教學管理平臺、學生信息系統等資源集中于一處,有助于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量化、系統分析,根據學生特點制定個性化的、有針對性的學習方案與遠程教育內容。同時,在資源庫當中涵蓋了各個學科的資料與習題,既為教師教學提供資源,也為學生下載資料與自主學習打好基礎。隨著資料的完善,資源共享不再成為難事。同時,數據的集中有助于教師以寬廣的視角做出教學判斷,根據學生的特點制定有效的教學方案,并借助豐富的資源提高教學的趣味性與教學效率。可以說,數據所改變的不僅是看待世界的角度與方式,改變的更是思維的方式。當數字化校園建設展開之時,教師的負擔能夠得以減輕,學校的行政、教學、后勤等各方面的建設也會趨于完善。

學校在數字化管理之中,還可以借助網絡建立相應的校園論壇、家校合作網站等手段,一方面促進教師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和討論,有利于遠程教學的展開;另一方面,家長也能夠獲得與教師、學校溝通的平臺,及時了解校園建設信息與教學情況,實現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教師與家長之間的緊密聯系。此外,教師與學生也可以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制作個人網站或欄目,讓個性飛揚的同時,與世界取得更為實際的聯系。

數字化校園建設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時展的必然結果。這一過程不僅需要教師更新教育觀念、豐富教學模式、提升教學質量,還要求學校結合學生特點進行調整與引導,從而實現校園建設與時俱進,讓數字化建設帶動學生的素質提升。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歐洲新技能議程;技能不匹配;職業資格;透明;互認

一、歐洲新技能議程提出的背景

盡管教育和培訓的教學與組織由歐盟成員國具體開展,但由于成員國面臨技能不匹配、技能短缺、數字技能需求加大、勞動力老齡化、人才流失、人口遷徙流動等共同挑戰和發展機遇,需要采取歐盟層面的統一行動。歐盟委員會應通過制定共同行動、框架和指南發揮協調作用,并通過分享專業知識和良好實踐為成員國應對挑戰提供支持。“歐洲新技能議程”正是在這一背景下于2016年6月正式提出的,旨在改善技能的教學效果和認可度,使歐洲人民盡早掌握廣泛的技能、歐洲的人力資本得到有效利用,從而推動實現歐盟“推動就業、增長和投資新發展”(A New Boost for Jobs,Growth and Investment)的政治主張。

(一)7000萬低技能勞動者面臨失業、赤貧和被社會排斥的危險

歐洲的經濟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其全體人口的技能水平。歐盟應使勞動者掌握相關技能并擁有被認可的資格,充分利用這些技能驅動創新和提高競爭力,從而為較高的生產力、可持續的競爭力提供基礎。全球化、技術進步、數字化、綠色經濟、人口老齡化、對工作與生活平衡的需要,改變了工作的性質及所需的技能。研究顯示,歐洲約有7000萬人口缺乏足夠的閱讀和寫作技能,計算和數字技能的掌握情況也不容樂觀。這些技能的缺乏,致使此類人群處于失業、赤貧和被社會排斥的高危狀態。在歐盟,25~64歲人口中有23.4%的人未接受過高中教育,只有29.9%的人擁有本科學歷。歐盟成員國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存在巨大差異:立陶宛、捷克、愛沙尼亞、斯洛伐克、波蘭和拉托維亞25~64歲人口中接受過高中教育的比例不到10%,馬耳他、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的這一比例高達40%以上;羅馬尼亞、意大利和馬耳他25~64歲人口中擁有本科學歷的比例不到20%,而瑞典、盧森堡、芬蘭、愛爾蘭和塞浦路斯的這一數值則高達40%以上。

(二)技能不匹配的普遍存在導致歐洲人力資源未得到有效利用

在迅速變化的全球經濟中,技能是吸引投資的拉動因素、創造和增加就業機會的催化劑,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國的競爭力和創新能力。歐洲未來的繁榮依賴于對其人力資本的最佳使用。然而,歐洲人力資本的有效利用由于技能不匹配――某種技能的供給與需求不平衡――而變得復雜。技能不匹配包括宏觀經濟上的技能不匹配和工作不匹配兩大類:前者指總體水平上個人擁有的技能與勞動力市場的技能需求不匹配;后者指就業人口所擁有的技能與其工作所需的技能不匹配。宏觀經濟上的技能不匹配可通過低技能、中等技能和高技能人口就業率差異的相對離散程度來測量,低技能和高技能人口就業率呈現巨大差異的國家,通常具有相對較高的宏觀經濟上的技能不匹配,需要對勞動力市場或教育體系進行政策干預以緩解結構性失業現象。盡管絕大部分歐盟成員國過去十年采取了很多措施來改善宏觀經濟上的技能不匹配,包括通過培訓等方式提高人口的工作技能,但西班牙、葡萄牙、希臘等國由于經濟危機,低技能勞動者正面臨嚴重的失業問題,技能不匹配問題進一步惡化。此外,有研究顯示,歐洲很多高素質的青年人從事的工作并不能與其才智和愿望相匹配,40%的歐洲雇主認為其招聘不到擁有發展和創新能力的合適人員。[1]

歐洲新技能議程是一項新的綜合性技能計劃,要求成員國、社會伙伴、行業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共同致力于提高技能質量以及技能在勞動力市場的實用性,使歐洲人民盡早掌握當前和未來工作所需的廣泛技能,最終提升歐洲人口的就業能力、競爭力,促進經濟增長。歐盟委員會就業、增長、投資與競爭力事務副主席于爾基?卡泰寧(Jyrki Katainen)指出:“在世界快速變化的形勢下,我們應對歐洲最寶貴的財富――我們的人民進行投資。歐洲人民需要廣泛的技能來實現其作為積極公民和工作上的潛能。技能對繁榮、工作、經濟增長和可持續福祉來說,至關重要。歐洲新技能議程的目的是,既不讓一個人落后,又要使歐洲形成能驅動競爭力和創新的高端技能。”

二、歐洲新技能議程的主要內容

為確保歐盟人民接受合適的培訓、獲得合適的技能,歐洲新技能議程制定了十大行臃槳浮R槌討賦觶“數百萬歐洲人面臨失業,我們需要盡一切可能使其掌握不斷變化的勞動力市場所需的技能。十大行動方案確定的方向正是歐盟能大有作為的領域,包括確保更好地理解歐盟的技能資格,制定技能指南幫助低技能的成年人學習必要的讀寫、計算和數字技能。”從內容上看,十大行動方案主要涉及提高技能形成的質量和相關性、使技能和資格更加透明和更具可比性、改善技能情報和信息以提供更好的職業選擇三個方面。

(一)制定“技能保證”,幫助低技能勞動者掌握最基本的讀寫、計算和數字技能

為減少歐洲低技能勞動者的人數,歐盟委員會建議與社會伙伴、教育和培訓機構合作制定“技能保證”(Skills Guarantee)。“技能保證”以未接受過高中教育的成人(25歲以上)為目標群體,面向“青年保障”計劃(Youth Guarantee)未覆蓋的在業和失業人員。通過三個步驟使低技能勞動者掌握最基本的讀寫、計算和數字技能,達到高中水平或歐洲資格框架(European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EQF)中的第4級水平,增加人們獲得并維持滿意工作、提高生活質量的機會。三個步驟包括:技能評估,即鑒別現有技能和技能培訓的需求;培訓機會提供,即根據個人和當地勞動力市場的具體需求量身定制并提供培訓機會;確認和認可,即對習得的技能進行確認和認可。成員國應與社會伙伴、教育和培訓機構、地方和區域政府開展合作,實施適合各自情況的、靈活的技能培訓計劃。在成員國實施技能保證的過程中,歐盟委員會將通過歐盟社會基金(ESF)、“伊拉斯謨+”計劃(Erasmus+)、就業和社會創新項目(EaSI)等給予經費支持。

(二)審視歐洲資格框架,提高資格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歐洲資格框架是歐洲層面統一的職業資格框架,以“學習結果”為核心,以知識、技能和能力為主要要素,將職業資格分為8個等級(見表1)。為推動各國職業資格的透明度和互認,歐盟各成員國都建立了各自的國家資格體系(National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s,NQF)。學習者、畢業生、教育和培訓機構以及雇主都可以通過歐洲資格框架,進一步理解和比較不同國家、不同教育和培訓體系的職業資格。歐洲新技能議程對歐洲資格框架進行審視,目的是使職業資格更加透明、更易于比較,使學習者、工作者和雇主更好地理解工作申請者應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這也將促進對第三國公民①就業資格的比較與了解。

(三)建立數字技能和工作聯盟,使歐洲人民具備足夠的數字技能

歐洲新技能議程的所有行動都強調重點發展數字技能。2014年的數據顯示,歐盟國家約40%的人口不具備數字技能或數字技能低下,并存在顯著的國家差異,其中,羅馬尼亞的這一比例高達80%左右。不遠的將來,幾乎所有的工作都要求工作者具備一定水平的數字技能,數字化單一市場(Digital Single Market)每年將帶動4150億歐元的經濟增長。因此,數字技能對創新、經濟增長、就業和競爭力提升至關重要。到2020年,歐盟國家信息通信技術(ICT)領域將有75.6萬空缺崗位,然而,有39%的企業聲稱面臨招聘不到合適、熟練的ICT專業人才的困難。“數字技能和工作聯盟”(Digital Skills and Jobs Coalition)以已有的解決歐洲青年失業問題的“數字工作大聯盟”(Grand Coalition for Digital Jobs)為基礎,將協同歐盟成員國共同制定和實施數字技能戰略,并號召教育機構、就業部門和企業等利益相關者參與其中,吸引ICT部門、ICT使用部門共同為歐洲人民提供培訓,打造數字精英人才庫,確保歐洲人民具有足夠的數字技能。

(四)制定部門合作的技能藍圖,解決技能短缺問題

“部門合作的技能藍圖”(Blueprint for Sectoral Cooperation on Skills)是商業、貿易聯盟、科研和教育培訓機構、政府部門等關鍵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合作框架,目標是制定具體的技能要求,以滿足短期和中期的技能需求,支持整體行業戰略的發展。它將首先在正面臨嚴重技能短缺的汽車、防衛、航海技術、紡織-服裝-皮革-鞋類、空間(對地觀測)、旅游六個部門進行試點,隨后將拓展至建筑、鋼鐵、保健、綠色技術和可再生能源領域。傳統產業以及新興產業部門可能需要許多未在學校教授的技能。部門合作的技能藍圖通過企業-教育機構合作關系提高技能的相關性,提供了清晰的戰略、解決這些問題的新工具,以對勞動力市場的技能需求做出更好的回應。它將動員產業、培訓和教育機構,鼓勵私人投資,確保更好地利用歐盟和國家資助項目。具體來說,部門合作的技能藍圖通過行業導向的“三步走”方案,為具體部門設計技能解決方案:一是收集技術差距及其對經濟增長、創新和競爭力潛在影響的證據;二是將部門的戰略轉化成工作和技能的預測與行動;三是在國家和區域層面建立歐盟部門伙伴關系,并拓展至更多部門。

(五)開發第三國公民技能分析工具,提早鑒定并分析移民的技能和資格

2014年,約230萬第三國公民獲得歐盟居留許可;2015年,約130萬人向歐盟申請庇護。一方面,居住在歐洲的非歐洲國家移民的技能和資格水平較低,另一方面,2/3的受過良好教育的第三國移民就業于技能水平中等及以下的工作崗位或面臨失業。因此,需要采取相關行動提高移民的技能水平和資格,以及幫助其運用已有的技能和資格融入勞動力市場;而對受過良好教育的移民來說,提高對已有技能、資格的利用以更好地融入勞動力市場非常必要。“第三國公民技能分析工具”(Skills Profile Tool Kit for Third Country Nationals)將提供及時的支持服務,盡早鑒定和分析移民的技能和資格,為歐盟成員國支持移民融入勞動力市場提供最佳實踐參考,并為移民提供在線語言學習以幫助他們盡快融入歐洲社會。例如,歐盟委員會將對移民接收機構的工作人員培訓提供支持,以加快認證程序,分享有關資格透明和認證信息的最佳實踐等;歐洲新技能議程將通過“伊拉斯謨+”項目為新來的移民和避難者提供在線語言學習機會,未來3年將有10萬名避難者享有在線英語課程的學習機會。

(六)修訂歐洲通行證框架,幫助人們做出職業和學習選擇

“歐洲通行證”(Europass)通過個人簡歷、歐洲技能護照、語言護照、通行移動證、補充文憑、補充證書六個標準化文件為歐洲公民的技能、資格和經歷認證提供服務,通過與教育機構開辦者結成社會伙伴關系共同解決職業資格的透明性問題。然而,目前它不H技術上過時,而且在應對不斷變化的教育、培訓和勞動力環境時也面臨諸多問題(如無法記錄非正式學習結果)。為此,歐洲新技能議程將修訂歐洲通行證框架,使歐洲公民尋求工作或培訓時能得到更有效的技能和資格認證、幫助雇主理解勞動力的技能和資格、幫助教育和培訓機構界定并交流課程內容。新歐洲通行證將通過一個用戶易于掌握、提供職業生涯發展和學習選擇的在線工具為人們提供更廣泛的服務,如技能和職業資格的建立生成器工具,歐洲技能和資格的自我評價工具和信息,制定開放標準以更易于信息、技能和資格的認可等。新歐洲通行證將運用歐盟“技能全景”(Skills Panorama)中的數據進行信息采集和大數據分析,為人們在職業發展和學習的選擇方面提供準確、及時的信息。

(七)提高技能的相關性,使職業教育和培訓成為人們了解工作實際、適應勞動力市場需求的第一選擇

對年輕人來說,盡早掌握廣泛的技能非常重要,它有助于年輕人找到能發揮其潛力的工作,成為積極、自信的公民。勞動力市場需要更多的創新和創業技能,然而,只有約1/4的人口在學業完成前擁有創業經歷。為幫助接受職業教育和培訓的公民更加了解工作實際,歐盟委員會將提供一系列服務促進知識共享、學徒制關系網的建立與合作。最近發起的“青年公約”(Pact for Youth)將提供10萬個學徒、實習和入門級工作機會,創建1萬個企業-教育機構合作伙伴關系。為使職業教育成為第一選擇,歐盟委員會將與眾多利益相關者密切合作,在2016年12月開辦歐盟職業教育與培訓技能周(European VET Skills Week)活動,通過學校層面的質量保障體系以及支持措施,改善職業教育與培訓的勞動力市場結果。

(八)審查《關于終身學習關鍵能力的建議》,厘清21世紀所需的核心技能

為適應近十年的經濟和社會變革,歐盟委員會建議成員國審查2006年的《關于終身學習關鍵能力的建議》(Recommendation on Key Competences)的實施情況。它將對21世紀工作和生活所必需的核心技能達成共識,并將其引入教育和培訓課程、國家技能戰略。對《關于終身學習關鍵能力的建議》的審查,將有助于成員國更好地描述、培養、評估、確認、比較正規、非正規和非正式學習環境中形成的核心技能與相P能力,尤其強調創業技能(使人們更富有創造性、主動性、創新性)的培養,包括制定有利政策使年輕人在走出校門之前就能獲得具有實踐性的創業經歷。與此同時,歐盟委員會制定了兩個具體的框架來確保對數字技能(DigComp)和創業技能(EntreComp)的理解與培養。

(九)對畢業生進行跟蹤調查,進一步提高職業教育和培訓中技能形成的質量

歐洲新技能議程提出應盡早提供優質教育,為人們未來的能力發展奠定良好基礎。為幫助學生和教育機構評估學習結果的相關性,歐盟委員會將對高校畢業生進行跟蹤調查,以完善畢業生在勞動力市場如何發展進步的信息。來自畢業生的有關其工作和職業發展的反饋信息對高校和政府來說非常有價值,跟蹤調查將反映畢業生的工作類型、勞動力市場趨勢的相關信息,有助于畢業生對所受高等教育的優點和不足提出反饋建議。跟蹤調查也為未來學生及其家庭做出學習選擇提供信息和指南。已有部分成員國采用不同的方式采集這些信息。歐盟成員國將開展合作,對畢業生的工作、適應工作的難易、如何運用技能和知識等提供更加完備的、具有可比性的信息。

(十)加強分析和經驗分享,對有效解決人才流失問題的最佳方式提出建議

經濟危機、市場體制機制等多方面的原因,導致許多歐盟成員國面臨“人才流失”問題。2012年,有2.5萬~3萬名葡萄牙人前往安哥拉發展,這與20世紀70年代的情況大相徑庭。那時,成千上萬的安哥拉人和安哥拉的葡萄牙移民離開安哥拉前往葡萄牙發展。在西班牙,去墨西哥發展的畢業生人數持續上升,2012年最后一季度這一數字達到7630人。ICT行業是歐洲經濟的新支柱,該領域的人才需求量以每年3%的速度增長。然而,由于該領域的畢業生和工作者人數正在萎縮,導致人才緊缺。數字技能差距正在擴大,失業人口數量也在不斷增長,這需要政府和行業聯合采取行動來縮小這一差距。為此,歐盟委員會將和企業、社會伙伴和教育機構一起,在國家和地區層面共同解決這一問題。[2]

三、思考與啟示

在許多國家,職業教育和培訓正面臨形象不佳問題。缺少投資、有限的質量管理和在晉升階梯中“沒有前途”,致使雇主對職業教育和培訓持有消極的看法,學習者往往對職業教育和培訓興趣不大。歐洲的教育和培訓政策制定者意識到了這一問題,職業教育和培訓必須密切聯系經濟發展,適應知識社會發展和就業質量提高兩種需要,能夠為處于不同生命階段的人們提供學習和培訓的機會。為此,歐洲新技能議程的一個重點就是通過提高技能的質量以及在勞動力市場的相關性,增強職業教育和培訓的吸引力。畢業生的工作類型、勞動力市場需求信息,將有助于進一步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的內容和教學過程;數字技能和工作聯盟的建立、部門合作的技能藍圖的制定,將為職業技能的培養及其相關性提供及時、準確的情報和信息。我國職業教育與培訓機構應密切關注經濟和行業發展的需求,及時調整課程教學內容和模式、能力培養結構等,為各級各類工作者職業技能的提高提供切實有力的支持,有效提高其就業、尋求可持續工作的能力。

歐盟始終把提高技能和資格的透明度和可比性從而實現人員的自由流動作為職業教育與培訓發展的優先議程。技能與資格的互認,消除了人們在歐盟成員國之間、不同教育體系中學習的障礙,促進工作流動性和終身學習,能有效緩解技能不匹配、職業流動不充分帶來的結構性失業。因此,歐洲新技能議程繼承了《里斯本戰略》以來的一系列舉措,通過制定“技能保證”、修訂歐盟資格框架和歐洲通行證、審查《關于終身學習關鍵能力的建議》的實施情況等一系列措施,增強不同國家和教育體系間的透明性和相互銜接,以促進勞動力在不同職業和地區間的自由流動,實現充分就業。區域經濟一體化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趨勢,這必然要求人員和勞務的自由跨境流動,而技能和資格的透明與互認是首要前提。在此背景下,如何使我國職業教育系統更好地服務國家“走出去”戰略,是急需解決的重要課題。我國可借鑒歐洲新技能議程提出的相關舉措,通過構建政府、行業與職業教育機構的合作關系,參照歐洲資格框架和歐盟成員國的國家資格體系制定我國的技能和資格框架體系,逐步與國際標準接軌,培養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在國際就業市場上具有競爭力的人才。

注釋:

①第三國公民通常指處于申請他國綠卡過渡時期的移民。在歐洲,第三國公民通常與“外國國民”和“非歐盟國家的外國國民”一起使用,指既不來自當前居住的歐洲國家,也不來自其他歐盟成員國的個人。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酒店管理專業;特色;職業教育;專業建設

湖南省政府在《湖南省建設教育強省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湖南省商務人才發展中長期規劃2010-2020年)》中明確提出,要“以特色專業建設為龍頭”,“用5年左右時間,重點扶持建設一批省內領先、全國一流的職業教育特色專業”,帶動全省職業教育辦學水平提升以適應全省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為充分發揮我院酒店管理專業的優勢和特色,并進一步提升該專業的辦學水平和辦學質量,為湖南乃至全國經濟發展提供高端技能型人才支撐。

一、人才培養模式建設

構建“校企合作、訂單培養、工學交替、逐級輪崗實訓晉職”校企雙主體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將學生的“學習、工作、晉職”同步進行,為合作企業定向培養高星級酒店和餐飲連鎖高端技能型人才。依托湖南國際經貿職業教育集團、“喜來登訂單班”、“唐宮店鋪中層主管訂單班”校企合作平臺,依據“育人本位、能力為重、素質領先,發展每一個學生的優勢潛能,促進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的人才培養理念,加強與喜來登、唐宮等酒店的合作,強化中高職銜接,建立“校企合作、訂單培養、工學結合、逐級輪崗實訓晉職”校企雙主體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

二、課程體系建設

基于學生職業生涯,校企雙方共同組織專家對該類職業崗位進行深入剖析,并重新為合作企業制定該類職業崗位的職業資格證、職業技能標準和考核標準。依據該類職業崗位職業資格標準,再抓住酒店服務技能和職業素質培養的兩個關鍵,確定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工作任務,對典型工作任務進行整合和序化、轉化為專業課程,形成“職業導向,崗、證、課” 緊密對接、中高職專業有機銜接的模塊化課程體系,即以職定崗,以崗定證,以證定課,“崗、證、課”對接。

三、師資隊伍建設

打造一支專兼結合的集“教學、培訓、科研”于一體的“雙語雙師型”師資隊伍按照“內培外引相結合”原則,以教師管理制度建設為保障,提升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和業務實踐能力,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促進師資隊伍結構優化、整體水平提高。建設一支以本校教學名師為主體,現場專家參與的“雙師型”師資隊伍。

四、實踐教學條件建設

建設“校企一體化”、“教學做評一體化”的開放式、多功能實踐教學平臺。三年內,新建7個實訓教室、一個校內大酒店,新增16家校外實訓基地,建成現代化開放性、經營性實踐教學平臺。按照“理實一體”和“共建、共享、共贏”原則,以培養酒店餐飲高端技能型人才為目標,加強校內實踐教學條件;以湘鄂情、唐宮、湖南國際經貿職教集團等為平臺,拓展校外實訓基地;以健全的實習實訓管理制度為保障,不斷完善優化專業實踐教學條件。

五、專業教學資源建設

搭建數字化、多元化、開放式的網絡資源教學平臺。依托世界大學城職教新干線,開展數字化教學。力爭2014年前實現專業核心課程網絡資源共享,搭建融學歷教育、培訓教育與資格認證教育于一體的網絡信息資源平臺。以優質數字化資源建設為載體,以課程為主要表現形式,以素材資源為補充,利用世界大學城職教新干線建設融學歷教育資源、職業培訓教育、社會培訓資源于一體的教學資源庫;通過開通網絡教室,開展數字化教學。爭取到2014年,建成依托網絡學習互動平臺,融學歷教育資源、職業培訓教育、社會培訓資源橫向一體化,融學習計劃、課程標準、課程內容、測評系統縱向一體化的中高職銜接酒店管理專業開放式教學資源庫。

六、社會服務能力建設

構建綜合高效的社會服務體系,成立喜來登酒店管理學院,以此為平臺形成合作企業從業人員業務培訓、酒店餐飲服務技能培訓、餐飲服務員職業資格考試培訓等在類的社會服務體系。依托湖南省商務廳培訓中心、湖南省旅游局培訓中心、長沙喜來登酒店、湖南國際經貿職業教育集團、湖南省服務貿易研究中心和湖南省酒店協會,形成包括“酒店管理類師資培訓,餐飲服務員、客房服務員、前廳服務員、茶藝師、人力資源管理師、導游員等職業資格考試培訓,喜來登、唐宮等酒店行業從業人員崗位業務培訓等”在內的社會服務體系。我院酒店管理專業依托企業,以學生為主體,根據每年的多家企業調研,及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根據企業崗位需求設置課程,采用”工學交替“的校企合作模式,其建設模式和成效已經深受行業喜歡,期望能為酒店管理專業建設提供借鑒和參考。

篇(7)

【關鍵詞】圖書館員;數字化;網絡化;素質

【作者簡介】雷彥青(1976― ),女,山西嵐縣人,本科,初級職稱,山西嵐縣上明鄉政府管理員。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造成了信息化、數字化和網絡化的潮流。圖書館信息化、數字化和網絡化的發展也就成了必然的趨勢。這可以從數字圖書館發展中可見一斑。因此,適應圖書館信息化、數字化和網絡化發展的需要,提高圖書館員的基本素質成了所有圖書館面臨的最為緊迫的任務。

一、圖書館員素質現狀

圖書館是社會建設和文化建設的重要環節,圖書館員在這一環節中,承擔著咨詢服務、文獻采訪、導讀工作等功能。二十一世紀信息化、數字化和網絡化的發展,對傳統圖書館的運營模式――封閉、被動、割裂――造成極大的沖擊,現代化的、主動的,開放的運營模式成為圖書館發展的必然選擇,但現實中,圖書館員的現狀和服務卻存在著許多不盡人意之處。主要有:

(一)綜合素質不高

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圖書館員的知識、文化和專業技術能力不高,“思想觀念與新形勢下發展要求尚有比較大的差距文化素質偏低,知識結構不合理,掌握信息技術的能力較低,有相當一部分人員是從其他行業調入,專業知識水平參差不齊,總體綜合素質偏低,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很難承擔新世紀所賦予的多元化資源共享服務的重任。”

有資料顯示,在崗的圖書館員中,50多歲的在坐等退休;40多歲的文化素質相對較差,專業技術水平參差不齊;20-30歲專業技術和能力還欠缺。因此難以適應信息化、數字化和網絡化發展的要求,嚴重制約著圖書館的發展,使得圖書館無法開展高層次的信息服務、提供高品位的信息產品。

(二)專業技能

圖書館員的專業技能涵蓋圖書館專業知識,涉及圖書館學、文獻學、目錄學、情報學等專業知識,此外,還要知道館藏文獻的特點及分布情況,圖書及文獻資料的管理、綜合加工和檢索方法,以及分類檢索的新標準和技能。現狀是我國大部分圖書館,尤其是高校圖書館,相當多的圖書管理人員是從高校引進的專業性人才的家屬,專業性技術很缺乏,對圖書館檔案學及圖書情報學缺乏必要的認識。

(三)網絡信息技術缺失

時展,社會越來越信息化和智能化,傳統意義上的方法已經跟不上圖書整理、信息處理工作的發展。目前圖書館員大多數都是30多歲到40多歲的中年人。他們對網絡技術應用有所欠缺。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工作的效果。眾所周知,現在圖書館都是計算機化,不僅圖書管理依靠計算機,圖書檢索、歸類、整理、清點都需要計算機。同時,“在信息化時代,信息意識、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知識、信息觀念、信息心理等,成為一個合格的圖書館員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在一定意義上說,如果一個圖書館員有相當出色的專業技能和良好的職業道德,但是缺乏網絡信息技術知識, 也是很難把圖書館工作做好的。”

(四)外語水平不夠

圖書館是個知識密集的場所,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外文文獻在圖書館占據的比重越來越大,“對館藏國外文獻的開發與利用,沒有較好的外語基礎是難以勝任的。外文書籍的分編管理,對圖書中心思想的了解,無不需要工作人員掌握一定程度的外語知識。”在大部分圖書館,圖書管理人員通曉外語的很少,因此也就談不上對外文文獻的開發與利用。

二、提高圖書館員素質的途徑

圖書館作為傳播信息、積累知識重鎮,其人員的文化素質、專業技能、網絡信息技術以及外語水平都與圖書館的發展有著直接的關系,事關社會進步,人類文化傳承。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提高圖書管理人員的素質。

(一)強化綜合素質,提高服務意識

圖書館是一個文化綜合性的機構,需要員工有綜合性的素質。這就需要提高圖書館員的綜合素質,不僅要有綜合性的知識,還要有綜合性的技能,除了知識和技能,還有職業道德與綜合素養,服務意識。圖書館也是一個服務性機構,圖書館員要樹立為讀者服務的意識。為此,圖書館要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和實踐,從各個方面提升圖書館員的綜合素質和服務意識。

(二)加強在崗培訓,提升專業技能

圖書館作為文獻資料管理中心,針對現狀,要有計劃性地對圖書館員進行相關的在崗專業培訓,提高業務技能和專業知識,使他們在圖書館學、信息學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領域,不僅給讀者明白曉暢的圖書信息,而且能引導讀者參閱隱藏的文獻和信息。

(三)熟練信息技術,做“知識領航員”

科技的進步,圖書館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對館員提出新的要求。傳統手工為讀者服務已成為過去時,取而代之的是計算機管理。為此,圖書館員必須熟悉電子出版物的產生、轉換、傳遞及各種電子出版物的打印、復制等技術。這需要圖書館員學習和實踐計算機相關的知識,適應圖書館信息化、數字化和網絡化發展的要求,做“知識的領航員”。

(四)開展外語學習,完善知識結構

全球化的發展,外文文獻越來越多,這樣外語知識對于圖書館員也越來越重要,“良好的外語知識能讓圖書館員更快速、更直接地了解外文情報信息和先進的科學文化信息動態,有效地對外文書刊信息進行收集、加工和檢索,更好地為讀者提供信息服務。”為此,圖書館要有計劃開展對員工的外語培訓和進修,適應新的世界潮流。

三、結論

綜上所述,隨著信息化和全球化的發展,圖書館員要樹立終身教育的觀念,持之以恒,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加強專業技能的提高,熟練信息技術,開展外語學習,積極主動適應圖書館新的發展要求。圖書館也要重視館員素質的提升,創造條件和機會,塑造高素質,高水平的服務隊伍,促進圖書館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京華.如何提高圖書資料管理人員綜合素質的探討[J].前沿,2007,(11).

[2]李靜云.當代高校圖書館員的繼續教育問題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09,(1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模冰莲极品自慰人体| аⅴ天堂中文在线网|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爰色欲|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麻豆| 永久免费看啪啪网址入口| 全球av集中精品导航福利| 放荡的丰满少妇中文字幕| 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播放| 国产精品自产拍高潮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成人片| gogo专业大尺度亚洲高清人体| 少妇粗大进出白浆嘿嘿视频| 嫩草院一区二区乱码| 亚洲av网址在线观看|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sv|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片|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看|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www| 蜜桃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网站www |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 色欲av永久无码精品无码蜜桃| 中国精学生妹品射精久久 | 美女扒开腿让男人桶爽30分钟| 年轻漂亮的人妻被公侵犯bd免费版|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不卡|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 野外性史欧美k8播放| 蜜桃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香蕉视频在线播放| 丰满少妇人妻无码专区| 午夜dv内射一区二区| 本道久久综合无码中文字幕| 摸进她的内裤里疯狂揉她动图视频| 午夜性爽视频男人的天堂| 内射白浆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手机在线精品|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7|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四页|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免费| 51看片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