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09 15:18:1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數字金融緩解農戶融資約束分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引言
及文獻回顧關于農戶融資約束的研究成果豐碩,如王翼寧、趙順龍(2007)認為農戶對貸款認知偏差和在貸款使用過程中的行為偏差是導致農戶陷入融資困境的重要因素[1]。甘宇等(2015)發現農戶社會資本、家庭資產,以及對銀行借貸政策的認知程度等對農戶正規信貸可獲得性產生顯著影響[2]。VonPischke(1991)認為由于窮人無法提供擔保,缺乏公開財務信息,導致銀行不愿意為農戶提供信貸資金[3]。學者們認識到數字金融可以緩解農戶融資約束,如何婧、李慶海(2019)、王馨(2015)分別從長尾理論和信息可得性方面分析了數字金融解決融資的可行性,指出數字金融可以緩解農戶信貸約束,促使金融資源合理配置[4-5]。黃益平和黃卓(2018)則認為數字金融可以通過場景、數據和結合金融創新產品來補足傳統金融服務的短板,降低金融服務門檻和服務成本,更有效地服務農戶[6]。文章在這些研究成果基礎上,分析農戶使用數字金融緩解融資約束的優勢及困境,從而對農戶使用數字金融緩解融資約束問題有一個更系統的認識,以期促使數字金融緩解農戶融資約束難題。
2數字金融緩解農戶融資約束的優勢
2.1數字金融能夠有效滿足農戶融資需求
農戶作為從事農業生產的經濟主體,缺乏金融機構所要求的抵押擔保品,加上其家庭所需貸款額度小,農戶難以從正規金融機構獲得融資貸款。隨著數字金融發展,數字金融服務和產品深入人們日常生活。依托于數字技術及互聯網平臺,數字金融擴大了服務范圍,降低了金融門檻,使得在過去難以享受融資服務的農戶等弱勢群體得以享受金融服務便利。
(1)為農戶提供多樣化的融資選擇。數字金融體系下,為農戶提供融資選擇的模塊主要包括:電商線上貸款、網貸平臺線上貸款和商業銀行智能線上貸款。電商和商業銀行主要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根據農戶在電商上交易所形成信息或銀行信息判斷其家庭財產狀況及信用水平,來為農戶提供合適融資貸款,并采用智能風控來取代實務擔保,降低了農戶融資的門檻。而網貸平臺則主要作為中介平臺發揮作用,線上公布融資信息,并為投資者和農戶雙方提供附加服務并征收服務費,最終由農戶和投資者自行線上磋商,為農戶提供更多樣化選擇。
(2)降低融資門檻,擴大服務范圍。比起傳統金融機構融資所需的高額貸款額度和所需的抵押擔保品,數字金融利用大數據風控模型實現了貸款融資的程序化管理,降低了金融門檻,使得融資服務不再局限于小范圍人群,擴大了數字金融融資服務覆蓋范圍。在網貸平臺上,個人投資者可以通過分散化小額投資,實現對農戶的貸款;在眾籌平臺上,投資者甚至最低可以投資10元甚至1元來幫助農戶融資,極大擴大投資者群體,滿足了農戶小額貸款需求。
2.2數字金融能夠明顯降低農戶融資成本
(1)交易成本。數字金融依托數字技術提供信貸服務,大大縮短業務流程,降低包括提交申請材料的各項手續費、為貸款請客送禮成本和往返交通費在內等交易成本,有效降低融資服務成本。以螞蟻金服為例,螞蟻金服充分挖掘阿里巴巴集團三大平臺上農戶買賣數據,根據其行為特征統計其信用評分、評判其信用額度、為其提供小額貸款服務,使得這些在過去通過傳統渠道難以獲得貸款的農戶可以便捷地獲得貸款,同時操作成本大幅度下降。傳統信貸模式下單筆信貸操作成本可能高達2000元,而螞蟻微貸單筆授信的操作成本僅有2.3元。
(2)信息成本。數字金融通過匯集互聯網平臺或者征信系統上的大量個人信息、產品信息和家庭信息,可以大幅度降低金融交易中的信息搜尋成本。同時通過大數據處理技術對用戶數據進行分析,實現對農戶融資的個性化服務,大幅度節省決策成本。而農戶通過數字金融平臺提供的信息,可以實現多種線上融資業務的篩選和比較,也降低了農戶在享受融資服務過程中耗費的時間成本。
2.3數字金融能夠有效防控農戶融資風險
(1)數字金融能夠改善風險控制流程。數字金融讓金融機構的融資運行更為規范化和簡單化。數據驅動的業務模式,不僅使金融機構能夠更準確地識別和管理風險,也使得金融機構能夠即時審查與農戶及信貸員有關的風險。數字金融依賴數字化系統,使得農戶在使用操作時,手機客戶端能夠自動識別身份證、銀行卡信息,實時上傳農戶信息材料,從而降低融資操作中的風險。同時風險管理部門可以通過數字化系統參與貸款審批流程,實時審核各項材料合規情況,實現全流程風險控制。
(2)數字金融能夠實現實時監控。在數字金融中,金融機構能對每個時間點上的風險進行量化,對融資過程中的每個節點進行監測,根據農戶信用評級,為農戶提供定制化貸款,而不是像傳統融資業務,只能在抵押擔保品后提供貸款,這種做法既滿足了農戶融資需求,降低了融資風險,更能使金融機構監控切入各環節,為農戶提供量身打造的金融服務產品。
3數字金融緩解農戶融資約束存在的困境
3.1數字金融融資風險高
(1)與數字金融機構本身相關的風險。據調查可知,目前數字金融機構風險特征主要體現在信用風險、監管風險和平臺操作風險。首先是信用風險。從農戶方面來看,農戶大多為散戶,如果發生大規模違約追回比較困難,P2P頻發的網貸雷爆事件就是最好例子。其次是監管風險。目前金融監管部門還沒有針對數字交易平臺業務操作規范性的監管措施,且對平臺經營中存在的損害客戶和投資者利益的行為沒有建立有效的查處和懲罰制度,導致農戶在使用數字金融融資時一旦遭受平臺權利侵害,將無法及時獲得解決途徑。最后是操作風險。由于公司內部治理結構不科學,業務流程不規范,平臺的高級管理人員及其他職工在履行職務的過程中可能存在故意或因失誤操作而導致交易中斷、交易數據外泄等行為,損害農戶財產利益和信息安全。
(2)與技術安全相關的風險。目前我國還未出現過數字金融領域的重大安全事故,但數字技術安全往往伴隨著數字金融發展而變得越來越重要。在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利益價值凸顯,海量數據既是企業和用戶的核心資產,也成為不少法外分子瞄準目標。就農戶而言,很多農戶在多家網站上使用的是同一賬戶名和密碼,一旦其中任何一家機構的客戶信息泄露,就等于把網絡武器交到不法人員的手中,其后果可能會對農戶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造成無可估計的損失。
3.2農戶難以適應數字金融環境
(1)農戶對數字金融融資行為缺乏信任。我國農戶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農戶對數字金融了解和認可程度不足。同時,由于網貸爆雷風險事件頻發,導致部分農戶對使用數字金融融資存在一定抵觸心理。我國融資平臺數量多、行業規模大、質量參差不齊,且原有金融監管不完善,難以把新的金融形式納入金融監管之內,導致農戶在使用數字金融融資過程中承擔較大風險。此外,數字金融機構在對農戶提供資金支持的同時會獲取農戶家庭財產情況等關鍵性信息,但其是否擁有足夠能力保障數據安全農戶難以辨別,無法給予足夠信任。
(2)農戶對數字金融知識缺乏了解。隨著信息化時代到來,金融市場日趨復雜,創新型金融產品層出不窮,亟須農戶及時更新金融知識和數字技能。然而由于我國農戶普遍沒有接受正規金融教育,對數字金融缺乏了解,使得農戶可能無法享受到數字化時代帶來的便利,限制其融資活動。同時,互聯網上涵蓋了大量虛假信息,農戶可能因數字金融知識的匱乏而無法進行分辨,陷入詐騙分子的陷阱。
3.3征信體系發展滯后
征信體系發展滯后嚴重制約了投資者在數字交易平臺上對農戶的融資支持效果。目前央行個人征信記錄覆蓋率僅有35%,我國仍有4.6億自然人沒有信貸記錄。由于征信信息收錄單一,導致金融機構在為農戶提供數字融資服務時缺乏足夠信息,不敢輕易提供貸款。因此,要想在數字交易平臺上緩解農戶的融資約束,亟須覆蓋面廣、及時和準確的征信體系來打消農戶和投資者的顧慮。但僅靠人民銀行征信系統難以滿足農戶的需求,農戶和投資者之間的交易也就變得更加困難??傊覈餍朋w系發展任重而道遠。
4促使數字金融有效緩解農戶融資約束的對策建議
4.1防范數字金融風險
(1)完善數字金融法律法規和政府監管機制。一是針對農戶權益保護,我國需要制定與農戶融資相關的上位法,保證發生糾紛或農戶尋求救助時有法可依,并對數字金融服務商的行為監管、糾紛投訴機制、農戶隱私權保護等提供法律依據。二是可以設置專門負責農戶融資的金融行為監管局。要求數字金融服務平臺在進行融資業務之前提交一份說明融資風險及緩解方案的計劃。同時制定嚴格的網貸平臺設立審批程序,對各項業務職能進行清晰的界定,保證數字金融行業穩定持續發展,保護農戶的權益。
(2)加強數字金融服務商的自身建設和行業自律。加強數字金融服務平臺自身建設,改善數字交易平臺的可靠性和穩健性對防控數字金融風險至關重要。一是數字金融服務商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宣傳金融風險,提高農戶警惕性,提高其識別和抵制欺詐信息能力。二是在平臺操作上增加用戶更換手機等設備時登錄的多重驗證,防范風險。三是改善數據規程,防止未經授權人員獲得數據。數字服務平臺需要定期開展網絡系統檢測和實時檢測,制訂完備應急預案。數字金融行業建立完善的投訴解決平臺,及時為農戶解決融資問題。
(3)培養農戶的自我保護意識。大多數金融欺詐行為得逞與農戶自我保護意識不強有很大關系。農戶是數字金融服務的弱勢群體,但僅有少數通過主動學習相關數字金融知識來保護自己財產和信息。雖然農戶對于公平交易有訴求,但對信息安全方面則關注度不強。因此,派遣銀行相關人員下鄉演講,提升農戶維權意識,鼓勵農戶運用法律手段和其他調解機制解決金融糾紛,是推動農村數字金融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
4.2大力推進農村征信體系建設
(1)大力推進數字金融機構的征信市場化改革。以人民銀行征信體系為核心,鼓勵大型數字金融平臺和傳統銀行機構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推動私人信用機構、私人銀行信息納入央行征信,鼓勵更多平臺加入協會自律組織,構建適應數字金融特征的農村征信基本框架。還可以建立中國農村征信業協會,建立起農村征信行業標準和業務規范,在政府與農村金融市場之間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保障農村信用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維持農村正常的信用經濟秩序和環境。
(2)完善政府信息披露和監管制度。建設獨立機構專門從事農村征信管理和披露工作,公開、透明政府公共部門數據,建立完善、高效的信用管理法制環境,支持失信懲罰機制,維護農村征信市場秩序,使得金融機構能夠更便捷獲取和使用公開信息。
4.3增強數字金融對農戶融資的適應性
(1)推廣數字金融教育。農戶數字金融教育體系建設需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切實行動來共同推進,盡管目前中國人民銀行在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還遠遠不夠。地方政府可以根據地方農戶特點,聯合相關金融機構或學校對農戶開展志愿教育服務,也可由中央政府統一聯合地方政府推出免費的數字金融教育App,鼓勵農戶學習,提升自身數字金融技能。政府可以鼓勵金融機構在服務方式上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成立數字金融咨詢服務公司,為數字金融教育建立長效機制。
(2)推動農村數字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由于農村數字金融面對的主要是文化程度較低的農戶,要求數字金融服務提供商開發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操作相對簡單、界面清晰易懂、信息安全。要實現數字金融在農村普及化,需要農村金融機構加大對信息處理系統、數字金融創新的關注和投入,通過收集農戶基本信息,對用戶群體進行更加系統的分類和定位,形成對農戶資金規模、風險和收益等評估,豐富金融產品形式,滿足農戶多樣化的融資需求。
參考文獻:
[1]王冀寧,趙順龍.外部性約束、認知偏差、行為偏差與農戶貸款困境[J].管理世界,2007(9).
[2]甘宇,朱靜,劉成玉.中國農戶面臨的信貸排斥[J].財經理論與實踐,2015(11).
[3]PISCHKEJ.Financeatthefrontier:Debtcapacityandtheroleofcreditintheprivateeconomy[M].WashingtonDC:WorldBank,1991.
[4]何婧,李慶海.數字金融使用與農村居民創業行為[J].中國農村經濟,2019(1).
[5]王馨.互聯網金融助解“長尾”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研究[J].金融研究,2015(9):128-139.[6]黃益平,黃卓.中國的數字金融發展:現在與未來[J].經濟學(季刊),2018(4).
作者:賀璐 單位:湖南農業大學經濟學院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