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8 09:20:4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老年護理知識培訓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1對象根據荊楚理工學院安排的20所實習醫院間隔抽取湖北省武漢市、孝感市、荊州市、宜昌市、襄樊市及荊門市10所三級臨床醫院及實習醫院附近的60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12所養老院從事老年護理工作相關人員392名。納入標準:直接從事老年護理和護理照料的人員。臨床醫院選取的是目前以老年病人為主的呼吸內科和心血管內科從事護理工作的護士,社區衛生機構是從事護理工作的社區護士,養老院是從事老年人護理的護士和照料老年人生活的養老護理人員。
1.2方法
1.2.1調查工具在參考文獻的基礎上自制老年護理培訓需求調查表。被調查者一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學歷、職稱、執業資格及工作單位。老年護理培訓需求調查問卷:老年護理培訓意愿1項(非常愿意、愿意、一般及不愿意,單項選擇)、老年護理培訓目的1項(單項選擇,提高工作能力、更新專業知識、上級要求、增加社交機會及不愿意落后別人)、培訓時間1項(單項選擇,半個月、1個月、3個月、半年及1年)、培訓方式1項(多項選擇,系統培訓、短期培訓、業余自學、經驗交流、專題討論、調研考察及其他)、影響參加培訓的因素1項(多項選擇,工作繁重、領導不重視、經費不足、沒有時間、學和不學一樣、家務重及其他)、老年護理培訓內容1項(多項選擇,護理保險、護理法學、人際溝通、社會福利、社會學、老年護理心理學、老年護理倫理學、老年康復學、老年營養學、老年精神護理學、臨終關懷、老年護理研究、老年生理與病理、老年用藥護理、老年健康評估、老年健康教育及老年健康管理,每項選擇為需要、不需要,以需要為評分標準)。
1.2.2調查方法選取荊門市三級醫院15名護士、社區衛生服務機構10名社區護士及養老機構5名養老護理員通過預調查,間隔2周后重測,測得問卷信度系數為0.94,內容效度0.93。在2013年6月實習前由項目組負責人對荊楚理工學院2010級護理本科班實習并參與本次課題項目的18名學生進行統一培訓,18名學生分別在湖北省武漢市、孝感市、荊州市、宜昌市、襄樊市及荊門市10所三級臨床醫院實習,由18名護生在實習醫院及實習醫院附近的60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12所養老院,于2013年10月—2013年12月以方便抽樣的方式現場發放問卷,并解釋調查目的,要求被調查者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填寫并當場收回。共發放問卷410份,回收有效問卷392份,有效回收率為95.6%。
1.2.3統計學方法采用EpiData軟件輸入建立數據庫,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包進行χ2檢驗。
2結果
2.1被調查者一般資料392名被調查者均為女性,年齡20歲~65歲(32.33歲±10.17歲);學歷:中專以下18人,中專89人,???68人,本科及以上117人;職稱:無職稱31人,護士157人,護師117人,主管護師及81人,副主任護師6人;護士執業資格:無資格43人,有資格349人;工作單位:臨床醫院229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131人,養老機構32人。
2.2被調查者培訓意愿、目的、時間、方式及影響因素老年護理培訓意愿:非常愿意82人(20.9%),愿意226人(57.7%),一般66人(16.8%),不愿意18人(4.6%)。老年護理培訓目的:提高工作能力214人(54.6%),更新專業知識136人(34.7%),上級要求22人(5.6%),增加社交機會9人(2.3%),不愿意落后別人11人(2.8%)。培訓時間:半個月47人(12.0%),1個月82人(20.9%),3個月164人(41.8%),半年78人(19.8%),1年21人(5.4%)。培訓方式:系統培訓284人(72.4%),短期培訓265人(67.6%),業余自學181人(46.2%),經驗交流256人(65.3%),專題討論218人(55.6%),調研考察185人(47.2%),其他23人(5.9%)。影響參加培訓的因素:工作繁重274人(69.9%),領導不重視174人(44.4%),經費不足214人(54.6%),沒有時間228人(58.2%),學和不學一樣67人(17.1%),家務重142人(36.2),其他35人(8.9%)。
2.3老年護理培訓內容排列前5位分別是:老年護理心理學307人(78.3%),老年營養學290人(74.0%),人際溝通284人(72.4%),老年康復學283人(72.2%),社會學241人(61.5%),其次是護理法學237人(60.5%),社會福利206人(52.6%),老年護理倫理學195人(49.7%),老年用藥護理192人(49.0%),護理保險184人(46.9%),臨終關懷182人(46.4%),老年健康教育177人(45.2%),老年精神護理學163人(41.6%),老年健康評估136人(34.7%),老年健康管理125人(31.9%),排列最后2位是老年生理與病理116人(29.6%)與老年護理研究52人(13.3%)。
3討論
3.1老年護理培訓意愿、目的、時間、方式及影響因素本調查顯示,從事老年護理人員培訓愿意很高(78.6%),與周曉艷等調查結果類似,低于張顯碧等調查結果,可能與他們的調查對象主要是養老機構的護理人員,素質相對較低有關。高培訓需求為對從事老年護理人員進行培訓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本調查顯示,培訓目的主要是提高工作能力(54.6%),與鄧荊云等調查結果一致,也反映我國目前從事老年護理人員的技能有待提高。本調查顯示,參加培訓的時間比例最高的是3個月(41.8%),培訓方式比例最高是系統培訓(72.4%),與張顯碧等調查一致,認為最好是半脫產方式,利用工作間隙進行學習,對函授和自學的方式認為自己不能達到學習目的,同時也擔心會影響經濟收入。對于培訓方法認為最好有指導老師講解示范,通俗易懂,學以致用。政府在護理員培訓方面給予宏觀引導與支持(如培訓經費),并能與就近的地方高職院校加強相關專業指導與培訓。利用休息時間進行培訓,最好采用多種培訓手段,案例教學法、多媒體仿真標準化病人Simman教學系統,構建遠程網絡教學平臺并形成網上知識庫,理論與實踐培訓同時進行,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本調查顯示,影響參加培訓的因素主要是工作繁重(69.9%),其次是領導不重視(44.4%),說明目前養老護理人員工作任務重,政府部門要加大養老護理隊伍建設,提高養老護理隊伍素質,以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
日本老年福利服務可分為居家護理服務和機構護理服務兩大類。居家服務指的是加入保險的老人可以大部分時間住在自己家里接受各種服務。服務種類大致有居家護理、入浴護理、訪問看護、訪問康復訓練、居家療養指導、日托護理、癡呆老人生活護理等13種。機構護理服務即被保險者完全離開家庭,住進護理機構接受各種程度的護理。包括介護老人福祉機構、介護老人保健機構和介護療養型醫療機構3類服務。還有專門為老人提供療養、康復、咨詢等服務的福利機構。日本政府鼓勵社會福利團體、企業、個人等民間力量參與開辦養老機構,政府予以資助。
日本老年護理以提高老人的生活質量,達到健康老齡化為目標。健康老齡化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人口成為老年型人口以后,健康老人、健康高齡老人和健康百歲老人比重日益上升,而病殘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比重逐步下降這樣一個過程或一種狀態[2]。在日本介護護理中,處處體現“像家一樣溫暖”的理念,提倡QOL理念、注重生命的質量、生活的質量及人生的質量。護理人員要幫助老人回歸社會。一方面重視疾病預防保健和康復訓練,另一方面在服務設施中創造適應生活的實際環境,盡量讓老人自己洗澡、更衣、寫字、烹飪、行走等,增強其獨立生活的能力,使老人充分體會到自我存在的價值,為重返社會做準備。
日本從事老年護理服務的人員主要是介護福祉士和社會福祉士。介護福祉士一般分為3級:1級為護理兼管理,負責安排管理轄區內護理員的工作,參與對老人的護理;2級的能做所有的護理工作;3級的只能從事簡單的家政服務和一般性護理工作。他們主要為老人或者因殘障造成生活自理困難的個人提供與醫療、護理、保健和生活等相關的綜合性、專業化的援助,以維護他們的尊嚴及基本人權,幫助他們實現生活自理。主要任務是幫助進食、排泄、沐浴和健康機能訓練。對于介護福祉士的培訓,日本有相當完善的法律法規以及教育機構和專門教材。教材對醫學知識的要求較低,主要偏重于社會福利概論以及老人的生理心理特點,還有各種生活護理技能。例如IGL健康福祉專門學校的介護福祉學科總課時1830學時,其中心理、身體結構等醫學知識300學時,人與社會等相關知識240學時,生活護理技能等介護知識1290學時。課程設置包括溝通交流技術、人間尊嚴、社會理解、生活環境、老化的理解、老年癡呆癥的理解、生活支援技術、介護基本知識等必修課和手工、烹飪等選修課。社會福祉士則是自愿報名,然后由政府出資,接受88個小時(56小時理論培訓+養老院32小時實習)的資格培訓,考試合格后獲得職業資格證書,到居住所在地的相關部門登記注冊,等待上崗。
1我國養老護理亟需培養專業護理人才
近年來,我國廣泛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積極參與養老服務,興辦養老事業,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社會資源主辦養老機構。與此同時對專業化養老護理人才的需求也大大增加。但是,我國現有養老服務隊伍遠遠不能適應養老事業發展的客觀需求。目前,中國城市老人失能和半失能的比例達到14.60%,農村已經超過20.00%,這部分老人需要專業的護理和照顧,按照老人與護理人員比例3:1推算,全國最少需要1000萬名養老護理人員。但目前,全國老年福利機構的職工只有22萬人,取得養老護理職業資格證書的也不超過2萬多人,不僅與中國幾千萬失能老人的潛在需求相差甚遠,而且由于服務隊伍的整體素質偏低,其專業水平、業務能力、服務質量,都無法滿足老人的護理需求。專業養老服務人才與管理人員匱乏,嚴重制約了社會化養老的健康發展。因此,要推動養老服務事業發展,必須重視養老從業人員隊伍的培養與建設。
2多途徑、多渠道培養老年護理人員
從事老年護理服務必須有相應資質,積極推行老年護理人員國家職業資格制度。借鑒日本經驗,我們應建立和完善老年護理人才的培養體系。(1)在普通高校和中等職業學校開設獨立的老年護理專業,培養中專、大專、本科甚至碩士等不同層次的老年護理專業人才;(2)面向全民,開辦老年護理短期培訓班。對準備從事老年護理的人員實行初、中、高3個等級的職業技能培訓,經鑒定考核取得職業資格證書后方可上崗,按照培訓的不同級別提供相應的老年護理服務;(3)加強在崗職業培訓。對在崗的老年護理人員加強培訓,完善考評體系和資格審查體系,以提高專業素質,提升服務質量。
3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的老年護理人員
培養老年護理人才,不僅僅是單純地增加從業人員的數量,更重要的是提高老年護理人才的綜合素質。
1)培養“尊老愛老、關愛他人”的服務理念
老年護理,不僅要擁有高超的技術,充滿對老人的尊重、關愛和愿意為他人服務的精神顯得尤為重要。比如日本IGL集團提倡的“鄰人愛”(請像熱愛你自己一樣去關愛你身邊的人)和“受容、寬容、許容”的理念。要培養老年護理人員具有較高的職業道德素養,尊重老人的人格和尊嚴,全身心地投入,為老人進行“五心”(責任心、同情心、愛心、細心、耐心)的親情服務。
2)培養有效的溝通交流能力
老人歷經滄桑特別希望得到周圍人的尊敬和愛護。他們對護理人員的態度表情、一言一行觀察得十分細致,要求較高。再加上老人機體各方面逐漸出現聽力下降、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認知障礙等退行性改變以及孤獨、憂慮、多疑、固執、情緒波動大等心理特點[3],使溝通交流能力成為老年護理人員必備的素質。首先要理解尊重老人,把握好溝通的時機,掌握與老人的溝通技巧。護理人員與之溝通時要態度真誠,語言親切,語調平和,語速放慢,語句簡短,通俗易懂,主題突出,常使用商量性語言。特別重視目光、表情、手勢等非語言溝通技巧。通過良好的溝通可以充分了解老人的思想、需求,建立良好的關系,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態,保證老人的健康。
3)培養過硬的專業知識和崗位技能
關鍵詞:老年護理醫院;護工管理;問題;對策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人們對于老年護理床位需求正在日益增加,應確保老年患者在享受優質醫療條件的同時,獲得個人生活上的護理服務,從而為老年患者以及患者的家屬解除一定的后顧之憂[1]。但是,目前老年護理院的護工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著一系列問題,應對其加強管理。
1老年護理醫院在護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1老年護理醫院中的護工素質相對較低 目前,老年護理醫院的護工平均年齡都較大,文化程度低。此外,部分老年護理醫院的護工對于服務的自主意識不強,實際溝通能力相對較差,從而導致護理工作不到位。盡管護工有著專業的管理公司,但是一些公司對于護工的具體護理工作內容并不熟悉,上崗前沒有實施系統化的培訓,而是直接把家政護工人員推向老年護理醫院。這些護工除了基本的生活照料之外,很難充分滿足老年患者的全方位服務要求[2]。
1.2老年護理醫院中的護工防護意識相對較差 在老年護理醫院的病房中,大多數護工每天都要直接接觸大量的分泌排泄物,而且一般都是護理好一位老年患者之后緊接著護理下一位老年患者,護工缺乏一定的消毒意識,防護意識相對較弱,非常容易引起老年患者之間的交叉感染[3]。此外,一些護工在上崗工作前不進行相關體檢與健康檢查,也可能成為老年護理醫院的安全隱患。
1.3老年護理醫院中容易因護工問題引發醫療糾紛 在老年護理醫院中,護工與老年患者之間的接觸是最為頻繁的,少數護工私自收取老年患者的錢物,若達不到老年患者家屬的護理期望,則非常容易引發醫療糾紛[4]。此外,部分護工在日常護理工作中不能按照相關的操作規程來辦事,從而為患者帶來了較大痛苦,還會由于對老年患者的病情觀察不及時而出現醫療事故[5]。
2老年護理醫院的護工管理對策
2.1加強老年護理醫院中護工管理的組織管理 為了提升老年護理醫院護工管理水平,需要不斷加強組織管理,根據每一家老年護理醫院的具體情況,從組織結構的設計方面確保護工管理的有效性以及合法性[6]。首先在老年護理醫院的護理部建立相關的護工管理中心,并與業務科室的管理工作進行有機結合,劃分為護士長、護理責任主管以及責任護士三級管理,實施層層監督以及逐級負責,護士長需要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對護工工作進行檢查,而責任護士則需要負責檢查護工每天的工作情況,可以通過現場檢查、現場考核、問卷調查以及詢問患者等反饋方式進行綜合評價,然后結合老年護理醫院的規范化績效考核制度,實施考核與獎優罰劣[7]。其次,要不斷規范老年護理醫院的護工標準勞動合同管理,在勞動合同內容中需要明確雙方的管理權限與監督權限,對于收取灰色收入的護工必須一票否決。
2.2加大對老年護理醫院護工的教育培訓力度 在老年護理醫院護工上崗工作之前需要對其進行相關的培訓教育,勞動中介可以負責基本常識的培訓,老年護理醫院則負責相關的操作技能以及工作指導等方面的內容,對于已經上崗的護工來說,應對其實施定期的專業知識培訓與實踐操作演練,日益提升護工的實踐能力[8]。護工的教育培訓工作可以從三個方面實施,首先是職業道德的培訓,對老年護理醫院的護工實施仁愛教育以及醫德醫風教育培訓,不斷規范職業道德,確保護工愛崗敬業。老年護理醫院的護理部需要定期邀請專業護工開展講座,加強職業道德的培訓,提升老年護理醫院護工們的服務意識與職業意識[9]。其次,加強消毒隔離知識的培訓,必須要在上崗前進行規范化的健康檢查,確保自身沒有傳染性疾病。最后,加強基礎護理技能的培訓,護理技能主要包括專業化理論技能與實際操作技能兩部分。具體來說,基礎性理論又包括護理常識以及服務禮儀等,實際操作技能包括更換衣被的方法、洗漱、翻身以及各種被動肢體活動等,最大限度防止患者出現墜床、跌倒以及走失等情況,有效預防壓瘡的形成,掌握正確使用保護性約束帶等的基本技能。
2.3加強護工管理的制度化管理 改進護工管理模式,采用公司管理聯合醫院督導的先進護工管理模式,明確相關的護工招聘標準、持證上崗與統一著裝規定以及統一的收費標準等。老年護理醫院需要對護工實施定期的集中培訓,然后對護工的實際工作質量實施全程監管以及監督。并協調好老年護理醫院護工責、權、利方面的關系,使發生醫療事故的時候可以明確責任主體。在規章制度方面,要嚴格按照《護工崗位職責》等的規范化管理制度對其實施崗前培訓[10]。把老年護理醫院的護工職責界定在日常護理工作中,比如不可以拔除輸液管、不可以調節氧氣開關以及不可以長時間的聚眾聊天等,讓護工感受到紀律性。
2.4實施老年護理醫院護工管理的人性化管理 實施人性化護工管理屬于護工管理的重要手段,老年護理醫院的醫護人員應該尊重以及信任護工,讓護工融入到整個大家庭中??梢圆捎糜行Т胧┳龊美夏曜o理醫院護工們的防暑降溫工作,改善其值班條件,適當增加冷暖飲水器等,從多個方面體現人文關懷。
3結論
總之,老年護理醫院的護工管理工作是一項專業性以及負責性相對較強的工作,關系到老年護理醫院的服務質量。因此,老年護理醫院的相關管理人員要針對護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制定科學化的方案,通過組織管理、培訓管理、制度化管理以及人性化管理等,提升護工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吳.老年護理醫院在護工管理中的實踐與體會[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0,12(30):222-223.
[2]邢春玲.社區老年護理院護工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上海醫藥,2014,11(4):22-24.
3.李善華.社區服務中心陪護工管理方法探討[J].全科護理,2011,09(31):2885-2886.
[4]江碧蓉.老年科護理員現狀及管理對策[J].醫學信息,2013,10(27):301-301,302.
[5]李雪.醫院長期醫療照護護工管理現狀與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15):1-3.
[6]黃蔚萍,劉玲,陳紅等.護工管理新模式在臨床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34):4172-4173.
[7]韓春,朱蓓蓓.ICU護工管理在控制醫院感染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哈爾濱醫藥,2012,32(5):404-405.
[8]李國春,李燕.規范ICU護工管理預防控制多藥耐藥菌醫院感染[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3):527.
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的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目前,在各大醫院急診室留院觀察的患者中,老年患者占絕大多數,現有的護理模式、服務意識、??浦R水平及護士人力資源已經不能滿足患者的需求。為了了解急診留觀患者的現狀,為患者提供更好的護理服務,筆者回顧性分析了2009年2月10日-3月2日本院急診搶救室留觀3d以上患者的情況,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對策,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09年2月10日-3月2日本院急診搶救室留觀患者共971例,其中留觀3d以上的患者54例。男25例,女29例,年齡50-94歲,平均(74.80±19.38)歲,其中50-60歲5例(9.26%),61-70歲10例(18.52%),71-80歲20例(37.04%),81歲以上19例(35.19%);留觀時間3.04-19.08d,中位留觀時間4.54d;疾病類型:呼吸系統17例(31.48%),心血管系統16例(29.63%),神經系統13例(24.07%),其他8例(14.81%);并發癥:壓瘡2例(3.70%),呼吸機相關性肺炎1例(1.85%),繼發肺部感染2例(3.70%);工作模式:功能制護理模式;人力資源:每天共有19名護士上班,平均每班6.33名,日均累計搶救觀察危重患者35.90例,每名護士需要負責5.67例患者的搶救及觀察護理工作。
1.2方法回顧性分析2009年2月10日-3月2日本院搶救室留觀3d以上患者的情況,分析急診護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2結果
本院急診搶救室留觀老年危重患者護理存在問題如下:功能制護理模式不能滿足老年危重患者護理需求;留觀老年危重患者疾病類型多樣;留觀老年危重患者易于出現并發癥;護士人力不足。
3討論
3.1存在問題分析
3.1.1功能制護理工作模式不能滿足老年危重患者護理需求隨著世界人口老齡化的到來及人們生活、醫療保健水平的提高,老年患者逐漸增多,老年急救護理服務需求在穩步上升。據資料統計顯示,85歲以上的患者,每年要在急診室就診2次以上,老年患者在急診搶救室內比例高,并且呈持續增長的趨勢。北京宣武醫院的統計資料顯示[1],近3年搶救室老年患者比例由59.51%逐漸增長至62.36%。本研究54例患者年齡最大94歲,最小50歲,平均年齡(74.80±19.38)歲;其中60歲以上患者49例,占留觀危重患者的90.74%。由于搶救室功能定位的改變,急救患者的護理服務需求也發生了變化,一直沿襲的搶救室以疾病為中心的功能制護理工作模式注重危重患者的搶救,忽視了患者的整體性和個體需求,不能滿足搶救室留觀老年危重患者的護理服務需求。
3.1.2留觀老年危重患者疾病類型多樣老年患者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神經系統等均發生退化,應激反應能力下降,抵抗力降低,對疾病和藥物的耐受能力均不同于青年患者;資料顯示,急診老年患者60-70歲的發病例數最多,首位高發疾病為神經系統疾?。?1-80歲的發病患者次之,首位高發疾病也是神經系統疾??;81-90歲的發病患者位居第3,首位高發疾病仍為神經系統疾病,可見神經系統疾病在老年患者中的發病率十分突出[2]。在本研究中,神經系統疾病患者13例,占24.07%,同時兼顧其他系統的疾病。老年患者體質較弱,病情發展迅速,癥狀不典型,病史復雜,對急性病的反應也存在個體的差異[1],因此對醫護人員要求很高,需要掌握各系統疾病的理論知識及??茡尵燃寄?,且老年患者在急診室的搶救監護時間長,病死率較高,疾病譜的變化和人口老齡化問題對護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老齡人口慢性病患病率為53.88%,這將大大增加老年護理和與老年有關的慢性疾病護理的需求[3]。因此,提高急診室護士對老年患者疾病特點認知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3.1.3留觀老年危重患者易于出現并發癥一直以來,由于搶救室工作的特殊性決定了護士重急救輕基礎護理,工作主要以搶救為主。面對搶救室留觀的老年危重患者,護士的工作理念、工作意識仍處于固有的以疾病治療為中心的急診搶救室工作模式中,對于危重患者的基礎護理服務意識欠缺。而老年危重患者患病時間長,病種多,多為反復發作,抵抗力低下,營養差,反應能力低下等因素都對基礎護理要求高,搶救室留觀老年危重患者護理不到位引發出的后續護理問題如壓瘡、繼發呼吸道感染、呼吸機相關肺炎等,都為患者的后續治療帶來難度。許春燕的報道顯示[4],老年患者院內感染與住院天數成正比,且以下呼吸道感染發生率最高。在本研究中,54例留觀3d以上患者出現壓瘡2例(3.70%);發生呼吸機相關性肺炎1例(1.85%);繼發肺部感染2例(3.70%)。
3.1.4護士人力不足筆者經過對多家不同等級醫院走訪顯示,各醫院搶救室的工作模式基本上是“齊抓共管”,即搶救室當班護士共同接診新患者,共同護理留觀患者。在某種程度上,患者處于誰都管,又誰都不管的狀態,尤其是搶救室患者較多時,留觀患者的基礎護理問題難以顧及更加突出。在走訪中還了解到,各醫院搶救室每班次每名護士要負責5-12例危重患者的急救和觀察護理工作。本研究中,本院每班次每名急診護士平均需要護理5.67例患者,人員的不足嚴重影響著留觀危重患者護理服務質量。
3.2對策
3.2.1實施責任制護理的工作模式為了提高搶救室留觀老年危重患者的護理服務質量,自2009年5月起本院將以患者為中心的責任制護理與分級管理相結合的雙軌制管理方法運用于搶救室患者的護理工作中,對危重患者施行無縫隙護理:按照病情的輕重、患者的數量分為4個區域,每名低年資護士負責1個區域患者的治療護理工作(包括基礎護理工作)和新入搶救室患者的急救工作,每名高年資護士負責2個區域患者的治療護理工作和新入搶救室患者的急救工作,并負責所管轄區域內低年資護士工作的指導與質控,尤其加強對脆弱人群—老年危重患者護理工作的落實。建立各崗位交班本,對有特殊護理問題的患者進行重點交接,以確?;颊咦o理工作的完整性和連續性。經過近2年工作實踐證明,這種責任制護理與分級管理相結合的工作模式可將患者的護理工作責任到人,對落實搶救室留觀老年危重患者的基礎護理工作、提高基礎護理服務質量起到明顯作用。
3.2.2加強老年護理知識的培訓老年患者反應性降低,自覺癥狀輕微,即使病情危重,臨床表現也常常不典型,且老年患者病情發展快,容易延誤治療。因此,醫護人員要加強業務學習和自身倫理道德建設的培養,掌握老年患者的病理、生理、心理特點[5]。急救護理在整體醫療護理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高質量老年患者的護理培訓便于急診護士在實踐中與其他專業人員密切合作,在改善老年患者留院觀察、治療和出院方面將起到較好的作用。根據張俊梅、霍霞關于老年患者心肺復蘇的臨床特點分析調查顯示[6],老年心肺復蘇患者的病因以心血管系統、中樞神經系統和呼吸系統疾病為主,容易發生呼吸道感染。所以,搶救室護士對老年危重患者疾病特點相關知識的培訓尤為重要。為此,在2009-2010年年度培訓中,培訓內容上我們安排了心血管系統、中樞神經系統和呼吸系統中急性疾病的理論知識及相關搶救技能的培訓;同時細化基礎護理技能方面的內容,針對搶救室老年患者的護理特點和護理需求組織學習了軸線翻身,以避免因蠻力翻身而造成骨折;由于老年患者血管彈性差,動靜脈穿刺后針眼出血時間較長,易引起皮下瘀血,因此要求護士拔針后按壓5min以上,對于凝血功能異常者延長按壓時間。
3.2.3強化基礎護理意識的提高與轉變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也是一個需要不斷強化的過程,不僅需要培訓、強化,更需要落實,只有通過落實才能將意識變為行動,也才能使護士認識到老年危重患者基礎護理對于提高患者護理服務質量的重要意義。為了提高護士的服務意識,我們提倡主動服務,不要等到患者或家屬提要求才去做,并發癥的預防做在前,不要等到出現并發癥再去彌補;提倡換位思考,“如果你是1位從事護士工作的家屬,你將如何護理自己的家人”;針對出現壓瘡患者造成的后果進行現身說法,使護士體會到基礎護理工作欠缺引發后果的利害關系。經過近2年的實踐證明,護士對老年危重患者基礎護理認識的提高、意識的改變,可以明顯提高護士基礎護理的主動性。而且,護士在落實基礎護理服務行動后所感受到的患者護理服務質量的改善,更有助于工作意識的強化,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由于搶救室患者多,人員流動性大,護理工作量大,而老年危重患者多已喪失自理能力,既怕麻煩別人又不愿主動提出護理要求,護士必須仔細觀察,認真傾聽;在接診時認真查看患者、仔細交接班,及時發現老年危重患者因反應遲緩而掩蓋的癥狀和潛在的護理問題,在護理過程中做到及時發現,主動服務。
3.2.4合理安排人力資源急診搶救室是一個搶救的場所,對生命受到威脅的急、危、重癥患者或傷員進行及時、有效的搶救[7]。患者在這里經過緊急救治后,一旦生命體征穩定,就應轉出治療,實際上目前各大醫院均沒有辦到,使急診搶救室成為搶救病房或簡易ICU[8]。搶救室功能定位發生了變化,由原來單純的搶救功能拓展到危重癥護理[9]。搶救室的醫護人員不僅要負責新就診患者的搶救工作,還要負責搶救室留觀危重患者的觀察護理工作。本次調查中,搶救室每天共有19名護士上班,平均每班6.33名,搶救室日均接診及留觀患者35.90例,每名護士要負責5.67例危重患者的搶救及觀察護理工作。護士人力的不足嚴重影響著留觀危重患者護理服務質量。在現有的人力資源下,本院實施搶救室區域化的責任制管理和分級管理的雙軌制管理方法,即每例患者有1名低年資護士負責其具體的治療護理工作,又有1名高年資護士對患者的各項治療護理工作的落實和特殊問題給予指導和檢查,同時實行副護士長24h待班制,24h均有護士長在崗。既保證了對搶救室危重患者基礎護理工作的指導,又加強了基礎護理工作落實情況的檢查,此種方法還可減少因工作繁忙造成對基礎護理工作的疏漏。
關鍵詞:校企共建;老年護理辦學模式;創新研究與實踐
目前,國家頒布了相關的法律條例,明確指出了老年人生活和疾病照顧質量的好與壞關鍵在于護理人員的專業性。在現代的社會階段中,我國的養老服務人才出現培訓規模小、結構簡單、質量良莠不齊等問題,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養老服務的發展和進步,致使老年護理專業人才的培養始終處于落后的狀態。校企共建老年護理專業的辦學模式應運而生,在不斷的實踐和創新中改革與完善。
1建設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
1.1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
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的重心是思想指導、學術為主、育人為本、校企共贏。校企合作,一方面實現了高等教育人才的有效培養,以企業對人才的數量需求、崗位需求和能力需求為中心,其培養基礎就是高校的辦學條件,以校企合作作為契合點;另一方面實現了企業對人才的有效需求和高等院校學生完成就業,實現高校和企業的雙贏目的。校企共建的實際教學是以高校和企業共同創建的實踐教學基地為教育的主要平臺,以高校的教學實驗基地作為基礎,以資源整合作為指導。在兩方的洽談中制定出科學的培養方案,安排適宜的課程制度和教學內容,定期聘請資深專家進行講座,逐漸形成校企統一的實踐教學系統。
1.2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工作的開展
1.2.1成立老年護理實踐基地高校需要與當地的養老機構、養老院、養老組織和地區醫院等具有互動的原則與合作協議,共同制定適宜的培養目標和建設實踐基地,作為全部教學和實踐活動的起始點與基礎。1.2.2建設學校和企業兩個方面的老年護理隊伍高等學校對老年護理專業方面的教師隊伍建設工作需要體現校企共建的專有特點。聘請養老機構的專家學者作為老年護理專業的實習培訓教師,與高校的專業教師共同合作,組成特有的師資團隊。其中,聘請的專家學者主要負責實際操作技能的培養和訓練,高等學校的專業教師主要負責理論知識的講授部分。將這種師資團隊加入到本科老年護理實踐的教學體制中,真正達到校企兩個方面的資源相互補充的目的。校內、校外都有教師的指導和教學,這種制度可以取長補短,經過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將實踐中的案例和教材之間融會貫通,一方面提升老年護理實際訓練教學階段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拉近了教學和生活的距離,創設出良好的職業氣氛,讓知識學習、技術能力、專業素養這三者共同進步。
2在培養教育課程中不斷創新
2.1在課程安排方面進行改革和創新
在校企共建中,實行“三位一體,四加強”的特殊老年護理理論教學課程制度?!叭灰惑w”包含歸納有關課程形成老年臨床護理、老年人文化社會科學、中醫特征這三個方面為一體的護理教學體制;“四加強”指的是加強在基礎醫學課程和基礎護理課程的教學、老年人文化與社會科學、中醫護理學知識和技能培養等方面的建設工作。
2.2以生態學的角度對課程安排進行改革與創新
對人才培養的方式應用生態學的原理進行實際的實施,更加符合人才培養的發展規律。2.2.1整體性和共生性老年護理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專業,具有較高的本身特性,一方面要求具有嚴格的理學特性,另一方面要求具有寬廣的人文文化特點。老年護理專業的關注點在于老年人的細心護理方面,不斷加強人才的塑造和培養。不僅要在基礎的護理學理論和操作技能方面加強教學,還要在實際的課程中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判斷能力和思維模式,不斷塑造學生的職業素養和道德修養。在老年護理專業中,增減課程是依據實際教學的需要而進行的,不能影響整體知識的寬度和研究深度;在課程之間找到共生性,以點帶面,組成良好的教學鏈。2.2.2互不影響與互相幫助互不影響指的是個人在進行自我行為時不能損害他人的利益或造成影響,在群體的相互競爭中讓每一個人都得到良好的發展?;ハ鄮椭c互不影響是對立又統一的,讓每個人在獨立完成操作的同時與他人實現互惠互利,實現共同的發展。2.2.3動態平衡生態學認為,在特定的時間和穩定的環境中,生態系統的各個構造和功能將會處于平衡的動態中。在老年護理專業的課程中,經過長時間的實際教學,在教學內容、分配、選擇、課時長短等方面達到一定的動態平衡。此外,增設了老年人文化社會科學和實際培訓時間的課程后,展現出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醫學課程和科學文化課程之間的動態發展過程,突顯老年護理專業的特點。
3鑲嵌和集中相結合的老年護理實踐教學模式及實施
教師的教學模式也是學生的學習模式,有利于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信息、思維模式、思想價值及表達形式。老年護理實際培訓基地的建設需要對老年護理專業的實踐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加強實踐技術技能的培訓,發揮高校人才的優勢和行業資源的優勢,讓校企共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逐漸趨于互惠互利的局面。在老年護理專業的發展建設中,有效實行鑲嵌式和集中式共同結合的實踐教學方式,讓實踐教學和養老組織的需求達到統一。
3.1在理論課程中鑲嵌見習實踐
在理論課程的學習中鑲嵌見習實踐,是鞏固理論知識的最好手段。見習內容包含婦幼保護站的基礎服務、健康檔案整理、預產期保健、兒童疫苗接種等方面,讓學生在新鮮好奇的心理和環境中學習到更多課堂以外的知識、
3.2在臨床實習中采取集中方式
在臨床實習中應用集中教學的方式,一方面達到培養目標中對綜合實踐能力的要求和標準,另一方面能夠完成老年護理專業培養的目標要求,為老年護理專業的就業創造良好的平臺。
4結語
總之,結合目前我國養老失業發展研究人才培養的制度,對校企共建的辦學模式進行了淺顯的研究,實現了高校和企業的信任合作,一方面有利于企業的建設發展,另一方面有助于高校的人才培養。
參考文獻
[1]王燕,孟繁潔,胡燕,等.校企共建老年護理專業方向辦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成都醫學院學報,2014(6):65-66.
[2]王冬梅.由日本養老護理淺談我國老年[J].衛生職業教育,2012(4):25-27.
家政的服務員培訓計劃
一、培訓任務
家政服務員培訓旨在使沒有家政服務知識的人通過培訓,初步掌握家政服務基本理論知識和服務本領,較快勝任一般家庭的服務工作。
二、培訓對象
女性年齡18周歲以上45周歲以下,身體健康,準備從事家政服務工作的中國公民,可參加家政服務員培訓。
三、培訓方式與時數
采用集中培訓與自學、統一考試相結合的培訓方式,集中培訓與自學時數比例。
備注:“理論知識培訓”主要完成理論知識部分培訓的任務;“專項技能培訓”主要完成專項職業技術培訓的任務。
四、考核要求
(一)考核標準
1.家政服務員培訓合格考核標準
(1)基礎理論考核標準(根據試卷的答題標準給予評分):
掌握家政服務的定義和主要內容;家政服務員的職業操守;了解家政服務相關法律常識;掌握相關安全和衛生常識。
(2)專業技能考核標準:
會使用日常禮貌用語;
會制作兩種以上主食、五種以上的家常菜;
懂得家庭居室清潔衛生的基本要求和工作步驟,能使居室整齊清潔、廚房衛生間整潔無異味;
會鑒別服裝面料,并科學合理地予以分類洗滌(按照衣物特性用洗衣機或手工洗滌)、晾曬、收藏。
會使用一般的家用電器(電視機、電冰箱、電風扇、電飯鍋、吸塵器、電熱水器)及燃氣具(燃氣熱水器、煤氣灶);
懂得常見花卉養護、一般家庭寵物的飼養;
掌握有害生物防治的基本常識(如滅蟑螂、蒼蠅、老鼠);
掌握基本的護理產婦、新生兒的技能;
掌握嬰幼兒生理心理特點,能安全看護嬰幼兒;
能對老年人進行飲食起居護理。
能對病人進行簡單的生活護理。
五、培訓工作的原則與要求
(一)培訓工作的基本原則
1、實用性原則。根據各級家政服務員的實際需要,解決學員應知應會的問題。
2、實效性原則。注重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加強能力培養,克服純學術性教學的傾向。
3、靈活性原則。形式多樣,方法靈活,除采用課堂講授外,可適當采用參觀考察、研討等方式,使學員開闊思路和眼界。
家政服務員崗前培訓教學內容綱要、課時及授課教師
家政服務員培訓計劃范文
培訓目標:初級家政服務員
一、培訓課時:
總課時數(180)學時
理論授課(100)學時
技能授課(80 )學時
二、課程設置和要求
(一)應知知識要求
1. 基礎知識
三、培訓教學計劃安排表
四、考核方法
1、單元測試
2、結業考試
3、國家技能鑒定
家政服務員培訓計劃范文
為解決失業農民工和下崗職工的就業問題,并提高他們的再就業能力,更好地促進我市家政服務業與和詣社會的發展,針對當前我省失業農民與下崗職工的現狀,及全國和我省家政服務業的現狀,利用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教學、設備與其它相關資源優勢,通過在校集中面授、專家現場指導與技能訓練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培訓方式,定期對我省新農村初、高中畢業生,返鄉和下崗農民工,省直單位下崗職工組織開展家政服務員相關知識與技能培訓,以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與相關技能,決定舉辦家政服務員培訓班??紤]到培訓對象的地域、年齡、性別、經濟條件及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差異,特分初級、中級與高級家政服務員三個層次的培訓?,F就初級家政服務員培訓制定如下計劃:
一、培訓目標
通過培訓,使受訓人員具備以下條件:制作家庭餐,進行家居清潔,洗滌擺放衣物;同時掌握“照料孕、產婦”、“照料嬰幼兒”、“照料老人”、“護理病人”(四項中任選一項)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
二、培訓對象
新農村初、高中畢業生,返鄉和下崗農民工,省直單位下崗職工。
三、培訓時間
每期150標準學時。
四、培訓內容
1、社交禮儀:言談舉止;人際交往;家庭人際關系。
2、制作家庭餐:制作主食;烹制菜肴。
3、家居清潔:清潔家具;清潔家具及用品。
4、洗滌擺放衣物:洗滌衣物;擺放衣物。
5、照料孕、產婦:照料孕婦;照料產婦。
6、照料嬰幼兒:主食料理;生活料理;異常情況應對。
7、照料老年人:飲食料理;生活料理;異常情況應對。
8、護理病人:飲食料理;生活料理;異常情況應對。
五、培訓方式
1、學校面授。分批次組織相關人員到學校對培訓人員進行集體面授。
2、實地訓練與考察。培訓期間,組織受訓人員進行現場技能訓練,加強受訓人員對相關知識與技能的認識、理解及掌握。
3、理論教學與情景模擬教學相結合。
4、理論教學與穿插案例相結合
家政服務員培訓計劃
一、課程任務和說明
通過培訓,應使培訓對象掌握初級家政服務員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培訓完畢,培訓對象應能夠獨立完成制作家庭餐、家居清潔、洗滌擺放衣物等工作,并有選擇性地掌握照料孕、產婦、照料嬰幼兒、照料老年人或護理病人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在教學過程中,應以理論教學為基礎,注重實際操作技能的訓練。教學方式應以情景模擬教學法為輔助手段,以實際操作演練為教學重點。制作家庭餐、家居清潔、洗滌擺放衣物是家政服務工作的基本內容,是每個家政服務員必須完成的基礎性工作,應強化訓練,使每個培訓對象都能通過基礎性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在此基礎上,使培訓對象掌握1至2項專業選修課程的知識與技能。
二、教學目標
依據《國家職業標準》中對初級家政服務員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要求,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掌握職業道德,擇業與就業、相關法律法規常識,掌握社交禮儀、制作家庭餐、家居清潔、洗滌擺放衣物、照料孕、產婦、嬰幼兒、老年人以及病人或護理病人的相關知識與技能。
三、課時安排
1、課時安排:150標準課時。
理論知識課占總課時的40%。理論知識各部分的比重為:職業道德10%,基礎知識30%,制作家庭餐15%,家具清潔15%,洗滌擺放衣物10%,照料孕、產婦、嬰幼兒、老年人與護理病人20%。
操作技能課占總課時的60%。操作技能各部分的比重為:社交禮儀3%,制作家庭餐25%,家居清潔25%,洗滌擺放衣物15%,照料孕、產婦、嬰幼兒、老年人與護理病人32%。
2、授課形式:以理論授課為基礎,以情景模擬教學為輔助手段,以實際操作技能演練為教學重點。
四、教學大綱內容
第一部分 基礎知識
(1)職業道德
教學要求:掌握家政服務員的職業道德與職業守則知識
(2)擇業與就業常識
教學要求: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掌握家政服務員的擇業與就業常識。
(3)安全與衛生常識
教學要求: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掌握與家政服務工作相關的案例與衛生常識。
(4)社交禮儀常識與能力
教學要求: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掌握與家政服務工作相關的社交禮儀常識與能力。
(5)相關法律、法規知識
教學要求: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掌握與家政服務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
第二部分 制作家庭餐相關知識與能力
(1)制作主食(和制面團的基本方法;餡料調拌常識;主食成熟性狀鑒別常識;燃氣灶具、高壓鍋、電飯煲、電冰箱和微波爐的使用方法)
教學要求: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掌握烹飪原料及烹飪器具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2)烹制菜肴(采買記賬基本知識與能力;家庭常用刀工技法;菜肴成熟性狀鑒別常識與能力;常見調味品的使用;菜肴原料搭配常識與能力)
教學要求:掌握食物成熟性狀的鑒別、采買記賬的相關知識與技能
第三部分 家居清潔相關知識與能力
(1)清潔家具(家庭常見清潔用品和用具知識;家用電器的使用方法;常見清潔劑、消毒劑的使用方法)
(2)清潔家具及用品(家具擦試、清潔常識與技能;燈具清潔常識與能力)
教學要求: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掌握家庭常見清潔、消毒用品和用具的使用方法與注意事項,以及家用電器的使用。
第四部分 洗滌擺放衣物
(1)洗滌衣物(服裝面料鑒別常識與能力;常見洗滌劑的性能用途;手工洗滌衣物的基本方法與能力;洗衣機使用方法)
(2)擺放衣物(常見衣物折疊方法;常見衣物擺放常識與能力)教學要求: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掌握服裝面料鑒別常識與能力、 常見洗滌劑的性能與用途、手工洗滌衣物的基本方法與能力、洗衣機的作用、常見的衣物折疊常識與能力。
第五部分 照料孕、產婦
(1)照料孕婦(孕婦生理變化基本特點;孕婦飲食常識;孕婦日常生活起居常識;孕婦盥洗與沐浴方法)
(2)照料產婦(產婦飲食基本要求;產婦日常生活起居常識;產婦盥洗與沐浴方法)
教學要求: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掌握孕婦生理變化特點,孕、產婦營養常識,孕、產婦日常起居常識,以及她們的飲食制作知識與能力。
第六部分 照料嬰幼兒
(1)飲食料理(嬰幼兒人工喂養方法與能力;嬰幼兒進食、進水基本方法與能力;嬰幼兒餐具清潔方法與能力)
(2)生活料理(嬰幼兒盥洗基本方法與能力;嬰幼兒看護常識與能力;嬰幼兒衣物洗滌方法與能力;照料嬰幼兒便溺的基本方法與能力)
3)異常情況應對(緊急呼救常識與應對能力;外傷和燙傷緊急處理常識民應對能力)
教學要求: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掌握嬰幼兒飲食料理、生活料理的基本方法與能力,以及異常情況應對的基本常識與能力。
第七部分 照料老年人
(1)飲食料理(老年人飲食特點;老年人進食注意事項;老年人進水注意事項;)
(2)生活料理(老年人生活特點;老年人性格特點;老年人居家注意事項;老年人外出注意事項;與老年人相處的基本方法)
(3)異常情況應對(老年人常見的意外情況;老年人常見外傷和燙傷緊急處理)
教學要求: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掌握老年人的飲食料理、生活料理的基本方法與能力,掌握異常情況應對的基本常識與能力。
第八部分 護理病人相關知識與能力
(1)飲食料理(病人飲食特點;給臥床病人喂水的基本方法與 能力;給臥床病人喂飯的基本方法與能力)
關鍵詞:護理干預;老年住院患者;靜脈輸液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老年住院患者的比例逐漸增加,而老年患者入院后大多數都采用了靜脈輸液治療,但由于其自身的生理特點,存在一些如組織器官生理功能退化,記憶力下降,聽力、視力下降等特點,加之靜脈輸液從生產配置到臨床應用,操作中任何環節疏忽大意,即可造成安全隱患,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導致醫療糾紛發生,惡化醫患關系,因此,為了提高老年住院患者靜脈輸液質量,減少靜脈輸液并發癥,保障老年患者靜脈輸液的安全,我科于2012年4月起對老年住院患者靜脈輸液過程實施了相關護理干預,取得了較好成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3月在我科住院輸液治療的老年患者120例作為觀察組,2012年3月在我科住院輸液治療的老年患者120例作為對照組。納入標準:年齡≥60歲,需住院輸液治療,意識清楚,能夠溝通交流。排除標準:病情危重,意識不清,有精神疾病或認知障礙,不能溝通交流者。其中觀察組性別:男64例,女56例,年齡67~89歲,平均(75.56±5.67)歲;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42例,初、高中55例,大專及以上23例;病種:高血壓37例,糖尿病28例,慢阻肺19例,胃腸道疾病11例,其它病種25例。對照組性別:男61例,女59例,年齡65~87歲,平均(74.74±5.26)歲;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38例,初、高中57例,大專及以上25例;高血壓34例,糖尿病29例,慢阻肺20例,胃腸道疾病13例,其它病種2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按照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除常規護理外進行一系列護理干預措施,護理干預措施如下。
1.2.1輸液前充分評估 針對老年住院患者特點,科室制定老年患者輸液評估單,>60歲老年患者在第一次靜脈輸液治療前由管床護士進行綜合評估,評估內容包括:①治療方案:輸液目的、輸液療程、液體總量、滴速、輸注藥物名稱。②患者全身情況:病情、心肺功能、活動情況、語言溝通能力、配合程度、情緒控制能力。③穿刺部位血管與皮膚情況。④穿刺工具類型、型號[1]。通過輸液評估單,管床護士可按圖索驥,避免評估的遺漏和疏忽。
1.2.2加強護患溝通 護士在操作時,著裝整潔,面帶微笑,對老年患者采用尊稱,穿刺前向患者解釋輸液的目的、輸入藥物的名稱與作用,可以采用咨詢、聊天等方式,選擇一些患者感興趣的話題,對反復詢問的老年人一定要耐心,態度熱情、真誠,讓老年患者感到溫暖,消除焦慮、恐懼心理,取得患者的信任與配合。
1.2.3合理選擇血管及穿刺工具 老年患者的血管較細小、表淺、皮下脂肪少、皮膚彈性差、血管脆性大[2]。護士在穿刺前應結合患者意愿與評估情況,選擇合適的穿刺工具與血管。高齡患者一般建議使用外周靜脈留置針,血管較細的可選用小兒留置針,對不愿使用留置針的患者,可選用針身較短、針頭斜面較小的5號半頭皮針進行穿刺[3]。仔細觀察患者血管,做到多看、多摸,避免選擇有感染及硬化的血管,盡量選擇彈性好、直、管徑較粗、易于穿刺和固定的血管。
1.2.4加強護士操作技能及知識的培訓 請醫院靜療小組的專家到科室講課,內容包括靜脈輸液工具與途徑的合理選擇、固定技巧、靜脈輸液感染控制與并發癥的預防及靜脈輸液理論和技能方面的新理念、新技術。針對我科低年資護士多的現狀,在制定培訓計劃時,除了靜脈輸液知識與技能培訓,還增加了藥學知識,老年患者的心理特點、用藥安全等相關知識。每月對低年資護士進行靜脈輸液培訓及考核。
1.2.5把健康教育貫穿于輸液全過程 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衰退,尤其是大腦功能退化導致理解力和判斷力下降,因此,科室制作了圖文并茂的靜脈輸液健康教育手冊,在為老年患者輸液過程中,采用口頭教育與書面教育相結合方式,輸液前耐心解釋輸液全過程及不同藥物的性質,藥物反應及應采取的措施,告知患者輸液速度的重要性,不要自行調整滴速;液體輸完后及時拔針,并告知患者正確按壓針眼的方法及時間,老年患者血管彈性差,多種慢性病均會影響凝血時間,因此拔針后應保持足夠的按壓時間。
1.3效果評價 ①一針穿刺成功率。統計兩組患者靜脈輸液總次數及一針穿刺成功次數。②靜脈外滲發生率。統計兩組患者靜脈輸液總次數及靜脈外滲發生次數。③靜脈炎發生率。④患者滿意度。在患者出院前1 d,請患者填寫醫院統一制定的滿意度調查表,統計非常滿意和滿意例數。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6.0統計軟件包,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描述,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進行描述,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 兩組患者一針穿刺成功率和靜脈外滲發生率的比較,見表1。
2.2兩組患者靜脈炎發生率和患者滿意度的比較,見表2。
3討論
3.1有效的護理干預在提高老年患者靜脈輸液質量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表1和表2顯示,實施護理干預后,一針穿刺成功率提高,患者靜脈外滲發生率、靜脈炎發生率明顯下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2 有效的護理干預提高了患者滿意度 護士在干預過程中,要掌握老年人的生理特征,還要根據患者的心理進行有效的溝通和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過程中做到主動告知,不斷強化,讓老年人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疾病知識和自護方法,從而建立融洽的護患關系。精湛的操作技術,及時的巡視觀察,提高了穿刺成功率,減少了不良反應,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和患者滿意度。
4結論
老年患者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提供優質的老年護理是護理領域的重要課題。靜脈輸液在老年住院患者的治療、搶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對老年住院患者靜脈輸液實施護理干預,不僅可以達到良好的輸液治療效果,讓老年患者盡快康復,并且保障了老年患者的護理安全,提高了患者滿意度。
參考文獻:
[1]林建華,盧少萍,徐永能.品管圈活動在高齡患者外周靜脈輸液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9):126-127.
[2]唐琦,石春鳳,程莉.老年患者靜脈輸液常見問題原因分析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26):111-112.
[3]胡玲,郭向群.靜脈輸液外滲的原因及預防[J].醫學信息,201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