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6 17:45:3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效課堂的內涵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chuàng)作。
〔中圖分類號〕 G6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05—0059—01
臨洮中學在高效課堂理念的引領下,經過數年的教學實踐活動體會到,只有建立起默契和諧的師生關系,處理好“教”與“學”的時間分配關系,課堂教學才能高效化運作。因此,高效課堂的實施還任重道遠,需要全體教師認真體會并領悟其基本內涵、基本原則及基本要求。
一、高效課堂的基本內涵
所謂高效課堂,就是用盡可能少的時間獲取最大教學效益的課堂教學活動。“高效課堂”改革及其實踐活動的途徑和目的,應當做到“兩個減少,兩個增加,兩個提高”。“兩個減少”是指在一定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減少教師對教材內容不分難易、學生是否熟悉而面面俱到的講解時間,減少學生對已熟悉教材、已掌握內容的被動聽講時間。“兩個增加”是指增加教師對教材重點難點的啟發(fā)引導、拓展延伸時間,增加學生對相關內容的討論分析、鞏固訓練時間。“兩個提高”是指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益,最終達到提高學校整體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
二、高效課堂的基本原則
1.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以教師為主導,就是在高效課堂中,教師的作用由傳統(tǒng)教學單純的“傳授知識”為主,轉變?yōu)閷W生的“學習引導”為主;教師職能由傳統(tǒng)教學單純的“管教”為主,轉變?yōu)椤肮軐W”為主;教學方法由傳統(tǒng)教學的教師“講解”為主,轉變?yōu)閷W生“自學”為主;課堂評價由傳統(tǒng)教學“教得如何”為主,轉變?yōu)閷W生“學得如何”為主,同時更加關注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和形成。
以學生為主體,就是在高效課堂中,學生學習過程由傳統(tǒng)的“聽講”為主轉變?yōu)椤疤骄俊睘橹鳎粚W生學習方法由傳統(tǒng)的“聽講”為主轉變?yōu)椤白詫W”為主;學生學習態(tài)度由傳統(tǒng)的“苦學”為主轉變?yōu)椤皹穼W”為主,從“你要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由“消極”轉變?yōu)椤胺e極”;學生評價由傳統(tǒng)的“知識評價”、“結果評價”為主轉變?yōu)椤澳芰υu價”、“過程評價”為主。
2.堅持以“問題探究為主線、能力培養(yǎng)為目標”的原則
堅持以問題探究為主線的原則,就是問題探究要貫穿在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堅持以能力培養(yǎng)為目標的原則,就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其他能力為主要目標,把傳統(tǒng)的“知識型”為主的培養(yǎng)目標轉變?yōu)椤澳芰π汀睘橹鞯呐囵B(yǎng)目標。
三、高效課堂的基本要求
1.對教師的要求
(1)教師在講課前,必須要求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必須對學生的課前預習進行有效的指導,同時盡可能地在學案上給出恰當的預習建議。
(2)教師在課堂上,必須把教學內容問題化,以導向明確的問題為主線,引導學生自學、相互討論、拓展延伸。
(3)教師在教學內容的講解上,必須做到“五少五不講”,即凡學生能自學看懂的,教師少講或不講;凡學生自己能學會的,教師少講或不講;凡學生自己能探索出結論的,教師少講或不講;凡學生自己會做的,教師不做或少做;凡學生自己能回答的,教師少回答或不回答。
(4)教師對教學重點、難點必須進行拓展延伸。首先,教師要組織學生在對簡單問題、基礎知識進行學習理解的基礎上,通過變化提出各種變式,逐漸提升問題的難度,注重培養(yǎng)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其次,教師要對課堂內容在廣度上進行延伸,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再次,教師要把各種知識聯(lián)系起來,使新知識能更好更快地融入到學生原有的知識體系中去。
(5)教師在課堂中必須保證學生適當的自學時間,包括討論、思考、鞏固訓練的時間等。
2.對學生的要求
(1)養(yǎng)成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有效的預習可以使學生在聽課時有的放矢,重點明確,從而達到攻克難點的目的。所以學生必須在課前完成教師安排的具體預習任務,這樣不僅會在課堂教學進程中讓師生之間的交流流暢很多,而且也使學生學習顯得輕松很多。
關鍵詞:高效教學;內涵;專業(yè)發(fā)展
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就是通過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學業(yè)上有高效收獲、高效提高、高效進步。關于高效教學的內涵說法不一,但大家都更關注如何達到高效,許多一線教師和學者都致力于研究高效教學的策略。 喻平探索了如何高效教學,把教學分為基本型教學、智慧型教學和創(chuàng)新型教學三個層次,三個層次分別依托教師的基本知識結構、學科教學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1]。本文從新教師成長的角度,提出一個高效教W的路徑,即高維――高質――高效。
1內涵
1.1高效教學內涵
數學高效課堂教學行為是指數學教師充分利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通過優(yōu)化教學行為,將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有效地整合到一起,促進學生高效地參與數學學習,并獲得優(yōu)秀的認知成績、良好的認知結構、積極的數學學習興趣,較強的效率意識、濃厚的理性思維、較強的數學學習能力的那些行為[2]。高效課堂,不僅是達成高效率的課堂,更是教育教學形式的巨大變革。課堂教學高效性是指在常態(tài)的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導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在一節(jié)課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fā)展。
1.2高維教學的內涵
高維教學即教學中要從關注知識,到關注獲得知識的途徑、方法、能力,關注人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和精神成長,由關注雙基變四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教學評價單一維度走向多元過程性評價;教學內容上由過分重視數學一維過渡到數學、心理學、教育學和其他相關學科知識相互交融的高維知識體系;教學方法上要從教師(講授)或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維過渡到教師講授、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合作學習和師生交流等。這里第一點是目標性的,關注的正是課標里要求的。以高維的視角來看待目標,可以統(tǒng)領教師的教學價值取向,并讓教師有參照的標準和執(zhí)行的路徑。有了明確的目標,就有了相應的評價方式。相應于目標的高維,評價必須多元化和過程性,評價的指標應該高維。教學十分充分關注人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和精神成長必須通過教學的過程來評價。由果索因,要達到高維目標,適應評價,教學內容上應當適時適當地把數學知識放入到整個學生應當學習的知識體系中去。當然數學課堂教學內容主體是數學知識,但適當融進其他知識,可以起到增加興趣,提高應用能力和整體素質的效果,可以避免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現象,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的本質。前面這些都要通過教學方法得以實現,教學方法也就應當高維的,有機融合的。就像人的營養(yǎng)攝入一樣,教學應當注意各維度的均衡發(fā)展,只發(fā)展某幾維是達不到既定目標的。
1.3高質教學的內涵
要實現教學中的每一維都健康發(fā)展,就要都逐步實現各維度的高質。高質的教學是教師在準確把握學生學習情況的基礎上,能較好地遵循教學規(guī)律,恰當關注到教學的各個方面,在高維教學的基礎上,使得教學更有效,學生能獲得較好的認知成績、良好的認知結構、積極的數學學習興趣,濃厚的理性思維、較強的數學學習能力。
1.4高維――高質――高效三者的關系
從量變到質變,高質是高維的進一步追求。高維、高質和高效三者不是完全獨立和嚴格分開的,三者之間互相滲透,有的教師最開始追求高維時就同時注重高質與高效。但普遍的現象是教學中先追求高維的教與學,再到高質。做好前兩點并把這兩點有機結合,就很容易達到高效。高效的教學也必須是高維的,高質的,高維和高質都是包含在高效之中的。但對一位教師初始就要求高效教學,也是很難達到的。通過高維――高質――高效的路徑逐級遞進,教師就可以腳踏實地,逐步登高。
2專業(yè)發(fā)展與高維――高質――高效
高效教學是新課改以來被廣泛關注的熱點問題。避免無效教學,從有效教學走向高效教學,關鍵是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水平。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是高效教學的前提,也是教師教育能力的一種體現[3]。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水平又與教師的知識結構緊密相關,同時又受到教育觀念和實踐應用能力的影響。要達到高維教學,教師要從知識上具有扎實的數學學科知識,還要有廣泛的其他學科知識,更重要的是要經過教學實踐,逐漸掌握能把其他學科的知識與數學知識聯(lián)系起來,并能為數學教學服務的技能,具有高維教學的意識。
高質教學要求教師具有較好的MPCK,要具有反思、診斷和自我監(jiān)控能力,在實踐中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數學教學內容知識(MPCK)是關于某一特定的教學內容該如何表述、呈現和接受,以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的知識. MPCK是數學教師特有的、影響其專業(yè)成長的關鍵因素,是數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新的生長點[4]。 高質除了教師要具有較好的MPCK,能高質量地組織教學以外,還要求教師要有提高質量的意識與觀念,以及各種知識的良好運用能力。
高效主要是要求教師不斷優(yōu)化各個環(huán)節(jié),有機融合各個維度,逐步向研究型教師、創(chuàng)新型教學邁進。高效教學要求教師要具有PCA。所謂PCA,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特定的教學內容、特定的學生群體、特定的教學環(huán)境,在自身認識信念的支持下,在自我監(jiān)控的作用下,從自己的基本知識結構中選取、組合、貫通相關知識,用于設計教學進程和解決教學操作中出現問題的能力[1]。高效教學還要求教師不斷研究和創(chuàng)新,在理論指導下勇于開拓,勤于實踐,努力追求更高、更優(yōu)的精神。
總之,作為教師要達到高效的課堂教學,不能簡單的只是形式上的、表面上的看學生是否掌握的知識。教師要從自身專業(yè)發(fā)展的角度實現自我知識的積累,要在課堂中充分的實現高維教學、高質教學、高效教學。實現了自我的成長,這樣才能真正實現高校的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喻平.數學教學的三種水平及其理論分析[J].課程 教材 教法,2012,32(1):63-69
[2] 王光明,王迎. 高效與低效數學課堂導入的案例比較[J].教學與管理,2011,49-51
[3]李存生. 體驗幸福:“高效教學”的落腳點[J].教育探索,2012,2:10-11
關鍵詞:高效;課堂;教育;語文;提高;素養(yǎng)
教育的職責,為國家培養(yǎng)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社會培養(yǎng)各方面、各層次的人才,為家庭培養(yǎng)幸福生活的創(chuàng)造者,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服務。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就要努力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育質量,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
所謂高效課堂,顧名思義應該是指教學效率或效果相當高的課堂,具體而言是指在課堂上完成教學任務、達成教學目標的效率較高、效果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學的較高影響力和社會效益的課堂。高效課堂是克服應試教育,實施素質教育,講究輕負擔,低消耗,高效率,優(yōu)質量;促進學生全體發(fā)展、全面發(fā)展、全程發(fā)展,在教學時間、教學任務、教學效果等三個要素方面有突破。
所謂語文素養(yǎng),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該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中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fā)展。”換句話說,語文素養(yǎng)的內涵包含有必要的語文知識,豐富的語言積累,熟練的語言技能,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深厚的文化素養(yǎng),高雅的言談舉止。因此,語文素養(yǎng)的內涵充分體現了語文的綜合性和實踐性的特點。它是“以語文能力為核心包括語文知識、語言積累、思想情感、思維品質、審美情趣、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融合。
在金水區(qū)“強化內涵發(fā)展提高辦學品位”的理念下,我們學校扎扎實實的開展各項教育教學工作。“努力打造高效課堂,切實提高教學質量”是我們工作的重點,我們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以扎實的校本教研為依托,以典型的課型研討為抓手,聚焦課堂,探索促進學校課堂文化內涵式發(fā)展的有效策略。切實促進我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一直以來,我都在認真思考,學校高效課堂的打造。作為從事語文教學工作的我,應該如何從語文教學的層面,靜下心來,深入的想一想,如何打造語文高效課堂,促進學生語文學習的素養(yǎng),進而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
實踐證明,作為語文教師,對于高校課堂的理解與把握,更有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更有助于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離不開語文課堂,更離不開高效的語文課堂的打造。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還是要回歸最本質的課堂教學,離不開課前精心的準備,課中精彩的呈現,課后深入的研究與提升,下面就來談一談如何打造高效語文課堂,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
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打造高效語文課堂,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我做到了認真貫徹深化課堂教學“三環(huán)節(jié)”的研究,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增強語文課堂的實效性。增強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1、課前備課---要深要細。
教學就是生活,課前的設計有如準備做一盤菜,要把材料準備充分,要在心中醞釀好步驟。上課前,教師要深讀課程標準、教材、教學設施、教學環(huán)境的教學資源,認真梳理、比較、分析,根據學生發(fā)展的需要取舍,要深讀學生在心智起點、知識水平、基本經驗等方面的已知和未知,結合學習主題,設計適合的問題和方法。同時使課程綱要、教學設計、作業(yè)設計以及學生評價序列化、一致化,做到心中有數。在備課前教師一定要經過大量的閱讀和準備,不單是寫寫教案那么簡單,自己必須獨立深入認真鉆研。因此,每一節(jié)語文課,我都做到精心備課,不但會有感情的通讀、多讀課文本身,認真鉆研教材,并對教材進行校本化實施開發(fā),“鉆進去”,依據《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的年段目標、單元目標、課文特點、課后思考練習等,綜合課文的教學內容。“跳出來”,站在學生的角度,依據教學目標,結合課文特點確定本課語言訓練的內容,確定課文教學的重難點。做到認真了解本節(jié)課語文訓練的重點,以及在本單元中,所體現的對學生進行的語文素養(yǎng)的訓練的要點和重點。同時了解學生已有的生活、學習的經驗,現代化的教育教學設施的客觀條件,精心編寫導學案,精心進行教學設計,認真做好上課前的一切準備工作。
2、課堂實踐----要活要實。
高效的語文課堂,一定要了解學生讀書、求知和情感的需要,重在激發(fā)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課中,教師要以促進學生理解知識、思維發(fā)展和生命成長作為教育教學的中心,把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作為關鍵,靈活處理教學設計、作業(yè)設計、教學評價等預設與生成的時機和方式,扎實遵循課型研討的規(guī)律和學生心智需求,通過自我觀察、實踐、調整,注重生成。
高效的語文課堂,目標一定要明確,過程一定要緊湊,效果一定要良好。要讓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使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理解、欣賞與運用能力有了最大程度地發(fā)展和提高。使學生不僅增長了知識,培養(yǎng)了能力,而且在學習過程中產生了積極的情感體驗及對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讓學生生命得到成長。
高效的語文課堂有好的課堂氛圍。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要讓課堂活起來”。在課堂上,我注重民主開放的課堂氛圍,注重講究營造教學氣氛的藝術。良好的氣氛應當是民主、和諧、寬松、愉悅的,它是創(chuàng)設高效語文課堂的前提。教師要滿腔熱忱地組織教學活動,做到情緒飽滿,態(tài)度和藹,語言親切,富有激情,用教師的情緒、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學生,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在自主學習中享受學習的快樂。這樣能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激情,也只有激活學生自主學習的激情,才能調動學生的儲備,使學生在得到愉悅和滿足的同時吸收了知識,開啟了智力,陶冶了性情。一節(jié)好的語文課,應在人文氛圍中展開,在人文關懷中進行,在人文體驗中深化。
高效的語文課堂設計巧妙,思路新穎。在課堂上,我經常會在深挖教材,研究學情、教法的基礎上,抓住教學時機,巧妙引導,將教學活動引向深入,像吸鐵石一樣,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撥動學生思維之弦,激起積極思維的層層浪花,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高漲的學習熱情。例如:在教《安塞腰鼓》一文時,我借助課件讓學生對安塞腰鼓有一個直觀的了解,給學生設置情境,激發(fā)其想象力,幫助學生領會安塞腰鼓的藝術內涵。借助配樂朗誦用聲音傳達作品的情感,讓學生真正感受腰鼓的鏗鏘激越、恢弘氣勢,引導學生進入作品并受到感染.,為深入理解課文掃除障礙。再如:在教學《負荊請罪》一文時,我首先播放歷史電影片段,一下子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故事情節(jié)中,讓學生對藺相如和廉頗這兩個歷史人物,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在通過品讀、精讀文章,讓學生談談對人物的認識和理解,學生興趣高漲,對“負荊請罪”這個成語的意思和它的來源理解的十分透徹,最后又進行語文課本劇的準備、表演、與展示,極大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高效的語文課堂是超越教材本身的語文課堂的學習。俗話說,生活的空間有多大,語文學習的空間就有多大。超越教材的過程,就是讓學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從書本中積累文化知識,間接獲得情感體驗、生活體驗等人生涵養(yǎng)的過程。用心與文本對話,用靈魂與文本對話,從而正確地引領學生在文字符號構筑的精神世界里漫游,并在其中自我發(fā)現、自我提升、自我成長。例如在學習《錢學森》之后,拓展學生閱讀《華人十大科學家》、《讓學生受益一生的時代名人傳記》等文章;學習《船長》等文本讓學生走進雨果的世界,學習《陶校長的演講》是學生充分體會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事跡,進而與陶行知進行更深層次的交流。閱讀《陶行知文集》、《陶行知生平及其生活教育》、《先生》、《好讀書》等文章,是學生閱讀的空間超越所學課本的本身。而超越文本得語文課堂,使孩子的文學素養(yǎng)更厚實,使孩子的人文素養(yǎng)更沉實。
在教學中,努力做到讓自己的每一節(jié)語文課有意義,扎扎實實。讓學生學到知識,鍛煉能力,產生良好的、積極的情感體驗,激發(fā)他們進一步學習的強烈需求,而且越來越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讓自己的每一節(jié)語文課充實,有實效性。在課堂上有師生之間真實的情感、智慧、思維、能力的投入。語文課堂有其自身的價值的,有相互的討論、有思維的碰撞,充分使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得到淋漓盡致的發(fā)揮,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提高。
3、課后研究----要深要精。
課后,教師要及時收集、梳理、分析課前與課中的相關信息,長期堅持進行教學反思、課例研究、課型研討等校本教研活動,做到要深要精,最大限度促進學生理解知識、思維發(fā)展和生命發(fā)展。
總之,打造高效語文課堂,追求課堂教學藝術的完美與課堂教學的高效,應該是每一位教育者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我們要通過自己不斷學習和實踐,促使每一節(jié)課堂都是高效課堂,達到每一個教學教學過程和教育效果的最優(yōu)化。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常言道:真實的精彩方能恒久地打動人心。“素質教育環(huán)境下的課堂教學,需要的是完整的人的教育。它的真正貢獻不僅是讓學生獲得一種知識,還要讓學生擁有一種精神,一種立場,一種態(tài)度,一種不懈的追求。”一節(jié)好的、高效的語文課,應把實現課堂教學的最優(yōu)化,讓學生受益終生作為最高的追求。讓語文課永遠煥發(fā)青春的活力與真實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關鍵詞:初中英語;高效教學課堂;有效策略
在我國新課改背景下,對初中英語高效教學課堂的有效策略進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高效教學課堂開展的好,能夠促進教師與學生的雙向發(fā)展,提升初中英語教學水平,促使初中英語教學邁入一個嶄新的臺階。
一、高效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概述
1.基本內涵
高效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目前已經廣泛應用到英語教學中,這主要是高效英語教學課堂的基本性質與內涵決定的,其基本內涵主要是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以最短的時間獲得最大的教學實踐成果,從英語教學整體來講,所謂的高效英語教學課堂其實就是將英語教學目標貫徹落實到實際教學實踐中。在初中英語高效教學課堂開展中應始終堅持民主、互動及科學的英語教學理念,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實現英語高效教學的目的,真正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除此之外,在高效教學中還要遵循一定的客觀教學規(guī)律,將英語高效教學回歸課教學本質,這樣有利于學生的綜合發(fā)展。
2.設計理念
在高效英語教學模式設計中,必須全面考慮高效英語模式的整體性、多元性及開放性等特點,另外在高效英語教學模式設計前還要對初中英語教師的綜合水平及實際英語教學狀況進行合理化分析與總結,在此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英語高效教學目標,在高效英語教學中不斷總結經驗,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實現英語教學課程的高效開展。
二、初中英語高效教學課堂的有效策略分析
合理開展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學,能夠全面提升英語教師與學生的綜合水平。為了充分發(fā)揮英語高效教學的作用,筆者對初中英語高效教學課堂的有效策略進行了如下分析:
1.英語高效教學――激發(fā)學生興趣是基礎
興趣可謂是學生學習的先導,在初中英語高效教學課程中要充分展現高效教學的風采,首先就要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學科濃厚的興趣。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心智尚未成熟,價值觀等觀念還未形成,能夠有效約束學生學習行為的最重要因素就是興趣,在英語高效教學課堂開展中,教師不能過度追求課堂效果,應注重學生對英語的看法與感受,從而有針對性的進行英語興趣培養(yǎng)。初中階段的學生還有一定的玩性,在教學過程中應采取趣味性教學手段,比如說在英語課程開展之前可以根據學生的喜好放一些適合學生聽的且對學生英語學習有幫助的英文歌曲,在英語知識講解中可以加入一些情景模擬,使整個高效英語教學課堂更加豐富更加有趣,全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比如說在初一上冊Unit 11章節(jié)中對于“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的學習,教師就可以采用游戲教學的方式,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分給每個小組一些附有交通工具單詞的卡片,如Bus,bike,car,jeep等等,讓小組成員進行合作,一個學生表現單詞,另一個學生根據同伴的演示進行判斷交通工具,最后再進行總結看哪一個小組成績較好,并給予一些獎勵,在此過程中不僅能夠使學生學到英文知識,在一定程度上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興趣。
2.英語高效教學――給予學生空間是重點
高效英語教學課堂應該是自由的、充滿活力的,只有在這種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生才能夠盡情探究英語知識,英語教師要將英語教學知識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充分展示英語知識的靈活性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英語教師開展高效英語教學課堂,旨在利用最短的時間達到最為理想的教學效果,但教學效果如何在一定意義上取決于學生的表現,因此要充分發(fā)揮高效英語課堂教學的作用,就應該給予學生一定的空間,讓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教師在教學中及時給予相應的引導,這樣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意識,還能夠發(fā)散學生的學習思維,有利于學生對英語課堂教學知識的吸收與記憶,是提升學生英語水平及能力的良好舉措。
3.英語高效教學――加強合作是有效途徑
合作學習是實現英語高效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在英語高效課堂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及性格特點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采取小組競賽的教學形式,并針對競賽結果制定獎罰制度,利用這一形式能夠使學生具備一定的憂患意識,在競賽中不僅鍛煉了學生的競爭與合作能力,還有效練習了英語知識,可謂是一舉兩得。合作與競爭從某種角度來說兩者是緊密相連的,良好的競爭有利于合作,能夠達到一種共贏的局面。
三、總結
目前,我國初中英語教學現狀是課堂教學效率低,教師教的辛苦,學生學的吃力,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提升初中英語教師及學生的英語能力,全面展開英語高效課堂教學勢在必行。在英語高效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激發(fā)學生興趣,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空間,讓學生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學習。
參考文獻:
[1] 趙耘.構建初中英語高效教學課堂的有效策略[J].科技視角,2012,6(21):17-19.
【關鍵詞】農村小學;高效課堂;課堂藝術
【中圖分類號】G6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5)32-0036-02
一高效課堂的內涵
高效課堂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思維,是教師基于教學規(guī)律、教學原則對教學因素的高效組合,是教師融認知建構和情感激活、價值引導和人格陶冶、教學控制和情景創(chuàng)設為一體,使教與學交感互動、協(xié)調平穩(wěn)推進的高效教學。教師對教學策略的選擇和運用與學生的最大發(fā)展水平之間具有極大的相關性和一致性,高效課堂是一種理性的課堂,一種精致的教學理想和境界。“高效課堂的本質特征是心系學生、以生為本,是把課堂還給學生,努力創(chuàng)建學生學習的‘學堂’。”
二農村小學高效課堂建構的現實障礙
目前,農村學校受課改的影響,紛紛踏上課堂教學的改革道路,學習一些改革的成功經驗,比如山東杜郎口中學的“三三制”模式、洋思中學的“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模式以及山東省昌樂二中的“271”模式等高效課堂的實踐。但很多農村小學高效課堂的建構并沒有取得很大的效果,在形式上,還是追求課本至上、考試至上、教師至上。農村小學高效課堂建構的現實困境是教師課堂教學少“技術”、缺“技藝”、無“藝術”。
1.少“技術”——課堂技術的不足
“所謂課堂技術,就是教學實踐者固化、定型、再制造某些優(yōu)秀課改經驗或流程,并擴大其應用范圍的課堂思維、行動、觀念,是教師在課堂中為達成教學意圖而采用的現成技術性手段的總和。”在農村小學,多數教師都是一個人一個班全權負責制。一方面教師課務繁重,另一方面教師能力有限。根據筆者的調查,在很多偏遠的地方,農村小學教師對新課改的教學模式、教學思想、教學方式等新理念知之甚少。有的農村老師可能對一些課改概念聽說過,但對其內容和意義卻是完全不知,有的甚至就不知道什么叫作課改。農村學校的小學老師對新課改并不是沒有向往的,但行動是艱難的,一是創(chuàng)新代價大,素質教育在農村基礎薄弱,老師一旦抓不好,將面臨家長、學校領導的重重批評;二是教師自信度不高,農村教師多半是普師,他們對自身的能力有所懷疑;三是學校領導對課改的熱情度不高,沒有得到學校領導的支持,很少有人敢去嘗試。
2.缺“技藝”——課堂技藝的短缺
西部農村小學教育,在某種程度上還持續(xù)著封閉、保守的傳統(tǒng)教育,學校的教師不僅缺乏課堂技術,在課堂技藝方面更是十分的短缺。在課堂上,還是以教材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以學生的成績?yōu)橹行模c我國素質教育提倡的以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目標還差了很多。“任何課堂技術都有一定適用閾限與生命周期,對它的任何過度使用、過分偏寵、刻意固化都可能導致課堂技術的崩潰與失效。”因此,在高效課堂的建構中,還需要呼吁課堂技藝,“所謂課堂技藝,就是教師在熟練掌握大量現成課堂技術,如課堂典范、課改理念、先進模式、課堂結構、課堂程式等的基礎上,個性化地理解、遷移、改進這些范例、理念、模式、結構、程式,促使其與自己的教學情境、經驗結構、教學個性、教學思維、教學哲學等相融合,努力構建具體有自身特色、更高效能、日趨合理的課堂形態(tài)的一種專業(yè)品性或教學樣態(tài)。”
3.無“藝術”——課堂藝術的低能
“所謂課堂藝術就是課堂教學的超越性品質與理想化狀態(tài),其主要內涵是:整個課堂教學活動以和諧美好為內在目標,以靈活多變、創(chuàng)意跌出、個性突出、風格明顯、自如自然為外顯特點,以即興創(chuàng)作、機智應變、自由施展的方式展開,由此到達了一種‘隨心所欲而不渝距’的完美教學境界。”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藝術對農村小學教師來說是艱難的,畢竟這是一個高境界和超越性很強的課堂。教師不僅要能夠把各種課堂技術內化到自身的教學中,要到達對各種教學技術能靈活自如運用的境界,而且還要懂得課堂教學的“道”,“道即方法、技術、技藝,是教師職業(yè)生存和發(fā)展的規(guī)律,影響著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領悟課堂的智慧,到達課堂教學的高度自主化、個性化和柔性化狀態(tài),對農村小學教師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
三農村小學高效課堂建構的有效策略
1.重“技術”——博采眾長
“對課堂‘效力’的追求當屬一種科學主義的教學論調,即只重結果、不重過程,只講目的、不問手段。”“教學無論采取什么形式、設計、思路,只要能在不違背道德原則的前提下達到最優(yōu)化的教學效果,這種教學即可被認定是成功的。”實際中,農村小學教師的問題是對教學技術掌握的缺乏,對教學理念的不足,再加上課堂教學的低效、無效和“反效”使得教學效果更糟糕。加強農村小學高效課堂的建構,必須博采眾長,發(fā)揮教師的優(yōu)勢。這里主要有三個層次,第一是校內教師相互學習彼此之間的長處,取長補短;第二是農村教師應該多吸收校外優(yōu)秀教師長處,不斷積累經驗,促進自我教學水平的提高;第三個是教師要有自信,通過前面的博采眾長,再根據自己優(yōu)點積極建構自己的教學體系,實現教學水平的提高。
2.品“技藝”——知行合一
農村小學教師教學技藝的短缺,是因為農村小學教師實踐能力不夠,不能很好地將教育理論與實際聯(lián)系起來。建構農村小學的高效課堂,不是一日之長,而是一個持續(xù)的過程。需要農村小學教師不停地輸入新鮮血液,“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同時,“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不斷地進行實踐與理論的創(chuàng)新,高效課堂才能真正地高效。只有農村小學教師不斷將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進行有機的結合,實現教學的知行合一,農村小學教師才能掌握教學技藝,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課堂的高效。知行合一是教師教學的智慧。提高農村小學課堂教學效率,需要教師“從課堂上來,再到課堂中去”,需要教師腳踏實地、細心觀察、用心體會。“紙上來得終覺淺,絕知此事須躬行”,教師須親身體驗、親身感悟,才能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農村教師雖然長期站在教育第一線,可畢竟“只緣身在此山中,云深不此處”,要想擺脫自身的局限,教師必須開闊視野,多學習理論知識,站在最高處,“一覽眾山小”。通過理論學習和不懈的教學實踐,農村小學教師還必須有自我的反思、內心的自審,把教學理論所反映的思想與教學實踐進行有機的組合,實現教學的系統(tǒng)化、科學化和高效化,掌握好課堂教學技藝的精髓。
3.貴“藝術”——以人為本
教學藝術是教學的“道”。提高農村小學教學效率,教師心中必須隨時有學生,尊重學生,以生為本。加強學生能力的提升和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是高效課堂教學的首位。教學是一個環(huán)境,環(huán)境與人是相互關聯(lián)的。教學藝術就是教師能合理地把學生置身于環(huán)境中,使學生的“德”“智”“體”“美”和“勞”獲得全面和諧發(fā)展。“高效課堂是一種促使學生學習高效率地發(fā)生的優(yōu)質教學形態(tài),是以促使學生學習富有成效地展開為終極使命的教學樣式,以生為本、以學為本,是高效課堂改革的本真內涵。”以人為本是教學藝術的核心,堅持以人為本,提高教師教學藝術,是實現農村小學高效課堂的關鍵。課堂教學是生命教學。課堂教學藝術的高超,是對人高超的藝術化。農村小學教師要想把人藝術化,必須具有藝術品位、藝術涵養(yǎng)、藝術審美,重視藝術育人。以人為本,是把人看作是課堂的主體,教學重在挖掘人的潛力,使人的智力、人的體力、人的德育等各個方面,都得到很好的發(fā)展,這與教學藝術追求人的完美化、人格化是一致的。農村小學教師須尊重學生的本性,激發(fā)學生的天性,喚起學生的自然性,讓學生做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農村小學課堂教學就是構成生命的課堂,提高課堂效率,其目的就是讓人有意義,所以農村小學高效課堂最終目的就是要實現農村小學生命意義的建構和建構有生命意義的農村小學課堂。
參考文獻
[1]龍寶新、陳曉端.有效教學的概念重構和理論思考[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5(4)
[2]龍寶新、張立昌.論當代我國高效課堂改革的成因與走向[J].教育科學,2014(1)
[3]龍寶新、折延東.論高效課堂的建構[J].教育研究,2014(6)
[4]曲中林、胡海建.教學技術是有效教學的“利器”——與葉波博士商榷[J].中國教育學刊,2015(2)
[關鍵詞] 教學環(huán)境;時間分配;把握尺度;提升效益
有效的教學是指課堂上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活動是行之有效的,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產生高效的學習效益。那怎么才能切實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益呢?本文筆者從三個方面談談粗淺的認識:
一、調適課堂教學環(huán)境,提高效能
由于學生個體發(fā)展的差異性,在課堂教學中,有些學生跟不上“大隊伍”,無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很多教師束手無策,并為此陷入了困境。怎樣才能全面提高學生個體和課堂整體的學習效能,實現有效教學呢? 采取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調適課堂教學環(huán)境,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分層次組織學生參與學習活動,促進每個學生的個性化的發(fā)展。這是實施有效教學的一種有效的方法。
課堂教學環(huán)境對學生學習的影響是很大的,它不僅包括教室的布置、室外的光線和噪音等外在條件,更包括和諧的師生關系,友愛的同學關系,積極向上的班風、勤奮樂學的學風等。溫斯坦教授指出:有效的課堂首先要營造“尊重他人、井然有序、卓有成效的課堂環(huán)境”。教學環(huán)境和學生學習之間的關系很密切,理想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應當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按照自己的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環(huán)境。在適宜的教學環(huán)境中,課堂能夠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不知不覺地成長。如,不起眼的座位安排。亞當斯和彼德爾研究發(fā)現:不同的排座位的方式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室的中間位置,即教師上課時能夠關注到的行動區(qū),坐的學生上課時能積極參與課堂討論,而四周的位置,,坐的學生上課時很容易走神,參與討論也有困難。因此,限于空間限制,可定期更換座位,以實現班級內學生在教學環(huán)境上的公平,促進全體學生的發(fā)展。
二、遵循時間分配律,提高效率
心理學研究表明:課堂上,學生學習效果最佳的時間是上課后的第五至第二十分鐘,此時學生的思維最為活躍。因此,課堂上教師要利用這一時間引導學生開展有效的學習活動,解決文本中的重點難點,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如何才能實現課堂教學時間的最優(yōu)化呢?先看一個例子:課堂上,一位教授在講臺上放了一個玻璃罐,先拿出一些鵝卵石放滿罐子,然后問學生:“這個罐子裝滿了嗎?”學生齊聲回答“裝滿了。”接著這位教授又把準備好的一袋碎石子倒進了罐子里,抬頭看著學生,問道:“這回罐子裝滿了嗎?”這次,有些學生遲疑了一會答道:“可能沒滿。”教授再拿出一盤沙子,倒完后問學生:“這個罐子現在裝滿了嗎?”學生這次都學乖了,異口同聲地回答:“沒有滿。”教授又把幾杯水倒進了罐子里,水絲毫沒有溢出來,這時教授問學生:“從這件事中,你們懂得了什么?”一陣沉默后,一位學生站起來說:“我們平時總覺得一天的日程安排得滿滿的,再也沒有時間做別的事情了,看了這個實驗我明白了時間是可以擠出來的。”教授聽完后點了點頭,微笑著說:“你回答得很不錯,的確我們每天可以擠出時間做更多的事。你們再想想如果把放的順序反過來,結果又怎樣呢?學生又陷入了沉思,此時教授告訴他的學生:如果你不先將大石子放進罐子里,而先用水把罐子裝滿,這樣的話石子就沒有機會放進去了。我們平時做事應分清主次,要先做重要的事,這就是教授給他的學生上的一節(jié)“時間管理”課。從中我們可以得出時間分配律公式:時間管理=事件順序+時間分配。
要進行有效教學,優(yōu)化設計非常關鍵。對課堂教學時間進行最優(yōu)化分配,教師應該事先整合教學內容、定位教學目標、安排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教學活動,選擇教學策略,還要讓學知道學習的順序及重點。由此可見,立足教學目標的定位,有效地判斷學情,弄清楚學生的現有知識及對所要學習知識的認識程度,再確定教學時間的分配,然后在各時間段里依次放進“鵝卵石”“小碎石”“沙子”和“水”,這是課堂教學首先遇到的實現課堂教學時間最優(yōu)化的關鍵性問題。
三、把握課堂教學尺度,提高效益
有效的課堂教學,需要老師有深湛的專業(yè)素養(yǎng)、高超的教學技能、很強的反思能力、似火的教學熱情和無私的奉獻精神等。教師的專業(yè)化體現在對文本內容的理解處理上,有些內容蘊含著深刻的內涵,需要透過字里行間去領悟。所以教師不僅自己能準確把握文本的思想內涵,而且能深入淺出引導學生用已有的經驗,發(fā)掘出文本內容的內涵,并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推陳出新,感悟出具時代精神的富有個性的新意內涵。這就是教師需要把握的教學尺度。如教學陸游的《示兒》時,教師必須引導學生了解古詩寫作的背景,當時北方大部分領土被金人占領,詩人在臨終仍心系祖國的統(tǒng)一大業(yè),進而學生很容易理解作者強烈的愛國思想,并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這才是文本的內涵,才是課堂教學的意旨所在。
總之,只要我做到上述三點,就一定能切實提升學生的語文學業(yè)水平和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肖成全等編著.《有效教學》.遼寧.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李志成等主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百問》.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3.
加強高效課堂有關理論研討,內化為自己的教育思想并轉化為自己的教學行為,采取揚棄的治學態(tài)度,注重外來先進理論和本土具體實踐的有機結合,在占有大量教育教學感性材料的基礎上進行教育教學理性思維的概括與提煉,初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高效課堂教學理念與模式。
“高效課堂”是一種學習方式。指在常態(tài)的課堂活動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全體學生主動而積極的思維過程,在單位時間內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fā)展。高效課堂是相對于低效課堂、無效課堂而言的。“高效課堂”是一種教學理想。高效課堂只有更高,沒有最高。這正是教師發(fā)展之道,教科研魅力所在。“高效課堂”是一種教育責任,通過課堂教學來高質量、高標準地培養(yǎng)人、發(fā)展人、成就人。高效課堂應是教學高效率和高效益的有效結合。
不搞假教學,不搞偽教學,不搞形而上學,不搞形式主義,真正落實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即“兩主一線”的基本教學法則,做到以人為本,尊重個性,激發(fā)潛能,促進發(fā)展。
一、課前
首先,導學案的編制要緊扣課標和考綱,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不能是學案和教案上的文字的翻板,更不能是練習案形式上的夸張。“導學案”是指導引導學生學習的方案,體現的是一種思維路徑、探究方向。不同的課型應有不同的導學案模式,不應只有一種固定的格式和樣板,在鏈接、示標、展示、探究、拓展、達成等基本結構下,允許增設或刪減因教學實際而衍生的因子、環(huán)節(jié)。其次,導學案的編制,要精簡,要注重“導”,要有點燃學生思維火花的功能,要有訓練學生思維發(fā)展的功效。不能把導學案的功能多元化,要尊重教材,要結合歷年中高考真題和模擬題來日常化引領,不能用導學案取代最好的教材藍本。在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置上因學科、因課型不同而有效設置,要配有有效問題的靈活運用。再次,高質量的導學案是高效課堂的前提,而導學案的高質量要以備課組活動為切入口,扎實抓好備課組的集體備課活動:學習高效課堂的相關理論,直面在教學實踐中產生的困惑,反思在教學實踐中出現的敗筆,研習教材,研討學法,研究學生,高頻率地把學術交流、思維碰撞寓于日常的辦公室文化構建之中。備課方式采取主備人給出預案,同組成員集眾人智慧二次備課形成定案的備課模式。在此過程中充分預想課堂中會出現的問題花絮,為教師課堂藝術點撥做好充分的準備。在教學模式的選取上,語文、數學、英語等大學科采用“大循環(huán)”模式,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等小學科采用“271”模式,教學模式的靈活運用,保證了高效課堂的學科花開。
二、課中
首先,結合已有優(yōu)良的做法,摒棄學生利用課前可憐的10分鐘課間休息時間把導學案的問題附答案一古腦地往黑板上照抄照搬的做法(假使要用多媒體上課,學生沒辦法抄寫,又怎么辦?)。但可以把課題、教學目標及必要的問題前置,注意惜墨如金,防止出現所有黑板悉數布滿不分主次、不分重難點的問題文字,給學生造成視覺上的厭倦、思維上的壓抑,這其實是一種結論的機械呈現,為教學過程中學生讀題目、讀答案的假展示埋下了伏筆。其次,學生展示的時間不僅僅是課堂的45分鐘,展示的空間不僅僅是教室,展示的道具也不僅僅是黑板和粉筆……展示形式多樣:可以是板演,可以是口述,可以是解析,可以是質疑……可以是個別,可以是小組內,可以是組際之間,體現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教師要始終調控整個課堂的流程,給予恰當的點撥,防止出現只是幾個活躍的同學在展示,其他同學充當看客無所事事的局面。要關注整體學生的思維流動,尊重個體,尊重差異,特別要關注學生的失誤甚至是錯誤,沒有問題的課堂是最大的問題,問題是一種提升思維能力、拓展思維空間的寶貴資源。再次,以目標達成為課堂的核心。先出示教學目標,最后回歸教學目標,中間要緊密圍繞目標。每一個知識點的突破都要運用有效問題的設置和及時的效果評估題來承接和校正。此外,教師還不應忽視板書的作用,板書的漸次呈現是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體現,是柳暗花明的愉悅與體驗的過程,是知識整體性系統(tǒng)性的直觀再現。不要板書的課堂只會造成所探究知識的凌亂和學生認知連貫性的人為切割。最后,課堂的評價要適時講究效用,打分制的評價要有一個可適用的標準,不能出現教師偷給分的現象,不能出現學生爭分要分的搞笑場面,再有充斥課堂的頻繁鼓掌,只會起到一種哄堂的作秀,偶用的肢體語言才能起到一種思維的催化。“高效課堂”絕不是“搞笑課堂”。一言概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時空變換,做到形散神不散,保證縱貫課堂的是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兩主一線”的基本教學法則,這才是高效課堂的精髓所在。
三、課后
首先,教師對課堂教學要進行反思,如課堂是否遵循了“兩主一線”原則,目標是否達成,課堂是否高效等,然后寫成具有理論性和實踐性的教學隨筆,逐步發(fā)展成為教學型科研型“雙師型”教師。其次,教師要輔助設計有針對性的練習,讓學生對所學習的知識進行鞏固,并且教師要實實在在地對學生學習進行有效評估。檢測的手段應該多種多樣,可以視作是課堂目標的延伸達成,有課時檢測、單元檢測、階段性檢測、學科競賽等。再次,教師要注重讀書的實在之義。利用好早讀時間和晚讀時間,有目的地化解讀書的任務,此舉也是強化所學知識的內化過程,任何知識的掌握離不開一定的記憶與存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