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4 17:23:0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企業稅務合規管理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企穩回升的經營狀況
合并后,湯森路透公司將核心業務定位為:給愿意為內容和服務付費的專業人士和決策者提供智能化信息。湯森路透的主要贏利模式是付費訂閱服務。公司按照不同業務單元進行分類,每一業務單元采取“一條線式”的業務模式,利用強有力的技術平臺通過向客戶提供有價值的專業信息來收取訂閱費用,這種業務模式保證了較高的現金流通率。
2011年,湯森路透約80%的業務處于收入增長態勢,其中有不少業務增長速度超過5%,這些主要是稅務和會計業務、知識產權和科技業務、全球法律業務、風險與合規管理業務、市場業務以及企業、政府和院校法律業務。
湯森路透的收入增長百分比、營業利潤增長百分比和投資資金回報率在2009年后逐年開始企穩回升。
湯森路透2011年的總收入按照媒介、區域和使用渠道來劃分,90%的業務是通過電子信息、軟件及服務的方式獲得的,總收入的43%來自美國之外的地區,總收入的86%來自訂閱或其他類似性質的連續性和定期性的合同交易。
從公司產業結構來看,湯森路透2011年總收入127.43億美元,主要來自金融與風險業務和法律業務,兩者共占湯森路透總收入的82%。
產業構架的戰略調整
合并后至2010年,湯森路透旗下主要分為事業部(Professional Division)和市場部(Markets Division)。原湯姆森的金融業務與原路透的金融業務合并,組成新湯森路透公司的市場部,原湯姆森公司的其余部門(湯姆森醫療保健、湯姆森科技、湯姆森法律以及湯姆森稅務)則組成事業部,業務涵蓋金融、媒體、法律、稅務與財務、醫療保健與科技五大領域。事業部分管法律、稅務和財務、醫療保健與科技方面的業務,市場部負責金融和媒體方面的業務。當時,公司的產業構架脈絡如下:
為滿足日益繁多的監管要求,有關專業人士對合規解決方案和信息的需求增長較快。因此,湯森路透公司于2010年拓展了一塊新的業務,即風險與臺規管理業務,以滿足專業人士對合規信息和解決方案的需求。公司充分整合已有的法律、稅務與財務以及市場部的戰略資源,并聯合2010年收購過來的Complinet公司一起打造這塊業務,力爭塑造公司的競爭優勢。
2011年下半年,公司開始著手打破原先的部門結構(即事業部和市場部的劃分),將湯森路透當作一個完整的戰略整體企業來運作,由單一的法人公司管理。這些調整從2012年1月1日開始實施,旨在使公司各業務單位之間能夠更好地合作,以更好地滿足客戶日益復雜的需求,抓住發展機遇,建立公司可共享的創新技術平臺,提高工作效率。
隨著湯森路透產業結構的調整,湯森路透的部門劃分也作了相應調整,從2012年1月1日起,湯森路透的業務部門劃分為五個:
1.金融與風險(Financial&Risk)部。主要提供重要新聞信息和分析數據,促成金融交易,將各金融團體聯系在一起。金融與風險部門由原先市場部的金融業務部門和原先法律部的風險與合規管理業務部門組成。從2012年1月1日起,金融與風險部按照客戶群的不同劃分為四個業務單位,即交易、投資者、市場以及風險與合規管理。
2.法律(Legal)部。主要為全球法律人士、研究人員、調查公司、企業與政府專業人士提供法律信息、決策支持工具、軟件及服務。從2012年1月1日起,法律部根據不同的客戶群將法律業務分為四類:小型律師事務所業務、大型律師事務所業務、法律顧問業務和政府業務。原來法律部的一部分風險與合規管理業務被轉到金融與風險部。
3.稅務與會計(Tax&Accounting)部。主要為會計公司、企業、律師事務所和政府部門提供稅務合規與會計信息、軟件及服務。該業務通過開發新產品、延伸Onesource和Checkpoint的產品線、收購Manatron進入政府稅務自動化行業等途徑,逐步進行全球擴張。從2012年1月1日起,稅務與會計部根據客戶群的不同,將其業務分為五類:知識解決方案、企業業務、間接地產與信托業務、專業業務和政府業務。
4.知識產權與科技(Intellectual Property&Science)部。主要提供全面的知識產權、科技資源及決策支持工具,幫助政府部門、院校、出版商、企業和律師事務所發現、開發和轉讓創新技術。從2012年1月1日起,知識產權與科技部按照客戶群體的不同將業務劃分為三類:知識產權解決方案、科學與學術研究、生命科學。
關鍵詞:信息化時代 稅收監管 體制改革
現代信息化的發展依托與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網絡化體制的建設和完善,傳統的經濟體制從過去的單一、粗放型發展為現在的高度集中與網絡密集化運作模式。經濟活動的全球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一些新型的借助網絡信息化而興起的商業實體越來越多,其經營模式與傳統體制正發生著質的變化,而稅收作為國家經濟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新經濟體制的產生和繁榮必然的會對傳統的稅收監管制度產生沖擊。可以說,信息化的經濟體制對稅收監管是一把雙刃劍,怎樣堵住信息化帶來的稅收監管缺口,緩解兩者之間產生的新矛盾,而又能借助現代信息化發展帶來的管理上的便利性,促進稅收監管的信息化建設是現代稅收監管體制思索的新課題,只有在兩者之間做的有機的結合,才能保障我國經濟體制發展的長治久安。
一、 信息化時代為稅收監管帶來的新挑戰
(一)納稅主體的變化
稅收監管的有序執行,必須首先確認監管的對象,即納稅主體。納稅主體的區分有屬地主義和屬人主義兩種方式。然而在信息時代,各種新型的經營主體借助現代信息網絡技術,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如阿里巴巴、淘寶、易趣等)便可以開展商業活動,這就使得這類的經營活動的負責方不需要通過工商部門進行相關的注冊登記,在稅務上很難有相應的監管政策對其進行專門的管制。新型支付方式的產生,如網上刷卡消費、網銀支付、支付寶交易、網上金融、網上中介等越來越多,這就與傳統意義上的納稅主體的屬地主義和屬人主義規范方式產生了沖突,形成一個難以實時監控的灰色區域。不僅企業、個人的國籍和歸屬地難以確定,就連企業與企業之間、個人與企業之間的產權關系都越來越模糊,這就使納稅主體國際化、邊緣化、復雜化和模糊化,越來越多的商業交易行為很難明確判定究竟屬于哪一個或哪幾個企業的活動。所以納稅人難以確定,這是網絡經濟帶給稅收政策的困惑之一。
(二)稅收稽查難度增大
現代信息化網絡經濟活動也對稅收稽查帶來各種困擾,經濟體負責人信息的無法確定性對稅收監管的對象難以確認,加上各種跨國貿易、國內貿易、其他形式的B2B、B2C、C2C在支付方式上有各自的保密和獨立操作系統。稅務部分應該采取怎樣的征管方式不得明確。盡管現在網絡商業運營機構有自己設立的身份核實系統,但是其目的都是為了保障自身的經濟利益,并沒有稅收監管部分的實際介入。電子商務大多是采用無紙化的交易系統,很多個人和機構都沒有自己的獨立的會計系統,電子票據存在著極大的不真實性與隨意性,票據上的虛擬化不僅使得稅收征管與稽查無處下手,更使得稅務管理人員無法對其進行稽查和舉證,難以追究和區分違法納稅人的法律責任。
(三)稅收監管部分的信息安全受到威脅
現在稅務機關的數據庫系統和征管活動的日常信息管理大多是借助計算機軟件來實現運營管理。這種對計算軟件和辦公網絡的依賴性,也反過來使其安全受到威脅。網絡本身便是一個開放式的互聯環境。各類非法組織以及個人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通常對稅務管理數據庫實施黑客攻擊,以非法篡改、盜取、刪除具有高度機密的稅務經濟信息,其造成的經濟破壞性和社會影響性不可估量。再者惡意木馬病毒的傳播和攻擊可能會對稅務管理系統和相關開發性的稅務網站造成全面癱瘓等,這些可能出現的網絡安全問題對稅務管理部門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如果稅務部門不重視自身的網絡安全建設,不提高自身的網絡安全水平,就無法應對這些挑戰,可能給國家帶來巨大的損失。
二、 信息化時代加強稅務監管的對策
(一)建立和完善稅務監管的信息化建設
利用信息化時代技術優勢來服務于現代稅收監管工作,建立健全適應信息化時代特點的現代管理方式和管理體制。規范電子商務的法律法規,監管各種開放式的網絡活動實體,并與之進行深度合作,實現網絡交易的全面實名制和登記制度,在網絡交易支付端增設稅務監管接入端口,與網站備案系統相結合。對各種交易活動進行監控和管理。從源頭上清除束縛稅源管理信息化進程的負面影響,從根本上解決制約改革的人和物的因素。以體制保發展,以機制促提高,通過自上而下的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路的樹立,將稅收信息化建設納入科學、有效、有序、合理的發展道路,這既是稅收工作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也切合基層稅務工作的客觀需要。
(二)加強立法,完善信息化商業活動所應遵守的法律法規
國家對各類借助信息化平臺開展的商業活動完善法律、法規管理條例。細分納稅主體的責任方法,整頓網絡經營環境,完善網絡“110”與工商管理核查體制,限制網絡經營主體以個人的登記、注冊方式。
完善科學的稅收監管網絡管理軟件,用統一的軟件管理系統把各經營主體與個人的開發、應用的軟件全部貫穿起來, 使之成為一個能有效覆蓋管理服務、稽查執行、申報征收、違章監控等全部稅收征管業務的強大而完整的系統。
參考文獻:
[1]張煒.關于稅收信息化幾個基本問題的認識[J].財政研究.2004(12)
一、當前涉稅會計工作出現的不足
1.管理不當,信息失真
經營規模較小、經營手段多種多樣是我國小企業呈現出來的特征,但這也加大了稅務管理工作的困難。且稅務部門在完成稅收工作后沒有對企業加強監管,導致企業任意經營,使得企業的財務會計管理存在了諸多問題,其主要體現于以下幾點:(1)現代小企業中核算會計與涉稅會計內容嚴重脫節。部分企業建賬不規范或不依法建賬,再者賬目混亂,還有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業設兩套賬,一方面應付稅務檢查,另一方面為企業內部提供會計信息。在會計核算方面,人為操縱利潤,采用倒軋賬的方式記賬,涉稅方面人為調節稅款的多少,稅款繳納的時間等。(2)制度殘缺。在企業日常管理中,尚未對現有的制度進行完善處理。如:會計核查、資金管理、賬務記錄等,都僅僅是形式上的工作。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對企業利益造成影響,嚴重時直接導致資金流失、管理失效等問題,給財務工作帶來難度。(3)會計失控。內部會計控制作用喪失也是另一大問題,內部會計控制主要是針對物資安全、會計信息、財務活動等方面實施控制,而在小企業的管理中很多因素干擾者會計工作,導致其未能按照規章制度辦事,未重視會計行業的基本原則,阻礙了會計監督職能作用的持續發揮,給企業經營帶來難度。
2.缺少培訓,素質落后
對會計人員進行日常培訓是搞好企業財務工作的基礎,但大部分企業為了節約經營成本而未把培訓工作落實到位,使得會計人員的職業素質僅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法律規定我國在會計人員的管理過程中采取統一由各級財政部門發證、年檢、培訓的方式管理。而相關文件規定了,只有獲得中專或高中學歷的人才有機會考取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實際情況卻是會計行業的從業門檻較低,這造成了中小企業的會計職業素質落后。
另外,稅務部門沒有定期組織人員參加專業培訓,未能從不同的方面顧及涉稅會計人員的個體差異與企業發展趨勢,在改善涉稅人員的業務能力上沒能起到幫助。在市場經濟體制不斷改革的過程中,中國經濟體制得到全面更新,稅制改革工作持續進行,這就對會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代會計必須要適應新經濟政策的要求,積極培養自身的專業知識,在實際工作中增加職業素質的培養。但真實情況為,稅務部門、財政部門在管理方式上難以統一,使得會計工作無法正常進行,影響了企業的稅收工作。
3.監管不足,發票亂開
因企業聘用會計人員時沒有給予過多的要求,市場上會計人員的工作能力不強,對于企業財務工作的重要性沒有感觸,因為在財務相關的工作中常會出現各種不利現象。涉稅會計人員在對企業業主提供服務時,容易被金錢利益誘惑。其會出采取一切措施來保證企業利益,因而采取了很多不正當的手段,主要包括了:多開農副產品或廢舊物資進項發票;資金收支記錄不及時;謊報工人工資、折舊及增大成本,給企業經營造成一種假象,嚴重阻礙了企業的順利經營。在監督過程中,稅務機關查賬征收設置障礙,盡管稅務人員明白企業財務管理的諸多問題,但因為企業會計人員流動較大,造成了制定的多項監督處罰措施難以進行,使得會計人出現“造假賬、逃稅收”等問題,長期下去則會養成很不好的工作習慣。影響了涉水會計在企業中作用的發揮。
二、優化涉稅會計調整的有效措施
1.發揮資源價值,加強會計教育
面對當前呈現出來的諸多財務管理問題,我們應當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作出會計工作調整,改善當前的會計工作現狀。稅務機關、財政部門等需共同創建一套符合企業發展的會計培訓模式,將稅務實踐專家當成核心,對會計人員展開綜合培訓管理,注重培養一批通曉涉稅會計和核算會計的專業人才。領導者還需充分發揮現有的企業資源,利用工作環境、工作條件、工作設施等給會計人員的教育帶來幫助。稅務部門應參照稅收管轄域內企業的生產經營特征,科學劃分涉稅會計人員,主要包括了:生產制造、委托加工、食品加工等不同的方面,且依照企業經驗狀況把現實的問題加以解決處理。并且,在提高業務素質時還應對涉稅會計的職業道德素質給予重視,養成良好的工作態度與責任心,還可以座談會的形式定期召集企業涉稅會計以及管理者展開交流,對市場經濟下企業的經營提供方向。
2.加強財務管理,合理進行稅收籌劃,實現持續發展
鑒于當前的財務管理問題,稅務機關需參照企業經營的具體情況采取財務管理措施,保證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主要工作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1)結合財務部門辦頒發的《小企業會計制度》,對企業會計的日常核算進行優化調整,引導企業制定科學的管理模式,采取有效的方式進行會計管理。稅務機關還要對小企業會計核算標準加以規劃,確保企業在日常工作中能完善會計監督,防止在工作中出現信息失真、記錄不全等多方面的問題。(2)要求企業不斷完善內部財務管理,一般管理范圍要涉及到資金管理、成本核算、財務審核等各個環節,給企業創造出良好的管理效果,保證管理會計職能充分發揮,我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創造更多的利用價值。(3)企業應實行合理的稅務籌劃,在不違反稅法的前提下,規劃企業的納稅活動,既依法納稅,又要充分享受優惠政策,以達到減輕稅負或推遲納稅為目的,這是涉稅會計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不是以偷、漏稅來達到減輕稅負的目的。
3.采取等級考核,擴大管理范圍
稅務部門針對轄區內涉稅會計人員的工作情況,采取a、b、c、d四個級別的管理模式是現代企業經營中的新策略。該項措施的運用不僅能增強企業提高財務會計管理水平和依法辦稅能力,還能在考核過程中督促會計人員提升工作效率。財務機構需結合轄區內涉稅會計人員的工作業績、資金核算等方面綜合考核,對涉稅會計人員信用等級進行鑒別。此外,還可以創建涉稅會計人員信息庫,采取動態管理方式。對取得a類信用等級的涉稅會計,因具有較高的會計核算水平和較強的依法辦稅能力,因此對其服務的企業實行較為粗放的管理模式,管理上主要以納稅輔導為主。對取得b類信用等級的涉稅會計,除在稅務登記、賬簿和憑證管理、納稅申報、稅款征收等方面進行常規管理外,重點是加強日常涉稅政策輔導和宣傳等納稅服務工作,幫助其改進財務會計管理。對取得c類、d類信用等級的涉稅會計,因會計核算水平和依法辦稅能力較低,因此對其服務的企業實行較為嚴格的管理模式,適當加大納稅評估和稅收檢查的力度,并著重從日常涉稅政策、帳務處理等方面加強輔導,幫助其改進財務會計管理水平,提高依法辦稅能力。同時定期在稅務網站上公布等級管理信息,利于監督,促進稅收征管。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育和完善,充分暴露出當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著諸多問題,涉稅會計的業務能力很弱,但作為市場經濟不可缺少的稅制建設在不斷改革和完善,所以涉稅會計應獨成體系,并不斷成熟和完善,稅收與企業經濟活動是息息相關的,作為納稅義務人的企業,既要依法納稅,認真履行納稅義務,又要充分享受國家的稅收優惠政策。企業會計中的涉稅問題,企業納稅中的會計問題,也正是涉稅會計所探討的主題,如何用好涉稅會計和稅務籌劃,是我們每個會計工作者都要面對的,同時也確保企業實現又快又好發展。
參考文獻
[1] 孫麗娟。 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對策[j]. 工業審計與會計, 2006,(04)。
[2] 王淑云。 會計利潤與經濟利潤的比較[j]. 現代會計, 2007,(01)。
[3] 李永剛。 如何建立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j]. 公用事業財會, 2007,(02)。
【關鍵詞】設計單位 企業納稅管理問題 “營改增”
一、設計單位及其相關稅收政策概述
設計單位企業所包含的范圍較廣,本文討論的重點為從事建設工程勘察并進行建設工程設計工作的單位企業。建設工程勘察主要是指根據建設的要求,查明、分析和評價建設的場地的地質地理的環境特征和巖石結構條件,最終分析編制出工程的勘察文件。在這基礎上的建設工程設計是指根據建設工程的要求,對建設工程所需的資金、技術、資源、環境等進行全面系統綜合的分析、論證,最終編制出設計文件的活動。設計單位在近年來從以往的國家事業單位轉型為自主盈虧、盈虧自負的企業,并且參與到了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隨著外部環境的改變其自身的內部制度也要進行相應的調整以應對市場帶來的問題。同時,其財務的計劃和管理以及納稅管理也發生著改變。
同時,設計單位也遇到了許多機遇。2007年3月16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中規定,對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征收企業所得稅,這對以技術與設計為主要獲利方式的設計單位來說是有利的外部條件。同時,在需要抓住機遇的同時,設計單位也面臨著挑戰,自2011年11月17日,我國計劃進行營業稅改增值稅的試點改革,并于2013年推向全國,其中對6個現代服務業進行了營業稅改增值稅的改革。適用稅率分別為研發和技術,信息技術,文化創意,物流輔助,鑒證咨詢6%,有形動產租賃服務17%。設計公司的經營范圍主要是工程的前期咨詢(可行性研究,項目評估,招投標),工程勘察,工程設計,工程總承包,工程監理,工程造價審計等;分別屬于研發和技術服務,文化創意服務,監證咨詢服務,納入本次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范圍。這對于相關設計單位的納稅管理來說是一個較大的變化和挑戰。這些稅收政策的調整對設計單位的納稅管理提出了新的課題,同時也是不斷完善我國稅制,促進設計單位企業健康有序發展的助推器。
二、設計單位納稅管理的問題和現狀
(一)“營改增”背景下的增值稅納稅管理問題
增值稅和以往的營業稅相比,在計稅方式、會計核算以及稅負方面都存在著巨大的差別,所以在“營改增”背景下做好增值稅的會計核算,規避稅收風險并且以合理的方式降低稅負都是極其重要的。
首先,“營改增”之后設計企業普遍面臨著稅負較高的問題。在本次“營改增”試點中,設計單位由營業稅納稅人轉變為增值稅納稅人,應稅服務年銷售額500萬元(含500萬)以上為一般納稅人,按照當期應稅服務銷售額(不含稅)和6%的增值稅率計算增值稅銷項稅額,在扣除當期購買的應稅產品和服務的進項稅額后,凈額為應向稅務機關申報和繳納的當期增值稅應納稅額。應稅服務年銷售額500萬元以下的為小規模納稅人,按照當期應稅服務銷售額(不含稅)和3%的征收率計算交納增值稅,不得抵扣進項稅額。設計單位的業務屬于現代服務業,一般納稅人的增值稅稅率為6%,折算為與原營業稅可比口徑的稅率為5.66%。這與之前的5%的營業稅稅率是相對較高的。而對于小規模納稅人來說,之前作為營業稅的服務業稅率5%,“營改增”后,企業如果被就認定為小規模納稅人,則按不含增值稅銷售額3%的征收率計征增值稅,流轉稅稅率下降幅度超過40%。
其次,因為設計單位的業務范圍很廣,根據不同的業務分屬不同的稅目,所以對會計核算和納稅管理產生影響。例如勘察設計單位一般包括巖土工程勘察、地質災害評估、測繪服務、設計服務、地基處理、工程監理等。根據“營改增”相關文件,勘察設計單位的巖土工程勘察、地質災害評估、設計服務屬于研發和技術服務,測繪服務屬于鑒證服務,這些業務根據“營改增”中的現代服務業要求征收增值稅。但地基處理、工程施工、工程監理未納入本次試點,仍按營業稅相關法律法規管理。所以不同的經營業務屬于不同的稅種適用不同的稅率,這邊要求企業要對設計單位的經營業務進行合理科學的分類,并且提前掌握政策要點,依法納稅,有必要時與主管稅務機關進行溝通。
(二)企業所得稅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下的納稅管理問題
2008年起,我國對高新技術企業進行15%的企業所得稅優惠。在實際操作中,我國對高新技術企業制定了認定管理辦法,其中主要包括在中國境內注冊的企業,通過其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或獨占的方式對其主要產品的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擁有專業技術人員站到企業職工總數的一定比例等。設計單位由于自身和客觀因素對企業所得稅的納稅管理出現了一些問題。
首先,設計單位對這些優惠政策的認識不足。設計單位對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重視不夠,對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程序和實施辦法沒有深入學習,一部分設計單位認為其程序繁瑣操作起來困難就避開難點不予學習,還有一部分是之前享受了國家政府補助補貼或者財政的專項撥款,依賴于直接優惠,忽視稅收優惠政策的好處,這都導致了設計單位對這項工作開展不夠,企業沒有享受優惠政策的積極主動性。
其次,設計單位缺乏被認可的自主知識產權。在我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中對核心自主知識產權進行了具體規定,并提出了較高要求。和企業的銷售產品不同,設計單位的自主知識產權的界定有一定的難度和特殊性,雖然長期以來設計單位對我國自主創新產業和推動我國科技進步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因為設計單位對保護自主知識產權的意識淡薄,無法界定其自主知識產權,所以無法享受高新技術產業的稅收優惠。
最后,設計單位的研發費用核算混亂。因我國對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中,需要提供近年來對于研發費用的具體審計認定,來最終決定研發費用在經營收入的比例,決定是否認定為高新技術產業。但是我國設計單位因多方面原因,有些沒有沒有設立專門的研發費用支出或費按照研發項目進行分項核算,或者會計部門與研發部門缺乏足夠的溝通,造成歸集不清的問題
(三)發票管理的問題
在“營改增”的背景下,能否獲得有效發票進行進項稅額抵扣并且進行正確入賬是納稅管理的重要環節。而在設計單位的工作中,因進項來自小規模企業和發票處理不規范的一般納稅人企業,導致了發票不能有效取得,進項稅額無法充分抵扣。或在發票獲取后,因財務工作和納稅工作的不規范等原因,導致發票沒有有效入賬,導致了財務工作和納稅管理工作的缺位和錯誤。
三、設計單位納稅管理的建議
(一)增值稅和營業稅收管理建議
在“營改增”背景下,設計單位應對國家政策進行深入學習,組織相關財務、預算、稅收方面的工作人員進行培訓,了解政策變化后的工作變化,并且與當地的稅務管理部門進行有效溝通,進行科學合理的納稅。同時,設計單位應對本單位的財務入賬進行科學有效的歸類,納稅時根據不同的經營范圍繳納相應的稅收,不應因賬目歸集問題導致多納稅或者逃稅行為。
(二)企業所得稅的納稅管理建議
設計單位在單位自身不斷實現自主創新能力提高,自主知識產權意識不斷加強的同時,應深入學習國家關于企業所得稅對高新技術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將國家的稅收政策與稅收環節相結合,運用好有效的稅務籌劃的政策。同時,應將稅收政策與相關的會計處理相結合,合理計劃、計量和記錄設計的研發費用支出,在設計單位內部可以設置專門的研發部門,對企業的研發生產、研發費用支出管理進行具體有效的管理。
(三)企業發票管理問題建議
設計單位企業應該樹立正確的發票抵扣意識,在進行項目設計前就要考慮到發票能否有效取得,取得后能否有效抵扣的問題。同時,在購進商品是要考慮購買商的企業性質,在合同業務分包時,更多的選擇一般納稅人,從而能夠提供有效的增值稅進項發票進行抵扣,減少設計單位稅負。同時要加強對發票管理人員的監督,堅決杜絕編制假發票,錯誤入賬等問題的出現,保證實際稅務繳納環節的合理有序進行。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企業會計制度[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
一、 亮點及創新工作
1、產研結合,科技助力項目管理
1.1項目部依托業主的bim數字管控平臺,配套建設了門禁道閘,工業視頻監控,人、機實施定位等高新設備,形成互聯協同、智能決策、數據共享的信息化系統,打造信息技術與現場管理深度結合的安全智慧工地。
1.2引入前端技術設備解決工程技術難題
為避免本工程爆破振動對運行中的五強溪電廠造成不利影響,項目部采購了最新的CBSD-VM-M01型網絡測振儀,可實現無線數據采集,對爆破振動監測和孔網參數分析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項目部配置了大疆Mavic Air2 DJI無人機、高清管道工業內窺鏡等先進設備,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對工程現場地形地貌,地質情況進行攝像數據采集,及時掌握地質情況,采取對應措施,避免了地質災害的發生。
2、高標準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打造花園式工地
項目部以建造“五型”工地為目標, 高標準實施安全文明管理,施工道路全部混凝土硬化,邊坡、道路兩側、營地周邊等區域栽花種草、因地制宜“見縫插綠”,材料、設備分區停放整齊有序,著力打造花園式工地,提升了工地安全文明施工形象,獲得了業主好評。
3、依托公司強大的專家團隊,解決現場技術難點
五擴項目技術難點突出,施工安全風險巨大,在爆破振動、高邊坡施工、圍堰施工、地下工程開挖等方面技術難度大,施工安全風險高。項目部在策劃及實施階段,多次邀請公司專家團隊進場指導,為項目的安全、順利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二、存在問題及不足
在服務基層和關心職工方面有待進一步提高。
三、改進提高的措施及建議和意見
為確保2021年能夠順利完成各項經營目標,項目部將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強支部建設
項目部將深入踐行“強黨建就是強發展”理念,嚴格執行上級領導和黨委的決策部署,不斷加強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水平,及時掌握黨員干部日常動態,加強培養優秀黨員干部,推進“為民服務解難題”系列舉措為員工排憂解難,并在決議決策時積極聽取民主意見建議。
2.做好資金保障
做好變更索賠工作,及時辦理期中結算,保證項目資金流。
3.加強稅務管理
過程中嚴格執行稅務策劃方案,并根據實際情況做相應的調整,盡量做好項目收入與支出的平衡,以避免前期預付款導致收入過大、成本較低而導致年度利潤過高、繳納高額企業所得稅的情況。
一、構建“縱橫制約”的管理機制,夯實合規管理基礎
完善的管理機制是風險防控的基礎,我行自成立之初就按照“高標準、高起點”的要求建立完善的公司管理機制。一是建立了“三會一層”的組織架構,明確了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營管理層的風險管理責任,分工細致,責任明確,是省內公司治理比較完善的村鎮銀行。二是突出強化董事會的風險管控職能,在董事會下設關聯交易委員會、風險監督委員會和財務審查委員會,分別對關聯交易、大額授信和重大財務事項進行集體決策,有效發揮了監督制約機制,提升了決策水平。三是建立聯席會制度,聯席會由董、監事長、經營層和部門負責人參加,每兩周召開一次,及時調度經營發展情況、查找問題和不足,并對重要事項進行決策,及時調整工作部署。四是建立前后臺分離、審貸分離、貸放分離、風險經理平行作業等多項橫向制約機制,細化分工,責、權、利匹配,有效降低了權利集中的風險。
二、堅持“支農支小”市場定位,促進合規穩健可持續發展
章丘作為全國的“百強縣”,擁有20家金融機構,同業競爭異常激烈。為提升市場競爭力,構建特色品牌,六年來,我行始終堅持“支農支小”的市場定位,以普惠金融為宗旨,持續開拓鄉鎮、農村的藍海市場。截止6月末,我行服務的存款客戶達到2.3萬戶,并推出免收銀行卡、網銀、手機銀行所有服務費的優惠措施。同時積極投放小微貸款,我行根據當地市場特點,創新開發了“金農貸”、“稅貸通”、“惠農貸”、“創業貸”等一系列貼近市場的特色信貸產品,先后與財政局、稅務局、農業局等多部門合作,積極開展支農融資增信、銀稅互動、創業免息貸、光伏扶貧貸等貸款項目,累計投放貸款35億元,涉農貸款占比99.5%,戶均貸款僅為81萬元,有效支持了2800多戶中小企業和農戶的發展,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貸款的小額分散有效弱化了貸款風險。開業以來,我行不良貸款率始終保持在較低水平,截至目前,我行不良貸款率為0.1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三、狠抓“重點領域”的風險防控,持續提升業務質量
村鎮銀行作為新建金融機構,成立時間短,業務以存、貸款傳統業務為主,風險防控主要集中在幾個重點領域。
(一)強化授信風險防控。一是建立分級授權機制,授信業務按50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上和50萬元以下三個檔次,分別由風險監督委員會、行長和風險總監分級審批,有效提高決策質量和決策效率。二是實行風險經理平行作業制度,50萬元以上的業務由風險經理和調查人員平行考察,獨立發表意見,切實增強了風險識別和把控能力。三是每季度對存量授信業務集中開展現場風險排查,果斷退出潛在風險客戶,形成了“進退有序”的動態調整機制。近三年我行累計退出潛在風險客戶72戶,金額1.1億元,前瞻性的退出使我行資產保持良好狀態。
(二)強化合規檢查監督。按照省局“合規制度建設年”的總體要求,我行深入開展精細化管理工作。一是全面梳理、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優化業務流程,強化風控措施,今年共新增、修訂制度辦法20多個,覆蓋各個業務領域。二是根據監管要求,集中開展了“三違反”、“三套利”、“四不當”等七項專項治理檢查工作,嚴查違規違紀行為,杜絕市場亂象,進一步夯實了我行服務實體經濟的基礎,切實提升了風險防控能力。三是建立檢查整改的長效機制,形成了監管檢查、外部審計、主發起行審計、條線自律檢查、事后監督檢查等多層次檢查機制,使檢查、整改工作形成常態。四是加大違規處罰力度。完善違規問責處罰制度,嚴格落實處罰措施,切實增強員工的合規意識、風險意識和責任意識。通過多方位、立體化的檢查、處罰機制,形成了全體員工對待違規“不敢干、不能干、不想干”的良好風氣。
(三)嚴防流動性風險。一是明確資產負債管理部門,加強資產和負債的期限錯配管理,確保資產負債的協調發展。二是定期開展流動性壓力測試,根據測試結果及時調整戰略部署,控制業務發展節奏。三是與主發起行簽訂《雙邊流動性支持協議》,取得主發起行的資金支持。通過上述措施,開業以來,我行資產負債保持協調發展,未出現流動性風險。
(四)緊盯案件防控。制定了《案件防控責任制》,從董事會到一線員工層層落實案防責任,簽訂案防責任狀。定期開展案件警示教育和“禁止性”規定的學習,去年在省局組織的禁止性規定考試中,我行取得全省村鎮銀行第一名的好成績。同時定期開展員工行為排查、突發事件演練、安全檢查等活動,保持案防高壓態勢。
(五)強化科技系統制約。盡管村鎮銀行的科技力量薄弱,但是在主發起行的幫助下,近幾年我行持續加大科技投入,先后上線了信貸管理系統、風險監測系統、票據系統、審計系統,開通了網銀、手機銀行系統,去年又成功加入城商行聯盟系統,完善的信息系統使“機防”機制充分發揮,有效促進了合規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打造“合規守信”的企業文化,樹立廉潔誠信的社會形象
(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 350003)
【摘要】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和金融業務的深入結合,互聯網金融蓬勃發展。互聯網金融對支付結算業務產生巨大影響,在優化支付服務和業務創新的同時,也在業務合理性邊界、資金安全、客戶信息安全等方面存在風險隱患。文章分析了互聯網金融對支付結算業務的有利和不利影響,并由此提出相關政策建議,供監管部門決策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支付結算 影響 對策
一、互聯網金融對支付結算的影響
(一)互聯網金融的有利影響
1.互聯網金融優化了支付體系服務效能。一是互聯網金融的低成本運作和平臺的客戶量可以彌補傳統銀行業在零售支付服務方面的不完善。互聯網應用的大眾化和金融服務普惠功能的提升已經呈深度融合、相互促進的大趨勢,“ 絲金融”屬性明顯。二是在網絡信用普遍缺失的情況下,以支付寶為代表的支付機構開創“擔保交易”的支付流程,提高了網上交易中商家和消費者的相互信任,促進交易成功實現。三是分擔了支付壓力。從事網絡支付的支付機構應用先進的云計算技術和產業鏈合作,利用互聯網安全技術分擔央行支付系統、銀行業金融機構行內系統等現行支付系統的支付壓力和支付風險。
2. 互聯網金融將帶來互聯網式的業務創新。雖然當前互聯網金融還處于試水階段,但是具有互聯網基因的金融服務,必然帶來互聯網式的行業創新。互聯網金融有兩大金融創新的爆發點:一是大規模行為分析能力。從事互聯網金融的支付公司可以通過對數字足跡的挖掘和分類整理,推動更加精準的金融投資品、支付產品的設計。二是互聯網金融平臺化趨勢必將形成。不同于傳統的銀行和基金公司將最重要的服務資源投入到20% 的大客戶中,互聯網金融能將許許多多小投資者聚在一起,如余額寶形成一個巨大的資金和用戶量優勢,截至2014年3 月底, 其基金總額已超過5 000 億元, 用戶超過8 100 萬。更多的投資選擇余地和數據分析支持能力,再加上逐步形成的金融投資服務,將使互聯網金融成為一個金融平臺,而非一個簡單的投資渠道。
(二)互聯網金融存在的問題
1.業務合理性難以界定。由于互聯網金融業務合法性難以界定,導致部分互聯網金融產品游走于合法與非法之間的灰色區域,網絡支付平臺就有可能成為“幫兇”。如與傳統業務相比,包括二維碼支付、虛擬信用卡在內的創新業務,涉及不少新的技術、新的流程和新的識別技術,這些金融創新無法受到既有規則管轄,存在一定風險隱患。目前,在對互聯網金融監管沒有建立相關安全技術標準、統一的業務規則和相應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安排的情況下,監管部門如果僅通過后續“叫停”的方式,容易引起支付機構的強烈反應及社會的強烈反響。
2.存在支付風險。一是交易對象不清。互聯網金融交易虛擬化、交易對象跨區域,甚至跨國界,交易對象難以確認,風險難以掌握,且互聯網金融交易時間短、速度快和交易頻度大,若發生風險,不利于開展風險防控,同時不利于資金的追蹤及交易流水的還原,對反洗錢和賬戶實名制制度產生較大的沖擊。二是存在客戶信息泄露、資金被盜的風險。目前對互聯網金融安全構成較大威脅的是有人通過數據挖掘和數據分析非法獲得個人和企業支付信息,容易通過網絡廣泛傳播客戶信息等。除此以外,與傳統商業銀行有著獨立性很強的通信網絡不同,互聯網金融企業處于開放式的網絡通信系統中,這就導致互聯網金融體系很容易遭受計算機病毒以及網絡黑客的攻擊,容易造成客戶支付信息泄露、客戶賬戶資金被盜。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在過去半年因網上購物遭遇問題的網民達2 010 萬人,其中因個人信息泄露和賬號密碼被盜分別占42.9% 和23.8%。
3.資金的第三方存管監督尚不完善。2013 年,人民銀行《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辦法》。2014 年,人民銀行公布了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銀行清單。但是,目前支付機構對客戶備付金存管并未完全到位,資金第三方托管機制未完全建立。在此情況下,部分客戶資金仍沉淀在互聯網金融企業的賬戶中,有可能存在資金被挪用甚至被攜款跑路的道德風險。這不僅將對客戶帶來資金損失,也容易影響整個行業的形象。
4.增大央行進行貨幣信貸調控的難度。由于互聯網金融企業不受法定存款準備金體系的約束,這實際上導致了貨幣乘數的放大。隨著余額寶的快速擴張,其他支付機構也紛紛開發類似產品,如騰訊財付通、百度百發等。在互聯網金融熱潮的推動下,目前我國貨幣市場基金規模已突破1 萬億元,約占銀行業金融機構各項存款的1%,占銀行理財產品的10%。而網絡支付平臺的便捷性,如資金由支付寶轉入、轉出余額寶的“短、頻、快——操作時間短、可頻繁操作、資金快速到賬”的特點,讓越來越多的人將資金轉入余額寶,加速了貨幣成數的放大。
二、監管對策
1. 加速立法,明確監管方向。建議盡快界定互聯網金融的范疇、市場操作規范和監督管理主體等問題。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制定相應的行業技術和業務標準,主動進行業務監管,避免后續“叫停”監管方式帶來的被動。在互聯網金融的網絡支付方面,人民銀行作為支付機構的首要監管部門,也應盡快在各個細分領域出臺相關管理辦法。加強對參與互聯網金融的支付機構(以下簡稱支付機構)的指導培訓,針對已經存在或可能出現的各類風險隱患和苗頭進行風險提示,密切關注、因勢利導,從健全內控機制、完善支付服務基礎設施等方面強化風險防控,提升支付機構內在抗風險意識和能力。
2. 鼓勵創新,進一步防控風險。互聯網金融開展的業務創新,經常可能涉及現有法律法規的空白地帶和不清晰的規定, 由于缺乏現有的制度約束,依靠企業內部的有效合規管理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鼓勵互聯網金融發展創新的理念、方向、政策不變的前提下,應堅持“底線思維”,要求支付機構業務創新準備階段不僅對照現有的法律法規合理識別和評估風險,還需要從更廣的角度,根據一般的法律原則、市場慣例和支付機構合規管理目標,識別實施方案中及業務開展過程中發生的潛在合規風險。從自身實踐中總結國內外支付機構的先進經驗,強化合規管理,注重從戰略上控制風險,把合規管理和內控建設作為機構發展的生命線和基礎來抓。
3. 推進互聯網金融實名制建設。推行互聯網金融業務辦理過程中的身份認證、網站認證和電子簽名等實名制度,要求支付機構要認真落實反洗錢制度,嚴格按照要求對客戶身份真實性進行識別,按規定設置支付業務系統中的客戶身份信息要素,實行動態管理和更新,確保發生的每筆交易應具可追溯性。
4. 加大客戶備付金管理。備付金管理是互聯網金融監督管理工作的生命線,必須從業務、制度、系統等多方面建立嚴密的監控網絡,防止備付金被占用、挪用、隱匿。一是定期審查支付機構自有資金和備付金賬戶。結合支付機構報送支付業務數據、自有資金、備付金賬戶的銀行對賬單,與支付機構報送給稅務的財務審計報告進行核對,防止少報、瞞報備付金數據。二是為防范系統性支付風險,應積極探索建立風險準備金制度,作為客戶備付金的風險補償機制。風險備付金擬從稅后利潤、高管工資和控股股東分配股利、發行或配送所獲資金及營業收入中按一定比例提取并繳存至人民銀行。
5. 完善信息保護措施。支付機構應當按照客戶金融信息保護的要求,依法合規收集、保存、使用和對外提供客戶信息。一是建立客戶身份信息保密制度,設置信息安全崗位,明確崗位在信息安全管理過程中所承擔的責任。二是加強關鍵崗位員工的安全培訓,確保員工了解各自崗位職責以及違反安全規定可能導致的后果,使安全保密意識滲透到每個員工觀念、意識、思想、行為中去。三是引導支付機構優化信息保護管理流程,完善信息保護的內部管理制度,將覆蓋信息采集、處理、傳輸、維護的全流程管理納入支付機構風險管理過程,明確信息泄露風險控制點,及時更新防火墻、身份識別認證、數字簽名等網絡安全監控技術,防止惡意竊取客戶信息的行為。四是加大對客戶的安全提示教育。通過各種宣傳渠道向公眾提供通俗易懂的安全操作指南,提示相關的安全風險和注意事項。開設安全教育專欄,提醒公眾謹防虛假地址連接,注意對支付通道的敏感信息進行保護。
6. 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將互聯網金融消費者保護納入金融消費者保障范圍。完善互聯網金融投訴機制,暢通互聯網金融消費的投訴渠道。通過行業自律,建立互聯網金融行業數據平臺,以平臺風險提示信息,通過主流媒體對非法互聯網金融平臺、高風險互聯網金融產品及支付業務風險等及時向投資參與者進行預警、提示,人民銀行等主管部門重點關注和擇機檢查其業務開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