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15 18:14:4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教師的經濟地位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得克薩斯州此前還沒有就音樂教育在公立學校的地位作任何研究。它是美國第二人口大州,少數民族的人口比例為全國之首,但這里對于音樂教育特點的相關信息之缺乏令人吃驚。基于此,本研究選取得克薩斯州一個面積最大、最具多元化的城鎮學區之一的所有小學音樂教師作為調查對象,開展問卷調查。該學區有約八萬名學生,其中,少數
民族學生(非洲和西班牙裔學生)占71%,他們中的53%的學生來自需要接受政府免費午餐的貧困家庭。研究旨在評估音樂教育在這一地區小學教育中的地位,并調查學生因為種族和社會經濟地位兩個因素的差異而在獲取音樂教育資源上可能存在的不平等性等問題。
問卷搜集的信息主要包括教師、音樂教育情況以及教師對學校音樂教育特點的認知。教師信息包括:全職/兼職、教育和教學資格證、工作經驗、擅長的樂器、是否參加音樂和專業活動。教育情況的信啟、包括:助理的數量,進度表,教學和規劃的時間分配,參與學校音樂教育、特殊教育和私人培訓的學生數量、課程、表現、是否參加競賽或地區及州級劇團,設備和資源,費用和預算。教師認知包括:家長、行政部門和同事的支持、過去三年中音樂教育特點的變化、各學校間的音樂資源分配是否平等。研究的目的在于調查社會經濟地位不同的小學間音樂教育和教師特點之間的差異。
研究結果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師特點
少數民族學生數量和經濟地位不同的學校在教師的課前準備、教學經驗、教師資格征、繼續教育的意愿、是否參加校外音樂活動和學校專業活動方面基本相同,唯一的差異就是對實習教師的監管。經濟地位高而少數民族學生少的學校,75%的教師都帶過實習教師,而在其他類別的學校只有不到30%。而且,這里有一種趨勢值得一提:少數民族學生少的學校有三分之一的教師出席過專業會議,而少數民族學生多的學校只有6%。前者中只有三分之一的教師沒有參加得克薩斯州音樂教育組織的年會,而后者則占到三分之二。
二、音樂教育特點
上述兩類學校在教學時間分配、班級規模和表現機遇方面并無差異。主要差異表現在:少數民族學生數量較少的學校殘疾學生的數量是其他學校的兩倍,學生參加音樂相關的實地考察的頻率更高,實習音樂教師的比率也低。經濟地位高和少數民族學生少的學校在設備、教學資源(音樂資料、課本)、樂器質量和軟、硬件技術上更占優勢,而經濟地位低和少數民族學生多的學校在這些領域的資源不足或嚴重不足。
三、音樂教育支持
各學校之間還存在下列明顯的差異:經濟地位高和少數民族學生少的學校中,70%以上的教師反映學生家長非常支持,而其他學校只有不到25%。家長支持不足尤其表現在籌款、志愿活動和音樂會的參加率上。少數民族學生少的學校中,沒有一個教師反映缺乏同事的支持,而少數民族學生多的學校有近20%的教師有這樣的反映。此外,經濟地位低和少數民族學生多的學校很難從外界募集到資金。
四、平等觀
研究發現,無論少數民族學生多少和學生家庭經濟地位高低的學校,教師對平等的觀點卻是一致的:80%的教師都反映所在學校的音樂教育資源少于其他學校。大約一半的教師談到資源不平等時都談到了預算問題,如學區給某些音樂教育分配的資金有限等。大約3%的教師談到了管理者對藝術的價值觀和支持不同等行政問題,約20%的教師提到音樂教育中家長的參與度。音樂教師通常深感挫敗的是缺乏一個強有力且能提供支持的“家長―教師委員會”來提供資金。教師普遍認為學校所得到的社區資源的類型和家長參與音樂活動的能力與學校的地理位置有關。此外,不同學校之間,設備、樂器、資源以及音樂教師人數也存在差異。
這一結果顯示:社會、經濟地位等級不同的學校,在家長支持、基礎設施、教學資源、預算分配和學生與教師比率等方面存在著顯著差異;而在教學任務上,兩類學校之間沒有明顯區別。
社會經濟地位不同的學校所存在的差異還表現在生源上。社會經濟地位高的學校可獲得優秀的生源,而社會經濟地位低的學校的學生成績表現常常不佳。根據教師的評論,成績表現不佳的學校由于生源較差,因此分配到的資金常用來聘請語言和數學專家而非藝術教師,以期提高學生的成績。因為,如果沒能在數學和語言等核心學科方面達到學術要求會導致學校被罰款并最終關閉。而學生成績較好的學校并不需要特別支持核心學科,就有可能把資金用于藝術和特殊教育等教學崗位。
社會經濟地位不同的學校之間,教師的素質和教學經驗區別不大,但是教師參與專業會議的頻率和程度不盡相同。社會經濟地位高的學校的教師參與專業會議和州級音樂教師會議比較多。此外,這些學校大部分都有實習教師,也反映了學校音樂教育的質量,因為把實習教師分配到良好的音樂教育環境中是許多美國大學的普遍做法。社會經濟地位不同的學校,學生進行與音樂相關的實地考察的機會不同,顯然,社會經濟地位高的學校提供的機會更多。
所有學校的教師都認同學校和學區管理者應該給予音樂教育一定的支持。超過一半的教師反映學校管理部門非常支持,認為沒有給予支持的教師很少。一個微不足道但很有意思的發現是,認為學區非常支持音樂教育的教師大多來自社會經濟地位低的學校,似乎學區在努力為最需要幫助的項目提供支持。
關鍵詞:中職教育;《經濟政治與社會》;德育;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5-029-01
中職院校《經濟政治與社會》課程是該院校的必修課程之一,也是該院校的核心課程之一,《經濟政治與社會》課程對中職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的引導具有重要的作用,也對中職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具有基礎性和全局性的意義。這門課程是對哲學基本觀點的傳授,也包括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經濟與政治、文化建設的有關知識,它可以提高中職學生的政治素養、堅定中職學生的政治立場與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路線的信念,提高中職學生辨析社會現象、主動參與社會活動的能力。在《經濟政治與社會》課程的實際教學過程中,該課程雖然是作為德育的核心課程并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但是,實際教學中出現了與其核心地位不符的狀況,影響著該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
一、中職《經濟政治與社會》課程的教學現狀
1、中職院校《經濟政治與社會》課程所承擔的德育滲透教育有限
(1)《經濟政治與社會》課程主要包含了三個部分的內容:經濟、政治、社會,其中經濟內容占據了整個教學任務的六個課時,政治內容占了五個課時,而社會內容僅僅有三個課時,因此,從這三部分內容的課時比例分配上來看,經濟內容占據了較大的比重,是該課程的重要講授內容,因此,它所花的課時、精力以及教師的投入都要相對其他兩部分內容多,同時,學生的學習重點和關注度都應該重點投放在經濟內容部分。但是根據實際教學顯示,在進行經濟內容授課的過程中,無論是課程的內容還是教師的傳授方式,對學生的德育滲透都是非常有限的。比如,在教學中學生對某些經濟專有名詞的理解、對經濟現象的理解和分析、對經濟規律的認識成為了課堂主要的教學目標,雖然三維教學目標提出了明確的教學要求,但是該課程要通過經濟內容的講授來滲透德育目標往往被當成課堂的細枝末節來忽略了,造成了該課程德育滲透非常的有限。
(2)傳統的《經濟政治與社會》課堂教學以教師的講授為傳統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使得教師的教學效果很難體現。即便教師精心設計了教學過程和教學目標,但是考慮到課時有限等條件限制,往往都無疾而終,最終以照本宣科了事。德育的教育不是幾節課就可以實現的,它是一個漫長的培育過程,雖然德育的教材已經改革了三年,但是德育的教學模式仍然無法得到創新和推廣,這也是德育滲透有限的重要原因。
2、《經濟政治與社會》課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發揮
該課程是中職院校較為核心的德育課程,在教材的編寫上提出了要貼近學生、職業以及社會的原則,這個原則在教學中也可以運用。由于該課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沒能夠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了打擊,長此以往,學生對教師所講的內容不感興趣,而教師面對死氣沉沉的課堂氛圍,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就講究采用傳統講授法。
3、《經濟政治與社會》課程涵蓋的內容教廣泛,但是教師對內容的取舍比較隨意
一方面廣泛的教學內容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另一方面有些教師對教學內容的取舍會違背教學目標與教材要求,舍棄掉一些重要的知識點。當然,大多數教師對教學內容的刪減是合理的,但是也有少部分教師存在不合理、不科學的刪減。
二、提高中職《經濟政治與社會》課程教學效果的對策
1、教師應該明確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經濟政治與社會》教師需要根據該課程的教學大綱和教學目標設計出每一節課的德育目標,并且將這些目標細化
比如,在講授商品交換與消費課時,根據教學大綱的德育要求是要形成商品作為生產者生產物美價廉商品的正確的金錢觀。這種表述是正確的,但是學生不能夠透徹的理解,因此,教師可以細化為:金錢的本質和作用、中職學生使用金錢要發揮金錢的有效作用來保障自身的發展、金錢的來源要合法等。這種細化可以幫助學生更加通俗地理解教學內容,實現德育的滲透。
2、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中職教育作為一種有目的的職業教育,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就業實踐是密切相關的,應該充分體現實踐性與實用性的特點。《經濟政治與社會》課程的功能也應該進行轉變,從單一的知識傳授轉變為向生活邏輯與理論邏輯的統一,這就需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并重視學生,該課程可以通過設計與經濟、政治有關的社會活動幫助和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已達到德育目標。
3、教師對教學內容的取舍要得當,教學目標要明確
對教材中豐富內容的安排,教師應該在堅持教學大綱要求的原則下,靈活地處理和控制。尊重教材是第一位的,是教學的基礎。教材是廣大學生和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主要載體,是專家經過精心的研究和篩選出來的具有珍貴價值的資料,如果教師憑借自身的喜好對教材做任意的刪減和取舍,是得不償失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學情、學校的教學要求以及教材的要求等條件,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對教材進行合理的取舍,使得該課程的教學內容既能夠滿足學生實際發展的需要,也可以貼近實際生活、服務于社會發展的需要。
4、教師的教學觀念應該不斷更新
對于中職院校工作在第一線的教師而言,他們的教學觀念首先得益于培訓,其次是實踐。很多中職教師的德育課堂還停留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即使運用了多媒體技術和小組教學等形式,但都是浮于表面的形式,并沒有觸及改革的核心。因此,中職教師需要從觀念上轉變《經濟政治與社會》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 文春云.反思中職教學的有效性――《有效教學論》讀后感[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01)
一、科學準確
政治課本身理論性強,且術語較多,這要求我們對于概念和原理的表述,必須準確,絕不能含糊不清,模棱兩可,更不能為了追求語言的生動形象,以詞害意,甚至忘了科學性、教育性,使課堂語言蒼白無力。如: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的市場地位和二者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問題,首先這二者的市場地位是平等的,都要遵循等價交換原則,都要在法制軌道內開展平等競爭;但二者在我國基本經濟制度中的地位、作用是不平等的,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而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讓學生注意這二者的市場地位和國民經濟地位以便能更好地區分它們。
二、清晰流暢
語言清晰流暢是政治教師最基本的素質。語言清晰,要求教師字正腔圓,清新明亮,講話有韻味,使學生悅耳傾心。講課觀點明確,思路清晰,層次分明,重點突出,層次性強也是政治課教學語言清晰的核心要求。一堂課先講什么,后講什么,強調什么,落實什么,教師必須心中有數。
流暢的語言表達就是要摒棄習慣性的廢話、重復、停頓的毛病。教師要把教學內容,通過自然、連貫、輕松、流暢的語言,行云流水般地表達出來,讓學生在一種和諧的語言氛圍中學習知識。必須做到:
1.政治教師要把語言流暢作為自己的第一要求,在思想上引起重視。
2.多聽聽相聲、評書,學習相聲、評書演員駕馭語言的技巧。
3.進行朗讀練習和與周圍的人多進行語言交流。
三、節奏和諧
語言的速度快慢、力度大小、語調升降等都是形成教學節奏的基本因素,把握好語言節奏會增強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1.對教學重點或難點,要“濃墨重彩”,重錘敲打,而對次要部分,則“輕描淡寫”,微風拂過。關鍵時,緊鑼密鼓;精彩時,急管繁弦。講到歡樂處,聲音要輕快;講到憤怒處,聲音要激昂;講到悲傷處,聲音要低沉……語言速度的變化,要服從內容的需要。
2.把握好語言的抑揚頓挫。語調的高亢是“揚”,語調的低沉是“抑”。為了表達一種內容就必須帶一種一氣呵成的語勢,像飛瀑激流,氣吞長虹,動人心魄;有時為了表達另一種內容,語言宜平緩清晰,一字一句,猶如溪流滴水,叮當有聲。
四、富于情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師要將“理”傳達給學生,必須做到“情通”,然后才有教育意義上的“通情達理”。要使自己的語言感人,就應當在語言里傾注激情,只有情深,才能意切,才能理透,才能感人。講述教材要有熱情。教師只有切實理解教材內容,把握教材情感切入點,才能以真實的感受和飽滿的熱情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對學生要有感情。教師要有誨人不倦的精神,對學生不理解、不明白的問題,要耐心講解,不能有半點的厭煩和急躁情緒。健康的情緒使人精神振奮;相反,則會抑制他們的思維情感活動。只有對教材、對學生充滿感情,課堂教學語言才能展示出豐富的情感。
五、生動形象
政治課教學理論抽象內容枯燥,要想讓學生想聽、愿聽、樂聽,教師必須把抽象的知識用形象生動的語言表達出來,使學生通俗易懂,可結合名言趣聞、社會熱點,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增強課堂效果。
在學習高一經濟常識《銀行的分類》時,幾家銀行的特點可以這樣概括:
中國人民銀行:銀界舞龍頭,吸儲開源作砥柱。行家行虎步,金融調控領潮流。中國建設銀行:支持貸款住房,走進新時代。扶助成功創業,迎來大前程。中國工商銀行:銀助廠興,聚江攬存成活水。行融資潤,扶工促貿涌春潮。中國農業銀行:疏通信貸溝渠,興國擔大任。拓寬金融領域,支農奔小康。
運用通俗易懂的打油詩,可把枯燥的知識形象化,使學生對這一知識點掌握得更加牢固深刻。
六、風趣幽默
幽默是教師智慧、學識、機敏、靈感在語言運用中的結晶,是一瞬間閃現的光彩奪目的火花,是性情豁達,思想樂觀的自然流露,是一種健康而完備的精神狀態,也是構成優秀教師品質的一個要素。比如:在講到“矛盾就是對立統一”時,引用元曲《越調?憑欄人?寄征衣》:“欲寄君衣均不還,不寄君衣君又寒,寄與不寄間,妾身難上難。”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分析主人翁“寄”與“不寄”自身包含的兩面性――寄(君不冷,但君不回);不寄(君冷,君可能回),從而使學生理解任何事物都包含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這樣,通過列舉身邊常見的淺顯事例,使學生感覺“矛盾”并不抽象,它似乎就在身邊。
關鍵詞:非經濟管理類專業;經濟學;課程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23-0184-02
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以來,我國高等院校非經濟管理類專業為了適應日益增長的學生就業壓力與人才市場需求,逐步調整其培養目標和方向,陸續開設《經濟學》課程。《經濟學》課程的開設,一方面促進了高校非經濟管理類專業培養朝向市場需求的方向演變,另一方面也對該課程提出了不同于經濟管理類專業課程教學的要求。因此,分析和研究《經濟學》課程在高校非經濟管理類專業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課程建設的路徑和方法,對于進一步開展好《經濟學》課程的教學,使之更好地適應高校人才培養的需要,是很有必要的。
總體來說,目前高校非經濟管理類專業《經濟學》課程的建設普遍存在一些亟待完善和解決的問題,如學生相關知識欠缺、課程受重視程度不夠、教學內容缺乏針對性、教材適用性有待提高、教學方法和手段單一等,其中教學內容改革和教材建設問題尤為突出。
學術界對上述問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學內容和體系設計、教學方法和手段革新等方面,有關成果散見于少量期刊論文和調研報告。其分析思路主要是對現有經濟管理類專業《經濟學》課程的“部分改造”,也即根據專業需要取舍課程內容、安排教學體系,同時強調教學方法和手段在提高教學效果中的地位和作用。而真正適用于高校非經濟管理類專業教學需要的高質量、通俗化、簡明化,兼具普適性與針對性的《經濟學》教材亟待建設。
經濟學素養往往是非經濟管理類專業大學生就業與創業的“短板”。本研究將在一定程度上豐富教育科學研究的理論成果,為教育決策提供理論指導與智力支持;同時,對于提高非經濟管理類專業建設水平,提升高校辦學實力,推進高等教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培養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具有廣泛的意義。
一、高校非經濟管理類專業《經濟學》課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相關知識欠缺,對經濟學課程重視程度不夠
對于高校非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學生來講,經濟學是相對較新的領域。學生通常對其具有較強的求知欲,但往往由于缺乏必要的先導課程與相關基礎知識,極易造成教師授課過程中因學生對學習內容生疏、理解掌握困難,講授效果不佳。
此外,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約有30%左右的高校把《經濟學》作為非經濟管理類專業的選修課程開設,部分院校還沒有開設。由此可見,我國多數高校至今尚未把培養和提高經濟學素養列入非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培養目標中。即使已經開設的院校,也在課程實現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課程管理等方面都存在許多問題,與其他課程相比,《經濟學》課程的地位有待提高。
(二)教學內容缺乏針對性,教材適用性有待提高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高校經濟學教育的氛圍顯著提升,非經濟管理類專業的經濟學教育也有一定的發展。但相比之下,教學內容缺乏針對性,教材適用性有待提高。
目前,高校非經濟管理類專業《經濟學》課程主要是參照經濟管理類專業設置的,并不具有自己的特點,也沒有現成的課程內容體系可供參考。總體來看,現行授課方案及內容主要采取經濟管理類專業通常使用教材,如《西方經濟學》或《政治經濟學》等的簡明或壓縮版本,因此,在內容的廣度、深度、專業普適度以及與專業建設方案中其他課程的配合上均存在著較為突出的問題。
(三)教學方法和手段單一
目前,高校非經濟管理類專業《經濟學》課程的教學仍然停留在理論教學、集中授課的傳統模式上,缺乏案例教學、實景教學、多媒體互動等現代化教學方法與手段。無論是從《經濟學》課程本身的特點,還是非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習的特殊需求,都迫切需要在相關領域推陳出新。
二、高校非經濟管理類專業《經濟學》課程建設改革思路
從上述問題出發,以下分別從課程地位和作用、教學內容與教材建設、教學方法和手段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教學實踐環節建設等方面,提出高校非經濟管理類專業《經濟學》課程建設的改革思路。
(一)充分認識《經濟學》課程在高校非經濟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中的地位和作用
知識經濟時代,人才競爭的實質是綜合能力和素質的競爭,缺乏經濟學素養的非經濟管理類大學生勢必會被市場淘汰。為此,應充分認識《經濟學》課程在高校非經濟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中的地位和作用,慎重規劃、統籌考慮,科學地制訂非經濟管理類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方案,處理好《經濟學》課程與其他課程之間的關系,為培養寬口徑、復合型、高素質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重視教學內容和教材建設
教學內容與教材建設是優質課程建設的核心。除引進高質量的外文教材與參考資料作為教學參考書外,應集中力量編寫高質量、高水平的非經濟管理類專業《經濟學》課程教材。
具體來說,教學內容與教材建設應體現經濟學學科的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與前沿性,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和專業人才培養需要,并兼顧不同非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普適性。在內容的撰寫上,應把握通俗易懂、難易適中、面向實踐、能力優先等原則。
(三)加速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現代化
教學方法和手段是優質課程建設的關鍵和切入點。應改革傳統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大膽嘗試與創新,積極采用啟發式、討論式、質疑式等教學方法;增強課程的互動性,積極開展案例教學和專題講座;合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開展多媒體教學。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在數字技術和新媒體蓬勃發展的背景下,應積極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通過與平臺運營商、技術服務商展開多形式、全方位的合作,打造非經濟管理類專業《經濟學》課程在線教育平臺,實現師生互動、資源共享;同時,加強實驗室、實習基地建設和圖書資料建設,為教學改革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撐和教學環境。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優質課程必然要求具備一支結構合理、敬業愛崗、學術和教學水平高的教學梯隊。對于高校非經濟管理類專業的《經濟學》課程來說,應特別強調“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以及提高教師的理論素質和教學水平。
1.加強“雙師型”隊伍建設
對于從事高校非經濟管理類專業《經濟學》課程教學的教師來說,一方面應具有較為寬廣和深厚的經濟學學術功底,另一方面還要具備密切結合非經濟管理類專業特點組織教學的能力。因此,任課教師必須成為“雙師型”教師。只有這樣,才能緊密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進行授課,激發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然而從目前的情況看,多數任課教師往往只具備其中的一種核心能力,例如由經濟管理類專業教師兼任或非經濟管理類專業教師只能在自身專業范圍內對課程內容做有限詮釋。真正具備雙專業知識的教師微乎其微。
改變這一現狀的具體措施包括:為講授《經濟學》課程的教師提供在非經濟管理類專業聽課學習的機會,鼓勵他們到非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實際工作中培養和提高;拓寬非經濟管理類專業教師的理論視野,積極邀請他們參加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教學實踐;從與非經濟管理類專業相關的行業或科研機構中選拔和聘任一批管理經驗豐富、專業素質突出的優秀人才擔任學業導師;建立校際之間的“雙師型”教師兼課制度,實現教育資源共享,提高辦學效益。
2.提高教師的理論素質和教學水平
應采取人才引進、繼續教育、項目合作等手段,提高教師的理論素質和教學水平。具體措施包括:積極引進高職稱、高學歷、高水平的教學名師;鼓勵青年教師進修深造;通過合作開展教育教學項目研究;鼓勵教師進行改革,拓寬教學思路、手段與辦法。
(五)教學實踐環節建設
教學實踐環節是優質課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大力改革實踐教學的形式和內容,結合經濟學特點,加強經濟學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1.重視實踐基地建設
高度重視實驗、實習等經濟學實踐性教學環節,特別重視非經濟管理類專業配套實踐基地建設,通過實踐,切實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經濟學素養與能力。此外,還應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積極拓寬實習渠道,建立相關實習基地。
2.改革實踐教學的形式和內容
《經濟學》課程主講教師要親自主持和設計實踐教學,大力改革實踐教學的形式和內容。在非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中,建議每年舉辦與經濟學相關的學術節,開展辯論會、模擬交易等活動。
參考文獻:
一、成就動機被阻。
社會要求教師是一個高素質的模范公民,教師偶爾的行為閃失會遭到周圍輿論的強烈譴責。教師有著強烈的成就動機,當由于多種原因,其成就動機常常受阻,導致出現挫折感并引發一定的心理壓力。
1.培養學生的成就挫折。學生在學識、品德等方面的進步和發展是教師工作和奮斗的最大目標,但由于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不能替代他們學習。因此,僅憑教師的主觀愿望是不能實現這個目標的,教師的教育工作經常會有局部的失敗。
2.學術研究上的成就挫折。教師的日常工作是教育教學,業余自學鉆研業務的時間和精力有限,進修學習的機會很少,他們的業務水平和業務素質常往往只停留在經驗水平,很難上升到理論的高度。
3.晉升職稱的成就挫折。作為教師,教育教學及科研能力總體水平的標志,不僅可以滿足教師豐富強烈的精神需要(如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他們的物質需要,晉升職稱對教師具有極大的吸引力。但由于晉升職稱有一定的條件要求,再加上職稱評定過程中的許多不正之風(如論資排輩、等)及指標緊缺等,使教師晉升職稱難上加難。
二、社會地位與經濟收入存在著挫折感。
研究教師的心理問題首先要有一個落腳點。教師的職業固然有其特殊性,但正如人們存有自然屬性的同時也存有社會屬性一樣,教師的心理困境既有其職業的因素,也離不開社會這一大環境。
1.教師的社會地位一直偏低。中國雖然一直倡導“尊師重教”,但民間以前就有:“家有二斗糧,不當孩子王”的說法。目前,社會普遍認識到教育的價值,家長望子成龍的心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強烈。一方面,許多家長以孩子為中心,對教師的工作提出了許多過高的要求和過分的期望,給教師以巨大壓力;另一方面,一旦學生發生閃失,家長常常歸咎于學校、教師,甚至毆打教師,教師的社會地位得不到保障。教師就會自卑、沮喪、消沉,壓力增強,產生職業倦怠,甚至極端行為。
2.教師的經濟觀在變化。尤其是最近十多年來,教師在教書育人的同時也投入到經濟大潮之中。可以說,先前的神圣的價值觀念被打破,新的現實的生活觀念在建立。研究人的心理問題因此必須立足于社會經濟這一基礎上。由于教師職業的特殊性,勞動的艱巨性、復雜性,教師的工資和社會上其他行業相比還有明顯的差異,特別是辛勤工作在教學第一線教師的利益回報率并不高,除了一部分熱門專業的教師可以在社會上有兼職外,相當多的教師沒有其他的收入。低微的收入,不停飛漲的物價,導致教師的生活十分困苦。而清貧的生活不僅使人心情煩悶,更會讓人對生活產生焦慮、失去希望等不良心理。較高的學歷,過高的期望值,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反差,政治和經濟的誘惑,都會使教師心情浮躁,心緒不佳。
那么如何進行有效的心理調節,緩解壓力,養成良好的人格呢?
首先,需要社會與學校的支持。
全社會、教育行政部門、學校領導,應及時有效地解決教師的各種問題,切實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待遇,減輕教師的工作負擔,改革教師評價制度,科學合理的評價教師的教學成績,使教師逐步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和高度的職業責任感,同時,健全制度建設,營造公平競爭、積極向上的大環境。學校要加強心理環境建設,建立民主、和諧、互助的“情感校園”,使教師有歸宿感認同感。
其次,教師要善于自我調適。
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由計劃經濟在逐漸向市場經濟轉型,由于過去的福利性的學前教育體制是在計劃經濟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因此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學前教育的定位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然而就目前的發展情況來說,學前教育的定位不準,改革的成果不明顯,影響了學前教育的發展。分析在社會轉型中學前教育面臨的新形勢,以及在未來發展中的定位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社會體制轉型;學前教育
學前教育階段,是一個人成長中重要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可以為以后的學習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對一個人的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
一、社會體制轉型對學前教育地位的影響
20世紀90年代以來,為了建立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有效實現資源的配置,我國的社會體制開始轉型,逐漸向市場體制發展,社會體制的轉型,勢必會引起行政管理體制的變革,因此政府的職能也會隨之發生變化。以前政府可以包攬一切、統籌一切,隨著社會體制的轉型,政府逐漸轉變為服務型、法治型的政府,細化了政府、市場和社會的邊界,明確了社會各界的責任。社會體制的變化引起了社會結構的變化,學前教育在之前被認定為福利性事業,如今也要進行重新定位,學前教育的發展在新的經濟體制下面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學前教育可促進社會公平,推動建立和諧社會
一些補償性的學前教育主要是針對家庭經濟條件困難的學生,這種教育可以對一些學生起到扶持的作用,推動社會實現公平,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學生的公平。同時,在新的社會體制下開展學前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學生與人交往的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同時還能降低違法行為的機率,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二)辦園性質的變化
國家在施行市場經濟體制之后,很多政府機關采取依托單位辦園的模式,由于學前教育地位不準確,很多幼兒園的發展情況不容樂觀,尤其是一些低收入階層開辦的學前教育,面臨則巨大的生存危機,另外,在學前教育中,由于定位不準,教師的身份比較尷尬,很多教育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也難以進行確切地定位。政府在改革中雖然明確說明將由政府機關來接管中小規模事業單位辦園,而且改變了企業單位辦園的性質,將其由福利型的地位轉變為社會職能型的地位。但是,政府沒有明確指出企業辦園情況的業績處理方案等,因此,在市場機制下企業辦園的地位不明確,在施行中容易發生混亂,而且目前很多企業辦園逐漸走向市場,因此學前教育的定位更加模棱兩可[1]。
(三)農村學前教育舉步維艱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我國農村學前教育仍然屬于福利型的事業,主要采用集體辦園的形式,輔以獨立辦園,因此,在集體辦園中辦園的經費主要是由集體來承擔,基本上國家很少進行財務上的支持,集體的力量可以滿足辦園的經費需求,但是隨著社會體制的轉型,加快了農村經濟體制的改革,因此導致農村學前教育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二、學前教育面臨的挑戰
我國由計劃經濟體制轉向市場經濟體制,其根本目的是,建立規范的社會主義市場市場經濟體制,可以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并且要轉變政府的職能,轉變政府“大包大攬”的形式,使政府的職能更多集中在服務職能上,為人們群眾提供更多的便利。體制的改革需要重新劃分政府、市場、社會的邊界。從而引起社會結構的調整,因此必須要對學前教育重新定位。然而體制改革帶來了一些“單位”的解體和農村“集體經濟”的瓦解,因此原有的辦園體制不能適應社會的變化,學前教育事業面臨著巨大的困境。
(一)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沒有理順,政府職責定位不明
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沒有理清,因此導致政府學前教育服務職能欠缺。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轉型,政府的經濟職能和政治職能逐漸脫離,在計劃經濟體制下運用行政手段開展學前教育面臨著困境,其已經不適應市場體制的發展,再加上政府對學前教育的認識不夠充分,因此,很多地方政府在發展學前教育上,未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職能,導致未盡到一定的職責。在學前教育的開展中,出現了很多推卸責任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政府在學前教育中的重要意義,難以進行統籌規劃、實現規范管理。
(二)各級政府之間職責定位不清,權責配置具有較大的隨意性
目前,我國學前教育主要采取地方分級管理的形式,但是政府的有關職責還不明確,各方面的法律保障還不完善,因此各級政府在權責配置上具有較大的隨意性,而且特定的層級政府在開展學前教育中表現出明顯的權責不對稱,政府職責嚴重缺失。政府職責缺失、不到位的情況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一些學前教育的政策制度和法規不完善,特別是一些關乎大范圍的學前教育發展程度的制度等,比如學校教育的投入保障制度長期沒有修訂等[2]。二是地方政府之間權責不明,難以確定責任主體。
(三)學前教育師資力量薄弱,教師素質不高
在學前教育中,教師的學歷水平差異較大,由于學前教育對教師的學歷水平的要求相對不高,因此很多教師的學歷都在高中以下,甚至更低,因此教師在學歷上表現著不均衡的趨勢,也缺乏規范性。同時,教師學歷呈現出不均衡的趨勢,會進一步導致學前教育不同學歷教師的工資待遇有著較大的差別,而且極不穩定。
三、社會體制轉型下學前教育的重新定位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在人們的觀念中,仍然將學前教育擺在福利型事業的位置,社會辦園仍然堅持主導地位,政府辦園作為輔助,但是這種辦園的分布格局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趨勢,也不符合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情況,因此要結合目前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現狀,重新定位學前教育,為我國學前教育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一)認識到學期教育的重要性
學前教育涉及到眾多的利益群體,如教師、家長、學生、社會公眾等,它是一種公共產品,可以被定義為社會公益性事業。
(二)明確學前教育的公益性質
與計劃經濟體制下政府作為資源配置的主體不同,市場經濟社會的主要特征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市場與政府共同對資源進行配置。市場經濟理論認為,私人物品經過市場配置,效率將會更高,但是對于具有外部效應的公共物品,則政府配置的效率會更高,在政府的宏觀調控下,有利于促進公平。所以,學前教育的產品屬性影響著其在市場經濟社會的定位[3]。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必須要明確學前教育的公益性質,因此政府應該明確自己的責任,加大學前教育的財政投入。
(三)建立完善的成本分擔機制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學前教育在費用承擔形式上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就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家庭是學前教育的承擔主體,政府對學前教育的投入較少,而且縣級、鄉級政府承擔的比例不盡合理,因此學前教育要繼續秉持公益性的理念,建立健全完善的成分分擔機制,并結合不同階層家庭的經濟收入情況、根據各地政府的財政狀況,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成分分擔模式,以實現科學合理的家庭分配、公平的地方政府分擔和全面可行的中央政府的承擔效果。
(四)加大對農村低收入群體的財政投入
目前,國家重點的教育項目將義務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都納入其中,但是對學前教育的關注度較為不足,尤其是一些經濟條件較差、生活水平較低的家庭的幼兒更容易被忽視。
(五)明確學前教育教師的身份和地位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不僅政府的定位和職責不明確,從事學前教育的教師的身份也不明確,尤其是在事業單位中,教師難以明確自己的身份,同時農村集體辦園教師的身份也尚未明確,因此教師的一些基本利益得不到保護。
(六)多種形式擴大資源,政府要明確職責劃分
我國教學資源還不充足,在教學上難以實現大幅度的提升,隨著市場化趨勢的發展,近年來在學前教育中不僅出現了“辦園難”的問題,也隨之出現了“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困擾著眾多的家庭,一些地方幼兒園收費價格昂貴、但是質量卻不高,導致一些家庭負擔不起。
四、結語
在社會體制的轉型過程中,學前教育面臨著許多新的問題,比如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沒有理順,政府職責定位不明;各級政府之間職責定位不清,權責配置具有較大的隨意性;學前教育師資力量薄弱,教師素質不高等。因此,正確認識學前教育的重要性,明確學前教育的公益性質,建立完善的成本分擔機制,加大對農村低收入群體的財政投入,明確學前教育教師的身份和地位,并積極擴大教學資源,是提高學前教育教學水平,推動學前教育積極適應新的社會形勢的重要途徑。
作者:陳欣 單位:菲律賓西北學會大學
參考文獻:
[1]郭學毅.社會體制轉型與學前教育的重新定位[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
一、語言規范,科學準確
科學準確,用語規范是政治課的生命。政治教師所傳授的知識準確與否,對學生的學習、行為甚至世界觀的形成有著直接的影響。政治課本身理論性比較強,且術語較多,對于概念和原理的表述,必須準確,不能錯誤或含混不清,這是語言科學性的首要要求,所以,教師的語言必須簡明,準確,有條有理邏輯性強。例如;在講我國的宗教政策時,只能說“宗教要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不能說成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再如:訓: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的市場地位和二者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問題。首先,二者的市場地位是平等的,都要遵循等價交換原則,都要在法制軌道內開展平等競爭;其次,二者在我國基本經濟制度中的地位、作用是不平等的,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而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學生注意這二者的市場地位和國民經濟地位是不同的,以便能更好地區分它們。
二、節奏和諧抑揚頓挫
語言的速度快慢,力度大小,語調升降等都是形成教學節奏的基本因素,處理好教學語言的表達會增強課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而有些教師語言平淡,語調同一,使本來愿意聽課的學生也會精神分散昏昏欲睡,所以,教師的語言要恰當控制語速,快慢適當,在一堂課的開始,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述度要慢。而學生思維進入正常軌道后,為節省時間,語速要快。分析重點和難點時,這時的語速要放慢,一般材料的學習,語速可適當加快。另外,教師的語言還要注意語調的適時變換,要隨著教學過程的曲折跌宕和情感態度的變化而高低起伏。如講到國家所取得的成就,社會所取得的進步時,語調就應該高一些,情緒應該激昂;而談到社會還存在的一些問題時,如環境,疾病等,語調就應該低沉一些。總之,無論快慢都必須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接受能力而定,要做到快而不亂,慢而不斷。這樣,語調起伏的變化伴隨著感情的抑揚,才會使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處于最佳的思維狀態。
三、語言簡潔,深入淺出
講課語言必須經過認真組織,反復推敲,做到簡潔,條理清晰,婆婆媽媽的說教不僅會影響學生的思維,導致學生對概念,原理的理解出現偏差,更會讓學生抓不住重點,一堂課聽下來,迷迷糊糊,似懂非懂。而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用具體形象的事例來講解,使枯燥的理論生動化,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一位教師講授“商品價值規律”時,為了說明商品價格與其質量及價值的密切關系,講到“我省以前生產的A牌自行車全身都響,就是鈴不響”那它能與名牌自行車賣同樣的價格嗎?這種語言既道出了該種自行車的質量低劣,也讓學生明白了其中所包含的經濟學原理,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在講解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關系時,涉及到“生產力發展狀況決定生產關系的性質”的問題,可用“腳”和“鞋子”的關系做個形象的比喻,是腳的大小決定鞋子的尺碼,使學生形象的理解是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決定生產關系的具體形式和性質,同時,不難得出鞋子的尺碼只有適合了腳的大小,走路才舒適;同樣道理,生產關系只有適應了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才能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這種形象的比喻使本來抽象的說教變成直觀的事實,而且極富哲理性,學生容易接受且能留下深刻印象。又如:換名借代不直接說出人或事,而是借用相關名稱來借代,也不失為一種簡潔語言的好辦法,如:用“紅皮”代替“100元人民幣”用“54號文件”替代玩撲克牌,用“三八六一部隊”替代婦女,兒童。這樣使用語言,不僅簡潔通俗易懂,也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果。
四、生動形象,運用幽默